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香山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香山帮”的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人、技术特征、作品特色三个方面的共同支撑。文章的研究也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作为一个民间匠帮组织,“香山帮”既有一位领袖性的人物,又有一册指导性的营造典籍成文。这种一脉相承的发展与“香山帮”所处的吴地背景休戚相关,其作品被归类为具有吴文化特色的建筑流派。上编第一章的内容以梳理吴文化影响下“香山帮”的发展脉络为主线,勾勒出“香山帮”的营造技术在“先吴时代”、“勾吴时代”、“后吴国时代”的发展轨迹,包括“技艺滥觞期——吴越文化时期”、“技艺转型与奠定期——六朝至两宋”、“技艺的辉煌期——元明至盛清”、“技艺的式微和复兴——近当代”四个阶段。文化为孳育之壤,建筑艺术是文化的体现,技术也会受到“富而思文”的影响。并从技术特征、匠人、典籍举隅及发展趋势的角度丰富了对“香山帮”人文特征的分析。
     “香山帮”匠人的作品涵盖了民居、园林、寺观等不同类型。下编着意分析技术和艺术相融和、匠人和“能主之人”相契合下“香山帮”作品。“香山帮”私家园林作品,其独树一帜的特点在于从“布局擎划”到“建筑类型的多样性”,从“建筑单体的艺术性”到“空间组成的整体性”。因此,将第四章私家园林营构的技术嵌入到构园程序中,有针对性地介绍了“一法多制”、“有法无式”的“香山帮”技艺特征。“香山帮”民居建筑作品,工艺成就极高但装饰手法淡雅,合乎礼制要求又极富生活意趣。研究一门技艺切不可闭门自喜,故将徽州与浙中北部地区的民居建筑引入进行比较性的研究,凸显了“香山帮”民居中“雕饰简洁、注重建筑构件的节点变化、工艺细腻、构件轻巧雅致”的技术与装饰特征。寺观建筑的营构是促进营造技艺发展的重要动因,第六章特设专题加以解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香山帮”营造技艺的精粹当推私家园林,营造技艺的精细当推民居建筑,营造技艺的精巧当推寺观建筑。粹,园林建筑特征之纯粹;细,民居建筑做法不恃张扬专于工细;巧,吴地寺观独辟蹊径巧于营构。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Xiang Shan Band’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The continuity of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commonly supported by three key elements: people, technical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of the work.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also conducted around the three elements.
     As a grass-roots organization,‘Xiang Shan Band’ has not only a leader but also aconstruction instruction, which is very rare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Xiang ShanBand’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ts Wu-background. Chapter One of Part One describes theband with its development vein as the main line and draws the outline of developmenttrack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rom ‘Pre-Wu era’ to ‘Gou Wu era’ then to ‘Post-Wuera’, including four stage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Initial period in the Wu and Yue era’,‘Transformation and validation in the Six Dynasties to Song Dynasty’,‘Booming period inthe Yuan and Ming to Qing Dynasty’and ‘Declining and reviving period in Modern Times’.Culture is the soil of inoculation and Architectural Art is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e.Meanwhile, the technology will be impacted by the thought of ‘being rich and then think ofculture’. This paper also enriches the analyses of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for ‘XiangShan Band’ from distinct angles of technical feature, workmen, cases from ancient books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e works of ‘Xiang Shan Band’ workmen mainly include dwellings, gardens andtemples. Part Two analyzes the works which is not only a 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butalso an agreement of the workman and charge workmen. The features of the private gardendesigned by ‘Xiang Shan Band’ are unique from ‘layout planning’ to ‘diversity ofarchitectural types’ and from ‘the artistic quality of single building’ to ‘the integrity of thespatial composition’. Therefore, in Chapter Four, it is targeted to introduce the techniquefeatures of ‘one method multiple ways’,‘with the method but without the way’, with insett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rivate gardens into the procedure of gardenconstitution. The works of dwellings from the ‘Xiang Shan Band’ have the extremely high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ut its decoration is simple and elegant. At the same time, theworks satisfy the requests of etiquette and they are full of life charm. It is not advisable tobe closed when studying an art. So ‘Xiang Shan Band’ brings the dwellings buildings inHuizhou and the North of Zhejiang into the research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addition, this study highlights various technological and decorative features of thedwellings such as the simple carvings, exquisitetechnology, light and handy componentsand nodes changes of the building components. Chapter Six is contributed to thespecialized analysi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emple buildings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theimprovement in build skills. The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the pithy skills of ‘XiangshanBand’ are presented by private gardens; the exquisite skills are represented by thedwellings; and the ingenious skill are represented by the temples. To be exact, the pithyskills mean the pureness feature of the gardens; the exquisite skills show that theconstruction of the dwellings is not publicized and focuses on details; the ingenious skillsreveal that Wu temples develop a new style and are skillful in construction.
