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西汾涑流域历史水文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水文地理学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这一分支学科以来,距今已将近20年。但其进展一直缓慢,显然有加强之必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历史水文资料难于收集和把握;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甚明确,长期以来多以河湖变迁或水系变迁为其研究对象,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基于此,文章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重新阐述,认为最理想的研究对象应为流域;研究内容上,目前至少应主要体现在历史水系研究、历史水文研究、历史水环境研究、历史水文地图研究等诸方面。
     水系变迁和水资源环境研究是历史水文地理研究的重心所在,其既符合学术传统又适应当前学术潮流。文章选取山西境内黄河一级支流汾河、涑水河两大流域进行研究,无疑具有典型意义。
     水资源环境成为目前困扰人类生存的一大禁锢。人们关注现实,寻求历史解释,是学术研究的终极所在。如此,历史水环境研究成为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论文上编以汾河流域为例,对其水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考察。文章运用以往学者所采取的评价指标,从汾河水系的发育状况;汾河渡口、桥梁的设置;引水灌田状况:水力加工业的兴衰;水稻、鱼类资源的丰赡程度等方面间接判断汾河水量;通过汾河航运能力的再考察直接判断汾河水量大小。另外,还对汾河支流晋水水资源状况进行细微个案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宋以来汾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良好,仍能极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因此,以往一些预设的结论性词语如“水资源匮乏”等用于描述明清水环境状况,值得商榷和进一步探讨。
     论文下编以涑水河流域为例,是历史水文地理学在具体区域的实践运用。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变化,这是由历史地理学(包括历史水文地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流域内涑水河、姚暹渠等主要河流,均系历史上为保护“盐池”而人工改道的河流,环境变化特征明显。
     文章主要对涑水河流域河湖状况、河流水文特征、水灾害和环境影响诸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将涑水河的历次改道情况、支流水系,姚暹渠的变迁,五姓湖的变迁进行详细论证,基本上将河湖状况研究清楚。流域环境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明清以来涑水河流域出现环境变化。文章对全流域环境状况进行了复原描述,并对环境影响的驱动因子及区域响应措施进行了探讨。最后认为,总体上涑水河流域水文环境仍良好,诸多证据显示流域水环境仍能满足生活诸方面需要。流域环境变化主要由河道特征决定的,为保护盐池数次人工改道,决定了环境变化具有区域特殊性。从保护盐池角度而言,环境变化是利大于弊的。区域水文环境总体评价是个复杂性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文章对汾涑流域历史水文地理相关问题的复原研究,究竟是不是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或者说距离历史事实有多远,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过,只有试图客观地、尽可能如实地对往日的汾涑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复原,才能进一步接近事实,才有可能弄清事实真相。
The history hydro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history physical geography.It have been nearly 20 year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90's in 20 centuries when the history hydrogeography was definitely put forward as an academics.But its progress always slow-moving, obviously it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is kind of research. Investigate its reason, mainly lie in the history hydrology data difficult to collect,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tents isn't explicit. For a long time people just study on the river-lake and water system being in a flux,its serious check the developing of the history hydrogeography .According to this, the article carried on re-elaborating to the related theories, thinking the most ideal research object should be basin;on the contents aspect, we should at least mainly study on the research of history water system,history hydrology,history water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hydrology map painting etc.
     Water system change and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are center of history hydrogeography , it not only match an academic tradition but also adapt present academic current.Its having typical meaning to select Fen river and Su river—one class subsidiary current of Yellow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 becomes one big perplexing durance for human being currently.People pay attention to reality, looking for history to explain.Thus, the history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 research becomes a hotspot of historiography.
     The former part of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 of Fen River area. By us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adopted by some scholars, this paper estimated the water quantity indirectly by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Fen River, the setup of Fen River ferries and bridges, the condition of irrigation, the flourish and decline of irrigation works, the abundant degree of rice and fish resources, and directly estimated the water quantity by investigating the shipping ability of Fen River again.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researched the water resources environment of Jin River, which is the branch of Fen River. It concludes that the water condition has been good and enough to people's various life need to a large degree from Song Dynasty to now. Therefore, some former pre-established conclusion phrases, such as" short water resources "used to describe the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 should be discussed aga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sis takes Su Rive area as an example, which practiced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Hydrogeography in concrete area. Studying environment variety caused by mankind activity was decided by academic attribut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ncluding Historical Hydrogeography). Such main rivers as Su River and Yaoxian River are all the rivers whose courses were changed artificially in order to protecting Salt Pond and with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environment-changing in histor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ivers' status, the rivers'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flood disasters and the environment influence. It puts some emphases on reasoning the course-changing every time, the branch, the change of Yaoxian Dike and Wuxing Lake in detail and makes rivers and lakes condition clear.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that Basin is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its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form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now. This thesis restores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of the whole Basin in describing, and discusses som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nvironment and some measures to them. This article points it out that hydrological condition is still good totally in Su River Basin and many evidences show that water condition in that Basin can still fulfill people's life need. The environment variety in Basin was resulted from riverway characteristic, and some artificial course-changing for protecting Salt Pond caused the particularity. From the aspect of protecting Salt Pond, changing environment is more advantageous. The total evaluation of regional Hydrology environment is complex and deserv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historical hydrogeography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further. Whether it was objective and true or not, such restoring study on some historical hydrology problems around Fen and Su Basins could be tested in developing. However, it is obvious that people can know the truth only by trying to restitute the past water environment of Fen and Su Basins objectively and possibly.
引文
[1]黄锡荃主编《水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页。
    [1]黄伟纶《“水文”词源初探》,《水文》,1994年第5期。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76页。
    [3]侯甬坚《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中的理论背景》,《历史地理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1版,第20-32页。
    [4]转引自[美]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1]侯仁之著《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1版,第5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9月1版,第278页。
    [3]可参见谭其骧《长水集》(上、下)、《长水集续编》等论著中的相关文章。
    [1]初刊于《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后收入《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版。谭先生文章发表后曾引起学术界很大争议:任伯平先生撰文提出不同看法,见《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学术月刊》1962年第9期。邹逸麟先生又进一步撰文申辩,见《读任伯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后》《学术月刊》1962年第11期。近年赵淑贞、任伯平两位先生联名在《人民黄河》(《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研究》,《人民黄河》1997年第8期,第53-55页。)和《地理学报》(《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在探讨》,《地理学报》1998年第4期,第463-469页)上撰文,认为东汉以后黄河下游不存在一个相对长期安流时期。后王守春又撰写论文进行检讨,见《论东汉至唐代黄河长期相对安流的存在及若干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历史地理》第16辑,第295-307页。总之,此问题目前来说仍争议很大,相信随着讨论的继续和深入,真理会越争越明。
    [2]谭其骧《长水集·自序》,人民出版社,1987年。
    [3]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第14页,上册1991年12月1版,下册1992年5月1版。
    [4]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1]林頫《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1版,第23页。
    [2]邹逸麟《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5期。
    [1]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1版,第9页。
    [2]林頫《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1版,第79页。
    [3]南京大学地理系等撰《地理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1版。第178页。
    [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9月1版,第278页。
    [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1版,第133页。
    [2]陈桥驿《<水经注>记载的水文地理》,《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1版,第29-42页。
    [3]吴朋飞《水文地理、地理水文名词在历史水文研究中的运用》,未刊稿。
    [1]黄锡荃主编《水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1版,第30页。
    [2]陆敏珍《区域史研究进路及其问题》,《学术界》,2007年第5期。
    [1]王守春《论历史流域系统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3期。
    [2]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1]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地理集刊》第7号,科学出版社,1964年8月1版。
    [2]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1版,第9页。
    [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1版,第123-168页。
    [1]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郑金武《中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科学时报》,2006年11月10日,A1版。
    [3]黄锡荃主编《水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1版,第264页。
    [1]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3期。
    [2]黄盛璋、纽仲勋《近年我国历史地理研究的进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2期。
    [3]重庆市博物馆等《水文、沙漠、火山考古》,文物出版社,1977年7月1版。
    [1]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述评》,《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出版发行,2007年4月,第32-74页。
    [1]李丽娟《地理水文学的发展进程与展望》,陆大道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伴随共和国成长的五十年》,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66-69页。
    [1]章开沅《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2]李英明、潘军峰主编《山西河流》,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3页。
    [1]林頫《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1版,第85-100页。
    [2]陈桥驿《我国古代湖泊的湮废及其经验教训》,原载《历史地理》,1981年创刊号,后收入《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1版,第65-77页。
    [3]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1版。张修桂《中国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1版。
    [4]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53-158页。史念海先生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环境诸方面多有涉及,诸如河湖状况、河流泥沙、河流流量、河流灾害,及其水资源变化的原因等,且研究水平举世瞩目。
    [5]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钩沉》,《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1]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1版。后收入《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1版。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6年2月。
    [2]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3]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氏著《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1版。
    [4]史念海《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1版,第14-50页。史念海《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河山集》七集,第51-76页。
