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将20世纪中国史学思想观念置于“现代性”意识的视角下加以深入剖析,从中探寻20世纪中国的主要历史学解释模式背后所蕴含的时代思想共性。
     现代性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其内涵就与历史思维直接相关的层面而言,主要表现为进化史观、民族—国家史学观以及科学主义历史知识观。这些史学观念贯穿于20世纪中国史学经历的始终,以进化或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或将历史纳入民族—国家的叙述框架之下,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解释的三种主要模式。由这些历史学解释模式促成的20世纪中国史学实践,推动着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范式转换。这是现代性对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一些体现现代性意识的理论所带有的缺陷,在某些方面也制约了中国史学的发展进程。深入探讨现代性意识影响下的历史学解释模式对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局限,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
     本文选取对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史家及其史学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分五章来探讨现代性思维是如何影响史学研究的,并在此基础上阐释现代性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内在关联。
     第一章“现代性与梁启超的‘新史学’范式”。梁启超在现代性意识影响下倡导“史界革命”,形成了以提倡进化史观、寻求历史因果律或因果关系、强调以科学精神与方法治史、倡导民族—国家史学观、主张历史一元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史学”思想。这些史学思想无论是在历史理解还是史学方法上都明显有别于中国旧史学,因而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史学界促成了一个史学研究新范式的出现,对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年代前后,梁启超开始对其先前形成的现代性史学思维进行反思,但并不彻底,如他对进化史观的反思,只是对历史进化的内容做了重新界定,而未对历史进化观念本身的合理性做出更深层面的讨论;他对科学主义历史认识论的局限也较忽略。
     第二章“现代性与‘古史辨’”。顾颉刚“古史辨”体现出来的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进化史观作为怀疑古史的理论基础,以科学理性的认知观作为疑信古史的基本标准,以由进化观念演变而来的历史演进法作为考察古史的思维工具,并以假设与求证的方法作为考辨古史的主要方法。这使得“古史辨”在学术理念与治学方法上大大超越了中国传统疑古辨伪之学,将中国的古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同时,顾颉刚在运用其蕴含现代性意识的史学观念、方法时,因应其进化论的预设而过度使用“默证法”,在历史演进法的使用上囿于“一元单向”演进模式,在假设与求证中未能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些都影响到“古史辨”理论与方法在古史研究中的有效性。
     第三章“现代性与傅斯年的史学建树”。傅斯年以进化观看待中、西方社会文化的演进,认为中、西文化虽遵循类似的进化轨迹,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中国文化起源问题上,傅斯年由进化观促成的民族视角,提出了多元起源论,突破了传统史学中的中国文化同源论。他以汉民族的变迁为标准所做的中国历史分期,突破了旧史家依朝代的分界而做的自然分期,冲击了以王朝为中心的传统史学观念。傅斯年在自然科学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以“史学即史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主义历史知识观,强调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引导史语所治学的科学取向以及推动中国史学沿着科学实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局限主要在于,他因怀有历史学自然科学化的强烈意愿,而忽略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及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第四章“现代性与郭沫若的社会历史观”。郭沫若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也受到了现代性史学思维的影响,其突出之处在于持守单线进化的历史发展观,即认为中、外历史都无一例外地沿着同一条道路向前发展。他依据西方思想家基于欧洲历史经验总结出的各阶段社会特征,从中国史料中找寻与之相似的证据来判定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并对其进行历史分期。其古史研究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验证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经历与其所理解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相一致。他得出的中国古代社会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结论,为此后的中国古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参照,意义重大。不过,他因受单线进化历史发展观的影响,过于强调不同地区历史发展道路的一致性,忽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致使其结论常与实际难符。
     第五章“现代性与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史学研究”。50年代以后的30余年间,在单线进化历史发展观的影响下,国内史学界展开了后来称之为“五朵金花”的大讨论。参加讨论的学者,尽管都受单线进化历史发展观的影响,但是,他们在将基于欧洲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与中国历史相印证时,彼此之间的认识却产生了分歧。此分歧的产生主要源于单线进化历史发展观的理论局限。80年代初,一些学者试图借助自然科学理论革新史学方法,将中国历史阐释进一步纳入自然科学的思维轨道,但过度陷入历史机械论的泥潭。80年代中期以后,为了打破此前束缚史学研究的单线进化历史发展观,罗荣渠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强调不同地区历史发展道路的特殊性,突破了由单线进化历史发展观带来的困境,但仍带有进化观引导的“宏大叙事”的痕迹。
     结论部分。首先对全文所阐述的20世纪中国史学的现代性思维之主要表现做一总结,并阐明:伴随着中国自19、20世纪之交开始追求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而形成的现代性话语,是中国现代性史学思维产生的思想基础。现代性史学思维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对于建构新型的历史认知框架、建立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扩大历史研究对象、形成中国“整体史”的研究范式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现代性史学思维的局限主要表现为:在看待历史发展模式问题上显示出单线进化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倾向,以及把历史学等同于自然科学来看待和研究的科学主义倾向。以文明作为历史认识范畴的文明史研究方法,对于克服现代性史学思维影响下的西方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倾向,及从“单一因素”视角来考察历史演变的局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s history thoughts in the point of the modernity ideology and therefore to find the epochal universality contained in the main models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which ran through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s historiography.
     Modernity is a thinking concept formed whe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changed into the modern one, which in the direct terms of historical thinking mainly includes the historical ideas of evolution, national country and scientism. These historical ideas ra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s historiography, viewing history in the point of evolution or scientism, or putting history into the narrative frame of the national country, and became the major patterns that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s scholars used to interpret history.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s historical practices caused by thes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modes propelled China’s historiography to transform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l to the modern pattern, which was modernity’s huge influence on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s historiography. However, the defects of the theories which reflected the sense of modernity in some way restricte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hina’s historiography. To deeply analyze the positive actions and its restrictions that the patterns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influenced by modernity produc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historiography is this dissertation’s major job and aim.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the historians and their historical practices that greatly influenced China’s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studies them as different individual cases. It uses five chapters to discuss how the modernity thinking influenced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n the base of which the inner connections between modernity and the modern China’s historiography will be explained.
     The first chapter is modernity and Liang Qichao’s new historical model. Liang Qichao proposed the revolution in the historian circ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odernity ideology and formed his ideas of“the new historiography”, which mainly advocated the evolutionary historical views, aimed to find the laws or the relations of the historical causes and effects, emphasized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method when studying history, proposed the historical concept of the national country, and stood for the historical monism. These historical ideas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 from China’s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no matter in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r in the historical method, therefore formed a new model of history study in China’s historian circle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nd ha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s historiograph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1920’s, Liang Qichao began to rethink about his previously-established historical thoughts of modernity. However, his self-examination was not complete. For example, when rethinking about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concept, he just reset a limit to its content, being unable to reconsider deepl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volutionary concept itself; besides, he did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history epistem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is modernity and Gushibian. The modernity nature in Gu Jiegang’s Gushibian mainly showed in the following points: he took historical evolutionism as his theoretical basis, applied the scientific rationalism as his principle of judgment, employed the pattern of evolu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ism as his analysis instrument, and utilized assumption and evidencing as the main methods of research. This methodology indicated the transcendence of Gu Jiegang’s scholarship in comparison to the traditional skeptical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when using his historical concepts and methods that contained the modernity ideology, he overused the method of“absent proof”because of his evolutionism hypothesis; when using method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he was constrained by the one-center and one-direction evolutionary pattern and failed to strictly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alling a spade a spade in his post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All these weake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Gushibian’s theory and method in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history.
     The third chapter is modernity and Fu Sinian’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With an evolutionist point of view, Fu Sinian held that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al and cultures fell into similar tracks in their developments. Nevertheles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represented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cultures. In dealing with the origin of Chinese culture, Fu Sinian insisted that the Chinese culture has multivariate origins, which was a break through of the one-origin theory of Chinese culture. He divided the Chinese history into different periods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ion of the Han nationality, which was an advance in comparison to the traditional dynasty-based period-dividing method and an impact to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concept that regarded the dynasty as the center. Influenced by the views of natural science, Fu Sinian formed his idea of scientific historical knowledge, which held that“the essence of historiography is actually the sci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By emphasizing the kernel role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this approach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guiding the scientific orienta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Languages and in prope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holarship of history on the track of scientific positivism. Fu Sinian’s major limitation of is that due to his strong will of changing history into a natural science he igno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tory and natural science as well as the relative nature of the historical knowledge.
     The fourth chapter is modernity and Guo Moruo’s social history concept. Guo Moruo’s study on the Chinese ancient society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modernity, which was obviously reflected in his idea that the histor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developed forward along the same road without any exception. This single-line evolutionary history concept was the universal character in the trends of history thoughts of modern western society, but what Guo Moruo chose was the form of Marxism.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characters of the different periods that Engels and other scholars summarized at the base of the western European history experiences, Guo Moruo gave judgment on natur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nd divided the Chinese history into different periods by finding evidences similar to the western history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he main purpose of his study on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was to prove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ical experience was identical with the general social developing laws that Marx and Engels summed up. His conclusion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experienced the primitive society, the slave society and the feudal society successively provided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to the later stud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nd therefore had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because he was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the single-line evolution, Guo Moruo overstressed the identical natur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ing way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ignore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hines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hich frequently caused his conclusions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ies.
     The fifth chapter is modernity and China’s historical study in the later twentieth century. After the 1950’s, China’s historical circle had a big discussion later called“five golden flowers”.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single-line evolutionary developing frame, the scholars could not reach an agreement when they tried to confirm the historical law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western history by using the Chinese history. The differences were caused by the theoretical limit of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the single-line evolution. In the early 1980’s, some scholars tried to reform the historical method with the help of the natural scientific theory and further brough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history into the thinking track of the natural science, which fell into the mire of the mechanistic history. In the late 1980’s, in order to completely break through the single-line evolutionary historical concept, Luo Rongqu put forward“the one-center and multiple-line historical developing theory”. Although it put emphasis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ing cour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broke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dilemma caused by the single-line developing concept, this theory still had a sense of“grand narration”guided by the evolutionary historical thinking.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which summarizes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s modernity thinking and expounds that the ideological base of China’s modernity historical thinking was the whol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of modernity formed with the seeking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owards the modernization between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modernity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s of the new historical cognitional frame and the scientific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the increasing of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research model of viewing the history as a whole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a’s historiography. The limitations of China’s modernity thinking are that it has the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the single-line evolution and the Western centralism and that it prefers to treat and study history as the natural science. The research method that regards the civilization as the historical cognitive categ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in overcoming the tendency of the Western centralism and the scientism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ity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the limitations of studying history’s evolution in the point of one single factor.
引文
1 [法国]福柯著,谢强译,顾嘉琛校:《〈知识考古学〉引言》,载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第135—136页。
    1 [法国]福柯著,王简译:《尼采、谱系学、历史》,载杜小真编选:《福柯集》,第151页。
    3 Keith Jenkins, ed., The Postmodern History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p. 8.
    4 Beverley Southgate, History: What and Why?: Ancient, Modern, and Postmodern Perspectiv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p. 7-9.
    1 Michael Stanfor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Malden, Mas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8, p. 100.
    2 [美国]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彭刚校:《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中译本前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页。
    3 [美国]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0页。
    4 [美国]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第153页。
    1 Keith Jenkins, On‘what is history’: From Carr and Elton to Rorty and Whit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p. 6, 12.
    
