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包山楚墓文书简、卜筮祭寿简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包山楚簡發現至今已有20多年,在此期間,學界對其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成績斐然。縱觀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文字考釋方面,而在簡文内容研究方面僅是探討一個或幾個問題,進行全面討論的較少。並且這些研究成果比較零散,無法展現包山楚簡研究的全貌,因此對包山楚簡的整體研究狀況做一個總結是十分必要的。雖然已有學者在這方面進行了嘗試,但因研究時間較早,很多新材料、新觀點未能體現出來,而且某些觀點現在看來也是錯誤的。有鑒於此,本文以包山楚簡中的文書簡、卜筮祭禱簡爲研究對象進行集釋,並對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緒論,著重介紹包山楚簡的發掘、整理、出版等情況,並對包山楚簡研究概況進行簡單的綜述。同時也對本文的研究動機和研究範圍作了說明。
     二、正文分爲三章:
     第一章,我們對文書簡和卜筮祭禱簡重新分組、排序,主要對學者的觀點進行取捨,重新排列簡文的順序,爲集釋做基礎。我們將文書簡分爲《疋獄》、《受》、〈貸金〉〈所〉、《集箸》、《集箸言》六組;將卜筮祭禱簡分爲“卜筮簡”和“祭禱簡”兩種,其中“卜筮簡”又分爲“躬身、王事貞”和“疾病貞”。
     第二章是集釋,這部分是本文的主體,徵引了學者對文書簡和卜筮祭禱簡的相關研究意見,並結合諸家研究成果對簡文作了新的隷定和釋讀。集釋分爲“文書簡集釋”和“卜筮祭禱簡集釋”兩大部份。
     第三章是相關問題研究,這部分主要針對文書簡、卜筮祭禱簡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進行研究和探討。本章包括紀時、行政區劃系統、地名、職官、姓氏、卜筮祭禱中的相關問題六個宯}。我們徵引了各家對紀時、行政區劃系統、卜筮祭禱問題的相關看法,並對地名、職官、姓氏作了全面的總結。
Baoshan Bamboo Slips has been unearthed over 20 years , during this period, scholar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study and achieved splendid results. Throughout the rearch, most of the scholars concentrat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ext, while only a few of them investigated one or several issues of the content, fully attention was far less still. These researches are fragmented, and can not show the whole process, so a summary on the overall status is necessary. Of course some scholars have tried in this area , while most of the materials and ideas can hardly reflected as a matter of the early time ,and some old views are not right in pres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s covering all explanations based on the document and divination of Baoshan Bamboo Slips, and discussing the related issues.
     The article includes several aspects:
     Forword: Focusing on the discovery, editing and publishing of the bamboo slips, as well as making a brief review on the overview of scholars, and 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and scope of the study in addition.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s made of three aspects:
     Chapter One: We choose the viewpoints of some scholars, and regroup and reorder the document and divination of bamboo slips, in order to set a found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The document of bamboo slips is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 , , , and .The divination of bamboo slips is divided into divination bamboo slips and worship bamboo slips, and the former consists of two parts: one is divination about body and political, and the other is divination about disease.
     Chapter Two: Interpretation. This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paper, we quote the views of scholars, as well as make a new scribe and explan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interpretation of document of bamboo slip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ivination of bamboo slips.
     Chapter Three: Related research. in this part, we study and discuss all aspects of the content. This chapter includes six topics: the century,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ystem, manes of the places, officials, surnames and related divination researches. And we mak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cited by various views.
引文
1主要參考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1-2頁。
    2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3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4何平:《彩棺漆繪描楚風——荊門包山大塚發掘親歷記》,《古墓掘寳祕聞》,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4月,133-151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的“中央研究院”均应加引号。
    1王仲翊:《包山楚簡文字研究》,臺灣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6月,9-13頁。
    6參見《包山楚墓》265-267頁、《包山楚簡》3-9頁。
    7《包山楚簡》一書中作134枚,實應爲135枚。其中389號銅盤之上有無字簡128枚,整理號爲278的有字簡1枚,北部底層遣策類有字竹簡6枚。
    8此表不同於《包山楚墓》266頁及《包山楚簡》3頁原表,格式略有改動。
    9《包山楚墓》誤寫作“1-176”,見266頁。
    10主要參考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67-276頁;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9-14頁。
    
    1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45-47、55頁。
    12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緒言》,藝文印書館,1992年11月,1頁。
    13黑須雪子發行:《簡牘名蹟選 3》,株式會社二玄社,2009年4月,36-63頁。
    14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提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
    15這幾個方面均有孨难芯浚纾和踔亳矗骸栋匠單淖盅芯俊?臺灣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5月。劉暢:《包山楚簡字用研究》,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6月。劉波:《包山楚簡語言研究》,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王穎:《包山楚簡辭彙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161978年出土的天星觀楚簡有類似内容,但其簡文尚未全部公佈。
    
