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晚清广州女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女佣阶层是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个特殊的职业女性群体,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促使农村女性向城市流动,女佣成为城市社会中的某种特色。本文主要从社会史的视角,关照在晚清(1840——1911)广州社会变革过程中,女佣独特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模式。大量农妇从农耕生活进入城市环境,社会身份与角色的转换、使得她们的交际空间、家庭伦理和贞洁观念也有所变化。
     女佣行业的兴旺发展,逐渐成为广州城市家庭服务业中的一支主力军。女佣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吸引很多社会力量介入,出现了中介机构。女佣的内部职业分工开始细化。女佣职业形象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为维护自身生存,广州女佣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团体。
     女佣来源结构的不同,使得女佣于东家的关系呈现复杂局面。一般而言,女佣与东家是主仆和雇佣的双重关系,其中自主投奔城市受雇佣工,与东家建立平等的劳资关系。然而由于人口买买、良贱等级观念的存在,婢女依然被视作低贱阶层。女佣依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历史演进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In the modern society of China, the maid class is a special professional feminine gro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ity urges women in the rural areas to flow into the city, and the maids bec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society.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d on the view of social history from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inspecting the process of the society transform in Guangzhou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ime (1,840——1,911), and discussed the maid unique social role and
    the mode of life. From agricultural life into the city business environment, massive peasant women maids'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life style had changed, 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atus and the role causes the maid s' human relations space, family ethics, the pure and chaste idea also had some changes.
    The trade of maids' has developed prosperously, which become a big part service industry army to city family in Guangzhou. The maid labor market' development attracts many social forces involved, and intermediary organs were present. Maid's internal occupation division of labor grew more miniature. Maids' professional image obtained social approval.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mselves to survive, the Guangzhou maids established their own association.
    The maids originated from multi-structures, which cau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ds and master to be presented complex condition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aid and the master are the dual relations which the master and servant and employment. The maids independently went to the city and were employed, and they established the equal 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 with the master. However, trading of population and the idea of status rank still existed, so the maids still had not been regard as the humble social class. The maids were still in inferior group in the society, and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y belonged to neglected class.
引文
1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2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
    3 赵凤喈:《中国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商务印书馆,1928年。
    4 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
    5 郑永福、吕美颐:《近代中国妇女生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6 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7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何黎萍:《中国近代妇女职业的起源》,《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3期;《近代中国争取妇女职业平等及职业平等权的斗争历程》,《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9 蒋美华:《中国近代妇女就业初探》,《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0 徐宁:《近代上海的女学生(1850—1922)》,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11 肖艳芳:《私立夏葛医学院研究(1899-1936)》,中山大学2001年未刊硕士论文。