引文
1苏州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2月版,第122页。
    2发展至今,“香山帮”匠人组织中已有西山、浒关、常熟甚至外来的匠人等不断补充到匠人队伍之中,并不囿于香山人,共同传承着“香山帮”这一具有范式意义的营造技艺。
    3【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下册第二版)(金陵版排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3页。
    4崔晋余:《苏州香山帮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3页。
    5木工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部分,“大木作”是解决房屋的骨架问题,指立柱、上梁、架檩、铺椽,做斗拱、飞檐、跷角等形成建筑物骨架的木活;“小木作”指门窗、裙板、花边、落地长窗、栏杆、靠等建筑装修,有时也加工室内装饰品如抱柱对、匾、挂屏、家具等。
    6本文中大多地方用“吴地”一词来代指苏州一带,但在匠人行当里有苏州“本帮”的概念,即与原吴县所辖范围以示区分,故此用“苏州”这一地域名词,如第二章中为区分赵子康不是家族式传承,而是学徒式传承。用了“在苏州雕花作坊学徒”,不逐一列之。
    7潘新新:《香山帮古建筑艺术—雕花楼》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8页。
    8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第10页。
    9童寯:《江南园林志》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84年10月第二版第7页。
    101961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对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提出四项规定——1、要划出必要的保护范围;2、要做出标志和说明;3、要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4、要有专人或专门的机构负责日常具体保护管理工作。
    1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0页。
    12【唐】魏征等撰《隋书·地理下》卷31志第26中华书局1973年8月版第886~887页。
    13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2版,绪论第3页。
    14【战国】庄周著纪琴译注:《庄子》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351页。
    1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6【明】文震亨著《长物志》,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1页。
    17同上
    18【明】文震亨著《长物志》,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3页。
    19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221页。
    20【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卷2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第版第6页。
    21【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卷4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第版第24页。
    22梅新林《亦刚亦柔剑与箫:江南文化精神的二重演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7-15。
    23【明】王鏊《姑苏志·城池》卷26《四库全书·史部》第49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319页。
    24【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卷1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3~4页。
    25【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卷31世家第1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第1399页。
    26顾颉刚著《苏州史志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39页。
    27【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24页。
    28【东汉】袁康吴平辑录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4页。
    29【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25页。
    30【西汉】戴德、戴圣选编《礼记·王制》卷4《四部丛刊初编·经部》卷20上海书店刊行1989年版。
    31【春秋】左丘明《左传·鲁隐公》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页。
    32曹林娣、殷虹刚《中华王都文化的“化石”——苏州古城的文化价值》,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36~39页。
    33【唐】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5页。
    34刘苦知著《剑与温柔——吴越文化》沈阳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34页。
    35《中国历代考工典》第1卷《考工总部汇考一·考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册第4页。
    36【西周】周公旦著:《周礼·冬官考工记》《四部丛刊初编·经部》卷31上海书店刊行1989年版。
    37【战国】庄周著:《庄子·徐无鬼》纪琴译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284页。
    38【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2,《丛书集成初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25页。
    39杨晓东著:《灿烂的吴地鱼稻文明》,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37页。
    40【清】徐傅《光福志》写道:“虎山,在镇西北,相传吴王养虎于此,故名。”
    41【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48页。
    42曹林娣:《东方园林审美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33页。
    43【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卷78列传第18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第2399页。
    44【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129列传第69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第3267页。
    45【明】宋濂《姑苏志序》,见王鏊《姑苏志·原序》,《四库全书·史部》第493册,第493-4页。
    46【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卷51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第2363页。
    47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48【明】姜渐《吴县修学记》,选自【清】姜顺蛟、叶长扬修,施谦纂,乾隆《吴县志·艺文》卷100。
    49【西晋】陆机《吴趋行》选自钱仲联:《苏州名胜诗词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版,第1页。
    50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26页。
    5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版第237页。
    5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食货志》卷26,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791页。
    53【宋】庄绰撰《鸡肋编》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页。
    54【宋】朱长文撰《吴郡图经续记·风俗》《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5月版第644页。
    55同上。
    56【宋】朱长文撰:《吴郡图经续记·寺院》《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5月版第654页。
    57【清】冯桂芬等纂《苏州府志二·寺观一》卷39《中国地方志集成》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0页。
    58【唐】李白《永王东巡歌》,见王琦《李太白集注》卷8。