    [5]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水环境和渔业生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期;《古代华北水力加工兴衰的水环境背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中古华北的水环境与内河航运问题》,环境史研究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06年11月8-10日,中国台湾。《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6]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1]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46页。
    [2]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1]谢鸿喜《沙渠河改道及洮水大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2]段士朴《晋水·绵山历史渊源考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3]桑志达等《利用卫星遥感、地质、历史资料相结合方法研究太原断陷盆地古湖泊古河道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初步研究》,《山西水利·史志专辑》,1986年第4期。
    [4]王尚义《历史时期文峪河的变迁》,《山西水利》,1988年第1期。
    [5]陈桥驿《<水经注>记载的三晋河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期。
    [6]张杰《潇河历史变迁初探》,《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7]王原林《汾阳及汾水干支流辨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
    [8]王杰瑜《明清时期晋冀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变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9]石超艺《明以来海河南系水环境变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石凌虚《晋渠钩沉》,《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平虏渠不在山西》,《晋阳学刊》,1983年3期。《关于《汾河何时失去漕运之利》一文的几个史料问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秦汉时期山西水运试探》,《晋阳学刊》,1984年第5期。
    11 马志正《汾河何时失去漕运之利》,《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12 薛愈《晋渠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13 张俊峰《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
    14 韩永章、解爱国《论古代山西湖泊的湮废及其历史教训》,《山西水利史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版。
    15 王尚义《太原盆地昭余古湖的变迁及湮塞》,《地理学报》,1997年第3期。
    16 乾林《河东盐池与五姓湖的兴废》,《晋阳学刊》,1990年第5期。
    17 解龙德《汾涑流域的古湖泊》,《晋阳学刊》,2000年第2期。
    18 康玉庆《汾涑流域古湖泊的沧桑变迁》,《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晋阳古湖——台骀泽》,《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4期,增刊。
    19 张慧芝《明清时期潇河河道迁徙原因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期。《明代汾州“泄文湖为田”的负面影响》,《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5期。
    [1]田世英《历史时期山西水文的变迁及其与耕牧业更替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2]靳生禾《从古今县名看山西水文变迁》,《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3]李乾太《历史时期潇河流域的水文变迁初探》,《山西水利》,1986年第4期。
    [4]张荷、李乾太《试论历史时期汾河中游地区的水文变迁及其原因》,《黄河水利史论丛》,陕西科技出版社,1987年。
    [5]梁四宝、乔守伦《涑水河流域水文变迁及其对盐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年第1期。
    [6]张宇辉《历史时期的汾河水利及其水文变迁》,《山西水利》,2001年第5期。
    [1]张俊峰《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
    [1]严钦尚、曾昭璇主编《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9月1版。第81页。
    [2]尹钧科、吴文涛《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10月1版。
    [3]李英明、潘军峰主编《山西河流》,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25页。
    [1]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四《水利》。
    [2]王铭、孙元巩、仝立功《山西山河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第265页。
    [1]刘纬毅著《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第124页。
    [2]“Ⅰ”代表流入汾河的一级支流,“Ⅱ”代表流入“Ⅰ”的河流,即汾河的二级支流,以下以此类推。
    [3]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四《水利》。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一·汾河》将“磁窑湾河”记载为“瓷窑湾河”。
    [4]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四《水利》。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一·汾河》将“王弥滩河”记载为“王氵弥滩河”。
    [5]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一·汾河》。
    [6]乾隆《宁武府志》卷二《山川》,第46页。
    [7]乾隆《宁武府志》卷二《山川》,第46页。
    [8]乾隆《宁武府志》卷二《山川》,第46页。
    [1]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四《水利》。
    [2]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3]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4]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一·汾河》。
    [5]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6]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7]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乾隆《太原府志》卷九《山川》。
    [3]永乐《山西通志》卷四《山川》。
    [4]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5]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一·汾河》。
    [6]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7]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8]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9][清]齐召南撰《水道提纲》卷六《入河巨川·汾水》,台湾文海出版社,1931年,第218-219页。
    [1]乾隆《太原府志》卷九《山川》。
    [2]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3]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4]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5]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3]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4]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5]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6][清]齐召南撰《水道提纲》卷六《入河巨川·汾水》,台湾文海出版社,1931年,第219页。
    [7][清]齐召南撰《水道提纲》卷六《入河巨川·汾水》,台湾文海出版社,1931年,第219页。
    [8]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2]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3]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4]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一》引《太原府志》。
    [5]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6]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7]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8]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9]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乾隆《太原府志》卷九《山川》。
    [3]万历《太原府志》卷八《山川》。
    [4]道光《太原县志》卷二《山川》,第487页。
    [5]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1版,第112-113页。
    [6]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2]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3]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4]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5]万历《太原府志》卷八《山川》。
    [6]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7]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3]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4]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5]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6]万历《太原府志》卷八《山川》。
    [7]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8]康熙《徐沟县志》卷五《山川》,第82页。
    [9]李乾太《历史时期潇河流域的水文变迁初探》,《山西水利》,1986年第4期。张杰《潇河历史变迁初探》,《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1]《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第364-365页。
    [2]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3]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4]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水》寿阳县。
    [5]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河》寿阳县。
    [6]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7]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8]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9]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1]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2]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3]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4]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5]万历《太原府志》卷八《山川》。
    [6]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7]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8]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光绪《清源乡志》卷三《山川》,第435页。
    [3]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4]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5]光绪《清源乡志》卷三《山川》,第436页。
    [6]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2]乾隆《太原府志》卷九《山川》。
    [3]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2页。
    [4]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5]王尚义《历史时期文峪河的变迁》,《山西水利》,1988年第1期。
    [6]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7]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8]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9]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0]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1 乾隆《太原府志》卷九《山川》。
    [1]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2]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页。
    [3]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4-225页。
    [4]光绪《交城县志》卷二《舆地·山川》,第225页。
    [5]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6]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7]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8]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9]万历《太原府志》卷八《山川》。
    [10]光绪《续补徐沟县志》卷一《河渠》,第208页。
    [1]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2]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3]康熙《徐沟县志》卷五《山川》,第82页。
    [4]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5]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6]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7]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3]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4]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5]光绪《平遥县志》卷二《山川》,第47页。
    [1]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2]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3]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4]光绪《平遥县志》卷二《山川》,第47页。
    [5]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十》。
    [6]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2]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1版,第99页。
    [3]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4]光绪《平遥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第47页。
    [5]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6]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7]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8]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水利》。
    [9]光绪《平遥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第47页。
    [1]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2页。
    [2]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3]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4]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5]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6]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7]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8]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9]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10]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1]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2]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3]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4]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5]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2页。
    [6]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7]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8]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页。
    [9]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3-454页。
    [1]乾隆《孝义县志》卷一《山川·渠堰》,第454页。
    [2]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3]乾隆《介休县志》卷二《山川》,第30-31页。
    [4]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5]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6]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7]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8]乾隆《介休县志》卷二《山川》,第31页。
    [9]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10]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11 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3]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4]嘉庆《灵石县志》卷一《山川》,第30页。
