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维吾尔民间故事中的仙女和神奇姑娘的形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它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在我国众多民族之中,维吾尔族的民间文学作品无不闪烁着维吾尔人民智慧的光芒。
     维吾尔民间文学当中的民间故事以通俗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其民族的灵魂。民间故事既广泛又深刻地反映民众的生活心理,其内容包罗万象,其叙事艺术千姿百态,具有探寻该民族人文种种奥秘的学术价值。其中魔法故事占整个维吾尔民间故事的三分之一。魔法故事当中最独特的、最有特质的人物就是仙女与神奇姑娘。这些故事中的仙女与神奇姑娘的形象具有文学性,文化性和审美性兼容的特征。本文按照叙事学的理论,分析研究了与主题有关的人物形象及文化现象。
     本文首先通过对维吾尔民间故事中,仙女形象起源与发展的探索重点分析揭示了伊斯兰教中的天使和天仙的特点,阐释了仙女与神奇姑娘的特点并分析比较了仙女和神奇姑娘的不同之处。
     本文还从故事分类学的角度对这些民间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这些民间故事中仙女与神奇姑娘担任着主角与配角。她们担任主角的故事是大多数的。笔者一一举列了仙女和神奇姑娘为主人公的与她们为配角的故事。根据故事情节不同分为仙女逃离故事、仙女抗暴的故事、仙女爱勤劳勇敢的小伙子的故事、仙女被骗的故事、仙女助人的、仙女遭受悲惨命运的故事等六大类。
     对于仙女与神奇姑娘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本论文的中要组成部分。因为没有这些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塑造,关于仙女与神奇姑娘的故事情节无法展开。这些形象包括男主人公、残暴的国王、贪婪的巴依老爷、妖魔、帝瓦、巫婆、神奇物等等。
     笔者在撰写当中将文化、理论和作品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力图做一些全面的分析与介绍,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以作品说明理论问题。仙女及神奇姑娘形象是具有非常悠久历史的形象。希望笔者这一论文为维吾尔民间故事研究做一点贡献那将是我的荣幸。
Folklore is the oral creation of ordinary people, it circulates among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mainly reflects the life,minds and sentiments of masses of the people, express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Artistic taste of them, folklore has its ow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mong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the literature and art of Uighur is colorful、varied and graceful. The folk literature works of Uighur glowed with intelligence of minority people. The folktale of the Uighur folk literature works express the soul of a nation in the way of common forms of art. Folktale proverbially and deeply reflects the life and minds of people, it cover and contain everything, and its narrative art is graceful, it has the academic value to seek the profound mystery of this nation humanity, and its also the fruitful soil to nourish the narrative art of ancient and modern Uighur. Among of this, the magic story is one third of the Uighur folktale. The most particular figure of the magic story is fairy maiden and magic girl. The image of fairy maiden and magic girl in these story has the compatibl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iness、cultural and aesthetic nature. This dissert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narratology, use the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 and starting from the cross point of multi-disciplinary, analyze and study the figure image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related to theme.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inquire into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airy maiden in Uighur folktale, then mainly analyze and elabo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gel and fairy maiden of Islam, it als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airy maiden and magic girl.
     This dissertation classify these folktale in different of view from the view of story taxology. The fairy maiden and magic girl in these story act as leading role and support role, most of them is leading role in story, and this dissertation also enumerate those story that fairy maiden act as leading role and support role. These folktale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kind of story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storyline.
     The analyze of the figure and mythological image that relate to fairy maiden and magic girl is the material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se image include male leading role,brutal king,greedy rich man,evil,devil、 witch,magic item.
     This dissertation combine the culture、theory and works together to study and strive to make overall analyze and introduction, in the way of combination of narrative and discussion, it illustrate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by works. Fairy maiden and magic girl is the image that with very long history, It might be my honour that if this dissertation can make contribution for the study of Uighur folktale.
