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地理视角下的中国酒业经济及酒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的酿酒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复式发酵法,产生出了许多名酒,成为东方酿酒业的典型代表。酒业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民族、饮食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各地的酒业与酒文化都有着独特的地理特点。历代酒业经济的地理分布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变迁,并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一个东移南迁的大变化。我国各地的酒文化发展也不尽相同,有着许多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酒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酒文化的发展,反之,各地酒文化的发展也推进了酒业经济的繁荣。随着近代以来葡萄酒和白酒地理标识的不断增加,中国酒业地理文化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本文以历史地理的视角来分析我国酒业以及酒文化的发展状况,探讨其历史地理发展规律,希望以此来为我国酒业经济及酒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Wine-making industry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becom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Orient because of its unique double fermentation and a lot of famous wine. Wines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field of Chinese socio-economy,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culture, diplomacy, nationality, diet and so on. There ar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regions' wines and wine culture in our country. Wines Economy has its own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n every dynasty ow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Betwee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economy of wine in China has formed a huge change such as eastward and southward. As the development of wine culture all over the country are not the same, there are many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every region, the prosperity of wines economy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wine culture. On the contrary, wine culture plays the same role to wines economy. With the growing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for wines and spirits in modern times, the geo-studies of Chinese wine culture is relatively week.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develop our wines economy and culture further,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and law of our country's wines and win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引文
1中国酿酒年鉴定编辑部:《中国酿酒工业年鉴2009》,中国酿酒年鉴定编辑部,2010年
    1杨成刚主编:《中国糖酒年鉴2008》,中国国际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1中国酿酒协会主编:《中国酿酒工业年鉴2008》,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
    1艾民:《白酒香型是否应该废除?》,《中国酒》,2009年,第01、02期
    2 杨柳著:《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白酒产业的分析工业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6页
    1李刚:《邛崃白酒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中国酿造》,2009年,第02期
    1中国人民银行遵义市中心支行调研组:《金融支持茅台镇白酒产业集群式发展》,《中国金融》,2008年,第20期
    2何华高:《贵州大旱旱倒茅台镇数百酒厂》,《中国市场》,2010年第17期
    1 杨成刚主编:《中国糖酒年鉴2008》,中国国际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1 李巍:《中国葡萄酒产区划分浅议》,《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年,第1期
    1 杨成刚主编:《中国糖酒年鉴2008》,中国国际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1方正证券中心:《酿酒行业深度研究》,方正证券中心出版,第11页
    1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4页
    2(清)刘祚蕃:《粤西偶记》,载于《说铃》第6册第1705页
    3(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蓬夜话》,见于《说郛三种·说郛续》卷26,上海出版社,1986年,第1302页
    4(清)李调元:《粤东笔记》卷23,会文堂,1925年,第121页
    1(西汉)刘向编辑,李维琦点校:《战国策》,岳麓书社,2006年,第356页
    2(东汉)许慎,臧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中华书局,2002年,第987页
    3黄文川,《泛谈我国酒的起源与酒文化考古》,《农业考古》,2008年04期,第237-239页
    4孙海波:《甲骨文编》,大华书局,1982年
    5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439页
    6胡厚宣:《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见于《甲骨学商史论丛》第二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45年,第247-289页
    7凌纯声:《中国酒之起源》,载于《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物质文化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6-96页
    8李元:《酒与殷商文化》,见于《学术月刊》,1994年第05期,第94-98页
    9邓启铜注释:《诗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3页
    1邓启铜注释:《诗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9页
    2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237页
    3裴泽仁注译:《礼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29页
    4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12页
    5黄凤显注释:《楚辞》,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44页
    6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44页
    7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340页
    1(战国)韩非著,徐翠兰,木公译注:《韩非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51页
    2桓谭新论校注小组编辑:《桓谭及其新论》,安徽大学中文系桓谭新论校注小组,1976年,第107页
    3(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30《平准书》,中华书局,2005年,1207页
    4扬雄记:郭璞注《说文》卷13,中华书局,1985年,第134页
    5(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6扬雄记;郭璞注《说文》卷13,中华书局,1985年,第134页
    7(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24《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91年,第1745页
    8(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71《平当传》,中华书局,1991年,第2288页
    1(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575页
    2(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972,中华书局,1960年,第4308页
    3(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24《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91年,第1746页
    4(西汉)王褒:《僮约》,载十《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第283页
    5(东汉)王粲:《酒赋》,收录在《艺文类聚》七十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812页
    6(东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9页
