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1840-1911)—医术、文化与制度的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九世纪,基督教各团体的海外传教热情再次高涨。因此,位于远东地区的中国也再次被纳入了基督教各差会的视野。此时的西方世界已经逐渐了解到在远东地区还有一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那里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所以若能使这样一个国家皈依上帝的怀抱,那将是一件莫大的事功。
     正是怀抱着“神圣”的使命与期望,伴随着各自国家的商人、军人和冒险家的脚步,西方各国的传教士也先后接踵而至,来到了中国。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尽管同西方各国相比,中国仍处于前工业时代,但其悠久的历史却缔造了足以鄙视西方各国的优秀文化。此外,这些传教士们还很快地发现,中国人的性格过于保守,而且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还怀有根深蒂固的自豪感,这一点在那些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的阶层当中也能毫无例外地体现出来。
     因此,无论是天主教抑或是新教的传教士,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对中国文化怀有敌意,认为这种古老的文化传统恰恰是福音在此传播的障碍。所以,这些传教士都一致认为摧毁中国人对自己文化所持有的“唯我独尊”的心理,进而改造或改变这种文化,是使整个帝国皈依上帝的关键一环。这样一来,基督教各差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便开始尝试各种传教方法,运用各种宣教策略,以求从方方面面打击中国人的“中国文化优胜观”。因为,传教士们坚信只有打破中国固有的文化壁垒,作为西方文化组成部分的宗教思想才能在这片土地扎根。
     和兴办教育相比,以传医促传教在基督教的典籍中更能找到理论依据。耶稣本人不就正是通过治愈贫穷的患者来彰显其自身的神迹吗?所以,十九世纪来华的基督教各团体,尤其是新教各差会对于利用西方医学来吸引中国人入教显示了浓厚的兴趣。自美国新教传教士伯驾率先在广州开办新豆栏医院之后,西医诊所便开始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普及。尽管这些诊所的规模不等,但必然会有一位受过医学训练的传教士医生主持。面对柳叶刀所创造出的奇迹,不但中国的普通患者感到震惊,即便是如李鸿章这样的朝廷重臣也大为折服。
     与此同时,这些传教士医生为了减轻自己世俗工作的负担,开始训练中国本地助手。此举本意是为了缓解传教士医生的工作压力,使其能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传教事业,但反而却促使了中国西医学教育的起步。此外,一些开明士绅和民族资本家也日益意识到强国的关键在于强民,所以他们也积极开办西医诊疗与教育机构。然而,这些人大力提倡西医的动因却与传教士的初衷完全不同。他们希望通过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达到保民强种的目的,希望通过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使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重新找回民族自尊的基础。
     这样一来,西方医学这一原本为宗教事业服务的工具就日渐脱离了传教士的掌控,开始成为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组成部分。这一结果的出现实非传教士所能预料。为了配合医学朝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千百年来的卫生管理体制也开始发生变革。这一变革的参照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卫生行政管理制度,而变革的目的则是使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最终被纳入中央行政管理的轨道。因此,这一做法本身也可视为“中国千古未有之变革”!
     至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传教士以传医促传教的策略虽未能在中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却转而引发了中国近代全方位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引发了中国传统医疗文化的改变。若要追究医学传教事业失败的原因,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在和传教士交往的过程中慢慢地领悟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接受其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拒绝接纳其兜售的西方宗教哲学思想是完全可行的。
In the19th century,the zeal among all Christian sects was reignited thatmissionaries should be sent abroad to teach the locals about Christianity. Therefore,it was impossible for the Christian sects to avert their eyes from China, a far-easternstate with ancient but vast plot of lands. Considering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world China could claim to have, it was splendid success for the Christian Church ifthe whole country could be converted to God.
     Just with this “Sacred Goal” cherished in hearts, following the footsteps ofmerchants, soldiers and explorers of their own countries, the missionaries pouredinto China in great number. However, very soon later they came to realize that China,though at the pre-industrial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couldproduce a great culture created by its long history that had every good reason todisdain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Besides, not only were Chinese veryconservative, but, the Missionaries found, had a deep-rooted pride in their ownculture. Surprisingly, the proud was even found among people almost without anyeducation.
     Both Catholic and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regarded the Chinese culturaltradition as the main obstacle to spread the Gospel, thereby holding the deepanimosity against it. China couldn’t be converted to the Christian religion unless the“Cultural Chauvinism” in China could be eradicated. To achieve this aim, it seemedthat most of the Christian sects didn’t care what strategy the missionary intended toemploy. At least, there was one thing all Christian sects concertedly agreed to thatthe cultural barricade, with all costs, must be overcome.
     Compared with involving themselves into education programmes, it seemedmore plausible for the missionaries to promote and enhance the Christian faithamong Chinese by offering the medical help to the destitute because the latter waseasier to fin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n the ancient religious books. Isn’t true thatJesus Himself demonstrated His miraculous power by healing those with illnessesbeyond the worldly cure? Therefore, almost all Christian sects sent to China,especially the Protestant sects, had showed an unbelievable enthusiasm in setting up the hospitals. Since the first small hospital, established by American protestantmissionary Peter Parker, came into be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missionary-operated hospitals were set up one after another along the China coastalareas into the inland regions. Although, in terms of size, equipment and the number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there were great diversities among these hospitals, it wastrue that there was at least one medical missionary to operate the hospital. Facing themiracles created by the lancets, not only was the commoner amazed at the Westernmedical skills, but, such social dignitaries as Viceroy Li Hongzhang also showed asincere admiration.
     Meanwhile, the medical missionaries began to train the Chinese assistants inorder to lessen their working pressure caused by the medical programme. Theoriginal intent of the plan was to give the medical missionaries more time instead ofcultivating the qualified Chinese doctors. However, the first group of Chineseproficient at the Western medicine was brought out just by this arrangement. Besides,some broad-minded local nobles and national capitalists also realized that Westernmedicine could be used to build up Chinese health, thereby enhancing the nationaldefense capability. Therefore, more Western-style hospitals were set up but operatedby Chinese, for example Nantong Medical School run by national capitalist ZhangQian. Not to serve the Christian Church, the aim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edicaloperation and professionals was to help build up Chinese health by which Chinacould, in the new world structure, re-establish the national prestige and self-esteem.
     Resultantly, the Western medicine, originally used as a powerful tool by themissionaries, begun to detach itself from the Church, and soon found it integratedinto the whole picture of China Modernization Process. With development of the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the ancient medical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hadstarted to change. The end of this change was to set up, by imitation of Westerncounterparts, Chinese own modern medical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Until then, in a sense, the missionaries admitted failure. Their strategy wasuseless that Christian faith could be spread across China by offering the medical helpto Chinese. Instead, Western medicine introduced by the missionaries brought aboutthe medic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ultimate reason why missionaries shouldfail was that Chinese came to find, by dealing with these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Church, it feasible to whole-heartedly accept the Western advanced technology butsay no to Western religious philosophy.
引文
①(美)史书美:《现代性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序第8页。
    ①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
    ②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③Wong R. C. and Wu L. T.,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ientsin Press,1932.
