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岸舆情环境变迁中的新华社涉台报道(1979-200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新华社涉台报道,是新华社众多报道类型中的特殊领域。在论文一开始,笔者定义了新华社涉台报道,把新华社涉台报道机构的历史沿革分为三个阶段:军分社阶段(1949—1979)、从属阶段(1979—1999)和独立运作阶段(1999—2009),并且从发稿机制、人员配置等方面描述了新华社涉台报道的起源和机制。
     其次,本文回顾了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发展、台湾政治体制的变革以及两岸舆论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从1979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在坚持和平统一的原则下,能够适时适地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台湾这三十年来经历了从威权体制向民主政治的转变过程,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经历了很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的舆情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大陆方面建立了多种新闻传播渠道,广开新闻信息资源、在对内和对外宣传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台湾媒体在开放“党禁”、“报禁”后,逐渐从党营新闻事业转向以商业媒体为主导的新闻体制。台湾政党执政轮替,台独意识不断显现,两岸关系异常复杂,且由于台湾在历史上曾受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在现实中又受美国的强力影响,台湾的舆情环境显示出更加特殊和复杂的特点。两岸舆情环境的变化对新华社涉台报道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如此的政治背景、舆情环境下,本文展开了对新华社涉台报道的具体分析。笔者把涉台报道分为四个阶段:单向宣传阶段(1979——1987)、初步接触与交流阶段(1987—1994)、批李反独文攻阶段(1995—2000)和双向交流反独促统阶段(2001至今),并且勾画了每个阶段的特点;第二、本文着重分析了1979年以来两岸关系重大事件的新华社报道,分析了每个事件的报道特点;第三,本文还分析了新华社对台湾四次领导人选举的报道;最后本文以新华社涉台报道为基础,分析了新华社报道中的台湾形象。通过对新华社涉台报道的文本分析,笔者认为新华社涉台报道的功能延续了1979年以前“文宣武卫”的指导思想,即除了军事外,在思想斗争方面,新华社承担了支持“祖国大陆统一、批判台独、赢得两岸人民对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支持”的功能;新华社的评论员文章本来就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一部分、它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批判分裂祖国的言论和行径。新华社的报道、通讯和评论是大陆批判台独的斗争武器;新华社的涉台报道成为大陆媒体台湾报道的标尺,报道本身受两岸关系影响很大,在新华社记者入台驻点以后,涉台报道策略有所调整。
     本文最后描述了新华社对涉台报道效果的分析以及台湾对大陆新闻宣传的反应。笔者认为新华社未来的涉台报道应该确立符合大众传播规律的新闻报道策略;强化通讯社的基本功能,弱化国家发言人的形象,以更平等的心态报道涉台新闻;利用两岸交流不断发展的机遇,将新闻战线推到最前沿;采取涉台报道本地化策略,大力发展台湾本地用户,利用当地新闻资源和采编力量,把涉台报道纳入最日常的报道范围之中;改善新闻报道手法,以生动的事实,活泼的语言,大力传播两岸融合的进程。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各种文献的阅读以及材料的分析来探讨1979到2008年的新华社涉台报道。笔者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后两岸关系解冻、逐步交流,到追求两岸和谐促进和平统一的历史背景下涉台报道的变迁,即涉台报道从国共两党内战对恃时期的单向宣传,到开放改革后的两岸逐步交流,再到迈向有效传播以追求两岸和谐促进和平统一的现象,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揭示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进程中规律性的变化,从中探讨了新闻报道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及历史进程相适应的规律,并且就新华社涉台报道如何在两岸未来走向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In this thesi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 Xinhua News Agency (XNA)'s reports on Taiwan is a very unique area among many types of reports of Xinhua News Agency. The definition of the XNA's reports on Taiwan is first given in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thesis.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s in XNA that responsible for the reports on Taiwan ar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military branch phase (1949-1979), a subordinate phase (1979-1999) and the independent functioning phase (1999-2009). The release mechanism, staffing and such areas are also included to describe the origins and mechanisms of the XNA's reports on Taiwan.
     Secondly, this thesis reviews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n Taiwan, the changes of Taiwan's politic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changes of the cross-strait public opin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since 1979,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ur government has timely made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in the policy on Taiwan.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aiwan has experienced a transition from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to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other great change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this context, public opinion on both sides have changed inevitably. Mainland has established a variety of media channels to open up new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made a dramatic progress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aiwan's media experienced a shift from the party-owned media to a business-oriented media system after the "Ban on opposition party" and the "Ban on journalism" were lifte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ruling parties in Taiwan and the support for Taiwan independence make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extremely complex. In history, Taiwan has been in Japanese colonial rule for fifty years and also under a strong influence by the United States, therefore, Taiwan's public opinion have more special and complex features. The Changes in public opinion of both Taiwan and mainland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XNA's reports on Taiwan.
     In such a political background, and the context of public opinion,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n XNA's reports on Taiwan. The reports on Taiwan is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a one-way propaganda phase (1979 - 1987), the initial contacts and the exchange phase (1987-1994), Propaganda of the condemnation on Denghui Li and anti-independence of Taiwan phase (1995-2000) and inter-communication, anti-independence and reunification phase (2001-present). The author also out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Second,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analysis on the XNA's reports on major events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since 1979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report. Third,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XNA's reports on the elections of the four leaders in Taiwan. Finally, based on the XNA's reports, the author portrays the image of Taiwan in the XNA's reports. Through the text analysis of XNA's reports on Taiwan, the authors points out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XNA's reports on Taiwan followed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propaganda of reunification and military protection before 1979, that is, in addition to military, in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the XNA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to support the unification of Taiwan and mainland, to condemn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to win the supports for Chinese government's policy on Taiwan from people on both sides. Xinhua commentary is a part of Chinese government's policy on Taiwan. It is a clear-cut stand to safeguard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and condemn the speech and behavior that split the motherland. The reports and commentary of XNA are the weapons to condemn Taiwan independence; XNA's reports on Taiwan have become a benchmark for other mainland media's reports on Taiwan and the reports themselves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cross-strait relations. After the Taiwan office of XNA was set up and journalists were sent to work in Taiwan, the reporting strategies have been adjusted. The final part of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 of XNA's reports on Taiwan and the response of Taiwan towards the propaganda of mainlan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strategies which were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mass media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XNA's reports on Taiwan; the agency's basic func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image of the national spokesman should be weakened for a more equanimous coverage of Taiwan news. Furthermore, The XNA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exchanges to report on the media forefront; take the strategy of the localization of Taiwan reports to develop Taiwan's local users; use local resources and news editing power to include Taiwan reports into the daily coverage; improve the news reporting practices to spread the process of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with vivid facts and lively language.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 is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ext analysis. The XNA's reports on Taiwan (1979-2008) were explored through the variety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material analys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aiwan reports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opening up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fter the reform , the gradual exchange, and the pursuit of a cross-strait harmony to promote th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that is, the reports experienced stages from one-way propaganda in the civil war between KMT and CPC, to gradual exchange after the reform, and then to move toward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pursue cross-strait harmony and to promote th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ournalisms and communication, the thesis reveals the regul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journalism; explores the role of news reports as an ideolog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perstructure, and how the news reports correspond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makes suggestions for the XNA's reports on Taiwan on how to play a better role to promote the cross-strait harmony in the future.
