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外传播因国家的形成而逐步产生,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进,对每个主权国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概而言之,这种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努力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和打压竞争对手的国际形象,以及关键时刻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危机时刻的国际公关等。
     “全球化”这一术语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次政治大讨论,由美国著名政治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首次提出。虽然学界对其定义和内涵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共同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而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传播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将远远超出经济等硬实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传播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往往关系国家的存亡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对外传播中的传受双方都是主权国家,因此传播过程中“度”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而言,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媒体实力却严重滞后,在对外传播中我们更应当做到平衡有术,外圆而内方。
     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对外传播体系中的相对边缘位置,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据了中心位置。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控制国际新闻的流量和流向,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全球对外传播秩序。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全球化对多元语境形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辩证地提出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既会在短期内加剧不同国家对外传播的失衡,也将最终促成国际社会的对外传播趋向平衡的观点。
     接着,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列举了对外传播失衡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我国对外传播落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语言、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并指出因为对外传播失衡而导致的国家形象摇摆、对外交往中的尴尬、信息控制能力下降、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等严重后果。有鉴如此,当代中国的对外传播除了要尊重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等基本原则外,还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巧妙避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合理运用西方话语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取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建构我们的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随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原则和平衡策略进行了深讨。宏观层面的平衡原则包括统与分的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刚与柔的平衡、远与近的平衡。而微观层面的平衡策略则包括对外传播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不同文化的平衡、不同地域的平衡、不同地缘国家的平衡,不同声音的平衡(赞成和反对的声音、民间和官方的声音、明星和民众的声音、中国和国际的声音)、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等具体平衡手法。
     本文结语部分探讨了平衡传播的发展趋势,希望在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同时,努力打破理论和实践、专业和通识教育之间的现有藩篱,让传播学者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让更多的传播学者能为国家的高层决策服务。同时不断反思我国现行对外传播体制,注重学术研究的传承和青年学者的培养,努力做强自己的对外传播媒体,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强音,取得更为平衡的话语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国策提供充分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es into being after the taking shape of various states and gets momentum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very sovereign state. Generally speaking, such an importance mainly lies in its function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its home country, curb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its competitors, express interest on those core issues and safeguard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at crucial moments.
     The term globalization was originated from a heated political debate in the1960s and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by American politician 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 in his book Between Two Ages in the year of1970.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different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t is no doubt that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common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t the present world. Under globalizing context, the cap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outside world has turned out to b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 nation's soft power. For a sovereign nation, soft power, together with hard power, like two wings of a bird, two wheels of a cart, are mutually interactive and conducive. Moreover, with the fastening of global integration, compared with hard power like economic strength, soft power lik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ill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in a country's image construction globall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s politically sensitiv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it is often closely linked to a country's existence and prosperity. Under most circumstances, both the communicator and receiver are independent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o as to make balancing strategy of crucial significance in such a communicating process. Especially for a country like China which boasts the second largest GDP scale in the world, but still lags far behind in terms of communicating capability and skill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at first points out that those developing nations including China still stay at the peripheral areas of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le those developed nations firmly take the central stage. Catering to their own demands, developed countries control information flow and its direction all over the world, thus setting up a totally imbalanc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rder. Meanwhil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forming of multicultural context.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creatively points out that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scalate the imbalanc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rder in the short run. But in the long term, it will help make the communication order balance again.
     Secondly, the author combs the history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rom its initiation, analyse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ideological, cultural, linguistic, and some other reasons which cause our present backwardnes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ome not so good consequences such as the fluctuation of our country's image, embarrassment in diplomacy, inability to control information outflow,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anxiety also arise from such an imbalance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achieve balanced communication, while safeguarding our national interests, we should avoid direct confrontation with western countries, learn to set international agendas and try to speak in line with western discourse system, thus promoting global image and influence of China.
     Furthermore, from two perspectives——macro-level and micro-level, the author explores balancing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macro-level perspective, emphasis should be given to four dialectical balanc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micro-level perspective, emphasis should be given to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ideologies, balance between political sense and social feeling,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balance between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geo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China,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voices and balance between various media forms.
