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商业标识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鉴于实践中与商业标识相关的权利冲突纠纷频繁发生,并在国外一些国家商业标识保护立法体系化影响下,在我国现行《商标法》的第三次修订过程中,“尽快实现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的观点在学术理论研究中被提出。不过,由于“商业标识权”并非知识产权法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固有概念,所以在理论上还没有确立“商业标识权”这一概念以及其相关基础理论也还欠成熟的情况下,“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的观点并没有能对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相关立法实践产生多大的影响。本文尝试性地探讨了“商业标识权”这一概念在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中的确认问题,阐述了商业标识权的本质、内容分类、法律保护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并对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完善予以了审视。
     在第一章中,首先从实践中对“商业标识”认知与理解的不准确与混乱的现状出发,对知识产权法学中“商业标识”用语予以了明确,指出“商业标识”、“商业标志”、“商业标记”等词语中,“商业标识”更能准确指代知识产权法学中的“一切用以将不同的产品、服务或其生产者、提供者区分开来的符号、记号”;其次,通过对一些已有学术观点的比较、对国际社会关于商业标识的立法界定的探讨,指出:在法学领域中,商业标识至少包括商标、商号、域名、地理标志、商品的特有名称、商业外观、商业形象、商务广告语、特殊标志等具体种类。再次,从商业标识的发展历史入手,对商业标识在古代社会、中世纪社会以及近现代社会中所具备的功能予以了阐述。商业标识在近现代社会中所具备的多元化功能是对其予以立法保护的基础。
     在第二章中,在总结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反思了我国商业标识法律保护实践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对商业标识立法保护域外经验的分析,论证了我国商业标识法律保护制度的发展实践已经提出了在理论上确认“商业标识权”为一固定概念的需求。在国际社会,“商业标识的种类十分广泛并正在不断扩充”已经成为一项共识,商业标识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保护问题也已经备受关注,但在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现状却引发了实践中商标权被强化甚至神化而其他商业标识权被弱化或忽视、各类型商业标识权之间冲突严重并长期无法得以有效解决。为完善我国保护商业标识的相关立法,实现对商业标识的系统而有效保护,确认“商业标识权”这一概念并厘清其相关基础理论已经成为一项亟需开展的知识产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在第三章中,首先考察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学基础理论较为薄弱的现状,介绍了知识产权制度未来模式构建有关的理论研究,论证了在知识产权法学基础理论中,确认“商业标识权”为一固定概念并发展、完善其相关基础理论,不仅能够从“减轻知识产权概念界定中的压力、便于知识产权客体的归纳与总结、应对知识产权功利主义及知识产权公权化等挑战”的角度为知识产权法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也能够为商业标识法律保护制度未来模式的理论探索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帮助。其次,结合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从“商业标识功能的一致性、商业标识与消费者利益的关系以及广告对商业标识的凝聚性”等方面论证了商业标识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在理论上对“商业标识权”这一概念予以确认具有可行性。此外,本部分还对知识产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与确认“商业标识权”这一概念有关的一些具体任务予以了阐释。
     在第四章中,界定和分析了商业标识权的概念,探讨了商业标识权的本质,并对商业标识权的内容分类予以了研究。商业标识权是民事主体基于其在商业活动中所使用的用于彰显身份、区别其他主体的标记与符号而产生的可支配的排他性无形财产权。商业标识权的本质是在公平竞争的目标下保护在商业利益关系中不受外部干涉的请求。商业标识权的客体并非是商业标识本身,而应是“商业标识与特定商品或商品的提供者之间的联系”和“商誉”。依据标记或符号在与特定的商品或商品的提供者建立起联系之时是否已具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等标准,常见的商业标识权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标记类商业标识权、资信类商业标识权以及其他的商业标识权。商标权、商号权以及域名权属于标记类商业标识权;地理标志权、商业形象权以及特殊标志权属于资信类商业标识权;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商业外观、商务广告语等所产生的权利属于其他的商业标识权。此外,本章还对商业标识权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予以了解读,探讨了利益平衡原则在商业标识权法律保护中的具体内涵。
     在第五章中,对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模式选择问题予以了分析,强调实现对商业标识权系统而全面保护的关键不在于立法的模式,而在于是否能够在立法中充分尊重和落实商业标识权概念及其相关基础理论,主张我国目前仍继续坚持单独立法的模式,但应在商业标识权概念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完善《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商号法》或《商号权保护条例》,并不断整合和完善其他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
Whereas the rights conflicts and disputes related in commercial signs occur frequently inpractice, and influenced by the legislative systematization on commercial signs in some countries,the view of achieving China's legislative systematization on commercial signs as soon aspossible 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academic study with the third revision process of current"Trademarks Law". However,"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s not an inherent concept in thebasic theor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andits associated theory is less mature, so the view of the commercial signs legislation systemizinghas not great impact on the legislative practice of our commercial signs right protection. Thispaper attempts to confirm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n basic theory of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explore the essence and content classification of the right ofcommercial signs, and analyz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ts legal protection. Apart from this, thelegislative perfection of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n China is to be discussed.
     In the first chapter, viewing the status quo that the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definition of "commercial signs" is not accurate and chaotic in practice, the article defines theterm of "commercial sign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tatement of"commercial signs" can refer to the symbols and signs much accurately than the phrase"commercial marks","business identifier" and others, which can distinguish the products,services, or producers from other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Then, by comparing to someexisting academic understanding and discussing about the definition on commercial signs in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paper provides that commercial signs in law field containtrademarks, trade names, domain name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he unique name of goods,trade dress, commercial images, business advertising slogans, special signs etc. Furthermore, thethesis describes the functions of commercial signs in ancient society, medieval society andmodern society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its development. The diverse functions is the most basicreas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commercial 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legislation ofprotecting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reflects on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China's legal protection practice of commercial signs. Besides,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needs be recognized in theory according to its legal protection practice in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extraterritorial experience on legislative protection ofcommercial sign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type of commercial signs has a widerange and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which has been a consensus. Also the coordination andharmonization of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has also been of concern. But in China,the current state of legislation of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has resulted in that thetrademark right has been strengthened and even deified, and other commercial signs right hasbeen weakened or ignored in practice. Eve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various types of the right ofcommercial signs is serious and i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resolved in a long-term. Confirmingthe commercial signs right and perfecting its relevant theory has become an urgenttask in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order to perfect therelevant legislation of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and protect itsystematically and effectively.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paper examines the status quo that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law is relatively weak in China, and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construction of the future mod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ystem. Besides, the paper exploresthat confirming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and perfecting its relevant theory in basic theory of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progress on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law, by reducing the pressure in defi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ucting andsummarizing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objects easily,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utilitarianand the public righ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so, it can provide useful ideas and favors toexplor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future patter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protectingsystem. The paper argues that commercial signs are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the “system”,combining with system science theory. And it demonstrates from aspects below: the consistencyof the functions of commercial sig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ercial signs and the interestsof consumers, and the cohesion advertising for commercial signs. Subsequently, it recognizesthat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s feasible in theory and explains the main specific tasks toconfirm the commercial signs right in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s defined and analyzed,the essence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s discussed, and the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s studied.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s kind of property right,which is disposable, exclusive and intangible. The property right generates from signs andsymbols that civil entities use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 to reveal the identity between othersubjects. And the essence of commercial signs right is to prevent from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the commercial interest relationship, with the target of fair competition. The object of the right ofcommercial signs is not the signs, but the goodwill and the link between commercial signs andproviders with specific goods or merchandise. The signs or symbols have had certain marketacceptance and influence, when they established a link between the particular commodities orcommodities providers. According to that,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types: he tagged commercial signs right, the credit commercial signs right and the othercommercial signs right. The trademark right, trade name right and domain name right belongs tothe tagged commercial signs right;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right, commercial image right, aswell as special signs right shall be vested in the credit commercial signs right; the right generatedby the unique name of the well-known commodity, trade dress, business slogan, etc. belongs toother commercial signs right. In addition, 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legal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and explores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interestsbalancing principle i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paper analyzes China's choices of the legislation pattern ofcommercial signs protection and stresses that the key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is notthe legislation form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but rather whether legislation can fullyrespect and implement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It alsoadvocates that we should continue to adhere to the pattern of separate legislation in China.Furthermore, it suggests improving the "Trademark Law","Anti-Unfair Competition Law",formulating the "Trade name law" or "Trade name protection ordinance", and integrating andimproving other legislation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concepts and relevant theory of the right of commercial signs.
