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审美经验”再认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审美经验”的凸显是现代美学发展历程中一个具有转折性的变化。对“美的本质”的思索与追问不再是主流话语,取而代之的是对审美经验的重视与研究。美学研究的命题和结构体系也相应发生了诸多变化,它们往往以审美经验作为构造其美学体系的出发点,或成为研究所有美学问题的重要支点。“审美经验”是个含义宽泛而又含混的概念,内涵缺乏严格限定,外延又极为模糊,用来称呼这种特殊经验的术语也并不统一。作为一种包容度极大、极具弹性的复合性范畴,对它的研究应当更宽泛、更自由,如果将“审美经验”简化或局限于某种狭义的或固定的类型并无益处。只有将之作为人类文化中的经验形式之一,即人类总体经验中一种更富有人性和人文精神意义的经验领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阐释审美经验的复杂问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学术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审美经验究竟是什么”,即回到传统,从中西美学宝库中寻找审美经验理论的丰富资源。通过梳理西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嬗变以及中国审美经验理论的本土传统,来寻绎审美经验范畴演变的历史与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审美经验”做出深入而全面的解读与释义。二是“立足当代,立足当下”,去研究活跃的审美经验。将审美经验研究与实际生活、现实语境结合起来,在丰富的审美实践中去体会其新特点、新变化、新问题、新构建;并尝试将审美经验作为理论工具,对相关理论问题、现实问题作出分析解读。在问题的选择上,本文始终抓住审美经验从抽象化→具体化→多元化;由分离式的有距离的静观转向介入式的积极参与;由自律、非功利、狭义、限定转向他律、多元、实用、日常这样一个变化特点。即无利害的、静观的审美经验的终结,以及开放、多元、丰富、连续、超越的审美经验的重构这样一种变化;并以审美经验的“复合间性”特征为线索,选择审美经验与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与公共领域、与生态、与文学艺术这样几组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维度与关系;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研究审美主体之间、主体与对象之间、主体与生活世界之间具有交互性的对话关系,去展示审美经验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的终结与重新开启。
     全文除了引言部分,共分六章。
     第一章:“审美经验”范畴探析。本章首先对“经验”的基本义和引申义的几种代表性说法进行梳理;并将“审美经验”的众多概念界定进行了简单列举和分析。接着对西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嬗变以及中国审美经验理论的本土传统加以概括和总结。最后一节,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五个层面和维度对“审美经验”的基本规定性进行了描述。
     本章提出:对“审美经验”的研究长期存在着偏差,审美经验要么被限定在哲学的框架下,要么被简化为心理学的附庸,审美经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长期被割裂。西方审美经验范畴大致经历了由心理学分析→实用主义描述与现象学还原→分析主义语言学批判→新实用主义恢复与后现代解读这样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也是审美经验范畴由建构→发展→解构→重构的历程。与西方美学传统迥异,中国美学鲜有对“审美经验”纯粹形而上的追问与探究,却代之以大量体悟式艺术经验的描绘与阐发。中国古典美学众多概念和范畴的提炼,都是建立在对具体文艺作品特有的体验和感悟基础之上。超功利、自律性的“审美经验”萌芽于20世纪初期的中国美学思想中。审美经验的特质和心理机制问题,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美学探讨的重要主题。20世纪中期的美学大讨论中,建立在唯物主义美感论基础上的非自律性审美经验理论盛行,审美经验问题一度被狭窄化为美感问题和简单的唯物认识论和反映论问题。实践论基础上的审美经验研究则呈现出体系化的建构,他们对审美经验的新见解建立在“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的基本观点之上。20世纪后期,审美经验研究则呈现出开放、普适、兼容的现代形态。总的来说,审美经验是主体之间、主体与对象之间、主体与生活世界之间在相互理解、交往对话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不断丰富和衍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经验形态。从结构形式、文化内涵、个性特征、生成语境、意义价值等五个层面和维度考察,审美经验具有形式上的超越性、内涵上的包容性、个性上的整合性、语境上的互动性以及指向未来的价值精髓。
     第二二章:审美经验与市场经济的联姻与博弈。本章通过分析审美经验所处的当下语境;进而揭示物化阴影下审美经验的悖论式实现以及消费社会审美经验的重大转向;最后通过“身体产业”、“体验经济”、“时尚产业”的发展来揭示审美经验与市场经济运作之间极为复杂的内在关联和互动。
     本章提出:审美经验的探讨,无法回避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宏大而现实的时代背景审美文化非但无法与市场经济摆脱干系,并常常可以经由市场运作而走进日常生活。而审美经验更是在市场原则与现代性资本逻辑崛起的语境下有了新的转向,表现为与视像联袂的快感经验、狂欢经验、欲望经验;“同质同构”、“共时生成”的标准化经验;物质主义与功利性凸显的现实感性经验;身体高度参与的介入式经验。审美经验对市场经济及其运作也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融入到被功利浸润的审美经济中。审美经验成为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媒介,间接带来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效益。从身体产业的勃兴、体验经济的盛行、以及时尚产业的感性生存,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审美经验与资本力量合谋的现实,还能够鲜明地揭示出“经济审美化”的内涵。
     第三章:审美经验与现代科技的双重建构。本章首先探讨审美与科学面临的新语境以及审美经验在科学基础层面上的建构。然后重点描述审美经验在科学技术认知、发展、评价过程中的心理作用、文化功能、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以及科技关联时代审美经验在形成方式、呈现模式上的新特点、新变化。最后尝试从审美经验的角度对“技术与人文的博弈”等长期存在的现实难题作出解读,并由此揭示审美经验与现代科技之间的悖论式关系。
     本章提出:当下审美与科学这对老问题面临的新语境可以概括为:认知领域和审美领域的传统分裂逐渐被克服,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边界所划定的“差异原则”正在被消解。审美经验正是凭借其双向的、交流的特性成为沟通两者的桥梁与纽带。对科学来说,审美经验具有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强大的心理功能、文化功能、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审美经验进入科学领域最直接地表现为“科学美感”。审美经验作为科学理性与审美感性的交叉点,不仅导引着认识机制,而且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深层动力;不仅完善着科研主体的心理结构,而且提供由科学到审美的主要通道、以及科学评价的辅助标准。现代科技的开放性带来审美经验的自由无限;现代科技的模块化架构带来审美经验整体形式感的解构;现代科技的自动化处理带来审美经验的交互性;现代科技的数值化呈现带来审美经验的虚拟性与拟像化;现代科技传播方式的演进又带来审美经验感知模式的转型。现代科技既有深化、促进审美经验的一面,又有排斥与疏离审美经验的一面。现代科技的丰富化与审美经验的同化、现代科技的强化与审美经验的退化、现代科技的控制化与审美经验的包容化等现象同时并存。
