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刘大年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49年新旧政权完成更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史学在此之前经历一段“在野”期后,终于取得正统和主流地位,并获得空前发展。一批在三、四十年代业已星光闪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此时更是光芒四射,这一群体大致是以郭沫若、范文澜为代表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当人们只将赞佩的目光注意他们或为他们的高言阔论所吸引之时,在他们身边却又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迅速成长起来,这一群体则是以刘大年、胡绳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家。这一代史家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他们的学术历程和学术命运与新中国五十年风雨历程紧相关联。如果我们把新中国五十年作为一个学术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史学,分明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前十七年是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天下”,“文革”后他们相继去世,以刘大年、胡绳等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接过“掌门”,坚守唯物史观史学阵地,薪火相传。
     比较第一代和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学术历程,第一代史家体验的是唯物史观史学从学术边缘走向学术中心的艰辛和喜悦,第二代史家除分享了唯物史观史学统领史坛的快乐外,还经历了唯物史观史学学术势力逐渐下沉的无奈。因此,后者的学术生态和学者的心境更加复杂,他们学术取向的变与不变,更具有迷人的魅力,更值得后人去探讨,因为它不仅仅属于已经逝去的时代,而且昭示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因此,研究以刘大年为代表的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学,对身处21世纪的史学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刘大年史学作为一个学术史对象研究,有助于求索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学的学术生态。
     英国史学家卡尔曾说,历史学家是个体,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研究历史的人必须学会从这一双重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学家。因此,对于刘大年这样有影响的史学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缅怀表彰式追忆上是不够的,而应该把刘大年史学作为学术史对象置入20世纪后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框架中进行综合研究。
     任何史学家的史学成长都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我们首先从时代、史学与史家三者互动中分析与刘大年史学密切相关的生平、著述与学术交往。刘大年既是一名学者又是一名战士,早年革命战士的生活经历直接决定了他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品格的定位。刘大年一生大部分时间处在中国历史学界领导地位,亦学亦官,这使他在多次运动中往往处在一线。刘大年一生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并认为史学应为政治服务,因此,其著述往往处在政治与学术之间,与政治意识形态挂得比较紧。刘大年又是一个有广泛学术交往的史学家。分析他与毛泽东的学术交往,可以看出他终生都在诠释毛泽东历史理论特别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论,是毛泽东近代史理论的忠实捍卫者;刘大年与史学“五老”学术交往都比较密切,而与郭沫若、范文澜学术交往和工作生活交往尤多,郭老和范老对刘大年的学术影响更深;刘大年与胡绳也有广泛的学术交往,他们二者的学术交往属于同辈学人的互相促进。刘大年与国外学者交往也比较多,尤其是与日本井上清的交往甚深、交情甚笃,这是缘于他们共同的学术偏好;与齐赫文斯基交往特别曲折,由互相为敌到成为朋友,他们学术上的论战反映的是中苏那段特殊时期的意识形态论战对历史学术、对历史学家造成的影响。
     史学家的史学建树或史学成就是当代人或后代人研究其史学的主要载体,也是衡量其史学地位的主要凭依。刘大年史学成就巨大,撮其要归纳之:第一,刘大年在研究美国侵华史方面具有开创之功。紧随刘著《美国侵华简史》之后,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侵略中国历史的课题迅速展开,论著和文章大量涌现。这一方面反映了刘大年作为一名战士学者的为学旨趣,另一方面反映了建国前后一段时期学术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此书奠定了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刘大年一生专注中国近代史研究,在编撰中国近代通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他主撰的《中国史稿》第四册和后来在此书的基础上扩编为的《中国近代史稿》全三册,代表了他在这方面的最高成就。此著以“反帝反封建”为“红线”贯穿全书,对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自己见解渗透其中。在近代史解释体系上完善了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全面反映了刘大年在近代通史编撰方面的重要成就。第三,致力于辛亥革命史研究。如果说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方面有更专注研究的方面,则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专题。他在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孙中山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广泛影响。第四,开拓抗日战争史研究。抗日战争史研究是刘大年晚年开拓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做出了突出业绩。由于刘大年的奋力开拓,及胡乔木、胡绳的共同努力,抗日战争史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大规模开展起来并取丰硕研究成果。第五,近代经学方面的研究。刘大年前后历经十年著《评近代经学》长文。这是刘大年在20世纪最后十余年时间里,面对“国学复兴”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复活,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学做出的再认识,它凝聚了一个战士型学者对传统经学的理解。此文从传统文化深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革命,极富创见。
     任何有成就的史学家在自己的著述中都体现着一定的史学观念和理论。有学者说,从1949年开始,几十年间,毛泽东的历史观点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题。学习、宣传、阐释毛泽东的史学思想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题。毛泽东的史学思想指导着、规范着、覆盖着中国史学界。可以肯定的是,刘大年这一代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观点是刘大年史学理论最突出表现。刘大年始终坚信人类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史,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或者说,将这一观念具体贯彻到历史研究中,就是认为要把社会关系及其运动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研究私有制社会,就是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在毛泽东历史观的指导下,刘大年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下层劳动人民的革命与起义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旧史书上劳动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被颠倒了,事实上,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才是历史创造者,因此,劳动人民历史主体论是刘大年始终坚信不疑的观念并贯穿于其史学著述之中。
     与史家的史学理论一样,有成就的史家也往往都有自己研究历史的套路和认识历史的方法论。一般地说,史家的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是表里如一的。在阶级斗争观点指导下,刘大年在近代史研究中体现着传统的治史方法和路径或者说是史学方法论特色,这就是从革命时期开始构筑的革命史范式。这一范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酝酿,中经40、50年代到60年代最后完善。刘大年对完善这一解释体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文革”结束前,革命史范式一直统领史坛,它把“革命”看作历史的最高价值,其突出的外在表现是把近代史叙事革命史化。“文革”后,中国社会向现代化重新定向,时代主题发生转换,现代化范式迅速崛起,传统的革命史范式遭到质疑和挑战。如何回应挑战成为刘大年在新时期思考的重要问题。两种范式在一系列问题上展开论辩,刘大年反对以资本主义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强调研究近代史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基本线索。被刘大年引为同道的胡绳除仍坚持阶级斗争主线论外,同时也赞成用现代化作为一个线索串起来写中国近代史;在“民族独立”与“近代化”问题上,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应该先行,然后才能实现近代化或现代化,胡绳在这一点上赞同刘大年的观点;两种范式另一个分歧点是如何认识近代革命与改良问题,刘大年认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脊梁和主旋律,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当承认,两种范式都是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有效模式,但由于方法论的局限,都不可避免地遮蔽了历史的某些侧面,只有多种范式互补方可有益于史学的发展。
     综观之,刘大年史学是那种与政治联系比较密切,强调阶级斗争观点,意识形态倾向比较突出的那一种史学。其史学革命意识形态是他学术与政治高度绾合的产物。长期以来,人们只认为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交织在一起必定损害学术。从刘大年一生学术实践来看,其实未必,如果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政治意识形态对学术建设有不可低估的正面价值,当然,如果政治意识形态全面控制史学,产生的负面作用会非常之大。刘大年学术一生取得了巨大史学成就,从学术史意义上证明了这一点。
     刘大年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经历了新中国五十年风雨历程,如同我们国家在这五十年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一样,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史学家也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与坎坷。在这五十年里,最突出的变化是社会主题完成了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因应社会主题的转换做出了相应调整并有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史学家认识不一,在这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中,其史学又表现了个体差异,有时认识甚至并不正确。因此,唯怀有不卑不亢之心,既不虚高,又不妄贬,客观探讨主要史家们的史学,才能准确了解刘大年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生态,进而从整体上正确衡估这一代史学家的史学,这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n 1949, the old regime being replaced by the new one, the Marx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inally took a lead position, and gain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fter going through a period of "opposition" during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A group of splendid Marxist historians who had been very successful during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consisted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which mainly represented by Guo Moruo and Fan Wenlan. People's attention was attracted not only by the first generation but also by the new group who have grown up rapidly under the guid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The new group was represented by Liu Danian and Hu Sheng who were often named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Marxist historians. If we compare this generation of historians with the first one, we may safely find that they both take the academic research as a great career, their personal academic experience are related close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 If we take the fifty years of New China as an academic period, by studying its history of Marx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at in the first seventeen year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arxist historians took lead in academic research but most of them die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fter that,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Marxism historians represented by Liu Danian and Hu Sheng took over the "head" positions to continue the first generation's standpoi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mparing the academic history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Marxism historians, the former experienced the pain and joy of making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Chinese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he latter, besides sharing the achievement of being the official theory, faced with the gradual declin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refore, the latter's academic ecosystem was more complex. Their academic-oriented change was very significant not only because it belongs to the elapsed times, but also because it demonstrat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direction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Marxism in the 21st century. It is not enough for such an influential historian as Liu Danian to just memorize him. We should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by relating his historiograph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xist historian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We can not study nay historian neglecting the times he lived. Firstly, we analyze Li Danian from the flowing three interdependent elements:his era, his works and his academic communication. Liu Danian is not only a scholar but also a soldier. The revolutionary experiences of his early life determined the direction of his research of modern history. Liu Danian spent much tim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he achieved a lot in his life. At the same, Liu Danian was both a researcher and an officer. He has a strong political sensitivity and believes that the research of historians should serve the political need. Therefore, his writing often crossed between the politics and the academy, and sometimes even had a tight link with ideology. Liu Danian is a historian who has a wide range of academic exchanges.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will examine his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historians such as Mao Zedong, Guo Moruo, Fan Wenlan, Hu Sheng, Li Shu, and so on and so forth.
     Liu Danian's achievements in historical studies was great. The main is as follows: First, Liu Danian has created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invasion to China. Followed his book "A Brief History of American invasion to China", this topic soon became a very heated discussion i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This book has established Liu Danian'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During all his life, Liu Danian concentrates o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research. He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compiling the Chinese modern general history. His main works in this aspect deserved being mentioned. They are:the forth volume of The Manuscript o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whole three volumes of The Manuscript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And this book gives him a very high reputation in historical research in modern China. If we say that Liu Danian has more dedicated research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at is, the topic of 1911 Revolution. He made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and widespread influence in this question. He made a firm foundation for Chinese historians about how to study this kind of problem, for example, the process and the nature of this Revolution, the study of Sun Zhongshan, etc. the Fourth, he developed the studies of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was one of his main domains in his old age and he also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Finally, what is worth mentioning in the research of Liu Danian is that he made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Jingxue.