引文
①黎长志:《要商标还是要商号?——记商业标识权利冲突及其解决对策理论研讨会》,《中华商标》2003年第8期,第11页。
    ③袁真富:《中国商业标识立法之整合研究》,载于陶鑫良:《上海知识产权论坛(第三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①王莲峰:《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模式选择——基于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思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29页。
    ②参见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9月2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1条。
    ①国内一些学者从词源、词义等方面出发论证了“标识”应念为“标识(zhi)”。参见刘纯博:《标识(zhi)还是标识(shi)》,《长安学刊》2010年第3期,第67-68页;修宇:《十年一错“标识(zhi)符”》,《图书馆建设》1995年第5期,第62页。
    ②刘春田:《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③参见刘春田:《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参见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⑤为此,本文所涉相关引文,在未改变原文意思之前提下,皆以“商业标识”一词代替“商业标志”、“商业标记”等称谓。
    ⑥“标识”,《新华词典》的释义为:“即标志。‘识’读如‘志’。”对“标志”一条则加了“也作标识”的说明。《现代汉语词典》更直接将“标识”和“标志”并列,并做了统一的解释。《辞海》对“标识”和“标志”的处理与前两者略有不同:对“标志”,《辞海》的解释有三个义项:①亦作“标识”,记号。②表明,显示。③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分为可用数量表现的数量标志和表现不同属性的品质标志。而对于“标识”,则作了“同‘标志’①”的说明。参见童华池:《说说“标识”》,http://mypage.zhyww.cn/post/200307/7578.html,2011年10月24日最后访问。
    ①如上注中《辞海》所给出的第二个义项。
    ②百度百科:《百科词条:标识——标识(标志)的渊源》,http://baike.baidu.com/view/352539.htm#3,2011年10月24日最后访问。
    ③陈兆祦、黄坤坊:《简明档案学词典》,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④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⑤参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征求对<专利标识标注方式的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专
    利标识标注方式的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关于<专利标识标注方式的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http://www.sipo.gov.cn/tz/gz/201110/t20111021_624153.html,2011年10月24日最后访问。
    ①许浩:《<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欲主罚商标字号侵权——违法成本低傍名牌升级换代》,《中国经营报》2011年1月24日,第B03版。
    ①刘春田:《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页。
    ①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①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8-13页。
    ①南振兴、温芽清:《知识产权法经济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页。
    ①孔祥俊:《论商业标识权利冲突的民事处理》,载冯晓清:《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页。
    ①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制止虚假或欺骗性商品产地标记马德里协定》、《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等的规定。
    ①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规定:条款和注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版物
    (No.832:C),第20-21页。
    ②该条约于1981年9月26日在内罗毕签订,1982年9月25日生效。
    ③“其他”主要是从商业标识种类的不断发展与丰富的角度考虑而确定的,商业标识的种类目前并没有完全闭合。商业标识应用和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种类有可能增加并在法学实践中得以认可,故,增加“其他”一词作为兜底性的表述,可以为商业标识未来的发展与丰富留下空间,允许一些新类型的商业标识随着实践的发展状况而进入法律认可的范围。
    ④杨军:《基于品牌战略视角的商业标识法律制度完善》,《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75页。
    ⑤杨军:《名牌的法律内涵及其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学术界》2008年第5期,第258页。
    ⑥安青虎:《品牌与商标》,《知识产权》2006年第4期,第3页。
    ⑦蔡富春、徐小氢:《名牌产品是跨国经营的基础》,《南方经济》1995年第7期,第51页。
    ⑧汪建新:《略论“商标”与“品牌”》,《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第24页。
    ①安青虎:《品牌与商标》,《知识产权》2006年第4期,第3页。
    ②李顺德:《名牌的法律保护》,载于郑成思:《知识产权研究(第二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第140页。
    ③从有关“品牌就是指商标,名牌就是指驰名商标”的认识来看,品牌与名牌的差别主要在于后者具有更高的知名度、消费者认可度,故,若理解了品牌也就理解了名牌,本文此处讨论他们与商业标识的关系时,主要以品牌与商业标识的关系为主。
    ④徐慧:《关于“品牌”的N种定义》,《北京商报》2009年1月7日,第A2版。
    ⑤夏珺:《商标与品牌》,《中华商标》2008年第12期,第53页。
    ⑥Graham Dutfield, Uma Suthersanen, Glob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Edward Elgar,2008, P.135.
    ⑦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①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3页。
    ②百度百科:《百度词条:干将莫邪》,http://baike.baidu.com/view/29357.htm,2011年10月24日最后访问。
    ③黄海峰:《知识产权的话语与现实——版权、专利与商标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8-230页。
    ④黄海峰:《知识产权的话语与现实——版权、专利与商标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221页。
    ①黄海峰:《知识产权的话语与现实——版权、专利与商标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225页。
    ②[澳]谢尔曼、[英]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英国的历程(1760—1911)》,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③[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知识产权的经济结构》,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24页。
    ④让渡价值,就是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其中,顾客总价值包括顾客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所得到的全部利益,这些利益可能来自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或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包括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货币成本,以及购买者预期的时间、体力和精神等方面的成本。参见百度百科:《百科词条:让渡价值》,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276828.htm,2011年10月26日最后访问。
    ①徐升权:《关于品牌法律保护的基本问题探析——基于法经济学的基本功能的分析》,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集,第1页。
    ②周云:《品牌学——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③张锐、张燚:《品牌学——理论基础与学科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④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标识本身已经成为竞争工具之一,蕴含着独特的竞争力,是企业的商业标识拥有区别和领先于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商业标识所指向的品牌的内在的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并引起消费者的联想进而促进其购买行为。参见智库·百科:《品牌竞争力》,网址http://wiki.mbalib.com/。
    ①世界品牌实验室:《2011年(第八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揭晓》,网址为http://brand.icxo.com/htmlnews/2011/06/28/1433038.htm。
    ②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③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④余明阳:《品牌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72页。
    ①[美]杰克·特劳特:《品牌:创造顾客之道》,载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IV页。
    ②余明阳:《品牌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③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0页。
    ④徐升权:《关于品牌法律保护的基本问题探析——基于法经济学的基本功能的分析》,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暨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集,第2页。
    ①余明阳:《品牌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1页。
    ②周云:《品牌学——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③余明阳:《品牌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②有学者以“商业外观”为研究对象,指出:我国研究者们在相关研究中较为频繁使用的表述是“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而较少会直接使用“商业外观权”这样的表述分析,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表述的状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我国现行立法上还没有“商业外观”更没有“商业外观权”的概念,基于知识产权的法定主义,我们潜意识地避开在学术讨论中“造出”或“杜撰”这样一种新型的权利类型;其二可能是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能否在符合条件的商业外观之上形成一个专属的权利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甚至少有人试图去探究它。参见叶若思:《商业外观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7-38页。
    ①本文主要从立法位阶的角度对我国商业标识相关的立法资源予以梳理。华东政法大学王莲峰教授曾按照商业标识的种类对我国调整相关商业标识的法律文件及管理部门予以了列表统计,具体可参见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②参见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9月2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③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7页。
    ①杨涛:《反不正当竞争是为了促进正当竞争》,《新闻晨报》,2011年2月16日,第A23版。
    ②《专利法》第三次修订之后,将主要起标识作用的外观设计排除出专利的范围,而在此之前,该法中有关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内容也曾对商业标识的保护发挥重要的作用。
    ③如高校校名这一特殊主体的商业标识的法律保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
    (2008)》,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④国务院令[第202号]。自1996年7月13日起开始实施。
    ⑤国务院令[第345号]。自200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
    ①王莲峰:《论我国商业标识立法的体系化》,《法学》2007年第3期,第100页。
    ②与商标不同,商号在各国立法中不尽相同。在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商号均指的是商事主体的名称。参见郭晓莉:《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及立法解决》,《发展研究》2008年第6期,第49页。
    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4年在“天津全兴体育用品厂和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南京运动器具厂”之间发生的商标纠纷案件中曾指出“商标权、商号权作为民事权利是相互平等、独立的,无强弱大小之分。”参见奚彬:《保护知名字号的在先权利》,《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8月5日,第6版。
    ④如:刘春田教授主编的由法律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知识产权法》教材。
    ①如:据报道,江苏镇江工商局于2011年5月启动了“企业商标与字号一体化”工程,希望通过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力争两年内字号名称与商标一体化企业总量达60%以上。参见方立东:《江苏镇江市推动“企业商标与字号一体化”》,http://www.ipr.gov.cn/gndtarticle/updates/localupdates/201105/1222057_1.html,2011年11月18日最后访问。