     第四章:审美经验与公共领域的审美变迁。本章选择“公共领域”作为分析范畴,一方面进入公共领域,去研究现实而活跃的审美经验。另一方面,从审美经验的视角考察公共领域的特征及结构演化、交往功能与现实存在的方式,旨在揭示审美经验在公共领域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审美经验的发展与公共领域的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章提出:“审美经验”与“公共领域”这两个看似皂无关联的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革命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它们的内在联系愈益明显,研究路径、研究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愈发地成为可能。作为一种松散开放、自由平等、理性论证、和谐交往的社会场所,公共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审美经验也在促成公共领域的建构与转型,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审美公共领域”的生成和建构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自由而和谐的、理性批判与情感表达有机相融的“审美共同体”。审美经验在公共领域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为:审美经验的社会共通性是公共领域的心理纽带;审美经验的社会交往性是公共领域舆论共识的形成基础;审美经验的开放性是公共领域多元化的审美基础。本章最后对审美经验的转型与多元的公共领域图景进行了描绘,从审美经验的角度对公共领域呈现模式的位移、公私领域的纠结不清、“全球性文化公共领域”的形成、以及“虚实难辨”的公共领域、“伪”公共领域倾向等问题和现象进行了解读。
     第五章:审美经验与生态审美转向。本章以人与生态“平等共生”的间性审美关系为核心,通过深入分析审美经验的深层结构以及原初特性把握生态美。并从审美经验角度对审美的生态转向与变革做一些原因的剖析,主要内容在于检视审美经验与自然生态“祛魅”和“复魅”的关系,探讨审美经验从哪些方面符合与体现了生态运动的基本立场和终极指向,并展望人类审美化生存的美好前景。
     本章提出:生态的追问与关怀成为理解世界的一种新范式,从审美经验的角度研究审美的生态转向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生态审美非常重视人类的原初经验和生态审美本性,经验的亲和性、有机性、共生性以及完整性、积累性等特征,在审美经验身上得到了较好地体现。“生态审美经验”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角度出发,将审视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生态审美经验”的倡导与建构,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它不仅成为美学对当代社会现实发生影响的重要渠道,也成为生态学思想借助人们的审美观念得以深入人心的重要桥梁。与自然冥然契合的审美经验具有解构与建构并存的力量,生态学自然观影响下的审美经验也经历了从分离式认识论审美经验到介入式存在性审美经验的转变。“生态审美经验”也引导着人的审美化生存,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圆融;另一方面表现为“和谐”的人与世界关系构建。如何建设人类的精神家园,实现“诗意地栖居”,获得审美的超越与升华,是生态美学的本意,也是审美经验的精髓与价值所在
     第六章:审美经验与文学艺术。本章首先通过研究审美经验在文艺创作、文艺接受以及文艺批评过程中的特征与作用,来探讨审美经验与文艺现象的基本关系。然后重点剖析科技进步、市场扩张的时代背景下,审美经验对文学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后以网络文学、畅销书现象、生态文学为个案,探讨审美经验在“后现代”的不同艺术样式里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独特的文学性意义。
     本章提出:一切对审美经验的探讨,最后大多仍是汇聚归结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来。审美经验的意味只有体现在文学和艺术的文本中,它们才会获得无比坚固的外壳,才会对外产生有力而持久的影响。在文艺实践过程中,审美经验对审美主体以及接受对象形成观照和统摄,具有“前理解”、“净化器”以及“评价标杆”的作用。艺术家总是将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特有的审美经验自然而然地带入到他的创作当中;文艺作品的意义也要通过接受者的经验还原去实现;在艺术批评的具体环节,审美经验提供了独特的评价标准和判断尺度。当下审美经验与文学的互动主要表现为:审美经验的多元化、视觉化、感性化、欲望化使文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社会走向身体、从沉思走向观看、从审美走向市场。审美经验是个具有很强时代特征的范畴,当下,审美经验体现出新鲜而复杂的特点。它不仅反映出美感呈现方式的变化,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文学艺术格局,催生了新的文学艺术样式。网络文学、畅销书现象、生态文学等文学样式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在审美经验方面也体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一个时代的审美经验能反映一个时代文艺的审美气象,并预示和限定着文艺的未来发展。
One of the major changes of modern aesthetics, i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replace the discussion of "the nature of beauty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questions.Esthetics research propositions and structure change accordingly, they often use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esthetic system, or to become a important pivot of all the aesthetic issues."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a broad and vague concept, connotation lack strictly limited, extension is very fuzzy, terms used to call this kind of special experience also are not uniform.As a tolerant greatly, most flexible compound category, the research on it should be more broad, more freedom, i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simplified or confined to a narrow or fixed type is no benefit.Only take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a form of human culture, also, it is a kind of meaningful experience field in humanity and humanistic spirit,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complex ques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is research ideas and academic goal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two aspects.First,"discuss what is aesthetic experience ". Back to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to search the rich resource of theory.