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女性发展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二性”的历史遭遇是全世界女性共同的命运。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百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女性更是经历了难以想象的长期受压迫、受屈辱、受摧残的悲惨历史。近代以来,蓬勃发展的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唤醒了她们。中国女性开始从卑微无我、“集体无意识”的境遇中走出来,踏上了寻求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征途。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与男性平等法律地位的女性纷纷走出家庭,广泛参与社会。由此,人们认为,“解放的”女性将与男性一起在“平等的”社会中开始“全新”的生活。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女性却以一系列“问题”的面貌见诸于世,女性下岗、女大学生就业难、女性参政危机、女童失学等问题层出不穷。市场经济的效率取向与腐朽的性别文化相结合,更是加剧了女性被物质化、商品化的倾向,这给女性发展带来了新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中国实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寻求发展的今天,却首先将女性抛出呢?如何看待女性发展的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做出理性的回答。
     关于当下中国女性发展研究,国内学界宏观、整体研究不足,存在着只是一味儿地将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作为方法论依据的倾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意义。而国外学者因受本民族文化、历史、价值观念的影响,加之对中国文化认识不足,未能完全摆脱“西方模式”的桎梏,没能实现将中国女性问题放到中国特定的社会和历史长河中去认识的初衷。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哲学层面,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借鉴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有益的思想资源,在呈现百年中国女性发展图景的前提下,明晰当下中国女性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现实的基础上探索女性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本文包括导言、正文、结束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五章。
     导言部分提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性发展是一个必须关注、进行系统研究的课题;梳理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之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本文对其局限的克服所在、女性发展研究之意义。
     中国女性发展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结果。回溯肇始于19世纪末的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百年历程,无疑是把握当下中国女性发展现状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第一章、第二章是对百年中国女性发展历史的回溯与考察。
     第一章,百年历史:“男女平等”立法上的实现。“男女平等”是西方女权运动高擎的旗帜,亦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核心目标。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练,中国“男女平等”思想逐渐形成、不断深化并被积极地践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加重视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保障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单行法律、地方性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护女性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事业的法律体系。“男女平等”立法上的实现已是事实。
     第二章,百年历史:女性广泛而艰难的社会参与。无论世界还是中国,“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从家庭奴隶和生育工具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争取广泛地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权利是女性解放运动的核心目标——“男女平等”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的第一要义。当下,中国女性已经走出家庭广泛参与社会,女性在教育、就业、参政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即是明证。但是,女性的社会参与并非一帆风顺。女性在教育、就业、参政方面与男性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这实实在在地表征着当下中国女性社会参与的“艰难”。
     第三章,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状况的澄明。当下中国女性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国内外学界对此存在偏颇之见,因此,澄明当下中国女性发展状况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澄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百年中国女性发展成就非凡。中国女性的解放和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自始至终有社会的支持;“男女平等”立法上的实现是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的制度保障;中国女性广泛的社会参与是无法否认的现实成就。二,当下中国女性发展问题叠出。法律上的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女性社会参与的“被边缘化”;社会参与之后的角色冲突与困惑;女性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但女性“自觉自为”的发展尚需时日。中国女性发展,仍在路上。
     第四章,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问题的根源分析。当下中国女性发展为什么问题叠出?根源何在?本章对此作出分析。一,社会生产力是女性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女性受压迫的现象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女性解放的提出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生产力的发展使两性因“生理差异”而产生的差距日趋缩小;当前中国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是制约女性发展的根本原因。二,社会性别分工是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问题的直接经济根源:劳动性别分工是人类历史上的普遍现象;社会性别分工是一种等级分工;当下中国,传统社会性别分工发生了转变,但并未被彻底打破,而是以一种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式再现出来;等级化的社会性别分工严重制约女性发展,其一,社会性别分工的固化造就了不可逾越的界限,造成女性发展的全面滞后,造就了男统治、女依附的格局;其二,等级化社会性别分工的价值判定掩盖了两性合作劳动的历史,直接导致女性生育的私人化,女性家务劳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三,封建父权文化是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问题滋生的土壤: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父权文化从物质、肉体、灵魂各个层次上对女性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当下中国,封建父权文化仍以强大的惯性影响着人们,成为阻碍女性发展的文化壁垒。
     第五章,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的实现。在中国女性发展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如何谋求女性的进一步发展呢?促进女性进一步发展的途径是一个条件系统: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女性发展的物质基础;二,社会性别分工的平等化是女性发展的先决条件,这体现为相互连接的三个环节,其一,女性全面走向社会,男性适当退回家庭;其二,女性生育社会价值的承认与补偿;其三,家务劳动工资化、社会化;三,先进性别文化的建构是女性发展的关键。女性发展是与男性发展、人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女性文化引领人类走出困境,并不意味着让女性独担救世重任,而是要求男性更多地接受女性的熏陶,世界更多地倾听女性的声音,人类更多地具备女性的品格。
     结束语提出21世纪是女性崛起并空前发展的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超越性别局限的“联合”之路将带来女性的发展、男性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这表明,女性发展绝不是狭隘的,男女两性的携手并进才是最终的旨归。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second sex is the common fate to female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of feudal society and over a century's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Chinese women especially had suffered long-standing oppression, humiliation and violence hard to imagine. In the modern times, a flourishing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woke them up. Chinese women broke out of humble, selfless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 situation, and began to pursue self-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omen who had gained equal legal status with men stepped out of their homes, and participated into society widely. Hence, people were convinced that the liberated women would start a completely new life in an equal society together with men. However, since 1980'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women have been encountering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women laid-off, employment difficulty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om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risis, girls'quitting school, etc. The efficiency orientation of market economy, combined with decadent gender culture, had worsened the tendency to materialize and commercialize females, which brought new problems to women development. Why were females exclud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taking place in China? Those problems occurred in women development need to be considered and solved rationally.
     In current research field of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the studies from home academic circles still lack of perspective as a whole. There is also a tendency to use western feminist theories as methodology basis, which neglects 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Marxist thought of women emancipation. Meanwhile, scholars abroad who were influenced by their own cultures, histories, and values, did not have adequate knowledge about Chinese culture, and also cannot shake off the Western model. Therefore, the initial purpose of realizing Chinese women developing problems under the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has not been achieved. Henc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thesis, in a philosophical view, rooted in Marxist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Marxist thought of women emancipation, borrowed beneficial ideological resources from western feminist theories, with clarification of a century'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men, to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ing status of Chinese wome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explore the root of these problems, and seek further developing ways for Chinese women on basis of reality.
     This thesis falls into three parts, namely introduction, body, and closing, among which the body has been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part presents the necessity to concern and study the women development issues systemat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mission. The author analyzes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limitation of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innov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research.