    ②王觅、吴宏:《统一装潢代收费就是为了图好看》,《现代快报》2006年7月26日,第A9版。
    ③车文秋:《“百圆”再次引发商标字号冲突》,《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12月23日,第7版。
    ④高立克:《商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冲突及解决机制浅论》,《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0页。
    ①国内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作为一种约定俗成和容易理解的术语或者直观表述,在法律属性上,其所涉及的情形有合法与不合法或者侵权与不侵权之分。实践中常见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大部分都是构成或者涉及侵权的,需要立法予以关注和有效应对。参见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②2008年3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被认为是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商业标识权利冲突纠纷问题而专门做出的司法解释,但该司法解释中仍然还存在诸多不足,作用有限。如:有学者分析指出该司法解释第1条第1款规定“原告以他人注册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等侵犯其企业名称等在先权利为由提起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条规定只是明确了后注册商标与在先商号发生权利冲突时的司法可救济性问题,即民事可诉性问题,但如何从实体上解决后注册商标与在先商号的权利冲突,在司法实践中仍模糊不清。参见祝建军:《后注册商标与在先商号的权利冲突与解决——以“正凌”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纠纷案为例》,《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11期,第60页。
    ③左孟魁:《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利冲突迫在眉睫》,《中国工商报》2004年2月18日。
    ①李柳杰:《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及其解决》,载张平:《网络法律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128页。
    ②王连峰:《地理标志与地名商标的冲突及法律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04页。
    ③莒县酒厂诉文登酿酒厂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北大法宝引证码为CLI.C.66683。
    ④周全福:《浅析植物品种名称与商标专用权的冲突》,《中国工商报》2009年3月12日,第A03版。
    ①纪晓昕:《制药企业保护好你的商业标识——有关“散利痛”案的分析》,《上海企业》2002年3月,第57-58页。
    ②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第127-128页。
    ③佚名:《从巧克力战争看知识产权的保护:费列罗的维权之路》,http://www.ip1840.com/Calling/CallingInfo.asp?InfoID=61,2011年11月19日最后访问。
    ④潘雯:《美国世孚“337调查”发难宁波贝发爱拼才会赢——中国制笔企业应诉标记笔“337调查”案启示》,http://www.nipso.cn/onews.asp?id=539,2011年11月19日最后访问。
    ①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3页。
    ②曲三强:《知识产权法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537-541页。
    ③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419页。
    ④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
    ⑤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8页。
    ⑥刘晓林:《上市两年未注册商标奇瑞与腾讯起商标侵权纠纷》,http://biz.163.com/05/1129/10/23NJJP7E00020QEN.html,2011年11月19日最后访问。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5)一中民初字第11354号。
    ⑧于长洹:《13年商标纠纷再起波澜荣华之争和解可能为零》,《东莞日报》,2011年11月18日,第A07版。
    ①刘婧:《使用在先的广告语及包装中的未注册商标不能阻却在后商标注册申请——广西某卷烟厂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异议复审裁定纠纷案》,载冯晓青:《知识产权权属专题判解与学理研
    究(第2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页。
    ②梁宗:《“梦特娇”遭遇李鬼“梦特·娇梅蒸”被判停止侵权》,http://news.sina.com.cn/c/2003-12-30/07361462105s.shtml,2012年2月12日最后访问。
    ③本部分所涉及各国的商业标识立法的具体文本皆可在“WIPO GOLD——The Global IP ReferenceResource”之“WIPO Lex”数据库查获。
    ①百度百科:《百科名片:法典》,http://baike.baidu.com/view/115221.htm,2011年10月20日最后访问。
    ②曹新明、张建华:《知识产权制度法典化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4页。
    ①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①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①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①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页。
    ①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的并进发展》,《检察日报(学术版)》2010年11月18日,第003版。
    ②刘春田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研究者对有关知识产权概念等最简单、最初始、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探索兴趣”,“现有知识产权理论的基础是脆弱的,远非颠扑不破,大有商榷余地。”参见刘春田:《简论知识产权》,载郑成思:《知识产权研究(第一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刘春田:《知识财产权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09页。
    ③杨雄文:《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④岳鹏程:《再论知识产权的概念》,http://www.ccelaws.com/xueshengxueshu/jingjifa/2009-01-01/6685.html,2011年12月6日最后访问。
    ⑤Graham P. Cornish, Yorkshir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nformation Services&Use,2005, Vol.25, Issue1, P.59.
    ⑥Richard Stallman, Some Confusing or Loaded Words and Phrases That Are Worth Avoiding, available athttp://www.gnu.org/philosophy/words-to-aviod.html,2011-11-20.
    ①吴汉东:《知识产权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②郭明瑞、唐广良、房绍坤:《民商法原理(二):物权法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页。
    ③WTO上诉机构在审理“美国1998年综合拨款法211条款案”中又确认Trips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是涵盖商号的。参见李蕾:《浅析TRIPS协议与商号的保护》,《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年第6期,第24页。
    ①贺桂华:《知识产权客体基本属性刍议》,《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77页。
    ②李扬:《经验抑或逻辑:对知识产权客体与对象之争的反思》,《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04页。
    ③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④本文提及“客体与对象之争”仅希望借此来表明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并无意对该争论本身发表意见,故本文除特别说明外,将不区分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对象”。
    ⑤该说主要是基于对知识产权的客体与知识产权的对象的不同而衍生出来的学说。
    ⑥部分学说的介绍与评析可参见李琛:《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139页;马晓莉:《知识产权客体“学说”的比较分析》,《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11月4日;李强:《重新认识知识产权对象的本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34-37页。
    ①杨雄文:《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②[澳]彼得德霍斯:《知识财产法哲学》,周林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09页。
    ③冯晓青:《独占主义抑或工具主义——<知识产权哲学>探微》,《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49页。
    ①强世功、张平、马俊,等:《知识产权与法律移植》,《读书》2004年第8期,第3页。
    ②和育东:《专利政策目标的一元化》,《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8期,第1155页。
    ③李琛:《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66页。
    ④[澳]彼得德霍斯:《知识财产法哲学》,周林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2-213页。
    ⑤毛建国:《驰名商标不能成为敛财工具》,《中国工业报》2007年6月13日,第A02版。
    ⑥赫思怡:《商标异议岂能成为讹诈工具》,《江苏法制报》2006年8月28日,第005版。
    ①一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于知识产权性质的认识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及多种认识,如在20世纪80年代,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是“一体两权”,即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到20世纪90年代,学界有人从民事权利体系出发,将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对其做出物体财产权的定性分析,并在一定范围上得到了认可;到21世纪初,一些学者又根据国际人权公约和经典学说理论奖知识产权定位为一项普遍的人权。不过,无论是“一体两权”说,还是“无体财产权”说,抑或是“普遍人权”说,都“没有离开私权品行的基本范畴”,即承认知识产权是私权。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也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得到了明确的认可。不过,近年来,有学者在肯定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同时,提出了知识产权公权化的命题,这无疑是对知识产权性质的最大挑战。参见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再认识》,《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61页。
    ②如:在20世纪,美国最高法院开始从“公法”方面看待专利法问题。美国最高法院甚至将专利法看作公法,认为该法应考虑建立新的规则以实现合乎需要的公共政策目标。参见冯晓青:《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第63页;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05页。
    ③冯晓青:《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第62页。
    ④李永明、吕益林:《论知识产权之公权性质——对“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补充》,《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60-66页。
    ①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②该规定现已被2005年7月15日生效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废止。
    ③王正环、王军哲:《公权还是私权: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制度选择》,《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第8期,第123页。
    ④除现行《商标法》外,新中国早期的商标立法也常被认为是公法。如:有学者分析指出:1963年国务院颁布的《商标管理条例》对商标实行了强制的“全面注册”制度,并仅仅规定了使用商标的企业有注册义务、保证产品质量义务和持续使用义务,没有规定注册使用人可以享有任何权利。该法的后果是在理论上并不承认商标权是私权(知识产权),只是一种行政管理的对象;在实践中则导致“不注册、不保护”的官本位观念的形成,以及全社会不承认商标权是私权的传统观念。参见肖志远:《知识产权权利属性研究——一个政策维度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
    ⑤邓宏光:《<商标法>的性质:公法抑或私法?——以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订为背景》,载于张玉敏:《西南知识产权评论(第一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236-237页。
    ①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2页。
    ②[美]罗伯特P墨杰斯、彼特S迈尔斯、马克A莱姆利、托马斯M乔德:《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张清、彭霞、尹雪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页。
    ③[美]罗伯特P墨杰斯、彼特S迈尔斯、马克A莱姆利、托马斯M乔德:《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
    齐筠、张清、彭霞、尹雪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①H. Dirck, Statistics of Inventions Illustrating the Policy of a Patent Law, E. And F. Span,1869, P.16.