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theory of western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Chinese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ory, to find aesthetic experience evolution in the history and logic category, and based on "aesthetic experience" category make its own interpretation and meaning.Second,"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based on the present", to study active aesthetic experience.Combine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research,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by realistic environment and practical life, experience new characteristics, new change, new problems and new construction in rich aesthetic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try to use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the theoretical tool, to analysis related theory and realistic problem.On the choice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always seize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from abstraction-specific-diversity; With distance by separate quietly to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intervention; Self-discipline, not by utilitarian, narrow, limited steering heteronomy, multivariate, practical, day-to-day, that is a change characteristic.No interest, contemplation of the end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open, multi-cultural, rich, continuous, transce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that such a change; And with the compound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a clue.Choose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ket economy, public domain, ecology, literary arts such several more representative significance dimension to the more broad vision to research the dialogue betwee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s,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subject and life world, to show the end and reopened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aesthetic experience" category probing. This chapter comb "experience" basic and extended representative meaning. And let "aesthetic experience" concept definition list and analysis.Then the western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th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Chinese aesthetic experience traditions are summarized.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this chap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from five levels and dimensions to describe basic regularit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western aesthetic experience category proposed roughly experience from psychology analysis-pragmatism description and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ve-analysis linguistics critical-new pragmatism restoration and postmodern interpretation, it is such a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long and tortuous development process.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aesthetics, Chinese aesthetics rare have pure metaphysical questioning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but instead of a type of art experience with depicting and exposition.Many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concept and category refining, are based on detailed art works of experience and feeling; Super utility, self-disciplin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category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20th century Chinese esthetics thought;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problem, had become the important theme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1930s; aesthetic discuss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trong social utilit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ory was popular, aesthetic experience issues were narrowed to beauty problem, simple materialism epistemology and the theory of reflection problem; Aesthetic experienc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it pres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atism of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ir new opinions based on "beauty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practice".Late20th century,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research has shown open, pervasive and compatible modern form.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enriched and constructed by the basis between subjects and subjects, subjects and objects, subjects and life world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have relative stability experience form.From the structure, cultural connotation, personality traits, the formation of context, meaning value dimension,"aesthetic experience" has the form of transcendence, connotation of inclusiveness, personality on the integrated, context of interactivity, future of the value essence.
