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带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城乡长期分割的户籍等制度障碍,农民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体,尽管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却无法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化,成为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类群体。据统计,2010年底,我国外出农民工达到1.53亿,他们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劳动、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各方面均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逐渐在城市内部形成以户籍居民为一“元”、以外来农民工为另一“元”的“新二元结构”现象,对农民工身心及家庭造成伤害,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制约了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聚集的特大型城市,2010年常住人口总量(2301.91万)外来常住人口总量和比率(897.7万、占39%)均列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新二元结构”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上海不断完善居住证政策,探索促进外来人口城市融合的有效途径。基于上海的经验,2010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实行居住证制度”。可见,对上海的城市“新二元结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地方政府如何主导促进融合的改革路径,对于全国范围内破解城市“新二元结构”的困局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示范意义。
     可以说,“新二元结构”问题是中国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快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它不仅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不仅涉及到城市,也涉及农村;不仅关系到不同居民的利益、企业的利润,也关系到政府的效用。现有的研究对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讨论广泛而深入,但绝大多数是从社会学的角度、以农民工为对象,对融合的现状、制度障碍、影响因素以及促进融合的改革途径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考察,从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视角进行分析的研究极少,尤其缺乏对于政府政策行为背后机制的分析和探究,对于为何在城市内部会产生一个新的二元结构、为何社会政策会在分割与融合间摇摆,以及政府和各利益群体在城市融合的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等问题,现有的研究并没有作出有力的解释。这也为本文研究留下了空间。
     本文采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把政府制定城市融合政策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利用现代经济学的工具手段对城市融合政策的决策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尝试揭开政府决策机制的“黑箱子”,解释在中国这样的政府主导的制度环境下,城市“新二元结构”是如何从分割一步步走向融合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系统梳理关于城市融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采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的基本考虑。
     (2)以上海为例,从外来人口的概况和城市二元分割的基本表现与特征两大方面,描述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里,外来人口比例不断升高、“新二元结构”问题日渐突出的现状。
     (3)围绕回答“政府做了什么”的问题,从实证的角度,对与城市二元分割和融合相关的制度政策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城市“新二元结构”产生、固化、深化和松动的制度轨迹,以及每个阶段的制度政策对既有的“新二元结构”产生的影响,提出阻碍城市融合的制度障碍系统为“户籍外壳+三个层次”。
     (4)围绕回答“政府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在对政府政策行为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揭开政府政策行为机制的“黑箱子”,解释背后的利益驱动和选择机制。具体的,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别构建利益集团模型和理性政府决策模型,尝试从两个角度解释政府决策机制:其一,政府没有自身的利益偏好,仅在外部利益集团的均衡作用下决定城市融合政策的变动轨迹;其二,政府本身是有偏好、存在自身效用的“经济理性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制定出台符合自身利益的城市融合政策。分析发现政府理性驱动下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逐渐向融合变动的规律,并解释影响政府制定城市融合政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
     (5)围绕回答当前“政府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指出当前加快推进城市融合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并对加快实现城市融合的路径选择进行讨论。提出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促进城市融合的“对症良药”,而“市民待遇”的逐步开放才是实现城市融合的核心与关键。
     (6)围绕回答当前“政府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以规范的视角,系统提出加快促进城市融合的政策建议。在这方面,前人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尤其注重对户籍背后的福利供给制度改革进行研究。本文不仅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行讨论,还注重从更高的制度层面,来探讨政府应该注重改善制度整体环境和加强的系统性的配套改革。
As the deepen promo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since reform,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enter into city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ndustrial workers. But because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barriers, rural workers are force into the third group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farmers. China's migrant workers has reached 153 million,2010, who have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ities while can't get fair welfare and treatment on labor, security, housing, education for their children etc.. Thus the "new dual structure" has been formed, with the city residents as one layer and the immigrant as another layer, which is harmful to both society's justice and harmonious and the ci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esenting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governmental management of society.
     As the country's economic center and the population center, Shanghai has been ranked first both in the total resident population and migrant resident population, having obvious issues of "new dual structure". And Shanghai has being exploring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ing social integration, such as making policy of residential permit. Therefore study on Shanghai's problem of "new dual structure" is instructive and practical to other cities.