    ②P. Macfic, Copyright and Patents for Inventions, Vol.II(1883). P.53.
    ③[澳]谢尔曼、[英]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英国的历程(1760—1911)》,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④W. Hindmarch,1862Select Committee on Trade Marks129(Q.2987).
    ⑤董新凯:《对驰名商标“异化”的另一种认识》,《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期,第35-36页。
    ①董葆霖:《驰名商标异化是对<商标法>公正原则的颠覆》,《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8期,第14-15页。
    ②李琛:《商标权救济与符号圈地》,《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65-66页。
    ③刘春田:《知识财产权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09页。
    ①陶娟娟:《企业名称及商号若干问题分析》,《决策借鉴》2000年第1期,第4页。
    ②王兰娟:《商号的概念辨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18页。
    ③肖阖欢:《商号及企业名称辨析》,《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3越31日,第7版。
    ④肖阖欢:《商号及企业名称辨析》,《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3越31日,第7版。
    ⑤董炳和:《论形象权》,《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第65页;郭玉军、向在胜:《美国公开权研究》,《时代法学》2003年第1期,第7页;刘春霖:《商品化权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
    4期,第54页;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法学》2004年第10期,第77页;萩萩原·有里:《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知识产权》2003年第5期,第62页。
    ⑥胡海春:《商品化权法律保护模式探析》,《人民论坛》2010年第8期,第102页;第61页。朱与墨:《商品化权本质论》,《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19页;乔瑞堂、崔大平:《形象权的法律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9期,第119页。
    ①Susan K. Sell: Private Power, Public Law: The Globaliz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3, p15.
    ②Mark D. Janis,Patent Abolitionism,17Berkeley High Tech. L.J.899(2002).
    ③张韬略:《19世纪英国专利废除之争》,载于罗玉中:《法学纪元(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④Meir Perez Pugatch,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bate: perspectives from law,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6, Pp.4-5.
    ⑤Debora J. Halbert, Resis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outledge,2005.
    ⑥有关“环境运动”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可参见James Boyle, the Second Enclosure Movement and the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Domain,66Law&Contemp.Prob. P.72.
    ①James Boyle, A Politic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nvironmentalism for the Net, Duke, Pp.47-48;王太平:《美国对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领域研究述评》,载于吴汉东:《知识产权年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转载自陈帆、王太平:《知识产权的政治学》,《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第6期,第61-63页。
    ②梁志文:《政治学理论中的隐喻在知识产权制度调适中的运用》,《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7期,第63-70页。
    ③具体内容可参见EPO: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How might IP regimes evolve by2025? What global legitimacymight such regimes have?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 Edition2007.该研究报告的中文译本参见欧洲专利局:《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愿景》,郭民生、杜建慧、刘卫红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①Uii Widmaier, Use, Liabil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Trademark Law,33Hofstra L. Rev. P.604.
    ②美国第二巡回法院在1975年的“Grotrain, Helfferich, Schuulz, Th. Steinweg Nachf., Plaintiff-appellant, v.Steinway&Sons, Defendant-appellee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Second Circuit.--523F.2d1331”案中第一次提出“初始利益混淆”的概念。参见Rothman, Jennifer E., Initial Interest Confusion: Standing at theCrossroads of Trademark Law. Cardozao Law Review, Vol.27,2005, P.105.
    ③王太平:《知识产权制度的未来》,《法学研究》2011年第3期,第88页。
    ①[欧]欧洲专利局:《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愿景》,郭民生、杜建慧、刘卫红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②林东晓、叶强、高振霞:《特别的追思:钱学森与中国法制/法治系统工程》,http://news.cupl.edu.cn/2009/content_010453.html,2011年12月28日最后访问。
    ③李宝明:《系统法学研究的若干问题》,http://www.jcrb.com/xueshu/yjbg/200806/t20080613_22985.html,2011年12月28日最后访问。
    ④如有学者指出“系统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思维的产物,而知识产权法作为法律对知识时代的响应,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故,与知识产权相对应的思维科学和方法论形式和内容必然是系统科学思维和方法论。”“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强调整体系统,与知识产权法所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体系化情节不谋而合。”“系统科学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确存在着十分惊人的时代近亲性。”参见杨雄文:《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98-99页。
    ⑤“站在知识产权法学的角度,系统科学方法显然是值得大力引用、借鉴甚至于依赖的一种方法论;而站在系统科学的法学应用的角度,知识产权法学可成为多年徘徊的系统科学方法在进行法学领域纵深应用的最佳突破口。”“无论是系统科学中的老三论、新三论,还是系统科学各个衍生的或者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的组成理论,几乎都能够在知识产权不同的问题或领域的研究中找到用武之地。”参见杨雄文:《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①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杨雄文:《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5-56页。
    ③许中缘:《体系化的民法与法学方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④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①杨富斌:《信息化认识系统导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杨雄文:《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90-92页。
    ③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9页。
    ④各类型商业标识除具备共同功能外,还可能各自有其他的功能,如商业外观就还具有“基本功能、促销功能”。所谓的“基本功能”是指“特定的商业外观本身应该具有的与其相关的最低功能或者法律要求的功能,如容器形式的商业外观的基本功能是盛装内容;包装形式的商业外观是将产品包装起来以便于携带;等等。”所谓的“促销功能”是指“在基本功能之上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消费而增加的功能,如温馨的餐厅装饰;耀眼的色彩;等等。”参见吴伟光:《商业外观法律保护:保护什么以及如何判断?》,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编:《<商标法>修订中的若干问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220页。
    ⑤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①黄海峰:《知识产权的话语与现实——版权、专利与商标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0页。
    ②Deborah R. Gerhardt: Consumer Investment in Trademarks, 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 Vol.88,2010, P.427.
    ①百度百科:《百度词条——广告》,http://baike.baidu.com/view/2324.htm,2011年12月30日。
    ②黄海峰:《知识产权的话语与现实——版权、专利与商标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7页。
    ③Ralph Brown, Advertis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egal Protection of Trade Symbols,57Yale L. J.1165(1948).
    ①陈孟麟:《墨辩逻辑学(修订本)》,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33页。
    ②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③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④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①吴汉东:《知识产权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②李琛:《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①何鹏:《知识产权概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0页。
    ②[澳]谢尔曼、[英]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英国的历程(1760—1911)》,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澳]谢尔曼、[英]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英国的历程(1760—1911)》,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②Rogier W. de Vrey, Towards a European Unfair Competition Law, Martinus-Nijhoff Publishers,2006, p.260.
    ③Antony Taubman. Thinking Locally, Acting Globally: How Trade Negotiations Ove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Improvise “Fair Trade” Rules.I.P.Q.2008,(3):p.261.