    ④李延安:《中外医学史概论》,《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
    ①赵洪钧:《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②马伯英、高睎、洪中立:《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
    ③李经纬主编:《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④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①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新1版。
    ②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
    ③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②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③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④李志刚:《百年烟云沧海一粟——近代中国基督教文化掠影》,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⑤齐小新:《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⑥林金水主编:《台湾基督教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⑦雷雨田主编:《近代来粤传教士评传》,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
    ⑧(美)史景迁:《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之旅》,夏俊霞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第262-263页。
    ①单就美国史学界而论,从1971年起算到2006年为止的35年间,关于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研究的学术成果已经包括:专著7部、学术论文24篇、博士学位论文13篇。马钊主编:《1971-2006年美国清史论著目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1-339页。
    ②(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③(美)费侠莉:《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甄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法)Christian Henriot. Shanghai,1927-1937: Municipal Power, Locality, and Modernization.Trans by Noel Castelin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①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邱鸿钟对于医学与法律关系的探讨,见于其著作第9章。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95-450页。杨念群对于此问题的论述,见于其著作第4章第4节。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168页。
    ①郑荣:《湖南宜开医学说》,《湘报》,光绪24年3月30日(1898年4月20日)第39号。
    ②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乙巳年七月二十八日(1905年8月28日)的《时报》,因此《东方杂志》第2年第2期的出版日光绪31年11月25日(1905年12月21日)并不是该文的最初发表日期。
    ③无撰人:《医科大学章程商榷》,《东方杂志》,光绪31年(1905年)第2期。
    ④陈明斋:《我国新医学之进展及其状况》,《东方杂志》,民国24年(1935年)第32卷第22号。
    ⑤Chas. C. Selden: The Story of the John G. Kerr Hospital for the Insane,《中国医史杂志》,1937年52号。
    ⑥王吉民:《苏京四医士》,《中国医史杂志》,1948年第1卷第3和4号合刊。
    ⑦傅斯年:《所谓“国医“》,《独立评论》,1934年第115号。
    ⑧即医史学家范行准。
    ⑨核堂:《人身说概底本之发现》,《医史杂志》,1948年第2卷第3和4期合刊。
    ①赵璞珊:《西洋医学在华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②张慰丰:《早期西洋医学传入史略》,《中华医史杂志》,1981年第11卷第1期。
    ③龚纯:《我国近百年来的医学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第12卷第4期。
    ④田涛:《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专业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何小莲:《西医东传:晚清医疗制度变革的人文意义》,《史林》,2002年第4期。
    ⑤高睎:《德贞的西医学译著》,《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25卷第4期;李浩:《从“福音的婢女”到“政治的婢女”——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医生伯驾评介》,《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刘泽声、刘则恩:《嘉惠霖和博济医院》,《中华医史杂志》,2004年第34卷第1期。
    ⑥李传斌:《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史学月刊》,2002年第10期;李传斌:《李鸿章与近代西医》,《安徽史学》,2001年第3期。
    ⑦陆明:《上海近代西医教育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1年第21卷第3期;卢平:《西医东渐后我国近代的女子医学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99年第29卷第1期。
    ①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李建民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64-502页。
    ②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李建民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29-463页。
    ①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序言第2页。
    ①卡斯蒂廖尼:《医学史》,程之范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①黄伯禄:《正教奉褒》,转引自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55页。
    ②黄伯禄:《正教奉褒》,转引自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56页。
    ③陈衡哲:《西洋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7页。
    ④景净:《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转引自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页。
    ①景教徒中成为宫廷侍医的有秦鸣鹤、僧崇等人,这些人的行医事迹详见本文第二章。
    ②【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十二册卷九百七十一,第11410页。
    ③沈福伟:《中医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④(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3页。
    ⑤(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2页。
    ①【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一,第3249页。
    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二十二卷,第267页。
    ③沈福伟:《中医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2-253页。
    ①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页。
    ②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4页。
    ③戚印平:《日本早期耶稣会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8-158页。
    ①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第799页。
    ②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7-232页。
    ③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澳门:澳门文化司出版,1992年,下卷·澳蕃篇,第182页。
    ④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第799页。
    ⑤(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书札》,芸琪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⑥(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书札》,芸琪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①李经纬主编:《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①朱鼎瀚:《<西国记法>序》。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59-160页。
    ②(美)史景迁:《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陈恒、梅义征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第189页。
    ③朱鼎瀚:《<西国记法>序》,转引自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①(美)史景迁:《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陈恒、梅义征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第189页。
    ②(美)史景迁:《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陈恒、梅义征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第189页。
    ③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④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卷二,第24页。
    ⑤亚尼玛即拉丁文Anima的音译,为生命、灵魂之义。
    ⑥《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子部三十五·杂家类存目二,第1673页。
    ⑦费禄苏非亚即英文Philosophy的音译,为哲学之义。
    ⑧(意)毕方济:《<灵言瓥勺>引》,转引自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①比如意大利籍耶稣会士高一志撰写的《修身西学》和葡萄牙籍耶稣会士傅汎际撰写的《寰有诠》两书,其中也都有讨论血液循环等问题的内容。参见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的第二卷《前期传入之解剖及生理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第1-36页。
    ②祝平一:《身体、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引自李建民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29页。
    ③核堂:《人身说概底本之发现》,《医史杂志》,1948年第2卷第3、4期合刊,第58页。
    ①毕拱辰:《<泰西人身说概>序》,转引自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38页。
    ②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卷四,第3页。
    ①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卷五,第1-11页。
    ②(意)熊三拔:《泰西水法》,《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卷四,第958页。
    ③(意)熊三拔:《泰西水法》,《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卷四,第959页。
    ①转引自方豪:《中医交通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第811页。
    ②张星烺:《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4页。
    ③董含:《三冈识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卷二,第32页。
    ①剻德模:《<引痘集要说>序》,转引自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六),《中华医史杂志》,1953年第1号,第46页。
    ②陈胜崑:《医学·心理·民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①杨家茂:《牛痘初传我国史略及其意义》,《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20卷第2期,第
    85页。
    ②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六),《中华医史杂志》,1953年第1号,第52页。
    ③(英)弗雷德里克·F·卡特拉特、迈克尔·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陈仲丹、周晓政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④其实,基督教尚有一个派别叫做东仪天主教,系由希腊正教再次分裂而来。由于,该派教徒宗教仪式尊奉的是希腊正教,而教义伦理则以罗马天主教为准,所以被称作东仪天主教。
    ⑤张星烺:《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0页。
    ①(丹)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鲁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82页。
    ②谭树林:《马礼逊和中西文化交流》,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54页。
    ③(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①(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②(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①(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9-160页。
    ②Suzanne Wilson Barnett, John King Fairbank: Christianity in China: Early ProtestantMissionary Writing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70.
    ③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二卷,<1833.5-1834.4>),第278-280页。
    ④哥利支也译作郭雷枢。
    ⑤T. R. Colledge: Ophthalmic Hospital at Macao, Chinese Repository(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二卷,<1833.5-1834.4>),第270-273页。
    ⑥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四卷,<1834.5-1835.4>),第364-373页。
    ①(美)多米尼克·士风·李:《晚清华洋录——美国传教士、满大人和李家的故事》,李士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②我国著名医史学家王吉民先生即认为广州眼科医局是内地最早且历时最悠久的西医院。参见王吉民:《伯驾利用医药侵华之史实》,《医史杂志》,1951年第3卷第3期(复刊版),第2页。
    ③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二卷,<1833.5-1834.4>),第276页。
    ①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二卷,<1833.5-1834.4>),第276-277页。
    ②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四卷,<1835.5-1836.4>),第462-463页。
    ①George B. Stevens, W. Fisher Markwich: The Life, Letters, and Journals of the Rev. and Hon.Peter Parker, M.D., Delaware: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p133.
    ②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五卷,<1836.5-1837.4>),第34页。
    ③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六卷,<1837.5-1838.4>),第433页。
    ④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七卷,<1838.5-1839.4>),第92页。
    ⑤George B. Stevens, W. Fisher Markwich: The Life, Letters, and Journals of the Rev. and Hon.Peter Parker, M.D., Delaware: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p132.
    ⑥G. R. Williamson: Memoir of the Rev. David Abeel, DD., Wilmington, Delaware: ScholarlyResources, Inc.,1972, p178.
    ⑦即英国医生皮尔逊。
    ⑧即英国医生哥利支。
    ①《论禁烟》,《澳门月报》,转引自魏源:《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42页。
    ②George B. Stevens, W. Fisher Markwich: The Life, Letters, and Journals of the Rev. and Hon.Peter Parker, M.D., Delaware: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p135.
    ①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七卷,<1838.5-1839.4>),第460页。
    ②比如清末著名的女权论著《女界钟》,作者便在该书第四节《女子之能力》中利用西方医学对脑容量的认知来阐述女子的智力并不比男子低劣。参见金天翮:《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5-26页。
    ①伯驾于1840-1842间曾在美国华盛顿、波士顿及欧洲的英国及法国广泛宣传在华医药传道的价值与意义,引起当时欧美各国新教团体的热烈响应。
    ②刘泽生、刘泽恩:《嘉惠霖和博济医院》,《中华医史杂志》,2004年1月第34卷第1期,第31页。
    ③戴佛来到中国后不久便因健康问题于1840年12月返美。
    ①John G. Kerr: China as a Field for Medical Missionary Work, Foreign Missionary ContainingParticular Accounts of the Foreign Missions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es and Selected Articlesfrom the Missionary Publication of Other Protestant Churches, Vol. XXVII (1868-1869),p169-173.
    ②William Lockhart: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 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London: Hurst and Blackett, Publishers, Successors to Henry Colburn,1861, p1.
    ③Foreign Missionary Containing Particular Accounts of the Foreign Missions of thePresbyterian Churches and Selected Articles from the Missionary Publication of OtherProtestant Churches, Vol. XXXIII (1874-1875), p203.
    ①(美)保罗·科恩:《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引自(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58页。
    ①William Lockhart: Report of the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s Operations at Chusan in1840-1841, Chinese Repository, Vol.VII, p453.
    ②William Lockhart: Report of the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s Operations at Chusan in1840-1841, Chinese Repository, Vol.VII, p454
    ③William Lockhart: Report of the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s Operations at Chusan in1840-1841, Chinese Repository, Vol.VII, p465.
    ④William Warder Cadbury, Mary Hoxie Jones: At the Point of A Lancet: One Hundred Years ofCanton Hospital (1835-1935),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Limited,1935, p285.
    ①刘善龄:《西洋风——西洋发明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60页。
    ②雷雨田主编:《近代来粤传教士评传》,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③G. R. Williamson: Memoir of the Rev. David Abeel, DD., Wilmington, Delaware: ScholarlyResources, Inc.,1972, p219-220.
    ④刘德荣:《近代西洋医学传入福建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2年第22卷第1期,第8页。
    ⑤周典恩、郭志超:《近代福建基督教教会医院西医教育之初探》,《中华医史杂志》,2005Canton Hospital (1835-1935),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Limited,1935, p92.
    ①William Warder Cadbury, Mary Hoxie Jones: At the Point of A Lancet: One Hundred Years ofCanton Hospital (1835-1935),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Limited,1935, p93.