     Finally,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deepening of theoretical studies is of top priority. Meanwhile, barriers, not only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also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broken, so as to make more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combine their theory with practice perfectly and broaden their learning horizons. Only by doing so, can we beef up our ow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ir stronger voices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Only by doing so, can we win more rights of speech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gives more powerful support to our country's peaceful development strategy.
引文
①(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P6
    ②张长明:《让世界了解中国——电视对外传播40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P24
    ①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P13
    ②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4
    ③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50
    ①罗以澄:《罗以澄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54
    ②王海:《西方传媒对外报道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P1
    ③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8
    ①《参考消息》2011年5月8日P7
    ①苏洵:《六国论》
    ②丁力:《地缘大战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P56
    ①展江,单波、石义彬等:《媒介专业操守:能够构建理论框架吗》,《新闻传播学的跨文化转向》P122
    ②(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P19
    ①郭光庆:《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0
    ②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①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版P91
    ①张爱民:《罗斯福:炉边谈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孔子:《论语.子罕》
    ③孔子:《论语.季氏》
    ①孟子:《孟子.尽心》
    ②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
    ①周宇:《南海“危邻”越南40年蚕食南海30余岛内幕》,《凤凰周刊》2012年第23期P23
    ②《参考消息》2012年6月19日
    ①《参考消息》2012年1月23日
    ①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外文出版社2009年版P31
    ①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外文出版社2009年版P31
    ②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出版社1955年版P105
    ①杜牧:《阿房宫赋》
    ①赵强:《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求是》,2010年第21期
    ②程早霞:《美国中央情报局与中国西藏(1940s-1972),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①1980年国际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马克布莱德(Sean MacBride)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0届年会提出了著名的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①王民娜:《论对外报道中的平衡原则》,《声屏世界》,2005年第3期
    ②张桂珍:《中国对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13-116
    ③史安斌:《5.12四川大地震:中国对外传播的变局和转机》,《对外传播》,2008年第6期
    ①陈力丹:《对外传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如何做好?》,《对外大传播》,2005年第8期
    ①(美)詹姆斯.法罗斯:《大西洋月刊》2008年第11期
    ①吴飞等:《从“南都”事件谈表达自由》,《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①《广州日报》2012年4月27日
    ②《参考消息》2012年3月27日
    ③《参考消息》2012年3月27日
    ①《杂文报》2010年12月10日
    ①(美)麦克.切斯尼:《问题媒介:二十一世纪美国传播政治》,罗世宏等译,北京巨流图书公司,2005年版P68
    ②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和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75
    ③Jean Piaget, Logique et connaissance scientifique,1967, Paris Gallimard,P25
    ①800多名武装分子袭击了叙利亚中部的胡拉镇,导致108人死亡,包括49名儿童和34名女性。
    ①《新华网》2012年6月11日转引阿根廷媒体报道
    ①《环球时报》2005年3月21日
    ②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版P40
    ①黄晓钟等:《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55
    ②刘曙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6
    ①吴玫、郭镇之:《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
    ①(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谭朝结译,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P49
    ②(美)约翰.费克斯:《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P120
    ③(美)《群众》杂志社诉帕腾案中勒尼德.汉德法官判词
    ①(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P23
    ②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美)罗伯特.萨缪尔森:《全球化的利弊》,《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月4日
    ①姜鹏:《我国对外传播生态环境简析》,《东南传播》,2006年第1期
    ①赵雅文《全球化与国际平衡传播》,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P20
    ②赵雅文《全球化与国际平衡传播》,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P20
    ③郭光庆:《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220
    ①(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120
    ①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版P130
    ②张艳秋、刘素云:《国际传播策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P22
    ③WikiLeaks,是一个国际性非营利的媒体组织,专门公开来自匿名来源和网络泄露的文档。网站成立于2006年12月,由阳光媒体(The Sunshine Press)负责运作。
    ①张艳秋、刘素云:《国际传播策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P22
    ②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版P250
    ①喻国民:《正告CNN:网民为什么愤怒》,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2008年4月1日
    ② Httu://www.shanghaion.eov cnlnode2/node2245/node4522/node5501/index.html3
    ③李希光:《谁在为中国媒体国际报道设置框架》,《中国青年报》国际报道选择分析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
    ①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303
    ①余家丽:《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电影评介》,2007年第24期
