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兴起于2002年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与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下,农民通过合作组织互助共济、提高农民自己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实现能力和医疗卫生服务消费水平的准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出台背景、制度结构设计、制度实施过程及效果等问题,是农村发展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交叉领域的新问题,是农村公共经济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是医疗卫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济学研究,对于解决农民基本医疗和因病致贫返贫的现实困难、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本文以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制度实施及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新农合制度实施成效及其困难、产生困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改进新农合制度、提高制度运行效率等为基本研究内容,通过深入的农村社会调查研究,对农户参加新农合的实际情况及参合行为进行描述、对我国新农合制度建设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定性与定量地分析新农合制度绩效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户参合意愿、改进新农合制度绩效的基本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包括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基本思路及主要方法等。第二章从农村发展经济学理论、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卫生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等多视角,阐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际模式比较,重点对免费医疗保障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社区合作医疗保障模式、储蓄医疗保障模式等几种保障模式的特点和典型国家的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章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与制度变迁分析。第五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分析,从制度设计、政策执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制度配套措施、制度运行效果等方面,对新农合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下的垄断均衡、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逆向选择”、政府规制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理论剖析。第六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证分析。以湖南为例,运用Logistic模型、PSM(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方法、农户对新农合“满意度”分析等多种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对新农合制度设计合理性、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水平、农民医疗卫生费用与家庭卫生支出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提出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创新目标构设、模式选择、路径设计和政策建议等。第八章归纳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提出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再创新的研究展望。
     本文在对新农合政策出台背景、制度结构、政策实施过程和制度实施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及对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历史制度变迁观察中,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在国际模式比较研究方面的主要结论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应承担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穷人和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政府与市场混合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相关法律体系较为完善。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新农合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具有明显的制度补充性特点、新农合的最大成功在于实现了“合作供给”向“合作需求”转变。同时,还得出一系列新农合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重要结论。就进一步完善改进新农合,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创新问题,本文概括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四条基本经验,提出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创新目标构设,进行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创新的路径设计,提出了实现制度再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在汲取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问题进行经济学研究,自己认为,可能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创新:一是用Logistic模型、PSM分析方法等多种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新农合制度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二是开展了新农合制度再创新研究,拓宽了“解决问题”的视野。本文跳出现行新农合制度本身的束缚,在充分肯定新农合四条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涵丰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创新“四四十三”模式,并进行了“三扩两自愿,五化一统筹”的制度再创新路径设计,创新性地提出“再降低参合门槛”、“摊保入亩”、“农村卫生券”、“农民社会保障税”、“再提高农村医疗保障统筹层级”等一系列政策建议,具有原创性;三是本文采用的“校府合作研究”方法具有创新价值。研究过程中,作者与当地政府之间以项目合作研究为平台,开展了项目研究成果与新农合实践主体之间的多次信息互馈。
In China, The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rising in the year of 2002 is medical mutual redress scheme for rural people, which is organized, guided and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participated voluntarily by rural residents, funded by multiple parties including the individual, the collective and the government, focused on compensating catastrophic diseas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the new one has a fundamentally nature difference that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s organized, guided and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farmers could improve their own health needs and enjoy the health services by taking part in this co-operation fraternal order orga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the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cy, structur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institution so on are brand new in the cross field of rural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health economics, new exploration in rural areas of public econom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eory.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 value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economics, which is vital to solve the basic medical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due to health problems, expediting the settlement of the "three-rural" issue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ush forward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rural medical health status,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system of agricultural system, difficulties arising from implement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reasons, the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nd so on, via in-depth study of rural society, descrip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participation i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assessing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system and its attributions, improving the activities of farmers and basic approach of the new system, making some suggestion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s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rise of proble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 statue and its commentary, main content, basic framework, basic idea and main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includes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ural development, rural public goods theory,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health economics theory, information theory in economics and other perspectives, explaining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ird chapter include th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model, which carries out a completely comparative study. emphasizing on free health care model, the social model of health insurance, medic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community health care model, the features of health care savings of several security and the country running Mechanism ,The fourth chapter gives an analysis of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system evolution. Chapter V is an analysis of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t giv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system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effect of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system measures, running of system, summarizing the problems: the risk of moral hazard, the monopoly balance under moral hazard, medical insurance payment and the total health care costs. Chapter VI i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new-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Taking Hunan For example, by using Logistic model, PSM (tendency to score matching) analysis method, "Satisfaction" analysis model and the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analysis model, the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system, the level of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use, health care cost of farmers, and other expenses were empirically analyzed. Chapter VII proposed goal configuration of Chines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model selection, path desig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so on. Chapter VIII summed up the basic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 Chines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innovation was prospected.