     Resolving problems of "new dual structure" is not only a sociological problem, but also an economic problem and a political problem relating to the urban areas, rural areas, the residents, the immigrants,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as well. Existing research is very rich, especially on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obstacles of social integration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While research from economic or political perspective is rare, in particular, lack of study o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other interest groups and the policy-making mechanism, which leaves room for this study.
     With a new study perspective of "new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tools of modern economics, the thesis focuses on government's behavior about the seg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trying to reveal the "black box" of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Specific studies are as follows:
     (1) Elaborate the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nd proposed the basic considerations of adopting a new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2) In the case of Shanghai, describ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dual structure" phenomenon.
     (3) Around the question "what have the government done", comb the policies about segmentation and integration, as analyzing the track of new dual structure's production, curing, deepen and loose. Generalize and put forward the obstacle system, which is three layers of institutional barriers with the shell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4) Around the question "why is the government doing", try to explain the Interest-driven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nd reveal the "black box" behind. Specifically, build Interest group model and rational government model respectively, attempting to explain government's behavior from two aspects:one assumption is that the government only acts on the effects of interests groups; the other is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own preferences and interests. Through analyzing, found the new dual structure's basic changing pattern from segmentation to integration under the government's rational behavior, and explain the macro and micro factors that influence government policy-making.
     (5) Around the question "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point out that it's time to promote integration, discuss the possible path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key point is not the reforming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but the expanding of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6) Around the question "how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propose systematic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ion, especially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overal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m the higher level of reform system.
引文
2 引自新华网,“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亿人”,2011年5月23日。
    3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二○○五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见中国信息报,2006-03-22。
    4 引自,中新社,“三比一:北京外来人口比例大幅上升”,2011年5月6日.http://news.cntv.cn/20110506/108354.shtml。
    5 同2。
    6 引自,“广州常住人口1270.08万人外来人口占近4成”,南方日报,2011年5月17日,http://gd.nfdaily.cn/content/2011-05/17/content 24171701.htm.
    7 引自,《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中新网,2006年3月27日,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6/2006-03-27/8/708586.shtml。
    8 由国家计生委组织编写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公布了2009年流动人口的数量。
    9 比如,即使劳动力要素实现充分的流动,也无法改变二元分割的状况。
    10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0,2001年城镇人口为48064万人,2009年城镇人口为62186万人,计算而得新增城镇人口超过1.4亿。
    11 引自布坎南:《宪法经济学》,中译文载《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37至338页。
    12 节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7页。
    13 在生物学中,一般把事物的不同特征称之为“异质性”,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也借用这一名词来表示各主体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
    14 参见Gilles Saint-Paul,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Recent Books By Allen Drazen and by Torsten Persson and Guido Tabellini",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December 2000, pp915-925。
    15 参见Allen Drazen, "Political Economy in Macroeconomics",200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0。
