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从高等教育学、社会学、科学学、组织论、学科学、制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把学科视为科学、教育、社会三维结构中的一个中心要素,以学科这一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为文章的逻辑起点,运用历史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辩证逻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大学学科是以结构形式存在的前提入手,依次讨论大学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文化,试图使大学学科的研究体现一定理论性和系统性。
     学科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我们取其最基本的含义即学术知识的分类或学问的分支。将大学学科界定为以知识分类为依据,以高深专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承担大学基本职能的基本形式,并从七个方面揭示大学学科的如下特征:基本组成材料的高深专门性;结构性,即形成一定的学科结构;大学学科是实现大学三大职能的基础;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学科的走向;大学学科活动的学术性;大学学科的自主性与集聚性并存;大学学科的发展是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及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种需要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学的学科呈现出结构性特征,即形成一定的学科结构。文章将大学学科结构界定为大学中学科组成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考察了大学学科结构发展的四个阶段,梳理了国外一流大学特别是美国一流大学在学科结构上的特征。我国大学学科经历了综合到单一再到多科性和综合化的历程,现在,以学科水平为基础的学科及大学的分层正在形成,但学科结构趋同化倾向严重,一些大学逐步形成了以基础学科为根基,以应用学科为主干的合理学科结构,但仍有不少大学学科结构失衡,学科整体水平提升不明显。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办学者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关注相关学科的高水平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学科门类齐全;要注重传统,追求特色,善于寻找学科突破口。最后,提出大学学科结构调整与优化要遵循适应性、可行性、共生性、非均衡性和引导性原则。
     大学学科组织是学科结构的物质体现,是以学科作为直接操作材料的学术组织,它由学科发展目标、学者、学术物质资料、学术信息等要素构成,协调和组织四要素并使学科组织正常运作的运行机制是需求导向机制、正反馈机制、交流互动机制。国外一流大学中,院系研究所等传统学科组织仍然是大学学科组织的主体,以德国的研究所制和以美国的学系制为代表的两类模式差异明显,既坚持传统又相互借鉴,学科组织结构上,职业科层与矩阵结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国际化。我国大学在学科组织的模式移植过程中,存在不加改造盲目照搬的现象,在调整与改革中,趋同化现象严重,务实性和应变性不足等。因此,需要借鉴学习与改造创新并
    
    重。大学学科组织发展变化的动力何在?文章将其归结为大学学科组织的
    矛盾运动,并提出了四种内在动力与三种外在动力,提出了大学学科组织
    集成创新的内容及集成机制,认为要注重通过学科发展目标、发展动力、
    人员、知识、工作等的集成来推动学科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合并型大学在
    运用科层机制、市场机制、文化机制来整合和优化大学学科组织时要特别
    注意根据自己的学科结构和办学传统来确定哪种机制起主要作用,在合并
    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主导机制也应不同,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科文化、院
    校文化、职业文化、全国学术系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学科制度是大学学科组织中规训学科新人,控制学者学术职业样式的
    规范,主要包括学科划分与设置制度、课程标准、学科研究规范、学科评
    价标准、学科奖惩制度等。我们认为,现行学科制度起源于中世纪大学的
    教学方法和学位制度的规训,形成于18世纪后期三种新的教育实践方式
    相结合并引入到三种新的精英教育场所,19世纪后期开始,选修制的推行,
    大学职能的变化与研究生院成立带来了学科制度的变革,二战后,跨学科
    研究与学习制度以及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在高层次上的整合带来了学科
    制度的变化。学科制度具有一定的功能和局限,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基本
    功能是训练,派生功能是约束、秩序与激励,其局限主要体现在:学科制
    度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科专业之间的隔阂与封闭: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着学术自由;学科制度的规定性与人们选择性的矛盾;学科制度的稳
    定性与变化的矛盾等。当前,我国学科制度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学科文化是学科组织与学科制度的灵魂,它是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形
    成的学科所特有的语言、学科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等,
    它是一种以学科知识为本的文化,学科文化的分化与学科知识的专门化密
    切相关,同时还具有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影响持久性等特征。其功能
    主要是分界功能、化人功能、生产功能、凝聚功能,其作用主要是中介作
    用、整合作用、增殖作用。合并型大学因学科价值取向多元、不同学科之
    间符号系统的差异和封闭及其沟通障碍、不同学科思维方式差异等带来了
    学科文化的种种冲突,因此需要通过重树组织目标,引导学科文化整合;
    重塑院校文化,实现学科文化整合;重构学科组织和学科制度,促进学科
    文化整合。
     本研究主要是一种理论
This dissertation presents an overall study of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taking the discipline as a central factor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science,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and society, in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sociology, Scientology, organization studies, discipline studie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studies. The dissertation, taking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e of multifold meaning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develops its discussion of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ary structure, the 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 the disciplinary institution, and the disciplinary culture in turn, with the employment of the historical metho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he case-study method and the dialectical-logical method, aiming to bring the study of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to certain theoreticalit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discipline is a concept of multifold meanings.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its essential meaning, that i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ademic knowledge, or the division of learning, and,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defines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as the basic form that exercises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university with the in-depth special knowledge as its content, going further to an exposition of the features of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demonstrates its features in seven aspects: it displays properties of depth and specialization of its basic components; it displays features of structuralization, that is, it forms certain disciplinary structure; it works as the basis upon which the university exercises the three functions; it takes its orient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and decision of the tendency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t attributes academic properties to its activities; it acquires both autonomy and collectivity; it advances as a natural motion decided by
