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沙漠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生态人类学最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生态人类学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对特定环境适应的产物。本文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运用生态人类学、民俗学及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干旱地区的文化生态适应,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陆地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许多半干旱地区正逐步成为干旱地区,结果旱情就引起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问题。导致许多人畜死亡的萨赫勒危机是其典型的例子。因此,如今干旱地区的生态状况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对干旱地区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在干旱地区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地点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绿洲是人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存空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和腹地的绿洲成为维吾尔族的主要生存空间。维吾尔族人在适应所处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强烈的适应能力,创造了内陆沙漠干旱区所特有的绿洲农耕文化。
     本文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为例,将达里雅博依维吾尔族人的社会文化放在20世纪初至今的动态的历史过程中,以生态人类学、民族学、生态民俗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达里雅博依人的干旱地区沙漠绿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进行历时性的纵向梳理,并在共时性的背景下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在此过程中,阐述达里雅博依人文化的形成及变迁,并反思文化未来走向。与此同时,试图总结干旱地区沙漠绿洲文化的产生、特点及其生存问题。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分七章,其中正文五章。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选题目的和意义、相关理论与学术史的回顾、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等。
     第二章作为本论题的铺垫部分,在有关研究成果、历史文献以及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达里雅博依人独特的绿洲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强调了达里雅博依人生存环境条件恶劣,生态区位偏僻,地广人稀,社会环境相对封闭等特殊性。
     第三章立足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叙述了达里雅博依人的生计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畜牧生产方式是达里雅博依人对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所作的一种文化选择。
     第四章以饮食、服饰、居住、工具等物质文化层面为研究重点,从生态人类学和生态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沙漠生态环境和畜牧生产方式下的达里雅博依人的物质文化所透露出的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文化阐释,并指出达里雅博依人所处恶劣的沙漠环境的适应使达里雅博依人的沙漠绿洲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性和简单性特点。
     第五章将达里雅博依人的风俗习惯、地方性知识、自然生态观以及民族性格等作为研究重点,探讨了达里雅博依人精神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指出,简朴的风俗习惯,以合作和互助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传统生态知识体系及“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生态观等是他们对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的文化适应的另一重要层面。
     第六章以相关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和个案分析,探讨上世纪80年代后的生态环境变化和社会环境转变的语境下,达里雅博依人所做出的文化调适。同时指出,环境变迁是导致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之一。
     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本章首先透过达里雅博依人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态移民实践,对达里雅博依人的绿洲文化与环境关系的未来趋势进行相应的反思,从而提出了促进达里雅博依人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再者,透过本个案研究,对干旱地区沙漠绿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
     本文最后指出,沙漠绿洲文化是绿洲居民积极适应所处特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结果;沙漠绿洲文化具有地域性、简单性和脆弱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对特干旱区环境的特殊适应过程中形成的;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使沙漠绿洲文化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性,这种文化总是容易受到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支配。因此,一旦生态环境恶化,沙漠绿洲文化的生存危机都是难以避免的。在干旱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极为脆弱的。这一点在西部大开发和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in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Ecological anthropologists generally accept the idea that culture is the result of human adaptation to certain environments. Apply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ethnology, folklore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as well as based on first-hand materials gained from fieldwork, this thesis mainly explores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in a desert arid land,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 a major portion of the lands of the earth are arid or semiarid. Furthermore, many of the semiarid lands of the world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rid. As a result, a great deal of ecological crises and social problems are appearing. The Sahelian Crisis which brought so many people and their herds to death is the best example for this. Thus, the ecology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arid regions is currently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is moment, conducting a study of 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in arid lands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regions.
     Xinjiang, the largest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in China, is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The oasis is the main living spac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n the long-term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oases on the edge and in the hinterlands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have become the main living space of Uyghurs. By adapting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is arid region, Uyghurs have created the unique oasis culture particular to the inland desert arid region.
     This paper, in taking the Deryaboyi Oasis of Yutian County as an example and in putting the oasis culture of the Deryaboyi Uyghurs in a dynamic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examines the representative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Deryaboyi Uyghurs in arid region and their unique Desert Oasis Culture. Theoretically, the paper uses the theories of cultural adaptation in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s well as related theories in ecological folklore and ethnology. Methodologically, it puts together emic and etic research methods and uses the historical document method and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both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contexts. In the process,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Deryaboyi Uyghur's oasis culture and investigates its possible future trends. On the basis of this case stud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ormation, feature and survival of Desert Oasis Culture in this arid region.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Chapter1, the introduction, states the origin,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It also outline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on which this paper based, drawing from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Chapter2draws a picture of the natural and soci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Deryaboyi Uyghurs and emphasizes the features of this environment.
     Chapter3is about the subsistence strategies of the Deryaboyi Uyghurs. Here,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sistence econom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cultural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pastoralism is a successful adaptive strategy in the hyper-arid land, the Taklimakan Desert, which Deryaboyi Uyghurs have achieved.
     Chpater4offers a core descrip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diet, clothing, housing and t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ecological folklore, it present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environment which is revealed in the material culture formed in the background of desert environment and the pastor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It is pointed out in this chapter that Deryaboyi Uyghurs created the unique Desert Oasis Culture with the main features of simplicity, regionality,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adaption to the harsh environment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apter5concerns with spritiual culture. This chapter interpre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iritual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by describing the folk customs, local knowledge, ecological views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Deryaboyi Uyghurs. I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chapter that the simple customs, social realtionship with the main content of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unique traditional local knowledge system and the ecological view of "man as a part of the natural world" comprise 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Deryaboyi Uyghurs to an inhospitable environment and isolated society.
     Chapter6deals with cultural change of Deryaboyi Uyghurs. Special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exploring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Deryaboyi Uyghrus in the context of eco-environmental and socio-environmental change after the1980's. This chapter emphasizes that environmental change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that causes cultural change.
     Chapter7is the conclusio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chapter considers the future trend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ryaboyi Uyghur's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lity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ecological migration issues that Deryaboyi Uyghurs are facing.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own idea regarding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is special group.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Desert Oasis Culture in this arid reg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Deryaboyi Uyghur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ultur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rgues that Desert Oasis Culture is the result of 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the realities of this arid region; that Desert Oasis Culture has the main features of regionality, simplicity and vulnerability; and that the harsh environment of this hyper-arid region has made Desert Oasis Culture inherently fragile, structurally simple and strongly dependent. This culture is always strongly influenc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given that,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is appearing, it is difficult to avoid the crisis of the existence of Desert Oasis Culture. It is clear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environment in arid regions is extremely vulnerable, a point tha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Xinjiang, the unique arid region, and other arid regions.
引文
①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的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62页。
    ①艾赛提·苏莱曼:《达里雅博依:古老文化孤岛的发现及其衰落》,载《艾赛提·苏莱曼论文集》(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1-155页。
    ②吾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萨特玛:是指墙体和屋顶都是用胡杨树枝或红柳条捆扎而成的棚屋。
    ④库麦其:一种埋进烫沙中烤制的馕饼,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物之
    ①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30页。
    ① Peter Marius Veth, M A Smith, Peter Hiscock. Desert peoples: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2005, p.8.
