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武术的文化生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文化生产如何从历史寻找经验,武术在历史发展中为当代文化生产积累了哪些经验?为此,本研究以“文化转换”为线索,通过文化意义及社会谱系的重组,对武术文化及武术发展进行了一次寻求新解的尝试。
     首先,本研究考察了狩猎之射的文化转换,分析了西周将“射”转化为“国家大事”——用作武士教育内容,成为天子、诸侯及贵族的政治生活,融入社会秩序的再生产——的政治化过程,以及“射”文化对新技术、新项目、新的文化意向的种种生产。其次,从使用者和使用方式的视角,考察了剑的文化意义的变化,揭示了武术文化生产中社会谱系重组的力量以及他们生产的新意义。第三,集中武术文化生产新材料的运用,通过仿生学转换梳理了武术文化生产象形取义的拳术化、养生化和游戏化倾向,以及武术根据动物化运动意向进行的会意生产。第四,聚焦武术文化生产的空间,分析了门户的技术生产和社会生产,以及门户生产的策略、生产方式等,并借助“新体验”探讨了门户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以及门户的形成。第五,在近代以来武术现代化生产背景中,以“国家武术”为线索重点探讨了武术现代化“自上而下”的军事化、体育化和竞技化生产。第六,将研究视野扩展到非专业生产领域,并通过武侠的生产,分析文艺界的武术再生产。最后,本研究认为,正确地对待传统和西方两大文化资源,在武术的数字化生存、文化生产的青年化转换中推动当代武术发展,是武术历史发展的延续,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With the re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meaning and social pedigree, the present research attempts to explore a new way to interpret Martial Art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lue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nswer to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How does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production gain experience from the past?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has Martial Arts obtained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production?
     First and foremost, the present research explores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aspect of "SHE" ( Ritual of Archery ) in hunting through analyzing, in Western Zhou period, the politicalizing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at "SHE" to "Vital State Affair", which has been applied to educate warriors ( a social stratum in ancient China, between senior officials and the common people) and hence become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Emperor, feudal princes and nobles to fit in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ocial order; and various productions of "SHE" culture conducted for new technology, project and cultural intention.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 and using method, the cultural meaning change of sword is reviewed to unveil the strength of the reorganization of social pedigree and the new meaning of their production.
     Thirdly, concentrating on the use of the new materials of martial 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urrent research explores the boxing, health-preserving and game orientation of pictographic meaning of martial 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biotic transformation.
     Fourthly, focusing on the space of martial cultural production, it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production of "Men Hu"( different sects & factions of martial arts), and its strategy and method, and then with "New experience" discusses the production and spread of "Men Hu" knowledge and how "Men Hu" comes into being.
     Fifthl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ed production of martial art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top-bottom"militarized, sportilized and competitive production of martial modernization in the clue of "Sate Martial Arts".
     Sixthly, it expands the research view to the unprofessional production field and analyzes reproduction of martial art in art community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martial chivalries.
     Finally, the present research maintains that it's an important and long-term process and the extens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 as well to treat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cultural resources appropriately and push forward martial art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igitalized existence and youth -orient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on.
引文
[1]韩鹏:中国武术面临挑战,《中华武术》2003年第2期,第45-46页。
    [2]十运会武术女子套路预赛落幕,观众喜爱干净武术,《石家庄日报》,2005年4月20日。
    [3]为了杜绝评判中的感情分、关系分,竞技武术对裁判员采取了封闭管理,裁判人员到达赛区后,上交手机,禁用住所电话,不得彼此串通,集体进出。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于2005-2007年在全国范围组织了百余名研究者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70所普通中小学的武术教育进行了调查研究,作者作为该课题若干子课题成员之一参与了研究。
    [2]过于神秘门槛相对高,武馆遇“冷”跆拳道受宠,《东北新闻网》(http://news.nen.com.cn),2006年10月20日。
    [1]参见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一、二、三、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05、2006、2007年版,题记.
    [2]高丙中:传统节日与社会文化再生产,《学习时报》,2004年3月25日。
    [3]罗钢:探索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4]罗钢:探索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1]近年来,我国城市周边兴起的利用自家院落(以及田园风光和自然景点),以满地跑的家禽(伴以野味)、田头新鲜的蔬菜和粗粮为餐的“农家乐”。
    [1]在吉登斯看来,“传统与记忆——特别是阿尔布克斯所谓的‘集体记忆'——联系在一起:……记忆与传统一样,都是以现在为参照来组织过去。……‘过去消亡了',但‘消亡的只是表象',因为过去继续存在于无意识之中。”“在现代,‘自然'变成了与城市相对照之物;它等于‘乡村',且常带有田园意味。”(安东尼·吉登斯:生活在后传统社会中,载[德]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著,赵文书译:《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0-81、97页。)
    [2]安东尼·吉登斯:生活在后传统社会中,载[德]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著,赵文书译:《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2-138页。
    [3][英]E·霍布斯鲍姆、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4]参见甘阳著:《通三统》,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页。
    [5]参见李慎之:接着讲借着讲通着讲——我们向冯友兰学习什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2期,第54-58页。
    [1]周宪: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网》,2004年3月18日。
    [2]余云楚:“文化研究”之“本/末”,《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1期,第62页。
    [3]罗钢、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载《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4]金元浦:导言,载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5]南帆:文化研究:开启新的视域,《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第19-21页。
    [6]余云楚之文,同脚注2;王宁著:《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于文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哲学研究》2002年第6期,第35页。
    [1]杨翰卿、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80-89页。
    [2]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载《传播学论文选萃(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7页。
    [1]参见蔡龙云著:《琴剑楼武术文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4-65、78页。
    [1]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71页。
    [1]在《路易·波拿马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创造”。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指出,“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页
    [1]参见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259页。
    [2]参见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第16-22页。
    [3]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炎黄春秋》1999年第3期,第3页。
    [4]刘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载刘东主编:《中华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5]李幼蒸:总序,载[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1]在布迪厄眼中,“人就是模棱两可的。他们不止是容忍两可性,而且通过两可性来表达自己。”参见杨雁斌、薛晓源编选:《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
    [2]在中国人的“阴阳”认识中,“阴阳相济”观念与《黄帝内经》中“黄帝的身体”有关。有人认为,“黄帝的身体”是双性同体的身体,这也导致了中国身体观“每个人身上都有的阴阳功能均衡”的命题。对此,Charlotte Furth(1999)在其《阴盛:中国医学史上的社会性别,960—1665》中对西方医学的单性(one-sex)和中国医学的双性(androgyny)进行了分析。其文介绍参见叶舒宪:身体人类学随想,《文化研究网》,2003年4月9日;于新忠:从社会到生命——中国疾病、医学史探索的过去现在和可能,《中国经济史论坛》,
    [1]《说文》谓:“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
    [2]参见姜楠:“射礼”源流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94-95页。
    [3]参见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载王梦旦编:《金文论文选·第一集》,香港:图鸿制版印刷公司1968年版,第182-183页.
    [4]在西周军事性的射术训练、宗教性射牲仪式和娱乐性活动中,以训练射术为目的,带有浓重军事色彩的习射,成了东周礼家所谓的“主皮之射”之源头:与大型祭祀相结合,象征宗族首领亲自猎获牺牲的射牲仪式,特别是天子乘舟射牲的仪式,到战国基本湮废;与饮宴、乐舞紧密结合,以集体娱乐为主要目的射礼,成了礼家所谓的“燕射、宾射、大射,乡射”诸礼之源头。参见胡新生: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文史哲》2003年第1期,第112页.
    [1]胡新生: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文史哲》2003年第1期,第112-113页。
    [2]参见陈春慧:论射礼兴衰与文化嬗变,《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21页。
    [1]参见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林志明:译序——描绘一个不存在于任何地方的圆周,载[法]尚布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参见李梦奎:先秦射艺描写的文化蕴涵,《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7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日本东京:文求堂书店1935年版,第69、82页。
    [2]胡新生: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文史哲》2003年第1期,第113页。
    [1]参见李梦奎:先秦射艺描写的文化蕴涵,《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7页.
