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影视就被运用到记录不同文化和行为中去。人类学界对于用文字语言写成的田野民族志文本已经非常熟悉,相比之下,用影视手段来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表达在民族志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人们对影视画面语言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人类学者对怎么越来越得心应手地运用画面语言来进行学术创作,使影视人类学逐渐走向成熟,本文选题是这个成熟过程中的一次理论思考和行动实践。
     笔者在田野观察中,拍摄了一部人类学纪录片《神农溪的冬天》,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论述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本文绪论部分对本论题选题缘由、意义、相关问题学术研究现状以及本文主旨内容及创新、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做了介绍,然后分五章来论述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第一章论述人类学田野作业与影视表达的含义;第二章从人类学和影视艺术层面讨论人类学田野影视表达的基本原理;第三章结合人类学电影《神农溪的冬天》的摄制创作论述如何用具象的影视语言表达抽象的人类学意义;第四章结合自己实践讨论了人类学纪录片的传播、交流与批评,指出人类学电影的播放、观众对电影的信息反馈、作者自身的反思应该是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的一个重要层次,应该把这一层次作为人类学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来加以分析;第五章是作者在本论题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对影视人类学发展空间的思考,作者分析了影视人类学当下面临的困惑,并从对话理论角度论述了解决这些困惑的办法,前瞻了影视人类学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论文认为,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不仅仅是民族志影片的摄制,本文从影视传播学的角度反观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将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影视文本的构建(人类学电影的摄制),第二个层次是人类学影视民族志文本的传播与反馈,第三个层次是作者的反思。只有把文本传达给观众,接受观众的反馈并由此促成作者的反思、形成新的认识,才能有完整意义的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只有这种完整意义的表达才能传达人类学知识,让人类学电影的传播加深跨文化理解,并具有促成新的意识形成的潜能。
     本文用人文学科中特别是在文学与传播学中新兴应用的“对话”理论来反思文化相对论的理论缺陷:文化相对论倾向于理解欣赏各种文化,否定真理的存在,文化相对论中“存在便是合理”的观点还可能导致文化中道德的缺失;对话理论倡导在“各种喧哗的声音中探求真理”。对话理论肯定真理的存在,并主张通过不同观点的积极争论来寻求真理。本文提出应该把“对话”理论用于指导人类学田野作业和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交流。本文用对话理论解释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思想,强调除了学理之外,人类学这一研究“人”的学科应该具有的人文情怀。
     总之,对话理论所倡导的理念应该贯穿于人类学田野影视表达的全过程。人类学田野作业中需要对话,研究者需要摒弃学者所谓的客观冷静而与研究对象展开对话,将田野知识的感知过程呈现出来并加以反思;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需要对话,这对于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单一的、线型的人类学电影表达模式有着极大的参照和启迪意义;人类学电影的传播需要对话,这对于我们打开相对封闭的影视人类学的大门有着推动作用;影视人类学的应用需要对话,对话理念推动着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介入,这是人类学知识回归大众的过程,是人类学服务于人类和平、繁荣的目标践行。
Since the birth of films at the end of19th century, video products have been usedto record a variety of cultures and behaviors. Literal field ethnography has been wellknown in the anthropology. By contrast, the film field ethnography is being marginal allthe time. As more and more understandings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film languages,anthropologists can perform the academic creation in film languages with higherproficiency. As a result, the film anthropology is being more developed. The topic of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the development of film anthropology.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has produced an anthropological film “The Winterof Shennong Stream” in the field observation discussing the film expression ofanthropological fiel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making films.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the film expression of the anthropology in five chapters. The introductory chapterdiscusses why this title is select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current researchingsituation of the relevant issues, the main content and creative details, the theories andmethods applied by the author.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 of theanthropological field work and the film expression. The third chapter elaborates thefundament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field film expression in respect of anthropology andarts of movie and television. The fourth chapter expounds the method of the filmproduction in the anthropological film making process of “The Winter of ShennongStream”.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riticism to the anthropological filmscombining the film propagation and dialogu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laying of theanthropological films, the feedbacks from the audiences of the films and the filmmakers’ introspection should b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anthropological field filmexpression which should be analysed as a part of anthropological culture research.
     It is consider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at the film expressions of the anthropologyfield is not only the film makinge of anthropoloyg films. The author divides the filmexpressions of anthropology field into three levels from the angle of the film communica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lm texts (the production of anthropologyfilm), the communications and feedbacks of the film texts and the film makers'introspections. When the texts have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audients, the film makersthen receive the feedbacks from the audients,new concepts could be created after theself-reflection. The whole process can be called a complete process of film expressionof anthropological field. Only this complete process of presentation can diffuse the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s, deepen the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s in thecommunications of the anthropological films and facilitates the creation of the newconcepts.