    1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4—135页。
    2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3陈启能:《“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1参见何平:《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王学典:《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韩震:《历史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趋势》,《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刘北成:《后现代主义、现代性和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陈新:《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杨念群:《“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3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4—17页。
    1杨念群:《“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2葛兆光:《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历史学》,载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5—187页。
    3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杨念群:《“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2葛兆光:《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历史学》,载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第186页。
    3韩震:《历史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趋势》,《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1何平:《现代性对20世纪历史编纂学的意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 [美国]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页。
    2 [德国]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3 [加拿大]大卫·莱昂著,郭为桂译:《后现代性》,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4 [德国]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6页。
    1 [美国]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8页。
    2 [英国]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页。
    3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产生明显不同的社会形式,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民族-国家”。见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6页。
    4 [法国]福柯著,顾嘉琛译:《何为启蒙》,载杜小真编选:《福柯集》,第534页。
    5 [德国]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第343页。
    1 [德国]尤尔根·哈贝马斯等著,李安东、段怀清译,严锋校:《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2 [美国]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351页。
    1 [匈牙利]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页。
    2 [英国]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第4页。
    3王晴佳曾指出:从18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民族-国家史学,其“著述的重点是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在历史上的意义。”见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导论”第5页。
    4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导论”第6页。
    1 [德国]兰克著,柳卸林译:《1491—1514年的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前言》,载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23页。
    2章太炎:《中国通史略例》,《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9页。
    3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页。
    4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14页。
    5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页。
    6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刘师培全集》第4册,宁武南氏校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第275页。
    7何炳松:《〈史地丛刊〉“发刊辞”》,刘寅生等编校:《何炳松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6页。
    8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页。
    1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载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8页。
    2温乐群、黄冬娅指出:中国社会史论战“是一场把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放在一种强调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世界视野下和阶级话语下的历史再发现和社会分析”。见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3如陈支平所言:中国历史学界所谓“五朵金花”讨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为了进一步论证斯大林的历史发展五个阶段论。见陈支平:《历史学的困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5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3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序言”,第5、4页。
    3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3页
    4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9页
    5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3页。
    6邓实:《史学通论》,《光绪壬寅政艺丛书》(邓实辑),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第714页。
    1陈黻宸:《独史》,陈德溥编:《陈黻宸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74页。
    2陈黻宸:《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陈黻宸集》,第675页。
    3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26—27页。
    4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1—12页。
    5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第15页。
    6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1册,第99页。
    7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傅斯年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33页。
    8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81—182、228页。
    1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页。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页。
    3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第13页。
    4钱穆:《国史大纲》“引论”,第31页。
    5钱穆:《国史大纲》“引论”,第32页。
    6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自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2页。
    7王家范:《百年史学回顾之二:科学实证与人文诠释》,载王家范:《史家与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7页。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31—32页。
    1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胡适文存》第3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93页。
    2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存》第4集,第463页。
    3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胡适文存》第2集,第70页。
    4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2页
    5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3页。
    6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9—10页。
    7参见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陈平:《社会经济结构的规律和社会演化的模式》,《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5期;刘昶:《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国与欧洲国体异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67页。
    1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第35页。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4页。
    5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4—5页。
    6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5页。
    10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页。
    11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页。
    1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7页。
    2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3页。
    3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3页。
    4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6页。
    5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7页。
    
