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经典命题从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上为语文教学发展提出了理论要求,这对扭转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我主张”“我以为”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主张”和“我以为”的教学主张与科学性靠不上边,更与艺术性背道而驰。由于语文教育先天性的科学不足导致了人们对“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现实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但是课程改革十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不足和“少、慢、差、费”的教学现实。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案例研究等诸多方法,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试图为科学性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从而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找到理论的依据和现实的价值。
     文章共有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到第四章为正文部分,正文后是结语。正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第二章从反面揭示了语言训练所出现的问题,第三章从理论上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语言训练,第四章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推进语言训练。
     引言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语言训练的异变: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实践。本章从阐述问题开始,主要从语文课程性质之争和语文教学实践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论述了语言训练的异变。语文课程性质之争表现为文白之争、文道之争、工具思想之争和工具人文之争四种不同形式,每一次课程性质之争都从工具性批判开始,其背后体现了语文课程性质的逻辑困境、木体论困境和方法论困境。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现实一直卡着语文教育的脖子,具体表现在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三个层面,屡受诟病。语文教学知识目的论的现实体现了训练异变的内在逻辑。从语文课程性质到语文教学现实的演变,从工具性批判到教学现实的“少、慢、差、费”,从标准化的题海战术到课程改革将训练“踢出”课程标准,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训练异变的具体体现。
     第三章:语言训练的本质:基于语言的训练。本章从语言的内容、层次和基于语言训练的语文教学路径三个层面论述了语言训练的本质。索绪尔语言言语分立学说为语言训练研究提供了参考的视角,但语言言语统一对语文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为更好地体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语言的内涵就体现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言与言语相对,而广义的语言则包括狭义的语言和言语。语文教学中语言言语的统一体现在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对象和语文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分别与语言运用、语言作品和语言活动相对应。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体现为语识、语义、语用和语感四个层面的内容。语识即语文知识,作为背景知识而存在的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包括词义和句义。语用则是语言的运用,意指在特定语境义中运用语言而生成的意义。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性,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要求。在背景知识的作用下,通过语义和语用分析来培养和积淀学生的语言敏感性,以形成良好的语言修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基于语言训练的内在本质:借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方法指导和操作示范,使学生熟练掌握规范的技巧和要领,促进活动方式规范化。基于语言的训练表现为通过师生合作,在内容、方法和原理三个方面培养和积淀学生的语言修养,使语文教学体现出从知识到能力转变的训练路径。
     第四章:语言训练的开展:语文教学的实践变革。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践行语言训练,本章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四个范畴来展开。根据文体特征取向和个体创作取向所确定的语言训练路径,阅读教学通过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体现了基于文本的语言训练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实现语言训练的三维模式,实现贴近生活、体现观念和阐述文化的内在统一。口语交际教学则需要凸显口语的独特性,实现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
     结语: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两点尝试。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最后在结语中指出,语文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重构以语文教学内容为导向的语文教材和以交际理论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两个范畴体系中来。
The classical proposition that Chinese teaching is both a science and art has claimed theoretical requirement to change the teaching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Chinese teaching, which provides a new orientation to reverse the prevalent teaching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I believe","I think". Obviously, the teaching assertion of "I believe","I think" has no connection with science and is even in conflict with teaching art. While the above unscientific Chinese teaching leads to people'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lack, slowness, ineffectiveness and costliness in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Therefore, a curriculum reformation is emerged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Nevertheless, the past one decade hasn't viewed fundamental changes in unscientific and difficult Chinese teaching.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comparative research,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from the angle of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this paper laid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so as to dig o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language traning in Chinese teaching.
