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社苏州诗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南社地域色彩很浓,地域文化对南社文学具有重大影响,但迄今为止的南社研究对此重视不够。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运用文化地理学与社会历史学、文艺心理学等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讨苏州文化与南社苏州诗人诗歌活动的关系及其当代意义,以此为例,观察地域文化与南社文学的关系及其现实启示。
     全文主要内容分为四章。
     第一章“南社、南社研究、南社与苏州”主要探讨南社的定义与意义,南社研究的状况、成果与不足,南社与苏州的不解之缘。
     南社属性,众说纷纭,但它的根本属性在于文化。结合南社的实际运作状况,本文总体上把南社定义为具有鲜明革命倾向的以文学为主要文化样态的先进文化社团,在此基础上具体推出文学南社的定义:南社是具有鲜明革命倾向与南方文化风格的全国性文学社团。
     南社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以文化、文学参与革命的道路,引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南社在当时鼓舞革命者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当代也必将激励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不少德艺双馨、多才多艺的南社社员为今天的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工作者树立了一种可以效仿的高标。
     南社研究呈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个体到总体的发展、变化波线。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南社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南社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南社具有鲜明的南方文化色彩,又以吴文化对南社的影响最为深厚。苏州文化是吴文化的杰出代表,对南社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方兴未艾的南社研究中,从苏州文化角度开展的南社系统专题研究尚付阙如。
     第二章“苏州文化视野中的南社苏州诗人”以“问题线”为主要线索,试图解决以下问题:苏州文化与南社苏州诗人的关系,南社苏州诗人的地位、格局,南社苏州诗人的群体特征,南社苏州诗歌的总体特点。
     苏州文化与南社苏州诗人诗歌活动之间有着高度一致的密切关系。苏州文化多元包容、崇文尚武、清丽典雅、雅俗共赏、因创结合,与此相应,南社苏州诗人诗歌活动也有类似的特征。南社苏州诗人既是苏州文化的产物,又是苏州文化的反映者和推进者。
     苏州诗人在南社诗人群体中有数量、有质量、有领袖、有灵魂,是南社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在南社诗歌史、苏州诗歌史而且在整个中国近现代诗歌史上都是令人注目的存在。
     整个南社诗歌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政治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从诗人的角度来看,就是“国家诗人”与“灵界诗翁”两种身份的关系问题。国家诗人的诗作更富有政治革命、干预现实的意蕴,较多地表现出积极浪漫的英雄主义精神;灵界诗翁则相反,更注重个人情性的自由表达,讲求诗作的纯艺术性。南社苏州诗人有的主要归于前者,有的主要归于后者;有的时此时彼。
     南社苏州诗人往往具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和国学根底,热爱家国乡邦和传统文化,这是他们革命的内在动因。他们的家庭经济基础一般比较厚实,大多本是封建制度的受益者,但却义务反顾地投身革命,气节可贵。南社苏州诗人几乎个个是浪漫的奇士怪杰,一般前狂后狷。从南社苏州诗人所想要挑起的重担看,他们的肩头还比较嫩弱;从要前行的长路看,除柳亚子等少数人之外,他们的眼光还看不到长远的地方,对历史的发展动向认识不清。
     南社苏州诗歌从选题立意上至少可分为革命倾向性较强与没有什么明显的革命倾向这两类。前者虽然为数不多,但代表了南社苏州诗歌的历史价值。南社苏州诗人笔下吟风弄月、儿女情长的诗作为数也不少,这既反映了革命诗歌发展的复杂性,也体现了苏州几千年诗歌史的强大影响。南社苏州诗歌忠实记录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和一代知识者的心路历程,是研究中国和苏州近现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南社苏州诗歌对古典诗歌有所继承,更有所创新,属于“旧体新诗”,总体诗风寓健峭于清婉,相对地平易晓畅。
     第三章“南社苏州代表性诗人”以“人物线”为主要线索,选取有代表性的南社苏州诗人作出个案分析,从诗人、诗作的角度对第二章的问题提供具体论证。
     根据诗人在南社中的贡献、地位,结合他们的革命经历和社会影响,参考他们在南社唯一一份机关刊物《南社丛刻》中所发表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数量多少,以及他们在苏州各区县的代表性,笔者从南社苏州诗人中主要选取了9位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加以论述:柳亚子、陈去病、叶楚伧、庞树柏、俞剑华主要是政治型诗人,朱梁任、黄人、胡石予、王大觉主要是学者型或非政治型诗人。
     第四章“南社苏州诗人与当代诗歌建设”主要研究南社苏州诗人的现实意义与当代诗歌建设问题。
     当代许多诗人总体上对人民苦难和社会沧桑冷漠,热衷小我的狭隘表现;许多诗歌缺乏现实主义的厚度、英雄主义的力度和理想主义的亮度。国魂系于诗魂,诗坛需要一次新的诗界革命,以使诗人与诗歌重新获得重量。南社诗歌,包括南社苏州诗歌,既是对中国《诗经》以来关注国计民生诗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与当代诗歌总体逃离宏大叙事的状况形成鲜明对照。南社苏州诗人不仅是一群敢于担当天下的诗歌英雄,他们还是由中华文化优秀标本苏州文化构筑成的一处文化园林。因为教育体制长期失调等多种原因,当代诗人普遍缺乏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厚学养。重建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厚重感,加强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学者型诗人,也应该是学习南社苏州诗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创见大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把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涵,从而重新定义众说纷纭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体现在精神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凝结于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观。
     二、首次揭示了苏州文化与南社苏州诗人诗作之间高度一致的密切关系的三个方面:生成发展的互相促进,内容要素的互相渗透,系统特征的互相类似。
     三、就南社苏州诗人在南社文学史、苏州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作出了新的论证:南社苏州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用诗歌宣传革命的道路,引导了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结束了中国古典诗歌史。
     四、对冷落或遗落于以往文学史写作之外但实际上却十分重要的一些苏州诗人(如叶楚伧、俞剑华、胡石予等)作出了新的论述。
     五、以苏州文化与南社苏州诗人诗歌活动的关系为例,对地域文化与南社文学的关系在南社学界第一次作出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六、阐明了南社苏州诗人对当代诗歌建设的启示意义。
Nanshe has a strong sense of regionalism and regional culture has a strong impact on Nanshe Literature. However, up to now, little import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research devoted to Nansh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probe Suzhou Culture’s correlation to the activities of Nanshe poets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by applying the combined approaches of cultural geography, social history and literary psychology. With this as illustra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culture and Nanshe Literature, together with its inspiration,is observe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divided into four c hapters.
     Chapter One, entitled Nanshe, Nanshe Research, Nanshe and Suzhou, mainly probes into the defin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anshe, the status quo,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y of Nanshe research, and the indispens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Nanshe and Suzhou.
     The attribute of Nanshe, which embraces a profusion of different opinions, basically lies in cultu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operation condition, this dissertation generally defines Nanshe as an advanced cultural consortium with a distinctive inclination to revolution which regards literature as its main cultural manifestations. And on this foundation, the concrete definition is given: Nanshe is a national literature consortium with a distinctive inclination to revolution and a southern cultural style.
     Nanshe ushered in a new road for culture and literature to participate in revolution in the Chinese history, thus acting as a precursor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d literary revolution. Nanshe, which at that time inspired revolutionaries to overthrow the over two thousand-year-long feudal imperialism, is bound to inspire an overall renaissance for the Chinese culture. A great many members of Nanshe, with versatile talents and virtues, have set good examples to follow for those who are currently engaged in such fields as culture,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art.
     Nanshe research has undergone a wave-like development road, ranging from nil to being, from scarcity to density, from weakness to strength, and from individuality to collectivity. Since 1990’s, Nanshe research has been in the golden period of overall development. Nanshe is currently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Nanshe is rich in regional culture colors with the Wu Culture’s impact being the strongest. Suzhou Culture, a most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Wu Culture, has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Nanshe. Yet, of all the thriving research on Nanshe, the systematic topic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zhou Culture is still vacant
     Chapter Two, entitled Suzhou Poets of Nanshe Within Suzhou’s Cultural Visual Field, threaded by“the problem line”, attempts to resol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zhou culture and Suzhou Poets of Nanshe; the position and pattern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zhou poems of Nanshe.
     There exists a highly co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Suzhou Culture and the poetic activities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Suzhou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diversity, its craving for both literacy and warrior, its beauty and elegancy, its suiting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its combin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the poetic activities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shares a similar character. Suzhou poets of Nanshe are not only the outcome of Suzhou Culture but also the reflectors and impellers of Suzhou Culture.
