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学位论文抽检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是教育领域培养人才的基地,研究生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的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然而,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却遭到了人们的质疑。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研究生教育既包括专业考试又包括学位论文的撰写,而学位论文又是衡量其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学位申请者是否最终取得研究生学位的最后一道关卡,因而,在“注水文凭”大行其道的当今社会,研究生的学业论文质量是否达到相应的学术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评审意见不公、答辩程序不合理以及答辩前后的论文抽检等影响论文得到公正评价等问题,这就会给学位申请者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或社会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如,各省教育行政机关的事后抽检行为开始在各省实施。于是,关于这一制度的探讨就成了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又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话题。
     基于司法实践的复杂性以及理论研究上的空白,笔者从学位论文抽检制度的内涵着手,对其功能、程序以及责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进而分析其利弊并讨论了这一制度的存废问题,提出了支持者支持和反对者反对的理由。具体而言,本文将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事后的抽检行为定位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省级教育行政主管机关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行使其监督职能,从而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而达到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要求。但当面临着理论上基本属于空白状态的现状,而实践中又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的时候,笔者从导师的责任、研究生责任以及高校的责任等角度,分别对其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纵向的角度看,各省学位委员会的事后抽检步骤是这样的:先由学位授予单位上报该年度和上一年度学位论文的人员名单,之后由省学位办确定待抽检的人员并予以公布,然后由学位授予单位上报待抽检的学位论文,最后由省学位办组织抽检的一整套程序。在分析了抽检结果的不利后果由谁承担一这问题之后,重点论证了该制度存废的理由,进而表明了笔者的态度。
University is the area for personnel training in education. Graduate education is a difficulty and a complex task in a college education today. However, in today’s society there is an explosion. With the expansion on enrollment,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called into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Academic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includes both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s and dissertation writing. The thesi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ts academic standards, but also a key in whether obtain the end of their graduation degree. Thus, whether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sis is an extremely difficult task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vel of graduate education. However, in the current, there is an unfair review comments and unreasonable defense program on dissertation, but also an question on sampling paper before and after the respondent, which is an barriers to obtain the degree. Under this conditions, various measure to be taken for the state and societ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So, the acts of the executive on provincial education have begun to implement after the sampling in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on the system is a topic both a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but also has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complex of Judicial practice and the blank of the theory, from the content of this sampling system, we detailed analyze the functions, procedur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is sampling system and the pros and cons, Supporters and opponents of proposed reasons for the objection to support.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will save the Office of Academic Degrees Committee of the sampling behavior after positioning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Provincial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to exercise their oversight functions to take this measure. But under the complex social practice, on the one hand,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the instructors, graduates students and universities, we analyze the system on the impact of how they generate.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vertical perspective, the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post-degree sampling steps. First, Reported by degree-granting unit of the year and the previous year's list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later provincial office to determine degree and published with a sampling of the staff , lastly, he final degree awarded by the sampling unit dissertation to be submitted, and the provincial Office of Degree Tissue samples of a set of procedures. Then, on who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sampling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abolition of the system demonstrates the reasons for, and then show that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引文
①孔祥沛:《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的实践与思考》.[D].载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
    
    ①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0年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样检查的通知》湘教通【2010】241号
    ②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实施办法》的通知鲁学位[2009]7号
    ③《湘潭大学研究生手册》.湘潭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编2009年8月,第54页
    ①孔祥沛:《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的实践与思考》.[D].载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
    
    ①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第367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17条的相关规定
    ③李伦娥:《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21日
    ①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3版第71页
    ①山东省学位委员会、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实施办法》的通知鲁学位【2009】7号
    ②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电子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0-32页
    
    ①李志平:《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探究》,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
    ②尹力、黄传慧:《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载《高教探索》2006年3期,第40页。倪洪涛:《大学生学习权及其救济研究——以大学生与大学的关系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200页。
    ③转引自:陈虹伟:“十年寒窗却因舞弊行为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女大学毕业生法院追讨就业权”,载《法制日报》2007年7月8日第4版
    ④转引自:郭宏鹏:“本书群英诉厦门大学行政纠纷案——被告不予录取原先并违反择优录取原则”,载《法制日报》2007年6月24日第7版
    ⑤蔡黎生、王宏胜、张拥军:“苦读四年拿不到学位证,将母校告上法庭”,载《武汉晨报》2011年11月16日
    ⑥湛中乐主编:《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9页
    ①李宗惠:《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行政权论大学退学制度的合宪性——台北“高等行政法院”2000年诉字第1833号判决评释》,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32期,2002年第32期,第29页
    ②董保城、朱敏贤:《国家与公立大学之监督关系及其救济程序》,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①董保城、朱敏贤:《国家与公立大学之监督关系及其救济程序》,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①常宝英:《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几点思考》,载《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第32卷第3期
    