    ①[美]欧·奥尔斯曼、马·切默斯著,骆林生弹:《文化与环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第480-481页。
    ② Emilio F. Moran.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for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84, p.145.
    ①[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5页。
    ②[英]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950页。
    ③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77页。
    ①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等译:《文化唯物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第31页。
    ②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等译:《文化唯物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第65页。
    ③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38-339页。
    ④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2000, p.55.
    ⑤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①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② Emilio F. Moran.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Anthropology. Westview press,1984, p.14.
    ②[英]达尔文著,周建人译:《物种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5页
    ③[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2页。
    ④[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6页。
    ⑤[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52页。
    ①[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7页。
    ②[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2页。
    ③ Stanley J. Ulijaszek. Human Adaptabilit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282.
    ④ Roy A. Rappaport. Ecology, Meaning and Relig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pp.145-147.
    ① Roy A. Rappaport. Pigs for the Ancestors. Ritual in the Ecology of a New Guinea Peopl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p.224.
    ② Donald L. Hardesty.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Toronto: John Willey & Sons,1977, pp.23-24.
    ③ Donald L. Hardesty. Ecological Anthropolog. Toronto: John Willey & Sons,1977.p.46.
    ④ Yehudi A. Cohen. Man in Adaptation: the Cultural Present.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8, pp.41-42.
    ⑤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2000.
    ①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② Frederic H. Wagner: Nomadic Pastoralism: Ecological Adjustment to the Realities of Dry Environment.1980.
    ③ Edited by B J Olembo. Human Adaptation in Tropical Africa. Nairobi:East African Publishing House,1968.
    ④ Richard A. Gould. Pantutjarpa Rockshelter and the Australian Desert Culture. New York: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1977.
    ⑤ Clark.S.Knowlton,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ndian and Spanish American Adjustments to Arid and Semiarid Environments. Lubbock: Texas Technological College,1964.
    ⑥ James W. Vanstone. Athapaskan Adaptation: Hunters and Fishermen of Subarctic Forests.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74.
    ①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9页。
    ②庄孔韶:《云南山地民族(游耕社区)人类生态学初探》,载于中国人类学会编:《人类学研究》续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①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62页。
    ②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①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8-149页。
    ②任国英:《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物质文化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③参见刘源:《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第13页。
    ④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①石奕龙,郭志超主编:《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第5657页。
    ②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8页。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②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③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①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201页。
    ② Corinne Debaine-Francfort, Abduressul Idriss. Keriya, memoires d'un fleuve: archeologie et civilisation des oasis de Taklamakan. Suilly-la-Tour:Findakly; Paris:Electricite de France,2001.
    ① Mettursun Beydulla, Taklamakan Colunde Bir Uygur Koyu Deryabuyi. Ankara: Televizyon Tanitim Tasarim Yayincilik Ltd,2005.
    ①颜秀萍:《新稿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婚姻家庭现状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11-116贝。
    ③阿布都热夏提·木沙江:《塔克拉玛十腹地的自然绿洲——达里雅博依乡》,载于阿布杜拉·苏莱曼编:《世界上只有一个和田:文物故迹、绿洲与文化》(维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5-372页。
    ④买提赛迪·买提卡斯木:《达里雅博依人的风俗习惯》,《美拉斯》,2010年第2、3、4期。
    ①买提赛迪·买提卡斯木:《塔里木文化孤岛》(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42页。
    ②吾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③阿布都热合曼·卡哈尔:《远方的人》(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① Dietor Jakel, Zhu zhengda. Reports on the 1986 Sino-German Kunlunshan Taklimakan Expedition: Kartenbeilage. Berlin:Gesellschaft fun Erdkunde zu Berlin, China:Xi'an Cartographic,1989.
    ②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著:《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③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ondrous Taklimak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Beijing, New York: Science Press, 1993.
    ①武烜:《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翼状胬肉患病率训查》:[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②玉素甫江·阿不拉著:《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①(美)欧·奥尔斯曼、马·切默斯著,骆林生译:《文化与环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②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0页。
    ③[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④[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4页。
    ⑤[美]托马斯·哈定著,韩建军、商戈令译:《文化与进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页。
    ① Julian H Steward. 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 Champaign: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p.35.
    ② Yehudi A. Cohen. Man in Adaptation: the Cultural Present.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8, p.42.
    ③[美]威廉·A·哈维兰著,铁鹏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56页。
    ④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0页。
    ⑤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4页。
    ⑥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的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四期,第62页。
    ①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5页。
    ②常杰、葛滢编著:《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8页。
    ③ Michael A Mares. Encyclopedia of Deserts. 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9, pp.169,512.
    ③沈玉凌:《“绿洲”概念小议》,《干旱区地理》,1994年第2期,第71页
    ⑤ Peter Marius Veth, M A Smith; Peter Hiscock. Desert peoples: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2005, p.5.
    ① Neil Morris. The World's Top Ten Deserts. London: Belitha,1996, p.4.
    ②参见热合木都拉·阿迪拉、塔世根·加帕尔:《对“绿洲概念及分类的探讨》,《干旱区地理》,2000年第2期,第129页。
    ③阿布利孜·牙库甫等编:《维吾尔语详解辞典》(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60页。
    ④钱云、郝毓灵:《新疆绿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⑤刘秀娟:《对绿洲概念的哲学思考》,《新疆环境保护》,1994年第4期,第18页。
    ⑥热合木都拉·阿迪拉、塔世根·加帕尔:《对“绿洲概念及分类的探讨》,《干旱区地理》,2000年第2期,第130页。
    ⑦沈玉凌:《“绿洲”概念小议》,《干旱区地理》,1994年第2期,第72页。
    ⑧周兴佳、李保生、朱峰、王跃:《南疆克里雅河绿洲发育和演化过程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6年第2期,第44页。
    ① Peter Marius Veth, M A Smith; Peter Hiscock. Desert peoples: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2005, p.6.
    ②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ondrous Taklimak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Beijing; New York:Science Press, 1993, p.28.
    ③穆舜英:《楼兰文明的发现及研究》,载穆舜英,张平主编:《楼兰文化研究论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页。
    ①穆舜英:《楼兰古尸的发现及其研究》,载穆舜英,张平:《楼兰文化研究论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4页。
    ①叶学齐:《塔里木盆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页。
    ②倪频融:《达里雅博依绿洲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前景》,《干旱区研究》,1993年第4期,第13页。
    ③此地图来自于网络地图。
    ①谢丽:《清代至民国时期农业开发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生态环境的影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8页。
    ②倪频融:《达里雅博依绿洲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前景》,《干旱区研究》,1993年第4期,第14页。
    ③此图片来自于网络图片。
    ①于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②武烜:《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翼状胬肉患病率调查》:[硕士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第4页。
    ①参见和田行署气象处农气区划办公室、于田县气象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农业气候手册》,内部资料,1984年,第5页。
    ①胡文康:《“死海”中的斗士——塔克拉玛十沙漠中的亚生植物》,《华夏人文地理》,2001年第3期,第71页。
    ②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ondrous Taklimak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Beijing, New York: Science Press, 1993,p.92.