     This dissertation uses the dialogue theory, a theory newly applied in the humanitiesespecially the communication, to introspect the theory limitations of culture relativism.The culture relativism leans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negatesthe existence of truth in which the view of "existence in possible" would cause thedeficiency of morality in the culture. On the contrary, the dialogue theory affirms theexistence of truth and proposes to “investigate the truth in the hubbub” which means toseek the truth in the active arguments among varieties of viewpoints. It is pointed out inthis dissertation that the dialogue theory should be applied to guide the field work andthe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documentary films. The dialogue theory canalso explain Fei HsiaoTung's concept of "the anthropology marching toward the people"which emphasizes that "anthropology", a subject of studying human beings, should havehumanities except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In a word, the concepts which the dialogue theory proposes should be applied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field expressions of the anthropological field. Theanthropological field work needs dialogue and the investigators need to talk to theobjects of study abandoning the so called impersonality and calm and present theperceptual processing of field knowledges which should be introspected consequently.The film expressions of anthropological field need dialogue, which will challenge andeffect the long-term simplex and linear models of anthropological film expressions. Th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nthropological films need dialogue which would promote toopen the relatively closed door of the visual anthropology.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visualanthropology need dialogue which promotes the the value involvement in the studyprocess that the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s come back to the public and serve human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引文
1庄孔韶:《文化与性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3页。
    2张江华、李德君等:《影视人类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3鲍江:西方人类学电影述评,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第66页。
    1邓启耀:视觉表达与图像叙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庄孔韶、冯跃,《我妻我女》:一个教育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展示,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07页。
    1巴赫金蓍,晓河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第390页。
    2巴赫金蓍,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3-344页。
    3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导言”,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庄孔韶:《文化与灵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2王建民:《民族志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第40页。
    1Elizabeth Chiseri-Strater and Bonnie Sunstein,, Field Wor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Reseach, Upper Saddle Rever,N.J.Prentice Hall,1997.
    1费孝通,《从马林诺夫斯基老师学习文化的体会》,周星等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
    2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201页。
    1[美],保罗·拉比诺著,高丙中、康敏译,《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2页
    1[英]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张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345页。
    2[美]费斯克主编:《关键概念》,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第241页。
    3[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页。
    1庄孔韶,《“虎日”的人类学发现与实践——兼论《虎日》影视人类学片的应用新方向》,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63页。
    1[美]伯杰:《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46页。
    1(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2《普多夫金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第71页
    1(<美>威廉.S.萨哈金著。周晓虹等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
    2(匈)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3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1(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周宪、许钧主编,商务印书馆第47、48页。
    1[美]卡尔·海德,《影视民族学》,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76页。
    1《视觉对话——兰州2002年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杨建新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陈刚《人类学纪录片与纪录片互动的发展》P35-41
    1[美],保罗·拉比诺著,高丙中、康敏译,《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第2页
    1[美]卡尔·海德,《影视民族学》,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30页。
    1[美]卡尔·海德,《影视民族学》,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37页。
    1徐志祥,《影视艺术论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第41页。
    1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9页。
    2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7月,第79页。
    1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45页。
    1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5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版,第527页。
    1林少雄:《纪录影片的文化历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3页。
    2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6页。
    1[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周宪、许均主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第86页。
    2王辉,《纪录片:想法与做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第8页
    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95页。
    1杨光海,《民族影志田野集录》,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第350页。
    1Prince: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7,P60
    1邓启耀主编:《视觉表达:2002》,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153页。
    1马尔库斯,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111页。
    1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1巴赫金蓍,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版,第343-344页
    1马尔库斯,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1页。
    1卡尔·海德.田广,王红译.影视民族学[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第189页。
    2Rouch· Jean.The Camera and Man. Paunt Hockings Editor.Principles of risaul Anthropology(Secondedition).Mouton de Gruyter,1955.P16.
    3陈景原,《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人分会工作报告》,民族学通讯第137期,第14页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1周大鸣:《迈向21世纪的中国人类学》,新华文摘,2006年第12期,第94页。
    2周大鸣:《迈向人民的费孝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62页。
    1池田大作:《我的人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页。
    2AM.Ervin,Applied Anthropology:Tools and Perspectives for Contemporary Pratice. Person Education Inc,2005,P2.
