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性别、权力与社会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自杀学领域中,涂尔干((?)mile Durkheim)在其名著《自杀论》一书中得出了“自杀死亡者是男人比女人多”、“自杀主要是男性现象”的结论。但是这一结论并不适合于一定时空下的中国经验。据笔者研究,1927年至1937年上海自杀者的性别分布具有本土特点:女性自杀率大大高于男性自杀率。然而,本文不只是研究女性自杀者为何多于男性,而是把它作为我研究女性自杀的问题意识。自杀问题是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来理解,看作一种文化现象,自杀就成为历史学研究的课题了。因此,本文选取1927年至1937年的上海作为研究时空,以女性自杀作为研究标本,旨在阐释女性自杀的社会文化意义,特别是性别意义。
     在史料方面,本文对史料的选择抱以开放的态度。一方面对档案材料、报刊杂志、官方调查等一手史料进行认真的爬梳;另一方面对散文、电影、小说、戏剧、谚语、漫画、竹枝词等文学体裁加以适当的运用。尤其是,本文试图图像证史,运用图像的“映现”与“再现”功能来分析说明问题。
     在理论方面,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指导。虽然女性自杀在古代社会就有,但是女性自杀又具有时代性: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象征;本文阐述了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女性自杀的社会性别的文化机制,女性自杀之可能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社会性别文化建构的结果。同时,本文还进行交叉性研究,把性别与身份、辈份、阶级、城乡、年龄、国族等其它分析范畴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体现女性自杀是这些范畴建构起来的多重等级制的产物,是多重等级制建构起来的差异的文化再表现形式。
     据此,本文有七大部分组成。
     导论,主要说明了论文的选题过程、研究状况、史料选择、理论借鉴以及总体框架。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上海女性自杀的基本概况。在这一部分中,使用计量的方法,对女性自杀进行一种基于性别之上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总体考察,分析了女性自杀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章主要分析与恋爱相关的女性自杀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了上海的各个阶层恋爱状况、恋爱观与恋爱中的为情自杀,继而以马振华情死为个案,叙述了她的自杀经验,从她的自杀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片面的贞操观念这一性别知识仍然在两性中根深蒂固。恋爱与爱情受到了特定时期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为情自杀是女性对这种爱情崇拜的极端表现。
     第三章主要分析与婚姻问题相关的女性自杀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了上海的婚姻状态与非婚形态,继而以阮玲玉自杀为个案,运用生命史观的方法,叙述了她的自杀经验,从她的自杀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她人生性别化过程中的矛盾,即是“人生如戏”与“戏如人生”、“人言可畏”与“人性可畏”,最重要的是陷入了“爱情难题”与“婚姻围城”。因此,在以近代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生活,亦受到了特定时期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爱情与婚姻的冲突可能会导致女性在婚姻生活中走向自杀。
     第四章主要分析与家庭问题相关的女性自杀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了上海的家庭结构与变迁状况,指出了民国时期上海家庭结构主要是从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过渡状态,人口结构主要是从乡民向市民的转变状态,伦理结构主要是从传统向现代的交替状态。在此种种状态下,导致了上海家庭问题的凸显,主要表现为:夫妻矛盾突出、婆媳关系紧张、代际摩擦加剧等等问题,而这些冲突的结果之极端表现,导致女性在家庭纠纷中自杀。最后得出结论,家庭中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是导致女性在家庭中自杀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主要分析与社会问题相关的女性自杀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了上海女性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的困境,继而论述了她们从私领域(家庭)逐渐到公领域(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这一弱势性别群体在男性中心的社会中,遭到了社会环境整体的压抑与逼仄,致使她们在社会中面临着自杀的可能。最后得出结论,在社会中,不合理的性别分工制度是导致女性在社会中自杀的主要原因。
     结语,总结全文及得出结论。本文认为1927-1937年的上海的女性自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女性自杀既是权力的体现,又是权力的运作。上海“自杀”女性,不是简单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的逃避者,不是传统封建女德教化意义上的“节妇烈女”,也不是宗教文化意义上的“殉道”者,甚至也非纯粹社会认识意义上的“被污辱被损害者”,亦非国族话语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精神英雄,她们只是痴迷“爱情神话”和深陷“父权文化”的献祭者,而这种“爱情神话”和“父权文化”都是社会性别建构的结果。
(E|')mile Durkheim arrived at a conclusion that the number of male suicides is more than female and suicide is a male phenomenon in his famous book "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 But this conclusion is not fit for China. In my research, I will introduce my conclusion that female suicide's rate is greatly beyond male suicide's in Shanghai during 1927 to 1937. However, I will not stop on the compare of suicide rate, but think it as an awareness of question and continue to study female suicide itself. I think suicide is a meaningful behavior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so that suicide becomes a subject of history. Hereby, my dissertation tries to find out the social meaning of female suicide.
     In my dissertation, I keep an open mind to the choi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one hand, my dissertation is on the base of analysis lots of file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on the other hand, I make good use of literatures, for example, essay, movie, fiction, drama, cartoon, proverb, Zhuzhici (竹枝词) and so on. Espicially, I will use images which are deserved to be as representation and reflection.
     My dissertation is directed by gender theory. Though there exit female suicide in ancient society, Shanghai' female suicide has not only a product of the times but also a symbol of the times. I examine the cultural mechanism in the special social context and think that female suicide may not be born, but the result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 have a intersectionality examination, that is to say, I generally examine the gender together with identity, position in the family hierarchy, class, city and country, age, nationality and other analysable categories which contruct various differences among people. Female suicde is one of the forms of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these various differences.
     Accordingly,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In my introduction, I will introduce its process of choice of topic, recent situation of suicide research, the choi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ory used for reference, and overall framework. In the chapter one, I mainly narrate the general Status,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of Shanghai's female suicide during 1927 to 1937.
     Chapter two mainly narrates female suicide in love. After briefly analyzing each class in love, their views to love and female suicide because of love affairs, I choose a Ma Zhenhua (马振华) case to analyze her suicide experience. From this case, I find out that unilateral virtue is deeply rooted. Amativness and love are both contructed by social gender culture and suicide is extreme behave because those females adore love.
     Charpter three mainly narrates female suicide in marriage. Firstly, I briefly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marriage of Shanghai at that time, secondly I choose Ruan Lingyu(阮玲玉) case and narrate her suicide experience on the method of life history. From this case, I can watch her life contradiction that is "her life likes a drama" and "drama likes her life", "fear what people say" and "human nature is feared", "love is a problem" and "marriage like a city encircled ". Lastly I get a conclusion that conflict between love and marriage maybe leads to female suicide.
     Charter four mainly narrates female suicide in family. Shanghai's family was in a condition of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from extended family to nuclear family which rapid changing was due to serious problem of family including spouse' conflict, quarrel and disputing, dissension between generations and so on. Female kill themselves because of this. Lastly I think gender inequality of famlily is main cause of female suicide in family.
     Charter five mainly narrates female suicide in society. In this chapter, after narrating some difficulties which Shanghai's women faced from public sphere to private sphere, I will discuss a process in which female may be meet social oppress. So I think what is the female suicide' mainly social reason is inequities in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last part, I will briefly summarize and conclude. I think that Shanghai's women, who committed suicide, are victims because they are obsessed with "myth of Love" and "patriarchal culture", instead of simply escapees of family and society, "women of virtue martyrs" who are educated by feudal female morals, martyrs of a sense of religion and culture, even not those people of a purely social awareness significant who are insulted and injured, and also not those heroes of spirit who lay down their life for a just cause and die to achieve virtue in national discourse.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myth of Love" and "patriarchal culture" are both contructed by gender.
引文
[1]阿尔贝·加缪,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加缪荒谬与反抗论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页。
    [2]有关这方面的原因,有作者认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其认为自杀行为如果发生在家庭的成员身上,从文化上,会被视为这是一种丢脸。因此统计学家在数据收集上比较困难,继而增加了自杀研究的困难。Fan Mingzhao,Suicidal Behavior in China,Edited by Kok Lee Peng,Wen-Shing Tseng,Suicidal behaviou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1992,p60.
    [3]《每年28.7万人死于自杀,我国亟需广泛建立自杀研究及预防机构》,《中国青年报》,2002年12月11日,第2版。
    [1]此新闻在网上转载甚多,主要来自于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cws.com/,但是笔者在此网上没有查到原文,估计被删除了。摘自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law/txt/2006-11/28/content_416453.htm。
    [2]伊琳娜著 杜文娟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8页。
    [3]《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申报》,1927年7月8日,第13版。
    [4]《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申报》,1927年7月8日,第13版。
    [5]熊月之:《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民众文化的特点》,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1页。
    [6]叶文心:《都市、大众与文化》,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7页。
    [7]当今上海在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之下,消费主义再兴,大众文化日盛,这使得人们充满了对老上海的怀旧情节,人们更加怀念上海的二、三十年代,觉得好像上海复兴了,又回到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样。比如,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报刊、小说、画报、漫画等通俗文化读物得到了影印或重版。文学家魏绍昌亦说:“现在怀旧的老人,都说上海是中国的半壁江山,特别认为上海三十年代是旧上海的黄金时代。”
    [8]葛凯(Karl Gerth)在研究国货运动的消费主义时,也选择了上海作个案研究,他虽未从大众文化的角度 作阐述,但是他注意到了这一点。葛凯著,黄振萍译:《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363、369页。
    [1]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民国文化》(第10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23-224页。
    [2]胡爱玲,任定华:《上海中文期刊在我国近代期刊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期刊研究》,2001年第2期。
    [3]具体分析详见第一章第二节。
    [4]《上海特别市社会局业务报告》,1928年第1期。
    [5]乔治·米诺瓦:《自杀的历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4页。
    [6]《自杀》,《申报》,1934年3月2日,增刊第1版。文中如此写道:当民国二十三年的序幕,刚刚展开的时候,那触目惊心的事件,就接连着发生在到上海的社会层里。这样,吾想与其说今年是“妇女国货年”,倒不如说它是“××自杀年”比较来得确切些,而且很是名符其实的。
    [7]吴醒亚:《怎样防止自杀——应从改造心理与实力援助两方面做去》,《上海党声》,1935年第2卷第19期。又见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公安局业务报告(1930.7-1937.6)》,上海市公安局第一科编纂股,1937 年发行。再见于《自杀之祸》,《铁报》,1935年7月20日,第2版。
    [1]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总序”第5页。
    [2]熊先生认为有五点:1、与上海在中国的地位有关;2、与上海城市特质有关;3、与史学发展走向有关;4、与上海史资源比较能够满足量化分析有关;5、与研究课题延伸效应、研究群体积聚效应有关。熊月之:《上海学平议》,《史林》,2004年第5期。
    [3]杜维明:《全球化与上海价值》,《史林》,2004年第2期。
    [4]熊月之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序言”,第2页。
    [5]本文研究的女性,并未包含外国女性在内。当然在上海,外国女性自杀也有,这一点在上海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档案中有记载,在报纸中也时有报道。如,1931年1月15日,发生了一位英国人的妻子Baroness de Pidoll服用佛罗那(Veronal,药名,麻醉剂的一种)自杀事件,引起了警务处的关注。Belgian baroness named Pidoll or De Pidoll commits suicide by taking veronal.Sir Frederick White is the principal witness,上海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档案(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 Files)(1894年-1949年),缩微胶卷,密歇根大学东亚图书馆馆藏,卷宗号D5265,1933年9月21日。又如,1931年2月22日,一家名为Astor旅馆第247号房间里发生了一件俄国31岁女性Hora也服用佛罗那自杀事件,其原因据警务处的调查是因为三角恋爱所造成,之后此次自杀事件还起了官司纠纷。Report Re attempt Suicide at the Astor House Hotel room No.247,Committed by Mrs.Hora(Tatiana Moskaleva)at about 4:45 pm.,上海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档案(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 Files)(1894年-1949年),缩微胶卷,密歇根大学东亚图书馆馆藏,卷宗号D2120,1931年2月22日。另据《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报道,1931-1936年租界自杀的外国女性分别为0人,1人,3人,2人,4人,6人。当然,这样的统计肯定是不全面。参见《Suicide-the following table shows the number of suicides coming to the notice of the police for the last four years》,《字林西报》(North-China Daily News),1936年3、4月份合订本,第76页。
    [1]迪尔凯姆(又译成涂尔干)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版。
    [2]琼·凯利-加多:《性别的社会关系:妇女史在方法论上的含义》,参见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第83页。
    [3]民国时期甚至是精英知识分子观念中无不透露出这种观点,如周作人在其文《死法》中写道:“吞金喝盐卤呢,都不免有点妇女子气。”可见周作人把自杀与女性气质联系在一起。陈平原编:《生生死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版,第177页。
    [1]Edited by Jeffrey R.Watt,from sin to insanity:suicide in early modern Europe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
    [2]英文代表作有:Michael MacDonald,Terence R.Murphy,Sleepless souls:suicide in early modern England,Oxford[England]:Clarendon Press;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Edited by Jeffrey R.Watt,From sin to insanity:suicide in early modern Europe,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Georges Minois,translated by Lydia G.Cochrane,History of suicide:voluntary death in Western culture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Morrissey,Susan K.,Suicide and the Body Politic in Imperial Russ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已经被译成中文的代表作有:伊琳娜·帕佩尔诺著,杜文娟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乔治·米诺瓦:《自杀的历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艾尔·艾佛瑞兹著,王庆蘋、华宇译:《野蛮的上帝:自杀的人文研究》,台湾心灵工坊,2005年12月版。
    [3]J.D.Douglas,the Social Meanings of Suicide,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p398.
    [4]Michael MacDonald,Terence R.Murphy,Sleepless souls:suicide in early modern England,Oxford[England]:Clarendon Press;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4.
    [5]承蒙章清老师在开题过程中给以指导,特此感谢。当时开题时,我说民国时期上海的有关自杀的调查统计特别全,而章老师认为“比较麻烦”,开始,我未能意识到“麻烦之处”,后来在写论文过程中才意识到章老师的指导所在,所以我研究自杀问题从文化角度入手。
    [6]本章在第三节第二段“史料选择”中有详述。
    [1]笔者曾经用关键词“自杀”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图书馆进行检索,粗略地认为,有关自杀的研究著作,大陆学术界有80多种,而美国学术界有2000余种,两相对比,有关自杀研究,中西方存在着很大差异。
    [2]Michael MacDonald,Terence R.Murphy,Sleepless souls:suicide in early modern England,Oxford[England]:Clarendon Press;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p2-3.
    [3]《报任少卿书》,《汉书·司马迁传》。
    [4]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淳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 管仲非仁者与》。
    [1]自从鲁迅先生写了小说《祝福》后,其女主人公祥林嫂就成了一切受压迫女性的代名词,正如女性史学家高彦颐所说,所有受害妇女的特征都可以在祥林嫂身上找到:她被像商品一样卖掉,被以其丈夫的名字相称,没有独立的人格,最可悲的是,她被其压迫者的意识形态侵染太深,以至于总是责备自己的命不好。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页。
    [2]林语堂:《女性人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女人在中国曾否真受过压迫?”这个问题经常盘恒于林语堂的脑际,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女人不是那么容易受人压迫的女性”,“凡较能熟悉中国人民生活者,则尤能确信所谓压迫妇女乃为西方的一种独断的批判,非产生于了解中国生活者之知识。”所谓“被压迫女性”这个名词,“决不能适用于中国的母亲身份和家庭中至高之主脑”,第10-12页。
    [3]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9页。
    [4]台湾学者王汎森在他的一篇颇有影响力的文章《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中,认为:“我们对百年来的历史知道得太熟了,所以我们已逐渐失去对所研究问题的新鲜感,需要‘去熟悉化'(defamiliarized),才能对这一段历史产生比较新的了解。”这一观点给笔者很多启发并借用。
    [5]Ropp,Paul S.,Passionate women:Female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a,NANNU-Men,Women & Gender in Early & Imperial China,Vol.3,No.1,2000.