    7(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24《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91年,第1745页
    8(东汉)崔寔,石声汉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1965年
    9余华青,张廷皓:《汉代酿酒业探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10(西汉)邹阻:《酒赋》,收录在《艺文类聚》7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812页
    1(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百川学海》第30册,台北新兴书局,1969年,第3页
    2(东晋)王羲之:《杂帖》,见于《法书要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第278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98年,第1731页
    2(南朝宋)刘义庆著;柳士镇译注:《世说新语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第232页
    3(南朝宋)刘义庆著:杨牧之,胡友鸣选译:《世说新语》,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1业
    4(北魏)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8页
    5(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华书局,1956年
    1(唐)陆羽著:《茶经》,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2夏于全集注:《唐诗宋词全集·第一部》,印刷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25页
    3(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第32页
    4(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年,第489页
    5(唐)刘恂:《岭表录异》,王云五:《从书集成》,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页
    6(唐)韩鄂撰,缪启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
    7(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华书局,1956年
    1(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第246页
    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2130页
    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食货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381页
    4陈衍德:《唐代的酒类专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39页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食货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381页
    6(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1年,第1436页
    7陈衍德:《唐代的酒类专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42页
    1(唐)李肇等撰:《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60页
    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1年
    4(清)曹寅、彭定求等编篡:《全唐诗》卷,中华书局,1960年
    5(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1(唐)刘恂:《岭表录异》卷16,王云五:《丛书集成》,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03页
    1(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489页
    2廖仲安,李华,李景华主编:《唐诗一万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1005页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中华书局,2001年,第3669页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中华书局,2001年,第3670页
    5(唐)李肇等撰:《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60页
    6(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168《帝王部·纳贡献》,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104页
    7(清)曹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卷,中华书局,1960年,第1342页
    8(清)曹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卷,中华书局,1960年,第783页
    9(清)曹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卷,中华书局,1960年,第561页
    10(宋)陈旉撰:《农书·六种之宜》,中华书局,1985年,第4页
    11(宋)周辉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第235页
    12(宋)朱肱著:《北山酒经》,收入《古今酒事》,世界书局,1939年,第23-48页
    1(宋)张能臣:《酒名记》,胡山源编:《古今酒事》,世界书局,1939年,第51-53页
    2(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书社,1981年
    3(宋)林洪撰,乌克注释,《山家清供》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
    1(元)脱脱:《宋史》卷185《食货志》,中华书局,1977年,第4511页
    2崔高维校点:《礼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6-60页
    3(宋)范成大撰,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36页
    4(宋)周必大撰,《文忠集》卷136《答选德殿圣问奏》,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第137页
    5中华书局编纂:《宋大诏令集》卷一百八十三《榷酤不得增课诏》,中华书局,1997年,第665贝
    1(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第129册《食货志·十七》,中华书局,1957年,第5084-5089页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第169-170页
    3笔者只按贯文来统计各地区足额,还有少量丝绸、布匹、米、粟以及银等作为租额的不在笔者统计之内
    1(明)宋濂等撰:《元史》卷58《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第1071页
    2(元)忽思慧著,黄斌校注:《饮膳正要》,北京书店,1993年,第58页
    3(元)贾铭著:《饮食须知》卷1《水火》,中华书局,1985年,第50页
    4(宋)朱肱著:《北山酒经》,胡山源编,《古今酒事》,世界书局,1939年,第34页
    5(元)元好问著:《蒲桃酒赋》,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4页
    6(元)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异十产贡》,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9页
    7(元)宋伯仁著:《酒小史》,胡山源编:《古今酒事》,世界书局,1939年,第51-53页
    1(明)宋濂等撰:《元史》卷94《食货志2·酒课税》,中华书局,1999年,第1588页
    2(明)宋濂等撰:《元史》卷94《食货志2·酒课税》,中华书局,1999年,第1589页
    3(明)宋濂等撰:《元史》卷58《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第1381页
    1(元)韩奕撰:邱庞注释:《易牙遗意》,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
    2(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中华书局,1987年
    3(元)忽思慧著,黄斌校注:《饮膳正要》,北京书店,1993年
    4(明)陶宗仪撰:《元氏掖庭记》,张宇澄编辑,《香艳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
    5(明))陶宗仪撰:《墨娥小录》,中国书店,1959年影印本
    6(元)俞希鲁编纂:《至顺镇江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1(元)贾铭著:《饮食须知》卷1《水火》,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2(元)贾铭著:《饮食须知》卷1《水火》,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3(元)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7《物产.酒》,四库全书本,第32页
    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53《食货志》上,中华书局,2000年,第1253页
    2(明)李时珍著:陈贵廷等点校:《本草纲目》,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678页
    3(明)谢肇淛著:《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第308页
    4钱尔复订正:《沈氏农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17页
    5(明)邱浚著:《大学衍义补》上,京华出版社,1999年,第281页
    6(明)宋应星著:《开工开物》,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7页
    7李洵:《历代食货志注释·明史食货志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第238页
    1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第264页