引文
[1]新华网,http://203.192.6.89/xhs/
    [2]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5%8D%8E%E7%A4%BE
    [3]新华网,http://203.192.6.89/xhs/
    [4]新华网,http://203.192.6.89/xhs/jgsz.htm
    [5](美)李普曼著《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76页
    [6]Olga Baysha,Kirk Hallahan,《Media Framing of the Ukrainian Political Crisis》,2000-2001,Journalism Studies,Volume 5,Number 2,2004,pp.233-246
    [7]Erving Goffman.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 & Row,1974,p.21
    [8]Todd Gitlin.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9]D.R.Kinder and L.M.Sanders.Mimicking political debate with survey questions:The case of white opinion on affirmative action for blacks.Social Cognition,8,p.74
    [10]Semetko,Holli A.and Valkenburg,Patti M.(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pp.93-109.
    [11]Gamson,William A.and Modigliani,Andre(1987)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in:Richard G.Braungart and Margaret M.Braubgart(Eds)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Vol.3,Greenwich,CT:JAI Press,pp.143
    [1]《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人民日报》,1981年9月30日
    [2]肖之光,《什么是“九二香港会谈”的基础》,《两岸关系》杂志2004第12期
    [3]王强华,《中国新闻界的一次联合行动》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41页。
    [5]童兵:《突破体制瓶颈推进新闻改革--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周年》
    [6]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李东东,《总结经验 明确方向 推动报业科学发展》
    [7]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 胡占凡,《广播电视宣传始终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
    [8]中央外宣办副主任蔡名照,《我国逐步建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外宣格局》
    [9]《改革开放30年看中国新闻教育发展30年》http://www.cnr.cn/2OO8zt/ggkf/yw/200811/t20081106_505144314.html
    [10]孙肖远:《政治本土化与台湾政治转型》,刊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5期,第84-87页
    [11]引自《台湾党外运动的五大策略》,中国学术论坛网站
    [12]引自《台湾党外运动的五大策略》,中国学术论坛网站
    [13]邹景雯记录整理,《李登辉执政告白录》,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第52页
    [14]部分引自《台湾选举制度及其影响》,人民网
    [15]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221页
    [16]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30页
    [17]陈癸淼,《论台湾》,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18]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73页
    [19]同上,第48页
    [20]王茹,《民进党对媒体及民调的政治运作》,《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32-38页
    [21]同[18],第31页
    [22]同[18],第47页
    [23]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析论》,《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第1-8,44页
    [24]同[18],第223页
    [25]邢福有:《透析台独》,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96-97页
    [26]同上,第97页
    [27]罗荣光,“台湾人的觉醒与动员”,www.taiwanncforg.tw/ttforum/31/31-06.pdf
    [28]邢福有:《透析台独》,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98页
    [29]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31页
    [30]李大为、邱源宝,《6枚导弹打由8成声望》,台湾《中国时报周刊》,1995年8月,第26-27页
    [31]资料来源:www.mac.gov.tw张亚中:《两岸统合论》(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出版)转引自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79页
    [32]同[18],第208页
    [33]邢福有,《透析台独》,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53页
    [34]同[18],第54页
    [35]同[18],第54页
    [36]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析论》,《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第1-8,44页
    [37]王王茹,《民进党对媒体及民调的政治运作》,《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32-38页
    [38]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析论》,《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第1-8,44页
    [39]辛旗,《近四十年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文化价值体系的调试》,《台湾研究》,1990年第4期,第79页,
    转引自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209页
    [40]王茹,《民进党对媒体及民调的政治运作》,《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32-38页
    L41]同上,第32-38页
    [42]同上,第32-38页
    [43]同上,第32-38页
    [44]陈孔立,“台湾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民众的复杂心态”,《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3期,第1-8页
    [45]同[18],第54页
    [46]同[18],第54页
    [47]同[18],第266页
    [48]陈斌华,“台湾媒体生态与大陆对台宣传”,未发表论文
    [49]王茹,《民进党对媒体及民调的政治运作》,《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32-38页
    [50]同[18],第40页
    [51]王晓波,《统派观点》,台湾海峡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52]杜圣聪,《两岸真相密码:中共对台宣传的政策、作为与途径》,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第1版,第274页
    [53]2006年3月1日,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所做的民调,针对台湾地区20岁以上民众进行调查
    [54]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委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所做的民调,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针对台湾地区20岁以上民众进行调查
    [55]此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委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所做的民调,调查时间为2006年3月31日至4月2日;9月15日至17日;12月15日至17月。
    [56]同[18],第88页
    [57]同[18],第81页
    [58]同[18],第214页
    [59]王茹,“台湾“两岸族”的现状、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3期,第19-26,43页
    [60]同[18],第211页
    [61]同[18],第212页
    [1]“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新华社1981年9月30日电,《人民日报》,1981年10月1日,全文刊载
    [2]胡乔木,“两岸合作,振兴中华”,新华社北京1986年2月7日电