     Looking back the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since 19th century last phase is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underst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movement. Therefor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hapters look back upon the over a century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ChapterⅠ, a century history: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in legislation.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the flag high raised by Western feminist movement, was also the core goal of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The thought of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in China emerged, developed, and became real actions during a series of famous historical events, namely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1898 Wuxu Reform movement,1911 Revolution, May 4th Movement, National Revolution, Anti-Japanese War, and Chinese Civil War.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authority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on establishing and protecting women's social statue and righ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a complete law system aiming on protecting females'rights and promoting gender equality was established, which had The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men as main part, besides various of national laws, local regula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has been realized in legislation.
     ChapterⅡ, a century history:extensive and difficult social participation for women. Whether home or aboard, it is the key purpose of feminist movement to step out of homes and get into society, be free from the traditional roles of domestic slave and reproduction tool, strive for the right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extensively, which is also the essential point of applying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Nowadays, Chinese women have already stepped out of homes into society, which can be proved by the substantive progress women had gotten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ever, women's social participation process was never smooth.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females and males i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just showed the difficulties of women's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apterⅢ, Clarif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pinions of scholars home and aboard about 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 situation at present. Therefore, clarifying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women is necessary. This clarifi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s below. Firstly, a century's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has gotten a great achievement. Chinese women's emancipation and development have always been supported by the society.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in legislation provides system guarantee for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women's extensive social participation is a solid reality that cannot be ignored. Secondly, there are various issues in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equality in legislation doesn't so equal in reality. Females are marginalized in social participation. Role conflict and confusion appear in social participation. Chinese women'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has been awakene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guided still need expectation. Chinese women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ChapterⅣ, analyzes the root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odern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Firstly, productivity is the ultimately decisive power of women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The Phenomenon of Oppressed Women is an outcome that the productivity developed into certain stage. As a result, women's emancipation must bas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which can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wo genders caused by physical differences as it developing. Therefore, the root cause that limits women development is the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of modern China. Secondly,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is the direct economical caus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women development. The phenomenon of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s common in human history. The traditional soci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s hierarchal which strongly restricts women development. Although transforming in modern China, the soci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did not disappear. It turned into a more complicated and plural form:1) the solidification of soci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which formed an impassable barrier, retar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women, and created a social pattern involved ruling men and dependent women.2)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value of hierarchal soci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covered the history of cooperated labor between sexes, which caused the privatization of reproduction, and heavy underestimation of the value of domestic work. Thirdly, the feudal patriarchal culture is the breeding ground of the problems of women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view that men are superior to women controls women in all levels materially,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In modern China, patriarchal culture still has great influence and hinders the developing of women.
     ChapterⅤ,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With good foundation, how could Chinese women development achieve further advancement? The method is a condition system. First,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ity i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women development. Second, equalization of social gender division labor is the prerequisite, which includes three relevant aspects:1) women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 generally, while men back to home properly.2) Acknowledge and compensate the social value of women's reproduction.3) Socialize and wage of domestic work. Third, building up advanced gender culture is the key to women development. Women development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men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as well. Feminine culture leads human beings out of dilemma, doesn't mean le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saving the world to women alone. It just asks men to hear the voice from women, and the feminine characters can have more infl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 ending words posts that women will rise and develop as never before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combination exceeding gender limitation, which was explored by Marx and Engels, will bring development to both men and women, further more, to the whole world. It shows that women development is not narrowly limited on its own benefits, but aims to create a better future together with men.
引文
①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申平华、邓微著:《女性的世界——现代女性社会学》,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②袁曦临:《潘多拉的匣子——女性意识的觉醒》,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③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④(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男性统治》,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⑤(美)贝尔·胡克斯著,晓征、平林译:《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①闵冬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②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③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④闵东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页。
    ①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6页。
    ②林吉玲:《20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①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69—193页。
    ②李小江:《解读女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页。
    ③闵东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165页。
    ④(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⑤(美)弗里丹著,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女性的奥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①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
    ②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理论·经济·文化·健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③李小江:《关于女人的答问》,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④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②李小江:《性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③叶南客:《社会发展中的妇女发展》,《浙江学刊》1994年第2期,第66—69页。
    ④《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江泽民主席的讲话》(1995年9月4日),《中国妇运》1995年第11期,第21—22页。
    ①张晓芬:《1996—2000年中国妇女研究的状况及特征》,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第1页。
    ②张晓芬:《1996—2000年中国妇女研究的状况及特征》,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第1页。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②张晓芬:《1996—2000年中国妇女研究的状况及特征》,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第1页。
    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第54—61页。
    ②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①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第54—61页。
    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第54—61页。
    ②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2—73页。
    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第54—61页。
    ④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第54—61页。
    ①郑祖泉:《社会主义本质与妇女解放》,《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4期,第7—9页。
    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第54—61页。
