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主要指中国大陆电影,同时包括中外合拍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问题。上海这座在中国电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产生过至关重要作用的城市,在电影文本中已经不知被反复书写过多少次。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里,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存在着诸多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对上海的呈现方式同“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就有明显不同。并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由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以及中国电影业的改革等复杂历史因素的作用,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还在发生着或显著或微妙的变化。因此,本论文将分三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其中的一些突出文化症候或问题作出思考。
     论文分为以下六章:
     第一章主要研究1978至1986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认为这一阶段中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同类创作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断裂关系,而是同时存在着延续和突破。此类电影还没有完全摆脱“十七年”和“文革”电影以宣传和弘扬国家意识形态为主旨的创作理念。但与此同时,一些电影也开始较多地展现上海的都市文化特性,并对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展现。
     第二章主要研究1987至2002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认为在此一阶段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创作中,现代都市文化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彰显。主要表现为上海都市空间在电影叙事中作用的凸显。“街道”成为此类电影的主要场景,都市“漫游者”的视角则成为重要的电影叙述视角,并且一些典型的都市叙事模式也在许多电影中得到较为充分的运用。另外,上海的地域文化特征在电影中得到更大程度的显现,跨国想象也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
     第三章主要研究2003年至今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着重指出这一时期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中时尚性元素的主导和对上海全球化都市景观的迷恋,致使电影中的上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座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景观城市”。同时也注意到,在一些独立电影和作者电影中,创作者们对全球化的上海作出了另一番描绘,从而形成了对中国电影中上海想象的有效补充。
     第四章主要从作者论的视角研究彭小莲、娄烨、李欣等以上海生活为主要创作素材的导演在各自的电影中对上海的呈现方式。彭小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对上海的密切关注,试图在电影创作中展现上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都市文化特征。娄烨在电影创作中经常运用一些探索性的叙事手法,把上海再现为一个现代性的“废墟”之地。而李欣则惯于运用后现代主义影像和叙事拼贴的方式来呈现上海青年们的复杂心理状态。
     第五章主要研究当下盛行的上海怀旧电影。指出了上海怀旧电影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与文化表征方式,并对其中存在的“恋物癖”症候和全球化想象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第六章对上海题材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思考。指出应以上海电影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来带动上海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展,对上海题材电影的类型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并指出上海题材电影创作应突破对海派文化的模式化理解,充分体现其当下文化意义。
     结语部分则主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虽然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但“现代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其实一直存在,不过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表现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in Chinese mainland film(including co-product film)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Shanghai has played an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it has also been represented inmany films. After analysis we can see, Shanghai imagination is changing in Chinesefilm as time goes by. It’s different from the films in “17Years” and “CultureRevolution”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Furthermore,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isstill changing in the thirty plus year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because of the fast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nd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reform of Chinese filmindustry. Therefore,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divides it to three parts to analyze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in Chinese film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also tostudy on some of the cultural symptoms of it.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in Chinese filmfrom1978to1986. The author argued that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in Chinese filmin this period is not totally disrupted from the film in “17Years” and “Culturerevolution”. There’re also something continued and inherited. The films in this periodalso put the propaganda of the government’s ideology to the first place. But at thesame time, some of the films began to present the urban traits of Shanghai, and also topresent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urbanites.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in Chinese filmfrom1987to2002.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modern urban culture is manifestedin the films in this period. The urban space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narrative of the films. The “street” became the main scenes in the Shanghai subjectfilms. And the view of the “flaneure’s” became an important point of view. And someof the typical urban narrative forms were used in many films. And also, the importantcultural phenomenon of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is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Shanghai and transnational imagination are emphasized.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in Chinese filmfrom2003up to now.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urban imagine forms of the filmsin this period are oriented by fashion and globalization, which make Shanghai becamea “spectacle city” in the films. At the same time, in some of the independent films andauteur films, some directors depicted Shanghai in a totally different way.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 of Peng Xiao-lian,Lou Ye and Li Xin, who make Shanghai the main subject of their films. PengXiao-lian has been trying her best to represent Shanghai and it’s urban culture in herfilms since1980’s. Lou Ye inclined to represent Shanghai as a modern “ruins” withmodernism narrative forms. Li Xin likes to represent the complex mental state ofShanghai youth with the postmodernism collage of image and narrative.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revalent Shanghai nostalgia films. The authoranalyzes the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 of Shanghai nostalgia films, and concludes theaesthetic and cultural traits of this kind of films. And also reflects on the culturalsymptoms of fetishism and globalized imagination in these films.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author consideres how to improve the Shanghai subjectfilm by strengthen the local film product ability.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Shanghai subject genre films. And also points out that Shanghai subject films need tobreak through the old understandings of Shanghai culture before.
