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上四川回族的地域分布及其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析历史上回族在四川的地域分布是当前四川回族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首先就回族进入四川的历史过程及在四川的地域分布做一基本回顾,在基本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回族在四川的地域分布特点后,进一步探寻造成这种地域分布差异的成因。本文以回族进入四川的历史时空为经线,以其在四川的地理分布空间为纬线,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地域分布特点和差异的原因,并将历史上回族在四川的地域分布特点与当今回族在四川的分布格局进行对比和总结。
     全文由绪言和正文的三大部分组成。
     在绪言中,笔者首先对研究内容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作了限定,从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两方面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缘由。接着,笔者对当前四川回族相关的研究领域及成果做了基本概括和总结,指出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正文的第一大部分主要是回顾了元朝以前回族先民进入四川的历史事实与过程,初步总结回族先民留居四川的原因和特点。
     第二大部分则以元、明、清三朝的历史发展为经线,以四川的地理空间坐标为纬线,分别对回族在元、明、清历史时期徙居四川及区域分布进行了初步复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回族在四川的分布特点及造成其区域分布差异的原因。
     最后一部分则是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元、明、清历史时期整个四川境内回族在各个地区分布的特点与原因,并探寻这种历史地域分布特点与当今四川回族“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关系。
It is a weak point to make a study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ichuan Hu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This paper, at first, reviewed the processes of Huis' coming to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distribution in Sichuan. After gras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is'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t makes a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analysing the time of Huis' coming to Sichua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works out the causings of the distributive differences and makes a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Huis' distribution in history in Sichuan Province.
     This paper is consised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three parts of the text.
     In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defines the researching space and time and explains the reasons of selecting this topic from the aspects of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n, 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ing areas and the achievement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Huis in present-day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points out the weak points of the former research.
     The first part of the test mainly reviewes the facts and processes of the Huis' acestors before Yuan Dynasty. It preliminary summaries the reas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is' acestors living in Sichuan province .
     The second part respectivly recorves Huis'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 Yuan ,Ming and Qind Dynasties and dicovers the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ings of distributive differences, based on taking about the Huis' development 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geographical space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last part deep analyses the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stributive pattern of "living in small compact communities within a broad community mixed with the Hans"
引文
[1]张泽洪:《四川回族》,《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2]张泽洪:《四川回族源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3]马勇:《松潘回族源流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李绍明:《四川各民族的源流》,《民族文化》,1984年第3期。
    [1]黄运海:《我国西南地区回族最早来源探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2]赵明生:《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方慧:《元明清时期进入西南地区的外来人口》,《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5期。
    [4]穆德全:《回族在西南地方史上的分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5]张泽洪:《四川穆斯林的文化传统》,《中国穆斯林》,2000年第4期。
    [6]张泽洪:《四川伊斯兰教历史文物述略》,《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
    [7]张泽洪:《四川伊斯兰教史述略》,《宗教学研究》,1991年第22期。
    [8]张泽洪:《四川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巴蜀史志》,1994年第5期。
    [9]张泽洪:《四川阿坝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穆斯林》,1994年第4期。
    [10]金文明:《略述重庆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1995年第4期。
    11 马文彬:《成都回族穆斯林与清真寺》,《中国穆斯林》,1992年第5期。
