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时至今日,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的“认同”概念,在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之后,几乎已经成了社会科学领域最为时髦的词汇之一,认同研究也成为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将认同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自我认同、身份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公民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一系列概念应运而生。本文则将研究的重点锁定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个概念。因为探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但是民族政治学专业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而且是世界所有多民族国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选定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作为一支既古老又相对年轻的蒙古部落,巴尔虎蒙古人以其悠久的历史、沧桑的经历、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曾经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蒙古族,对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蒙古族对中、蒙、俄三国的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影响力。目前所谓的“三蒙统一论”仍然是影响三国关系稳定发展的一支干扰势力。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部落,巴尔虎人具有蒙古族最基本的地缘政治意义——跨国部族。此外,选定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作为研究个案还有利于研究者把握研究对象和收集调研数据。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出巴尔虎人的历史迁移的脉络,对巴尔虎文化产生的背景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在对前人关于“认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文的两个基本概念——“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了分析,研制了“巴尔虎民族认同与家国认同调查问卷”和“访谈调研提纲”;运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在运用比较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的基础上,对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了分析。
     从论文结构来看,本文整体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阐明了本研究的缘起、个案的选定、研究的方法,梳理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现状,厘清了巴尔虎蒙古人的发展历史与民族文化特征。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就调研的实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从自我身份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族群身份认同、公民认同和政治认同等几个角度,以及事先设定的年龄、职业与国度等变量的基础上,对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部分即为本文的第七章,在对巴尔虎蒙古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如何实现跨国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一致,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巴尔虎蒙古人存在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双重认同,而且这种认同因年龄和职业的不同存在着差异;与同宗的俄罗斯布里亚特人相比,我国巴尔虎蒙古人有着更为强烈的国家认同,双重认同和谐共生,互不矛盾。这一结论表明,从我国跨国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来看,构建和谐国家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基础,国家向心力是不同民族的共同认同,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我国多年来实施的民族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然而,由于跨国民族天然的情感联系,国内外不同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以及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程度都会对跨国民族的国家向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应对国内外发展形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各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与一致,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课题。
Until recently, the conception of identity, originally in the domain of philosophy, has almost become one of the most modern word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s after being concerned by psychology circles, and the research of identity has been a key multifocal area in ethnology, political science, social psychology,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With intensive study, the academic world has continuously expanded the denotation of identity, and what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are self-identity, identification, soci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territori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civil identity, politic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paper primarily studies the conception of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because the research of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s not only central to ethnic politics but also a hot issue concerned by all the multi-ethnic nations in the world.
     Mongolians in Bharhut, Hulunbuir League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because, on one hand, as an old but relatively young Mongolian tribe, the attention was concentrated on its long history, time-honored experience, unique life style and distinct national culture by numerous scholars home and abroad, on the other hand, as an ethnic group with world significance, Mongolians contribute immeasurably to the stability of Northeast Asia, and, from geopolitical point of view, Mongolians are rather influential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na, Mongolia and Russia. At present, the so-called "Tri-Mongolian Unification" is the most interferential force. As a Mongolian tribe, Bargud hold the most basic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geopolitics carried by Mongolians--multinational clans. Besides, taking Mongolians in Bharhut, Hulunbuir as case studies can help researchers get touch with subjects and collect investigation data.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writer,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sorts out a path of historical transfer of Bargud so as to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f Bharhu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wo basic concepts in the paper---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exploration on identity, develops questionnaires on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Bharhut and the outline of interview, then analyzes the quantitative data with SPSS, and makes an analysis on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Bharhut Mongolians with comparison method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seven chapters altogether. The first part, including ChapterⅠ,ⅡandⅢ, demonstrates the research origin, subjects'choice,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n combs out the present research statu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d gets down to Bharhut Mongolian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ethnic culture features. Part Two includes ChapterⅣ,Ⅴ, andⅥin which the writer,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the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Bharhut Mongolians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elf-identity, 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civi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identity, considering the variations of age, occupation, and country. Part Three is Chapter Seven which brings forward several reflections on how to realize perfect harmony in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ransnational ethni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research basi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Bharhut Mongolians.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is that dual identity exists in Bharhut Mongolians, i.e.,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differ owing to different age and occupation while Bharhut Mongolians in our country differ from Buriats in Russia, although they are akin, on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ransnational ethnicity,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untry has a solid basis of nationalist sentiment and the centripetal force of our country is the common identity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which is mainstream relation between nationalities and also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nationality policy conducted for many years in our country. However, all the natural emotional bond of transnational ethnicity, interference from secessionist forces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will have some influence on the nation trend of transnational ethnicity, so everyone should consider how to deal with new situation home and abroad and take prompt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harmony of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from all nations.