     In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the Shanghai imaginationin Chinese film occurred some transformation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the influence of “modernization ideology” is always there.
引文
1[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吴子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1[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1页。
    2[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4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Donald Nicholson-Smith译,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5[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包亚明主编,陆杨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1[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见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2[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见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3[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见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1Barbara Mennel:Cities and Cinema,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1[德]格奥尔格·席美尔:《货币哲学》,朱桂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2[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3[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4David B.Clarke编:The Cinematic City,Newyork and London:Routledge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美]米莲母·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星,冉升新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44页。
    2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61页。
    1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2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3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4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5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6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1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125页。
    2曲春景:《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第94页。
    3钱乃荣:《上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的现代性》(上),《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1页。
    1刘海波:《城市、电影与现代性——从孙瑜电影看多重吊诡下的早期上海电影》,《电影新作》,2005年第
    4期,第30页。
    2邹平:《现实中的上海电影中的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Z1期,第61-64页。
    3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1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2石川:《<夜。上海>:全球都市背景中的成人童话》,《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第12-14页。
    3吴小丽:《市民精神与上海城市电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98页。
    4聂伟;《想象的“本邦”与看不见的都市》,《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第39-40页。
    1解建峰:《当下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状况》,《当代电影》,2009年第12期,第105-107页。
    2衣凤翱:《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上海影像——海派文化传播分析》,《艺术探索》,2008年第3期。
    3陈犀禾、王艳云:《怀旧电影与上海文化身份的重构》,《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39页。
    4郝建:《上海怀旧电影——迷雾中的现代性身影》,《电影欣赏》季刊,2004年4-6月号。
    1崔勇:《浮华世俗的都市怀旧情结》,《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第149页。
    1程光炜:《“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第18页。
    1程光炜:《经典的颠覆与重建——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二》,《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3期,第25页。
    1《人民日报》,1949年3月17日。
    1章柏青、贾磊磊主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110页。
    1刘汉铭:《工业片散谈》,《电影评介》,1989年第1期,第10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210页。
    3冷铨清:《论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特征》,《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5期,第2页。
    4朱钧侃:《试论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特征》,《学海》,1990年第1期,第43页。
    1[澳]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1[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1奕文:《简评<都市里的村庄>》,《电影评介》,1983年第5期,第8页。
    1[法]大卫·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王圆圆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1[匈]阿格妮斯·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2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12页。
    1董文桃:《论日常生活叙事》,《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1[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2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3[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陶东风:《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二十一世纪》,2008年11月号。
    1陈犀禾:《中国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文汇报》,2008年5月31日。
    1[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2陈晓云:《街道、漫游者、城市空间及文化想象》,《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1[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2[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1赵志强、胡惠英:《夜幕下的黄色幽灵》,《当代电影》,1989年Z2期,第2页。