    ①《时代周刊》2005年10月3日出版的亚洲版封面
    ①刘长乐:《振兴中国文化产业我们的责任》,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讲坛”2004年10月24日讲稿
    ①赵雅文:《全球化与国际平衡传播》,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P8
    ②孔子:《论语.子路》
    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以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
    ②半岛电视台,Al-Jazeera,阿拉伯语“水滴”的意思,用来指代阿拉伯半岛的形状。
    ①刘行芳:《西方媒体与西方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P498
    ①程曼丽、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P20
    ②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阻止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防卫体系。
    ①“光头运动”发生在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世贸组织(wTO),韩国影人发起了大规模的光头示威游行活动。
    ①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46
    ②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912
    ①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30
    ①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9
    ①丁力:《地缘大战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P97
    ②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P25
    ③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出版集团,2011年版
    ①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P51
    ②张功臣:《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P154
    ①何东君:《历史的足迹——新华社70周年回忆文选》,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P3
    ①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P152
    ②中国外文局:《中国外文局50年大事记》(上),新星出版社,1999年版P231
    ①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年版P42
    ①《纽约时报》2009年1月14日
    ②(英)《卫报》2011年12月8日
    ①陈勇、张昆:《对美国媒体关于西藏问题报道的思考》,《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
    ②“鸵鸟政策”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思考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
    ③程曼丽、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P66
    ①“肯尼迪时刻”,指使人感到振奋或震惊的事件。此词来源于对肯尼迪暗杀事件的报道。
    ①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211
    ②郭可:《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158
    ③罗建华:《“传播逆差”背后话语权的丧失与维护》,《新闻记者》,2006年第7期P78
    ① Baxter:Relating:Dialogues and Dialectics,1996,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② Martin, Ingrid. M:Measur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Country Imag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3:P193
    ① Balogu and McClear:Country Image and Its Effects in Promoting a Tourist Destination, MA Thesis, 2007, P26
    ②崔保国、李希光:《媒介上的日本形象——1990-2000年中国报纸的日本报道分析》(第2届中日传播研讨会文集)
    ③ Kotler, F:Marketing Management, 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0
    ④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2(2)P62
    ⑤[法]安田朴:《L'Europe Chinoise》(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异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P49
    ①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化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152
    ①乔舒亚.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P8
    ②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版P270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321
    ①美国为了扼制中国的高速发展,通过在东亚国家和夏威夷周边布署海空力量,形成了三条岛屿封锁钱,俗称“三大岛链”。
    ②江凌飞:《现实中国的国际安全困境及其挑战》,《当代世界》2012年第6期P2
    ③(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2
    ①《环球时报》2012年7月17日评论
    ②周宇:《南海“为邻”越南40年蚕食南海30余岛内幕》,《凤凰周刊》2012年第23期P22
    ③维克多.阿齐斯:《It belongs to China》,《马尼拉标准今日报》2012年5月5日
    ①梅洛阿古纳:(菲律宾)《每日问讯者报》2012年6月19日
    ①美国国务院《2011年国别人权报告》
    ①朱锋:《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54
    ②傅莹:《关于东亚的合作安全》,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年6月2日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序言
    ①(美)叶亚海.伽摩利珀:《全球传播》,尹宏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80
    ②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67
    ③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P135
    ④斯图尔特.霍尔:《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灯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P236
    ①(英)《每日邮报》2008年8月4日
    ②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182
    ①陈娥如:《国际传媒与中国大学生美国观的形成》,《千秋传播论坛Ⅲ》
    ②(俄)安德烈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P177
    ①See Fallow, J:Breaking the New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7, P143
    ①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18
    ①正是由于在返回的漫漫长路中对沙丁鱼有威胁的鲇鱼出现,使得生性懒惰的沙丁鱼紧张起来,加速游动,才能活着回到港口。
    ②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42
    ③(美)沃伦.克里斯托弗《美国新外交:经济、防务、民主》,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P418
    ①金鑫:《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P352
    ②《羊城晚报》2010年11月16日
    ①孙雁:《如何改善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领导者》,2009年第10期
    ①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144
    ②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P71
    ①(美)拉里.萨默瓦:《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P86
    ①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204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P135