     Chapter two: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market economy of marriage and struggle.This chap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esthetic experience context; and further reveals aesthetic experience paradox typ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important aesthetic experience turns of consumer society; Finall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body industry","the experience economy","fashion industry" to reveal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horizon to internal adjustment effect of the market economic operation.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unable to avoid "market economy" such a grand and realistic background, aesthetic culture not only cannot get rid of involvement with market economy, and can often be operated by market and entered through daily life. While "aesthetic experience" rise a new steering in the market principle and modernity capital logic context, it presents extremely internal complex interaction with social economic operation.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properties have fundamentally changed, shown the orgiastic pleasure with visual experience, desire experience;"homogeneous isomorphism","synchronic generation" standardized experience; Materialism and utility of reality perception experience; the body height input intervention experience.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the market economy and its operation is not inaction, but by utilitarian infiltrating into the aesthetic economy, beyond the utilitarian aesthetic experience be the realization of important commodity value media, indirect bring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benefits.
     Chapter thre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uble construction.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esthetic and science in new contexts and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basis level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fun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form mode, the impact of pres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s out the paradox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aesthetic and science problem-which is faced with the new context that traditional division of cognitive areas and the aesthetic field is gradually overcome,"difference" defined by humanities aesthetic and natural science boundaries principle are undercutting.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precisely relies on its bidirectional and communication properties become communication bridge. Science is,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more than people expected with powerful psychological function, cultural function,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nto the science as the most direct "scientific aesthetic feeling".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scientific rationality and aesthetic sensibility's converge, not only leads cognitive mechanism, and becomes the impetus deep motiv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Not onl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ubject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completed, and provided by the main channel of science to aesthetic auxiliary standard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human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being guide to an infinite a wide variety of new realm.The opennes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freedom of the infinite; Modern technology modular architecture br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overall form sense of deconstruction; Modern technology automatization dealing br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interactivity; Numerical valu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ing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presented to the virtual and the like; Modern technology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evolution to b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Modern science has deepened, promote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side, and a rejection and disenchanted aesthetic experience side.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more colorful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assimilation; Modern technology's reinforcement an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degradation; Modern technology's control an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tolerance phenomenon exist.
     Chapter four: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changes of public domain.This chapter choose "public domain" as analytical category, on the one hand into the public domain, to study reality and active aesthetic experience.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public domain features and structure evolution,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realistic existence way, aims to seek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public domain changes.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public domain" are unrelated concep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trend, their inner link, path'integration is possible. As a open, free and equal, rational argument, harmonious communication social places, public domain exerts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lso contribut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domain, it is a interactive process.This chapter analyze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factors existence and constitute of "public domain "; And put forward "aesthetic public sphere" concept, take it as a kind of aesthetic community——ideal of freedom and harmony, organic consistency rational of criticism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public domai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similaritie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public domain psychological tie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social contacts, dialogism is the base of public opinion and exchange consensu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penness is diversified aesthetic platform of domain pluralistic. Finally, this chapter pain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diverse picture of public domain, to understand from the angle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present displacement model of public domain;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 intertwine not clear; The formation of a global culture public areas; And " true resembles " public domain,"false" public domain tendency.
