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游离中沉淀:认同与变迁的都市回族视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回族是拥有1000万左右人口的中国最大少数民族之一,数世纪以来已经形成了中国大多数城市里的回族社区。如今这些传统的回族社区和居民正在面临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压力和冲击。由于其人口广泛地分布在中国各大城市,与主流社会的频繁互动和置身于世俗社会中传统宗教和生活方式,回族可以作为范例和观察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认同、适应和协调问题。
     北京是中国首都,是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大都市,拥有多元多民族的城市文化。北京的居民成分涵盖56个民族,有近30万回民遍布全城。比较起北京,兰州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是相对落后的中国西北的中心城市之一。中国西北是一个民族宗教成分复杂多样的地区,穆斯林文化在这里具有一定的优势,将近一半的回族人口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因此,兰州市保持了相对典型的回族文化,它与北京有共同点,也有差别。
     认同与文化变迁是研究民族的重要考量指标,回族的认同更是纠葛于国家、宗教和民族的几重交错关系下而显得扑朔迷离。笔者就回族认同的几种说法和建构认同的物化指标以及心理指标一一分析,得出随着城市生活的便捷和居民认知水平的提高,认同将会带有更多的主观选择成分,成为散化趋势下族群社会单元的有机网结点,构建起一张看不见的无形的网络。虽然城市里少数民族一直在增多,但是几乎在各个城市里都能够以点形成面、由面发散点的最具规模的还是要属回族,而其认同曾经是其独特社区结构“斋马提”的心理指标,这种融汇教区和社区的地域基层单元就是流动中建构的生存方式的网络体系。这种基于宗教而形成的架构形式在城市化、现代化和年轻一代意识的多重选择下趋于消褪,以往将宗教与民族混同的认同将让位于民族的认同形式,在都市多元化的冲击下有从族缘转化为社缘关系的可能性。
     变迁是都市社会重新形塑居民的主要手段,都市回族一直是以高度灵活的适应性来与社会互动和调适融入社会生活中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同时也是都市回族文化急剧变迁超过以往的时期。城乡二元体系的逐渐松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思想意识的整体进步相应的引起都市回族群体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变化,其中一部分是与其他族群单位没有区别的普同型变迁,另外一部分是带有民族文化烙印的部分,比如说居住格局“斋马提”的消退、瓦解和重构,婚姻符号中族群边界的弱化效应,经堂教育被国民文化教育丰富其内涵等。
     认同与变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用相互隔绝孤立的眼光来看待研究两者,认同对民族起到一种聚合的功能,而变迁则对族群聚合具有解构和销蚀的作用,如果民族文化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归于瓦解,则势必会影响到族群成员的心理感受,造成归属感的缺失和社会文化转轨的失序,因此越是在变化迅速的全球化时代的都市社会当中,多元文化才显得弥足珍贵,需要留意保护。而认同正是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稳压器与调节阀,任何僵化、封闭的认同都是不存在的,必须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研究认同。回族在城市里始终保持了较有特色的民族社区,并不断随着时空变换,不断调整着适应形式,一方面践行伊斯兰教的天命观积极入世,另一方面坚守自身的文化宗教,“融而不化”又“和而不同”一定程度上是认同和变迁达到某种平衡机制的良性表现。即便在城市里年轻一代的宗教文化意识有所淡化的情况下,以往与“斋马提”相适应的流动中建构的行商经济、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以及互利平等的社区和谐观念等都保留下来了,而且因生活地域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出富有特色的回族文化形式。
     都市回族是少数民族城市化中的一个范例,基本上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点,又与主体社会有着频繁、良性的互动,更丰富了城市多元文化的内涵。从自身来说,都市回族的生存和发展是适应力强的结果,从宏观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成分在现实中的反映,其中也包括回族伊斯兰文化中和谐的积极成分,回汉民族关系长期交融,持续接触,已经完全发展出相互熟悉、相互适应的成熟族群相处模式,在很多情况下,彼此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和邻居关系等而不是民族关系。与主体社会的积极互动为共同面对和处理好认同与变迁的阵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都市社会的未来趋势必然是多元化,如何处理越来越多的其他族群融入城市生活的问题,就需要对这种游离中沉淀的回族适应方式进行研究,探讨族群相处的普遍模式,在分析其经济、文化、社会内涵之外,更多蕴含的是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价值观和“和合”思想,通过笔者在兰州和北京两地长达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回族的文化认同和亚社会单元结构,使其能够在社会的转轨期中不至于迷失,与主体社会保持“和而不同、融而不化”的关系,始终在社会转轨中调整适应方式,维持族群“合”的有机形式而不至于崩散,这种形式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而且会继续延续下去,变消极适应为主动调整,其维持族群“合”的机制始终是与“和”相伴始终的,既有血缘的联系,又有文化的联系,简言之回族本身就是“起于天方,孕于中华”的产物,回族文化早已沉淀内化为汇聚各民族精华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化合力构建中的涓涓细流之一。而回族亚社会单元始终在城乡经济链条中和社区良性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多元族群社会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理念在现实中的先导性范例。
The Hui Nationality is an ethnic minoriy with a biggest population of almost 10 millions in China, which formed the Hui communities in most cities in China in the past several centuries. These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are facing the same destiny and them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sh of urban modernization. Hui people can be an example and perspective to observe identity, adapt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because of wide-spread population all over China mainly in cities and towns, active reaction with mainstream, typical religion and lifestyle different with the secular society.