     Suzhou poets are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Nanshe poet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possess such aspects as quantity, quality, leaders and souls in the clusters of poets in Nanshe. They are an attractive existence not only in Nanshe poetic history and Suzhou poetic history, but also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poetic history at large.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entire poetic activities of Nanshe is that between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ets, the core problem is the relationship concerning the double status of the poets, viz. national poets and recluse poets. While national poets are more apt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intervene actuality, hence their poems teem with positive and romantic heroic spirit, recluse poets, on the contrar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ree expression of their own disposition and temperament, eager for the perfect art of their poems. Of the double status, some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primarily belong to the former, some the latter, some either the former or the latter now and then.
     Suzhou poets of Nanshe are usually erudite as far as familial knowledge and sinology are concerned. Their ardent love for their native land and country, together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revolution. In term of economic foundation, their families are generally substantial and can be said to benefit from feudal system. Yet, they, duty-bound, throw themselves to revolution without any hesitation, which demonstrates their valuable moral integrity. Almost each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is an eccentric and outstanding scholar featured by their sporadic arrogance and overcautiousness. In regard to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Suzhou poets of Nanshe intend to take, their shoulders are still too delicate and fragile; in regard to the long way ahead, they, excluding a handful of poets such as Liu Yazi, cannot see that far and have a vague idea about the historical trend.
     Suzhou poems of Nanshe can be at least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in terms of their topics and purposes, viz. poems with a strong inclination to revolution and poems with no obvious inclination to revolution. While the former is small in number, they represent the historic value of Suzhou poems of Nanshe. There are quite a few poems about beautiful scenery and romantic love, which mirrors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volutionary poems and also exemplifies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Suzhou poetic history that boasts of thousands of years. Suzhou poems of Nanshe faithfully record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old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mental process of one entire generation of intelligentsia. Hence they are important historical data for studies on the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history of both Suzhou and China. Suzhou poems of Nanshe not only inherit the traditions of classic poetry but also innovate its own style belonging to“new poetry with old verse”characterized by the fact that vigor and robustness reside in grace and elegance, therefore, they are relatively easy to understand.
     Chapter Three, entitled Suzhou’s Representative Poets of Nanshe, threaded by“the character line”, selects Suzhou’s representative poets of Nanshe and makes a specific analysis, thus providing the problems in Chapter Two with concrete exempl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ntribution and position of the poets in Nanshe, combining their revolutionary experience and social influence, referring to the thought contents, artistic features and quantities revealed by their sole organization publication of Nanshe Poetry Collection and regarding their representativeness of Suzhou’s respective districts and counties, the author has selected nine most representative Suzhou poets to dwell on, namely, Liu Yazi, ChenQubing, Ye Chucong, Pang Shubai, who are political poets, and Zhu Liangren, Huang Ren, Hu Shiyu, Wang Dajue who are mainly scholar-type poets or poets without political affiliations.
     Chapter Four, entitled Suzhou Poets of Nanshe and Contemporary Poem Construction, mainly probes into the realistic value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and the issue of contemporary poetic construction.
     Many contemporary poets are for the most part indifferent to people’s sufferings and social vicissitudes, thirsty for the narrow performance of self-centeredness; many of their poems lack the thickness of realism, the strength of heroism and the brightness of idealism. Since the national soul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poetic soul, a new revolution is called for in the circle of poetry so that both poets and their poems might regain their weight. Nanshe poems, Suzhou poems included,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Chinese epic tradition of concerning the national fat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since the emerging of Book of Poetry, in distinctive contrast with contemporary poems which on the whole digress from enormous narration. Suzhou poems of Nanshe are not only a cluster of heroes who dare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ies for delivering the world from deterioration but also a cultural garden constructed by Suzhou Culture---a superb sample of Chinese culture. Due to many causes such as the long-term maladjustmen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contemporary poets generally lack a profound knowledge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It is also the gist of learning from Suzhou poets of Nanshe to rebuild up the depth of history and massiness of culture,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national tradition and to cultivate one generation after another of scholar-type poets.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original ideas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1. Regard“the outlook of value”as the connotation of“culture”and thus redefine the concept of“culture”, whose interpretations have been diverse and inconsistent. The concept is: Culture is the outlook of value embodying itself both in spiritual manner and in behavioral manner and cohering to the material products and the non-material products.
     2.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dissertation reveals the three aspects indicating the highly co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Suzhou Culture and Suzhou poets of Nanshe: the mutual promotion in their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mutual permeation in their content elements and the mutual similarity in their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
     3. Make the brand-new comment of the unique position Suzhou Poets of Nanshe hold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Nanshe,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Suzhou and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China: Suzhou poets of Nanshe have paved the way for spreading revolutionary ideology by means of poetry, acted as a precursor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oetry and put an end to the Chinese classic poem history.
     4. The dissertation offers the latest and original comments on Suzhou poets such as Ye Chucang, Yu Jianhua and Hu Shiyu poets who are virtually very important despite their having been snubbed or omitted from the former literary history.
     5. The dissertation is the first in the Nanshe academic circle to make a systematic and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culture and Nanshe Literature with Suzhou culture’s correlation to the activities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exemplifying it.
     6. Clarify the revelation of Suzhou poets of Nanshe to the contemporary poem construction.
引文
①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0页。
    ②王元化:《钱仲联先生九秩晋五寿序》,《解放日报》,2002年11月22日。
    ③闻一多:《历史动向——闻一多随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9页。
     ①柳亚子等编《南社丛刻》,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影印本,第123页。
    ①陈叔通:《<光明集>序》,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06页。
    ②杨匡汉:《中国当代诗歌发展概貌》,张炯等主编《中华文学通史》(第八卷),华艺出版社,1997年,第167页。
    