     Chapter five: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 steering.This chapter to people and ecology "equality of symbiosis " aesthetic relations as the core,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deep structur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from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entirety, organic relationships,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to grasp the ecological beau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paper analysis some aesthetic ecology steering turning reasons, the main contents are to check ecology steering; Explore people's aesthetic experience from respects conformed and embody the ecological movement basic position and the ultimate point, and prospect human aesthetic glorious survival prospects.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Ecological question and caring becomes a kind of new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the ecological steering research is a meaningful attempt.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reveals the most profound and most intimate relations of the human and the natural world. Ecological aesthetic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human primal experience and nature ecological aesthetics. Experience' affinity, the organic, compossibility, integrity, accumulating features, such features are all reflected in aesthetic experience. Ecologi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not only have advocated and construct important theoretical, also has the obviou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not only becomes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aesthetics'impact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reality, but also becomes key bridge of ecology ideological' impact to people's aesthetic ideas.Ecologi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from angle of man and the reality aesthetic relations, and focus on the the ecological effect resulted from man and nature, man and environment relations, reflects life relevance and life empathy of people and the natural.Aesthetic experience correspondence with natural has construction and dissolution coexist power, ecology view of natural influenced by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lso experienced course from separate epistemology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intervention existence aesthetic experience. Ecological aesthetic experience also leads people aesthetic survival, on the one hand, it performant man and nature harmonious; On the other hand,it express "harmony" of people and the world relationship.How to construct the human spirit home, to realize "poetically", get the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sublimation, i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Chapter six:aesthetic experience with literature and art.This chapter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literary accep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o explore the basic relations with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phenomenon; Then it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market expansio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produce major effect to literature and art; Finally to network literature, best-selling phenomenon, ecological literature as a case study,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a "postmodern" of the different art style with the abundant connotations and unique literary significance.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all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discussed, finally are mostly gathered to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activity,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that only embodied in the text of literature and art can get extremely rugged case and have a strong and lasting influence to the world.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accept process studies mostly can reveal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In the literature and art practice,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reflects and governs aesthetic subjects and accepting object, it has the function of "before the understanding","filter","evaluation benchmarking". Artists in the art process, will always bring aesthetic cultural and custom orientation of certain peculiar social relations, aesthe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aesthetic feeling and naturally into his creation.Similarly, literary accept to aesthetic experience also have the corresponding requirement, because the meaning of literary works is through the receiver's experience to achieve the reduction. In the specific link of art criticism, aesthetic experience directly becomes an object of criticism, and for literary aesthetic criticism with unique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judgment criterion.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the intera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reality ecosystem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diversification, visualizations, and castes, makes literary creation from the close to the open, from the society toward the body, from meditation to watch, from aesthetic to market.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a strong category of epoch features. In the former modernity,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intermingling of today's society,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reflects the fresh and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it not only reflects the aesthetic subjects presentation changes, also subtly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literature and art, spawns a new literary and artistic style.Network literature, best-selling phenomenon, ecological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style show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ism. Aesthetic experience also reflects refreshing characteristics. An era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reflects an era literary aesthetic meteorological, also it can herald and limi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引文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生活即审美》,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①[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62页
    ②[英]李斯特威尔著《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③[美]托马斯·门罗著《走向科学的美学》,王天曙、滕守尧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页
    ④[美]托马斯·门罗著《走向科学的美学》,王天曙、滕守尧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273页
    ①姚文放:“审美”概念的分析,《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
    ①参见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6页
    ②[美]诺埃尔·卡罗尔著《超越美学》,李媛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597贝
    ③参见彭锋著《西方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188页
    ①王国维著《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615页
    ②王国维著《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391页
    ③朱光潜著《淡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南曼著《生活即市美》,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①转引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5页
    ①[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②朱狄著《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8页
    ③朱立元著《西方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页
    ①姚文放:“审美”慨念的分析,《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
    ②[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3页
    李戎著《美学概论》,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284页
    ①[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译者前言第2页
    ②[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译者前言第3页
    ① Shusterman,R.,1992.Pragmatist Aesthctics:Living Beauty.Rethinking Art(2000,second edition),Lanham:Rowman & Littletield Publishers,Inc.
    ④[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页
    ⑤[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9页
    ①[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②[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6页
    ③[法]杜夫海纳著《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引言第1页
    ④[法]杜夫海纳著《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引高第1页
    ⑤[法]杜夫海纳著《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引言第8页
    ① Wittgenstein,Lectures and Conversations on Aesthetics,Psychology and Religions Belief [M].Barrettc.oxford: Blackwell,1996
    ②[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生活即审美》,彭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③[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8页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生活即审美》,彭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美]理查德·舒斯特慢著《生活即审美》,彭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①高建平:实用与桥梁——访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
    ②[美]理查德·舒斯特南曼著《生活即市美》,彭胍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④[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①王国维著《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615页
    ②王国维著《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391页
    ③高叔平著《蔡元培美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④文艺美学从书编委会《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0页
    ①梁启超著《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8页
    ②林同华主编《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①王德胜著《宗白华评传》,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6页
    ②朱光潜著《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③朱光潜著《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①蔡仪著《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112页.