     Beijing is the Capital and one of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and culture metropolises of China with the multi-culture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Beijing is also a city with its residents of different 56 Chinese ethnic groups especially nearly 300,000 Hui people living all around the City. Comparing to Beijing, Lanzhou is still a developing city while it is a center of relatively poor and backward northwest China. Ethnicity and religions in northwest China is complicated and diverse. A lot of people here are affected with dominant Islam culture and a half of population of Hui people live in northwest China, in consequence, Lanzhou remains most typical culture of Hui-people and it has some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with the Hui-people in Beijing.
     Identity and culture transfer are two important indexes in researching ethnic groups and identity of Hui people is extremely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nation, religion and ethnic groups. Considering several viewpoint of identity for Hui people, evidence and psychological index for supporting it, identity will become more subjective and joint-point of multi-ethnicity society just like an invisible net in the trend of dispersion. Although the popul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has 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 the past many years, Hui people always have more different communities than any other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their identity is psychological index of unique Jammat which based on the education zone and community, Jammat has formed its net-work based on mobile lifestyle. Identity has decreased especially for young generation in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it has potential to transfer from relationship of inter-ethnicity to relationship of inter-communities. Identity confused by religion and ethnic groups has replaced by identity for ethnicity absolutely. It is possible that identity will change from ethnicity to community with a shock of multi-culture in urban area.
     Culture transfer is main method of re-shape residents. Urban Hui people is always adjusting and melting actively to the social life. Past thirty years which carry out Opening and Reforming policy is the fastest period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it is the fastest period of development of Hui culture than ever too. Loose of separate system of urban city and countryside, transformation of Planning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progress of ideology results in changes in the living of Hui community. Some change has no difference with the other ethnic groups, some of it has effect of ethnic background, such as decrease, collapse and rebuilt of Jammat, weakening ethnic boundary of marriage, replacement of religious education by national education.
     Identity is different with culture transfer but has relationship with it, so they are not isolated with each other. Identity can make ethnic groups unite closely, meanwhile culture transfer also decrease it. If ethnic culture is destroying by an attack of dominant culture, it will affect feeling of ethnic group members and it also resulting of missing of belongings and disorder of culture transfer, so multi-cultur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urban cities in a globalization and need to be protected. Identity is just like a valve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e transfer. There is no any ossified and closed identity, so we should research the Hui people in a flexible way. Hui people have kept their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social life actively according to philosophy of Islam, and adjust the social changes from time to time. Identity and culture transfer are in their balance. Even if the religious ideology of young generation are weaker, original business structure, honesty characteristic and harmony value which based on Jammat are all kept until now, Hui people also have special culture in different areas.