    [2]参见李雁蓉:《射礼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17页。
    [1]彭林:从《仪礼·乡射礼》看中国古代体育精神,《光明日报》2004年2月10日,第3版。
    [4]《左传》,载《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程二行:造士·选士·命士——先秦士人文化的发展道路(二),《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4页。
    [1]《礼记》,载《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周礼》,载《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杨英法:先秦赵军所用兵器考,《学说连载》,http://www,xslx.com/htm/shgc/zgls/2007-06-05-21795.htm。
    [4]《周礼》,载《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参见袁济喜:从“六艺之教”看周代的审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89页;杨向东:六艺中的乐、射、御与体育、美育,《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01-102页。
    [1]朱方东:我国古代射箭概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技术委员会编:《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五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52页。
    [1]行射者两足分立,丁字不成,八字不就(明·李呈芬《射经》)。
    [2]周初明(2007)指出,人类在劳动、争斗中形成了右手优势,以及“以右手为主(右手也力大)、左手为辅”的左右手分工.所以,射箭一般也采用左手持弓、右手执箭;而高手则左右开弓,谓之能“左右射”者。参见周初明:“弓左箭”还是“弓右箭”——论古代两种不同的射箭方式,《东方博物》2007年第1期,第8-19页。
    [3]张传官:论建国以来出土文献中的教育史资料,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303.
    [4]成善卿:天桥武林艺人录(四),《武魂》1994年第10期,第42页。
    [5]参见张雷:一种惯习的传承、自救与消解——以陈家沟陈氏宗族为例,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228页。
    [6]朱方东:我国古代射箭概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技术委员会编:《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五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53页.
    [7]朱方东:我国古代射箭概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技术委员会编:《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五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53页。
    [1][英]史蒂芬·特恩布尔著,刘汉生译,《最后的武士:荣耀与毁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02页。
    [2]谷世权:关于中国古代射箭文化的几点新探,《体育文史》1996年第3期,第20页。
    [3]徐纪:《手熟余谈:中国武术论丛二集》,台北五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4]徐纪:《手熟余谈:中国武术论丛二集》,台北五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5]成善卿:天桥武林艺人录(三),《武魂》1994年第9期,第45页。
    [1]成善卿:天桥武林艺人录(四),《武魂》1994年第10期,第42页。
    [2]参见姜楠:“射礼”源流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94-95页。
    [3]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版,第1279页。
    [1]谷世权:关于中国古代射箭文化的几点新探,《体育文史》1996年第3期,第20页。
    [1]谷世权:关于中国古代射箭文化的几点新探,《体育文史》1996年第3期,第20页。
    [1]胡晓明将“那种具有符号特征、形象表现、特别又能代表中国文化意味的作品,以文本、词语形式出现的作品”界定为中国文化意向。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第75页。
    [1]在“乒乓外交”中,对日本乒乓球协会长邀请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毛泽东批示:“我队应去”,并提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有趣的是,毛泽东在批示“我队应去”之外,还指示“并准备死几个人,不死更好,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并规定,与美国代表团官员相遇,不主动交谈,与美国队比赛时奏前不交换队旗,可以握手致意。更为有趣的是,美国代表团队员也纷纷给家里打电话、留下遗言。参见曹守袜:关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历史研究,《体育文史》1992年第1期,第2-4页。
    [1][英]西莉亚·卢瑞著,张萍译:《消费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2]明清间学者董说在《七国考秦器服》“带剑”下曰:“剑有二:一佩剑,所谓衣冠带剑是也;一兵剑,持以相格杀者也”。而将其剑的功用分之为兵器属性和非兵器属性。甑斋:重释“繁阳之金”——兼议古人佩剑的人文内涵,《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37-40页。
    [3]参见钟少异著:《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页。
    [1]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因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铜和锡的比例不一。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参见白木:勾践剑何以千古不锈?《精武》2006年3期,第55页)。
    [1]钟少异著:《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7-208页。
    [2]钟少异著:《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8、218页。
    [3]钟少异著:《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4页。
    [4]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116页。
    [5]钟少异著:《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5、75页。
    [1]参见[英]史蒂芬·特恩布尔著,刘汉生译:《最后的武士:荣耀与毁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2]参见王志远:剑法寻真(上),《武当》2005年第11期,第27-28页。
    [1]参见李学锋:国民党军中佩剑,《军事史林》2004年第9期,第47-50页.
    [1]参见柏桦:明代赐尚方剑制度,《古代文明》2007年第4期,第83-92页。
    [1]参见马青云:铜车马御官俑佩剑之我见,《文博》1995年第1期,第74页。
    [2]参见钟少异著:《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页.
    [3]西周对剑的装饰集中了多项杰出技术,引起了科技史界的关注。如剑首同心圆装饰,不仅由“厚仅0.2-0-8mm、凸起约0.5-2.2mm、间距0.3-1.2mm”的多圈高同心度、高凸起、薄壁状凸棱组成,(越王勾践剑与同出的一把青铜剑分别具有11圈和5圈的剑首同心圆)而且在多圈同心圆的槽底,分布着极细凸起的绳纹,增加了剑首同心圆的美感和装饰性(参见廉海萍、谭德睿、徐惠康:东周时期青铜剑首同心圆的制作技术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3期,第40-43页)。
    [1]田延峰:佩剑风习流变及文化内涵,《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61-62页.
    [1]参见王学泰著:《游民社会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2]殷以前是嫡庶不分,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周则确立了父子相承与嫡庶制,将氏族制社会的血缘性上升为政治性建制(参见[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2-63页);周王朝建立之后,分封出外地的姬姓诸侯多是周文王、武王、成王三代的庶子,相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诸侯的嫡长子可以继其位,庶子则分封出去为大夫;大夫的嫡长子继其位,庶子则分封出去为士(参见王学泰著:《游民社会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3]王学泰著:《游民社会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1]吴龙辉: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之关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第43页.
    [2]刀剑锻造大师陈朝波发现,古剑“一体成型”的煅制方法,使剑的敲击能产生长时间的回音,从而验证古代典籍关于“弹剑而歌”记载的真实性.
    [3]参见吴龙辉: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之关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第44页.
    [4]钟少异著:《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2页.
    [1]参见蔡龙云著:《琴剑楼武术文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页。
    [2]参见于志钧:吴图南论剑,《武当》2003年第7期,第35页。
    [1]刘晓梅、刘恩明:剑法规范的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第107页。
    [2]清人宋仔凤在《剑法真传》中将剑法分站剑和行剑两种,蔡龙云(1982)将剑术拓为“工行醉绵”四种。“工架剑”是一招一势,端端正正,形健筋道,端庄势整,犹如书法中的楷书;“行剑”则挥攉飘洒,流畅无滞,多形势而少停息,犹如书法之行草,长穗剑多为行剑体势;“醉剑”的运动特点是恣意挥舞,乍徐还疾,忽往复收,势如酒醉;“绵剑”的运动特点是柔和蕴藉,缓缓不断,自始及终,绵绵相连(参见蔡龙云著:《琴剑楼武术文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3]参见杨润勤:健身圈里“一点红”,《大众日报》,2007年4月5日。
    [1]于蓝:舞太极剑弱体变强,《中华武术》2004年第1期,第23页。
    [2]3月30日,天刚放亮,记者来到英雄山路,只见一群群背着剑、拿着扇的展练队伍正陆续向赤霞广场集结。他们大都身着或红或绿的运动衣,剑在背上闪,扇在手中晃,成为清晨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参见杨润勤:健身圈里“一点红”,《大众日报》,2007年4月5日)。
    [1]米切尔·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8页。
    [2]因为犬之行动繁捷、嗅觉敏锐、奔跑快速、强健的下颚、犀利的牙齿等特点适于追逐、捕猎的生活而被驯养为协助捕猎的帮手,也被人们驯而作为打猎、看守、侦察、牧羊、表演、赛跑、引导、拉橇、玩赏等专用。参见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第四章畜牧,http://www.geocities.com/slt_cn/hsu0104.htm.
    [3]马因其感觉器官发达,视野宽广,方向感、记忆力、判断力强,及善跑等特点,而为军事及田猎之用,非食用;商代以来,作为祭祀牺牲而用于国与国的盟誓,以及战国以前的贵族的随葬.参见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第四章畜牧,http://www.geocities.com/slt_cn/hsu0104.htm.
    [4]军事对牛的负重利用,《风俗通义·佚文》有“建武之初,军役亟动,牛亦损耗,农业颇废,米石万钱。”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克殷后,“放牛于桃山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参见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第四章畜牧,http://www.geocities.com/slt_cn/hsu0104.htm.