    ②陆明:《上海近代西医医院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1月第26卷第1期,第19‐20页。
    ③陆明:《上海近代西医医院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1月第26卷第1期,第20-21页。
    ④杨华祥、田文、刘运祥等:《近代西洋医学传入烟台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4月第25卷第2期,第83页。
    ①高田、哈鸿潜:《台湾早期之教会医学》,《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4月第25卷第2期,第66页。
    ②林金水主编:《台湾基督教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③高潮、李宗臣、陈一彦:《湖北近代西医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88年第18卷第1期,第25页。
    ④夏东民、龚政、张孝芳:《博习医院(苏州)始末》,《中华医史杂志》,1997年4月第27卷第2期,第82页。
    ①(美)洛伊斯·N·玛格纳:《生命科学史》,李难、崔极谦、王水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55页。
    ①William Warder Cadbury, Mary Hoxie Jones: At the Point of A Lancet: One Hundred Years ofCanton Hospital (1835-1935),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Limited,1935, p199-200.
    ②刘善龄:《西洋风——西洋发明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72页。
    ③邓绍根:《中国第一台X光诊断机的引进》,《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4月第32卷第2期,第99页。
    ①黄勇编著:《回眸晚清——<点石斋画报>精选释评》,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②邓绍根:《中国第一台X光诊断机的引进》,《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4月第32卷第2期,第100页。
    ③研究中国科技翻译史的李亚舒和黎难秋等人认为,《英吉利新出种痘奇书》为斯当顿一人所译。其实不然,该书首先是皮尔逊口授给华人郑崇谦的,然后再有斯当顿和郑崇谦合译完成。可见,西方医学书籍的翻译从始至终都有华人参与其间。参见李亚舒、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252页。
    ①冯天瑜:《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述评》,《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第32页。
    ②何凯立:《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陈建明、王再兴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③广学会编:《广学会译著新书总目》,转引自王韬、顾燮光等编:《近代译书目》,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678-680页。
    ①陈永生、张苏萌:《晚清西医学文献翻译的特点及出版机构》,《中华医史杂志》,1997年
    4月第27卷第2期,第80页。
    ②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③高睎:《德贞的西医学译著》,《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10月第25卷第4期,第243-246页。
    ①罗孝全,原名Issachar Jacob Roberts,隶美国浸礼会,1837年来华,其本人不是传教医生。
    ①高葆真,原名W.A. Cornaby,1885年来华,隶英国偱道会。
    ①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下卷》,蔡咏春、文庸、段琦、杨周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205页、第1221页。
    ②王吉民:《谈中国最早第一种医药期刊<西医新报>》,《医史杂志》,1952年3月第4卷第
    1期,第29页。
    ③蔡恩颐:《民元前后之中国医药期刊考》,《中华医史杂志》,1953年第3号,第162页。
    ①蔡恩颐:《民元前后之中国医药期刊考》,《中华医史杂志》,1953年第3号,第162-163页。
    ①本章没有涉及清末社会普通民众对西医的反应,因为此部分内容将在本文第三章中得到论述。
    ②【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一百九十三卷,第1041页。对于秦鸣鹤给唐高宗诊疾一事,《资治通鉴·唐纪十九》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参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二百零三卷,第1366页。
    ③【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五册第二百一十八卷,第1671页。
    ①李经纬主编:《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②日本学者桑原鹜藏即持此种观点。
    ③通过此种对比分析,马伯英认为唐代蔺道者也是一位景教医生。因为,马伯英发现蔺道者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治疗断骨的方法与希波科拉底对同样外伤的治疗方法基本一致,显然两者之间渊源颇深。参见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
    ④僧崇的行医经历可从《旧唐书·让皇帝宪传》中略知一二,该传记载“开元二十八年冬,宪寝疾,上令中使送医及珍膳,相望于路;僧崇一疗宪稍愈,上大悦,特赐绯袍鱼袋,以赏异崇一”。参见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⑤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著:《基督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7页。
    ①(美)魏若望:《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父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吴莉苇译,郑州:河南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②该部分由1698年抵达北京的另一名耶稣会士巴多明完成。
    ③(美)魏若望:《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父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吴莉苇译,郑州:河南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54-55页。
    ①一说康熙患病是在1692年3月。
    ②一说带药进宫将康熙治愈的是耶稣会士罗得先。
    ③奎宁又名金鸡纳,原产地在秘鲁。耶稣会士发现其可入药,治疗痢疾有特效,遂在欧洲被广泛使用。
    ④(美)魏若望:《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父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吴莉苇译,郑州:河南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⑤(美)魏若望:《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父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吴莉苇译,郑州:河南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⑥(美)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温洽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2页。
    ①(法)樊国梁:《燕京开教略》,北京:救世堂刊本,1905年,中篇,第42页。
    ②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366页。
    ①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316页。
    ②关于给和珅诊病的详情,参见本文第三章第四节。
    ③(美)多米尼克·士风·李:《晚清华洋录——美国传教士、满大人和李家的故事》,李士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④(美)多米尼克·士风·李:《晚清华洋录——美国传教士、满大人和李家的故事》,李士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①(美)多米尼克·士风·李:《晚清华洋录——美国传教士、满大人和李家的故事》,李士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②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③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7页。
    ①William Warder Cadbury, Mary Hoxie Jones. At the Point of A Lancet: One Hundred Years ofCanton Hospital (1835-1935),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Limited,1935, p80.
    ②关于马根济在天津的经历与事迹,参见本文第五章。
    ③艾约瑟:《中西病躯异同》,《益智新录》,1877年12月第二卷第七期,第28-29页。转引自高睎:《德贞——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高睎:《德贞——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1——154页。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缩印版第四册,第3010页。
    ③今应写作痊愈,但原文如此,因此未作改动。
    ④曾国藩:《曾国藩日记·中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573页。
    ⑤参见《曾纪泽日记·上册》,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①曾纪泽:《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下册,第1633页。
    ②曾纪泽:《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下册,第1633页。
    ③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卷三,2007年,第111页。
    ④高睎:《德贞——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
    ①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81页。
    ②郭嵩焘本人光绪三年二月十七日(1877)的日记记载云:“英医士德亨来见。在京管理医院。曾服其药。吾方赴福建,德亨亦归,别两年矣。其居在苏格兰之刺斯葛地方。”参见《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170页。通过查对相关史料,笔者并未发现在北京尚有一位来自英国苏格兰的德亨医生管理京城医院,所以认为郭嵩焘日记中提到的德亨就是德贞,只不过是Dudgeon的另一种音译而已。
    ①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
    75页。
    ②(美)汪同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96页。
    ③即king’s College.