    1[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2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页。
    1Elena Pollacchi:The Sound of the City:Chinese Films of the1990s and Urban Noise.见Andrew Webber andEmma Wilson编: Cities In Transition: the moving image and the modern metropolis, London: Wallflower press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1[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57页。
    1[美]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2[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1[美]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1[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1[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时间: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1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1[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郭东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1[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2[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44页。
    1[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1转引自: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1转引自: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2仇立平:《上海社会阶层结构现状和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1[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169页。
    2[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冯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1[美]杰瑞·卡尔森:《<苏州河>:在好莱坞与法国新浪潮之间》,聂伟译,《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
    4期,第
    1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追迹香港文学》,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8年版,第101页。
    1[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342页。
    1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全球城市的构建》,《科学发展》,2009年第6期,第4页。
    2陈犀禾:《中国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文汇报》,2008年5月31日。
    1Barbara Mennel:Cities and Cinema,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2Barbara Mennel:Cities and Cinema,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1章柏青、贾磊磊主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1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97页。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1刘海波:《垂直上海的五级分层:对五部上海题材青春电影的空间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44页。
    1戴锦华:《隐性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2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16页。
    1[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郭东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2关于波德里亚对时尚的论述,参看[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103页。
    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1[美]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陈燕谷译,见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7-528页。
    1[美]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陈燕谷译,见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7-528页。
    1John Rennie Short and Yong-Hyun Kim编:Globalization and the City,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3页。
    1[美]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李纯一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2张一兵:《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见[法]居伊·德波著《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周志强:《景观化的中国——都市想象与都市异居者》,《文艺研究》,2011年第4期,第90页。
    2周志强:《景观化的中国——都市想象与都市异居者》,《文艺研究》,2011年第4期,第90页。
    3[美]大卫·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朱美华译,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页。
    1转引自: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2[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3[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1奕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梦想照进现实》,见邝保威编:《许鞍华说许鞍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3页。
    1杨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拍一张叫做生活的照片》,《中国电影报》2007年2月15日,第6版。
    1陆绍阳:《<团圆>:蜕变始于自我否定》,《当代电影》,2010年第6期,第24页。
    1彭小莲:《美丽上海》,《电影新作》,2004年第4期,第13页。
    1彭小莲、贾磊磊:《都市的文化影像与心理空间——关于影片<美丽上海>的对话》,《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第31页。
    1彭小莲、贾磊磊:《都市的文化影像与心理空间——关于影片<美丽上海>的对话》,《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第35页。
    1Walter Benjamin:The Author as Producer,见:Reflections: Essays, Aphorism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Edmund Jephcott译.New York:Schocken Books出版社.1978年版,第221页。
    2[美]大卫·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朱美华译,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5页。
    3“都市一代”是由美国学者张真等人所提出,主要用来指称以拍摄城市背景的探索性影片见长的第六、七代导演群体。张真曾在论文《废墟上的建构:新都市电影探索》中指出“都市一代”的电影的特征,她说:“与商业电影(尤其是冯小刚的贺岁片)中的都市题材片不同,以第六、七代为主体的‘都市一代’的探索性影片对城市化进程不仅作‘见证’式的记录,同时也以局中人的身份对整个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的暴力性的一面予以批判性的揭示。”见《山花》,2003年第3期,第118页。
    1《娄烨访谈》,《电影评介》,2001年第9期,第8页。