     Hui people in urban cities is a sample of urbanization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they keep their characteristic basically and interact frequently with the society mainstream as well as contribute with multi-culture in urban area. Urban Hui people adjust the environment quickly and have made mature and suitable brotherhood with Han people because of contacting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This is harmon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Islam culture to the real lif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is more likely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 colleagues and neighbors not inter-ethnicity. It is possible to transfer traditional culture to modern culture with an active reaction with society main-stream.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must be multi-culture.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adjustment of Hui peop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elting with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urban life, so study for mobility and adjustment of Hui people is very meaningful to deal with the issue of getting on well with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common ways. The value of respecting differences and embracing diversity and the philosophy of harmony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esides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ology part of research. The secret of Hui people is that melting and adjusting the surrounding flexible though a investment of author in Lanzhou and Beijing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that is why identity and sub-society unit of Hui people do not missing. Hui people have insisted on organic livelihood and life style of always melting in society but keeping their tradition for over 1000 years and they will continue in the following future years. The organic system of harmony is combined with consolidation and has consanguinity and culture tie with the rest of society. In a sentence, Hui people is a nationality combined with Islam which originated with ancient Arab and Chinese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Hui culture is one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integrated with culture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Hui community is always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economic chain in countryside and urban cities and precedent sample of respecting difference and embracing diversity in reality.
引文
1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M].台北: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转引自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3.
    2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3斯大林.在欢迎芬兰政府代表团的午宴上的讲话,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事室编,1954.436.
    4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63.
    5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
    6部分参考了答振益.1949-1999年回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版),2001,(01):70.
    7马宗保.试论回族的人文性格[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3):76.
    8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传统文化研究[J].回族研究,2004,(03):40.
    9 Dru C.Gladn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M].Orlando: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49.
    10丁克家马雪峰.世界视野中的回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72.
    11以上综述参考了丁克家马雪峰.世界视野中的回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46-70和周传斌.他山之石——西方学界对中国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研究,2005,(01):106.
    1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154.
    14 李德洙.走向世界的中国都市人类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1-2.
    15 阮西湖.都市人类学学科的建立与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J].民族研究,1996,(03):34.
    16张鸿雁.人类城市化的“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论——城市社会进化的人类学与社会学新视角[J].社会科学,2003,(09):66.
    17 http://www.e56.com.cn/system_file/minority/huizu/huizu.files/huizu.htm
    18参见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普查资料[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9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1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13-124.
    20杨文炯.互动 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17.
    21杨文炯.城市回族社区结构的变迁及其文化影响——以西北地区的城市回族社区为个案[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95.
    22杨文炯.回族社区:“单位”之间的社会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6年/7月/21日/第006版·
    23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民族宗教志编纂委员会编.兰州市志(第四十二卷)·民族宗教志[Z].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82.
    24胡守勇 马宁.改革开放30年的宣武区宗教工作[C].见: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北京宣武改革开放30年专题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46.
    25高古福.大都市回族社区的历史变迁——北京牛街今昔谈[J]回族研究,2007,(02):117.
    26胡守勇 马宁.改革开放30年的宣武区宗教工作[C].见: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北京宣武改革开放30年专题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49.
    28张海洋.好想的摩洛哥与难说的拉比诺——人类学田野作业的反思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67.
    29彭年编著.北京的回族与伊斯兰教史料汇编[M].北京:北京市民委史志办公室、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编,1996.127.
    32杨青.北京牛街回族姓氏定语的民族学解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01):95.
    33指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锦什坊街清真蒲寿寺、安内二条胡同德外法明寺,敕赐名分别为“清真”、“礼拜”“、普寿”“、法明”。
    34董波.从文明格局解析回族的东西部差异[J].江淮论坛,2008,(03):128.
    35参考了(清)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下册,卷十五.<回部要略一>,1(清)陶宝廉,《辛卯侍行记》.转引自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M].台北: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23.
    36参见Alejandro Portes,"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A Conceptual Overview,"in AlejandroPortes, ed.,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s on Networks, Ethnicity and Enterpreneurship,pp.12-15.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5转引自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J].民族研究,2004,(06):53.
    37参见Ronald Burt,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pp.13-34,45-49.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转引自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J].民族研究,2004,(06):53.
    38哈正利 王国钟.浅析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成因[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02):85.
    39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68.
    40马寿千.19世纪末20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的觉醒[J].史学史研究,1999,(01).
    41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1.
    42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2.
    43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45.
    44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11.
    45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27.
    46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28.
    47高小岩.论《醒回篇》的爱国主义思想[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05)44.
    48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28.
    49喇敏智.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393.
    50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49.
    51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49.
    52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47.
    53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29.
    54王希隆点校.醒回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30.
    56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5.转引自马平高桥健太郎.关于“尔曼里”的社会人类学思考[C].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283.
    57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5.转引自马平高桥健太郎.关于“尔曼里”的社会人类学思考[C].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283.
    58马平高桥健太郎.关于“尔曼里”的社会人类学思考[C].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283.