    59【唐】顾况《送宜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见《全唐文》卷529中华书局1982年版。
    60【唐】梁肃《吴县令厅壁记》,见《全唐文》卷512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152页。
    61【宋】孙觌《普明禅院记》见《鸿庆居士集》四库本第1135册。
    62【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城邑》《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5月版第642页。
    63【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选自《全唐诗·卷186》清扬州诗局刻本。
    64【唐】皮日休:《初夏即事寄陆鲁望》,见黄钧、龙华、张铁燕等校《全唐诗》,第751页。
    65【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园第》《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5月版第664页。
    66【明】归有光《沧浪亭记》,见《震川先生集》卷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9月版第388页。
    67【法】谢和耐著,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页。
    68【元】脱脱等撰《宋史·孔季恭等传》卷54,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
    69【元】脱脱等撰《宋史·五行志五》,卷67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1464页。
    70【元】脱脱等撰《宋史·食货志》,卷173志第126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4171页。
    71【元】脱脱等撰《宋史·食货志》,卷178志第131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第4340页。
    72【唐】皮日休《初入太湖》转引自《苏州名胜诗词选》钱仲联编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第15页。
    73【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四部精要·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2页。
    74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朱启钤〈髹饰录弁言〉》文物出版社1983年3月版第7页。
    75丁应执:[J]硕士论文《苏州城市演变研究》第42页。
    76【明】黄省曾纂《吴风录》《中国风土志丛刊》广陵书社2003版第6页。
    77韦明铧:《扬州文化谈片》广陵书社2004年,第136页。
    78【明】郑若曾《江南经略》《四库全书·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728册,73页。
    79【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入太湖》,转引自《苏州名胜诗词选》钱仲联编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第49页。
    80【明】于慎行:《谷山笔麈》《笔记小说大观·四十编》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出版1985年版第139页。
    81莫震《水竹居图跋》见清·翁广平纂《平望志·集文》卷16《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页。
    82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版186页。
    83【清】姚之骃纂,《元明事类钞》卷30《四库全书·子部》第88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49页。
    84【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刑法志》卷93志69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91页。
    85【明】王锜:《寓圃杂记》卷5《吴中近年之盛》,中华书局1984年,第42页。
    86卜正民(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方骏,王秀丽,罗天佑翻译三联书店2004年第一版第12页。
    87王世懋.闽部疏[M]转引自[谢国桢牛建强王学春汪维真《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校勘本》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8页。
    88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89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页。
    90【明】徐树丕《识小录》选自《历代小说笔记选》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154页。
    91【明】文震亨《长物志》,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19页。
    92程不识编《明清清言小品》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82页。
    93【明】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94【明】张岱:《琅嬛文集》卷3《又与毅儒八弟》,岳麓书社,1985年,第2页。
    95【清】张大纯《姑苏采风类记》选自【清】王锡祺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6帙1985年版第1234页。
    96曹林娣《中华文化元素-园林》未刊稿
    97【宋】潜说友纂修《咸淳临安志》《四库全书·史部》第49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627页。
    98【明】牛若麟、王焕如纂修:《吴县志》卷四引《苏松财赋·中》,崇祯十五年刻本。
    99【明】郑若曾《江南经略》《四库全书·子部》第72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26页。
    100【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2007年,第112页。
    101【宋】陈子龙等选编《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明经世文编》卷23中华书局1962年版。
    102【清】张廷玉等纂,《明史·食货志》卷81志57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74页。
    103【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20《江南八》上海棋盘街文瑞楼印行第16页。
    104【明】王士性撰,吕景林点《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页。
    105【清】沈德潜《复园记》选自陈从周、蒋启霆选编:《园综》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226页。
    106曹汛:《沧海遗珠,涿州行宫及其假山》载于《建筑师》总第127期2007年六月版。
    107【清】冯桂芬等纂《苏州府志·田赋二》卷13《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54页。
    108范金民:《赋税甲天下科第冠海内》——探寻江南地域文化演进的路径和特色,见《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6日14版。
    109出自美国学者迈克尔·马默《人间天堂——苏州的崛起》一文,转引自林达·约翰逊主编《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成一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5页。
    110罗尔纲著《天平天国史(第二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8页。
    111同上第130页。
    112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5页。
    113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二册,中华书局第176页。
    114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l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l957年,第l57页。
    115钟永一《培育具有创造基因的文化》,载《现代经济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00年版,第17页。
    116同上。
    117沈黎博士论文《“香山帮”匠作系统变迁研究》第13页。
    118【清】顾震涛撰:《吴门表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1999年8月第一版第48页。
    119《“香山帮”名匠点将录》、《香山匠人》均有记录,现有资料记载的有关“龚锦如”、“钟如锦”等名字据钱乃幸陈述,实为“钟锦如”同一人。