    2[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3[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1张真:《废墟上的建构:新都市电影探索》,《山花》,2003年第3期,第118页。
    1转引自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1[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2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3[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李欣:《关于<谈情说爱>》,《当代电影》,1996年第4期,第60页。
    2黄式宪:《中国电影的现代演进及其文化意蕴》,《戏剧艺术》,1997年第3期,第18页。
    1陈旭光:《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71页。
    2郑洞天:《雾里看花——<花眼>试解》,《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第40页。
    1梁明:《对电影<花眼>影像造型语言的凝视》,《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第46-47页。
    1李欣:《关于<谈情说爱>》,《当代电影》,1996年第4期,第60页。
    1[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1朱晶、旷新年:《九十年代的“上海怀旧》,《读书》2010年第4期,第144-145页。
    1英语nostalgia这个词,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怀旧”、“乡愁”、“怀念”、“思念”等等,其中“怀旧”的概括性大一些,但是在少数场合也译成上面的后三个词之一。参见:[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2[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3[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1[英]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钟仁译,徐德林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1[英]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序,钟仁译,徐德林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XVII页。
    1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66页。
    2旷新年:《“上海怀旧”与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艺术评论》2010年第5期,第22页。
    1[美]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253页。
    2潘国灵:《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3这里所说的妓女,还包括歌女、舞女等人物形象,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歌舞女郎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视作晚晴或更早时期的名妓的替代者……她们继承了诸多名妓的元素。”参见[美]安德鲁·菲尔德(Andrew D.Field):《在罪恶之城出卖灵魂:1920——1949年间印刷品、电影和政治中的上海歌女和舞女》,见张英进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苏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0页。
    1王晓明、李雪林:《怀旧遮蔽了真实的老上海》,《文汇报》,2002年8月5日。
    2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1储静伟:《国开行今后5年将为上海文化产业融资300亿》,《东方早报》,2010年5月8日。
    2[法]让·波德里亚:《美国》,张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1Barbara Mennel:Cities and Cinema,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1胡克:《中国类型电影特点与发展趋势》,《当代电影》,2011年第9期,第5页。
    1张鸿雁:《上海文化核心价值的缺失批判与“新海派文化”的建构研究》,《中国名城》,2011年第2期,第9页。
    2李天纲文,《上海文化艺术报》,1989年10月20日。
    3陈卫平:《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人格形象》,《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7期,第41页。
    4李伦新:《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之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第44页。
    1蔡翔、罗岗、倪文尖:《当代文学六十年三人谈》,《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2月16日。
    1David B. Clarke编:The Cinematic City,Newyork and London:Routledge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2Nezar Alsayyad:Cinematic Urbanism:A History of the Modern from Reel to Real,Newyork and London:Routledge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Edited by David B. Clarke:The Cinematic City,New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出版社,1997年版。
    [2]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出版社,1991年版。
    [3]Andrew Webber and Emma Wilson编:Cities In Transition: the moving image andthe modern metropolis,London:Wallflower Press出版社,2008年版。
    [4]Nezar Alsayyad:Cinematic Urbanism:A History of the Modern from Reel to Real,New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6年版。
    [5]Barbara Mennel:Cities and Cinema,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出版社,2008年版。
    [6]Mark Shiel and Tony Fitzmaurice编:Cinema and the City:Film and UrbanSocieties in a Global Context,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出版社,2001年版。
    [7][澳]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英文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德]瓦尔特·本雅明:《柏林童年》,王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与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7][匈]阿格妮斯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18][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冯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9][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20][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21]章柏青、贾磊磊主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2]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3]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24]吴小丽、徐甡民:《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25][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26][美]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7][美]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9][美]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苏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0][