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职学校教师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青年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主要作用,学校往往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但是对于教师本身而言,什么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类型,这是每个青年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个人规划及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观察法和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及进一步发展的特征和管理策略进行比较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本文通过探讨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寻教师发展的四个阶段:青年教师职前阶段、青年教师引导阶段、青年教师能力建立阶段、青年教师成长阶段。结合理论与访谈结果,总结影响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方面因素:个体、学校及社会因素;进而探讨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策略:从社会、学校及个人三个角度出发,对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对青年教师进行相应的激励、帮助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校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应该与社会、学校指导紧密联系,只有社会定位准确,学校指导到位,结合教师个人特点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才能真正达到促使青年教师发展的最终目标。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is getting to trigger the concerns of the masses. young teachers are the nuclues of those teachers,which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in school education,therefore, school management focus lavish attention on nurture and selection of young teachers.But for teacher himself,what kind of career planning is the best suitable one for himself,which is a question worthy of consideration for every young teacher.
     In this dissertation, from the view of professional career planning of young teache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the Systematical analysis and thorough exploration of the character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career planning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are made by the synthetical use of document analysis, observation and survey interview, combining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theory and career planning for teacher profession.
     Four phases of teacher development, namely pre-duty phase, guidence phase, capacity-building phase and growth phase,are explored by the research of career planning for young teache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s. The factors (individual,school, society) exerting influence on career planning for that type of teacher are summarized, combining with theories and interview result; there was a further probe into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above career plann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ety, school and individual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phase of career planning, foundation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career planning, Incentives for young teachers and design of career planning for them
     Results on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career planning is more than problems of teachers themselves, on the contraty, it should keep close connection with guidences of society and school instead. The ultimate goal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will be able to achieved really as long as right career planning is carried out by social accurate position and guidance of school in place, combining with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of teacher.
引文
①刘宁,楚少保.浅议我国教师专业化.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第22卷.
    ①陈芳.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研究.2008(2).
    ②孙丽.城市小学女骨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
    ③刘献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7.
    ④张再生编著,职业生涯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⑤谢传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
    ①卜欣欣、陆爱平编著.个人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10.
    ②孔颂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析.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
    ③王建虹.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④谢守成主编,郎东鹏等副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童天著.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⑥童天著.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①赵本喜.从“职业锚”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②(美)E·H·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③童天著.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④高佩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开发.2005.
    ⑤刘献文,李少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7(5)
    ⑥贾荣固.略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3).
    ①童天著.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②申继亮主编.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③周立耕等.初中骨干教师成长规律研究IJ].师资培训研究,2002(1).
    ①唐金石.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初探.绥化学院学报.2008.
    ②夏岩宾,李灵.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流程探索及实践应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1)第16卷.
    ①孔颂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析.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
    ②吕国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①吕国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①范祝凡.略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安徽教育.2007.
    ②(美)E·H·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③徐亚男.“职业锚”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商场现代化》2009(1)(上旬刊)
    ④孙钰华.职业锚理论下的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当代教师教育.2008(12).
    ①陈楚玲,等.从“职业锚’角度看教师职业满意感与稳定性[J].教育探索,2006(2):102-103.
    ①尹小玲,唐忠顺.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对转化后进生的启示.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①刘富喜.教师职业认同的指向和态势.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
    ②徐俊琼.浅谈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
    ③唐书怡.浅析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天下论文网.2009(3).
    ①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②王芳.职业生涯规划—职校教师管理的新视角.职教论坛.2006
    ①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东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外国教育研究》1999(6).
    ②董丽敏等译.教师职业生涯周期[M].北京:中国轻工业,2005,40-42.
    ③林森,刘学智.加拿人教师职业成熟的五个阶段[J].外国教育研究,1999(5),55.
    ①李仲秋.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模型探讨.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①钟国祥 ,胡轶众,杨宇孛等.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①彭友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探讨.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①孙丽.城市小学女骨千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
    ②韩登亮.教师职业专业化与当代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探索.2005.
    ①赵昌木.教师成长环境的调控与优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7).
    ②冯生尧,李子建.教师文化的表现、成因与意义[z].教育导刊,2002(4).
    ①武晓艳.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谈教师职业倦怠及组织应对.沧洲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① 王建虹.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② 申继亮.教师职业及其发展.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
    ③韩歌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论.理论导刊.2008(11)
    ④ 安蓉,王梅.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职业教育研究.2007(4).