    16 参见陆康强,特大城市外来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与融入倾向——基于上海抽样调查的观察和分析。财经研究,2010年5月。
    17 参见王桂新,罗恩立,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3 2007。
    18 参见林建永,上海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论文集《融合与发展》,2007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 参见《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创新及其政策建议”,《改革》2010年第10期。
    20 参见“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21/c_12240721.htm。
    21 以过去10年间(2000-2010)的人口增长平均数作为低水平增长,以近5年间(2005-2010)人口增长平均数作为高水平增长,分别进行简单估算。这种估算方法客观上是缺乏系统的设定和科学的统计依据的,因此,本文并不是将其作为严密的科学预测结论,但再此可以辅助说明上海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和规模。
    22 引自“上海拿什么破解‘新二元结构’”,2011年04月14日16:52半月谈。http://county.aweb.com.cn/2011/4/14/480201104141653930.html
    23 由2005年1%抽样调查数据,外来流动人口中登记户口性质为“农业”的人员占80%。
    24 引自人民日报,2011年1月12日,“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让梦想变成现实”,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1/12/c_12970804.htm。
    25 引自新华网,“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亿人”,2011年5月23日。
    26 引自凤凰网,“生存成本太高,‘非农’又如何?”,2010年10月30日,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0_10/30/29510250.shtml。
    27 引自《改革》,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创新及其政策建议,2010年第10期。
    28 引自《劳动报》,2011年1月10日“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之四-打工岁月”,http://acftu.workercn.cn/c/2011/01/10/110110154404321815732.html
    29 引自《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docin.com/p-50648473.html。
    30 引自中广网,“我国农村居民过半收入来自打工农民工月均收入1690元”,2011年3月23日,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323/3731606.shtml
    31 摘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中职毕业后报考本市高职的政策研究”研究报告。
    32 引自《劳动报》,“超时工作:加班,不是我们‘爱好’”,2011年1月12日。
    33 引自《劳动报》,“农民工加班现状透视占劳动仲裁案半数”,2011年1月12日。
    34 引自《劳动报》,“工作环境差使农民工成职业病高发人群”,2011年1月10日。
    35 同上。
    36 引自“人口普查显示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基本没有自己住房”,《解放日报》,2011年9月24日。http://sh.sina.com.cn/news/s/2011-09-24/0927196293.html
    37 引自“2010年上海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2011年4月21日,http://www.110.com/ask/question-436065.html。
    38 引自《新民晚报》,“调查"用工荒"情况农民工认为上海工资低消费高”,2011年2月17日。
    39 引自文化部官方网站,2010年《上海市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2010-12-23,http://www.ccnt.gov.cn/sjzz/shwhs/qzwhhdhwcnrwhjs/201012/t20101223_85817.html。
    40 引自《解惑:“墙倒”需要众人推》,劳动报,2011年1月6日,www.workercn.cn。
    41 参见1952年8月4日《人民日报》第1版文章《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 题的决定》。
    42 参见1953年4月18日《人民日报》第1版文章《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43 参见1954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第2版文章《中央内务部和中央劳动部关于继续贯彻“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44 参见1957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第3版文章《国务院关于各单位从农村中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
    45 参见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1月5日下发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lawcenter/lawshow-50880. html.
    46 参见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12月27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lawcenter/lawshow-38101. html.
    47 参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3月1日下发的《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 /lawcenter/lawshow-38335.html。劳动部于1994年11月17日颁布《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lawcenter/ lawshow-49661.html.
    48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49 参见国务院2006年3月27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lawcenter/lawshow-44324.html。
    50 参见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0-10/28/content_21220071_7.htm.
    51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以及“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可见,政府将在未来5年中,将注重加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更加关注困难群体就业以及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劳动就业机会和权益。
    52 参见上海市政府1993年12月18日颁布的《上海市单位使用和聘用外地劳动力管理暂行规定》,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1abour.com/lawcenter/lawshow-35.html。
    53 参见上海市劳动局1996年9月10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单.位使用外地劳动力管理的若干意见》,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lawcenter/ lawshow-3805.html。
    54 参见上海市政府1996年6月26日颁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使用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的征收和使用办法的通知》,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 /lawcenter/lawshow-62546.html.
