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的外显性行动受内隐性意识的驱动,外在的关系反映内在的结构。所以,要搞民族研究,既要研究民族、民族发展、民族关系、民族与国家关系等外显性表现,又要研究民族认同、族际认同、国家认同等内隐性要素,还要研究各种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能够消解各种认同之间的张力与冲突,促进各种认同的共生与协调。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
     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国家内部三种重要的认同形态,三种认同与民族问题所涉及的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从民族认同、族际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来看,民族认同在横向上与族际认同形成了竞争与共生关系,纵向上与国家认同存在着共生关系。
     民族认同包括归属性认同和赞同性认同,前者事关认同与分界,涉及归属问题;后者事关对本民族的态度、情感。所以,在归属性认同确定的情况下,每个民族都存在积极认同或者消极认同。在族际交往过程中,对自我和他者的不同态度、认知和评价,产生了不同的结合模式,从而形成了民族认同与族际认同之间不同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对自我的积极认同和对他族的偏见容易形成民族认同与族际认同之间完全的竞争关系;对自我的消极认同和对他族的偏见容易形成民族认同与族际认同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只有参与交往的各个民族具有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对他族具有亲和动机和亲近态度,才有可能形成民族认同与族际认同之间理想的和谐共生关系,这种和谐共生关系既有自然生成的过程,更需要人为营造和构建。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存在张力和冲突,也存在和谐共生。国家构建与族体发展之间的矛盾、族际经济利益关系失衡、消极民族认同等都可能形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张力和冲突,但矛盾和冲突不是恒定的,两者之间也可以和谐共生。国家认同由归属性认同和赞同性认同两部分构成,构成归属性国家认同的基本元素有领土、历史、文化、同胞,这些元素与民族认同的元素形成了许多交叉和重叠,成为两种认同共同的资源,这是两者共生的基础之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不同的场景满足不同的需求,民族认同触及人类深层情感,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国家认同作为共性和共同利益的理性认知,具有弥合差异的能力,国家认同需要借助民族认同中的“族性”力量,而民族认同同样需要国家认同中的“理性”要素,这种功能的互补性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的又一重要基础。
     族际文化交流、经济互补互惠、共同的历史命运乃至特定族际环境下的相同肤色或人种特征都可能形成族际间稳定的共性交集和共享格局,从而产生族际认同。族际认同所铺就的相互交织、相互链接的心理意识网络是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和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国家认同赖以生成的深厚土壤。只有汲取、提炼族际认同的积极成果,国家认同才能获得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相反,族际认同只有接受国家认同的规约和导引,才能获得意义、目标和发展方向。
     在民族认同、族际认同和国家认同三者的关系中,由于国家的特殊职能和拥有的绝对资源,它可以借助制度和规范的力量,既能保护民族认同,也能够实施民族同化政策;既能促进族际认同建设,也能够破坏族际认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认同基于主导的地位,当国家认同能够保护和尊重民族认同,加快族际认同建设,就能够促进三种认同之间的共生与和谐。
Human's explicit motion is actuated by tacit consciousness while external relationship reflects internal structure. Therefore, nationality study does not only include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such as nation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ty, nationality relation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alities and states, but also tacit elements such as ethnic identity, inter-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ree kinds of identity mentioned above in order to counteract the tension and conflict among all kinds of identity and their symbiosis and harmony.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above, this search emphasizes the symbiosis rel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inter-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inter-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re three important identity modalities inside the multinational state. Three kinds of identity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ty, nationality and nationality, nationality and state that nationality issue involves.