    120“中保人”除了介绍双方认识,更重要的是承担学徒方面的担保责任。一旦师徒关系正式确立,“中保人”则对学徒在学艺期间的一切行为要负全部责任,包括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赔偿。因此,“中保人”需要有一定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的人担当。(张肇煜、袁震:《“香山帮”建筑工匠拜师习俗》[J]101--104)
    121张肇煜、袁震:《“香山帮”建筑工匠拜师习俗》[J]101--104
    122沈黎博士论文《“香山帮”匠作系统变迁研究》第39页。
    123以上材料均出自吴县城乡建设局编:《吴县城乡建设志》准印证号:苏吴准字(93)第22号第51—52页。
    124潘新新编著:《香山帮古建筑艺术——雕花楼》,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59页。
    125沈建东:《苏南民俗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159页。
    126高源硕士论文:《现代中国住宅建筑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探索》。
    127《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128李允鉌:《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31页。
    129一丁、雨露、洪涌:《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河北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130李约瑟原著、柯林·罗南改编:《中华科学文明史》第5卷,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13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187页。
    132同上。
    133【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134李约瑟、柯林·罗南改编:《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5卷,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5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92页。
    136【宋】范成大:《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38页。
    137【明】张德夫修,皇甫汸纂:《长洲县志》,广陵书社,2006年,第101页。
    138【明】张德夫修,皇甫汸纂:《长洲县志》,广陵书社,2006年,第114页。
    139【明】《归有光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8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705页。
    140【明】《强斋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10页。
    14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27页。
    142王世仁:《塔的人情味》,见《美学》第4期,第307页。
    143【日】伊东忠太著、刘云俊、张晔翻译:《中国古建筑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86页。
    144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385页。
    145陈去病《五石脂》《江苏地方文献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146【明】计成:《园冶·兴造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33页。
    147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60页。
    148【清】韩是升《小林屋记》,见《吴县志》卷三十九下。
    149【明】袁宏道《园亭纪略》,见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页。
    150叶承庆:《乡志类稿》《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
    151【清】翁澍纂修《具区志》卷十六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6页。
    152许明煦:《莫厘游志》苏州史志资料选编出版1990年版第56页。
    153《东崦草堂》刻石
    154【明】祝枝山:《怀星堂集·卷二》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
    155【明】徐树丕:《识小录》选自《历代小说笔记选》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83页。
    156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60页。
    157崔晋余主编:《苏州“香山帮”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8页。
    158童寯:《江南园林志》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84年10月第二版第1页。
    159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325页。
    160【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卷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16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336页。
    162同上,第337页。
    163郭熙《林泉高致》选自四库艺术丛书《古画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572页。
    164李渔:《闲情偶寄图说》(下)[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第203页。
    165同上,第227页。
    166汪菊渊:《中国山水园的历史发展》载于《中国园林》1985年1期第34-38页。
    167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51页。
    168高居翰黄晓刘珊山著:《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8月第一版15页。
    169曹林娣:《图说苏州园林》丛书之《总序——中华文化的“博物志”》黄山书社出版。
    170【明】文震亨:《长物志·位置》,江苏科技出版社1984年版,第347页。
    171沈炳春、沈苏杰:《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规划理念探索》2010年第6期《景原》第18-25页。
    172同上,本文曾在《营造学社》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发表,并被评为优秀论文及《建国60年论文荟萃》二等奖。
    173姚师傅与陆耀祖师傅的传承谱系,详见附录二中的传承谱系一。
    174沈炳春、沈苏杰:《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规划理念探索》2010年第6期《景原》第18-25页。
    175【德】恩格斯:《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73页。
    176出门时将门留好一条缝,回来时如果门还是这样说明没贼,关着的话就是已经把贼锁在家里了。
    177典故中记载,张家也是木匠世家,祖上张一开始
    178四代祖传木工,胥口蒋墩村人,修缮过上海松江县兴圣教寺塔,俗称方塔。
    179一说陈桂芳、史洪祥担当了东山春在楼的把作师傅;一说陈桂芳、姚永夫担当了东山春在楼的把作师傅。
    180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蒯祥与香山帮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1月第一版第23页。
    181黄全舜:《蒯祥醉画金銮殿》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6页。
    182两分板的厚度只有以前的铜钱那么厚,大约2毫米。
    183崔晋余主编:《苏州“香山帮”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184文化部文物保护研究所主编:《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8月版第29页。
    185施忠元:《雕花楼随想》汇编于潘新新编著:《雕花楼——香山帮古建筑艺术》第287页。
    186一说陈桂芳是蒯祥后裔,其子陈庆良善于砖细雕刻,孙子陈耀元,曾为苏州市古典园林建筑公司经理。
    187尹平:《文人写雕花楼》选自潘新新编著:《香山帮古建筑艺术——雕花楼》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225页。
    188尹平:《文人写雕花楼》选自潘新新编著:《香山帮古建筑艺术——雕花楼》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235页。
    189选自潘新新编著:《香山帮古建筑艺术——雕花楼》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85页。