    ②蔡仪著《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4页
    ③蔡仪著《蔡仪美学讲演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74页
    ①李译厚著《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79页
    ②刘长久、皮朝纲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四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517页
    ③李洋厚著《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④蒋孔阳著《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3254页
    ⑤蒋孔阳著《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3页
    ①李洋厚:美学的对象与范围,载于《美学》(3),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②参见万王朝闻著《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6-114页
    ③叶朗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页
    ①曾繁仁著《文艺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10页
    ①[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6贝
    ②[德]席勒著《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97页
    ①[德]席勒著《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16页
    ②[德]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139页
    ①参见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①[美]杜威著《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原序第10页
    ②参见刘悦笛著《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
    ③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①[苏]托多罗夫著《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②[德]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①[德]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① Foreword by Carl Rotenberg,Aesthetic Experience,Beauty,Creativity,and the Search for the Ideal,[M]George Hagman,Amsterdam-New York,NY 2005
    ①伍蠡甫主编《西方现代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页
    ①[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
    ①[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②李晓林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③[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④[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著《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置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9、123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③[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④[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
    ②王一川主编 刘莉著《被编码的生活:广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①[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③薛富兴著《美学 画桥流虹》,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①王德胜著《视像与快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③黄会林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
    ③王德胜著《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④[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①夏之放、李衍柱、赵勇、李建盛著《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页
    ②蒋孔阳、朱立元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84页
    ④徐岱著《美学新概念》,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6页
    ①[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
    ②[法]梅洛·庞蒂著《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00页
    ③[英]伊格尔顿著《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④[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实用主义美学》.彭锋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2页
    ②[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实用主义美学》.彭锋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4页
    ③[英]伊格尔顿著《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④[美]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155页
    ⑤[美]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①[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①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②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参见汪民安著《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①[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147页
    ①徐勇著《大众文化政治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
    ②胡经之著《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③胡经之著《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57页
    ④转引自台湾先知出版社编《哲学词典》,台湾先知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
    ①[美]约翰·凯利著《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赵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②转引自何兰萍:波德里亚论被消费的休闲,《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9期
    ③[法]罗歇·苏著《体闲》,姜依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1页
    ④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心理学百科全书》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4页
    转引自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3页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
    ① Simmel Georg Fashion[A].In D.N.Levine(ed),Gcorg Simmc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Chicago:Th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p.296
    ②[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③[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①周晓虹著《现代礼会心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页
    ①[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②[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0页
    ①[法]杜夫海纳著《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恬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1-213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②[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①朱立元、张德兴著《西方现代美学流派评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②陈望衡著《科技美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①柳怀祖编《李政道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②[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98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8页
    ①钱学森、刘再复《文艺学 美学与现代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0页
    ②[英]W.C.丹皮尔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72页
    ③[法]昂利·彭加勒著《科学的价值》,李醒民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页
    ①刘卫平著《创新思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②[德]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60页
    ①梁国钊主编《诺贝尔奖获得者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②[德]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85页
    ③[苏]柯普宁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255页
    ④转引自陈超南等主编《走向新世纪的审美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贝
    ①林德宏著《科学思想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页
    ②林可济、黄雯著《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3-58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编辑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哲学论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①[美]钱德拉塞卡著《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杨建邺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
    ②[英]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著《美与科学革命》,李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③[美]托马斯·库恩持《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129页
    ①[英]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著《美与科学革命》,李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②[英]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著《美与科学革命》,李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5页
    ①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法]马可·第亚尼编《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艺术》,腾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②[美]唐·泰普斯科特著《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陈晓开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①[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柯尔纳著《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②参见刘悦笛著《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87-88页
    ①转引自金惠敏著《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的批叛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②周宪著《二十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156页
    ②李智著《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另一种后现代主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③王德胜著《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④转引自路文彬著《视觉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失聪》,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⑤张法著《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①[德]黑格尔著《美学》第3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2页
    ② David Michael Levin:The Listening Self,published in 1989 by Routledge,p.32
    ②[法]雅克·德里达、张宁:访谈代序,见《书写与差异》上册,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页
    ④[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0页
    ①[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0
    ②转引自今道友信著《美学的将来》,樊锦鑫等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8页
    ③王岳川著《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1
    ①周小仪著《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②[德]W·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①[美]尼葛罗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①[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②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①姚文放著《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②[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思想:自觉的学科》,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③[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思想:自觉的学科》,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①[法]米盖尔·杜夫海纳著《美学与哲学》,孙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8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著《美学与哲学》,孙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0页
    ①[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载于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②[德]尤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①[美]玛丽·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载于黄宗智著《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199页
    ①甘绍平:论公民社会,载于李鹏程主编《对话中的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②[德]尤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第15页
    ③[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载于汪晖、陈燕谷著《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①[德]尤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德]加达默尔著《真理和方法 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上卷》,洪汉鼎译,2004年版,第38页
    ②[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茫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③[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茫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④[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茫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⑤尤西林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⑥刘凯:日常生活审美化 作为一个表征,《学术月刊》2005年第2期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和方法》,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①[德]尤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①[德]尤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于汪晖、陈燕谷著《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3页
    ①陈卫星著《以传播的名义:陈卫星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利2002年版,第89页
    ①[加]麦克卢汉著《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①[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①[美]莱切尔·卡逊著《寂静的春天》,吕瑞兰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91 292页
    ②[法]J-M·费里:现代化与协商一致,《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①徐恒醇著《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第8页
    ①曾繁仁著《美学之思》,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7-688页
    ①[美]大卫·雷·格里芬著《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
    ②[美]大卫·雷·格里芬著《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③[美]大卫·雷·格里芬著《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①转引自鲁枢元著《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②曾繁仁著《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哲学走向荒野》,叶平、刘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页
    ②[法]杜夫海纳著《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①宗白华著《艺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8负
    ①[英]W.C.丹皮尔著《科学史及共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册,李衍译,商务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①[德]冈特·绍伊博尔德著《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0-81页
    ①[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可著《真实之复兴》,张妮妮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3页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trans.by Colin Smith,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148.