    12 古成吾:《成都清真寺》,《成都文物》,1991年第2期。
    13 周传斌:《广元伊斯兰教考略》,《回族研究》,1996年第4期。
    14 马思锐:《西昌清真寺的新编楹联》,《回族研究》,1992年笫2期。
    [1]林建曾、王路平:《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2]马尚林:《四川回族语言及其文化属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9期。
    [3]马尚林:《四川回族的饮食习俗述略》,《回族研究》,2005年第3期。
    [4]马尚林:《四川回族婚姻习俗述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马尚林:《四川回族的消费风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6]马勇:《川西北回族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回族研究》,1997年第4期。
    [7]罗凉昭:《四川回族丧葬习俗的特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8]马尚林编著:《四川回族历史与文化》,《四川回族历史与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
    [1]申旭:《回族与西南丝绸之路》,《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2]张泽洪:《近现代四川回族经济文化述略》,《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3]张泽洪:《四川回族的历史和现状》,《回族研究》,2005年第1期。
    [4]达五德:《从人口普查资料看四川省回族的现状》,《回族研究》,1992年第2期。
    [5]马尚林、罗凉昭:《四川回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5期。
    [6]陈乐基主编:《中国南方回族清真寺资料选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7]马建钊著:《中国南方回族谱牒选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8]白先经、翁乾麟主编:《中国南方回族历史人物资料选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9]马建钊、孙九霞、张菽晖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社会团体资料选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10]德尔綦彭错 郭嵩明主编:《中国南方回族文化教育资料选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出版。
    [1]段金录 姚继德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经济商贸资料选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2]马建钊 张菽晖主编:《中国南方回族古籍资料选编补遗》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3]答振益 安永汉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碑刻匾联选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1]《魏书》卷102,《西域·康国传》。
    [2]《新唐书》卷222上,《南蛮传上·南诏国》。
    [3]《宋会要稿》,.职官44,《粤海关志》卷3。
    [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省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1]“回回”一词,源于“回鹘”的转音,回鹘指唐宋时西北势力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但冗代的“回回”并不完全等同于“回鹘”,它包括了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西亚阿拉伯、波斯和突厥诸族的穆斯林,因而,《元史》中有时也用“回回”来代替“色目人”的称呼。
    [2]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7页。
    [3]姚勉《雪坡集》卷2《庚申封事》。
    [1]引自:张泽洪《四川伊斯兰教历史文物述略》,《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
    [1]杨伯康:《成都回族发展史概要》,《四川民族史志》1987年第2期。
    [2]《元史》卷134《朵罗台附脱欢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
    [1]索兰盼等撰、赵万里辑校:《元一统志》卷7,中华书局,1966年版。
    [2]吴伟业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续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
    [3]民国《西昌县志》卷6《祠祀志》。
    [1]《合川县志》(一)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民国九年刊本。
    [2]《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元史·兵志》卷100,中华书局,1976年出版。
    [1]《元史》卷6《世祖纪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
    [2]《元史》卷123《也罕的斤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
    [3]《元史》卷133《脱力世官传》,卷134《斡罗思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
    [1]民国《重修广元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影印。
    [2]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集粹》卷五《民族宗教华侨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2]三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修《三台县志·人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3]青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川县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4]《民国新修南充县志·人物志宗教》卷十 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十八年刻本影印。
    [1]转录于林建曾、王路平等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D02年出版。
    [2]引自《阿坝回族商业志略》,《中国南方回族经济商贸资料选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省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2]见翁乾麟:《广西回族的历史与现状》,载《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3]《民国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巴蜀书社出版,1992年8月出版。
    [4]《民国新都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巴蜀书社出版,1992年8月出版。
    [5]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编:《西昌地震碑林》,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四版。