引文
[1]黑龙江志稿卷十一、二六,经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2][清]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册报志稿,边长顺、徐占江译.呼伦贝尔盟历史研究会,1986年.
    [3]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卷四、卷五.
    [4]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四五、卷五四、卷五五、卷五七、卷五八、卷五九.
    [5]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6]清世宗实录卷一一四、卷一一七、卷一百二十
    [7]清圣祖实录卷一六四.
    [8]圣祖仁皇帝圣谕卷五十七.
    [9]盛京通鉴卷四、卷五二
    [10]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五说二.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2]元史卷一,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3]张穆.蒙古游牧记卷九.
    [14]二十四史(简体字本),新唐书卷217下,列传142,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5]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3辑.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编印,1985年.
    [16]苏勇.呼伦贝尔盟民族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徐占江.呼伦贝尔市要览,2009年.
    [18]伊和忠·乌力.吉木日图.布里亚特蒙古人迁入呼伦贝尔简记.呼伦贝尔文史资料第2辑,1985年.
    [19]张家燔.呼伦贝尔志略·民族.上海:上海太平洋印刷公司1923年.
    [20]周清澍.元朝对唐努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编元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1]宝敦古德·阿毕德.布里亚特蒙古简史,边长顺、徐占江译.呼伦贝尔:呼伦贝尔盟历史研究会编印,1985年.
    [22]程道宏、徐占江.呼伦贝尔盟志.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
    [23]林占德主编.呼伦贝尔考古.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
    [24]潘世宪.唐努乌素海与中原地区的关系.蒙古史论文选集第5辑,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文历史学会编印,1983年.
    [25][苏]ф·A·库德里亚夫采夫著.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史(选译).载于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印的《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0辑,1978年.
    [26][法]布鲁丁、[俄]伊万宁.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都固尔扎布、巴图吉尔嘎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1]孛·蒙赫达赉.巴尔虎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2]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3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常海.呼伦贝尔野钓.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4]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5]陈达云、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6]陈芳芝.东北史探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陈岗龙.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陈赞.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年.
    [10]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年.
    [11]何佩群,俞沂暄.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
    [12]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
    [13]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卷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1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3编,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方宁、王炳权.论民族主义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17]费孝通文集第10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
    [18]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葛公尚.当代政治与民族问题.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20]关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1]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22]韩儒林.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3]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24]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5]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26]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
    [27]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8]金炳镐、青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29]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0]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31]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2]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3]林干.突阙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34]林耀华.原始社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5]柳成栋.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6]刘玉照、张敦福、李友梅.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7]罗贤佑.历史与民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8]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9]吕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40]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41]马曼丽.中亚研究——中亚与中国同源跨国民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年.
    [42]马曼丽、张树青.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43]马戎、潘乃谷、周星.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4]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5]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46]马宝成著.政治合法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7]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8]孟广耀.蒙古民族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49]孟慧英.尘封的偶像——萨满教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50]孟慧英.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1]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52]潘志平.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民族和当代民族主义.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53]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4]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55]任军峰.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56]荣苏赫、赵永铣、齐木道吉.蒙古族文学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
    [57]萨仁格日勒.蒙古史诗生成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59]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60]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61]田小铀.中华民族发展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62]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63]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4]王明珂.过去、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的族群经验.“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1994年
    [65]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
    [66]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67]王宗礼等.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68]魏明德.全球化与中国:一位法国学者谈当代文化交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69]吴玉霞、彭立军.新巴尔虎左旗志.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年.
    [70]翁定军、何丽.社会地位与阶层意识的定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1]萧高彦.共和主义与现代政治(共和、社群与公民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7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73]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74]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5]杨宏山.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发展——以政治合法性为视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6]杨逢泰,邵宗海,洪泉湖.族群问题与族群关系.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
    [77]瀛云萍.八旗源流.大连:大连出版社,1991年.
    [78]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
    [79]余建华.民族主义:国家结构与国际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80]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1]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2]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3]赵存生.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4]郑晓云.文化认同和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5]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6]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87]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88]刘先照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
    [89]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90]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列宁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
    [9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
    [92]周平.民族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93]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3]列宁全集,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60、1990年.