    ①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1992年,第12页。
    ②尤金·N·科恩、爱德华·埃姆斯:《文化人类学基础》,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①《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42页
    ②童庆炳等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2页。
    ①孙之梅:《南社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08页。
    ②陈东林:《南社是政治团体和文学团体的有机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29页。
    ①栾梅建:《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238页。
    ②林香伶:《清末民初文学转型期的标志——南社文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11—123页。
    ③胡朴安:《南社丛选》自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④曹聚仁:《纪念南社》,《社会日报》,1936年2月10日。
    ⑤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95页。
    ⑥牛仰山:《前言》,《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概论·诗文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⑦大陆第一位以南社为研究对象写作博士论文的孙之梅的专著《南社研究》被列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她的这项研究也是大陆第一个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南社学课题。
    
    ①《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第1页。
    ②陈思和:《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总序,第2—3页。
    ③柳亚子:《次韵奉和陈叔老三绝》,《磨剑室诗词集》,第1561页。
    
    ①郑逸梅:《南社丛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2—313页。
    ②柳亚子:《岁暮抒怀》,《磨剑室诗词集》,第1823页。
    ③方孝孺:《答王秀才书》,《逊志斋集》卷十一,《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
    ④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第327页。
    ①杨天石、刘彦成:《南社》,中华书局,1980年,第5页。
    ②杨天石、刘彦成:《南社》,第114—115页。
    ③“先有倾向”是一个传播学术语,指受众在接触媒介信息或宣传之前已有的立场和态度。本文这里用以指南社社员加入南社之际已经具有的价值观念、关心兴趣和才艺擅长等。
    ④姚昆田:《姚石子和南社》,张夷主编《南社杂佩》,中国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⑤李海珉:《南社兴衰纪略》,《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第162页。
    ⑥卢文芸:《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与南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05页。
    ①郑逸梅:《同光体诗派中之南社》,《郑逸梅选集》(第五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②高旭:《南社启》,《民吁报》,1909年10月17日。
    ③宁调元:《南社诗序》,《南社丛刻》,第139页。
    ④陈去病:《南社长沙雅集纪事》,《太平洋报》,1912年10月10日。
    ⑤柳亚子:《新南社成立布告》,柳亚子:《南社纪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0页。
    
    ①上海南社纪念馆说明词:《海外蜚声》。
    ②《南社纪略》,第110页。
    ③《南社纪略》,第115页
    ①钱仲联:《南社吟坛点将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45页。
    ①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08页。
    ②徐苏君:《苏州的民国名人故居与名人》,陈嵘主编《永恒:价值与魅力》,古吴轩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③范培松、金学智主编《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13页。
    ①熊罗生:《论南社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吴江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吴江县柳亚子纪念馆编《吴江文史资料》第九集(纪念南社成立80周年专辑),1989年,第21页。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6页。
    ①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②法国史学家布岱尔语,转引自熊月之、熊秉真主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③萧兵:《楚辞文化》自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页。
    ①钱正:《太湖孕育的吴文化》,石琪主编《吴文化与苏州》,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①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7页。
    ①孙之梅:《南社研究》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②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姚光、朱少屏。陈、高、柳是南社三大发起人,姚光是南社后期主任,朱少屏是南社实际上的事务领袖。
    
    ①《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第7-9页。
    ②《仇满横议》,《洞庭波》第1期,1906年10月18日,转引自孙之梅:《南社研究》,第75页。
    
    ①据《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第195页的有关介绍。
    ②实际吟评132位,其中3位是新南社社员。
    