    55 参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见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05-08/12/content_121839.htm。
    56 参见中组部、人事部2007年11月6日颁布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见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1abour.com/lawcenter/lawshow-74666.html。
    57 参见上海市人事局2003年10月24日公布的《上海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试行意见》,见原上海市人事局官方网站“二十一世纪人才网”政府信息公开http://www.21cnhr.gov. cn/xinxi/file.jsp?f_ID=2674。
    58 参见《上海市200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政策问答》,见http://rs.jsh.gov.cn/ gongwuyuan/zc3.htm。
    59 引自《人民日报》,“2010年农民工月均收入1690元比05年增长近一倍”,2011年2月14日,http://www.gov.Cn/jrzg/2011-02/14/content_1802899.htm。
    60 援引自新华网2004年2月5日的报道《民工综合保险与城市职工社保差异为何这样大》,网址为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2/05/content_300367.htm。
    61 数据来自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内部资料。
    62 2009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2140元,假设社平工资年均增长10%,测算得出连续30年缴费退休后,一次性的老年补贴为24641.2元。
    63 引自《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创新及其政策建议”,《改革》2010年第10期。
    64 同上。
    65 租赁房屋的比例,由2003年上海市统计局开展的外来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中,“租赁公有房屋”和“租赁私有房屋”的比例相加而得。
    66 引自梁昊晨、张燕:《北京城市发展与人口安全》,《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67 引自人民网,“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口严重超载专家建议控制规模”,2010年2月13日,http://news.sohu.com/20100213/n270232808.shtml。
    68 引自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春天里的民工荒”,2011年2月10日,http://www.mingong123.com/news/13/201102/143ad1ec68d701 c3.html。
    69 这里假定政府出台促进融合的政策对提高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不改变企业发展对用工需求的长期上升趋势,也就是说,这里不考虑促进福利待遇水平上升对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潜在失业风险。
    70 外来务工人员的选举权利仍然留在流出地农村当地,不能跨地区行使政治权力,更不可能对城市的政府和政策进行投票。
    71 引自人民日报,2011年1月12日,“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让梦想变成现实”,http://news.xinhuanet. com/edu/2011-01/12/c_12970804.htm。
    72 生产函数中综合技术水平的变量A,与本模型分析的关系不大,因此假定A=1。
    73 根据c的界定,是指由于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后而出现的拥挤、犯罪等现象的系数。
    74 引自“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农民市民化的趋势与国内相关理论学派的主张,《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期。
    75 数字援引自《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在《改革》(2010年第10期)上发表的文章《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创新及其政策建议》。
    76 引自人民日报,2011年1月12日,“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让梦想变成现实”,http://news.xinhuanet. com/edu/2011-01/12/c_12970804.htm.
    77 引用同上。
    78 如果一项改革能够使得人人都获得同等程度的受益,那也就不存在改革的阻力和实施困难。
    79 例如,郑州自2003实施的以“投亲靠友,,为代表的“户籍新政”,就是因为财政无法攻击新移民带来的公共服务需求,实施仅一年就叫停。
    80 http://news.cntv.cn/20110524/111516.shtml
    81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讲道的“我以为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1]A. Saloojee, Social Inclusion, Anti-racism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he Laidlaw Foundation,2003.
    [2]A.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Anchor Books,2000. [3A.Giddens, Sociology, Cambridge:Polity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ing Company,2001.
    [4]A.Walker, The Strategy of Inequality, in A.Walker &C. Walker (eds.), Britain Divided:the Growth of Social Exclusion in 1980s and 1990s, London:CPAG,1997.
    [5]Allen Drazen, "Political Economy in Macro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6]B.Perry, The Mismatch between Income Measures and Direct Outcome Measures of Poverty,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New Zealand, Issue 19,2002.
    [7]Bouge, D. J. "Internal Migration." in P. M. Hauser & O. D. Dunca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8]C. Crawford, Towards a Common Approach to Thinking about and Measuring Social Inclusion, Roeher Institute,2003.
    [9]C. Freiler, The Context for Social Inclusion. Toronto:Laidlaw Foundation,2002. [10]Cordon, M. 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1]Deng, D. and H. Hu,. Social Integration and Protection Rights' Procurement. Chinese Population Sciences,2007 (6)
    [12]Duan, X. SocialCapital and Civilization of Migrants. Journal of Dalian Techology University,2007 (3):70-77.
    [13]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port on Social Inclu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14]Employment and Social Affairs, 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2004.
    [15]Fischer, C., Toward a Subculture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5,80 (May)
    [16]GLAZER N. 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ts Now.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7]George J. stigler.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n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Vol.2, No.1 (Spring,1971)pp 3-21.
    [18]Gilles Saint-Paul, The"new political economy:Recent Books By Allen Drazen and by Torsten Persson and Guido Tabellini,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December 2000, pp915-925.
    [19]Hurh W. M. & K. C. Kim, Adhesiv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U.S.:An Alternat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84,18 (2)
    [20]J. Berghman,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olicy Contex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G. Room (ed.), 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Bristol:Policy Press,1995.