    190两位老人和王纪良同龄,三人均是13岁在雕花大楼当学徒,直至雕花大楼建成满师。
    191万辅彬等著《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121页。
    192斯蒂芬·玛格林《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193曹汛:《计成研究》载于《建筑师》1982年12月第13期第1-16页。
    194梁思成:《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第2期1945。
    195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二版第530页。
    196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二版第535页。
    197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刘敦桢校阅:《营造法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198[明]午荣编,李峰整理:《鲁班经匠家镜》海南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39页。
    199谢爱华:《海外最大苏州园林“流芳园”规划设计回顾》载于《中国园林》第40-44页。
    200孙欣、潘文龙等著:《苏州手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3页。
    201【清】钱泳:《履园丛话·营造》中华书局1979年9月第一版第45页。
    202香山匠人的方言,指的是根据心中的规划愿景对地形的原貌进行规划改造。
    203【清】钱大昕:《网师园记》陈从周等选编《园综》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页。
    204【明】王世贞:《弇山园记》陈从周等选编《园综》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205【明】文征明:《王氏拙政园记》陈从周等选编《园综》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206曹林娣:《手携书卷课童耕——读拙政园》苏州图书馆大讲坛讲稿。
    207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56页。
    208曹林娣、齐慎:《论江南古典园林形式之美》2012年8月《中国地域文化研究》100--109页。
    209《园林清议》陈从周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95页。
    210童寯:《江南园林志》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84年10月第二版第12页。
    211【明】计成《园冶》赵农注释,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82页。
    212苏州民族建筑学会编:《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35页。
    213童寯:《江南园林志》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84年10月第二版第3页。
    214张朋川:《苏州云岩寺塔彩绘浮塑图像的考察》载于《文物》2009年第7期第74-78页。
    215此作品系当代匠人方明所作,方师傅师从张喜平(甥舅关系)。
    216打草用的水泥纸筋中的纸脚可以粗一些,每堆一层(大约3厘米),需绕一层麻丝或铁丝,以免豁裂、脱壳。
    217此环节水泥纸筋中的纸脚应该细一些,要捣到本身有黏性和可塑性。
    218查尔斯·詹克斯著、赵冰译:《中国园林之意义》,《建筑师》1987年27期第205-208页。
    219沈炳春、沈苏杰:《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规划理念探索》2010年第6期《景原》第18-25页。
    220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3月第一版第135页。
    221【日】伊东忠太著、刘云俊、张晔翻译:《中国古建筑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52页
    222曹林娣、张婕编著《图说苏州园林·花窗》黄山书社出版2010年6月版第109页。
    223栀子花纹漏窗分类参考曹林娣、张婕编著《图说苏州园林·花窗》黄山书社出版2010年6月版第98页。
    224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一版第255页。
    225曹林娣:《姑苏园林——凝固的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38页。
    226曹林娣:《略论姑苏园林画境构成》发表于《艺苑》2012年第5期第6-13页。
    227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45页。
    228曹林娣主编:《图说苏州园林----门窗》黄山书社2010年7月第一版第41页。
    229张凤翼:《乐志园记》,出处陈从周、蒋启霆选编《园综》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
    120页。
    230此座黄石假山,被认定为清初涉园的遗迹。
    231王其钧著:《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207页。
    232曹汛:《沧海遗珠,涿州行宫及其假山》载于《建筑师》总第127期2007年六月版。
    233皮日休《太湖石》转引自《苏州名胜诗词选》钱仲联编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第37页。
    234谢肇猘《五杂俎·地部》卷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235【明】计成《园冶》赵农注释,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75页。
    236同上,第42页
    237徐雯:《服饰图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238王其钧著:《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110页。
    239曹林娣:《略论姑苏园林画境构成》发表于《艺苑》2012年第5期第6-13页。
    240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04页。
    241决定屋顶折线的方法在《营造法原》中称为“提栈”,宋《营造法式》中称为“举折”;清《工程做法则例》称为“举架”。
    242林语堂:《吾国吾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243又称桁条或槫,音tuan,北方则称为檩或檩条。
    244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刘敦桢校阅,《营造法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8月第二版第12页。
    245【宋】李诫著,《营造法式》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10页。
    246此处筒瓦指圆筒形的覆瓦,多用于宫殿、庙宇。
    247《说文》:瓪,败也。指的是破瓦片,此处形容等级低的厅堂建筑。
    248王其鈞:《中国古建筑语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前言。
    249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250【宋】李诫著,《营造法式》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272页。
    251青砖的主要原料为粘土,加水调和后再挤压成型,最后入砖窑焙烤,在烧制的过程中(烧至1000度左右)用水冷却,让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使其具备更好的耐风化,耐水等特性。
    252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营造法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8月第二版第62页。
    253徐民苏、詹永伟、梁支厦、任华堃、邵庆编,《苏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104页。
    254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第39页。
    255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刘敦桢校阅,《营造法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8月第二版第21页。
    256徐民苏、詹永伟等编:《苏州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第85页。
    257鳖壳,指整屋面下重复架设的草架。
    258祝纪楠编著徐善铿校阅《营造法原》诠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第85页。
    259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蒯祥与香山帮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1月第一版第8页。