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32][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3][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4][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黎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5]陈文平、蔡继福编著:《上海电影100年》,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36][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平、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7][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38][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法]大卫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王圆圆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40][英]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钟仁译,徐德林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1][美]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44][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牛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45]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冯雷:《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念的批判与重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47]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8]郑祖安:《百年上海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9][英]吉尔·布兰斯顿著,《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英文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英]本尼德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上海:上海纪出版社,2005年版。
    [51][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2]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3]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4]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5]邝保威编:《许鞍华说许鞍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6]路春艳:《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7]汪晖、余国良编:《上海:城市、社会与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8]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59]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域中的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0]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62][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3][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4][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美]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李纯一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66][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7][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68][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69][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70][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2][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3][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高湘泽、冯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4][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论》,梁虹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6][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77][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王逢振编,谢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79][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80][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1][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82][法]让·波德里亚:《美国》,张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3][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4][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5][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与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杨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6][美]爱德华·索亚:《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7][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9][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90][美]迈克·戴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1][美]詹姆斯·纳雷摩尔:《黑色电影》,徐展雄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2][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93][美]沙朗·佐京:《购买点——购物如何改变美国文化》,梁文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94]洪子诚、程光炜编:《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5]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6]査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97]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98]《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99]王海威:《借来的时间——香港电影中的上海想象》,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00][英]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Miriam Bratu Hansen: The Mass Production of the Senses: Classical Cinema asVernacular Modernism,见:Modernism/Modernity6.2(1999),第59-77页,The JohnsHopkins University出版社,1999年版。
    [2]Elena Pollacchi: The Sound of the City: Chinese Films of the1990s and UrbanNoise.见Andrew Webber and Emma Wilson编: Cities In Transition: the movingimage and the modern metropolis,London: Wallflower出版社,2008年版。