     This present paper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to forth chapter is the main text; and a conclusion is followed. The text is developed under a logical structure that raising questions, analyzing questions and solving questions. Chapter2revels the problems in language training from the opposite side; chapter3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language training; chapter4deals with how to develop language traning practically in Chinese teaching.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points out the origin, significance, research status, literature review,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two deals with the change of language training from curriculum philosophy to teaching practice. Starting from figuring out the problems, this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change of language training from the arguments on the nature of Chinese curriculum and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The arguments on the nature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cludes four types, namely, arguments between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form and meaning, instrument and thought, instrument and humanity. That all those arguments start from the instrumental criticism demonstrates the logical, ontology and methodological dilemma in the nature of Chinese curriculum. The lack, slowness, ineffectiveness and costliness in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which is presented in the teaching of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Chinese teaching knowledge teleology demonstrates the inner logic of training change. To be more specific, the change is showed in the shift from focusing on the nature of Chinese curriculum to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ing, from instrumental criticism to the difficult current situation, from standard "inscribes sea" to the excessive training deletion i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hapter3is concerned with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raining.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raining from the content, classifi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language. Saussure's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n language traning, however, the integration of both is more valuable for the present study. To make clear the distinction and conne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langue is considered in narrow and broad sense. In narrow sense, langue is different from parole; in broad sense, langue comprises both langue and parole in narrow sense. In Chinese teaching,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e and parole is embodied in teaching goals, teaching objects, teaching process which is corresponded to language use, language works and language activity respectively. Language training in Chinese teaching is permeated in language knowledge, language meaning,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sense. Language knowledge, like background knowledge, is the presupposition and basis in Chinese teaching; language meaning includes the word meaning and sentence meaning; language use focuses on meaning in context; language sense, the highest require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refers to our sensitivity to language. On the bass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teachers can cultivate students'language sense by analyzing language meaning and language use so as to form a good language accomplishment and then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and requirement. On this foundation,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raining that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tandard techniques and methods and to promote activity standardization by teachers' intentional, planned instruction and demonstration. In short, the key of Language training is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accomplishment in teaching content, methods and principle and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lection and gener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from knowledge-oriented to ability-oriented.
     Chapter4is devoted to explore how to develop language training. To figure out the efficient way of developing language training,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how to develop language training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text-oriented and individual-creation-oriented language training ways, reading teaching is focused on text such as discussing, practical and literary articles. To cultivate students'writing ability,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three-dimensional language training mode which pertains to the integration of life, idea, and culture. While the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should highlight the uniqueness of the oral communic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In conclusion, two attempts in Chinese curriculum reformation are summariz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Chinese curriculum reform needs to return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wo category which are the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oriented teaching material and Chinese teaching guided by communicative approach.
引文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0.
    ①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①斯宾塞.教育论.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43.
    ②吕权湘.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的问题.人民日报,1978.3.16.
    ①叶至善编.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56.
    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138.
    ③叶至善编.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9.
    ④叶至善编.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56.
    ①叶圣陶.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叶圣陶集(第1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47.
    ①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
    ②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7,18,20.
    ①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②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③何自然.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④单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⑤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⑥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1-233.
    ①王宁.汉涪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3):169-178.
    ②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③钱梦龙.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10):3-4.
    ①程翔.努力探索“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语文教学通讯,1999(1-2):14-15,37-38.
    ②王庆随.语文训练观研究.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③王伟奇.试论语文训练的理性构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④揭良玉.言语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论述.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①休谟.人性论.贾广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①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第2版).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23-24.
    ②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44.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18.
    ④达世平,沈光海编著.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164.
    ①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98.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36.
    ①莫雷.“德性内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小学德育,2012(1):23-24.
    ①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文汇报社论.1961.12.3.
    ②黄药眠.关于钻研语文课本中文学教材的几点意见.人民教育,1954(9):51-53.
    ①衡孝军.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1(6):75-77.
    ①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86.
    ②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
    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②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一卷)(第2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179.
    ①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37.
    ②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30-131.
    ③叶圣陶.叶圣淘语文教育论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138.
    ①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2007(7-8):4-7.
    ①倪文锦.基于语文新课程的两点哲学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10(8):34-41.
    ②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③顾明远编.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262.
    ①肖前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06.
    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71.
    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50-190.
    ①黄甫全编.课程与教学论学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3-110.
    ①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②顾明远编.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00.
    ③潘洪建.教学知识观.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93-94.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138.
    ②洪禹平,杨东平.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羊城晚报,1998.3.27.
