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杂剧与佛教母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四百多出元杂剧和浩如烟海的佛教母题中,选出二者之间有承继和印合关系的二十出元杂剧剧目和九个佛教母题一并研究。这二十出元杂剧的特点是均获得了极大成功,有的在世界范围内已享有盛名,如关汉卿《窦娥冤》、纪君祥《赵氏孤儿》、吴昌龄《西游记》、郑廷玉《老生儿》、李潜夫《灰阑记》、无名氏《行孝道目连救母》等。九个佛教母题是:“无常母题”、“平等母题”、“正觉母题”、“落魄母题”、“选美母题”、感应母题”、“因果母题”、“取经母题”、“观音母题”。这些母题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文人的淘洗,精粹且意蕴超拔,不但成为负载元杂剧文化基质、传达主流意识的重要成分,且对这些剧目中心话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元杂剧之所以大量地采撷佛教母题,除二者之间相互吸引、宜于融合的文化因素和时代需求而外,元代大批文化精英的参与创作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此前,学界内论及元杂剧与佛教母题的文章较少,尤其是对关汉卿本人的佛教情结、剧作的母题来源、佛学理念、佛学思想更是无人触及。原因是我国著名学者郑振铎曾下过结论说关汉卿“所不善写者,唯仙佛与‘隐居道士’二科尔。他从不曾写过那一类的东西。”今天,我们以现代学术的观照视野和评价尺度重新审视郑先生这一结论觉得未免有些局限性。其它姑且不论,仅《窦娥冤》一出戏笔者便考证出与之相似的佛教感应母题二十处之多。关汉卿及其他元杂剧作家与佛教母题如影相随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此项研究的新亮点,即他们与佛教的缘因众生而结,他们与佛教的情因苦难而生。他们不仅仅是信佛,更重要的是仿佛。他们虽然汲取了佛教这样或那样的母题,但他们却拒绝继承佛教的避世超脱观念,这正是与以往文人向佛有所不同之处,亦是我们自认为本文所倾心挖掘的新的视角。
The yuan opera repertoires which included Buddhism motifs were written by creation subject who consisted of literature elites in Yuan dynasty, they intervened intensively ,they brought about wisdom migration and agglutination in especial history circumstance . It was Multi-cultural resources`s co-construction during the enormous space time . It was a new semiotic system which was infiltrated with an unique knowledge reference, livedexperience, intelligence unicom. This semiotic system was one elegant art world where Buddhist tales were bases and Chinese nation ethos were pneuma. This paper apply an new kind of thinking , an new visual field and an new angular measure to decipher the in-entrinsic inducement why creation subject incepted Buddhism motifs in the process of admitting to this art world and reveal the structural interaction synchrontically , the evolutionary succession diachronically and the spiritual accord intrinsically between the two of them . textual research yuan dramatist among of who Guan Han Qing was viewed as chief how to displace alien old Buddhism motifs and sinized Buddhism motifs so as to transform aesthetic, make them reconstruct and sublime,convert passives into positives,change decay into miracle and become a significant platform where Buddhism ideas were expressed, Buddhism elements were manifested, Buddhism culture was displayed.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athough nine Buddhism motifs and twenty Yuan opera repertoires are mentioned ,it is a kind of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like a underground stream that run through them, namely it is an attention or an embodiment which involved humanities , theology,human life and human value.
     ChapterⅠ:the culture element of Yuan opera taken selections from Buddhism motifs . Yuan opera has double traits or functions,one is for enjoyment ,another is for divine blessing. At the beginning of Yuan opera, they would have formed an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At the dawn of Buddhism,the core around humanity has still been disscussed ,it involved the crisis of existence ,persoenlich ignorance and intelligence,how to establish one`s life goal,how to find place for soul. talk about human how to come and where to go.Both of them expressed concern for life, revelation of human nature, showing ultimate loving care and inquiring into life value. Though there have some negative factor unavoidably, when Buddhism revealed life meaning of human. Its essence is exploration of human exist status and life spirit ,the purpose is for raising to live quality of human. In fact paramita world that Buddhism designed equal to expection and extension to realistic world . The innate essence of Yuan opera is a human life stage where Its background is cosmos. It broke restriction of physical world . it guide subject and object to a another simulated world . This simulated world not only could make the audience keep mental state balance but also relieve pain and own a hope . As far as it concerned, this simulated world is just paramita world that Buddhism dispalyed. Although there have difference between Buddhism and Yuan opera externally . such as“quiet”and“move”,“light”and“thick”,“sad”and“pleased”. Both have dissimilar explanation and obvious contrast . But the internal esthetics requirement between them have some same places . "Empty view" of the Buddhism and the "conjecture" of Yuan opera .”to comprehend education " of the Buddhism and " to teach entertainingly" of Yuan opera .“to doctrine“of the Buddhism and "to amuse" of Yuan opera. There have many astonishing likenesses.“Alternate speaking and singing”in the Buddhism monastery is factor ,which make Yuan opera become mature and make it have the decisive cultural internal explosion. From thou up to now the popularity of Chinese nation culture has closed to connect with the public . Yuan opera not only benefited ceremonial transplantation from“alternate speaking and singing”of Buddhism. The more important point is to take description literature contents from Buddhism stories . Some Buddhism tales accumulated and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big amount, wide contents, the meaning is deep, details are fascinating, general literature work can`t compare to them.
     ChapterⅡ:the age requirement of Yuan opera taken selections from Buddhism motifs .At the beginning of Yuan dynasty, A lot of prime arenas were built in the city ,because residents required for transformation text more and more. Transformation text spread out from temples to prime arenas in the city. After the first large Buddhism repertoire《Mahamaudgalyagana saving his mother》gave a public performance at that time, Buddhism repertoire became subject matter which the audience liked, so dramatist craved for creation. Opening of cities , prosperity of trade resulted in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two poles divided. At that time, Yuan opera dramatist wrote a batch of woks that related to money and Buddhism, money and morals, money and life . This plays persuaded people to exterminate excessive avidity for wealth and emphasized inner feeling of life consciousness. The classic culture was essential culture in Chinese feudalistic society, its thinking mode and cultural mental structure brought bidirectional influence to Yuan opera . The cultural spirit included ethics norm such as“bevevolence”、“sense of honor”、”etiquette”、”wisdom”、”trustworthiness”and Golden mean of Confuciaism . In open mixed cultural atmosphere of Yuan`s dynasty, classic culture in Yuan elite`s mind was impacted ,there happened huge changes in their thought ideas, thinking modes. for setting up“India-Tibet-Mongolia”three rule by divine power kingdom development mode, Mongolia monarch built public opinion greatly that their culture came from Buddhism motifs. but it had the function of value Buddhism objectively. One of important reason why Ye Lv Chu Cai and Liu Bing Zhong...etc worked hard for Mongolia monarch was that Mongolia culture came from Buddhism motifs. Turn over, monks of high renown participated in politics , which changed and influenced Mongolia royalty imperceptibly. So Mongolia royalty governed Central Plains loose, dramaists not only could contend for a place for Buddhism, but also won a ray of hope for common people.