    [3][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星、冉升新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4]张真:《废墟上的建构:新都市电影探索》,《山花》,2003年第3期。
    [5]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陈燕谷译,见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和白话现代主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8]张英进:《再读早期电影理论:追寻都市现代性的感官体验》,《当代电影》,2008年第8期。
    [9][美]杰瑞卡尔森:《<苏州河>:在好莱坞与法国新浪潮之间》,聂伟译,《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0]陈犀禾、王艳云:《怀旧电影与上海文化身份的重构》,《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1]陈犀禾:《中国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文汇报》,2008年5月31日。
    [12]陈犀禾、刘宇清:《海派文化与上海电影:重生或者寂灭》,《社会观察》,2005年第6期。
    [13]孙绍谊:《“无地域空间”与怀旧政治:“后九七”香港电影的上海想象》,《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14]孙绍谊:《叙述的政治: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的上海想象》,《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15]陈晓云:《街道、漫游者、城市空间及文化想象》,《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16]陶东风:《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二十一世纪》,2008年11月号。
    [17]程光炜:《“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
    [18]程光炜:《经典的颠覆与重建——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二》,《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3期。
    [19]刘汉铭:《工业片散谈》,《电影评介》,1989年第1期。
    [20]冷铨清:《论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特征》,《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5期。
    [21]朱钧侃:《试论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特征》,《学海》,1990年第1期。
    [22]奕文:《简评<都市里的村庄>》,《电影评介》,1983年第5期。
    [23]董文桃:《论日常生活叙事》,《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24]刘海波:《垂直上海的五级分层:对五部上海题材青春电影的空间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5]周志强:《景观化的中国——都市想象与都市异居者》,《文艺研究》,2011年第4期。
    [26]陆绍阳:《<团圆>:蜕变始于自我否定》,《当代电影》,2010年第6期。
    [27]彭小莲:《美丽上海》,《电影新作》,2004年第4期。
    [28]彭小莲、贾磊磊:《都市的文化影像与心理空间——关于影片<美丽上海>的对话》,《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29]黄式宪:《中国电影的现代演进及其文化意蕴》,《戏剧艺术》,1997年第3期。
    [30]陈旭光:《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1]郑洞天:《雾里看花——<花眼>试解》,《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32]李欣:《关于<谈情说爱>》,《当代电影》,1996年第4期。
    [33]梁明:《对电影<花眼>影像造型语言的凝视》,《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34]朱晶、旷新年:《九十年代的“上海怀旧》,《读书》,2010年第4期。
    [35]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6]旷新年:《“上海怀旧”与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艺术评论》,2010年第5期。
    [37]张鸿雁:《上海文化核心价值的缺失批判与“新海派文化”的建构研究》,《中国名城》,2011年第2期。
    [38]陈卫平:《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人格形象》,《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7期。
    [39]仇立平:《上海社会阶层结构现状和认识》,见《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0]李伦新:《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之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41]胡克:《中国类型电影特点与发展趋势》,《当代电影》,2011年第9期。
    [42]曲春景:《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
    [43]石川:《孙瑜电影的作者性表征及其内在冲突》,《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44]石川:《<夜。上海>:全球都市背景中的成人童话》,《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
    [45]聂伟:《想象的本邦与看不见的都市:试论新世纪以来上海电影叙事的空间转向》,《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
    [46]吴小丽、徐甡民:《市民精神与上海城市电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7]刘海波:《城市、电影与现代性——从孙瑜电影看多重吊诡下的早期上海电影》,《电影新作》,2005年第4期。
    [48]邹平:《现实中的上海,电影中的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49]朱晶、旷新年:《九十年代的“上海怀旧》,《读书》,2010年第4期。
    [50]衣凤翱:《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上海影像》,《艺术探索》,2008年第3期。
    [51]解建峰:《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状况》,《当代电影》,2009年第12期。
    [52]张闳:《上海:记忆与幻想之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3]董丽敏:《“上海想象”:中产阶级+“怀旧”政治?——对1990年代以来文学“上海”的一种反思》,《南方文坛》,2009年第6期。
    [54]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55]汪原:《从“flaneur”到城市的“步行者”——人与城市空间互动的新阐释》,《时代建筑》,2003年第5期。
    [56]蔡翔:《当代文学六十年》,《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57]盘剑:《女性与现代海派电影中的性别叙事》,《文艺研究》,2006年第3期。
    [58][美]查利·凯尔:《被整合的吸引力:转型时期的电影风格与观众》,刘宇清译,《电影艺术》,2010年第2期。
    [59]李杨:《工业题材、工业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乘风破浪>再解读》,《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
    [60]熊月之:《历史上的上海形象散论》,《史林》,1996年第3期。
    [61]李学兵:《娄烨的城市》,《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62]张光芒:《论八十年代“新启蒙”的科学观念》,《江汉论坛》,2007年第10期。
    [63]聂伟:《新生代电影与当代都市的文化表达——娄烨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4]蔡毅:《“欲望叙事”的勃兴与认识批判》,《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2期。
    [65]陶东风:《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66]张春梅:《身体的辩证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身体叙事”》,《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