    2洪焕椿:《明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78-179页
    3(清)王维德:《林屋民风》卷7《民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明)谢肇淛:《西吴枝乘》,收入同治《湖州府志》卷29《舆地略·风俗》,第381页
    5(明)陈继儒:《晚香堂小品》,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1922年,第211页
    6(明)吴应箕:《楼山堂集》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
    1(明)田艺衡撰:《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91页
    2(清)梁清远:《周任丘杂录》,收入《明代野史笔记资料辑录之一·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90页
    3(明)谢肇淛著:《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第214页
    4(明)顾清:《傍秋亭杂汜》,见于《明代野史笔记资料辑录之一·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4页
    1光绪《胡聘之疏》,《畿辅通志》卷107
    2戴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66页
    3裁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66页
    4中华书局影印:《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41,中华书局,1985年,第625-626页
    5(清)张萨修,孙佩纂:《吴县志》卷51《物产二》
    6(清)沈之本等纂:《嘉庆高邮州志》,收入《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藉出版社,1991年,第391页
    7(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第371-402页
    8方苞撰:《方望溪先生全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79页
    1刘锦藻撰:《皇朝续文献通考四百卷》,《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93页
    2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第341页
    3李华瑞著:《中华酒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4(清)阿克当阿修,姚文田:《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61《物产》
    5(清)宋如林,孙星衍:《松江府志》卷6《疆域志·物产》
    6(清)宋起凤:《稗说·品酒》,见于《明史资料从刊(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6-98页
    7(清)李汝珍著:《镜花缘》,岳麓书社,1989年,第162页
    1(清)徐列:《清稗类钞》第47册,商务印书馆,1917年,第114页
    2(清)徐列:《清稗类钞》第47册,商务印书馆,1917年,第114页
    3(清)梁章钜撰:《清代史料笔记从刊·浪迹从谈·续谈·三谈》,中华书局,1981年,第478-286页
    4(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50页
    5(清)徐列:《清稗类钞》第47册,商务印书馆,1917年,第112-123页
    1米登岳修,张崇善、王之彦纂:《华阴县续志·文艺志》,1932年铅印本,第15-16页
    2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编纂:《中华民国元年第一次农商统计表》,上海中华书局,1914年刊行,第36-37页
    3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编纂:《中华民国三年第三次农商统计表》,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刊行,第173-174页
    4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编纂:《中华民国九年第九次农商统计表》,上海中华书局,1924年刊行,第282-284页
    5魏岩涛,何正礼:《高粱酒》,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第144-149页
    1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编纂:《中华民国元年第一次农商统计表》,上海中华书局,1914年刊行,第36-37页
    2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编纂:《中华民国元年第一次农商统计表》,上海中华书局,1914年刊行,第36-37页
    1马敏,洪振强:《民国时期国货展览会研究:1910—1930》,《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8卷第4期,第69-83页
    2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中国早期博览会资料汇编》(一),新华书店发行,2003年6月,第105—-240页
    3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编辑:《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实录》(第三编),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编辑股编辑出版,19295月刊行月,第19-73页
    4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中国早期博览会资料汇编》(七),新华书店发行,2003年6月,第623—-834页
    5刘景元:《“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实况重述(三)—中国获奖食品名单(上)》,《中国食品》,1988年,第11期,第34-36页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实况重述(四)—中国获奖食品名单(下)》,《中国食品》,1988年,第12期,第34-35页
    6霍峰:《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金奖证书回归青啤》,《青岛日报》,2004年09月22日
    1程叔度,秦景阜合纂:《烟酒税史·公卖费·浙江》,财政部烟酒税处,1929年,第3页
    1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浙江》,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第121页
    2湖南省国货陈列馆编查股:《著名的绍兴酿酒业》,《国货月刊》1934年第21期,第37-39页
    3湖南省国货陈列馆编查股:《著名的绍兴酿酒业》,《国货月刊》1934年第21期,第37-39页
    4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浙江》,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第121页
    5湖南省国货陈列馆编查股:《著名的绍兴酿酒业》,《国货月刊》1934年第21期,第37-39页
    6湖南省国货陈列馆编查股:《著名的绍兴酿酒业》,《国货月刊》1934年第21期,第37-39页
    7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工业》,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第已231-已233页
    8刘杰等:《山西造产年鉴》,造产救国社,1936年,第81-84页
    8《汾阳县志通讯》编辑部:《“申明亭酒泉记”碑文》,《汾阳县志通讯》1985年第3期,第43页
    1小川平吉等:《支那省别全志·山西》,东亚同文会,1920年,第406-412页
    2陕西实业考察团编纂:《陕西实业考察》,陇海铁路管理局,1933年,第55页、第60页
    3许济航著:《陕西省经济调查报告》,财政部直接税署经济研究室,1945年,第410-411页
    4小川平吉等:《支那省别全志·陕西》,东亚同文会,1918年,第92-94页
    5国民经济研究所编:《贵阳之酿酒业》,中国社科院收藏,1938年,第10页
    6张肖梅编著:《贵州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年,第L21页
    7小川平吉等:《支那省别全志·贵州》,东亚同文会,1920年,第444-445页
    8张肖梅编著:《贵州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年,第L24页
    1一宫房治郎、牧田武等:《支那省别全志·四川》(下),东亚同文会支那省别全志刊行会,1941年,第114-116页
    2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江苏》,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3年,第454页
    3程叔度,秦景阜合纂:《烟酒税史·公卖费·江苏》,财政部烟酒税处,1929年,第4页
    4魏岩涛,何正礼《高粱酒》,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5页
    5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k81页
    1韩勇主编:《文化促销》,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204页
    3袁建成:《壶中乾坤》,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186页
    4萧家成著:《升华的魅力—中华民族酒文化》,华龄出版社,2007年,第7页
    5万伟成,丁玉玲著:《中华酒经》,2008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第1页
    6(宋)朱翼中:《北山酒经》,收入《古今酒事》,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1(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安徽科学技木出版社,2002年,第320页
    2(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第1400页
    1(清)王士雄撰,周三金注释:《随息居饮食谱》,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2(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24《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91年,第1745页
    3(清)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经注释》第一册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第141页