    17李學勤:《包山楚簡初探·序言》,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18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頁。
    19劉國勝:《楚喪葬簡牘集釋》,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5月。田河:《出土戰國遣冊所記名物分類匯釋》,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
    20楚文:《荊門十里鋪包山大塚出土一批戰國中晚期珍貴文物》,《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24頁。
    21方彦浩:《荆門包山大塚喜丰收》,《江汉考古》1987年第1期,40頁。
    22《包山大塚清理出500件珍奇文物》,《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13頁。
    23荊沙鐵路考古隊:《荊門市包山大塚出土一批重要文物》,《江漢考古》1987年第2期,55-56頁。
    24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整理小組:《荊門市包山楚墓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5期,1-14頁。吳順清、徐夢林、王紅星:《荊門包山2號墓部分遺物的清理與復原》,《文物》1988年第5期,15-24頁。包山墓地竹簡整理小組:《包山2號墓竹簡概述》,《文物》1988年第5期,25-29頁。
    25李學勤:《包山楚簡初探·序言》,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29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30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189頁。
    31黃德寬、徐在國:《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98-111頁。
    32李家浩:《楚墓竹簡中的“昆”及從“昆”之字》《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39-147頁。
    33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偶霭嫔纾?004年12月,262頁。
    34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5-6頁。
    35裘錫圭:《甲骨文中的見與視》,《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5月,2-5頁。
    36可參看范砄玻骸稇饑啞耙暼铡毖a議》,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6日。
    37陳偉:《關於楚簡“視日”的新推測》,簡帛網,2005年3月6日。
    38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45頁。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130頁。
    39湯餘惠:《包山楚簡讀後記》,“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2期,69-79頁。
    40劉信芳:《楚文字考釋五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86-189頁
    41史傑鵬:《讀包山司法文書簡劄記三則》,《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19-24頁。
    42趙平安:《試釋包山楚簡中的“”》,《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1-5頁。
    43李天虹:《郭店楚簡文字雜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94-99頁。李守奎:《楚璽文字六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401-405頁。
    44顏世鉉:《郭店楚簡散論(一)》,《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04-105頁。
    45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42頁。
    46張世超:《釋“逸”》,《中國文字研究》第六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8-10頁。
    1宋華強:《楚簡“禱”新釋》,簡帛研究網,2006年9月3日。鄭偉:《古代楚方言“”字的來源》,《中國語文》2007年4期,378-381頁。王志平:《“”字的讀音及相關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394-399頁。
    2劉雲:《釋“鷧”及相關諸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5月12日。
    3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4李學勤:《包山楚簡初探·序言》,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5郭德維:《〈包山楚簡初探〉評介》,《江漢考古》1997年1期,93-95頁。劉釗:《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包山楚簡初探〉讀後》,《史學集刊》,1998年1期,73-74頁。彭浩:《評〈包山楚簡初探〉》,《中國文物報》1998年2月11日。藤田勝久:《包山楚簡研究の新階段——陳偉著〈包山楚簡初探〉》,《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2號,中國出土資料學會,1998年3月,229-239頁。
    6陳偉:《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考析》,《江漢考古》1994年第3期,67-71、66頁。陳偉:《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補釋》,“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臺北,1999年12月。
    7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
    1王建蘇:《包山楚簡研究述評》,《江漢論壇》1992年第11期,81-84轉 45頁。
    2黃錫全:《古文字中所見楚國官府官名輯證》,《文物研究》總第七期,黃山書社,1991年12月,208-236頁。
    3羅運環:《古文字資料所見楚國官制研究》,《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270-289頁。
    4劉信芳:《〈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上)》,《故宮學術季刊》1997年第十五卷第一期,45-70頁。《〈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下)》,《故宮學術季刊》1998年第十五卷第二期,139-162頁。
    5王穎:《包山楚簡辭彙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
    6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
    7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錄二十,文物出版社,1991
    1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7頁。
    1卜筮簡中,與“疾病貞”相對的那類簡文,學者有不同的稱呼,我們稱爲“躬身、王事貞”,詳見本章第二節。
    2在《包山楚墓》和《包山楚簡》的釋文中,簡278反被放在遣策之後。
    3可參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67-273頁;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9-14頁。
    