    [4]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5]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6][澳]罗·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倪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7][奥地利]弗洛伊德文集,杨大和译.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
    [8][奥地利]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9][波斯]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10][德]迪特·森格哈斯.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张文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1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德]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建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1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容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14][德]T·H·埃里克森.族群性与民族主义,王亚文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
    [15][法]阿兰·李比雄.多元文化世界的互相认知,跨文化对话(11),乐黛云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1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17][法]吉尔·德拉瓦诺.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斌、洪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8][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9][法]雷蒙·阿隆、[美]丹尼尔·贝尔等.托克维尔与民主精神,陆象淦、金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1][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2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7年.
    [23][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2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25][荷]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跨文化对话(2),乐黛云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26][加拿大]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7][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美]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30][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量学原理和应用,韩进之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
    [31][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明、邓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32][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33][美]哈罗德·伊萨克著.族群,邓伯宸译.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
    [34][美]亨利·布莱克.布莱克法律辞典,宁波译.[美]圣保罗:西方出版公司,1979年
    [35][美]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林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3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3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32.
    [38][美]简·卢文格.自我的发展,李维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39][美]杰弗里·庞顿,彼得·吉尔.政治学导论,张定淮、黄卫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0][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41][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2][美]拉彼德、[德]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中译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43][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44][美]罗伯特·康奎斯特.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刘靖北、刘振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45][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钟开斌、王洛忠、任丙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46][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7][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48][美]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9][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50][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许金声、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5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2][美]迈尔威利·斯徒沃德.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伟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54][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55][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5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7][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58][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59][美]威尔特·A·罗森堡姆.政治文化,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
    [60][日]内田吟风等著.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余大钧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1][日]小林高四郎.成吉思汗,阿奇尔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62][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3][英]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64][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65][英]戴维·赫尔德.民族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6][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67][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
    [68][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69][英]恩勒·伊辛,布雷恩·特纳.公民权研究手册,王小章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70][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71][英]尼克·史蒂文森.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潘华凌校.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72][英]奇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73][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74][印度]帕尔塔·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范慕尤、杨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75][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白钢.论政治合法性原理.天津社会科学,2002(4).
    [2]蔡浩.社会认知偏见及其对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3]常海.巴尔虎名称考.呼伦贝尔日报,2001-3-29.
    [4]常海.“新巴尔虎”小释.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4).
    [5]常海.巴尔虎,天鹅的后代.呼伦贝尔日报,2002-1-23.
    [6]常海.巴尔虎与“林木中百姓”.呼伦贝尔日报,2001-6-20.
    [7]常士訚.多元文化与民族共治——凯米利卡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8]陈丽华.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社会科 学),1999(3).
    [9]达意奇.民族的成长:一些反复的政治与社会整合模式.世界政治,第5卷,1953(2).
    [10][美]丹克沃特·A.拉斯托.民族.民族译丛,1990(3).
    [11]都兴智.巴尔虎蒙古源流考.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12]额尔敦高娃.论巴林敖包祭祀的起源与发展.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8).
    [13]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14]高永久、陈纪.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8(2).
    [15]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上).历史教学2001(8).
    [16]龚永辉:可否引入分形思想——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一点思考.广西民族研究,2004(2).
    [17]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广西民族研究,2005(3).
    [18]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民族研究,2005(3).
    [19]郝时远.重读斯大林民族定义——读书笔记之一:斯大林民族定义及其理论来源.世界民族,2003(4).
    [20]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民族研究2004(2).
    [21]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6).
    [22]郝时远.民族认同危机还是民族主义宣示——亨廷顿《我们是谁》一书中的族际政治理论困境.世界民族,2005(3)
    [23]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24]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1).
    [25]何润.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民族研究,1998(6).
    [26]何叔涛.略论民族定义及民族共同的性质.民族研究,1993(1)
    [27]黄现璠遗稿.甘文杰、甘文豪整理.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五).广西社会科学,2008(5).
    [28]姜勇.论庸俗民族认同观.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9]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校管理策略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30]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1]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青海民族研究,2006(1).
    [32]李攀.对公民身份双重维度的演变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7(3).
    [33]李瑞环.关于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中国统一战线,2002(5).
    [34]李文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
    [35]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36]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当代亚太,2005(12).
    [37]林广华.论政治的合法性问题.探索,2002(3).
    [38]刘莘,陈捷.从真实到象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
    [39]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4).