    59[美]杜磊(Dru C·Gladney).中国的族群认同:一个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制造[M].哈尔考特-布雷思出 版社,1998.
    60姚大力.“共同血统”与回回民族的认同变迁[Z].(本文为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学系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亚洲的族群性:理论与探索”参会论文,打印稿。
    61冯增烈.回族研究再认识的几则浅议[J].西北民族研究,1994,(02):33.
    62冯增烈.回族研究再认识的几则浅议[J].西北民族研究,1994,(02):35.
    63 Dru C Gladney.Hui entrepreneurialism in Beijing:State policy,Ethnoreligious Identity,and the Chinese City[A]. Urban Anthropologyin China [C]. Edited by Greg Guldin and Aidan Southall, E. J. Brill, Leiden, The Netherlands,1993.278—307.Dru C Gladney:Muslim Chinese:Ethnic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M].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1991.
    64参见胡云生.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J].民族研究,2005,(01):56.
    65张中复.论研究中国伊斯兰门宦制度的民族学内涵与意义[J].回族研究,1999,(01):42、47.
    66 Dru C.Gladn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M].Orlando: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page4.
    68 Dru C.Gladn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M].Orlando: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page30.
    69“东干”(Dungan)是突厥语诸族对回族的称呼;清代回民起义后有一部分义军进入中亚,今天被称为东干族。—译注。
    70“潘泰”(Panthay)一词系19世纪末驻缅泰及印度等地的英殖民官员及入滇考察的西方探险家大量使用的,专指清末云南回民起义者及被镇压后出逃至上述地区的滇籍回回穆斯林。详见《滇籍穆斯林—潘泰人语源考》(台湾林长宽撰,姚继德译,《回族研究》1993年第4期)。及《云南回民起义史料》(荆德新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51页。——译注。
    71 Khojem, Khalkhas可能译为“卡契”、“果嘎”,系藏语音译。“卡契”意为“克什米尔人”,是拉萨藏语中对穆斯林的称呼:“果嘎”系藏语“白头”意,也是对穆斯林的称呼。——译注。
    72 Dru C.Gladn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M].Orlando: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page32.
    73 Dru C.Gladn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M].Orlando: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page45.
    74马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常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10.
    75刘大可.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15.
    76李晓霞.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J].人口研究,2004,(03):68
    77[美]贝淡宁.文化和平等的发展:儒家对财产权的限制[C].当代西方学术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4.
    78张天路.民族人口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89.84.
    79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342.
    80莫里斯·哈瓦布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6.
    83喇敏智、马明良.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315.
    84彭年.北京的回族与伊斯兰教史料汇编[M].北京:民委史志办公室、北京伊斯兰教协会,1996(内部刊物).184.
    85 http://dev.gansudaily.com.cn/system/2009/09/29/011292015.shtml每日通讯/穆斯林通讯
    86[美]罗伯特.S.林德.米德尔顿——当代美国文化研究,盛学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7.转引自白友涛.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10.
    8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06.
    88李兴华.回商、回商文化与回族文化[C].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2008.16.
    89周传斌 杨文笔.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宗教适应机制探讨——以中国都市回族伊斯兰教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32.
    90虎有泽.兰州城关区回族居住格局研究[J].回族研究,2005,(02):99.
    91 http://www.shjubao.cn/epublish/big5/paper148/20011229/class014800003/hwz568806.htm《北京回族聚居区进行危改拆迁将保留清真寺》
    94回建.中国散居回族经济研究(三)——中国散居回族经济的内涵与外延[J].档案天地,2008,(09):51.
    95郭平建 林君慧 张春佳.我国西北地区回族服饰文化发展趋势调研报告[J].2007,(04):38.
    96马平.多元融通的回族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135.
    97张天路.民族人口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89.130.
    98 http://culture.ifeng.com/abroad/200905/0531_4088_1181187_1.shtml《中华美食“不入流”?西方人认为“脏乱差”》
    99 Dru C.Gladn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M].Orlando: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page3.
    100 兰州市伊协.金鼎牛肉面公司斋月向城市穆斯林特困家庭献爱心[N].兰州穆斯林,2007,(01):33.
    101穆占劳.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J].理论前沿,2008,(03):44.
    102张天路.民族人口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89.152.
    103丁宏.文化、性别与回族社会[J].西北民族研究,2008,(03)
    104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313.