    [1]李宏:商代甲骨文与动物,http://www.hawh.cn/html/20060721/012093.html。
    [2]孟东风: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类动物纹饰,《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1期,第18-20页。
    [3]姜容樵:从哲学科学说到国术,《求事月刊》二周年,第11、12期,民国25年9月10日出版,第365页.
    [4]参见张宏梁:论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84页。
    [5]弗思在波利尼西亚图腾制度研究中指出,“人们倾向于更富有活动性的物种,既有运动活力,又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此外,在外形、色彩和暴虐或者是不寻常的叫声等方面具有其他令人惊异的特点。”[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1]裘锡圭:说”玄衣朱襮”——兼释甲骨文“虣”字,《文物》1976年第12期。
    [2]刘海琴:“暴虎”补证,《语言研究》2005年第6期,第80-82页。
    [3]平江不肖生:《侠义英雄传·下》,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382-387页。
    [4]步鲁斯·李、姆·乌耶哈拉著,钟海明等译:《李小龙技击法》,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2-53页。
    [5]康戈武编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版,第219页。
    [6]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出猎遇一只螳螂举足欲搏其轮.齐庄公问御者:“此何虫也?”御者曰:“此所谓螳螂者也。此为虫,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齐庄公感慨道:“此为人,必为天下勇武矣!”于是回车而避之,而获“武勇归之”之效(《淮南子·人问训》)。
    [1]康戈武编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版,第219、215页。
    [2]周金伙:《福建少林狗拳·上》,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9-10页。
    [1]平江不肖生著:《侠义英雄传·上》,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40-141页。
    [2]平江不肖生著:《侠义英雄传·上》,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49-159页。
    [3]向恺然:拳术传新录,《国术统一月刊》第一集第三册,民国25年10月15日出版,第7页。
    [1]《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曰:“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塞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闷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传》时将陶唐氏作阴康氏解,这种具有消肿作用的舞,也被称之为阴康氏“消肿舞”。
    [2]华佗所创五禽戏并没有流传后世,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对其进行了描绘。可见,后世五禽戏都是对华佗创编五禽戏传说的再生产;这也是当代健身气功对五禽戏进行现代创编的合法性基础。
    [3]邹衍将金、木、水、火、土称作“五行”,并以此作为认识、分析世界的基本元素。
    [1]参见[法]克洛德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
    [2]参见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在完成初稿的修改中,逢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在每周1次研究生讲座(5月16日)以“生,死”主题与同学交流了“生/死概念、武术对生的文化、怎样在生理之生基础上取得其他的生”之后,于此向遇难者志哀。同时祈盼生者更为健康、精彩地生。
    [2]参见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6页。
    [3]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第3册,1918年。
    [1]如明清两代的皇帝将龙据为己有,不准百姓使用龙图案.明代画家戴进则因画了一幅《水母骑龙图》丢了性命。
    [2]在人们僭用王之符号的行为中,除了宗教活动以具有形体的龙中加以利用,还有地名、人名的象征性运用。
    [1]赵长松:四川狮灯,载张紫晨编:《民俗调查与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243页。
    [2]参见陈利华:舞物狮小考,《文史杂志》,2001年第1期,第52-53页。
    [3]唐玄宗曾规定:舞狮时,将黄狮子置于中央位置,并把观看黄狮舞作为皇帝的特权。诗人王维因叫人舞黄拜子而被逐出宫廷。(王谠《唐语林》卷5曰:“王维为大乐臣,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
    [4]强大神圣富于威力:外国人看“中国龙”,http://culture.wx216.com/whby/wk/36555.html。
    [1]李宏:商代甲骨文与动物,http://www.hawh.cn/html/20060721/012093.html。
    [2]驈(yu)胯间有白毛的黑马,騜(huang)黄白色马,骊(li)纯黑色马,黄(huang)黄赤色马,骓(zhui)黑白相间的马,胚(pi)毛色黄白相杂的马,辟(xing)赤色马,骐(qi)青黑色棋纹状的马,驛(tuo)毛色呈鳞状斑纹的青马.骆(luo)白身黑鬃的马,駵(lid)赤体黑鬃的马,雒(luo)黑身白鬃的马,駰(yin)浅黑杂白的马,騢(xia)赤白杂色的马,驔(dian)黄背的黑马,鱼(yu)两眼眶有白圈的马。
    [3]参见方彪著:《镖行述史》,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1]对“很”的解读有很多种,有的把它视为“狠”,有的把它理解为“乖戾、不听从”(本文从后者)。因为,羊之两重性(平时的温顺可爱,在争斗时丝毫不肯退让)正是司马迁想描写的项羽的个性特征。
    [2]参见[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2][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1]姚朝文:粤港澳舞狮、舞龙民俗艺术的诗学意义——粤港澳功夫影视中珠三角民众的习俗与精神寄托,《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55期,2006年10月31日。
    [1]参见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载于李天骥主编:《武当绝技——秘本珍本汇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76页。
    [1]虽然作为反映人与动物的亲属关系、区分群体关系的图腾,也是禁止食用或使用的对象。但是,“人们可以随意杀死和吃掉图腾,某些仪式上的防范措施,也只是意味着先问一声这种动物是不是允许,然后再说一声道歉。臭杰布韦人甚至认为动物更愿意让自己被本氏族猎手的箭射中,只要在射箭之前,大叫一声‘图腾'的名字就可以了。”[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29-30页。
    [2]阿尔方索·林吉斯:尼采与动物,载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3]托马斯·马乔:动物,载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
    [4]周代对乘船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天子乘坐“造舟”,诸侯乘坐“维舟”,高级官员乘坐“方舟”,一般官吏乘坐“特舟”,普通百姓只能乘用“桴”(“造舟”由多只船体构成,“维舟”由四条船构成,“方舟”由两条船并成,“特舟”是单体船,“桴””就是木筏和竹筏)。因此子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之言。
    [5]“龙”在明清两代还是皇帝据为己有的图案,但是人们通过山川城池的命名(如中国地图可查出带“龙”的地名多达499个),孩子的大名(如李小龙、成龙等)进行变相僭用。
    [6]蔡玉明所创五祖拳的舞并活动有斩并首内容,他将“青狮”暗指“清(朝)师(军队)”。“斩青狮”之举也转译为斩清朝军队,而寓意反清复明。可见,狮在有瑞狮之誉、享人之敬时,又遍尝人与人斗争的牺牲之苦。
    [7]吕克·肥礼:既非人亦非顽石,载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1][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9页。
    [2]吉尔·马斯登:巴塔耶与动物性的诗意化误置,载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3]兰芝尔对记号进行了“行为记号”和“非行为记号”两类区分。参见黎焕勤:以语言学角度试探汉字在文字设计之影响,http://www.kyu.edt.tw/93/epaperv6/93-245.pdf。
    [1]吉尔·马斯登:巴塔耶与动物性的诗意化误置,载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1]在《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中,德赛图将文本比喻成一个可以居住的空间,暂时借住时个人财产的融入、个人的活动和记忆等也使公寓不“公”。参见陆阳、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2页。
    [2]索雅在分析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H.Lefebvre)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中所说的三种“空间认识论”之后,综合了空间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提出了“第三空间”之概念。参见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31-37页。
    [1]在库恩范式理论看来,(门)派者,一群人之谓也(沈铭贤:《新科学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这群人有着相对一致的话语和实践。派与门户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门派是门户的基础,没有武术的门派也就没有武术具体的门户存在;另一方面,门户是门派存在的载体,门派的形成要在门户中诞生,门派的传播要借助门户来实现,门派的发展也要依据门户之大本营和根据地。
    [2]徐哲东:《国技论略》,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2003年版,第80页。
    [3]康戈武编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页。
    [4]周金伙:《福建少林狗拳·上》,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9-10页。
    [1]参见王培锟、张大勇:《福建地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1]参见张益民、王锋朝、王凤阳: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感怀,《中华武术》2006年4期,第30-31页。
    [2]参见付平:赵堡拳救了我的命,《武当》2006年第3期,第18页。
    [1]王公大臣中有一个石贝勒(六爷)半身不遂,想让儿子学武……杨露禅到王府,一架石贝勒的手在屋里走了一圈;石贝勒说:“好,你的功夫很高明,我马上就叫儿子给你磕头拜你为师。”杨露禅便在王府教拳,除石贝勒之子石少男之外,还有公子、王侯、将领(如岳柱臣),以及王府管家等;后来石贝勒又介绍杨到旗营教拳.参见马岳良讲述,张耀忠、壮飞整理:京城拳场旧数杨一太极拳是怎样传到此京的,《精武》2005年第11期,第46页。
    [2]社论:技击漫谈,《求是月刊》第一卷第六期,民田24年7月10日发行,第213页。
    [3]金警钟:实验之谈,《求是月刊》二周年第十期,民田25年7月10日出版,第333-334页。
    [4]重远:如何能除祛国术家们的病,《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一期,民国24年2月10日出版,第17页。
    [5]姜容樵:提倡国术怎样才能普及全民,《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三期,民国24年4月10日出版,第81页。
    [1]参见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2]参见戴国斌:武术比试的社会学分析,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187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1]参见蔡龙云:华拳的起源及发展,载其著《琴剑楼武术文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6-99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张鹤泉: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第104页。