    [40]罗柳宁.族群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41]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42]马戎.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社会科学战线,2003(4).
    [43]马宝成.试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01(1).
    [44]孟和乌力吉.巴尔虎蒙古族游牧文化.蒙古学集刊,2007(1).
    [45]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辨正.民族研究,1990(5).
    [46]青觉.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
    [47][苏]P.伊茨.关于苏联的民族学.民族译丛,1987(6).
    [48]施从美.村落宗族势力的复兴及其消解.学海,2002(1).
    [49]宿梓枢.呼伦贝尔与巴尔虎.内蒙古日报,1984-7-14.
    [50]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51]宋友权.新闻传媒应慎用“炎黄子孙”的提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2).
    [52]商红日.公民概念与公民身份理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53][俄]中·鲁缅采夫.十二——十七世纪蒙古文化史的几个问题.蒙古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2).
    [54]万俊人.公民美德与政治文明.党的生活,2009(1).
    [55]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4(2).
    [56]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3(4).
    [57]吴开松、解志苹.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构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58]吴燕和.族群意识·认同·文化,袁同凯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59]吴燕和.族群意识·认同·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3).
    [60]吴忠民.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人民日报,2004-11-30.
    [61]吴治清.论民族本质的多维属性.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3).
    [62]徐黎丽.论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05(2).
    [63]徐占江.“巴尔虎”浅释.呼伦贝尔日报,1982-7-18.
    [64]熊坤新.斯大林民族定义之我见.世界民族,1998(2).
    [65]熊锡元.略论民文化的全民性与整体性——对“两种民族文化”论的再认识.民族研究,1991(3).
    [66]严庆.解读“整合”与“民族整合”,民族研究,2006(4).
    [67]杨顺清.多民族国家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68]尹毅、李卫宁、叶红.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政治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69]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学海,2005(2).
    [70]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化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4(3).
    [71]张剑峰.族群认同探析.学术探索,2002,2(1).
    [72]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73]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74]赵雪波.民族主义和民族包容性——中国的选择.世界民族,2000(4).
    [75]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76]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77]周建新,罗柳宁.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78]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南京社会科学,2007(2).
    Banton, Michael, Raci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Longman,1988.
    Cara J, Reginald J.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8,26 (2).
    Chu, Tung-tsu, "Han Social Structure, "Han Dynasty China, vol.1, Seattle &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5.
    Donald B, William M, Shannon J. African American Acculturation and Black Racial Identity: A Preliminary. Jouran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2,28 (2).
    Frederick L. Shiels, Ethnic Separatism and World Politics.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
    Jean. Phinney,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1990,108 (3).
    J. G. A. Pocock, "The Ideal of Citizenship Since Classical Times", in Theorizing Citizenship, Edited by Ronald Beiner,1995,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riginally appeared in Queen's Quarterly, Vol.99, No.1 (Spring 1992).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ism,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Karl Deutschw, Wiliam Foltz J.. Nation-Building, Atherton Press, A division of Prentice-Hall, Inc. New York,1963.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Bedminster Press,1968.
    Max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ed. By P Lass man and R. Spei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Sahlins, Goodbye to Tristes Tropes:Ethn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165,1988.
    Salgado de Snyder, N. Lopez. C. M, & Padilla, A.M.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Among the Offspring of Mexican Interethnic Marriage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2,2.
    Tan Chee-Beng, Ethnic Identi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Some Examples From Malaysia, in Identities, Vo.16, No.4,2000.
    [1]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把目光投向中国.http://news.Sina.com.cn/c/2003-12-12/06231320804s.shtml.
    [2]康兆春、刘文军.文化“和”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选择,http: //www.studa.net/wenhuayanjiu/090203/10370824.html
    [3]http://shshzh.blog.hexun.com/36089523_d.html
    [4]http://phi.gzhu.edu.cn/KEYWORDS/no04/qtys.htm
    [5]http://zzhlaw.fyfz.cn/blog/zzhlaw/index.aspx?blogid=515814
    [6]http://shengongwuji.blog.zj.com/blog/d-104668.html
    [7]http://news.sina.com.cn/c/2005-05-28/09056011946s.shtml
    1在《伊利亚特》第一节中就有“山居民族”、“整个民族”的说法。
    2转引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五说二
    3[美]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41.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6.
    5转引自关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43.
    6[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3.
    7转引自关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43.
    8[美]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转引自关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41.
    9[英]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18.
    10[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17.