    ①马鸣、Sebastien Lepetz、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刘国瑞:《克里雅河下游及圆沙古城脊椎动物考察记录》,《干旱地区》,2005年第5期,第638页。
    ②潘晓玲、潘晓珍、李永东:《论我国必备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第3期,第18页。
    ①周兴佳,李保生,朱峰,王跃:《南疆克里雅河绿化走发育和演化过程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6年第2期,第45页。
    ②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ondrous Taklimak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Beijing; New York:Science Press, 1993,p.76.
    ③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ondrous Taklimak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Beijing; New York:Science Press, 1993, p.72.
    ①储国强、刘嘉麒、孙青、陈锐、穆桂金:《新疆克里雅河洪泛事件与树轮记录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3期,第254页。
    ①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李述礼》,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201页。
    ①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ondrous Taklimak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Cheng.Beijing; New York: Science Press,1993, p.39.
    ② Edited by Richard Borshay. Lee.The Kung San: Men, Women, and Work in a Foraging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92.
    ③ John Kinahan. Pastoral Nomads of the Central Namib Desert: the People History Forgot. Windhoek, Namibia: Namibia Archaeological Trust: New Namibia Books,1991, p.14.
    ①加依:今于田县加依乡,位于克里雅河中游维吾尔族人聚居的于田绿洲古农区之一,与木尕拉邻接。
    ②木尕拉:今于田县木尕拉镇,位于克里雅河中游维吾尔族人聚居的于田绿洲古农区之一,与加依邻接。
    ①2011年9月27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卡尔玛克人”是指17世纪准噶尔人。
    ③参见吾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8页。
    ④罗沛、马宏建:《沙漠绿洲克里雅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⑤罗沛、马宏建:《沙漠绿洲克里雅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⑥刘伟强、崔银秋、张全超、周慧、朱泓.:《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封闭人群常染色体基因座D5S818、D7S820和D13S317遗传多态性》,《吉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4贝。
    ①朱大军:《沙漠人和沙漠村落》,《旅游》,1996年第7期,第9页。
    ②参见买提赛迪·买提卡斯木:《塔里木文化孤岛》(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54页。
    ③参见Mettursun Beydulla.Taklamakan Coliinde Bir Uygur Koyu Deryabuyi. Ankara: Televizyon Tanitim Tasarim Yapincilik Ltd,2005, p.6.
    ①参见笔者2011年10月31日的访谈记录。
    ②段然慧、崔银秋、周慧、朱泓:《塔克拉玛十沙漠腹地隔离人群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遗传学报》,2003年第5期,第440-441页。
    ③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199-201页。
    ①马克·奥里尔·斯坦因著,殷晴、剧世华、张南、殷小娟译:《沙埋和田废墟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263-264页。
    ②景爱:《沙漠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第282页。
    ①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著:《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十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98页。
    ②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80页。
    ③阿迪力·穆罕默德:《古代和田》(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①2011年10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② Edited by Richard B. Lee, Irven DeVore. Kalahari Hunter-Gatherers: Studies of the IKung San and Their Neighbo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176.
    ① Donald L Hardesty.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Toronto: John Willey & Sons,1977, p.142.
    ①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著:《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81页。
    ③米吉提·巴克:《寂静的地方——达里雅博依村》,《新下艺术》,1989年第1期,第61页。
    ④来自于于田县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⑤颜秀萍:《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婚姻家庭现状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11页。
    ⑥此数据来自于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达里雅博依村2009年《四知四清四掌握》统计资料。
    ⑦此数据来自于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提供的内部资料。
    ①谢彬著,杨镰、张颐青整理:《新疆游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2-183页。
    ②马克·奥里尔·斯坦因著,殷晴、剧世华、张南、殷小娟译:《沙埋和田废墟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
    ①阿克萨卡尔是维吾尔族语,“头领”、“家族族长”之意。
    ②2011年9月2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③参见达里雅博依乡政府提供的内部资料。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80页。
    ①钱云、郝毓灵:《新疆绿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①转引自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②[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3页。
    ③ Donald L. Hardesty.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Toronto: John Willey & Sons,1977, p.8.
    ④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5页
    ①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②吴正:《我国的沙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3页。
    ① Frederic H. Wagner. Nomadic Pastoralism: Ecological Adjustment to the Realities of Diy Environment.1980, p.10.
    ②和田行署气象处农气区划办公室、于田县气象站编:《新疆维开尔自治区于田县农业气候于册》,内部资料,1984年,第51页。
    ③余信龙等:《首次对塔克拉玛干大膜腹地达里雅布依村——八种生物源性疫病的调查报告》,《新疆畜牧业》,1994年第2期,第15页。
    ④2010年8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26.
    ②2011年10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0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 Damiel G. Bates, Elliot M. Fratk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Boston:Allyn and Bacon,2003, p.102.
    ③娜拉:《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①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46.
    ②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9,第280页。
    ①和田行署气象处农气区划办公室、于田县气象站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农业气候手册》,内部资料,1984年,第52页。
    ①2011年10月27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①2012年1月8日笔者电话房谈记录。
    ①[日]石田英一郎等著,金莎萍译:《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②[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褚建芳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①2011年10月25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2011年10月1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笔记。
    ①2011年10月14日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日]石田英一郎等著,金莎萍译:《人类学》(第26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43页。
    ②[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褚建芳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③马坚译:《古兰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①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②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p.29-30.
    ①杨圣敏:《回纥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28页。
    ②[英]埃文思 普里查德著,褚建芳等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2页。
    ②马鸣、Sebastien Lepetz、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刘国瑞:《克里雅档口下游及圆沙古城脊椎动物考察记录》,《干旱地区》,2005年第5期,第638页。
    ③[美]威廉·A·哈维兰著,铁鹏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68页。
    ④参见董欣宾、郑奇著:《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①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37.
    ② Edited by Richard B. Lee and Irven DeVore. Kalahari Hunter-Gatherers: Studies of the IKung San and Their Neighbor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37.
    ③ Daniel G Bates, Elliot M. Fratk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Boston:Allyn and Bacon,2003, p.210.
    ④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105.
    ①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②查拉克:维吾尔族传统的重量单位,在达里雅博依人中一查拉克等于17斤。
    ③2010年8月25日笔者在于田县木尕拉镇的访谈记录。
    ④2011年10月6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0日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方谈记录。
    ②先拜巴扎:是指今于田县先拜巴扎镇。
    ③2011年10月17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④2011年10月30日笔者在于田县加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阿布都热夏提·木沙江:《塔克拉玛十沙漠腹地的自然绿洲——达里雅博依乡》,载阿布杜拉·苏莱曼编:《世界上只有一个和田——文物故迹、绿洲与生态》(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0页。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0,165页。
    ② Emilio F. Moran.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Anthropology. Westview press,1984, p.205.