     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policy,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were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studied, and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security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with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were observed, series of important views and conclusions were drawn. The main conclusions in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include that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government should bear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health care, poor and low-income health care should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commonly provide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s and the related legal system should be more perfect.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analysis include that the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medical system have clear complementary, the great success of new agricultural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pply of co-operation" to "demand for cooperation ". At the same time, a series of new agricultural system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s were draw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medical system,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four basic experiences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reform and a new goal configuration for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was proposed. The path of the new innovation of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relevant counter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made.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proceeding research results,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a's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was studi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some research innovation have been made. First, the use of Logistic model, PSM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of measurement analysis was adopted, the efficiency of new system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their effects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Second, carrying out a new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system, broadening the "solution of problem" vision. this paper jumps out of the new system of agricultural bound, in full recognition of four basic experience of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a new "4413" mod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three expansion, two Voluntary, five co-ordinate, one statistic "path was designed, and a serie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instance, "the threshold of the Senate together"," share capital into the field ", " rural health vouchers ", " social security tax of farmers "and" a further increase in rural health care co-ordinate security level "were proposed originality; Third, this paper, "the common research between university and government" method is of the innovative value. During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carry ou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 exchanging the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roject research and new-typ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practice.
引文
[1]李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Hossain,S.I,1997,"Tackling Health Transition in China",TheWorld Bank.
    [2]Bogg,L,2002,Health Care Financing in China:Equity in Transition,Stockholm:Karolinska University Press,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Health,Department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
    [3]Liu,X.and Mills,A,2002,"Financing Reforms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Lessons for other Nations",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54,1691-1698.
    [4]Ali Asgary,Ken Willis,Ali Akbar,Taghvaei and Mojtaba Rafeian:Estimating rural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ealth insurance,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Volume 5,2004.9
    [1]Jutting J.Do Comm.Unity-Based Health Insurance Schemes Improve Poor Peoples Access to Health Care —Evidence from Rural Senegal[J].World Development.2003(32),273-288.
    [2]X Feng,S Tang,G Bloom,M Segall,Y Gu.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1995 Oct,41(8):1111-8
    [3]G·布罗姆,汤胜蓝:中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与作用,《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3期。
    [4]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2000,World Health Report 2000,Geneva.
    [5]World Bank,2004,World Development Index,World bank.
    [1]Wagstaff,A.,van Doorslaer E,van der Burg H.,Calonge S.,ChristiansenT.,Citoni G,Gerdtham U.G.,Gerfin M.,Gross L.,Hakinnen U.,Johnson P.,John J.,Klavus J.,Lachand C.,Lauritsen J.,Leu R.,Nolan B.,PeranE.,Pereira J.,Propper C.,Puffer F.,Rochaix L.,Rodriguez M.,SchellhornM.,Sundberg G.,Winkelhake O.,2003,"Equity in the Finance of Health Care:Some Furthe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8(3) 263-290.
    [2]Salnmon,L.M.,"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Government: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 Anheier,H.K.and Seibel W.The Third Sector: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Y.:Walter de Gruyter,1990,p.220
    [3]平新乔:从中国农民医疗保健支出行业看农村医疗保健机制的选择,《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4]朱玲: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效果,《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8期。
    [5]林闽钢: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转型,《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5期。
    [6]侯剑平、邱长溶:健康公平理论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7期。
    [7]韩俊,罗丹:《中国农村卫生调查》,上海远东出版,2007年版
    [8]刘华,何军: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经济学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9]胡鞍钢,胡琳琳:中国宏观经济与卫生健康,《改革》,2003年第2期。
    [1]魏众,B.古斯塔夫森:中国居民医疗支出不公平性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张12期。
    [2]王瑶平、李信:中国农村医疗保险的经济学视点——医疗服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3期。
    [3]谭克俭,丁润萍,颛慧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4]王兰芳,孟令杰,徐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
    [5]杨文选,杨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重视农民的参与意愿——以陕西省旬阳县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8期。
    [6]丁学东,张岩松: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理论和实践,《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7]于润吉,苏玉宏,徐安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在哪里,《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第4期。
    [8]张朝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4年第8期。
    [9]毛正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征及其涵义,《卫生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0]孙淑云,柴志凯:论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责任,《卫生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1 董忠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问题,《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毛正中、蒋家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征及目前面临的挑战,《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1期。
    [2]龙桂珍、骆友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由农民“自愿参加”走向“强制参加”,《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4期。
    [3]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制度建设,《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4]刘凤彦、李玉勤: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研讨会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
    [5]张建平、王国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创新与谨防踏入的误区,《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6]周其仁:农民缺医少药的原因,《经济观察报》,2007.5.21
    [7]林晨:中部地区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期。
    [8]邵德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模式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版。
    [1]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2]高梦滔,姚洋: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3]王曲,刘民权:健康的价值及若干决定因素,《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1期。
    [4]封进、余央央:中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与健康,《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5]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6]叶宜德、汪时东等:不同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意愿的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第9期。
    [7]高梦滔、高广颖、刘可:从需求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效果,《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5期。
    [8]赵晓强,张雪梅:贫困地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利用率研究——贵州省X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调查,《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6期。
    [1]高梦滔、王健:从供给角度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可持续性的思考,《卫生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李玲: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发展,《人民网·理论专题》2006.6.21
    [1]Li,H.and Zhu,Y,2004,"Income,Income Inequality,and Health:Evidence from China",Paper,Department of Economics,The Chinese Universityof Hong Kong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organisedby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 Research and Institute of Populationand Labor Economics,CASS,Beijing:23-24April.