    a variety of needs including the inner logic of the self-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olitics, economy and sci-tech of a country in different times.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displays features of structuralization, that is, it forms certain disciplinary structure. This dissertation, defines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ary structure as the making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disciplines in a university, examines the four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sketches the features of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some top universities outside of China, especially in America.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in China has been making the structural progress, first from plural to singular, and then back to multidisciplinary and comprehensive; and at present, stratums of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are gradually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iplinary levels, though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displays a tendency toward homogenization. Some universities are constructing rational disciplinary structures with the basic science disciplines as the ground and the applied technology disciplines as the mainstay; whereas some other universities have unbalanced disciplinary
    structures, and disciplines without remarkable coordinated advancement. Therefore, the central task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following years, is to bring the initiatives and originalities of the university runners into full play; is to direc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mutually related disciplines instead of pursuing full disciplinary coverage; is to observe tradition, to search for uniqueness, and to locate disciplinary potentialities.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ing of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ary structure be conducted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adaptability, practicability, inter-generativity, diversity, and
    
    
    norrimperativity.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 is, the substantial presenta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and the academic organization formed with disciplines as direct operational entities. It is constructed with such component factors as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bjective, the scholar body, the materialized academic data, and the acade
引文
1.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2.陈燮君.学科学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美]伯顿·克拉克著.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5.[美]华勒斯坦著.开放社会科学 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6.[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8.[美]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M].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9.[德]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0.[英]托尼·布什著.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主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4.[美]克拉克·科尔著.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15.[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编著.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胡健雄等著.学科组织——高等学校院系等学科结构的改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20.刘仲林.现代交叉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21.刘仲林.跨学科教育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22.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23.罗伯特·G·欧文斯著.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4.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5.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6.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7.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28.丁雅娴.学科分类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年
    29.汉斯·波塞尔著.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30.王长纯.学科教育学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1.王天一,夏之莲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32.[美]欧内斯特·博耶著.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3.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3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4.杜作润,高峰煜.大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35.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36.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7.陈玉祥等.科学选择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
    38.周进.重点理工大学的转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39.吴志功.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40.蔡克勇.高等教育简史[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41.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42.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3.王承绪.伦敦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44.姜文闵.哈佛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5.徐新义,萧念.康乃尔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46.裘克安编著.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47.毛正棠,徐有智.浙江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48.周少南.斯坦福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49.郜承远,刘宁.麻省理工学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0.陈宏薇.耶鲁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51.李兴业.巴黎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52.吕林.北京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53.梁丽娟.剑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54.杜作润.世界著名大学概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55.H·peisert,G·Framhein著.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与发展[M].陈洪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56.迈克尔·夏托克.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56.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