     It is sure that the source of Liu Danian's theory is from and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is, the thinking of Mao Zedong. His most famous theory is the class struggle. He always believes that the history of all mankind is just the history of class struggles. Under this kind of belief, he uses this theory to guide all his research. He thinks that historians should study the cla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ll classes and the class struggl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ociety of private ownership. Guided b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Mao Zedong, Liu Danian thinks that the direct force to push forward the history is the revolution and revolt of the working people with a very low social position. In fact, working people are both the masters of history and the creators of the history. Therefore, the theory of the working people as the historical subject is his firm belief and his main researching practice.
     Like most of the successful historians, Liu Danian has his creative researching method and theory.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the class struggle, his researches embody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theory, that is, the revolutionary paradigm which has been buil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Liu Danian worked together with other historians to build and to improve this researching paradigm. Until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revolutionary paradigm wa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history research in China. This paradigm takes the revolutions as the highest value of history. It is admitted that two paradigms are valid paths and models to expla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ecause of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both paradigms hav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in historical research. Only many kinds of models can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give us an all-side view of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In collusion, Liu Danian's historical research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politics, putting much emphasis on the class struggle, ideology. This revolutionary ideology is a combination of his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politics in the times he lived. For a long time, it was thought that if political ideology interferes with the academic research, it will do harm to the lat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practice of Liu Danian during all his life, however, it may not always be the case. If we correct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political ideology has a very positive value to the academic construction. Of course, when the political ideology totally controls the academic research, it will result in negative effects. Liu Dania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his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his, to a certain degree, has proved what we have concluded above to prove to be true.
引文
①载王玉璞、朱薇编《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②载《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③载《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参见《人民日报》2007年3月23日,“学术动态”。
    ⑤载《人民日报》2000年5月9日,第11版。
    ①参见《百年潮》1998年第4期。
    ②张海鹏:《在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座谈会上的致词》,《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③戴逸:《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④汝信:《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⑤金冲及:《刘大年同志与孙中山研究学会》,《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①余绳武:《刘大年同志与近代史所》,《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②王庆成:《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③张椿年:《中国史学界的骄傲》,《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④姜涛:《受业的收益》,《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⑤任继愈:《忆刘大年同志的几件小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⑥汪敬虞:《记忆犹新的回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⑦金冲及:《中国史学工作的重要领导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①张海鹏:《编辑<刘大年文选>的回忆与思考》,《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②李文海说:“有一次,大年同志同我谈起某些学术回忆录的失真问题,指出有些人不负责任,胡编乱造,既颇倒了历史,又搞乱了思想,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他说,他正在编一本《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目的就是为学术发展史提供一点可信的资料。”参见李文海:《战士与学者——大年同志的学术品格》,《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③李侃:《悼念大年同志》,参见《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④龚书铎:《坚持真理 追求真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⑤王庆成:《忆刘大年同志对近代史学科建设的贡献》,《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⑥丁守和:《怀念刘大年同志》,《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①苏双碧:《作风民主 待人诚挚——记和刘大年同志的一些交往》,《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②曾业英:《学者的风范——忆大年的同志》,《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③姜涛:《大年师谈博士论文的写作》,《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④[俄]C.齐赫文斯基:《怀念同行与朋友刘大年教授》,《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⑤[日]野泽丰:《怀念刘大年先生——相识日本与重逢中国及其他的追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⑥参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①金冲及:《读其文,想见其为人》,《刘大年与史学——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②龚书铎:《学风与育人》,参见《刘大年与史学——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③张振鵾:《<来往书信选>也是一部历史》,参见《刘大年与史学——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④周秋光:《刘大年与史学界“五老”》参见《刘大年与史学——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⑤黄仁国:《非则言非,是则言是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参见《刘大年与史学——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谈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①参见刘潞:《刘大年忆郭沫若》,《百年潮》1998年第4期。
    ②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初版。
    ③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735-736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治学录》,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载《抗日战争研究》,2000第1期
    ⑥张海鹏:《编辑<刘大年文选>的回忆与思考》,《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①以上引文见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刘大年集》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488页。
    ②《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
    ③《湖南党史》1998年2期。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12月19日。
    ⑤姜涛:《刘大年与<评近代经学>》,载《近代中国与世界》(共三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①这四本书包括:《美国侵华简史》,华北大学1949年8月版(1951年再版时改为《美国侵华史》);《台湾历史概述》(合著),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中国史稿》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②这五本书包括:《中国近代史稿》(1、2、3册),人民出版社1978版、1984年版;《赤门谈史录》,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抗日战争时代》,中国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①姜涛:《刘大年与<评近代经学>》,载《近代中国与世界》(共三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②刘潞:《马克思主义的执著追求者——父亲刘大年晚年记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③参见《百年潮》2005年第11期。
    ①刘潞:《刘大年与中国抗战史研究》,《百年潮》2005年第11,第41页。
    ②参见《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③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序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版,第133页。
    ①[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33页。
    ②这一部分以王玉璞、朱薇编《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所附“刘大年年表”提供的生平资料为据,特此说明。
    ①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②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
    ②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③《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4页。
    ④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⑤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6页。
    ①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112页。
    ①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5页。
    ②刘大年:《一篇未面世的<选集>前记》,《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2页。
    ③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④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7-801页。
    ②王树山 王健夫:《毛泽东书信赏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③参见贺立华:《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①范文澜《古今中外法浅释》,《解放日报》,1941年9月3日。
    ②朱发建等著《吕振羽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18-119页。转引自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③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①刘大年:《北方大学记》,《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②北平解放后,华北大学进入北平,成为人民大学的前身的一部分。它在存在的两年半时间里,为革命输送的干部约为一千四五百人。参见刘大年:《北方大学记》,《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③合并后的华北大学分为四个部:即一部短训部,二部师范部,三部文艺部,四部研究部。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8页。
    ④1943年,刘大年读到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产生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念头。参见刘大年:《北方大学记》,《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⑤《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页。
    ②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页。
    ③刘大年在198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交流会上的自我介绍。转引自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94页。
    ①转引自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②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 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5页。
    ③刘大年:《历史要分析——谈<胡乔木文集>第二卷阐述的历史方法论》,《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①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9页。
    ②汪敬虞:《记忆犹新的回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③范文澜《科学工作者应怎样展开“新我”与“旧我”的斗争——在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学习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1952年1月9日。
    ④王德禄、尉红宁:《关于思想改造运动——刘大年先生访问录》,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编《院史资料与研究》1992年第1期。
    ①《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01页。
    ②汪敬虞:《记忆犹新的回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③李真真:《何祚庥先生访谈录——在科学院与中宣部科学处之间》,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编《院史资料与研究》1993年第1期。
    ④《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4-95页。
    ①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213页。
    ①转引自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81-182页。
    ②参见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82页。
    ③刘大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历史科学的基础》,《人民日报》1953年8月11日。
    ①翦伯赞等著《右派在历史学方面的反社会主义活动》,《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科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第5-13页。
    ①荣孟源:《建议编撰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资料》,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7月号。
    ②刘大年:《荣孟源<史料与历史科学>序》,载《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90页。
    ①尚钺:《<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序言》,《尚钺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8页。
    ②尚钺:《<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序言》,《尚钺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5页。
    ①新华社讯《陈伯达谈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跃进?厚今薄古,边干边学》,《人民日报》1958年3月11日。
    ②刘大年:《提介艰苦劳动的学风》,《人民日报》1958年3月18日。
    ①刘大年:《戊戌变法六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9月28日。
    ①参见《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②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①张传玺:《新史学家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284页。
    ②参见晋群新:《周扬、刘大年之流是叛徒的辩护士》,《人民日报》1967年1月8日。
    ①在那个年代,的确没有几人能超然物外,为了“紧跟”,也不乏有人说些违心的话,写过违心的文章,用不着我们进行责难,在逃过了那个年代后的当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做了深入的检讨。
    ②参见《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先生逝世一周年》,《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第26页
    ①《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刘大年年表》,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20页。
    ②王学典:《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③《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④《中国历史学年鉴》1981年。
    ①王庆成:《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①刘大年:《承先启后 责无旁贷—祝中国史学会重建》,载《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8页。
    ②邹兆辰、江湄、邓京力:《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③刘大年:《论历史学理论研究》,《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4期。
    ①刘大年:《横滨东京孙中山遗迹访问记(一)》,《文物》1981年第3期。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3页。
    ③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452页。
    ①章开沅:《辛亥革命史》,载《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曾业英主编,世纪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536页。
    ②参见《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③参见《文汇报摘》1981年9月16日。
    ①章开沅:《辛亥革命史》,载《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曾业英主编,世纪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541页。
    ②《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刘大年年表》, 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27页。
    ①参见刘潞:《刘大年与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百年潮》2005年第11期。
    ②《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刘大年年表》,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页。
    ③《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刘大年年表》,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①《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刘大年年表》,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361页。
    ②参见刘潞:《刘大年与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百年潮》2005年第11期。
    ③《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刘大年年表》,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87页。
    ④这是胡乔木在1990年2月写给刘大年的信中的一部分。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刘大年年表》,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47-548页。
    ⑤参见刘潞:《刘大年与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百年潮》2005年第11期。
    ①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追念刘大年先生的抗日战争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1期。
    ②刘志琴:《为一代学人剪影——记吴廷嘉、赵淑凡、吴静渊、何兆武、李慎之等学者》,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2004年8月6日。
    ③据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附录一、二,岳麓书社2009年版。
    ①叶桂生、谢保成:《郭沫若的史学生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11 318页。
    ②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①刘大年:《回答日本历史学者的问题》,原载《人民日报》1965年3月2日。参见《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3页。
    ①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从何处突破?》,《中国史学年鉴》1981年。
    ②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自序),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③参见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701页。
    ①参见《刘大年集》(编辑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刘大年:《当前历史研究的时代使命问题》,《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③刘大年:《范文澜与历史研究工作》,载《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1页。
    ④刘大年:《学习郭沫若》,《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1期。
    ①刘大年:《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总序),《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①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②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读后记》,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③李文海:《战士与学者——大年同志的学术品格》,《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④参见刘潞、催永华:《<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编辑说明》,载《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①刘大年:《当前历史研究的时代使命问题》,《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②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参见《刘大年集》(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页。
    ①参见《新建设》,1951年5卷3期。
    ②参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1集,1954年7月。
    ③参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2集,1955年7月。1956年5月,《台湾历史概述》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2年12月又出第2版。
    ④参见《人民日报》1955年10月25日。
    ⑤参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18页.