    [2]顾海、唐艳;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户理性不及的反应——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两点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1期。
    [3]朱玲:构建竞争性县乡医疗服务供给机制,《管理世界》,2006年第6期。
    [1]余央央、封进:收入差距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7期。
    [1]王靖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问答》,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版。
    [1]卢祖洵:《社会医疗保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
    [1]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左敏等:《社会保障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1]景世民、陈红爱、张文丽:《山西农村公共卫生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2]李珍主编:《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3]庇古:《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庇古:《福利经济学》,伦敦:麦克米伦公司1972年版。
    [2]曾福生、李燕凌、匡远配:《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3]郑秉文,和春雷主编:《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陈小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和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陈小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和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陈小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和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穆怀中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 著,萧琛 主译:《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1]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参见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郑秉文:《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译者跋)[((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3]冯必扬等:《现代社会保障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1]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1]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3]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1]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孙炳耀 主编:《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陈朝先:西方国家健康保险制度,《经济学动态》,1984年第4期。
    [4]WHO.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06.
    [1]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2]林燕:外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法制与社会天地》,2008年第5期。
    [3]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1][丹麦]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1]潘英:《社会保险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岳颂东:法国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启示,《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
    [2]赵晓强,张雪梅: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概况,《甘肃农业》,2006年第5期。
    [3]俞炳匡,赵银华译:《医疗改革的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1]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2]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5期。
    [1]朱立志,方静:德国农民的权益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2005年第9期。
    [2]Werner Kleophas,Helmut Reichel:《International study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and financing:development of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German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 and Economics,Volume 7,Numbers 2-3/2007年9月
    [1]郭小沙: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欧美医疗保障体制比较—对中国建立全面医疗保障体制的借鉴意义,《德国研究》.2007年第3期。
    [2]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3]胡爱娣:韩国医疗保险如何实现全民覆盖,《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第12期。
    [4]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1]邱家学,赵丽华:日本、泰国、韩国、巴西农村医疗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药业》,2007年第14期。
    [2]胡爱娣:韩国医疗保险如何实现全民覆盖,《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第12期。
    [3]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4]李国鸿,金安娜:韩国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与评价,《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4年第1期。
    [5]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6]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7]周令,任苒,王文娟:墨西哥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第10期。
    [1]《医药世界》资料室:《中国台湾 多种医疗健康保险合一》,医药世界,2007年第5期。
    [2]施存丰,田志龙: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10年实施状况及其启示,《中国卫生经济》,2007年第7期。
    [1]施存丰,田志龙: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10年实施状况及其启示,《中国卫生经济》,2007年第7期。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张思锋等:《社会保障概论》,科学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3]冯必扬等:《现代社会保障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1]郑秉文:《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译者跋)[((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1]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2]徐恒秋:美国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第10期。
    [1]徐恒秋:美国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第10期。
    [2]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1]刘纪荣、王先明:二十世纪前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3]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1]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2]作者注:从性质上讲,本文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是“社区合作医疗保险”的典型模式。考虑到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本文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分析放到后面的章节,故在此没有详细论述之。
    [3]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5期.
    [4]石裕东: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2期。
    [5]石裕东: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2期。
    [1]邱家学,赵丽华:日本、泰国、韩国、巴西农村医疗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药业》,2007年第14期。
    [2]代志明.何洋: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解读与借鉴,《经济纵横》,2005年第2期。
    [1]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1]匡芳:细数新加坡医疗保险制度,《国际金融报》,2004.5.26。
    [2]匡芳:细数新加坡医疗保险制度,《国际金融报》,2004.5.26。
    [1]丁润萍: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
    [2]邱家学、赵丽华:日本、泰国、韩国、巴西农村医疗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药业》,2007年第14期。
    [1]金彩红: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6期。
    [2]刘丹,蒋远胜:印度非营利医疗保险计划的评价及启示,《卫生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3]Krause,Patrick.The non-profit health insurance schemes in unorganized sectors in India[M].Deutscher gesellschaft fuerTechnische Zusammerarbeit(GTZ) GmbH.2000.