    ①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7页。
    ②钱仲联编选《苏州名胜诗词选》前言,苏州市文联1985年印,第3页。
    ③周治华主编《苏州全国之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①《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第1046页。
    ②《苏州名胜诗词选》前言,第1页。
    ①梁白泉:《苏州名人故居》序二,王仁宇编著《苏州名人故居》,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②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9页。
    
    ①钱仲联:《钱仲联讲论清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
    ②见柳亚子纪念馆照片。
    ③高旭:《〈周实丹烈士遗集〉序》,《南社丛刻》,第1122页。
    ①曼昭、胡朴安:《南社诗话两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②曼昭、胡朴安:《南社诗话两种》,第149页。
    ③陈绵康、陈艺:《陈去病与南社》,《南社杂佩》,第67页。
    ④汪精卫:《南社丛选》汪序,《南社丛选》,第1页。
    ⑤《从〈南社丛刻〉浅谈南社的几个问题》,《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93页。
    ⑥曹聚仁:《纪念南社》,《社会日报》,1936年2月10日。
    
    ①甘乃光对《南社诗集》的题词,见柳亚子所编《南社诗集》插页,中学生书局,1936年。
    ②汪长根、蒋忠友:《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第79—80页。
    ①本段数据等资料分别来自:《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王少东主编《苏州名片》,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
    ①柳亚子:《寄叶楚伧吴门》,《磨剑室诗词集》,第76页。
    
    ①郑振铎:《苏州赞歌》,《人民日报》,1958年10月30日。
    ②冯学锋:《寻觅一个美丽的梦》,《吴文化与苏州》,第272页。
    ③见《苏州全国之最》,第259页。
    ④见《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第21页。
    ①《南社例十八条》,《民吁报》,1909年10月27日。
    ①陈去病:《南社临时召集广告》,《大汉报》,1911年12月19日。
    ①曹聚仁:《纪念南社》,《社会日报》,1936年2月10日。
    ①柳亚子:《自传·年谱·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页
    ①具体情况见《南社社员居苏录》,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苏州市志》(第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2页。
    ①李海珉:《柳亚子》,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吴江市柳亚子纪念馆编《江苏文史资料》第122辑,《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9年,第11页。
    ②据柳亚子纪念馆前任馆长李海珉对笔者讲,柳家有地1000亩,当地传说郑佩宜陪嫁地也有800亩。
    ③于右任:《长江上游之血水》,《民立报》,1911年10月12日。
    ①余秋雨:《江南小镇》,严品华主编《同里》,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3—144页。
    ②许树东主编《古都苏州新天堂:吴文化与苏州(续集)》,白山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③朱剑芒:《我所知道的南社》,《南社研究》第6期,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①《南社诗话两种》,第110页。
    ②《南社诗话两种》,第110页。
    
    ①胡晓明、李瑞明编著《近代上海诗学系年初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前言”第3页。
    ②何新:《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209页。
    
    ①《六月十三日,移居乐天庐,在井之头公园侧》,《磨剑室诗词集》,第551页。
    ②《题桥本关雪〈南船集〉》,《磨剑室诗词集》,第540页。
    ③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06页。
    ④吴国良、殷安如主编《人中麟凤——柳亚子》,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3页。
    ①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第421页。
    ②王飚:《清诗历史地位再评议》,《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45页。
    ③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第327页。
    ④胡适:《寄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2页。
    ⑤《钱仲联讲论清诗》,第171页。
    ⑥《钱仲联讲论清诗》,第174页。
    
    ①《吴江诗咏》,王肇均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②徐静柏:《小桥流水人家》序一,吴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上海画报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①郭沫若:《今屈原》,《新华日报》,1945年10月25日。
    
    ①杨守森:《灵魂的守护》,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②柳无忌:《柳亚子》,《人中麟凤——柳亚子》,第33页。
    
    ①沈昌直:《余与亚子,时以诗相示……占三绝寄之》之一,《南社丛刻》,第1264页。
    ②毛泽东致柳亚子手札(1945年10月4日),见《磨剑室诗词集》插页6。
    ③柳亚子:《〈乐国吟〉叙》,柳亚子:《磨剑室文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52页。
    
    ①《柳亚子的诗和字》,柳亚子:《磨剑室文录》,第1469—1470页。
    ②《再质野鹤》,《磨剑室文录》,第462页。
    ③《〈复报〉发刊词》,《磨剑室文录》,第154页。
    ①《〈天潮阁集〉序》,《南社丛刻》,第4986页。
    ②邵迎武:《论柳亚子的审美取向》,《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63页。
    ③《定庵有三别好诗,余仿其意作论诗三截句》,《磨剑室诗词集》第82页。
    ④《胡寄尘诗序》,《南社丛刻》,第755页。
    ⑤《论诗六绝句》之二,《南社丛刻》第3228页。
    ⑥柳亚子:《与高天梅书》,《太平洋报》,1912年4月10日。
    ⑦《磨剑室诗词集》,第114、115、116页。
    ①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第45页。
    ①马以君编《黄节诗集》前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②柳翼谋:《评〈吹万楼诗〉》,高铦等编《高燮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2页。
    ③《中国革命家第一人陈涉传》,《磨剑室文录》第92页。
    ④《文学美术与政治》,《磨剑诗文录》,第1328-1329页。
    ⑤《柳亚子的诗和字》,《磨剑室文录》,第1469页。
    ⑥《磨剑室文录》,第1471页。
    ⑦《哲夫属题北魏李映超、杨兴息造象二残拓》,《磨剑室诗词集》,第241页。
    ⑧《咏史四首》之四,《南社丛刻》第5169页。
    ①茅盾:《柳亚子诗选》序,徐文烈笺、刘斯翰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页。
    ②《介绍一位现代女诗人》,《磨剑室文录》第1414页。
    ③《胡寄尘诗序》,《南社丛刻》第754页。
    ④《〈习静斋诗话〉序》,《南社丛刻》第1856页。
    ⑤《质野鹤》,《磨剑室文录》第457页。
    ①《我和朱鸳雏的公案》,《南社纪略》,第149页。
    ②《南社丛刻》,第368页。
    ③钱昌照:《一九八三年七月题柳亚老诗文集》,《磨剑室诗词集》插页2。
    ①孙中山:《陈母倪节孝君墓碑铭并序》,《南社杂佩》,第117页。
    