    ① R Chen, J Liu, W Niu, X Deng. Critical Controlling of PRED System of Oasis Ecology in the Arid Region of Central Asia: A Case Study of Keriya River Valle Oases. X pan. Ecosystems Dynamics, Ecosystem-Society Interac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for Semi-Arid and Arid Land. Washington:SPIE,2003, p.317.
    ②2011年9月28日1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③曾地派:当地人取水用的下井独木梯,它是用斧了在一根直径25-30厘米的胡杨木上砍出台阶做成的,此台阶是每隔20厘米处坎一个缺口来做成。
    ①于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②药茶是由一定定量的茴香、地锦草、蒺藜、玫瑰、莳萝、孜然及香菜等材料掺杂制成的具有一定疗效的粉体。这种药茶能抗疲劳、兴奋中枢和保肝利尿作用。于田维吾尔族人习惯饮用这种药茶。
    ①参见阿布都热合曼·喀哈尔:《远方的人》(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4-205页。
    ②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17页。
    ①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43.
    ② Lloyd Cabot Briggs. Tribes of the Sahara. Chicag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p.245.
    ①2011年10月23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 Richard Borshay Lee. The !Kung San: Men, Women, and Work in a Foraging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265.
    ①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22页。
    ②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③2011年9月2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2年1日20日笔者电话访谈记录。
    ②2011年10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③2011年10月6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买托合提·据来提:《新疆于田克里雅人社会习俗变迁研究——以达里雅博依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大学,2011年,第6页。
    ①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2000, p.181.
    ②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2000, p.181.
    ①和田行署气象处农气区划办公室、于田县气象站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农业气候手册》,内部资料,1984年,第5页。
    ①马克·奥里尔·斯坦因著,殷晴、剧世华、张南、殷小娟译:《沙埋和田废墟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202203页。
    ②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① Edited by Richard B. Lee, Irven DeVore. Kalahari Hunter-Gatherers: Studies of the IKung San and Their Neighbors,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43.
    ①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25页,
    ②唐纳德·L·哈德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①于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②此数据米自于于田县草场管理局提供的内部资料。
    ③于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7页。
    ④ Damiel G. Bates, Elliot M. Fratkin. Cultural Anthropology(3rd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2003, p.102.
    ①[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121页。
    ②2012年1月20日笔者电话访谈目录。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5、181页。
    ①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315所,伊弟利斯:《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学报》,1998年第12期,第29页。
    ②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2000, p.96.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5页
    ② Edited by Richard B. Lee and Irven DeVore. Kalahari Hunter-Gatherers: Studies of the IKung San and Their Neighbor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p.67-68.
    ③ Edited by Richard Borshay. Lee. The! Kung San: Men, Women, and Work in a Foraging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107.
    ①2010年8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②[美]欧·奥尔斯曼、马·切默斯著,骆林生译:《文化与环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第253-254页。
    ③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2000, p.96.
    ①[英]爱德华·B·泰勒著,连树声译:《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8页。
    ①[美]威廉·A·哈维兰著,铁鹏译:《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页。
    ① Wendell H Oswalt. Habitat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London: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3, p.14.
    ②2010年8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唐纳德·L·哈迪斯特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②转引自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71页。
    ①2011年10月1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②2011年10月17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2日笔者往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②在当地人语言中足指17世纪侵入今于田县一带的准噶尔人。
    ③参见阿布都热夏提·木沙江:《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自然绿洲——达里雅博依乡》,载于阿布杜拉·苏莱曼编:《天下只有一个和田——文化故迹、绿洲与生态》(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0页。
    ①[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51页。
    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民俗学概论》(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72页。
    ① Edited by Jane C. Steward, Rober F. Murphy. Evolution and Ecology: Essays 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by Julian H. Stewar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7, p.47.
    ②2011年10月5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③[日]石田英一郎等著,金莎萍译:《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80页。
    ①政协于田县委员会编:《于田县文史资料》(5)(维文),内部资料,2010年,第85-86页。
    ②[美]卢克·拉斯特著,王媛、徐默译:《人类学的邀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4页。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②尼卡哈仪式是穆斯林人婚礼的一项特殊的重要仪式,是请伊斯兰教的宗教人士——阿訇念“尼卡哈”(阿 拉伯语音译,意为“结合“,即征婚词)。
    ①买提赛迪·买提卡斯木:《达里雅博依人独特的风俗习惯》,《美拉斯》,2010年第3期,第33页。
    ②买提吐尔逊·苏莱曼:《关于达里雅博依的杂谈》,《阔克布拉克(天泉)》,2005年第2期,第16页。
    ③2011年9月2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美]斯图尔德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遠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647页。
    ② James W. Vanstone. Athapaskan Adaptation: Hunters and Fishermen of Subarctic Forests.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74, p.101.
    ③ Donald L. Hardesty.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Toronto: John Willey & Sons,1977, p.127.
    ④唐纳德·L·哈迪斯特著,郭凡译:《生态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①2011年10月1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2010年8月21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3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②2010年8月17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10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①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36.
    ②唐纳德·L·哈迪斯特著,郭凡译:《生态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①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47.
    ①[瑞典]贝格曼:《新疆考古记》(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7页。
    ②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315所,伊弟利斯:《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学报》,1998年第12期,第34页。
    ③乃孜尔:穆斯林祭祀亡人的一种宗教仪式,仪式中请阿訇念经和请村民吃丧饭。
    ①克利福德·吉尔兹著,万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①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②李现国:《新疆风十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1页。
    ③高军:《新疆典型荒漠植物胡杨“肥岛”特征与生态学意义》[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第2页。
    ①[美]欧·奥尔斯曼、马·切默斯著,骆林生译:《文化与环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第73页。
    ② Philip A. Clarke. Aboriginal People and Their Plants. Dural, N.S.W.:Rosenberg,2007, p.8,12.
    ②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①参见笔者2012年1月28月电讯方毯记录。
    ②参见笔者2012年1月28日的电话访淡记录。
    ③尹绍亭、秋道智弥主编:《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①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ondrous Taklimak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Beijing; New York: Science Press, 1993, p.146.
    ①2011年10月1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据当地人说,卡尔玛克人(准噶尔人)侵入达里雅博依,掠夺他们的食物和牲畜。卡尔玛克人抓住巴热克家族的族长——尤木拉克·巴热克并把他绑了起来。后来尤木拉克·巴热克伺机逃走。于是卡尔玛克人抓住尤木拉克·巴热克的妻子并在一个沙岗旁边的胡杨树上吊死了她。此后,此处被称为“额勒墩”(ildong)
    ②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①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①2011年10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2011年10月20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9月26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2011年10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0年8月19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有些老人的身上会长出黑斑,尤其脸部特别的明显。
    ③ William A. Stini. Ecology and Human Adaptation. Dubuque, Lowa: W.C. Brown Co.,1975, p.65.