    11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1.
    12葛公尚.当代政治与民族问题.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178-179.
    13马曼丽.中亚研究——中亚与中国同源跨国民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33.
    14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86-87.
    15熊锡元.略论民族文化的全民性与整体性——对“两种民族文化,,论的再认识》,《民族研究》,1991(3)。
    16何叔涛.略论民族定义及民族共同的性质.民族研究,1993(1)。
    17转引自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5:94.
    18丹克沃特·A.拉斯托.民族》,《民族译丛》,1990(3);达意奇.民族的成长:一些反复的政治与社会整合模式.世界政治,第5卷,1953(2);[苏]P.伊茨.关于苏联的民族学.民族译丛,1987(6)。
    2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3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4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青海民族研究,2006(1).
    25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6参见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93-494.
    27参见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93-494;林干著.突阙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54、261;[日]内田吟风等.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余大钧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389.
    28宝音主编.蒙古人民共和国.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蒙古研究所,1991:37.
    30杨顺清.多民族国家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1见杨顺清.多民族国家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2 Jean:hinney,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sychology Bulletin.1990,108 (3):499-514.
    33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34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5[美]简·卢文格著.自我的发展,李维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60.
    36[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中译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1.
    37[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中译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8.
    38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39[日]马场伸也.认同的国际政治学.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7.
    40[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7.
    41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
    4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7.
    43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0.
    44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一种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届博士论文:32.
    45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当代亚太,2005(12).
    46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15.
    47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迷失.东华书局,1993:27.
    48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2.
    49袁其波.政治认同的概念与特征初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0[英]马凌诺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1 Cara J, Reginald J.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 26 (2):98-108.
    52[美]迈尔威利·斯徒沃德著.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伟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93.
    53庄锡昌著.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4548.
    54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140.
    55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275.
    56陈丽华.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社会科学),1999(3).
    57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58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青海民族研究,2006(1):52.
    59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60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61罗柳宁.族群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6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7.
    63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64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65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化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4(3).
    66 Salgado de Snyder, N. Lopez. C. M, & Padilla, A. M.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among the offspring of Mexican interethnic marriage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2,2: 25-29.
    67 Donald B, William M, Shannon J. African American acculturation and black racial identity: A Preliminary. Jouran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2,28 (2):98-108.
    68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校管理策略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3:34-40.
    69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3(14).
    70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校管理策略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3:34-40.
    71吴燕和著.族群意识·认同·文化,袁同凯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72刘莘,陈捷.从真实到象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
    73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4).
    74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4(2).
    75周建新,罗柳宁.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76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77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78姜勇.论庸俗民族认同观.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79徐黎丽.论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05(2).
    80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1).
    81张剑峰:族群认同探析.学术探索,2002,2(1).
    82王明珂.过去、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的族群经验.见“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论文集.1994:249-275
    83韩儒林著.穹庐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41.
    84参见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93494.
    85参见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93494页;林干著.突阙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254、261;[日]内田吟风等著.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余大钧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389.
    86孛·蒙赫达赉著.巴尔虎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
    87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上册》,第1卷,附录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61;[波斯]拉施特著.史集.第1卷,第1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8;《黑龙江志稿》,卷11,经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514;瀛云萍.八旗源流.大连:大连出版社,1991:200;宿梓枢.呼伦贝尔与巴尔虎.内蒙古日报.1984年7月14日;都兴智.巴尔虎蒙古源流考.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88孛·蒙赫达赉著.巴尔虎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3,7-15.
    89常海.巴尔虎名称考.呼伦贝尔日报,2001-3-29。常海即孛·蒙赫达赉的汉名。
    90都兴智.巴尔虎蒙古源流考.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91[波斯]拉施特.史集.第1卷,第1分册,余大钧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98-200.
    92[苏]中·A·库德里亚夫采夫著.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史(选译).载于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印的《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0辑,1978年;都兴智.巴尔虎蒙古源流考.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苏]K·B·维亚特金娜著.布里亚特人.载于1978年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0辑;[法]布鲁丁、[俄]伊万宁著.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都固尔扎布、巴图吉尔嘎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257;宝敦古德·阿毕德著.布里亚特蒙古简史,边长顺、徐占江译.呼伦贝尔盟历史研究会编印,1985:4546;伊和忠·乌力、吉木日图.布里亚特蒙古人迁入呼伦贝尔简记.呼伦贝尔文史资料.第2辑,1985:32;花赛·都嘎尔扎布.呼伦贝尔历史诸部族.见林占德主编《呼伦贝尔考古》,香港天马图书有限责任公司,2001:15;陈芳芝著.东北史探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83.