     From the angl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ethnic identity, inter-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has formed a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on and symbiosis with inter-ethnic identity on the lateral while with national identity on the vertical. Ethnic identity includes a sense,of belonging and endorsement. The former matters to identity and division and involves the issue of belonging while the latter matters to the attitude and emotion to one's own nationality. Therefore, each nationality h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dentity on the condition that a sense of belonging is definit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attitude,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toward oneself and others bring different integration pattern which forms different competition and symbiosis relation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inter-ethnic identity. Positive identity toward oneself and bias toward other nationalities will easily form completely competition relation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inter-ethnic identity. Negative identity toward oneself and bias toward other nationalities will easily shape the state of mutual isolation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inter-ethnic identity. Only each nationality that participates communication has positive and healthy self-identity and compatible incentive and attitude toward other nationalities,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ideal and harmonious symbiosis relation can be shaped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inter-ethnic identity which includes the process of native rendering as well as factitiou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Not only tension and conflict, but also harmonious symbiosis exists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tate-building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inter-ethnic imbalance of economic interests, negative ethnic identity, etc will possibly form tens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But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is not constant which can harmoniously co-exist. National identity comprises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endorsement. Fundamental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s a sense of belonging includes territory, history, culture and compatriot etc. that intercross and overlap the element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become common resources of two kinds of identity which is one of the bases for the co-existence of them.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meets different needs under different occasions. Ethnic identity can touch deep emotion of human and has strong capability of social mobilization while national identity, as general character and rational recognition, has the capability of bridging discrepancy. National identity needs to draw support from ethnic power of ethnic identity while ethnic identity needs the rational elements of national identity. This complementary of function is another significant basis of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inter-ethnic cultural intercommunion, economic complementary and reciprocity, common historical destiny even the same color of skin or human race character under the certain inter-ethnic circumstance will possibly form the inter-ethnic steady intersection of general character and shared pattern which generates inter-ethnic identity. The intertwined and interlink psychological consciousness network that the inter-ethnic identity paves is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and mental power of national unity and the deep soil that the national identity can generate and develop. Only to derive, purify the positive achievement of inter-ethnic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can obtain the constant dynamical and headspring for its development. On the contrary, only the inter-ethnic identity accepts the protocol and guiding can it obtain significance, aim and the orientation of development.
     Among ethnic identity, inter-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state which has special function and absolute resources it has can protect ethnic identity and actualize national actualization policy as well a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ethnic identity while destroy it by virtue of the power of system and norm. Therefore, national identity occupies the leading status in this sense and when national identity can protect and show respect to ethnic identity while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ethnic identity, it can promote the harmony and symbiosis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identity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页。
    ③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拉希·克拉托赫维尔著,金烨译:《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 王逸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①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这一观点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理论界普遍的共识,但鉴于“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论断仅在阶级社会具有普遍性意义,而本书所论及的多民族国家既有资本主义也有社会主义社会,故民族问题中的“民族与阶级”的视角暂不涉及。
    ①亲和动机和亲近态度的提法来自于学者王建明的《民族认同浅议》一文。
    ①Juan M. Delgado-Moreir,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f the European Union, Athenaeum Press, Ltd.,2000, p.62.
    ①赵世林:《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①李义天:《多民族国家的五种认同策略》,《社会科学报》2009年5月28日第3版。
    ①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同1998年版,第8—11页。
    ②周宪:《认同建构的宽容差异逻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③Henri Tajfel,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33,1982,p.2.
    ④Henri Tajfel,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p.225.
    ⑤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二期。
    ①[德]约翰·内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② David A.Whetten, Paul C.Godfrey ed, Identity in Organizations,Building Theory through Conversations,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8,p.19.
    ③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④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⑤本体性安全是吉登斯社会认同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词语,是指“大多数人对自我认同的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恒心,是一种人与物的可靠性感受。”其功能在于控制和排解焦虑,使个体获得可靠和安全的体验。
    ①T.H.埃里克森著,王亚文译:《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②Ross Poole,Nation and Identity,Hamp shire A 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2,p.70.