    ④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
    220页。
    ①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
    251页。
    ②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
    252页。
    ③在郭嵩焘出使英国前,只有一位叫做陈其元的官吏在其笔记中对西方的解剖学做过一些介绍,并持论公允。“闻英国领事官某病卒。适因公事出城,过其门,见洋人聚集甚众,以为送殓也。然外国例,死者不弔。因使人问之,则曰:‘领事以嗽疾死,医士以为必嗽疾断一筋所致,故剖其胸腹视之。人之聚观以此也’。向来外国人身死,若医士不能悉其病源,则必剖割视之,察其病所在,乃笔之书,家人从不之阻”。参见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八卷,第200-201页。
    ④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
    252页。
    ①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300页。
    ②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234页。
    ③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234--235页。
    ④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173--174页。
    ⑤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299页。
    ①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三卷(光绪时期上),第146页。
    ②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1894年6月26日)“医院创立学堂折”,《李鸿章全集》(奏稿),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236页。
    ③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71页。
    ④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220页。
    ①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73页。
    ②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74页。
    ③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111页。
    ④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112页。
    ⑤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112页。
    ①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224页。
    ②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224页。
    ③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二卷,第224页。
    ④参见《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4页、第269页、第295页及第331等页。
    ⑤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60页。
    ⑥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①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②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55页。
    ③张荫桓在1886年5月5日的日记中写到“申初答拜百贾,年八十一矣,客粤最久,以医为业。坐中悬前粤抚黄石琴小照,又什藏故粤督耆介春画像,陈设器物多粤中佳制,厅外悬陈副宪映相,亦旧识也”。可见,张荫桓日记中的百贾即为美国新教医学传教士伯驾。
    ④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⑤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⑥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34页。
    ⑦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①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
    ②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50页。
    ③何天爵,原名Chester Holcombe,美国传教士、外交官,1869年来华,著有《真正的中国佬》一书。
    ④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59页。
    ⑤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⑥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①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08页。
    ②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09页。
    ③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11页。
    ①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52页。
    ②即法国。
    ③魏源:《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02页。
    ④魏源:《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49页。
    ⑤魏源:《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71页。
    ①王韬曾经在日记中写到:“予谓一切梦境,皆由心造。其占有吉凶着谬也。或人有非常之事,先现于梦,则其人之神明预为之告也。西人谓人记事皆归于脑,睡后其气上冲,故旧所阅历,每入于梦,说亦元妙。”参见《王韬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9页。
    ②王韬:《王涛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页。
    ③王韬:《王涛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5-16页。
    ①王韬:《王涛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5页。
    ②王韬:《王涛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5页。
    ③王韬:《王涛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页。
    ④比如,王韬曾于1858年12月3日赠送给有人蒋剑人泰西医书两种。参见《王韬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9页。
    ⑤(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⑥余新忠主编:《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254页。
    ⑦王韬:《王涛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0页。
    ⑧对于这个问题,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并非牛痘预防天花无效,而是牛痘疫苗并不能使所有接种者产生终身的抗体。此类接种者若想预防天花,必须再次接种。
    ①(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②(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③这22种西医学译著是:《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妇婴新说》、《西药略释》、《皮肤新
    编》、《裹扎新法》、《花柳指迷》、《割症全书》、《眼科撮要》、《内科阐微》、《内科全书》、《炎
    症论略》、《体用十章》、《体质穷源》、《卫生要旨》、《全体阐微》、《全体通考》、《全体图说》、
    《眼科指蒙》、《儒门医学》和《西药大成》。
    ①《格致书院课艺》第12册,第62-64页。转引自郝秉键、李志军:《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56页。
    ①《格致汇编》(格致书院第三年春第一册),格致书院编,光绪时期铅印本,第14页。
    ①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540-548页。
    ②梁启超:《医学善会序》,《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一册第一卷,第142页。
    ③郑荣:《湖南宜开医院说》,《湘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三十九号,第305页。
    ④郑荣:《湖南宜开医院说》,《湘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三十九号,第305页。
    ①梁启超:《医学善会序》,《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一册第一卷,第141页。
    ②徐一士:《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7页。
    ③徐一士:《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7页。
    ①徐一士:《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9页。
    ②徐一士:《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6页。
    ③徐一士:《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8-179页。
    ④(法)李明:《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郭强、龙云、李伟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203页。
    ①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上册,第26页。
    ②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上册,第202页。
    ③郑观应:《盛世危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68页。
    ①郑观应:《盛世危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68页。
    ②赵璞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第15页。
    ③谭嗣同:《仁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4页。
    ①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素问篇·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第107页。
    ②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素问篇·生气通天论篇第三,第
    10页。
    ③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素问篇·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第21页。
    ①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素问篇·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第96页。
    ②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一卷·上古天真论篇第一,第
    3页。
    ③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灵枢篇·平人绝谷第三十二,第
    589页。
    ④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灵枢篇·本神第八,第486页。
    ⑤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灵枢篇·本神第八,第486页。
    ①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素问篇·生气通天论篇第三,第
    11页。
    ②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素问篇·六薇旨大论篇第六十八,第271页。
    ③吴谦等编:《医宗金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第45页。
    ①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卷一,第1-2页。
    ①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卷二,第22页。
    ②凌锡森、何清湖主编:《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第
    3页。
    ③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38页。
    ④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卷九,第11页。
    ①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卷一,第28页。
    ②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本,卷九,第17-18页。
    ③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卷一,第8-10页。
    ①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卷一,第12页。
    ②丁鉴唐:《清代王清任对于解剖学的贡献》,《中华医史杂志》,1955年第4号,第283页。
    ③窦志芳:《<医林改错>注释及临床应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窦志芳:《<医林改错>注释及临床应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②高新彦、郝保华主编:《血府逐淤汤——现代应用与研究》,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③吴云波:《恽铁樵生平和学术思想》,《中华医史杂志》,1991年第21卷第2期,第92页。
    ④唐宗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①唐宗海:《本草问答》,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②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162页。
    ③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79页。
    ④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⑤吴云波:《恽铁樵生平和学术思想》,《中华医史杂志》,1991年第21卷第2期,第92页。
    ①吴云波:《恽铁樵生平和学术思想》,《中华医史杂志》,1991年第21卷第2期,第92页。
    ②李任先、刘小斌:《中医近代史述评(1840-1949)》,《中华医史杂志》,1992年第22卷第
    1期,第1页。
    ③武伊丽:《上帝的子宫:合信与19世纪中国的传教士“助产术”》,芝加哥大学“中国科学的多样性”学术会议论文,2002年,第32-34页。转引自:(美)本杰明·艾尔曼:《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王红霞、姚建根、朱莉丽、王鑫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1页。
    ①两者皆为古希腊人所崇奉的医神。
    ①陈国强,林嘉煌:《人类学与应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39页。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版,第313页。
    ①李延安:《外国医学史概论》,《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29页。
    ②(英)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③《尚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第84页。
    ④刘俊田、林松、禹克坤校注:《四书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3页。
    ①(英)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②(英)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42-43页。
    ①(俄)D·马克戈万:《尘埃》,脱启明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②(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
    162页。
    ①Edward H. Hume. 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 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 NewYork: W.W. Norton&Company, Inc,1946.
    ②Paul Starr.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 United States: BasciBooks,1982,p4-5.
    ①贾二强校点:《列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38页。
    ②(法)古伯察:《中华帝国纪行——在大清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历险》,张子清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下册,第5页。
    ③(美)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温洽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1页。
    ①Christopher Gullen.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vidence from theJinpingmei.转引自雷祥麟:《负责人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李建民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64-502页。
    ②【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卷二十一·察贤,第
    174页。
    ③【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卷一·大医精诚第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④【明】李梃:《医学入门》(卷八·习医规格),扫叶山房校刻。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一百零五卷·列传四十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42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一百零五卷·列传四十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43-844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第一百零五卷·列传四十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44页。
    ①这里的医学革命不单单是指医学诊疗技术的变革,而是指在近代中国兴起的效法西医和西方医政管理体制的政治性变革。这场变革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传统的中医,逐渐趋于白热化,直至南京国民政府《取缔中医案》的出台,这场变革才达到顶峰。在和西医针锋相对的论证中,中医也开始了反思,并渐次开始了中医科学化的尝试。
    ②钱钟书:《钱钟书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74页。
    ①清末时期,中医的诊费确实比西医昂贵,其中名医的诊资更是索价不菲,已非普通百姓所能负担。因此,患者与医生之间的隔阂日深,从而导致医患纠纷时有发生。比如,上海著名的《时事报图画旬刊》曾经报导过这样一则新闻。乌程医生黄某,颇行于时。每逢疾症求诊,必多方刁难,以图敲索重金。某日,有丝厂女工患病求诊,且愿酬多金。黄以路远辞,终不允其请。致动合厂女工公愤。次日,聚众至黄某家,大行吵闹,器皿杂物,打毁一空,并将招牌拆去。刘精民收藏:《光绪老画刊——晚清社会的<图画新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
    ②黄勇编著:《回眸晚清:点石斋画报精选释评》,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①(美)亨特:《旧中国杂记》,沈正邦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35页。
    ②(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满洲十年(1883-1893):沈阳医学传教士的故事》,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第306-308页。
    ③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七卷<1838.5-1839.4>),第96页。
    ④(英)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页。
    ①(英)马戛尔尼:《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刘半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②(英)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2页。
    ③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四卷<1835.5—1836.4>),第461-462页。
    ①North China---New Hospital at Tien-Tsin by Dr. J. Kenneth Mackenzie, M.R.C.S.
    ①George B. Stevens, W. Fisher Markwich. The Life, Letters, and Journals of the Rev. and Hon.Peter Parker, M.D. Delaware: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p122.
    ②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p184.
    ③(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刘敏,张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④(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刘敏,张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六卷<1837.5-1838.4>),第34页。
    ②徐一士:《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80页。
    ③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蔡咏春,文庸,段琦,杨周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160页。
    ①(美)史景迁:《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夏俊霞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第250页。
    ①《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鲁迅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2页。
    ②【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十九卷,第222页。
    ③Edward H. Hume. 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 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 NewYork: W.W. Norton&Company, Inc,1946, p21-25.
    ④《现代评论·闲话》,第三卷第七十五期(民国十五年<1927>),第8页。
    ⑤雷祥麟:《负责人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李建民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89页。
    ①《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鲁迅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2页。
    ②铢庵:《谈中西医》,柯灵主编、冯金牛编选:《窗外的春光—<人间世>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5页。
    ①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四卷<1835.5—1836.4>),第468页。
    ②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第四卷<1835.5—1836.4>),第468页。
    ③雷祥麟:《负责人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李建民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69页。
    ①梁启超:《医学善会序》,《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一册,第141页。
    ②严复:《原强》,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49页。
    ③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267页。
    ①【汉】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社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经部(2)》,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612页。
    ②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③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5页。
    ④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⑤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⑥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⑦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①《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鲁迅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2页。
    ①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小说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第187-188页。
    ①Paul Starr: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 BasicBook---A Division ofHarperCollins Publishers,1982, p6.