    [6]转引自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省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7]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编:《西昌地震碑林》,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1]《民国巴县志》,《四川方志》之六,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2]《奉节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出版。
    [1]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修的《龙安府志》。
    [2]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编:《西昌地震碑林》,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1]见谭红主编:《巴蜀移民史》,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1月出版。
    [2]引自谭红主编:《巴蜀移民史》,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1月出版,第450页。
    [1]吴伟业《鹿樵纪闻》卷下。
    [2]《绵阳县志》(一),台湾学生学局,据民国二十一年刊本。
    [1]民国《巴中县志》第3编《宗教》,第57页。
    [2]阆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修阆中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3]转引自林建曾、王路平等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4]《三台县志》卷二十五,台湾学生书局,民罔十八年铅印本。
    [1]转引自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省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2]《民国新修南充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十八年刻本影印。
    [3]民国《安县志》卷十八寺庙曲山场、旧名翅龙场,台湾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4]四川文献研究社主编:民国《松潘县志·外纪》(三)卷八,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十三年刊本。
    [5]《金川县志·民族宗教篇》,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6]段金录 姚继德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经济商贸资料选编》《阿坝回族商业志略》,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1]引《成都百镇》:王长林《以牲畜市场著称的弥牟镇》,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2]引自虎世文:《成都回民现状》,载《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
    [3]《民国华阳县志·礼俗第五 宗教》卷五,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三年刻本影印。
    [4]《民国新都县志·礼俗 宗教》第三编,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影印。
    [1]四川文献研究社主编:民国《新都县志·第四编贤良》(一),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2]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修《彭县志·人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3]《彭县志》卷三,户口志。
    [4]《金堂县乡土志》《大类志》,抄本,无页码。
    [5]民国《西昌县志》卷6《利祀志》,第16-17页。
    [6]米易民族志编写领导小组:《米易县民族志》,1992年出版。
    [7]摘自《邵陵蔡氏宗谱》,乾降三十八年编修,见《中国南方回族文化教育资料选编》。
    [1]《犍为县志·居民志种族》(二)卷三,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民国二十六年铝印本。
    [2]引自林建曾等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13页。
    [3]引自吴建伟编:《中国清真寺综览》,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笫299页。
    [4]《资中县续修资州志·风土志宗教》卷八。
    [5]《民田南溪县志·礼俗上宗教》卷四,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
    [6]《叙永县志·文化篇种族》(二)卷四,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民国二十二年。
    [1]《泸县志·舆地志坛庙》卷一。
    [2]伍仪彰《重庆回族源流考》,《回民言论半月刊》,(民国)第10期。
    [3]《民国巴县志·礼俗宗教》卷五,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八年刻本影印。
    [4]民国《武胜县志》卷6《礼俗》,第35页。
    [1]引自张泽洪:《四川回族源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2]《民国阆中县志·宗教志》第三册卷之十二,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十五年926年石印本影印。
    [3]《民国懋功县志·宗教》,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传钞本影印。
    [4]《阿坝州宗教概览》,阿坝白治州宗教局,1999年编印。
    [1]段金录、姚继德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经济商贸资料选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2]《松潘县志》卷五,台湾学生书局,民国十三年刊本。
    [3]《民国汶川县志·风土宗教》卷五,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重新排印。
    [4]见张泽洪:《四川回族的源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5]自胡振华:《中国回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471页。
    [5]《民国德阳县志·风俗志 十七 宗教》,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八年铅印兼石印本影印。
    [1]《民国崇宁县志·宗教》卷四,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十四年刻本影印。
    [2]四川省政协义史资料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集粹》卷五,《民族宗教华侨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康定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出版。
    [4]《隆昌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82年5月出版。
    [5]《筠连县志·舆地志 祠庙 附寺观》(一)卷一。
    [6]《民国南溪县志·礼俗上宗教》卷四,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
    [7]民国《犍为县志》《居民》,第43页。
    [1]《民国巴县志·礼俗宗教》卷五,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八年刻本影印。
    [2]民国《遂宁县志》卷6,第22页。
    [3]《合川县志》(一)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民国九年刊本。
    [4]《武胜县新志·礼俗宗教》(一)卷六,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四川方志之三十二。
    [5]《达县志·礼俗门寺观》卷十。
    [6]《大竹县志·建置志寺观》(一)卷二。