    [1]刘丹、蒋远胜:印度非营利医疗保险计划的评价及启示,《卫生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2]代志明,何洋: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解读与借鉴,《经济纵横》,2005年第2期。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译本)。
    [2]邹文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政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孟翠莲:《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刘纪荣、王先明: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刘纪荣、王先明: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3]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4]邹文开:《农村新型医疗保障政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张自宽:对合作医疗早期历史情况的回顾,《中国卫生经济》,1992年第6期。
    [6]刘纪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历史变迁与演进的再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3期。
    [7]李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王红漫:《大国卫生之难——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制度改革探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叶振鹏、余功斌、杨良初、马哲实:《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10]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孟翠连:《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林梓:公积金的处分问题,《合作与农民》(1929)半月刊,第2期。
    [3]刘纪荣:河北合作——优良社之实况,《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转引自《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丛刊》。
    [4]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晏阳初:“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晏阳初全集(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陈昭斌:论“定县模式”中陈志潜教授的主要思想《现代预防医学》,2004年第5期。
    [2]邓燕云: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1]史永丽、孙淑云: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起源及其法律性质分析,《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2]刘纪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历史变迁与演进的再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3期。
    [3]乔益洁: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刘纪荣、王先明: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李德成:《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3]史敬棠等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
    [4]邹文开:《农村新型医疗保障政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邹文开:《农村新型医疗保障政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邹文开:《农村新型医疗保障政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陕黎明:《中国农村卫生问题研究》,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
    [3]张自宽:关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回顾性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4年第14期。
    [1]乔益洁: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钱信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决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
    [1]李莉芳: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讯》,2004年第44期。
    [2]钱信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决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
    [1]乔益洁: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社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人民日报》,1968年12月8日。
    [3]蔡仁华:《中国医疗保障改革实用全书》,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4]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社论:卫生战线的深刻革命,《人民日报》,1975年6月26。
    [2]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版。
    [1]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析.在“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科学的发展”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http://www.cul-studics.com/bbs/read.asp?boardid=1&bbsid=29415,2004-6-28。
    [2]王禄生,张里程: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史及其经验教训,《中国卫生经济》,1996年第15期。
    [3]汪时东,叶宜德: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回顾与发展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第4期。
    [4]顾涛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卫生经济》,1998年第4期。
    [5]编写组:《人民公社财政与财务管理》(1981).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吴佩筛,关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思考,《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第7期。
    [2]匡远配:《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译本)。
    [2]饶克勤:转型经济与卫生改革——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思考,《卫生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北京,1980年9月。
    [1]Hsiao WC.Transformation of health care in China:N Engl JMed.1984Apr 5
    [2]李薇:中国转型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3]韩俊、罗丹:《中国农村卫生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
    [1]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2]作者注: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得到的农户户均人口数是4.20人,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得到的数据是户均4.11人,因此,可以大概估计我国农户户均人口数在4人左右。
    [3]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999)》,中国卫生出版社,1999年版。
    [2]Parker R.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needs in China:proceedingsof the Senior Health Policy Seminar,Chengdu,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ctober1-2,1992.Beijing:Chines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Economics,1993
    [3]陈佳贵等:《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卫生改革专题调查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袁木、陈敏章:加快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和建议,《人民日报》,1994年7月2日。
    [2]陕黎明:《中国农村卫生问题研究》,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
    [1]江泽民: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7年第17期。
    [1]宋斌文等:我国农民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对策选择,《调研世界》,2003年第11期。
    [2]李莉:农村医疗保障财政责任制度变迁,《软科学》,2007年第1期。
    [1]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美]约翰·N·德勒巴克、(美)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Hsiao WC.Transformation of health care in China:N Engl JMed.1984Apr 5
    [1](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译本)。
    [1]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北京,2008年3月5日。
    [1]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及其效果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陕黎明:《中国农村卫生问题研究》,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
    [1]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北京,2008年3月5日。
    [2]财政部:《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8年3月5日。
    [3]卫生部:《2007年卫生统计公报》,卫生部政务公开网,2008年4月26日。
    [1]李立国:《全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会议讲话》,重庆,2007.11.http://dbs.mca.gov.cn/article/csyljz/gzdt/200712/20071200008290.shtml
    [2]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8民政事业统计公报》,民政部政务公开网。
    [1]卫生部:《2008年卫生统计年鉴》,卫生部政务公开网,2008年4月26日。
    [2]卫生部:《2007年卫生统计公报》,卫生部政务公开网,2008年4月26日。
    [1]代群,昔红旗,杨三军:探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人才匮乏的重要隐患,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4108443.html.
    [2]罗遐、刘旭:论构建发展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第1期。
    [1]刘启栋:新型农村和作医疗认同尴尬折射制度缺陷,《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1]李玲、陈秋霖: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发展,http://eduwww.cenet.org.cn/anicle.asp?anicleid=216862006.6.13.
    [1]李玲,陈秋霖: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发展.http://edu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21686,2006.6.13.
    [1]李玲,陈秋霖: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发展.http://edu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21686,2006.6.13.
    [1]朱俊生,庹国柱:农村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中国保险报》,2007.3.16.
    [2]罗遐,刘旭:论构建发展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第1期。
    [1](美) 曼昆:《经济学原理》(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LiI版社,2005年版。
    [1]于良春,李丽:医疗费用预付制及其政策启示,《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2期。
    [2]谢康,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李玲,陈秋霖: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发展,http://eduwww.cenet.org.cn/anicle.asp?anicleid=21686.2006.6.13.
    [1]李玲,陈秋霖: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发展,http://edu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21686,2006.6.13.
    [1](日) 植草益:《政府规制的经济学》,筑摩书房,1991年版。
    [1]Donabedian,A.Explorations locations i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the Definition of Quality and Approaches to Its Assessment.Vol.Ⅲ.the Methods and Finding of Quality Assessment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2]Evaluation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 use disorder treatment.Frame Workbook.WHP/MSD/MSB.00,2a.2000.
