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刘雪庵及其歌曲作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刘雪庵是中国现代音乐的拓荒者之一,他活跃在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国现代音乐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富有成就的音乐创作作品中,歌曲占有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以刘雪庵的歌曲为研究范畴,通过借鉴社会历史学、比较学和民族音乐学等研究方法探究其艺术特色,并从歌唱表演的角度揭示刘雪庵歌曲的重要特征,诣在如何诠释刘雪庵歌曲的问题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刘雪庵的生平、创作生涯以及主要作品,详细阐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创作背景,并对他的歌曲作品进行整理分类;第二章运用音乐分析的方法对刘雪庵歌曲的创作技法和创作特点进行探讨,认识刘雪庵题材风格和音乐风格的独特性;第三章对刘雪庵进行客观公正的人物评价,并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其富有争议的代表作《何日君再来》,从而肯定他在中国音乐事业中的地位和作出的贡献;第四章根据刘雪庵创作歌曲的特点进行实际演唱技巧的具体分析,对如何诠释刘雪庵的歌曲提出一些探讨,该章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Mr. Xuean Liu is one of earlier composers of modern music in China, who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areer of modern music and music education. He played a brilliant role from 1930s to 1940s. Writing songs is important one of his composition. The article is to focus on his songs research, try to demonstrate his peculiarities of art by means of methods of social historic, comparison and national musicology, to reveal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his songs from the aspect of songs performance, so as to give some beneficial supplementary and help on his songs research.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introduces his resume and background in details and his main works which are classified by different topics. The second shows his unique skills and music style on compose by music analyze. The third makes evaluation on him objectively, and acknowledges his achievement in Chinese music career by discussing his famous work "When will you be back". The fourth is the emphases of the whole article, which puts forwards some suggestions and advices on his songs research by how to sing his works.
引文
[1]摘自罗曼·罗兰《音乐在通史上的地位》,孙梁译,《音乐译文》1958年第2辑。
    [1]摘自汪毓和《刘雪庵先生及其音乐成就》,《人民音乐》2006第1期
    [1]匡惠《刘雪庵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1]摘自刘雪庵怀念黄自先生的文章《桃李花开话园丁-黄自先生二三事》中,刘雪庵口述,刘学笔(刘雪庵之子)。
    [2]转引自周惠娟《中国新音乐史论》暨二十世纪中国新音乐史学术研讨会-《论艺术歌曲体裁与音乐》
    [3]《大义灭亲》是刘雪庵在1951年创作的第一部新歌剧,也是他用戏曲音乐创作新歌剧的第一次尝试,但由于历史原因,此歌剧未能得以出版。
    (1)《何日君再来》曾是一首有争议的歌曲,笔者在此只就歌曲的创作技法作分析,有关它的由来和缘起将在后面的章节给予阐述和说明。
    (2)闻敬之《音乐家刘雪庵》,《音乐探索》1989年第2期。
    (1)刘雪庵《作曲与配词》,《刘雪庵作品选》2002年1月出版
    (1)匡惠《刘雪庵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1)王怀冰《刘雪庵的探戈舞曲与“何日君再来”》,《纵横》1997年第10期
    (1)徐天祥《何日君再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徐天祥《何日君再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引目《峥嵘岁月》杨继陶文《记璧山“人间曲社”》。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出版
    陈明道《书写历史-从刘雪庵纪念会谈起》(《音乐周报》2006年3月31日)
    夏侯晓昱《往事如歌长城长-刘雪庵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纪实》(《音乐周报》2005年12月2日)
    夏侯晓昱《万里长城万里长-刘雪庵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综述》(《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高佳佳、徐天祥《历史不会忘记他-“刘雪庵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综述》(《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
    段文《谈刘雪庵先生的歌曲代表作》(《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徐湘《试析刘雪庵先生抗战歌曲“长城长”之音乐特色》(《中国音乐》季刊2004第4期)
    匡惠《刘雪庵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中国音乐学院1985年第2期)
    孟文涛《江先生和两位师兄的音乐风格比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汪毓和《刘雪庵先生及其音乐成就》(《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江定仙《悼念刘雪庵同志》(《人民音乐》1985年第7期)
    闻之敬《音乐家刘雪庵》(《音乐探索))1989年)
    辛丰年(《历史感与中国味-漫忆刘雪庵先生其乐其人》(《视听技术》1995年第2期)
    纪林《刘雪庵二三事》(《中国音乐》1990年第4期)
    孙晓芬《三十年代的多产音乐家刘雪庵》(四川文物 1995年第4期)
    陈元杰《纪念刘雪庵先生》(《人民音乐》1989年第6期)
    刘雪庵口述,刘学苏笔记《怀念齐尔品教授给我的教导》
    刘雪庵口述,刘学苏笔记《桃李花开话园丁-忆黄自先生二三事》
    孙晓芬、苏青《刘雪庵与他创作的抗战歌曲》(民国春秋1995年第6期)