    1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第18页。
    2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二”,第79页。
    3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14页。
    4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14页。
    5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55页。
    6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8页。
    7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1页。
    8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1页。
    9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4页。
    1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0页。
    2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4页。
    3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第34页。
    4梁启超:《学与术》,《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下〉”,第12页。
    5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2页。
    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第87页。
    2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0页。
    3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第6页。
    4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第11页。
    1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2页。
    2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16页。
    3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3页。
    4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59页。
    5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3页。
    6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21页。
    7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70页。
    8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页。
    9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26—27页。
    10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29页。
    1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1—12页。
    2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第61页。
    3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109页。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6页。
    5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2页。
    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第4页。
    1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2页。按,该书初版于1986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胡逢祥:《梁启超史学理论体系新探》,《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
    3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3—287页。
    4张越:《梁启超后期史学思想的变化》,《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1朱发建:《梁启超“科学史学”观的形成及其反思》,《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 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224-225, 238.
    3杨念群:《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与当代“过渡期历史观”的构造》,《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4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6页。
    1参见[德国]李凯尔特著,凃纪亮译,杜任之?骸段幕蒲в胱匀豢蒲А罚本荷涛裼∈楣荩?000年,第120页。
    1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43页。
    2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46页。
    3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47、46页。
    4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6—7页。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00页。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34—35页。
    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10页。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11页。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99页。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第5页。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83页。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第16页。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71页。
    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99页。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60页。
    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99页。
    10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111页。
    1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80页。
    1详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45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78—80页。
    3参见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0页。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31—33页。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32页。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31—32页。
    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第14、16页。
    1详见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18页。
    2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第128页。
    3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第21页。
    4梁启超:《国际同盟与中国》,载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4页。
    5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第35页。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04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第21页。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11页。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11—112页。
    1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2—3页。
    2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5页。
    3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1—2页。
    4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5—6页。
    5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6页。
    1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9页。
    2梁启超:《非“唯”》,《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一”,第82—83页。
    3梁启超:《非“唯”》,《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一”,第82页。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16页。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21页。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第117页。
    7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23页。
    1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第26页。
    1 [美国]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51页。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47页。
    3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引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页。
    1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载《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8页。
    2参见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1册,第99—102页。
    3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28页。
    4钱穆:《崔东壁遗书》“钱穆序”,载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47页。
    5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第59页。
    6彭明辉:《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5页。
    7郭湛波曾指出:康氏“作《新学伪经考》,以明古文之伪经,作《孔子改制考》,以明孔子之改制。”见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页。
    1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第43页。
    2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论语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8页。
    3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7、73页。
    4如刘起釪所言:“当时由于要求民主,所以在思想学术方面,对一切封建的使人膜拜的权威、偶像,都要以是否合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倡的‘理性’来加以衡量,加以怀疑……同时由于要求‘科学’,普遍意识到要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来更新我们的学术,用西方的现代科学方法更新我们的治学方法。”见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第56页。
    1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第78、81页。
    2顾颉刚:《古史辨》第4册“顾序”,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4册,第4—13页。
    3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第31—32页
    4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第84页。
    5顾颉刚:《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广播周报》,第106期,1936年。
    6钱大昕:《臧玉琳经义杂识序》,载钱大昕著,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91页。
    1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第35—36页。
    2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引论”,第2页。
    3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之一,《崔东壁遗书》,第270页。
    4崔述:《考信录提要》卷上,《崔东壁遗书》,第10页。
    5崔述:《考信录提要》卷上,《崔东壁遗书》,第2页。
    7崔述:《考信录提要》卷上,《崔东壁遗书》,第4页。
    8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第59页。
    9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第26页。
    1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第40页。
    2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存》第4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461页。
    3胡适:《问题与主义》,《胡适文存》第1集,第276页。
    4胡适:《实验主义》,《胡适文存》第1集,第216页。
    5顾颉刚:《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2册,第83—88页。
    6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古史辨》第2册,第139页。
    7崔述:《补上古考信录》卷之上,《崔东壁遗书》,第28页。
    8崔述:《考信录提要》卷上,《崔东壁遗书》,第13页。
    1顾颉刚:“禹,《说文》云,‘虫也,从禸,象形。’禸,《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见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第63页。
    2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古史辨》第1册,第69页;柳诒徵:《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古史辨》第1册,第218页。
    1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224页。
    2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227页。
    3顾颉刚指出:“商、周间,南方的新民族有平水土的需要,酝酿为禹的神话。这个神话的中心点在越(会稽);越人奉禹为祖先。自越传至群舒(涂山),自群舒传至楚,自楚传至中原。”见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121—127页。
    4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胡适文存》第1集,第280、285页。
    5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胡适文存》第1集,第287—288页。
    1顾颉刚:《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广播周刊》,第106期,1936年。
    2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第63页。
    1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页。
    2吕思勉:“抑又未尝无逐渐剥蚀,前人所能详,而后人不能举其事者,此其所以益不易董理也。”见吕思勉:《古史辨》第7册“自序一”,吕思勉、童书业编著:《古史辨》第7册,第1页。
    3傅斯年:《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傅斯年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4页。
    4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2册,第271—272页。
    5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第127—128页。
    6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2册,第272—273页。
    1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古史辨》第2册,第137—138页。
    