    ②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续篇),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P5
    ①歌曲《龙的传人》歌词
    ① Internet News Audience Highly Critical Of News Organization Http://pewresearch.org/pubs/564/internet-news
    ①《基督教科学家箴言报》2012年1月24日
    ②关绍箕:《中国传播理论》,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P42
    ① K.M. Fierke:"Links Across the Abyss Language and Logic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ume 46, September 2002, P342
    ②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P21
    ①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1980 edition
    ①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211
    ②(英)张小玲:《通过与外国公众交流来赢得民心?》,赵学哲译,清华大学全球传媒评论Ⅴ,
    ①(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P18
    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传播评论》(Ⅲ)P39
    ③贺芸、庄成余:《论英语全球化传播的影响及其原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P61
    ①谌彦辉:《内地寺院争设英语班海外弘法谋取宗教话语权》,《凤凰周刊》,2012年第16期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①陆金龙:《创建外语新闻国际频道争夺视频国际话语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1期
    ①(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
    ②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等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①《读者》2009年第16期
    ①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版P45
    ②(法)阿明.马卢夫《无序的世界》P206
    ①单波、石义彬:《新闻传播学的跨文化转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P16
    ②海克.霍尔比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重构:决定因素、进展和局限》,《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2期
    ①(法)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P133
    ②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版P4
    ①段鹏:《传播学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26
    ①(美)威廉.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P76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P16
    ①孔子:《论语.季氏》
    ②C.H. Dodd: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998 5th edition), Mcgraw-Hill
    ①(美)拉里.萨默瓦:《跨文化传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47
    ②侯迎忠等:《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85
    ①赵新利:《从<35号投手温家宝>看对外传播新渠道》,《青年记者》,2008年第6期
    ①邱岭等:《三国演义在日本》,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158
    ②段鹏:《传播学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61
    ①丁力:《地缘大战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P281
    ②史林杰:《风从东方来》,新疆电子出版社,2005年版P6
    ③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是指中国云南省以及地处中南半岛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
    ①(美)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章标题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P283
    ②Schlesinger Philip:Putting Reality together, BBC News, Constable 1978
    ①比萨.莫约:《北京:非洲的福音》,《纽约时报》2012年6月28日
    ①加拿大《环球邮报》2012年1月29日
    ②《参考消息》2012年5月31日
    ①《参考消息》2012年5月31日
    ②《南华早报》2012年6月12日
    ①《晶报》2012年7月18日A23
    ②丁力:《地缘大战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P38
    ①《知识窗.往事文摘》2012年第1期
    ②(英)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P11
    ①段鹏:《传播学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29
    ①斯科特.普莱斯:《奥运中国》,(美)《体育画报》2007年8月7日
    ①单凌:《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中国日报>和<南华早报>人民币汇率报道比较》,《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
    ①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年版P18
    ②(美)《国际先驱论坛报》2008年8月6日
    ①李希光:《对话新闻与和谐世界》,单波、石义彬等编《新闻传播学的跨文化转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P232
    ②喻国民:《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P322
    ③高飞:《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当代世界》,2012年第4期
    ①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31
    ①《荀子.劝学》
    ①洪浚浩:《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为什么,怎么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传媒评论Ⅲ》P74
    ①洪浚浩:《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为什么,怎么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传媒评论Ⅲ》P76
    ①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版P282
    ②周庆安等:《国际传媒对奥运主办城市的报道议题选择》,《清华评论Ⅲ》P115
    ①柴尚金:《对构建中国话语权的几点思考》,《当代世界》,2012年第4期
    ①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81
    ①王海:《西方传媒对外报道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P163
    ②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215
    ②(加)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序言》P3
    ①Total Field Theory,一种宏观研究方法,不在“媒介”问题上大做文章,关注“传播”与“历史”的关系。
    ②《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3月20日
    ①《北京青年报》2011年9月25日
    ②段鹏:《传播学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69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罗以澄:《罗以澄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出版社1955年版
    [6]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方汉奇、张芝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黄晓钟:《传播学关键词语释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11]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12]曾建徽:《与外国议员和政要的对话》,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年版
    [13]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
