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过半的国家,“乡村影像”关涉电影对农村与农民的表达,它涵盖了“农村题材电影”,并因表达对象的群体属性而获得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身份,从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别,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选择以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传播学和影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乡村影像这一文化产品的传播实践进行了分期对比研究,力图解析乡村影像在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实践功能和发展问题。
     本文以乡村影像生产较为发达的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十七年及80年代初期作为主要的考察时段,同时也将新时期以来乡村影像的边缘化走势纳入研究范围。文章认为,乡村影像的繁荣期均对应于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以“社会启蒙”、“政治动员”和“文化反思”为主的传播目标,但乡村影片的观众认同度却不能与其社会价值形成直接的正比关系,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是建立在“思想性”和“娱乐性”的双重维度上,体现了作为“大众”艺术产品的乡村影像的接受特性。
     从具体的时段来看,30年代的乡村影像成为国难背景下由左翼电影人主导的面向都市中小市民的社会启蒙文本,它以通俗情节剧为载体,为其注入新鲜的现实信息,借助于影评舆论的辅助,关注农村衰败,启发民智,但受到观众喜爱的影片可谓进步而不激进,体现了都市观众的接受习惯和文化立场。
     新中国十七年,乡村影像为新的国家权力意志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政治动员,这些影片勾勒了农业社会主义景观,并通过国家力量推动电影在农村的普及,但农民观众们对说教意味太浓、故事乏味的农村片表现出了疏离,这一局面在十七年中后期得到了改善,农村喜剧、戏曲片、斗争戏以及一些具有个性和情趣的“农村新人”影片共同构成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局面,从而出现了政治框架下宣传和娱乐互动的融通景观。
     80年代初期,“农村片”一度和农村改革的热潮形成对应,并准确地通过个体和家庭叙事视角表现农村变迁,引发时代共鸣。而随着中国现代化重心向城市转移,家庭视听媒介电视的普及,乡村影像在电影消费文化潮流中被边缘化,从商业领域退却并向精英立场转化,乡村影像成为对乡土世界进行文化反思的小众文本,在知识界和跨国传播中得到重视。国家管理者作为保障农民观众的文化权益举措的“农村题材电影”扶助政策以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面临供需不对位的尴尬局面。
     由于中国农村社区将长期存在,乡村影像并未失去为农民群体发出声音和进行对话的文化职能,因而,如何借助于影像的文化特性,推进乡村的身份认同,仍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rural population being over 50% of the total, "Rural film image" covering current "rural films", is a special movie te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ssessing a certain cultural identity because they mostly tell stories of villages and peasants, and occupy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vies. Taking dissemin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rural film images as a research subject, this dissertation, adopt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communication and film discipline,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rural film image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analyses its actual role in Chinese society as well a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stages chosen for study include the 30s in the 20th century, "17 years" of New China and early 80s in the 20th century when the rural film images flourished. Also, the marginalized trend of rural film images since "the new era" is embraced into this study. This paper holds that prosperous stages of rural film images exactly correspond the key transitional periods of the rural society, with such different goals of dissemination as "social enlightenment",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cultural reflec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But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rural film images is not in right proportion to the extent of viewers'recognition, because the approval of a film is based on both ideological and recreational dimensions, which feature the viewers' acceptance of rural film images.
     Periodically, rural film images in the 30s of the 20th Century were products by left-wing filmmakers with a definite aim of social enlightenment at the time of national crisis. New realistic information was injected into popular melodrama to represent rural film images, and public opinion shaped by film critics who tried to enlighten the audience on the collapse of the countryside. But audience liked progressive films more than radical film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correct consciousness" in left-wing reviews were not their favorites, which represented the habits of acceptance and cultural position of the urban audience.
     In the "17 years" of New China, rural films described spectacles of the agricultural socialism, with the films being spread around villages by power of the nation. The film had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propaganda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serving the will of the new state power. But the rural audience showed little interest in the rural films with too much preaching and insipid stories. This situation was improved in the later "17 years" with the emergence of popular rural films composed of comedy、opera、drama of struggle and some individual "new peasants" integrating propaganda smoothly with entertainment against a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communication.
     In early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rural films once aroused great sympathy because they accurately described rural social changes by individual and family narrative in the upsurge of rural reforms. With the centre of modernization shifted from the country to the city and the spread of television in families in China, rural film images were marginalized in waves of the consumer culture, and retreated from business sector. Taking an elite stand, rural film images become the text of cultural reflection and received attention from both intellectual circles and trans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cultural rights of peasant group, the administrators of state formulated the policy to support the production of "rural films" and started the project of rural digital movies presentation, but they are regrettably facing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the un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the demand.
     Rural communities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and rural film images still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representing the voice of the peasant group, therefore, how to use the cultural character of the images to promote the recognition of their rural identity is still an issue calling for our further attention..