    260【日】伊藤忠太:《中国古建筑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第110页。
    261姚承祖编,张至刚增编:《营造法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21页。
    262蒲鞋头的用料与华栱相同,但构造不一样,不出自斗口,而是插在柱子上,因此不称“栱”。
    263口诀中所称“加二”是指进深的十分之二。
    264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33页。
    265数块小料包住一根较大的木料,接缝处使用榫卯结构,同时外面用铁箍加固。
    266用两段或两段以上的木料上下连接成一根柱子,接头处用暗榫。
    267这种做法适用于较高大的柱子,先用木料斗接成心柱,在心柱外用包镶的做法。
    268一种做法是大小相同的两木相拼;第二种做法是居中者为主,两侧使用稍小木料的多木相拼。
    269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67页。
    270利玛窦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一版第18页。
    272和玺彩画是符合帝王大殿气质的一种彩画,图案以龙凤题材为主,采用沥粉贴金手法而作,是最高规制的一种彩画;旋子彩画多用于官府、坛庙、牌楼等建筑,图案带有旋转纹路,根据用金量的不等,又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等八种;苏式彩画源于江南、苏浙一带民居和园林建筑的彩画,取材自由、形式活泼。
    273所谓“明式”是指那些明代所作或后人在原作上重绘,但留有原来风格的甚至虽清代绘制但模仿明代风格和式样的彩画。
    274陈薇《江南明式彩画构图》发表于《古建园林技术》1994年第1期第39~41页。
    275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276凝德堂位于东山镇翁巷,是明代晚期一座彩画艺术极精的民居。该堂初创时在中轴线上分布着门屋、正厅、住楼三进。左有书楼、客房,右有花厅、花园,中有备弄纵横相连。现仅存正厅、仪门、门屋三座建筑,共676平方米。
    277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刘敦桢校阅,《营造法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8月第二版第11页。
    278“门楼”的形式是指其屋顶高出两侧墙垣者,而“墙门”的形式是其两侧墙垣高出屋顶者。
    279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中华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第42页。
    280戴吾三编著:《考工记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0页。
    281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编著:《苏州园林营造技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51页。
    282居晴磊著:《苏州砖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第9页。
    283指厅堂天井两旁及前后之墙,用以分隔前后左右之房屋,及天井。
    284此村因明正统年间状元施槃建宅于此而得名,后施状元府邸被金锡之的祖父购得,至今春在楼内仍保留有明代建筑“亲德堂”。
    285金徵霖老人回忆,当年第一进楼下大厅当年悬挂的堂匾为“春在堂”,“春在楼”的匾是悬挂在楼上的。
    286三年竣工的雕花大楼正好是一个学徒学习技术满师的年限,在《关于东山雕花大楼及工匠简介》一文中记载,至工程竣工时满师的匠人有蔡文华、陈子云和三人。
    287王阿三负责建造后进三层楼;王子山负责建造前进大厅。
    288高于围墙称为门楼,低于围墙称为墙门。
    289曹林娣主编:《图说苏州园林木雕》黄山书社2010年9月第一版第37页。
    290《老子·庄子》第十一章,李耳、庄周著,北京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版,第28页。
    291吴语叫法,北方称抱鼓石,《营造法原》写作砷石,祝纪楠先生认为是坤的误写,从含义来看,“乾在上为天,坤在下为地”,称作“坤石”更有意义,而且与吴语读音相合。
    292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版,第55页。
    293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84年6月版,第15页。
    294潘谷西:《<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研究》收录于《东方建筑遗产》2008年11月第一版第195页。
    295“板棂”指“横断面为扁长形或方形”,破子棂指“横断面为三角形,尖角朝外,平面朝里,以便裱糊纸张或纱绸之类的纺织品”。
    296梁思成、刘致平:《中国建筑艺术图集》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第2007年1月第一版,第245页。
    297姚成祖著,张至刚增编:《营造法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第48页。
    298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160页。
    299费慰梅编、梁思成英文原著、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79页。
    300梁思成、刘致平:《中国建筑艺术图集》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第2007年1月第一版,第249页。
    30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版307页。
    302梁思成、刘致平:《中国建筑艺术图集》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303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0年3月第一版第8页。
    304潘新新:《香山帮古建筑艺术——雕花楼》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13页。
    305费慰梅编、梁思成英文原著、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62页。
    306周维权:《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第173页。
    307一种说法是指作为佛寺必须具备的七座殿堂: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二配殿;另一种说法见下文。
    308【唐】白居易:《题报恩寺》选自钱仲联:《苏州名胜诗词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版第6页。
    309【唐】皮日休:《孤山寺》选自钱仲联:《苏州名胜诗词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版第31页。
    310【唐】皮日休:《上真观》选自钱仲联:《苏州名胜诗词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版第32页。
    311【明】牛若麟、王焕如纂修:《吴县志》崇祯十五年刻本。
    312大灯:《金庵十八罗汉歌》选自钱仲联:《苏州名胜诗词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版第149页。
    313李嘉球著:《洞天福地光福》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第7页。
    314浙江乐清人,江南名僧千岩的高徒,为佛教临济宗派的第二十代宗师。
    315转引自李嘉球著:《洞天福地光福》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第40页。
    316张继:《游灵岩寺》选自钱仲联:《苏州名胜诗词选》苏州市文联印1985年版第4页。
    317苏州市吴中区吴地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帝王遗迹吴地寻踪》广陵书社2012年1月第一版第34页。
    318罗哲文著:罗哲文文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99页。
    319罗哲文著:《罗哲文文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101页。
    320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页。
    321费慰梅编、梁思成英文原著:《图像中国建筑史》,梁从诫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100页。
    32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323费慰梅编、梁思成英文原著:《图像中国建筑史》,梁从诫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222页。
    32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81页。
    325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初名真庆道观,唐更名开元宫,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更名天庆观,宋室南渡,金兵屠戮平江时毁观,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修复,元代至元年间改称玄妙观。