    ①本节主要内容刊发在2012年第4期《教育实践与研究(B)》。
    ①王志凯,王荣生.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48.
    ①戴兢兢.中字语文口语交际教与学的现状透视.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6):13-14.
    ②金敏华.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5.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91.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①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169.
    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2.
    ③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1.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08,1827.
    ①马正平.21世纪作文教学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体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4):4-6.
    ①丁帆,杨九俊编.语文(必修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4-65.
    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7、18,20.
    ①王明建.训练:语文实践的教学发展.语文教学之友,2005(7):5-6.
    ①雷伟东.释“主导”.人民教育,2000(5):32-33.
    ①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
    ①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①保罗·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Ⅳ.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65.
    ②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
    ③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6-37.
    ④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7.
    ①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9.
    ②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1-42.
    ③高名凯.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8.
    岑运强等编.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①王希杰.语言本质的再认识.云梦学刊,1994(4):60-67.
    ②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1.
    ①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2.
    ②李葆嘉.论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和复归.语言文字运用,1994(3):22-28.
    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7.
    ②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1.
    ③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138.
    ①布鲁姆.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2.
    ②张振国编.教学目标实验与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6.
    ③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
    ①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②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①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966.
    ②顾明远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4780-4781.
    ①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刘民慧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60,87.
    ②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09.
    ①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33-34.
    ①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
    ①何自然.什么是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4):20-25.
    ②何兆熊.语用、意义和语境.外国语,1987(5):8-12.
    ②何兆熊.语用、意义和语境,外国语,1987(5):8-12.
    ③陈融.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外国语,1985(3):63-67.
    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1-233.
    ①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44.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48.
    ④夏征农,陈至立编.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939.
    ⑤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794.
    ①林崇德等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87.
    ②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5.
    ③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7.
    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7,18,20.
    ②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
    ③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慨况(上).课程·教材·教法.2012(3):45-49.
    ①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
    ①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46,35.
    ②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1,308.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0-52.
    ②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5.
    ①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3):169-178.
    ①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76.
    ①布鲁纳.教育过程.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31,47.
    ①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91,648.
    ②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54.
    ③顾明远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4364.
    ④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1.
    ⑤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491,57.
    ⑥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7.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7-138.
    ②钱梦龙.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10):3-4.
    ①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①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上海:华东师范夫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69.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问题.人民日报,1978.3.16.
    ①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58.
    ①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58.
    ②约翰.麦克道威尔.心灵与世界.刘叶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6.
    ①潘新和.语文:表现和存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60-61.
    ①卢棱.爱弥尔(上).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491.
    ②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27.
    ①彭聃龄编.普通心理学(第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9.
    乔·艾略特等.小说的艺术.张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2.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
    ①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41,211.
    ①尚明轩.孙中山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7.
    ①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②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
    ③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65.
    ①王荣生.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语文建设,2007(4):11-15.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
    ①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528.
    ②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527.
    ①教育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5.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4.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②钟文佳.汉语口语学(2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7.
    ①转引自: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180-181.
    ①巢宗祺编.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8-120.
    ①倪文锦.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11(9):57-59.
    ①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上).语文学习,2004(11):30-32.
    ①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1):4-6.
    ②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上).语文学习,2004(11):30-32.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78.
    ②转引自:钟文佳.汉语口语学(2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3.
    ①薛荣.论交际能力与交际策略.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1-52.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253-254.
    ①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6.