    [5]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6]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7]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3]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4]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5]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6]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7]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十》。
    [8]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9]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10]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11 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12 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13 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1]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2]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3]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4]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5]嘉庆《灵石县志》卷一《山川》。
    [6]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7]光绪《汾西县志》卷一《山川·津梁八景并附》,第17页。
    [8]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9]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10]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11 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12 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13 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14 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2]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3]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4]光绪《汾西县志》卷一《山川·津梁八景并附》,第17页。
    [5]光绪《汾西县志》卷一《山川·津梁八景并附》,第17页。
    [6]光绪《汾西县志》卷一《山川·津梁八景并附》,第17页。
    [7]光绪《汾西县志》卷一《山川·津梁八景并附》,第17页。
    [8]道光《赵城县志》卷四《山川》,第28页。
    [9]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10]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四《山川》。
    [1]光绪《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3]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4]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5]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6]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7]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8]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9]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10]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山川》,第105页。
    11 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3]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4]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山川》,第106页。
    [5]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6]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山川》,第106页。
    [7]乾隆《临汾县志》卷二《山川》,第30页。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康熙《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3]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4]乾隆《临汾县志》卷二《山川》,第30-31页。
    [5]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6]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7]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8]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1]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2]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3]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4]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5]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6]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7]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8]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9]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10]民国《襄陵县新志》卷二《山川》,第23页。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康熙《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3]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4]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5]成化《山西通志》卷《山川》。
    [6]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7]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8]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9]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10]道光《太平县志》卷一《舆地·山川》,第266页。
    11 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六《山川》,第40页。
    12 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太平县。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太平县。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
    [3]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4]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太平县。
    [5]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6]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太平县。
    [7]道光《太平县志》卷一《舆地·山川》,第266页。
    [8]雍正《平阳府志》卷五《山川》。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9]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六《山川》,第41页。
    [10]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六《山川》,第41页。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3]民国《新绛县志》卷二《沟洫略》。
    [4]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1版,第105-106页。
    [1]《括地志辑校》卷二《翼城县》,第59页。
    [2]《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河东道一》,第333页。
    [3]《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晋厩祁宫,在正平县南六里。…今按宫南有浍水,北有汾水,俱西流至宫西而合。隋末依宫余址筑堡,今名修义堡。”
    [4]据《括地志辑校》卷二记载:王泽在绛州正平县南七里。
    [5]《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河东道一》,第334页。
    [6]《括地志辑校》卷二《绛县》,第56页。
    [7]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8]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9]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10]民国《新绛县志》卷二《沟洫略》。
    [1]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3]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4]雍正《山西通志》卷十八《山川》。
    [5]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六《山川》,第40页。
    [6]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六《山川》,第40页。
    [7]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六《山川》,第41页。
    [8]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1]民国《新绛县志》卷二《沟洫略》。
    [2]同治《稷山县志》卷一《山川·水利附》,第329页。
    [3]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4]同治《稷山县志》卷一《山川·水利附》,第329页。
    [5]同治《稷山县志》卷一《山川·水利附》,第329页。
    [1]光绪《河津县志》卷二《山川·水利津梁附》。
    [1]道光《赵城县志》卷十《津梁》。第41页。
    [1]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二《水利四·津梁附》。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六《关粱考三》,第3507页。
    [2]成化《山西通志》卷三《津粱》。
    [3]《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第366页。
    [4]《宋史》卷二七三《何继筠列传》。
    [5]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六《关梁考三》,第3522页。
    [6]雍正《山西通志》卷九《关隘一》。
    [7]光绪《交城县志》卷三《建置·桥梁》。第233页。
    [8]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六《关梁考四》,第3535页。
    [9]成化《山西通志》卷三《津梁》。
    [10]成化《山西通志》卷三《津梁》。
    [1]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六《关梁考四》,第3536页。
    [2]成化《山西通志》卷三《津梁》。
    [3]《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第379页。
    [4]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九《关梁考六》,第3617页。
    [5]光绪《汾西县志》卷一《山川·津梁八景并附》。
    [6]雍正《平阳府志》卷六《关津》,第207页
    [7]雍正《平阳府志》卷六《关津》,第203页。
    [8]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水利二·津梁附》。雍正《平阳府志》卷六《关津》亦有记载。
    [9]民国《洪洞县志》卷八《建置志·津梁》,第129页。
    [1]民国《新绛县志》卷八《营建考·桥梁》,第592-593页。
    [2]民国《新绛县志》卷八《营建考·桥梁》,第593页。
    [3]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三《水利五·津梁附》。
    [4]回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三《水利五·津梁附》。
    [5]史念海《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4-50页。
    [1]李作霖《汾河的舟楫之利泛谈》,《山西水利·水利史志专辑》,1987年第1期。
    [2]同治《稷山县志》卷二《城池·关津镇堡桥梁坊里附》,第341-342页。
    [3]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水利二·津梁附》。
    [4]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55页。
    [1]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115-117页。
    [2]雍正《山西通志》卷九《关隘一》记载为“青堆渡”。
    [1]史念海《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4-50页。
    [2]冀朝鼎著、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1版,第36页。
    [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43册,第15页。
    [2]张杰《潇河历史变迁初探》,《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1]山西省水利厅编纂《汾河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8页。
    [1]应廉耕、陈道《以水为中心的华北农业》,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北京大学出版部,第32页.
    [2]应廉耕、陈道《以水为中心的华北农业》,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北京大学出版部,第33页.
    [1]应廉耕、陈道《以水为中心的华北农业》,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北京大学出版部,第34页。
    [2]光绪《山西通志》卷一百《风土记》,第7093-7094页。
    [1]史念海《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河山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9月,第102页。
    [2]杨纯渊编著《山西历史经济地理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91页。
    [3]《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第365页。
    [4]《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十五《霍邑县杜庄碑》。
    [5]王恽《秋涧文集》卷七《题赵城南王开蒲楼壁》。
    [6]《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十八(释)宝用《西禅院产业铭》:卷三十六邢德昂《重修孚惠宫记》。
    [7]李心纯著《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环境》,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1版,第186-188页。明代水稻的种植情况,多引用此文撰写。
    [8]嘉靖《山西通志》卷七。
    [9]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一、卷三十三。
    [10]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一。
    [1]嘉靖《山西通志》卷七。
    [2]嘉靖《太原县志》卷三《祥异》。天一阁藏明方志选刊,第八册。
    [3]嘉靖《太原县志》卷三《土产》。
    [4]李心纯著《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环境》,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1版,第188页。
    [5]李辅斌《清代河北山西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第138页。
    [6]道光《太原县志》卷二《水利》,第489页。
    [7]道光《太原县志》卷二《水利》,第489页。
    [8]乾隆《太原府志》卷十五《物产》,《太原府志集注》,第751页。
    [9]《晋祠志》卷四《山水》,第105页。
    [10]太原市南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太原市南郊区志》,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96页。
    11 道光《阳曲县志》卷二《方产》,第178页。
    [1]光绪《清源乡志》卷十《风俗·附物产》,第469页。
    [2]乾隆《太谷县志》卷三《风俗·土产附》,第74页.
    [3]乾隆《太谷县志》卷二《山川》,第37页.
    [4]光绪《交城县志》卷六《赋役·物产》,第279页。
    [5]康熙《文水县志》卷二《地利志·山川》,第26页。
    [6]康熙《文水县志》卷二《地利志·物产》,第37页。
    [7]成化《山西通志》卷十三《集文》,第791页。
    [8]嘉庆《介休县志》卷二《山川·水利附》。
    [9]乾隆《介休县志》卷四《风俗·物产附》,第67页。
    [10]嘉庆《介休县志》卷四《风俗》,第335页.
    11 康熙《平阳府志》卷三十《物产》,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运城地区三晋文化研究会联合重印康熙《平阳府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1版,第859页。
    12 雍正《平阳府志》卷三十《物产》,第117页。
    [1]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十《物产·市集附》,第67页。
    [2]道光《赵城县志》卷十九《物产》,第82页。
    [3]张俊峰《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社会变迁——基于田野调查的分析与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6页。
    [4]道光《赵城县志》卷六《坊里》、卷十九《物产》。
    [5]民国《临汾县志》卷七《物产》。
    [6]民国《襄陵县新志》卷六《物产略》,第38页、第40页。
    [7]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二十四《方产》,第123页。
    [8]民国《新修曲沃县志》卷十一《物产略》,第129页。
    [9]民国《新绛县志》卷二《沟洫略·水利附》,第422-423页。
    [1]民国《新绛县志》卷二《物产略》,第445-446页。
    [2]同治《稷山县志》卷二《物产·风土节序附》,第333页。
    [3]民国《荣河县志》卷四《物产》,第203页。
    [1]应廉耕、陈道《以水为中心的华北农业》,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北京大学出版部,第26页。
    [2]金克伟《浅析明末山西沿黄各县县志关于鱼类的记载》,《山西水利》,1987年第3期.
    [3]康玉庆《古代太原地区的水产资源》,《山西水利》,1987年第4期.
    [4]乾隆《宁武府志》卷九《风俗·物产附》,第134页。
    [5]乾隆《太原府志》卷十五《物产》,第751-753页。
    [6]嘉靖《太原县志》卷六《集诗》。天一阁明方志选刊,第八册。
    [7]道光《阳曲县志》卷二《方产》,第179页。
    [8]嘉靖《太原县志》卷一《土产》。
    [1]《晋祠志》卷四《山水》,第97页。
    [2]《晋祠志》卷四十二《杂编》,第779-780页。
    [3]《晋祠志》卷四《山水》,第98页。
    [4]《晋祠志》卷四《山水》,第104页。
    [5]《晋祠志》卷三十二《河例三》,第605页。
    [6]乾隆《太原府志》卷九《山川》,第683页。
    [7]嘉靖《太原县志》卷一《土产》。
    [8]永乐《太原府志》卷之三《山川·泉》,第88页。
    [9]道光《太原县志》卷三《物产》,第505-506页。
    [1]光绪《清源乡志》卷十《风俗·附物产》,第471-472页。
    [2]康熙《文水县志》卷二《地利志·物产》,第38页.