     ChapterⅢ: Playwright`s spirit converting and work`s support embodiment . Currently we haven`t find one man to be monk in well-known Yuan opera dramatists. but some of them made friends with poem monks . so they took selection from Buddhism motif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For example, when refering to the chaotic vicissitudes and life impermanence .《parasol tree rain》representative work of Bai Pu has conviction.《parasol tree rain》described a love tragedy about Li Long Ji and Yang Yu Huan`s happy reunion as well as separation in life or death, about exclaiming impermanent destiny, it is consistent with“empty view”“No-ego”“eternalessness”of Buddhism. When referring to“rank idea and all living creation equality”, There have three yuan opera repertoires《Gao Zu returned to hometown》,《glorious homecoming》and《To treat his spouse with respect》.Although three repertoires don`t select material from Buddhism. they contain all living creation equality idea , the idea only lay in Buddhism in those days. When referring to“cruel force rule and real awakening to truth”, There have also three yuan opera repertoires,《embrace a makeup box》by Ji Jun Xiang《,orphan of clan Zhao》by anonymous author ,《one man`s hero》by Guan Han Qing, they are good examples which display this idea. According to central plain`s cultural atmosphere, the authors reorganized and refined original Buddhism motifs to make them become perfect . When referring to officialdom corruption and experience the real world. A good case is《Automn in the Han Palace》by Ma Zhi Yuan . It widen viewers` horizon greatly. Through Wang Zhao Jun`s characteristics, author expressed a dream longing for bright paramita world in dark Yuan dynasty .
     ChapterⅣ: Visual angle displacement and esthetics conversion of“response motif”. A climax in this chapter is that we shook former judgment that there had no Buddhism plot in Guan Han Qing `s plays . this conclusion was drawn by famous scholar, Zheng Zhen Duo . he said“Guan Han Qing is good at writing except Buddhism and Taoism subject matter , he has never written that type of thing" . In the third scene of Guan Han Qing`s representative《Snow in midsummer》, the plot of "the nature and man response " selected from our native historiography data. but its virtuality conotation has common with“response motif”of Buddhism. According to research, there have at least twenty spots related to“response motif”of Buddhism in the existing Buddhist sutra and folk tales . The advantage of《Snow in midsummer》is: When adopting Chinese and Foreign motif , he could take over and carry forward even more vigorously. The purpose of redressing an injustice for people denied that“Heaven”should be highest-rank personification god.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s carried out with essential thoutht . No matter where and when“response motif”show on ,《Snow in midsummer》come out first and transcend same motif.
     ChapterⅤ: Positive factor and realistic witnessing of“karma motif”. Buddhism tallied up a set of retribution theory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causality spanning the three periods. the six great division in the wheel of karma . the twelve-linked causal formula for playing up preordained fate. Hereby Heaven and Hell were fabricated to to lure and threaten to believers. the twelve-linked causal formula has the palce of lileness with "individuation progress" by Jung Carl Gustav. It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process of spontaneous character integration . The good-evil cause and effect view in ancient India Buddhism could developed smoothly and become popular in China , another reason is that it depend on "filial morality view" of Confucianism and make Chinese monarch as well as the people produce strong resonance. The moral education in Buddhist karma theory is located in highest layer. there was a direct relationship that Yuan opera took selection from karma motif of Buddhism and gave performance widely .For instance, repertoire《Mahamaudgalyagana saving his mother》at the beginning of Yuan dynasty was rewrited on the base of《Mahamaudgalyagana transformation text》of《The Buddha-spoken Ullambana Sutra》which had adhered to "filial morality view" of Central Plains in So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Although the repertoire have scatterd and disappered, Ming poetic drama《Mahamaudgalyagana saving his mother》based on the Yuan repertoire was reserved down and shown on for a long time . How to accumulate energy and do good works so that to obtain retributive justice? The Buddhism think that the biggest philanthropic act is to give alms. As far as it concerned,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alm ,Dharma alm, Wealth alm, Inpavidity alm. we could find formation and source of Dharma alm, exaggeration and extremes of Inpavidity alm, fanaticism and cold reception of emperor alm, sympathy and realistic meaning of Wealth alm, all of above are expressed through Yuan opera performances correspondingly.《January Chicks》and《miser》reveals Buddhism idea that to donation would get good recompense and stinginess would get evil recompense from two different aspects. The Buddhism idea emphasized the person's oneself function has aggressive factor. In fact it would punish and praise people clearly , promote morals level, integrate society.