    [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夏征农,陈至立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3]顾明远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林崇德等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6]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休谟:《人性论》,贾广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1]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关子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2]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3]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4]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5]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6]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8]约翰·麦克道威尔:《心灵与世界》,刘叶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一卷)(第2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肖前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6]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叶至善编:《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年版。
    [5]张隆华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周庆元:《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柳士镇,洪宗礼编:《中外母语教材选粹》,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柳士镇,洪宗礼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柳士镇,洪宗礼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倪文锦,欧阳汝颖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潘新和:《语文:表象和存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7]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8]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0]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1]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王尚文:《语感论(修订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4]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5]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孔庆东等:《世纪末的尴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钟文佳:《汉语口语学(2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王志凯,王荣生:《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1]巢宗祺编:《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6]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7]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38]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9]金元浦:《文学解释学--文学的审美阐释与意义生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41]尚明轩:《孙中山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
    [42]戴卫.赫尔曼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希·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乔·艾略特等:《小说的艺术》,张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2]斯宾塞:《教育论》,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3]卢梭:《爱弥尔》,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布鲁纳:《教育过程》,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6]布鲁姆:《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宋广义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李定仁,徐继存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5]李定仁,徐继存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孙培青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张楚廷:《教学论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9]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2]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3]孙俊三编:《教育原理》,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石鸥:《教学别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7]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视界》,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熊传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丛立新:《课程论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3]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黄甫全编:《课程与教学论学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5]潘洪建:《教学知识观》,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6]维娜·艾莉:《知识的进化》,刘民慧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37]张振国编:《教学目标实验与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9]彭聃龄编:《普通心理学(第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1]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42]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3]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涂尔干:《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6]泰勒等:《社会心理学(第十版)》,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8]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乔姆斯基:《句法结构》,邢公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5]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高名凯:《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岑运强等编:《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何自然:《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10]单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束定芳编:《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Janice Yalden: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13]Cuy Cook:Princip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Penny Ur:A Course in Language:Practice and Theor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Geoffrey N.Leech: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16]Adrian Akmajian: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5thed), The MIT Rress,2001。
    [1]周庆元:《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概说》,《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第6期。
    [2]周庆元,胡绪阳:《如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3]周庆元:《承传与创新:语文教育改革的哲学思考》,《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6年第1期。
    [4]张楚廷:《课程与课程论研究发展的十大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
    [5]石鸥:《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6]石鸥:《素质教育取向研究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3期。
    [7]张传燧:《加强课程教材评价,推动课程改革》,《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7期。
    [8]张传燧:《教育过程中主体的作用及其转换》,《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
    [9]辛继湘:《生成性思维: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走向》,《教育评论》2003年第5期。
    [10]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11]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12]钟启泉:《我们的中小学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素养》,《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4期。
    [13]石中英:《绒默知识与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14]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5]王希杰:《语言本质的再认识》,《云梦学刊》1994年第4期。
    [16]李葆嘉:《论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和复归》,《语言文字运用》1994年第3期。
    [17]何自然:《什么是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4。
    [18]何兆熊:《语用、意义和语境》,《外国语》1987年第5期。
    [19]陈融:《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外国语》1985年第3期。
    [20]衡孝军:《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21]莫雷:《“德性内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小学德育》2012年第1期。
    [22]黄药眠:《关于钻研语文课本中文学教材的几点意见》,《人民教育》1954年第9期。
    [23]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上)》,《语文学习》2004年第11期。
    [24]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1期。
    [25]王荣生:《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语文建设》2007年第4期。
    [26]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建设》2007年第7-8期。
    [27]倪文锦:《基于语文新课程的两点哲学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8期。
    [28]倪文锦:《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9期。
    [29]薛荣:《论交际能力与交际策略》,《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0]戴兢兢:《中字语文口语交际教与学的现状透视》,《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第6期。
    [31]马正平:《21世纪作文教学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体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4期。
    [32]程翔:《努力探索“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1-2期。
    [33]钱梦龙:《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
    [34]雷伟东:《释“主导”》,《人民教育》2000年第5期。
    [35]王明建:《训练:语文实践的教学发展》,《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7期。
    [36]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上)》,《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3期。
    [37]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38]揭良玉:《言语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论述》,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39]王伟奇:《试论语文训练的理性构建》,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0]王庆随:《语文训练观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1]尹静:《语文教学内容课堂创生过程的问题探讨》,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2]金敏华:《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3]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文汇报》1961年12月3日
    [44]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问题》,《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45]洪禹平,杨东平:《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羊城晚报》1998年3月27日。
    [46]王庆环:《让语文教材更符合教育规律》,《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1日。
    [47]于坚:《本质主义思维该清算》,《南方周末》2012年9月20日。
    [48]百度百科:http://bake.badu.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