    ④赵小平:《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⑤王弈通:《论地理标志的性质》,《行政与法》2011年第2期,第123页。
    ①[澳]谢尔曼、[英]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英国的历程(1760—1911)》,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②刘春田:《知识财产权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09页。
    ①张玉瑞:《应慎用“知识产权是私权”》,《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12月20日,维权周刊第008版。
    ②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③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南振兴、刘春霖:《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②[澳]谢尔曼、[英]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英国的历程(1760—1911)》,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6页。
    ①郑其斌:《论商标权的本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宋建宝:《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第77-81页;叶若思:《商业外观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71-86页。
    ③转引自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④张立伟:《权利的本质:意志抑或利益?》,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12/06/content_10461560.htm,2012年2月10日最后访问。
    ⑤佚名:《关于权利的本质的三种学说:意思说、利益说及法力说》,http://www.vdolaw.com/article/36/927.Html,2012年1月23日最后访问。
    ①转引自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61-62页。
    ②转引自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⑥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⑦陈华荣:《我国体育权利概念认识:困境与发展》,《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499页。
    ①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62页。
    ②宋建宝:《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第77-81页。
    ③叶若思:《商业外观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④宋建宝:《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第77-81页。
    ⑤[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1页。
    ⑥[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第22页。
    ①[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第77-78页。
    ②郑其斌:《论商标权的本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①杨叶璇:《商标权的客体是商标及其所承载的商誉——由此引申谈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中国工商报》2007年3月8日,法治论坛第B03版。
    ②杨叶璇:《商标权的客体应当是商标所承载的商誉——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第3期,第56页。
    ③郑其斌:《论商标权的本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④宋建宝:《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第77-81页。
    ⑤吕春燕:《经济法律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⑥赵中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⑦刘剑文、曹新明:《知识产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①杨叶璇:《商标权的客体应当是商标所承载的商誉——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第3期,第56页。
    ②杨叶璇:《商标权的客体应当是商标所承载的商誉——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第3期,第56页。
    ③郑其斌:《论商标权的本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①Lionel Bently, From Communication to Thing: Historical aspect of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rade Marks asProperty,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fteenth Annu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nference, New York, April13,2007.
    ②李明德:《文学先生著<商标使用与商标权保护>一书序言》,http://www.cssn.cn/news/136414.htm,2012年1月29日最后访问。
    ③李明德:《商誉、商标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商标法>修订中的若干问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15页。
    ④宋建宝:《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第77-81页。
    ⑤宋建宝:《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第77-81页。
    ①在学术界,对于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支配权”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学者往往有不同的认识,根据康德以及黑格尔等人的认识,知识产权可以成为支配权的一种,源于权利人可以通过“意思”对知识财产进行“支配”。参见齐爱明:《知识产权法总则》,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页。
    ②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172页。
    ①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1页。
    ②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③“商业名称还包括一个下位概念——企业名称。商事主体按是否采取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企业主体和非企业主体两类,企业主体所使用的商业名称即为企业名称。企业名称是商业名称的一种。”参见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4页。
    ④姚新华:《论商号权》,《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57页。
    ⑤覃有土:《商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⑥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3页。
    ①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3页。
    ②张丽霞:《论商号和商号权》,《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第60页。
    ③覃有土:《商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④佚名:《商号出资的可能性》,http://www.chinajingsheng.com/Default.aspx?tabid=98&articleType=ArticleView&articleId=183&language=zh-CN,2012年1月30日最后访问。
    ⑤刘红:《字号权属知识产权吗?——“李禧记”老字号纠纷案评析》,《人民法院报》2003年8月17日。
    ⑥马津:《全国人大代表鲁冠球建议尽快为商号保护立法》,《中国工商报》2010年3月11日,第B01版。
    ①王明睿:《不该冲突的商标与商号》,《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82页。
    ②李广锋:《我国网络域名全面变革》,《招商周刊》2003年第8期,第37页。
    ③董皓:《域名权及相关权利研究——域名的法律性质之辩》,《网络法律评论》2004年第1期,第188-192页;高志明、张德淼:《域名权与站名权的属性与冲突——以两个“开心网”、两个“去哪(儿)”网案为比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93页。
    ④齐爱民、刘颖:《网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44页。
    ⑤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6页。
    ⑥郑成思:《“域名抢注”与商标权问题》,《电子知识产权》1997年第7期,第8-10页。
    ⑦佚名:《中文域名注册与知识产权保护》,http://www1.cnnic.cn/html/Dir/2003/09/22/0461.htm,2012年1月31日最后访问。
    ⑧夏德友著:《论域名的法律地位--兼析知识产权的特征》,载于陶鑫良、程永顺、张平主编:《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①蒋志培:《中国域名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与理论探索》,《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②景岗:《域名法律问题思考》,《法学家》2000年第3期,第88-93页。
    ③张玉瑞:《论域名的知识产权属性与立法、执法框架》,《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第3期,第6-9页。
    ④程永顺:《审理域名注册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知识产权》2001年第1期,第18页。
    ⑤肖黎明:《论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律师世界》1999年第4期,第12-16页。
    ⑥王范武、邵明艳:《关于域名纠纷案中几个问题的思考》,《知识产权》2000年第5期,第33-37页。
    ⑦白利鹏、王海亭:《论域名权创设的必要性》,《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98页。
    ⑧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2页。
    ①Trips协议第22条第1款。
    ②王连峰:《商标法通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③黄桂林:《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及中国现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④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
    ⑤WIPO:Introduction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 Pp.10-14.
    ①李明德:《美国形象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冬季号,第474页。
    ②乔瑞堂、崔太平:《形象权的法律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8期,第119页。
    ③程合红.:《商事人格权——人格权的商业利用与保护》,《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第77-87页。
    ④陈军:《商品化权初探》,《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53-56页。
    ①李诗鸿:《论商品化权》,《江淮论坛》2005年第6期,第59页。
    ②范俪、叶祖盛:《论商品化权之定位》,《知识经济》2009年第14期,第26-27页。
    ③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法学》2004年第10期,第86页。
    ④张丹丹、张帆:《商品化权性质的理论之争及反思》,《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第39-40页。
    ⑤陈军:《商品化权初探》,《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53-56页。
    ⑥张丹丹、张帆:《商品化权性质的理论之争及反思》,《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第40页。
    ⑦陈丽娟:《形象权专门立法探究》,《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8页。
    ①李欣博:《动漫产业的困境与角色商品化权的法律体系构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
    9期,第31页。
    ②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依据“仿冒”和“淡化”理论而在其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条款》中将商业形象权的保护纳入到了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之中;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从侵犯商业形象权的行为归为“违背善良风俗、不公平利用或榨取他人成果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等。参见陈文君:《略论商品化权及其法律保护》,《价格月刊》2006年第3期,第40页。
    ③王文英:《商品化权之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行政与法》2003年第7页,第85页。
    ④张平:《知识产权法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页。
    ⑤胡伟东、李昕岳:《动漫角色商品化权保护》,《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42页。
    ⑥陈丽娟:《形象权专门立法探究》,《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9页。
    ①杨立新、林旭霞:《论形象权的独立地位及其基本内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55-56页。
    ②宁立志:《知识产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①贺炯威、凌大舜:《“周六福”是商品的特有名称还是商标》,《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第16期,第56页。
    ②郭寿康、陈霞:《对“哈啤”案的几点思考——兼论商品特有名称的法律性质及其保护》,《政法论丛》2005年第5期,第89页。
    ③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④吴绍冰、胡晓梅:《“小肥羊”服务名称被“搭车”使用企业“特有名称”成品牌护盾》,《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11月20日,第B02版。
    ⑤郭寿康、陈霞:《对“哈啤”案的几点思考——兼论商品特有名称的法律性质及其保护》,《政法论丛》2005年第5期,第89页。
    ①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Black's Law Dictionary》等工具书,皆没有“商业外观”、“trade dress”这种词语搭配。参见叶若思:《商业外观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5页。
    ②林晓云:《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的规定(下)》,《知识产权》2003年第6期,第55-59页。