    ③敏浩:《论民族意识》,《黑龙江民族从刊》1991年第2期。
    ④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⑤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德]约翰·内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②敏浩:《论民族意识》,《黑龙江民族从刊》1991年第2期。
    ①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
    ②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
    ③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
    ③转引自李忠、石文典:《文化同化与冲突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5-6期。
    ①赵明义、文宗瑜:《无产阶级族际主义和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②钟华:《“国际主义”与“族际主义”——谈谈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иэм的不同译法》,《世界民族》1989年第3期。
    ③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4—130页。
    ①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②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③张莹瑞等:《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6期。
    ①T.H.埃里克森著,王亚文译:《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敦煌文艺出版社,第72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逻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逻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6页。
    ①高丙中:《中国文化的族际共享》,《民族艺术》1998年第4期。
    ②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2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①《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第8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②郭大烈:《纳西族心理素质初探》,《云南历史研究所集刊》,1982年。
    ③高发元主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道德研究》,第79-80页,云南民族出版社。
    ①高丙中:《中国文化的族际共享》,《民族艺术》1998年第4期。
    ②参见戴庆厦主编:《元江县羊街乡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第46-49贝,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①参见戴庆厦主编:《基诺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第43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②戴庆夏、余金枝、余成林、林新宇、范丽君:《片马茶山人和谐的多语生活——语言和谐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个案剖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③戴庆夏、余金枝、余成林、林新宇、范丽君:《版马茶山人和谐的多语生活——语言和谐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个案剖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④高丙中:《中国文化的族际共享》,《民族艺术》1998年第4期。
    ①高丙中:《中国文化的族际共享》,《民族艺术》1998年第4期。
    ①罗康隆:《族际文化制衡与资源利用格局》,《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
    ①参见王连芳主编:《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第3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①T.H.埃里克森著,王亚文译:《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34页。
    ②Bruce Cronin: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32.
    ①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②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天涯》1997年第6期,董之林陈燕谷译。
    ③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天涯》1997年第6期,董之林陈燕谷译。
    ①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解读》,《创新》2009年12期。
    ①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将认同区分为“合法性认同”、“抗拒性认同”、“规划性认同”
    三种。
    ①《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0页。
    ①T.H.埃里克森著,王亚文译:《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①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学报》2005年第1期。
    ①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②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①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②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①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②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前沿》2010年第19期。 ①[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 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①[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 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②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5页。
    ③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5页。
    ①国家认同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这里的国家认同主要指国内层面的认同。
    ②涂少彬、肖登辉:《宪政认同:民族认同的现代性转向——兼析少数民族发展权的宪政认同建构功能》,《湖南省政法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①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①[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魏强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和族属身份》,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②Jeff Spinner-Halev, Cultural Pluralism and Partial Citizenshi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68.
    ③李义天:《多民族国家的五种认同策略》,《社会科学报》2009年5月28日第3版。
    ①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②[加]威尔·金里卡著,刘曙辉译:《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①吴开松、解志苹:《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族认同的构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黑龙江民族从刊》2009年第6期。
    ②王希恩:《论“民族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①[加]威尔·金里卡著,刘曙辉译:《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①参见昌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陈云生著:《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60-264页。
    ①坂田义教、阿山光利、宗像哲男著,刘高华译、王小沪校:《共生教育》,《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①殷曼:《认同建构中的时间取向》,《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②殷曼:《认同建构中的时间取向》,《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①金炳镐、张谋:《论新世纪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五观”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页。
    ②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60-264页。
    ①毕跃光:《国家类型与民族问题的解决——兼谈国家对少数民族政策的“政治化”与“文化化”》,《世界民族》2009年第4期。
    ②[加]威尔·金里卡:《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①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②参见Habennas, The Inclusion of the Others,p.225.