    ③王晶:《性别不平等根源的多重视角透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34—37页。
    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第54—61页。
    ①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第54—61页。
    ③本文所称国外中国研究,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以传统“汉学”为基础、以一批具有外国国籍的学者为主体、以跨学科为主要研究范式、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④王政:《国外学者对中国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的现状》,《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第47—51页。
    ①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20页。
    ②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4页。
    ①沈智:《日本的中国女性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259—267页。
    ②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114页。
    ①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②王政:《国外学者对中国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的现状》,《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第49页。
    ①(美)罗丽莎著,黄新译:《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王政:《国外学者对中国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的现状》,《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第49—50页。
    ①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①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这里指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均包括在内。
    ②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①江泽民:《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人民日报》,1990年3月8日。
    ②李小江:《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代表作导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李小江:《走向女人——新时期妇女研究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③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第205—209页。
    ④本人的硕士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探析》(2006年5月)对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的演变、主要内容、现实意义等问题作了阐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743页。
    ②李小江:《性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49—54页。
    ③徐雅芬、董建辉:《女性主义与权力——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26—31页。
    ④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①美国《独立宣言》中最无可争辩的前提是“我们掌握着不言自明的真理,那就是所有的人都生来平等……”;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的《观点宣言》称“我们以为以下的真理是不证自明的:男人和女人生来平等;他们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见(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②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之批判》,《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第77—84页。
    ③(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④张广利、杨明光:《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⑤李晓静、王云兰:《男女平等概念新说》,《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46—48页。
    ①(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王蓁译:《女权辩护》,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②(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汪溪译:《妇女的屈从地位》,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85页。
    ③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①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146页。
    ②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
    ③谭嗣同著,加润国选注:《仁学——谭嗣同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④《女界钟》、《女子新世界》、《女界泪》、《女论》等。
    ①《女界钟》作者金天翮署名“爱自由者金一”。
    ②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6、50—52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1页。
    ①刘海玲: 《从蔡楚生的〈新女性〉看‘五四’以来‘新女性观’的衍变》,见http://www2. gdufs. edu. cn。
    ②1917年,中华民国代总统冯国璋颁布《修正褒扬条例》,将“妇女烈节贞操可以风世者”,作为呈请“褒扬”的九种行为之一。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②《玩偶之家》又译为《娜拉》、《傀儡家庭》。
    ③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①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页。
    ①《毛泽东主席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4页。
    ②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社会变迁中性别观念的变革》,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94页。
    ③女性权益涉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经济权利,受教育权,婚姻自由,专门女性权益保护组织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中国妇运》1994年第7期,第3—13页。
    ②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社会变迁中性别观念的变革》,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95页。
    ③蒋修贤:《论我国男女平等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9月,第13页。
    ④李小江:《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第60页。
    ⑤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①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社会变迁中性别观念的变革》,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95页。
    ②林吉玲:《20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③女性四期指: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注释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中国妇运》1994年第7期,第3—13页。
    ①彭佩云:《加强妇女理论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2期,第6—8页。
    ②杜芳琴:《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第106—1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3页。
    ②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第3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515页。
    ④袁曦临:《潘多拉的匣子——女性意识的觉醒》,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⑤李合龙:《中国女性未来发展大趋势》,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①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2页。
    ②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③金璐璐:《论汉代的女性教育》,《社科纵横》2008年第3期,第146—148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②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页。
    ③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会”派教士爱尔德赛夫人在浙江宁波创办中国第一所女校——宁波女塾。
    ④刘慧英编著:《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⑤林聚任主编:《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①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②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2—63页。
    ③阎广芬:《关于新时期女子教育问题的思考》,《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第29—33、144页。
    ④史静寰:《中国女性教育的跨世纪思考》,《教育科学》1995年第3期,第8—11页。
    ⑤沙吉才主编:《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⑥张明芸:《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及其跨世纪发展趋势》,《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第79—84页。
    ①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②沙吉才主编:《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③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中国妇运》2001年第10期,第18—23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2005年8月),《中国妇运》2005年第10期,第12—18页。
    ⑤郑树山主编:《中国教育年鉴—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⑥《中国妇女事业长足进步,就业人口女性超过45.4%》,《人民日报》,2008年10月10日。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见http://www. stats. gov.cn,-些数据经计算求平均值得出。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见http://www. stats. gov.cn。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见http://www.stats.gov.cn。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中国妇运》1994年第7期,第3—13页。
    ①沙吉才主编:《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其中一些数据在参考数据的基础上经计算得出。
    ②郑真真、连鹏灵:《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第14—18页、24页。
    ③《中国女童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30日。
    ①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和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②谭琳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见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2006年3月17日。
    ③《中国女童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30日。
    ④张李玺、张丽琍:《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52—58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5、2006、2007、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见http://www.stats.gov.cn。一些数据经计算得出。
    ②所引数据由综合、计算得出。见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中的男人和女人—事实和数据》(2004)与《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5、2006、2007、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见http://www. stats. gov. cn。
    ③幼教:幼儿教育(0—6岁);小教:小学教育;弱教:智力落后孩子的教育。
    ④申平华、邓微:《女性的世界——现代女性社会学》,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见http://www.stats.gov.cn。
    ⑥宋立丹、贾永堂:《提高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中国冶金教育》2008年第2期,第73—76页。
    ①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162页。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56页。
    ④欧阳和霞:《回顾中国现代历史上‘妇女回家’的四次论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9页。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现代历史经历了四次关于“妇女回家”的争论。它们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20世纪40年代初期、20世纪80年代、世纪之交。
    ⑤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性别与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①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②郑永福:《中国近代产业女工的历史考察》,《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11—19页。
    ③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222页。
    ④罗琼:《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知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页。
    ①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268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年1957版。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资本论》中有大量关于“女工”的论述,据不完全统计,应该有32处之多。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而且有大量的统计表格。第347、360、361、374、380、446、454、455、456、457、460、463、465、466、467、469、493、495、499、501、511、528、529、530、531、533、534、539、560、577、582、590页。
    ⑤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⑥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6页。
    ①罗琼:《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知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②李民:《就业结构转型期的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第2—3页。
    ③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④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第15—21页。
    ①沙吉才主编:《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168页。
    ②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中国妇运》1994年第7期,第3—13页。
    ④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第15—21页。
    ⑤张秋俭:《女性就业现状与前景——调查、统计与分析》,《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13-24页。