引文
①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①杨红菊的博士论文《镜中乡土与乡民——1949年以来的中国乡村电影研究》对这几个概念有详细的分析,主要从审美内容和取向的差异性进行区分,并认为乡村电影的提法最能够表达当下乡村电影的内涵特质。见杨红菊:《镜中乡土与乡民——1949年以来的中国乡村电影研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3-7页。
    ②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①[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②刘广宇:《1949—1976年:江津农村电影放映队的历史沿革及运作机制》,《当代电影》,2008年第10期和《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实证分析》,《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
    ③宋湛:《20世纪60年代京郊农村的电影普及活动》,《北京党史》,2008年第3期。
    ④郭学勤、邹大鸣:《宁波市农村电影市场调查报告》,《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
    ⑤胡炳泉:《农村电影观众消费心理分析》,《上海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1期
    ⑥曹春明:《江西省农村电影观众消费行为调查——一以抚州市临川区为例》,《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第5期
    ⑦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①见附录一:30年代涉及乡村或农民的电影统计表
    ②柯灵:《中国电影新路线的开始——关于<狂流>》,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18页。
    ③杨红菊:《镜中乡土与乡民——1949年以来的中国乡村电影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正文第17页、第25页。
    ①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①具体目录可见附件一:30年代涉及乡村或农民的电影统计表
    ②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页。
    ③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第2卷第4期,第30页,转引自宫玉松:《三十年代农村金融危机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①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第285-286页,转引自宫玉松:《三十年代农村金融危机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②余霖:《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载《新创遣》2卷1、2期,转引自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以1912-1937年间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③陈文平 蔡继福:《田汉与中国早期电影》,见金丹元 陈犀禾:《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188页。
    ④晨光:《看<黄天霸>有感》,载《中国电影杂志》第1卷,第10期,1927年10月1日上海出版,转引自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3月,第96页。
    ①孙师毅:《往下层的影戏》,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761页。
    ①沙基:《中国电影艺人访问记》,原载《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9月22日至1934年2月18日,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236页。
    ②同上,第1245页。
    ③关于《大公报》的乡村报道情况见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西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146页。
    ④同上,第148页。
    ①《东方杂志》出版的农村问题相关文章情况转见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西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39至146页,不过该文对《东方杂志》的涉农文章的引用主要集中在20年代。
    ②陈立夫:《中国电影事业》,上海晨报出版社,1933年,转引自李玥阳:《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左翼电影之间》,《电影艺术》2010年第3期,第121页。
    ①见明星来稿《明星影片公司十二年经历史——和今后努力扩展的心计划》,原载《中国电影年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出版,1934年,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34、35页。
    ②何君秀口述:《张石川和明星影片公司》,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532页。
    ③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429页。
    ④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3月,第372页。
    ⑤夏衍:《中国电影的历史与党的领导》,见《杂文与政治》,北京出版社,1959年版,第122页。
    ⑥蔡楚生:《追忆阮玲玉——纪念阮玲玉逝世二十二周年》,《蔡楚生文集》第2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
    ①沙基:《中国电影艺人访问记》,原载《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9月22日至1934年2月18日,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229页。
    ②《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③吴贻弓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671页
    ①沙基:《中国电影艺人访问记》,原载《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9月22日至1934年2月18日,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242页,
    ②同上,第1243页。
    ③李萍倩:《摄制<丰年>的动机及开始,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360页。
    ④凌鹤:《评<黄金谷>》,见《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12月,第480页。
    ①洪深:《编剧二十八问》,原载《中国电影年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875页。
    ②洪深:《洪深选集》自序,见《洪深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第489页。
    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②孙瑜:《导演<火山情血>记》,原载《时报》“电影时报”1932年9月15日,见《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31页。
    ①蔡楚生:《会客室中》,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②沙基:《中国电影艺人访问记》,原载《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9月22日至1934年2月18日,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241页
    ③沙基:《中国电影艺人访问记》,同上,第1241页
    ①沙基:《中国电影艺人访问记》,原载《申报》“本埠增刊”,1933年9月22日至1934年2月18日,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233页。
    ①阳翰笙:《左翼电影运动的若干历史经验》,见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①郑正秋:《我所希望于观众者》,原载明星公司特刊第3期《上海一女人》号,1925年,见《中国无声电影》,第599页。
    ①西方关于通俗剧或情节剧melodrama的形态和功能认识并无统一标准,见尼克·布朗:《社会与主体性:中国情节剧的政治经济学》,《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①吴贻弓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671页
    ②郑伯奇:《<狂流>的评价》,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15页。
    ①在影片审查之前,洪深曾直接给潘公展看有阳翰笙特别编写过的剧情提纲,详见丁小逖:《阳翰笙和<铁板红泪录>》(影事春秋之四),《大众电影》,1983年第7期。
    ②舒涅等:《<铁板红泪录>六人合评》,陈播编:《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78页。
    ③阳翰笙:《左翼电影运动的若干历史经验》,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④舒涅等:《<铁板红泪录>六人合评》,同④,第379页。