    1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緒言》,藝文印書館,1992年11月,1頁。
    2藤田勝久:《包山楚簡及其傳遞的楚國信息》,《簡帛研究二〇〇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13-34頁。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206-231頁。
    2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59-60頁。
    3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6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10、46頁。
    2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88-107頁。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147頁。
    3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
    4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9頁、44-45頁。
    5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160頁。
    6劉信芳:《包山楚簡司法術語考釋》,《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12-34頁。
    7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1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
    2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6-42頁。
    3史傑鵬:《讀包山司法文書簡劄記三則》,《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19-24頁。
    4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81頁。
    5李家浩:《包山祭禱簡研究》,《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5-36頁。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6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7頁。
    7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7頁。
    1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頁、42頁。
    2彭浩:《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法律與司法制度》,《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二,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48-554頁。
    3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88-107頁。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147頁。
    4夏淥:《讀包山楚簡偶記——“受賄”、“國帑”、“茅門不敗”等字詞新義》,《江漢考古》1993年第2期,77-85頁。
    5陳偉:《關於包山受期簡的解讀》,《江漢考古》1993年第1期,74-83頁。
    6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52頁。
    7曹錦炎:《包山楚簡中的受期》,《江漢考古》1993年第1期,68-73頁。
    8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
    9葛英會:《包山楚簡治獄文書研究》,《南方文物》1996年2期,85-91頁。
    10賈繼東:《〈包山楚簡〉中〈受期〉簡別解》,《東南文化》1996年第1期,64-66頁。
    11劉信芳:《包山楚簡司法術語考釋》,《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12-34頁。
    12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30頁。
    13于成龍:《包山楚簡中若干制度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20頁。
    1胡雅麗:《包山楚簡述略》,《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2期,74-77頁。
    2董蓮池:《也說包山楚簡中的“受期”》,《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4期,4-5頁。
    3南玉泉:《楚國司法制度探微》,《政法論壇》2000年第4期,155-159頁。
    4蘇傑:《釋包山楚簡中的“阩門有敗”──兼解“司敗”》,《中國文字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218-222頁。
    5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160頁。
    6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7彭浩:《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法律與司法制度》,《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二,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48-554頁。
    8于成龍:《包山楚簡中若干制度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30、32頁。
    9陳恩林、張全民:《包山受期簡析疑》,《江漢考古》,1998年第2期,68-74頁。
    10董蓮池:《也說包山楚簡中的“受期”》,《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4期,4-5頁。
    1蘇傑:《釋包山楚簡的“受期”》,《中國文字研究》第四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51-155頁。
    2陳偉:《關於包山“受期”簡的讀解》,《江漢考古》1993年第1期,74-83頁。
    3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57頁。
    4藤田勝久:《包山楚簡及其傳遞的楚國信息》,《簡帛研究二〇〇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13-34頁。
    5陳紹輝:《從包山楚簡看楚國的訴訟制度》,《江漢論壇》,2008年第5期,111-114頁。又見《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八集,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73-82頁。
    6陳偉:《關於包山“受期”簡的讀解》,《江漢考古》1993年第1期,74-83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52頁。
    7于成龍:《包山楚簡中若干制度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7頁。
    8蘇傑:《釋包山楚簡的“受期”》,《中國文字研究》第四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51-155頁。
    9各家關於“門又敗”的説法,詳見簡19集釋。
    1于成龍:《包山楚簡中若干制度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21、30、33、38頁。
    2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48頁。
    3蘇傑:《釋包山楚簡的“受期”》,《中國文字研究》第四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51-155頁。
    4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24頁、90頁。
    1于成龍:《包山楚簡中若干制度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36頁。
    2于成龍:《包山楚簡中若干制度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38-39頁。
    3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61頁。
    4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88-107頁。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147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97頁。
    5葛英會:《包山楚簡治獄文書研究》,《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85-91頁。
    6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160頁。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65頁。
    2廣瀨薰雄:《包山楚簡“所”研究》,《郭店楚簡の思想史研究》(第5卷),东京大学郭店楚簡研究會,2001年2月。轉引自藤田勝久:《包山楚簡及其傳遞的楚國信息——紀年與社會體系》,《簡帛研究二○○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13-34頁。
    3藤田勝久:《包山楚簡及其傳遞的楚國信息》,《簡帛研究二〇〇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13-34頁。
    4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3-36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9頁、39頁。
    2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49頁。
    3彭浩:《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法律與司法制度》,《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二,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48-554頁。
    4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藝文印書館,1992年11月,緒言1頁。
    5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88-107頁。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147頁。
    6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
    7葛英會:《包山楚簡治獄文書研究》,《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85-91頁。
    8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59頁。
    9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4頁、57頁。
    10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23-49頁。
    1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5頁。
    2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160頁。
    3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4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40頁。
    5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88-107頁。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147頁。
    6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
    7葛英會:《包山楚簡治獄文書研究》,《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85-91頁。
    8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59頁。
    9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23-49頁。
    10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160頁。
    11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36頁。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59-60頁。
    2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23-49頁。
    3葛英會:《包山楚簡治獄文書研究》,《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85-91頁。
    4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4頁、57頁。
    1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
    2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23-49頁。
    3劉信芳:《戰國楚曆譜復原研究》,《考古》1997年第11期,70-77頁。
    4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59-60頁。
    5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6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4、57頁。
    7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60頁。
    196劉信芳所擬標題見《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目錄。
    197李零所擬標題見《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88-107頁。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147頁。
    198劉信芳、李零均同意整理者意見,將147與 148視爲一組。
    199劉信芳將簡161擬名爲“爭事命”,並將簡159-160歸爲一組,擬名爲“爲告”。
    200李零將158-161皆歸爲“畢紳告言案”。
    201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
    202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1頁。
    203劉釗:《談包山楚簡中有關“煮鹽於海”的重要史料》,《中國文物報》1992年11月8日。
    204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3、60頁。
    205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50頁。
    206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92-94頁。
    207周鳳五:《睪〈命案文書〉箋釋──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研究之一》,《文史哲學報》第四十一期,1994年6月,1-18頁。
    208陳偉:《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考析》,《江漢考古》1994年3期,66-67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31-33頁、142-143頁。後者更爲詳細,故本文引用後者。
    209李佳興:《〈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簡研究——以訴訟事件爲例》,臺灣曁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6月,57-59頁。
    210李守奎:《包山司法簡致命文書的特點與 138-139號簡文書内容的性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389-395頁。
    211李守奎:《包山司法簡致命文書的特點與 138-139號簡文書内容的性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389-395頁。
    212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66頁。
    213這裏有一點值得注意:在132-135舒慶訴狀中有“今陰之客不爲其斷倚執僕之兄”,前用第三人稱“其”,後用第一人稱“僕”,並不統一。訴狀中的人稱應爲“僕”,如簡15-17“新俈尹不爲僕斷”虼宋覀儜?疑,左尹下達地方官府的原告附件有可能爲謄寫的副本,“其”爲謄寫之誤。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21頁。
    2藤田勝久:《包山楚簡及其傳遞的楚國信息》,《簡帛研究二〇〇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13-34頁。
    3劉國勝:《包山二七八號簡釋文及其歸屬問題》,《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4月,233-240頁。
    4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23-49頁。
    5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29、60頁。
    6陳偉:《包山“廷志”簽牌與九號簡》,《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十一號,2007年3月,1-5頁。
    7劉國勝:《包山楚墓簽牌文字補釋》,簡帛網,2005年11月11日。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325-329頁。
    1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藝文印書館,2004年2月,95頁。
    2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165頁。
    3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23-49頁。
    4劉國勝:《包山楚墓簽牌文字補釋》,簡帛網,2005年11月11日。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325-329頁。
    5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6陳偉:《包山“廷志”簽牌與九號簡》,《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十一號,2007年3月,1-5頁。
    7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試筆十七則》,《中國文字》新廿五期,1999年12月,149-160頁。
    1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藝文印書館,2004年2月,92-93頁。
    2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60頁。
    3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92-94頁。
    4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藝文印書館,2004年2月,94-95頁。
    5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12頁。
    6彭浩:《包山二號墓卜筮和祭禱竹簡的初步研究》,《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三,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55-563頁。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7頁。
    2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5月,62頁。
    3陳偉:《包山楚簡所見的曆法與年代問題》,“湖北省考古學會第八次年會”論文,宜昌,1993年12月。《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三)》,江漢考古編輯部出版,1998年11月,140-149頁。
    4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51-153頁。
    5陳偉:《葛陵楚簡所見的卜筮與禱祠》,《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34-42頁。
    6李家浩:《包山祭禱簡研究》,《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5-36頁。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
    1宋華強:《從楚簡“卒歲”的詞義談到戰國楚曆的歲首》,《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4期,22-27頁。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35-37頁。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46-49頁。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55頁。
    2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38-40頁。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50-53頁。
    3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38頁。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50頁。
    4可參看第三章“紀時”宯}中的干支表。
    1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37-38頁。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48-49頁。
    
    1于省吾:《鄂君啓節考釋》,《考古》1963年8期,442-447頁。
    2陳劍:《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151-182頁。
    3陳劍:《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151-182頁。
    1裘錫圭:《釋衍、侃》,《魯實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6月,6-12頁。又見《人文論叢》(2002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328-335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74頁。
    
    1可參看吳振武:《燕國銘刻中的“泉”字》,《華學》第二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47-52頁。
    吳振武:《〈燕國銘刻中的“泉”字〉補說》,《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230-235頁。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偶霭嫔纾?003年12月,168頁。
    
    1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輯,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39-162頁。
    2吳良寳:《包山楚簡“慎”地考》,《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藝文印書館,2007年12月,97-106頁。
    1轉引自蘇建洲:《楚文字“炅”字及從“炅”之字再議──兼論傳鈔古文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1月,158-174頁。
    1巫雪如:《包山楚簡姓氏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5月,136頁。許全勝:《包山楚簡姓氏譜》,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5月,15頁。
    1會議之後發表的《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一文中,李零改變了意見,同意鄭剛釋爲“李”的看法,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6頁注釋②。
    