    105兰州市伊协.“伊真慈善冠名基金”资助穆斯林贫困大学生[N].兰州穆斯林,2007,(01):32.
    106虎有泽.对兰州市满拉汉文化需求分析——以城关区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511.
    107叶克林.现代化理论:从斯梅尔瑟到布莱克和贝尔——再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J].学海,1997,(04):79.
    108[美]C·E·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6-46.
    109杨圣敏.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什么?——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46.
    110[美]詹姆斯·雷切尔斯.在道德领域存在“普遍真理”吗?,杨宗元编译.红旗文稿[J].2009,(05):25.
    111 Dru C.Gladn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M].Orlando: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page136.
    112赵杰.论回族的心灵之道[J].回族研究,2007,(03):19.
    113 Dru C.Gladney.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M].Orlando:Hardcourt Brace & Company,1998, page137.
    114托马斯·索约尔.美国种族简史[M],沈宗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5.
    115 http://www.hiyoo.cn/news/view/255906/
    116参见郝在今.八千万流民部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55-361.
    117黄润龙.海外移民和美籍华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7.
    118黄润龙.海外移民和美籍华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9.
    119崔承现.韩国华侨史研究[M].北京: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182.
    120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30602.shtml
    121 http://zh-hans.danielpipes.org/article/6086
    123 http://baike.baidu.com/view/883495.html
    124杨文炯 樊莹.回族文化的地域差异与民族认同的错位——关于江苏连云港回族社会的调查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02):32.
    125苑国华.论“库拉圈”理论及其人类学意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76.
    126杨文炯 樊莹.回族文化的地域差异与民族认同的错位——关于江苏连云港回族社会的调查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02):35.
    127[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复杂性:基于参与者竞争与合作的模型[M],梁捷高笑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128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41.
    129罗昌智.普遍和谐维度上的现代价值体认[J].江西社会科学,2007,(03)
    130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J].思想战线,2001,(06):5.
    131杨怀中.回回民族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J].回族研究,2006,(01):12.
    132李兴华.回商、回商文化与回族文化[C].见:杨怀中张少明编.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银川: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2008.17.
    133赵杰.回族解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10.
    134刘毅.化解民族冲突的策略——民族接触与相互依存[J].心理科学进展,2007,(01):181.
    135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zaodian/pages2/zaodian_jing090626.shtml
    136参考了王希恩.族性与族性张扬—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试解[J].世界民族,2005,(4):11
    137穆占劳.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J].理论前沿,2008,(3):30-31.
    138郝时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人类学和谐社会观[N].中国民族报/2006年/12月/8日/第006版.
    139张海洋.少数民族发展与中国社会和谐[N].中国民族报/2009年/1月/23日/第005版.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列宁论民族问题》(上、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白寿彝, 《中国伊斯兰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白寿彝著, 《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曹征海著, 《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陈纪常、刘亚桥主编, 《西部大开发与甘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费孝通著, 《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6]费孝通主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顾有识、罗树杰主编, 《中国民族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关连吉等主编, 《西部大开发与甘肃民族区域经济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郭琨主编, 《甘肃省经济开发现在与未来》,兰州: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10]龚学增、胡岩编著, 《中国和平发展中的民族宗教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11]侯钧生主编,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黄月云、王柱国主编, 《张家川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13]胡振华主编, 《中国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洪小良著, 《社会调查研究原理与方法》,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15]郝时远著, 《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郝时远著, 《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17]郝在今著, 《八千万流民部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黄淑娉、龚佩华著,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9]虎有泽著, 《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0]黄润龙著, 《海外移民和美籍华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贾应生、王宗礼著, 《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的困惑与出路》,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2]林耀华著, 《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李沛文主编,邓志涛、李宗江为副主编, 《西部大开发中的甘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马子富主编, 《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5]李松茂著, 《回族与伊斯兰教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李忱主编, 《甘肃民族研究论丛》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林松、和龙天著, 《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28]良警宇著, 《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形成与演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9]林耀华主编, 《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马戎编, 《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马天彩著, 《天水史话》,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2]马通著, 《甘肃回族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33]马国瑸著, 《宣化冈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马启成等人编著, 《回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35]马平著, 《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勉维霖主编,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版;