    1 李立国,程森成:绩效反馈面谈的SMART原则,《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2期。
    2 胡善联: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与评价分析,《中国卫生经济》 2008年第2期。
    3 两次联合调查可参见第五章的介绍,第一次联合调查指本文课题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朱钢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组在湖南进行的联合调查。第二次联合调查指本文课题组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四所高校的13名博士组成的博士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07年7月16日至7月20日期间在湖南进行的联合调查。
    [1]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卫生经济筹资与组织,《内部资料》,2003年。
    [1]程晓明:《医疗保险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及其效果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朱玲:构建竞争性县乡医疗服务供给机制,《管理世界》 2006年第6期。
    [2]韩俊,罗丹:《中国农村卫生调查》,上海远东出版,2007版。
    [3]郑建中等: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转移支付困局待解,《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2003.7.10
    [1]G·布罗姆、汤胜蓝:中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与作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15期。
    [1]肖锦铖等:合作医疗实践与根本目标的分野——关于合作医疗的经济学思考,《中国卫生经济》,2001年第7期。
    [2]杨辉等:合作医疗补偿方式及水平的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8年第4期。
    [3]Alex Z Fu PH.D,唐艳,陈刚译:倾向得法综述.《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年第2期。
    [1]卫生部信息中心:《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及其效果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Alex Z Fu Ph.D~*著.唐艳.陈钢译:倾向得分法综述,《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年第2期。
    [1]杜乐勋,张文鸣:《中国医疗卫生发展公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版。
    [2]韩俊、罗丹:《中国农村卫生调查》,上海远东出版,2007版。
    [3]谭克俭,丁润萍,颛慧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1]Jutting J.Do Comm.Unity-Based Health Insurance Schemes Improve Poor Peoples Access to Health Care—Evidence from Rural Senegal[J].World Development.2003(32),273-288.
    [2]X Feng,S Tang,G Bloom,M Segall,Y Gu.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1995 Oct,41(8):1111-8
    [3]G·布罗姆,汤胜蓝:中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与作用,《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3期。
    [1]Surjit S.Wadhwa,FRACP.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s:Commentary with Australian Bias[J].The Internet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2002(1)
    [2]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3]刘远立,萧庆伦,任苒,陈迎春,胡普联: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合作医疗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年第2期。
    [4]陶然,刘明兴,章奇:农民负担、政府管制与财政体制改革,《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5]陈在余,蒯旭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与农民的医疗保障.《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3期。
    [6]任再,张琳,马静.宁岩: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成败原因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1年第9期。
    [1]高梦滔,高广颖,刘可:从需求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效果——云南省3个试点县的实证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5期。
    [2]Roger Hallowell.The relationship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customer loyalty,and profitability:an empiric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1996(Vol.7 No.4):27-42.
    [3]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4]高梦滔、高广颖、刘可:从需求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效果,《中国卫生经济》 2005年第5期。
    [1]柳清瑞,宋丽娟.胡家诗: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破解之策——基于辽宁省辽阳市的调查,《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4期。
    [2]陈烈平,赖爱华,黄渊清,刘秋燕,、Corinna Biume: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影响的研究——福建省罗源县、柘荣县新农合定性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第5期。
    [3]林少龙:江西省低保户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的调查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第3期。
    [4]华芮,李健丁: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0期。
    [5]张克云,倪虹: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探析,《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3期。
    [1]孙晓筠,Adrian Sleigh,韩东,张爱国:美国管理化卫生保健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示,《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1]张艳,何银堂,程道举:实行合作医疗应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国卫生经济》,1999年第2期。
    [1]作者注:根据近三年《中国卫生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而得。
    [1]陕黎明:《中国农村卫生问题研究》,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
    [1]李卫平:《中国农村健康保障的选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陈佳贵等:《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版。
    [3]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版。
    [4]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延中: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第3期。
    [6]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8]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1]杜乐勋,张文呜:《医疗卫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国家统计局至今尚未公布2007年度农村卫生总费用数值,这里仅根据国家统计公报、财政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报告的2007年财政决算报告(草案)的数据,2007年农村卫生费用约为4100亿。
    [1]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页,2008年2月。
    [2]杜乐勋、张文呜:《医疗卫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尼古拉斯·巴尔,郑秉文,穆沐中等译:《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2002年10月19日
    [1]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2]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高丽敏:构建符合中国农村经济新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设想,《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4期。
    [3]韩留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创新及政府调控,《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卫生改革专题调查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朱俊生,庹国柱:农村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中国保险报》 2007年3月16日。
    [1][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第十七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丹麦]艾斯平·安德森著,郑秉文译: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法律出版社,2003
    [3][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原书第3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美]约翰·N·德勒巴克、(美)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日]植草益:政府规制的经济学[M].筑摩书房,1991
    [7]Alex Z Fu PH.D著,唐艳,陈刚译:倾向得法综述[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2)
    [8]Ali Asgary,Ken Willis,Ali Akbar,Taghvaei and Mojtaba Rafeian:Estimating rural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ealth insurance,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Volume 5,2004.9
    [9]Bogg,L,Health Care Financing in China:Equity in Transition,Stockholm:Karolinska University Press,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Health,Departmentof Public Health Sciences.2002
    [10]Donabedian,A.Explorations locations i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the Definition of Quality and Approaches to Its Assessment.Vol.Ⅲ.the Methods and Finding of Quality Assessment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11]Evaluation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 use disorder treatment.Frame Workbook.WHP/MSD/MSB.2a.2000.