    1李守奎:《出土楚文獻姓氏用字異寫現象初探》,“中國文字博物館第二屆文字發展論壇會議”論文,安陽,2010年10月。
    2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71頁。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84頁。
    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偶霭嫔纾?005年12月,299頁。
    3魏宜輝:《試析古文字中的“激”字》,簡帛網,2006年3月29日。
    4陳斯鵬:《讀〈上博竹書(五)〉小記》,簡帛網,2006年4月1日。
    5李守奎:《楚文字考釋獻疑》,《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344-353頁。
    1諸家觀點可參看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210頁。
    1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輯,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39-162頁。
    1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41頁。
    1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55-162頁。
    1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附錄一,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553-554頁。
    2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219頁。
    3孟蓬生:《郭店楚簡文字詞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404-408頁。
    4王寧:《釋郭店楚簡中的“噬”與“澨”》,簡帛研究網,2002年8月27日。
    1陳劍:《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集》,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114-131頁。
    1可參看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55頁。
    
    1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17頁。
    2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50頁。
    1曾憲通:《楚月名初探——兼談昭固墓竹簡的年代問題》,《中山大學學報》1980年1期,97-107頁。
    1李守奎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602頁。
    2可參看程鵬萬:《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青銅器銘文集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38-51頁。程鵬萬贊同釋“前”的意見。
    3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偶霭嫔纾?005年12月,268頁。
    4小蟲:《〈上博五·弟子問〉“延陵季子”的“延”字》,簡帛網,2006年5月20日。
    1轉引自史傑鵬:《讀包山司法文書簡劄記三則》,《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19-24頁,註釋[16]。
    2黃錫全:《考辨》,《江漢考古》1991年第1期,63-69轉 72頁。後名《肴腏考辨》,《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384-393頁。
    1轉引自羅運環:《釋包山楚簡吾三字及相關制度》,《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6-12頁。
    1賈連敏:《新蔡葛陵楚簡中的祭禱文書》,《華夏考古》2004年第3期,89-101轉 108頁。
    2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1月,231頁。
    3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37頁。
    4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251頁。
    1可參看程鵬萬:《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青銅器銘文集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101-111頁。
    2程鵬萬:《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青銅器銘文集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113-114頁。
    3陳偉:《上博竹書〈慎子曰恭儉〉初讀》,簡帛網,2007年7月5日。
    4何有祖:《〈慎子曰恭儉〉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5日。
    5李零:《論東周時期的楚國典型銅器群》,《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中華書局,1992年8月,136-178頁。
    6黃錫全:《古文字中所見楚國官府官名輯證》,《文物研究》總第七期,黃山書社,1991年12月,208-236頁。
    7劉玉堂:《楚國手工業生産管理、技術職官》,《中國科技史料》1996年第3期,3-9頁。
    8郝本性:《試論楚國器銘中所見的府和鑄造組織》,《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荊楚書社,1987年1月,313-326頁。
    9黃錫全:《〈包山楚簡〉釋文校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名爲《〈包山楚簡〉部分釋文校釋》,《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187-196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19頁。
    