    12 乔素玲:《教育与女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的觉醒(1840——1921)》,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13 苏耀吕:《华南丝区: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14 小田:《江南乡村妇女职业结构的近代变动》,《历史档案》2001年第3期。
    15 陈晓燕:《近代江南农村工业化与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6期。
    16 余音:《中国近代产业女工(1872-1937)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未刊硕士论文。
    17 刘志琴:《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8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 陈永祥、罗素敏:《女演员的兴起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观念的变化》,《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
    20 池子华:《近代史上的“打工妹”》,《妇女研究》2000年第1期。
    21 程乃珊:《上海滩的娘姨》,《文史博览》2005年第1期。
    22 陆德明、王乃宁:《社会的又一层面——中国近代女佣》,学林出版社,2004年。
    23 程美宝、刘志伟:《1819世纪广州洋人家庭里的中国佣人》,《史林》2004年第4期。
    24 陆德明、王乃宁:《社会的又一层面——中国近代女佣》,第21页,学林出版社,2004年。
    25 侯利荣:《香港废婢运动研究》,暨南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
    26 吴贵明:《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7 刘正刚、魏霞:《清代广东妇女的社会角色》,《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8 桂坫等:宣统《南海县志》,卷21《列传八·陈启沉》,1911年刊本。
    29 陈启沅:《蚕桑谱:厘务总局详》,1897年刻本。
    30 邬庆时:《南海乡土志》,卷14“物产”,1908年抄本。
    31 彭泽益:《鸦片战争前广州新兴的轻纺工业》,《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32 陈坤:《岭南杂事诗钞》卷4,1876年刻本。
    33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第483-484页,三联出版社,1957年。
    34 洗宝干: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6“实业”,1923年刊本。
    35 徐珂:《康居笔记汇函》(二),第313页,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36 吟香阁主人:《羊城竹枝词》卷2,1877年刊本。
    37 姚绍书:《南海县蚕丝调查报告》,第4页,转引于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第二卷,第367页,三联出版社,1957年。
    38 程耀明:《清末顺德机器缫丝业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广东历史学会编:《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第260-26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39 《女学报》二年二期,1903年,转引自李又宁、张玉法:《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第392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
    40 《中西教会》1897年8月第8卷第32期第3-4页,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第3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41 《西关德育两等兼师范女学堂》,邓雨生:《全粤社会实录初编》,1910年。
    42 广东学务公所:《官立广东女子师范附属两等小学堂章稗》,1908年。
    43 褟奉常:《循道会史略》,第14页,刘粤生:《广州基督教概况 两广浸信会史略》,香港浸信教会九十五周年珍藏本,1999年。
    44 黄明伯:《本校校史》,伦馨编:《坤维校刊校庆特刊》,1948年。
    45 《公益女子师范学校概要》,1918年。
    46 《广东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要览》,“本校大事记”,1934年。
    47 “本校历届毕业生一览表”,《夏葛医学校章程》,第22-25页,1918年。
    48 据《特纳护士学校历届毕业生名册》第74卷统计,转引方靖:《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学院—夏葛医学院》,《广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9 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第424—425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50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第375-37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51 张心泰:《粤游小志》卷11,《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九秩),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
    52 张渠:《粤东闻见录》,“粤乡妇女”, 张渠、陈徵言:《粤东闻见录 南越游记》,第52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53 可儿弘明著、孙国群等译:《猪花——被贩卖海外的妇女》,第17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54 《穗石谈资》,《申报》1884年3月31日。
    55 可儿弘明著、孙国群等译:《猪花——被贩卖海外的妇女》,第18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56 《诗婢》,《点石斋画报》第14册,第18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57 《雌虎无威》,《点石斋画报》第8册,第252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58 《赌妇鬻夫》,《点石斋画报》第8册,第314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59 可儿弘明著、孙国群等译:《猪花——被贩卖海外的妇女》,第27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60 张渠:《粤东闻见录》,“粤乡妇女”,张渠、陈徵言:《粤尔闻见录 南越游记》,第52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61 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粤人多妾”,第2001页,中华书局,1984年。
    62 陈遹曾、黎思复、邬庆时:《“自梳女”与“不落家”》,《文史春秋》1994年第3期。