     ChapterⅥ: Blend and human nature esthetics of“going on a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motif”. With the reputation of classic novel《Journey to the West》and TV serial , It seems that the Yuan opera《Journey to the West》has forgotten in recent years, The core of this chapter is to stress the art function of Yuan opera《Journey to the West》. firstly, Its major contribution is to make opera roles integrate . Second one is to enrich a great deal of satge detail. Third one is that its comedic style of humor and abuse has a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function. The depiction of fairy and demon in Yuan opera《Journey to the West》took materials from“going on a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motif”as well as from Buddhism fables ,other relevant prototypes and distinctive fantasy patterns . it broke the fetter of principle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dvocated“striving for creditability and truthfulness”.So a very spacious myth realm was broadened limitlessly. the character personality was made widely known bravely. the mankind's amentia pursue was written . the esthetics tesion of character personality was expanded extremely . the art influence which was brought to audiences was also the strongest.
     ChapterⅦ: Transmutation of“Avalokitesvara motif”and Strengthen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is chapter , Avalokitesvara`s apotheosis and need of the mainland , evolution of Avalokitesvara`s image and time change , Avalokitesvara religion and female self-help, connotation of Avalokitesvara as female role in a play and female right of saying are all expounded. It is first time that Avalokitesvara as female role appeared on the stage. It related to consummation of Sinicized“Avalokitesvara motif”directly. Because of prevalence of Avalokitesvara religion, there are many female tragedies in Yuan operas, these tragedies` forms are different, the essence are same, Those performances and subsequent great effect enlarged believers of Avalokitesvara religion and convert salvation religion from holy illusion into a trustworthy degree as if genuine. Certainly , the praise and belittle to female beauty are a kind of prejudice and contradiction in several thousand years. If we want to break this vicious circle that history did make, we must regard female as second sex to change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under historical culture context and female group disadvantageous situation , like this,we could get a real good outcome.
引文
[1]Stich Thompson : vol.Ⅰ-Ⅵ,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36
    [2]Edward Conze ,New York :Harper&Brothers,1959.
    [3]Edward J. Thomas,London:Routledge&Kegan,1949.
    [4]Keiji Nishitani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5]Roger J.Corless,New York:Paragon House,1989.中文译本:
    [6][美]史蒂斯·汤普森《民间故事》,郑海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7年版。
    [7][美]罗伯特·A·乔治斯《母题和故事类型在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载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故事研究期刊》1997年第3期34卷。
    [8][俄]普罗普《神奇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9][德]爱克曼辑录《哥德谈话录》(1823——1832),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10][俄]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刘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1][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2][美]玛利亚·利奇《民俗、神话和传说标准词典》,纽约咯伯出版社1949年版。
    [13][德]温德尼兹,转引自金克木《印度文化论集》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4][日]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布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
    [15][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6][美]丹·本——阿莫斯《民俗学中母题的概念》,张文举译,李扬校,载于《民间文学论集》第2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分会理论研究部1984年编。
    [17][日]砺波护《隋唐佛教文化》,韩升、刘建英编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8]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9][英]A·渥德尔《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0][日]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论》,隋树森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21][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上下册),王古鲁译,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22][法]泰德尤斯·考夫藏《在符号的世界里》,《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戏剧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3]李士强《大正藏总目提要》第1至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4]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25]唐·于阗三藏沙门叉难陀译《华严经》,张新民等注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6]《佛说四十二章经述义》,释成刚法师讲述,长春般若寺2008年4月印。
    [27]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长春般若寺2008年5月印。
    [28]唐·玄奘法师译《图解心经》,吉布编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9]郑孝时《释迦牟尼成佛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修订版。
    [30]《佛像收藏鉴赏百科》蒋一谈策划,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1]宋·释普济辑录《插图本五灯会元》,苏泽恩译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2]陈泉州《弥勒净土集》,华夏出版社2009年3月版。
    [33]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4]梁·释宝唱著《比丘尼传校注》,王孺童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7月版。
    [35]钱文忠《天竺与佛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7月版。
    [36]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37]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第1——8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38]弘学《佛学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39]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9月版。
    [40]唐·玄奘法师原译《图解心经》,吉布编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1]徐光兴《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版。
    [42]清·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的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43]田燃灯编著《图解佛教——读懂佛教之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44]觉继、学思主编《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华书局2007年9月版。
    [45]陈笑呐、陈英呐编著《高僧传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46]陈继生著《禅宗公案》,陈耳东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7]莫振良著《妙谭观音》,陈耳东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8]洛桑杰嘉措编著《图解西藏密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49]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50]马忠庚《佛教与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版。
    [51]方立天《佛教与哲学》第1——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52]张希舜主编《宝卷初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53]星云大师《谈禅》,佛光出版社2007年3月版。
    [54]李翎《藏密观音造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55]唐·慧超《往五天竺国傅笺释经行记笺注》,张毅笺释,中华书局2000年4月版。
    [56]吕溦《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篐嗣癯霭嫔?2005年4月版。
    [57]郑石岩《清凉心菩提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59]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全译》上、下册,辨机编次、芮传明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60]东晋·沙门释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巽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版。
    [61]纪赟著《慧皎〈高僧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62]林国良《佛典选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63]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64]季羡林《季羡林讲佛教》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8月版。