    ①祖群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就业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10页。
    ②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第15—21页。
    ③刘伯红:《中国女性就业状况》,《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2期,第39—48页。
    ④黄启璪:《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就参加亚太地区非政府组织妇女参与发展研讨会答本刊记者问》,《中国妇女报》,1993年12月10日。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2004)白皮书,2004年4月26日,见http://news.xinhuanet.com。
    ⑥国际劳工局:《2000年世界劳动报告》,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版,见http://www.labornet.com.cn。
    ⑦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第17页。
    ①蒋永萍:《50年中国城市女性就业的回顾》,《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3期,第29—30页。
    ②徐敏:《建国以来中国女性就业的历史沿革》,《广西党史》2006年第11期,第15—17页。
    ③张萍编著:《中国妇女的现状》,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④吴陶文:《妇女就业:机遇与挑战》,《对外大传播》1995年第4期,第43页。
    ①张萍编著:《中国妇女的现状》,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②徐敏:《建国以来中国女性就业的历史沿革》,《广西党史》2006年第11期,第16页。
    ③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④张萍编著:《中国妇女的现状》,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⑤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中国妇运》2001年第10期,第19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中国妇运》1994年第7期,第7页。
    ②谭深:《两次社会转型:城乡妇女就业之路》,第9页,见天津师大妇女研究中心编:《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吕学静:《中国入世条件下女性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1期,第55—5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4—57页。
    ⑤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2页。
    ①潘锦棠:《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与现状》,《中国妇运》2002年第4期,第22—24页。
    ②杨玉臣:《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分析报告》,《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2期,第24—29页。
    ③吴陶文:《妇女就业:机遇与挑战》,《对外大传播》1995年第4期,第43页。
    ④况世英主编:《当代中国妇女地位》,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
    ①蒋永萍:《市场经济与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1期,第16页。
    ②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67—368页。
    ③潘锦棠:《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第59—68页。
    ④王亚萍:《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71—74页。
    ⑤冯烨:《浅析女性就业弱势及化解途径》,《社会工作》2006年第10期,第33—36页。
    ①张秋俭:《女性就业现状与前景——调查、统计与分析》,《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13-24页。
    ②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第17页。
    ③胡鞍钢:《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财经界》2003年第2期,第54—59页。
    ④常凯:《公有制企业中女职工的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第83—93页。
    ①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134页。
    ②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中国妇运》2001年第10期,第21页。
    ③蒋永萍:《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2期,第51—58页。
    ④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①饶文山:《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女性大学毕业生为何就业难》,《经济视角》2008年第8期,第63—64页。
    ②孙淑敏、王爱民:《现阶段我国女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第25—31页。
    ③叶文振、刘建华等:《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第56—62页。
    ④王莹华、许文彬:《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科学文汇》2007年第8期,第29—30页。
    ⑤饶文山:《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女性大学毕业生为何就业难》,《经济视角》2008年第8期,第63—64页。
    ⑥孙淑敏、王爱民:《现阶段我国女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第26页。
    ⑦叶文振、刘建华等:《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第56—62页。
    ①李家华、吴庆:《200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3期,第1—8页。
    ②邓赞武:《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第12期,第9—12页。
    ③林志斌等:《全球化在农业领域对中国妇女的潜在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第18—24页。
    ④方向新:《‘农业女性化’带来了什么》,《中国社会报》,2004年6月26日,见http://www.hnshx.com。
    ⑤林志斌等:《全球化在农业领域对中国妇女的潜在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第22页。
    ①邓赞武:《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第12期,第9—12页。
    ②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83—90页。
    ③农村隐性失业,是相对公开失业而言,表现的是劳动者与生产要素结合的一种状态,即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低效用或负效用现象。
    ④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87页。见李小江主编:《中国妇女分层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⑤(美)贝尔·胡克斯著,晓征、平林译:《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①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第18—20页。
    ②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③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①蓝李焰:《女性就业的边缘化——中国目前的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原因》,《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9期,第68—71页。
    ②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11月版,见http://down.cenet.org.cn。
    ③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第4—12页。
    ④莫里森把“玻璃天花板”定义为“一个透明的障碍,使女性在公司里无法升迁到某一水平之上……它适用于仅仅因为是女人便不能进一步高升的女性群体。”
    ⑤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⑥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①林聚任主编:《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②林聚任主编:《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③陶春芳、高小贤主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318—319页。见http://tongji.cnki.net。
    ①沈崇麟、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55页。
    ②《各年份男女收入情况统计》,《中国妇女报》,2001年6月5日。
    ③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中国妇运》2001年第10期,第22页。
    ④张李玺:《‘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第29—30页。
    ①潘锦棠:《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性别利益——兼评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18—131、208页。
    ②钟熹:《中国男女同龄退休制度的思考》,《消费导刊》2007年第13期,第25—26页。
    ①桑敏兰:《论中国妇女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宁夏党校学报》2003年第6期,第88—92页。
    ②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③内退,指的是比国家规定提前5—10年退休。
    ④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平等与发展》,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3页。
    ⑤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页。
    ①包芳、孙平:《私营企业女工权益保护论》,《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84—88页。
    ②唐灿:《工作环境中的性骚扰及其控制措施》,《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第26—31页。
    ①陈苏军:《女性参政的历史进程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7期,第23—24页。
    ②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第32—35页。
    ①陶洁、郑必俊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116页。
    ②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4页。
    ①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②谈社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妇女共鸣社1936年版,第92—93页。
    ①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第33页。
    ②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第33页。
    ③陶洁、郑必俊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④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第32—35页。
    ①陶洁、郑必俊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4页。
    ③杨方:《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4—5页。
    ④罗琼:《当代中国妇女》,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①李静之等编:《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新中国妇女运动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中国妇运》1994年第7期,第5页。
    ③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第33—34页。
    ④唐娅辉:《对女性参政的社会分析——兼对50年来女性参政的历史回顾》,《教育艺术》1999年第6期,第40页。
    ⑤杨方:《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20页。
    ⑥丁娟:《社会参与:女性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薄弱环节》,《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第199—204页。
    ①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第34页。
    ②丁娟:《社会参与:女性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薄弱环节》,《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第199—204页。
    ③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第34页。
    ④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0页。
    ⑤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第34页。
    ①李合龙:《中国女性未来发展大趋势》,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113页。
    ②谭林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5页。见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
    ①谭林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5页。见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
    ②丁娟:《社会参与:女性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薄弱环节》,《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第199—204页。
    ③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④丁娟:《社会参与:女性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薄弱环节》,《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第199—204页。
    ⑤魏国英:《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⑥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①谭林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见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
    ②杨方:《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23页。
    ③谭林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见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
    ④谭林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见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
    ①谭林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见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
    ②李慧英:《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第36—40页。
    ①谭林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见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
    ②欣文:《我国女性干部任职打破传统,更多涉入政治决策核心领域》,《组织人事报》,2005年9月20日。
    ③张互桂:《传统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妇女参政》,《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第221—225页。
    ④杨根乔:《论当前我国妇女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第67—70页。
    ①张互桂:《传统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妇女参政》,《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第221—225页。
    ②杨方:《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25页。
    ①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②李小江:《挑战与回应——新时期妇女研究讲学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③包括西蒙娜·德·波伏娃访问中国后写的《长征》,都是这种神话的始作俑者。
    ④以美国学者沃尔夫博士的《暂缓革命》和赫萧教授的《自己的声音》为代表作。