    [3]光绪《文水县志》卷二《地利志·物产》。
    [4]光绪《汾阳县志》卷六《孝义》,第128页。
    [5]光绪《平遥县志》卷三《食货志·物产土贡附》,第76页。
    [6]乾隆《孝义县志》卷一《物产·民俗》,第504页。
    [1]乾隆《介休县志》卷四《风俗·物产附》,第68页。
    [2]嘉庆《介休县志》卷四《物产》,第335页。
    [3]光绪《汾西县志》卷一《山川·津梁八景并附》,第17页。
    [4]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十《物产·市集附》,第70页。
    [5]道光《直隶霍州志》卷十七《古迹·陵墓寺观附》,第130页。
    [6]嘉庆《灵石县志》卷三《食货·物产》,第56页。
    [7]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初版,第376-377页。
    [8]道光《赵城县志》卷十九《物产》,第83页。
    [9]康熙《平阳府志》卷三十《物产》,第861页。
    [1]雍正《平阳府志》卷三十《物产》,第120页。
    [2]乾隆《临汾县志》卷三《物产》,第56页.
    [3]民国《临汾县志》卷二《物产略》,第324页。
    [4]道光《太平县志》卷十一《人物·孝友》,第444页.
    [5]道光《太平县志》卷一《舆地·物产》,第274页。
    [6]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二十四《方产》,第125页。
    [7]民国《新修曲沃县志》卷十一《物产略》,第430页。
    [1]民国《新绛县志》卷三《物产略》,第449页。
    [2]民国《新绛县志》卷三《生业略》,第442页。
    [3]同治《稷山县志》卷二《物产·风土节序附》,第336页。
    [4]民国《万泉县志》卷二《政治上·学宫》,第37页。
    [5]乾隆《荣河县志》卷二《物产》,第25页。
    [6]民国《荣河县志》卷四《物产》,第204页。
    [7]光绪《河津县志》卷之二《物产》。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田世英《历史时期山西水文的变迁及其与耕、牧业更替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3]道光《阳曲县志》卷二《方产》,第179页.
    [4]道光《太原县志》卷三《物产》,第206页。
    [5]《山西志辑要》卷一《榆次县·物产》。
    [6]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7]乾隆《介休县志》卷四《物产》。第68页。嘉庆《介休县志》卷四《物产》,第335页。
    [8]康熙《平阳府志》卷三十《物产》,第860页。
    [9]雍正《平阳府志》卷三十《物产》,第118页。
    [10]民国《襄陵县新志》卷六《物产略》,第39页。
    11 道光《太平县志》卷一《舆地志·物产》,第125页。
    12 民国《新修曲沃县志》卷十一《物产略》,第430页。
    13 雍正《山西通志》卷四十七《物产》,第551页。
    [1]同治《稷山县志》卷二《物产·风土节序附》,第334页.
    [2]乾隆《荣河县志》卷二《物产》,第24页。民国《荣河县志》卷四《物产》,第204页.
    [3]民国《新绛县志》卷四《名贤传》,第467页.
    [4]西嶋定生《碾磑寻踪——华北农业两年三作制的产生》(韩昇译),译文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7月1版。
    [5]王利华《古代华北水力加工兴衰的水环境背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6]张俊峰《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
    [1]张俊峰《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
    [2]行龙《从共享到争夺:晋水流域水资源日趋匮乏的历史考察——兼论区域社会史的比较研究》,见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18页.
    [1]张俊峰《明清介休水案与地方社会——对“水利社会”的一项类型学分析》《史林》,2005年第3期。
    [2]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田世英《历史时期山西水文的变迁及其与耕牧业更替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4]史念海《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
    [1]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四《水利六·汾河》。
    [1]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山川考一·汾河》,第3202页。
    [2]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139-140页。
    [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第344-345页。
    [1]田世英《历史时期山西水文的变迁及其与耕牧业更替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第1300-1301页。
    [3]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15页。按:此建筑不是桥梁,而是临水的宫殿建筑.
    [4]史念海《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4-50页。
    [1]吴朋飞《韩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辛德勇《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3]《汉书》卷八《宣帝纪》。本人未核实到此史料。
    [4]杨纯渊编著《山西历史经济地理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1版,第472页。
    [5]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31-32页。
    [1]《后汉书》志二十《郡国志》注引《古今注》,第3434页。
    [2]康基田《晋乘蒐略》卷九,第568页.
    [3]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36页。
    [4]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1版,第98页。
    [5][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1版,第526-527页.
    [6]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36-39页。两条运渠的具体开凿情况及相关问题,可参阅此部分.
    [1]《魏书》卷110《食货志六》,第2858-2859页。
    [2]山西省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2000年9月1版。第45页。
    [3]《隋书》卷一《食货志》,第683页。
    [4]《隋书》卷一《食货志》,第683页。
    [1]《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第2113页。
    [2]《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第1366页。
    [3]《晋乘蒐略》卷十八,第1311页。
    [4]《宋史》卷四《太宗本纪》,第57页。
    [5]《续资治通鉴》卷九,太平兴国三年,第221页。
    [6]道光《赵城县志》卷三十六《杂记》,第203页.
    [7]《宋史》卷三百二十《王素传》记载为:熙宁初,还,以学士知太原府.汾河大溢,素曰“若坏平晋,遂灌州城矣。”亟命具舟楫,筑堤以捍之。一夕,水骤至,人赖以安。第10404页。
    [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三·汾州》,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10月二版,第338页。
    [9]《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四一引宋同炜《润剂侯庙记》。
    [10]《闲闲老人诗集》卷二《芦芽山》诗。
    [1]永乐《太原府志》卷四《山川》。
    [2]雍正《山西通志》卷九十《名宦》。
    [3]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二十一卷《交通志·公路水运篇》,中华书局,1999年12月1版,第703页。
    [4]《清实录》第六册《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年9月1版,第175页。
    [5]《清实录》第六册《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三)》,中华书局,1985年9月1版,第176页。
    [6][清]康基田《河渠纪闻》卷十七,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1月出版,第597页。
    [7][清]康基田《河渠纪闻》卷十七,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1月出版,第597-598页。
    [1][清]康基田《河渠纪闻》卷十七,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1月出版,第597-598页.
    [2]雍正《山西通志》卷十七《山川》。
    [3]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四《水利六·汾河》。
    [4]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九《关梁考六》,第3639页.
    [5]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117页.
    [6]民国《新绛县志》卷首《序》,第378-379页。
    [7]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二十一卷《交通志·公路水运篇》,中华书局,1999年12月1版,第 712页。
    [1]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1版,第125页。
    [2]山西省娄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娄烦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04页。
    [1]黎沛虹《简论智伯水攻晋阳》,李乾太、啸虎主编《山西水利史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版,第336-347页.
    [2]姚汉源《先秦时期有关山西水利的神话传说和记载》,《山西水利史论集》,第1-18页。
    [3]黎沛虹《简论智伯水攻晋阳》,《山西水利史论集》,第336-347页。
    [4]郑连第《古代山西水利漫议》,《山西水利史论集》,第19-30页。
    [5]《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第363页。
    [6]《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第1003页.
    [1]嘉靖《太原县志》卷一《古迹》。
    [2]《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222页。
    [3]《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224-225页。
    [1]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1版,第112-113页。
    [2]《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第365页。
    [3]《晋祠水利志》编委会《晋祠水利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1版,第17页。《公共秩序的形成与变迁:对唐宋以来山西泉域社会的历史考察》一文中,指出“…同时通过冲洗盐碱农田,灌溉面积扩大至120顷”,此数据不知从何而来。
    [4]《晋祠志》卷十八《流寓一·陈大夫知白传》,刘大鹏著,慕湘、吕文幸点校《晋祠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1版,第357页。
    [1]《晋祠志》卷十《金石》,第202页。
    [2]《晋祠志》卷十《金石》,第198页。
    [3]元好问《元遗山文集》卷三十三《惠远庙新建外门记》。
    [4]嘉靖《太原县志》卷六《集诗》。
    [5]《晋祠水利志》,第18页。
    [6]《晋祠志》卷二十九《文艺下·楹联》,第545页。
    [1]《晋祠志》卷三十二《河例三》,第601页。
    [2]《晋祠水利志》,第18-19页。
    [3]应廉耕、陈道《以水为中心的华北农业》,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北京大学出版部,第43页。
    [4]《晋祠志》卷三十三《河例四》,第633页。
    [1]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研究组编《中国科技史资料选编——农业机械》,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年.
    [2]《晋祠志》卷三十四《河例五》。
    [3]《晋祠志》卷五《古迹·水磑房院》,第113-114页.