    [3]武术界有将拜师泛化为“拜门”的传统,即由拜某人为师泛化为拜这门所有成员为师。参见韩建中:武术的拜师仪式,《中华武术》1998年第6期,第40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2]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3]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1]关于史华慈的“通见”(vision)和“问题意识”(promlematique)之论,参见其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关于梁启超的“内分、外分,出入、旁罗”之说,参见其著《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徐皓峰:尚云祥教拳二三事,《武当》 2003年第1期,第62页。
    [3]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4]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2]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3]参见马岳良讲述,张耀忠、壮飞整理:京城拳场旧数杨——太极拳是怎样传到此京的,《精武》2005年第11期,第47页。
    [4]圣揆;记北京太极拳之起源,《体育月刊》第五卷第二期,民国27年2月1日出版,第16页。
    [5]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6]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7]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8]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74-75页。
    [2]平江不肖生著:《侠义英雄传·上》,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40-141页。
    [3]参见平江不肖生著:《侠义英雄传·上》,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49-159页。
    [4]参见蔡龙云:华拳的起源及发展,载其著《琴剑楼武术文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6-99页。
    [1]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2]范会芳:论舒茨的音乐社会学思想,《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9-24页。
    [1]徐皓峰:夜练形意拳,《中华武术》2001年第12期,第42页。
    [1]王培生先生是作者父亲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的武术老师,作者曾于1987年暑期在北京与王师爷共同生活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读博期间从同学处得知王师爷不幸因病于2004年9月3日逝世,万分悲痛,在此悼念。
    [1]参见戴国斌:武术比试的社会学分析,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184页。
    [2]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1]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1956年在《农民社会与文化》中运用大传统与小传统概念分析了墨西哥乡村地区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随后,中国学者进行了学术回应。如李亦园(1996)以《人类的视野》将雷氏大小传统对应于中国的雅文化和俗文化分析了中国文化;王铭铭(1997)在《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和《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中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与“现代”联系的大传统的变革性,以及与“过去”联系的小传统的保守性和“草根力量”。
    [2]莫斯在《礼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从毛利人的“豪”概念,解答了“原始或古代社会为什么受礼者必须作出回报”、“社会之所以成其为社会”的问题。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2]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3]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1]参见戴国斌:武术比试的社会学分析,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184页。
    [2]张奇:选贤徒始敢传真功,《武魂》2002年第4期,第1页。
    [3]内家拳“五不传”的对象分别是“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参见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4]第一,不传不忠不孝之人;第二,不传根底不好之人;第三,不传心术不正之人;第四,不传鲁莽灭裂之人;第五,不传目中无人之人;第六,不传无礼无思之人;第七,不传反复无常之人;第八,不传得易失易之人;……传忠孝知恩者,心气和平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参见[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考释:《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5]一不传外教,二不传不知师弟之道者,三不传无德,四不传收不住的,五不传半途而废的,六不传得宝忘师的,七不传无纳履之心者,八不传好怒好愠者,九不传外欲太多者,十不传匪事多端者。参见[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考释:《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5-206页。
    [6]洪正福、林荫生、苏瀛汉编著:《永春白鹤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7]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8]参见张士闪:从梅花桩拳派看义和拳运动中的民俗因素,《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第58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2]参见马岳良讲述,张耀忠、壮飞整理:京城拳场旧数杨——太极拳是怎样传到此京的,《精武》2005年第11期,第46-47页。
    [1]参见李劼:论第三空间——兼论从双向同构到“三生万物”,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5734。
    [2]参见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6页。
    [3]参见张雷:一种惯习的传承、自救与消解——以陈家沟陈氏宗族为例,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1]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1]参见马岳良讲述.张耀忠、壮飞整理:京城拳场旧数杨——太极拳是怎样传到此京的,《精武》2005年第11期,第47页。
    [2]圣揆:记北京太极拳之起源,《体育月刊》第五卷第二期,民国27年2月1日出版,第16页。
    [1]老舍:断魂枪,载曾广灿编:《老舍代表作》,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傻二祖传佛门绝技——问心拳——需仿效和尚剃光头,专修头功;在清军入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留辫子规定后,傻二祖上创造了辫子功;到傻二这里,在神鞭般的辫子被洋人的子弹打断、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强制剪辫法令之后,他剪掉了“鞭”,又以“神枪手”保留了“神”.正是傻二祖上及他将头功变为“辫子功”,又由辫子功变为“神枪手”,致使问心拳问心无愧、屹立武林。参见冯骥才:《神鞭》,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将近代中国发现自己不足、学习西方的历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此说也开后来从器物、制度和思想心理文化三层面和三阶段论述中国现代化之先河。
    [4]参见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第26页。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6]在访谈中·蔡龙云先生说,建国后他们建构的新武术,并非那一门武术(如华拳等),而是国家武术!本研究认为,民国武术现代化的文化生产,也非某一门户武术的生产,而是与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生产。故一同称之为近代以来“国家武术”的生产。
    属性不符
    [1]谭华:“东亚病夫”小史,《体育教学与科研》1985年第3期,载于《体育文史》1986年第2期,第48页.
    [2]傅雷(1956)曾为音乐没有受到像体育那样的重视而鸣不平。他说,“领导对音乐的重视,远不如对体育的重视:这是我大有感慨的.体育学院学生的伙食就比音院的高50%.我一年来在政协会上,和北京来的人大代表谈过几次,未有结果.国务院中有一位副总理(贺)专管体育事业,可有哪一位副总理专管音乐?”(《傅雷家书·一九五六年八月一日》)如果我们将这一问题联系到病夫意向给中国人的强烈刺激、联系到近代体育肩负的国富民强理想及当代的国际形象(如1959年郭沫若作诗祝贺《全运会闭幕》:“中华儿女今舒畅,‘东亚病夫'已健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发展体育运动”背后的政治任务以及当下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家体育总局暂未进入“大部制”改革之列的原因。
    [1]郭国灿:“力”的发现(续)——近代中国尚力思潮的透视,《体育与科学》1990年第2期,第1页。
    [2]郭国灿:“力”的发现——近代中国尚力思潮的透视,《体育与科学》1989年第6期,第3页。
    [3]徐一冰: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体育杂志》第2期(1914年6月25日);载于《中国近代体育文选》,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4]余碧玉:清末民初促使精武体育会成立之社会名流,《国术研究》第一卷第二期,1992年12月,第55页。
    [5]费石师:中国体操学校简史,《国民体育季刊》创刊号(1941年9月);载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99页。
    [6]参见余碧玉:清末民初促使精武体育会成立之社会名流,《国术研究》第一卷第二期,1992年12月,第60页.
    [1]《广东省志·体育志》,http://www.gdsports.net/shengzhi/docc/dajishi/dajishi.htm。
    [2]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3]《女学生编成义勇队》,《苏报》1903年5月9日。
    [4]桑兵著:《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97页。
    [5]《辛亥革命回忆录》(七),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509-510页。
    [6]欧榘甲:论政变为中国不亡之关系,载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第三卷》,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57页.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辛亥首义回忆录·第2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3页。
    [8]《陆军主义之发达》,《警钟日报》,1904年3月28日。
    [1]参见蔡扬武:《上海体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2]罗冠宗:《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历史片段》,载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上海的宗教》(上海文史资料第八十一辑),1996年11月,第267页.