    ④达里雅博依乡政府提供的内部资料
    ①喀群公社:人民公社时期,于田的一个行政区,指今木尕拉镇一带。
    ②政协于田县委员会编:《于田县文史资料卫生志》(6)(维文),内部资料,2011年,第265266页。
    ③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编辑:《中国沙漠植物志》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52页。
    ④2011年1月29日笔者电话访谈记录。
    ①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研究室编:《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甘肃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12页。
    ②红柳的一种,生于在达里雅博依绿洲的边缘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一带的较高的沙丘上。
    ③2011年10月2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11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用骆驼蓬和从街头捡的柴火烟熏小孩的脸且口念“isriq isriq”(意思是要妖邪退避)来祛除导致疾病之鬼灵的与萨满教有关的一种除疾术。
    ③法提哈是《古兰经》的第一章,在礼拜、祈祷中,都是必读的、首要的一章。其主要内容是:赞颂归于安拉——养育宇宙万类的主,普慈、特慈的主,掌管报应目的主!我们只崇拜你,我们只想你求助。求你指引我们正路——爱你施恩者的路。不是你所恼怒者的路,也小是执迷不悟者的路。
    ①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2006年,第208页。
    ②2010年8月21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③吉尕:一头或二头毛驴在前面,一头或二头毛驴在后面,用两个胡杨长木,用绳了拴紧,类似形成抬架,在抬架上铺上毯子,被子,上面再躺病人。当时没有任何运输工具,就制作简单的吉尕
    ④2011年10月1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⑤2011年10月11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 Ann McElroy, Patricia K.Townsend. Medical Anthropology in Ecological Perspective.Belmont:Wadswotth Inc.1979, p.13.
    ②阿布都热合曼·卡哈尔:《远方的人》(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③段然惠:《亲历大河沿》,《华夏人文地理》,2004年第9期,第102页。
    ④鲁莽:《沙漠原始村落探秘》,《海内与海外》,2000年第2期,第34页。
    ①[美]欧·奥尔斯曼、马·切默斯著,骆林生译:《文化与环境》,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第2324页。
    ②迪木拉提·奥玛尔:《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①胡文康:《走进塔克拉玛十》,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8页。
    ①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7页。
    ②尚昌平:《克里雅闻所未闻的故事》,《风景名胜》,2004年第12期,第57页。
    ①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7页。
    ②2010年8月14日笔者在于田县的房谈记录。
    ①2010年8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0年8月21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②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①2011年10月1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93页。
    ①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64页。
    ②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③[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饪译:《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56页。
    ① Donald L. Hardesty.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Toronto: John Willey & Sons,1977, p.46.
    ②[瑞典]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亚洲腹地旅行记》,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200-206页。
    ①该个案中的50年代是指20世纪的50年代。
    ②2010年8月19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③该个案中的60年代是指20世纪的60年代。
    ④2010年8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①胡文康:《走进塔克拉玛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②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③于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
    ①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著:《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10页。
    ①于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②参见于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3、174页。
    ①小海了是指当洪水冲击河堤而出现的较深的大沟,当洪水来的时候这些地方被水所淹没。
    ②2011年10月23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淡记录。
    ③2011年10月23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④2011年10月20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2000, p.132.
    ①2010年8月19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参见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①阿木提江·勇迪译:《沙漠中的世外桃花源》,新疆青年,1988年第8期,第44页。
    ①达里雅博依乡政府提供的内部资料。
    ②米吉提·巴克:《寂静的地方——达里雅博依村》,《新玉艺术》,1989年第1期,第65页。
    ①米吉提·巴克:《寂静的地方——达里雅博依村》,《新玉艺术》,1989年第1期,第65页。
    ①米吉提·巴克:《寂静的地方——达里雅博依村》,《新玉艺术》,1989年第1期,第61页。
    ①罗康隆:《论文化适应》,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0页。
    ②罗康隆:《论文化适应》,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0页。
    ①2011年10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0年8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11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2日笔者在达毕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6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31日笔者在于田县的访谈记录。
    ②图格勒热米兹:属达里雅博依乡以北的六小队的一个地方,如今已经干枯了
    ③2011年10月17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于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②2011年10月25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达里雅博依乡政府提供的内部资料。
    ②2011年10月19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①2010年8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阿布都热夏提·木沙江:《塔克拉玛十沙漠腹地的自然绿洲——达里雅博依乡》,载于阿布杜拉·苏莱曼编:《世界上只有一个和田》(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3页。
    ①阿布都热夏提·木沙江:《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自然绿洲——达里雅博依乡》,载于阿布杜拉·苏莱曼编:《天下只有一个和田——文物故迹、绿洲与生态》,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3页。
    ②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56
    ①2011年10月6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0年8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1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0年8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20页。
    ①2011年10月2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0年8月19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2011年10月20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6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房谈记录。
    ②参见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85387页。
    ①参见乌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86页。
    ②2011年9月20日笔者在于田县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2010年8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①倪频融:《达里雅博依绿洲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前景》,《干旱区研究》,1993年,第4期第15页。
    ②转引自杨小平:《绿洲演化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关系初探——以克里雅河下游地区为例》,《地学前缘》,2001年第1期,第87页。
    ③倪频融:《达里雅博依绿洲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前景》,《干旱区研究》,1993年第4期,第15页。
    ① Dieter Jakel, Ju Zhenda:Reports on the 1986 Sino-German Kunlunshan Tankimakan Expedition: Kartenbeilage. Berlin:Casellschaft fur Erdkunde zu Berlin, China: Xi'an Cartographic,1989, p.109.
    ①该个案中所提及的80年代是指20世纪的80年代。
    ②2011年10月14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于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1页。
    ②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著:《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81页。
    ①崔延虎:《生态决策与新疆大开发》,《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33页。
    ①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著:《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81页。
    ②参见笔者2011年10月18日的访谈记录。
    ①2011年10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 Dieter Jakel, Ju Zhenda.Reports on the 1986 Sino-German Kunlunshan Tankimakan Expedition:Kartenbeilage. Berlin: Casellschaft fur Erdkunde zu Berlin, China: Xi'an Cartographic,1989, p.97.
    ②倪频融.达里雅博依绿洲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前景,《干旱区研究》,1993年第4期,第15页。
    ③海鹰:《达里雅博依绿洲的生态问题及其维护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81页。
    ①孟琳琳,包智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48页。
    ②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18页。
    ①2011年10月19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孟琳琳,包智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49页。
    ①2011年10月17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淡记录。
    ①2011年10月31日笔者在于田县的访谈记录。
    ②2011年10月22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2012年2月23日笔者电话访谈记录。
    ②2012年2月24日笔者电话访谈记录。
    ③2012年2月24日笔者电话房谈记录。
    ①于田县草原站提供的内部资料。
    ②任国英:《内蒙古鄂托克旗生态移民的人类学思考》,《黑龙江民族从刊》,2005年第5期,第44页。
    ①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著:《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62页。
    ②生态公益林:根据生态重点性登记和生态脆弱性登记两个指标而区划出的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①2011年10月18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②参见笔者2011年9月29日笔者在达里雅博依乡的访谈记录。
    ① Dieter Jakel, Ju Zhenda. Reports on the 1986 Sino-German Kunlunshan Tankimakan Expedition:Kartenbeilage. Berlin: Casellschaft fur Erdkunde zu Berlin, China: Xi'an Cartographic,1989, pp.110-111.