    63 《食暖堂饭》,《广州四句》,清末刻本,广州。
    64 《戊戌年娶媳妇支用簿》,稿本,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65 《癸卯年娶媳妇支用簿》,稿本,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66 《戊戌年娶媳妇支用簿》,稿本,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67 廖锡祥:《雅俗共赏的鸡仔饼》,《烹调知识》,2005年第6期。
    68 梁达:《广州西关古仔:西关风味趣闻》,第14—15页,广州出版社,1996年。
    69 徐珂:《清稗类耖》第11册,“顺德婚嫁”,第2003页,中华书局,1986年。
    70 《请反新人》,《广州四句》,清末刻本,广州。
    71 雷梦水:《中华竹枝词》(四),第2840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72 李松庵:《广州几种光怪陆离的行档》,《广东风情录》,广东人民出版社,第59—63页,1987年。
    73 梁达:《门州西关古仔:西关七十二行》,第80页,广州出版社,1996年。瞓,广州话意为睡觉。
    74 徐列:《清稗类钞》第11册,“近身”,5827-5288页,中华书局,1986年。
    75 雷梦水:《中华竹枝词》(四),第2840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76 田明曜:光绪《香山县志》,光绪五年(1879)卷五“舆地下”,风俗,1879年刊本。
    77 《婚姻奇案》,《大公报》1904年9月7日。
    78 《妄想招邪》,《点石斋画报》第9册,第172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79 (英)呤唎:《太平天国亲历记》上册,第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80 陈徽炎:《南越游记》卷二“风土物产”,张渠、陈徵言:《粤东闻见录 南越游记》,第164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81 《图画日报》(四),第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82 徐珂:《清稗类耖》第11册,“近身”,第5286页,中华书局,1986年。
    83 徐珂:《清稗类耖》第11册,“近身”,5827页,中华书局,1986年。
    84 《道光年间家用收支簿》
    85 李松庵:《广州几种光怪陆离的行档》,《广东风情录》,第59-63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86 雷梦水:《中华竹枝词》(四),第2840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87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第375-37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80 《粤谚》,《申报》1894年3月2日。
    89 《时事画报》,转引杨秋:《试论广州地区的自梳习俗及其在近代的表现》,《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3期。
    90 《戊戌年娶媳妇支用簿》,稿本,光绪24年戊戌(1898)。
    91 《癸卯年娶媳妇支用簿》,稿本,光绪29年癸卯(1903)。
    92 《粤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见《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十年报告集》,第984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93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第371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94 李松庵:《广州几种光怪陆离的行档》,《广东风情录》,第59-63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95 徐珂:《消稗类耖》11册,“奴婢类”,“近身”,5827-5288页,中华书局,1986年。
    96 《时事画报》转引杨秋:《试论广州地区的自梳习俗及其在近代的表现》,《妇女研究论丛》2005第3期。
    97 《粤谚》,《申报》1894年3月2日。
    98 陈遹曾、黎思复、邬庆时:《“自梳女”与“不落家”》,《文史春秋》1994年第3期。
    99 《阅报纪姻亲糜费—则有慨而书》,《申报》1898年1月1日。
    100 《催妆佳话》,《点石斋画报》第6册,第278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01 《女贼谲计》,《点石斋画报》第9册,第14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02 《粤谚》,《申报》1894年3月2日。
    103 徐珂:《清稗类耖》11册,“粤人蓄婢”,5829页,中华书局,1986年。
    104 赖振寰:《顺德龙山竹枝词》,古经阁刊本,1899年。
    105 《典妻贩婢》,《点石斋画报》第9册,第164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06 《广东人私贩东洋女子》,《申报》1874年6月11日。
    107 陈坤:《岭南杂事诗钞》卷4,1876年刻本。
    108 李松庵:《广州几种光怪陆离的行档》,《广东风情录》,第6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9 张亚雄:《辛亥革命女战士—李荫菁》,《广东文史》第34辑,第159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0 李松庵:《广州几种光怪陆离的行档》,《广东风情录》,第59—63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1 《时事画报》,转引杨秋:《试论广州地区的自梳习俗及其在近代的表现》,《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3期。
    112 (美)李士风:《晚清华洋录》,第1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3 明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第375-37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4 周郁浩校:《岭南即事·西关妈》,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1935年。
    115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第384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6 陈坤:《岭南杂事诗钞》卷7,1876年刻本。
    117 《髡髟相相撞》,《广报》,1887年10月30日。
    118 《拟奶妈联行章程(并序)》,《南越报》,1910年4月4日,转引蒋建国:《晚清广州消费文化研究》,第67页,暨南大学2005届未刊博士论文。
    119 赖振寰:《顺德龙山竹枝词》,光绪二十三年(1899),古经阁刊本。
    120 徐珂:《清稗类耖》11册,“奴婢类”,第5286页,中华书局,1986年。
    121 徐珂:《清稗类耖》11册,“奴婢类”,“近身”,5827-5288页,中华书局,1986年。
    122 《时事画报》,转引杨秋:《试论广州地区的自梳习俗及其在近代的表现》,《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3期。
    123 周郁浩校:《岭南即事》,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1935年。