    ①50年代中国女性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完成的全面社会化的过程,西方女性几乎用了200年的时间才逐步实现。
    ②李小江:《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第59—65页。
    ③杜芳琴:《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第106—111页。
    ④李小江:《解读女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①刘慧英编著:《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②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编:《女性问题在当代的思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③杨慧锦、梁丽萍:《制度和文化的张力与冲突——建国以来中国妇女权力参与的透视》,《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34—39页。
    ④李小江:《解读女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①张连珍编:《改革中的妇女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③(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2—83页。
    ④揭爱花:《权利、能力与自由发展——一种对妇女解放实践历程的解读》,《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第210—21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3页。
    ⑥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编:《女性问题在当代的思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08页。
    ①李小江:《解读女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艾伯登著,陈广译:《女性大趋势》,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9—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4页。
    ①杜芳琴:《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第110页。
    ②李小江:《走向女人——新时期妇女研究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③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④揭爱花:《权利、能力与自由发展——一种对妇女解放实践历程的解读》,《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第210—2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4—295页。
    ②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之批判》,《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第76—83页。
    ③张美生、马文颖:《性别平等社会化: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第5—9页。
    ④《孟子·离娄上》,见《图解孟子》,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27页。
    ⑤林桂榛:《‘徒法不能以自行’究竟何意?——兼与张岱年、郭道晖等先生商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35—40页。
    ①洪颖:《‘21世界中国女性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第74—75页。
    ②周少四:《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当代中国社会现状》,《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第2期,第150—152页。
    ③(美)贝尔·胡克斯著,晓征、平林译:《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版序言第8页。
    ④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⑤(德)西美尔著,刘小枫编,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①揭爱花:《权利、能力与自由发展——一种对妇女解放实践历程的解读》,《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第210—213页。
    ②李小江:《解读女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③邓赞武:《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湘朝》(下半月),2008年第12期,第9—12页。
    ①谭琳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网:http://wwwl.china.com.cn。
    ②(法)孟德斯鸠著,罗大纲译:《波斯人信札》,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3页。
    ③肖巍、丁宏:《洛克与卢梭妇女观研究》,《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第90—93页。
    ①韦钰主编:《中国妇女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②申平华、邓微著:《女性的世界——现代女性社会学》,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
    ①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②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主流与边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序第2页。
    ③李小江:《走向女人——新时期妇女研究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②丁水木:《略论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及其实践意义》,《上海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第49—54页。
    ③童芍素:《双重角色冲突中的中国妇女发展问题》,《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第67—70页。
    ④童芍素主编:《角色的困惑与女人的出路——众学者谈当代职业妇女角色冲突与妇女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8—149页。
    ①揭艾花:《单位制与城市女性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94—99页。
    ②包晓霞:《妇女的角色冲突及其原因浅析》,《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第74—77页。
    ③李杨:《职业女性走出你的心理误区》,《中国妇运》2000年第6期,第45—46页。
    ①郑晨:《当代职业妇女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第71—73、127页。
    ②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中国妇运》2001年第10期,第22页。
    ③李杨:《职业女性走出你的心理误区》,《中国妇运》2000年第6期,第45—46页。
    ①童芍素:《双重角色冲突中的中国妇女发展问题》,《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第67—70页。
    ①曹海燕:《女性角色冲突的社会负效应及其对策》,《湖湘论坛》1991年第6期,第86—88页。
    ②童芍素:《双重角色冲突中的中国妇女发展问题》,《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第67—7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页。
    ②(德)奥古斯特·倍倍尔著,葛斯、朱霞译:《妇女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④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90页。
    ⑤杜学芳、史宝琴:《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几点思考》,《中国妇运》1994年第8期,第36—38页。
    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①黄筱娜:《现代妇女解放与女性自我意识》,《广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第150—156页。
    ②祖嘉合:《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Z1期,第44—47页。
    ①南京市妇联:《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2005年8月19日,见http://women.org.cn。
    ②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中国妇运》2001年第10期,第18—23页。
    ③李润文、刘冰:《乌鲁木齐近八成职业女性愿当贤妻良母》,《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9日。
    ④贺兴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女性主体意识的培养》,《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6—8页。
    ①江百炼:《转型期女性自主意识的弱化及其原因》,《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93—96页。
    ②周怡:《试论中国妇女研究面临的若干转型》,《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第49—52页。
    ③李小江:《关于女人的答问》,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2—101页。
    ④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4、67—80页。作者将个人主体性的演化分为九个阶段,依次为:自在的主体性、自然的主体性、自知的主体性、自我的主体性、自失的主体性、自觉的主体性、自强的主体性、自为的主体性、自由的主体性。
    ①赵晓:《当代中国女性的尴尬》,《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第8期,第60—61页。
    ①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②(英)约翰·麦克因斯著,黄菡、周丽华译:《男性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李小江:《性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④王萍:《当前我国男女不平等的原因新探》,《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96—98页。
    ⑤王晶:《性别不平等根源的多重视角透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34—37页。
    ⑥(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①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②李小江:《解读女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5页。
    ③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741页。
    ②(法)伊·巴丹特尔著,陈伏保、王论跃、阳尚洪译:《男女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③也有少数例外,比如人类学家米德研究的一些岛国和蔡华研究的我国云南省的摩梭文化。见蔡华:《一个没有父亲和丈夫的社会》;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摩梭》。
    ④(法)伊·巴丹特尔著,陈伏保、王论跃、阳尚洪译:《男女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⑤人类学著作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和《人的由来及其选择》(1871);韦茨的《原始民族人类学》(1859);巴斯蒂恩的《历史上的人》(1860);泰勒的《文化的起源》(1860);巴霍芬的《母权论》(1861);梅恩的《古代法》(1861);麦克伦南的《古代婚姻》(1865);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1865);特隆的《家庭的起源》(1874);摩尔根的《人类家庭的血亲制度和姻亲制度》(1871)、《古代社会》(1877)。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8—5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②(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1884年第一版序言)。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③李小江:《人类进步与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年第4期,第145—16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⑤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7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③(德)奥古斯特·倍倍尔著,葛斯、朱霞译:《妇女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④杜芳琴:《华夏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浙江学刊》1998年第3期,第47—52页。
    ⑤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8页。
    ⑥李小江:《‘男女平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失与得》,《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92—97页。
    ⑦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李小江:《性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③李小江:《‘男女平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失与得》,《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92—97页。
    ④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社会变迁中性别观念的变革》,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84页。
    ⑤李小江:《‘男女平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失与得》,《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92—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③李小江:《人类进步与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年第4期,第145—16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7页。
    ④李小江:《人类进步与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年第4期,第145—169页。
    ⑤(美)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艾伯登著,陈广译:《女性大趋势》,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①潘锦棠:《社会生理态势与两性地位》,《福建论坛》1987年第5期,第51—54页。
    ②张国珍:《关于男女不平等起源和原因的哲学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6期,第40—45页。
    ③李晓瑜:《对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认识》,《理论界》2006年第9期,第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著,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374页。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①(法)伊·巴丹特尔著,陈伏保、王论跃、阳尚洪译:《男女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②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④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①高韵萌:《性别模式与性别平等》,《社会》2002年第4期,第9—11页。
    ②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49—98页。艾里斯·杨认为,“性别分工”比“男女分工”更好地抓住了现象,因为通过“性别”概念,可以集中划分社会意义,而不是生理或“自然”划分。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④《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④杨芳:《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特点》,,《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11—13页。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3、1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8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5页。
    ⑦(美)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149页。
    ①虞晖:《性别分工和女性受压迫问题——艾里斯·杨的女权主义思想解读》,《理论月刊》2008年第9期,第130—133页。
    ②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③《中国古籍全录·周易集解卷八》,见http://guji.artx.cn/article/19616.html.。
    ④《诗·大雅·瞻印》,载《图解诗经》,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308页。
    ⑤《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