    [37]邱树森主编, 《中国回族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8]宋蜀华、陈克进著, 《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宋蜀华、白振声主编, 《民族学理论与办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孙立平著, 《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41]孙立平著, 《断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2]宋志斌、张同基主编, 《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3]宋蜀华、白振声主编,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宋蜀华主编, 《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石培基、王录仓著, 《甘川青交接区域民族经济发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童恩正著, 《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7]吴仕民著,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48]吴仕民主编,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王正伟著, 《回族民俗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版;
    [50]王伏平著, 《西北地区回族史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1]夏建中著,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2]武文军,张玉斌主编, 《甘肃民族地区小康建设之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3]杨圣敏主编, 《中国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杨建新主编, 《民族学论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5]杨雪东著, 《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6]杨怀中著, 《回族史论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7]杨怀中、余振贵主编, 《伊斯兰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8]杨文炯著, 《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9]叶裕民著, 《中国区域开发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60]郑杭生、李迎生著, 《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1]郑杭生著, 《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郑晓云著, 《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3]庄孔韶著, 《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4]张立文著, 《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5]周传斌著, 《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6]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7]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北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8]张天路著, 《民族人口学》,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89年版;
    [69]张中复著, 《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1](英)阿兰·巴纳德著、王建民等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英)埃里·凯杜里: 《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英)[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0年版;
    [4](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社,2001年版;
    [5](美)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美)杜赞奇著,王宪明等译: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美)E·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法)莫里斯·哈瓦布赫著,毕然、郭金华译: 《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乔治,赫伯特·米: 《心灵、自我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2](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14](美)托马斯·索约尔: 《美国种族简史》,沈宗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美)威廉·托马斯: 《不适应的少女》(中译本),钱军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美)西里尔·E·布莱克著《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白友涛: 《回族文化模式转型论——基于对大城市回族社区文化模式变迁的思考》载《回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答振益: 《1949-1999年回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版)2001年第1期;
    [3]丁宏: 《文化、性别与回族社会》载《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4]董波: 《从文明格局解析回族的东西部差异》载《江淮论坛》2008年第3期;
    [5]费孝通: 《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载《思想战线》2001年第6期;
    [6]费孝通: 《临夏行》,载《瞭望》1987年第3期;
    [7]高丙中: 《民族志是怎样“磨”成的——以贝特森的《纳文》为例》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1期;
    [8]龚黔兰: 《信仰与美——回族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民族学)博士2003年毕业论文;
    [9]郭平建、林君慧、张春佳:我国西北地区回族服饰文化发展趋势调研报告载《饰》2007年第4期;
    [10]哈正利、王国钟: 《浅析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成因》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2期;
    [11]海路: 《孤岛上的清真寺——广西临桂县旧村回族认同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人类学)博士2008年毕业论文;
    [12]郝时远: 《新年寄语》载《世界民族》2009年第1期;
    [13]郝时远: 《中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载《人权》2005年第1期;
    [14]郝时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民族理论发展》载《档案天地》2007年第6期;
    [15]胡云生: 《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载《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16]胡扬: 《孟村精英:一个回族社区精英结构变迁的实地考察》,南开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7]虎有泽: 《兰州城关区回族居住格局研究》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8]虎有泽: 《张家川回族的传统文化研究》载《回族研究》2004年第3期;
    [19]虎有泽: 《对兰州市满拉汉文化需求分析——以城关区为例》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0]虎有泽: 《兰州市区民族关系研究》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1年第3期;
    [21]回建: 《中国散居回族经济研究(三)——中国散居回族经济的内涵与外延》载《档案天地》2008年第9期;
    [22]克利福德·格尔茨: 《地方性知识》(邓正来译)载《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
    [23]兰州市伊协: 《“伊真慈善冠名基金”资助穆斯林贫困大学生》载《兰州穆斯林》2007年第1期;
    [24]李成: 《论<乐记>中“和合”文艺思想》载《艺术百家》2004年第3期;