    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
    ⑦参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14-419页。
    ⑧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2版,第35页。
    ⑨应当指出,决不能把1956年到1966年“十年探索中”的两种史学思潮同“文革”期间被极“左”势力控制的极“左”史学思潮等量齐观,后者已沦为林彪、“四人帮”簒党夺权的工具。
    ⑩参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19页。
    ①[日]野泽丰:《怀念刘大年先生—相识日本与重逢中国及其他的追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②参见《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复辟》(第二辑),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③参见翦伯赞等著《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科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版。
    ④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①参见《关于史学界批判尚钺修正主义观点的报道》,《史学月刊》1960年第6期。
    ②这是1958年1月4日,刘大年应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翦伯赞的邀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举办的“历史问题讲座”发表的演讲报告,报告经过整理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③周朝民、庄辉明、李向平:《中国史学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8页。
    ④毛佩奇:《史学界的一条硬汉》,《新观察》1980年第6期。
    ①周朝民、庄辉明、李向平:《中国史学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9页。
    ②参见《光明日报》1959年1月25日。
    ③参见《人民日报》1959年3月23日。
    ④参见《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
    ⑤参见《新建设》1959年3月号,作者补充后,又在《光明日报》1959年3月28日发表。
    ⑥参见《红旗》1959年第10期。
    ⑦参见《光明日报》1963年12月22日。
    ⑧参见《江海学刊》1962年5月号。
    ⑨参见《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2页。
    ②刘大年:《关于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
    ①刘大年:《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16页。
    ②参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94页。
    ③参见《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4-165页。
    ①张友渔:《历史研究和四项基本原则》,《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②张友渔:《历史研究和四项基本原则》,《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③张友渔:《历史研究和四项基本原则》,《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④张友渔:《历史研究和四项基本原则》,《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⑤刘大年:《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①刘大年:《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史学会理事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②刘大年:《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史学会理事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③刘大年:《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史学会理事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①参见《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1期。
    ②参见《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③参见《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
    ④参见《人民日报》,1983年6月13日。
    ⑤参见《哲学研究》,1983年第9期。
    ⑥参见《光明日报》,1983年11月5日。
    ⑦参见《光明日报》,1983年11月16日。
    ⑧刘大年:《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原载《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原标题为《关于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
    ①刘大年:《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原载《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原标题为《关于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
    ②参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9页。
    ③刘大年:《坚持史学领域批判历史唯心论的斗争》,《光明日报》1983年11月5日。
    ①黎德化:《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②刘大年:《异化与历史动力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
    ③参见《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
    ④1981年下半年,“中国问题小组”为在若干年内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科学文化史》中国部分的撰写任务,率先提出研究当代中国不同于17世纪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古今文化冲突问题,也就是说古代中国文化如何现代化的时代性问题。此后,各地相继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座谈会、讨论会甚至大型讲习班。从而引发了“文化讨论热潮”。参见黎德化:《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①参见黎澍:《中西文文化问题》,《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②参见李泽厚:《“西体中用”简释》,《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原载《中国文化报》1986年7月9日。
    ③参见黎澍:《中西文文化问题》,《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李泽厚:《“西体中用”简释》,《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原载《中国文化报》1986年7月9日。
    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历史否定了中国“全盘西化”的道路》,《瞭望》周刊1987年第8、9期。
    ②参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页。
    ③载《求是》1989年第24期。
    ④以上引文见刘大年:《说历史的选择》,《求是》1989年第24期。
    ①刘大年:《继承以往 开拓未来——在郭沫若诞辰100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②刘大年:《历史要分析——谈<胡乔木文集>第二卷阐述的历史方法论》,《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③刘大年:《历史要分析—一谈<胡乔木文集>第二卷阐述的历史方法论》,《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④刘大年:《历史要分析——谈<胡乔木文集>第二卷阐述的历史方法论》,《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①刘大年:《历史要分析——谈<胡乔木文集>第二卷阐述的历史方法论》,《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②王学典:《近20年间中国大陆史学的几种主要趋势》,《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③李毅:《对文化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的再认识》,《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0期。
    ①方克立:《关于当前大陆新儒学问题的三封信》,《学术探索》2006年第2期。
    ②刘大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求是》1989年第7期。
    ③刘大年在90年代反复阐述说:“中国近代110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 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两个问题内容不一样,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参见《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又见《关于研究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问题》,载《文汇报》1996年11月13日。
    ①姜涛:《刘大年与<评近代经学>》,载《近代中国与世界》(共三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②对这些人,虽然没有在“学术交往”中进行单独论说,但是,刘大年的学术历程与这些人的学术是分不开的,在本文其他许多地方有不少涉及。
    ①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转引自《毛泽东书信赏析》,王树山、王健夫 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③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1页。
    ④《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2页。
    ①王也扬:《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点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
    ②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
    ③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3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转引自《毛泽东书信赏析》,王树山、王健夫 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2页。
    ①参见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出版2003年版,第445页。
    ②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③转引自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 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载《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7页。
    ①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876页。
    ③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④金冲及:《读其文,想见其为人》,《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①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郭沫若在3月31日大会闭幕式上发表题为《科学的春天》热情洋溢的讲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百废待兴时期。郭沫若怀着粉碎“四人帮”的喜悦,欢呼科学的春天的到来,在发言中,他说:“现在,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地说,反动派摧残科学事业的那种情景,确实是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③刘大年:《学习郭沫若》,《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1期。
    ④《郭沫若与中国史学》,林甘泉、黄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①另有《金文丛考》、《金文余释之余》、《古代铭刻汇考四种》、《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和《殷契粹编》。
    ②刘大年:《学习郭沫若》,《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1期。
    ③刘大年:《郭沫若与哲学》,《人民日报》1983年6月13日。
    ④参见《新史学五大家》,史学史研究室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参见刘大年:《郭沫若关于<历史研究>的六封信》,《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②20世纪三十年代初,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3月出版)中认为殷代是原始社会,西周是奴隶制社会,自春秋起为封建社会;在40年代中期,郭沫若在出版《十批判书》(重庆群益出版社1945年9月版)首篇的《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他的中国社会形态学说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把殷代原始社会更改为奴隶制社会;二是把奴隶制的下限从东周移到秦。
    ③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6月出版。
    ④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⑤刘大年:《新华月报》1952年7月号。
    ⑥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53页。
    ①《刘大年传》的作者说,关于古史分期“这次争论中与郭沫若、侯外庐、杨向奎有关的史实均来自1996年5月18日刘大年回忆。”参见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53-157页。
    ②“七人编审小组”由郭沫若、陈寅恪、陈垣、范文澜、翦伯赞、尹达、刘大年七人组成。
    ③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①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②刘潞:《刘大年忆郭沫若》,《百年潮》1998年第4期。
    ①参见《诗刊》1984年第7期。
    ②参见《诗刊》1984年第7期。
    ③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321页。
    ④参见周秋光:《刘大年与史学界“五老”》,《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⑤参见徐曰彪、朱瑞熙:《范文澜传略》,转引自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⑥《新史学五大家》,史学史研究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62页。
    ①陈其泰:《范文澜与毛泽东:学术的关联和风格的共鸣》,《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②刘大年:《光大范文澜的科学业绩》,《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①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②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刘大年:《光大范文澜的科学业绩》,《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②王玉璞、朱薇编:《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73-174页。
    ③这一说法,还应迫及到毛泽东1939年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1940年,范文澜在延安主持编撰《中国通史简编》,对古史分期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观点,认为从黄帝到禹社会制度是原始公社制,商代是奴隶社会,西周则是封建社会的开始。尽管在此以前已有吕振羽、翦伯赞等人提出过“西周封建说”,但由于范著影响比较大,范由此成为“西周封建说”的主要代表。
    ④刘大年:《范文澜与历史研究工作》,参见《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46页。
    ①参见张海鹏 赵庆云:《试论胡绳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②张海鹏:《胡绳与近代史研究所——胡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怀念》,《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①刘大年:《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4期。
    ②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9-380页。
    ①参见刘大年:《历史否定了中国“全盘西化”的道路》,《瞭望》周刊1987年第8、9期。
    ②胡绳:《八十初度》,《炎黄春秋》,1999年第1期。
    ③胡绳:《胡绳关于撰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①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②丁伟志:《解放思想的表率——胡绳晚年思想述论》,《思慕集——怀念胡绳文辑》,郑惠、姚鸿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石仲泉:《与时俱进:胡绳学术晚年的新辉煌》,《思慕集——怀念胡绳文辑》,郑惠、姚鸿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④张海鹏:《胡绳与近代史研究所——胡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怀念》,《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①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67-668页。
    ②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67页。
    ③黎澍:《家史》,载《黎澍集外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273页。
    ④王学典:《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与黎澍》,《文史哲》2002年第2期。
    ①唐振常:《黎澍学记》,载《黎澍十年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版。
    ②丁伟志:《要为真理而斗争》,《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③刘大年:《怀念黎澍同志》,《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①刘大年:《怀念黎澍同志》,《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②参见《黎澍先生编年》,载《黎澍集外集》,徐宗勉、黄春生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99页。
    ③刘大年:《怀念黎澍同志》,《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④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⑤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①黎澍:《尊重历史,冲破教条》,《求是》1988年第4期。
    ②刘大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③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此文写于1985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④刘大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⑤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此文写于1985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⑥刘大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3、26页。
    ⑦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此文写于1985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⑧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⑨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此文写于1985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⑩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此文写于1985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3—84页。
    11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12刘大年:《说“合力”》,《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①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②黎澍:《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光明日报》1986年7月30日。
    ③刘大年:《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④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⑤刘大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此文1987年收录在《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⑥刘大年:《怀念黎澍同志》,《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⑦刘大年:《怀念黎澍同志》,《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⑧30年代,日本学术界关于日本资本主义的状况、性质有一场论战。一派称劳农派, 一派在岩波书店出版日本资本主义问题讲座,称讲座派。
    ①参见那向芹、张光佩:《进步历史学家井上清》,《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6期。
    ②参见杲文川:《书中留有真挚情——日本著名史学家井上清藏书捐赠我国侧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21日。
    ③参见那向芹、张光佩:《进步历史学家井上清》,《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6期。
    ④周秋光、黄仁国在《刘大年传》中说,刘大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团或作为代表团团长出访苏联、民主德国、巴基斯坦、日本等国,是“用学术促外交”
    ①参见那向芹、张光佩:《进步历史学家井上清》,《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6期。
    ②参见刘大年:《致井上清》(1984年4月),载《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编者:王玉璞,朱薇,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62页。
    ③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18页。
    ④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90页。
    ⑤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10页。
    ①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18页。
    ②经多方周旋,2002年12月27日下午,日本著名史学家井上清捐赠我国的所有日文藏书,满载4辆密封卡车运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图书馆。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21日。
    ①刘大年:《研究清史的科学意义》,载《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秘书处论文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②刘大年:《山长水又远,佳景在前头——对齐赫文斯基院上的祝愿》,《读书》1998年第3期。
    ③刘大年:《山长水又远,佳景在前头——对齐赫文斯基院上的祝愿》,《读书》1998年第3期。
    ④刘大年:《山长水又远,佳景在前头——对齐赫文斯基院上的祝愿》,《读书》1998年第3期。
    ①[俄]C.齐赫文斯基:《怀念同行与朋友刘大年教授》,《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②刘大年:《山长水又远,佳景在前头——对齐赫文斯基院士的祝愿》,《读书》1998年第3期。
    ①转引自薛衔天:《喜见涓滴入长渠——<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译俄记述》,《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②参见薛衔天:《喜见涓滴入长渠——<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译俄记述》,《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③刘大年:《山长水又远,佳景在前头——对齐赫文斯基院士的祝愿》,《读书》1998年第3期。
    ①刘大年:《山长水又远,佳景在前头——对齐赫文斯基院士的祝愿》,《读书》1998年第3期。
    ②[俄]C.齐赫文斯基:《怀念同行与朋友刘大年教授》,《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①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页。
    ④有关刘大年对“革命意识形态”的态度,王学典先生在《80年代的“新启蒙”与黎澍》有较为详细地阐述,并同黎澍对此的态度作了比较。参见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0-383页。
    ③戴逸:《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④[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第1版,第123、131、133页。
    ⑤刘大年:《吕振羽与中国古代史研究》,见《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
    ①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②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原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①《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董边、镡德山、曾自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157页。
    ②《人民日报》从8月26日至10月6日进行了连载。1949年11月,《美国侵华简史》又由北京新华书店出版。1950年3月,北京新华书店再版,同年,《美国侵华简史》由《人民日报》收入《反美侵略学习手册》。后来,经过修订改版、增补,又以《美国侵华史》为书名,由人民出版社于1951年、1954年一版、再版。
    ③刘大年:《美国侵华史》(序),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版。
    ④刘大年:《美国侵华史》(序),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版。
    ⑤刘大年:《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版,第1-2页。
    ⑥李光霖:《评刘大年著美国侵华史》,《新建设》第三卷第五期,第67页。
    ①在刘大年著《美国侵华简史》新华书店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出版后,到1951年1月止, 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五本美帝侵华史书出版,它们分别是:钦本立著《美帝经济侵华史》, 世界知识社1950年4月初版,1951年1月修订四版;汪敏之著《美国侵华小史》,三联书店1950年8月初版;北京师范大学工会历史系小组编著《美帝侵略中国史话》,光明日报1950年12月初版:王春著《美国侵华史话》,工人出版社1951年1月初版;施瑛编著《美帝侵华演义》,通联书店1951年1月初版。参见王大白:《评六种美帝侵华史》,《人民日报》1951年3月25日第六版。