    [1]郝润川《晋祠水磨》,杜锦华主编《晋阳文史资料》,晋阳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年9月版,第246页。
    [2]《晋祠志》卷三十八《河例九》,第694页。
    [3]刘大鹏《晋祠志》卷三十四《河例五》。
    [1]郝润川《晋祠水磨》,杜锦华主编《晋阳文史资料》,晋阳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年9月版,第247页.
    [2]《晋祠志》卷三十八《河例九》,第694页.
    [3]周魁一《<水部式>与唐代的农田水利管理》,《历史地理》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
    [4]王利华《古代华北水力加工兴衰的水环境背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5]《晋祠志》卷五《古迹·水磑房院》,第113页
    [6]刘大鹏《退想斋日记》,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3月10日),第472页。
    [7]刘大鹏《退想斋日记》,民国七年三月初九日(4月19日),第259页。
    [8]刘大鹏《退想斋日记》,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初三日(9月22日),第477页。民国二十九年二月初八日(3月16日)的日记也可看出,草纸的原料为稻草,第552页。
    [9]刘仁庆编著《造纸与纸张》,科学出版社,1977年7月1版,第17页。
    [1]潘吉星著《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3月1版,第210页。
    [2]行龙《从共享到争夺:晋水流域水资源日趋匮乏的历史考察——兼论区域社会史的比较研究》,《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第3-18页。
    [3]戴震《龚导江·记洞涡水》,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一《山川考》引。
    [4]潘吉星著《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3月1版,第213页。
    [5]潘吉星著《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3月1版,第210页。
    [1]牛娅薇《晋泉丰枯考》,《山西水利史论集》,第108-112页。
    [2]《晋祠志》卷五《古迹·水磑房院》,第113页。
    [3]《晋祠志》卷四十二《鱼劫》,第779页。
    [4]《晋祠志》卷三十《河例一》,第577页。
    [5]《晋祠志》卷三十《河例一》,第577页。
    [6]《晋祠水利志》,第101页.
    [7]《晋祠水利志》,第101页。
    [1]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天津事务所调查科《山西省河川测量报告书》(灌溉及水力发电资料),李大雾译,《山西水利·水利史志专辑》1986年第2期。
    [2](日伪)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情况调查报告书》,俞钟玲译,《山西水利·水利史志专辑》1986年第2期。据其序言介绍“本报告书系本所委派研究员长谷川信美,于昭和十四年(1939年)八月二十五日起,历时八天,在山西省太原、太谷、临汾、清源等地进行现地调查结果的综合报告。”
    [3][日]好并隆寺、李大雾译《近代山西分水之争——晋水·县东两渠》,《山西水利史论集》,第396-419页。
    [1]李英明、潘军峰主编《山西河流》,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226页。
    [1]梁四宝、乔守伦《涑水河流域水文变迁及其对盐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年第3、4期。
    [2]乾林、国甲《河东盐池与五姓湖的兴衰》,《晋阳学刊》1990年第5期。
    [1]王铭、孙元巩、仝立功《山西山河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第302页.
    [2]对此问题,《中国自然地理·地貌》是这样表述的:“汾河下游河道原分为两股,一股即从新绛向西流经河津的现在河道;另一股由新绛向南流经阐喜隘口注入运城盆地,再注入黄河.中更新世晚期的构造变动,使闻喜隘口抬升,河道就断流了。目前隘口一带还保留着老河谷形态,其西不远有很厚的河相砂砾石层。”科学出版社,1980年11月1版,第27页。
    [3]《涑水渠图说碑》,见张学会主编《河东水利石刻》,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1版,第192页.
    [4]张国维《涑水源头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期,第146页.张国维《明<涑水渠图>说》,《文物季刊》,1993年第2期.
    [5]刘纬毅《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第191页.
    [6]王铭、孙元巩、仝立功《山西山河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第302页.
    [1]天顺《大明一统志》“绛水,发源绛县,西流入闻喜县,智伯言绛水可灌安邑即涑水上流也。”绛水,成化《山西通志》云:“源出绛县西南二十五里,流入闻喜县界,智伯言绛水可灌安邑,即此.盖涑水上流也。”此处记载的绛水位于绛县西南二十五里,与《明史·地理志》记载的“西北有绛山,绛水出焉”。二者方位互异。
    [2]《中国历史地理集》第七册,元《中部省南部》(第7-8页)中在涑水源头标有太阴山;明《山西》(第52-53页)中涑水源头仍标有太阴山,同时将陈村峪也标绘在图上,位置低于太阴山。第八册清《山西》(第18-19页)图中只标有太阴山。显然《中国历史地图集》认为涑水发源有太阴山阴,自陈村峪流出。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75年第一版。
    [3]《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二百十五《目录·涑水部·汇考》。
    [4]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八《山川》。
    [5]吴体钢、梁四宝、佘可文《山西山河大全》,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87年12月。
    [1]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应山西史学会之邀在山西大学所作报告的纪录》,《晋阳学刊》,1981年第2期。
    [2]《山西航运史》,第12页。图在第13页。图中,涑水河画法比较简单,未交待源头,中间经过安邑北.下游在蒲坂附近入黄河。与后来涑水河入黄路线不一样。
    [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1版,第99页。
    [2]郦道元著,王先谦校《水经注》,巴蜀书社,1985年,第105-106页。
    [1]郦道元著,王先谦校《水经注》,巴蜀书社,1985年,第153-157页。
    [2][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1版,第593页。
    [3][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1版,第593-594页。
    [1]乾隆《蒲州府志》卷二《山川》。
    [2]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山川》。
    [3]乾隆《蒲州府志》卷十八《艺文》。
    [4]乾隆《解州安邑县志》卷二《山川》。
    [1]胡天游《蒲州府复涑姚二渠记》,乾隆《蒲州府志》卷十八《艺文》。
    [1]王铭、孙元巩、仝立功《山西山河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第303页。
    [1]《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河东道一》记载:猗氏县,本汉旧县,即猗顿之所居也.
    [2]《山西航运史》,第18页。
    [3]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山川》。
    [4]《宋史·地理志》,第2366页。
    [5]石凌虚《山西运渠史初探》,李乾太、啸虎主编《山西水利史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版,第322-335页。
    [6]天顺《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山川》。
    [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第101页。
    [1][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1版,第584页.
    [2]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二《水利》。
    [3]《宋史·河渠志》记载:仁宗天圣四年闰五月,陕西转运使王博文等言:“准敕相度开治解州安邑县至自家场永丰渠。行舟运盐,经久不至劳民。”第2366页。
    [1]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山川》。
    [2]周振声《重修新河碑记》,民国《虞乡县新志》卷十《丛考》,第495-496页.
    [3]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山川》。
    [4]王铭、孙元巩、仝立功《山西山河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第304页.
    [1]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二《水利》。
    [2]光绪《虞乡县志》卷二《建置·桥梁》。
    [1]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第1217-1219页.
    [1]乾隆《闻喜县志》卷二《物产》,第21页。
    [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1版,第93-94页。
    [2]山西省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2000年9月1版,第118页。
    [3]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1版,第95页。
    [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1版,第98页。
    [2]谢鸿喜《沙渠河改道及洮水大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1]《山西省自然地图集》,第60页。
    [1]山西省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2000年9月1版,第118页。
    [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六《河东道七·解州》,文海出版社,1971年10月二版,第375页。
    [1]康玉庆《汾涑流域古湖泊的沧桑变迁》,《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二百十五《目录·涑水部·汇考》。
    [3]乾隆《蒲州府志》卷二《山川》。
    [1]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水利》。
    [2]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山川》。
    [3]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山川》。
    [4]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山川》。
    [5]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水利》。
    [1]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水利》。
    [2][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1版,第593页。
    [1]杨铭《巴子五姓晋南结盟考》,《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2]山西省农业遥感研究所《近代湖泊范围示意图》,1983年.转引自:乾林、国甲《河东盐池与五姓湖的兴衰》,《晋阳学刊》1990年第5期。
    [1][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卷二百六十九《序·诗集》,中华书局影印,1987年2月1版,第2804-2805页。
    [1]光绪《续修临晋县志》续下《祥异》,第569-571页。
    [2]光绪《解州志》卷十六《艺文》,第595-596页.