    [65]季羡林《吐火罗A中的三十二相》,《民族语文》1982年第4期。
    [66]张中行《禅外说禅》,中华书局2006年3月版。
    [67]《四库全书·子部·释家类》第10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影印)。
    [68]唐·吴兢《贞观政要》卷6“慎好条”(影印本)。
    [69]后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十诵律》第37卷,《大正藏》第23册(影印本)。
    [70]明旸法师《佛法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第五版。
    [71]《佛说八大人觉经述义》,释成刚法师讲述,长春般若寺2008年4月印。
    [72]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附供仪、附幽冥戒仪),天台山国清讲寺1982年8月印。
    [73]陈聿东《佛教文化百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74]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载于《饮水室文集》卷六十一,中华书局1949年版。
    [7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76]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7]陈允吉《佛教文学精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78]陈允吉主编《佛经文学研究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79]丁敏《佛教譬喻文学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8,东初出版社1996年版。
    [80]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1]季羡林《〈五卷书〉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2]霍世休《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919——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3]王树海《禅魄诗魂——佛禅与唐宋诗风的变迁》,知识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84]陈钰、何家蓉编著《敦煌壁画故事大观》,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85]潘明权、李叔严编著《佛经故事》,陈耳东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版。
    [86]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版。
    [87]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8]王志远《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89]江建新《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0]陈开勇《宋元俗文学叙事与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91]刘怀玉《吴承恩与〈西游记〉》,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1月版。
    [92]张庆善、唐风《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6月版。
    [93]《佛教与中国文化》,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
    [94]孙昌武、李赓扬译注《杂譬喻经译注(四种)》,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
    [95]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学术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96]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
    [97]方立天《中国佛教文化》(《方立天文集》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10月版。
    [98]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9]薛克翘《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季羡林主编,昆仑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00]俞晓红《佛教与唐代白话小说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01]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102]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中华书局2007年版。
    [103]薛克翘著《佛教与中国文化》,季羡林主编,昆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04]龚贤《佛典与南朝文学》,江西出版集团2008年4月版。
    [105]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06]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季羡林主编,昆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07]王文元注释、点校《佛典譬喻经全集》,重庆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08]郭良鋆、黄宝生译《佛本生故事选》,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9]薛克翘《印度民间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110]《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0月版。
    [111]蔡铁鹰《西游记之谜》,中洲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12]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113]薛克翘《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
    [114]商景桂编著《中国佛教文化传说》,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佛教与戏剧研究:
    [115]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中国出版社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116]廖奔《西域乐舞与梵呗说唱对中原戏曲的影响》,《艺术百家》1994年第1期。
    [117]廖奔《从梵剧到俗讲——对一种文化转型现象的剖析》,《文学遗产》1995年。
    [118]黎蔷《印度梵剧的发生与东渐》,《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
    [119]黎蔷《20世纪西域古典戏剧文本的发掘与研究》,《文化遗产》2003年第4期。
    [120]黎蔷《南戏中的佛教文化》,《山西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121]朗樱《西域佛教戏剧对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贡献》,《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22]田光烈《中国佛教戏剧文化》,《佛学研究》2000年载。
    [123]赵杏根《元初山西佛教剧二种》,《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24]季羡林《谈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A〈弥勒会见记〉剧本》,《文物》1983年第1期。
    [125]田同旭《以传奇阐佛理,采史料为戏曲——论屠隆的〈黑花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26]艾立中《儒佛思想的冲突与整合——试论〈东坡梦〉杂剧的独特价值兼谈其禅宗文化意义》,《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27]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与佛教、禅宗思想》,《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28]欧阳桢人《浅论佛教精神与戏剧的内在联系》,《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29]陈毅《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元杂剧宗教精神的全面解读》,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知网博士生论文文库。
    [130]陈洪《元杂剧与佛教》,载于南开大学文学院网站。
    [131]台湾·郭立诚《小乘经典与中国小说戏曲》,载于张曼海主编《现代佛教艺术丛刊》第十九册《佛教与中国文学》,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132]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1——1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
    [133]明·藏晋叔《元曲选》第1——3册,中华书局1958年10月版。
    [134]隋树森《元曲选外编》第1——4册,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
    [13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俞为民校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版。戏剧戏曲理论:
    [13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37]孟昭毅《印象:东方戏剧叙事》昆仑出版社2006年3月。
    [138]徐培均、范民声编《三百种古典名剧欣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139]《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版。
    [140]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中华书局2007年4月版。
    [141]诸葛铠主编《东吴文化遗产》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版。
    [142]王宁主编《大学戏曲鉴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3]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
    [144]陈友峰《生命之约:中国戏曲本体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5月版。
    [145]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46]曲六乙《傩戏·少数民族戏剧及其它》,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47]赵建新等《曲步初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48]钟嗣成、贾仲明撰《录鬼薄新校注》,马廉校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6月版。
    [149]李舜华《礼乐与明前期演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50]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8月版。
    [151]《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篆中心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52]徐朔方《中国戏曲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3]胡忌《宋金杂剧考》(订补本)中华书局2008年9月版。
    [154]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3月版。
    [155]徐大军《元杂剧与小说关系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56]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中华书局2007年7月版。