    ①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②王晶、师吉:《女性主义对构建和谐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59—64页。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④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⑤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⑥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非洲妇女经受着三重奴役:强迫婚姻;女方的嫁妆和一夫多妻制,这延长了男人的休闲时间,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最后是极为不公的劳动分工。”
    ①郑永福、吕美颐:《近代中国妇女生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7页。
    ②佟新、龙彦:《反思与重构——对中国劳动性别分工研究的回顾》,《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第211—216页。
    ③王晶、师吉:《女性主义对构建和谐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59—64页。
    ④佟新、龙彦:《反思与重构——对中国劳动性别分工研究的回顾》,《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第211—216页。
    ⑤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①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②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主流与边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120页。
    ③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②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①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③孔岩:《社会分工与女性角色变迁》,《延安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39—43页。
    ④王晶、师吉:《女性主义对构建和谐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59—64页。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①(澳)马尔科姆·沃特斯著,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②余园:《信息技术与女性社会分工变迁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46—50页。
    ③(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④(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⑤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①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②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74—98页。
    ③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①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①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②李伯重:《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99—107页。
    ③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④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①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②(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③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④(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①庄渝霞:《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第25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4页。
    ③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228页。
    ④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⑤林雯娟:《性别政治的历史追踪》,《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第107—1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②(德)西美尔著,刘小枫编,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③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④黄粹:《父权制与妇女的解放——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想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6月。
    ⑤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理论·经济·文化·健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4、337页。
    ①《易经·系辞上》
    ②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③《诗经·小雅·斯干》,载《图解诗经》,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④班昭:《女诫·卑弱》,见(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附录第83页。
    ①《礼记·内则》
    ②(德)叔本华:《论女人》,见叔本华著,金铃译:《爱与生的苦恼》,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③《孟子·离娄上》,见《图解孟子》,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页。
    ④《大戴礼记·本命》,到唐代为“七出”。
    ⑤班昭:《女诫·夫妇》,见(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附录第84页。
    ⑥《内训·事君》
    ①《女论语·事父母》,见(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附录第88页。
    ②《论语·阳货》,见陈国庆、何宏注译:《论语》,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4页。
    ③《论语·颜渊》,见陈国庆、何宏注译:《论语》,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④《孟子·滕文公上》,见《图解孟子》,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⑤《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①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②《仪礼·丧服》
    ③《礼记·郊特性》
    ④《白虎通德论·嫁娶》
    ⑤《周礼·天官·九嫔》
    ①《周易·杂卦》
    ②《周易·系辞下》
    ③班昭:《女诫·敬顺》,见(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附录第84页。
    ④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⑤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①班昭:《女诫·妇行》,见(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附录第85页。
    ②陶春芳等主编:《简明妇女学辞典》,大地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7—38页。
    ③邹卫:《从妇女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谈妇女解放》,《河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第152—157页。
    ④《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⑤《汲冢周书》,见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⑥《尚书·牧誓》
    ⑦《内训·事君》
    ①《孟子·离娄上》,载《图解孟子》,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意思:夫死弃子再嫁人,加倍死罪惩不贞。
    ③《史记·田单列传》
    ④《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
    ⑤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148页。
    ⑥班昭:《女诫·专心》,见(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附录第8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3页。
    ①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社会变迁中性别观念的变革》,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第77页。
    ②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③(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①杨红辉:《社会文化与女性发展》,《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188—191页。
    ①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②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①戴雪红:《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女权主义的理论透视,《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第32—37页。
    ①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①吴静:《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女性发展的正确选择》,《学术探索》2000年第6期,第77—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①刘晓辉:《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探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34—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③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④兰刚:《关于当前妇女发展的实证研究》,《理论界》1995年第Z1期,第76—78页。以及《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http://www.people.com.cn。
    ①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②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③郑祖泉:《社会主义本质与妇女解放》,《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4期,第7—9页。
    ④郝孚逸:《从‘消灭分工’谈到‘按需分配’》,《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55—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162页。
    ②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③潘畅和:《女性解放的实质和方向》,《延边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106—109页。
    ①张李玺:《夫妻冲突:家庭性别分工模式重构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第3期,第4—8页。
    ②鲁洁:《妇女地位提高与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第27—-32页。
    ③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①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②(美)艾德丽安·里奇著,毛路、毛喻原译:《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③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④潘畅和:《女性解放的实质和方向》,《延边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106—109页。
    ①祖群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就业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第46页。
    ②(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89页。
    ②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页。
    ①魏国英:《性别文化的理念建构与本土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35—40页。
    ②魏国英:《性别文化的理念建构与本土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35—36页。
    ③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①魏国英:《性别文化的理念建构与本土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35—40页。
    ②魏国英:《性别文化的理念建构与本土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38页。见李小江主编:《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③江泽民:《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人民日报》,1990年3月8日,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
    ①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②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页。
    ③黄粹:《父权制与妇女的解放——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想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第18页。
    ④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8—25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④禹燕:《女性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页。
    ⑤禹燕:《女性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6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刘晓辉:《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探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48页。
    ②禹燕:《女性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65页。
    ③刘晓辉:《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探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48页。
    ④禹燕:《女性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66页。
    ⑤黄河:《男性研究对性别平等教育的意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2期,第40—47页。
    ⑥禹燕:《女性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63页。
    ①周国平:《永恒之女性——周国平谈女人与爱情》,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③(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201页。
    ④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①刘小枫:《金钱性别生活感觉——纪念西美尔〈货币哲学〉问世100年》,见(德)西美尔著,刘小枫编,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第10—11页。
    ②(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③周国平:《永恒之女性——周国平谈女人与爱情》,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刘晓辉:《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探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48页。
    ②孙月冬:《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女性发展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5期,第66—68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69页。
    1.《周易·杂卦》 《周易·系辞下》 《周易·家人》
    2.《周礼·天官·九嫔》
    3.《易经·系辞上》
    4.《尚书·牧誓》
    5.《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6.《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田单列传》