    [3]林群英、陈榕三,“望月倍思亲:福建泉州人民中秋节怀念台湾鹿港镇乡亲”,新华社北京1980年9月24日电
    [4]袁光强,“见短识浅之举--评台湾当局最近的反共鼓噪”,香港《文汇报》,1981年1月30日
    [5]端木来娣,“台湾兴起‘大陆探亲热'”,新华社北京1987年10月6日电
    [6]范丽青、连锦添(《人民日报》记者),“一片乡心在归途”,新华社北京1987年10月22日电
    [7]殷学诚、姜玉明、蒋永才、钱志勇,“别梦依稀归故里--台湾著名谐星葛小宝回乡探亲侧记”,新华社南京1988年2月11日电
    [8]薛建华,“吴大猷天津会亲记”,新华社天津1992年6月6日电
    [9]端木来娣,“风云人物采访录--赴台手记”,《环球》,1992年第10期
    [10]端木来娣、薛建华,“‘汪辜会谈'”拉开帷幕、两会领导人首次会谈”,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7日电
    [11]端木来娣、孙承斌,“‘识时务者为俊杰'--从‘汪辜会谈'说起”,新华社北京1993年5月12日电
    [12]端木来娣,“李登辉连续发表分裂祖国言论引起两岸中国人严重关注”,新华社北京1994年6月14日电
    [13]朱承修,“评李登辉的某些言论”,新华社北京1994年6月18日电
    [14]端木来娣,“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行径--评析李登辉‘私人访问'美国的政治图谋”,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7日电
    [15]范丽青,“不惜血本买入美门票”,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7日电
    [16]赵卫,“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才是最大的民意--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10日电
    [17]端木来娣,“国际社会绝无“台独”生存空间--二评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新华社北京1995年7月24日电
    [18]范丽青,“推行‘台独'的政治迷药--三评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新华社北京1995年7月25日电
    [19]范丽青,“‘民主'外衣下的‘台独'--再评李登辉最近的一些谈话”,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6日电
    [20]新华社评论员,“反‘台独'、反分裂斗争的深远意义”,新华社北京1996年4月27日电
    [21]“新华社驻台‘解禁'等了三年希望突破‘咫尺天涯'”,《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7月4日
    [22]2009年1月12日对新华社港台部采访室代主任陈斌华的访谈
    [23]“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新华社1979年1月1日北京电
    [24]“邓小平在全国政协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新华社1979年1月2日北京电
    [25]“在京台湾籍同胞举行座谈会热烈拥护《告台湾同胞书》”,新华社1979年1月3日北京电
    [26]新华社北京一月四日电
    [27]“邓小平副总理在华盛顿谈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新华社1979年1月30日华盛顿电
    [28]“华国锋总理重申对台湾的政策”,新华社北京1979年6月22日电
    [29]端木来娣,“台湾兴起‘大陆探亲热'”,新华社北京1987年10月6日电
    [30]范丽青、连锦添(《人民日报》记者),“一片乡心在归途”,新华社北京1987年10月22日电
    [31]殷学诚、姜玉明、蒋水才、钱志勇,“别梦依稀归故里--台湾著名谐星葛小宝回乡探亲侧记”,新华社南京1988年2月11日电
    [32]薛建华,“吴大猷天津会亲记”,新华社天津1992年6月6日电
    [33]“‘汪辜会谈'拉开帷幕,两会领导人首次会谈”,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7日电
    [34]范丽青:“述评:‘汪辜会谈'震荡台湾岛”,新华社北京1993年4月25日电
    [35]薛建华、李大宏,特写:历史将记下这一刻”,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9日电
    [36]范丽青,“干扰‘汪辜会谈'不得人心”,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8日
    [37]朱承修:“且看李登辉怎样表演”,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6日电
    [38]端木来娣:“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行径--评析李登辉‘私人访问'美国的政治图谋”,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7日电
    [39]端木来娣、赵卫、孙承斌:“评李登辉的分裂言论”,新华社北京1999年7月12日电
    [40]“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发表谈话 把握机遇,开创海峡两岸关系新局面”,新华社1995年2月1日电
    [41]“邮电部负责人座谈学习江泽民重要讲话希望两岸早日通邮通电”,新华社1995年2月17日电
    [42]“陈光毅说,江泽民讲话中提出的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表达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新华社1995年2月22日电
    [43]“台湾舆论对江泽民讲话评价良好,认为台湾当局应予积极回应”,新华社1995年2月5日香港电
    [44]陈键兴,“中台办副主任王在希谈连战大陆行成果”,新华社北京2005年5月3日电
    [45]“顺潮流,应民意,开新局”,新华社北京2005年5月3日电评论
    [46]陈斌华、冯国和刘喜梅,“相见时难别亦难--连战西安‘怀亲之旅'侧记”,新华社2005年5月1日西安电
    [47]“连战离沪返台行前致辞:杨柳青时忆故人”,新华社上海2005年5月3日电
    [48]“上海市民欢迎连战”,新华社上海2005年5月2日电
    [49]“民调:95.8%公众关注连战大陆行”,新华社2005年5月2日电
    [50]王红玉,“澳门人士热议胡锦涛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4点意见”,新华社2005年3月4日电
    [51]李凯、张玫,“岛内民众指出,胡锦涛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大陆的诚意和善意”,新华社2005年3月4日 电
    [52]“姜恩柱:《反分裂国家法》不是‘对台动武法',更不是‘战争动员令'”,新华社2005年3月4日北京电
    [53]同上
    [54]“港澳台民众认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必要适时”,新华社2005年3月9日北京电
    [55]曹宇,“阿根廷华侨华人坚决拥护中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新华社2005年3月8日北京电
    [56]“香港舆论认为:《反分裂国家法》体现大陆对台政策新思路”,新华社2005年3月9日香港电
    [57]“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2日电
    [58]“陈水扁当局‘入联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定”,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2日电
    [59]“国台办发言人:搞‘台独'不得人心 期盼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努力”,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3日电
    [60]张勇,“谢长廷请辞民进党主席”,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6日电
    [61]2001年2月,台湾开放大陆记者赴台湾驻点采访。台湾当时对大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开放,每家单位只能派驻2名记者作为期一个月的采访报道,一个月后,必须更换2名记者。
    [62]“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2日电;
    陈斌华、张勇,“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引发争议”,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0日电。
    [63]“国台办发言人:搞‘台独'不得人心 期盼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努力”,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3日电。
    [64]陈斌华、张勇,“质疑选举不公数万台湾民众集会抗议”,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4日电。
    [65]台湾出现资金大量外流现象”,新华社香港3月22日电
    [66]彭付,“分裂政策只能给台湾人民带来灾难”,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22日;
    邰海,“岛内的乱象是怎样产生的”,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17日电;
    邰海,“李登辉是台湾不稳定的根源”,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19日电
    [37]黄嘉树,“分裂国家的护身符--三评李登辉的假民主”,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15日电
    [68]“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美国会众议院就台湾局势通过”,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21日电