    [3]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的文献知识和思想理论教育组成了“新六艺”的文士教育,替代了周之“礼、乐、射、御、书、数”培养武士的技艺教育。参见吴龙辉: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之关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第44页.
    [1]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体育与卫生》1924年9月3日,第3版。
    [2]中央国术馆:《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十九年五卅纪念勘中央国术馆同志》,大陆印书馆民国20年9月8日版,第52、53-54页。
    [3]参见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第23页。
    [4]解放后,马凤图之子马颖达吸收“八步连环进手刀”和“骠姚刀”的部分技术,丰富了“破锋八刀”的演练。参见http://www.hanhuncn.com/Html/Krzz/20070913154656347 4.html。
    [1]参见黄仁宗著:《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82页。
    [2]参见戴国斌:武术现代性的断裂,《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2期,第38页。
    [3]参见蔡龙云:我对武术的看法,《新体育》1957年第2期,第20-21页。
    [1]福建教育厅、周佛海、谢似颜、王淑润、沈昆南、察哈尔教育厅、刘昌合、仲涛、吴仲俊、陈柏青、王庾、张之江、王耀东:各省市县应以人口为标准限期成立及添设公共体育场、简易体育场、儿童游乐园,并确定其经费设备以利民众体育之进展案,全国体育会议(1932);载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128页。
    [2]张之江:为增进国民体育效率计势须积极提倡固有体育奠定建国建军万代永固之基础案,国民体育委员会全体委员(1942);载《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第269页。
    [1]参见教育部:拟定国民保健运动体育部分第一年度实施计划请讨论案,国民体育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1943):载《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278页。
    [2]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78页。
    [3]通系:提倡体育之我见,《体育月刊》第四卷第十二期,民国25年12月31日出版,第2-3页。
    [4]赵晓阳:强健之路: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体育的历史考察,载李长莉和左玉河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二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5]罗冠宗:《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历史片段》,载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上海的宗教》1996年第3期(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十一辑),第267页。
    [6]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78页。
    [1]杨度:关于修改刑律的演讲,载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8页。
    [2]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第36-37页。
    [1]郭国灿:“力”的发现(续)——近代中国尚力思潮的透视,《体育与科学》1990年第2期,第1页.
    [2]体育史话:晚清民间的体育活动,中国文明网,http://www.godpp.gov.cn/wmzh/2007-11/26/conten_11766366.htm。
    [3]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体育志·运动竞赛》,武汉方志网,http://www.whfz.gov.cn/shownews.asp?id=15599&col=%D4%CB%B6%AF&coll=&col2=。
    [1]王振亚:《旧中国体育见闻》,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2]参见丁非杰、彭政蒲:历届华中运动会概况,《体育研究》1982年第2期,第48-55页。
    [3]《国技大观》《杂俎类》姜侠魂选录《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开幕纪》。
    [1]中央国术馆:《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十九年五卅纪念勘中央国术馆同志》,大陆印书馆民国20年9月8日版,第61-62页。
    [2]中央国术馆:《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江苏省国术馆国术师范讲习所同学录序》,大陆印书馆民国20年9月8日版,第114页。
    [3]镇峰:技击漫谈,《求是月刊》第二卷第二期,民国24年11月10日出版,第50页
    [4]参见习云太著:《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88页。
    [5]武术,以套路和散打两种不同的运动形态,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编码和解码系统.武术的“打演结合”理想,能打能演,需经受这两套不同的编码系统对身体的编码或训练。参见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第93-98页.
    [6]参见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80页。
    [7]参见习云太著:《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88-189页。
    [8]参见习云太著:《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89页。
    [9]田镇峰讲演,吕岩岑记录:省考纠纷之解剖,《求是月刊》二周年第九期,民国25年6月10日出版,第303页。
    [1]田镇峰:金陵之行(续),《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三期,民国24年4月10日发行,第105页。
    [2]田镇拳:金陵之行(续完),《求是月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国24年5月10日发行,第147页。
    [3]笔者曾与邱丕相教授去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对康昭远教授进行了专题采访,在此,对东北师大体育学院和九十岁高龄的康老先生在访谈期间提供的诸多支持和种种帮助,一表心中的感激.
    [1]古柏(1989)在批评一些崇尚传统强调实用的人对现代武术的看法时,列举了他们对竞技武术的一些看法,如“套路比赛是花架子”、“教打比赛不能体现中华武术的技术特点”等。参见古柏:社会的需要与武术的发展,《武魂》1989年第2期,第1页.
    [2]田镇峯:沪运杂写,《求是月刊》第二卷第三期,民国24年12月10日出版,第115页。
    [3]田镇峯:沪运杂写,《求是月刊》第二卷第三期,民国24年12月10日出版,第115-116页。
    [1]参见张益民、王锋朝、王凤阳: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感怀,《中华武术》2006年4期,第30-31页。
    [1]国家武术的生产,需要有统一标准。对此,在国家领导下,蔡龙云等从“腰、腿、裆、桩、鼎”的功能性训练和冲拳等基本动作的规范性要求,建立了国家武术的身体训练系统。参见蔡龙云所著《武术运动基本训练》(该著有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版、1963年版,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三个版本),该著也成为李小龙取百家之长的重要资源,李小龙不仅将蔡著作为理论借鉴的蓝本,成为李小龙所著《基本中国拳法》的部分内容,而且李小龙还从技术吸取蔡艺,反映在《龙争虎斗》影片中将华拳“击步三不落地”改造成“击步三不落地旋风脚”。参见李健豪、鲁云:李小龙与中国传统武术渊源,《武林》2002年第11期,第10页。
    [2]在访谈中,蔡龙云先生说,针对人们提出的“男女性别之异,年龄大小,动作多少,难度高低”演之竞技化问题,在制定武术竞赛规则时,他们分别用分组比赛轻易地解决了“性别和年龄”问题,以流传面广的四路查拳为蓝本确定了套路的动作数(先确定了50个动作、后来加到55个动作)解决了“动作多与少一起比”的矛盾。以四路查拳演练的时间确定了武术套路竞赛的1分20秒之限。又以动作类型的规定(如几个腾空飞脚、旋风脚等)确定了套路比赛的基本难度,等,初步解决了不同门户套路同场比赛面临的“比出高低”问题。
    [3]参见戴国斌:武术的视觉文化,《运动与休闲学刊》2006年第1期,第1-12页。
    [1]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2]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武侠隐名之美德,又有选用匕首隐其器,忍辱苦肉以隐其目的和身份(如要离让吴王“断己臂、杀家人”以隐行刺之目的;豫让一次不成,毁容变声以隐其身),武侠的隐之术也为后来职业刺客的化装术首开先河。
    [1]“为知己者死”是士人的价值实现,我国士人(尤其是春秋以来)将自我价值重于一切,也将赏识其能(一技之长)的人认作知己而感谢,甚至为其献出生命。这种知己者,在对象上可分为居高位的“狭义知己者”和面向大众的“广义知己者”,在发展中被人们引申为“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之话语和实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士人需要欣赏,他们也无法止步于孤芳自赏,而有强烈的认同需要。作为管理者,给“士”予以认同是最大的管理,是庄子眼中的诸侯剑。
    [2]参见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1]向恺然的“内功”和赵焕亭的“罡气”,还使原先道术的“剑光斗法”变成了身体功能性的“内气外放”。这时武侠手指弹出的道道剑光、武打场面硝烟滚滚与火光冲天,已远离了道术的迷信,而有唯物的身体(内功、罡气)支撑。
    [1]参见贾磊磊: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经典场景”(上),《电影艺术》2004年第1期,第49-50页。
    [1][美]克雷格.D.雷德,皇甫一川译:没有打斗的打斗——电影中的打斗动作设计,《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第68页
    [2]参见李根蟠:从《齐语》和《小匡》看周代的士农关系——“西周士为自由农民”说质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7页。
    [3]参见李根蟠:从《齐语》和《小匡》看周代的士农关系——“西周士为自由农民”说质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8、10、11页。
    [1]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9页。
    [2]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页。
    [3]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14页。
    [4]武者,虽然仅仅“学了贵族的武艺与外表的精神”,但是他们“私淑古代封建贵族所倡导的侠义精神”、“专习武技”(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页),继承了士之武术及武之精神.文者,在传统社会传唱仁义道德、维护社会秩序、承担社会责任.如他们通过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征税、弘扬儒学价值观念等参与地方社会事务管理(参见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也对亲族邻里“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吊”(《曾国藩家书》),于动荡时期组织团练维持乡里秩序(参见[美]孔飞力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近代以来,通过公所、会馆、学会等社会团体,在政府之先对现代化作出反应(参见[法]白吉尔著:《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农民不仅为士提供禄田耕作的劳役,而且也充当战时士(作为甲士)出征的徒卒。参见李根蟠:从《齐语》和《小匡》看周代的士农关系——“西周士为自由农民”说质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8页。
    [2]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3]参见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1]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249页.