    ①【美】约翰S布鲁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23页
    ②赵晓强、柏昌利:《大学学术管理的内涵解析》,载科研管理技术与创新管理
    ④周叶中、周佑勇《高等教育行政执法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99页
    ⑤“制度性保障”是德国法上的一个术语,是说宪法的某项规定并非是作为一项权利,而是为了促成某种价值实现的一项制度。按照这一概念,像婚姻自由、地方自治、大学自治等都属于制度性保障,而非单纯是个人权利。因为在国家内部,原则上不可能存在自然团体或有组织的团体的基本权利,这种所谓的基本权利其实是一种制度性保障,但这种制度也可以被赋予主观权利的性质。参加[德]卡尔﹒施密特:《宪法学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32页
    ⑥董保城、朱敏贤《国家与公立学校之监督关系及其救济程序》,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93页
    ⑦董保城、朱敏贤《国家与公立学校之监督关系及其救济程序》,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02页
    ①周宏志:《学术自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元照公司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②马龙虎、邹娜:“对高校被讼案件的诉讼法理分析”,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③马龙虎、邹娜:“对高校被讼案件的诉讼法理分析”,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④秦惠民:《学术管理活动的权力结构与权力冲突》,载《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⑤胡昌送:《学术权力:诉求与发展》,载《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月第9卷第1期
    ⑥马龙虎、邹娜:“对高校被讼案件的诉讼法理分析”,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①高飞:《中西学术权力辨析》,载《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9期
    ②秦惠民:《学术权力——一个无法回避的制度性现象》,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133页
    ③周叶中、周佑勇《高等教育行政执法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98页
    ①秦惠民:《学术权力——一个无法回避的制度性现象》,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1版89页
    ①转引自:王怡:“法治与自治:大学理想及其内部裁判权”,载《大风》2005年第7期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7页
    ③湛中乐主编:《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页
    ④倪洪涛:《大学生学习权及其救济研究——以大学和学生的关系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7页
    [1]李志平.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22(6)
    [2]尹力、黄传慧.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高教探索.2006.(3)
    [3]李宗惠.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行政权论大学退学制度的合宪性——台北“高等行政法院”2000年诉字第1833号判决评释.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2.(32)
    [4]常宝英.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
    [5]徐峰.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6]赵晓强、柏昌利.大学学术管理的内涵解析.[J].科研管理技术与创新管理.
    [7]湛中乐、韩春晖.论大陆公立大学自治权的内在结构——结合北京大学的历史变迁分析.[J].大学自治、自律和他律.2006(1)
    [8]董保城、朱敏贤.国家与公立学校之监督关系及其救济程序.[J].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9]马龙虎、邹娜.对高校被讼案件的诉讼法理分析.[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1)
    [10]秦惠民.学术管理活动的权力结构与权力冲突.[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胡昌送.学术权力诉求与发展.[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
    [12]高飞.中西学术权力辨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9)
    [13]秦惠民.《学术权力——一个无法回避的制度性现象》.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4]转引自:王怡.法治与自治:大学理想及其内部裁判权.[J].大风.2005.(7)
    [15]转引自:陈虹伟:“十年寒窗却因舞弊行为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女大学毕业生法院追讨就业权”,载《法制日报》2007年7月8日第4版
    [16]转引自:郭宏鹏:“本书群英诉厦门大学行政纠纷案——被告不予录取原先并违反择优录取原则”,载《法制日报》2007年6月24日第7版
    [17]蔡黎生、王宏胜、张拥军:“苦读四年拿不到学位证,将母校告上法庭”,载《武汉晨报》2011年11月
    [18]李伦娥:《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21日
    [1]倪洪涛.大学生学习权及其救济研究——以大学和学生的关系为中心.[M].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版
    [2]高家伟.教育行政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3]董保城、朱敏贤.国家与公立大学之监督关系及其救济程序.[M].载《大学自治、自律与他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3]金国华.教育行政法新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4]关保英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湛中乐.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6]杨建顺.行政诉讼与司法能动性—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案的启示.载《法学前沿》第4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2月
    [7] [美]约翰﹒S﹒布鲁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版
    [8]周宏志.《学术自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元照公司出版社,2002年版
    [9]周叶中、周佑勇.高等教育行政执法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0] [美]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 [美]伯尔曼.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转引自许育典.《法治国与教育行政》.[M].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版(类似观点:李惠宗《教育行政法要义》.[M].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许宗力:《宪法与法治国行政》.[M].元照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13]周志宏.《学术自由与大学法》.[M].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
    [14]龚向和.《.受教育权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湘潭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编.《湘潭大学研究生手册》.[M]. 2009年8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