    ①《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②根据《汉穆拉比法典》的规定,自由民分为两类:社会地位高的称“阿维鲁”,而社会低的称“穆什钦努”。
    ③《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④《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⑤《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97页。
    ⑥《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97页。
    ⑦《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⑧《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⑨公元前15世纪的《赫梯法典》虽然有关于如何维护公共水源卫生的规定,但是对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像《汉穆拉比法典》那样作出详细的规定;而同为西方奴隶制社会法典典范的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对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根本就未加涉及。
    ①在引用时,笔者作了必要的删节。具体原文,可参见《旧约·利未记》。同时,《旧约·申命记》中对于饮食的卫生规定也与此大体相同。考虑到《圣经》的成书时间跨度大约有1500年,作者众多,所以重复也在所难免。但是,这种重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关于饮食的卫生条例在希伯来人的生活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②《旧约·申命记》,《新标点和合本》。
    ③《旧约·箴言》,《新标点和合本》。
    ④《旧约·申命记》,《新标点和合本》
    ①(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6页。
    ②(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6页。
    ③(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8页。
    ④(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8页。
    ⑤(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16页。
    ⑥(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65页。
    ⑦(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65页。
    ①(意)卡斯蒂廖尼:《医学史》,程之范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上册,第78页。
    ②(意)卡斯蒂廖尼:《医学史》,程之范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上册,第115页。
    ①(意)卡斯蒂廖尼:《医学史》,程之范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上册,第118页。
    ②《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十二铜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③《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十二铜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④《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十二铜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①(意)卡斯蒂廖尼著:《医学史》,程之范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②《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十二铜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①杨殿奎、夏广洲、治金编:《古代文化常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9页。
    ①郑迈庵:《中国医门小史》,民国二十二年刻本,第7页。
    ②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12页。
    ③彭卫:《秦汉时期医制述论》,《中华医史杂志》,1988年第18卷第2期,第70页。
    ④【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二十五卷,第148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59页。
    ①【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三十一卷,第346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三十六卷,第29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44页。
    ④【汉】班固:《前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九十七卷(上),第1302页。
    ①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三卷,第295页。
    ②【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二十五卷卷,第148页。
    ③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122页。
    ④【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二十六卷,第667页。
    ⑤【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二十八卷,第797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四十八卷,第1244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四十八卷,第1244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一百七十一卷,第4115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一百六十九卷,第4060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一百六十四卷,第3884页。
    ⑤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131页。
    ⑥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134页。
    ①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135页。
    ②【宋】吴自牧:《梦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九卷,第79-80页。
    ③【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五十六卷,第1260页。
    ④【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八十八卷,第2220页。
    ⑤【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八十八卷,第2222页。
    ①【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八十八卷,第2222页
    ②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五卷(明),第652页。
    ③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五卷(明),第652页。
    ④任锡庚:《太医院制》,民国十二年石印本,第7页。
    ①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缩印版第一册,第894页。
    ②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一卷,第40页。
    ③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一卷,第81页。
    ④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一卷,第90页。
    ⑤宋文质主编:《卫生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十六卷,第483页。
    ⑦【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十六卷,第483页。
    ①【宋】窦仪等:《宋刑统》,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二十六卷,第410页。
    ②《钦定大清会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第八十六卷,第838页。
    ③沈之奇撰,李俊、怀效锋点校:《大清律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93-394页。
    ①沈之奇撰,李俊、怀效锋点校:《大清律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93页。
    ②祝庆祺,鲍书芸,潘文舫,何维楷编:《刑案汇览三编》,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11-1215页。
    ③(美)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①(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导言第1页。
    ①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26-227页。
    ②【意】艾儒略:《职方外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二卷,第71页。
    ③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第813页。
    ④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三十四·地理类存目七),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055页。
    ①《社说·卫生论》,《东方杂志》,光绪31年(1905)第8期,第156页。
    ②《社说·卫生论》,《东方杂志》,光绪31年(1905)第8期,第156页。
    ③除了《东方杂志》刊文宣传学习西方,讲求卫生学的意义之外,《盛京日报》、《京话日报》、《大公报》及《申报》等报纸也都运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向社会大众介绍西方卫生之学于国于家的重要性。
    ①崔莲玉:《清末卫生警察的创立及历史作用》,《中华医史杂志》,1988年第18卷第2期,第97页。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缩印版第一册,第925页。
    ③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缩印版第一册,第926页。
    ①雷延寿:《日本警察调查提纲》。王宝平主编、刘雨珍、孙雪梅编:《晚清东游日记丛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59页。
    ②舒鸿仪:《东瀛警察笔记》。王宝平主编、刘雨珍、孙雪梅编:《晚清东游日记丛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③(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陈愉秉、袁嘉等译,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第187页。
    ①“巡长力破迷信之特色”,光绪丁末年十二月份。刘精民藏:《光绪老画刊——晚清社会的<图画新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②侯杰、王昆江编著:《醒俗画报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188页。
    ①“有碍卫生”,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十日第五十期。杨炳延主编:《旧京醒世画报》,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249页。
    ②金宝善:《民国以来卫生事业发展简史》,《医史杂志》,1948年第2卷第1、2期合刊,第18页。
    ③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缩印版第一册,第925页。
    ①“天津海军历届毕业生名录”。张侠、杨志本、罗澍伟、王苏波、张利民合编:《清末海军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年,第450页。
    ②“内外城官医院章程”。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906--1910)》,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103-113页。
    ①朱先华:《清末的京城官医院》,《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第15卷第1期,第31页。
    ①朱光华:《清末的京城官医院》,《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第15卷第1期,第32页。
    ①余新忠编:《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2009年,第314页。
    ①“预防时疫清洁规则”。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906--1910)》,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78页。
    ②“管理人力车规则”。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906--1910)》,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49页。
    ③《天津防疫章程》,《东方杂志》,光绪34年(1908)第4期,第44页。
    ①苏格兰长老会是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接受新教归正宗信仰的苏格兰民族教会,后又受到瑞士宗教改革家的影响。该会经过长期的斗争,于1689年正式确立采用长老制。1929年,该会与苏格兰联合自由长老会实行联合。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简明基督教百科全书》,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2年,第357-358页。
    ②George Thomas Kurian: The Testament Christian Dictionary, New York: Random House,2001,p.939.
    ①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25.
    ②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25-26.
    ③杨格非,中文又名杨笃信,生于1831年,卒于1912年。杨格非1855年来华,隶属英国伦敦会。参见黄光域编:《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
    537页。
    ①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43.
    ②(英)维克托·基南:《人类的主人》,陈正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77-178页。
    ①以上数字均来自F·C·罗伯茨医生(Fredrich·Charles·Roberts)在马根济死后所写的《马根济医疗事业回顾》一文,该文章作为附录被马根济的传记作者布莱森夫人(Mr.Bryson)收于《马根济——一位赴华的医学传教士》一书中。
    ②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125.
    ①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157.
    ②理义斯,中文又名理一视,生于1835年,卒于1904年。理义斯1861年来华,隶属于英国伦敦会。转引自黄光域编:《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62页。
    ①佚名:《天津事迹纪实闻见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8页。
    ①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174.
    ②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180.
    ①李传斌:《李鸿章与近代西医》,《安徽史学》,2001年第3期,第21页。
    ②派斯克实际上是当时美国驻天津领事馆的副领事。
    ③郭霭春:《中国医史年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2页。
    ④《申报》,同治壬申五月二十四日(1872)。
    ①伊尔文,原名John O’Malley Irwin,英国医生,1888年前来华,后受聘于天津海关任职。
    ②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179.
    ①无论是马根济的私人日记,还是为其作传的布莱森夫人都没有提及李鸿章夫人到底身患何症。但据天津档案网所载,李鸿章夫人的病症是半身不遂,马根济将其治愈的方法是“手摇电机诊断法”。参见:《马大夫医院》,天津档案网。网址为:www.tjdag.gov.cn
    ①在《中国汉口第六年度教会医疗报告》中,传教士医生柯为梁写道:“有人认为,在中国人当中兔唇并不常见。然而,这种结论针对中国北方人来说或许正确,但却不适用于南方。因为,仅昨天一天,我就接待了3名兔唇患者”。——引自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Journal(June,1870–May1871), Vol.III, p306
    ②该祠堂系为纪念已故晚清权臣曾国藩而修建,原址位于当时天津大王庙的附近。
    ①Medical Missions in North China, Foreign Missionary Containing Particular Accounts of theForeign Missions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es and Selected Articles from the MissionaryPublication of Other Protestant Churches, Vol. XXXVIII (1879-1880), p313-314.
    ②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184.
    ③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第133页。
    ①J. Kenneth Mackenzie, M. R. C. S.: North China---New Hospital at Tien-Tsin, Appendix I to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p383.
    ①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201.
    ②J. Kenneth Mackenzie, M. R. C. S.: North China---New Hospital at Tien-Tsin, Appendix I to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p379.
    ③英国和俄国驻津领事的中文名称均来自于《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5、
    111页。
    ①J. Kenneth Mackenzie, M. R. C. S.: North China---New Hospital at Tien-Tsin, Appendix I to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p382.
    ②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5-126页。
    ①《天津发现马大夫医院纪念碑》,载于北方网,网址为:http://www.enorth.com.cn。
    ②这个人数仅仅包括1880年至1885年末,天津总督医院接待的门诊病人的数量,而未含盖住院病人和接受手术病人的数量。
    ③F. C. Roberts: A Medical Review of Dr. Mackenzie’s Work, Appendix II to John Kenneth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p389.
    ④在16名未愈的患者当中,截肢2例,舞蹈症1例,局部痉挛症1例,动脉瘤1例,痢疾
    2例,冻疮1例,角膜白斑1例,白内障4例,视网膜炎1例和骨折2例。
    ⑤在7名死亡的患者当中,心脏病1例,积脓症1例,尿路狭窄1例,肾炎1例,膝关节炎1例,烧伤1例和严重外部损伤1例。
    ①这里普通疾病主要指关节炎、三期梅毒、发烧等症患。
    ①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184.