    93《元史》卷一,太祖纪.中华书局,1976.
    94道润梯步著.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6.
    95[波斯]拉施特.史集.第1卷,第1分册,余大钧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0.
    96都兴智.巴尔虎蒙古源流考.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97同上.
    98《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四十五;《圣祖仁皇帝圣谕》卷五十七.
    99《东北边防辑要》卷下,“征罗刹”;《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五十四.
    100库德里亚夫采夫认为,布里亚特即巴尔虎。参见[苏]ф·A·库德里亚夫采夫著.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史(选译).载于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编印的《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0辑,1978年.
    104孛·蒙赫达赉著.巴尔虎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40.
    105孛·蒙赫达赉著.巴尔虎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43-148.
    106程道宏、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盟志(上).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35、363.
    107《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下册,565.
    108转引自孛·蒙赫达赉著.巴尔虎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50.
    109《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五十九.
    110《皇朝藩部要略》卷五.
    111《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五十九.
    112转引自孛·蒙赫达赉著.巴尔虎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50-151.
    113《清世宗实录》卷一一七.
    114《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下册,555.
    115《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下册,620.
    116[清]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编.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册报志稿,边长顺、徐占江译.呼伦贝尔盟历史研究会,1986:71.
    117苏勇主编.呼伦贝尔盟民族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34.
    118常海.“新巴尔虎”小释.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4).
    125《黑龙江外记》卷三
    126《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1编下册,409.
    127《清世宗实录》卷一二零.
    128《清世宗实录》卷一一四.
    129《皇朝藩部要略》卷四.
    130《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五十七.
    131《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五十五.
    132宝音主编.蒙古人民共和国.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蒙古研究所,1991:37.
    137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市要览.2009:335.
    138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市要览.2009:335.
    139中华书局编《二十四史》(简体字本),《新唐书》卷217下,列传142.中华书局,2001:4668;《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3辑.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编印,1985:97年。孟广耀撰写《蒙古民族通史》第1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592。转引自孛·蒙赫达赉.巴尔虎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309.
    140见柳成栋整理.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83-84.
    141苏勇主编.呼伦贝尔盟民族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39.
    142程道宏、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盟志(上册).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195.
    143程道宏、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盟志(上册).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195.
    144程道宏、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盟志(上册).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195.
    145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市要览.2009:312-335.
    146程道宏、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盟志(上册).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195.
    1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
    148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9.
    149萨仁格日勒著.蒙古史诗生成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45-46.
    150吴玉霞、彭立军主编.新巴尔虎左旗志.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85.
    151参见宝敦古德·阿毕德著.布里亚特蒙古简史.边长顺、徐占江译,呼伦贝尔盟历史研究会铅印,1985:5-6页;又见常海.巴尔虎,大鹅的后代.呼伦贝尔日报,2002-1-23.
    152荣苏赫等.蒙古族文学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33-34.
    153 http://shshzh.blog.hexun.com/36089523_d.html
    154额尔敦高娃.论巴林敖包祭祀的起源与发展.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8).
    155吕光天著.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292-293.
    156荣苏赫等主编.蒙古族文学史(一).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34.
    157孟慧英著.尘封的偶像——萨满教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48.
    158孟慧英著.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9;又见荣苏赫等主编.蒙古族文学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34、84-85.
    159宝敦古德·阿毕德著.布里亚特蒙古族简史,转引自好毕图·西日宁布著.布里亚特史.1887:3.
    160呼伦贝尔史志资料.呼伦贝尔盟史志办公室编印,1985:113.
    161宝敦古德·阿毕德著.布里亚特蒙古简史(前言).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3:34.
    162孟慧英著.萨满教观念研究——尘封的偶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47.
    163参见周清澍.元朝对唐努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载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编《元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6.
    164[日]小林高四郎著.成吉思汗,阿奇尔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5-6.
    165[法]勒内·格鲁塞著.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51.
    166[日]道润梯步著.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38.
    167参见常海著.呼伦贝尔野钓.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6.
    168曹永年撰写.蒙古民族通史(第3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271.
    169[俄]T·鲁缅采大.十二——十七世纪蒙古文化史的几个问题,见蒙古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2).
    170[法]勒内·格鲁塞著.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4.