    [3]乾隆《蒲州府志》卷十八《艺文》。
    [4]乾隆《临晋县志》卷八《艺文》。
    [5][清]乔光烈《五姓湖》,《历代名人咏晋诗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6]民国《临晋县志》卷二《山川考》,第439页。
    [7]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物产》,第36页。
    [8]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八景》,第37页。
    [9]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钩沉》,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1]刘英华、张灵生《涑水古今谈》,李乾太、啸虎主编《山西水利史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版,第80-92页。
    [1]李汝宽《创建护城石堤记》,乾隆《闻喜县志》卷十一《艺文》。
    [2]李汝重《创建南桥记》,乾隆《闻喜县志》卷十一《艺文》。
    [3]乾隆《解州夏县志》卷二《山川》。
    [4]乾隆《解州安邑县志》卷二《山川》。
    [5]光绪《解州志》卷之二《山川》。
    [6]乾隆《蒲州府志》卷二《山川》。
    [7]汤沐《渠堰志》,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卷十二《艺文》。
    [8]《水经注疏》卷四《河水》全祖望引。
    [9]《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南道二》。
    [1]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蒲州府·津梁。
    [2]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八《山川》虞乡县。
    [3]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一《山川考》,第3250页。
    [4]汤沐《渠堰志》,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卷十二《艺文》。
    [5]乾隆《蒲州府志》卷二《山川》。
    [6]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山川》。
    [7]周振声《重修新河碑记》,民国《虞乡县新志》卷十《丛考》,第495-496页。
    [1]周振声《重修新河碑记》,民国《虞乡县新志》卷十《丛考》,第495-496页。
    [2]李汝重《创建南桥记》,乾隆《闻喜县志》卷十一《艺文》。
    [3][明]翟繍裳《创修西关石崖记》,乾隆《闻喜县志》卷十一《艺文》。
    [4]李汝重《创建南桥记》,乾隆《闻喜县志》卷十一《艺文》。
    [5]民国《闻喜县志》卷二十二《营建·桥梁》。
    [1]曾舜渔《创建猗氏县涑河桥记》,雍正《猗氏县志》卷七《艺文》。
    [2]雍正《猗氏县志》卷一《桥梁》。
    [3]康熙《夏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4]乔光烈《开濬涑水姚暹渠议》,光绪《解州志》卷十六《艺文》。
    [5]同治《续猗氏县志》卷一《城池·附桥梁》。
    [6]同治《续猗氏县志》卷四《祥异》。
    [1]《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二百十五《涑水部·艺文》。
    [1]张建民、宋俭著《灾害历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1版,第5-7页。
    [2]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10月。
    [1]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编撰《中国近五百来旱涝分布图集》,地图出版社,1981年版。
    [1]同治《续猗氏县志》卷四《艺文》,第505页。
    [2]1745-15[八月初三日阿里衮奏],《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第162-163页。
    [3]1745-7[乾隆十一年正月初六日署理河东盐政众神保奏],《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第160页。
    [1]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卷十二《艺文》。
    [2]民国《解县志》卷一《沟洫略》。
    [3]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蒲州府·堤堰。
    [1]乾隆《闻喜县志》卷一《山川·水利》。
    [2]民国《闻喜县志》卷四《沟洫》。
    [3]乾隆《闻喜县志》卷一《山川·水利》。
    [1]同治《续猗氏县志》卷四《祥异》。
    [2]光绪《解州志》卷二《山川》。
    [3]杨无党《水利策》,乾隆《临晋县志》卷七《杂记下》。
    [4]民国《临晋县志》卷二《山川考》。
    [5]民国《虞乡县新志》卷一《河道图》。
    [6]民国《临晋县志》卷二《山川考》。
    [1]民国《解县志》卷一《沟洫略》。第31-32页。
    [2]民国《临晋县志》卷二《沟渠考》。
    [1]民国《虞乡县新志》卷一《河道图》,第226页
    [2]民国《虞乡县新志》卷十《丛考》,第495-496页。
    [1]乾隆《蒲州府志》卷二《山川》。
    [1]民国《闻喜县志》卷四《沟洫》。
    [2]民国《闻喜县志》卷四《沟洫》。
    [1]乾隆《临晋县志》上篇,卷一《水利篇》。
    [2]乾隆《临晋县志》卷七《杂记下》,第297页
    [3]乾隆《临晋县志》上篇,卷一《水利篇》。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刻本。
    [4]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水利》按。
    [5]民国《解县志》卷一《沟洫略》,第29-30页。
    [6]民国《临晋县志》卷二《沟渠考》。
    [1]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地理研究》,2000年第3期。
    [2]张璞《濬筑涑水崔家湾记》,雍正《猗氏县志》卷七《艺文》。
    [3]张璞《濬筑涑水崔家湾记》,雍正《猗氏县志》卷七《艺文》。
    [4]乔光烈《开濬涑水姚暹渠议》,光绪《解州志》卷十六《艺文》。
    [1]康熙《夏县志》卷一《建置·城池》,第93页。
    [2]乾隆《解州夏县志》卷三《城池》,第241页。
    [3]乾隆《解州夏县志》卷二《山川·渠堰附》。
    [4]《雍正猗氏县志》卷一《桥梁》,第241页。
    [5]《乾隆解州安邑县志》卷二《山川》,第271页。
    [6]《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第2372页。
    [1]姚汉源《黄河水利史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10月1版,第458页。
    [2]同治《续猗氏县志》卷四《祥异》。
    [3]民国《临晋县志》卷二《沟渠考》。
    [4]光绪《虞乡县志》卷八《人物·义行》,第115页。
    [5]光绪《虞乡县志》卷八《人物·义行》,第115页。
    [6]李并成《西北干旱区今天河流的水量较古代河流水量大大减少了吗?——以敦煌地区为中心的探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乾隆《解州夏县志》卷二《山川》。
    [2]民国《解县志》卷二《物产略》,第43-44页。
    [3]民国《解县志》卷二《物产略》,第44页。
    [4]民国《解县志》卷一《沟洫略》。
    [1]民国《解县志》卷一《沟洫略》,第31页。
    [2]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水利》。
    [3]光绪《虞乡县志》卷一《地舆·古迹·丘墓附》,第28页。
    [4]民国《虞乡县新志》卷二《水利》,第253-254页。
    [1]雍正《猗氏县志》卷一《十景》,第224页。
    [2]民国《临晋县志》卷二《山川考》,第439页。
    [1]同治《续猗氏县志》卷四《祥异》,第490页。
    [2]同治《续猗氏县志》卷四《识余》,第493页。
    [3]同治《续猗氏县志》卷四《祥异》,第489页。
    [1]雍正《猗氏县志》卷一《桥梁》,第241页。
    [1]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述评》,《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出版发行,2007年4月,第32-74页。
    [1]奥维尔·谢尔《中国河流断流的地方》,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4月16日。《参考消息》转摘报道时,所用标题为“中国北方河流严重枯竭”,2007年4月10日8版。
    [2]祝魏玮《逝去的子牙河》,《科学时报》,2007年7月9日A1-3版。
    [3]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Oct/218915.htm 记者戴劲松等《每年20个天然湖泊消亡》。
    [1]章开沅《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1]侯甬坚《文章之道:从弄清事实到寻求解释》,《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张晋平编著:《晋中碑刻选粹》,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张正明、科大卫主编:《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天津事务所调查科:《山西省河川测量报告书》(灌溉及水力发电资料),李大雾译《山西水利·水利史志专辑》1986年第2期。
    [日伪]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情况调查报告书》,俞钟玲译,《山西水利·水利史志专辑》1986年第2期。
    张杰编:《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年1月。
    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10月。
    左慧元著:《黄河金石录》,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11月。
    太原晋祠博物馆编注:《晋祠碑碣》,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张学会主编:《河东水利石刻》,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5月。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3月。
    [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
    [北魏]郦道元著、王国维校:《水经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2月。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11月。
    [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8月。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海出版社,1971年10月。
    [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2月。
    [宋]王存撰,魏嵩山、王文楚点校:《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8年8月。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3、24册。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书店,1985年。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
    [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巴蜀书社,1985年6月。
    [清]蒋廷锡等:《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6月。
    [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杭州古籍书店影印,1985年。
    [清]《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9月。
    周魁一等注释:《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中国书店,1990年。
    [明]李侃修、胡谧纂,李裕民、任根珠总点校:《山西通志》,山西省史志研究院、中华书局,1998年11月。
    [清]穆尔赛等修,刘梅、温敞纂:康熙《山西通志》三十二卷,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清]觉罗石麟修,储大文纂:雍正《山西通志》二百三十卷,清雍正十二年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2-550册。
    [清]雅德修,汪本道纂:乾隆《山西志辑要》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清]曾国荃、张煦等修,王轩、杨笃等纂:光绪《山西通志》一百八十四卷、首一卷,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清]戴梦熊修,李方蓁、李方芃纂:康熙《阳曲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清]李培谦、华典修,阎士骧、郑起昌纂:道光《阳曲县志》十六卷,清道光二十三年葛英繁刻本。
    [明]高汝行纂修:嘉靖《太原县志》六卷,明嘉靖三十年刻本。
    [清]员佩兰修、杨国泰纂:道光《太原县志》十八卷、图一卷,清道光六年刻本。
    [清]薛元钊修、王效尊纂:光绪《续太原县志》二卷,清光绪八年刻本。
    [明]杨国桢纂修、王敷学续修:万历《徐沟县志》二卷,明万历三十五年修,四十年续修刻本。
    [清]王勤祥修、王效尊纂:光绪《清源乡志》十八卷、首一卷,清光绪八年梗阳书院刻本。
    [清]俞世铨、陶良骏修,王平格、王序宝纂:同治《榆次县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同治二年凤鸣书院刻本。
    [清]吴师祁、张承熊修,黄汝梅、王效纂:光绪《榆次县续志》四卷,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清]郭晋修,管粤秀纂:乾隆《太谷县志》八卷,清乾隆六十年刻本。
    安恭己等修,胡万凝纂:民国《太谷县志》八卷,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清]恩瑞修,武达材、王舒萼纂:光绪《平遥县志》十二卷,清光绪八年刻本。第17册。
    [清]王志瀜修,黄宪臣纂:嘉庆《灵石县志》十二卷,清嘉庆二十二年刻本。
    李凯朋修,耿步蟾纂:民国《灵石县志》十二卷、图考一卷,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清]刘发岏修,李芬纂:光绪《祁县志》十六卷,清光绪八年刻本。
    [清]王谋文纂修:乾隆《介休县志》十四卷,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清]徐品山、陆元鏸修,熊兆占等纂:嘉庆《介休县志》十四卷,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张赓麟、黄廷槐修,董重纂:民国《介休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民国十三年修,十九年铅印本。