    ①凌鹤:《评<铁板红泪录>》,陈播编:《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85页。
    ②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第174页。
    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94页。
    ①柯灵:《孙瑜和他的<小玩意>》,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520、521页。
    ①郑伯奇:《渔光曲》,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547、548、549页。
    ②凌鹤:《世界名导演评传(中国之部)》,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8页。
    ③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蔡楚生文集》第2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①蔡叔声等:《<春蚕>座谈会》,原载《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44页
    ②蔡叔声等:《<春蚕>座谈会》,原载《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44页
    ③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①蔡叔声等:《<春蚕>座谈会》,原载《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页
    ②同上,第442页。
    ③同上,第444页。
    ④蔡叔声等:《<春蚕>座谈会》,原载《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页。
    ①蔡叔声等:《<春蚕>座谈会》,原载《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10月8日,见《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页。
    ②凌鹤:《世界名导演评传(中国之部)》,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8页。
    (?)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5页、166页。
    ①郑伯奇:《<狂流>的评价》,《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页。
    ①郑伯奇:《渔光曲》,《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547、548页。
    ②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原载《现代电影》1933年1卷3期,见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20-80年代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256页。
    ③阿英:《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64、65页。
    ①卓萃:《谈谈<飞絮>》,见《申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3年9月16日。
    ②摩尔:《<挣扎>评》,见《中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3年10月10日。
    ③李仁:《评<姊姊的悲剧>》,见《申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3年9月16日。
    ④纯瑛:《<姊姊的悲剧>观后感》,见《申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3年9月18日。
    ①缪淼:《到西北去》,原载《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10月8日,陈播编:《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12月,第268页。
    ②夏衍:《影评人、剧作者与观众》,《夏衍电影文集》第1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③郑正秋:《如何走上前进之路》,原载《明星月报》1933年第1卷第1期,《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
    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7页。
    ②浙江省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电影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③同上,第3页
    ①李淞耘:《国片复兴声浪中的几个基础问题》,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789页。
    ②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5、336页
    ③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对1930到1935年的人口职业比例的统计数据来看,工业人口的比重在租界和华界都最高,分别为18.28%和20%上下,加上劳工、交通、学徒等相关人口,估计达到30—35%。见忻平在上书中的数据梳理,第85、86页。
    ①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页
    ②同上,第258页
    ③周剑云:《中国影片之前途》,《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730页
    ④张凤铸:《鲁迅与电影》,见《广播电视新闻文艺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305页
    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7页
    ②张常人:《从游戏的衰落说到电影业的发展》,《明星日报》1卷1期,转见高小健《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剧作形态分析》,《中国电影年鉴》1998-1999,第374页。
    ③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蔡楚生文集》第2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①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蔡楚生文集》第2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①蔡楚生:《会客室中》,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20-80年代》(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222页。
    ②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③蔡楚生:《会客室中》,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20-80年代》(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221页。
    ①蔡楚生:《会客室中》,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20-80年代》(上),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221页。
    ②同上
    ③费穆论——凌鹤《世界名导演评传(中国之部)》,见《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版, 第1289页。
    ①李欧梵:《都市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2页。
    ①蔡楚生:《八十四日之后——给<渔光曲>的观众们》,《蔡楚生文集》第2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①史东山:《电影题材问题》,原载《电影新闻》,第1卷第6期,1935年8月出版,见陆弘石、李道新、赵小青编《史东山影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541页。
    ①俞人伟:《漫谈电影农村化》,《中报》“本埠增刊电影专刊”,1933年9月15日
    ②赵光涛:《战前苏联电影教育事业》,原载《电影与播音》第五卷第二期,转见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240页。
    ③俞人伟:《漫谈电影农村化》,同①
    ④史东山:《关于<保卫我们的土地>》,见陆弘石、李道新、赵小青编《史东山影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553页。
    ①此处的描述参考了夏振坤《1949——1978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轨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①陈波儿:《故事片从无到有的编导工作》1950年1月,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6》(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①陈波儿:《关于1951年故事片创作计划草案及有关编导工作的意见》,《业务通讯》1951年8月15日,转引自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②文化部《1952年电影制片工作计划(草案)》1952年1月,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6》(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③陈荒煤:《于“在京编剧座谈会”上的发言》(1953年11月15日),同上,第365页。