    [157]余秋雨《舞台哲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58]唐·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159]张正学《中国杂剧艺术通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60]江巨荣《剧史考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61]欧阳光《元明清戏剧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62]尚雪莲编译《名曲名剧赏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63]姜燕《中国古代戏剧探佚》,广陵书社2006年3月版。
    [164]王汉民《道家神仙戏曲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5]陈建华《元杂剧批评史论》,齐鲁书社2009年1月版。
    [166]丁树海《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67]明光《扬州戏剧文化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68]颜长珂《戏曲文学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69]孟昭毅《印象:东方戏剧叙事》,昆仑出版社2000年3月版。
    [170]赵建坤《关汉卿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171]田志平《戏曲舞台形态》,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72]刘晓明《杂剧形成史》,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
    [173]赵山林《诗词曲论稿》,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
    [174]罗书华、苗怀明等著《中国小说戏曲的发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75]李肖冰等编《中国戏剧起源》,知识出版社·上海1999年版。
    [176]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6月版。
    [177]朱恒夫《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学林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78][梁]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179]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80]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81]常任侠《东方艺术丛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82]陈龙岗、乌日古木勒《蒙古民间文选》,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183]叶桂桐主编《中华文学趣味大观·词曲、散文卷》黄河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84]叶桂桐主编《中华文学趣味大观·综合卷》,黄河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85][西晋]干宝《搜神记全译》卷十一,黄涤明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86]元·陶宗仪撰《南村缀耕录》,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
    [187]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188]白薇《对苦难的精神超越》,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89]闻君编著《中国文化探寻》时事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90]叶桂桐主编《中华文学趣味大观》综合卷,黄河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91]陈寿《三国志·正书·刘繇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192]后晋·刘煦《旧唐书·辛替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193]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194]林国阳《到达真爱的旅程——从性到超意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6月版。
    [195]蔡东藩《宋史演义》下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版。
    [196]李春青《道家美学与魏晋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197]踪凡《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98]云中天《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99]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00]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版。
    [201]《汉魏南北朝诗选注》,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北京出版社1981年2月版。
    [202]赵山林《诗词曲论稿》,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
    [203]韩香《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中国社会科技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20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05]陈友冰主编《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论》第四卷元明清代,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版。
    [206]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五辑,中国社会科技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07]宋·徐铉、张师正《稽神录括异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
    [208]朱光迪《信仰·母题·叙事——中国古典小说新探索》,中国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09]杨镰《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210]闫德亮《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关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11]左洪涛《金元时期道教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12]朱景丽《〈太平广记〉的传播与影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13]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元明清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14]杨匡汉《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15]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研究传统的形式》,东方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16]蔡梅娟《中国小说审美与人的生存理想》,新时代出版社2007年11月。
    [217]南朝·刘义庆著《世说新语全译》上、下册,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18]鲁迅辑录《唐宋传奇集全译》,程小铭、袁政谦、邱瑞祥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19]宋·孟元老(原著)《东京梦华录全译》,姜汉椿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20]卢世华《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中华书局2009年4月版。
    [221]杨义《图文版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222]晋·干宝《搜神记全译》,黄涤明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23]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24]傅修延主编《叙事丛刊》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225]王树英《印度文化与民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6]康金声、李丹《金元辞赋论略》,学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27]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228]元·脱脱等撰《宋史·高昌传》卷四九零《外国五》,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
    [229]胡适《歌谣的比较研究法的一个例》,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1924年《歌谣》第46期。
    [230]周作人《关于“狐外婆”》,1926年1月刊《语丝》第61期。
    [231]蔡尚思撰《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附补编),李妙根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232]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李梦生评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5月。
    [233]陈爱平《孝说》,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34]张笑恒编著《龙——神秘的龙文化》,西苑出版社2007年版。
    [23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236]卢晓辉《母题与功能:民间文学关键词新解》,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2007年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37]《老子》第1章、第42章,《老子注释》第21、98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238]鲁迅《诗论题记》,见《鲁迅研究年刊》创刊号,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1974年版。
    [239]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1——10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
    [240]明·宋濂等著《元史》第1——15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①[美]史蒂斯·汤普森《民间故事》,郑海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7年版第2页。
    ①Dan Ben-Amos,The Concept of Motif in Folklore,in Folklore Stud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roceeding of the Century Confrernce of the Folklore Society,Edited by Venetia J.Newall,D.S.BrewerRowman and Littlefield,1978丹本·阿莫斯《民间故事中的母题概念暨二十世纪民间故事研究》收录于《二十世纪民俗学研讨会》,Venetia J.Newall编辑D.S.BrewerRowman and Littlefield出版1978年。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页。
    