    [1]吉达·勒纳著,蔡一平译:《多数群体寻找她们的过去——妇女史的挑战》,《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4期。
    [2]周华山:《无父无夫的过渡》,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339页。
    [3]有关社会史、妇女史和社会性别史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参考Louise A.Tilly,Gender,Women's History,and Social History,Social Science History,Vol.13,No.4.(winter,1989),pp.439-462.
    [4]有关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参考Lynn Hunt,"The Challenge of Gender.Deconstruction of Categories and Re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s in Gender History," in Hans Medick and Anne-Charlott Trepp,Geschlectergeschiehte und Allgemeine Geschichte:Herausforderungen und Perspektiven(G(o|¨)ttingen:Wallstein Verlag),1998,pp.59-97.
    [5]薄洁萍:《社会性别与西方妇女史研究》,《光明日报》2002年8月27日,理论版。
    [1]Ludmilla Jordanova,,Gender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Britis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Vol.26,1993,p.474。
    [2]Joy Parr,Gender History and Historical Practice,the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Vol.76,1995,p.362.
    [3]Sylvia D.Hoffert,A History of Gender in America:Essays.Documents.and Articles.Prentice Hall,2003,p.9.
    [4]早期妇女史研究主要追寻被遮蔽的女性历史,“妇女能不能发声?”广为讨论,但是这样的妇女史观被讽刺为“添加妇女”或“加点妇女搅匀”。参见:Louise A.Tilly,Gender,Women's History,and Social History,Social Science History,Vol.13,No.4.(Winter,1989),pp.439-462.“分离领域”指的是把妇女史研究与主流史学相互区别开来,这样的分离领域使得妇女史成为形成专门的女权主义“她史”(hertory)的最佳机会,那些坚持女权主义妇女史的学者认为,如果转变为社会性别史,那么就会导致妇女的再次边缘化。主张妇女史转变为社会性别史的学者认为,妇女史研究并没有产生一个妇女史倡导者所希望的新的“宏大叙事”和单独“她史”,而仍然是一种剩余下来的历史。反倒是如今有些妇女史家提出了社会结构的“性别化”,或者提出了不平等的性别权力。这种语言的创造,表明了妇女史家的分析早已意识到要把妇女的地位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来思考。而社会性别史家坚持声称就是把这种隐晦变得透明,它绝不是借巢生蛋(not a cucioo in the nest)。各种争论参考:June Purvis and Amanda Weatherill,Playing the Gender History Game:A Reply to Penelope J.Corfield,Rethingking History,Vol.3 No.3,1999,pp.333-338;Penelope J.Corfield,From Women's Hisory to Gender Hisory:A Reply to 'Playing the Gender History Game',Rethingking History,Vol.3No.3,1999,pp.339-341.
    [1]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版,第28页。
    [1]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7页。
    [2]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投海而死的奇女子:余美颜。第二章,愤世投江的女学生:杨家庆。第三章:溺死浦江的伤心女:吴和翠。第四章,投镇海洋面的郑杏娟。第五章,被压迫的妓女纷纷自杀:服鸦片跳楼。第六章,二个同时服毒的舞女:黄凤根、梅英。第七章,酸学究迫死新女性。第八章,被讥投浦而死的林凤成。第九章,被调戏被诱奸的女子自尽寻死。第十章,为什么女子多趋于自杀。第十一章。怎样挽救女子自杀的危机。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目录”。
    [1]陈碧云:《妇女自杀问题之检讨》,《东方杂志》,1936年第33卷第11号。
    [1]李剑华:《自杀问题之社会学的研究》(下),《中央日报》,1935年4月10日,第3张第2版。
    [2]笔者没有看到该篇硕士论文的原文,参考了李良玉:《李良玉历史研究与教育文选》,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228-229页。
    [3]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晚清女学中的满汉矛盾——惠兴自杀事件解读》,第223-256页;《从新闻到小说——胡仿兰一案探析》,第257-285页。
    [4]这篇文章还见于香港杂志《二十一世纪》,2000年第12期,第108-116页。
    [5]黄东兰主编:《身体·心性·权力》,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6]据孙江老师说,这篇文章是作者博士论文的一部分,该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她先出版专著然 后再写出博士论文。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题名为《自杀时代的来临?——“五四”以来知识群体的激烈行为与价值选择》,可是,不知何故,迟迟未出版。
    [1]海青:《伤逝:对民国初年新女性形象的一种解读》,杨念群:《新史学(第一卷):感觉·图像·叙事》,中华书局2007年4月版,第111页。
    [2]《无奈与抗拒:20-30年代上海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忻平,《学术月刊》,1998年第12期),这篇文章显然是从作者的著作《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第554-563页)中析出的。
    [1]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2]李咏仪:《明代妇女自杀——伦理学研究的进路》,《中外医学哲学》,2001年第3卷第2期。
    [3]P.M.YAP,Suicide in Hong Ko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ttempted suicide,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58.
    [1]#12
    [2]俞长根:《阮玲玉与电影<阮玲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2002年第15辑。
    [3]Di Stefania Stafutti,the Perception of Privacy:the Case of Ruan Lingyu,Kervan-Rivista Internazionale di studii afroasiatici,n.2-luglio 2005,pp113-121.
    [4]1.Ropp,Paul S.,Passionate women:Female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a,pp.3-21;2.Carlitz,Katherine,The daughter,the singing-girl,and the seduction of suicide,pp.22-46;3.Theiss,Janet,Managing martyrdom:female suicide and statecraft in mid-Qing China,pp.47-76;4.Zampedni,Paola,Untamed hearts:Eros and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fiction,pp.77-104;5.Fong,Grace S.,Signifying bodies: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uicide writings by women in Ming-Qing China,pp.105-142.后来这些论文被编辑一起出版成书。见 Paul S.Ropp,Paola Zamperini,and Harriet T.Zumdorfer,Passionate women:Female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a.Leiden,Boston:Brill,2001.
    [1]Yuan-huei Lin,The Weight of MT.T'AI:Patterns of suicid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Dissertation,1990.
    [2]Weijing Lu,True To Their Word:The Faithful Maiden cult in China(1650-185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issertation,2001.
    [3]柯必德(Carroll,Peter J)是美国西北大学助教授,2007春天有幸认识他,他告诉我,他目前的研究论题是《自杀与中国现代社会的争论,1900-1949》(Suicide,Modernity,and Imagining Society in China,1900-1949)。
    [1]Bryna Goodman,The new woman commits suicide:The Press,Cultural,Memory,and the New Republic,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Vol.64,No.1,2005.
    [2]Bryna Goodman,What is the correct and modern emotion? The Ma Zhenghua case in Shanghai media Discussion,现代中国都市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论文集,2005年12月提交论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另见,Bryna Goodman,Appealing to the Public:Newspaper Presentation and Adjudication of Emotion,Twentieth-Century China,Vol.31,No.2,2006.又见,顾德曼(Bryna Goodman)在台湾中研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演讲《向公众呼吁:1920年代中国报纸对情感的展示与评判》,《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6年第14期,第179-204页;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95-223页。
    [3]Peter J.Carroll,Fate-bound Mandarin Ducks: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Fashions" for suicide in 1931Suzhou,Twentieth-Century China,Vol.31,No.2,2006.
    [4]Margery Wolf,Women and Suicide in China,Women and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1]Roxane Witke,Mao Tse-tung,Women and Suicide in the May Fourth Era,The China Quarterly,No.31,1967.
    [2]Wu Fei,Elegy for luck Suicide in a county of north China,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论文,2004年9月15日。
    [3]这在吴飞的另一篇文章中再次得到体现。Wu fei,“Gambling for Qi”:Suicide and Family Politics in a Rural North China county,the China Journal,No.54,July 2005.
    [4]曹树基先生新近的一篇学术评论在谈到如何写硕博论文方面给笔者诸多启迪,参见曹树基:《学位论文的性质、内容和形式》,《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
    [1]这部分档案原件保存在华盛顿国家图书馆,藏于军事档案部;还有一部分属于私人收藏,为魏罗拜(Charles Andrew Willoughby)将军所有。关于这部分档案的流传是一波三折。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本来就在该巡捕房占有势力的日本人驱逐了英美等敌国势力,掌握了全权,该档案得以继续保存并补充,直到日本投降,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接收了该档案。像日本人一样,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有自己的情报档案系统,所以接收的该档案大部分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1949年春,解放军逼近上海,驻沪美国军事清报人员考虑到以英文为主要内容的该档案的重要性,便以美国战略情报局及个人的名义与国民党政府商议,获准当时驻青岛的美国海军第7舰队暂时接收该档案,并负责转运到安全地带。在上海装美国船走跳(翘)板时掉了几箱或若干在黄浦江中,也无人打捞。运往日本途中又遭遇台风,损失了一部分,最后终于到了美国,被中央情报局(战略情报局的后身)接收。参见房建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特别部档案(1894-1943)简介》,《档案春秋》,2005年第5期。
    [2]这部分档案大都是一些来往公函和文书,一些是有限的政府报告和地方维持会的调查,但是对笔者来说非常重要。
    [1]1927年南京政权建立后,上海正式设置特别市,政府机构设置规范,政权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市政府及所属机关形成了大量档案,但因抗日战争爆发市政府西撤,大部分档案被迫销毁,其余随政府撤往内地,辗转流散,损失严重,最后剩下几百卷档案,因其曾留在重庆保管,故被称为“留渝”档案。市政府档案如此,其他各机关档案命运也差不多。因此,1927年至1937年期间上海政府机关档案,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不全。参见史梅定:《近代上海历史档案的概貌和开放利用》,《档案与史学》,1995年第6期。
    [2]有限的基本索引如《申报索引》不仅时间不全,只有20年代的几本,更主要把我需要的材料省略了,所以我还得亲自翻阅从1927年到1937年的全部内容,其实在翻阅过程中,虽然十分辛苦,但是,我翻阅的过程和感受,也是史料建构的一部分。
    [3]安克强认为,贺萧的《危险的愉悦》一书是在对民国时代的作家和文人学士所作的有关卖淫的陈述进行研究,而不是试图提供一部有关这种现象的社会史。对于他来说,把一种漫谈式的“陈述”——中国作者在这里对卖淫所作的就是这种陈述——与一种经过构思的运用于所有历史文献的“陈述”区别开采,似乎还是很有必要的。他强调:必须尽可能地把研究工作建立在一种周密的比较研究和对档案资料的分析上。 最后他认为由于全部依靠二手资料,这位历史学家正在冒着把一种最终只不过是有关卖淫的“漫谈”误认为是原始资料的风险。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3页,“导言”。
    [1]《罗志希先生: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与方法》,引论,第15-16页。郭廷以:《近代中国史》,商务印书馆,1930年8月版。
    [2]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3页。
    [1]陈平原:《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版。Ye Xiaoqing,he Dianshizhai Pictorial:Shanghai Urban Life,1884-1898,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3.
    [2]“映现”的观点认为,图像忠实地捕捉历史的一瞬间,所以它可以帮助我们展现文字史料所无法呈现的过去:“再现”的观点认为,上述的看法忽略了,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并非中立性的,涉及观看的角度与选择。图像与其说是像镜子那样反映现实,毋宁视之为一种文化产品,而来探讨此一产品如何被生产、销售与消费的过程(如何表述与被观看),从而解读其文化符码与象征意涵。黄克武:《导论:映现抑或再现?——视觉史料与历史书写》,黄克武主编:《画中有话:近代中国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3年2月版,导论ⅳ-ⅴ。
    [3]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43页。
    [4]此书法文名为:Historie de la Sexualite;英文名为:The History of Sexuality,Sexuality在中译本中翻译成“性经验”,笔者以为并不准确,让人只能从生理意义上理解,而福柯的观点是要从社会意义上理解的。此书其实就是社会性别研究,在法语中sexe或者Sexualite比genre更常用。福柯用Sexualite,旨在阐释社会性别文化建构,所以,Sexuality可以翻译成“性态”、“性属”或者直接翻译成“性”。可以参考:Kathleen Canning,Gender History:Meanings,Methods,and metanarratives,Gender history in practice: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bodies,class,and citizenship,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pp.4-5.
    [1]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10月版,第68-76页。
    [2]Bazilli,S.(ed.),Putting Women on the Agenda,Ravan Press,1991,pp.20-21.
    [3]因为社会性别作为表达权力的一个方面,斯科特提示,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关系实际上被权力关系构造起来,性别化的语言用在权力关系的表现上、权力关系上的象征意义上。参见Joan W.Scott,Gend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1,No.5,1986.
    [4]Joan W.Scott,Gend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1,No.5,1986,p.1067.
    [5]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4,11-12页。
    [6]权力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福柯把社会比喻成“监狱网络”,人们处于被监视状态,和自我监视状态。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第68-76页。
    [1]牟正蕴:《解构“妇女”:旧词新论》,《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王政:《美国女权主义对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新角度》,鲍晓兰:《西方女权主义研究评介》,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5年5月版,第259-276页。
    [1]《中国妇女与社会性别学五人谈》,杜芳琴 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6页。
    [2]牟正蕴:《解构“妇女”:旧词新论》,《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8年第6期。
    [3]牟正蕴:《解构“妇女”:旧词新论》,《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8年第6期。
    [4]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中文版序”。
    [1]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49页。
    [2]韩贺南、张健主编:《女性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46页。
    [3]这里笔者所指的“西方学术界”是指欧美学术界,尤其是指美国的学术界,在美国的学术界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那些从事研究的学者来自于跨区域,这使得在美国学术界具有国际性的一面。
    [4]李霞:《平等权、社会性别女权主义的理论路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5]盖尔·鲁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参见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第21-81页。
    [6]琼·凯利-加多:《性别的社会关系:妇女史在方法论上的含义》,参见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第82-100页。
    [7]Louise A.Tilly,Gender,Women's history,and Social History,Social Science History,Vol.13,No.4,1989.