    1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484—486页。
    2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555页。
    3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491页。
    4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488页。
    5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504页。
    6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506页。
    7详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573—576页。
    1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24页。
    2参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441—442、486页。
    3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27页。
    4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29页。
    5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463页。
    6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22页。
    7顾颉刚:《跋钱穆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33页。
    8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23页。
    1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545页。
    2参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451页;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课〉第二学期讲义序目》,《古史辨》第5册,第254—255页。
    3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22—623页。
    4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21页。
    5参见杨向奎:《论“古史辨派”》,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汤志钧:《〈古史辨〉和经今文——纪念顾颉刚先生》,载《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上册),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赵光贤:《顾颉刚与〈古史辨〉》,《史学史研究》,1992年,第1期。
    
    1顾颉刚:《跋钱穆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631页。
    2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第537—538页。
    3顾潮、顾洪:《顾颉刚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4周予同:《经今古文学》,《古史辨》第2册,第308页。
    1傅斯年:《心理分析导引》,《傅斯年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2页。
    2傅斯年:《时代与曙光与危机》,《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349—350页。
    1傅斯年:《答余裴山》,《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10页。
    2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28页。
    5傅斯年:《〈城子崖〉序》,《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235—236页。
    6傅斯年:《〈城子崖〉序》,《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236页。
    7傅斯年:《〈城子崖〉序》,《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237页。
    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3页。
    2傅斯年:《致吴景超》,《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267页。
    3胡适:《实验主义》,《胡适文存》第1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216页。
    4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505页。
    5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508—509页。
    