    [21]J.Percy-Smith,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Towards Inclus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22]J.Voyer, The Pre-conditions for a Constructive Social Inclusion Research Agenda, presented at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CCSD/HRDC conference Building a Social Inclusion Research Agenda,2003.
    [23]Jeffrey M. berry, The Interest Group Society.2nd ed. Glenview:Scott Foresman, 1989,4。
    [24]L. Richardson&J.Le Grand, Outsider and Insider Expertise:the Response of Residents of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to an Academic Definition of Social Exclusion,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2,36 (5)
    [25]Lal, Deepak, and Myint, Hl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verty, Equity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
    [26]Levitas, The Imaginary Reconstitution of Society:Utopia as Method, paper delivered at University of Limerick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 as part of Utopia-Method-Vision project led by Tom Moylan, February 2003.
    [27]Liu, C. and L, Zhou. Social Capital and Migrants' Assimilating in Cities, Population Studies,2004 (5) pp12-18.
    [28]Park, R. and E. 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4.
    [29]R. Omidvar & T. Richmond, Immigrant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Canada, Toronto:Laidlaw Foundation,2003.
    [30]Robert H. Salisbury, An Exchang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3, February 1969, pp1-32。
    [31]Samuel H.Beer and Richard E.Barringer, The state and the Poor.Cambridge MA:Winthrop Publishers, pp55-59.
    [32]Zhang W. and K. Lei Structure, Situation and Factors Associate with Social Integration. Sociology,2008 (5)。
    [33]Orum, A. and Chen X., The World of Cities:Places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lack well Pub-2003.
    [34]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5]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6]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7]蔡昉,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8]蔡昉,都阳,王美艳.城市排斥外地劳动力的政治经济学:北京案例[A].见: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39]蔡防.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40]蔡志海.制度变迁中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及其未来命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4-18.
    [41]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J].社会学研究,2003(3):99-110.
    [42]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3):11-20.
    [43]曾旭晖.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研究——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个案[J].中国农村经济,2004(3):34-38.
    [44]陈家华,彭希哲.扩大上海人口规模应考虑的若干问题[J].上海综合经济,2003(7):59-60.
    [45]陈筱,彭希哲,张力,吴开亚.城市落户条件的区域差异——基于全国46个样本城市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1(4):16-22.
    [46]谌新民.改革户籍制度的三大前提条件[N].南方日报,2005年11月23日.
    [47]戴维·米勒(英).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Political Economics".
    [48]邓大松,胡宏伟.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J].中国人口科学,2007(6):14-24.
    [49]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50]丁开杰.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1):53-57.
    [51]丁宪浩.打破新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5):538-541.
    [52]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第10期.
    [53]杜鹏,丁志宏,李兵等.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J].人口研究,2005(4):53-61.
    [54]杜鹰,白南生主编.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55]段成荣,杨舸.中国流动人口状况[A].“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际研讨会”论文,2008年3月1日.
    [56]段学芬.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0-77.
    [57]费孝通.费孝通文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58]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及户籍改革意向调查报告(未刊稿)[R].2007年12月.
    [59]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J].理论视野,2008(1):20-25.
    [60]高帆.以持续改革来纾缓“新二元结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4月22日.
    [61]高慧,周海旺.中国城市外来与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对比研究——以上海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4):10-15.
    [62]高向东,王宇.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62]高向东.上海远郊区流动人口集聚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2):106-108.
    [63]顾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5-27.
    [64]桂世勋.尽快解决城市外来流动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模式及关系转续问题[J].人口与发展,2009(3).
    [65]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3).
    [66]郭秀云.借鉴欧盟流动劳动力社保与福利体系设计的经验[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32(10).
    [67]国家统计局.二○○五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N].中国信息报.2006-03-22.
    [6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9]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0-03-19, 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00319_402628281.htm.
    [70]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EB/OL].中新网,2006年3月27日,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6/2006-03-27/8/708586. shtml.
    [7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72]韩克庆.农民工的社会保护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17-24.