    ②光绪十一年三月初三日(1885年4月17日)“肄习西学请奖折(附清单二)”。《李鸿章全集》(奏稿),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1584页。
    ①1910年,天津城区内始设行政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大区。1928年天津改为特别市后,将原有行政区划改为数字排序,所以当时天津特别市二区即为原来的西区。
    ②特三区原为俄租界,1925年由中国政府收回,遂改为天津特别市第三区,简称特三区。
    ①特二区原为奥匈帝国租界,中国政府于一战结束后1919年将其收回,遂改为天津特别市第二区,简称特二区。
    ②天津传染病医院自民国初年也几经变迁,最早该院为1920年北洋防疫处下属天津防疫医院,1928年改为天津平民医院。1931年,因天津传染病人无处收容就医,所以又改为传染病医院。1936年,该院由天津西门外南大道迁往大王庄旧俄花园,后又于1939年迁往小王庄。1945年该院由天津卫生局接收,并将日本疗养院、健康相谈所、实费诊疗所和居留民团卫生处等日本遗留卫生单位归入该院,同年12月17日正式定名为天津传染病医院。
    ①张纪正,山东人,193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2年,张纪正与同仁在天津共同创办天和医院。
    ②方先之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专业后,1938年赴美留学。1942年,方先之来津开业行医,并负责天津骨科医院的工作。
    ③除教会医院外,国人自办的医院有些为综合医院,但以西医为主。
    ④天津市立第一医院即为1930年成立的天津市立医院,日本投降后,该院更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医院。
    ①“市立医院前途黯淡”,《益世报》,1948年10月3日。
    ②“海军医院急须改良”,《益世报》,1922年5月27日。
    ③“产科医院与穷奋斗”,《益世报》,1947年11月6日。
    ①张维华:“马大夫纪念医院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八辑,第152页。
    ①天津档案馆:《接收马大夫纪念医院事项档》,档号:J115-1-1284-20,案卷号:1284,“华北英美系病院及其他社会事业整理准则及附表”。
    ①傅汝勤1906年毕业于日本熊本医科大学,后又入东京帝大研究生部。回国后,傅汝勤曾任北洋政府民政部巡警总厅卫生处处长。1937年,日军占领天津后,傅汝勤遂出任天津伪政府卫生局局长。
    ①天津档案馆:《接收马大夫纪念医院事项档》,档号:J115-1-1284-20,案卷号:1284,“傅汝勤为签报事项职奉”。
    ①天津档案馆:《接收马大夫纪念医院事项档》,档号:J115-1-1284-20,案卷号:1284,“天津特别市公署稿(咨建卫第85号)”。
    ②雷爱德1939年协和医院毕业后来津,入马大夫纪念医院工作。1945年战争结束后,雷爱德出任该院院长。
    ①“马大夫医院已被接收”,《益世报》,1945年12月3日。
    ①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230.
    ②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1894年6月26日)“医院创立学堂折”,《李鸿章全集》(奏稿),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236页。
    ③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p233.
    ①中国革命博物馆编的《近代中国报道(1839-1919)》一书中记载,天津总督医院医学馆是以该院“医药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此说显然有误。因为,总督医院并没有称作“医药馆”的部门。经考证,毕乃德在其《记天津医学堂》一文中将总督医院“医学馆”称为“医药馆”,而《近代中国报道(1839-1919)》一书在记载天津总督医院附属医学馆成立这段史料时非常明显地参照了毕乃德的文章,因此想必错误即由此出。
    ②毕业时仅余六名学生,其余两人去向不明。
    ③毕乃德:“记天津医学堂”。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3页。
    ④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256.
    ①一作何廷梁。
    ②关于第四批留美学生李如淦的确切名字,国内各种资料记述略有出入。据考,温秉忠的《最先留美同学录》将李如淦记作李汝金,《天津海军医学校历届毕业生名单》则将其记作李如淦,而李喜所先生的《容闳与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一文则将其记作朱汝淦。但所幸,各家对其籍贯的记载均为江苏省华亭县人氏,所以基本可以断定各家记述的当为一人。本文采用《天津海军医学校历届毕业生名录》的记载,记作李如淦。
    ③关于这4名学生的来源,毕乃德的记述与马根济不同。在《记天津医学堂》一文中,毕乃德称徐清华等4名学生是香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
    ④毕乃德:“记天津医学堂”。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4页。
    ①毕乃德:“记天津医学堂”。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4页。
    ②《医科大学章程商榷》,《东方杂志》,光绪31年(1905)第11期,第259页。
    ①7年中仅有一名学生因学习成绩太差而遭到淘汰,其后来转入新开设的天津电报学堂。因此,附属医学馆实际培养了18名西医学人才。
    ②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p232-233.
    ③《清末海军史料》误将“屈永秋”写作“届永秋”,而《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一书所录《天津海军医学校历届毕业生名单》直接来自于《清末海军史料》,引用时未加修正,仍作“届永秋”。惟《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将此错误改正。
    ①光绪三十三年六月(1907年6月)“学部:议覆北洋大臣奏请予詹天佑等四员出身折”。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72页。
    ②“屠兽场开幕之函知”,《益世报》,1918年3月18日。
    ③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77-583页。
    ④李经纬主编的《中外医学交流史》将尹端模称作“伊端模”,而且还将其的国籍误认为是瑞士。该书原文载:“博济医院合信及嘉约翰的助手伊端模(瑞士)受他们的影响也加入了翻译医药书籍的行列”。参见李经纬主编:《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8页。
    ①关于《医学报》创刊的具体时间,王吉民在《英国博物院所藏中文医书目录》一文中又记作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历1898年。
    ②王吉民:《尹端模传略》,《医史杂志》,1951年第3卷第1期(复刊号),第49页。
    ③王吉民:《英国博物院所收藏中文医书目录》,《医史杂志》,1952年第4卷第4期,第
    198-199页。
    ④该书又名《胎产举要》。
    ⑤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2007年,第129页。
    ⑥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2007年,第131页。
    ⑦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2007年,第131页。
    ①北京图书馆藏:《北洋海军章程·官制》。张侠、杨志本、罗澍伟、王苏波、张利民合编:《清末海军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年,第481页。
    ①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1894年6月26日)“医院创立学堂折”,《李鸿章全集》(奏稿),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236页。
    ②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1894年6月26日)“医院创立学堂折”,《李鸿章全集》(奏稿),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237页。
    ③《万国公报》第二十二册:“北洋西医学堂学规”。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78页。
    ①屈永秋曾担任过北洋西医学堂学业监督一职。
    ②《万国公报》第二十二册:“北洋西医学堂学规”。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78页。
    ③毕乃德:“记天津医学堂”。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4页。
    ④《万国公报》第二十二册:“北洋西医学堂学规”。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0页。
    ⑤《万国公报》第二十二册:“北洋西医学堂学规”。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0-581页。
    ⑥《万国公报》第二十二册:“北洋西医学堂学规”。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0-581页。
    ①《万国公报》第二十二册:“北洋西医学堂学规”。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82-583页。
    ②徐清华为天津总督医院附属医学馆第二届毕业生,与屈永秋同级。徐清华曾赴美国和德国学习西医,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徐清华受到袁世凯的重用,并因治愈过慈禧太后,被赐一品顶戴花翎。
    ③伍连德:“得之于人,用之于世”。程德培、郜元宝、杨扬编:《良友——人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④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袁世凯奏议》(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12页。
    ①哈恩忠:《清末陆军部兴办军医学堂》,《历史档案》,1999年第1期(总第73期),第136页。
    ②伍连德:“三十年来和疫菌的抗战”。程德培、郜元宝、杨扬编:《良友——人物》,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①经亨咸为北洋西医学堂第四届毕业生。
    ②贾长华:《六百岁的天津》,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③“天津海关十年报告(1922年到1931年)”。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天津历史资料》,第五期,第81页。
    ④张学良于1933年1月15日将天津海军医学校用地卖与法国工部局,并签署一秘密契约,签署人为中方代表张学良、天津市市长周龙光及法方代表驻华总领事那波斯。张学良于此笔交易中获私利30万元。
    ①田汉文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第十四届毕业生,1924年毕业后赴法国波尔多大学学习眼科。返国后,田汉文即自筹资金创办防盲医院于天津。
    ②罗汝藩和张忠信分别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的第十届和第十六届毕业生。
    ③全绍清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的第七届毕业生,于清季末年曾任入藏大层随行医官。1911年,全绍清留学美国,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解剖学,后又入哈佛大学学习公共卫生学。1914年回国后,全绍清历任陆军部参谋、教育次长等职。1930年,始任天津特别市卫生局局长。
    ④沈鸿翔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的第十一届毕业生,1916年留学法国,入波尔多大学西医,获博士学位后返国。
    ⑤徐维华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的第十二届毕业生。
    ⑥翁文澜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的第十二届毕业生。
    ⑦蔡鸿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的第十四届毕业生。
    ⑧景恩棫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的第十五届毕业生,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返国。
    ⑨唐棣春为天津海军医学校的第十届毕业生。
    ⑩张李明贞,系汉口普爱医院护校毕业,湖北汉口人。来津后,张李明贞担任天津济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的校长,并兼马大夫纪念医院主任护士长。
    ①张维华:“马大夫纪念医院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八辑,第152页。
    ②天津市档案馆主编:《天津老教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③徐亚伦:“天津水阁医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八辑,第157页。
    ①来新夏、陈卫民:《天津的人口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②(英)弗雷德里克·F·卡特拉特、迈克尔·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陈仲丹、周晓政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③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卫生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④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卫生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⑤除霍乱、白喉、猩红热等疾病被明确地指出病名外,当时的文献多将各种传染病笼统地称为时疫。天津地区的时疫主要是指:肠热症、天花、麻疹、肺炎等春夏多发病。
    ①来新夏、陈卫民:《天津的人口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②(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③(法)伯纳·布立赛:《1860:圆明园大劫难》,高发明、丽泉、李鸿飞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④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5页。
    ①(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0-91页。
    ①佚名:《天津事迹纪实闻见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页。
    ②佚名:《天津事迹纪实闻见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③(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①(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②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4页。
    ③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8页。
    ①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8页。
    ②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8页。
    ③佚名:《天津事迹纪实闻见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①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6页。
    ②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7页。
    ③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5页。
    ④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7页。
    ⑤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2-63页。
    ①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9页。
    ①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倪瑞英,赵克立,赵善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倪瑞英,赵克立,赵善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70-171页。
    ③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倪瑞英,赵克立,赵善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①(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4页。
    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倪瑞英,赵克立,赵善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836页。
    ①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倪瑞英,赵克立,赵善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660页。
    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倪瑞英,赵克立,赵善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814页。
    ③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倪瑞英,赵克立,赵善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813页。
    ①(英)弗雷德里克·F·卡特拉特、迈克尔·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陈仲丹、周晓政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127页。
    ②今作苏伊士。
    ③载沣:《醇亲王使德日记》,丁山整理,《近代史资料》(总73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50页。
    ④这里使用“华人自办“一语其实并不准确。海关是西方列强侵入中国后才出现的一个新机构,所以从一开始这个机构就一直操纵于外人之手,有清一代这种情况都未曾改变。这样一来,属于海关所辖事项的港口检疫也就不可能完全由国人自办。然而,尽管近代中国海关的权柄实质上由外人把持,但在名义上,这些外人还是在为清政府“服务”。但都统衙门治下的天津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国政府的管辖,形成了一块完全由外国操控的“飞地”,中国政府从1900年6月至1902年8月对天津无论于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失去了发言权。
    ⑤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卫生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①《天津防疫章程》,《东方杂志》,光绪34年(1908)第4期,第44页。
    ②裴志理,生卒年不详,1880年前后来华,医师,隶美国公理会。参见黄光域编:《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18页。
    ③《大沽查船验疫章程》,《东方杂志》,光绪34年(1908)第4期,第45页。
    ④《大沽查船验疫章程》,《东方杂志》,光绪34年(1908)第4期,第45页。
    ①《大沽查船验疫章程》,《东方杂志》,光绪34年(1908)第4期,第45页。