    [69]人民日报评论员,“搞分裂的人绝没有好下场”,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70]新华社记者,“李登辉缘何提前下台”,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71]新华社评论员,“多行不义必自毙”,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72]“陈水扁当局‘入联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定”,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2日电;
    陈斌华、张勇,“台湾‘3·20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定”,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0日电
    [73]“分裂不得人心 公投骗局收场”,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22日电
    [74]俞铮,“社科院学者呼吁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75]李凯、赵新兵,“中国侨联、全国台联负责人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76]李鲲、赵新兵,“民革等民主党派中央的领导人表示,坚决拥护中台办、国台办就台湾地区产生新的领导人发表的声明”,新华社2000年3月20日电
    [77]“综合消息: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组织谴责“台独”行径”,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19日电。”一些国家华人华侨代表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3日电;”港澳舆论强调:一个中国是不可动摇的原则”,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3日电
    [78]“台湾舆论认为:李登辉操纵“弃连保扁”是陈水扁上台的重要原因”,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0日电
    [79]“台湾爆发群众抗议活动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0日电
    [80]“一些国家政府及海外华侨华人团体反对台湾当局借“公投”搞“台独”“,新华礼北京2004年3月17日电。”一些亚非国家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0日电
    [81]“一些非洲国家重申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82]林立平、郝亚琳,“外交部发言人:希望美方恪守在台湾问题上的承诺”,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7日电。
    [83]“加利说,台湾没有可能‘重返联合国'”,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84]余瑛瑞,“2008两岸清明包机厦航执飞4个航班”,新华社厦门2008年3月12日电
    [55]来建强,“‘两马'航线客流量突破17万人次”,新华社福州2008年3月27日电
    [86]张勇、陈斌华”海峡两岸往来电话量年均增长24%”,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4日电
    [87]陈键兴、顾钱江,“林毅夫:阻碍“三通”才会使台湾经济‘空洞化'”,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10日电
    [88]李鲲,“前两个月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继续增长”,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89]余晓洁、刘谨,“8000台湾游客将包机游乐山”,新华社成都2008年3月25日电
    [90]余瑛瑞,“福建自台进口快速增长”,新华社厦门2008年3月17日电
    [91]涂洪长,“闽台林业合作渐入佳境57家涉林台企落户三明”,新华社福州2008年3月15日电
    [92]刘宝森,“台商在鲁增资趋势明显 实际到位130亿美元”,新华社济南2008年3月13日电
    [93]“新闻背景:大陆近年惠台农业措施”,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12日电;
    张勇,“大陆惠台农业举措短期有实惠,长远利更多--访高雄县农会总干事萧汉俊”,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12日电
    [94]张勇、陈斌华,“台湾业者看好大陆无线局域网络市场”,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17日电;
    “台湾学者指出,台商应积极争取北京奥运会数字电视市场商机”,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10日电;
    “台湾第三大水泥企业投资江西”,新华社信息北京2004年3月10日电;
    张勇、陈斌华,“台湾企业看好大陆电动自行车市场”,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13日电
    ;孟昭丽,“福建将建设海峡西岸版权产业基地”,新华社福州2008年3月12日电。
    [95]凌军辉,“大陆给了我一生最好的创业机会--访台湾农业企业家陈力仁”,新华社南京2008年3月13日电。
    [96]“台北股市、汇市、期市全面重挫”,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日电
    [97]“统计显示:台湾失业人数攀升”,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5日电。
    [98]范丽青、李凯,“岛内物价上涨 消费信心下滑”,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8日电。
    [99]张勇、陈斌华,“台湾高校招生创新高 教育品质令人担忧”,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14日电。
    [100]“台湾制造业半数减产”,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101]“都市压力损害台湾民众身心健康”,新华社香港3月29日电
    [102]李慧颖,“厦门大学三个专业今年将面向台湾学生单独招生”,新华社厦门2008年3月13日电
    [103]郑天虹,“报考暨大研究生的台湾考生每年增长一倍”,新华社广州2004年3月27日电
    [104]沈汝发,“国家人事部:大陆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可在闽展开就业试点”,新华社福州2008年3月12日电。
    [105]孙丽萍,“台湾画家吴炫三在上海举办艺术回顾展”,新华社上海2004年3月30日电。
    [106]范丽青、李凯,“世界皮影之最”唐山皮影戏再次来到台湾”,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6日电。
    [107]范丽青、李凯,“海内外学者汇聚台北研讨孙中山对近代中国发展的贡献”,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6日电
    [108]景延,“妈祖故乡接待台胞突破百万人次”,新华社福州2000年3月27日电
    [109]曾志坚:“希望天津泰达顶新足球队能去台湾比赛”,新华社天津3月15日电
    [110]比较典型的有:李寒芳、陈树根,“一瓶打了五十年的酱油--原国民党军在台老兵剪影”,新华社高雄2008年3月13日电
    [111]陈瑶:“我代表台湾乡亲们签名”,新华社北京三月十四日电
    [112]“台湾筹办齐白石收藏展”,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113]这样的对台湾政治事件报道典型的如范丽青、李凯,“台湾中产人士上街头:从政治支持到诉求真相”,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7日电
    [114]顾钱江、王丽丽:《祈福,买“乐透”,拿红包--台北人春节乐融融》,新华社台北2002年2月12日电
    [115]王妍、李凯:《台北万人挥毫庆新年》,新华社台北2009年1月1日电
    [116]同上
    [117]同上
    [119]《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推出(华夏故土地图)推广活动》,新华社北京2004年1月2日电。
    [120]魏梦佳:《海峡两岸人士在武汉共忆辛亥精神》,新华社武汉2006年10月10日电。
    [121]廖翊、朱华颖:《“除夕夜,我们在北京说相声!”》,新华社北京2002年2月11日电
    [122]陈键兴、李凯:《“天下围攻”台北登场,“倒扁运动”再掀高潮》,新华社北京2006年10月10日电
    [123]李凯、陈键兴:《台“立法院”审查“罢免陈水扁案”马英九说明罢免原因》,新华社北京2006年10月11日电
    [124]赵卫、李鲲:《半导体龙头台积电赴沪建厂,台湾当局审核机构初步放行》,新华社台北2004年4月30日电。
    [125]吴金森:《台商在福建石狮投资已达28亿》,新华社福州10月11日电
    [126]黄革:《台湾水泥巨头与广西钢铁企业共建“绿色工厂”》,新华社南宁2003年3月21日电。
    [127]潘清:《金融机构“雪中送炭”,上海台企再获巨额信贷支持》,新华社上海2009年12月30日电。
    [128]赵卫、李鲲:《三成多台湾企业不想招募“新鲜人”》,新华社台北2004年5月2日电。
    [129]李凯、王妍:《台一审判决力霸弊案,王家多人被处重刑》新华社台北2008年12月31日电。
    [130]《台方统计:台湾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年产值居全球首位》,新华社北京2007年11月20日电。
    [131]赵卫、李鲲:《台北劳工“五·一”游行争权益反“台独”》,新华社台北2004年5月1日电。
    [132]郑天虹:《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广州》,新华社广州2006年10月11日电。
    [133]石永红,《中共苏州市委与国民党新竹市党部将建立一系列交流机制》,新华社苏州2005年9月3日电。