    1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509、560页。
    2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509、643页。
    3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509页。
    4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509页。
    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02页。
    1桑兵:《求其是与求其古: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的方法启示》,《中国文化》,2009年第1期。
    2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6—27页。关于此问题之分析,可参见王晴佳:《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五四时期史学革新的现代意义》,载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5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30页。
    3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9—30页。
    4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33页。
    5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32—33页。
    
    1傅斯年:《致朱家骅、杭立武》,《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206页。
    2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225页。
    3傅斯年:《〈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26页。
    4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225—226页。
    
    1傅斯年:《姜原》,《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46页。
    2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228页。
    3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81—182页。
    4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209、213页。
    5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28—229页。
    1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42页。
    2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51页。
    3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3页。
    4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4—5页。
    5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2页;《史学方法导论·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308页。
    6傅斯年:《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识语》,《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63页。
    
    1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28页。
    2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33页。
    3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6页。
    4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334页。
    5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5页。
    6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6页。
    7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311页。
    8傅斯年:《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4页。
    9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3页。
    
    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7—8页。
    2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88页。
    3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308页。
    4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42页。
    5傅斯年:《〈史料与史学〉发刊词》,《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335页。
    6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2页。
    7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308页。
    8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9—10页。
    1傅斯年:《〈城子崖〉序》,《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237页。
    2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载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9页。
    3 [英国]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03—404页。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十”,第13页。
    2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2页。
    3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6卷,第9页。
    
    1傅斯年:《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22页。
    2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1—12页。
    3傅斯年:《致王献唐》,《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92页。
    4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第一期》,《傅斯年全集》第6卷,第29—30页。
    5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八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6卷,第59—60页。
    1傅斯年:《明成祖生母记疑》,《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75页。
    2傅斯年:《致蔡元培》,《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70页。
    3李济:《〈田野考古报告〉编辑大旨》,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3页。
    4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0—11页。
    5参见王蕴智:《八十年来殷墟甲骨发掘的主要收获》,《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6郭胜强:《董作宾先生对甲骨学的贡献》,《殷都学刊》,1996年第4期。
    1参见陆庆夫:《中国的敦煌学家·陈寅恪》,载陆庆夫、王冀青主编:《中外敦煌学家评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4—50页。
    2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九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6卷,第189页。
    3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89、94页。
    4傅斯年:《致〈史学杂志〉编辑先生函》,《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65页。
    5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6卷,第11页。
    
    1李济:《现代考古学与殷墟发掘》,载《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67、68—69页。
    2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6卷,第10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页。
    1郭沫若:《史学论集·中国奴隶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22页。
    2郭沫若:《开展历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设高潮——为〈历史研究〉发刊而作》,《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439—440页。
    3郭沫若:《历史是进化的》,王锦厚等编:《郭沫若佚文集》(1906—1949),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下册,第227页。
    4郭沫若:《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答〈新建设〉编辑部问》,《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485—486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54页。
    2赵轶峰:《从马克思到斯大林的社会形态论》,赵轶峰:《学史丛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8页。
    3“古典”与“古代”是同一词语的不同翻译,该词在郭沫若的著作中译为“古典”,在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9页中译作“古代”。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69—17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96页。
    1参见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4—17页。
    2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112—113页。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6页。
    4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30—331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4—17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39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42页。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44—45页。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39页。
    5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46—47页。
    6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49页。
    7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54—56页。
    8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50、54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00—101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03页。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04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01—102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10—111页。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08—109页。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12页。
    5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13—119页。
    6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71—172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55—162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62—166页。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66—169页。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54—155页。
    5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54页。
    6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第356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序说》,《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50页。
    2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第357页。
    3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第358页。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序说》,《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50—251页。
    5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序说》,《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95—196页。
    6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序说》,《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51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03—207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10—211页。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13—214页。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28—230页。
    5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30页。
    6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30—231页。
    7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32—234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39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38—239页。
    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中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42—243页。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序说》,《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50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62—265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52—255页。
    1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4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54年新版引言”,《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3页。
    3郭沫若:《我与考古学》,《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10页。
    4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9页。
    5郭沫若:《奴隶制时代·申述一下关于殷代殉人的问题》,《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88页。
    6郭沫若:《我与考古学》,《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第9—10页。
    1郭沫若:《序美术考古一世纪》,《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第20、21、27页
    2郭沫若:《史学论集·论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401页。
    3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107页。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54年新版引言”,《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4页。
    5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6页。
    6郭沫若:《奴隶制时代·申述一下关于殷代殉人的问题》,《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88页。
    7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18页。
    1郭沫若:《今昔集·由诗剧说到奴隶制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53—154页。
    2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18页;另见《奴隶制时代·申述一下关于殷代殉人的问题》,《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88—90页。
    3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19—22页。
    4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18页。
    1日知:《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关键何在?》,《历史研究》,1957年第8期。
    2郭沫若:《今昔集·由诗剧说到奴隶制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第153页。
    3郭沫若:《青铜时代·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429页。
    4郭沫若:《史学论集·中国奴隶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428页。
    5郭沫若:《今昔集·由诗剧说到奴隶制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第154—155页。
    
    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33—35页。
    2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244页。
    3参见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38—58页。
    