    171[波斯]拉施特.史集.第1卷,第1分册,余大钓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2、204.
    172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大辞典(东北内蒙古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394.
    173潘世宪.唐努乌素海与中原地区的关系.载《蒙古史论文选集》第5辑,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文历史学会编印,1983:408-409.
    174[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7.
    175崔贵文主编.呼伦贝尔畜牧业.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2:9.
    176参见常海.巴尔虎与“林木中百姓”.呼伦贝尔日报,2001-6-20.
    177陈岗龙.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95.
    181[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译.东方出版社,1998:329.
    182[美]亨利·布莱克.布莱克法律辞典,[美]圣保罗:西方出版公司,1979:1264.
    18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4.
    184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36.
    185 Chu, Tung-tsu, "Han Social Structure, " Han Dynasty China, vol.1, Seattle &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5, p.260.
    186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7.
    187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95.
    188根据访谈录音整理。
    189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96.
    190魏明德.全球化与中国:一位法国学者谈当代文化交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
    191郑晓云著.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31.
    192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35.
    19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6.
    194参见弗洛伊德.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长春出版社,1998;《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95[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75、392.
    196参见弗洛伊德.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长春出版社,1998。
    197见[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弗洛伊德.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198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42页.
    199 http://phi.gzhu.edu.cn/KEYWORDS/no04/qtys.htm
    200[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北京:三联书店,1984:2.
    201[美]J.查普林,T.S·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12.
    202[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75.
    203李佩伦.绿野沉思.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15
    204[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北京:三联书店,1987:52
    20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49.
    206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64.
    207弗洛伊德.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66.
    208王政挺.中外劝导艺术博观.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209[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
    210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62.
    211[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量学原理和应用.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275
    212根据访谈记录整理。
    213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50.
    214[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理学原理和应用.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464.
    215[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73.
    216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23.
    218[法]阿兰·李比雄.多元文化世界的互相认知.跨文化对话(1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24.
    219见康兆春、刘文军.文化“和”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选择.http: //www.studa.net/wenhuayanjiu/090203/10370824.html
    220[荷]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跨文化对话(2),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90.
    221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南京社会科学,2007(2).
    22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8,16.
    223李文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
    224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9.
    225见康兆春、刘文军.文化“和”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选择.http: //www.studa.net/wenhuayanjiu/090203/10370824.html
    226李文堂.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3).
    227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9.
    22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29[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230[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6.
    23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44-345.
    232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9.
    23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10.
    241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上).历史教学,2001(8).
    242摘自黄现璠遗稿,甘文杰、甘文豪整理.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五).广西社会科学,2008(5).
    24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1.
    244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1.
    246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下).历史教学,2001(9).
    249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下).历史教学,2001(9).
    25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2-13.
    255[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1).
    256 J. G. A:ocock, "The Ideal of Citizenship Since Classical Times", in Theorizing Citizenship, Edited by Ronald Beiner,1995,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riginally appeared in Queen's Quarterly, Vol.99, No.1 (Spring 1992).
    25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18-119.
    25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28.
    259见李攀.对公民身份双重维度的演变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7(3)。
    260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60.
    261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448.
    2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
    263恩勒·伊辛,布雷恩·特纳.公民权研究手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8.
    264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92-220.
    265商红日.公民概念与公民身份理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66馨元.公民概念之演变.当代法学,2004(4).
    267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21
    268 http://zzhlaw.fyfz.cn/blog/zzhlaw/index.aspx?blogid=515814
    269强世功.基本权利的宪法解释——以齐玉苓案中的受教育权为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546.
    270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36.
    271[美]茱迪·史珂拉.美国公民权:寻求接纳,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
    272李攀.对公民身份双重维度的演变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7(3).
    273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2.
    27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30.
    275T·H·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刘训练译,载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43.
    276[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5.
    277[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43.
    27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7.
    279萧高彦.共和主义与现代政治.共和、社群与公民·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5-16.
    280[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P48.
    28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
    282万俊人.公民美德与政治文明.党的生活,2009(1).
    283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学海,2005(2).
    284[美]威尔特·A·罗森堡姆.政治文化,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6.
    28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32.
    286[美]拉彼德、[德]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中译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185.
    28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中译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8-139.
    288《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289参见郑晓云.文化认同和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01。
    290《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01.
    29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0.
    292参见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4.
    293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当代亚太,2005(12).
    294闵琦著.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295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96李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97王宗礼等.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64.