    [134]李凯、王妍:《岛内舆论认为胡锦涛讲话具有重大意义》,新华社台北2009年1月1日电。
    [135]李凯、王妍:《台湾方面积极评价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台北2009年1月1日电。
    [136]《上海、福建、四川举行座谈会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新华社福州2009年1月1日 电。
    [137]沈正一:《上海滩的台湾女性》,新华社上海2004年4月30日电。
    [138]李慧颖:《福建台生:“大陆是我未来发展的新天地”》,新华社福州12月31日电。
    [139]蔡志福、徐国庆:《“我盼‘三通'整整盼了26年!”--台轮船长夏明架见证两岸直航》,新华社福州12月30日电。
    [139]陈键兴:《海航会澄清:不存在大陆主管部门封杀台湾船舶的问题》,新华社北京2008年12月31日电。
    [140]《民航总局:欢迎台湾航空公司飞机需要时改飞祖国大陆开放的应急航路》,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141]《海协致电台湾海基会慰问受风灾台胞》,新华社北京2005年9月2日电。
    [142]孙彦新、黄明:《热爱祖国是一种力量--台湾抗战岁月的回首》,新华社北京2005年9月1日电。
    [1]以上部分资料引自新华社记者陈斌华撰写的工作报告《我社涉台港澳稿件采用情况评估及对策建议--以两岸经贸论坛相关报道为例》
    [2]杜圣聪,《两岸真相密码:中共对台宣传的政策、作为与途径》,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第1版,第254页
    [3]杜圣聪,《两岸真相密码:中共对台宣传的政策、作为与途径》,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第1版,第255-256页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第45页
    [5]同上,第343页
    [6]陈斌华,“台湾媒体生态与大陆对台宣传”,未发表论文
    [1]王浦邭.《台湾民主运动的发展(1947-1986)》[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2]彭怀恩.《台湾政治变迁40年》[N].台北:自立晚报,1988:68
    [3]郑牧心.《台湾议会政治40年》[N].台北:自立晚报,1988:92
    [4]李水旺.《战后台湾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选举的影响》[G],《台湾研究文集》,时事出版社,1988
    [5]黄嘉树.《台湾能独立吗?》[M],南海出版社,1994:16-18
    [6]林劲.《略论台独思潮的社会历史根源》[G],《当代台湾政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7]王缉思.《论美国“两个中国”政策的起源》[G],《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李家泉.《一国两制与台湾前途》[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
    [9]朱天顺.《析评“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纠葛》[G],《当代台湾政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日)若林止文.《转型期的台湾》[M],台北:故乡出版社,1989
    [11]Tien Hung-mal.Taiwan in Transition:Prospects for social-Political change[J],The China Quarterly,No.64,Dec,1975
    [12]Yang sun chou and Andrew J.Nathan.Democratising Transition in Taiwan[J],Asian Survey,Vol.27,No.3,March 1987
    [13]杨锦麟.《国民党的两次“政治改造”》[G],《台湾的昨天与今天》,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14]杨洁勉等.《世界格局中的台湾问题--变化和挑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5]刘国深.《论“台独运动”的阶段性及其转化》[J],《台湾研究集刊》,2000年第4期
    [16]徐博东、陈星.《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大陆政策述评》[J],《台湾研究》,2004年第4期
    [17]Semetko,Holli A.and Valkenburg,Patti M..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0,50(2)
    [18]Olga Baysha,Kirk Hallahan,Media Framing of the Ukrainian Political Crisis[J],Journalism Studies,Volume 5,Number 2,2004
    [19]Gamson,William A.and Modigliani,Andre(1987).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J],in:Richard G.Braungart and Margaret M.Braubgart(Eds)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Vol.3,Greenwich,CT:JAI Press
    [20]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21]邢福有,《透析台独》[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22]杜圣聪,《两岸真相密码:中共对台宣传的政策、作为与途径》[M],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第1版
    [23]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G],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4]刘海贵主编,《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24]刘国深,《台湾政治概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5]陈孔立,《两岸僵局下的思考》[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6]陈孔立,《观察台湾》[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7]罗文辉,陈韬文,《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年第一版
    [28]顾洪洪,《上升,不可遏止:一个新华社记者二十年的见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9]毕玥年,《台湾:祖国的宝岛(摄影集)》[G],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30]吴冷西,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吴冷西论新闻报道》[G],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31]范丽青,胡创伟主编,《目击台湾:新华社驻台记者看台湾》[G],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32]新华社新闻编辑部,新华通讯社建社70周年纪念丛书,《我们的经验:1931-2001》[G],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33]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业务研究》[G],北京:新闻业务研究编辑部,1999-2003年册
    [34]董广安主编,《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35]穆青,《穆青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6]穆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37]郭超人,徐学江主编,《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1949-1999,台港澳新闻选》[G],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38]郭超人,《喉舌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国台办白皮书,《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http://www.gwytb.gov.cn/bps/bps_yzyz.htm 新华网,http://203.192.6.89/xhs/
    [39]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5%8D%8E%E7%A4%BE
    [40](美)李普曼著《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76页
    [41]Erving Goffman.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 & Row,1974,p.21
    [42]Todd Gitlin.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M].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43]D.R.Kinder and L.M.Sanders.Mimicking political debate with survey questions:The case of white opinion on affirmative action for blacks[M].Social Cognition,8,p.74
    [44]Semetko,Holli A.and Valkenburg,Patti M.(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pp.93-109.