    刘雪庵《作曲与配词》(《刘雪庵作品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潘子农《刘雪庵与“长城谣”》(《音乐艺术》1986年第6期)
    张己任《齐尔品与中国的音乐-刘雪庵与齐尔品》(香港《明报月刊》1979年第9期)
    夕羊《被埋在书堆中的音乐家》(《图书馆界》1998年第1期)
    廖辅叔《旧事一束》(《音乐艺术》1997年第3期)
    李淑琴《关于“刘雪庵作品选”中的某些史料问题》(《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
    王怀冰《刘雪庵的探戈舞曲与“何日君再来”》(《纵横))1997年第10期)
    孙葵《一首流行歌褒贬50年》(《北方音乐》1998年第4期)
    沈鹏年 《年轻的期待“何日君再来”的社会放果》
    徐天祥 《何日君再来-当代(近现代)中国音乐关键词系列之二》(《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项筱刚 《“何日君再来”与中国流行音乐之关系》(《人民音乐》2006年第6期)
    明言 《今日君又来》(《交响》2005年第4期)
    靳卯君 《谈我国现代歌曲创作》(《中国音乐》1985年第12期)
    冯光珏、薛良 《20世纪中国歌曲创作之回顾》(《中国音乐》1996年第2期)
    梁茂春 《20世纪中国歌曲创作发展脉络》(《人民音乐》2002年第3期)
    戴鹏海 《从体裁的嬗变消长看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艺术探索》1995年第3期)
    曾金寿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缘起发展之探讨》(《交响》1993年第3期)
    胡天虹 《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交响》2001年第2期)
    周为民 《对“五四”时期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回顾与思考》(《乐府新声》1999年第3期)
    戴鹏海 《永远的黄自》(《福建艺术》2005年第1期)
    孙博 《黄自声乐创作中的写作风格与技巧》(《乐府新声》2000年第2期)
    王大燕 《论声乐旋律的民族色彩》(《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李润平 《我国民族调式探佚》(《乐府新声》1998年第1期)
    张晋俐 《古典诗词音乐艺术的历史衍变与现代复兴》(《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4期)
    李林 《诗词与音乐的交融与会通》(《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李雪峰《 初探中国近现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色》(《安徽文学》2006年第10期)
    尹晨曦 《论抗战歌曲的民族性》(《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乔宝 《谈音乐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内蒙古艺术》2002年第1期)
    戴鹏海 《民族风格问题六议》(《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
    王海霞 《影视音乐艺术特征探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田飞 《浅谈中国早期电影歌曲在影片中的运用》(《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刘青 《音乐表演者应把握作品中的“民族性”》(《音乐探索》2006年增刊)
    朱玉 《演唱者的双重角色与艺术创造》(《乐府新声》2000年第1期)
    吴天球 《歌曲的艺术表达》(《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唐瑰卿 《简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及其演唱》(《交响》1995年第2期)
    《刘雪庵作品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张宁和、罗吉兰编 《音乐表情术语字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5月第1版
    李晓贰著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范晓峰著 《声乐美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严凤编著 《心之声-声乐演唱与教学指南》,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石惟正著 《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石惟正著 《声乐教学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李凌著 《歌唱艺术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5月第1版
    邓子玲编著 《歌唱语音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应尚能著 《以字行腔》,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黄友葵著 《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赵梅伯著 《唱歌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余笃刚著 《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余笃刚著 《声乐艺术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编著 《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杨通八编著 《初级和声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李重光编著 《基本乐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杨瑞庆著 《歌曲创作探索-自学作曲77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高为杰编著 《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聂茸 《中国影视歌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梁茂春 《百年音乐之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王云阶 《论电影音乐》,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汪毓和著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华文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伍雍宜主编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乔建中编著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乔建中编著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缪天瑞主编 《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中国音乐词典续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