    298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99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89.
    30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88.
    301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3卷),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52.
    302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9.
    303维尔M·J·Cvil.论美国政治,王合、陈国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
    30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译本).410.
    305[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4-25.
    306[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25-26.
    307[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35-36.
    308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Bedminster Press,1968:214.
    309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310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93.
    311[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8.
    312[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7-78.
    313[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91-793.
    314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90.
    315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93.
    316马宝成.试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01(1).
    317林广华.论政治的合法性问题.探索,2002(3).
    318白钢.论政治合法性原理.天津社会科学,2002(4).
    319马宝成著.政治合法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20杨宏山著.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发展——以政治合法性为视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1 Max Weber:Political Writings,ed. By P Lass man and R.Spei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43.
    322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73.
    323尹毅、李卫宁、叶红.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政治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324施从美.村落宗族势力的复兴及其消解.学海,2002(1).
    325根据访谈录音整理。
    326高永久、陈纪.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8(2).
    327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民族研究,2005(3).
    328高永久、陈纪.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8(2).
    329参见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7。
    330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31《斯大林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
    332马戎.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社会科学战线,2003(4)。
    333青觉.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
    334根据访谈录音,笔者将几个人的谈话整理而成。
    335参见吴忠民.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人民日报,2004-11-30.
    337程人乾.论近代以来世界的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6(1).
    338 Frederick L. Shiels, Ethnic Separatism and World Politics.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 p.1
    339 Jean. Phinney,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1990,108 (3):499-514.
    340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41[美]简·卢文格.自我的发展.李维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60.
    342[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43 Cara J, Reginald J.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8,26 (2):98-108.
    344[美]迈尔威利·斯徒沃德著.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伟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93.
    345庄锡昌著.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45-48.
    346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4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容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39.
    34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
    349转引自杨逢泰,邵宗海,洪泉湖主编.族群问题与族群关系.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19.
    350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4.
    351 http://iel.cass.cn/news show.asp?newsid=3224.
    35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56-57.
    353《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9.
    354《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
    355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ism, Oxford,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p.16-17.
    356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57[英]奇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11.
    358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58.
    359[德]T.H.埃里克森.族群性与民族主义.王亚文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20、46.
    360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6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9.
    362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361-362.
    363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64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99.
    365 Tan Chee-Beng, Ethnic Identi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Some Examples From Malaysia, in Identities, Vo.16, No.4,2000, p.441.
    366 Sahlins, Goodbye to Tristes Tropes:Ethn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165,1988, pp.1-25.
    367常士訚.多元文化与民族共治——凯米利卡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68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369吴开松,解志苹.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构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70赵常庆等.苏联民族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1-69.
    371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杜,1960,509.
    37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462、21.
    37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杜,1960,719.
    374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2.
    37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列宁论民族问题(下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717.
    376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84.
    377张宝成、杨忠国.民族自决思想的流变及当代诠释.宁夏社会科学,2010(1).
    378[美]罗伯特·康奎斯特.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刘靖北,刘振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79潘志平.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民族和当代民族主义.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176.
    380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81[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85.
    382见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83见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84[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85[美]哈罗德·伊萨克著.族群,邓伯宸译.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282、312.
    386[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著.大失控与大混乱,潘嘉玢、刘瑞祥译,朱树飚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25、118、126.
    387郝时远.民族认同危机还是民族主义宣示——亨廷顿《我们是谁》一书中的族际政治理论困境.世界民族,2005(3)
    388王建娥.多民族国家内的族际关系和政治建构,http://www.cass.net.cn/file/2004080315899.html
    389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390[英]詹姆斯·马亚尔.世界政治.胡雨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56.
    391赵雪波.民族主义和民族包容性——中国的选择.世界民族,2000(4).
    392赵雪波.民族主义和民族包容性——中国的选择.世界民族,2000(4).
    393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7.
    394参见宋友权.新闻传媒应慎用“炎黄子孙”的提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2).
    395黄枝连.香港走向二十一世纪.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89:167-168.
    396 Karl Deutschw, Wiliam Foltz J.. Nation-Building, Atherton Press, A division of Prentice-Hall, Inc. New York,1963:73.
    397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398任军峰.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
    399任军峰.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202.
    100[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83.
    40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0.
    40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5.
    403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04[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8.
    405[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39.
    406潘志平.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218.
    407温家宝.把目光投向中国.http://news.Sina.com.cn/c/2003-12-12/06231320804s.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