    1王國維、容庚之說可參何琳儀、黃德寬:《說蔡》,《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8年10月,187-190頁。
    2何琳儀、黃德寬:《說蔡》,《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8年10月,187-190頁。
    1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84年10月,348-349頁。又見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1月180-181頁。
    2李零:《古文字雜識(五則)》,《國學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267-274頁。
    3轉引自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202頁,爲陳偉先生來信内容。
    1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篐嗣癯霭嫔纾?980年10月,171頁。
    1轉引自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47頁。
    2周鳳五:《郭店〈性自命出〉“怒欲盈而毋暴”說》,“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上海大學,2002年7月。又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185-190頁。
    3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8日。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劄記》,簡帛網,2003年1月10日。
    4周鳳五:《郭店〈性自命出〉“怒欲盈而毋暴”說》,“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上海大學,2002年7月。又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185-190頁
    5李綉玲撰寫、季旭昇訂改:《彭祖譯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255-257頁。
    1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15頁。
    1轉引自廣濑薰雄:《包山楚簡〈受期〉“阩門又敗”再探》,《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53-62頁。
    2轉引自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21頁。
    3轉引自廣濑薰雄:《包山楚簡〈受期〉“阩門又敗”再探》,《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53-62頁。
    1李守奎:《古文字辨析三組》,《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1998年12月,77-86頁。
    2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826-827頁。
    3施謝捷:《釋戰國楚璽中的“登徒”複姓》,《文教資料》1997年第4期,110-113頁。
    1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33頁。
    2何浩、劉彬徽:《包山楚簡“封君”釋地》,《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五,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71頁。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85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33頁。
    3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84頁。
    1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189頁。
    1殷滌非:《“鄂君啓節”兩個地名簡説》,《中華文史論叢》第六輯,中華書局,1965年8月,82-179頁。
    譚其驤:《鄂君啓節銘文釋地》,《長水集》(下冊),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193-211頁。
    1袁國華:《包山楚簡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4年12月,428頁。
    2林清源:《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東海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7年12月,147頁。
    3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87頁。
    1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諡爲族”的楚王族──附說〈左傳〉“諸侯以字爲諡因以爲族”的讀法》,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2月17日。又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110-130頁。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595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40頁。
    2可參看劉洪濤:《〈説文〉“陟”字古文考》,簡帛網,2007年9月22日。
    3胡瓊:《釋〈慎子曰恭儉〉中的“陟”》,簡帛網,2007年8月8日。
    4劉洪濤:《〈説文〉“陟”字古文考》,簡帛網,2007年9月22日。
    5夔一:《“陟”疑》,簡帛網,2007年10月23日。
    1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上篐嗣癯霭嫔纾?988年4月,1060、1141頁。
    2黃錫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釋文校訂》,《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年10月,373頁。
    3何琳儀:《楚幣六考》,《古幣叢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232-233頁。
    4劉信芳:《包山楚簡地名考釋十二則》,“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1999年12月。又見《簡帛研究匯刊》第一輯,2003年5月,313-322頁。
    1黃盛璋:《當陽兩戈銘文考》,《江漢考古》1982年1期,42-45頁。
    2何浩:《戰國時期楚封君初探》,《歷史研究》1984年第5期,100-111頁。
    1博士學位論文直接釋爲“”,見300頁。
    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偶霭嫔纾?004年12月,197頁。
    3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
    4周鳳五:《上博四〈柬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119-136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87頁。
    2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7頁。
    3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8-48頁。
    1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44-45頁。
    1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55頁。
    2趙建偉:《“民有娛心”與“民有順心”說》,簡帛網,2003年8月30日。
    3轉引自鄒濬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6月,129頁。
    4鄒濬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6月,129頁。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四)》,上?偶霭嫔纾?004年12月,270頁。
    2陳斯鵬:《上海博物館藏楚簡〈曹沫之陣〉釋文校理稿》,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0日。此文中並未提到釋“捷”爲周鳳五先生的意見,而是在《簡帛文獻與文學考論》一書109頁注釋[20]中註明,並提到舊稿釋“捷”是考慮金文中舊釋“捷”之字作《呂行壺》、《疐鼎》。
    3陳斯鵬:《簡帛文獻與文學考論》,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102頁。
    4蘇建洲:《〈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2008年1月1日,58頁。
    5單育辰:《〈曹沫之陳〉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6月,88頁。
    6蘇建洲:《〈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2008年1月1日,58頁。
    1轉引自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32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84頁。
    2復旦大學讀書會:《清華簡〈楚居〉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
    1陳劍:《釋造》,《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55-100頁。又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4月,127-176頁。
    1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1979年第7期,25-32頁。又見《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405-417頁。
    2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附錄一,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492頁。
    3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553、555頁。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409、411頁。
    4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108頁。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97頁。
    5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763頁。
    6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97頁。
    7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97頁。
    8博士學位論文從整理者意見,釋爲“耆”,見413頁。
    1各家觀點可參看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99頁。
    1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264頁。
    1轉引自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49頁。
    1學者討論包山簡中“間”或從“間”之字時,或用“間”,或用“閒”,我們不將其統一,按各家原文引用。按語中則統一用“間”。
    1轉引自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50頁。
    1黃錫全:《〈包山楚簡〉釋文校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名爲《〈包山楚簡〉部分釋文校釋》,《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187-196頁。
    2李家浩:《江陵九店五十六號墓竹簡釋文》,《江陵九店東周墓》,科學出版社,1995年7月,30頁。
    1參看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61頁。
    1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92頁。
    1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270-271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39頁。
    1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75頁。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625頁。
    1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160頁。
    1劉信芳:《楚簡文字考釋五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86-189頁。李家浩:《信陽楚簡“樂人之器”研究》,《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1-13頁。
    2劉國勝:《曾侯乙墓E61號漆箱書文字研究——附“瑟”考》,《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691-710頁。
    3劉樂賢:《郭店楚簡〈六德〉初探》,《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386-387頁。彭林:《〈六德〉柬釋》,簡帛研究網,2000年6月4日。又見《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155-156頁。
    4趙平安:《談“瑟”的一個變體》,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月12日。
    5單育辰:《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6月,102頁。
    1商承祚:《戰國楚帛書述略》,《文物》1964年9期,8-20頁。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中華書局,1985年7月,71-72頁。
    1轉引自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83頁。
    1李學勤:《讀上博簡〈莊王既成〉兩章筆記》,孔子2000網,2007年7月16日。
    2李佳興:《上博六〈莊王既成〉的“尹子桱”》,簡帛研究網,2008年8月20日。
    1單育辰:《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6月,94頁。
    1巫雪如:《包山楚簡姓氏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5月,50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86頁。
    1譚其驤:《鄂君啓節銘文釋地》,《長水集》(下冊),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193-211頁。後來改從黃盛璋之說,見譚其驤:《再論鄂君啓節地理答黃盛璋同志》,《長水集》(下冊),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212-232頁。
    2黃盛璋:《關於鄂君啓節交通路綫的復原問題》,《中華文史論叢》第五輯,1964年6月,143-168頁。又見《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263-285頁。
    3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11月,221頁。
    4石泉、蔡述明:《古雲夢澤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54-56頁。
    1馮勝君:《戰國楚文字“黽”字用作“龜”字補議》,《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477-479頁。
    2李家浩:《楚墓竹簡中的“昆”及從“昆”之字》,《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39-147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306-317頁。
    3禤健聰:《釋楚文字的“龜”和“”》,《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4期,102-104頁。
    4趙平安:《釋曾侯乙墓竹簡中的“”和“”——兼及昆、黽的形體來源》,《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11-14頁。
    5趙平安:《釋曾侯乙墓竹簡中的“”和“”——兼及昆、黽的形體來源》,《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11-14頁。
    6李家浩:《楚墓竹簡中的“昆”及從“昆”之字》,《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39-147
    1李家浩:《信陽楚簡中的“柿枳”》,《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1-11頁。
    2白於藍:《讀上博簡(二)劄記》,《江漢考古》2005年第4期,69-74頁。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611頁。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五則》,《考古》1999年第11期,74-77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203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87頁。
    1郭仁成:《楚國經濟史新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85頁。
    2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226-226頁注釋833。
    3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37頁注釋⑤。
    4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偶霭嫔纾?004年12月,201頁。
    1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117頁。
    2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11頁。
    3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22頁。
    4蕭毅:《楚簡文字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60頁。
    1何浩:《戰國時期楚封君初探》,《歷史研究》1984年第5期,103頁“戰國時期楚國封君表”。
    1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97頁。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611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96頁。
    2張光裕、吳振武:《武陵新見古兵三十六器集錄》,《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7年新第6期,338頁。轉引自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223頁。
    1白於藍文注明此爲劉釗1992年“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中的觀點。
    1廖名春:《郭店楚简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69-82頁。
    1陳偉:《〈語叢〉(一)、(三)中有關“禮”的幾條簡文》,《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143-148頁。
    2李天虹:《釋楚簡文字“”》,《華學》第四輯,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85-88頁。
    3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偶霭嫔纾?005年12月,215頁。
    4李天虹:《釋楚簡文字“”》,《華學》第四輯,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85-88頁。
    5李家浩:《包山楚簡中的“枳”字》,《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94頁補記。
    6李學勤:《試解郭店簡讀“文”之字》,《孔子·儒學研究文叢(一)》,齊魯書社,2001年6月,117-120頁。
    7李零:《郭店楚簡中的“敏”字和“文”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389-391頁。
    8單育辰:《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6月,48頁。
    9唐·林寶:《元和姓纂》,中華書局,2008年3月再版,970頁。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264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82頁。
    1復旦大學讀書會:《清華簡〈楚居〉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評論。
    2復旦大學讀書會:《清華簡〈楚居〉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評論。
    3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611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207頁。
    4顏世鉉:《郭店楚簡散論(一)》,《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04-105頁。
    1可參看程鵬萬:《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青銅器銘文集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143-160、198頁。
    1陳斯鵬:《楚簡中的一字形表多詞現象》,《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195-239頁。
    1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5頁。
    1可參看陳穎飛:《楚官制與世族探研──以幾批出土文獻爲中心》,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4月,250-251頁。
    1轉引自蘇建洲:《〈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2008年1月1日,149頁。
    2郭沫若:《關於鄂君啓節的研究》,《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4期,3-6頁。商承祚:《鄂君啓節考》,《文物精華》第二集,文物出版社,1963年4月,49-55頁。
    3殷滌非、羅長銘:《壽縣出土的鄂君啓金節》,《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4期,8-18頁。
    4中山大學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江陵昭固墓若干問題的探討》,《中山大學學報》1977年第2期,90-96頁。中山大學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戰國楚簡研究(三)》,油印本,1977年。
    5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 1號楚墓》,《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71-116頁。
    6黃盛璋:《鄂君啓節地理問題若干補正》,《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286-288頁。
    7俞偉超、李家浩:《論“兵闢太歲”戈》,《出土文獻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138-145頁。
    8李零:《楚國銅器銘文編年匯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353-391頁。
    9劉信芳:《釋“郢”》,《江漢考古》,1987年第1期,78-83頁。
    10何琳儀:《長沙銅量銘文補釋》,《江漢考古》1988年第4期,97-101頁。
    11羅運環:《論楚國金文月、肉、舟及止、出的演變規律》,1988年11月,油印本。發表在《江漢考古》1989年2期的《論楚國金文月肉舟及之止出的演變規律》一文中沒有此内容。
    1蘇建洲:《〈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2008年1月,150頁。
    2商承祚:《鄂君啓節考》,《文物精華》第二集,文物出版社,1963年4月,49-55頁。
    3黃盛璋:《鄂君啓節地理問題若干補正》,《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286-288頁。
    4俞偉超、李家浩:《論“兵闢太歲”戈》,《出土文獻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138-145頁。
    5李零:《楚國銅器銘文編年匯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353-391頁。
    6劉信芳:《釋“郢”》,《江漢考古》,1987年第1期,78-83頁。
    7何琳儀:《長沙銅量銘文補釋》,《江漢考古》1988年第4期97-101頁。
    8吳鬱芳:《栽郢、雲夢、章華宮》,《江漢考古》1989年第3期,38-40頁。
    9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82頁。
    10單育辰:《佔畢隨錄之十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8日。
    1可參看羅運環:《字考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345-346頁。
    2趙平安:《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與縣有關的資料爲中心》,《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529-540頁。
    1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51頁。
    2馮勝君:《釋戰國文字中的“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281-285頁。
    1字形來源爲施謝捷《魏石經古文彙編》未刊稿,卷二第32頁,轉引自單育辰:《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6月,44頁。
    2單育辰:《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6月,44頁。
    1李家浩:《說“”字》,《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488-491頁。
    2何琳儀:《新蔡竹簡選釋》,《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1-11頁。
    3羅運環:《葛陵楚簡鄩郢考》,《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郭店、其他簡卷),武漢大學,2006年6月。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498-500頁。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偶霭嫔纾?002年12月,292頁。
    2徐在國:《上博竹書(二)文字雜考》,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
    3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12頁。
    1轉引自蘇建洲:《上博楚簡(五)考釋五則》,《中國文字》新三十二期,藝文印書館,2006年12月,91頁,爲2006年12月2日信件内容。
    1袁金平:《讀〈上博(五)〉札記三則》,簡帛網,2006年2月26日。
    2何有祖:《清華大學藏簡〈金縢〉補釋一則》,簡帛網,2011年1月5日。
    1轉引自蘇建洲:《也說〈君人者何必安哉〉“先君霝王乾溪云?(从艹)”》,簡帛網,2009年1月10日。
    2可參看蘇建洲:《也說〈君人者何必安哉〉“先君霝王乾溪云?(从艹)”》,簡帛網,2009年1月10日。
    3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69頁。
    4可參看蘇建洲:《也說〈君人者何必安哉〉“先君霝王乾溪云?(从艹)”》,簡帛網,2009年1月10日。
    1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11月,145頁。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061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59頁。
    2李學勤:《論漢淮間的春秋青銅器》,《文物》1980年第1期,34-58頁。陳偉:《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102-103頁。以上二文轉引自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00-101頁。
    1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兩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66-169頁。
    