    [7]《民国潼南县志·舆地志 祠寺》,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四年1915年刻本影印。
    [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省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3]吴传钧《西康省藏族自治州》,三联书店,1955年6月北京第1版,第12页。
    [4]转引自胡振华:《中国回族》,《成都回民概况》,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471页。
    [1]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集粹》卷五,《民族宗教华侨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段金德、姚继德主编:《四川省回族经济商贸资料选编》《西昌回族制革业》,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0版。
    [1]傅崇榘修,徐湘等纂,民国《松潘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据民国十三年刻本影印。
    [2]王禄昌修,高觐光等纂,民国《泸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七年铅印本。
    [3]梁兆麟修,催映棠等纂,民国《绵阳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一年刊本。
    [4]清·罗廷权等修,《重修成都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清同治十二年刊本。
    [5]王懋昭等纂,民国《遂宁县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十八年刊本。
    [6]黄尚毅纂,民国《绵竹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九年刊本。
    [7]刘公旭纂,民国《安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二年本。
    [8]王暨英修,曾茂林纂,民国《金堂县续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十年刻本。
    [9]吴鸿仁等修,黄清亮等纂民国《资中县续修资州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10]吴德凖等编修,民国《达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11]清·杨昶等修,王继会纂,《会理州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清同治九年刊本。
    [12]祝世德纂修,《筠连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
    [13]郑国翰 曾瀛藻修,陈步武、江三乘纂《大竹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14]祝世德纂等修,民国《汶川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据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重新排印。
    [15]清·吴羹梅修,清·周祚峄纂《同治直隶理番厅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清同治五年刻本影印。
    [16]《民国懋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传钞本影印。
    [17]杨昶等修,王继曾等纂《同治会理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影印。
    [18]谢开来等修,王克礼、罗映湘纂《民国重修广元县志稿》,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影印。
    [19]张政等纂修,民国《剑阁县续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出版,据民国十六年铅印本影印。
    [20]陈习删修,闵昌术等纂民国《新都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据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21]王文昭修,曾庆奎等纂《民国重修什邡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十八年铅印本影印。
    [22]陈邦倬修,易象乾纂《民国崇宁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十四年刻本影印。
    [23]叶大锵修《民国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影印。
    [24]王监清修,向楚等纂《民国巴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民国二十八年刻本影印。
    [25]曾监修,林思进等纂《民国华阳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三年刻本影印。
    [26]熊卿云、汪仲夔修,洪烈森等纂《民国德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二十八年铅印兼石印本影印。
    [27]黄尚毅纂 民国《北川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
    [28]钟朝煦纂修《民国南溪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影印。
    [29]刘良模等修,罗春霖等纂《民国丹棱县志》,巴蜀书社出版,据民国十二年石印本影印。
    [30]李良俊修,王荃善等纂《民国新修南充县志》,巴蜀书社出版,据民国十八年刻本影印。
    [31]刘赞廷纂《民国康定县图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1961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影印。
    [32]刘赞廷编《民国巴安县图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1962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影印。
    [33]张仲孝等修,马文灿等纂《民国巴中县志》,巴蜀书社出版,据民国十六年石印本影印。
    [34]岳永武修,郑钟云等纂《民国阆中县志》,巴蜀书社出版,据民国十五年石印本影印。
    [35]王安镇修《民国潼南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民国四年1915年刻本影印。
    [36]清·胡书云修,清·李星根等纂《光绪续增乐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刻本影印。
    [37]宋曙等纂、修民国《叙永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二年。[38]谢襄等纂、修民国《三台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十八年铅本。
    [39]卢翊廷等纂修民国《富顺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年刊本。
    [40]清·彭泰士修,清·朱襄虞等纂《内江县志》,四川文献研究社主编,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清宣统三年修。
    [41]张森楷纂、修民国《合川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九年刊本。
    [42]罗绶香等纂民国《犍为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43]清·周克堃纂、修《广安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清光绪三十三年刊 民国十六年重刊。
    [44]孙国藩纂民国《武胜县新志》,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45]清·陈霄学修《新津县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清道光九年修,民国十一年石印本。
    [46]《游蜀疏稿》,二国家图书馆藏历史档案文献丛刊P689。