    57.刘永主编.剑桥人的智慧[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刘永主编.牛津人的辉煌[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
    59.刘永主编.耶鲁人的追求[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
    60.刘永主编.麻省理工的骄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
    61.刘永主编.哈佛人的思想[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
    62.[英]阿什比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63.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64.吴先满.经济结构的历史性变迁与战略性调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65.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66.胡建华,周川等.高等教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67.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68.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
    69.[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70.滕大春.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71.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72.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73.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教育组织决策机制的系统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74.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75.范国睿主编.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76.[挪威]波·达林著.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77.叶澜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1.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78.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79.王永治主编.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80.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于利益关系人的分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81.谢志强.组织运行的权力分析[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
    82.孙耀君.西方管理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83.郭朝阳.冲突管理:寻找矛盾的正面效应[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
    84.[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社会过程[M].洪小良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85.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86.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87.徐小洲.当代欧美高教结构改革研究[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
    88.[美]巴伯著.科学与社会秩序[M].顾昕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89.[英]迈克尔·马尔凯著.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林聚任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90.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91.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2.汪洪涛 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93.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94.[法]米歇尔·克罗齐埃著.科层现象[M].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95.[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著.现代社会中的科层机制[M].马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96.[英]尼格尔·多德著.社会理论与现代性[M].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97.马和民,高旭平著.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98.王善迈主编.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9.曾满超主编.教育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0.金一鸣主编.中国教育类别与结构的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1.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2.田建国.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3.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4.[美]唐纳德·肯尼迪著.学术责任[M].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05.C·P·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106.[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107.[美]怀特著.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8.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1年
    109.[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第四篇: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110.田培林.教育与文化(下册)[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65年
    111.杭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编译.德国的大学(内部资料).1984年
    112.罗静兰等.西方文化之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13.丹尼斯·哈伊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M].李玉成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114.[美]保罗·奥斯卡·克利斯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M].姚鹏,陶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1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1976
    116.布罗姆利著.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7.[美]D·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文池主编.在北大听讲座.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118.陈奎熹.教育社会学[M].台湾:三民书局印行,1990年
    119.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0.[英]泰勒.文化之定义[A].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1.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2.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3.陈学飞主编.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4.[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大学运行模式 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5.爱德华·W·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26.[南斯拉夫]德拉高尔朱布·纳伊曼著.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127.郝克明等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结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128.陈洪捷.德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9.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130.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大学的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1.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2.杨汉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133.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4.王冀生.宏观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5.杨东平.大学之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