    1陳斯鵬:《〈柬大王泊旱〉編聯補議》,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10日。劉信芳:《竹書〈柬大王泊旱〉試解五則》,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14日。
    2吳曉懿:《上?┪镳^藏戰國楚竹書(四)》所見官名輯證》,簡帛網,2009年6月5日。
    1陳偉:《〈簡大王泊旱〉新研》,簡帛網,2006年11月22日。又見《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259-268頁。
    2張繼淩撰寫、季旭昇改訂:《柬大王泊旱譯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94頁。
    3博士學位論文從整理者意見釋爲“廁”,見445頁。
    1徐伯鴻:《說“微矵中於河”句中的“矵”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論壇,2009年7月
    5日。(http://www.guwenzi.com/ShowPost.asp?ThreadID=1673)
    2范常喜:《戰國楚簡“矵”字述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11月2日。
    3白於藍:《讀上博簡(二)劄記》,《江漢考古》2005年第4期,69-74頁。
    4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簡帛網,2009年7月15日。
    5顧史考:《“矵”字讀法試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496-503頁。
    1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簡帛網,2009年7月15日。
    2顧史考:《“矵”字讀法試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496-503頁。
    3顧史考:《“矵”字讀法試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496-503頁。
    4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簡帛網,2009年7月15日。
    5顧史考:《“矵”字讀法試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496-503頁。
    
    1徐伯鴻:《說“微矵中於河”句中的“矵”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論壇,2009年7月5日。(http://www.guwenzi.com/ShowPost.asp?ThreadID=1673)
    2顧史考:《“矵”字讀法試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496-503頁。
    
    1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182頁。
    2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152頁。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547頁。
    2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簡帛網,2009年7月15日。
    1譚其驤:《鄂君啓節銘文釋地》,《長水集》(下冊),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193-211頁。
    2黃盛璋:《關於鄂君啓節交通路綫的復原問題》,《中華文史論叢》第五輯,1964年6月,143-168頁。又見《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263-285頁。
    3陳偉:《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22-23頁。
    1周鳳五:《睪〈命案文書〉箋釋──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研究之一》,《文史哲學報》第四十一期,1994年6月,1-18頁。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61頁。
    2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50頁。
    1劉信芳:《竹書〈君人者何必安哉〉試說(之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月5日。
    2陳偉:《〈君人者何必安哉〉再讀》,簡帛網,2009年2月6日。
    3牛新房:《楚竹書〈容成氏〉補議》,《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4期,73-77頁。
    4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66頁。
    5李家浩:《戰國幵陽布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394頁注釋⑥。
    1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93年9月,425-448頁。
    2李守奎:《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雜識〉》,《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478-483頁。
    1陳偉武:《舊釋“折”及從“折”之字平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251-256頁。
    