    [1]Joan W.Scott,Gend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1,No.5,1986.中文版见琼·W·斯科特:《性别:历史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参见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7年5月版,第151-176页。但是这篇翻译文章错误较多,关键词翻译不准确,有的还与原意相悖。
    [2]2007年7月30日至8月21日,笔者参加了复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学博士课程班,该课程由王政教授主讲社会性别与历史,课程完毕之后,收获甚多,本文许多理论观点来自于该课,或者受该课启发。
    [3]为何如此,存有多方面原因,上文已经叙述一部分,这里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性别理论是女权主义众多理论中的一种,女权主义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因而导致了不同的妇女史家不同的理论视角,继而出现了不同的实践结果。
    [1]杜芳琴:《妇女/社会性别史对史学的挑战与贡献》,《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2]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基本上这一时期的成果,其中美国学者贺萧的《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一书据其自称受到了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有关此分析还可以参考: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密歇根大学博士张颖目前从事男性历史研究,通过其作的报告《男性史:导论》(Men's History:An Introduction),笔者粗略地了解到目前西方男性研究的概况。
    [4]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3页。
    [5]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页。
    [1]杜芳琴著:《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99页。
    [1]刘宁,刘晓丽:《从妇女研究到性别研究——李小江教授访谈录》,《晋阳学刊》,2007年第6期。
    [1]王建中:《性别视角与历史研究》,《光明日报》,2005年4月1日,理论版。
    [1]据生物学家发现,动物界也存在着自杀现象,比如产于南美的一种大蜥蜴,当它被捕的时候,它总是拼命的想逃走,等到它感到已经不能逃走的时候,它便突然伏地不动了,原来它自杀了。如何自杀呢,据波尔巴基的研究,原来是它自己体内分泌的一种毒素把自己杀死的。《新生》,1935年第2卷第19期。动物界还有其他的鼠类、野象、牛、昆虫等动物会自杀;除动物外,毛里求斯有一种自杀树,树龄可达百年。但这种树到临死时,会在一天之内把树叶、花朵全部抖落地上,然后干枯死去。参见何兆雄:《自杀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39-40页。
    [2]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9页。
    [3]朱江玮:《<史记>所记自杀现象初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卷第4期。
    [4]《史记·周本纪》
    [5]《史记·赵世家》
    [1]陈东原:《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39页。
    [2]转引自伊沛霞,胡志宏译:《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5页。
    [3]目前《古今图书集成》已经数字化,可以从网上检索全文:http://192.192.13.178/book/index.htm。
    [4]张涛:《被肯定的否定——从<清史稿·列女传>中的妇女自杀现象看清代妇女境遇》,《清史研究》,2001年第3期。
    [5]《烈女在上海》,上海通社编辑:《上海研究资料续集》(民国丛书),上海书店,1993年版,第605页。
    [6]柯丽得(Katherine Carlitz):《民国时期的烈女和节妇:国民党的工具》,“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 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4年6月16日在复旦大学召开。
    [1]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273页。
    [2]民国时期有位学者认为,自杀者的遗言遗书,也未必就一定可靠,因为自杀者不但常有不肯吐露其真情,不欲世人知其实际的原因,而且大多还有一种“自尊心”,明明是为了经济困难、失恋、考试不合格、或被责等而自杀,他却要“说是因为久恋这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红尘俗世里,也无可取,故将赴那永远自由的天国,这种的宗教的或哲学的口气来,而且虽一样说是原因,也并不是都简简单单的,有时还有好几种的原因相牵连结合着”。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41-43页。
    [3]毛起鵕:《社会统计大纲》,黎明书局发行,1933年版,第395-396页。
    [1]毛起鵕:《社会统计大纲》,黎明书局发行,1933年版,第395-396页。
    [2]梁振贤:《自杀统计之研究》,《统计月报》,1929年第1卷第9期。
    [3]广州市政府对1928年、1929年的市民自杀进行了统计,广州特别市政府统计股编印:《广州市近两年来自杀统计》,1930年印行。中国第一个自杀的社会调查是加姆布尔·伯奇斯(Gamble Burges)1921年对北京的调查。《中华医学杂志》于1918年有一些医院的零星报导,但缺乏人口背景。何兆雄:《自杀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69页。
    [4]《社会病态统计》,《社会月刊》,1928年第1卷第1号。
    [5]《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自杀统计事》,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U1-3-3341。租界当局试图考察自杀与犯罪的关系,所以,对于自杀问题十分重视。《Request for statistics re suicidesin Shanghai》,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U1-3-3341。
    [6]《社会半月刊》继承了《社会月刊》,由上海市社会局创办,因1932年“九·一八”事变,导致承印和发行《社会月刊》的商务印书馆被毁,该刊也被迫停止出版。直到2年半后,在1934年9月,上海市社会局重新创办一份刊物,名为《社会半月刊》,研究社会问题和发布社会调查。这两份刊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吴醒亚:《发刊词》,《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1期。
    [7]这些统计数据在国民政府每年出版的《内政年鉴》上公布。这些数据又见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商务印书馆,1936年5月版,第360-370页。
    [8]可以参见导论相关内容。
    [1]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30页。
    [2]麟伯:《中国四大都市自杀性比例》,《清华周刊》,1932年第38卷第1期,第31页。
    [3]麟伯:《中国四大都市自杀性比例》,《清华周刊》,1932年第38卷第1期,第32页。
    [4]自杀率是指自杀数与人口数的比例。现在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以每十万人口的自杀数为标准。
    [5]特别自杀率是指无论依某年龄级、某种职业、男或女等等为研究对象,他们的自杀数对于这些人口的比例。现在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以每十万人口的的自杀数为标准。梁振贤:《自杀统计之研究》,《统计月报》,1929年第1卷第9期。
    [6]可以参考陆东野:《关于防止自杀恶风之商榷》,《社会半月刊》,1935年第1卷第19期。
    [1]性别比是指每100男子之女子人数。
    [2]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第122-123页。
    [3]1929年大约是10个男性自杀,就有16个女性自杀,参见Bryna Goodman.The New Woman Commits suicide:The Press,Cultural Memory,and the New Republic,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No.1,2005.
    [1]吴至信:《八百件自杀案分析》,《社会研究》,1937年第1卷第3期。
    [2]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127页。
    [3]日本的剖腹是最痛苦的,痛苦程度◆◆◆◆◆,然而致死程度却是◆◆◇◇◇,剖腹自杀与日本的军国主义文化有关,参见张朝阳编著:《人类自杀史》,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261页;另外,个别自杀者为了表示某种狂热的决心,也采取痛苦程度比较高的自杀方式,引起其他人的关注,比如古罗马时代有一名女子吞烧至红热的煤来葬送自己的生命;较近还有投身于旋转的锯齿上面,以白热火棒等等自杀方式,邬曦:《离奇的自杀》,《永安月刊》,1941年第29期。
    [1]根据石涵泽在上海的调杏,上海的40件服毒自杀案中,所用之毒药及人数,百分比如下:资料来源: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88-89页。
    [2]《社会病态统计》,《社会月刊》,1929年第1卷第6号。
    [3]在上海诸多流行事件中,自杀只是其中一种,上海的口头语“兴兴轰轰”也可以说明上海人对于流行性事件的敏感度。一位作家认为:在中国没有比“上海人”更“兴兴轰轰”的了。从前上海报纸的本市新闻多的是“自杀”消息,男则壮志未酬,女则香消玉殒,吞金、吞鸦片、吞来沙尔,这些决定告别上海的上海人……,而是想兴兴轰轰实在兴轰不下去,才一了百了。如果灌肠洗胃救过来,养息十天半月,……再投入整个儿的兴兴轰轰之中,不是天无绝人之路而是当时的路还没有真绝。参见,木心:《上海赋》,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29-130页;陈子善编:《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9-20页。
    [4]辣手:《上海问题:(一)自杀问题》,《上海青年》,1930年第30卷第34期。
    [5]《华年如此,何必付与清流》,《申报》,1928年8月25日,第15版。
    [1]杨志一:《自杀之背景》,《幸福三日刊》,1928年8月11日,第1版。
    [2]此时来到上海的女性大多已经天足,出外已经没有身体上的不便,她们的自杀方式与传统的女性“跳井、悬梁、自刎”不同。投黄浦江一方面说明自杀的暗示性,另一方面也证明时代的变迁,这种方法成了新的自杀利器。《自杀利器之变迁》,《北洋画报》,1931年第13卷第636期。
    [3]《染毒自杀之惨剧:眠花宿柳之下场,梅毒害人之一斑》,《申报》,1928年8月26日,第15版。
    [4]《社会局呈市府原文》,《民国日报》,1928年8月10日,第4张第2版。
    [1]《本市社会局吴局长发表防止自杀意见》,《申报》,1935年6月9日,第11版。
    [2]《社会局禁止排演自杀新剧》,《申报》,1928年8月18日,第15版。
    [3]王开林:《民国时期女性之生命如歌》,岳麓书社,2004年1月版,第182页。在《读书生活》上,一位叫叶小秋的女士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其编辑以其为例,告诫其他女子不可如此,并作了分析。《不能跟阮玲玉走:答叶小秋女士》,《读书生活》,1935年第1期第11卷。
    [4]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129页。
    [1]听潮声著:《海上百大风流案》,上海华生书店,1930年4月版,第60页。
    [2]关于上海的地理情况,可以参考王孝俭:《上海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概述”。
    [3]据报纸上报道,上海有时候一天跳黄浦的人达到了七八个,有人就开玩笑说这种新闻看不胜看,成了家常便饭。谈到这班“黄浦同志”为何这么喜欢跳黄浦呢,他认为“大概上海的潮流如此,好像跳舞场和理发所的潮流,算是时髦出风头”。江柳声:《各界对于投浦自尽的妙论》,《申报》,1928年8月15日,第21版。又见张振之:《目前中国社会的病态》,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83页。《谈自杀》,《北洋画报》,1932年第14卷第769期。有人开玩笑说可以组织“黄浦同志会”。钧徒:‘黄浦同志会》,《龙报》,1928年8月5日,第2版。
    [1]林语堂:《上海之歌》,《论语》,1933年第19期。又见陈子善编:《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4-5页。
    [1]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98-99页。
    [1]有一则笑话反映了这种自杀流行的特点。甲:为什么现代一般青年都喜欢自杀?乙:因为他们喜欢报馆里的编辑先生缺乏新闻材料的缘故。汤相伊:《说说笑笑:自杀的原因》,《民众生活》,1930年,第1卷第18期。
    [1]爱理斯统计了英国1858年的自杀者与1890年的自杀方法,并把它们做了对比:资料来源:味辛:《女性与自杀》,《妇女杂志》,1922年第8卷第2号
    [2]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99页。
    [1]《一男子跳楼死》,《申报》,1931年6月17日,第15版;《无名男子跳楼自杀》,1932年9月30日,第15版;《杨兆松跳楼自杀殒命》,《申报》,1935年7月16日,第13版。
    [2]据装潢精美的“大世界”现经理说,过去“大世界”顶楼有块地方,常有赌徒寻短见。见布朗宁:《哈哈镜中德逸事》,第25页。转引自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02页。
    [1]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65-66页。
    [2]朱锡昌:《青年底烦闷与娱乐》,《民国日报》,1920年5月5日,第13版。
    [3]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67页。
    [1]《唱戏走板被辱,女伶厌世自杀》,《申报》,1934年12月12日,第15版。
    [2]李剑华:《自杀问题之社会学的研究》(下),《中央日报》,1935年4月10日,第3张第2版。
    [3]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版。
    [1]微知:《佐分利自杀与日本人的自杀方法》,《东方杂志》,1929年第26卷第23号。
    [2]《青年男女旅馆自杀》,《申报》,1934年5月26日,第15版。
    [3]陆东野:《自杀原因的探讨》,《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9、10期。
    [1]《农村破产谋生不得,柳絮客夫妇投浦》,《申报》,1934年7月1日,第15版。
    [2]《同命鸳鸯,一死一生》,《申报》,1928年11月22日,第15版。
    [3]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121-122页.
    [4]《社会病态统计》,《社会月刊》,1930年第2卷第1号。
    [1]《秦理君夫人子女仰药同殉》,《申报》,1934年5月7日,第10版。
    [2]《社会病态统计》,《社会月刊》,1930年第2卷第7号。
    [3]《失业日久无力生活全家八口服毒》,《申报》,1935年6月1日,第16版;《气绝人寰不忍读,全家服毒哀史》,《申报》,1935年6月2日,第30版;《全家服毒案,岳霖被控教唆罪》,《申报》,1935年6月12日,第10版。
    [1]结盟自杀最多者,在上海并不典型,最典型者莫如福建惠安,该处有妇女结盟自杀的报道。如:福建惠安县北门外,有潘姓7姐妹与陈姓2姐妹共9人,在1934年6月21日,互缚一起,投水赴死,她们年龄仅13到19岁;福建惠安辋川乡少妇7人,在1935年9月13日同盟自杀,7人均姓任,其中6个均新嫁妇,另一则童养媳,年龄均在二十岁左右。前者见《惠安少女九人结盟自杀详情》,《大公报》,1934年7月1日,第5版;后者见《七个少妇同盟自杀》,《小晨报》,1935年9月21日,第1版。
    [2]《双双投浦》,《申报》,1929年9月30日,第15版。
    [3]严芙孙:《自杀会》,《社会之花》,1924年第1卷第1期。
    [4]《妇人服毒图尽》,《申报》,1928年3月1日,第15版。
    [5]《女孩气愤图尽》,《申报》,1929年2月21日,第15版。
    [1]《妇人含冤自杀》,《申报》,1935年5月24日,第12版。
    [2]《丈夫疑心,少妇自杀》,《时事新报》,1931年5月28日,第3张第4版。
    [1]麟伯:《中国四大都市自杀性比例》,《清华周刊》,1932年第38卷第1期,第31页。
    [2]《孀妇被无赖诱惑,心伤投浦自尽》,《申报》,1930年7月18日,第16版。
    [3]《被诱成奸忿而自缢(失身……丧财……结果一死)》,《申报》,1928年5月7日,第15版。
    [1]《妇人投河不死,攫利刃自刎》,《申报》,1930年7月17日,第15版。
    [2]周天籁:《亭子间嫂嫂》,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前言”。
    [3]《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关于迁送迷路被害妇女和自杀未遂同乡回籍问题的涵》,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Q117-5-212。
    [4]《女学生蹈海:为爱国而牺牲性命》,《申报》,1931年8月12日,第15版。
    [1]费云:《未死的我——自杀的经验》,《西风》,1939年第31期。
    [1]Lawrence Stone,The Revival of Narrative:Reflections on a New Old History,Past and Present,(November 1979),No.85
    [2]20世纪中叶以来,“全面史”一直是西方社会史学者追求的目标,所谓“全面”是指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1]白吉尔,张富强、许世芬译:《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
    [2]白吉尔,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57页。
    [1]鼎鼎:《上海人的两性生活》,《上海周报》,1933年第1卷第17期。
    [1]于醒民,唐继无:《上海:近代化的早产儿》,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版,第155页。
    [2]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3]《论自由婚》,《上海报》,1930年6月7日,第1版。
    [1]严独鹤:《恋爱之镜》,《红杂志》,1922年第16期。
    [1]刘晓山:《民国大案要案秘情大曝光》,团结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282页。
    [2]汤文海:《黄慧如、陆根荣在苏州》,《苏州杂志》,1999年第6期。
    [3]还有一说是这样的:黄慧如在船上产子,后因失血过多,再加上刺激过甚,又遇上狂风恶浪,黄慧如突然昏晕。医生急忙抢救,但已无济于事。下午4点多的时候,黄慧如命归黄泉。张建安:《民国大案》,群众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27页。
    [1]刘英:《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4页。
    [2]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正中书局印行,1937年1月版,第944页。
    [3]《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7页。
    [4]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印行,1933年3月版,第72页。
    [1]《北平桃色案的分析》,《中国社会》,1935年第2卷第2期。
    [2]林郁沁:《30年代北平的大众文化与媒体炒作——关于刘景桂情杀案》,陈平原主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69-284页。
    [3]比如:《关于阮玲玉之自杀与刘景桂之杀人》,《阮玲玉自杀与滕爽被杀》,《刘景桂杀人与阮玲玉自杀》,《妇女共鸣》,1935年第4卷第4期。
    [1]刘根我:《四角恋爱史》,《申报》,1928年7月1日,第22版。
    [2]刘根我:《四角恋爱史续》,《申报》,1928年7月10日,第21版。