    [14]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版
    [15]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喻国民:《变革传媒》,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8]陈韬文:《与国际传播学大师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9]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
    [20]周鸿铎《应用传播学史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21]单波、石义彬、刘学:《新闻传播学的跨文化转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郭光庆:《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李希光、周庆安:《软实力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郭可:《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8]程曼丽、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9]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30]侯迎忠、郭光华:《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传媒评论》Ⅰ-Ⅴ,清华大学出版社
    [34]张桂珍:《中国对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郭光庆:《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赵雅文:《全球化与国际平衡传播》,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37]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凤凰出版集团2011年版
    [38]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刘曙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化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1]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2]张功臣:《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43]邱岭:《三国演义在日本》,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4]关绍箕:《中国传播理论》,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
    [45]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丁力:《地缘大战略》,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8]刘行芳:《西方媒体与西方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9]王海:《西方传媒对外报道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1]张长明:《让世界了解中国——电视对外传播40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P24
    [52]新华社:《历史的足迹——新华社70年回忆文选》,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53]中国外文局:《中国外文局50年大事记》,新星出版社1999年版
    [54]金鑫:《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5]朱锋:《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57]张艳秋、刘素云:《国际传播策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8]史林杰:《风从东方来》,新疆电子出版社2005年版
    [59]张爱民:《罗斯福:炉边谈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中)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沈苏儒译,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61](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2](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谭朝结译,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3](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等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64](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5](法)让内.安田朴:《中国文化西欧传播史》,耿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6](加)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8](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69](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0](美)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刘晓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71](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72](美)乔舒亚.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3](美)威廉.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74](美)沃伦.克里斯托弗:《美国的外交、经济、防务、民主》,国际问题参考译丛,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75](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刘艺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76](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7](美)安娜.斯特朗:《千千万万中国人》,外文出版社2003年版
    [78](美)罗伯特.麦克切斯尼:《问题媒介:二十一世纪美国政治传播》,罗世宏等译,北京巨流图书公司2005年版
    [79](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美)叶亚海.伽摩利珀:《全球传播》,尹弘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82](美)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周穗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83](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84](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5](俄)安德烈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李翼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86](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7](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88](美)拉里.萨默瓦:《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王纬等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9](英)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晏可佳、张龙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90](法)P.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1](美)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门洪华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92]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93]崔保国、李希光:《媒介上的日本形象》,第二届中日传播研讨会文集
    [94]王民娜:《论对外报道中的平衡原则》,《声屏世界》2005年第3期
    [95]赵强:《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求是》2010年第21期
    [96]陈力丹:《对外传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如何做好?》,《对外传播》2005年第8期
    [97]史安斌:《5.12四川大地震:中国对外传播的变局与转机》,《对外传播》2008年第6期
    [98]刘长乐:《振兴中国文化产业我们的责任》,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讲坛”2004年10月24日讲稿