    [清]夏肇庸修,许惺南纂:光绪《交城县志》十卷、首一卷,清光绪八年刻本,江苏凤凰集团,2005年,第25册。
    [清]傅兴修,郑立功纂:康熙《文水县志》十卷,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清]范启坤、王炜修,阴步霞纂:光绪《文水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光绪九年刻本。
    [清]孙和相修,戴震纂:乾隆《汾州府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27册。
    [清]周贻缨修,曹树榖纂:道光《汾阳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清道光三十年修,咸丰元年刻本。
    [清]方家驹、庆文修,王文员纂:光绪《汾阳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光绪十年刻本。
    [清]邓必安修,邓常纂:乾隆《孝义县志》二十卷,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清]刘棨修,孔尚任纂:康熙《平阳府志》三十六卷,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
    [明]邢云路纂修:万历《临汾县志》九卷,明万历十九年刻本。
    [明]邢云路原本,(清)林弘化续纂修:康熙《临汾县志》九卷,清康熙十二年增刻明万历本,《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十册。
    [清]高塘、吴士淳修,吕淙、吴克元纂:乾隆《临汾县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刘玉玑、关世熙修,张其昌等纂:民国《临汾县志》六卷、首一卷,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清]蒋鸣龙修,傅南宫纂:康熙《汾西县志》八卷、首一卷,清康熙十三年刻本,《故宫珍本丛刊》第78册。
    [清]曹宪等修,周桐轩纂:光绪《汾西县志》八卷、首一卷,清光绪七年刻本。
    李钟珩修,王之哲纂:民国《新修岳阳县志》十六卷,民国四年石印本。
    杨世瑛、史标青修,王锡祯纂:民国《重修安泽县志》十六卷,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清]王耀章、龚履坦纂修:光绪《翼城县志》二十八卷,清光绪七年刻本。
    马继桢等修,吉廷彦、马毓琛纂:民国《翼城县志》三十八卷、首一卷,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清]张坊修,胡元琢、徐储纂: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四十卷,清乾隆二十三年敦好堂全书本。
    [清]侯长熺修,王安恭纂:乾隆《续修曲沃县志》六卷,清嘉庆二年刻本。
    [清]张兆衡纂修:道光《新修曲沃县志》十二卷,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清]张鸿达、茅丕熙修,韩子泰纂:光绪《续修曲沃县志》三十二卷,清光绪六年刻本。
    邬汉章修,仇汝功纂:民国《新修曲沃县志》三十卷,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孙奂仑、贺椿寿修,韩垌纂:民国《洪洞县志》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五年铅印本。
    [清]杨廷亮纂修:道光《赵城县志》三十七卷、首一卷,清道光七年刻本。
    [清]崔允昭修,李培谦纂:道光《直隶霍州志》二十五卷、首一卷,清道光六年刻本。
    [清]杨立旭修,白天章纂:光绪《续刻直隶霍州志》二卷,清光绪六年刻本。
    [明]许安纂修:嘉靖《浮山县志》八卷,明嘉靖十一年刻本。明代孤本方志选,第十册。
    [清]庆钟纂修:同治《浮山县志》三十七卷,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清]鹿学典等修,武克明等纂:光绪《浮山县志》三十四卷,清光绪六年刻本。
    任耀先修,乔本情、张桂书等纂:民国《浮山县志》四十二卷,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清]李炳彦修,梁棲鸾纂:道光《太平县志》十六卷、首一卷,清道光五年刻本。
    [清]劳文庆、朱光绶修,娄道南纂:光绪《太平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光绪八年刻本。
    李世祐修,刘师亮纂:民国《襄陵县新志》二十四卷,民国十二年刻本。
    [清]言如泗修,吕瀶等纂:乾隆《解州全志》十八卷、图一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刻《解州全志》本。
    [清]马丕瑶、魏象乾修,张承熊纂;光绪《解州志》十八卷、首一卷,清光绪七年刻本。
    徐嘉清修,曲廼锐纂:民国《解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民国九年石印本。
    [清]言如泗修,吕瀶等纂:乾隆《解州安邑县志》十六卷、首一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刻《解州全志》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58册。
    [清]赵辅堂修,张承熊纂:光绪《安邑县续志》六卷、首一卷,清光绪六年刻本。
    [清]言如泗修,熊名相、吕瀶等纂: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十六卷、首一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刻《解州全志》本。
    [清]李焕扬修,张于铸纂:光绪《直隶绛州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光绪五年刻本。
    徐昭俭修,杨兆泰纂:民国《新绛县志》十卷、首一卷,民国十八年铅印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59册。
    [清]李遵唐纂修:乾隆《闻喜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十一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 2005年,第60册。
    [清]陈作哲修,杨深秀纂:光绪《闻喜县志斠》三卷、首一卷,清光绪六年刻本。
    [清]陈作哲修,杨深秀纂:光绪《闻喜县志补》四卷,清光绪六年刻本。
    余宝滋修,杨韍田纂:民国《闻喜县志》二十五卷,民国七年石印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0册。
    [清]拉昌阿修,王本智纂:乾隆《绛县志》十四卷,清乾隆三十年刻本。
    [清]刘斌修,张于铸纂:光绪《绛县志》十四卷,清光绪六年刻本。
    [清]茅丕熙、杨汉章修,程象濂、韩秉钧纂:光绪《河津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光绪六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2册。
    [清]沈凤翔修,邓嘉绅等纂:同治《稷山县志》十卷,清同治四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2册。
    [清]马家鼎纂修:光绪《续修稷山县志》二卷,清光绪十一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3册。
    [清]蒋起龙纂修:康熙《夏县志》四卷,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
    [清]言如泗修,李遵唐纂:乾隆《解州夏县志》十六卷、首一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刻《解州全志》本。
    [清]黄缙荣、万启钧修,张承熊纂:光绪《夏县志》十卷、首一卷,清光绪六年刻本。
    [清]周景柱等纂修:乾隆《蒲州府志》二十四卷、图一卷,清乾隆十九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6册。
    [清]刘荣和、刘钟麟修,张元懋纂:光绪《永济县志》二十四卷,清光绪十二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7册。
    [清]崔铸善修,陈鼎隆、全谋慥纂:光绪《虞乡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徐贯之、周振声修,李无逸等纂:民国《虞乡县新志》十卷,民国九年石印本,第68册。
    何燊,程瑶階修,冯文瑞等纂:民国《万泉县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七年石印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70册。
    [清]杨令琢纂修:乾隆《荣河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十四年刻本,第69册。
    [清]马鑑等修,寻銮炜纂:光绪《荣河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光绪七年刻本。
    张柳星等修,郭廷瑞纂:民国《荣河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9册。
    [清]王正茂纂修:乾隆《临晋县志》八卷,清乾隆三十八年刻本。
    [清]艾绍濂、吴曾荣修,姚东济纂:光绪《续修临晋县志》二卷,清光绪六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5册。
    俞家骥等修,赵意空等纂:民国《临晋县志》十六卷,民国十二年铅印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65册。
    [清]潘□修,高绍烈等纂,宋之树续修,何世勋等续纂:雍正《猗氏县志》八卷,清康熙五十六年修,雍正七年续修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70册。
    [清]周之桢修,崔曾颐纂:同治《续猗氏县志》四卷,清同治六年刻本。
    [清]徐浩修,潘梦龙纂:光绪《续猗氏县志》二卷,清光绪六年刻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70册。
    太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太原府志集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刘大鹏著,慕湘、吕文幸点校:《晋祠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清]康基田:《河渠纪闻》,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1月。
    [清]康基田编著、郭春梅等点校:《晋乘蒐略》,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晋祠水利志》编委会:《晋祠水利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黄竹三、冯俊杰等编著:《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中华书局,2003年7月。
    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刘纬毅主编:《山西文献总目提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山西省临猗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省临猗县地名志》,内部发行,1986年。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9年12月。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清实录>山西资料汇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山西省水利厅编纂:《汾河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太原市南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太原市南郊区志》,三联书店,1994年。
    [加]Asit K.Biswas著、刘国纬译:《水文学史》,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
    [美]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日]森田明:《清代水利社会史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90年。
    [日]森田明:《清代水利史研究》,(东京)亚纪书房,1974年。
    [日]森田明:《清代水利与地域社会》,福冈中国书店,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5月。
    安介生著:《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柴继光、李希堂、李竹林著:《盐池文化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
    陈桥驿著:《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
    陈桥驿著:《水经注研究四集》,杭州出版社,2003年4月。
    汾河灌区志编委会:《汾河灌区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汾河水库志编纂委员会:《汾河水库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耿怀英、曹才瑞主编:《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晋中),气象出版社,2000年。
    郭雅儒主编:《山西自然灾害》,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9年。
    侯仁之著:《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
    侯甬坚著:《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侯甬坚著:《历史地理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黄锡荃主编:《水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冀朝鼎著、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
    黎风编著:《山西古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7月。
    李令福著:《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乾太、啸虎主编:《山西水利史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李心纯著:《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环境》,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李英明、潘军峰主编:《山西河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林頫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7月。
    刘仁庆编著:《造纸与纸张》,科学出版社,1977年7月。
    刘纬毅主编:《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
    陆大道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伴随共和国成长的五十年》,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潘吉星著:《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3月。