    ③参见吴永恒:《试论我国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律师世界》2003年第9期,第4页。
    ④其实,在美国学术界对“trade dress”的定义也是不断发展的,如:J. Tomas McCarty教授除在《McCarthy'sDesk Encyclopedia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之中将trade dress定义为“产品或服务各包装装潢元素所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共同形成呈现在顾客眼前的整体视觉形象,并且可以作为一种商业标志或者是标识来源的符号从而获得排他性的权利”之外,还曾进一步阐述了trade dress含义的发展,认为“曾经,trade dress仅仅是指一个产品为在市场上销售而进行的一种‘装饰’方式,是指标签、包装、展示卡片以及其他类似的包装元素所构成的一种整体形象;然而,在现代概念中,trade dress一词已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包括产品本身的形状与外观,也包括使呈现在顾客面前的产品具有某种整体视觉形象的一切要素。”参见J. TomasMcCarty, McCarthy's Desk Encyclopedia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281(2d ed.1984&Supp.1991).转引自叶若思:《商业外观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8页。
    ⑤林曦:《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初探》,《当代法学》2004年第6期,第123页。
    ①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841页。
    ②林曦:《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初探》,《当代法学》2004年第6期,第124页。
    ③贺亚琼:《知识产权的“新宠”——论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前沿》2007年第11期,第122页。
    ④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①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②叶鸿:《浅谈广告语著作权的保护》,《知识经济》2010年第12期,第43-44页。
    ③王瑞龙:《广告的商标法保护》,《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第47-48页。
    ④朱小梅:《媒体广告心理策略的运用》,《新闻与写作》1997年第2期,第38页。
    ①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②刘红:《基于衡平理念探析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中华商标》2004年第7期,第41-45页。
    ③冯晓青:《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知识产权》2003年第6期,第16-19页。
    ④任寰:《论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则》,《知识产权》2005年第3期,第13-18页。
    ⑤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
    ①周俊强:《与公共健康危机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第116页。
    ②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9页。
    ③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
    ①黄海峰:《知识产权的话语与现实——版权、专利与商标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②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③《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3条第1款。
    ④王太平:《论商标法中消费者的地位》,《知识产权》2011年第5期,第45-46页。
    ①罗玉红:《商标产品平行进口中独立商誉问题研究》,《法学杂志》2004年第2期,第65-67页。
    ②杨玉珍、孙维智:《商品平行进口的阶级分析与法律对策》,《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第53-55页。
    ③韩雪:《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科技与法律》2008年第4期,第92页。
    ④罗峰林、罗先觉:《欧美商标领域平行进口规则及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第99页。
    ⑤李振华:《论我国比较广告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4-56页。
    ⑥Saxlehner V. Wagner,216US375,30S Ct298,54L Ed525(1910).
    ⑦许明月、邓宏光:《论比较广告的法律规制》,《法学》2005年第10期,第60-67页。
    ⑧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142页。
    ⑨高雁:《我国比较广告的法律规制现状及思考》,《河北法学》2010年第3期,第196页。
    ⑩299F.2d33,1A.L.R.3d752,132U.S.P.Q.475.参见
    http://openjurist.org/299/f2d/33/societe-comptoir-de-lindustrie-cotonniere-etablissements-boussac-v-alexanders-department-stores-inc,2012年2月8日最后访问。
    ①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②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④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①陈化琴、黄欢:《再论商标先用权》,《法制与经济》2011年第6期,第70页。
    ②应振芳:《商标法中“在先权利”条款的解释适用问题》,《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5期,第116页。
    ③433U.S.562,97S. Ct.2849,53L. Ed.2d965,1977.参见http://caselaw.lp.findlaw.com/scripts/getcase.pl?court=us&vol=433&invol=562,2012年2月8日最后访问。
    ④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⑤黄晖:《商标识别与表彰功能的法律保护(下)》,载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6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页。
    ①朱与墨、刘欣欣:《知识产权法的经济法属性归属》,《社科纵横》2004年第6期,第90-91页。
    ①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112页。
    ①吴汉东:《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第97页。
    ①方立东:《江苏镇江市推动“企业商标与字号一体化”》,http://www.ipr.gov.cn/gndtarticle/updates/localupdates/201105/1222057_1.html,2011年11月18日最后访问。
    ②孙国华:《法学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2页。
    ③胡开忠:《知识产权法典化的现实与我国未来的立法选择》,《法学》2003年第2期,第55-59页。
    ④夏建国:《论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的立法特色及借鉴》,《河北法学》2002年第6期,第124-128页。
    ⑤曹新明、张建华:《知识产权制度法典化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①夏建国:《制定统一知识产权法典的几点思考》,《河北法学》2001年第3期,第119-122页。
    ②曹新明、张建华:《知识产权制度法典化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
    ③王太平:《学术法.法典化.知识产权法典化》,《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第8期,第62页。
    ④王莲峰:《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模式选择——基于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思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29-37页。
    ⑤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⑥湘潭大学王太平教授指出:学术法不仅是法典法的骨髓与主体,而且是法典法形成即法典化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参见王太平:《学术法.法典化.知识产权法典化》,《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第8期,第62页。
    ⑦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①曹新明、张建华:《知识产权制度法典化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②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172页。
    ①王莲峰:《我国<商标法>名称的修改与选择》,《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1期,第2-10页。
    ②王莲峰:《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模式选择——基于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思考》,《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29页。
    ①佚名:《<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剑指网络乱想》,http://ec.sina.com.cn/ec/2011-03-14/9747.html,2012年2月8日最后访问。
    ①马佰刚《:<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热点问题解读》,http://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37503.html,2012年2月10日最后访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8条、第10条。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14条、第62条。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16条。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19条、第20条、第21条。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34条、第35条、第36条、第48条。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44条、第45条、第46条、第47条。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1条。
    ①佚名:《2011商标法修正说明:新商标法抑制抢注商标》,http://www.0755lvs.cn/shangbiao/20111107/404.html,2012年2月10日最后访问。
    ②杨叶璇:《修法彰显公正、提高效率》,《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9月16日,第06版。
    ③佚名:《专家称商标法修订草案仍存在计划思维》,http://www.sipo.gov.cn/mtjj/2011/201109/t20110908_619629.html,2012年2月10日最后访问。
    ④佚名:《专家称商标法修订草案仍存在计划思维》,http://www.sipo.gov.cn/mtjj/2011/201109/t20110908_619629.html,2012年2月10日最后访问。
    ①《商标法实施条例》,第6条。
    ②马翔:《修法将有效制止“搭便车”》,《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9月16日,第07版。
    ③李琛:《维护商业诚信增加立法弹性》,《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9月30日,第07版。
    ①马强:《中国商标法修改动态评述》,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journal-show.asp?id=711,2012年2月1日最后访问。
    ②在字典中使用商标,不是商业意义上的使用,一般不会产生混淆的结果,因此除在字典中将他人的商标解释为商品的通用名称外,其他正常的收录并不构成侵权。《欧洲共同体商标条例》设置了字典订正权,该条例第10条“如果共同体商标编入词典、百科全书或类似参考书,给人印象好像成为注册制定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出版社应根据共同体商标所有权人的要求,保证至少在最近再版时,注明该词为注册商标。”参见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③滑稽模仿是一种社会评论或批评的形式。驰名商标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经常成为被幽默或讽刺的对象。在对驰名商标的滑稽模仿中,因为它必须模仿驰名商标,有可能造成两者的混淆,而且滑稽模仿极有可能对驰名商标的社会形象或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构成商标淡化。尽管如此,滑稽模仿仍然是商标侵权行之有效的抗辩理由。如美国发生的“L.L. Bean, Inc. v. Drake Publishers, Inc.”一案的相关判决就对此予以了认可。参见邓宏光:《论商标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1期,第24-29页。
    ④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①孙国瑞:《对征求意见稿部分表述的看法》,《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9月30日,第07版。
    ②张平:《建议取消有关著名商标的规定》,《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9月23日,第07版。
    ③郭晓宇:《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工商总局已形成草案》,《法制日报》2010年5月29日,人大立法第02版。
    ④邢少文:《<反不正当竞争法>面临大修》,《南风窗》2011年第6期,第82-83页。
    ⑤艾丹:《<反不正当竞争法>大修完成已上报国务院法制办》,《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Z1期,第74页。
    ①佚名:《<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欲主罚商标字号侵权》,http://www.sbcn114.com/2011/0124/13653.html,2012年1月4日最后访问。
    ②钱光文、孙巾淋:《我国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问题探讨——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为中心》,《知识产权》2009年第1期,第50-54页。
    ③在经济学、会计学以及法学中,商誉有着不同的概念。如:在经济学,一般认为“商誉是指具有经济属性、能影响企业获得收益能力的一种特殊信誉,能使得企业的获利水平超过一般企业。”在会计学中,一般认为商誉是对企业好感的价值,是企业超额盈利的价值,是一共企业的总计价账户。”在法学中,早在1810年发生于英国的“Crutwell v. Lye”一案中,法官从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角度出发,将商誉定义为“作为买卖的标的,商誉就是企业吸引老顾客的可能性。”《牛津法律大辞典》将商誉定义为“某行业拥有的一种优良品质,源于该企业的名誉,与顾客以及使与顾客的联系得以保持的环境有关。它与它所隶属的企业不可分离,有其取决于企业所有人或经理人的人格或个人素质,也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或取决于二者,它是一种可以买卖,可以以遗嘱形式给与或素要的属人财产,其所有人可通过诉讼来维护其权利。在企业终止存在时,商誉是其财产的一部分;在企业破产时,随着财产一起转移给破产受托人。”参见彭峰:《商誉的界定及其刑法保护》,《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年第19期,第52页;余澜:《商誉法律制度的基本范畴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78页。