    [2]参见[美]袁书,徐建生译:美田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6页。
    [1]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吸收,还包括曾于青年时代在竞技拳台上打败美国和俄国拳手的当代武术家蔡龙云。李小龙不仅将蔡龙云《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之著放于案前,作为每日必读教材;而且也表现为其著《基本中国拳法》的创作之中,还反映在《龙争虎斗》中“击步三不落地旋风脚”对蔡著“击步三不落地”的改造性使用。参见李健豪、鲁云:李小龙与中国传统武术渊源,《武林》2002年第11期,第10页。
    [2]自小在演艺界滚爬的李小龙(余慕云先生曾经评价李小龙为50年代香港杰出的童星之一。童星时代参与廿三部粤语电影的演出),深知电影于武术传播的意义。因此,在截拳道班盛名远扬之后(虽授课一小时收费275美元仍门庭若市,并且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连开了四家“振藩国术馆”分馆),还是迈开好莱坞之旅(美国圆梦不成,则回香港打出动作片新天地,最终以《死亡游戏》得到好莱坞的认可),也成功地借助动作片扩大了截拳道的大众影响和全球传播。
    [1]参见[美]克雷格.D.雷德,皇甫一川译:没有打斗的打斗——电影中的打斗动作设计,《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71-72页。
    [2][美]克霄格.D.雷德,皇甫一川译:没有打斗的打斗——电影中的打斗动作设计,《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第72页。
    [3]参见[美]克雷格.D.雷德,皇甫一川译:没有打斗的打斗——电影中的打斗动作设计,《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第73页。
    [1]植耀昌原著,鲁云整理:《猛龙过江》副导演植耀昌忆李小龙,《中华武术》2002年第7期,第19页。
    [2]http://www1.chinajkd.com/dvbbs/dispbbs.asp?boardID=85&ID=9134&page=1.
    [3]赫伯·杰克逊说,李曾告诉过他正确的倒挂起身方法,“不仅要向上‘卷缩',而且在到达上边时身体扭转,使深层腹肌和腹斜肌得到深度刺激”,李小龙也创造了他称之为“升旗”的腹肌练习法(当他躺在长凳上时,双手握住头上的固定物,肩部支撑在凳面,在腰腹和下肢笔直悬空时做举腿练习),影片《龙》的演员博林·杨在拍摄期间曾目睹李小龙的“升旗”,在回忆时他这样说:“一个世纪内不会再出现第二个这样的能人了!”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637137.html?fr=qrl.
    [4]《李小龙的十位武学老师》,文见《环球李小龙截拳道网》,以及http://blog.yam.com/chaindrive8132/article/13992935,等。
    [5]大卫·波德成尔著,何慧玲译,李焯桃编:《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海南出版社2003版,第67页。
    [6]《李小龙传奇》,环球李小龙截拳道网,http://www.worid-jkd.com/long/zhuye.htm.
    [1]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20602&tid=2573139734092088423.
    [2]John Fiske(1986).Television:Polysemy and Popularity,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1986,3,391-408.
    [3]如陈独秀将“意志顽强.善斗不屈”、“信赖本能”、“顺性率真”的“兽性主义”作为近代人的标志。参见郭国灿:“力”的发现——近代中国尚力思潮的透视,《体育与科学》1989年第6期,第3页。
    [4][英]裴开瑞: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第99页。
    [1]参见[美]袁书,徐建生译: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6页。
    [2][美]袁书,徐建生译: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8页。
    [1][美]袁书,徐建生译: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6-7、10页.
    [2]参见袁康就:李小龙的道(下),《武当》2004年第8期,第28页。
    [1]在《精武门》陈真(李小龙饰)将铃木宽踹出窗外,时任(铃木宽)破窗而出的替身即为年方19刚刚出道的成龙。参见陈琦平:李小龙电影世界精武门,《中华武术》1998年第9期,第37页。
    [2]在无法复制李小龙之后,成龙采取了逆向于李小龙对武侠解读的方式进行武侠新生产。对此,成龙这样说:“他踢高腿我就踢低腿;他从来不笑,我就笑个不停;他可以一拳打穿墙,我就在打穿墙后发现自己受了伤。我做鬼脸。”
    [3]李小龙的英雄愤世嫉俗,生来就很强大,可为理想与信念而死,追求的是悲剧英雄的崇高感;而成龙的英雄则是市井小民,憨厚纯朴,始于羸弱,终于强大。参见王海洲:成龙电影:英雄形象及其变奏,《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第84页。
    [4]巴斯特·基顿是美国默片时代与卓别林齐名的喜剧明星,以简单明快、匪夷所思的特技场面而著称。
    [5]植耀昌原著,鲁云整理:《猛龙过江》副导演植耀昌忆李小龙,《中华武术》2002年第7期,第18页。
    [1]贾磊磊:成龙的谐趣武打片,《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第65-66页。
    [2]吴涤非:成龙电影:英雄、喜剧与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3期,第120页。
    [3][美]袁书,徐建生译: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12、13页。
    [1][美]袁书,徐建生译: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第16页。
    [2]从影以来,成龙受伤380多次.如《少林门》(1975)被打致完全失去知觉,《醉拳》(1978)眉骨受伤、眼角被踢爆,《蛇形刀手》(1978)被踢掉一颗牙齿,《师弟出马》(1980)鼻骨撞裂,《龙少爷》(1982)下腭撞伤,《A计划》(1983)颈骨重伤、鼻骨再次撞裂,《威龙猛探》(1985)伤手和指骨,《警察故事》(1985)脊椎骨第6-8节及骨盆撞到移位,《龙兄虎弟》(1986)脑出血、左耳头骨凹陷、碎骨内移,《飞鹰计划》(1990)胸骨被打裂、移位,《超级警察》(1992)面颊骨撞至移位,《城市猎人》(1993)膝部撞伤、右肩脱臼,《重案组》(1994)扭伤大腿,《霹雳火》(1995)脚踝撞裂,《白金龙》(1996)嘴部撞裂,《一个好人》(1997年)撞伤鼻骨、颈骨,《我是谁》(1998)左边肋骨和脚踝受伤,《特务迷城》(2001)尾椎软骨受伤,《飞龙再生》(2002)眼都受伤……
    [1]该姿势作为中国武术(功夫)新姿势,在随后的竞技武术、动作片中频繁地被众人模仿。武术架式有开合之说,开势既有庄子“示之以虚,开之以利”的技击解读.也是人物人格——虚怀若谷之胸襟和成竹于胸之自信——的流露。此外,李连杰的武术技术新生产还表现为创拳活动之中。1988年,闲居美国时,喜欢吟古诗的李连杰根据岳飞《满江红》词创作了“满江红拳”,受到全美十大杰出武术家黎达冲之赞,“李连杰真是个奇才!”李连杰的“满江红拳”,全套二段。上段——怒发冲冠(提膝上冲拳),凭阑处(虚步架拳)、潇(砍掌提腿)雨(仆步穿掌)歇(弓步左推掌)。抬望眼(弓步右推掌)、仰天长啸(提膝按掌),壮同激(上步飞脚)烈(弓步击掌)。三(虚步按掌)十(振脚下捶)功名(弓顶顶肘)尘(弓步撩掌)与土(仆步立掌下按),八千里(虚步推掌)路(弓步冲拳)云和(跳步“旋子”)月(弓步架打)。莫等闲(虚步进击)、白了(提膝拍掌)少年(大跃步仆步摆掌)头(独立势),空悲切(并步按掌)。下段——靖(虚步合掌)康(虚步亮掌)耻(提膝亮掌)。犹未(上步单拍脚)雪(弓步横切掌)……
    [1]Hatt Zoller Seitz,王璐译:李连杰谈功夫片,《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05年第9期,第102-103页。
    [2]在传统武术比试文化中,让对手输得体面,既是一个道德尺度,也是一个技术标准。也就是说,以德服人的比试,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有这份心;而且也是技能上的,具有“止于将击、在对手倒地扶之以手、赢得让旁人不知不觉”之能。因此,作者认为,这是武术对处于功夫势能高位者的伦理期待,也只有处于功夫势能高位者方能体现比试之道德。参见戴国斌:武术比试的社会学分析,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187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4页。
    [2]据《辞海》解:“古代文舞所持雉羽,又有文舞代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38页)。
    [1]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1页。
    [2]参见桑原骘藏:中国人的文弱与保守(上),载于何兆武、柳卸林主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3]参见李小芳、成福芳:和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取向,《五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15页。
    [4]桑原骘藏:中国人的文弱与保守(上),载于何兆武、柳卸林主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1][德]韦伯著,洪天富译:《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2]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美中社会和文化》2005年第2期,第31页。
    [3]参见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98-100页。
    [4]对此,王学泰认为,孔子不太谈“义”,即使谈到,也很少把它作为一个固定含义的伦理观念来谈;到了孟子则大谈特谈,且将“义”作为仅次于“仁”的道德规范。参见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1]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339-340页。