    ②《天津防疫章程》,《东方杂志》,光绪34年(1908)第4期,第44页。
    ③余新忠编:《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2009年,第337页。
    ①(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王佩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1页。
    ②(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王佩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1-12页。
    ①傅斯年:《所谓“国医”》,《独立评论》,第一一五号,1934年8月26日。
    1.天津市档案馆:“接收马大夫纪念医院事项档”,目录号:1,案卷号:1284全宗号:115,档号:J115-1-1284-20
    1.《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
    2.《教务杂志》(China Recorder)。
    3.《现代评论》。
    4.《独立评论》。
    5.《湘报》。
    6.《大公报》。
    7.《益世报》。
    8.《申报》。
    9.《东方杂志》。
    1.曾纪泽:《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2.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任青、马忠文整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3.王韬:《王韬日记》,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载沣:《醇亲王使德日记》,丁山整理,《近代史资料》(总73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5.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鲁迅:《鲁迅日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7.吴自牧:《梦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徐一士:《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曾国藩:《曾国藩日记》,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11.佚名:《天津事迹纪实闻见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董含:《三冈识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王宝平主编、刘雨珍、孙雪梅编:《晚清东游日记丛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4.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5.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16.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尚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
    2.《列子》,贾二强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吕氏春秋》,张双棣、张万彬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国语》,赵望秦、张艳云等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5.《四书》,刘俊田、林松等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司马迁:《史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7.班固:《前汉书》,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四库备要》缩印版。
    8.范晔:《后汉书》,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四库备要》缩印版。
    9.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0.徐天麟:《东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11.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2.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3.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14.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6.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17.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8.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19.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0.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缩印版。
    2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版。
    22.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社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经部(2)》,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23.《钦定大清会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
    24.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1.《李鸿章全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2.《曾文正公全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3.《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张侠、杨志本、罗澍伟等编:《清末海军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
    5.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高时良、黄仁贤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韩琦、吴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简明基督教百科全书》,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2年版。
    9.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0.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近代中国报道(1839-1919)》,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2.黄光域编:《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洛伊斯·N·玛格纳:《生命科学史》,李难、崔极谦、王水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4.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15.(美)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城、王皖强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鞠方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7.(美)亨特:《旧中国杂记》,沈正邦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美)丁韪良:《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恽文捷、郝田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0.(英)马戛尔尼:《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刘半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英)马礼逊夫人编:《马礼逊回忆录》,顾长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英)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蒋重跃、刘林海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3.(俄)D·马克戈万:《尘埃》,脱启明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4.(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书札》,芸琪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25.(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满洲十年(1883-1893):沈阳医学传教士的故事》,张士尊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年版。
    26.(法)樊国梁:《燕京开教略》,北京:救世堂刊本,1905年。
    27.(法)李明:《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郭强、龙云、李伟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28.杨学为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五卷<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八辑。
    30.贾长华主编:《六百岁的天津》,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1.(美)本杰明·艾尔曼:《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王红霞、姚建根、朱莉丽、王鑫磊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32.雷雨田主编:《近代来粤传教士评传》,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
    33.林金水主编:《台湾基督教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版。
    34.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教科文卫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5.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36.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澳门:澳门文化司出版,1992年版。
    37.(美)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史景迁:《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陈恒、梅义征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
    39.李志刚:《百年烟云沧海一粟——近代中国基督教文化掠影》,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40.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蔡咏春、文庸、段琦、杨周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41.(法)古伯察:《中华帝国纪行——在大清帝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历险》,张子清等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42.王韬、顾燮光等编:《近代译书目》,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43.天津市档案馆主编:《天津老教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侯杰、王昆江编著:《醒俗画报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杨炳延主编:《旧京醒世画报》,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46.金天翮:《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7.黄本骥:《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8.(意)艾儒略:《职方外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49.马钊主编:《1971—2006年美国清史论著目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0.(英)雷穆森:《天津——插图本史纲》,许逸凡、赵地译,《天津历史资料》1964年第二期。
    51.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天津历史资料》第五期。
    52.李亚舒、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3.黄勇编著:《回眸晚清——<点石斋画报>精选释评》,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年版。
    54.安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吴汝纶考察日本学制史料》,《历史档案》,1993年第1期(总第49期)
    5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6.(美)丁韪良:《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恽文捷、郝田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天津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卫生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58.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所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9.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倪瑞英,赵克立,赵善继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60.魏源:《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1.刘精民收藏:《光绪老画刊——晚清社会的<图画新闻>》,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1.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
    2.李梃:《医学入门》,扫叶山房刻。
    3.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
    4.李延安:《外国医学史概论》,《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版。
    5.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第三编·科学技术史类<79>),上海: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版。
    6.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7.任锡庚:《太医院制》,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8.范行准:《明末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华医史学会钧石出版基金委员会刊印,出版日期未注明。
    9.(英)哈士烈:《体用十章》,孔庆高、高继良笔译、(美)嘉约翰校正,光绪十年刻本。
    10.《皮肤新编》,(美)嘉约翰口译,光绪十四年刻本。
    11.《西医眼科》,光绪六年刻本。
    12.《泰西学校论略》,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13.《割症全书》,(美)嘉约翰口译,光绪十六年刻本。
    14.(意)熊三拔:《泰西水法》,《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
    15.郑迈庵编辑:《中国医门小史》,民国二十二年刻本。
    16.李经纬主编:《中外医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9.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20.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1.(美)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美)费侠莉:《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甄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郭霭春编:《中国医史年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4.(意)卡斯蒂廖尼:《医学史》,程之范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6.吴谦等编:《医宗金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版。
    27.窦志芳:《<医林改错>注释及临床应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28.高新彦、郝保华主编:《血府逐淤汤——现代应用与研究》,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版。
    29.唐宗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30.唐宗海:《本草问答》,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31.凌锡森、何清湖主编:《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版。