    [12]G·布罗姆,汤胜蓝:中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中的角色与作用[J].中国卫生经济,2002(3)
    [13]Hossain,S.I,1997,"Tackling Health Transition in China",The World Bank.
    [14]Hsiao WC.Transformation of health care in China:N Engl JMed.1984Apr 5
    [15]Jutting J.Do Comm.Unity-Based Health Insurance Schemes Improve Poor Peoples Access to Health Care-Evidence from Rural Senegal[J].World Development.2003(32),273-288.
    [16] Krause,Patrick. The non - profit health insurance schemesin unorganized sectors in India[M] . Deutscher gesellschaft fuerTechnische Zusammerarbeit ( GTZ) GmbH. 2000.
    [17] Li,H.and Zhu ,Y,2004,"Income,Income Inequality,and Health:Evidence from China",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The Chinese Universityof Hong Kong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organisedby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 Research and Institute of Populationand Labor Economics, CASS ,Beijing:23-24April.
    [18] Liu,X.and Mills,A,2002,"Financing Reforms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Lessons for other Nations",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54,1691-1698.
    [19] Parker R.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needs in China :proceedingsof the Senior Health Policy Seminar ,Chengdu,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ctober1-2, 1992. Beijing: Chines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Economics, 1993
    [20] Roger Hallowell. The relationship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 loyalty, and profitabi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1996(Vol.7 No.4):27-42.
    [21] Salnmon,L.M.,"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Government: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 Anheier,H.K.and Seibel W.The Third Sector: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Y. :Walter de Gruyter,1990,p.220
    [22] Surjit S. Wadhwa, FRACP.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s: Commentary with Australian Bias [J].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2002(1)
    [23] Wagstaff ,A.,van Doorslaer E,van der Burg H.,Calonge S.,ChristiansenT.,Citoni G.,Gerdtham U.G.,Gerfin M.,Gross L.,Hakinnen U.,Johnson P.,John J.,Klavus J.,Lachand C.,Lauritsen J.,Leu R.,Nolan B.,PeranE.,Pereira J.,Propper C.,Puffer F.,Rochaix L.,Rodriguez M.,SchellhornM.,Sundberg G.,Winkelhake O.,2003, "Equity in the Finance of Health Care:Some Furthe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18(3)263-290.
    [24] Werner Kleophas,Helmut Reichel: International study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and financing:development of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German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 and Economics,Volume 7,Numbers 2-3/2007,9
    [25]WHO.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06.
    [26]World Bank,2004,World Development Index,World bank.
    [27]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2000,World Health Report 2000,Geneva.
    [28]X Feng,S Tang,G Bloom,M Segall,Y Gu.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s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1995 Oct,41(8):1111-8
    [29]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华夏出版社,2003
    [30]庇古:福利经济学[J].伦敦:麦克米伦公司,1972
    [31]庇古:福利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1
    [32]编写组:人民公社财政与财务管理[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33]财政部: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J].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8,3,5
    [34]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社会保障资金统计资料,(1996—2000)[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5]蔡仁华:中国医疗保障改革实用全书[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36]陈朝先:西方国家健康保险制度[J].经济学动态,1984(4)
    [37]陈佳贵等: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8]陈烈平,赖爱华,黄渊清,刘秋燕.Corinna Blume: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影响的研究——福建省罗源县、柘荣县新农合定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5)
    [39]陈小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和发展[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0]陈在余,蒯旭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与农民的医疗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2007(3)
    [41]陈昭斌.论“定县模式”中陈志潜教授的主要思想现代预防医学[J].2004(5)
    [42]陈志潜.口述.陈菊元整理:卫生工作在定县,原载晏阳初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43]程晓明.医疗保险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4]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5]代群,昔红旗,杨三军.探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人才匮乏的重要隐患,http: //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4108443.html.