    1王思治:《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分歧的原因何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2王思治:《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分歧的原因何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1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49页。
    2赵轶峰:《从马克思到斯大林的社会形态论》,赵轶峰:《学史丛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8—69页。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2—255页。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262—265页。
    3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5页。
    4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7页。
    5参见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38—58页。
    6范文澜:《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3页。
    7范文澜:《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43页。
    1范文澜:《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44页。
    2范文澜:《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47页。
    3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上)》,《文史哲》,1956年第3期。
    4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下)》,《文史哲》,1956年第5期。
    5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下)》,《文史哲》,1956年第5期。
    1赵轶峰:《从马克思到斯大林的社会形态论》,赵轶峰:《学史丛录》,第84页。
    2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302页。
    3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6页。
    4吕振羽:《本国史研究提纲》,载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06页。
    1吴晗:《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2洪焕椿:《论十五——十六世纪江南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4期。
    3傅衣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64年第1期。
    4钱宏:《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若干手工业部门中的资本主义萌芽》,载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76—77页。
    5吴海若:《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经济研究》,1956年第4期。
    1傅筑夫:《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载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687页。
    2饶会林:《我国封建社会内资本主义萌芽的上限问题》,《辽宁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3胡寄窗:《论中国封建经济成熟甚久瓦解特慢的原因》,《经济研究》,1981年第6期。
    1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结》,《读书》,1996年第8期。
    2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3页。
    1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94页。
    2翦伯赞:《论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4页。
    3傅衣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若干问题的商榷——附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的原因》,载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9页。原载《文汇报》1961年12月21日。
    4徐杨杰:《宋明以来家族制度在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中的作用》,《新华文摘》,1980年第4期。
    5刘泽华、王连升:《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
    4期。
    1王存才:《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学术月刊》,1981年第10期。
    2李文治:《地主经济制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纲》,《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3白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探讨》,《新华文摘》,1983年第1期。
    4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5籍晋昌:《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宜昌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1刘昶:《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4黄敏兰:《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4页。
    1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2金观涛:《系统论、控制论可以成为历史研究者的工具》,《读书》,1981年第11期。
    1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3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1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1吴筑星、林建曾:《让什么光照进历史科学领域?——与〈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一文作者商榷》,《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2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3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1白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探讨》,《新华文摘》,1983年第1期。
    1参见吴筑星、林建曾:《让什么光照进历史科学领域?——与〈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一文作者商榷》,《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1、63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63—64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65页。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65—66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66—67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70—71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72—73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74—75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76、75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77页。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78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序言”,第4页。
    1陈黻宸:《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陈德溥编:《陈黻宸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76页。
    
    1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页。
    2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9页。
    1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308页。
    2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文存》第2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140页。
    3 [美国]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17页。
    1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益世报·边疆周刊》,第9期,1939年2月13日。
    2傅斯年:《致顾颉刚》,《傅斯年全集》第7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5页。
    3傅斯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傅斯年全集》第4卷,第125页。
    4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益世报·边疆周刊》,第20期,1939年5月8日。转引自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辨的考察》,《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2赵轶峰:《明代的变迁》,第311页。
    3何炳松:《历史研究法》,刘寅生等编校:《何炳松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49页。
    1金兆梓:《历史是否是科学》,载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86—590页。
    2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载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0页。
    3何兆武、张丽艳:《历史学是科学吗?》,载何兆武:《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4、116页。
    