    7.《仪礼·丧服》
    8.《礼记·内则》 《礼记·郊特性》 《礼记·本命》
    9.《白虎通德论·嫁娶》
    10.《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
    11.《内训·事君》
    12.《图解诗经》,《图解孟子》,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13.陈国庆、何宏注译:《论语》,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年版1964年版。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8.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0.《毛泽东主席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33.《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4.(德)奥古斯特·倍倍尔著,葛斯、朱霞译:《妇女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35.仝华、康沛竹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李静之、张心绪、丁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李静之等编:《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新中国妇女运动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
    38.(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王蓁译:《女权辩护》,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9.(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汪溪译:《妇女的屈从地位》,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41.(美)弗里丹著,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女性的奥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2.(法)伊·巴丹特尔著,陈伏保、王论跃等译:《男女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3.(美)约瑟芬·多诺万著,赵育春译:《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4.(美)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美)贝尔·胡克斯著,晓征、平林译:《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男性统治》,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47.(英)约翰·麦克因斯著,黄菡、周丽华译:《男性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8.(美)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艾伯登著,陈广译:《女性大趋势》,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49.(德)西美尔著,刘小枫编,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50.(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51.(英)罗素著,靳建国译:《婚姻革命》,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52.(美)M·米德著,宋正纯、吴安其、傅东起等译:《性别与气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53.(德)叔本华著,金铃译:《爱与生的苦恼》,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54.(美)艾德丽安·里奇著,毛路、毛喻原译:《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重庆 出版社2008年版。
    55.(美)理安·艾斯勒著,程志民译:《圣杯与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6.(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57.(德)马克斯·韦伯著,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8.(澳)马尔科姆·沃特斯著,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9.(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60.(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3.(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64.(美)罗丽莎著,黄新译:《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5.(法)孟德斯鸠著,罗大纲译:《波斯人信札》,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66.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6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年版。
    68.谭嗣同著,加润国选注:《仁学——谭嗣同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9.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70.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7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72.谈社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妇女共鸣社1936年版。
    73.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74.罗琼:《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知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5.罗琼:《当代中国妇女》,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76.李小江:《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7.李小江:《性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
    78.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致20世纪下半叶中国妇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9.李小江:《中国妇女分层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0.李小江:《走向女人——新时期妇女研究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1.李小江:《挑战与回应——新时期妇女研究讲学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2.李小江:《关于女人的答问》,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3.李小江:《解读女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4.李小江:《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代表作导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5.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86.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平等与发展》,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87.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主流与边缘》,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88.李小江主编:《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9.申平华、邓微著:《女性的世界——现代女性社会学》,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90.袁曦临:《潘多拉的匣子——女性意识的觉醒》,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91.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2.闵冬潮:《国际妇女运动(1789—198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3.祝平燕、周天枢、宋岩主编:《女性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魏国英:《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5.林吉玲:《20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6.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7.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理论·经济·文化·健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8.刘慧英编著:《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99.林聚任主编:《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版。
    100.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
    101.张连珍主编:《改革中的妇女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2.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
    103.张广利、杨明光:《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李合龙:《中国女性未来发展大趋势》,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
    105.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6.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107.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8.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9.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选》,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版。
    110.蒋美华:《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1.沙吉才主编:《中国妇女地位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版。
    112.况世英主编:《当代中国妇女地位》,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3.郑树山主编:《中国教育年鉴—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4.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和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5.谭琳主编,蒋永萍、姜爱花副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6.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7.张萍编著:《中国妇女的现状》,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
    118.王金玲主编:《女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与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9.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0.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1.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2.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3.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4.沈崇麟、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5.陶洁、郑必俊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6.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编:《女性问题在当代的思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7.韦钰主编:《中国妇女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8.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9.童芍素主编:《角色的困惑与女人的出路——众学者谈当代职业妇女角色冲突与妇女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1.郑永福、吕美颐:《近代中国妇女生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2.禹燕:《女性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133.周国平:《永恒之女性——周国平谈女人与爱情》,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版。
    134.陶春芳等主编:《简明妇女学辞典》,大地出版社1989年版。
    135.谭琳、刘伯红主编:《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36.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摩梭》,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137.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138.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9.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注释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42.陶春芳、高小贤主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
    143. James P. Sterba.: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Classical Western Texts in Feminist and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2003.
    144. Morwenna Griffiths and Margaret Whitford:Feminist Perspectives in Philosoph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145.Lilli Alanen and Charlotte Witt:Feminist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
    1.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叶南客:《社会发展中的妇女发展》,《浙江学刊》1994年第2期。
    3.《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江泽民主席的讲话》(1995年9月4日),《中国妇运》1995年第11期。
    4.张永:《性别公正与男女平等》,《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1期。
    5.郑祖泉:《社会主义本质与妇女解放》,《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4期。
    6.王晶:《性别不平等根源的多重视角透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7.叶文振:《男女平等:一个多维的理论建构》,《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
    8.王政:《国外学者对中国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的现状》,《山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
    9.沈智:《日本的中国女性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0.康沛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
    11.徐雅芬、董建辉:《女性主义与权力——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2.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之批判》,《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13.李晓静、王云兰:《男女平等概念新说》,《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中国妇运》1994年第7期。
    15.彭佩云:《加强妇女理论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2期。
    16.杜芳琴:《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17.金璐璐:《论汉代的女性教育》,《社科纵横》2008年第3期。
    18.阎广芬:《关于新时期女子教育问题的思考》,《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9.史静寰:《中国女性教育的跨世纪思考》,《教育科学》1995年第3期。
    20.张明芸:《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及其跨世纪发展趋势》,《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21.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中国妇运》2001年第10期。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2005年8月),《中 国妇运》2005年第10期。