    [25]李君如: 《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和借鉴国外社会科学》载《文汇报》2007年04月16日(J);
    [26]李伟: 《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兰州大学法学(民族学)博士2004年毕业论文;
    [27]李雪芹: 《一个回族村的职业变迁——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乡亚豁村的调查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民族学)硕士2002年毕业论文;
    [28]刘果: 《舞台上的回族精英》载《共产党人》2007第10期;
    [29]刘毅: 《化解民族冲突的策略——民族接触与相互依存》载《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期;
    [30]鲁中慧: 《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概述》载《回族研究》2000年第3期;
    [31]罗昌智: 《普遍和谐维度上的现代价值体认》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32]罗彦慧姚向礼: 《回族文献(热什哈尔)的史料价值刍论》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3]马德胜: 《伊斯兰教是团结宽容的宗教》载《甘肃穆斯林》2009年第1期;
    [34]马贵宝: 《穆斯林的经商之道》载《甘肃穆斯林》2007年第4期;
    [35]马国柱、虎有泽、马河图: 《试析历史上张家川的回汉民族关系》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6]马海云,周传斌: 《伊斯兰教在西北苏非社区复兴说质疑——对宁夏纳家户村的再认识》载《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37]马海云: 《回族研究的新视野:一个方法论的讨论——兼评杜磊《中国穆斯林》载《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
    [38]马海云: 《适应与协调: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变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民族学)硕士1997年毕业论文;
    [39]马克继: 《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人类学)博士2005年毕业论文;
    [40]马戎: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1]马戎: 《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42]马珊: 《中国腹地杂居回族的民族认同——毫州谯城区回族社区的个案调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人类学)硕士2005年毕业论文;
    [43]马守途: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一文有关论述商榷》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1期;
    [44]马守途、青觉: 《从考证地名审视回族聚居社会演变历史——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名调查为例》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5]马寿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回回民族的新的觉醒》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1期;
    [46]马迎雪: 《一个回族社区经济生活的变迁——以山东省青州市东后坡社区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民族学)硕士2008年毕业论文;
    [47]马正元: 《认真做好解经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载《甘肃穆斯林》2009年第2期;
    [48]马宗保: 《试论回族的人文性格》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49]穆占劳: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载《理论前沿》2008年第3期;
    [50]渠敬东: 《青年研究的几个问题》载《青年研究》1997年第1期;
    [51]任念文:西北与中原——从晚清西北回民起义透视中原王朝对西北边疆的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士论文;
    [52]阮西湖: 《都市人类学学科的建立与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载《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53]沈再新: 《论和谐社会构建对散杂居民族关系的影响》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54]孙智伟: 《回辉,回族穆斯林的另一种自我表述》载《中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5]汤夺先: 《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分析》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6]王希恩: 《族性与族性张扬——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试解》载《世界民族》2005年第4期;
    [57]武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专题调研小组: 《关于武汉市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载《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58]徐云: 《斯金纳与罗杰斯人格理论之比较》载《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9]杨怀中: 《回回民族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载《回族研究》2006年第1期;
    [60]杨青: 《北京牛街回族姓氏定语的民族学解析》载《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1]杨圣敏: 《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什么——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案例》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2]杨文炯:《回族社区:“单位”之间的社会互动》载《中国民族报》2006年7月21日第006版;
    [63]杨文炯、樊莹: 《回族文化的地域差异与民族认同的错位——关于江苏连云港回族社会的调查研究》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4]杨文炯: 《城市回族社区结构的变迁及其文化影响——以西北地区的城市回族社区为个案》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5]杨晓纯: 《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论文2007年度;
    [66]叶克林: 《现代化理论:从斯梅尔瑟到布莱克和贝尔——再论美国发展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载《学海》1997年第4期;
    [67]苑国华: 《论“库拉圈”理论及其人类学意义》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8](美)詹姆斯·雷切尔斯,杨宗元编译《在道德领域存在“普遍真理”吗?》载《环球视野》2009年第5期;
    [69]张海洋: 《好想的摩洛哥与难说的拉比诺——人类学田野作业的反思问题》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0]张鸿雁: 《人类城市化的“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论——城市社会进化的人类学与社会学新视角》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71]张奇、杨三佛: 《浅探甘肃回族的源流与变迁》载《社科纵横》1999年第5期;
    [72]张中复: 《论研究中国伊斯兰门宦制度的民族学内涵与意义》载《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
    [73]张中复: 《当代西北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从“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影响及评估谈起》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74]赵杰: 《论回族的心灵之道》载《回族研究》2007年第3期;
    [75]周传斌、杨文笔: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宗教适应机制探讨——以中国都市回族伊斯兰教为例》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大厂回族自治县志》,大厂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1995年版;
    [2]甘肃省统计局: 《甘肃地县概况(上、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甘肃省统计局: 《甘肃年鉴》,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 《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孟村回族自治县志》,孟村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