    ①《初度将及,杂成六绝,索南社诸子和作》,《南社丛刻》第418页。
    ②倪瓒:《同里》,《吴江诗咏》,第77页。
    ③陈绵康、陈艺:《陈去病与南社》,《南社杂佩》第65页。
    ①《谒师杏庐,谈宴竟日,谨呈两律》之二,《浩歌堂诗钞》卷一。
    ②《江行杂诗》之二,《浩歌堂诗钞》卷一。
    ③《东京雨后寓楼倚望》,《浩歌堂诗钞》卷二。
    ④转引自《吴江人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⑤《四月初七日立夏》之二,《南社丛刻》,第415页。
    ⑥1906年,陈去病加入中国同盟会,此外,他一生组织或参与的革命社团还有黄社、神交社、秋社、匡社、越社等。
    
    ①《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浩歌堂诗钞》卷二。
    ②《有怀刘三、钝剑、亚子,并苦念西狩、无畏》,《南社丛刻》,第416页。
    ③柳亚子:《陈巢南五十征诗文启》,《磨剑室文录》第701页。
    
    ①《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五,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本。
    ②《哭陈巢南,十月四日》,《磨剑室诗词集》,第704页。
    ③转引自苏简亚主编《苏州历代名人小志》,百家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①陈去病:《题〈警钟日报〉》,《浩歌堂诗钞》卷二。
    ②《昼寝杂感》之四,《南社丛刻》,第5097页。
    ③白居易:《与元九书》,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本《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五。
    ④《云程万里图,为陈剑魂题》,《南社丛刻》,第1270页。
    ⑤《都门崇效寺立夏,得两绝》,《南社丛刻》,第3221页。
    ⑥《孟秋朔日初度》,《南社丛刻》,第5537页。
    ⑦《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之七,《南社丛刻》,第5096页。
    ⑧《杂感》之二,《南社丛刻》,第423页。
    ⑨柳亚子:《陈巢南先生五十寿叙》,《磨剑室文录》,第703页。
    ⑩《今岁来海上……》,《南社丛刻》,第5096页。
    ①《吊鉴湖秋女士》之四,《磨剑室诗词集》,第48页。
    ②转引自陈去病《西泠新建风雨亭记》,《南社丛刻》,第1847页。
    ③袁枚:《答蕺园论诗书》,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27页。
    ④《垂虹亭长传》,《南社丛刻》,第334页。
    
    ①《文艺心理学教程》,第94页。
    ②《文艺心理学教程》,第94—95页。
    ③柳亚子:《浩歌堂诗钞》叙四。
    ④汪精卫:《浩歌堂诗钞》叙一。
    
    ①姚鹓雏:《浩歌堂诗钞》叙三。
    ②柳亚子:《浩歌堂诗钞出版》,《磨剑室文录》,第831页。
    ③《浩歌堂诗钞》前言,苏州图书馆油印本。
    ④《与竹庄、宪鬯论女学》,《浩歌堂诗钞》卷二。
    ⑤《南社丛刻》,第6071页。可谓一首“学问考据诗”,实际是一部吴江诗史。
    ⑥《垂虹亭长传》,《南社丛刻》,第334页。
    ①清末民初周庄镇曾先后或同时分属苏州府元和县、吴县和吴江县。1909年,叶楚伧在汕头加入同盟会时的亲笔誓词自称“立誓人江苏吴县叶楚伧”(见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叶楚伧纪念集》,1996年,第128页),据此,叶之籍贯从“吴县”说为宜。无论哪种说法,叶是周庄人当无问题,该镇其旧居“祖荫堂”, 1997年以来已经全面修复开放。
    ②见吴趋:《官高爵显的叶楚伧》,《姑苏野史》,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82页。
    ③叶楚伧:《青箱集序》,《南社丛刻》,第4859页。
    ①于右任、姚鹓雏:《叶楚伧先生墓碑记》,叶元编著《叶楚伧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8页。
    ②校设沧浪亭。当时苏州是江苏省会,该校为一省最高学府。
    ③朱雷章:《叶楚伧先生轶事》,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苏州文史资料》第16辑,1987年,第61页。
    ④《王问篇》(《南社丛刻》第518页)和《王问后篇》(《南社丛刻》第735页)集中展现了叶楚伧这方面的思想。
    ⑤《青箱集序》,《南社丛刻》,第4859页。
    ⑥叶楚伧:《告反对白话的人》,《民国日报》,1919年12月11日。
    ①叶楚伧加入同盟会时的亲笔誓词:“立誓人江苏吴县叶楚伧,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叶楚伧纪念集》,第128页。
    ②柳亚子:《南社纪略》,第42页。
    ①柳亚子:《南社纪略》,第91页。
    ①生长于温山秀水中的吴中士人多文弱书生,叶楚伧却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声音洪朗,有若关西大汉、河朔健儿。
    ②转引自郭长海《民元前后的北伐及其诗文》,吴晓峰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证——郭长海学术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79页。
    ③《中国近代文学史证——郭长海学术文集》,第481—482页。其实,叶楚伧也曾梦中杀敌过,其《梦吴江行》(《南社丛刻》第411页)就是这样一首诗:“千骑万骑夹危堞,吴江城外阵云垒。将军咤叱动风雷,大旗血溅书成叶。……战土惊失东南臂,将军功业汉家地。西风瑟瑟角呜呜,泪声血誓陈忠义。”
    ④《南社吟坛点将录》,第46页。
    