    ②爱德华·韦尔著,刘达成、杨兴永编译:《当代原始民族》,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①包智明:《从多远、整体视角看西部的生态与文化保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13日,第011版
    ①[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② Yehudi A. Cohen. Man in Adaptation: the Cultural Present.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8, p.42.
    ① Edited by Eric Alden Smith, Bruce Winterhalder. Evolutionary Ecology and Human Behavior. Newyork: Aldine De Gruyter,1992, p.167.
    ②[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3页
    ③ Edited by Eric Alden Smith, Bruce Winterhalder. Evolutionary Ecology and Human Behavior. Newyork: Aldine De Gruyter,1992, p.61.
    ① 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 West view Press,2000, p.8.
    ②[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119、52页。
    ①[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7页。
    ② Edited by Richard B. Lee and Irven DeVore. Kalahari Hunter-Gatherers: Studies of the IKung San and Their Neighbo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p.113-114.
    ① 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1991, p.43.
    ①[英]麦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② Yehudi A. Cohen. Man in Adaptation. the Cultural Present.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8, p.48.
    ②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①[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遠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49页。
    ②王如松、周鸿著:《人与生态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③王如松、周鸿著:《人与生态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①胡文康:《走进塔克拉玛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5页。
    ①钱云、郝毓灵:《新疆绿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② 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ondrous Taklimakan: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Beijing; New York:Science Press, 1993, p.72.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美]欧·奥尔斯曼、马·切默斯.文化与环境(骆林生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5](美]史徒华.文化变迁的理论(张恭启译).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6]达尔文.生物起源(周建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英]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美)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韩建军、商戈令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0](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英]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
    [13]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4][美]卢克·拉斯特.人类学的邀请(王媛,徐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5]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5.
    [16](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日]石田英一郎等著.人类学(金莎萍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8](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万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 译出版社,2004.
    [19]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0]唐纳德·L·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1]尹绍亭、秋道智弥主编.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北京:中央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2]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3]爱德华.韦尔.当代原始民族(刘达成、杨兴永译).城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24]周鸿.生态学的宿命——人类生态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5]娜拉.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分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6]常杰、葛滢编著.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7]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8][英)麦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9]李旭丹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0]米尔顿袁同凯.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周建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1]董欣宾、郑奇.魔语: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2]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3]任国英.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物质文化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34]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5]石奕龙、郭志超主编.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合肥:黄山书社,2004.
    [36]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7]迪木拉提·奥玛尔.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38]威廉·A·哈维兰.代人类学(王铭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9](德]汉斯.萨克赛著.生态哲学(佩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40]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张海洋、王曼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1]吴正.我国的沙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2]景爱.沙漠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43]谢丽.清代至民国时期农业开发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生态环境的影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4]赵珍.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5][瑞典)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李述礼译).上海书店,1984.
    [46]马克.奥里尔·斯坦因·沙埋和田废墟记(殷晴,剧世华,张南,殷小娟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47]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48]胡文康.走进塔克拉玛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49]柳先修.走进于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
    [50]尚昌平.沿河而居.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51]罗沛、马宏建.沙漠绿洲克里雅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52]吴景山.丝绸之路考察散记.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53]王嵘.昆仑之雾于阗.昆明:云南人名出版社,2002.
    [54]李现国.新疆风土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55]王嵘.无声的塔克拉玛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
    [56]穆舜英、张平.楼兰文化研究论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57]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著.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8]谢彬著.杨镰张、颐青整理.新疆游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59]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0]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61]杨圣敏.回纥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62]班固.汉书(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
    [63]范哗.后汉书(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
    [64]于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田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65]和田行署气象处农气区划办公室、于田县气象站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农业气候手册.内部资料,1984.
    [6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6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册.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994.
    [68]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编辑.中国沙漠植物志(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69]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研究室编.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3.
    [70]钱云、郝毓灵.新疆绿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71]叶学齐.塔里木盆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Peter Marius Veth, M A Smith, Peter Hiscock. Desert peoples: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Malden, MA:Blackwell Pub.,2005.
    [2]Julian H Steward.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 Champaign: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3]Donald L. Hardesty.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Toronto: John Willey & Sons, 1977.
    [4]Emilio F. Moran. Human adap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2000.
    [5]Emilio F. Moran.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Anthropology. Westview press,1984.
    [6]Emilio F. Moran. The Ecosystem Approach in Anthropolog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
    [7]Daniel G Bates, Fred Plog. Human Adaptive Strategies. New York:McGraw-Hill, 1991.
    [8]Yehudi A. Cohen. Man in Adaptation:the Cultural Present. 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8.
    [9]Stanley J. Ulijaszek. Human Adaptabilit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0]Edited by Richard B.Lee, Irven DeVore. Man the Hunter. 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8.
    [11]Edited by Richard B. Lee, Irven DeVore. Kalahari Hunter-Gatherers:Studies of the Kung San and Their Neighbor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12]Richard B Lee. The! Kung San: Men, Women, and Work in a Foraging Societ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13]Tanaka, Jiro. The San Hunter-Gatherers of the Kalahari: A Study in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1980.
    [14]Roy A. Rappaport. Ecology, Meaning and Relig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15]Roy A. Rappaport. Pigs for the Ancestors. Ritual in the Ecology of a New Guinea Peopl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16]William A. Stini. Ecology and Human Adaptation. Dubuque, Lowa: W.C. Brown Co.,1975.
    [17]Edited by Eric Alden Smith, Bruce Winterhalder. Evolutionary Ecology and Human Behavior. Newyork:Aldine De Gruyter,1992.
    [18]Edited by N. Blurton Jones, V. Reytonlds,Human Behavior and Adaptation, London:Taylor & Francis Ltd.,1978.
    [19]Bennett, John William. The Ecological Transition: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Human Adaptation. New Brunswick, N.J.:Aldine Transaction,1976.
    [20]Robert M. Netting. Cultural Ecology. 2nd ed. Illinois:Waveland Press,1986.
    [21]Weingart, Peter. Human by Nature: Between B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s.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7.
    [22]John W. Bennett. Human Ecology as Human Behavior: Essay i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Anthropology. 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3.
    [23]Edited by Bruce Cox. Cultural Ecology: Reading on the Canadian Indians and Eskimos. McClrlland and Stewart,1973.
    [24]Bronislaw Szerszynsky. Nature Performed: Environment,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2003.
    [25]Carleton S. Coon. Racial Adaptation. Chicago:Nelson-Hall,1982.
    [26]Edited by Paul T. Baker, J. S. Weiner. The Biology of Human Adaptabilit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
    [27]Eited by George Serban. Psychology of Human Adaptation: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the Kittay Scientific Foundation held April 6-8,1975. New York: Plenum Press,1976.