    3庄孔韶:《行旅悟道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页。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选编:《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吴泽霖主编,《人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4、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庄孔韶:《文化与性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庄孔韶:《行旅悟道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8、[英]阿兰·巴纳德,王建民、刘源、许丹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华夏版社,北京,2006年版。
    9、[英]贝特森:《纳文》,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版。
    10、[美]拉比诺著,高丙中、康敏译《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1、[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2、[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高丙中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3、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杨光海:《民族影志田野集录》,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6、《文化之眸: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影展》,2009年版。
    17、[美]卡尔·海德田广,王红译《影视民族学》中央民放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8、王海龙:《视觉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版。
    19、[美]保罗·霍金斯主编,王筑生、杨慧、蔡家麒等编译,《影视人类学原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张江华、李德君等编著《影视人类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
    21、邓卫荣、刘静:《影视人类学———思想与实验》,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2、卜道:《台湾的影视人类学》,《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
    23、杜荣坤、肖锋主编:《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24、邓启耀主编:《视觉表达:2002》,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5、杨建新主编,《视觉对话——兰州2002年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
    26、关方方、恩和巴雅尔主编,《视觉纪录——内蒙古2005’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7、罗贻荣:《走向对话文学·自我·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版。
    28、[俄]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版。
    29、[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0、[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1、[俄]巴赫金:《周边集》,李辉凡、张捷、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2、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英]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张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版。
    35、[美]伯杰:《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
    36、林少雄:《纪录影片的文化历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38、[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39、[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周宪、许均主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0、王辉,《纪录片:想法与做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版。
    41、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42、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43、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45、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46、徐志祥:《影视艺术论说》,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7、刘文、曾祥敏:《电视摄影创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48、侯洪等著:《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钟大年、雷建军:《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50、任远:《电视编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2、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53、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李建强,《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5、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
    56、董小英:《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7、Layton R. The Anthropology of Ar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58、 Enfield N J.Ethnosyntax: Exploration in Grammar and Culture,NewYo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9、Geertz C.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e,Basic Books,1973.
    60、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61、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2、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63、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4、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65、黄中模、管维良:《中国三峡文化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版
    66、[美]罗伯特·C·尤林著,何国强译:《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吴忠民:《社会公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8、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张正明:《长江流域民族格局的变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0、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1、章海荣:《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美]丹尼·L.乔金森著,龙筱红、张小山译:《参与观察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3、[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王松涛译:《论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4、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德]贝塔斯曼出版公司编,邵君牧等译,《世界电影全纪录》,南方出版社,2001年版。
    1、蔡家麒:《中国影视人类学40年回顾》,《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2、庄孔韶、冯跃:《我妻我女》:一个教育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展示,《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张小军:《民族志方法的互补性》,《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2年8月24日。
    4、费孝通:《从马林诺夫斯基老师学习文化的体会》,周星等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5、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5月。
    6、周兴茂:《关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基本原则———兼评〈影视人类学概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邓启耀:《视觉表达与图像叙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雷亮中:《人类学的影视表现———从保存到展现》,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9、艾菊红:《作为文化解释的人类影视片———人类学影视片发展走向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0、张辉《:用视听语言来揭示人类文化现象》,《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1、陈刚:《人类学纪录片与其本体——“人类学”和“纪录片”》,《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12、鲍江:《西方人类学电影史述评》,《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13、郝跃骏:《人类学电影的信息传递方式》,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杜,1998年。
    14、王庆玲:《关于人类学影视片摄制方法评述》,《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15、庞涛:《论现代视听科技在影视人类学中的应用》,《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6、徐菡:《中国影视人类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7、王海飞:《近三十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研究》,《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18、E. Richard So renson, Visual Records, Human Know ledge, and the Future,in Princip les of Visual Anthropology, Edited by Paul HockingsBerlin&New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5.