    124 吟香阁主人:《羊城竹枝词》,卷二“阿阿女史”,1877年刊本
    125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第375-37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6 《力阻自由》,《安雅书局世说编》1901年9月14日。
    127 《莲瓣孤飞》,《点石斋画报》第7册,第197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28 《男女茶话》,《广报》1887年12月15日。
    129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第375-37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0 《惩淫速祸》,《点石斋画报》第6册,第64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31 《桃李争春》,《点石斋画报》第7册,第44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32 《劳燕分飞》,《点石斋画报》第6册,第203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33 《柜电青衣》,(广州)《博闻报》1899年9月29日,见刘圣宜:《近代广州社会与文化》,第304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4 《拐案详述》,(广州)《博闻报》1900年6月15日,见刘圣宜:《近代广州社会与文化》,第304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5 《珠胎暗结》,1912年7月20日,《民生日报》。
    136 《贪浮无厌》,《点石报大全》利3,第24页,上揭蒋著第151页。
    137 《诬妾不贞》,《中西日报》1892年7月7日。
    138 叶汉明:《华南家族文化与自梳风习》,李小江:《主流与边缘》,第95页,三联书店,1999年。
    139 叶汉明:《华南家庭文化与自梳风习》,李小江:《主流与边缘》,第94页,三联书店1999
    140 叶汉明:《权力的次文化资源:自梳女与妨妹群体》,马建钊等:《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第87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
    141 周郁浩校:《岭南即事》,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1935年。
    142 史澄:《趋庭琐语》卷七,继园,1885年刻本。
    143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第375-37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44 《艳婢伤脸》,《安雅书局世说编》,1901年8月31日。
    145 雷梦水:《中华竹枝词》(四),第2840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146 《梳佣窃珠》,(悉尼)《东华新报》1898年12月14日,邱捷:《清末广州居民的集庙议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47 《粤事杂志》,《申报》1885年8月9日。
    148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第375-37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49 刘国兴:《20年代广州“老举寨”》,《民间文化》2000年第4期。
    150 《青农遇魅》,《点石斋画报》第11册,第207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51 《逃婢可谈》,《申报》1873年12月27日。
    152 《仆妇仗义》,《点石斋画报》,第13册,第54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53 《掷骰得妻》,《点石斋画报》第9册,第292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54 《无盐遇土》,《点石斋画报》第9册,第288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55 《烈婢身殉》,《点石斋画报》第9册,第244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56 《婢女剪舌图死之可怜》,《图画新闻》(一),第1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57 《二婢投河》,《安雅书局世说编》1901年9月5日。
    158 《羊城杂录》,《申报》1904年11月12日。
    159 《媚鬼求财》,《点石斋画报》第13册,第232页,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
    160 沈家本:《禁革买卖人口变通旧例议》,《寄移文存》见《历代刑法考》(四),第2039页,中华书局,1985年。
    161 嘉庆二十三年刊敕撰:《大清会典》卷11,户部。
    162 梁达:《广州西关古仔:西关七十二行》,第79页,广州出版社,1996年。
    163 1912年12月28日《民生日报》“张妾警局夜叹”记载孚昌店主张某的小妾因故责骂虐待婢女杏琼,杏琼奔走父家,其父投告警局。最终张妾被巡兵带往警局,“立令掌嘴一百,另罚缴六百元保领,张某不甘遵罚,其妾遂被扣留枷锁,今犹未释”。
    164 汤开建、张照:《英国循道公会澳门档案中的早期传教士活动》,《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
    165 《佣谭》,《游艺报》,1905年农历6月16日。
    166 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第174页,青岛出版社,1995。
    1 陆德阳、王乃宁:《社会的又一层面——中国近代女佣》,第74页,学林出版社,2004
    2、黄爱东西:《老广州:屐帆影》,第186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3、黄爱东砖:《老广州:屐帆影》,第188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广报》(广州),1897
    《民生日报》(广州),1912
    《安雅书局世说编》(广州),1900
    《申报》,上海书店1983
    《大公报》,人民出版社,1982
    《点石斋画报》,上海画报社,2001
    《图画新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
    雷梦水:《中华竹枝词》(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三联出版社,1957
    《公益女子师范学校概要》,1918
    《广东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要览》,1934
    《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十年报告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政协广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广东文史》第34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刘粤生:《广州基督教概况 两广浸信会史略》,香港浸信教会九十五周年珍藏本,1999
    伦馨:《坤维校刊校庆特刊》,1948
    桂坫等:宣统《南海县志》,1911年刊本