    ①陈荒煤:《为繁荣电影局报创作而奋斗》,1956年3月,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6》(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关于提高艺术质量的报告(节录)——1959年7月电影局召开故事片厂长会议材料之一》,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6》(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③具体见《文化部关于对违反当前政策精神的影片停止发行的通知》1962年9月8日,同上,412页。
    ④关于《李双双》的这段描述来源于夏衍在1979年11月4日在《在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内容。
    ⑤即1959年5月《周恩来关于文艺工作两条腿走路的讲话》和1961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⑥夏衍:《在1959年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的讲话》,见《夏衍电影文集》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381页。
    ⑦《文化部关于加强电影艺术片创作和生产领导的意见(草案)》1961年11月13日,同上,第380页。
    ①即后来的影片《葡萄熟了的时候》,作者注。
    ②见孙谦在《衷心的感激——<葡萄熟了的时候>创作心得》一文中的描述,《孙谦文集》,第5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孙谦:《我在创作电影剧本中的一点体会》一九五三年初,同上,第2666页。
    ④转引自严平:《燃烧的是灵魂——陈荒煤传》,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版,第139页。
    ①王家乙:《亲切而热情的指导》,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研究室等合编《论夏衍》,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398页。
    ①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1961年6月9日,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②王家乙:《恰如春温上笔端》,《大众电影》,1979年第3期。
    ③《电影题材规划会议简报第一号》(节录)1965年7月26日,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页。
    ①《电影题材规划会议简报第一号》(节录)1965年7月26日,见吴迪主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页。
    ②夏衍:《新的跋涉》,见《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第440页。
    ③夏衍:《上海私营电影公司如何恢复生产》,原载《大公报》1949年7月13日,见程季华编:《夏衍电影文集》第1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339页。
    ④严子峥:《资产阶级创作方法的失败——关于上海电影文学研究所》,见吴迪主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①杨天喜:《狂风与墙头草——拟某审稿人与某编剧的交道》,原载《中国电影》1956年第1期,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6》(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2页。
    ①杨天喜:《陈荒煤与初创时的<电影艺术>》,《电影艺术》,1997年第5期。
    ②见陈荒煤《于“在京编剧座谈会”上的发言》,见吴迪主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③这段史料作者参考了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中的相关资料,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
    ④对于《艳阳天》的摄制背景,参考了李少白《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①见《上海市委领导对<春苗>八稿的意见》,1974年7月1日,吴迪主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290页。
    ②关于《海霞》事件,此处参考了周啸邦主编《北影四十年》中的第四章第六节中“围绕《海霞》的一场尖锐斗争”,北京市: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版。
    ①见《李准自述》之二,《十月》,1998年第1期。
    ②见马烽:《人物的性格刻划和道德评价——复读者关于<结婚>的一封信》,《青春》,1981年8月号
    ①李准:《我喜爱农村新人——关于写<李双双>的几点感受》,见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李双双——从小说到电影》,第206页。
    ②浩然:《寄农村读者——谈谈<艳阳天>的写作》《光明日报》1965年10月23日,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6页。
    ①徐韬.:《解放了的草原上的人们》,《大众电影》,1954年第5期。
    ①应大白编著:《应云卫》,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125页。
    ②黄祖模:《生活的感受,创作的体会——拍摄“三八河边”工作散记》,《安徽文学》,1959年第10期。
    ③此处参考王炎:《一个导演的自述 王炎自传》,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78到81页。
    ①导演阐释部分见鲁韧:《<李双双>的导演分析和构思》,见《李双双——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220页。上海影片报告会部分参考了金宝山《鲁韧与<李双双>》,《大众电影》,2003年第3期。
    ②苏里:《从<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谈导演创作-1月23日在长影首届电影剧作讲习班的发言》,《电影文学》1961年第4期。
    ③陈波儿:《故事片从无到有的编导工作》,1950年1月,见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6》(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①肖尹宪:《<金光大道>的往昔岁月》,《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
    ①周扬:《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见吴迪《中国电影资料研究》(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①陈荒煤:《关于电影剧本创作问题——在华东作家协会的发言》,1954年6月15日,见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②袁文殊:《1953年电影剧作中的几个问题》1954年6月10日,同上,第376页。
    ①陈荒煤:《论正面人物的塑造》,1955年3月,见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26到428页。
    ②何坪:《赵树理同志谈<花好月圆>》,《电影艺术》1957年第6期。
    ①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291页。
    ①数据来自马石骏:《我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见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339页。
    ②数据来自李锡琛、苟晓敏《1982年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中国电影年鉴1983》,第73页。
    ①政务院《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编.《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1 1949—1959》,1982年版,第149页。
    ①马石骏:《我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见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338页。
    ②对于“先工矿,后农村”的发行原则在不同地区具体施行中有一定的差异,华东区是优先照顾城市及在影院分级中级别较高的影院,客观上优先照顾了经济收益。而《河南省开封电影志》(征求意见稿)则提到
    “先郊区后市区”的供片原则,优先序列差异显示了不同的供片理念。
    ①《大鼓干劲向农村进军全面大跃进——文化部召开了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会议》,《电影放映》,1960年第6期。
    ②此项资料转引自张硕果的博士论文《论上海的社会主义文化1949-1966》,华东师范大学2006,第117页。
    ③表格内容根据《电影放映》1960年第2期第7页的《春节期间题材多样》的简讯制成。
    ①文化部《关于一九六三年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方针、任务和主要措施》,《电影放映》1963年第2期。
    ②同上。
    (?)见浙江省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电影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
    ①孙谦:寄给农村放映队的同志们,《电影放映资料》,1956年1月号。