    [46]代志明,何洋.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解读与借鉴[J].经济纵横,2005(2)
    [47]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中译本)
    [48]邓燕云.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J].农村经济.2007(10)
    [49]丁润萍.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7(4)
    [50]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5)
    [51]丁学东,张岩松.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理论和实践[J].管理世界.2007(10)
    [52]董忠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4(3)
    [53]杜乐勋,张文鸣.中国医疗卫生发展公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4]封进,余央央.中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与健康[J].经济研究 2007(1)
    [55]冯必扬,等.现代社会保障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3
    [56]高丽敏.构建符合中国农村经济新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设想,中国卫生经济[J].2002(4)
    [57]高梦滔,高广颖,刘可.从需求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效果—云南省3个试点县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5(5)
    [58]高梦滔,高广颖,刘可.从需求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效果[J].中国卫生经济,2005(5)
    [59]高梦滔,王健.从供给角度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可持续性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4(9)
    [60]高梦滔,姚洋.健康风险冲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05(12)
    [61]顾海,唐艳.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户理性不及的反应——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两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11)
    [62]顾涛,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1998(4)
    [63]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5)
    [64]郭小沙.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欧美医疗保障体制比较—对中国建立全面医疗保障体制的借鉴意义[J].德国研究 2007(3)
    [65]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页,2008,2
    [66]韩俊,罗丹.中国农村卫生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67]韩留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创新及政府调控[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68]侯剑平,邱长溶.健康公平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6(7)
    [69]胡爱娣.韩国医疗保险如何实现全民覆盖[J].中国社会保障,2004(12)
    [70]胡鞍钢,胡琳琳.中国宏观经济与卫生健康,改革,2003年第2期
    [71]胡善联.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与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
    [72]华芮,李健丁.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层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8(10)
    [73]黄永昌.中国卫生国情[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74]江泽民.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7(17)
    [75]金彩红.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5(6)
    [76]景世民,陈红爱,张文丽.山西农村公共卫生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77]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83
    [78]匡芳.细数新加坡医疗保险制度[N].国际金融报,2004.5.26
    [79]匡远配.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82]李德成.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研究[M].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6
    [83]李国鸿,金安娜:韩国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与评价,国外医学[J].卫生经济分册,2004(1)
    [84]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85]李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86]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7]李莉.农村医疗保障财政责任制度变迁[J].软科学,2007(1)
    [88]李莉芳.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J].通讯,2004(44)
    [89]李立国,程森成.绩效反馈面谈的SMART原则[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
    [90]李立国.全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会议讲话,重庆,2007.11.http://dbs.mca.gov.cn/article/csyljz/gzdt/200712/20071200008290.shtml
    [91]李玲.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发展.人民网·理论专题 2006.6.21
    [92]李薇.中国转型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7)
    [93]李卫平.中国农村健康保障的选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94]李燕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5]李燕凌.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历史考察[M].农业经济问题.2008(8)
    [96]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7]李珍,主编.社会保障理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98]林晨.中部地区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
    [99]林闽钢.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06(5)
    [100]林少龙.江西省低保户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的调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3)
    [101]林燕.外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天地.2008(5)
    [102]林梓.公积金的处分问题[J].合作与农民(1929)半月刊,第2期
    [103]刘丹,蒋远胜.印度非营利医疗保险计划的评价及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06(7)
    [104]刘凤彦,李玉勤.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 2004(5)
    [105]刘豪兴,徐珂,刘长喜.农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6]刘华,何军.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6(4)
    [107]刘纪荣,王先明.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J].浙江社会科学,2005(3)
    [108]刘纪荣:河北合作——优良社之实况,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转引自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丛刊第71号(乙种)
    [109]刘纪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历史变迁与演进的再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8(3)
    [110]刘启栋:新型农村和作医疗认同尴尬折射制度缺陷[J].卫生经济研究.2005(5)
    [111]刘远立,萧庆伦,任苒,陈迎春,胡善联.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合作医疗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N].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2)
    [112]柳清瑞,宋丽娟,胡家诗.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破解之策——基于辽 宁省辽阳市的调查[J].经济体制改革,2007(4)
    [113]龙桂珍,骆友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由农民“自愿参加”走向“强制参加”[J].中国卫生经济 2005(3)
    [114]卢祖洵.社会医疗保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15]罗遐,刘旭.论构建发展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1)
    [11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117]毛正中,蒋家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征及目前面临的挑战[J].中国卫生经济.2005(1)
    [118]毛正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征及其涵义[J].卫生经济研究.2003(8)
    [119]孟翠连.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20]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121]穆怀中,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122]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穆怀中等译[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123]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制度建设[J].中国人口科学.2007(2)
    [124]潘英.社会保险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25]平新乔.从中国农民医疗保健支出行业看农村医疗保健机制的选择[J].管理世界2003(11)
    [126]钱信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决策[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127]乔益洁.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J].青海社会科学,2004(5)
    [128]邱家学,赵丽华.日本、泰国、韩国、巴西农村医疗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药业,2007(14)
    [129]饶克勤:转型经济与卫生改革——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130]饶克勤,等.卫生改革专题调查研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131]任再,张琳,马静,宁岩.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成败原因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 经济,2001(9)
    [132]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卫生政策研究[M].内部印刷,2004,2
    [133]陕黎明.中国农村卫生问题研究[M].珠海出版社,2007
    [134]邵德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模式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35]社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N].人民日报,1968.12.8