    326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二版第531页。
    327郭黛姮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二版第535页。
    1班固.汉书·枚乘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赵晔.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3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4范成大.吴郡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5张德夫修、皇甫汸纂.长洲县志[M].扬州:广陵书社,2006.
    6李斗.扬州画舫录[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84.
    7李渔.闲情偶寄图说[M].王连海注释.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8顾震涛.吴门表隐[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9宋如林等修、石韫玉纂.苏州府志.《道光四年(1824)刻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影印.
    10徐傅编、王镛抄辑.光福志[M].张郁文校补.苏州毛上珍铅印,1929.
    11牛若麟、王焕如纂修.吴县志.《崇祯十五年刻本》[M].上海:上海书店1990.
    12郭俊纶编.清代园林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13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4苏州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
    15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6崔晋余.苏州香山帮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
    17潘新新.香山帮古建筑艺术—雕花楼[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
    18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19童寯.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0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1庄周.庄子[M].纪琴译注.上海: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3文震亨.长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4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25王鏊.姑苏志[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6.
    26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7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全译[M].俞纪东译注.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28左丘明.左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29陆广微.吴地记[M].曹林娣校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0刘苦知.剑与温柔——吴越文化[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
    31《中国历代考工典》[M].扬州:广陵书社,2003.
    32吕祖谦编、时澜修定.增修东莱书说[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33杨晓东.灿烂的吴地鱼稻文明[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34曹林娣.东方园林审美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2.
    36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7房玄龄等撰.晋书·卷26[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8庄绰.鸡肋编·卷上[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
    39冯桂芬纂.苏州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0李白.李太白集注[M].王琦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1董诰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2黄钧、龙华、张铁燕等校.全唐诗[M].清扬州诗局刻本.1998.
    43归有光.震川先生集[M].周本淳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4[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M].刘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45沈约纂.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6钱仲联编选.苏州名胜诗词选[M].苏州:苏州市文联印,1985.
    47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朱启钤〈髹饰录弁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48黄省、杨循吉等著.吴风录[M].吴中小志丛刊.陈其弟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4.
    49韦明铧.扬州文化谈片[M].扬州:广陵书社,2004.
    50郑若曾.江南经略[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51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52姚之骃纂.元明事类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53王锜.寓圃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4张廷玉等纂.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5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M].方骏、王秀丽、罗天佑翻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
    56谢国桢、牛建强、王学春等著.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校勘本[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57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8程不识.明清清言小品[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
    59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0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1王士性.广志绎[M].吕景林点.北京:中华书局,1981.
    62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63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4曹林娣主编.图说苏州园林丛书[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2010.
    65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6陈从周、蒋启霆选编.园综[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7林达·约翰逊.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M].成一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8罗尔纲.天平天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9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70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M].北京:中华书局,1961.
    7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l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l957.
    72潘新新.香山帮古建筑艺术——雕花楼[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
    73一丁、雨露、洪涌.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96.