    钱林清、郑炎谋等著:《山西气象》,气象出版社,1991年。
    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研究组编:《中国科技史资料选编——农业机械》,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年。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7年4月。
    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
    施成熙、梁瑞驹主编:《陆地水文学原理》,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年6月。
    石凌虚编著:《山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6月。
    史念海著:《河山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9月。
    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史念海著:《河山集》(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史念海著:《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史念海著:《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8月。
    孙庚年、刘树岗主编:《水旱灾害与治理方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王洪道、窦鸿身主编:《中国湖泊资源》,科学出版社,1989年。
    王铭、孙元巩、仝立功主编:《山西山河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
    王守春主编:《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五集《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与人文要素变化研究》,海洋出版社,1993年11月。
    王元林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王子今著:《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魏特夫著、徐式谷译:《东方专制主义——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吴体钢、梁四宝、佘可文著:《山西山河大全》,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87年12月。
    吴祥定、钮仲勋、王守春等:《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水沙变化》,气象出版社,1994年。
    谢鸿喜著:《<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萧正洪著:《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行龙、杨念群主编:《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严钦尚、曾昭璇主编:《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9月。
    杨纯渊编著:《山西历史经济地理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姚汉源著:《黄河水利史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10月。
    姚启明等著:《山西省地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
    尹钧科、吴文涛著:《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10月。
    应廉耕、陈道著:《以水为中心的华北农业》,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北京大学出版部。
    张步天著:《历史地理学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
    张纪仲著:《山西历史政区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张建民、宋俭著:《灾害历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张修桂著:《中国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
    郑肇经编著:《水文学》,商务印书馆,1958年10月。
    郑肇经著:《中国水利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影印。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9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水利》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3月。
    中国古都学会、太原市人民政府、太原师范学院:《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科学出版社,1980年11月。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文资料整编规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6月。
    重庆市博物馆等:《水文、沙漠、火山考古》,文物出版社,1977年7月。
    周魁一、谭徐明主编:《中华文化通志·水利与交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朱士光著:《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日]好并隆寺、李大雾译《近代山西分水之争——晋水·县东两渠》,李乾太、啸虎主编《山西水利史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版,第396-419页。
    陈桥驿:《<水经注>记载的三晋河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期。
    高策、徐岩红:《繁峙岩山寺壁画<水碓磨坊图>及其机械原理初探》,《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3期。
    高建民:《涑水河流域水灾规律历史研究》,《水利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3期。
    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地理研究》,2000年第3期。
    侯甬坚:《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期。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述评》,《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台 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出版发行,2007年4月。
    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地理集刊》第7号,科学出版社,1964年8月。
    黄盛璋、纽仲勋:《近年我国历史地理研究的进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2期。
    黄伟纶:《“水文”词源初探》,《水文》,1994年第5期。
    靳生禾:《从古今县名看山西水文变迁》,《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康玉庆:《汾涑流域古湖泊的沧桑变迁》,《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李并成:《西北干旱区今天河流的水量较古代河流水量大大减少了吗?——以敦煌地区为中心的探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李乾太:《历史时期潇河流域的水文变迁初探》,《山西水利》,1986年第4期。
    李作霖:《汾河的舟楫之利泛谈》,《山西水利·水利史志专辑》,1987年第1期。
    梁四宝、乔守伦:《涑水河流域水文变迁及其对盐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年第3、4期。
    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陆敏珍:《区域史研究进路及其问题》,《学术界》,2007年第5期。
    乾林、国甲:《河东盐池与五姓湖的兴衰》,《晋阳学刊》1990年第5期。
    桑志达等:《利用卫星遥感、地质、历史资料相结合方法研究太原断层盆地古湖泊、古河道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初步研究》,《山西水利·史志专辑》,1986年第6期。
    石凌虚:《秦汉时期山西水运试探》,《晋阳学刊》,1984年第5期。
    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应山西史学会之邀在山西大学所作报告的纪录》,《晋阳学刊》,1981年第2期。
    田世英:《历史时期山西水文的变迁及其与耕牧业更替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钩沉》,《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水环境和渔业生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期。
    王利华:《古代华北水力加工兴衰的水环境背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王利华:《中古华北的水环境与内河航运问题》,环境史研究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06年11月8-10日,中国台湾。
    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尚义:《历史时期文峪河的变迁》,《山西水利》,1988年第1期。
    王尚义:《太原盆地昭余古湖的变迁及湮塞》,《地理学报》,1997年第3期。
    王守春:《论东汉至唐代黄河长期相对安流的存在及若干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历史地理》第16辑。
    王守春:《论历史流域系统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3期。
    萧正洪:《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谢鸿喜:《沙渠河改道及洮水大泽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辛德勇:《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行龙:《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第6期。
    行龙:《明清以来晋水流域水案与乡村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行龙:《从共享到争夺:晋水流域水资源日趋匮乏的历史考察——兼论区域社会史的比较研究》,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
    行龙:《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史林》,2005年第4期。
    行龙:《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灾害——以“峪水为灾”为中心的田野考察与研究》,《史林》,2006年第2期。
    杨铭:《巴子五姓晋南结盟考》,《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
    张荷、李乾太:《试论历史时期汾河中游地区的水文变迁及其原因》,《黄河水利史论丛》,陕西科技出版社,1987年。
    张荷:《古代山西引泉灌溉初探》,《晋阳学刊》1990年第5期。
    张慧芝:《明清时期潇河河道迁徙原因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期。
    张慧芝:《明代汾州“泄文湖为田”的负面影响》,《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5期。
    张杰:《潇河历史变迁初探》,《太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张俊峰:《明清介休水案与地方社会——对“水利社会”的一项类型学分析》《史林》,2005年第3期。
    张俊峰:《明清以来山西水力加工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
    张宇辉:《历史时期的汾河水利及其水文变迁》,《山西水利》,2001年第5期。
    章开沅:《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赵世瑜:《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利与象征分水之争--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月。
    邹逸麟:《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复旦大学》(社科版),1984年5期。
    高升荣:《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明清时期太湖与关中地区的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李辅斌:《清代河北山西农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吴朋飞:《韩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互动》,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张俊峰:《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社会变迁——基于田野调查的分析与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张俊峰:《乡土社会中的水权意识与社会运行——以明清以来生态环境恶化的晋水流域为例》,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赵天改:《关中地区湖沼的历史变迁》,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5月新1版。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地图出版社,1981年。
    山西省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2000年9月1版。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山西省分省地图册》,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年12月。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75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8),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1982年10月。
    赵永复编:《水经注通检今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