    [73]韩长赋.关于“90后”农民工[N].人民网,2010年2月1日.
    [74]汉斯·范登·德尔,本·范·韦尔瑟芬.民主与福利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5]何道峰,萧延中.异地就业:扶贫与人力资源开发[J].开放时代,1997(3).
    [76]贺彩霞.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及其转型与社会融合的关系的研究评述[J].财经界,2007(7).
    [77]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兰州学刊,2007(7).
    [78]胡苏云,答浩,王宏.上海某郊区外来青年社会融入度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1-15.
    [79]姜华.城市中的青年农民工极端化问题成因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19.
    [80]江立华,符平.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法与政府角色的社会学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2005(6):113-117.
    [81]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3(5):92-96.
    [82]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3).
    [83]孔保罗.废除户籍制度最少需要多少资金[N].东方早报,2010年3月3日.
    [84]李爱芹.农民工阶层的社会排斥研究[J].晋阳学刊,2007,(2).
    [85]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86]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求职过程[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87]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
    [88]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9]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社会学研究,2002(6): 13-25.
    [90]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91]李强.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9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93]李强.中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7).
    [94]李树茁,任义科,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167(2):1-8.
    [95]李义波,朱考金.农民工融合度主观认知状况:身份认同,城市归属与发展规划——以江苏省1085名农民工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
    [96]联合国秘书长报告.国际移徙与发展[EB/OL].2006, http://www.un.org/ chinese/focus/migration/103.htm)
    [97]林建永.上海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A].论文集《融合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98]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修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9]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5):48-57.
    [100]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
    12-18.
    [101]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J].中国社会科学,2001(5):112-124.
    [102]楼玮群,何雪松.乐观取向,社会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西北人口,2009(1):23.
    [103]卢汉龙.建立社会公共政策体系,消除社会不平等[J].探索与争鸣,2010(9):14-15.
    [104]陆康强.特大城市外来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与融入倾向——基于上海抽样调查的观察和分析[J].财经研究,2010,36(5):65-77.
    [105]吕青.新市民的社会融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J].江南论坛,2005(2)
    [106]马广海.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107]麦格(Marger. Martin N.).族群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108]牛喜霞,谢建社.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J].浙江学刊,2007;6:45-49.
    [109]潘泽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社会排斥与边缘化的生产和再生产[J].战略与管理,2004(1):87-91.
    [110]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11]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4):1-8.
    [112]彭希哲,郭秀云.区域人口承载能力的多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南方人口,2005(3):44-50.
    [113]彭希哲,任远.人口因素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对上海城市发展的一项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2(6):33-39.
    [114]彭希哲,王建华.人口流动下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J].探索与争鸣,2003(8).
    [115]彭希哲,邬民乐.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性与劳动生产率增长[J].2009(2):92-96.
    [116]彭希哲,姚宇.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社会科学[J].2004(7):63-72.
    [117]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1.
    [118]彭希哲等.上海人口增长趋势和最优人口规模研究[R].“2001年度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报告,2002年.
    [119]彭希哲.有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理论再思考[J].南方人口,2001(1):10-15.
    [120]彭希哲.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学习与探索,2005(6):29-34.
    [121]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1-12.
    [122]人口研究编辑部.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J].人口研究,2005(4).
    [123]人民日报:中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42亿收入五年增长近一倍[N].2011-02-14.
    [124]任远,戴星翼.外来人口长期居留的LOGIT模型分析[J].南方人口,2003(4):39-45.
    [125]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87-94.
    [126]任远,姚慧.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J].人口研究,200(3): 71-79.
    [127]任远.“逐步沉淀”与“居留决定居留”:城市外来人口居留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3):67-72.
    [128]任远.谁在城市中逐步沉淀了下来:对城市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及居留模式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2):18-26.
    [129]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网.2007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EB/OL].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 node12643/userobject 21ai221478.html,2007年7月9日.
    [130]上海市人口计生委.2007年底上海常住人口预计达1845万人[EB/OL].新华报业网,2007年12月6日,http://news.xhby.net/system/2007/ 12/06/010163737. shtml.