    ①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①朱恒夫《目连戏研究》,学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①季羡林译《五卷书》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①季羡林《〈佛本生故事〉代序》,见郭良鋆、黄宝生译《佛本生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①[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
    ①陈友峰《生命之约:中国戏曲本体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
    
    ①[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王月清注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第15页、第75页。
    ②陆游《秋夜独醉戏题》之《剑南诗稿》(卷四),钱仲联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30页。
    ③吴潜《谢世颂三首》之三《履斋遗稿》(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浙江文艺出版社编《盖叫天表演艺术》,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40页。
    ②星云大师《谈禅》,佛光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③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④焦循《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3页。
    
    ①王志远《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②失译《杂阿含经》(卷七),《大正藏》第二册,第420页。
    ③[隋]吉藏《法华义疏》(卷十一),《大正藏》第三十四册,第621页。
    ④[后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十诵律》(卷三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三册,第269页。
    ⑤[唐]道宣《量处轻重仪本》,《大正藏》第45页、第842页。
    
    ①[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六)“慎好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②程代熙张惠民译《歌德的格言与感想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2页。
    ③[德]弗希特《人的使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8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9页、第497页、第508页、第511页。
    
    ①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版,第244页。
    ②[荷兰]许理和著,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绪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③顾伟康《论中国民俗佛教》,载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3期,第73页。
    ④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①周绍良《敦煌变文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184页。
    ②[日]荒见泰史《譬喻师鸠摩逻多与〈喻鬘论〉》载于陈允吉主编《佛经文学研究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③《大正藏》第五十册《梁传》(卷十三),第418页。
    
    ①郑振铎《插图本·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载于《王国维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26页。
    ①僧佑(《出三藏记集》(第四卷),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2页。
    ②季羡林《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代序),载于郭良鋆、黄宝生《佛本生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①[元]夏庭芝《青楼集笺注》,孙崇涛等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②[南宋]王栐《燕翼贻谋录》(卷四十四),上?偶霭嫔缬坝『衣ケ?1988年,第2025页。
    ③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中国出版集团2004年版,第29页、第43页。
    ④黄文仲《大都赋》,《御定历代赋汇》(卷三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②[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9页。
    ③杨志玖《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7—132页。
    ①黄文仲《大都赋》,《御定历代赋汇》(卷三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②[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3页、394页。
    ③[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载《高太史大全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④杨濂《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①李元洛《元曲之旅》,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9页。
    ②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八),四库全书版。
    ③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④叶桂桐主编《中华文学趣味大观》(综合卷),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①陈友峰《生命之约:中国戏曲本体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第149页。
    
    ①[明]宋濂等著《元史·刑法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20页。
    ②[古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三部分,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①宋濂等著《元史》(第二卷),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6页。
    ①萨囊彻辰著,道润梯步译注《新译校注〈蒙古源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②陈岗龙乌日古木勒《蒙古民间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①[蒙古]曾·杜拉姆著《蒙古神话学形象》,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8年,第129页。
    ②陈岗龙乌日古木勒《蒙古民间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③[蒙古]曾·杜拉姆著《蒙古神话学形象》,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④满都呼主编《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①释行秀《湛然居士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②向达《西游录前言》《西游录·异域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释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一),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④杨曾文《宋元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①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美]康斯坦茨·胡格译《真金王子的西藏佛教经书》,哥伦比亚大学1967年版,第467页。
    ③[明]宋濂等著《元史》(卷十六)《世祖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133页。
    ④[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
    
    ①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②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
    ②[明]叶子奇《草木子:元明史料笔记》(克谨篇),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5页。
    ①钟嗣成贾仲明撰马廉校注《录鬼簿新校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第166页。
    ②关汉卿《[南吕]四块玉·旧酒投》,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①乔吉[双调·殿前欢]《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载《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②乔吉[正官·绿么遍]《自述》,载《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①[元]陶宗仪《南村缀耕录》(卷二十三)《嗓》,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9页。
    ②释慧皎《高僧传》(义解·慧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7页。
    ③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④杨濂《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⑤[明]王骥德《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50页。
    ①王博文《天籁集·序》,载白朴《天籁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04页。
    ②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①陈鸿《长恨传》(鲁迅辑录),载程小铭等译注《唐宋传奇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页。
    
    ①江新建《佛教与中国丧葬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②[后秦]鸠摩罗什译,王月清注评《金刚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③[后秦]鸠摩罗什译,王月清注评《金刚经》(前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61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
    
    ①[元]郑思肖《郑思肖集》(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56页。
    ②杨镰《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第4页。
    ①[古波斯国]米哈伊·阿老丁·术兹扎尼《纳昔儿史话》,第335—336页,拉弗梯译本,第2卷,新德里1970年版,第965页。
    ②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08页。
    ③释成刚《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述》,长春般若寺2008年4月印,第15页。
    ④郑孝时《释迦牟尼成佛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大正藏》(第十二卷),第187页。
    ②[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③[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南怀谨《金刚经说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①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②[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等点校《古尊宿语录》(卷五),中华书局1994年5月。
    
    ①[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卷七)《政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②[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①[明]《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大藏经》(第七十二册),第1437页。
    ②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1页。
    
    ①杨濂《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①[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宝文堂书店1980年版,第1页。
    ②方广锠《敦煌遗书〈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简介》,载《敦煌学佛教学论丛》,中国佛教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389——414页。
    ③李小荣《“狸猫换太子”与佛典》,载陈允吉主编《佛经文学研究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4页。
    
    ①何钰何家蓉编著《敦煌壁画故事大观》,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第456页。
    ②[梁]僧佑撰《释迦谱》,《大正藏》(卷五十),第78——79页。
    ③白化文李鼎霞撰《〈经律异相〉及其主编释宝唱》,载《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①《大悲咒释解》,福建莆田广化寺2005年印,第54页。
    ②《大悲咒释解》,福建莆田广化寺2005年印,第51页。
    
    ①宋万忠武建华《关帝志》(灵异·建玉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②慧皎《高僧传》(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3页。
    ③[宋]张耒撰《明道杂志》,中华书局1990年7月版。
    ①[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92页。
    ②[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7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18页。
    ②[宋]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7月版。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18页。
    ②[宋]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7月版。
    