    4(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45《扁鹊仓公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第2150页
    5辛智科《中国古代药酒发展史略》,《陕西中医》,1992年第01期
    6陈熠:《中国药酒的起源和发展》,《江西中医药》,1994年第02期
    7(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辑,石学文点校:《神农本草经》,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8吕志杰编著:《金匮要略注释》,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9黄书声:《中国保健酒的历史、现状和发展》,《酿酒》,2008年第04期
    1辛智科《中国古代药酒发展史略》,《陕西中医》,1992年第01期
    2(唐)孙思邈撰;刘更生等点校:《千金方》,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138年
    3张国豪:《中国药酒研究进展概述》,《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11期
    4(明)王世贞:《酒品前后二十绝》,收入《历代风俗诗选》,岳麓书社,1990年,第140页
    5(明)刘若愚著:《明宫史金退食笔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6页
    6(清)徐珂:《清稗类钞》第47册,商务印书馆,1917年,第112-113页
    1孔令河著:《五经注译》上,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815页
    2李方录校:《敦煌<论语集解>校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9页
    3(战国)韩非著,徐翠兰,木公译注:《韩非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4(东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9页
    5(东汉)班固著:《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中华书局,2005年,第2531页
    6(西汉)王褒:《僮约》,载于《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第283页
    7(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972,中华书局,1960年,第4308页
    8(东汉)班固著:《汉书》卷37《季布栾布田叔传》,中华书局,2005年,第1874页
    9(刘宋)范著:《后汉书》卷52《崔寔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第1371页
    10(清)胡凤丹辑:《唐四家诗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09页
    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哈尔滨出版社,1995年,第4029页
    2(五代)王仁裕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中华书局,2005年,46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16页
    4(宋)周密撰:《齐东野语》,中华书局,2004年,第271页
    5(宋)蔡绦:《铁围山从谈》,收入《四库全书了部精要》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31页
    6许嘉璐主编;倪其心分史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3749页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考169-170页
    2(宋)王安石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第327页
    3(宋)辛弃疾著;朱德才选注:《辛弃疾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51页
    1(元)赵雍撰:《纯白斋类稿》,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56页
    2(元)王恽:《秋涧集》卷31《钱塘道中》
    3(元)吴会:《吴书山先生遗集》卷20《夜泊青山》
    4(元)杨显之:《郑孔目风雪酷寒亭》第三折,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420页
    5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增编本中,海洋出版社,2005年,第1278页
    6(明)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969页
    7(明)兰陵笑笑生著,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409年
    8(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苏俗奢靡》
    9(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9页
    10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63页
    11(明)凌蒙初著:《二刻拍案惊奇》,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652页
    1刘建美编著:《衣食住行与风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999年
    2刘建美编著:《衣食住行与风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999年
    1(明)陈汝元:天一阁藏明万历刊孤本《金莲记》》(陈氏函三馆刻本)卷21《郊遇》
    2(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载于《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38页
    3(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8页
    1(西汉)刘向编辑:《战国策》,岳麓书社,2006年,第356页
    2(西周)周公:《酒诰》,见于《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0页
    3(战国)韩非著,徐翠兰,木公译注:《韩非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51页
    4李方录校:《敦煌<论语集解>校证》,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9页
    5(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6《刺客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第1231页
    6严万毕校:《诸子集成》第5册《商君书》,中华书局,1954年,第12页
    7《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30页
    8(东汉)班固撰:《汉书》卷4《文帝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0页
    1(东汉)班固撰:《汉书》卷5《景帝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97页
    2(东汉)班固撰:《汉书》卷24《食货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31页
    3(东汉)班固撰:《汉书》卷24《食货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45页
    4(东汉)班固撰:《汉书》卷96《西域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285页
    5(东汉)班固撰:《汉书》卷6《武帝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0页
    6(东汉)班固撰:《汉书》卷7《昭帝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8页
    7(宋)欧阳修:《艺文类聚》卷72《食物部·酒》引《魏略》,中华书局,1965年,第1243页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7《榷酤》,中华书局,1986年,第169页
    9(晋)陈寿著:《三国志》卷38《蜀书·许麇孙简伊秦传》,大众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10(晋)陈寿著:《三国志》卷52《吴志·张顾诸葛步传》,大众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305页
    1(唐)魏征等撰:《隋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2(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第1430页
    3(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第246页
    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2002年,第810页
    5(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2130页
    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2002年,第907页
    7(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2002年,第1381页
    8(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343页
    9(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9页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7《榷酤》,中华书局,1986年,第172页
    2(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58页
    3(清)赵翼著:《陔余丛考》卷18,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03页
    4(元)脱脱等撰:《宋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19页
    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第816页
    6(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819页