    ①《南社人物吟评》,第27页。
    ②见《南社丛谈》“南社社友事略”之“叶楚伧”部分,第112页。
    ①庞树松:《秋夜卧病阅亡弟檗子日记》之二,《南社丛谈》第465页。
    ①庞树柏:《亡弟树棠墓碣》,《南社丛刻》,第321页。
    ②庞树柏:《亡弟树棠墓碣》,《南社丛刻》,第322页。
    ③《弦歌故里奏新音》,《苏州名片》,第159页。
    ④《苏州全国之最》,第338页。
    ⑤《苏州市志》第三册,第704页。
    ①《秋兴八首,和少陵韵》,《南社丛刻》,第1688页。
    ②《龙尾来沪,邀同民风、龙慧晚饮,即和民风韵》,《南社丛刻》,第1464页。
    ③《庞檗子遗集》叙二,王莼农铅印本,1917年。
    ④《南社吟坛点将录》,第47页。
    
    ①柳亚子:《庞檗子遗集》叙一。
    ②胡朴安:《南社丛选》自序,第7页。
    ③《十月朔南社雅集于虎溪张公祠,到者十七人》,《南社丛刻》,第56页。
    ①《正月廿五日大雪。晨起,读〈南华经〉》,《南社丛刻》,第1463页。
    
    
    ①这一年,他写下了《水调歌头·三十自述》:“行乐及时耳,红烛且开樽。”《南社丛刻》,第2588页。
    ②《龙禅室诗》,《庞檗子遗集》一卷本第4页。
    ③于媛主编《于右任诗词曲全集》,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6年,第154页。
    ①《南社吟坛点将录》,第48页。
    ②数据采自林香伶博士学位论文第69页、第395页,南开大学文学院2007届汪梦川博士学位论文《南社词人研究》第46页,以及笔者的部分统计。
    ①《题亚子〈梦隐第二图〉竟,百感交集,愁思万端,因复作短歌行以寄》,《南社丛刻》,第88页。
    
    ①《寄怀亚子》之二,《南社丛刻》,第84页。
    ②见《南社人物传》“俞锷”部分,第495页。
    ③《壮志难酬俞剑华》,《姑苏野史》,第285页。
    ④《再与柳亚子书》,《南社丛刻》,第1137页。
    ①《醉歌行》,《南社丛刻》,第1952页。
    ②《饮酒歌》,《南社丛刻》,第1217页。
    ③《匪石、可生出示楼字韵唱和之作,感今悼往,歌而和之》,转引自《南社丛谈》,第477页。
    ④《范文正读书园亭》,《南社丛刻》,第3195页。
    ⑤《反鹓雏〈行路难〉》,《南社丛刻》,第6055页。
    ⑥庞树柏:《哭黄摩西先生即题其遗稿》,《南社丛刻》,第1460页。
    ⑦《头风大作,夜不成寐,戏占一绝,以示陈何二子。》,《南社丛刻》,第1224页。
    ①《感安重根事,和钝剑韵》,《南社丛刻》,第400页。
    ②《酬钝剑见枉,六次前韵》,《南社丛刻》,第400页。
    ③《松江席上,七次前韵》,《南社丛刻》,第400页。
    ④《反鹓雏〈行路难〉》,《南社丛刻》,第6055页。
    ⑤《后诗中八贤歌》之八,《南社丛刻》,第81页。
    ⑥《代望胤华侨祭殉国诸烈士文》,《南社丛刻》,第2384页。
    ⑦《感安重根事,和钝剑韵》,《南社丛刻》,第400页。
    ①《醉中写赠剑华》,《南社丛刻》,第79页。
    ②《读〈南社〉第一集赠柳亚子》之四,《南社丛刻》,第368页。
    ③郑佩宜:《次韵题安如〈蓬心补草〉后》之一,《南社丛刻》,第6085页。
    ④《与柳亚子书》,《南社丛刻》,第1135页。
    ⑤《无题十首》之二,《南社丛刻》,第401页。
    
    ①《呓词示遐九》之五,《南社丛刻》,第1685页。
    ②转引自郑逸梅:《南社俞剑华轶事》,《郑逸梅选集》(第六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91页。
    
    ①柳亚子:《自传·年谱·日记》,第181—182页。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27页。
    ③“晚清国弱,习武者稍多,朱梁任一门三代俱能舞剑。”见《苏州市志》第3册,第1110页。
    
    ①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
    ②转引自潘君明著:《苏州街巷文化》,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第185页。
    ③转引自《怪人朱梁任》,《姑苏野史》,第274页。
    ④狮山与虎丘呈西南、东北分布,民间传说狮子回头望虎丘。
    ①“我以为论诗应该宗法三唐,论词是应当宗法五代和北宋的。人家崇拜南宋的词,尤其是崇拜吴梦窗。我实在不服气。于是他们便和我争论起来……助我张目的只有朱梁任。”(柳亚子:《南社纪略》,第14页)
    ②《答朱梁任》,《磨剑室诗词集》,第20页。
    ③章炳麟:《朱梁任墓表》,苏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编《苏州史志资料选辑》1990年第2辑,第42页。
    ①苏州宋称平江府。《平江图》碑刻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是世界上最早、最详尽的石刻城市平面图,现存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右下附刻一行字:“丁巳秋八月郡人葉德輝朱錫梁督工深刻”。
    ②《为朱梁任先生父子发丧启》,见《南社人物传》“朱锡梁”部分,第131页。
    ③金天羽:《处士朱君梁任墓志铭》,《苏州史志资料选辑》1990年第2辑,第44页。
    ①转引自柳亚子《自传·年谱·日记》,第181页。
    ②《磨剑室诗词集》,第20页。
    ③柳亚子:《自传·年谱·日记》,第181-182页。
    ④《为梁任题小影》,《磨剑室诗词集》,第28页。
    ⑤《大汉报》,1911年12月11日一12日,收入《南社丛刻》时易名为《从军歌》,见《南社丛刻》第2544页。
    ①《渡江》,《南社丛刻》,第1248页。
    ②《携子天乐从苏军先锋营北伐。先发之京口,宿故人郑仲敬军政使府中。赋此留别》,《南社丛刻》,第1247页。
    ③《壬子元旦,读建酋十二月二十五日退位谕旨》,《南社丛刻》,第1248页。
    ①黄钧达(黄人曾孙):《黄人年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75页。若无特别说明,本节所引资料均来自该年谱。
    ①《花王馆偶作时寓侍奇巷姚诗声太令家,正月廿五作》,江庆柏、曹培根:《黄人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82页。
    ②《舟中望虞山作歌》,《黄人集》,第186页。
    ③见张夷主编《南社杂佩》,第14页。
    ④钱仲联:《〈“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序》,王永健:《“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⑤《南社吟坛点将录》,第48页。
    ①《摩西遗稿序》,《南社丛刻》第1831页。
    