    ①余澜:《商誉法律制度的基本范畴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178页。
    ②孙晓东:《论商誉的法律保护》,《理论界》2006年第5期,第66页。
    ③郑友德、张坚、万志前:《波兰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3页。
    ④郑友德、伍春艳:《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十问》,《法学》2009年第1期,第68-69页。
    ①欧阳恩剑:《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我国商号权保护的立法轨迹》,《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年第3期,第39页。
    ②佚名:《国内商号立法有望首现浙江》,《浙江人大》2006年第7期,第31页。
    ③汪张林:《商号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模式》,《中华商标》2009年第9期,第54页。
    ④胡良荣:《论我国商号法律保护的不足与完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61页。
    ⑤《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对知识产权所下的定义中,将商号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巴黎公约》第1条关于“工业产权的范围”中,也明确规定将“商号”作为其保护的对象;Trips协议对《巴黎
    公约》中有关商号的规定予以了认可,且2001年,在“美国1998年综合拨款法211条款案”中,上诉机构在上诉报告中确认了Trips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涵盖商号;《马德里协定》通过要求成员国都要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不公平的竞争行为的规定实现了对商号的确认与保护;《班吉协定》在“附件五商号与不公平竞争”部分对商号及其保护予以了规定。参见何华:《商号的国际保护》,载吴汉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540-544页。
    ①储敏:《地方政府实施商标战略的省审》,《法学杂志》2012年第2期,第77页。
    ①储敏:《我国商号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知识产权》2007年第6期,第56页。
    ②崔艳、胡振华:《商号权纠纷及其制度反思——兼评<浙江省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9页。
    1.陈帆、王太平:《知识产权的政治学》,《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第6期。
    2.程合红.:《商事人格权——人格权的商业利用与保护》,《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
    3.程永顺:《审理域名注册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知识产权》2001年第1期。
    4.储敏:《我国商号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知识产权》2007年第6期。
    5.邓宏光:《论商标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1期。
    6.邓宏光、周园:《商标法的未来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董炳和:《论形象权》,《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8.董新凯:《对驰名商标“异化”的另一种认识》,《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期。
    9.冯晓青:《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知识产权》2003年第6期。
    10.冯晓青:《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11.冯晓青:《独占主义抑或工具主义——<知识产权哲学>探微》,《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2.高立克:《商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冲突及解决机制浅论》,《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3.高雁:《我国比较广告的法律规制现状及思考》,《河北法学》2010年第3期。
    14.高志明、张德淼:《域名权与站名权的属性与冲突——以两个“开心网”、两个“去哪(儿)”网案为比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5.郭寿康、陈霞:《对“哈啤”案的几点思考——兼论商品特有名称的法律性质及其保护》,《政法论丛》2005年第5期。
    16.郭玉军、向在胜:《美国公开权研究》,《时代法学》2003年第1期。
    17.韩雪:《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科技与法律》2008年第4期。
    18.贺桂华:《知识产权客体基本属性刍议》,《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9.贺炯威、凌大舜:《“周六福”是商品的特有名称还是商标》,《工商行政管理》2011年第16期。
    20.和育东:《专利政策目标的一元化》,《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8期。
    21.胡开忠:《知识产权法典化的现实与我国未来的立法选择》,《法学》2003年第2期。
    22.景岗:《域名法律问题思考》,《法学家》2000年第3期。
    23.李琛:《商标权救济与符号圈地》,《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4.李明德:《美国形象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冬季号。
    25.李诗鸿:《论商品化权》,《江淮论坛》2005年第6期。
    26.李欣博:《动漫产业的困境与角色商品化权的法律体系构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27.李扬:《经验抑或逻辑:对知识产权客体与对象之争的反思》,《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8.李永明、吕益林:《论知识产权之公权性质——对“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的补充》,《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9.林曦:《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初探》,《当代法学》2004年第6期。
    30.梁志文:《政治学理论中的隐喻在知识产权制度调适中的运用》,《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7期。
    31.林晓云:《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的规定(下)》,《知识产权》2003年第6期。
    32.刘春霖:《商品化权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3.刘春田:《知识财产权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34.刘友华:《专利制度的未来模式:替代、革新抑或全球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5.罗峰林、罗先觉:《欧美商标领域平行进口规则及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
    36.罗玉红:《商标产品平行进口中独立商誉问题研究》,《法学杂志》2004年第2期。
    37.强世功、张平、马俊,等:《知识产权与法律移植》,《读书》2004年第8期。
    38.乔瑞堂、崔太平:《形象权的法律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8期。
    39.任寰:《论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则》,《知识产权》2005年第3期。
    40.宋建宝:《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知识产权》2011年第1期。
    41.王范武、邵明艳:《关于域名纠纷案中几个问题的思考》,《知识产权》2000年第5期。
    42.王莲峰:《我国商业标识立法体系的模式选择——基于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思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3.王莲峰:《我国<商标法>名称的修改与选择》,《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1期。
    44.王莲峰:《论我国商业标识立法的体系化》,《法学》2007年第3期。
    45.王瑞龙:《广告的商标法保护》,《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
    46.王太平:《学术法.法典化.知识产权法典化》,《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第8期。
    47.王太平:《论商标法中消费者的地位》,《知识产权》2011年第5期。
    48.王太平:《知识产权制度的未来》,《法学研究》2011年第3期。
    49.王文英:《商品化权之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行政与法》2003年第7页。
    50.王弈通:《论地理标志的性质》,《行政与法》2011年第2期。
    51.汪张林:《商号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模式》,《中华商标》2009年第9期。
    52.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再认识》,《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53.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法学》2004年第10期。
    54.吴汉东:《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55.夏建国:《论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的立法特色及借鉴》,《河北法学》2002年第6期。
    56.夏建国:《制定统一知识产权法典的几点思考》,《河北法学》2001年第3期。
    57.肖黎明:《论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律师世界》1999年第4期。
    58.许明月、邓宏光:《论比较广告的法律规制》,《法学》2005年第10期。
    59.杨立新、林旭霞:《论形象权的独立地位及其基本内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60.杨玉珍、孙维智:《商品平行进口的阶级分析与法律对策》,《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
    61.姚新华:《论商号权》,《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62.叶鸿:《浅谈广告语著作权的保护》,《知识经济》2010年第12期。
    63.应振芳:《商标法中“在先权利”条款的解释适用问题》,《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5期。
    64.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
    65.张丹丹、张帆:《商品化权性质的理论之争及反思》,《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
    66.张丽霞:《论商号和商号权》,《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第60页。
    67.张玉瑞:《论域名的知识产权属性与立法、执法框架》,《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第3期。
    68.郑成思:《“域名抢注”与商标权问题》,《电子知识产权》1997年第7期。
    69.郑友德、张坚、万志前:《波兰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0.郑友德、伍春艳:《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十问》,《法学》2009年第1期。
    71.周俊强:《与公共健康危机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72.祝建军:《质疑商品化权》,《科技与法律》2010年第5期。
    73.祝建军:《后注册商标与在先商号的权利冲突与解决——以“正凌”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纠纷案为例》,《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11期。
    74.朱与墨、刘欣欣:《知识产权法的经济法属性归属》,《社科纵横》2004年第6期。
    1.安青虎:《驰名商标和中国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卞耀武、李萍等:《当代外国商标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3.曹新明、张建华:《知识产权制度法典化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5.邓宏光:《商标法的理论基础:以商标显著性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冯晓青:《知识产权权属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第2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8.冯晓青:《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9.郭民生:《知识产权经济及其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0.黄海峰:《知识产权的话语与现实——版权、专利与商标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蒋万来:《知识产权与民法关系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4.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15.李琛:《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刘春田:《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7.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刘剑文、曹新明:《知识产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吕春燕:《经济法律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南振兴,刘春霖:《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版。