    [1]《内政年鉴》,1931年、1932年、1933年,虽然这些数据不准确,但是代表了一种趋势。
    [2]阿英:《致死者——记忆艾霞的死》,《阿英全集》(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62页。
    [3]《艾霞临终遗言》,《时事新报》,1934年2月17日,第3张第4版。
    [4]《时事新报》为了纪念她,特别把几篇关于她的文字集合在一起,出了专号,以表示大众对她的哀思。编者:《悼艾霞女士》,《时事新报》,1934年2月17日,第3张第4版。
    [1]宗汉:《恋爱至上的屈死》,《新生》,1935年第2卷第21期。
    [2]《顾明道著长篇战事哀情说部<芳草天涯>广告》,《申报》,1930年2月14日,第17版。
    [3]刘志琴等:《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415页。
    [4]这些文章主要有:《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赵女士的人格问题》、《婚姻问题敬告男女青年》、《女子自立问题》、《“社会万恶”与赵女士》、《非自杀》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毛泽东:《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414页。
    [2]《强迫成婚少女投河》,《申报》,1929年9月1日,第19版。
    [3]《通婚姻不自由,吞生烟毙命》,《申报》,1930年7月8日,第16版。
    [1]《不自由婚姻之绝命词》,《申报》,1930年3月5日,第15版。
    [2]其它两多是银钱业机关多和旅馆多。《上海三多》,《华年周刊》,1934年第3卷第8期。
    [1]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114页。
    [2]徐文阑:《解决自由恋爱》,《幸福三日刊》,1928年第1卷。
    [3]《自杀与奋斗:大众生活的呼声》,出版社不详,1937年7月版,第75页。
    [4]茅盾:《回忆录一集》,《茅盾全集》(第3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383页。
    [1]师陀:《归鸟》,《芦焚短篇小说选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82页。
    [2]钱杏邨:《“野祭”》,《太阳月刊》,1928年第2期。
    [3]茅盾:《自杀》,《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9期。
    [1]宗汉:《恋爱至上的屈死》,《新生》,1935年第2卷第21期。
    [2]周子平:《失恋自杀》,《新人周刊》,1935年第1卷第39期。
    [1]《马振华哀史》,上海群友出版社,1928年3月版,第19-20页。
    [2]陈大凡:《马案采访经过》,张碧梧:《马振华哀史》,华合出版社,1928年5月版,第26-27页。
    [1]《时报·新光》,1928年第268期。
    [2]《女尸旁百余封信》,《时报》,1928年3月18日,第6版;《情死,为了隔壁男子》,《时报》,1928年3月20日,第6版;《浦江女尸》,《时事新报》,1928年3月18日,第3张第2版:《马振华因失恋自杀》,《时事新报》,1928年3月19日,第3张第2版;《情网中之俘虏,汪世昌殉情未果》,《时事新报》,1928年3月20日,第3张第2版。
    [3]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8-10页。
    [4]张碧梧:《马振华哀史》,华合出版社,1928年5月版,“编辑者言”。编辑在马振华去世后,得到了两幅画的照片,据“编辑者言”中说,该画来自于大中华百合公司,是由马振华的父亲所赠,并说马案发生以还,从未述及马女士善作画,但是从这两幅画可以看出画笔极为老练。马振华的两幅遗画见第8页。
    [5]《马振华传略》,张碧梧:《马振华哀史》,华合出版社,1928年5月版,第2页。
    [1]《汪世昌身世》,张碧梧:《马振华哀史》,华合出版社,1928年5月版,第3-5页。
    [2]《马振华哀史》,上海群友出版社,1928年3月版,第11页。
    [3]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4页。
    [4]编者:《关于马汪事件》,《新女性》,1928年第3卷第4期。
    [5]《马振华哀史》,上海群友出版社,1928年3月版,第12页。
    [1]《周师长作伐成功》,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6页。
    [2]《马振华哀史》,上海群友出版社,1928年3月版,第13页。
    [3]《马女士自杀原因》,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6页。
    [4]《马振华哀史》,上海群友出版社,1928年3月版,第13页。
    [5]《马女士自杀原因》,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6页。
    [1]《变相的阎瑞生》,《坦途》,1928年第11期。
    [2]见《马振华之血书盟誓》影印件,《马振华哀史》,上海群友出版社,1928年3月版,第16页。全文为:马振华以贞洁闺女资格与汪世昌先生订百年之好,如非真真完璧,先前曾已失洁,及婚后若有变心者,决不善终,死无葬身之地。此誓。中华民国1928年3月14日,马振华。
    [3]《马女士自杀原因》,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7-8页。
    [1]《汪世昌之自供语》,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10页。
    [2]《马炎文勉认其婿》,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10页。
    [3]《马女士出殡一瞥》,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11页。
    [4]《汪世昌临行数言》,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第11页。
    [5]《汪世昌厚颜会沪》,《申报》1928年7月26日,第15版。
    [1]有关医学方面参考了张敏杰:《贞操观》,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125-128页。
    [1]《妇女病:处女膜问题》,《长寿》,1933年第45期,第30页。
    [2]穆因:《处女与处女膜》,《长寿》,1934年第100期,第394页。
    [3]绍衡:《妇女病:关于处女膜之答题》,《长寿》,1933年第61期,第86页。
    [4]一定:《贞操用具(上)》,《长寿》,1934年第126期,第201页。
    [5]一定:《贞操用具(上、下)》,《长寿》,1934年第127期,第207页。
    [6]凉月:《谈话:处女问题》,《长寿》,1933年第35期,第140页。
    [1]惜春生:《娶妻的研究》,《上海常识》,1928年第53期。
    [2]凉月:《谈话:处女问题》,《长寿》,1933年第35期,第140页。
    [3]《乳房能否辨别处女之贞淫》,《电声》,1938年,快乐周刊。
    [4]凌云:《上海之旅馆生活》,《旅行杂志》,1930年第4卷第1期。
    [1]阿玉:《拆穿“拆字”江湖术》,《上海生活》,1938年第7期。又见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132页。
    [2]茅盾:《茅盾全集·散文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367-368页。
    [1]编者:《关于马汪事件》,《新女性》,1928年第3卷第4期。
    [2]Janice Radway,Reading the Romance:Women,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4.
    [2]陈东原:《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18、145、177、241页。
    [1]呵梅:《前言》,《青年妇女》(马振华投江问题专号),1928年第19期。
    [2]《马振华的自杀》,章立凡选编:《章乃器文集·下卷·政论杂著编》,华夏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10-12页。
    [3]朱迪思·洛伯:《“黑夜与它的白天”:社会性别的社会建构》,余宁平,杜芳琴主编:《不守规矩的知识——妇女学的全球与区域视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80页。
    [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845页。
    [2]埃托奥、布里奇斯:《女性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36-237页。
    [1]弗朗西斯卡(Francesca Cancian)在一个关于美国爱情与性别的很有影响的研究中指出,伴随着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经济转移的过程中,人出现了两性的分化。妇女专长与爱情与照料他人,男子则专长于工作以及自我发展。她将这一过程称为“爱情的女性化”。Francesca Cancian,Love in America:Gender and Self-develop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p.15-6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78页。
    [3]周慧玲:《表演中国:女明星表演文化视觉政治,1910-1945》台北市麥田出版,2004年6月版,第82页。
    [1]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487页。
    [2]Henrietta Harrison,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1911-1929,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85.
    [3]Susan Glosser,Chinese Visions of Family and State,1915-195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pp.91-93.
    [4]李春南编:《上海生活》,建业广告图书社,1949年11月版,第46页。
    [1]王立民:《上海法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15-116页。
    [2]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第57页。
    [3]吴若华:《离婚》,《社会月刊》,1929年第1卷第1号。
    [4]史良:《史良自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3月版,第15页。
    [5]一则冠以标题为“好消息”的幽默笑话,反映了当时离婚率的居高不下:据可靠的统计,上海每天平均有20件的离婚案——这是很好的消息,因为从前我们总以为不止这些数目呢。郭建英绘 陈子善编:《摩登上海——30年代的洋场百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53页。
    [6]上海市政府秘书处:《上海市市政报告》(1932-1934),汉文正楷印书局,1936年版,第81-82页。
    [1]《形形色色之离婚事件》,《申报》,1930年5月18日,第15版。
    [2]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273页。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40页。
    [4]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483页。李长莉在其著作的第六章专门讨论了“台基、姘居之风与自主择偶观念”,第482-531页。
    [5]九君:《上海“小房子”的沧桑》,《上海生活》,1937年第1卷,第4期。又见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195-197页。又见《借小房子》,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9页。
    [6]鼎鼎:《上海人的两性生活》,《上海周报》,1933年第1卷第17期。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姨太太包小白脸的故事进行了几乎赤裸裸的色情描写。
    [1]湘雨:《阁楼十景》,《上海生活》,1938年第2卷第3期。又见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73-77页。
    [2]《男女各图自尽,先口角,继欲上吊,最后自刎》,《申报》,1928年7月27日,第15版。
    [3]《戏谑酿祸吞烟图尽》,《申报》,1928年8月13日,第15版。
    [4]《行凶后畏罪自杀》,《申报》,1935年1月10日,第12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3版,第1261页。
    [1]许窥豹:《我的上海生活》,《上海生活》,1926年第2期。
    [2]《野鸳鸯服毒》,《申报》,1929年11月29日,第15版。
    [3]何心如:《旅馆中的风流案》,《快活》,1922年第35期。
    [4]《妇人因奸情毕露,羞愤投河自杀》,《申报》,1933年10月17日,第12版。
    [5]《张达民诉阮玲玉唐季珊案昨友二特院开审,阮玲玉因病未到,张控侵占伪造文书及通奸等罪》,《申报》,1935年1月28日,第12版。
    [6]包天笑:《上海春秋》,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695页。
    [1]关于她的自杀原因,时人综合如下:1、惯演悲剧,造成了个悲剧的性格;2、张达民控她通奸及吞没存款,使她起了自杀的决心;3、平时没有意志坚决的朋友慰劝她,控案提发,如果有人调解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4、《新女性》一剧,十足能增加她自杀的经验;5、唐季珊待她未免太差了,假使唐季珊能处处待她体贴的话,死的勇气,丈夫的感情也可以消去她悲观的意志的,为什么我敢说唐君待她太差呢?因为当她临死的时候,竟会要求唐季珊一点安慰,其他也可想而知了;6、报章上对她攻击得太厉害了。郑朋祥:《阮玲玉自杀原因共有六端》,《电声》,1935年第4卷第11期。
    [1]Ivor Goodson,the Story of Life History:Origins of the Life History Method in Soci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Vol.1,No.2,2001.
    [2]Denzin,Norman K.,the Research Act: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Prentice Hall,January 1978.
    [3]J.Amos Hatch,Richard Wisniewski,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Falmer Press,1995,pp.1-4.
    [4]吴惠慈:《一个多次自杀生还者的自杀经验叙说》,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硕士论文,2004年1月,第89页。
    [1]伊琳娜著,杜文娟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37页。
    [2]Becker,H.S.,The Life History and the Scientific Mosaic,Sociological Work:Method and Substance,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70,pp.65-73.
    [1]夏明曦:《追忆阮玲玉——兼谈唐季珊》,《民国春秋》,1995年第1期。夏明曦,又名夏夜萤,据他的回忆,与阮玲玉有过一段短短的接触,写过《阮玲玉本事》。
    [2]蔡洪生:《阮玲玉传》,《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125页。
    [1]《阮玲玉自杀之前因后果》,《福尔摩斯》,1935年3月10,第2版。
    [2]查建瑜:《阮玲玉》,《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121页。
    [3]何可人:《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69页。
    [1]何可人:《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20页。
    [2]丁丁:《论阮玲玉之死》,《盛京时报》,1935年3月21日,第9版。
    [3]《唐季珊激昂情绪,为阮玲玉严重表白,对张达民决提起反诉》,《电声》,1935年第4卷第11期。
    [4]小郎:《大都会请阮玲玉揭幕经过》,《电声》,1935年第3卷第36期。
    [1]《关于阮玲玉之死的珍贵史料——摘自黎民伟日记》,《大众电影》,2003年第15期。
    [2]伊蔚:《阮玲玉自杀之透视》,《女声》,1935年第3卷第11期。
    [3]《阮玲玉作品年表(1927-1935)》,沈寂:《一代影星阮玲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版,第190-191页。
    [4]比如导演吴永刚想拍电影《神女》,他物色女主角想找阮玲玉,由于是第一次拍戏,他担心阮玲玉这位当红影星不会答应,当时心理也是忐忑不安,没想到阮玲玉一口就答应了,拍完之后,没想到使他一举成名,当时拍第一部戏就成名的导演毕竟凤毛麟角,当年他仅仅26岁。他认为阮玲玉“有着非常敏捷的感应力,如同一张感光最快的底片”,《纪念阮玲玉女士周年祭》,《联华画报(阮玲玉女士逝世周年纪念号)》,1936年第7卷第5期,第6页。
    [5]关锦鹏在1992年导演的《阮玲玉》一片中,把蔡楚生视为阮玲玉的第三个恋人,影片中认为由于蔡楚生无法和在农村的妻子离婚和同居的舞女离异,导致了阮玲玉对于感情的绝望,人生的失望,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联华电影公司的一些阮玲玉的同事后来回忆,认为阮玲玉与蔡楚生之间有恋情。据导演吴永刚回忆,阮玲玉死后,蔡楚生聆视着她的遗体,更有着不可对人言的深沉的隐痛,他暗自求吴永刚在为阮玲玉守灵时,剪下她的青丝一缕留作纪念,并嘱吴严守秘密。长期以来,吴永刚果守口如瓶,从不告人。后吴老晚年,觉这事早已事过境迁,才泄露了此段衷情!(转引自戴彦:《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阮玲玉》,东方出版社,2005年4月版。)曾经和阮玲玉共事过的演员黎莉莉在1982年撰写了一篇回忆中说:“在拍《新女性》时,阮玲玉喜欢唱《蓝天使》(美国影片)主题歌,她用英语再三地唱:“我再次堕落情网,我从来没有想这样做,我将怎么办呢?谁也不能帮助……”。当时,蔡楚生要黎好好陪陪阮玲玉,说否则“她会闷出病来”。当黎莉莉意识到她经常唱《蓝天使》主题歌的心情,已是她自杀以后的事。(黎莉莉:《一颗影星的陨落(忆阮玲玉)》,《戏剧电影报》,1982年19期。);1984年,蔡楚生导演离世以后,著名作家、电影界前辈柯灵先生在一次纪念中国电影大会上第一次公开披露了阮玲玉和导演蔡楚生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他说:“在《新女性》的合作过程中,这两位彼此倾心相许的艺术家,各自痛苦地扼杀了燃烧的热情,阮玲玉力图改变命运的努力落了空。要不然,这一幕悲剧也许可以避免。‘使君有妇'可能是蔡楚生自守的主要原因。”(柯灵:《从郑正秋到蔡楚生》,《柯灵文集》(第三卷),文汇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632页。)
    [6]蔡楚生在1932年拍了《粉红色的梦》,数度被左翼人士批判,被称为“粉红色导演”,他们认为“可惜舶来的味儿太多,现实的味儿太少”。席耐芳:《评《粉红色的梦》》,《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9月6日。
    [1]蔡洪生:《阮玲玉传》,《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130-131页。
    [2]蔡楚生:《追忆阮玲玉》,《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153-154页。
    [3]《大公报》在1935年3月27日到4月初连续出版了《<新女性>汇评》,在第一期中这样写道:“《新女性》一片公演以后,我们接到不少来稿,观点各有不同,批评自必互异,现在选出几篇,汇刊如下,一般社会,对于此片,抱着怎样的观感,在这里,大致可以看出来了。”
    [4]《<新女性>侮辱记者事,记者公会提出交涉》,《电声》,1935年第4卷第7期。
    [1]《阮玲玉生前死后》,《电影画报》(阮玲玉特辑),1935年第20期。
    [2]谢居三:《阮玲玉死于冤案》,《民主与法制》,1982年第3期。
    [3]《阮玲玉张达民脱离同居关系约据》,朱定沛,夏鲁辑:《阮玲玉之死》,《近世中国十大社会新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405页。
    [4]《自白》,《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73-74页。
    [5]1935年3月7日晚上,黎民伟在联华厂里宴请阮玲玉、唐季珊、紫罗兰、马仲瑛等十余人。《关于阮玲玉之死的珍贵史料——摘自黎民伟日记》,《大众电影》,2003年第15期。