    [2]在陈平原看来,于唐代萌发、壮大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武侠生产方式,在原先“平不平”中又引进了“报恩仇”和“立功名”主题.参见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1]参见张潮:试论文化的“生产”属性,《理论月刊》2007年第8期,第57-59页。
    [2]参见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美中社会和文化》2005年第4期,第27-36页。
    [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指出,“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页。
    [2]参见刘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原载刘东:《中国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377页),载于《刘东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页。
    [1]据罗时铭(1997)考证,中国相扑在南朝刘宋时期传入日本,也由原先与唐代中元节民俗活动的相扑相似,经过室町时代的土表和行司的制度化,渐成自己风格,演变为国技(罗时铭:中日相扑传承关系探析,《体育文史》1997年第1期,第28-34页)。其中,土表即相扑比奏的场地,将相扑场地制作成“外方内圆”,“外方”分“外外方”与“外内方”,“内圆”又分“内外圆”与“内内圆”;并将外方称“土”,将整个内圆统称“表。行司即相扑的裁判。由6人组成,主裁判手持折扇登台持裁(也用折扇指挥选手出场、比赛以及宣布胜负),其余5人分坐正面,东面、西面裁判席.除了场地和裁判制度化之外,日本相扑还生产了相扑赛事的一整套仪式化行为:“出场”、等候、登上土表“踏四股”(高抬一腿,缓缓放下,以“驱邪避魔”)、撒“力水”(从取胜力士手里接过“力水”。清洁“神圣的土表”)、下蹲(平展双臂“切尘”,向对方示意未持任何凶器)、撒盐(净土表)、“退场礼”(败者鞠躬退场,胜者平蹲于士表上,接受“行司”颁发一般为六万日元的奖金),等等.
    [2]二节棍,在李小龙动作片的生产中进入大众(尤其是青少年)视野,在周洁伦的再生产中唤醒人们关于李小龙的二节棍记忆,成为青少年热衷项目.
    [1]“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走向文化'或‘文化化”(Overing1998;Freidman1994:206)。正如英果尔得所说,“更为准确的是……人们文化地活着,而不是生活在文化中”.[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2][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第57-62页。
    [3]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4]在周天子将射之命中转换为“与于祭”和“进爵绌地”之后,孔子等人将射转换成“观德行”的窗口,参见第一章。
    [1]内家拳将“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作为“五不传”的对象(参见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太极拳以“第一,不传不忠不孝之人;第二,不传根底不好之人;第三,不传心术不正之人;第四,不传鲁莽灭裂之人;第五,不传目中无人之人;第六,不传无礼无恩之人;第七,不传反复无常之人;第八,不传得易失易之人;……传忠孝知思者,心气和平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形成了“八不传五可授”传统(参见[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考释:《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昆吾剑箴言》有“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人无恒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俗气入骨者不传,市井人不传……”之告诫(参见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2]武术对门户人选的百般认证,在体育界有“选材是成功的一半”之说,但是与体育赛场成功追求(科学选材)不同的是,武术追求的是社会学视野的伦理成功。
    [3]参见蔡龙云:华拳的起源及发展,载其著《琴剑楼武术文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6-99页。
    [1]除了帝王将相对身体关注促进了养生的发展,社会动荡也使中国人客观主观上具有休养生息的需要。据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统计,“中国每6年有一次农业失败,每12年有一次大饥荒。在过去的2200年间。中国共计有一千六百多次大水灾,一千三百多次大旱灾,很多时候旱灾及水灾在不同地区同时出现。”
    [1]毛泽东主席在1953年6月30日第二次团代会期间以《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特点》重要讲话对青年提出了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作为青年团工作方向,1954年全国大中小学普遍开展争做三好学生活动,并被制度化一年一度不同级别的“三好生”评选。如烟台市于1953年6月在各级各类学校首次评选“三好”学生,第二年即1954年8月,市政府举行了烟台市首届“三好”学生代表大会。(参见于大卫:我是首届“三好”生,《烟台晚报》2008年1月14日,第8版.)后来,在1957年2月国务院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发表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公布的《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
    [1]刘梦溪: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3日,第4版。
    [法]白吉尔著:《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孔飞力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清]王宗岳等著,沈寿点校考释:《太极拳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
    [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白木:勾践剑何以千古不锈?《精武》2006年3期。
    柏桦:明代赐尚方剑制度,《古代文明》2007年第4期。
    蔡龙云:我对武术的看法,《新体育》1957年第2期。
    蔡扬武:《上海体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曹守訸:关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历史研究,《体育文史》1992年第1期。
    陈春慧:论射礼兴衰与文化嬗变,《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陈利华:舞物狮小考,《文史杂志》,2001年第1期。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载王梦旦编:《金文论文选·第一集》,(香港)图鸿制版印刷公司1968年版。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成善卿:天桥武林艺人录(三),《武魂》1994年第9期。
    成善卿:天桥武林艺人录(四),《武魂》1994年第10期。
    程二行:造士·选士·命士——先秦士人文化的发展道路(二),《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丁非杰、彭政蒲:历届华中运动会概况,《体育研究》1982年第2期。
    方彪著:《镖行述史》,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谷世权:关于中国古代射箭文化的几点新探,《体育文史》1996年第3期。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
    郭国灿:“力”的发现(续)——近代中国尚力思潮的透视,《体育与科学》1990年第2期。
    郭国灿:“力”的发现——近代中国尚力思潮的透视,《体育与科学》1989年第6期。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日本东京:文求堂书店1935年版。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文选》,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议决案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编:《中国近代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韩非著:《韩非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汉·刘向编:《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胡新生: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文史哲》2003年第1期。
    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黄仁宗著:《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2003年版。
    姜楠:“射礼"源流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姜容樵:从哲学科学说到国术,《求事月刊》二周年,第11、12期,民国 25年9月10日出版。
    姜容樵:提倡国术怎样才能普及全民,《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三期,民国24年4月10日出版。
    金警钟:实验之谈,《求是月刊》二周年第十期,民国25年7月10日出版。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黎焕勤:以语言学角度试探汉字在文字设计之影响,http://www.kyu.edu.tw /93/epaperv6/93-245.pdf.