    7(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820页
    8(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819页
    9(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823页
    10(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823页
    1(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823页
    2(明)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1983年,144页
    3(元)脱脱等撰:《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7页
    4(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483页
    5(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483页
    1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2(元)姚燧:《牧庵集》卷15《中丞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
    3(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167页
    4(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231页
    5(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289页
    6杨印民:《帝国尚饮·元代酒业与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69页
    7(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156页
    8(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392页
    9(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399页
    10(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173页
    11(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264页
    12(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376页
    13(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567页
    14(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567页
    1(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345页
    2(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309页
    3(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488页
    4(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503页
    5(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134页
    6(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116页
    7(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173页
    8王云五主编:《大明会典》,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019页
    9(明)丘浚著,林冠群、周济夫校点:《大学衍义补》,京华出版社,1999年,第291页
    1程俊英,蒋见元译注:《诗经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第196页
    2徐少华:《中国酒与传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
    3马茂元选注:《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9页
    4马茂元选注:《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95页
    5(西汉)邹阳:《酒赋》,收入《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第391页
    6 陈春保:《汉赋与汉代酒文化的以乐为本及其流变》,《扬州大学学报》,2007,第06期
    7程章灿编注:《魏晋南北朝诗》,天地出版社,2002年,第2页
    8(刘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46页
    1(晋)陶渊明著,谢先俊译注:《陶渊明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第30页
    2(晋)陶渊明著,谢先俊译注:《陶渊明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第37页
    3(晋)陶渊明著,谢先俊译注:《陶渊明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第106页
    4张宗福:《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23卷
    5(唐)陈子昂著:《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第126页
    6王昭华注评:《杜甫诗词选》,黄山书社,2007年,第15页
    7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869页
    8于冬华:《唐代诗人与酒的情结》,《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卷23期
    1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95页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7,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598页
    3孟锦贵:《中国饮酒诗选》,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页
    4(唐)杜甫著,韩成武,张志民译释:《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68页
    1田渝生:《我国古代文学与酒文化》,《华夏文化》,1997年,第03期
    2徐少华:《中国酒与传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43页
    3施惠:《王瑞兰幽怨拜月亭》第24出《黄公卖酒》,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九卷),第489-490页
    4杨显之:《郑孔目风雪酷寒亭》第3折,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二卷),第420页
    1范金梅:《<水浒传>酒文化初探》,《职大学刊》,1996年,第1期
    2叶闰桐:《金华酒、烧酒及其他——谈《金瓶梅》中的“金华酒”及我国烧酒的起源和流行》,《贵州文史从刊》,1992年,第04期
    3彭鲜红:《<红楼梦>与〈水浒传>酒文化的比较》,《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0卷第41期
    1(清)顾炎武著:《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页
    2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8页
    3马宏强编:《近当代诗三百首》,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4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
    1孔令河著:《五经注译》上,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1394页
    2(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2005年,1602页
    3(明)王士性著:《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42页
    4(清)徐珂:《清稗类钞》第47册,商务印书馆,1917年,第78页
    5(民国)米登岳修,张崇善纂:《华阴县续志·文艺志》,1932年铅印本,第15-16页
    1吴福林主编:《中华风味酒》,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480页
    2(民国)张鼒铭主编:《双城县志》卷6《礼俗志·衣食住》
    3(民国)刘维清修:《临江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424页
    4(民国)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生活民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80页
    5(民国)《桦甸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93页
    6(民国)《奉天通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页
    7(光绪)《绥德州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8甘肃《合水县志》卷二抄本
    1(清)钟赓起原著:《甘州府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2(民国)《洛川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31页
    3(民国)《洛川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31页
    4(民国)《宁夏纪要》,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42页
    5(民国)《青海风土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75页
    6(民国)《青海》,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86页
    7(民国)《青海志略》,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66页
    8《最近之青海》,不分卷,1934年铅印本
    9(民国)《新疆概观》,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