    ①见洪江:放映员·解说员·宣传员——记河北省昌黎县果乡电影放映队张子诚同志放映工作片断,《农业战线上的文化尖兵》,中国电影出版社,1965年,第42页。
    ②《文汇报》记者:让农民看到好电影,帮农民看懂好电影——记上海松江县第二电影放映队,《农业战线上的文化尖兵》,中国电影出版社,1965年,第42页。
    ①见张新科:文化掮者·社会徙者·政治佣者·生活使者——二十世纪50-80年代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员社会角色评判,《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这些行为当时作为被批评的对象,见《加强电影放映工作为农业合作化服务》,见《电影放映资料》,1956年1月号。
    ③见开封市电影志编辑室编《河南省开封电影志征求意见稿》(上),1989年版,第374页。
    ①数据参照《1949-1990年浙江省电影放映收入和发行收入统计》,见浙江省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电影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①犁野:从农村来的一封信,《中国电影》,1956年第2期。
    ②江苏省电影发行公司副经理周鉴铭:农村影片供应的矛盾,《电影放映》,1957年第5期。
    ③《文汇报》编辑部:国产影片上座率情况不好、不受观众欢迎的事应引起电影制片厂的重视(1956年11月14日),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6》(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①《部分国产影片的几个统计数字——哪些国产影片获钱哪些国产影片赔本》《中国电影》1956年第3期
    ②袁文殊:从影片的票房价值说起,袁文殊:《电影求索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162页。
    ①这里的数据来自陈荒煤的两篇文章,一为《坚持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6期,二为《要票房价值,还是要工农兵?——论电影的成本、收入与制片方针》,《中国电影》,1957年第2期。
    ②见吴迪《<电影艺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1956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③陈荒煤:坚持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6期
    ①关于这段公开检讨的资料,作者依据吴迪所说的《中国电影》1957年第8期并没有找到原文,因而此处转引自吴迪《<电影艺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1956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②干一:驳“从农村来的一封信”,《中国电影》,1958年第1期。
    ③陈荒煤:坚持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6期
    ①见沙浪:观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中国电影》,1956年S3期
    ②本刊记者:更好地为五亿农民服务——记贫下中农、农村干部和农村放映队员对电影的意见,《电影艺术》,1965年第2期。
    ③见浙江省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电影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
    ①《观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电影放映》,1960年第4期。
    ①见王晓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3页。
    ②咱农民就喜欢这样的电影——陕西白庙村农民座谈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电影艺术》,1960年第12期。
    ③汪岁寒:来自公社的反应,见《李双双——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394页。
    ①马明强:苏州专区农村影片发行的做法,《电影放映》,1963年第5期。
    ②原文分别来自《电影局扩大会议情况反映(1)》,1964年8月,档号:B177-1-180,《夏衍部长1962年9月向<大众电影>编辑部同志的讲话》,1962年9月,档号:B177-1-288,上海档案馆。此处转载于张硕果博士论文《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
    ①积极映好现代题材的影片,《电影放映》1964年第6期。
    ②此处参考了周涛:“民间生活世界”与“十七年”戏曲文本改编的阐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①乔治.格伯纳:《走向“文化指标”:对大规模中介的公众讯息系统的分析》,见(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Oliver Boyd-Barrett),(英)克里斯·纽博尔德(Chris Newbold)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①王炎:《一个导演的自述——王炎自传》,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②直到1962年,文化部才禁止了部分与政策相违的影片,其中包括了《康庄大道》。
    ①赵丹:《地狱之门》,上海市: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①“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于1992年,是由县级以上城市电影院从售出的每张票中提取5分钱上交而来,1996年改为按照由县及县以上城市电影院电影票房收入的5%提取。
    ②田聪明:电影“八五”的回顾、“九五”设想及1996年的工作——在电影制片厂厂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电影年鉴1996》,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第34页。
    ③孙立平:19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结构的裂变,《天涯》,2006年第2期。
    ①1995年,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农村16毫米影片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即474号文件。1996年又进一步对16毫米拷贝的缩制和宣传品素材进行政府补贴。1998年,在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上,赵实副部长提出了“2131”设想,即农村一月一村放映一场电影,在2001年发文《关于进一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通知》,使用专项资金补贴完成这一目标。
    ②对农村发展的这段描述是总体性的,需要说明的是,农村发展由于地区不平衡性,一些富裕的东部沿海农村地区已经进入城镇化过程。
    ①吴天明:源于生活的创作冲动——《老井》导演创作谈,《电影艺术》,1987年第12期
    ①苏生:三“乡”对话录—采访胡柄榴,《电影新作》,1987年第5期。
    ②胡炳榴、王进:拍摄《乡情》的体会,《电影》,1982年第1期。
    ③王好为:山林的回忆——影片《北国红豆》导演后记,《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
    ①王好为:我愿这是史前史,见杨远婴主编《她们的声音:中国女电影导演自述》,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62页。
    ②王好为:我愿这是史前史,见杨远婴主编《她们的声音:中国女电影导演自述》,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70页。
    ①陈凯歌:黄土地导演访谈,罗雪莹:《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93》,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①钱竞:缘情言志的《猎场札撒》,《当代电影》,1985年第3期
    ②谢飞:《黑骏马》导演阐述,见《谢飞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①张艺谋:我拍《红高粱》,《电影艺术》,1988年第4期
    ①张卫:晓文之变——访周晓文,杨远婴等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②同上。
    ①此处的引文参考了2004年3月6日王全安在北师大讲座中的一些记录,见《2004与导演对话第一期:王全安<惊蛰>》,http://www.xici.net/#d17763181.htm.
    ②华语十人展系列访谈之王全安导演天涯专访,2007年2月28日,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filmtv&flag=1&idarticle=189633&idwriter=696917& key=859342243
    ③见杨远婴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以农民的名义》一章中“城乡之间”一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到192页。
    ①这段话在张艺谋的视频访谈中可以看到,但与原话字句上略有出入。视频可见http://v.youku.com/v_show/id XMjI1MDg1NzQw.html,时间为7分钟到8分钟之间。
    ②何群:平实自然地讲故事——导演《凤凰琴》的体会,《电影艺术》,1994年第2期
    ③影像中那些留守孩子,新浪网南风窗专题,2006年04月19日,http://news.sina.com.cn/c/2006-04-19/11119661839.shtml
    ①曹保平、侯亮:要好看,要有思想——访《光荣的愤怒》导演曹保平,《大众电影》,2006年第14期。
    ②戚健、韩冰:总有一种力量震撼心灵——电影《天狗》导演戚健专访,《电影新作》,2006年第4期。