    21.宁立志:《知识产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宁立志:《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3.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4.齐爱民,刘颖:《网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覃有土:《商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曲三强:《知识产权法原理》,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7.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28.王莲峰:《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文学:《商标使用与商标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1.吴汉东:《知识产权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32.吴汉东:《知识产权年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34.吴汉东:《知识产权多维度解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35.吴汉东:《知识产权年刊(2009年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6.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7.许颖辉:《备受争议的知识产权》,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38.许中缘:《体系化的民法与法学方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9.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0.杨雄文:《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1.叶若思:《商业外观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2.余明阳:《品牌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3.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张平:《网络法律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7.张术麟:《商业标记权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48.张锐、张燚:《品牌学——理论基础与学科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49.赵小平:《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0.赵中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5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52.郑成思:《知识产权研究(第一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
    53.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6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54.郑其斌:《论商标权的本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
    55.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56.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编:《<商标法>修订中的若干问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57.周云:《品牌学——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左旭初:《中国商标法律史:近现代部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59.[澳]彼得德霍斯:《知识财产法哲学》,周林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60.[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6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第22页。
    62.[美]罗伯特P墨杰斯、彼特S迈尔斯、马克A莱姆利、托马斯M乔德:《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张清、彭霞、尹雪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3.[澳]谢尔曼、[英]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英国的历程(1760—1911)》,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64.[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知识产权的经济结构》,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24页。
    65.[欧]欧洲专利局:《未来知识产权制度的愿景》,郭民生、杜建慧、刘卫红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66.[日]白巴根、铃木敬夫、田村善之:《日本现代知识产权法理论》,李扬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67.[日]富田彻男:《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廖正衡、金路、张明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8.[美]马特斯尔斯·W·斯达切尔:《网络广告:互联网上的不正当竞争和商标》,张秋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David D. Mouery, Trademark Law and the Bottom Line-Coke is it!2Barry L. Rev.1072001.
    2. Deborah R. Gerhardt: Consumer Investment in Trademarks, North Carolina LawReview, Vol.88,2010.
    3. Elmer Willam Hanak, Tht Quality Assurance Function of Trademarks,43FordhamL. Rev.3631974-1975.
    4. Graham P. Cornish, Yorkshir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tellectualProperty Rights, Information Services&Use,2005, Vol.25, Issue1.
    5. Lionel Bently, From Communication to Thing: Historical aspect of theConceptualization of Trade Marks as Property,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fteenthAnnu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nference, New York, April13,2007.
    6. Glynn S. Lunney, The Trade Dress Emperor's New Clothes: Why Trade Dress DoesNot Belong on the Principal Register,51Hastings L.J.11311999-2000.
    7. Michael P. Ilg, Market Competition in Aid of Humanitarian Concern:Reconsidering Pharmaceutical Drug Patents,Chicago-Kent Journal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Vol.9,2010.
    8. Mohammad Amin Naser, Rethinking the Foundations of Trademarks,5Buff. Intell.Prop. L.J.12007.
    9. Ralph S. Brown, Jr.Advertis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egal Protection of TradeSymbols,108Yale L.J.16191998-1999.
    10. Richabd F. Dole, The Interplay of Trade Symbol Protection and the Antitrust Laws,13Antitrust Bull.13471968.
    11. Robert Butts, Franchise Trade Dress: What Do Courts Mean by the TermsDistinctiveness, Functionality, and Likelihood of Confusion?16Franchise L.J.1291996-1997.
    12. Robert G. Bone, Hunting Goodwill: A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inTrademark Law,86B.U. L. Rev.5472006.
    13. Rothman, Jennifer E., Initial Interest Confusion: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 ofTrademark Law. Cardozao Law Review, Vol.27,2005.
    14. Scott C. Sandberg, Trade Dress: What Does It Mean?29Franchise L.J.102009-2010.
    15. Steven Wilf, Who Authors Trademarks?17Cardozo Arts&Ent. L.J.11999.
    16. Thomalyn Epps, Trademark Law: How We Got to Where We Are Today,19J.Contemp. Legal Issues32010.
    17. Travis L. Bachman, Inherent Distinctiveness, Product Configuration, and "ProductGroups": The Developing Law of Trade Dress,23J. Corp. L.5011997-1998.
    18. W. L. P. A. Molengraaff, The Nature of the Trademark,29Yale L.J.3031919-1920.
    1. Alexander I. Poltorak and Paul J. Lerner, Essential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Wileyand Sons,2002.
    2. Anne-Marie Mooney Cott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avendish PublishingLimited,2003.
    3. Carsten Fink and Keith E. Mask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Development: Lessonsfrom Recent Economic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4. Catherine Colston, Principl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avendish PublishingLImited,1999.
    5. Catherine Seville, EU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Policy, Edward Elgar,2009.
    6. Dana Shilling, Essentials of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Wiley,2002.
    7. Ellen P. Winner and Aaron W. Denberg,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Treaties withComment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8. EPO: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How might IP regimes evolve by2025? What globallegitimacy might such regimes have? The European Patent Office, Edition2007.
    9. Frank I. Schechter, The Historical Foundations of the Law Relating to Trade-Marks,Lawbook Exchange,2000.
    10. Gary Myers, Principl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West,2008.
    11. Graeme B. Dinwoodie and Mark D. Janis,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Law and Policy, Aspen Publishers, Inc.,2007.
    12. Graham Dutfield, Uma Suthersanen, Glob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EdwardElgar,2008.
    13. Jane C. Ginsburg, Jessica Litman, and Mary L. Kevlin, Trademark and UnfairCompetition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Foundation Press,2007.
    14. John T. Masterson, International Trademarks and Copyrights: Enforcement andManagement,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2004.
    15. Josef Drexl, Research Handbook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 Law,Edward Elgar,2008.
    16. Mary LaFrance, Understanding Trademark Law, LexisNexis,2005.
    17. Meir Perez Pugatch,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bate: perspectives from law,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6.
    18. Michael A. Gollin, Driving Innov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ies for aDynamic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9. Mohammad Amin Naser, Revisiting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Trademarksin the US and UK,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10.
    20. N. Stephan Kinsella, Against Intellectual Property,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2008.
    21. Olin D. Wheeler, The history of a trade-mark, Nabu Press,2010.
    22. Richard Stim,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s, Trademarks, and Copyrights, DelmarCengage Learning,2000.
    23. Robert C. Lind, Trademark Law, Carolina Academic Press,2006.
    24. Rogier W. de Vrey, Towards a European Unfair Competition Law,Martinus-Nijhoff Publishers,2006.
    25. Susan K. Sell: Private Power, Public Law: The Globalization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Righ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6. Teresa da Silva Lopes and Paul Duguid, Trademarks, Brands, andCompetitiveness,Routledge,2010.
    27. Timothy Lee Wherry, Trademarks in the Digital Age, The Scarecrow Press,Inc.,2004.
    28. William Henry Browne, 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Trade-Marks and AnalogousSubjects,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2009.
    29. WIPO: Introduction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Kluwer LawInternational,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