引文
①毛拉塞尼加尔.易卜拉欣.喀什喝里:《贾穆勒故事集[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
    ②毛拉阿卜杜热合曼.阿克苏依:《贾米易故事集》[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③海热提江.吾斯曼等编:《维吾尔古典文学史》(第一、二册)[M],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880页
    ④海热提江.吾斯曼等编:《维吾尔古典文学学史》(第一、二册)[M].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883页
    ⑤《四个僧侣》[M],喀什维吾尔文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版
    ⑥《鹦鹉书》[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版
    ⑦《巴哈尔达尼西》[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⑧[哈萨克斯坦玛依努尔.艾力依娃等编:《维吾尔民间口头创作》(维语拉丁文)[M],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出版社,阿勒木图,1983年版,121页
    ⑨[哈萨克斯坦]玛依努尔.艾力依娃等编:《维吾尔民间口头创作》(维语拉丁文)[M],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出版社,阿勒木图,1983年版,21页
    ⑩[哈萨克斯坦]玛依努尔.艾力依娃等编:《维吾尔民间口头创作》(维语拉丁文)[M],哈萨克斯坦国际科学出版社,阿勒木图,1983年版,21页
    11[哈萨克斯坦]玛依努尔.艾力依娃等编:《维吾尔民间口头创作》(维语拉丁文)[M],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出版社,阿勒木图,1983年版,122页
    12[哈萨克斯坦]玛依努尔.艾力依娃等编:《维吾尔民间口头创作》(维语拉丁文)[M],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出版社,阿勒木图,1983年版,122页
    13[瑞典]古纳尔.雅林:《维吾尔民间文学精髓》(汉文)[M],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版,16页
    14[哈萨克斯坦]玛依努尔.艾力依娃等编:《维吾尔民间口头创作》(维语拉丁文)[M],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出版社,阿勒木图.1983年版,123页
    15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魔法故事》(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10页
    16 伊萨贝勒.霍贝尔特:《匈牙利和突厥语诸民族民间故事〈马白之子〉的情节结构比较》,《民族文学研究》[J],1993年,第3期
    17刘守华:《比较故事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版
    18 热依罕.卡德尔:《<轻.铁木尔英雄>类型神奇故事的比较》见《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A],内蒙古人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
    19 埃塞提.苏莱曼:《阿勒泰文圈中的妖魔形象》(维文)[J],《米拉斯》杂志.1994年,第一期
    20 海热提江.吾斯曼:《关于维吾尔民间故事中的开码克海里亚形象的来源》[J],《米拉斯》杂志2000年第4期
    21 阿卜杜热合曼著《维吾尔萨满教文化研究》(维吾尔文)[M],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笫200-204页
    22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主编《维吾尔文学史》(汉文版)[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56页
    23 刘辉豪等编《中华民族故事大系》[M]裕固族篇,第15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51页
    24阿布杜拉·霍加《伊斯兰教知识百题》(维文)[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11页
    25阿布杜拉·霍加《伊斯兰教知识百题》(维文)[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2页:
    26努尔穆罕默德.郑勉之著,托合提·提拉阿吉译:《伊斯兰常识问答》(维文)[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90页
    27努尔穆罕默德.郑勉之著,托合提·提拉阿吉译:《伊斯兰常识问答》(维文)[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16页
    28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魔法故事研究》(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153页
    29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魔法故事研究》(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144页
    30乌斯曼·司马义:《维开尔民间文学概论》(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11页
    31乌斯曼·司马义:《维乌尔魔法故事研究》(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19页
    32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民间文学概论》(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291 192页
    33沙迪克.阿皮孜:《简明伊斯兰教词典》(维文)[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80页
    34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魔法故事研究》(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212-224页
    35艾塞提.苏来曼《阿勒泰文化圈中的妖魔形象》(维文)[J],《米拉斯》杂志,1994年 第一期,第16页
    36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魔法故事研究》(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158-159页
    37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魔法故事研究》(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165-167页
    (1)《维吾尔民间故事》全集[M],第1至第20册
    (2)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魔法故事》(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乌斯曼·司马义:《维吾尔民间文学概论》(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4)阿卜杜热合曼著:《维吾尔萨满教文化研究》(维文)[M],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版
    (5 )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主编:《维吾尔文学史》(汉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6)刘辉豪编:《中华民族故事大系》[M]:裕固族篇第15卷,1995年
    (7)阿布杜拉·霍加:《伊斯兰教知识百题》(维文)[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
    (8)努尔穆罕默德.郑勉之著,托合提·提拉阿吉译:《伊斯兰常识问答》(维文)[M],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9)艾塞提·苏来曼:《阿勒泰文化圈中的妖魔形象》(维文)[J],《米拉斯》杂志,1994年,第一期
    (10)毛拉赛尼加尔·易卜拉欣·喀什噶里:《贾穆勒故事集》[M], 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
    (11)毛拉阿卜杜热合曼·阿克苏依:《贾米易故事集》[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12)海热提江·吾斯曼等编:《维吾尔古典文学史》(第一、二册)[M],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3)《四个僧侣》[M],喀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1年12月版
    (14)《鹦鹉书》[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版
    (15)《巴哈尔达尼西》[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6)[哈萨克斯坦]玛依努尔·艾力依娃等编:《维吾尔民间口头创作》(维语拉丁文)[M],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出版社,阿勒木图,1983年版
    (17)[瑞典]古纳尔·雅林:《维吾尔民间文学精髓》(汉文)[M],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版
    (18)伊莎贝拉·霍尔瓦特:《匈牙利和突厥语诸民族民间故事<马白之子>的情节结构比较》[J],《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3期
    (19)热依罕·卡德尔:《<轻.铁木尔英雄>类型神奇故事的比较》见《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
    (20)海热提江·吾斯曼:《关于维吾尔民间故事中的开玛克海里亚形象的来源》[J],《米拉斯》杂志,2000年第4期
    (2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J],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7月版
    (22)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23)刘守华,巫端:《民间文学导论》[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
    (24)刘守华:《比较故事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版
    (25)刘守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6)毕桪: 《民间文学概论》[M],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7)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28 农学冠:《民间文学导论》[M],民族出版社,2005年9月
    (29)张敬仪:《汉维民间文学比较》[M],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30)江帆: 《民间口承叙事轮》[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1)[美国]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2)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M],民族出版社,1997年2月版
    (33)杨福学:《印度宗教文化与回纥民间文学》[M],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版
    (34)马坚译:《古兰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哈斯也提.艾比布拉:《再论灰姑娘型故事》,新疆大学学报,2012年5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