    ①[美]社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8页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实用主义美学》,周宪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第368
    ②[德]席勒著《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30-131页
    ③[德]席勒著《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32页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页
    ②[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4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选编,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92-1193页
    ④杨春时: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宗白华著《美学的散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101页
    ②[英]阿诺德·汤因比著《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页
    ①曾繁仁著《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版,第393页
    ②盖光著《文艺生态审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①转引自叶朗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②[美]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③[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99页
    ④彭立勋著《美学的现代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⑤彭立勋著《审美经验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3页
    ⑥[美]奥尔德里奇著《艺术哲学》,程孟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①[苏]列·斯托洛维奇著《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贝
    ②[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朱光潜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5页
    ①李泽厚著《美学四讲》,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9页
    ①[德]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②鲁迅著《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79页
    ①赵勇:新世纪文学理论的增长点在哪里?《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②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③詹明信 张敦敏:回归“当前事件的哲学”,《读书》,2002年12期
    ①欧阳友权著《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②杜书瀛著《艺术哲学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③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6日
    ①[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②[美]希利斯·米勒著《文学死了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美]爱德华·茂来著《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306页
    ②[斯]艾尔雅维茨著《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①转引自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著《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中的身体,载于江民安 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②[法]埃莱娜·西苏《杜美莎的笑声》,载于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①[英]伊格尔顿著《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①[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法]罗贝尔·埃斯卡皮著《文学社会学——罗·埃斯卡皮文论选》,王美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
    ①[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7页
    ①[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②[美]尼葛罗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①黄鸣奋著《电脑艺术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著《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73页
    ③欧阳权著《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①易中天著《易中天<品三国)》(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②于丹著《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①[美]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①转引自王诺著《生态与心态当代欧美生态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鲁枢元著《生态批评的空间》,华尔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胡志红著《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
    ①[加]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734页
    [英]鲍桑葵著《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英]鲍山葵著《美学三讲》,周煦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茫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德]席勒著《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德]黑格尔著《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法]杜夫海纳著《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法]杜夫海纳著《美学与哲学》,孙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生活即审美》,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实用主义美学》,彭锋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杜威著《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杜威著《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美]诺埃尔·卡罗尔著《超越美学》,李媛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美]林赛·沃特斯讲演《美学权威主义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英]李斯特威尔著《近代美学史评述》,蒋孔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美]奥尔德里奇著《艺术哲学》,程孟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托马斯·门罗著《走向科学的美学》,王天曙等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
    [美]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詹姆逊著《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德]加达默尔著《真理和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德]伽达默尔著《美的现实性》,张志扬等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恬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置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著《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著《信息方式》,范静晔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伊格尔顿著《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伊格尔顿著《美学意识形态》,王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苏]托多罗夫著《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苏]列·斯托洛维奇著《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美]费斯克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W·C·丹皮尔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英]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著《美与科学革命》,李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托马斯·库恩著《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与变革论文选》,范岱年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英]齐曼著《元科学导论》,刘郡郡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英]贝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等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德]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法]马可·第亚尼编《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艺术》,腾守尧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柯尔纳著《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可著《真实之复兴》,张妮妮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法]雅克·德里达著《书写与差异》,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法]梅洛·庞蒂著《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加]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加]麦克卢汉著《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日]今道友信著《美学的将来》,樊锦鑫等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德]W·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斯]艾尔雅维茨著《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齐奥尔格·齐美尔著《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思想:自觉的学科》,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凯利著《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赵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法]罗歇·苏著《休闲》,姜依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英]保罗·史密斯等著《文化研究精粹读本》,陶东风本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美]W·J·T米歇尔著《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大卫·雷·格里芬著《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德]冈特·绍伊博尔德著《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德]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三联书店1996年版
    [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哲学走向荒野》,叶平、刘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莱切尔·卡逊著《寂静的春天》,吕瑞兰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英]阿诺德·汤因比著《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尼葛罗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美]唐·泰普斯科特著《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陈晓开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著《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雷内·韦勒克著《批评的概念》,张今言译,中国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美]桑塔耶那著《美感美学大纲》,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法]彭加勒著《科学的价值》,李醒民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加]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罗贝尔·埃斯卡皮著《文学社会学——罗·埃斯卡皮文论选》,王美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王国维著《王国维遗书》,上海书店1983年版