    [6]《阮玲玉自杀之前前后后》,《电声》,1935年第4卷第10期。
    [1]《阮玲玉遗书两封》,《电声》,1935年第4卷第10期。唐季珊提供的第一份遗书是在1935年3月9日提供的,第二份遗书是在1935年3月13日提供的,这之间相隔了4天。
    [1]这份遗书发表在1935年4月26日出版的《思明商学报》上,笔者没有查到,因为图书馆没有收藏。但是笔者在1935年的《电声》第4卷第17期上找到了转载,与《思明商学报》上的文章一样。另外我在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得以见到,现我依照时间顺序把这几位学者的发现先后排列如下:第一位是刘帼君,他的《从小丫头到大明星——阮玲玉传》(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版。)一书第119-120页提到了这份遗书,他认为这份遗书较为真实;第二位是连文光编著的《中外电影史话》(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一书中有一篇文章《阮玲玉遗书的真伪》,作者认为这份遗书更能代表“阮玲玉死前的真实思想感情”(p.263);第三位是金大漠,他发表了《阮玲玉遗书之谜》(《上影画报》,1997年的第2、3期)一文,作者认为阮玲玉的遗书“真相仍旧是谜”。第四位是沈寂。他向《新民晚报》透露了他新发现的阮玲玉遗书,他认为“这份遗书是真实的”;但是沈寂说“这两封遗书是六十多年后的新发现”(《作家沈寂谈新发现的阮玲玉遗书》,《新民晚报》,2001年7月19日,第8版。),这份遗书其他学者已经有多年的研究,所以此话似觉不妥。
    [1]唐季珊提供的第一份遗书照片在《电声》的1935年第4卷第11期、《联华画报》的1935年的第5卷第7期、《良友画报》1935年的3月号(影印本第14本)上刊出,《申报》的1935年3月10日第15版上刊出;第二份遗书我只在《大公报》的1935年3月19日第8版上查到。
    [2]《张达民表示,对遗书发现疑点》,《电声》,1935年第4卷第11期。
    [3]《阮玲玉遗书之真伪研究》,《福尔摩斯》,1935年3月15日,第2版。
    [4]《征求阮玲玉过去之笔迹》,《中华日报》,1935年3年14日,第2张第4版。
    [5]时雨:《阮玲玉之绝笔》,《金刚钻》,1935年3月12日,第1版。
    [6]《一般意见疑点》,《电声》,1935年第4卷第11期。
    [1]何可人:《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78页。
    [2]《杭州西湖饭店中阮玲玉唐季珊痛骂张达民》,《电声》,1935年第4卷第6期。
    [3]《关于阮玲玉之死的珍贵史料——摘自黎民伟日记》,《大众电影》,2003年第15期。
    [4]影客:《阮玲玉被逼自杀又一说》,《电声》,1935年第4卷第13期。
    [5]阮玲玉之丧零拾:《从服毒到大殓,阮玲玉之自杀前前后后》,《青青电影》(阮玲玉之丧特辑),第2卷第1期。
    [6]赵士荟:《阮玲玉自杀纪实》,《电影新作》,1985年第2期。
    [1]包龙图:《阮玲玉遗书研究》,《小日报》,1935年3月16日,第1版。
    [2]《一般意见疑点》,《电声》,1935年第4卷第11期。
    [3]黎莉莉:《一颗影星的陨落(忆阮玲玉)》,《戏剧电影报》,1982年第19期。
    [4]《阮玲玉轶闻》,《金刚钻》,1935年4月6日,第2版。
    [5]《最后安慰》,《申报》,1935年3月10日,第15版。
    [6]《谁杀了阮玲玉征文专辑(中)》,《中华日报》,1935年3月27日,第2张第4版。
    [7]白蒂:《阮玲玉的轮廓画》,《时代电影》,1934年第1卷第4期。
    [1]《真相大白唐季珊伪造遗书》,《电声》,1935年第4卷第17期。在此要申明的是,沈寂先生在原文中添加了一句,说唐季珊“并以‘人言可畏'为托辞,将他虐待阮玲玉致死的罪责推向社会”(《阮玲玉:“人言可畏”有疑云》,《新民晚报》2001年7月18日,第8版。),这句话原文没有。
    [2]真遗书的特征:真遗书:具体,简洁;情感毕露;交代事情具体;辩解说明清楚;有临别赠言;有时间、地点、签名;假遗书:抽象,笼统;情感不真实;具体事情无交代;辩解说明无或含混;临别赠言缺如;时间、地点、签名缺如或不详。何兆雄:《自杀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530页。
    [3]《阮事玲碎》,《电影画报》(阮玲玉特辑),1935年第20期。
    [4]《唐季珊续娶声中,梁赛珍将迁居避嫌》,《电声》,1935年第4卷第13期。
    [5]转引自金大漠:《阮玲玉遗书之谜》(二),《上影画报》,1997年第3期。
    [6]《梁赛珍悼词》,《电声》,1935年第4卷第11期。
    [1]《小日报》,1935年5月21日,第2版。
    [2]《梁赛珍,有人说她吃郑正秋的豆腐》,《青青电影》,第2卷第6期。
    [3]《梁氏姐妹》,《电声》,1938年第7卷第1期。
    [4]包龙图:《阮玲玉遗书研究》,《小日报》,1935年3月16日,第1版。
    [5]《大日报》,1935年3月14日,第2版。
    [6]《三角中人,张织云谈阮玲玉之死,兼及其旧恋人唐季珊……爱情不专》,《电声》,1935年第4卷第11期。
    [1]蔡楚生导演认识艾霞。艾霞自杀后,记者滕树谷利用艾霞之死在报纸上把艾霞和蔡楚生的照片放在一起,大做文章。迷海:《<新女性>影片摄制背景及其内幕作用》,《电声》,1935年第4卷第7期。
    [2]《电影艺术》,1960年第3期。
    [3]《挽联集锦》,《电声》,1935年第4卷第11期。
    [1]《自白》,《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73页。《阮何氏为亡女阮玲玉生前与前张达民经过事实敬告各界》,《大晚报》,1935年3月20日,第4版。
    [2]胡蝶著,刘惠琴整理:《胡蝶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44页。
    [3]《自杀与仇杀》,《社会日报》,1935年3月29日,第2版。
    [4]晓声:《悼阮玲玉》,《盛京时报》,1935年3月20日,第9版。
    [5]步光:《悼阮玲玉》,《盛京时报》,1935年3月17日,第7版。
    [6]夏丐尊:《阮玲玉的死》,《太白》,1935年2卷2期,第75页。
    [1]石郎:《阮玲玉与社会问题》,《电影论坛》,1948年第2卷第2期。
    [1]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0月版,第297页。
    [2]胡蝶著,刘惠琴整理:《胡蝶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46-47页。
    [3]黎莉莉:《阮玲玉二三事》,《中国电影》,1957年第2期。
    [4]作家淳子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的演讲,她讲演的题目是《一代影星——阮玲玉》。
    [5]《玉碎拾零》,《盛京时报》,1935年3月24日,第16版。
    [6]冷僧:《论阮玲玉》,《盛京时报》,1935年3月22日,第9版。
    [1]胡蝶著,刘惠琴整理:《胡蝶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44-45页。
    [2]黎莉莉:《一颗影星的陨落(忆阮玲玉)》,《戏剧电影报》,1982年19期。
    [3]费穆:《纪念阮玲玉女士周年祭》,《联华画报(阮玲玉女士逝世周年纪念号)》,1936年第7卷第5期,第3-6页。
    [1]人们之所以如此,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性别的作用。社会学家西梅尔认为“一夫一妻制存在,过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女人一定会使人感觉她们比起那些献身于许多人的女人具有较高的个性价值”。阮玲玉曾经和多为男性发生关系,就必然被人们视为不正派,乃至被视为一种卖淫,最后被人们所指摘。孰知一夫一妻制度是一种社会性别制度,是一种文化建构,那么被这种文化所建构的人必然会对违背这种文化的人做出反映。西梅尔著,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36页。
    [1]鲁迅:《论“人言可畏”》,《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68页。
    [2]刘建明:《当代舆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版,第179页。
    [3]《从阮玲玉说到刘荷影》,《申报》,1935年3月17日,第18版。
    [4]《悼影星阮玲玉女士》,《民报》,1935年3月10日,第1版。
    [5]报纸比如《申报》、《中华日报》等,期刊比如《太白》、《电声》等,画报比如《联华画报》、《青青电影》等。
    [6]李世芳:《阮玲玉死耗在纽约》,《青青电影》(阮玲玉之丧特辑),第2卷第3期。
    [1]这些唁电可以参见朱定沛,夏鲁辑:《阮玲玉之死》,《近世中国十大社会新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409页。
    [2]有一份报纸报道说唁电中“最使吾人注目者,即首都秦淮歌女马凤琴,王玉琴等”的电文,但是这篇电文言辞华丽,不像是歌女能写出来的,记者经过多方打探,原来是出自中央监察委员的手笔,这位委员是位影迷,阮玲玉死后,他十分哀恸,想发唁电悼念,但是考虑自己的身份,唯恐被人取笑,所以就叫和平时相好的歌女送上自己的电报。见《秦淮歌女马凤琴等悼阮电文出自监委手笔》,《福尔摩斯》,1935年3月17日,第2版。
    [3]《阮玲玉今日大殓,各方惜艺人》,《申报》,1935年3月11日,第12版。
    [4]《阮事玲碎》,《电影画报》(阮玲玉特辑),1935年第20期。
    [1]《阮事玲碎》,《电影画报》(阮玲玉特辑),1935年第20期。
    [2]王开林:《民国女性生命如歌》,岳麓书社2004年1月版,第167页。
    [3]《创立阮玲玉演技奖金刍议》,《申报》,1935年3月19日,增刊第9版。
    [4]《关于阮玲玉演技奖金之创立》,《申报》,1935年3月26日,增刊第5版。
    [5]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17页。
    [1]《阮玲玉死后受侮辱》,《晶报》,1935年4月2日,第3版。
    [2]《阮玲玉未死之沪上传单》,《晶报》,1935年4月18日,第4版。又见君平:《阮玲玉复活,蝴蝶自杀》,《现象漫画》,1935年第2期。这些商家利用阮玲玉之死大肆炒作,谋取利益。
    [3]鲁迅:《鲁迅全集·热风》(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第322页。
    [1]冤燕:《三角阮案论》,《盛京时报》,1935年3月23日,第9版。
    [2]《自白》,《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73页。
    [1]《赤裸裸自白》,《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88页。
    [2]编者:《悼玉》,《金刚钻》,1935年3月20日,第2版。
    [3]玉莲:《从阮玲玉自杀说到中毒和急救》,《新夜报》,《中国医药》复刊第2号,1935年3月18日,第2版。
    [4]《服毒自杀经过》,《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80页。
    [5]《阮玲玉两遗书》,《中华日报》,1935年3月10日,第1张第1版。
    [1]费穆:《纪念阮玲玉女士周年祭》,《联华画报(阮玲玉女士逝世周年纪念号)》,1936年第7卷第5期,第3-6页。
    [2]费穆:《纪念阮玲玉女士周年祭》,《联华画报(阮玲玉女士逝世周年纪念号)》,1936年第7卷第5期,第3-6页。
    [3]《从阮玲玉自杀说到道德堕落》,《民间周报》,1935年第103期。
    [4]杜重远:《悼阮玲玉》,《新生》,1935年第2卷第8期。
    [5]胡涂:《女星婚姻纠纷》,《小日报》,1935年5月14日,第2版。
    [1]白青:《阮玲玉自杀之社会性》,《中国社会》,1935年第1卷第4期。
    [2]《阮玲玉自杀》,《社会日报》,1935年3月11日,第1版。
    [3]《电影画报》(阮玲玉特辑),1935年第20期。
    [1]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98页。
    [2]乌尔里西·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珊姆:《爱情的正常性混乱》,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12月版,第21页。
    [3]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海天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52页。
    [4]什么是爱情,社会学家西梅尔推翻了柏拉图的爱情格言——爱情是拥有和没有的中间状态,他认为:“爱情,作为没有对拥有的渴望,它在消失的那个片刻会重新诞生,……就它的意义而言,爱情着了魔似的处在一种周期性更替中,满足的时刻就处在这种更替间歇中。……爱情的存在,不会因为渴望的满足而被取消。”西梅尔的论述正好说明了阮玲玉在婚姻中与爱情冲突的矛盾心理。西梅尔著,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57页。
    [1]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上海书店,1990年12月影印版,第22页。
    [2]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99-300页。
    [1]李孝悌:《走向世界,还是拥抱乡野——观看<点石斋画报>的不同视野》,《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
    [2]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页。
    [3]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民国社会》(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07页。
    [1]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16页。
    [2]熊月之:《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特点》,《史林》,2006年第3期。
    [3]卢汉超在他的著作《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一书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1]陈国强:《简明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422页。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的农民生活》,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版,第41-42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37-39页。
    [4]麦惠庭:《中国家庭改造问题》,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5-56页。
    [5]易家钺:《中国家庭问题》,上海泰东图书局印行,1929年2月版,见其目录。
    [1]吴云高编著:《现代家庭》,中华书局,1936年6月版,第25页。
    [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10页。
    [3]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民国社会》(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70页。
    [4]有学者认为“家庭平均人口在4-5人之间,两代人为主的小家庭已很普遍”,笔者认为盲目下此结论欠妥,有失分析。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民国社会》(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03页。
    [1]《跨世纪的中国人口》(上海卷)编委会编著:《跨世纪的中国人口》(上海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102页。
    [1]在卢汉超对上海第一代移民的统计中,其中有50.7%的移民主要是来上海寻求就业机会,其中男性占63.2%,女性占36.8%。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301页。
    [2]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301页。
    [3]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268页。
    [1]茅盾:《茅盾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版。
    [2]茅盾:《茅盾全集·散文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
    [1]未明:《社会与自杀》,《思想》,1928年第2期。
    [2]或者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
    [3]未明:《社会与自杀》,《思想》,1928年第2期。
    [4]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41页。
    [5]妇女园地:《急与迷》,《申报》,1935年3月24日,第16版。
    [6]《她们为什么自杀》,《女子月刊》,1934年第3卷第3期。
    [1]参见章清:《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5页。
    [2]刘英:《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4页。
    [3]李剑华:《自杀问题之社会学的研究》(下),《中央日报》,1935年4月10日,第3第2版。
    [1]吴若华:《社会问题讨论·离婚(二)》,《社会月刊》,1929年第1卷第1期。
    [2]参见姜涛:《历史与人口——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268页。
    [3]雪菲:《纳妾制度之废止》,《申报》,1934年5月17日,增刊第1版。
    [4]《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7-99页。
    [5]《妇人与夫口角遂萌短见》,《申报》,1928年5月9日,第16版。
    [6]《妇人服毒自尽》,《申报》,1928年9月28日,第15版。
    [7]罗伯特认为,他所讨论的许多关于性别的问题,包括嫉妒等,其论点的重要性,适用于不同的文化。罗伯特·麦克艾文著,王祖哲译:《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中文版序言第3页,导论第5-20页,第81页。
    [1]《丈夫多日未归来,妇人猜疑服毒》,《申报》,1930年5月8日,第15版。
    [2]《少妇投浦图尽获救》,《申报》,1929年6月24日,第15版。
    [1]《醋海兴波妇人轻生》,《申报》,1929年9月3日,第16版。
    [2]《宠妾虐妻之投河》,《申报》,1930年12月21日,第16版。
    [1]少飞:《一个男与女的问题》,《上海漫画》,1928年第14期。
    [2]《夫妇反目之惨剧》,《申报》,1928年10月16日,第15版。
    [3]《夫妇口角酿成家庭惨祸》,《申报》,1929年10月23日,第16版。
    [4]《男女各图自尽,先口角,继欲上吊,最后自刎》,《申报》,1928年7月27日,第15版。
    [5]陈碧云:《妇女自杀问题之检讨》,《东方杂志》,1936年第33卷第11期。
    [1]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54页。《社会病态统计》,《社会月刊》,1929年第1卷第8号。上海市政府秘书处:《上海市市政报告》(1932-1934),汉文正楷印书局,1936年版,第76-77页。《上海特别市社会局业务报告》,第二、三期合刊,1929年1-12月,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Y2-1-661。
    [2]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是什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6月版,第24页。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309页。
    [3]《上海生活压迫之惨剧(夫失业5月,妻自缢身死)》,《申报》,1928年7月14日,第16版。
    [4]《妇人与夫勃豀投浦获救)》,《申报》,1929年9月17日,第15版。
    [5]琼声:《上海社会各阶层之透视》,《女声》,1934年第3卷第1期。
    [1]辣手:《上海问题:(一)自杀问题》,《上海青年》,1930年第30卷第34期。
    [1]《妇人投缳身死》,《申报》,1928年4月12日,第15版。
    [2]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版,第84页。
    [3]幼:《自杀与家庭问题之关系》,《方舟月刊》,1936年第29期。
    [1]Margery Wolf,Women and Suicide in China,Women and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p128.