    [67]陶东风、罗靖:《身体叙事:前先锋、先锋、后先锋》,《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68]张鸿声:《“上海怀旧”与新的全球化想象》,《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69]罗慧林:《都市景观:西方想象和现实消费的缝合体——中国当代文学“都市怀旧”现象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70]姜申:《电影怀旧与消费社会》,《电影艺术》,2008年第6期。
    [71]罗卡:《风云出英雄——吴宇森“英雄系列”与林岭东“风云系列”之比较》,《当代电影》,1997年第3期。
    [72]饶曙光:《类型经验(策略)与中国电影发展战略》,《当代电影》,2011年第9期。
    [73]张鸿声:《1950——1970年代文学中上海城市政治身份的叙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4]博士论文:王艳云:《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研究》,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学位授予年度:2007年。
    [1]《团结起来到明天》,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赵明,编剧:黄钢,主演:白杨、孙铮等。
    [2]《人民的巨掌》,昆仑影业公司导演:陈鲤庭,编剧:夏衍,主演:魏鹤龄、张乾等。
    [3]《为了和平》,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黄佐临,编剧:柯灵,主演:赵丹、白杨等。
    [4]《不夜城》,江南电影制片厂导演:汤晓丹,编剧:柯灵,主演:孙道临、林彬等。
    [5]《女篮五号》,天马电影制片厂编导:谢晋,主演:刘琼、秦怡等。
    [6]《永不消逝的电波》,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王苹,编剧:林金,主演:孙道临、袁霞等。
    [7]《球场风波》,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毛羽,编剧:唐振常,主演:温锡莹、周伯勋等。
    [8]《今天我休息》,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鲁韧,编剧:李天济,主演:仲星火、马骥等。
    [9]《大李小李和老李》,天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晋,编剧:于伶、叶明、谢晋等,主演:姚德冰、刘侠声等。
    [10]《女理发师》,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丁然,编剧:钱鼎德、丁然,主演:王丹凤、韩非、顾也鲁等。
    [11]《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王苹、葛鑫丹,编剧:沈西蒙,主演:徐格林、宫子丕等。
    [12]《年青的一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赵明,编剧:陈耘、赵明,主演:赵抒音、夏淑娟等。
    [13]《火红的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傅超武、孙永平、俞仲英,编剧:《钢铁洪流》摄制组集体,主演:于洋、刘子枫等。
    [14]《战船台》,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傅超武,编剧:杜冶秋、刘世正、王公序、叶丹,主演:王振江、郭殿昌等。
    [15]《于无声处》,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鲁韧,编剧:宗福先,主演:张孝中、杨宝龄等。
    [16]《他俩和她俩》,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桑弧,编剧:王炼、桑弧、傅敬恭,主演:高英、毛永明、韩非等。
    [17]《苦恼人的笑》,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杨延晋、邓逸民,编剧:杨延晋、薛靖,主演:李志舆、乔奇等。
    [18]《见面礼》,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张惠钧、陈蝉,编剧:赵福健、李天济、张惠钧、陈蝉,主演:韩非、孙景璐等。
    [19]《半张订婚照》,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沙洁,编剧:集体创作,唐俊华执笔,主演:卢青、陈烨等。
    [20]《小街》,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杨延晋,编剧:徐银华,主演:张瑜、郭凯敏等。
    [21]《御马外传》,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李歇浦,编剧:赵志强、李歇浦,主演:程之、辜朗晖等。
    [22]《播种幸福的人》,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姚寿康,编剧:宋崇、赵福健、施锡来,主演:崔新琴、郑嘉森。
    [23]《苦果》,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刘斌,编剧:王炼、杨云良、梁廷铎,主演:黄中秋、肖雄等。
    [24]《都市里的村庄》,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滕文骥,编剧:秦培春,主演:殷亭如、韦国春等。
    [25]《逆光》,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丁荫楠,编剧:秦培春,主演:郭凯敏、吴玉华等。
    [26]《烦恼的喜事》,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天然,编剧:于洪俊、宋振国,主演:程素琴、马晓伟等。
    [27]《大桥下面》,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白沉,编剧:白沉、凌奇伟、朱滇、郑炳辉,主演:张铁林、龚雪等。
    [28]《快乐的单身汉》,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宋崇,编剧:梁星明、杨时文,主演:刘信义、龚雪等。
    [29]《浪花细沙》,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傅敬恭、石晓华、李歇浦,编剧:齐闻韶,主演:陈燕华、仲星火等。
    [30]《二十年后再相会》,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石晓华,编剧:梁星明、杨时文,主演:钱勇夫、朱琳等。
    [31]《邮缘》,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桑弧,编剧:王炼、桑弧、李亦中,主演:郭凯敏、陈燕华等。导演:齐兴家,编剧:马中骏、贾鸿源,主演:赵静、郭碧川等。
    [33]《张家少奶奶》,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叶明,编剧:叶明,主演:李岚、白穆等。
    [34]《女局长的男朋友》,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桑弧,编剧:王炼、桑弧、李亦中,主演:郭凯敏、陈燕华等。
    [35]《古币风波》,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傅敬恭,编剧:梁星明,主演:何伟,舒适等。
    [36]《一夜歌星》,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庄红胜,编剧:韩静霆,主演:刘晓明、刘小春等。
    [37]《风流女探》,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李新,编剧:李新,主演:吴丹、卢君等。
    [38]《绑架卡拉扬》,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张建亚,编剧:杜小鸥,主演:郑大圣、陈忆等。
    [39]《夜幕下的黄色幽灵》,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达式彪,编剧:赵志强、胡惠英,主演:沈敏、段仕萍等。
    [40]《留守女士》,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胡雪杨,编剧:张献、余云,主演:修晶双、孙淳等。
    [41]《情洒浦江》,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石晓华,编剧:贺国甫、杨时文,主演:祝延平、张晓林等。
    [42]《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庄红胜,编剧:张献、庄红胜,主演:魏宗万、宁静等。
    [43]《烛光里的微笑》,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吴天忍,编剧:陆寿钧、郭兵艺、吴天忍,主演:宋晓英、丁嘉元等。
    [44]《三个女人一个梦》,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江海洋,编剧:张献、江海洋,主演:郑爽,韦国春等。
    [45]《上海假期》,金鼎影片有限公司(台湾)、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许鞍华,编剧:吴念真,主演:午马、黄坤玄等。
    [46]《都市情话》,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徐纪宏,编剧:贺国甫,主演:柏寒、肖荣生等。
    [47]《股市婚恋》,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宋崇,编剧:赵化南,主演:马晓伟、龚雪等。
    [48]《第一诱惑》,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鲍芝芳,编剧:汪天云陆寿钧,主演:奚美娟、郑乾龙、焦晃等。