    1赵轶峰:《明代的变迁》,第293页。
    2赵轶峰:《〈全球文明史〉与“世界史”概念的再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5期。
    1赵轶峰:《明代的变迁》,第293页。
    2赵轶峰:《明代的变迁》,第314页。
    1.梁启超:《论译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
    3.梁启超:《说群序》,《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
    4.梁启超:《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
    5.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
    6.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
    7.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
    8.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
    9.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
    10.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
    1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
    12.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
    13.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
    14.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二”。
    15.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
    16.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
    17.梁启超:《学与术》,《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下〉”。
    18.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
    19.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
    20.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
    21.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
    22.梁启超:《非“唯”》,《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一”。
    23.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
    24.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
    2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
    26.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一”。
    27.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十”。
    2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
    29.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
    30.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九十九”。
    31.梁启超:《国际同盟与中国》,载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载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3.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1册。
    34.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1册。
    35.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自序”,《古史辨》第1册。
    36.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古史辨》第1册。
    37.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古史辨》第1册。
    38.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古史辨》第1册。
    39.顾颉刚:《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2册。
    40.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古史辨》第2册。
    41.顾颉刚:《古史辨》第3册“自序”,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3册。
    42.顾颉刚:《古史辨》第4册“顾序”,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4册。
    43.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课〉第二学期讲义序目》,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5册。
    44.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
    45.顾颉刚:《跋钱穆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
    46.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7.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傅斯年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8.傅斯年:《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傅斯年全集》第1卷。
    49.傅斯年:《心理分析导引》,《傅斯年全集》第1卷。
    50.傅斯年:《时代与曙光与危机》,《傅斯年全集》第1卷。
    51.傅斯年:《答余裴山》,《傅斯年全集》第1卷。
    52.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傅斯年全集》第1卷。
    53.傅斯年:《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识语》,《傅斯年全集》第1卷。
    54.傅斯年:《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傅斯年全集》第1卷。
    55.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全集》第2卷。
    56.傅斯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傅斯年全集》第2卷。
    57.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全集》第2卷。
    58.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全集》第3卷。
    59.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3卷。
    60.傅斯年:《〈城子崖〉序》,《傅斯年全集》第3卷。
    61.傅斯年:《〈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傅斯年全集》第3卷。
    62.傅斯年:《姜原》,《傅斯年全集》第3卷。
    63.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傅斯年全集》第3卷。
    64.傅斯年:《〈史料与史学〉发刊词》,《傅斯年全集》第3卷。
    65.傅斯年:《明成祖生母记疑》,《傅斯年全集》第3卷。
    66.傅斯年:《致〈史学杂志〉编辑先生函》,《傅斯年全集》第3卷。
    67.傅斯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傅斯年全集》第4卷。
    68.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第一期》,《傅斯年全集》第6卷。
    69.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6卷。
    70.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八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6卷。
    71.傅斯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十九年度报告》,《傅斯年全集》第6卷。
    72.傅斯年:《致吴景超》,《傅斯年全集》第7卷。
    73.傅斯年:《致朱家骅、杭立武》,《傅斯年全集》第7卷。
    74.傅斯年:《致王献唐》,《傅斯年全集》第7卷。
    75.傅斯年:《致蔡元培》,《傅斯年全集》第7卷。
    76.傅斯年:《致顾颉刚》,《傅斯年全集》第7卷。
    77.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78.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54年新版引言”,《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
    79.郭沫若:《青铜时代·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
    80.郭沫若:《青铜时代·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
    81.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82.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83.郭沫若:《史学论集·中国奴隶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
    84.郭沫若:《史学论集·论古代社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
    85.郭沫若:《开展历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设高潮——为〈历史研究〉发刊而作》,《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
    86.郭沫若:《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答〈新建设〉编辑部问》,《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
    87.郭沫若:《我与考古学》,《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
    88.郭沫若:《序美术考古一世纪》,《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
    89.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90.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3卷。
    91.郭沫若:《今昔集·由诗剧说道奴隶制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92.郭沫若:《历史是进化的》,王锦厚等编:《郭沫若佚文集》(1906—1949),下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93.曹养吾:《辨伪学史》,《古史辨》第2册。
    94.陈黻宸:《独史》,陈德溥编:《陈黻宸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95.陈黻宸:《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陈黻宸集》。
    96.陈支平:《历史学的困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97.陈志明:《顾颉刚的疑古史学》,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
    98.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之一,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99.崔述:《考信录提要》卷上,《崔东壁遗书》。
    100.崔述:《补上古考信录》卷之上,《崔东壁遗书》。
    101.邓实:《史学通论》,《光绪壬寅政艺丛书》(邓实辑),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
    102.范文澜:《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103.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
    104.傅衣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若干问题的商榷——附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的原因》,载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05.傅筑夫:《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载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106.葛兆光:《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历史学》,载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7.顾潮、顾洪:《顾颉刚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108.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9.何炳松:《〈史地丛刊〉“发刊辞”》,刘寅生等编校:《何炳松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110.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何炳松论文集》。
    111.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载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2.何兆武、张丽艳:《历史学是科学吗?》,载何兆武:《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3.胡秋原:《一百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纲》,台北:学术出版社,1973年。
    114.胡适:《实验主义》,《胡适文存》第1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
    115.胡适:《问题与主义》,《胡适文存》第1集。
    116.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胡适文存》第1集。
    117.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胡适文存》第2集。
    118.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文存》第2集。
    119.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胡适文存》第3集。
    120.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存》第4集。
    121.胡适:《科学的古史家崔述》,载《崔东壁遗书》。
    122.黄敏兰:《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3.翦伯赞:《论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4.金兆梓:《历史是否是科学》,载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25.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论语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26.李济:《〈田野考古报告〉编辑大旨》,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127.李济:《现代考古学与殷墟发掘》,载《傅斯年全集》第3卷。
    128.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29.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刘师培全集》第4册,宁武南氏校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
    130.柳诒徵:《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古史辨》第1册。
    131.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古史辨》第2册。
    132.陆庆夫:《中国的敦煌学家·陈寅恪》,载陆庆夫、王冀青主编:《中外敦煌学家评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34.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35.吕思勉:《古史辨》第7册“自序一”,吕思勉、童书业编著:《古史辨》第7册。
    136.吕振羽:《本国史研究提纲》,载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
    13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8.庞卓恒:《社会历史科学引进自然科学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载《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等编:《系统论与历史科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139.彭明辉:《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年。