    [2]非吾子:《婆媳姑嫂不和的根本原因》,《女铎》,1933年第22卷第3、4期。
    [3]非吾子:《婆媳姑嫂不和的根本原因》,《女铎》,1933年第22卷第3、4期。
    [1]参见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75-177页。
    [2]非吾子:《婆媳姑嫂不和的根本原因》,《女铎》,1933年第22卷第3、4期。
    [3]《礼记·丧服·子夏传》
    [1]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274页。
    [2]《婆媳不睦媳投缳死》,《申报》,1930年7月13日,第15版。
    [3]《少妇投浦获救》,《申报》,1929年8月14日,第15版。
    [1]狱生:《论龚伊霞女士自杀》,《女青年月刊》,1934年第13卷第6期。
    [2]《妇女自杀与婚姻问题》,《大公报》,1934年8月26日,《妇女与家庭》第52期。
    [3]《社会病态统计》,《社会月刊》,1929年第1卷第5期、第5卷第6期;1930年第2卷第6期。
    [1]Lin Yutang,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68,Chap.Ⅺ.
    [2]胡祖德:《沪谚》,上海滩与上海人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52页。又见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97页。
    [3]幼:《自杀与家庭问题之关系》,《方舟月刊》,1936年第29期。
    [4]《妇人服毒自尽者三人》,《申报》,1928年7月17日,第15版。
    [5]《女子服毒遇救》,《申报》,1928年2月10日,第15版。
    [1]《继母受前母女侮辱愤而自杀》,《申报》,1928年4月18日,第15版。
    [2]《母女口角发生惨剧》,《申报》,1928年6月25日,第15版
    [3]《妇人因子不肖图尽》,《申报》,1929年8月5日,第15版。
    [4]《女子因被母责服毒》,《申报》,1930年1月2日,第16版。
    [1]《姐妹口角居然寻死》,《申报》,1930年2月6日,第15版。
    [2]中国人在骂人的时候,总是涉及到对方父母,说对方“没有家教”,“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种骂法体现了中国的深层文化,即性别的等级架构。有关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详细分析,可以参考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87-188页。
    [3]炯女士:《嫂子与小姑》,《申报》,1933年3月20日,增刊第2版。
    [4]《俞甘氏吞金戒图尽》,《申报》,1929年12月22日,第15版。
    [1]《姑嫂口角,先后服毒》,《申报》,1930年8月19日,第16版。
    [2]《妇人投浦自尽》,《申报》,1930年6月2日,第16版。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44页。
    [1]《业余信箱·忍气吞声》,《申报》,1933年3月20日,增刊第2版。
    [2]《陈张氏凄绝惨绝(宠妾弃妻之陈少春,投济良所被拒双宿尼庵,母女相向而哭得免投浦自尽)》,《申报》,1928年12月5日,第15版。
    [1]陈碧云:《妇女自杀问题之检讨》,《东方杂志》,1936年第33卷第11期。
    [2]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Child Slave Problem Made by S.M.C.Official,上海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档案(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 Files)(1894年-1949年),缩微胶卷,密歇根大学东亚图书馆馆藏,卷宗号D2121,1931年2月22日。
    [3]《慈幼会发表虐案统计》,《申报》,1934年4月25日,第11版。
    [4]在中国原来只有“他”,没有“她”,“她”是民国知识分子的独创。参考:黄兴涛:《“她”字的故事:女性新代词符号的发明、论争与早期传播》,杨念群:《新史学(第一卷):感觉·图像·叙事》,中华书局2007年4月版,第115-163页。
    [1]许也夫:《亭子楼琐记》,《良友画报》,1926年第7期。
    [2]《缚殴养媳遍体是血》,《申报》,1928年12月17日,第15版。
    [3]《慈幼会发表虐案统计》,《申报》,1934年4月25日,第11版。
    [4]达:《社评:推进解放婢女运动》,《女子月刊》,1936年第4卷第2期;《市府将切实遵办禁止蓄婢条例:内政部公布办法十二条保护婢女,蓄婢或养女均限期四个月内登记》,《法学论丛》,1936年第2期。
    [5]《社会一角》,《女声》,1934年第3卷第5期。
    [6]炯女士:《嫂子与小姑》,《申报》,1933年3月20日,增刊第2版。
    [1]《幼女投井(童养媳之一段悲史)》,《申报》,1928年4月11日,第15版。
    [1]麦惠庭:《中国家庭改造问题》,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8页。
    [2]冯瓒璋:《幸福的家庭》,《公教妇女》,1935年第3卷第1期。
    [1]俞彦娟:《妇女史和性别史的争议:谈美国妇女史研究之发展》,《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1年第9期,第229页。
    [2]高彦颐:《空间与家——论明末清初妇女的生活空间》,《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虽然五四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女性整体上受压迫,但还是有人认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民国的女性有着自己的生存本领。男性中心社会虽然对女性不利,但是在家庭内,那种“道德”和“情感”等因素不可忽视。这些因素,如果夫妻双方互相享受就是“权利”,那么互相利用则是权力。雪倩:《新旧妇女的三宗宝》,《三六九画报》,1936年第1卷第11期。
    [4]受启发于一些学者对龙应台《啊,上海男人》一书的评价。朱易安著:《女性与社会性别》,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3-36页。
    [1]西方学者如罗威廉(William Rowe)、玛丽·兰金(Mary Rankin)都对运用公共领域的理论对中国社会进行分析,黄宗智(Phillip Huang)则用第三领域的概念代替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在中国学界,也有一批学者如朱英等运用此理论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商会。参考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版,专辑二: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
    [2]近年来一些著作反思了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代表性的著作如王国斌的《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美国学者柯文提出“中心观”的论战,代表作为《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8月版。),反思了美国学界对中国的研究。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1990年版序言,第7页。
    [1]事实上,现在在人们的社会性别观念中,依然存在着隐性歧视。譬如,对职业心比较强,并取得很大成就的女性,称其为“铁娘子”、“女强人”、或者“铁姑娘”。而对职业中取得很大成就的男性,却没有“铁男人”的称呼。这反映了人们在判断职业身份时,仍然以社会性别观念为指导,他们认为职业是一种男性行为。
    [2]西梅尔著,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51页。
    [3]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8页。
    [4]黄人杰:《中国传统人伦思想与五伦的道德观》,《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5]参见[宋]杨万里:《诚斋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249-255页。研究参见:尹旦萍:《<周易>的生存智慧与中国家训文化》,《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版,第152、191页。
    [2]李伯重:《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上海女工的数量在全国各城市中是最多的,1929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女工数量为173,432人汉口的女工数量在1929年的统计是2788人,到三十年代中期达到4889人。广州的女工数量在1929年是33769人,天津女工的数量4508人。无锡的女工数量最大,约在40000人左右。参见佟新著:《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23-25页。
    [4]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妇女运动史(1919-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8-19页。
    [5]菊人:《上海职业妇女生活概况》(上)(下),《女声》,1935年第3卷第12期、第3卷第13期。《都市妇女的职业实况》,《玲珑周刊》,1935年第5卷第11期、第5卷第12期。
    [6]Emily Honig,Sister and Strangers: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1919-1949,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24.
    [7]中国工人的工资一般每天只有2角至3角银元,与外国同工种工人相比,仅占1/4到1/7,悬殊大的甚至 只占几十分之一。女工和童工的工资则更低,女工的工资一般为男工的1/2到3/5,少的只有1/4到1/3。参见罗琼:《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知识》,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41页。
    [1]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274、283页。
    [2]Tracy C.Davis,Actresses as Working Women:the social Identity in Victorian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1991.Elizabeth Howe,the First English Actress:Women and Drama,1660-170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现代女子的苦闷问题》,《新女性》,1927年第2卷第1期,第21页。
    [2]《现代女子的苦闷问题》,《新女性》,1927年第2卷第1期,第25页。
    [3]《现代女子的苦闷问题》,《新女性》,1927年第2卷第1期,第23-24页。
    [1]《现代女子的苦闷问题》,《新女性》,1927年第2卷第1期,第24页。
    [2]流火:《青年烦闷之分析与救策》,王子坚主编:《青年顾问》,经纬书局,1939年发行,第27页。
    [3]有关娜拉形象的分析论文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是:许慧琦:《“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0s)》,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00年。该论文旨在研究“娜拉”在中国的形象,是由谁塑造?为谁塑造?被谁认同或批判?藉此研究,该文还讨论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三者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情境可能产生的关系,并检讨“性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4]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6号。
    [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5-78页。
    [2]左匀:《自杀与青年女子》(妇女问题专号),《申报》,1933年10月2日,第14版。
    [1]田汉:《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田汉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11月版,第99页。《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是田汉于1932年6月在上海写的话剧。
    [2]方舟,雪夫主编:《三八节有感》,《丁玲卷》,华文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50页。
    [1]所非:《妇女无社交》,《女声》,1934年第3卷第6期。
    [2]《希特勒演说妇女天职在教养》,《申报》,1934年9月11日,第12版。
    [3]蒋宋美龄:《新生活与妇女》,《妇女新生活月刊》,1936年第1期。
    [1]夏蓉:《20世纪30年代中期关于“妇女回家”与“贤妻良母”的论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王政教授研究了这部女权主义者,认为她们是一个群体,她们追求自我解放,并不是等着被解放;她们有着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当时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Wang zheng,Women in the Enlightenment: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3]何景元:《再论新贤妻良母主义——新贤妻良母主义的历史的意义》,《社会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7期。
    [4]何景元:《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探讨》,《社会半月刊》,1935年第1卷第3期。
    [1]李赋京:《无论如何女子总是女子》,《国闻周报》,1935年第12卷第9期。
    [2]罗琼:《怎样走出家庭?走不出又怎样?》,《妇女生活》,1937年第4卷第7期。
    [3]王政:《美国女权主义对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新角度》。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权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5月版,第264-265页。
    [1]童行白:《导言》,《新女性》,1935年,创刊号。
    [2]郭建英:《求于上海的市街上》,《妇人画报》,1934年第17期。又见陈子善编:《脂粉的城市——<妇人画报>之风景》,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77-78页。
    [3]林郁沁(Eugenia Lean):《民国时代新闻里的多情女性及社会焦虑》,“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4年6月16日在复旦大学召开。
    [1]《社会逸闻:荡女之身世》,《大公报》,1928年5月3日,第5版;1928年5月4日,第5版。
    [2]马浪荡:《奇女子蹈海自杀》,《时事新报》,1928年4月24日,第4张第1版:《奇女子投海后余闻》,《申报》,1928年5月3日,第15版。
    [3]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7页。
    [1]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3页。
    [2]《社会逸闻:荡女之身世》,《大公报》,1928年5月3日,第5版;1928年5月4日,第5版。
    [3]马浪荡:《奇女子蹈海自杀》,《时事新报》,1928年4月24日,第4张第1版;
    [4]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16页。
    [5]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7页。
    [6]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17页。
    [1]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18页。
    [1]这是余美颜的绝命书,写于开往上海的加拿大皇后船上,1928年4月19日夜半。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1-2页。
    [1]陈碧云:《两年来的中国妇女》,《女声》,1934年第3卷第1期。
    [2]《为本市学生自杀案迭出应妥为防范令遵照办理由》,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Q241-1-223。
    [3]王德谦:《忆张柳泉》,《妇女生活》,1936年第3卷第5期。
    [4]王德谦:《忆张柳泉》,《妇女生活》,1936年第3卷第5期。
    [1]兹:《从张柳泉的自杀说起》,《妇女生活》,1936年第3卷第5期。
    [2]寄洪:《关于柳泉的自杀——张华辅先生访问记》,《妇女生活》,1936年第3卷第5期。
    [3]汝安:《自杀研究》,《民德月刊》,1936年第7期。
    [4]《死不得》,《妇女生活》,1936年第3卷第7期。
    [1]艾恩奇:《从新哲学谈到爱国青年的自杀》,王子坚主编:《青年顾问》,经纬书局,1939年发行,第127-132页。
    [2]《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董致警务处处长函》,《警卫报》,1930年10月30日,第1035页。
    [3]《密勒氏评论报》,1929年7月13日。
    [4]孟:《“花会”赌博的罪恶》,第334页。转引自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著,章红等译《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04页。
    [5]据装潢精美的“大世界”现任经理说,过去“大世界”楼顶有块地方,常有赌徒寻短见。见布朗宁:《哈哈镜中的轶事》,第25a页。转引自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著,章红等译《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16页。
    [1]Chiang Tsai Nyoh-suicide,上海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档案(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 Files)(1894年-1949年),缩微胶卷,密歇根大学东亚图书馆馆藏,卷宗号CS190,1931年11月18日。
    [2]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284页。
    [1]《令为限期肃清花会赌博仰切实取缔毋得徇隐由》,《警察月刊》,1933年第1卷第1期。
    [2]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25页。
    [3]女性赌徒中曾经有这样的传说,若把尸首置于身旁与自己同卧一榻,那尸首定能托梦给自己,告诉你明天开彩的是哪一门,且这是十分灵验的。于是便真有这样中毒极深的蠢笨妇女,为求得一具能同忱而卧的尸体,竞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掉了而求梦祈财的。吴祖德:《旧上海的打花会》,上海市文史馆编:《旧上海的烟赌娼》,百家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31页。妇女对于花会赌博之迷信,还可以参见苏智良,陈丽菲著:《近代上海黑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版,第260页。
    [4]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96页。
    [5]1930年以后,花会赌博业一落千丈,主要原因是花会各分筒暴露出了舞弊行为,在中下层群众中顿失信任。参见郭绪印编著:《旧上海黑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165页。
    [6]平襟亚:《旧上海赌博》,上海市文史馆编:《旧上海的烟赌娼》,百家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8页。
    [7]徐铸成:《杜月笙正传》,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第29页。
    [8]《妇人因赌花会服毒图尽》,《申报》,1929年6月6日,第6版。
    [9]《上海特别市公安局业务纪要》,1927年8月-1928年7月,纪事,第52页。
    [1]《上海特别市社会局业务报告》,第二、三期合刊,1929年1-12月,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Y2-1-661。《上海市社会局业务报告》,第六、七期合刊,1931年1-12月,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Y2-1-663。
    [2]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5-6页。
    [1]《时报》,1929年5月20日,第7版;《妓女被迫图尽》,《申报》,1929年5月20日,第15版。
    [2]《晶报》,1920年6月21日,第3版。
    [3]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92页。
    [1]惠文:《关于妓女的自杀》,《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2期。
    [2]惠文:《关于妓女的自杀》,《女子月刊》,1935年第3卷第2期。
    [3]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上海的狐步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52-175页。
    [4]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对穆时英的作品作了描述与解析,第236-240页。
    [5]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37页。
    [1]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103-105页。
    [1]《巴黎舞女黄白英自杀之真相》,《申报》,1930年7月1日,第16版。
    [2]《舞场中情海波澜,黄白英服毒案开审》,《申报》,1930年7月3日,第15版。
    [3]《法庭上黄白英心酸落泪,白英案昨晨二次开庭,到庭旁听者五百余人》,《申报》,1930年7月8日,第15版。
    [4]《黄白英案中,童三毛自答辩状》,《申报》,1930年7月23日,第15版。
    [5]《轰动一时之黄白英案辩论终结》,《申报》,1930年7月17日,第15版。
    [6]《童三毛押二年》,《申报》,1930年7月24日,第15版。
    [7]《黄白英离沪矣》,《申报》,1930年8月26日,第15版。
    [1]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第111页。
    [1]厉曼君:《妇女职业问题讨论》,《新女性》,1935年第2期。
    [2]1922年发生了轰动上海的商报馆女书记自杀案。女书记席上珍受到了经理汤节之的诱惑,借钱给汤买股票,但是最后汤节之不把买股票的钱还给席,反而说“你是我的人,钱在我处,有什么不放心?”又说:“你嫁了我吧。”在此刺激之下,席上珍见他久久不还钱,于是在其办公室内自杀。参见:《席上珍自杀问题》,《时事新报》,1922年9月15日,第3张第2版;吴虞公:《席上珍惨史:女书记自杀记》,中国第一书局,1922年发行。有评者认为,是“汤节之引诱伊买,劝伊买,给伊代买”股票,导致了席女士的悲剧。陈望道:《席上珍女士在商报馆里吊死事件》,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海书店,1989年10月版,第168页。关于这个案例,有学者做过研究。参见Bryna Goodman,The new woman conunits suicide:The Press,Cultural,Memory,and the New Republic,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4,No.1,2005.