    梁启超著《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蔡元培著《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高叔平著《蔡元培美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朱光潜著《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朱光潜著《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宗白华著《美学的散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林同华主编《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王德胜著《宗白华评传》,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蔡仪著《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蔡仪著《蔡仪美学讲演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王朝闻著《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李泽厚著《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李泽厚著《美学四讲》,三联书店2004年版
    李泽厚著《美学旧作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著《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著《蒋孔阳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著《美学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叶朗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叶朗主编《美学的双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曾繁仁著《文艺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曾繁仁著《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曾繁仁著《转型期的中国美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曾繁仁著《美学之思》,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姚文放著《现代文艺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姚文放著《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姚文放著《美学文艺学本体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凌继尧著《西方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朱狄著《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朱立元著《西方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朱立元张德兴著《西方现代美学流派评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宪著《二十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周宪著《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周宪著《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彭锋著《西方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悦笛著《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伍蠡甫主编《西方现代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彭立勋著《审美经验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彭立勋著《美学的现代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晓林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写《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刘长久、皮朝纲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李戎著《美学概论》,齐鲁书社1992年版
    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望衡著《科技美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柳怀祖编《李政道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钱学森刘再复著《文艺学·美学与现代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版
    梁国钊主编《诺贝尔奖获得者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林德宏著《科学思想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林可济黄雯著《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会惠敏著《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智著《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另一种后现代主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苏宏斌著《现象学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王德胜著《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德胜著《视像与快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一川著《审美体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黄会林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傅守祥著《审美化生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汪晖、陈燕谷著《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
    李鹏程主编《对话中的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徐勇著《大众文化政治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黄宗智著《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夏之放等著《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徐岱著《美学新概念》,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高宜扬著《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徐恒醇著《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徐恒醇著《理性与情感世界的对话》,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鲁枢元著《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鲁枢元著《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盖光著《文艺生态审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茜著《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张华著《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中华书局2006年版
    欧阳友权著《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友权著《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杜书瀛著《艺术哲学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胡经之著《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江南王惠著《网络时代的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徐放鸣等著《审美文化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炎主编《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诺著《生态与心态当代欧美生态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志红著《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韩德信著《中国文艺学的历史回顾与向生态文艺学的转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薛敬梅著《生态文学与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宁著《“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蒋述卓主编《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金元浦主编《当代文艺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汶成《文艺学的当代境遇与问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陶东风著《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汪民安著《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汪民安著《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晶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张晶著《审美之思》,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周小仪著《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小仪著《消费文化与生存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路文彬著《视觉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失聪》,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陈卫星著《以传播的名义:陈卫星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罗刚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王衡主编《美与当代生活方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童庆炳著《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徐纪敏著《科学美学思想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章辉著《经验主义的限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陈厚诚、王宁等著《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陈志红著《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林树明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童庆炳、钱中文著《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易中天著《易中天<品三国)》(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于丹著《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版
    张宝贵著《西方审美经验观念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Shusterman, R.,1992, Pragmatist Aesthetics: Living Beauty, Rethinking Art(2000, second edition),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George Hagman, Aesthetic Experience:Beauty, Creativity, and the Search for the Ideal, Amsterdam-New York, NY 2005
    Richard Shusterman and Adele Tomlin:Aesthetic Experience,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2008
    Per-Olof Wickman: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2008
    Maquet,J.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the Visual Arts. Yale U.P.1986
    Colemen, E.J(ed):Varietie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London,19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