    1(民国)《回疆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13页
    2(民国)《回疆通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19页
    3(民国)《静海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72页
    4(民国)《滦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71页
    5(乾隆)《孝义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604页
    6(民国)《晋县志料》,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721页
    7(光绪)《顺天府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页
    8(民国)《绥蒙辑要》,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739页
    9(民国)《临河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766页
    1(宋)赵珙撰:《蒙鞑备录》,见于《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编印,1985年,第17页
    2(明)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1983年,144页
    3(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年,第134页
    4(嘉庆)《邛州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1页
    5(民国)《姚安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47页
    6(民国)《大邑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3页
    7(民国)《西康综览·生活民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400页
    8(民国)《乐山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
    9(道光)《中江县新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20页
    10(民国)《新繁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72页
    11(民国)《广安州新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09页
    12(民国)《渠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46页
    1(光绪)《定远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16页
    2(同治)《直隶理番厅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91页
    3(道光)《绥靖屯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93-394页
    4(民国)《西域遗闻》,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06页
    5(宣统)《西藏新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75页
    6《西藏见闻记》,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13页
    7沈曰霖:《粤西琐记》,见于《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49页
    8(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489页
    1(民国)《雷平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24页
    2(民国)《琼崖志略》,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14页
    3(光绪)《永兴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518页
    4(光绪)《龙山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644页
    5(清)梁绍壬著,常振国等校点,刘叶秋注释:《两般秋雨庵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第223页
    6(清)佚名编,邢渤涛注释:《调鼎集》,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第619页
    7(清)袁枚著,别曦注译:《随园食单》,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286页
    8(同治)《赣州府志》卷20《物产》
    9(嘉庆)《松江府志》卷6《疆域志·物产》
    10(同治)《湖州府志》卷33《物产》
    11(同治)《韶州府志》卷11《物产》
    1(清)《广东通志》卷95《舆地略十三》
    2(嘉靖)《武康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721页
    3(民国)《会昌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170页
    4(嘉庆)《南平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264页
    5(宣统)《山东通志》卷8《物产》
    6(民国)《莱阳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41页
    7(民国)《澳洲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57页
    8《高雄县志稿》,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867页
    9《宜兰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461页
    10《彰化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55页
    11《高雄县志稿》,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863页
    1《小琉球漫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55页
    2《嘉义县志》,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787页
    3《高雄县志稿》,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863页
    4《台阳见闻录》,收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787页
    5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72页
    6曾亦编著:《礼记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7曾亦编著:《礼记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8柳诒征编著:《中国文化史》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1王德毅:《从书集成三编》第27册《语文学类.音韵》,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731页
    2张光直:《商代的巫与巫术》,见于《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第277页
    3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28页
    4孔令河著:《五经注译》上,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1391页
    5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315页
    1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367页
    2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319页
    3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259页
    4郭洙若:《屈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952年,第21页
    5(清]凌廷堪:《礼经释例》,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第371页
    6(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第1429页
    7(清)曹雪芹著:《红楼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0页
    1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243页
    2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340页
    1喻朝刚,周航编注:《宋诗三百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2(南朝·梁)宗檩著,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2页
    3(南朝·梁)宗檩著,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2页
    4(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等主校:《本草纲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665页
    5(宋)苏东坡著,德富等主编:《苏东坡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1161页
    6(宋)洪迈:《容斋随笔》,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269页
    7(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20页
    8(宋)袁文撰:《瓮牖闲评》,中华书局,1985年,第25页
    9(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8页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6,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873页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6,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431页