    [1]陆礼华是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王政教授对她进行了访谈,虽然陆没有明确地说明她在性方面所遭受的指责。但是半个世纪过后,在访谈时仍令人痛苦以致于无法提及。陆礼华说:“坏名声是最重的打击。”在访谈中,另一位被访者告诉王教授,在二、三十年代听到的关于陆的流言蜚语。有人造谣说,陆和男人跳舞是为了给学校募款,结婚前就和两个男人睡过觉结婚前她和其他男人的关系给丈夫带来了如此的烦恼,以致于他婚后不久就去世了。Wang zheng,Women in the Enlightenment: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Univc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183.
    [1]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3页。
    [2]未明:《社会与自杀》,《思想》,1928年第2期。
    [3]Lawrence Stone,Past and Pres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17.
    [4]“父权”这个词所指的并非“男人”的话语权,而是一种残酷的社会和法律体系。尼娜·珀利堪·斯科劳斯著,宋庆文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与女性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04页。
    [1]在农业社会,女性的劳动存在的价值,是被知识分子肯定的。如韩非子说: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从这句话可以得知,虽然韩非子所说的是远古,但是意指是他当代的情况。王焕镳选注:《五蠹》,《韩非子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6月版,第2页。古代帝王每年都要劝课农桑,也可以看出女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为国家所认可,而且每年国家所征税中一部分来自于女性创造的价值。
    [2]Z.Eisenstein,"Introduction," in Z.Eisenstein,ed.,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Monthly Review Press,1979,pp.5-55.
    [3]宗流:《现代妇女的恋爱观》,《新人周刊》,1935年第1卷第29期。
    [4]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观察到一种现象,即反向歧视女性。西方社会普遍存在“拖张椅子要男人侍候,穿件外衣要男人帮忙,过马路要人家扶着腰,乘车子得人家让座位,吃东西要男的付账,看戏又要男人买门票”的现象,这些知识分子认为“表面上都似乎是男性尊重女性,实际上,女子承受这种尊重便是自贬身价,女子不必要受这类优待,同时也没有什么理由该受这种优待”。眉君:《未来社交关系中的女子》,《女声》,1934年第3卷第6期。
    [1]吴至信:《八百件自杀案件分析》,《社会研究》,1937年第1卷第3期。
    [2]《大学女生自杀》,《共信》,1937年,创刊号。
    [3]吴至信:《八百件自杀案件分析》,《社会研究》,1937年第1卷第3期。
    [4]《上海市公安局辖境市民自杀统计图》,1936年,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宗号Q167-1-43。
    [1]麟伯:《中国四大都市自杀性比问题》,《清华周刊》,1932年第1期第38卷。
    [2]李大钊:《论自杀》,朱文通等整理:《李大钊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7页。
    [1]当时并没有新男性这一类别,而有新女性这一类别,为何如此,值得研究。
    [2]Lean,Eugenia,The Making of a Public:Emotions and Media Sensation in 1930s China,Twentieth-Century China,Vol.29,no.2(2004),pp.39-62.
    [3]知识精英对女性自杀的论争表明了他们对二、三十年代上海妇女解放的焦虑。恩格斯曾经引用欧洲近代启蒙大家傅立叶的原话来论述妇女解放,他说: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妇女,特别是少女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如何——她们少年时能不能自由自在,快乐上学;成年时有没有正常的工作,能不能自由恋爱,幸福地结婚;是否拥有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否要靠出卖色相来谋生,等等,就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的解放程度的重要尺度。而事实上,二、三十年代女性的生活正好与此相悖,甚至产生自杀悲剧,从而让这些深谙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的知识精英产生了社会焦虑。他们通过女性自杀的言说,力图重塑女性的生活面貌,左右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走向,继而建构中国新的性别秩序。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67年4月版,第43页。但是,这些男性知识精英的论争,没有从深层去挑战男尊女卑的文化观念和价值标准,其结果是,女性走进了男性的世界,却未能改变这个男性世界的社会性别等级及其价值观,社会资源和权力也依然由男性掌控,知识生产领域更是极少能包容女性的生活和经验。所以导致了女性进入男性世界后,依然受社会性别等级及其价值观的规训,遂而产生了自杀的悲剧。
    [1]“权力博弈”这个概念是我从学者黄国光借鉴而来,他主要用来分析中国的社会现象,认为“权力博弈”中国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手段,利用它来达到社会网络中的一种公正。在权利博弈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资本的诉求。Hwang Kwang-Kuo,“Face and Favor:the Chinese Power Gam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2,No.4,January 1987.
    [2]《申报》上报道说一位结了婚的徐氏,自过门之后屡次回浦东娘家家,且每次都要待上十余日,丈夫也没有办法,只不过母亲催促她要回夫家。《少妇投浦图尽获救》,《申报》,1929年6月24日,第15版。
    [3]参见导论部分顾德曼的有关自杀的研究。Bryna Goodman.What is the correct and modern emofion?The Ma Zhenghua case in Shanghai media Discussion,现代中国都市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论文集,2005年12月提交论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Bryna Goodman,Appealing to the Public:Newspaper Presentation and Adjudication of Emotion,Twentieth-Century China,Vol.31,No.2,2006.下面一篇文章虽然不是人们对自杀者营造的舆论同情,但是是一位女刺客为了自己的“正义之举”谋取舆论同情的案例。参见Lean,Eugenia,The Making of a Public:Emotions and Media Sensation in 1930s China,Twentieth-Century China,Vol.29,no.2,2004.
    [1]Margery Wolf,Women and Suicide in China,Women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p112.
    [2]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第99页。
    [3]《上海市统计第二次补充材料(1936年编)》,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宗号Y2-1-91。
    [1]Joan W.Scott.the Evidence of Experience,Critical Inquiry,Vol.17,No.4(summer,1991),pp.773-797.
    [2]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版,第82页。
    上海市社会局档案,上海市档案馆馆藏
    上海市警察局档案,上海市档案馆馆藏
    上海市公共租界档案,上海市档案馆馆藏
    上海市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档案(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 Files)(1894年-1949年),缩微胶卷,密歇根大学东亚图书馆馆藏
    《报报》 《民报》 《铁报》
    《晨报》 《密勒氏评论报》 《小晨报》
    《大公报》 《申报》 《小日报》
    《大日报》 《时报》 《幸福三日刊》
    《大晚报》 《上海报》 《新闻报》
    《福尔摩斯》 《社会日报》 《新夜报》
    《晶报》 《生活报》 《字林西报》
    《金刚钻》 《盛京时报》 《中华日报》
    《龙报》 《时事新报》 《中央日报》
    《光明日报》 《戏剧电影报》 《中国青年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北洋画报》 《法学论丛》 《公教妇女》
    《长寿》 《方舟月刊》 《共信》
    《电声》 《妇女共鸣》 《国闻周报》
    《电影画报》 《妇女生活》 《红杂志》
    《电影论坛》 《妇女新生活月刊》 《华年周刊》
    《东方杂志》 《妇女与家庭》 《警察月刊》
    《读书生活》 《妇人画报》 《警卫报》
    《解放画报》 《上海常识》 《太阳月刊》
    《快活》 《上海党声》 《坦途》
    《联华画报》 《上海妇女》 《统计月报》
    《良友画报》 《上海漫画》 《图画晨报》
    《玲珑周刊》 《上海青年》 《西风》
    《旅行杂志》 《上海生活》 《小说月报》
    《论语》 《上海市政周刊》 《现象》
    《漫画生活》 《上海特别市社会局业 《现象漫画》
    《民德月刊》 务报告》 《新妇女》
    《民间周报》 《上海周报》 《新女性》
    《民众评论》 《社会半月刊》 《新青年》
    《民众生活》 《社会研究》 《新人周刊》
    《民族杂志》 《社会月刊》 《新上海》
    《女铎》 《社会之花》 《新生》
    《女青年月刊》 《生活周刊》 《永安月刊》
    《女声》 《时代电影》 《幽默风》
    《女子月刊》 《时代漫画》 《中国漫画》
    《青年妇女》 《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 《中国社会》
    《青青电影》 刊》 《中国医药》
    《清华周刊》 《思想》
    《三六九画报》 《太白》
    《大众电影》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 《史林》
    《档案与史学》 《晋阳学刊》 《史学月刊》
    《电影新作》 《孔子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电影艺术》 《民国春秋》 《世界史研究动态》
    《复旦学报》 《民主与法制》 《苏州杂志》
    《广东史志》 《期刊研究》 《天涯》
    《广角镜》 《齐鲁学刊》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贵州社会科学》 《清史研究》 《香港作家报》
    《河北学刊》 《明报月刊》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上影画报》 《学术月刊》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家》 《学习与探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中外医学哲学》
    《中国电影》 《中国文化研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学术》 所集刊》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ritical Inquiry》
    《Gender & History》
    《NANNU-Men,Women & Gender in Early & Imperial China》
    《Rethingking History》
    《Social Science Histor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The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The China Journal》
    《The China Quarterl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Twentieth-century China》
    《马振华哀史》,上海群友出版社,1928年3月版。
    《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自杀与奋斗:大众生活的呼声》,出版社不详,1937年7月版。
    陈东原:《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毅夫:《社会调查与统计学》,商务印书馆,1936年1月版。
    范祥善编:《现代社会问题评论集》,世界书局,1933年1月版。
    丰子恺:《人生漫画》,万光书局,1936年3月版。
    广州岭南大学图书馆编:《中文杂志索引》第1集,广州岭南大学图书馆,1935年4月版。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商务印书馆,1936年5月版。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商务印书馆,1930年8月版。
    红叶:《自杀以后的真相》,上海佛学书局,1933年版。
    金雄白:《马振华女士自杀记》,社会新闻社,1928年3月版。
    李春南编:《上海生活》,建业广告图书社,1949年11月版。
    麦惠庭:《中国家庭改造问题》,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毛起鵕:《社会统计大纲》,黎明书局发行,1933年4月版。
    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内政年鉴》,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1932年版,1933年版。
    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公安局业务报告(1930.7-1937.6)》,上海市公安局第一科编纂股发行,1937年版。
    上海市政府秘书处:《上海市市政报告》(1932-1934),汉文正楷印书局,1936年版。
    上海通志馆年鉴委员会:《民国廿四年:上海市年鉴》,上海市通志馆,1934年4月版。
    上海通志馆年鉴委员会:《民国廿五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发行所,1936年8月版。
    石涵泽:《自杀问题》,上海华通书局发行,1930年10月版。
    听潮声著:《海上百大风流案》,上海华生书店,1930年4月版。
    王子坚主编:《青年顾问》,经纬书局,1939年发行。
    吴景超:《都市社会学》,上海书店,1931年6月版。
    吴馨修、姚文楞纂:《上海县志》,1935年。
    吴虞公:《席上珍惨史:女书记自杀记》,中国第一书局,1922年发行。
    吴云高编著:《现代家庭》,中华书局,1936年6月版。
    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正中书局印行,1937年1月版。
    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印行,1933年3月版。
    易家钺:《中国家庭问题》,上海泰东图书局印行,1929年2月版。
    俞樾:《上海县志》(1-3),同治十年重修。
    张碧梧:《马振华哀史》,华合出版社,1928年5月版。
    张振编著:《女子自杀的解剖》,南京中山书店,1928年版。
    张振之:《目前中国社会的病态》,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上海卷)编委会编著:《跨世纪的中国人口》(上海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8月版。
    《申报索引》编辑委员会编:《申报索引》(1927-1928),上海书店,1991年1月版。
    阿尔贝·加缪,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加缪荒谬与反抗论集》,陕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阿英:《阿英全集》(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埃托奥、布里奇斯:《女性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版。
    艾尔·艾佛瑞兹著,王庆蒴、华宇译:《野蛮的上帝:自杀的人文研究》,台湾心灵工作坊,2005年12月版。
    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版。
    白吉尔著,张富强、许世芬译:《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
    包天笑:《上海春秋》,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
    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鲍晓兰:《西方女权主义研究评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5月版。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社会科学总类部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6月版。
    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
    波伏娃:《女人是什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6月版。
    布莱恩·特纳,马海良译:《身体与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版。
    布施丰正:《自杀与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4月版。
    陈伯熙编著:《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版。
    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影印版。
    陈国强:《简明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
    陈平原主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陈平原编:《生生死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版。
    陈平原:《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版。
    陈子善:《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3月版。
    陈子善编:《脂粉的城市——<妇人画报>之风景》,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戴彦:《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阮玲玉》,东方出版社,2005年4月版。
    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版。
    杜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杜芳琴:《中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7月版。
    杜芳琴著:《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人民出版社,1967年4月版。
    方舟、雪夫主编:《丁玲卷》,华文出版社,1999年1月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的农民生活》,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版。
    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丰陈宝,丰一吟编:《丰子恺漫画全集》第9卷,京华出版社,2001年4月版。
    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葛凯著,黄振萍译:《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国家图书馆汇编:《丁悚漫画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郭建英绘,陈子善编:《摩登上海——30年代的洋场百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郭绪印编著:《旧上海黑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
    韩贺南、张健主编:《女性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
    黄克武主编:《画中有话:近代中国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3年2月版。
    何可人:《阮玲玉哀史》,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
    何兆雄:《自杀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9月版。
    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版。
    胡蝶著,刘惠琴整理:《胡蝶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87年8月版。
    胡祖德:《沪谚》(上海滩与上海人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版。
    华东师范大学等四院校合编:《动物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黄东兰主编:《身体·心性·权力》,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黄维钧:《阮玲玉画传》,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版。
    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姜涛:《历史与人口——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
    卡尔·门林格尔:《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柯灵:《柯灵文集》(第3卷),文汇出版社,2001年7月版。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8月版。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李良玉:《李良玉历史研究与教育文选》,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5月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李小江:《历史、史学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版。
    连文光编著:《中外电影史话》,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林语堂:《女性人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刘帼君:《从小丫头到大明星——阮玲玉传》,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刘晓山:《民国大案要案秘情大曝光》,团结出版社,1995年3月版。
    刘英:《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刘志琴等:《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0月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鲁迅:《鲁迅全集·热风》(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1版。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罗伯特·麦克艾文著,王祖哲译:《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罗琼:《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知识》,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
    罗苏文:《大上海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版。
    茅盾:《茅盾全集》(第3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茅盾:《茅盾全集·散文1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
    茅盾:《茅盾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版。
    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上海书店,1989年10月版。
    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
    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增订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10月版。
    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尼娜·珀利堪·斯科劳斯著,宋庆文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与女性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上海书店,1990年12月影印版。
    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海天出版社,2002年5月版。
    乔治·米诺瓦:《自杀的历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妇女运动史(1919-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上海市文史馆编:《旧上海的烟赌娼》,百家出版社,1988年11月版
    上海通社编辑:《上海研究资料续集》(民国丛书),上海书店,1993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版。
    沈寂:《一代影星阮玲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版。
    沈建中:《时代漫画(1934-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沈云龙主编:《上海市政概要》,文海出版社,1988年版。
    师陀:《芦焚短篇小说选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0月版。
    史良:《史良自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3月版。