    ①王健.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从新手型教师发展到专家型教师.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①杨秀玉等.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②王建虹.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及其激励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
    ①刘刚.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对某高校教师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②朱新秤,卓义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③张建邦.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学校管理.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①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②李巍.论激励机制在中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构建.文教资料.2008.
    ③李巍.论激励机制在中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构建.文教资料.2008.
    ④陈伟国.试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1(4).
    ①任湘郴等.论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6,(6).
    ②张元贵.引领教师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③张元贵.引领教师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学与管理.2008
    ①郭继东.试论学校的职业生涯管理。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①张元贵.引领教师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学与管理.2008
    ①李姣姣.教师内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学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
    ②陈芳.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研究.2008.
    ③罗青.高校女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研究.天津大学.2006.
    ④刘敏.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
    ①陈芳.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研究.2008(2).
    ②钟国祥,胡轶众,杨宇孛等.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③王芳亮.影响教师自评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1. 谢守成,郎东鹏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 卜欣欣,陆爱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M1.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高志敏等.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6. 刘冰,张欣平编著.职业生涯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7.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 董丽敏等译.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9. 申继亮主编.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 0.童天著.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11.(美)E·H·施恩著.仇海清译.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2.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4.雷恩‘吉尔森.选对池塘钓大鱼[M].彭书淮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5.姚立新著.教师压力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6.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7.龙立荣等.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18.程振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9.(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0.郭继东著.学校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21.胡宇辰,叶清,庄凯等编著.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2.孟万金.职业规划一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涯[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23.安妮·布鲁斯,詹姆斯·S·伯比顿著,刘春燕,陈舟平译.员工激励[M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4.林泽炎,李春苗.职工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5.凌文辁,方俐洛.职工激励与高校组织创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6.龙立荣,李晔.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1. 刘宁,楚少保.浅议我国教师专业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第22卷.
    2. 贾荣固.略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3).
    3. 王建虹.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亚教育研究.2007(11)
    4. 刘献文,李少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5. 周立耕等.初中骨干教师成长规律研究[J].师资培训研究,2002(1),
    6. 鹿凤山.试析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9).
    7. 孔颂华,潘学兵.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5)
    8. 夏岩宾,李灵.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流程探索及实践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1)第16卷
    9. 吕国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0.徐亚男.“职业锚”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商场现代化》2009(1)(上旬刊)
    11.孙钰华.职业锚理论下的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J1.当代教师教育.2008(12)
    12.陈楚玲等.从“职业锚”角度看教师职业满意感与稳定性[J].教育探索,2006(2)
    13.尹小玲,唐忠顺.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对转化后进生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14.薛斌.罗杰斯的 “非指导性” 理论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5(9)
    15.吴作梅.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 思想的浅析和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1)
    16.施进军.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与计划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7)
    17.唐书怡.浅析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J].论文天下论文网.2009(3)
    18.赵昌木.教师成长环境的调控与优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7)
    19.冯生尧,李子建.教师文化的表现、成因与意义[J].教育导刊.2002(4).
    20.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1.《外国教育研究》1999(6)
    21.林森,刘学智.加拿人教师职业成熟的五个阶段[J].外国教育研究,1999(5).
    22.李仲秋.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模型探讨.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23.陈芳.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24.钟国祥,胡轶众,杨宇孛等.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5.彭友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6.何华艳,唐玉凤.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本质与功能[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27.刘良华.从“教师生涯规划”出发[J].网络科技时代.2007(7)
    28.安蓉,王梅.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29.韩歌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论[J].理论导刊.2008(11)
    30.赵景欣申继亮支富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J].中小学管理.2005(12)
    31.王健.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一从新手型教师发展到专家型教师[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32.张建邦.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与学校管理[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33.肖晓敏.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5,(6).
    34.吴冬梅.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特点与方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6).
    35.任湘郴等.论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6,(6).
    36.赵景欣等.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J].中小学管理.2005,(12).
    37.郭继东.试论学校的职业生涯管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1).
    38.陈伟国.试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1(4)
    39.刘刚.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对某高校教师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40.朱新秤,卓义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41.张元贵.引领教师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42.刘敏.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
    1.李颖.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及其管理激励创新研究.苏州大学,2004.
    2.孙丽.城市小学女骨千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
    3.罗青.高校女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研究.天津大学.2006.
    4.王建虹.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及其激励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
    5.高燕.无锡S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生涯的开发与管理.南京理工大学.2007.
    6.苏平.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
    7.王加林.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机制浅析.上海师范大学.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