    ②王大白:《评六种美帝侵华史》,《人民日报》1951年3月25日第六版。
    ③李光霖:《评刘大年著美国侵华史》,《新建设》第三卷第五期,第67页。
    ④转引自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原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①参见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08页。
    ①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史学评论>代发刊辞》,《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68页。
    ②王大白:《评六种美帝侵华史》,《人民日报》1951年3月25日第六版。
    ③参见《新建设》第三卷第五期,第67页。
    ④刘大年:《美国侵华史》(序),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版。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9页。
    ①刘大年、丁名楠、余绳武合著《台湾历史概述》,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80-81页。
    ②林增平、林言椒主编:《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5-186页。
    ③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123页。
    ①林增平:《中国近代史》(上、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4月初版。
    ②戴逸:《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58年9月初版。
    ③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7月初版。
    ④林增平:《中国近代史》(上册)前言,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4月版。
    ⑤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①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②翟清福:《关于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的一些情况》,《社会科学学报》(《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增刊),总第7期(1990年)。
    ③一、《编写“中国历史”的指导思想(草稿)》;二、《“中国历史”的章节体例(草稿)》;三、《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草稿)》。转引自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④参见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⑤参见《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 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①《中国史稿》第四册“这一册的编辑工作是由刘大年同志负责的。先后参加编写的有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刘桂丁名楠、钱宏、何重仁、樊百川、张振鹍、刘仁达、金宗英等同志;写过部分初稿、提供资料、查对史实的有张玮瑛、王其榘、李瑚、王仲、王明伦、吕一燃及其他同志。”参见《中国史稿》第四册“编辑工作说明”,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参加编写的有多人,尽管如此,由于书是由刘大年主持编撰的,书中的观点都是刘大年所认同的,因此,为行文方面,本文把书中的观点视同刘大年的观点,并非故意为刘大年揽功。在本部分,凡注来自《中国史稿》第四册的观点,都指包括刘大年在内的编书集体。特此说明。
    ②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402页。
    ③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页。
    ④《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页。
    ①以上引文见《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38页。
    ①《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4-205页。
    ②《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2-43页。
    ③《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9-210页。
    ④《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1-22页。
    ⑤《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2-34页。
    ⑥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①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②《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7页。
    ③《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9-31页。
    ④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状》,载《赤门谈史录》,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⑤孙祚民:《关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讨论及其意义——与刘大年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82年第11期 。
    ⑥参见李锦全:《试论洪秀全思想及太平天国政权的两重性》,《南方日报》1981年3月30日;吴雁南:《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两重性”》,载《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第1册,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室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⑦参见林庆元:《论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封建化趋势》,载《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第1册,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室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⑧参见徐祖根:《封建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北方论丛》1981年第1期。
    ①《中国近代史稿》,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35页。
    ②《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9-30页。另外,在《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36-144页中也有大量分析。
    ③《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63-265页。
    ④刘大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
    ⑤《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9-71页。
    ⑥《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2页。
    ①[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7页。
    ②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③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人民日报》1981年3月12日。
    ①吴士英:《评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种观点》,《文史哲》1988年第5期。
    ②刘大年:《论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③刘大年:《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①刘大年:《论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②《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2页。
    ④《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4-98页。
    ①《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11-119页
    ②《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25页。
    ③刘大年:《戊戊变法六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9月29日。
    ④《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25页。
    ⑤《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3页。
    ⑥孔祥吉:《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4期。
    ①孔祥吉:《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4期。
    ②认为“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并著文明确阐述的学者主要有:司绶延:《戊戌改良主义运动》,载《历史教学》1952年第3卷第2期;范文澜:《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载《人民日报》1958年9月29日;戴逸:《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载《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邵循正:《戊戌维新运动的积极意义》,载《光明日报》《史学》第142号,1958年9月29日;刘仁达:《戊戌变法运动中康有为所提出的政治纲领》,载《历史研究》1958年第4期;徐培华:《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运动》,《文汇报》1980年9月1日;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载《学术月刊》1982年第2期,等等。
    ③刘大年:《戊戌变法六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9月29日。
    ④《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25页。
    ⑤刘大年:《戊戌变法六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9月29日。
    ⑥孔祥吉在《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12第1版.
    ①陈庆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分别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李时岳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一文中,都坚持这种观点。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重新研究维新运动》,《学术研究》1982年第3期。
    ③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若干问题》,《复旦学报》1979年第5期。李公明:《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再探讨》,《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④参见孔祥吉:《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9-210页。
    ⑤刘大年:《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4期。
    ⑥《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6页。
    ①刘大年:《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②刘大年:《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③戴逸:《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④刘大年:《戊戌变法六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9月29日。
    ⑤刘大年:《戊戌变法六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9月29日。
    ⑥《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2-135页。
    ①刘大年:《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②周恩来:《在北京各界欢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5年12月12日。
    ③路遥:《建国以来义和团研究概述(1949—)1983)》,载《义和团运动》,路遥编,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17页。
    ④《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5-138页。
    ⑤刘大年:《义和团运动说明了什么?》,《人民日报》1960年8月20日。
    ①路遥:《义和团研究术评》,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0页。
    ②王致中:《封建蒙昧主义与义和团运动》,《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③刘大年:《义和团运动说明了什么?》,《人民日报》1960年8月20日。
    ④《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⑤《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6-137页。
    ①《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178页。
    ②《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178页。
    ①《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180页。
    ②《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6页。
    ③《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7页。
    ①以上引文见《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8-142页。
    ②《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③路遥:《义和团研究述评》,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 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9页。
    ④《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6-283页。
    ①以上引文见《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57-165页。
    ②《中国史稿》第四册,刘大年主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90-199页。
    ①姜涛:《晚清史研究向何处去》,《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4页。
    ②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参见《刘大年集》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6页。
    ①章开沅:《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三十年》,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页。
    ②争论主要是在刘大年与前苏联史学家齐赫文斯基之间展开。
    ③章开沅:《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三十年》,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 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页。
    ④刘大年:《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①刘大年:《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②刘大年:《评国外看待辛亥革命的几种观点》,《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3页。
    ①刘大年:《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②吴玉章:《辛亥革命》,载《辛亥革命史论文选》(1949—1979),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20页。
    ③刘大年:《论辛亥革命的性质》,载《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25页。
    ④刘大年:《论辛亥革命的性质》,载《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①参见《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②刘大年:《论辛亥革命的性质》,载《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③刘大年:《评国外看待辛亥革命的几种观点》,《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④马士(Hosea Ballou Morse):《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3卷,第471页。
    ⑤刘大年:《评国外看待辛亥革命的几种观点》,《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①刘大年:《评国外看待辛亥革命的几种观点》,《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②刘大年:《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孙中山与中华民国》,《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②参见《关于研究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问题》,《文汇报》1996年11月13日。
    ③刘大年:《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④刘大年:《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真理的追求》1991年第10期。
    ⑤刘大年:《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真理的追求》1991年第10期。
    ①刘大年:《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真理的追求》1991年第10期。
    ②据《20世纪中国史学论著要目》,汪受宽、赵春梅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载《奋斗》1937年第6期。
    ④载《扫荡报》1938年2月13日。
    ⑤载《中苏》1938年第1期。
    ⑥载《中苏》1938年第1期。
    ⑦载《中苏文化》1939年第4卷第1期。
    ⑧载《解放日报》1942年7月7日。
    ⑨载《广东建设研究》1946年第1卷上。
    ⑩载《中国建设》1946年第1卷第2期。
    11载《北方杂志》(北平)1946-1947年第1卷第2、3期。
    12载《世界知识》1949年第20卷第4、6期。
    ①曾景忠:《抗日战争史研究概况》,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主编:郭德宏,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②金冲及:《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序,参见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③刘大年:《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参见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页。
    ④刘大年:《照唯物论思考》,参见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6页。
    ①金冲及:《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序,参见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刘潞:《关于“亲历抗战”》,参见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②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③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6页。
    ①刘大年:《北方大学记》,载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110页。
    ②《杨尚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典礼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87年7月7日。
    ③胡乔木:《略谈八年抗战的伟大历史意义》,《人民日报》1987年7月8日。
    ①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5期。
    ①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中华民族的统一》,《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刘大年:《伟大的转折》,《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①以上引文刘大年:《照唯物论思考》,《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刘大年:《抗日战争的几个问题——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原发表于《光明日报》1995年9月11日。
    ②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人民日报》1987年7月6日。
    ③刘大年:《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人民日报》1995年8月15日。
    ④刘大年:《抗日战争的几个问题——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原文发表于《光 明日报》1995年9月11日。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照唯物论思考》,《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刘大年:《照唯物论思考》,《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
    ②郭德宏在《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一文概括了七种观点:“抗日战争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是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分别领导或分别合作进行的”;“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转移或消长”;“不应笼统提谁领导谁而具体分析各方的作用”;“应着重分析争夺领导权的过程”。载《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郭德宏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③刘大年:《孙中山与中华民国》,《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①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人民日报》1987年7月6日。
    ②刘大年:《照唯物论思考》,《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
    ③刘大年:《伟大的转折》这是出席纪念“七·七”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原载《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参见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④刘大年:《照唯物论思考》,《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刘大年:《历史是伟大的教师》,《光明日报》1982年8月14日。
    ②刘大年:《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人民日报》1995年8月15日。
    ③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人民日报》1987年7月6日。
    ④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载《我所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①刘大年:《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与民族精神》,原载《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4期。参见《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295页。
    ①王学典:《近20年间中国大陆史学的几种主要趋势》,《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②参见张拴平:《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研究述略》,《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③张拴平:《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研究述略》,《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④王学典:《近20年间中国大陆史学的几种主要趋势》,《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⑤方克立:《关于当前大陆新儒学问题的三封信》,《学术探索》2006年第2期。
    ①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②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④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
    ①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327页。
    ①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344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352页。
    ①田海林:《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②田海林:《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③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
    ①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
    ②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358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转引自刘大年《评近代经学》。
    ①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页724。转引自:《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2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7-401页。
    ②刘大年说:“近代经学用大字书写在人们面前的两个词是:‘民族思想’、复古主义’”。《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③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88页。
    ④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422页。
    ⑤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02页。
    ①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06页。
    ②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22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评近代经学》,《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429页。