    ①黄人:《和杨东山逸见怀韵》其四,《黄人集》,第167页。
    ②《黄人集》,第103页。
    ①转引自《“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第19页。
    ②《蛮语摭残自序》,《黄人集》,第283页。
    ③《短歌行》之六,《黄人集》,第184页。
    ①《咏物四首》之一,《“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附录“黄摩西诗录”,第344页。
    ②1905年,黄人介绍吴梅任教东吴大学。吴梅(1884——1939),20世纪曲学大师,南社苏州诗人,他在《南社丛刻》上发表了62首诗作,在《南社丛刻》46位苏州诗人中居第14位,在《南社丛刻》全部363位诗人中居第61位。吴梅任教东吴大学后开始在中国教育界和文学界崭露头角,可谓黄人的学生和得力助手;黄人则是吴梅的恩师与知己。黄吴之交是南社的又一佳话。
    ③《贺新凉》,《“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附录“黄摩西词录”,第451页。
    ④高旭:《南社哀吟十二章,章六句》,《南社丛刻》,第2203页。
    ⑤庞树柏:《哭黄摩西先生,即题其遗稿》之三,《南社丛刻》,第1460页。
    ①转引自郑逸梅:《先师胡石予先生》,《郑逸梅选集》(第四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96页
    ②《杂诗二十八首》,《南社丛刻》,第5570页。
    ③《自题画梅润例》,《南社丛谈》“南社诗选简注”,第488页。
    ①据(淳祐)《玉峰志》“人物氏族”,陆机、陆云为昆山人。
    ②据(淳祐)《玉峰志》“进士题名”,范成大为昆山人。
    ③转引自张香还《叶圣陶和他的世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①见《南社人物传》“胡蕴”部分,第488页。
    
    ①见《南社人物传》“胡蕴”部分,第487页。
    ②《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23页。
    
    ①见《南社人物传》“胡蕴”部分,第486页。
    ②见《南社人物传》“胡蕴”部分,第486页。
    
    ①郑逸梅:《先师胡石予先生》,《郑逸梅选集》第四卷,第701页。
    ②见张夷主编《南社杂佩》,第12页。
    ①凌景坚也是南社苏州诗人,他于《南社丛刻》上总共发表151首诗作,在《南社丛刻》46位苏州诗人中居第9位,在《南社丛刻》全部363位诗人中居第20位。
    ②王大觉:《〈青箱集〉自序》,《南社丛刻》,第4869页。
    ③王大觉:《〈扬风雅唱〉自序》,《南社丛刻》,第4871-4872页。
    ①《亚子寄太一遗书至感题》,《南社丛刻》,第5066页。
    ②周庄是南社重要的活动据点。费公直是周庄最早的南社社员之一,也是南社苏州诗人,他于《南社丛刻》上总共发表34首诗作,在《南社丛刻》46位苏州诗人中居第19位,在《南社丛刻》全部363位诗人中居第108位。
    ③王大觉:《三与柳亚子书》,《南社丛刻》,第4901页。
    
    ①《草檄既竟,自题一绝》,《南社丛刻》,第5071页。
    ②王大觉:《莲禅室余墨》,《民国日报》,1917年8月24日。
    ①《酒社第七集》,《南社丛刻》,第5063页。
    ②《酒社第六集,次亚子韵》,《南社丛刻》,第5062页。
    
    ①《酒社第九集,醉后放歌》,《南社丛刻》,第5064页。
    ②《九与柳亚子书》,《南社丛刻》,第4905页。
    ③《译英吉利诗贺朱剑芒婚》,《南社丛刻》,第5068页。
    ①林香伶:《南社丛刻》作品总量排行表,林氏博士学位论文,第396页。
    ②柳亚子为王大觉诗集《风雨闭门斋诗稿》题诗。
    ③《再集瓯香阁,次盥孚韵赠长寿》,《南社丛刻》,第6070页。
    ④王德锜也是南社健将,亦工诗,但《南社丛刻》未收录,兹不赘述。
    ①柳亚子:《放歌》,《磨剑室诗词集》,第17页。
    ①艾青:《诗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②黄人:《太平洋七歌》之五,《南社丛刻》,第1235页。
    ①高钝剑:《祝<民呼日报>出版》,《民呼报》,1909年5月19日。
    ①喻学才:《南社精神与天地正气》,《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第19页。
    ①茅盾:《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人民文学》,1979年第11期,第6页。
    ②陈东林:《拭去历史的尘封——还柳亚子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21页。
    ③转引自熊融《柳亚子为鲁迅所作的赠诗、悼诗及其他》,《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第103页。
    ④柳亚子:《与某兄书》,《柳亚子文集补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86页。
    
    ①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01页。
    ②转引自《诗刊》,2002年2月号下半月刊,第23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63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第375页,第288页。
    ①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如当节日的时候……》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转引自徐岱《批评美学》,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97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8页。
    ③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1965年7月21日),《诗刊》1978年1月号。
    