    [136]社论.卫生战线的深刻革命[N].人民日报,1975.6.26
    [137]施存丰,田志龙.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10年实施状况及其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 2007(7)
    [138]石裕东.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J].当代经理人,2006(2)
    [139]史敬棠,等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生活·读书·[M].新知三联出版社,1957
    [140]史永丽,孙淑云.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起源及其法律性质分析[M].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141]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2000
    [142]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143]宋斌文,等.我国农民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对策选择[J].调研世界.2003(11)
    [144]孙炳耀,主编.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J].法律出版社,2000
    [145]孙淑云,柴志凯.论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责任[J].卫生经济研究 2004{6)
    [146]孙晓筠,Adrian Slegh,韩东,张爱国.美国管理化卫生保健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05(8)
    [147]谭克俭,丁润萍,颛慧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148]陶然,刘明兴,章奇.农民负担、政府管制与财政体制改革[J].经济研究,2003(4)
    [149]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150]汪时东,叶宜德.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回顾与发展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4)
    [151]王国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J].浙江社会科学,2004(1)
    [152]王红漫.大国卫生之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3]王靖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问答[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154]王兰芳,孟令杰,徐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07(7)
    [155]王禄生,张里程.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史及其经验教训[J].中国卫生经济,1996(15)
    [156]王曲,刘民权.健康的价值及若干决定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5(1)
    [157]王延中.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3)
    [158]王瑶平,李信.中国农村医疗保险的经济学视点——医疗服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J].农业经济问题 2004(3)
    [159]卫生部.2007年卫生统计公报,卫生部政务公开网,2008,4,26
    [160]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1999)[M].中国卫生出版社,1999
    [161]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16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卫生改革专题调查研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16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及其效果研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164]魏众,B.古斯塔夫森.中国居民医疗支出不公平性分析[J].经济研究 2005(12)
    [155]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D].北京:2008,3,5
    [156]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57]吴佩筛.关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思考[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7)
    [158]肖锦铖等:合作医疗实践与根本目标的分野——关于合作医疗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1(7)
    [159]谢康,乌家培,编.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M].商务印书馆,2002
    [160]徐恒秋.美国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10)
    [161]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162]晏阳初.晏阳初全集(一)[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63]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的演讲[M].晏阳初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433
    [164]杨辉,等.合作医疗补偿方式及水平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8(4)
    [165]杨玲.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66]杨文选,杨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重视农民的参与意愿——以陕西省旬阳县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7(8)
    [167]叶宜德,汪时东,等.不同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意愿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3(9)
    [168]叶振鹏,余功斌,杨良初,马哲实.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新论[M].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169]医药世界资料室.中国台湾多种医疗健康保险合一[J].医药世界.2007(5)
    [170]尹爱田,孟庆跃,等.中国农村卫生研究[J].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汇编,2004
    [171]于良春,李丽.医疗费用预付制及其政策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6(2)
    [172]于润吉,苏玉宏,徐安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在哪里[J].中国卫生经济.2003(4)
    [173]余央央,封进.收入差距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6(7)
    [174]俞炳匡,赵银华,译.医疗改革的经济学[J].中信出版社,2008
    [175]袁木,陈敏章.加快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和建议[N].人民日报,1994.7.2.
    [176]岳颂东.法国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0(4)
    [177]曾福生,李燕凌,匡远配.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78]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M].商务印书馆.2002
    [179]张朝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8)
    [180]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经济研究[J].2003(1)
    [181]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9)
    [182]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5(1)
    [183]张建平,王国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创新与谨防踏入的误区[J].农业经济问题.2006(4)
    [184]张克云,倪虹.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探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3)
    [185]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M].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186]张思锋,等.社会保障概论[M].科学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3
    [187]张文.中国古代流行病及其防患,新华文摘[N].2003年第8期,原载光明日报,2003.5.13.
    [188]张艳,何银堂,程道举.实行合作医疗应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1999(2)
    [189]张自宽.对合作医疗早期历史情况的回顾[J].中国卫生经济,1992(6)
    [190]张自宽.关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4(14)
    [191]赵晓强,张雪梅.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概况[J].甘肃农业,2006(5)
    [192]赵晓强,张雪梅.贫困地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利用率研究——贵州省X 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 2006(6)
    [192]赵忠.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06(3)
    [193]郑秉文,和春雷,主编.社会保障分析导论[M].法律出版社.2000
    [194]郑秉文.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译者跋)[((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195]郑建中等: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转移支付困局待解[N].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2003.7.10
    [19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2002,10,19
    [197]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宜模式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适宜模式研究[M].2004年(内部印刷)
    [198]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8民政事业统计公报,民政部政务公开网
    [199]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卫生经济筹资与组织,2003,99-111页,内部资料
    [20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北京:1980,9
    [20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0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03]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J].人民出版社.1972
    [204]周令,任苒,王文娟.墨西哥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医学与哲学:人 文社会医学版.2007(10)
    [205]周其仁.农民缺医少药的原因[N].经济观察报,2007.5.21
    [206]朱俊生,庹国柱.农村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N].中国保险报,2007.3.16.
    [207]朱立志,方静.德国农民的权益保障体系[J].社会保障制度.2005(9)
    [208]朱玲.构建竞争性县乡医疗服务供给机制[J].管理世界,2006(6)
    [209]朱玲.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效果[J].经济学动态,2006(8)
    [210]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0(4)
    [211]朱宇.中国乡域治理结构:回顾与前瞻[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12]邹文开.农村新型医疗保障政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13]左敏等.社会保障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