    ①齐思和:《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②[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英]道格拉斯·安斯利 英译,傅任敢 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页。
    ①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②[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 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第288页。
    ③[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6页。
    ①转引自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版,第106页。
    ②参见《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主编:何兆武 陈启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③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⑤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①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32页。
    ②《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李振宏著,1999年第2版,第170页。
    ③转引自[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②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③转引自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②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7页。
    ①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40页。
    ②吕·费弗尔:《技术、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史与社会史年鉴》,1935年第56期,第621页。转引自《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5页。
    ②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53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58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67页。
    ①彭年:《论历史认识对象的构成——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6期。
    ①蒋大椿:《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②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8-69页。
    ①彭年:《论历史认识对象的构成——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6期。
    ②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载《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101页。
    ①刘大年:《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原标题为《关于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参见《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②[英]F.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岀馆出版,2007年版,第93页。
    ①刘大年:《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原标题为《关于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参见《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①王学典:《唯物史观与伦理史观——阶级斗争学案》,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版,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7页。
    ③《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2页。
    ④王也扬:《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点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
    ⑤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03页。
    ⑥《陈独秀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③王也扬:《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点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②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6页。
    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64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7页。
    ①王学典:《唯物史观与伦理史观——阶级斗争学案》,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②黎澍:《早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③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参见《三中全会以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40页。在这篇讲话的题解中,编者说:“这是胡乔木同志在中央宣传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曾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印发。”转引自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②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刘大年:《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在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②刘大年:《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在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③参见王学典:《“阶级观点”再认识》,《史学理论》1988年第2期。
    ①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在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②1987年,刘大年将此文收入《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时,将“而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改为“而不是或至少主要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它的客观规律性”。这反映他观点有了一点变化。引文同上文。
    ③刘大年:《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在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④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0页。
    ⑤刘大年:《回答日本历史学者的问题》,《人民日报》1965年3月2日。
    ⑥王学典:《“阶级观点”再认识》,《史学理论》1988年第2期。
    ①黎澍:《再思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
    ②参见《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③参见《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
    ①宋士堂、李德茂:《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合力》,《光明日报》1980年1月15日。
    ②陈依元:《简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③石云霞:《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问题》,《江汉论坛》1986年第4期。
    ④徐伟新:《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东岳论丛》1986年第2期。
    ⑤王志乐:《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理论中的系统性思想》,《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10期。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132页。
    ②吴廷嘉:《“合力”辨——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③陈孔立、施伟青:《<说“合力”>质疑》,《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①郑宏卫:《历史的动力与合力——兼评刘大年的<说“合力”>》,《学术研究》1988年第3期。
    ②刘尊武:《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思想及其意义——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③王询《也说“合力”——与刘大年先生商榷》《史学理论》1988年第4期。
    ④黎德化:《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异化与历史动力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
    ②刘大年:《异化与历史》,《瞭望》1984年第8期。
    ③刘大年:《异化与历史动力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27-28页。转引自刘大年:《异化与历史动力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页
    ③刘大年:《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①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②《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07页。
    ③《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④《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3卷。转引自《毛泽东书信赏析》,王树山、王健夫 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页。
    ⑤参见《进步日报》1949年5月29日。转引自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0页。
    ②中国历史研究会:《中国通史简编》,新华书店出版1948年版,第12-13页。
    ③中国历史研究会:《中国通史简编》,新华书店出版1948年版,第11-12页。
    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0—41页。
    ②范文澜:《谁是历史的主人》(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记录稿),《进步日报》1949年5月29日。
    ③范文澜:《再谈谁是历史的主人》(1949年5月30日在华北大学政治教研究窒的讲演稿),《人民日报》1949年6月23日。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论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8-105页。
    ①刘大年:《论辛亥革命的性质》,《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 110页。
    ②刘大年:《论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08-109页。
    ③刘大年:《论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10页。
    ①刘大年:《论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17-118页。②王学典:《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文史哲》1988年第1期。
    ①戴逸:《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②刘大年:《论康熙》,见《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7页。
    ①刘大年:《回答日本历史学者的问题》,《人民日报》1965年3月2日,参见《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3-214页。
    ②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 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刘大年集》(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7页。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论领袖与群众》,《哲学研究》1983年第9期。
    ①此文发表于《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①刘大年:《怀念黎澍》,《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②刘大年:《怀念黎澍》,《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①费正清指出:“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基调,美国人要想了解这一点,必须首先要懂得中国的历史。”参见[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①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②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30日。
    ①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②《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①参见张海鹏、龚云著《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②参见张海鹏、龚云著《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③参见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导论”部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以上引文见李鼎声:《中国近代史》,光明书局1933年版,第1-4页。
    ②参见张海鹏、龚云著《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③李鼎声:《中国近代史》,光明书局1933年版,第5页。
    ④李鼎声:《中国近代史》,光明书局1933年版,第2页。
    ①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177页。
    ②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191页。
    ③参见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9—430页。
    ④《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296页,又见程中原:《张闻天传》修订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①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256页。
    ①刘大年:《范文澜与历史研究史工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②刘大年:《光大范文澜的科学业绩》,《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③戴逸:《时代需要这样的历史学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④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417-418页。
    ⑤参见林国华博士论文《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①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北京六版版序言”,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版。
    ②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尾语:未完成的故事”,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版。
    ③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尾语:未完成的故事”,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版。
    ①张海鹏:《胡绳与近代史研究所——胡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怀念》,《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②张亦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规范问题》,《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③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北京四版序言”,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版。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5-86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①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②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载《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187页。
    ③王学典:《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就<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答客问》,《文史哲》1996年第6期。
    ④参见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⑤这部书的初稿在60年代初已经写成。全书共分七册,其中第四册由刘大年主撰,1962年由人民出版社初版。
    ①刘大年:《田家英与学术界》,载董边、镡德山、曾自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②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张海鹏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③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九版说明”,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九版。
    ④刘大年:《范文澜与历史研究史工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①刘大年:《田家英与学术界》,载董边、镡德山、曾自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②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是如何被叙述的——对学术史书写客观性的一种探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费正清指出:“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基调,美国人要想了解这一点,必须首先要懂得中国的历史。”参见[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630页。
    ②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③汪敬虞:《中国近代社会、近代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④刘大年:《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页。
    ①尚钺:《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②梁景和:《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③黎澍:《中国的近代始于何时?》,《历史研究》1959年第3期。
    ④此文发表于《历史研究》1958年第1期。
    ⑤此文发表于《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⑥刘大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5页。
    ①刘大年:《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6页。
    ①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①来新夏:《读“我们对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初步意见”一文的笔记》,参见《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170页。
    ②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③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①刘大年:《回答日本历史学者的问题》,《人民日报》1965年3月2日。
    ②郭世佑:《毛泽东的革命史观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
    ③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思想问题》,载《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①见《进步日报》1951年9月29日,转引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姜义华、武克全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②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③ 胡绳:《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胡绳全书》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15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632页。
    ①胡绳:《中国近代史绪论》,《胡绳全书》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②胡绳:《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胡绳全书》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③参见戴逸:《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章开沅:《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第1期;荣孟源:《对于近代史分期的意见》,《科学通报》1956年第8期。
    ④孙守任:《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历史研究》1954年第6期。
    ⑤黄一良:《评孙守任<中国近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一文》,《光明日报·史学》,1955年8月18日。
    ⑥金冲及:《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历史研究》1955年第2期。
    ①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②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65-266页。
    ③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②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③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二),《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52页。
    ④梁景和:《中国近代史分期与基本线索论战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⑤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二),《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52页。
    ①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期。
    ②刘大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这里作一个说明,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所持观点还与胡绳“三次革命高潮说”一致,文载《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③刘大年:《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
    ①王学典、牛方玉:《唯物史观与伦理史观的冲突——阶级观点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6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稿》(刘大年主编),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69-70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稿》(刘大年主编)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74-75页。
    ②荣孟源:《谈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历史教学》1984年第7期。
    ①此一说法,是指中国近代史前80年的历史而言,是着眼于分析传统革命史范式考量。从1919年到1949年这30年的研究来,传统史学家们的重点仍然将主要目光投向军事和政治的研究。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2页。
    ③陈其泰:《新中国历史科学的盛举——论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重大成就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①戴逸:《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人民日报》1959年4月11日。
    ②戴逸:《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人民日报》1959年4月11日。
    ③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美]德里克(Arif Dirlik):《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春季卷,总第10期。
    ③阿里夫·德里克:《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①[美]德里克(Arif Dirlik):《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春季卷,总第10期。(注:作者名又译作:阿里夫·德里克)
    ②王学典:《唯物史观与伦理史观——阶级斗争学案》,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序言》(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6-77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1页。
    ③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2页。
    ④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5页。
    ⑤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7-489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8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90页。
    ③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1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8页。