    ③十年磨剑推出农村三部曲肖风:电影一定要感人,2009年06月01日07:14,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9385461.html。
    ①王冀邢:大实话——《焦裕禄》导演杂感录,《电影》,1991年第7期
    ②孙沙:巧凤与时代同步,《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①李道新:阶层的寓言与电影的社会学——影片《农民工》里的个人梦想与国家意愿,《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②转引自李乔:杨亚洲:岁月留住你的鲜活,2011年1月4日,http://www.xingkuad.com/index/show.asp?id=25423
    ①此时此地,见刘志福编《霍建起电影暖》,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85-86页。
    ②见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创作杂感,《中国电影年鉴1998-1999》,中国电影年鉴出版社,第86页。
    ①赵国光、李道新:打造农村电影大本营,《当代电影》,2008年10期
    ②记者杜思梦:农村题材电影,呼唤精益求精精打细算,《中国电影报》,2010年10月21日
    ①京、津、沪等十一个城市1985年上半年电影市场情况,《中国电影年鉴1986》,中国电影年鉴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页。
    ②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66到271页
    ①见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②以上资料见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发行放映业单位史》(上)中《喜盈门》映出取得巨大成功一节,1995年版,第122到127页。
    ③开封市电影志编辑室:《河南省开封电影志征求意见稿》,1989年版,第376页。
    ①摄影机的镜头这回对准我们农民了——北京地区观众喜看《喜盈门》,见《喜盈门——从剧本到影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4月版,第354、355页。
    ②石方禹:《喜盈门》在美国,见1981年7月3日《文汇报》
    ③关于新影联运作《喜莲》的资料均来自高军:北京市场“九七国产片年”述评,《中国电影年鉴1998-1999》
    ①韩玉峰:异军突起的山西电影制片厂,见杨志刚,杜学文主编《聚焦山西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00页。
    ②《暖春》的发行资料主要来自《<暖春>的市场运作“三招”与“三思”》一文,《中国电影年鉴2004》
    ①刘文镒:《红高粱》喜获丰收电影宣传功不可没,《中国电影年鉴1989》,第300页。
    ②该数据参考了《1988年国产影片发行情看小资料》,见《中国电影年鉴1989》,第301页。
    ③《秋菊打官司》的发行情况没能找到,所以此处未提及。
    ①孟固公、茂虹、丁翼:北京电影市场调研报告,钱光培主编.北京文化产业研究二编.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298页。
    ①中影发行放映协会理论研究部:论中国农村电影市场的开发,见《中国电影年鉴1988》,第392页。
    ②中影发行放映协会理论研究部:论中国农村电影市场的开发,见《中国电影年鉴1988》,第392页。
    ①毛羽、樊江华、冯颖:农村市场——中国电影未曾忘却的广阔天地,见《中国电影年鉴1994》,第204页。
    ②田聪明:电影“八五”的回顾、“九五”设想及1996年的工作——在电影制片厂厂长座谈会上的讲话,见《中国电影年鉴1996》,第36页。
    ①1981年,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处、宣传发行处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等19人带着《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山重水复》《神秘的大佛》四部影片到北京郊区密云县的两个公社生产队举行放映和座谈,见《北京市密云县农民对电影的意见和要求——调查报告》,《中国电影年鉴1982》。1982年,上影厂导演、摄影师一行13人携带《飞来的女婿》《女大当婚》《烦恼的喜事》三部影片到苏北农村放映并开了座谈会听取代表意见。见《上影厂送片下乡放映听取农民意见》,《中国电影年鉴1983》。
    ①黄紫华:农村观众口味渴求一瞥,《电影评介》,1987年第9期。
    ②见何茂余:靖江县农村电影市场的调查,《中国电影年鉴1991》,第252页。
    ③何平平:《广阔天地能否大有作为——农村题材故事片座谈会纪要》,《电影》,1989年第5期
    ①程红根、桂娟:电影下乡:从“独角戏”到“大合唱”——关注农民看电影,《中国电影市场》,2004年4期
    ②同上
    ③秦红雨:“兴源铺”初探:媒体时代的乡村戏曲及其社会意义,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第二章第二节。
    ①杨绘祖:欢笑声在边远山乡的夜空回荡——云南红河县“优秀电影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一瞥,《中国电影市场》,2006年第8期。
    ①郭学勤、邹大鸣:宁波市农村电影市场调查报告,《当代电影》,2008年第05期。
    ①陶东风语,见《中国文艺理论的本土化::困境与悖论》,《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
    ①“结婚”是种打比方的说法,意指农村片和“喜剧片”“惊险片”“生活片”等受观众喜爱的片种结合在一起,施加明在《该鼓励这种“结婚”—工业片与农村片走出困境之我见》针对当时工人不爱看工业片,农民不爱看农业片的情况提出的解决方法。《电影评介》,1990年第9期
    ①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见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②参见温铁军:“三农”问题的实际反思,见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③贺雪峰语
    ④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见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66-67页。
    1、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第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2、[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3、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4、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20-80年代(上、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7月版
    5、吴迪主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中、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6、杨远婴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7、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8、李少白:《中国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9、王晓玉主编:《中国电影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0、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11、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12、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13、陈播主编:《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14、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版
    15、 杨燕,徐成兵:《民国时期官营电影发展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 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7、 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18、 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19、 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20、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 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22、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