    1.《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赫梯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十二铜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法)迭朗善译:《摩奴法典》,马香雪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程树德:《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6.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窦仪等:《宋刑统》,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8.沈之奇:《大清律辑注》,李俊、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祝庆祺、鲍书芸、潘文肪、何维楷编:《刑案汇览三编》,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0.宋文质主编:《卫生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906—1910)》,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12.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张星烺:《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美)魏若望:《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父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吴莉苇译,郑州:河南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3.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科学启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5.谭嗣同:《仁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郑观应:《盛世危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鲁迅:《鲁迅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钱钟书:《钱钟书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陈愉秉、袁嘉等译,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版。
    13.(美)史景迁:《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版。
    14.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
    15.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6.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7.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8.齐小新:《口述历史——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曹增友:《传教士与近代科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20.(美)多米尼克·士风·李:《晚清华洋录——美国传教士、满大人和李家的故事》,李士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3.谭树林:《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4.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25.陈国强、林嘉煌:《人类学与应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26.(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利》,冯文光、刘敏、张毅译,北京:中央编译社,2003年版。
    27.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29.郝秉键、李志军:《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年版。
    31.(丹)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鲁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3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3.(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王佩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4.(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乙种>·小说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根据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初版影印。
    36.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7.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8.(美)汪同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39.(美)何凯立:《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陈建明、王再兴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戚印平:《日本早期耶稣会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1.高睎:《德贞——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美)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温洽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3.史书美:《现代性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4.(英)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迈克尔·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陈仲丹、周晓政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45.陈胜崑:《医学·文化·民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6.杨殿奎、夏广洲、治金编:《古代文化常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47.陈衡哲:《西洋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8.刘善龄:《西洋风——西洋发明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9.(英)维克托·基南:《人类的主人》,陈正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0.来新夏主编、陈卫民编著:《天津的人口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1.(法)伯纳·布立赛:《1860:圆明园大劫难》,高发明、丽泉、李鸿飞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3.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54.柯灵主编、冯金牛编选:《窗外的春光—<人间世>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5.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著:《基督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6.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赵璞珊:《西洋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2.王吉民:《英国博物院所收藏中文医书目录》,《医史杂志》,一九五二年第四卷第四期。
    3.吴云波:《恽铁樵生平和学术思想》,《中华医史杂志》,1991年第21卷第2期。
    4.田涛:《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专业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5.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6.曹丽娟:《试论清末卫生行政机构》,《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4月第31卷第2期。
    7.李传斌:《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史学月刊》,2002年第10期。
    8.张慰丰:《早期西洋医学传入史略》,《中华医史杂志》,1981年第11卷第1期。
    9.金宝善:《民国以来卫生事业发展简史》,《医史杂志》,1948年第2卷第1、2期合刊。
    10.杨家茂:《牛痘初传我国史略及其意义》,《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20卷第2期。
    11.陆明:《上海近代西医教育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1年第21卷第3期。
    12.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六),《中华医史杂志》,1953年第1号。
    13.刘泽生、刘泽恩:《嘉惠霖和博济医院》,《中华医史杂志》,2004年1月第34卷第1期。
    14.王吉民:《伯驾利用医药侵华之史实》,《医史杂志》,1951年第3卷第3期(复刊版)。
    15.刘德荣:《近代西洋医学传入福建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2年第22卷第1期。
    16.张耀德:《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医药卫生概况》,《中华医史杂志》,1992年第22卷第3期。
    17.核堂:《人身说概底本之发现》,《医史杂志》,1948年第2卷第3、4期合刊。
    18.刘德荣:《近代福建的西医教育》,《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1月第31卷第1期。
    19.刘玉书:《试谈我国历代医事考核》,《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12卷第4期。
    20.高田、哈鸿潜:《台湾早期之教会医学》,《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4月第25卷第2期。
    21.杨华祥、田文、刘运祥、申维正、林有基:《近代西洋医学传入烟台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4月第25卷第2期。
    22.毛光骅:《基督教在河南省的传播与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10月第25卷第4期。
    23.高睎:《德贞的西医学译著》,《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10月第25卷第4期。
    24.朱德明:《近代上海租界卫生史略》,《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1月第26卷第1期。
    25.陆明:《上海近代西医医院概述》,《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1月第26卷第1期。
    26.赵璞珊:《纪念伍连德医学博士》,《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4月第26卷第2期。
    27.陈永生、张苏萌:《晚清西医学文献翻译的特点及出版机构》,《中华医史杂志》,1997年4月第27卷第2期。
    28.夏东民、龚政、张孝方:《博习医院(苏州)始末》,《中华医史杂志》,1997年4月第27卷第2期。
    29.李任先、刘小斌:《中医近代史述评(1840-1949)》,《中华医史杂志》,1992年第22卷第1期。
    30.陈凤林、刘士英、梁峻、杨津林、姜永春:《北京道济医院考略》,1998年7月第28卷第3卷。
    31.梁润英、王国富:《河南省近代医学教育发展概略及启发》,《中华医学杂志》,1999年1月第29卷第1期。
    32.卢平:《西医东渐后我国近代的女子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杂志》,1999年1月第29卷第1期。
    33.周典恩、郭志超:《近代福建基督教教会医院西医教育之初探》,《中华医史杂志》,2005年7月第35卷第3期。
    34.邓绍根:《中国第一台X光诊断机的引进》,《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4月第32卷第2期。
    35.王吉民:《尹端模传略》,《医史杂志》,一九五一年第三卷第一期(复刊号)。
    36.王吉民:《谈中国最早第一种医药期刊<西医新报>》,《医史杂志》,1952年3月第4卷第1期。
    37.丁鉴唐:《清代王清任对于解剖学的贡献》,《中华医史杂志》,1955年第4号。
    38.彭卫:《秦汉时期医制述论》,《中华医史杂志》,1988年第18卷第2期。
    39.李传斌:《李鸿章与近代西医教育》,《安徽史学》,2001年第3期。
    40.李传斌:《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史学月刊》,2002年第10期。
    41.冯天瑜:《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述评》,《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42.龚纯:《中华民国的卫生组织(1912-1949》,《中华医史杂志》,1989年第19卷第2期。
    43.高潮、李宗臣、陈一彦:《湖北近代西医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88年第18卷第1期。
    44.杨上池:《30年代的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与伍连德博士》,《中华医史杂志》,1988第18卷第1期。
    45.崔莲玉:《清末卫生警察的创立及历史作用》,《中华医史杂志》,1988年第18卷第2期。
    46.朱光华:《清末的京城官医院》,《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第15卷第1期。
    47.哈恩忠:《清末陆军部兴办军医学堂》,《历史档案》,1999年第1期(总第73期)。
    1.Angela Zito, Tani E. Barlow. Subject and Power in Chin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94.
    2.Charles Homer Haskins. The Rise of Universitie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3.Chas.C.Selden. The Story of the John G. Kerr Hospital for the Insane, Chinese MedicalJournal, No.52, November,1937.
    4.Christian Henriot. Shanghai,1927-1937: Municipal Power, Locality, and Modernization,Trans by Noel Castelino, Carlifornia: The University of Carlifornia Press,1993.
    5.Charles O. Hucker.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Beijing: BeijingUniversity Press,2008.
    6.Douglas Robertson Reynolds. China,1898-1912: 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7.F.C.Yen. Medicine of the Future in Chin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No.50,1936.8. Foreign Missionary Containing Particular Accounts of the Foreign Missions of thePresbyterian Churches and Selected Articles from the Missionary Publication of OtherProtestant Churches. New York: Mission House.
    9.George B. Stevens, W. Fisher Markwick. The Life, Letters, and Journals of Rev. and Hon.Peter Parker, M.D., Wilmington, Delaware: Scholarly Resources, Inc.,1972.
    10.Geoffrey Chaucer. The Canterbury Tal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Press,1995.
    11.George Thomas Kurian. The Testament Christian Dictiona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2005.
    12.Jean-Paul Wiest. Maryknoll in China: A History,1918-1955,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1988.13.G. R. Williamson. Memoir of the Rev. David Abeel, D.D., Wilmington, Delaware: ScholarlyResources, Inc.,1972.
    14.John Fitzgerald.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Standford, Car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5.Judith T. Shuval, Judith H. Bernstein. Immigrant Physicians: Former Soviet Union Doctorsin Israel, Canad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Publishers,1997.
    16.Kathryn Bernhardt, Philip C. C. Huang. Civil Law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Californi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7.K. Chimin Wong. Four Famous Missionary Doctors From Edinburgh, Chinese MedicalJournal, Vol.1, No.3&4, March1948.
    18.Kenneth Scott Latouret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Riverside Press,1946.
    19.Mrs. Bryson. John Kenneth Mackenzie: Medical Missionary to China, London: Hodder andStoughton.
    20.Paul Starr.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Medicine, BasicBooks: A Division ofHarperCollins Publishers,1982.
    21.Sheryl Feutz-Harter. Nursing and the Law, Wiscons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ystems, Inc.,1997.
    22.Sir Michael Howard, Wm. Roger Louis.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3.Suzanne Wilson Barnett, John King Fairbank. Christianity in China: Early ProtestantMissionary Writing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4.William Lockhart.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 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Experience, London: Hurst and Blackett, Publishers,1861.
    25.William Warder Cadbury, Mary Hoxie Jones. At the Point of A Lancet: One Hundred Years ofCanton Hospital (1835-1935),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Limited,19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