    ②黎澍:《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中国历史年鉴》1979年。
    ③参见张海鹏、龚云著《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④蒋延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1页。
    ①《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第104页。转引自:张海鹏、龚云著《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②参见张海鹏、龚云著《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③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参见《黎澍集外集》徐宗勉、黄春生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5-66页。
    ②李时岳:《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③李时岳:《中国近代史学科的改造与建设》(1988年9月在广州青年史学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参见《近代史新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379页。
    ①黎澍:《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中国历史年鉴》1979年。
    ②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①李时岳:《洋务运动论纲》,《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年第2期。
    ②黎澍:《中西文化问题》,《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③李时岳:《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化和辛亥革命》,《吉林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①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②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①《如何研究洋务运动》,访问记者:李平生,《文史哲》1988年第1期。
    ②张耀美:《也谈中国近代历史前进发展的线索》,《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
    ③孔令仁:《中国近代史上存在着两种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文史哲》1983年第3期。
    ④刘耀:《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⑤刘耀:《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①胡滨:《打破框框,开阔视野》,《文史哲》1983年第3期。
    ②戚其章:《确定基本线索的依据应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文史哲》1983年第3期。
    ③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序言》,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④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序言》,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①刘大年:《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②刘大年:《当前历史研究的时代使命》,《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③刘大年:《当前历史研究的时代使命》,《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④刘大年:《当前历史研究的时代使命》,《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①刘大年:《当前历史研究的时代使命》,《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3期。
    ②黎澍:《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中国历史年鉴》1979年。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96页。
    ①徐泰来:《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
    ②徐泰来:《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4页。
    ④徐泰来:《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徐泰来:《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
    ②徐泰来:《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
    ③王学典、牛方玉:《唯物史观与伦理史观的冲突——阶级观点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
    ④徐泰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①徐泰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②徐泰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③参见《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④参见《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⑤丁伟志:《解放思想的表率——胡绳晚年思想述论》,《思慕集——怀念胡绳文辑》,郑惠、姚鸿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胡绳:《胡绳关于编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②徐泰来:《也评洋务运动》,《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③徐泰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④李时岳:《中国近代史学科的改造与建设》,《广州研究》1988年第11期。
    ①刘大年:《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②刘大年:《关于研究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问题》,《文汇报》1996年11月13日。
    ③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4-97页。
    ④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人民日报》1981年3月12日。
    ①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②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对象问题》,《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③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
    ①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
    ②刘大年:《关于研究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问题》,《文汇报》1996年11月13日;又见《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①刘大年:《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②陈其泰:《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理论》,《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
    ③李时岳:《中国近代史学科的改造与建设》,《广州研究》1988年第11期。
    ①徐泰来:《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
    ②徐泰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①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刘大年:《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
    ②刘大年:《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③刘大年:《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
    ④刘大年:《当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人民日报》,1997年1月11日。
    ①王学典、牛方玉:《唯物史观与伦理史观的冲突——阶级观点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5页。
    ①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②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①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②黎澍:《彻底之底》,载《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页。
    ③黎澍:《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载《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①李时岳:《中国近代史学科的改造与建设》,《广州研究》1988年第11期。
    ②《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东方》1994年第5、6期。转引自《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版社1997年版,第161-162页。
    ③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70-79页。
    ④1995年6月6日,由北京市史学会和国家教委社科中心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①《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由沙健孙、龚书铎主编,山东人民版社1997年出版。
    ②《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原则争论》由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③张海鹏:《“告别革命”论错在哪里?》,载《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沙健孙、龚书铎主编,山东人民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④参见《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原则争论》,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①刘大年:《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①以上引文见刘大年:《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①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②当然,在五四运动之后,胡适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一点一滴改良,以李在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派,则主张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革命,但李大钊也不是反对解决问题。
    ①[美]德里克(Arif Dirlik):《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春季卷,总第10期。
    ①刘大年:《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①[美]德里克(Arif Dirlik):《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春季卷,总第10期。
    ②董正华:《多种史学“范式”并存有益于史学的繁荣》,《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③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④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线性到史学范式多样化——围绕“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的讨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①王学典:《放逐“现实”回避“问题”:90年代学风的致命伤》,《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②[英]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
    ①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 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见《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页。
    ②1951年撰《一八七四年美国与日本合作进攻台湾的经过》、1955年与丁名楠、余绳武合著《台湾历史概述》,同年10月在《人民日报》发表《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
    ③周秋光、黄仁国:《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452-453页。
    ①金冲及:《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序,参见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②陈峰:《利弊交织: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③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④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⑤陈峰:《利弊交织: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⑥参见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是如何被叙述的——对学术史书写客观性的一种探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李侃:《悼念大年同志》,《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②李扬眉:《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③陈峰:《利弊交织: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④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①陈峰:《利弊交织: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①参见王学典:《“假问题”与“真学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一点思考》,《东岳论丛》2000年第4期。
    ②肖黎:《中国历史学四十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
    ③王学典:《“假问题”与“真学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一点思考》,《东岳论丛》2000年第4期。
    ④王学典:《现代学术史上的唯物史观——论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①刘大年:《方法论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蒋大椿:《为建设而研究历史》,《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
    ①池子华:《农战史 冷到何时》,《光明日报》2000年6月2日。
    ②王学典:《“年鉴范式”: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史意义》,《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③[美]德里克(Arif Dirlik):《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春季卷,总第10期。
    ①金冲及:《读其文,想见其为人》,《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②费孝通:《开辟学术与决策联姻的新局面》,《中国社会工作》1997年第2期。
    ③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第6页。
    ④李文海说:“有一次,大年同志同我谈起某些学术回忆录的失真问题,指出有些人不负责任,胡编乱造,既颠倒了历史,又搞乱了思想,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他说,他正在编一本《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目的就是为学术发展史提供一点可信的资料。”参见李文海:《战士与学者——大年同志的学术品格》,《近 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①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参见《刘大年集》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页。
    1.《美国侵华简史》,华北大学,1949。
    2.《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1、1954。
    3.《台湾历史概述》(合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1962、1978。
    4.《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人民出版社1978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近代史问题》)
    5.《赤门谈史录——论辛亥革命的性质》,人民出版社,1981。
    6.《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
    7.《抗日战争时代》,中国文献出版社,1996。
    8.《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9.《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中国史稿》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62、1964。
    11.《中国近代史稿》(1、2、3册),人民出版社,1978、1984。
    12.《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3.《孙中山书信手迹选》,文物出版社洋装版、线装版,1986。
    14.《中日学者对谈录——卢沟桥事变50周年中日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90。
    15.《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北京出版社,1995、1997。
    1.《介绍辛亥革命运动中的君主立宪派》,《人民日报》1949年10月。
    2.《一八七四年美国与日本合作进攻台湾的经过》,《新建设》1951年第5卷第3期。
    3.《学习斯大林关于基础与土层建筑的学说——为纪念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发表两周年而作》,《新华月报》1952年7月号。
    4.《关于中国历史科学现状的报告》,《科学通报》1953年7月号。
    5.《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历史科学的基础——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的特点之一》,《人民日报》1953年8月11日。
    6.《历史研究工作是革命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二》,《人民日报》1953年8月14日。
    7.《批评与自我批评推动着历史科学的发展——苏联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三》,《人民日报》1953年8月15日。
    8.《苏联的先进历史科学》,《科学通报》1953年11月号。
    9.《苏联培养科学工作干部的经验》,载《学习苏联先进科学》,中国科学出版社1954年版。
    10.《抗美援朝运动简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一集,1954年7月。
    11.《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的研究工作》,《科学通报》1954年8月号。
    12.《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人民日报》1955年10月25日。
    13.《驳一个荒谬的“建议”——批判荣孟源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观点》,《人民日报》1957年10月11日。
    14.《提倡艰苦劳动的学风》,《人民日报》1958年3月18日。
    15.《研究历史应当厚今薄古》,《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16.《要着重研究“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人民日报》1958年7月5日。
    17.《戊戌变法六十年》,《人民日报》1958年9月28日。
    18.《义和团运动说明了什么?》,《人民日报》1960年8月30日。
    19.《我们要熟悉中国近代史》,《人民日报》1961年2月21日。
    20.《访问巴基斯坦十首》,《人民日报》1962年4月26日。
    21.《访问日本》(四首),《光明日报》1964年2月29日。
    22.《吴晗的反革命面目》,《历史研究》1966年第3期。
    23.《毛主席指引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光明日报》1977年9月15日。
    24.《当代历史的课题》,《光明日报》1978年12月28日。
    25.《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史学会理事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26.《历史唯物主义的力量——<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言摘要》,《光明日报》1981年7月8日。
    27.《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红旗》1981年第18期。
    28.《致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的信》,《人民日报》,1982年8月3日。
    29.《研究清史的科学意义》,载《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秘书处论文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0.《举持史学领域批判历史唯心论的斗争》,《光明日报》,1983年11月5日。
    31.《与青少年朋友谈学历史》,《历史小故事丛书选集》序,河北、河南、山东人 民出版社1984年版。
    32.《<中国国民党“一大”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序言》,《中国国民党“一大”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3.《谈历史》,《光明日报》,1983年11月16日。
    34.《<甲申三百年祭>书后四首》,《诗刊》1984年7月号。
    35.《异化与历史》,《瞭望》1984年第8期。
    36.《华罗庚、夏鼐二同志回想录》,《光明日报》1985年7月7日。
    37.《紫禁城漫兴》,《紫禁城》1984年第5期。
    38.《一位平凡中见伟大的女性——忆姜国仁》,《湖南日报》1986年3月16日。
    39.《历史研究的创刊与“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40.《欲登高,必自卑——1986年5月6日在歙县历史学理论讨论会上的发言》,《史学理论》1987年第1期。
    41.《历史与展望——1987年7月13日在早稻田大学的讲话》,《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
    42.《古槐——我印象中的张孝骞大夫》,《光明日报》1987年9月5日。
    43.《谒马克思墓四绝句》,《求是》1987年第7期。
    44.《一个历史学家的地位——纪念陈寅恪先生学术讨论会致词》,《光明日报》1988年6月29日。
    45.《鄙弃抱残守缺 勇敢坚持真理——在史学界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世界历史》1988年第6期。
    46.《中葡新关系十年》,《人民日报》1989年2月7日。
    47.《吴茂荪与孙中山研究会》,《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
    48.《怀念黎澍同志》,《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49.《说地方志的文化功能》,《中国地方志》1989年第4期。
    50.《说历史的选择》,《求是》1989年第24期。
    51.《见说四首》《人民日报》1989年11月21日。
    52.《编写一部全面系统的抗日战争史》,《人民日报》1990年3月。
    53.《田家英与学术界》,载黄边、镡德山、曾自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2版。
    54.《太阳照在新中国的上空——在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光明日报》1990年6月5日。
    55.《辛亥革命研究与历史前进的观点——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词》,《湖北日报》1991年10月17日。
    56.《继承以往 开拓未来——在郭沫若诞辰100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57.《<中国近代人口史>序》,《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8.《郭沫若关于<历史研究>的六封信》,《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59.《光大范文澜的科学业绩》,《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60.《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
    61.《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黎明》,《人民日报》1997年10月10日。
    62.《马克思主义是史学研究最根本的方法》,《人民日报》1998年6月20日。
    63.《这一百年——中国由百年衰败到奋起复兴》,《瞭望》1998年第33期。
    64.《历史学的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65.《寄<百年潮>》,《文汇报》1998年12月23日。
    66.《<追求集>序》,《追求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探索》,社会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67.《面向新世纪漫谈历史规律问题》,《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60。
    3.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0。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
    7.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逄先知 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9. 王树山、王健夫:《毛泽东书信赏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2、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
    1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
    1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
    14.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
    15.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人民出版社,1981。
    16.《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理论与方法》(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7.《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二十世纪史学回顾》(上、中、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8.《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书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9.葛懋春、项观奇主编:《历史科学概论参考资料》(上、下),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0.《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齐鲁书社,1983.