    田明曜:光绪《香山县志》,1879年刊本
    洗宝干:民国《佛山忠义乡志》,1923年刊本
    邬庆时:《南海乡土志》,1908抄本
    史澄:《趋庭琐语》,继园,1885年刻本
    周郁浩校:《岭南即事》,1935,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
    赖振寰:《顺德龙山竹枝词》,1899,古经阁刊本
    陈坤:《岭南杂事诗钞》,1876年刻本
    徐珂:《康居笔记汇函》,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吟香阁主人:《羊城竹枝词》,1877年刊本
    张心泰:《粤游小志》,《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九秩),杭州古籍书店,1985
    《广州四句》,清末刻本,广州
    张渠、陈徵言:《粤东闻见录南越游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戊戌年娶媳妇支用簿》,稿本,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癸卯年娶媳妇支用簿》,稿本,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道光年间家用收支簿》,中山图书馆藏
    邓雨生:《全粤社会实录初编》,1910
    广东学务公所:《官立广东女子师范附属两等小学堂章程》,1908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98
    马庚存:《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出版社,1991
    郑永福、吕美颐:《近代中国妇女生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刘宁元:《中国女性史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苏耀昌:《华南丝区: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刘志琴主编、李长莉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刘志琴主编、闵杰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米多尼克·士风·李:《晚清华洋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李又宁、张玉法:《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
    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吴贵明:《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陆德明、王乃宁:《社会的又一层面——中国近代女佣》,学林出版社,2004
    池子华:《中国历代流民掠影》,沈阳出版社,2004
    广东历史学会编:《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梁达:《广州西关古仔:西关风味趣闻》,广州出版社,1996
    梁达:《广州西关古仔:西关七十二行》广州出版社,1996
    广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风情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辛向阳等:《人文中国:中国的南北情貌与人文精神》(上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刘圣宜:《近代广州社会与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叶春生:《岭南风俗录》,广东旅游出版社,1988
    黄爱东西:《老广州:屐声帆影》,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叶春生:《广府民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顾颉刚、刘万章:《苏粤的婚丧》,国立中同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广州),1928
    马建钊等:《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
    (日)可儿弘明著、孙国群等译:《猪花——被贩卖海外的妇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彭泽益:《鸦片战争前广州新兴的轻纺工业》,《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王新生:《广东与长野器械缫丝业比较研究——兼论两地的原始工业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3期
    何黎萍:《中国近代妇女职业的起源》,《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3期;《近代中国争取妇女职业平等及职业平等权的斗争历程》,《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蒋美华:《中国近代妇女就业初探》,《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肖南龙:《中国近代妇女职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世纪中国星期文萃存目》2002年2月B期
    小田:《江南乡村妇女职业结构的近代变动》,《历史档案》2001年第3期
    陈晓燕:《近代江南农村工业化与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6期
    陈通曾、黎思复、邬庆时:《“自梳女”与“不落家”》,《文史春秋》1994年第3期
    池子华:《近代史上的“打工妹”》,《妇女研究》2000年第1期
    陈永祥、罗紊敏:《女演员的兴起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观念的变化》,《民国档案》2005年第1期
    程乃珊:《上海滩的娘姨》,《文史博览》2005年第1期
    程美宝、刘志伟:《18,19世纪广州洋人家庭里的中国佣人》,《史林》2004年第4期
    刘正刚、魏霞:《清代广东妇女的社会角色》,《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廖锡祥:《雅俗共赏的鸡仔饼》,《烹调知识》,2005年第6期
    刘国兴:《20年代广州“老举寨”》,《民间文化》2000年第4期
    杨秋:《清末民初广州的“文明结婚”习俗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杨秋:《试论广州地区的自梳习俗及其在近代的表现》,《妇女研究论丛》2005第3期
    范若兰:《允许与严禁:闽粤地方对妇女出洋的反应》,《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范若兰:《近代中国女性人口的国际迁移》,《海交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叶汉明:《权力的次文化资源:自梳女与妨妹群体》,马建钊等:《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
    叶汉明:《华南家庭文化与自梳风习》,李小江主编:《主流与边缘》,三联书店1999
    吕美颐:《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
    罗苏文:《清末民初女性妆饰的变迁》,《史林》,1996年第3期
    1、《晚清女性创办女学:以广州为例》,《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官府士绅的禁奢活动》,《徽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