    1陳劍:《說慎》,《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07-214頁。
    2裘錫圭:《釋郭店〈緇衣〉“出言有丨,黎民有”兼說“丨”爲“針”之初文》,《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294-302頁。
    
    1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諸家考釋異同一覽表》,《中國文字》新廿十期,1995年12月,207-263頁。
    2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673頁。
    1陳偉的觀點轉引自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150頁,爲信件回復内容。
    1河南省文物考古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202頁。
    2徐在國:《新蔡葛陵楚簡劄記(二)》,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7日。後名《新蔡葛陵楚簡劄記》,《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47-253頁。
    1見陳劍:《楚簡“”字試解》,《簡帛》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155頁注釋1。
    1周鳳五:《上博四〈昭王與龔之脽〉新探(初稿)》,“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芝加哥
    大學,2005年5月29日。轉引自陳劍:《楚簡“”字試解》,《簡帛》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135-160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81頁。
    1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55-162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47頁。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廣州,2002年8月。又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4月,20-38頁。
    1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64頁。
    1博士學位論文中,“爭”放入動詞類,正式出版時又歸入名詞類,見《包山楚簡詞彙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64頁。
    2見李零:《簡帛的形制與使用》,《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3期,8頁注釋⑧。
    1河南省文物考古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125頁。
    2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輯,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39-162頁。
    3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345頁。
    4劉信芳、單曉偉:《楚系簡帛聯綿字釋例》,《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2007年12月,53-74頁。
    5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偶霭嫔纾?005年12月,302頁。
    6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附錄一,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518頁。
    7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輯,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39-162頁。
    8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偶霭嫔纾?003年12月,158頁。
    9陳偉:《楚竹書〈周易〉文字試釋》,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18日。
    10徐在國:《上博竹書(三)〈周易〉釋文補正》,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24日。
    11黃德寬:《楚簡〈周易〉“”字說》,《中國文字研究》第六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1-3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84-192頁。
    12范常喜:《試説〈上博五·三德〉簡1中的“瞑”——兼談楚簡中的相關諸字》,簡帛網,2006年3月9日。
    13何琳儀:《滬簡二冊選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又名《第二批滬簡選釋》,《學術界》2003年
    1期,85-93頁。又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444-455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55-169頁。
    14劉釗:《容成氏釋讀一則》(二),簡帛研究網,2003年4月6日。
    15徐在國:《上博竹書(三)〈周易〉釋文補正》,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24日。
    16劉釗:《容成氏釋讀一則(二)》,簡帛研究網,2003年4月6日。
    1劉信芳:《楚簡〈容成氏〉官廢疾者文字叢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323-327頁。
    2黃德寬:《楚簡〈周易〉“”字說》,《中國文字研究》第六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1-3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84-192頁。
    3范常喜:《試説〈上博五·三德〉簡1中的“瞑”——兼談楚簡中的相關諸字》,簡帛網,2006年3月9日。
    
    1劉釗:《包山楚簡文字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東方文化》1998年1、2期合刊,47-70頁。
    2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64頁。
    1徐在國:《楚簡文字拾零》,《江漢考古》1997年第2期,81-84頁。徐在國:《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劄記》,《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79-85頁。
    2馮勝君:《釋戰國文字中的“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281-285頁。董珊也曾指出此字與“邍”字上部所從字有關,見李零:《讀九店楚簡》,《考古學報》1999年第2期,151頁注11。
    1可參看蘇建洲:《〈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1月,187-189頁。
    1轉引自李守奎:《九店楚簡相宅篇殘簡補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347頁。
    
    1博士學位論文釋爲“優”,見394頁。
    2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5月,93頁。
    1沈培:《周原甲骨文裏的“囟”和楚墓竹簡裏的“囟”或“思”》,《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345-366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2月23日。
    1沈培:《從戰國楚簡看古人占卜的“蔽志”──兼論“移祟”說》,“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9月。又見《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9月,391-434頁。
    2見于成龍:《包山二號楚墓卜筮簡中若干問題的探討》,《出土文獻研究》第五集,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63-174頁。
    1郭沫若:《關於鄂君啓節的研究》,《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4期,3-6頁。
    2殷滌非、羅長銘:《壽縣出土的“鄂君啓金節”》,《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4期,8-18頁。
    3于省吾:《“鄂君啓節”考釋》,《考古》1963年第8期,442-447頁。李零:《楚國銅器銘文編年匯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353-391頁。
    4姚漢源:《鄂君啓節釋文》,《古文字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1983年7月,199-204頁。
    5朱德煕、李家浩:《鄂君啓節考釋(八篇)》,“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長春,1988年7月。又見《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61-70頁。又見《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2月,189-202頁。又見《朱德煕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189-202頁。
    6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77頁。
    7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152頁注釋[一七]。
    8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169頁注釋[二〇]。
    9李天虹:《郭店楚簡文字雜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94-99頁。
    10李守奎:《上博簡殘字叢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429-434頁。
    1陳偉:《郭店楚簡別釋》,《江漢考古》1998年第4期,67-72頁。
    1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742頁。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587頁。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55-162頁。
    1古敬恆:《〈望山楚簡〉劄記》,《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36-39頁。
    1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孡?,三聯書店,1999年8月,455-542頁。
    1轉引自譚步雲:《先秦楚語詞匯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8年5月,64頁。正文中註明“(李運富:1996:100頁)”,但在主要參考文獻中並沒有李運富的相關文章,因此,此觀點出處不明。
    2李家浩:《信陽楚簡“澮”字及從“”之字》,《中國語言學報》第1期,商務印書館,1982年12月,189-199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94-211頁。
    3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中華書局,1995年6月,106頁。
    
    1可參看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40-142頁。
    2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49頁。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67頁。
    1董珊:《楚簡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二)》,簡帛網,2007年7月8日。
    1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中華書局,1995年6月,93頁。
    
    1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中華書局,1995年6月,100頁。
    2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中華書局,1995年6月,105-106頁。
    1吳振武:《范解楚簡“蒿(祭)之”與李解簋“夆燹馨香”》,“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論文,臺灣大學,2007年11月。
    1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中華書局,1995年6月,98頁。
    2睡虎地秦墓竹簡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1月,182頁注釋13。
    1李零:《郭店楚簡研究中的兩個問題》,《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47-52頁。
    2劉樂賢:《從出土文獻看楚、秦選擇術的異同及影響——兼釋楚系選擇術中的“危”字》,“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芝加哥大學,2005年5月。“中國出土資料學會2005年度第2回例會”論文,成城大學,2005年12月10日。後名《秦楚選擇術的異同及影響——以出土文獻爲中心》,《歷史研究》2006年第6期,19-31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82頁。
    2復旦大學讀書會:《清華簡〈楚居〉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
    