    23、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24、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 倪震编:《改革与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26、 郦苏元,胡克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27、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 饶曙光:《中国喜剧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30、 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31、 金丹元、陈犀禾:《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32、 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 [法]马塞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34、 [匈]巴拉兹·贝拉著,何力译:《电影美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35、 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6、 [法]马克·费罗著,彭姝祎译:《电影与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 王志敏:《电影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 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十七集,第十八集,电影集1、2,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9、 张骏祥:《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19,电影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0、 中国新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第十八集,电影卷2,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1、 浙江省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电影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
    42、 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3、 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山东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编:《山东省文艺志资料电影专辑》,1988年版
    44、 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室河南省电影公司,刘东初编纂、梁小岑编审:《河南电影志1909-1987年》
    45、 开封市电影志编辑室:《河南省开封电影志征求意见稿》(上)(下),1989年版
    46、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电影公司编:《北京市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史》(上),1995年
    47、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电影公司编:《北京市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史》(下),1996年
    48、 周啸邦主编:《北影四十年1949-1989》,北京市: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49、 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总公司宣传处编:《电影宣传资料合订本1954年第3册》,1955年2月版
    50、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编.《文化工作文件资料汇编1 1949—1959》,1982年版
    52、 余纪著:《区县电影市场田野调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 钟鸣著:《乡村·影视·生活——论传统的延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54、 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55、 于丽:《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反映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56、 《农业战线上的文化尖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5年版
    57、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中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58、 张巍:《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编剧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59、 田汉:《影事追怀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60、 夏衍:《懒寻旧梦录》,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61、 夏衍:《杂文与政治》,北京:北京出版社,1959年版
    62、 程季华编:《夏衍电影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63、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研究室等合编《论夏衍》,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6月版
    64、 洪深:《洪深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
    65、 吴永刚:《我的探索和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66、 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7、 陆弘石,李道新,赵小青编:《史东山影存》(上、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68、 蔡楚生:《蔡楚生文集》(1-4),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69、 孙谦:《孙谦文集》,第5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0、 严平:《燃烧的是灵魂——陈荒煤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版
    71、 应大白编著:《应云卫》,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72、 王炎:《一个导演的自述王炎自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73、 宋昭:《我的妈妈王苹——王苹传》,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74、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李双双——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75、 《喜盈门——从剧本到影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4月版
    76、 袁文殊:《电影求索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77、 赵丹:《地狱之门》,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78、 杨远婴主编:《她们的声音:中国女电影导演自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7月版
    79、 罗雪莹:《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93》,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80、 谢飞:《谢飞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81、 杨远婴等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82、 刘志福编《霍建起电影暖》,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83、 杨志刚,杜学文主编:《聚焦山西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84、 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85、 冯锦芳:《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照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87、 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88、 谭英:《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9、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Oliver Boy d-Barrett),(英)克里斯·纽博尔德(Chris Newbold)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北京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90、 [加]文森特·莫斯可:胡正荣译:《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一一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91、 [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92、 [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 [英]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4、 [英]戴维·莫利著,史安斌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95、 [英]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6、 [美]塞伦·麦克莱著,曾静平译:《传媒社会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 [美]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9、 [英]尼克·史蒂文森,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0、[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钮、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1年版