    [99]喻国民:《正告CNN:网民为什么愤怒》,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2008年4月1日
    [100]陈燕如:《国际传播与中国大学生美国观的形成》,《千秋传播论坛Ⅲ)
    [101]姜鹂:《我国对外传播生态环境简析》,《东南传播》2006年第1期
    [102]吴玫、郭镇之:《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
    [103]陈勇、张昆:《对美国媒体关于西藏问题报道的思考》,《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
    [104]吴飞:《从“南都”事件谈表达自由》,《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105]罗建华:《“传播逆差”背后话语权的丧失与维护》,《新闻记者》2006年第7期
    [106]余家丽:《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电影评介》2007年第24期
    [107]贺芸、庄成余:《论英语全球化传播的影响及其原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08]陆金龙:《创建外语新闻国际频道争夺视频国际话语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1期
    [109]单凌:《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中国日报>和<南华早报>关于人民币汇率报道的比较》,《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
    [110]高飞:《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当代世界》2012年第4期
    [111]赵新利:《从<35号投手温家宝>看对外传播新渠道》,《青年记者》2008年第6期
    [112]孙雁:《如何改善中国的话语权》,《领导者》2009年第10期
    [113]罗伯特.萨缪尔森:《全球化的利弊》,《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月4日
    [114]海克.霍尔比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重构:决定因素、进展和局限》,《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2期
    [115]Httu://www.shanghaion.eov cnlnode2/node2245/node4522/node5501/index.html3
    [116]李希光《谁在为中国媒体国际报道设置框架》,《中国青年报》国际报道选择分析 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
    [117]C.H. Dodd: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998 5th edition, Mcgraw-Hill
    [118]Friedmann J. (1995):Where We Stand:a Decade of World City Research. In 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 ed. PL Knox, PJ Taylor, p.21-47.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9]Edward Bernays:Crystallizing Public Opinion, Boni and Liveright Press 1929 edition
    [120]Martin.I.M:Measur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untry Imag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3
    [121]Samuel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Simon&, Schuster,1998 edition
    [122]Samuel Huntington:Who Are We?: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Free Press 2005 edition
    [123]Walter lippman:Public Opinion, Nuvision Publications,2007 edition
    [124]Joseph Nye Jr.: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Basic Books 1991 edition
    [125]Robert Fortner: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History, Conflict and Control of the Global Metropoli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1993 edition
    [126]Harold Innis: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1 edition
    [127]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McGraw-Hill,1964 edition
    [128]Herbert Schiller:Mass Communication and American Empire, Westview Press,1992 edition
    [129]John Tomlinson:Cultural Imperialis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edition
    [130]Arnold Toynbee:a Historian's approach to Religion, Oxford Unversity Press,1957 edition
    [131]Dennis McQuail, Audience Analysis, Sage Publications Inc,1997 edition
    [132]Zbigniew Brzezinski:the Grand Chessboard: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al Imperatives, Basic Books,1998 edition
    [133]Larry Samovar, Richard Po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Cengage Learning,2009 edition
    [134]William Blundell:the Art and Craft of Feature Writing, Plume,1988 ediion
    [135]Michael Schudson:the Power of New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edition
    [136]David Landes: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W.W. Norton Press,1999 edition
    [137]Baxter, Relating:Dialogues and Dialectics,1996,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38]Geer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1980 edition
    [139]Terence Hawkcs: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edition
    [140]Balogu and Mcclear:Country Image and Its Effects in Promoting a Tourist Destination, Ma Thesis,2007
    [141]Sea Fallow:Breaking the New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7
    [142]Schlesinger Philip:Putting Reality Together, BBC News, Constable 1978
    [143]Kotler. F:Marketing Management, 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0
    [144]Jean Piaget:Logique et Connaissance Scientifique,1967, Paris Gallimard
    [145]Fox R. (1977):Urban Anthropology:Cities in Their Cultural Setting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46]Amin Maalouf:Disordered World——Setting a New Cours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loomsbury USA,2011 edition
    [147]Rivenburgh, Nancy K. (1995):Images of Others:the Presentation of Nations in the 1992 Barcelona Olymp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2(1), July, p.6-25.
    [148]K.M. Fierke:"Links Across the Abyss Language and Logic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ume 46, September 2002, P342
    [149]Internet News Audience Highly Critical Of News Organization Http://pewresearch.org/pubs/564/internet-new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