    ①王树海《禅魄诗魂——佛禅与唐宋诗风的变迁》,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472页。
    ②《苏轼诗集》(卷四)“六诗前小序”,中华书局1982年4月版。
    ③[后晋]刘煦《旧唐书》(卷一一一),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
    ④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①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5页。
    ②[唐]释净觉撰《楞伽师资记》(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
    
    ①[唐]惠能《坛经》(第三)之《决疑品》,凤凰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25页。
    ②鸠摩罗什译《佛说仁王护国波罗蜜经》,福建莆田广化寺,1998年5月印刷,第38页。
    ③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①[宋]范哗撰《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岳麓书社2008年版。
    
    ①[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第二卷)《画工弃市》,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②陈开勇《宋元俗文学叙事与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①周天游《西京杂记》前言,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③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编《汉译南传大藏经》(小部经典七),第76——77页。
    ④陈开勇《宋元俗文学叙事与佛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⑤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三、四、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第499页、第613页。
    
    ①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上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9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③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上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2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第116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①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①[西汉]刘安撰《淮南子》卷六《览冥》,时代文艺出版社,第81页。
    
    ①[西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②[晋]干宝著黄涤明译注《搜神记全译》(修订本),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页。
    ①[箫齐]释昙景译《摩诃摩耶经》(卷上),载《敦煌书法精品选3:摩诃摩耶经》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7月版。
    ②[唐]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周叔迦苏晋仁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12月版。
    
    ①[三国]康僧会译《六度集经》,蒲正信注,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91页。
    ②郭良鋆、黄宝生译《佛本生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5页。
    ③郭良鋆、黄宝生译《佛本生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①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版。
    ②[战国]庄周著《庄子·渔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③成刚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述义》(序),长春般若寺2007年印,第3页。
    
    ①[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篇》,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77页。
    ②[宋]范晔撰《后汉书·哀帝夷传》,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
    ③[英国]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上)陈荣熙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40页。
    ④[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西藏大解脱经〉心理学评注》,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①刘耀中李以洪《荣格心理学与佛教》,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②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1页。
    ③[宋]范晔撰《后汉书·刘瑜传》,中华书局2005年3月版。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1999年版,第200页。
    ②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354页。
    
    ①刘耀中李以洪《荣格心理学与佛教》,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②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神秘占星术》,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①韩兆琦《〈史记〉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页。
    ①杨濂《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0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页。
    ②鲁迅《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载《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95页。
    
    ①于民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汇编》(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61页。
    ②[春秋]左丘明著《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岳麓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③鲁迅《坟·论睁了眼看》,载《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29页。
    ①黄人《小说平话》,载《黄人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第200页。
    
    ①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3页。
    ②季羡林《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页。
    ③[后汉]叶摩腾竺法兰译《佛说四十二章经》,长春般若寺2008年印发,第70页。
    ①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生经》,《大正藏》(卷二十四),第1019页。
    ①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第一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页。
    ①闫德亮《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关照》,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②王海燕译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③[战国]苟况撰《荀子》[汉]刘向整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④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⑤[春秋]左秋明《国语·周语》,岳麓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⑥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页。
    ①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5页。
    ②[北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十一)之《檀腻羇品》,花城出版社1998年3月版。
    
    ①张文修编著《礼记·祭义》,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3月版。
    ②[春秋]孔子著,杨伯峻译,《论语·学而》,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
    ③[西汉]戴德《大戴札记汇校集解》(卷四),方向东注译,中华书局2008年7月版。
    ④陈爱平《孝说》,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①[春秋]孔子著《论语·学而》,杨伯峻译,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
    ②刘俊文撰《唐律疏义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6月版。
    ③[东晋]竺昙无兰译《无量寿梵冈经》,上海佛学书局1991年3月版。
    ④曾子《孝经》之“开宗明义第一”,中华书局2007年12月版,第12页。
    
    ①[宋]智圆《闲居编》(卷一九、二九),上海佛学书局1992年7月版。
    ②[后秦]佛陀耶舍、兰佛念译《长阿含经》(卷十一)之《善生经》,收入《大正藏》第一册。
    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之《中元节》,载于姜汉椿译注《东京梦华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②徐培均、范民声主编《三百种古典名剧欣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页。
    ①[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转引自《四库全书·子部·释家类》(第105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②陈聿东主编《佛教文化百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①朱恒夫《目连戏研究》,学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①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页。
    
    ①余秋雨《舞台哲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②赵文《〈何和尚寻母〉诗序》,载于雍正时期《江西通志》卷三十五。
    
    ①[元]傅若金撰[元]傅若川辑《傅与砺文集》(卷四)之《旌孝图集序》,书目文献出版社2000年7月版。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之《通制条格》(卷十六“农桑”节),中华书局1976年4月版。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8页。
    
    ①[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须阇提品》,第81页,《大正藏》第78册。
    ②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7页。
    
    ①蔡东藩《宋史演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版,第235页。
    ②蔡东藩《宋史演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版,第254页。
    ①[后汉]叶摩腾、竺法兰译《四十二章经》(第十章)之《喜施获福》、(第十一章)之《施饭转胜》,长春护国般若寺2007年印刷。
    ②[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之“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62页。
    
    ①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80页。
    ②[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卷四),《大正藏》第三册,第564页。
    