    23.郑真真、连鹏灵:《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
    24.张李玺、张丽琍:《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5.张李玺:《‘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
    26.宋立丹、贾永堂:《提高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中国冶金教育》2008年第2期。
    27.欧阳和霞:《回顾中国现代历史上‘妇女回家’的四次论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8.郑永福:《中国近代产业女工的历史考察》,《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29.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
    30.蒋永萍:《50年中国城市女性就业的回顾》,《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3期。
    31.蒋永萍:《市场经济与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1期。
    32.蒋永萍:《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2期。
    33.张秋俭:《女性就业现状与前景——调查、统计与分析》,《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34.刘伯红:《中国女性就业状况》,《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2期。
    35.徐敏:《建国以来中国女性就业的历史沿革》,《广西党史》2006年第11期。
    36.吴陶文:《妇女就业:机遇与挑战》,《对外大传播》1995年第4期。
    37.吕学静:《中国入世条件下女性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1期。
    38.潘锦棠:《中国女工劳动保护制度与现状》,《中国妇运》2002年第4期。
    39.潘锦棠:《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40.潘锦棠:《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性别利益——兼评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41.杨玉臣:《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分析报告》,《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2期。
    42.王亚萍:《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3.冯烨:《浅析女性就业弱势及化解途径》,《社会工作》2006年第10期。
    44.张秋俭:《女性就业现状与前景——调查、统计与分析》,《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45胡鞍钢:《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财经界》2003年第2期。
    46.常凯:《公有制企业中女职工的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
    47.饶文山:《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女性大学毕业生为何就业难》,《经济视角》2008年第8期。
    48.孙淑敏、王爱民:《现阶段我国女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
    49.叶文振、刘建华等:《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
    50.王莹华、许文彬:《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科学文汇》2007年第8期。
    51.李家华、吴庆:《200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3期。
    52.邓赞武:《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湘潮》(下半月),2008年第12期。
    53.林志斌等:《全球化在农业领域对中国妇女的潜在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1期。
    54.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55.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56.蓝李焰:《女性就业的边缘化——中国目前的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原因》,《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9期。
    57.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58.钟熹:《中国男女同龄退休制度的思考》,《消费导刊》2007年第13期。
    59.桑敏兰:《论中国妇女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宁夏党校学报》2003年第6期。
    60.包芳、孙平:《私营企业女工权益保护论》,《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61.唐灿:《工作环境中的性骚扰及其控制措施》,《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62.陈苏军:《女性参政的历史进程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7期。
    63.杨湘岚、张晶:《中国妇女参政百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运》1997年第11期。
    64.丁娟:《社会参与:女性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薄弱环节》,《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
    65.李慧英:《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
    66.张互桂:《传统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妇女参政》,《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
    67.杨根乔:《论当前我国妇女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68.李小江:《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69.杨慧锦、梁丽萍:《制度和文化的张力与冲突——建国以来中国妇女权力参与的透视》,《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70.揭爱花:《权利、能力与自由发展——一种对妇女解放实践历程的解读》,《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
    71.揭艾花:《单位制与城市女性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72.张美生、马文颖:《性别平等社会化: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1期。
    73.林桂榛:《‘徒法不能以自行’究竟何意?——兼与张岱年、郭道晖等先生商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74.洪颖:《‘21世界中国女性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
    75.周少四:《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当代中国社会现状》,《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第2期。
    76.肖巍、丁宏:《洛克与卢梭妇女观研究》,《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77.丁水木:《略论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及其实践意义》,《上海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78.郑晨:《当代职业妇女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
    79.童芍素:《双重角色冲突中的中国妇女发展问题》,《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
    80.包晓霞:《妇女的角色冲突及其原因浅析》,《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81.李杨:《职业女性走出你的心理误区》,《中国妇运》2000年第6期。
    82.曹海燕:《女性角色冲突的社会负效应及其对策》,《湖湘论坛》1991年第6期。
    83.杜学芳、史宝琴:《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几点思考》,《中国妇运》1994年第8期。
    84.黄筱娜:《现代妇女解放与女性自我意识》,《广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85.祖嘉合:《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Z1期。
    86.贺兴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女性主体意识的培养》,《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2期。
    87.江百炼:《转型期女性自主意识的弱化及其原因》,《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88.周怡:《试论中国妇女研究面临的若干转型》,《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89.赵晓:《当代中国女性的尴尬》,《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第8期。
    90.王萍:《当前我国男女不平等的原因新探》,《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91.李小江:《人类进步与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年第4期。
    92.李小江:《‘男女平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失与得》,《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93.杜芳琴:《华夏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浙江学刊》1998年第3期。
    94.潘锦棠:《社会生理态势与两性地位》,《福建论坛》1987年第5期。
    95.张国珍:《关于男女不平等起源和原因的哲学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6期。
    96.李晓瑜:《对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认识》,《理论界》2006年第9期。
    97.刘陆鹏:《生产力发展中的上层建筑问题》,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文集,2004年。
    98.高韵萌:《性别模式与性别平等》,《社会》2002年第4期。
    99.杨芳:《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特点》,《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00.虞晖:《性别分工和女性受压迫问题——艾里斯·杨的女权主义思想解读》,《理论月刊》2008年第9期。
    101.王晶、师吉:《女性主义对构建和谐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02.佟新、龙彦:《反思与重构——对中国劳动性别分工研究的回顾》,《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103.孔岩:《社会分工与女性角色变迁》,《延安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04.余园:《信息技术与女性社会分工变迁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05.李伯重:《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06.林雯娟:《性别政治的历史追踪》,《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107.邹卫:《从妇女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谈妇女解放》,《河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08.杨红辉:《社会文化与女性发展》,《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09.戴雪红:《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女权主义的理论透视,《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
    110.吴静:《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女性发展的正确选择》,《学术探索》2000年第6期。
    111.兰刚:《关于当前妇女发展的实证研究》,《理论界》1995年第Z1期。
    112.潘畅和:《女性解放的实质和方向》,《延边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13.张李玺:《夫妻冲突:家庭性别分工模式重构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第3期。
    114.鲁洁:《妇女地位提高与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
    115.魏国英:《性别文化的理念建构与本土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16.黄河:《男性研究对性别平等教育的意义》,《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2期。
    117.何中华:《妇女解放与可持续发展》,《长白学刊》1998年第2期。
    118.孙月冬:《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女性发展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5期。
    119.郝孚逸:《从‘消灭分工’谈到‘按需分配’》,《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20.“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解放基本理论观点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5期。
    121.黄启璪:《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就参加亚太地区非政府组织妇女参与发展研讨会答本刊记者问》,《中国妇女报》,1993年12月10日。
    122.《各年份男女收入情况统计》,《中国妇女报》,2001年6月5日。
    123.江泽民:《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人民日报》,1990年3月8日。
    124.《中国妇女事业长足进步,就业人口女性超过45.4%》,《人民日报》,2008年10月10日。
    125.方向新:《‘农业女性化’带来了什么》,《中国社会报》,2004年6月26日。
    126.《中国女童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30日。
    127.李润文等:《乌鲁木齐近八成职业女性愿当贤妻良母》,《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9日。
    128.欣文:《我国女性干部任职打破传统,更多涉入政治决策核心领域》,《组织人事报》,2005年9月20日。
    129.刘晓辉:《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探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130.张晓芬:《1996—2000年中国妇女研究的状况及特征》,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
    131.蒋修贤:《论我国男女平等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9月。
    132.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社会变迁中性别观念的变革》,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6月。
    133.李民:《就业结构转型期的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134.祖群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就业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35.杨方:《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136.王萍:《当代中国女性参政:实践与思考》,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
    137.庄渝霞:《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138.黄粹:《父权制与妇女的解放——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想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6月。
    139.刘海玲: 《从蔡楚生的<新女性>看‘五四’以来‘新女性观’的衍变》,见http://www2. gdufs. edu. cn。
    1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5、2006、2007、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见http://www. stats, gov. cn。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2004)白皮书,2004年4月26日,见http://news. xinhuanet. com。
    142.《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见http://www. people. com. cn。
    143.南京市妇联:《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2005年8月19日,见http://women. org. cn。
    144.《中国古籍全录·周易集解卷八》,见http://guji. artx. cn/article/19616. 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