    19、[意]基奥齐著、知寒译:《民族志电影的起源》,《民族译丛》1991年第1期。
    20、于晓刚等:《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其理论框架》,《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21、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
    22、李忱:《对话:传播的本质回归》,《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23、彭宁:《大众传播媒介的对话意识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24、周大鸣:《迈向21世纪的中国人类学》,《新华文摘》2006年第12期。
    25、周大鸣:《迈向人民的费孝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6、祁晓冰:《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学解读》,《求索》2010年第7期。
    27、叶舒宪、彭兆荣、徐新建:《“人类学写作”的多重含义》,《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8、邱戈:《巴赫金理论的传播思想史意义》,《浙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9、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探寻文化表述的多重视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0、段建军:《论巴赫金的文化诗学》,《江西社会学科》2010年第10期。
    31、章柏青:《中国电影批评的困境与突围》,《当代电影》2011年第3期。
    32、曾军:《从“葛兰西转向”到“转型的隐喻”———巴赫金是如何影响伯明翰学派的》,《学术月刊》2008年第4期。
    33、王怡红:《“得一门而入”———对话研究及其方法论指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
    3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沈清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杨钢元:《论影像编码的四种基本方式》,《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l期。
    36、刘晓春:《民族志写作的革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
    37、范志平:《寻找文化人类学和影视艺术的结合点》,《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38、[德]渥尔夫·胡斯曼《影视人类学和主流人类学——未来的展望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39、[加] A·巴列克西著、关学君摘译:《民族志影视片与博物馆——历史及概况》,《民族译丛》1986年第2期。
    40、[意]P·基奥齐著、知寒译:《民族志电影的起源》,《民族译丛》1991年第1期。
    41、梁丽霞:《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的困惑与前瞻》,《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2、陈学礼:《论民族志电影的真实》,《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43、蔡家麒:《民族志电影的重方法》,林超民主编《民族学评论》,2005年出版。
    44、杨光海:《谈民族学影视剧本的编写、人类学电影导演基础》,《影视人类学论文译文和资料选编》,1995年出版。
    45、稚桐:《不浪费的人类学思想实践》,《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7期。
    46、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
    47、李良品:《古代三峡水上交通开发对经济的影响》,《重庆交通学院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48、田敏、苗维亚:《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9、何星亮:《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互补》,《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50、崔莉:《三峡古代舟辑文化初探》,《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1、吴忠才:《旅游活动中文化的真实性与表演性》,《旅游学刊》,2002年第2期
    52、郑明:《中华帆船的回顾与展望》,《航海》2006年第4期
    53、张晓萍:《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
    54、江畅:《论人的社会角色》,《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
    55、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6、陆佳:《旅游目的地的跨文化交流与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6。
    57、乐可敏:《我国民俗旅游原真性价值取向下的开发路径探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8、魏晓文:《社会结构变迁与和谐社会构建》,《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
    59、傅樵:《论古代巴人的经济发展与赋税征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60、曾芳芳:《公正的社会结构:基于和谐社会语境的探求》,《哈尔滨市党委学报》2007年第1期。
    61、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4年。
    62、刘容:《三峡文明中民族融合趋势简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63、魏国彬:《分享人类学述评》,《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64、市冈安子:《论日本电视台民族志电影的制作方法》,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原理》中译本第2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田艳:《关于中国人类学影片创作的回顾与展望》,《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66、龚德全:《后现代语境中的民族志生产:一个困惑的追求》,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67、陈刚:《西方应用人类学最新发展述评》,《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68、徐新建.《回向“整体人类学”》,《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69、董小英:《重读巴赫金——关于对话理论的几点思考》,《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第4期。
    70、李德君:《论人类学影视片的拍摄视角》,《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71、邓晓:《川江流域的物产、木船与船工生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2、李光庆:《人类学影片的美学精神及四种主要形式》,《电影文学》2011年第11期。
    73、丁海宴:《论人类学与人类学纪录片——重估影视概念之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74、陈家洋:《兰屿影像:台湾人类学纪录片管窥》,《中国电视》2011年第4期。
    75、贾丁:《民族学之于纪录片——纪录片<家族>创作体会》,《中国电视》2010年第2期。
    76、纳日碧力戈:《影视人类学今昔》,《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77、王清华:《影视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78、黄盛茂:《从<哭婚>谈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中国电视》2007年第1期。
    79、陈刚:《人类学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当代电影》2003年第3期。
    80、郭净:《影视人类学在云南的实践》,《民族艺术》1998年第4期。
    81、庞涛:《论现代视听科技在影视人类学中的应用》,《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82、李美萍:《当代西藏电影与人类学影像记录》,《电影文学》,2010年第18期。
    83、陈刚:《人类学纪录片与其本体——“人类学”和“纪录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4、刘达成:《跨世纪的中国影视人类学》,《云南社会学科》1998年第2期。
    85、刘芸:《影视人类学和主流人类学——未来的展望》,《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86、苏珊娜、冷凇:《守望纪录片的精神家园——访英国皇家人类学电影学会会长苏珊娜》,《中国电视》2006年第11期。
    87、陈刚:《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