    [47]《咸丰邛嶲野录》,中国地方志集成,据1964年传抄本影印。
    [48]民国朱契撰《康昌考察记》,据民国三十一年大时代书局铅印本重排,出自《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民俗文献》第十二卷。
    [49]民国曾昭抡撰《大凉山夷区考察记》,见《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民俗文献》第十三卷。
    [50]明·曹学俭撰《蜀中广记》,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三辑,《西南史地文献》第二十五卷。
    [1]林建曾、王路平等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出版。
    [2]陈乐基主编:《中国南方回族清真寺资料选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3]德尔基彭错、郭嵩明主编:《中国南方回族文化教育资料选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出版。
    [4]段金录、姚继德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经济商贸资料选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5]马建钊 张菽晖主编:《中国南方回族古籍资料选编补遗》,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6]答振益 安永汉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碑刻匾联选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7]马尚林:《四川回族历史与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
    [8]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2003出版。
    [9]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10]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省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1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2]《四川文史资料集粹》主编: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13]《清代四川史》王纲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1]高占福:《中国20世纪伊斯兰教研究综述》,《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2期。
    [2]葛壮:《20世纪后期国内对当代伊斯兰教的研究综述》,《宗教与民族》,2004年3期。
    [3]黄运海:《我国西南地区回族最早来源探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2期。
    [4]穆德全:《回族在西南地方史上的分布》,《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4期。
    [5]穆德全:《回族大散小聚分布特点的形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2期。
    [6]赵明生:《定居在西南边陲的回回民族》,《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2期。
    [7]高永久:《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清真寺的建立》,《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22期。
    [8]金宜久:《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1期。
    [9]李兴华:《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1期。
    [10]李荣昆:《伊斯兰教在云南的传播演变发展》,《云南文史丛刊》,1996年1期
    [11]张雪峰:《清真寺建筑的特色和地域特征》,《阿拉伯世界》2002年3期。
    [12](伊朗)列扎·穆拉扎德著 白志所译:《赛典赤·赡思丁对中国伊斯兰教传播的巨大贡献》,《回族研究》2004年2期。
    [13]申旭:《回族与西南丝绸之路》,《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4期。
    [14]张世海:《四川回族》,《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3期。
    [15]张泽洪:《四川回族的历史和现状》,《回族研究》,1992年2期。
    [16]张泽洪:《四川伊斯兰教史述》,《宗教学研究》,1991年22期。
    [17]张泽洪:《四川回族源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2期。
    [18]达伍德:《从人口普查资料看四川省回族的现状》,《回族研究》,2005年1期。
    [19]张泽洪:《四川穆斯林的文化传统》,《中国穆斯林》,2000年4期。
    [20]张泽洪:《四川伊斯兰教历史文物述略》,《四川文物》,1995年1期。
    [21]张泽洪:《四川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巴蜀史志》,1994年5期。
    [22]张泽洪:《四川阿坝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穆斯林》,1994年4期。
    [23]张泽洪:《近现代四川回族经济文化述略》,《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1期。
    [24]马尚林 罗凉昭:《四川回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5期。
    [25]马尚林:《四川回族语言及其文化属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9期。
    [26]马勇:《川西北回族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回族研究》,1997年4期。
    [27]马尚林:《四川回族的饮食习俗述略》,《回族研究》,2005年3期。
    [28]马尚林:《四川回族婚姻习俗述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3期。
    [29]罗凉昭:《四川回族丧葬习俗的特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30]马尚林:《四川回族的消费风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2期。
    [31]马思锐:《西昌清真寺的新编楹联》,《回族研究》,1992年2期。
    [32]金文明:《略述重庆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1995年4期。
    [33]马勇:《松潘回族源流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6期。
    [34]伊斯哈尔·马彦虎:《成都回族概况》,《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2期。
    [35]杨伯康:《成都回族穆斯林》,《中国穆斯林》,1991年5期。
    [36]马文彬:《成都回族穆斯林与清真寺》,《中国穆斯林》,1992年5期。
    [37]古成吾:《成都清真寺》,《成都文物》,1991年2期。
    [38]李绍明:《四川各民族的源流》,《民族文化》,1984年3期。
    [39]李全中:《试探川西北地区的民族交流与融合》,《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1期。
    [40]周传斌:《广元伊斯兰教考略》,《回族研究》,1996年4期。
    [41]马广德:《试析回族人物的地理分布与时代特征》,《回族研究》,2003年2期。
    [42]葛壮:《明代社会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1期。
    [43]方慧:《元明清时期进入西南地区的外来人口》,《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