    74吴县城乡建设局编.吴县城乡建设志[M].准印证号:苏吴准字(93)第22号.
    75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M].柯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6计成.园冶[M].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77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8殷奎.强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2册.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9归有光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80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81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2许明煦.莫厘游志[M].苏州:苏州史志资料选编出版,1990.
    83江畲经选编.历代小说笔记选[M].上海:上海书店,1983.
    84谢肇淛.五杂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85谢赫.古画品录[M].四库艺术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6恩格斯.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87黄全舜.蒯祥醉画金銮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88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蒯祥与香山帮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9文化部文物保护研究所主编.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90万辅彬等著.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1斯蒂芬·玛格林.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2梁思成.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M].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第2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3郭黛姮.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4姚承祖.营造法原[M].张至刚增编、刘敦桢校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95午荣.鲁班经匠家镜》[M].李峰整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96李金明、周建忠编.古建筑瓦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7过汉泉编.古建筑木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8刘一鸣编.古建筑砖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9孙俭争编.古建筑假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0吴中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吴地历史文化[M].内部资料,2005.
    101苏州市吴中区吴地历史文化研究会.文明寻踪——太湖地区早期文明及其演变[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9.
    102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103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04苏州民族建筑学会编.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5杨永生.哲匠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6高居翰著.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M].黄晓、刘珊山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07谢玉明.中国传统建筑细部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
    108徐民苏、詹永伟.苏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09同济大学建筑教研室编.苏州古建筑图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50.
    110楼庆西.千门万户[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6.
    111楼庆西.户牖之美[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4.
    112祝纪楠.营造法原诠释[M].徐善铿校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13孙欣、潘文龙.手艺苏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114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115[日]伊东忠太.中国古建筑装饰[M].刘云俊、张晔翻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6王其均.中国古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17朱广宇.中国传统建筑门窗、隔扇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8罗哲文.罗哲文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19阮仪三、刘浩.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0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1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2刘淑婷.中国传统建筑悬鱼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23陈植.中国造园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4李洲芳.苏派建筑香山帮[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
    125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6梁思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7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中国书店,2006.
    128王贵祥.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比例与尺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29何俊寿.中国建筑彩画图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130陈志华.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13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32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营造技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33冯晓东.承香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34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
    135葛剑雄.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36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13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38郭明友.明代苏州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39楼庆西.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M].北京:线装书局,2006.
    140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M].费慰梅编,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141梁思成、刘致平.中国建筑艺术图集[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14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4.
    143田永复.中国园林建筑构造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8.
    145薛利华.洞庭东山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46徐采石.吴文化论坛·2000年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147吴地历史文化研究会.帝王遗迹吴地寻踪[M].扬州:广陵书社,2012.
    148李嘉球.洞天福地光福[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149罗汉强.余荫山房[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50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1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2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153衣学领.苏州园林魅力十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54衣学领.苏州园林名胜旧影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55居晴磊.苏州砖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56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东吴文化遗产·第二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57沈建东.苏南民俗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58沈黎.“香山帮”匠作系统变迁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9.
    159余同元.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160丁应执.苏州城市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61高源.现代中国住宅建筑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探索[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1.
    162马全宝.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田野考察与保护方法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10.
    1、刘慎安、邱仁泉.香山帮能工巧匠录[J].苏州史志资料选辑.1989-3.
    2、房志勇、曹丽娟.江南古建筑传遗韵—话说“香山帮”[J].装饰装修天地.1997-9.
    3、李嘉球、于汐、李少白.香山帮中国最后的大工匠—皇家大工匠之路.中华遗产.2008-9.
    4、臧丽娜、向小园、鲍利文.香山帮的技术之旅.中华遗产.2008-9.
    5、梅新林.亦刚亦柔剑与箫:江南文化精神的二重演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7.
    6、卢瑞云、陈健行.香山帮高手的造园往事.中华遗产.2008-9.
    7、卢瑞云、陈健行.香山技艺亮相世博,造园过程现场展现.城市环境设计2010-7.
    8、王世仁.塔的人情味.风景名胜.2006-11.
    9、臧丽娜.明清时期苏州东山民居建筑艺术与香山帮建筑.民俗研究.2004-1.
    10、郑丽虹.苏州东山古民居建筑装饰研究.民族艺术.2009-3.
    11、孙清华.古建筑与“香山帮”.造型艺术研究.1985-4.
    12、沈国抚.“香山帮”自学成才第一人——记高级工程师薛福鑫.人才开发杂志.2004-12.
    13、王其亨.历史的启示——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的历史与理论.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1.
    14、孙鹄.北京故宫建筑的奠基人——蒯祥.古建园林技术.1993-4.
    15、曹林娣、殷虹刚.中华王都文化的“化石”——苏州古城的文化价值,苏州大学学报.200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