    [45]Gamson,William A.and Modigliani,Andre(1987)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in:Richard G.Braungart and Margaret M.Braubgart(Eds)[J]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Vol.3,Greenwich,CT:JAI Press,pp.143
    [46]《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N],《人民日报》,1981年9月30日
    [47]肖之光,《什么是“九二香港会谈”的基础》,[J]《两岸关系》杂志,2004第12期
    [48]《邓小平文选》[G],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41页。
    [49]童兵:《突破体制瓶颈 推进新闻改革--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周年》[DB],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803
    [50]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总结经验 明确方向 推动报业科学发展》,2008年9 月,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12/09/contenc_10476822.htm
    [5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 胡占凡,《广播电视宣传始终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中国记协网,2008年12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12/09/content_10478046.htm
    [52]中央外宣办副主任蔡名照,《我国逐步建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外宣格局》,新华网,2008年12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12/10/content_10481062.htm
    [53]《改革开放30年看中国新闻教育发展30年》,中国广播网,2008年11月6日,http://www.cnr.cn/2008zt/ggkf/yw/200811/t20081106_505144314.html
    [54]孙肖远.《政治本土化与台湾政治转型》[J],刊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5期,第84-87页
    [55]引自《台湾党外运动的五大策略》,中国学术论坛网站
    [56]邹景雯记录整理.《李登辉执政告白录》[G],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第52页
    [57]部分引自《台湾选举制度及其影响》,人民网
    [58]陈癸淼.《论台湾》[M],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59]王茹.《民进党对媒体及民调的政治运作》[J],《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32-38页
    [60]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析论》[J],《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第1-8,44页
    [61]邢福有.《透析台独》[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96-97页,第98页
    [61]罗荣光.“台湾人的觉醒与动员”,www.taiwanncf.org.tw/ttforum/31/31-06.pdf
    [62]李大为、邱源宝,《6枚导弹打出8成声望》,台湾《中国时报周刊》[J],1995年8月,第26-27页
    [63]资料来源:www.mac.gov.tw张亚中:《两岸统合论》(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出版)转引自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79页
    [64]辛旗,《近四十年台湾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文化价值体系的调试》,《台湾研究》,1990年第4期,第79页,
    转引自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209页
    [65]陈孔立,“台湾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民众的复杂心态”[J],《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3期,第1-8页
    [66]陈斌华,“台湾媒体生态与大陆对台宣传”,未发表论文
    [67]王晓波,《统派观点》[M],台湾海峡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69]2006年3月1日,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所做的民调,针对台湾地区20岁以上民众进行调查
    [70]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委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所做的民调,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针对台湾地区20岁以上民众进行调查
    [71]此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委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所做的民调,调查时间为2006年3月31日至4月2日;9月15日至17日;12月15日至17日。
    [72]王茹,《“台湾“两岸族”的现状、心态与社会融入情况》[G],《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3期,第19-26,43页
    [73]“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新华社1981年9月30日电,《人民日报》,1981年10月1日,全文刊载
    [74]胡乔木,“两岸合作,振兴中华”,新华社北京1986年2月7日电
    [75]林群英、陈榕三,“望月倍思亲:福建泉州人民中秋节怀念台湾鹿港镇乡亲”,新华社北京1980年9月24日电
    [76]袁光强,“见短识浅之举--评台湾当局最近的反共鼓噪”,香港《文汇报》,1981年1月30日
    [77]端木来娣,“台湾兴起‘大陆探亲热”',新华社北京1987年10月6日电
    [78]范丽青、连锦添(《人民日报》记者),“一片乡心在归途”,新华社北京1987年10月22日电
    [79]殷学诚、姜玉明、蒋永才、钱志勇,“别梦依稀归故里--台湾著名谐星葛小宝回乡探亲侧记”,新华社南京1988年2月11日电
    [80]薛建华,“吴大猷天津会亲记”,新华社天津1992年6月6日电
    [81]端木来娣,“风云人物采访录--赴台手记”,《环球》,1992年第10期
    [82]端木来娣、薛建华,“‘汪辜会谈'”拉开帷幕、两会领导人首次会谈”,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7日电
    [83]端木来娣、孙承斌,“‘识时务者为俊杰'--从‘汪辜会谈'说起”,新华社北京1993年5月12日电
    [84]端木来娣,“李登辉连续发表分裂祖国言论引起两岸中国人严重关注”,新华社北京1994年6月14日电
    [85]朱承修,“评李登辉的某些言论”,新华社北京1994年6月18日电
    [86]端木来娣,“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行径--评析李登辉‘私人访问'美国的政治图谋”,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7日电
    [87]范丽青,“不惜血本买入美门票”,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7日电
    [88]赵卫,“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才是最大的民意--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10日电
    [89]端木来娣,“国际社会绝无“台独”生存空间--二评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新华社北京1995年7月24日电
    [90]范丽青,“推行‘台独'的政治迷药--三评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新华社北京1995年7月25日电
    [91]范丽青,“‘民主'外衣下的‘台独'--再评李登辉最近的一些谈话”,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6日电
    [92]新华社评论员,“反‘台独'、反分裂斗争的深远意义”,新华社北京1996年4月27日电
    [93]“新华社驻台‘解禁'等了三年 希望突破‘咫尺天涯'”,《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7月4日
    [94]2009年1月12日对新华社港台部采访室代主任陈斌华的访谈