    [49]《小芳的故事》,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江海洋,编剧:万方,主演:胡忻、吕凉等。
    [50]《奥菲斯小姐》,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鲍芝芳,编剧:杨鑫基、沈宁悦、鲍芝芳,主演:宁静、周笑莉等。
    [51]《危情少女》,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娄烨,编剧:陶玲芳、武珍年、宋继高,主演:瞿颖、尤勇等。
    [52]《与往事干杯》,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夏钢,编剧:孟朱,主演:刘岩、邵兵、濮存昕等。
    [53]《周末情人》,福建电影制片厂导演:娄烨,编剧:徐勤,主演:马晓晴、贾宏声、王志文等。
    [54]《谈情说爱》,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李欣,编剧:张献、李欣,主演:赵文瑄、王亚楠等。
    [55]《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上海电影制片厂、UGC Images(法国)导演:张艺谋,编剧:毕飞宇,主演:巩俐、李雪健、李保田等。
    [56]《人约黄昏》,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思远影业公司导演:陈逸飞,编剧:王仲儒,主演:梁家辉、张锦秋。
    [57]《犬杀》,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彭小莲,编剧:陈心豪、陈东湖、李蓉,主演:宋茹惠、李晓佳等。
    [58]《玫瑰漩涡》,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鲍芝芳,编剧:蒋丽萍、华沙,主演:邬君梅、高曙光等。
    [59]《风月》,汤臣(香港)电影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陈凯歌,编剧:陈凯歌、舒琪、王安忆,主演:巩俐、张国荣等。
    [60]《上海新娘》,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史凤和,编剧:杨展业,主演:陈瑾、尹铸胜等。
    [61]《十日情缘》,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武珍年,编剧:张琪,主演:高欣、黎姿等。
    [62]《半生缘》,东方电影制作有限公司(香港)、天上电影制片厂导演:许鞍华,编剧:陈建中,主演:黎明、梅艳芳、吴倩莲等。
    [63]《春风得意梅龙镇》,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李国立,编剧:沈嘉禄、高璇、任宝茹、陈敬泉,主演:金士杰、吴倩莲、陈小春等。
    [64]《真假英雄兄弟情》,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毛小睿,编剧:冉平、江海洋、宋继高,摄影:沈妙荣,主演:郭涛、傅冲等。
    [65]《红色恋人》,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导演:叶大鹰,编剧:江奇涛,主演:张国荣、梅婷、泰德·巴勃考(Todd Babcock)等。
    [66]《人见人爱》,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鲁晓威,编剧:李云良,主演:薛佳凝、王玉梅等。
    [67]《缘,妙不可言》,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曹建南,编剧:曹建南,主演:赵薇、吴奇隆、何润东等。
    [68]《苏州河》,优士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导演:娄烨,编剧:娄烨,主演:贾宏声、周迅。
    [69]《美丽新世界》,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施润玖,编剧:刘奋斗、施润玖,主演:陶虹、姜武、任贤齐等。
    [70]《玻璃是透明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夏钢,编剧:孟朱,主演:黄凯、马伊琍等。
    [71]《横竖横》,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王光利,编剧:张宪,主演:张宝忠、周玉华等。
    [72]《新十字街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蒋晓真,编剧:蒋晓真,主演:刘若英、俞飞鸿等。
    [73]《花眼》,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李欣,编剧:李欣、傻娃,主演:徐静蕾、王学兵等。
    [74]《股啊,股》,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张敏,编剧:贾鸿源,主演:潘虹、张智尧等。
    [75]《假装没感觉》,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彭小莲,编剧:彭小莲、徐敏霞,主演:吕丽萍、周文倩等。
    [76]《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江澄,编剧:周伟、江澄,主演:果静临、吴辰君等。
    [77]《美丽上海》,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彭小莲,编剧:彭小莲、林良忠,主演:王祖贤、郑振瑶、赵有亮等。
    [78]《地下铁》,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泽东电影公司导演:马伟豪,编剧:马伟豪、张佩华、陈咏燊、王雅萌,主演:梁朝伟、杨千嬅等。
    [79]《最后的爱、最初的爱》,上海电影制片厂、日本电影眼娱乐株式会社导演:当摩寿史,编剧:当摩寿史、长津晴子、山村裕二,主演:渡部笃郎、徐静蕾等。
    [80]《做头》,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大晨文化信息公司、香港银都机构导演:江澄,编剧:张献、江澄,主演:关之琳、霍建华等。
    [81]《大城小事》,天津电影制片厂、百仕活娱乐事业有限公司(香港)导演:叶伟信,编剧:郭子健,主演:黎明、王菲。
    [82]《米尼》,西部电影集团、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导演:金琛,编剧:赵川,主演:李心洁、刘烨等。
    [83]《恋爱地图》,天津电影制片厂、日本电影眼娱乐株式会社等导演:张一白、下山天等,编剧:沈苇等,主演:李小璐、冢本高史、陈柏霖等。
    [84]《长恨歌》,上海电影制片厂、成龙英皇影业公司导演:关锦鹏,编剧:杨智深,主演:郑秀文、胡军等。
    [85]《茉莉花开》,世纪英雄电影投资公司、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公司导演:侯咏,编剧:侯咏,主演:章子怡、陈冲、姜文等。
    [86]《伯爵夫人》,上海电影集团公司、莫吉安特·艾沃里制作公司导演:詹姆斯·艾沃里,编剧:石黑一雄,主演:娜塔莎·理查德森、林恩·雷德格雷夫、马德琳·波特。
    [87]《第601个电话》,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导演:张国立,编剧:邹静之,主演:张柏芝、周笔畅、张国立等。
    [88]《上海伦巴》,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导演:彭小莲,编剧:彭小莲,主演:夏雨、袁泉。
    [89]《海上梦境》,上海电影制片厂、法国小卢米埃尔制片公司导演:戴获(David Verbeek),编剧:戴获,主演:肖涵、吕玉来等。
    [90]《夜·上海》,北京激动影业有限公司导演:张一白,编剧:张一白、山村裕二等,主演:赵薇、本木雅弘等。
    [91]《红美丽》,中国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美国金海洋影业有限公司导演:奥斯卡·路易·科思多,编剧:奥斯卡·路易·科思多,主演:邬君梅、孙红雷等。
    [92]《大灌篮》,上海电影集团公司、长宏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等导演:朱延平,编剧:朱延平,主演:周杰伦、陈柏霖、蔡卓妍等。
    [93]《我坚强的小船》,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导演:彭小莲,编剧:彭小莲、徐则臣、林良忠,主演:秦怡、丁美婷。
    [94]《霓虹灯下新哨兵》,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导演:张玉中,编剧:王戈洪,主演:陈思成、郑昊等。
    [95]《窈窕绅士》,天下影画有限公司(香港)、西安美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导演:李巨源,编剧:李巨源,主演:孙红雷、林熙蕾等。
    [96]《跳出去》,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司,星辉电影公司导演:冯德伦,编剧:冯德伦,主演:张雨绮,立威廉等。
    [97]《恋爱通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山水国际娱乐公司导演:王力宏,编剧:林欣怡、陈虹洁、王力宏,主演:王力宏、刘亦菲等。
    [98]《雪花秘扇》,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上海电影集团、华谊兄弟公司导演:王颖,编剧:安吉拉·沃克曼、邝丽莎等,主演:李冰冰、全智贤等。
    [99]《谍海风云》,华谊兄弟传媒公司、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导演:米凯尔·哈弗斯特罗姆,编剧:霍辛·阿米尼,主演:周润发、巩俐、约翰·库萨克、渡边谦。
    [100]《奋斗》,上海华宇电影有限公司导演:马伟豪,编剧:马伟豪、石康,主演:李晨、董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