    3(宋)王溥撰:《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82页
    4(宋)周密著:《武林旧事》,中华书局,2007年,第78页
    5(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39页
    6(明)谢肇淛撰:《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7(清)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6页
    8(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等主校:《本草纲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664页
    9(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1页
    1(清)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1页
    2(明)李时珍编著,张守康等主校:《本草纲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380页
    3王开文选注:《唐宋友情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7页
    4(元)王莹编选,施庆元点校:《典故夜话》,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5(曹魏)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于《淮海词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页
    6(南朝·梁)宗檩著,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49页
    7(宋)孔平仲原著,吴平译注:《续世说》,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第225页
    8周振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全集》第3册《全唐诗》,黄山书社,1999年,第911册
    1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182页
    2(南朝·梁)萧子显撰,陈苏镇等标点:《南齐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5页
    3(宋)王溥撰:《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中华书局,1985年,第239页
    4(民国)赵琪修,袁荣叟纂:《胶澳志》,见于《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257页
    5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69页
    1孔令河著:《五经注译》上,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805页
    2孔令河著:《五经注译》上,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571页
    3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61页
    4严华英主编:《千家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5夏于金集注:《唐诗宋词全集》第四部,华艺出版社,2000年,第1979页
    6(宋)赵珙撰:《蒙鞑备录》,见于《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编印,1985年,第17页
    7(东汉)应肋撰:《风俗通义》,中华书局,1985年,第187页
    8孔令河著:《五经注译》上,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1150页
    9何大春编著:《唐诗三百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10程季平注译,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391页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30《平准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
    (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1年版
    (晋)葛洪:《抱朴子·酒戒》,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北魏)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华书局,1956年版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98年版
    (唐)刘恂:《岭表录异》,王云五:《丛书集成》,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年版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1年版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宋)范成大撰,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四川民族出版,1986年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张能臣:《酒名记》,编入胡山源《古今酒事》,上海书店,1987年版
    (宋)朱肱:《北山酒经》,编入胡山源《古今酒事》,上海书店,1987年版
    (宋)李保:《续北山酒经》,编入胡山源《古今酒事》,上海书店,1987年版
    (宋)窦苹:《酒谱》,编入宋平生等编的《历代茶经酒经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宋)田锡:《曲本草》,编入宋平生等编的《历代茶经酒经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元)脱脱:《宋史》卷185《食货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元)韦孟:《酒乘》,载入(元)黄岩、陶宗仪编纂的《说郛》清顺治四年(1647)宛委山堂原刻本版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冯时化:《酒史》,编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出版社,1997年版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58《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清)童岳荐撰,张延林校注:《调鼎集》,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清)袁枚著,周三金等译注:《随园食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
    (清)梁章钜撰,陈铁民点校:《浪迹丛谈》、《浪迹续谈》、《浪迹三谈》,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清)曹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清)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版
    (民国)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编:《中华民国元年第一次农商统计表》——《中华民国第九农商统计表》,上海中华书局,1914—1924版
    (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国际部实业贸易局,1933版
    (民国)日本工业化学会满洲支部编:《东三省物产资源与化学工业》,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民国)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民国)何正礼主编:《高粱酒》,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民国)杨大金编:《现代中国实业志》,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民国)张肖梅编著:《贵州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年版
    胡山源:《古今酒事》,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年版
    首届中国酒文化研讨会秘书处,深圳市博物馆编:《水的外形火的性格中国酒文化研究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王春瑜著:《明朝酒文化》,台北出版社,1990年版
    王守国著:《酒文化中的中国人》,河南人民出版社,1900年版
    朱世英、李家宏主编:《中国酒文化辞典》,黄山书社,1990年版
    张远芬主编:《中国酒典》,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罗西章主编:《西周酒文化与宝鸡当今名酒》,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傅允生、徐吉军、卢敦基著:《中国酒文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薛军:《中国酒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杜景华著:《中国酒文化》,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刘景源、杜福祥主编:《中国名酒》,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周立平主编:《,94国际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沈汉、朱自振著:《中国茶酒文化史》,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向春阶、张耀南、陈金芳编著《酒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李华瑞著:《中华酒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李华瑞著:《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吴明泽、何明著:《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黄平主编:《中国酒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朱宝镛、章克昌主编:《中国酒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洪光住编著:《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万伟成著:《中华酒经》,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朱年、朱迅芳编著:《酒与文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何满子著:《中国酒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郭溪著:《中国古代饮酒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刘玉峰著:《唐代工商业形态论稿》,齐鲁书社,2002年版