    21.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四十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22.周朝民、庄辉明、李向平:《中国史学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23.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24.《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
    25.《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26.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教研室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上、下),三联书店,1957。
    27.梁友尧、谢宝耿:《中国史问题讨论及其观点》,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28.《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论文选辑),求实出版社,1982。
    2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员,2006。
    31.李大钊:《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1999。
    32.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33.周秋光、黄仁国著:《刘大年传》,岳麓书社,2009。
    34.齐思和:《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35.葛懋春、谢本书主编:《历史科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36.吴泽主编:《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37.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38.赵吉惠:《史学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9.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40.《红旗》杂志社哲学历史编辑室编:《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红旗出版社,1983。
    41.林蕴晖、刘勇、史柏年主编:《人民共和国春秋实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2.蒋大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巴蜀书社,1992。
    43.苏双碧:《历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4.梁景和:《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45.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姜义华、武克全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6.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3。
    47.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48.“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9.《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王玉璞、朱薇编,中国文献出版社,2006。
    50.张海鹏:《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51.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5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共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5.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
    56.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
    57.李时岳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李时岳先生纪念文集》,辽宁古籍出版社,1998。
    58.田海林:《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59.王学典、牛方玉:《唯物史观与伦理史观的冲突——阶级观点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60.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61.叶桂生、谢保成:《郭沫若的史学生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62.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3.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4.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65.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
    66.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67.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
    68.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9.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0.何干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海生活书店,1937。
    71.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
    72.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3.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
    74.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6.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
    77.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
    78.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79.余英时:《史学、史家与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0.余英时:《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1.王学典:《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82.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83.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84.王学典:《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85.王学典:《唯物史观与伦理史观——阶级斗争学案》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86.肖黎主编:《20世纪中国史学重大问题论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7.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88.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四十年:1949~1989》,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89.侯云灏:《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0.邹兆辰、江湄、邓京力:《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91.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92.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93.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下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94.《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
    95.《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
    96.程中原:《张闻天传》修订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
    97.黎德化:《新时期人与文化的反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98.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学史研究室编:《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1996。
    100.王继权、童炜钢编:《郭沫若年谱》,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01.谢保成:《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02.郭沫若:《文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61。
    10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
    104.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10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1-3编),人民出版社,1953-1965。
    106.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55。
    107.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55。
    108.中国历史研究会:《中国通史简编》,新华书店出版,1948。
    109.翦伯赞等著:《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科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
    110.翦伯赞:《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
    111.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12.张传玺:《翦伯赞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3.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114.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115.朱发建等著:《吕振羽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6.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117.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
    118.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95。
    119.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20.吴晗:《学习集》,北京出版社,1980。
    121.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54。
    122.尚钺:《尚钺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
    12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尹达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
    124.黎澍:《再思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25.黎澍:《早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26.黎澍:《黎澍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127.黎澍纪念文集编辑组编:《黎澍十年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8.徐宗勉、黄春生编:《黎澍集外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9.黎澍著、王学典编:《历史文化》,重庆出版社,2001。
    130.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131.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132.郑惠、姚鸿编:《思慕集——怀念胡绳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33.白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战的由来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34.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3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36.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3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38.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139.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140.林华国:《近代历史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2.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续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43.杨念群:《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4.胡德坤:《中日战争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45.杨青、王旸:《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2004),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146.郭德宏主编:《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147.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
    148.《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全三册)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3。
    149.《辛亥革命史论文选(1949-1979)》上下册,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编。
    150.吴玉章:《戊戌变法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华出版社,1958。
    151.胡绳武主编:《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52.路遥编:《义和团运动》,巴蜀书社,1985。
    153.孙祚民:《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河南大学出版社,1982。
    154.宫明:《中国近代史研究选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155.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156.李时岳:《近代史新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157.冯林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上、下),改革出版社,1998。
    158.许纪森、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
    159.沙健孙、龚书铎 主编:《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作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160.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原则争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1.林甘泉、黄烈:《郭沫若与中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6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1集,1954年。
    163.《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2集,1955年。
    164.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65.李鼎声:《中国近代史》,光明书局,1933。
    166.胡绳;《胡绳全书》,人民出版社,1998。
    167.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
    168.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96。
    169.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1。
    170.章开沅:《中国近代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171.陈振江:《简明中国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172.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73.杜经国:《中国近代史简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174.赵矢元:《简明中国近百年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175.魏宏运:《中国通史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76.王承仁:《中国近代八十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77.[美]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
    178.[俄]谢·列·齐赫文斯基:《我的一生与中国》,陈之骅、孙辰文、杨艳丽、李芳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179.[俄]澍·列·齐赫文斯基:《回到天安门——俄罗斯著名汉学家齐赫文斯基回忆录》,马贵凡、刘存宽、陈春华译,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180.[俄]齐赫文斯基主编《中国近代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等翻译小组,三联书店,1974。
    18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82.[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83.[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84.[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185.[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86.[美]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陆惠勤等译,知识出版社,1991。
    187.[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88.[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189.[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中华书局,1989。
    190.[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91.[美]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92.[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下),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97。
    19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
    194.[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95.[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6.[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孙立新译,朱茂铎校,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97.[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
    198.[英]沃尔什著,何兆武译:《历史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99.[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英]道格拉斯·安斯利 英译,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
    200.[英]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张海鹏:《在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座谈会上的致词》,《近代史研究》1995年
    第5期。
    2.戴逸:《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3.汝信:《祝贺刘大年同志80华诞》,《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4.金冲及:《刘大年同志与孙中山研究学会》,《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5.余绳武:《刘大年同志与近代史所》,《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6.王庆成:《刘大年同志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二三事》,《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7.张椿年:《中国史学界的骄傲》,《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8.姜涛:《受业的收益》,《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9.任继愈:《忆刘大年同志的几件小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0.汪敬虞:《记忆犹新的回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1.金冲及:《中国史学工作的重要领导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2.张海鹏:《编辑<刘大年文选>的回忆与思考》,《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3.李文海:《战士与学者——大年同志的学术品格》,《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4.李侃:《悼念大年同志》,《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5.龚书铎:《坚持真理 追求真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6.王庆成:《忆刘大年同志对近代史学科建设的贡献》,《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7.丁守和:《怀念刘大年同志》,《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8.苏双碧:《作风民主 待人诚挚——记和刘大年同志的一些交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9.曾业英:《学者的风范——忆大年同志》,《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0.姜涛:《大年师谈博士论文的写作》,《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1.[俄]C.齐赫文斯基:《怀念同行与朋友刘大年教授》,《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2.[日]野泽丰:《怀念刘大年先生——相识日本与重逢中国及其他的追忆》,《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3.金冲及:《读其文,想见其为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24.龚书铎:《学风与育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25.张振鵾:《<来往书信选>也是一部历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 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26.周秋光:《刘大年与史学界“五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7年9月。
    27.黄仁国:《非则言非,是则言是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年9月。
    28.刘潞:《刘大年忆郭沫若》,《百年潮》1998年第4期。
    29.姜涛:《刘大年与<评近代经学>》,载《近代中国与世界》(共三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0.刘潞:《马克思主义的执著追求者——父亲刘大年晚年记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31.刘潞:《刘大年与中国抗战史研究》,《百年潮》2005年第11期。
    32.张海鹏:《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追念刘大年先生的抗日战争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1期。
    33.刘志琴:《为一代学人剪影——记吴廷嘉、赵淑凡、吴静渊、何兆武、李慎之等学者》,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2004年8月6日。
    34.王大白:《评六种美帝侵华史》,《人民日报》1951年3月25日第六版。