    [28]Edited by Carole L.Crumley. Historical Ecology:Cultural Knowledge and Changing Landscapes. Santa Fe, N.M.: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1994.
    [29]Philip A. Clarke. Aboriginal People and Their Plants. Dural, N.S.W.:Rosenberg, 2007.
    [30]Wendell H Oswalt. Habitat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London: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3.
    [31]Edited by Napoleon A. Chagnon, William Irons, Evolutionary Ecology and Human Social Behavior,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North Scituate: Duxbury Press,1979.
    [32]Frederic H. Wagner. Nomadic Pastoralism:Ecological Adjustment to the Realities of Dry Environment,1980.
    [33]John Kinahan. Pastoral Nomads of the Central Namib Desert:the People History Forgotten. Windhoek, Namibia:Namibia Archaeological Trust:New Namibia Books,1991.
    [34]Edited by B J Olembo.Human Adaptation in Tropical Africa. Nairobi:East African Publishing House,1968.
    [35]Ann McElroy, Patricia K.Townsend. Medical Anthropology in Ecological Perspective.Belmont:Wadswotth Inc,.1979.
    [36]Edited by Jane C.Steward, Rober F. Murphy. Evolution and Ecology:Essays 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by Julian H.Steward.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7.
    [37]Raymond Scup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Global Perspective.4th ed. 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0.
    [38]Lloyd Cabot Briggs. Tribes of the Sahara. Chicag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39]Damiel G. Bates, Elliot M. Fratk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3rd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2003.
    [40]Robert Boyd, Peter J. Richers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41]John W. Bennett. Human Ecology as Human Behavior: Essay in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Anthropology. 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3.
    [42]Team of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ondrous Taklimakan:integrate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Beijing, New York:Science Press,1993.
    [43]Nathaniel Harris. Atlas of the World's Deserts, New York:Fitzroy Dearborn, 2003.
    [44]Paul R Ehrlich, Anne H Ehrlich, John P Holdren. Human Ecology Problems and Solutions. San Francisco:W.H. Freeman,1973.
    [45]Neil Morris. The World's Top Ten Deserts. London:Belitha,1996.
    [46]Michael A Mares. Encyclopedia of Deserts.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9.
    [47]Dieter Jakel, Ju Zhenda. Reports on the 1986 Sino-German Kunlunshan Tankimakan Expedition:Kartenbeilage. Berlin:Casellschaft fur Erdkunde zu Berlin, China: Xi'an Cartographic,1989.
    [48]Conference(2002,Oct Hangzhou, China), X Pan. Ecosystems Dynamics, Ecosystem-Society Interac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for Semi-Arid and Arid Land. SPIE,2003.
    [49]Mettursun Beydulla.Taklamakan Colunde Bir Uygur Koyii Deryabuyi. Ankara:Televizyon Tanitim Tasarim Yapincilik Ltd,2005.
    [50]Corinne Debaine-Francfort, Abduressul Idriss. Keriya, memoires d'un fleuve archeologie et civilisation des oasis de Taklamakan. Suilly-la-Tour:Findakly; Paris:Electricite de France,2001.
    [1]吾买尔江·依明.塔里木心中的火.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阿布都热合曼·卡哈尔.远方的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3]阿布都拉·苏莱曼编.天下只有一个和田——文物故迹、绿洲与生态.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4]阿迪力·穆罕默德.古代和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5]艾赛提·苏莱曼.艾赛提·苏莱曼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6][瑞典)贝格曼.新疆考古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7]阿布都克热木·热合曼.维吾尔民俗学概论.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8]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维吾尔族风俗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9]安尼瓦尔·赛买提.维吾尔民间禁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10]政协于田县委员会编.于田县文史资料(4).内部资料,2009.
    [11]政协于田县委员会编.于田县文史资料(5).内部资料,2010.
    [12]政协于田县委员会编.于田县文史资料(6).内部资料,2011.
    [13]阿布利孜·牙库甫等编.维吾尔语详解辞典(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14]买提赛迪·买提卡斯木.塔里木文化孤岛.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1]杨圣敏.干旱地区的文化——吐鲁番维吾尔族社区调查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7.
    [2]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3.
    [3]买托合提·据来提.新疆于田克里雅人社会习俗变迁研究——以达里雅博依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大学,2011.
    [4]武炬.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翼状胬肉患病率调查:[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8.
    [5]刘源.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 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6]高军.新疆典型荒漠胡杨“肥岛”特征与生态学意义:[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8.
    [7]李生英.新疆生土建筑的研究——以吐鲁番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7.
    [1]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04):62-67.
    [2]颜秀萍.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婚姻家庭现状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8(05):111-116.
    [3]祁进玉.生态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广西民族研究,2009(01).47-52.
    [4]付广华.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概念、预设与特征——“民族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11(01):69-75.
    [5]罗康隆.论文化适应.吉首大学学报,2005(02):68-73.
    [6]崔延虎.生态决策与新疆大开发.民族研究,2001(01):29-36.
    [7]罗康隆.生态人类学述略.吉林大学学报,2004(03):3640.
    [8]包智明.从多元、整体视角看西部的生态与文化保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13日.
    [9]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02):118-122.
    [10]孟琳琳、包智明.生态移民研究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06):48-52.
    [11][美]霍尔瓦特·伊莎贝拉.新疆古代居民和欧洲有关吗?——兼评一种学术思潮.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04):36-39.
    [11]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张玉忠.1993年以来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述略.洗西域研究,1997(03):39-42.
    [1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315所.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考古学报,1998(12):28-37.
    [13]万维强.新疆民俗中的环境保护意识.新疆社科论坛,2003(03):43-44.
    [14]张昀.维吾尔族的绿色观阐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05):95-98.
    [15]张鸿墀、伊弟利斯.圆沙故城之谜——中法两国专家对圆沙古城的考古发现.帕米尔,2006(04):104-107.
    [16]伊斯拉菲尔·玉素甫、安尼瓦尔·哈斯木.论新疆古代牧业.新疆文物,2004(04):38-63.
    [17]凌裕泉.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中国沙漠1990(02):9-20.
    [18]海鹰.达里雅博依绿洲的生态问题及其维护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02):79-83.
    [19]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吉首大学学报,2004(03):23-29.
    [20]陈荷生.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合理利用.中国沙漠,1990(03):1-11.
    [21]倪频融.达里雅博依绿洲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前景.干旱区研究,1993(04):12-17.
    [22]潘晓玲、潘晓珍、李永东.论我国必备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研究与开发,2001(03):18.
    [23]周兴佳、李保生、朱峰、王跃.南疆克里雅河绿洲发育和演化过程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6(02):44-57.
    [24]瓦哈甫·哈力克,塔西甫拉提·提依甫等.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04):283-287.
    [25]姚建民等.克里雅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新疆农垦科技,2001(03):46-48.
    [26]储国强、刘嘉麒、孙青、陈锐、穆桂金.新疆克里雅河洪泛事件与树轮记录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2(03):254.