    136.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137.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8.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9.李伯聪.透视知识 知识的“散点透视”与知识社会[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0.[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41.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3.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4.[加拿大]迈克·富兰著.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45.禹宏等编著.哈佛不败 在哈佛理念的彼岸[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6年
    146.闻奇,周晓云.清华精神九十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47.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8.熊志翔.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9.杜作润.高等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0.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1.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2.[瑞典]汤姆·R·伯恩斯著.结构主义新视野[M].周长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53.田正平.国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C].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4.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5.陈学飞等著.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6.蔡克勇.21世纪中国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7.朱九思.竞争与转化[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8.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9.薛天祥.薛天祥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夏洪流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科结构与布局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
    2.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罗云.论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4.梁志.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启示[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2)
    5.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A].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张振刚.研究型大学学科均衡形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6)
    7.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其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4)
    8.方文.后学的养成、评价和资助[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9.宣勇.论大学学科组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10.王方正等.创新:学科建设的灵魂[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7)
    
    
    11.尹新平.学科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刍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2)
    12.方文等.学科制度建设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13.蔡曙山.科学与学科的关系及我国的学科制度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14.李政涛.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15.陈德棉,刘云.学科分类与学科之间的相关性[J].科学管理研究,1994(4)
    16.王伟廉.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17.冯向东.论并校中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18.王家平,龚月聪.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
    19.肖朗.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20.谢仁业.上海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报告[A].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3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21.史宗恺.从统计数据看清华大学的学科综合性特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22.许康.给交叉科学工作者以适度空间[J].中国高等教育,2001(13-14)
    23.庞青山,曾山金.高校合并的四个不等式[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3)
    24.钱颖一.谈大学学科布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
    25.田长霖教授谈21世纪如何创新重组研究型大学[N].光明日报,2000-01-12
    26.潘云鹤,顾建民.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1999(3)
    27.王栾井.高等学校学校学科群发展机制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2)
    28.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3(3)
    29.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0.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31.张伟,邹晓东.现代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新型模式研究——名古屋大学的流动型教育和研究系统[J]比较教育研究,2003(6)
    32.李泽彧,陈昊.关于我国大学学院制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2002(10)
    33.李福华,胡延品..高等学校集权与分权管理的成本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34.金顶兵.大学组织结构及其对行为模式的影响[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5.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36.郑杭生.当前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的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37.郑杭生.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J].新视野,2002(5)
    38.张振刚,李林.研究型大学学科布局的对称性及其构建研究[J].科研管理,2003(5)
    39.蔡曙山.科学与学科的关系及我国的学科制度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40.吴国盛.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41.王建华.学科、学科制度、学科建制与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03(3)
    42.王建华.高等教育学的演进——学科制度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
    
    
    43.张炜.中美研究生教育规模和结构的比较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
    44.孟宪承.学科制度建设面面观——“学科制度建设”研讨会述评[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2)
    45.雷晓云.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46.林清江.教育社会学新论——我国社会与教育关系之研究[J].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
    47.陈伟.作为自由之翼的学科规训权力——论学术自由的本体性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6)
    48.秦德君.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J].新华文摘,2003(4)
    49.邹吉忠.论现代制度的秩序功能[J].新华文摘,2003(4)
    50.栾栋.三大学科群方法问题沉思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51.学科发展与学科制度建设[N].光明日报,2002-06-04
    52.傅杰.我们怎样倡导学术规范[N].文汇报,2003-11-02