    140.钱大昕:《臧玉琳经义杂识序》,载钱大昕著,吕友仁校点:《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41.钱宏:《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若干手工业部门中的资本主义萌芽》,载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142.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143.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44.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45.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46.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5册。
    147.钱穆:《崔东壁遗书》“钱穆序”,载《崔东壁遗书》。
    148.钱婉约:《“层累地造成说”与“加上原则”——中日近代史学上之古史辨伪理论》,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1999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49.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古史辨》第1册。
    150.汤志钧:《〈古史辨〉和经今文——纪念顾颉刚先生》,载《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上册),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
    151.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152.王家范:《百年史学回顾之二:科学实证与人文诠释》,载王家范:《史家与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3.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4.王晴佳:《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五四时期史学革新的现代意义》,载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5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55.温乐群、黄冬娅:《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
    156.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57.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158.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9.肖黎主编:《20世纪中国史学重大问题论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0.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16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2.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63.杨向奎:《论“古史辨派”》,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64.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载余英时:《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
    165.余英时:《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载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6.岳玉玺、李泉、马亮宽:《傅斯年:大气磅礴的一代学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7.章太炎:《中国通史略例》,《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8.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9.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0.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古史辨》第2册。
    171.赵轶峰:《学史丛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72.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73.周予同:《经今古文学》,《古史辨》第2册。
    1.白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探讨》,《新华文摘》,1983年第1期。
    2.陈平:《社会经济结构的规律和社会演化的模式》,《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5期。
    3.陈启能:《“后现代状态”与历史学》,《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4.陈新:《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董楚平:《农民战争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浙江学刊》,1980年第1期。
    6.杜蒸民:《胡适与古史辨派》,《安徽史学》,1989年第1期。
    7.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中国文化》,1995年第12期。
    8.傅衣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64年第1期。
    9.顾颉刚:《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广播周报》,第106期,1936年。
    10.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益世报·边疆周刊》,第9期,1939年2月13日。
    11.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益世报·边疆周刊》,第20期,1939年5月8日。
    12.郭胜强:《董作宾先生对甲骨学的贡献》,《殷都学刊》,1996年第4期。
    13.韩震:《历史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趋势》,《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14.何平:《现代性对20世纪历史编纂学的意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5.何平:《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6.何兆武:《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假问题——从所谓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论说起》,《百科知识》,1989年第5期。
    17.洪焕椿:《论十五——十六世纪江南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4期。
    18.洪认清:《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与胡适的学术影响》,《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
    19.胡逢祥:《梁启超史学理论体系新探》,《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
    20.胡寄窗:《论中国封建经济成熟甚久瓦解特慢的原因》,《经济研究》,1981年第6期。
    21.黄敏兰:《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历史学性质的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22.蒋大椿:《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23.蒋兆成:《剖析中国的封建市镇——兼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学术月刊》,1982年第7期。
    24.籍晋昌:《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宜昌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136
    25.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26.金观涛:《系统论、控制论可以成为历史研究者的工具》,《读书》,1981年第11期。
    27.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结》,《读书》,1996年第8期。
    28.李文治:《地主经济制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纲》,《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29.李学勤:《疑古思潮与重构古史》,《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1期。
    30.廖名春:《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来源》,《原道》,第4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31.刘北成:《后现代主义、现代性和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32.刘昶:《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33.刘起釪:《现代日本的〈尚书〉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2期。
    34.刘泽华、王连升:《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35.路新生:《崔述与顾颉刚》,《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36.饶会林:《我国封建社会内资本主义萌芽的上限问题》,《辽宁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37.日知:《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关键何在?》,《历史研究》,1957年第8期。
    38.桑兵:《求其是与求其古: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的方法启示》,《中国文化》,2009年第1期。
    39.王存才:《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学术月刊》,1981年第10期。
    40.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41.王思治:《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分歧的原因何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42.王学典:《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43.王蕴智:《八十年来殷墟甲骨发掘的主要收获》,《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4.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文史哲》,1956年第3、4、5期。
    45.吴海若:《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经济研究》,1956年第4期。
    46.吴晗:《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47.吴廷嘉:《要重视和加强史学方法论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48.吴筑星、林建曾:《让什么光照进历史科学领域?——与〈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一文作者商榷》,《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49.徐杨杰:《宋明以来家族制度在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中的作用》,《新华文摘》,1980年第4期。
    50.杨念群:《“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51.杨念群:《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与当代“过渡期历史观”的构造》,《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52.张京华:《谈廖名春评价顾颉刚的方法论问题》,《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53.张利:《顾颉刚对崔述古史辨伪学说的继承和超越》,《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54.张越:《梁启超后期史学思想的变化》,《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55.赵光贤:《顾颉刚与〈古史辨〉》,《史学史研究》,1992年第1期。
    56.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57.赵轶峰:《〈全球文明史〉与“世界史”概念的再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5期。
    58.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59.周予同:《五十年来之中国新史学》,《学林》,第4辑,1941年2月。
    60.朱发建:《梁启超“科学史学”观的形成及其反思》,《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 [英国]阿诺尔德·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英国]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3. [英国]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4. [英国]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 [法国]福柯著,谢强译,顾嘉琛校:《〈知识考古学〉引言》,载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
    6. [法国]福柯著,王简译:《尼采、谱系学、历史》,《福柯集》。
    7. [法国]福柯著,顾嘉琛译:《何为启蒙》,《福柯集》。
    8. [德国]兰克著,柳卸林译:《1491—1514年的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载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9. [德国]李凯尔特著,凃纪亮译,杜任之?骸段幕蒲в胱匀豢蒲А罚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 [德国]尤尔根·哈贝马斯等著,李安东、段怀清译,严锋校:《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 [德国]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 [德国]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13. [匈牙利]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4. [瑞典]安特生著,袁复礼节译:《中华远古之文化》,北平:农商部地质调查所,1923年。
    15. [美国]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16. [美国]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 [美国]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彭刚校:《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18. [美国]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9. [加拿大]大卫·莱昂著,郭为桂译:《后现代性》,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0.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2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2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23.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列宁主义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1. Beverley Southgate, History: What and Why?: Ancient, Modern, and Postmodern Perspectiv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2. Keith Jenkins, On‘what is history’: From Carr and Elton to Rorty and Whit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3. Keith Jenkins, ed., The Postmodern History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4. Michael Stanfor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Malden, Mas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8.
    5. 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