    [27]朱大军.沙漠人和沙漠村落.旅游,1996(07):7-9.
    [28]尚昌平.克里雅闻所未闻的故事.风景名胜,2004(12):40-59.
    [29]杨小平.绿洲演化与自然和认为因素的关系探讨——以克里雅河流域地区为例.地学前缘,2001(01):83-89.
    [30]任国英.内蒙古鄂托克旗生态移民的人类学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38-44
    [31]多力昆·阿不力米提.关于克里雅河下游水量减少及其原因.和田专科学报,2002(03):86-87.
    [32]胡文康、张立云.克里雅河下游荒漠河岸植被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干旱区地理,1990,13(01):46-50.
    [33]玉素甫江·阿不拉等著.塔克拉玛干“沙漠人”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6):3277-3279.
    [34]段然慧、崔银秋、周慧、朱泓.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隔离人群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遗传学报.2003(05):437-442.
    [35]张全超.新疆克里雅人ABO血型分布的调查.人类学学报,2003(02):161-162.
    [36]段然慧、刘伟强、周慧、朱泓.克里雅河下游封闭人群DYS19和DYS390多态性研究.人类学学报,2004(04):326-330.
    [37]张昀.维吾尔族的绿色观阐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05):95-98.
    [38]马鸣、欧咏、段刚.97中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徒步科学探险报告(生物部分).干旱区,1997(03)::55-58.
    [39]马鸣.克里雅河下游的圆沙之谜.大自然,2004(02):9-11.
    [40]马鸣、Sebastien Lepetz、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刘国瑞.克里雅河下游及圆沙古成脊椎动物考察记录.干旱区地理,2005(05):638-641.
    [41]余信龙.首次对塔克拉玛干大漠腹地—达里雅布依村八种生物源性疫病的调查报告.畜牧业,1994(02):15-16.
    [42]胡文康.死海中的斗士——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野生植物.华夏人文地理,2001(03):66-83.
    [43]热合木都拉·阿迪拉、塔世根·加帕尔.对“绿洲概念及分类的探讨.干旱区地理,2000(02):129-132
    [44]刘秀娟.对绿洲概念的哲学思考.新疆环境保护,1994(04):13-18.
    [45]沈玉凌.“绿洲”概念小议.干旱区地理,1994(02):70-74.
    [46]张鸿墀.达里雅布依:沙漠腹地的村落.帕米尔,2006(01):52-63.
    [47]柳先修.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家园.森林与人类,1997(01):33-34.
    [48]柳先修.迷人的克里雅河.森林与人类,1997(03):46.
    [49]李骏虎.世界各地“原始村落”探险.绿色大世界,1997(03):12-14.
    [50]柳先修.走进于田沙漠.新疆林业,1998(06),33-34.
    [51]吴宝丽.沙漠“原始部落”寻踪.时代潮,1998(12),36-38.
    [52]探索.“死亡之海”里的“神秘部落”——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维吾尔族人生活写真.民族大家庭,1999(03):26-29.
    [53]鲁莽.沙漠原始村落探秘,海内与海外,2000(02):34-36.
    [54]朱玉来.沙漠“活化石村”.新疆林业,2002(01):43.
    [55]李云龙.“死亡之海”里的神秘部落.晚报文萃,2004(02):15-16.
    [56]沈孝辉.被遗忘的村庄.森林与人类,2004(09):14-16.
    [57]沈孝辉.现代桃花源.森林与人类,2004(09):17-19.
    [58]段然惠.亲历大河沿.华夏人文地理,2004(09):97-103.
    [59]王铁男,王芃懿.神秘的达里雅布依.西部论丛,2007(06):83-90.
    [60]张军.一个沙漠里的原始村落.新疆金融,2005(01):56-57.
    [61]尚昌平.婚礼,达里雅博依人的节日.旅游,2005(11):78-81.
    [62]顾苗苗.中国最后的绿色屏障.绿色视野,2007(06):58-61,2007(07):58-61,2007(08):59-61,2007(09):59-61.
    [63]张继民.遥远的达里雅布依-—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记.瞭望,1994(17)49-53.
    [64]朱玉来.大漠中的原始村落.森林与人类,1996(02):40-41.
    [65]钱毓.“死亡之海”探险手记.旅游,1996(05):14-17.
    [1]米吉提·巴克.寂静的地方——达里雅博依村.新玉艺术,1989(01):59-68.
    [2]阿布都热夏提·木萨江.论达里雅博依.新疆艺术,2003(03):45-57.
    [3]沙漠中的世外桃花源.阿木提江·勇迪.新疆青年,1988(06):44.
    [4]买提吐尔逊·苏莱曼.关于达里雅博依的杂谈.阔克布拉克(天泉),2005(02):11-16.
    [5]买提赛迪·买提卡斯木.达里雅博依人的风俗习惯.美拉斯,2010(02):33-46.
    [6]买提赛迪·买提哈斯木.达里雅博依人的风俗习惯.美拉斯,2010(03):27-35.
    [7]买提赛迪·买提哈斯木.达里雅博依人的风俗习惯.美拉斯,2010(04):34-41.
    [8]买提克迪·司马义.克里雅维吾尔族独特的民俗.美拉斯,2005(02):41-45.
    [9]阿迪力·阿布力孜,米仁莎.于阗古国人的木具餐具.新疆林业,2002(01):37-38.
    [10]木罕买提·托合提·艾合买提.策勒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库麦其.美拉斯,2009(01):54-56.
    [11]买提克热木·司马义.克里雅维吾尔族独特的民俗.美拉斯2005(02):41-45.
    [12]安尼瓦尔·买提赛依地.克里雅人独特的婚礼.美拉斯,2010(05):28-37.
    [13]依斯买提·哈斯木,西仁阿依·帕提努拉.自然生态环境与维吾尔族祖先的传统习俗.新疆大学学报,2007(01):116-120
    [14]木依丁·萨吾提·博斯塘.罗布人的传统习俗.美拉斯,2008(06):26-30.
    [15]阿孜古丽·阿布力米提.试论维吾尔语和田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06),85-89.
    [16]阿里木江·图尔荪.塔克拉玛干的原始建筑.新疆艺术,2002(04):106-107.
    [17]阿布力米提·穆罕穆德.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新疆大学学报,2007(01):121-130.
    [18]玛利亚姆·买提吐尔逊.试论和田方言于田土语的语音、词汇特点.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03):63-67.
    [19]艾力江·阿西木.论新疆和田人的特殊性格之历史渊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04):17-21.
    [20]殷晴.和田水利系统的变化及绿洲盛衰历史考察.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8(02):111-147.
    [21]殷晴.和田地区的环境变迁及其生态经济.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8(01):57-75.
    [22]阿里木江·图尔荪.塔克拉玛干的原始建筑.新疆艺术,2002(04):106-107.
    [23]木依丁·萨吾提·博斯塘.罗布人的传统习俗.美拉斯,2008(06):26-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