    53.吴志攀.文科学科制度中评价标准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54.萧琛.中国文科学科制度建设与经济学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55.李江源.教育发展与教育制度创新略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
    56.刘剑虹等.建国五十年高校课程理论研究概述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57.刘慧玲.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58.李余生等.学科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与思考——学科文化及其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系[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4)
    59.徐力.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文化浅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60.庞青山,曾山金.学科融合:高校合并的高层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61.陈其荣,殷南根.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21世纪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3)
    62.冯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时空特征及学科层次析因(上)[J].科学学科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5)
    63.冯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时空特征及学科层次析因(上)[J].科学学科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6)
    64.江小平.新世界法国的跨学科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2(5)
    65.娄成武.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2(17)
    66.杨春梅.学术组织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系统[J].高等教育研究,2002(4)
    67.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2(2)
    68.刘彦伟.大学应建立以院(系)为中心的管理体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1(15、16)
    69.高新发.从第一部门到第三部门——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转型的制度选择[J].教育研究,2002(10)
    70.郑杭生.也谈社会学的学术规范.江苏社会科学,2000(1)
    71.钱颖一.谈大学学科布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
    
    
    72.刘少雪等.创新学科布局规范院系设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
    74.季诚钧.论大学学术组织的创新[J].教育评论,2003(4)
    75.周进.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矛盾及特殊矛盾[J].科技导报,2002(5)
    76.盛冰.知识的新生产及其对大学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
    77.李醒民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78.刘仲林等.中外“跨学科学”研究进展评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9)
    79.何星亮.谈“学”与“术”[J].新华文摘,2003(5)
    80.张田勘.交叉学科的硕果——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磁共振成像发明[N].文汇报,2003-10-12
    81.李春萍.分工视野中的学术职业[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83.马冈·多太.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壁垒上的裂缝[J].公开论坛 www.cnki.net
    84.周景泰.上海高校学科的布局分析与发展建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5)
    85.黄朝峰.共享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
    86.王艳玉.等学科建设与优势积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87.周进.大学中的学科竞争力[J].科技导报,2001(10)
    88.曲永岗等.学科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89.宣勇.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2(4)
    90.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91.杨世文.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刻不容缓[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
    92.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93.刘剑虹.蔡元培学科建设理论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6)
    94.刘剑虹.梅贻琦的大学学科建设思想初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
    95.刘贵华.泛“学科”论[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96.陈国达.学派与学科[J].科技导报,1994(7)
    97.王方正.创新:学科建设的灵魂[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7)
    98.张文修.等高等学校学科结构调整的目标与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99.朱信贵.学科发展不平衡性的哲学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2)
    100.朱信贵.学科发展不平衡性的特征参数及四种表现[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101.张书琛学.科的两大系统及其转换[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3)
    102.凌永明等.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
    103.谭荣波.“源”与“流”:学科、专业及其关系的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104.陈东辉.学科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6)
    105.俞家庆等.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要点摘记(上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2003(1)
    106.王锐英.学科专业创新机制发展策略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
    107.吴征铠.也谈科学、学科及相关教育[N].科学时报,2002-12-03
    108.李文亚.试论高等学校分层及其意义[J].煤炭高等教育,2002(5)
    109.凌锦申等.学科内涵探讨[J].江苏高教,1997(3)
    110.徐智德.我国高校学科结构模式刍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3)
    
    
    111.林蕙青.适应新形势 加速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0(23)
    112.胡志刚等.论学科发展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上)(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4)
    113.汪益民.高等院校学科群结构与功能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
    114.李德仁.综合性大学与大学的综合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4)
    115.汪厚植.优化学科结构 办出学校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0(1)
    116.杜俊民.试论学科与跨学科的统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4)
    117.王恩华.大学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动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
    118.郭祖仪.试论高校组织文化的提升与组织形象的塑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119.周川.高等学校建制的组织学诠释[J].教育研究,2002(6)
    120.沈红.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要素及其体制和组织满足[J].教育研究,2003(1)
    121.张慧洁,李泽彧.论合并院校组织文化的转型的内容与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3(2)
    122.陈晓东等.高等学校“专业”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123.陈晓军.企业文化“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7)
    124,黄杰等.集成的内涵与特征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7)
    125.陈霞等.组织承诺研究评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7)
    126.李显君.关于管理整合的初步研究[J].管理科学,2003(8)
    127.陈何芳等.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