    [95]“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新华社1979年1月1日北京电
    [96]“邓小平在全国政协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新华社1979年1月2日北京电
    [97]“在京台湾籍同胞举行座谈会热烈拥护《告台湾同胞书》”,新华社1979年1月3日北京电
    [98]“邓小平副总理在华盛顿谈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新华社1979年1月30日华盛顿电
    [99]“华国锋总理重申对台湾的政策”,新华社北京1979年6月22日电
    [100]端木来娣,“台湾兴起‘大陆探亲热'”,新华社北京1987年10月6日电
    [101]范丽青、连锦添(《人民日报》记者),“一片乡心在归途”,新华社北京1987年10 月22日电
    [102]殷学诚、姜玉明、蒋永才、钱志勇,“别梦依稀归故里--台湾著名谐星葛小宝回乡探亲侧记”,新华社南京1988年2月11日电
    [103]薛建华,“吴大猷天津会亲记”,新华社天津1992年6月6日电
    [104]“‘汪辜会谈'拉开帷幕,两会领导人首次会谈”,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7日电
    [105]范丽青:“述评:‘汪辜会谈'震荡台湾岛”,新华社北京1993年4月25日电
    [106]薛建华、李大宏,《特写:历史将记下这一刻》,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9日电
    [107]范丽青,“干扰‘汪辜会谈'不得人心”,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8日
    [108]朱承修:“且看李登辉怎样表演”,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6日电
    [109]端木来娣:“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行径--评析李登辉‘私人访问'美国的政治图谋”,新华社北京1995年6月7日电
    [110]端木来娣、赵卫、孙承斌,“评李登辉的分裂言论”,新华社北京1999年7月12日电
    [111]“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发表谈话 把握机遇,开创海峡两岸关系新局面”,新华社1995年2月1日电
    [112]“邮电部负责人座谈学习江泽民重要讲话希望两岸早日通邮通电”,新华社1995年2月17日电
    [113]“陈光毅说,江泽民讲话中提出的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表达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新华社1995年2月22日电
    [114]“台湾舆论对江泽民讲话评价良好,认为台湾当局应予积极回应”,新华社1995年2月5日香港电
    [115]陈键兴,“中台办副主任王在希谈连战大陆行成果”,新华社北京2005年5月3日电
    [116]“顺潮流,应民意,开新局”,新华社北京2005年5月3日电评论
    [117]陈斌华、冯国和刘喜梅,“相见时难别亦难--连战西安‘怀亲之旅'侧记”,新华社2005年5月1日西安电
    [118]“连战离沪返台行前致辞:杨柳青时忆故人”,新华社上海2005年5月3日电
    [119]“上海市民欢迎连战”,新华社上海2005年5月2日电
    [120]“民调:95.8%公众关注连战大陆行”,新华社2005年5月2日电
    [121]王红玉,“澳门人士热议胡锦涛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4点意见”,新华社2005年3月4日电
    [122]李凯、张玫,“岛内民众指出,胡锦涛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大陆的诚意和善意”,新华社2005年3月4日电
    [123]“姜恩柱:《反分裂国家法》不是‘对台动武法',更不是‘战争动员令'”,新华社2005年3月4日北京电
    [124]同上
    [125]“港澳台民众认为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必要适时”,新华社2005年3月9日北京电
    [126]曹宇,“阿根廷华侨华人坚决拥护中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新华社2005年3月8日北京电
    [127]“香港舆论认为:《反分裂国家法》体现大陆对台政策新思路”,新华社2005年3月9日香港电
    [128]“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2日电
    [129]“陈水扁当局‘入联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定”,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2日电
    [130]“国台办发言人:搞‘台独'不得人心 期盼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努力”,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3日电
    [131]张勇,“谢长廷请辞民进党主席”,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6日电
    [132]2001年2月,台湾开放大陆记者赴台湾驻点采访。台湾当时对大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开放,每家单位只能派驻2名记者作为期一个月的采访报道,一个月后,必须更换2名记者。
    [133]“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2日电:陈斌华、张勇,“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引发争议”,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0日电。
    [134]“国台办发言人:搞‘台独'不得人心 期盼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努力”,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3日电。
    [135]陈斌华、张勇,“质疑选举不公数万台湾民众集会抗议”,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4日电。
    [136]“台湾出现资金大量外流现象”,新华社香港3月22日电
    [137]彭付,“分裂政策只能给台湾人民带来灾难”,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22日;
    邰海,“岛内的乱象是怎样产生的”,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17日电;
    邰海,“李登辉是台湾不稳定的根源”,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19日电
    [138]黄嘉树,“分裂国家的护身符--三评李登辉的假民主”,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15日电
    [139]“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美国会众议院就台湾局势通过”,新华社北京1996年3月21日电
    [140]人民日报评论员,“搞分裂的人绝没有好下场”,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141]新华社记者,“李登辉缘何提前下台”,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142]新华社评论员,“多行不义必自毙”,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143]“陈水扁当局‘入联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定”,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2日电;
    陈斌华、张勇,“台湾‘3·20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定”,新华社台北2008年3月20日电
    [144]“分裂不得人心公投骗局收场”,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22日电
    [145]俞铮,“社科院学者呼吁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146]李凯、赵新兵,“中国侨联、全国台联负责人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147]李鲲、赵新兵,“民革等民主党派中央的领导人表示,坚决拥护中台办、国台办就台湾地区产生新的领导人发表的声明”,新华社2000年3月20日电
    [148 “综合消息: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组织谴责“台独”行径”,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19日电。
    “一些国家华人华侨代表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3日电;
    “港澳舆论强调:一个中国是不可动摇的原则”,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3日电