    苏珊·布朗米勒著,徐飚等译:《女性特质》,江苏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苏智良,陈丽菲著:《近代上海黑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版。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田汉:《田汉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11月版。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佟新著:《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王焕镳选注:《韩非子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6月版。
    王开林:《民国时期女性之生命如歌》,岳麓书社,2004年1月版。
    王立民:《上海法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王孝俭:《上海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
    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年7月版。
    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8月版。
    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乌尔里西·贝克、伊丽莎白·贝克-格恩珊姆:《爱情的正常性混乱》,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12月版。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版。
    吴健熙、田一平编:《上海生活1937-194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版。
    西梅尔著,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熊月之:《海外上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版。
    熊月之:《上海通史·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民国社会》(第9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民国文化》(第10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徐铸成:《杜月笙正传》,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
    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版。
    杨念群:《新史学(第一卷):感觉·图像·叙事》,中华书局,2007年4月版。
    杨万里:《诚斋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月版。
    伊琳娜·帕佩尔诺著,杜文娟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于醒民、唐继无:《上海:近代化的早产儿》,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版。
    余宁平、杜芳琴主编:《不守规矩的知识——妇女学的全球与区域视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杨义著,郭晓鸿辑图:《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3月版。
    张朝阳编著:《人类自杀史》,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4月版。
    张建安:《民国大案》,群众出版社,2002年1版。
    张乐平:《上海Memory:张乐平画笔下的三十年代》,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张乐平:《都市风情》,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张敏杰:《贞操观》,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8月版。
    章立凡选编:《章乃器文集·下卷·政论杂著编》,华夏出版社,1997年3月版。
    章清:《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3版。
    周华山:《无父无夫的过渡》,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3月版。
    周慧玲:《表演中国:女明星表演文化视觉政治,1910-1945》,台北市赍田出版,2004年6月版。
    周天籁:《亭子间嫂嫂》,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朱定沛,夏鲁辑:《近世中国十大社会新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
    朱文通等整理:《李大钊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
    朱易安著:《女性与社会性别》,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
    #12
    蔡建境:《“殉情”与“殉节”——中国女性自杀的文化思考》,《社会科学家》,1990年第4期。
    杜芳琴:《妇女/社会性别史对史学的挑战与贡献》,《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杜维明:《全球化与上海价值》,《史林》,2004年第2期。
    高彦颐:《空间与家——论明末清初妇女的生活空间》,《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5年第3期。
    顾德曼:《向公众呼吁:1920年代中国报纸对情感的展示与评判》,《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6年第14期。
    国雄译:《五四时代毛泽东与妇女及自杀问题》,《明报月刊》,1977年第12卷第1期。
    胡爱玲,任定华:《上海中文期刊在我国近代期刊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期刊研究》,2001年第2期。
    黄人杰:《中国传统人伦思想与五伦的道德观》,《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吉达·勒纳著,蔡一平译:《多数群体寻找她们的过去——妇女史的挑战》,《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4期。
    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李伯重:《从“夫妇并作”到“男耕女织”——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李霞:《平等权、社会性别女权主义的理论路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 期。
    李孝悌:《走向世界,还是拥抱乡野——观看<点石斋画报>的不同视野》,《中国学术》,2003年第2期。
    李咏仪:《明代妇女自杀——伦理学研究的进路》,《中外医学哲学》,2001年第3卷第2期。
    刘长林、钱锦晶:《论五四思想家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6期。
    刘宁,刘晓丽:《从妇女研究到性别研究——李小江教授访谈录》,《晋阳学刊》,2007年第6期。
    刘卫英:《万般无奈下的有效抗争——古代女性以自杀行复仇的文化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4期。
    刘正刚、唐伟华:《明清鲁浙粤女性自杀探讨》,《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3卷第5期。
    牟正蕴:《解构“妇女”:旧词新论》,《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8年第6期。
    齐卫平:《五四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自杀现象》,《民国春秋》,1998年第3期。
    乔素玲:《痛苦诀别:1920年广州市民自杀透视》,《广东史志》,2002年第3期。
    王合群:《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自杀问题的社会透视》,《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
    邵晓芙、池子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自杀现象解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2卷第2期。
    史梅定:《近代上海历史档案的概貌和开放利用》,《档案与史学》,1995年第6期。
    汤文海:《黄慧如、陆根荣在苏州》,《苏州杂志》,1999年第6期。
    王存奎:《30年代中期上海社会的自杀事件》,《民国春秋》,1995年第2期。
    夏明曦:《追忆阮玲玉——兼谈唐季珊》,《民国春秋》,1995年第1期。
    夏蓉:《20世纪30年代中期关于“妇女回家”与“贤妻良母”的论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肖爱树:《建国初期妇女因婚姻问题自杀和被杀现象研究》,《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肖美贞:《20世纪30年代北方自杀问题研究——以天津<大公报>为中心》,《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第7卷第3期。谢泳:《1949-1976年中国知识分子自杀状况的初步考察》,《天涯》,1998年第4期。
    忻平:《无奈与抗拒:20-30年代上海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学术月刊》,1998 年第12期。
    熊月之:《上海学平议》,《史林》,2004年第5期。
    熊月之:《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特点》,《史林》,2006年第3期。
    尹旦萍:《<周易>的生存智慧与中国家训文化》,《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俞畏根:《阮玲玉舆电影<阮玲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2002年第15辑。
    俞彦娟:《妇女史和性别史的争议:谈美国妇女史研究之发展》,《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1年第9期。
    张兵:《王国维自杀之因五说》,《香港作家报》,1997年第18期。
    张涛:《被肯定的否定——从<清史稿·列女传>中的妇女自杀现象看清代妇女境遇》,《清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章衡:《我何罪何畏”——记在“三·八”节自杀的一代名优阮玲玉》,《广角镜》,1976年第42期。
    郑清坡、李自典:《试论李大钊对民初自杀现象的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朱江玮:《<史记>所记自杀现象初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卷第4期。
    黄明烈:《先秦两汉社会之自杀论述研究》,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5月。
    何楠:《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城市自杀问题剖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吴惠慈:《一个多次自杀生还者的自杀经验叙说》,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系硕士论文,2004年1月。
    许慧琦:《“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0s)》,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00年。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Bryna Goodman.What is the correct and modern emotion? The Ma Zhenghua case in Shangllai media Discussion,现代中国都市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论文集, 2005年12月提交论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柯丽得(Katherine Carlitz):《民国时期的烈女和节妇:国民党的工具》,“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4年6月16日在复旦大学召开。
    林郁沁(Eugenia Lean):《民国时代新闻里的多情女性及社会焦虑》,“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4年6月16日在复旦大学召开。
    Bryna Goodman,Appealing to the Public:Newspaper Presentation and Adjudication of Emotion,Twentieth-Century China,Vol.31,No.2,2006.
    Bryna Goodman.The new woman commits suicide:The Press,Cultural,Memory,and the New Republic,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4,No.1,2005.
    Carlitz,Katherine.The daughter,the singing-girl,and the seduction of suicide,NANNU-Men,Women & Gender in Early & Imperial China,Vol.3,No.1,2000.
    Fong,Grace S.,Signifying bodies: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uicide writings by women in Ming-Qing China,NANNU-Men,Women & Gender in Early &Imperial China,Vol.3,No.1,2000.
    Gisela Bock,Women's History and Gender History:Aspects of an International Debate,Gender & History,Vol.1,No.1,spring 1989.
    Hwang Kwang-Kuo,"Face and Favor:the Chinese Power Gam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2,No.4,1987.
    Ivor Goodson,the Story of Life History:Origins of the Life History Method in Soci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Vol.1,No.2,2001.
    Joan W.Scott,Gend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1,No.5,1986.
    Joan W.Scott,the Evidence of Experience,Critical Inquiry,Vol.17,No.4,1991.
    June Purvis and Amanda Weatherill,Playing the Gender History Game:A Reply to Penelope J.Corfield,Rethingldng History,Vol.3 No.3,1999.
    Lean,Eugenia,The Making of a Public:Emotions and Media Sensation in 1930s China,Twentieth-Century China,Vol.29,no.2,2004.
    Louise A.Tilly,Gender,Women's history,and social history,Social Science History,Vol.13,No.4,1989.
    Penelope J. Corfield, From Women's Hisory to Gender Hisory: A Reply to ' Playing the Gender History Game', Rethingking History, Vol.3 No.3,1999.
    Peter J. Carroll, Fate-bound Mandarin Ducks: 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Fashions" for suicide in 1931 Suzhou, Twentieth-Century China, Vol.31, No.2, 2006.
    Ropp, Paul S., Passionate women: Female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NANNU-Men, Women & Gender in Early & Imperial China, Vol.3, No.1, 2000.
    Roxane Witke. Mao Tse-tung, Women and Suicide in the May Fourth Era, The China Quarterly, No.31, 1967.
    Theiss, Janet. Managing martyrdom: female suicide and statecraft in mid-Qing China, NANNU-Men, Women & Gender in Early & Imperial China, Vol.3, No.1, 2000.
    Weijing Lu, True To Their Word: The Faithful Maiden cult in China(1650-1850), Dissertantion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1.
    Wu fei, "Gambling for Qi": Suicide and Family Politics in a Rural North China county, the China Journal, No. 54, 2005.
    Wu Fei, Elegy for luck Suicide in a county of north China, Dissertantion of Harvard University, 2004.
    Yuan-huei Lin, The Weight of MT. T'AI: Patterns of suicid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Dissertantion of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0.
    Zamperini, Paola. Untamed hearts: Eros and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fiction, NANNU-Men, Women & Gender in Early & Imperial China, Vol.3, No.1, 2000.
    
    Bazilli, S. (ed.), Putting Women on the Agenda, Ravan Press, 1991.
    
    Becker, H. S., the Life History and the Scientific Mosaic, Sociological Work: Method and Substance,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70.
    Denzin, Norman K.,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Prentice Hall, 1978.
    Edited by Jeffrey R. Watt, From sin to insanity: suicid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Edited by Kok Lee Peng, Wen-Shing Tseng, Suicidal behaviou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92.
    Elizabeth Howe, the First English Actress: Women and Drama, 1660-17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Emily Honig, Sister and Strangers: 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 1919-194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Francesca Cancian, Love in America: Gender and Self-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Georges Minois,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History of suicide: voluntary death in Western cultu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9.
    Henrietta Harrison,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J. Amos Hatch, Richard Wisniewski,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Amer Press, 1995.
    J.D.Douglas, the Social Meanings of Suicid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Janice Radway,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4.
    Kathleen Canning, Gender history in practic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bodies, class, and citizenship,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
    Lawrence Stone, Past and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Lin Yutang,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Greenwood press, 1968.
    Lynn Hunt, "The Challenge of Gender. Deconstruction of Categories and Re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s in Gender History," in Hans Medick and Anne-Charlott Trepp, Geschlectergeschichte und Allgemeine Geschichte: Herausforderungen und Perspektiven (Gottingen: Wallstein Verlag), 1998.
    Margery Wolf, Women and Suicide in China,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Md. Arifur Rahman, Gender analysis of suicide in the contemporary Bangladesh Dhaka, Bangladesh Mahila Parishad, 2005.
    Michael MacDonald, Terence R. Murphy, Sleepless souls: suicide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M.YAP, Suicide in Hong Ko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ttempted suicid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58.
    Paul S. Ropp, Paola Zamperini, and Harriet T. Zurndorfer, Passionate women: Female suicid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rill, 2001.
    Shneidman, Edwin and Norman Farberow, the Logic of Suicide, Edwin Shneidman and Norman Farberow, the Clues to Suicide, McGraw-Hill, 1957.
    Silvia Sara Canetto, women and suicidal behavior, Springer Pub. Co., 1995.
    Susan Glosser,Chinese Visions of Family and State,1915-1953,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2003.
    Susan K.Morrissey,Suicide and the Body Politic in Imperial Russ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Sylvia D.Hoffert,A History of Gender in America:Essays,Documents,and Article,Prentice Hall,2003.
    Tracy C.Davis,Actresses as Working Women:The social Identity in Victorian Culture,Routledge,1991.
    Wang zheng,Women in the Enlightenment: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1999.
    Ye Xiaoqing,the Dianshizhai Pictorial:Shanghai Urban Life,1884-1898,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3.
    Z.Eisenstein,"Introduction," in Z.Eisenstein,ed.,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Monthly Review Press,1979.
    《古今图书集成》网上检索全文:http://192.192.13.178/book/index.htm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馆藏《玲珑杂志》:http://www.columbia.edu/cu/lweb/digital/collections/linglong/index.html
    《清华周刊》题名检索:http://qhzk.lik.tsinghua.edu.cn/database/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网络数字档案《内阁汉文题本专题档案:刑科婚姻类提要》: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tdb=刑科婚姻类提要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妇女杂志》:http:archwebs.mh.sinica,edu.tw/fnzz/
    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law/txt/2006-11/28/content 7416453.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