    ①[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四八)之《马邑经》,《大正藏》第一册,第724页。
    ②[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三),《大正藏》第四册,第216页。
    ③[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三,《大正藏》第一册,第20页。
    ④[西晋]聂承远译《佛说超日明三味经》(卷二),《大正藏》第十五册,第545页。
    ⑤佛陀耶舍、竺佛念等译《四分律》(卷四九)之《法揵度》,《大正藏》第二十二册,第935页。
    
    ①[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之《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品》第59页,《大正藏》第78册。
    ②[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之《恒伽达品》第78页,《大正藏》第45册。
    ①[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66页。。
    ②[西晋]鲁褒《钱神论》载巫宝三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0页
    
    ①[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7页。
    ②钟嗣成贾仲明撰马廉校注《录鬼簿新校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第50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10页。
    
    ①[加拿大]卜正民著,方骏等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页。
    ②杨濂著《元代文学编年史》(序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①[北魏]慧觉等译《贤愚经》之《七瓶金施品》,姜子夫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②[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旧杂譬喻经》之《伊利沙悭贪为天帝所化喻》,转引自王文元注释《佛典譬喻经全集》,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③[印度]龙树著《大智度论·十一》,鸠摩罗什译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7月版。
    ④刘耀中李以洪《荣格心理学与佛教》,东方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56页。
    ①[明]宋濂等著《元史》(第96册)之《食货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79页。
    ①[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四《叙梁武帝舍事道法》,载《四库全书·子部·释家类》(第10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69页。
    ②[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九)之《御讲摩诃波若经序》,载《四库全书·子部·释家类》第10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8页。
    
    ①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4页。
    ②张德玉主编《中国文化未解之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202页。
    ①胡适《〈西游记〉考证》,载张庆善唐风编《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节选),载张庆善唐风编《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第12页。
    ②胡适《〈西游记〉考证》(四),载张庆善唐风编《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2页。
    ③胡适《〈西游记〉考证》(四),载张庆善唐风编《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④徐培均范民声主编《三百种古典名剧欣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西游记·剧目说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页。
    ②钟嗣成贾仲明撰马廉校注《录鬼簿新校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第69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④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372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6页、第374页、第381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第352页。
    ①陈寅恪《〈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载张庆善唐风编《鲁迅忽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②失译附后汉录《杂譬喻经》之《小沙弥斗外道喻》,载王文元注释点校《佛典譬喻经全集》,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16页。
    ①罗书华苗怀明《中国小说戏曲的发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②卢世华《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4页、第80页、第125页。
    ①罗书华苗怀明《中国小说戏曲的发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①[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3月版。
    ②[清]黄幡绰《梨园原·谢阿蛮论戏》,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①胡适《〈西游记〉考证》,载张庆善唐风编《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②[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1986年版,第406页。
    ③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58页。
    
    ①妙法大师著《妙法大师谈〈西游记〉与〈封神榜〉》,福建莆田寺1993年5月印行。
    ②[法]维克多·雨果著《雨果戏剧集》(第一卷)之《克伦威尔》,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3页。
    ①胡适《〈西游记〉考证》,载张庆善唐风《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②《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凡例》,见《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载《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台湾天一出版社1987年版。
    ①胡适《〈西游记〉考证》,载张庆善唐风编《鲁迅胡适等解读〈西游记〉》,辽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②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载李肖冰等编《中国戏剧起源》,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2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7页。
    ①蔡铁鹰编著《西游记之谜》,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页、第459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1页。
    ③阳清《先唐文学人神遇合主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①刘耀中李以洪《荣格心理学与佛教》,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②《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18页。
    ①陈聿东主编《佛教文化百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
    ②[晋]干宝著黄涤明译注《搜神记全译》(第四六0)之《猿母猿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9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页。
    
    ①林国阳译《到达真爱的旅程——从性到超意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2版,第3页。
    ②[战国]子思著李静注译《中庸》,海潮出版社2009年4月版。
    
    ①破瞋虚明注释《金刚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③王国维《人间词话》,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④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①鸠摩罗什译《法华经·观音品》,《大正藏》(卷三五),第940页。
    ①[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诸菩萨受记品》,《大正藏》第三册。
    
    ①[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大正藏》第三册。
    ②[苏]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下),乐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6页。
    
    ①何新文《“左氏浮夸”辨析》,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64年第2期。
    ②阳清著《先唐文学人神遇合主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
    ③[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一二),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
    ④[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中华书局2002年8月版。
    ①陈文斯《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神仙鬼怪形象及其悲剧意蕴》,载《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②罗竹风《宗教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③[清]赵翼撰《陔馀丛考》(卷三四),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
    ④[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四0)之《庄岳委谈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
    ①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①印利法师《大集地藏十轮经》,漓江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②《佛像收藏鉴赏百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第三卷)(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①[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0—122页。
    ②[德]恩格斯《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51页—652页。
    
    ①[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①孔齐《至正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①陈子展《〈九歌〉之舞曲结构及其表演方式》,《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64页。
    
    ①[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0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③[元]曾瑞著《曾瑞散曲集校注》,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李梦生评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②[俄]瓦斯列夫《世界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81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8页。
    
    ①《老子》第一、四十二章,《老子注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第98页。
    ②周振甫译注本《诗经·大雅·关睢》,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上海市佛教协会教务组编《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上海佛学书局1991年3月版。
    ①[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和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①杨毅《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元杂剧宗教精神的全面解读》,《中华之网博士论文库》2005年4月,第2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