    [13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介绍[EB/OL].2011-05-03, http://www.stats-sh.gov.cn/sjfb/201105/218818.html.
    [132]搜狐网.“80后打工者逐渐成主流——仅两成以挣钱为主要目的”[EB/OL].2006年10月12日,http://news.sohu.com/20061012/n2457438 08.shtml.
    [133]唐勇林.调查称91·7%的公众认为户籍改革很有必要[N].中国青年报,2007年2月26日.
    [134]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5).
    [135]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1):77-83.
    [13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
    [137]王春光.农民工的国民待遇与社会公正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7-80.
    [138]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
    [13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140]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3(2).
    [141]王桂新,刘旖芸.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特征及原因分析——透过新闻资料的梳理,分析[J].人口学刊,2006(3):44-48.
    [142]王桂新,罗恩立.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7-104.
    [143]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8(1):3-23.
    [144]王桂新,沈建法.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补缺替代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1,25(1):9-19.
    [145]王桂新,张得志.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5):1-12.
    [146]王桂新.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147]王培安.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148]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6):58-71.
    [149]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4(2)42-48.
    [150]王祖兵等.上海市外来民工职业健康现况调查报告[R].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年.
    [151]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农民市民化的趋势与国内相关理论学派的主张[J].经济研究参考,2003(5):2-8.
    [152]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创新及其政策建议[J].改革,2010(10):99-108.
    [153]吴百花.平等融入:和谐社会事业中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5):76-82.
    [154]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0(6):58-85.
    [155]吴瑞君.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156]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东岳论丛,2009(8):57-59.
    [157]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58]]新华网.“2892元,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2007年涨了17%"[EB/OL].2008年3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content-7862938.tm.
    [159]新华网.为了2.42亿农民工的福祉——我国农民工工作取得新进展[EB/OL].2011/3/1,http://www.workercn.cn.
    [160]杨晖,江渡.加强西安市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94-101.
    [161]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1):17-29.
    [162]杨黎源.外来人群的社会融合探讨——基于对宁波社会调查的分析[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6年11月20日,http://www.sociology. cass.net.cn/shxw/shld/P020061120233280629394.pdf.
    [163]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64]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165]姚先国.城市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及其人力资本约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6-21.
    [166]余佳,丁金宏.人力资本、政府管制与中国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职业配置——以上海市卢湾区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0(2):12-20.
    [167]余佳,丁金宏.中国户籍制度的政策效应,改革取向与步骤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68]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费尔德曼.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J].公共管理学报,2009(4):114-121.
    [169]张国胜.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170]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J].民族研究,2004(6)
    [171]张蕾,王桂新.第二代外来人口教育及社会融合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J].西北人口,2008(5):59-63.
    [172]张力.中国控制城乡人口迁移的体制根源.城市规划,2006(30):46:50.
    [173]张玮,王琼,缪艳萍,丁金宏.大城市外来人口离“市民待遇”还有多远?——以上海市居住证制度为背景[J].人口与发展,2008(4):27-30.
    [174]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城市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J].社会学研究,2008(5):117-141.
    [175]张子布.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年第2期:16-20.
    [176]赵定东,王奋宇.关系的魅力与移民的社会适应:中哈移民的一个考察[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4):22-28.
    [177]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78]赵晓.中国经济面临刘易斯拐点[EB/OL].新浪网,2011年03月21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rwzl/20110321/163919892.html.
    [179]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07-112.
    [180]周海旺.长三角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亟待改革[J].江南论坛,2008(1):14-15.
    [181]周海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与劳动年龄人口的供求预测——以上海为例
    [J].上海城市管理,2011(1):31-34.
    [182]周敏,林闽钢.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J].社会学研究,2004(3).
    [183]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84]周伟林.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185]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186]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1(6):48-53.
    [187]朱力.中国民工潮[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88]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2000(6):113-122.
    [189]左学金.“浅度城市化”如何破题[J].人民论坛,2010(7):66-67.
    [190]左学金.我国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模式探讨[J].西部论坛,2011(1):27-3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