    101、 [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2、周宪主编:《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0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4、[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05、[匈]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106、[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7、[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9、[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0、国风:《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1、李欧梵:《都市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12、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3、[美]史蒂夫·瓦戈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4、[法]孟德拉斯(Mendras,H.)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1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16、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昆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7、[美]弗里曼(Edward Friedman)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8、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9、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主编:《乡村文化和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2008年版
    120、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21、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2、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4、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125、钱理群,刘铁芳编:《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26、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27、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8、王晓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9、Zhang, Zhen,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Shanghai cinema, 1896-1937,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130、Philip Simpson, Andrew Utterson, K.J.Shepherdson, Film Theory: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1-4 Routledge,2004
    131、Clark, Paul, Chinese cinema: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32、Dissanayake, Wimal, Melodrama and Asian cinema, 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33、Meenakshi Gigi Durham, Douglas M. Kellner,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 Works, Revise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
    1、杨红菊:《镜中乡土与乡民——1949年以来的中国乡村电影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吕树梅:《新中国乡村电影创作中的理想化倾向》,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3、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西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4、张硕果:《论上海的社会主义文化1949-1966》,华东师范大学2006博士论文
    5、秦红雨:《“兴源铺”初探:媒体时代的乡村戏曲及其社会意义》,华东师范大 学,2009年,博士论文
    1、饶曙光:《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流变及其发展策略》,《当代电影》,2008年第8期
    2、钱春莲:《回顾世纪末中国电影中的“乡村”》,《电影创作》,2001年第03期
    3、凌燕:《回望百年乡村镜像》《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4、宫玉松:《三十年代农村金融危机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5、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以1912-1937年间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6、夏振坤:《1949——1978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轨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7、李玥阳:《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左翼电影之间》,《电影艺术》2010年第3期
    8、尼克·布朗:《社会与主体性:中国情节剧的政治经济学》,《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9、高小健:《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剧作形态分析》,《中国电影年鉴》1998-1999,
    10、肖尹宪:《<金光大道>的往昔岁月》,《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
    11、张新科:《文化掮者·社会徙者·政治佣者·生活使者——二十世纪50-80年代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员社会角色评判》,《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2、吴迪《<电影艺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1956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13、石川:《“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14、周涛:《“民间生活世界”与“十七年”戏曲文本改编的阐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5、王海洲:《双脚踏上幸福路:八十年代的新农民形象》,《电影艺术》,2008 年第6期
    16、 孙立平:《19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结构的裂变》,《天涯》,2006年第2期。
    17、 李道新:《阶层的寓言与电影的社会学——影片<农民工>里的个人梦想与国家意愿》,《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18、 赵国光、李道新:《打造农村电影大本营》,《当代电影》,2008年10期
    19、 郭学勤、邹大鸣:《宁波市农村电影市场调查报告》,《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
    20、 陶东风:《中国文艺理论的本土化::困境与悖论》,《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
    21、 吕新雨:《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读书》,2004年第4期
    1、《申报》1933.2月1日——1934年6月30日
    2、《电影放映资料》,1956年1月号——12月号
    3、《电影放映》1957年1月号——1965年12月号
    4、《中国电影市场》,2000年第1期——2010年第12期
    5、《中国电影报》2006年1月——2010年12月
    6、中国电影年鉴编辑部:《中国电影年鉴》1981年——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