    ①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2]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4]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5]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6]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7]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8]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9]王建娥、陈建樾:《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0]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王希恩主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民族出版社,2002年。
    [12]黄铸主编:《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华文出版社,1999年。
    [1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4]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
    [15]翟学伟,甘会斌,褚建芳编译:《全球化与民族认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李剑鸣、杨令侠主编:《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社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马珂著:《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争论中的哈贝马斯国际政
    治理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9]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20]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1]陈云生著:《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 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张全义著:《世界国家生成机理初探——全球集体认同的生成与模式转换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
    [23]李明明著:《超越与统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4]罗康隆:《族际关系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
    [25]王连芳主编:《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26]戴庆厦主编:《元江县羊街乡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年。
    [27]戴庆厦主编:《基诺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7年。
    [28](加拿大]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9]T.H.埃里克森著,王亚文译:《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
    [30]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31]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32]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33]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4]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年。
    [35]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
    [36]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7]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38][英]戴维·莫利,[英]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9](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魏强译《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新华出版社,2003年。
    [40](德)约翰·内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1][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2][法)阿兰·图海纳著,狄玉明、李平沤译:《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商务印书馆,2003年。
    [1]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金炳镐:《民族分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3期。
    [3]敏浩:《论民族意识》,《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第2期。
    [4]金炳镐、张谋:《论新世纪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五观”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解读》,《创新》2009年12期。
    [6]熊锡元:《“民族意识”初探》,《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7]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8]王希恩:《全球化与族性认同》,《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
    [9]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10]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第6期。
    [11]周平:《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2]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3]高丙中:《中国文化的族际共享》,《民族艺术》1998年第4期。
    [14]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5]唐慧玲、徐水晶:《相互承认与现代国家治理》,《政府管理研究》2010年第1期。
    [16]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7]陈晓婧:《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的民族认同》,《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8]谷禾:《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9]李忠、石文典:《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述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0]李忠、石文典:《文化同化与冲突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5-6期。
    [21]工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22]王鉴、力‘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
    期。
    [23]祁进玉:《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实践》,《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1期。
    [24]吕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25]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6期。
    [26]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前沿》2010年第19期。
    [27]林伟健:《国家凝聚力:从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8]马珂:《哈贝马斯集体认同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意义》,《学术探索》,2007年第5期。
    [29]谷禾、谭庆莉:《近代中国西南国界线变迁与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 《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30]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1]雷勇:《论跨界民族的多重认同》,《学术探索》,2008年第4期。
    [32]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3]高永久、陈纪:《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34]吴开松、解志萍:《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族认同的构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5]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6]唐胡浩:《民族认同研究回顾》,《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7]王琼:《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与民族认同的重构》,《世界民族》,2005年第1期。
    [38]殷曼:《认同建构中的时间取向》,《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9]唐书明:《认同理论演变中的民族认同》,《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40]赵淼:《试论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转型》,《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41]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2]郭艳:《试论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认同危机》,《国际论坛》,2007年第1期。
    [43]刘国强:《以传统符合建构国家认同的悖论》,《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
    [44]谢俊春:《中华民族认同: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心理基础》,《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
    [45]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6]万明刚、王舟:《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世界民族》,2007年第3期。
    [47]张宝成:《民族认同研究述评》,《前沿》2010年第11期。
    [48]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49]张莹瑞、徐海波、阳毅:《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6期。
    [50]涂少彬、肖登辉:《宪政认同:民族认同的现代转向——兼析少数民族发展权的宪政认同建构功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1]张剑峰:《族群认同探析》,《学术探索》,2007年第1期。
    [52]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53][加]威尔.金里卡著,刘曙辉译:《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政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54]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5]赵世林:《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6]王莉:《浅析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的关系》,《社会纵横》,2010年第6期。
    [57]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58]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59]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
    [60]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61]何明:《国家认同的建构——从边疆民族跨国流动视角的讨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2]坂田义教、阿山光利、宗像哲男著,刘高华译、王小沪校:《共生教育》,《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Jurgen Habermas,The Inclusion of the Others,1998.
    [2]Alain-G. Gagnon & J ames Tully (ed), Multinational Democrac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Will Kymlicha,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Ox2
    [4]Juan M. Delgado-Moreir,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f the European Union, Athenaeum Press, Ltd.
    [5]Bruce Cronin: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Connor,Walker.1984,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Marxist-Leninist Theory and .Strategy.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MaKerras,Colin.1994. China s Minorities:Integr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Dreyer,June Teufel.1976.China's Forty Millions: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Henri Tajfel,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p.2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