    35.刘潞:《刘大年来往书信选·读后记》,载《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6.刘潞、崔永华:《<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编辑说明》,载《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王玉璞、朱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7.李光霖:《评刘大年著美国侵华史》,《新建设》第三卷第五期。
    38.姜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
    39.刘潞:《关于“亲历抗战”》,参见刘大年著《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0.彭年:《论历史认识对象的构成——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6期。
    41.吴廷嘉:《“合力”辨——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42.陈孔立、施伟青:《<说“合力”>质疑》,《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43.郑宏卫:《历史的动力与合力——兼评刘大年的<说“合力”>》,《学术研究》1988年第3期。
    44.刘尊武:《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思想及其意义——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45.王询:《也说“合力”——与刘大年先生商榷》,《史学理论》1988年第4期。
    46.黄广友:《“革命”与“历史”——刘大年史学观念研究》(编者按),《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47.王德禄、尉红宁:《关于思想改造运动——刘大年先生访问录》,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编《院史资料与研究》1992年第1期。
    48.新华社讯:《陈伯达谈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跃进?厚今薄古,边干边学》,《人民日报》1958年3月11日。
    49.贺立华:《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50.李真真:《何祚庥先生访谈录——在科学院与中宣部科学处之间》,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编《院史资料与研究》1993年第1期。
    51.范文澜:《古今中外法浅释》,《解放日报》,1941年9月3日。
    52.范文澜:《科学工作者应怎样展开“新我”与“旧我”的斗争——在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学习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1952年1月9日。
    53.荣孟源:《建议编撰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资料》,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7月号。
    54.晋群新:《周扬、刘大年之流是叛徒的辩护士》,《人民日报》1967年1月8日。
    55.王学典:《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56.章开沅:《辛亥革命史》,载《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曾业英主编,世纪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57.《关于史学界批判尚钺修正主义观点的报道》,《史学月刊》1960年第6期。
    58.毛佩奇:《史学界的一条硬汉》,《新观察》1980年第6期。
    59.林甘泉:《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60.马克垚:《为史学研究的深入提供良好的环境》,《求是》1994年第15期
    61.张友渔:《历史研究和四项基本原则》,《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62.黎澍:《中西文化问题》,《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63.李泽厚:《“西体中用”简释》,载《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原载《中国文化报》1986年7月9日。
    64.王学典:《近20年间中国大陆史学的几种主要趋势》,《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65.李毅:《对文化保守主义和现代新儒家的再认识》,《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0期。
    66.方克立:《关于当前大陆新儒学问题的三封信》,《学术探索》2006年第2期。
    67.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3页。
    68.王也扬:《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点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
    69.陈其泰:《范文澜与毛泽东:学术的关联和风格的共鸣》,《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70.张海鹏:《胡绳与近代史研究所——胡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怀念》,《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
    71.胡绳:《八十初度》,《炎黄春秋》1999年第1期。
    72.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73.丁伟志:《解放思想的表率——胡绳晚年思想述论》,载《思慕集——怀念胡绳文辑》,郑惠、姚鸿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4.石仲泉:《与时俱进:胡绳学术晚年的新辉煌》,载《思慕集——怀念胡绳文辑》,郑惠、姚鸿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5.黎澍:《家史》,载《黎澍集外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6.王学典:《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与黎澍》,《文史哲》2002年第2期。
    77.唐振常:《黎澍学记》,载《黎澍十年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版。
    78.丁伟志:《要为真理而斗争》,《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79.《黎澍先生编年》,载《黎澍集外集》,徐宗勉、黄春生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0.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81.黎澍:《尊重历史,冲破教条》,《求是》1988年第4期。
    82.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83.那向芹、张光佩:《进步历史学家井上清》,《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6期。
    84.杲文川:《书中留有真挚情——日本著名史学家井上清藏书捐赠我国侧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月21日。
    85.薛衔天:《喜见涓滴入长渠——<刘大年史学论文选集>译俄记述》,《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86.王学典:《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
    87.翦伯赞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义和团(一)序言》,神州国光社1953版。
    88.翟清福:《关于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的一些情况》,《社会科学学报》(《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增刊),总第7期(1990年)。
    89.孙祚民:《关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讨论及其意义——与刘大年同志商榷》,《学
    术月刊》,1982年第11期。
    90.李锦全:《试论洪秀全思想及太平天国政权的两重性》,《南方日报》1981年3月30日。
    91.吴雁南:《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两重性”》,载《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第1册,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室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92.林庆元:《论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封建化趋势》,载《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第1册,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室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93.徐祖根:《封建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北方论丛》1981年第1期。
    94.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人民日报》1981年3月12日。
    95.吴士英:《评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种观点》,《文史哲》1988年第5期。
    96.孔祥吉:《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4期。
    97.司绶延:《戊戌改良主义运动》,《历史教学》1952年第3卷第2期。
    98.范文澜:《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人民日报》1958年9月29日。
    99.戴逸:《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历史研究》1958年第9期。
    100.邵循正:《戊戌维新运动的积极意义》,《光明日报》《史学》第142号,1958年9月29日。
    101.刘仁达:《戊戌变法运动中康有为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历史研究》1958年第4期。
    102.徐培华:《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运动》,《文汇报》1980年9月1日。
    103.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学术月刊》1982年第2期。
    104.孔祥吉:《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12第1版.
    105.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106.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若干问题》,《复旦学报》1979年第5期。
    107.李公明:《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再探讨》,《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108.周恩来:《在北京各界欢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5年12月12日。
    109.路遥:《建国以来义和团研究概述(1949—)1983)》,载《义和团运动》,路遥编,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17页。
    110.路遥:《义和团研究术评》,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1.王致中:《封建蒙昧主义与义和团运动》,《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112.姜涛:《晚清史研究向何处去》,《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第4页。
    113.章开沅:《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三十年》,载《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宫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4.吴玉章:《辛亥革命》,载《辛亥革命史论文选》(1949—1979),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20页。
    115.曾景忠:《抗日战争史研究概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主编:郭德宏,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116.《杨尚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典礼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87年7月7日。
    117.胡乔木:《略谈八年抗战的伟大历史意义》,《人民日报》1987年7月8日。
    118.郭德宏:《抗日战争的领导权》,载《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郭德宏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119.张拴平:《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研究述略》,《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20.蒋旭东:《9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1期。
    121.蒋大椿:《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
    122.苏双碧:《略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79年第3期。
    123.王学典:《“阶级观点”再认识》,《史学理论》1988年第2期。
    124.王学典编:《黎澍:新时期学术界的“思想教父”》,载《历史文化》,黎澍著,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125.宋士堂、李德茂:《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合力》,《光明日报》1980年1月15日。
    126.陈依元:《简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127.石云霞:《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问题》,《江汉论坛》1986年第4期。
    128.徐伟新:《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东岳论丛》1986年第2期。
    129.王志乐:《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理论中的系统性思想》,《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10期。
    130.何西来:《浅谈“共人性”和“超阶级的人性”》,《电影艺术》1980年第9期。
    131.范文澜:《谁是历史的主人》(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记录稿),《进步日报》1949年5月29日。
    132.范文澜:《再谈谁是历史的主人》(1949年5月30日在华北大学政治教研室的讲演稿),《人民日报》1949年6月23日。
    133.王学典:《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文史哲》1988年第1期。
    134.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1年 第2期。
    135.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30日。
    136.戴逸:《时代需要这样的历史学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37.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138.张亦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规范问题》,《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39.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载《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0.王学典:《中国当代史学思想的基本走向——就<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答客问》,《文史哲》1996年第6期。
    141.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是如何被叙述的——对学术史书写客观性的一种探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42.陈金龙:《“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43.陶季邑:《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首次使用问题——与陈金龙先生商榷》,《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144.李曙新:《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考略》,《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第5期。
    145.李洪岩:《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来龙去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46.毛泽东:《认识中国社会性质是重要的中心的一点》,见《毛泽东延安时期文稿两篇》,载《党的文献》2002年第3期。
    147.汪敬虞:《中国近代社会、近代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148.黎澍:《中国的近代始于何时?》,《历史研究》1959年第3期。
    149.来新夏:《读“我们对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初步意见”一文的笔记》,载《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
    150.郭世佑:《毛泽东的革命史观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
    151.胡绳:《中国近代史诸论》,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学习委员会编印:《中国近代史讲座报告记录》(1955年2月11日)。
    152.胡绳:《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153.戴逸:《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
    154.章开沅:《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第1期;
    155.荣孟源:《对于近代史分期的意见》,《科学通报》1956年第8期。
    156.孙守任:《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历史研究》1954年第6期。
    157.黄一良:《评孙守任<中国近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一文》,《光明日报》,1955年8月18日。
    158.金冲及:《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历史研究》1955年第2期。
    159.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九五六年七月为政协全国委员中国近代史讲座所作报告稿),载《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57年版。
    160.梁景和:《中国近代史分期与基本线索论战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161.戴逸:《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
    162.章开沅:《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第1期。
    163.夏东元:《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准问题——生产方式、阶级斗争、社会主要矛盾三者之间的关系》,《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6期。
    164.荣孟源:《谈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历史教学》1984年第7期。
    165.陈其泰:《新中国历史科学的盛举——论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重大成就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66.戴逸:《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人民日报》1959年4月11日。
    167.王学典:《80年代的“新启蒙”与黎澍》,载王学典著《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8.[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前言)(增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北京新1版。第41页。
    169.[美]德里克(Arif Dirlik):《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春季卷,总第10期。
    170.[美]德里克(Arif Dirlik):《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71.黎澍:《1979年的中国历史学》,《中国历史年鉴1979》。
    172.李时岳:《中国近代史学科的改造与建设》(1988年9月在广州青年史学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载《近代史新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3.李时岳:《洋务运动论纲》,《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年第2期。
    174.李时岳:《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化和辛亥革命》,《吉林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
    175.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176.李吋岳:《如何研究洋务运动》,访问记者:李平生,《文史哲》1988年第1期。
    177.张耀美:《也谈中国近代历史前进发展的线索》,《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
    178.孔令仁:《中国近代史上存在着两种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文史哲》1983年第3期。
    179.刘耀:《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180.胡滨:《打破框框,开阔视野》,《文史哲》1983年第3期。
    181.戚其章:《确定基本线索的依据应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文史哲》1983年第3期。
    182.章开沅:《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183.徐泰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184.夏东元:《110年中国近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兼论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185.丁日初:《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简论》,《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186.丁伟志:《解放思想的表率——胡绳晚年思想述论》,载《思慕集——怀念胡绳文辑》,郑惠、姚鸿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87.徐泰来:《也评洋务运动》,《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188.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人民日报》1981年3月12日。
    189.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
    190.陈其泰:《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理论》,《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
    191.徐泰来:《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
    19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93.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194.李泽厚、刘再复:《关于文化现状、道德重建的对话》,《东方》1994年第5、6期。
    195.张海鹏:《“告别革命”论错在哪里?》,载《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沙健孙、龚书铎主编,山东人民版社1997年版。
    19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97.王学典:《放逐“现实”回避“问题”:90年代学风的致命伤》,《山东社会科 学》2004年第8期。
    198.陈峰:《利弊交织: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199.李扬眉:《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200.王学典:《“假问题”与“真学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一点思考》,《东岳论丛》2000年第4期。
    201.王学典:《现代学术史上的唯物史观——论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202.蒋大椿:《为建设而研究历史》,《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
    203.池子华:《农战史 冷到何时》,《光明日报》2000年6月2日。
    204.王学典:《“年鉴范式”: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史意义》,《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5.费孝通:《开辟学术与决策联姻的新局面》,《中国社会工作》1997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