    ①毛泽东1958年3月22日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转引自:www.boxun/hero/mao/21-1、shtml-26k
    ②转引自杨匡汉《中国新诗学》,第292-293页。
    ①陈子龙:《白云草自序》,《陈忠裕全集》卷二十六,清嘉庆八年(1803)簳山草堂刊本。
    ①转引自王国维原著、佛雏校辑《新订<人间词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5页。
    ①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1页。
    ①姚光:《淮南社序》,《南社丛刻》,第733页。
    《南社丛刻》(1—22集)柳亚子等编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影印本
    《南社丛刻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未刊稿》柳亚子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南社诗集》柳亚子编中学生书局(上海) 1936年
    《南社丛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胡朴安选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
    《南社诗话两种》曼昭、胡朴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柳亚子文集》
    《南社纪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书信辑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自传·年谱·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苏曼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磨剑室文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南明史纲·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柳亚子文集补编》郭长海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柳亚子选集》王晶垚等编人民出版社1989年
    《柳亚子诗词选》柳无非、柳无垢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柳亚子诗选》徐文烈笺、刘斯翰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柳亚子家书》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部编岳麓书社1997年
    《浩歌堂诗钞》陈去病1924年
    《叶楚伧诗文集》叶元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庞檗子遗集》庞树柏王莼农铅印本1917年
    《黄人集》黄人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吴江沈氏长次二公剩稿》沈眉若、沈颖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南社》杨天石、刘彦成中华书局1980年
    《南社丛谈》郑逸梅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南社人物吟评》邵迎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南社史长编》杨天石、王学庄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南社人物传》柳无忌、殷安如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南社研究》孙之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栾梅建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与南社》卢文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南社杂佩》张夷主编中国美术出版社2007年
    《柳亚子传》张明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箫剑诗魂:柳亚子评传》周广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叶楚伧纪念集》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6年
    《吴江与南社》(南社百年集纪念特辑)(《吴江文史资料》第23辑)李海珉编著吴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2009年
    《南社研究》专栏(《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南学通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会刊)
    《国际南社学会丛刊》(国际南社学会会刊)
    《南讯》(江苏南社研究会会刊)
    《云南南学》(云南南社研究会会刊)
    《南社研究》马以君主编
    《南社及其重要诗人研究》孙之梅山东大学中文系2000届博士学位论文
    《变革与局限——南社文化论》卢文芸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
    《清末明初文学转型期的标志——南社文学研究》林香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胡朴安生平及其易学、小学研究》沈心慧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脱序与就位:现代视野中的南社形象》刘景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南社与日本——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视角》陈春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南社词人研究》汪梦川南开大学文学院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南社的诗论和诗歌创作》马德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1981届硕士学位论文
    《柳亚子与南社》张中北京大学1981届硕士学位论文
    《南社研究》陈香杏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2届硕士学位论文
    《清末民初南社社员之诗歌活动》朱少璋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研究所1994届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转型中的文人结社——以南社研究为中心》郑勇北京大学中文系1996届硕士学位论文
    《新文化运动时期南社文人重新进行文化选择的原因初探》刘春明吉林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白衣骂座三升酒红烛谈兵万树花——南社巨子高旭论》樊庆彦山东大学文学院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欲凭文字播风潮”》何媛媛苏州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鲁迅与南社关系论》刘耀彬辽宁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南社吟坛点将录》钱仲联《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4年第1期
    《柳亚子与陈去病政治道路比较》李茂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柳亚子创作风格论》邵迎武《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南社精神与天地正气》喻学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5年第6期
    《拭去历史的尘封——还柳亚子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陈东林《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年第1期
    《“文学革命八事”系因南社而立言》沈永宝《复旦学报》1996年第2期
    《南社与南社研究》孙之梅《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40年来柳亚子研究述评》管林《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年第1期
    《南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金建陵《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3期
    《南社诗人与中国诗歌近代化》龚喜平《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2期
    《从〈南社丛刻〉浅谈南社的几个问题》林香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第1期
    《南社——新文化的前驱》卢文芸《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年第2期
    《敢哭、敢笑、敢怒、敢骂的革命诗人柳亚子》周春华《江苏地方志》2005年第4期
    《黄人年谱》黄钧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黄人及其著作》曹培根《江苏地方志》2006年第5期
    《南社是政治团体和文学团体的有机结合》陈东林《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年第1期
    《南社兴衰纪略》李海珉《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民国《吴县志》
    《苏州市志》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苏州文史资料》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苏州史志资料选辑》苏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苏州杂志》苏州杂志社编辑
    《苏州史志笔记》顾颉刚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话本苏州简史》朱红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
    《姑苏野史》吴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吴恩培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吴文化概论》吴恩培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徐国保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熊月之、熊秉真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苏州全国之最》周治华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汪长根、蒋忠友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
    《苏州名片》王少东主编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
    《永恒:价值与魅力》陈嵘主编古吴轩出版社2008年
    《吴文化与苏州》石琪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
    《古都苏州新天堂:吴文化与苏州(续集)》许树东主编白山出版社2004年
    《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范培松、金学智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吴地文学艺术初探》过元琛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
    《苏州名胜诗词选》钱仲联编选苏州市文联1985年
    《中国近代史》(上册)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47年第1版1955年第9版
    《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何新时事出版社2002年
    《历史动向——闻一多随笔》闻一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文化地理》王会昌华中师范大学1992年
    《楚辞文化》萧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岳麓书社1986年
    《中国近代文学史》任访秋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概论·诗文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中华文学通史》张炯等主编华艺出版社1997年
    《上海近代文学史》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钱仲联讲论清诗》魏中林整理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清人诗论研究》王英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袁枚全集》王英志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暮鼓晨钟——中华文学通览·近代卷》马亚中中华书局1997年
    《光宣诗坛流派发展史论》马卫中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文献学纲要》潘树广、黄镇伟、涂小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民国诗话丛编》张寅彭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文艺心理学教程》童庆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世纪印象:百名学者论中国文化》朱竞编著华龄出版社2004年
    《汉语的危机》朱竞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郑逸梅选集》(1——3卷)郑逸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郑逸梅选集》(4——6卷)郑逸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