    李根蟠:从《齐语》和《小匡》看周代的士农关系——“西周士为自由农民”说质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李宏:商代甲骨文与动物,http://www.hawh.cn/html/20060721/012093.html。
    李梦奎:先秦射艺描写的文化蕴涵,《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李学锋:国民党军中佩剑,《军事史林》2004年第9期。
    李雁蓉:《射礼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整理:《逝去的武林——1934年的求武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廉海萍、谭德睿、徐惠康:东周时期青铜剑首同心圆的制作技术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3期。
    梁启超著:《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刘海琴:“暴虎”补证,《语言研究》2005年第6期。
    罗冠宗:《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历史片段》,载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编:《上海的宗教》(上海文史资料第八十一辑),1996年11月。
    罗时铭:中日相扑传承关系探析,《体育文史》1997年第1期。
    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体育与卫生》1924年9月3日。
    马青云:铜车马御官俑佩剑之我见,《文博》1995年第1期。
    马岳良讲述,张耀忠、壮飞整理:京城拳场旧数杨—太极拳是怎样传到此京的,《精武》2005年第11期。
    孟东风: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类动物纹饰,《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1 期。
    欧榘甲:论政变为中国不亡之关系,载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第三卷》,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
    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版。
    彭林:从《仪礼·乡射礼》看中国古代体育精神,《光明日报》2004年2月10日,第3版。
    任继愈:《老子今译(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社论:技击漫谈,《求是月刊》第一卷第六期,民国24年7月10日发行。
    圣揆:记北京太极拳之起源,《体育月刊》第五卷第二期,民国27年2月1日出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
    谭华:“东亚病夫"小史,《体育教学与科研》1985年第3期。
    体育史话:晚清民间的体育活动,中国文明网,http://www.godpp.gov.cn/wmzh/2007-11/26/content_11766366.htm.
    田延峰:佩剑风习流变及文化内涵,《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田镇峯:沪运杂写,《求是月刊》第二卷第三期,民国24年12月10日出版。
    田镇峯:金陵之行(续完),《求是月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国24年5月10日发行。
    田镇峰:金陵之行(续),《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三期,民国24年4月10日发行。
    田镇峰讲演,吕岩岑记录:省考纠纷之解剖,《求是月刊》二周年第九期,民国25年6月10日出版。
    通系:提倡体育之我见,《体育月刊》第四卷第十二期,民国25年12月31日出版。
    王振亚:《旧中国体育见闻》,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年版。
    吴龙辉: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之关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习云太著:《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版。
    向恺然:拳术传新录,《国术统一月刊》第一集第三册,民国25年10月15日出版。
    徐皓峰:尚云祥教拳二三事,《武当》2003年第1期。
    徐皓峰:夜练形意拳,《中华武术》2001年第12期。
    徐哲东:《国技论略》,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2003年版。
    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第四章畜牧,http://www.geocities.com/slt_cn/hsu0104.htm。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杨向东:六艺中的乐、射、御与体育、美育,《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姚朝文:粤港澳舞狮、舞龙民俗艺术的诗学意义——粤港澳功夫影视中珠三角民众的习俗与精神寄托,《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55期,2006年10月31日。
    余碧玉:清末民初促使精武体育会成立之社会名流,《国术研究》第一卷第二期,1992年12月。
    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袁济喜:从“六艺之教”看周代的审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张鹤泉: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张觉等撰:《韩非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张士闪:从梅花桩拳派看义和拳运动中的民俗因素,《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
    张益民、王锋朝、王凤阳: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感怀,《中华武术》2006年4期。
    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章邯:秦国骑兵源流略考,http://www.readannals.com/Space/html/03/t-19703.html。
    赵长松:四川狮灯,载张紫晨编:《民俗调查与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镇峰:技击漫谈,《求是月刊》第二卷第二期,民国24年11月10日出版。
    郑康成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技术委员会编:《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五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版。
    中央国术馆:《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大陆印书馆民国20年9月8日版。
    钟少异著:《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和传说》,三联书店1998年版。
    重远:如何能除祛国术家们的病,《求是月刊》第一卷第一期,民国24年2月10日出版。
    周初明:“弓左箭”还是“弓右箭”——论古代两种不同的射箭方式,《东方博物》2007年第1期。
    [德]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著,赵文书译:《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韦伯著,洪天富译:《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周昌忠译:《神话学:生食和熟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著,王毅译:《礼物之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法]尚布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版。
    [英]E·霍布斯鲍姆,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 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英]史蒂芬·特恩布尔著,刘汉生译:《最后的武士:荣耀与毁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西莉亚·卢瑞著,张萍译:《消费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M.莫斯著,汲喆译:《礼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本杰明·史华慈著,程钢译、刘东校:《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步鲁斯·李、姆·乌耶哈拉著,钟海明等译:《李小龙技击法》,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版。
    蔡龙云著:《琴剑楼武术文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
    蔡龙云著:《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版。
    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大卫·波德威尔著,何慧玲译,李焯桃编:《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海南出版社2003版。
    冯骥才:《神鞭》,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甘阳著:《通三统》,三联书店2007年版。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何兆武、柳卸林主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洪正福、林荫生、苏瀛汉编著:《永春白鹤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康戈武编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版。
    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李汉林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刘东主编:《中华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陆阳、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平江不肖生:《侠义英雄传·下、上》,岳麓书社1984年版。
    桑兵著:《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4年版。
    沈铭贤:《新科学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宁著:《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培锟、张大勇:《福建地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徐纪:《手熟余谈:中国武术论丛二集》,台北五洲出版社2002年版。
    杨雁斌、薛晓源编选:《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曾广灿编:《老舍代表作》,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金伙:《福建少林狗拳·上》,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美]克雷格.D.雷德,皇甫一川译:没有打斗的打斗——电影中的打斗动作设计,《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
    [美]袁书,徐建生译: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
    [英]裴开瑞: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 质,《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
    陈琦平:李小龙电影世界精武门,《中华武术》1998年第9期。
    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载《传播学论文选萃(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戴国斌:体悟:对武术的理解,《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戴国斌:武术技击观的“解咒”,《体育与科学》2002年第1期。
    戴国斌:武术现代性的断裂,《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2期。
    戴国斌:武术的身体:一项身体社会学研究,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美中社会和文化》2005年第2期。
    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
    戴国斌:武术门户:空间的生产与文化想象,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届学术年会青年学者专场,大会报告,2005年12月。
    戴国斌:武术的视觉文化,《运动与休闲学刊》2006年第1期。
    戴国斌:武术比试的文化面孔,(香港)《社科研究》杂志,2006年第2期。
    戴国斌:武术对手的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戴国斌:武术比试的社会学分析,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戴国斌:门户:武术想象的空间,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主题报告,2007年7月。
    范会芳:论舒茨的音乐社会学思想,《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炎黄春秋》1999年第3期。
    付平:赵堡拳救了我的命,《武当》2006年第3期。
    高丙中:传统节日与社会文化再生产,《学习时报》,2004年3月25日。
    古柏:社会的需要与武术的发展,《武魂》1989年第2期。
    韩建中:武术的拜师仪式,《中华武术》1998年第6期。
    韩鹏:中国武术面临挑战,《中华武术》2003年第2期。
    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贾磊磊:成龙的谐趣武打片,《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贾磊磊: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经典场景”(上),《电影艺术》2004年第1期。
    李长莉、左玉河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第二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李健豪、鲁云:李小龙与中国传统武术渊源,《武林》2002年第11期。
    李劼:论第三空间——兼论从双向同构到“三生万物”,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5734。
    李慎之:接着讲借着讲通着讲——我们向冯友兰学习什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2期。
    李小芳、成福芳:和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取向,《五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刘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载《刘东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刘梦溪: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3日。
    刘晓梅、刘恩明:剑法规范的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南帆:文化研究:开启新的视域,《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
    余云楚:“文化研究”之“本/末”,《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1期。
    王海洲:成龙电影:英雄形象及其变奏,《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王志远:剑法寻真(上),《武当》2005年第11期。
    吴涤非:成龙电影:英雄、喜剧与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3期。
    杨翰卿、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于文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哲学研究》2002年第6期。
    于志钧:吴图南论剑,《武当》2003年第7期。
    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袁康就:李小龙的道(下),《武当》2004年第8期。
    张潮:试论文化的“生产”属性,《理论月刊》2007年第8期。
    张宏梁:论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张雷:一种惯习的传承、自救与消解——以陈家沟陈氏宗族为例,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张奇:选贤徒始敢传真功,《武魂》2002年第4期。
    植耀昌原著,鲁云整理:《猛龙过江》副导演植耀昌忆李小龙,《中华武术》2002年第7期。
    [1]成文于2005年4月的博士论文《武术的文化研究》,于2007年12月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入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2]2004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第二届学术年会文集的“哲学·历史·人文”学科专场中收录了3千字大摘要《武术的身体:一项身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12月2日在第三届学术年会青年学者专场以《武术门户——空间的生产与文化想象》大会报告,得以面对面地求教于上海人文社会学界专家学者;2006年12月在第四届学术年会不仅全文收录拙作《武术比试的社会学分析》,并评为“优秀论文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