    徐海荣主编:《中国酒事大典》,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韩胜宝编著:《华夏酒文化寻根》,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徐少华著:《中国酒与传统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王赛时著:《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版
    蒋雁峰著:《中国酒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长兴编著:《酒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鹏志撰:《中华酒文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春瑜:《与君共饮明朝酒》,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萧家成著:《升华的魅力:中华民族酒文化》,华龄出版社,2007年版
    蒋开峰编著:《湖南酒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版
    朱伟主编:《三联生活周刊·酒的中国地理》,三联书店编辑出版社,2009年版
    杨印民:《帝国尚饮:元代酒业与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张勋燎:《蜀酒探原——巴、蜀的“萨满式文化”研究之一》,《南方民族考古》,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李生春:《《齐民要术》在中国酒文化史上的意义》,《甘肃轻纺科技》,1994年第03期
    梁建民:《从苏轼看宋代酒文化》,《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04期
    李华瑞:《关于宋代酒课的几个问题——与杨师群同志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02期
    王赛时:《广西古酒简说》,《广西地方志》,1994年第04期
    李元:《酒与殷商文化》,《学术月刊》,1994年第05期
    葛景春:《李白与唐代酒文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03期
    徐建青:《清代前期的酿酒业》,《清史研究》,1994年第03期
    包启安:《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与我国酒的起源》,《中国酿造》,1994年第02期
    张德水:《殷商酒文化初论》,《中原文物》,1994年第03期
    胡继明:《巴人酒文化刍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01期
    陈卫东:《从传统酿酒工艺看老子思想对中国酒文化的影响》,《中国酒》,1995年第04期
    赵永康:《清代酒禁与川酒的发展》,《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1期
    颜吾芟:《先秦时期的酒政》,《商业文化》,1995年第03期
    高树林:《元朝盐茶酒醋课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03期
    邰成忠:《中国酒文化分期之我见》,《中国酒》,1995年第01期
    王赛时:《唐代酒品考说》,《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6年第01期
    颜吾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政》,《商业文化》,1996年第06期
    陈见微:《清代东北民间的酒文化》,《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01期
    颜吾芟:《秦汉时期的酒政》,《商业文化》,1996年第01期
    于一贫:《元朝时期的酒醋税》,《草原税务》,1997年第10期
    王赛时:《浙江古酒钩沉》,《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7年第03期
    吴成国:《酒文化与医学刍议》,《医学与社会》,1997年第05期
    董希文:《唐代酒业政策探析》,《齐鲁学刊》,1997年第04期
    邱少平:《魏晋名士嗜酒原因浅析》,《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04期
    李柳芳:《唐代诗歌与中国的酒文化》,《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第04期
    黎虎:《唐代的酒肆及其经营方式》,《浙江学刊》,1998年第03期
    杨晓春:《蒙·元时期马奶酒考》,《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01期
    张健彬:《唐代的禁酒、税酒、榷酒与“榷酒钱”》,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3期
    张学君:《清代四川酒业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03期
    高建新:《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01期
    徐少华:《中国酒与传统文化综述》,《中国酿造》,2000年第02期
    艾玖仁:《中国历代的酒业政策及其专卖》,《中国酒》,2000年第04期
    溢香轩:《地球上谷芽酒与霉菌酒的发生与发展》,《酿酒》,2001年第02期
    徐学书:《唐宋以来成都的酒文化》,《四川文物》,2001年第06期
    黄元英:《魏晋文士嗜酒与生命智慧的践行》,《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俞润生:《《红楼梦》中的酒文化》,《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04期
    辛海庭:《西汉繁荣昌盛期的酒文化》,《中国酒》,2002年第02期
    杜建录:《西夏酒的生产与征榷》,《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02期
    彭鲜红:《〈红楼梦〉与〈水浒传〉》酒文化的比较——“贵族”酒文化与“好汉”酒文化的比较》,《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03期
    黄修明:《中国古代酒禁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1期
    陈习刚:《中国冻酒考》,《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01期
    黄清敏:《魏晋南北朝酒话漫谈》,《农业考古》,2003年第01期
    臧要科:《魏晋风度与酒神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04期
    杨印民:《元代腹里地区酒业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3期
    舒红霞:《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与酒文化》,《唐都学刊》,2004年第03期
    汪受宽:《河西古酒考论》,《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02期
    包启安:《史前文化时期的酿酒》,《酿酒科技》,2005年07期
    张雁影:《试述先秦酒诗的社会性》,《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3期
    唐康:《唐宋前之古酒述略》,《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5期
    张宗福:《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04期
    张桂中:《明清时期豫酒发展探析》,《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周攸胜:《《说文解字》酉部酒文化初探》,《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3期
    王宏斌:《浅析河套酒文化历史渊源》,《河套大学学报》,2006年第01期
    杨印民:《蒙元时期的葡萄酒和马奶酒》,《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04期
    万伟成:《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酿酒科技》,2007年第09期
    杨印民:《元代江浙行省的酒业和酒课》,《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04期
    富文娟:《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情怀》,《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03期
    陈习刚:《高昌冻酒与冰酒起源》,《农业考古》,2008年第04期
    黄文川:《泛谈我国酒的起源与酒文化考古》,《农业考古》,2008年第04期
    孟纲:《酒依赖与酒文化》,《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03期
    肖俊生:《民国时期四川酒业资本与经营管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3期
    卢华语:《唐代西南地区酒业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01期
    潘林:《论唐代巴蜀地区酒业》,《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2期
    范金民:《清代山西商人和酒业经营》,《安徽史学》,2008年第01期
    张三玲:《唐代文人饮酒诗中的诗酒情缘》,《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4期
    杨印民:《元代酒俗、酒业和酒政》,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李琳:《民国时期四川酿酒业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
    高宇轩:《近代以来滨绥铁路沿线城镇啤酒业的兴起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徐雪梅:《乾隆朝酒禁政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