    128.金顶兵,闵维方.研究型大学组织整合机制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29.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130.徐梦秋.规范何以可能[J].学术月刊,2002(7)
    131.江辉.基于集成创新的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0(8)
    132.别敦荣.我国大学学术管理改革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
    133.林筱文等.综合性大学中的学院制管理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134.姚建平.制度心理的内涵与中国的社会现代化道路——一种文化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3(5)
    135.刘慧珍.制度创新与有效大学组织建设[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
    136.曹淑江.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37.彭懿紫等.谈高校学科结构调整与学科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2(4)
    138.吴博达.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3)
    139.密洽群.论理工科大学的学科群[J].高等教育研究,1991(4)
    140.杨欣欣.武汉大学“十五”期间重大举措 以学科建设促进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
    141.王生洪.抓好学科交叉 推动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1(3、4)
    142.路甬祥.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1)
    143.张光斗.谈谈一流大学生的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1)
    144.王大中.面向二十一世纪 建设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6(1)
    145.刘兰秀.学科建设与北大创世界一流[J].高等教育论坛,1999(4)
    146.李松.学科建设: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重中之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7-8)
    147.胡海岩.建立学科创新机制 促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
    148.孙中才.学科建设 学科和科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
    149.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150.王英.学科建设以合作为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
    151.杜建华,沈红.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J].理工高教研究,2003(1)
    152.王栾井等.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框架、层次及不平衡现象[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8(4)
    152.朱新涛.学科壁垒、学术堡垒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03(2)
    153.许智宏.实现两校融合 促进学科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4)
    154.新浙江大学“学科造峰”[N].文汇报,2002-06-26
    155.王栾井.有关学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三个层面[J].中国高等教育,2003(6)
    156.钟韶等.高校合并重在学科的整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157.卢铁城.关于大学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改革与调整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2)
    158.贺芳玲.世界著名理工大学的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1999(4)
    159.家驹.进入21世纪的英国学科基准[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3)
    160.陈希等.MIT工程教育的几次重大变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6(2)
    161.许建领.走向综合化: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结构模式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1. http://www.usnews.com: American Best Graduate Schools 2004
    2. Massey, Doreen. Negotiating Discipline Boundaries[J]. Current Sociology, Oct99, Vol. 47 Issue 4
    3. Burton R. Clark &Guy Neave.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Volume 3. B.P.C.C. Wheaton Ltd, Exter. 1992,1676
    4. Rita Johnston. The University of the future: Boyer revisited[J]. Higher Education ,1998(36):253-272
    5. 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 edited by Clarence L. Darnhart, Robert K. Barhart, World Book-Child Craft International Inc.,Vol. 1,p. 597, 1981
    6. Howard. L. Kaye. BOOKS IN REVIEW. Crossing Boundaries: Knowledge, Disciplinarities, and Interdisplinaritese[J]. Society,Nov/Dec98, vol. 36 Issue 1
    7. Peter M. Blau. The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Work Second edition [M].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nick(USA).and London Luk, 1994
    8. Neumann, Ruth. Disciplinary Differenc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Jun2001, Vol. 26 Issue 2
    9. Smeby, Jens-Christin. Disciplinary Difference in Norwegian Graduate Education[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v25 nl Mar 2000
    10. Peters, Michael. After the Disciplines: The Emergence of Culture Studies. Crit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 and Culture Series[M]. Bergin
    
    & Garvey. Country of Publication :U.S. 1999
    11. Hirt, Joan. Graduate Students: Institutional Climates and Discipinary Cultures[J].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v25 n2 Sum 1998
    12. Onwuegbuzie, Anthon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eachers' Beliefs on Discipline[M]. Georgia, Nov 15,2000
    13. Thomas J. Lasley, Patrick Palermo. Creating Curricular Connections: Perspectives on Disciplinarity[J].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3, vol. 175 Issue 3
    14. Tierney, William G. Enhancing Promotion, Tenure and Beyond: Faculty Socialization as a Cultural Prcess[C]. Organizational Culture: ERIC Digest, April 1,1994
    15. Lyne, John. Knowledge and performance in argument: Disciplinarity and proto-theory [J]. Argumentation & Advocacy, Summer 98, Vol. 35 Issue 1
    16. Ronald Barnett. Realizing the university in an age of super complexity [M].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9
    17. Reese, Thomas F. Mappinginterdisciplinarity[J]. Art Bulletin, Dec95, vol. 77 Issue 4
    18. Keye, Howard L. Crossing Boundaries: Knowledge, Disciplinarities, and Interdisciplinarities[]]. Society Nov/Dec98, vol 36 Issue 1
    19. Tony Becher, May Henkel. Graduate Education in Britain[M].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ondon and British, Pennsylvania, 1994
    20. Robert G Barges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_ Process and Products [M].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ondon and British, Pennsylvania,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