    [149]“台湾舆论认为:李登辉操纵“弃连保扁”是陈水扁上台的重要原因”,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0日电
    [150]“台湾爆发群众抗议活动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0日电
    [151]“一些国家政府及海外华侨华人团体反对台湾当局借“公投”搞“台独”“,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17日电。
    “一些亚非国家重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新华社北京2000年3月20日电
    [152]“一些非洲国家重申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153]林立平、郝亚琳,“外交部发言人:希望美方恪守在台湾问题上的承诺”,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7日电。
    [154]“加利说,台湾没有可能‘重返联合国'”,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155]余瑛瑞,“2008两岸清明包机厦航执飞4个航班”,新华社厦门2008年3月12日电
    [156]来建强,“‘两马'航线客流量突破17万人次”,新华社福州2008年3月27日电
    [157]张勇、陈斌华”海峡两岸往来电话量年均增长24%”,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4日电
    [158]陈键兴、顾钱江,“林毅夫:阻碍“三通”才会使台湾经济‘空洞化'”,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10日电
    [159]李鲲,“前两个月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继续增长”,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160]余晓洁、刘谨,“8000台湾游客将包机游乐山”,新华社成都2008年3月25日电
    [161]余瑛瑞,“福建自台进口快速增长”,新华社厦门2008年3月17日电
    [162]涂洪长,“闽台林业合作渐入佳境57家涉林台企落户三明”,新华社福州2008年3月15日电
    [163]刘宝森,“台商在鲁增资趋势明显 实际到位130亿美元”,新华社济南2008年3月13日电
    [164]“新闻背景:大陆近年惠台农业措施”,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12日电;
    张勇,“大陆惠台农业举措短期有实惠,长远利更多--访高雄县农会总干事萧汉俊”,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12日电
    [165]张勇、陈斌华,“台湾业者看好大陆无线局域网络市场”,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17日电;
    “台湾学者指出,台商应积极争取北京奥运会数字电视市场商机”,新华社北京2004年3月10日电;
    “台湾第三大水泥企业投资江西”,新华社信息北京2004年3月10日电;
    张勇、陈斌华,“台湾企业看好大陆电动自行车市场”,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13日电;
    孟昭丽,“福建将建设海峡西岸版权产业基地”,新华社福州2008年3月12日电。
    [166]凌军辉,“大陆给了我一生最好的创业机会--访台湾农业企业家陈力仁”,新华社南京2008年3月13日电。
    [167]“台北股市、汇市、期市全面重挫”,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日电
    [168]“统计显示:台湾失业人数攀升”,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25日电。
    [169]范丽青、李凯,“岛内物价上涨 消费信心下滑”,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8日电。
    [170]张勇、陈斌华,“台湾高校招生创新高 教育品质令人担忧”,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14日电。
    [171]“台湾制造业半数减产”,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172]“都市压力损害台湾民众身心健康”,新华社香港3月29日电
    [173]李慧颖,“厦门大学三个专业今年将面向台湾学生单独招生”,新华社厦门2008年3月13日电
    [174]郑天虹,“报考暨大研究生的台湾考生每年增长一倍”,新华社广州2004年3月27日电
    [175]沈汝发,“国家人事部:大陆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可在闽展开就业试点”,新华社福州2008年3月12日电。
    [176]孙丽萍,“台湾画家吴炫三在上海举办艺术回顾展”,新华社上海2004年3月30日电。
    [177]范丽青、李凯,“世界皮影之最”唐山皮影戏再次来到台湾”,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6日电。
    [178]范丽青、李凯,“海内外学者汇聚台北研讨孙中山对近代中国发展的贡献”,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6日电
    [179]景延,“妈祖故乡接待台胞突破百万人次”,新华社福州2000年3月27日电
    [180]曾志坚:“希望天津泰达顶新足球队能去台湾比赛”,新华社天津3月15日电
    [181]比较典型的有:李寒芳、陈树根,“一瓶打了五十年的酱油--原国民党军在台老兵 剪影”,新华社高雄2008年3月13日电
    [182]陈瑶:“我代表台湾乡亲们签名”,新华社北京三月十四日电
    [183]“台湾筹办齐白石收藏展”,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184]这样的对台湾政治事件报道典型的如范丽青、李凯,“台湾中产人士上街头:从政治支持到诉求真相”,新华社台北2004年3月27日电
    [185]顾钱江、王丽丽:《祈福,买“乐透”,拿红包--台北人春节乐融融》,新华社台北2002年2月12日电
    [186]王妍、李凯:《台北万人挥毫庆新年》,新华社台北2009年1月1日电
    [187]《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推出(华夏故土地图)推广活动》,新华社北京2004年1月2日电。
    [188]魏梦佳:《海峡两岸人士在武汉共忆辛亥精神》,新华社武汉2006年10月10日电。
    [189]廖翊、朱华颖:《“除夕夜,我们在北京说相声!”》,新华社北京2002年2月11日电
    [190]陈键兴、李凯:《“天下围攻”台北登场,“倒扁运动”再掀高潮》,新华社北京2006年10月10日电
    [191]李凯、陈键兴:《台“立法院”审查“罢免陈水扁案” 马英九说明罢免原因》,新华社北京2006年10月11日电
    [192]赵卫、李鲲:《半导体龙头台积电赴沪建厂,台湾当局审核机构初步放行》,新华社台北2004年4月30日电。
    [193]吴金森:《台商在福建石狮投资已达28亿》,新华社福州10月11曰电
    [194]黄革:《台湾水泥巨头与广西钢铁企业共建“绿色工厂”》,新华社南宁2003年3月21日电。
    [195]潘清:《金融机构“雪中送炭”,上海台企再获巨额信贷支持》,新华社上海2009年12月30日电。
    [196]赵卫、李鲲:《三成多台湾企业不想招募“新鲜人”》,新华社台北2004年5月2日电。
    [197]李凯、王妍:《台一审判决力霸弊案,王家多人被处重刑》新华社台北2008年12月31日电。
    [198]《台方统计:台湾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年产值居全球首位》,新华社北京2007年11月20日电。
    [199]赵卫、李鲲:《台北劳工“五·一”游行争权益反“台独”》,新华社台北2004年5月1日电。
    [200]郑天虹:《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广州》,新华社广州2006年10月11日电。
    [201]石永红,《中共苏州市委与国民党新竹市党部将建立一系列交流机制》,新华社苏州2005年9月3日电。
    [202]李凯、王妍:《岛内舆论认为胡锦涛讲话具有重大意义》,新华社台北2009年1月1日电。
    [203]李凯、王妍:《台湾方面积极评价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台北2009年1月1日电。
    [204]《上海、福建、四川举行座谈会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新华社福州2009年1月1日电。
    [205]沈正一:《上海滩的台湾女性》,新华社上海2004年4月30日电。
    [206]李慧颖:《福建台生:“大陆是我未来发展的新天地”》,新华社福州12月31日电。
    [207]蔡志福、徐国庆:《“我盼‘三通'整整盼了26年!”--台轮船跃夏明架见证两岸直航》,新华社福州12月30日电。
    [208]陈键兴:《海航会澄清:不存在大陆主管部门封杀台湾船舶的问题》,新华社北京2008年12月31日电。
    [209]《民航总局:欢迎台湾航空公司飞机需要时改飞祖国大陆开放的应急航路》,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210]《海协致电台湾海基会慰问受风灾台胞》,新华社北京2005年9月2日电。
    [211]孙彦新、黄明:《热爱祖国是一种力量--台湾抗战岁月的回首》,新华社北京2005年9月1日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