    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222頁。
    2劉釗:《讀郭店楚簡字詞劄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75-93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0年12月6日。
    1何琳儀:《新蔡竹簡選釋》,《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1-11頁。
    1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232頁注釋863。
    1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中華書局,1995年6月,98頁注釋[六九]。
    2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中華書局,1995年6月,101頁注釋[九一]。
    3李家浩:《包山卜筮簡218-219號研究》,“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1年8月。又見《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12月183-204頁。
    1連劭名:《望山楚簡中的“習卜”》,《江漢論壇》1986年第11期,79-80頁。
    1轉引自宋華強:《新蔡楚簡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71頁。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14-115頁。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187頁。
    1劉彬徽:《從包山楚簡紀時材料論及楚國紀年與楚曆》,《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33-547頁。引用内容有省略,下文所引于成龍、吳良寳文亦同。
    1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4-9頁。
    1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6-22頁。
    1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錄二十,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21-532頁。
    2劉彬徽:《從包山楚簡紀時材料論及楚國紀年與楚曆》,《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33-547頁。
    3林素清:《從包山楚簡紀年材料論楚曆》,《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1997年7月,1099-1121頁。
    4邴尚白:《楚曆問題綜論》,《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楚文化研究會籌備處,1999年10月,146-187頁。
    5李學勤的説法見李銳:《清華大學簡帛講讀班第二十九次研討會綜述》,簡帛研究網站,2004年4月11日。
    6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1頁。
    1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錄二十,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21-532頁。劉彬徽:《從包山楚簡紀時材料論及楚國紀年與楚曆》,《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33-547頁。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1頁。
    2林素清:《從包山楚簡紀年材料論楚曆》,《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1997年7月,1099-1121頁。
    3李學勤的説法見李銳:《清華大學簡帛講讀班第二十九次研討會綜述》,簡帛研究網站,2004年4月11日。
    4錢穆:《先秦諸子系年》,中華書局,2001年8月版,207-208頁。
    5李學勤:《論包山楚簡魯陽公城鄭》,《清華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31-32頁。
    1李學勤的説法見李銳:《清華大學簡帛講讀班第二十九次研討會綜述》,簡帛研究網站,2004年4月11日。
    2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24-25頁。
    3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5頁。
    4徐少華:《包山二號楚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江漢考古》1989年第4期,72-77轉 71頁。
    5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1-13頁。
    6李學勤:《包山楚簡“郙”即巴國說》,《中國文化》第21期,2004年6月,14-16頁。又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5-8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14頁。
    1邴尚白和于成龍均對前人有關楚曆建正、歲首的看法做了總結,見邴尚白:《楚曆問題綜論》,《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楚文化研究會籌備處,1999年10月,146-187頁。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1-4頁。我們綜合二文,以引用新出楚簡資料作爲論據的文章爲主,選取諸家觀點之精要,並略作補充。
    2潘嘯龍:《從“秦楚月名對照表”看屈原的生辰用曆》,《江漢論壇》1988年第2期,74-77轉 41頁。
    3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8頁。
    4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107頁。
    5劉樂賢:《九店楚簡日書補釋》,《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83-95頁。
    6邴尚白:《楚曆問題綜論》,《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楚文化研究會籌備處,1999年10月,146-187頁。
    7李家浩:《包山祭禱簡研究》,《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5-36頁。
    1宋華強:《論新蔡簡中的“卒歲”與“集歲”》,簡帛網,2005年12月7日。宋華強:《從楚簡“卒歲”的詞義談到戰國楚曆的歲首》,《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4期,22-27頁。
    2王勝利:《包山楚簡曆法芻議》,《江漢論壇》1997年第2期,58-61頁。王勝利:《睡虎地〈日〉书“除”篇、“官”篇月星关系考》,《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5月,47-54頁。
    3曾憲通:《楚月名初探——兼談昭固墓竹簡的年代問題》,《中山大學學報》1980年第1期,97-107頁。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中華書局,1981年1月,303-319頁。
    4曾憲通:《楚文字雜識》,“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後名《楚文字釋叢(五則)》,《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58-65頁。後名《楚文字釋叢》,《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41-48頁。
    5何幼琦:《論包山楚簡之曆》,《江漢論壇》1993年第11期,66-69頁。
    6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267頁。
    7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4頁。
    8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錄二十,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21-532頁。
    9劉彬徽:《從包山楚簡紀時材料論及楚國紀年與楚曆》,《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
    10月,533-547頁。劉彬徽:《建除資料與楚曆研究》,《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12月,294-296頁。劉彬徽:《楚國曆法的建正問題辯證》,“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9月。又見《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9月,335-362頁。
    1劉彬徽:《包山楚簡研究二則》,《簡帛研究》第一輯,法律出版社,1993年8月,12-25頁。又見《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嶽麓書社,2001年7月,206-214頁。
    2武家璧:《楚用亥正曆法的新證據》,《中國文物報》,1996年4月21日。
    3武家璧:《包山楚簡曆法新證》,《自然科學史研究》1997年第1期,28-34頁。
    4此爲交流時蘇建洲先生告知。
    1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錄二十,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21-532頁。
    2宋華強:《論新蔡簡中的“卒歲”與“集歲”》,簡帛網,2005年12月7日。宋華強:《從楚簡“卒歲”的詞義談到戰國楚曆的歲首》,《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4期,22-27頁。
    3劉信芳:《戰國楚曆譜復原研究》,《考古》1997年第11期,70-77頁。
    4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錄二十,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21-532頁。
    1劉信芳:《戰國楚曆譜復原研究》,《考古》1997年第11期,70-77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11頁、42頁注釋(63)。
    2羅運環:《論包山楚簡中的楚國州制》,《江漢考古》1991年第3期,75-78頁。
    3顧久幸:《楚國地方基層行政機構探討》,《江漢論壇》1993年第7期,58-60頁。
    4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90-98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86-93頁。
    5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267-269頁。
    1朴俸柱:《戰國楚地地方統治體制》,《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13-23頁。
    2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90-98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77頁。
    3羅運環:《論包山楚簡中的楚國州制》,《江漢考古》1991年第3期,75-78頁。
    4顧久幸:《楚國地方基層行政機構探討》,《江漢論壇》1993年第7期,58-60頁。
    695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90-98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77-85頁。
    696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259-260頁。
    697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83頁。
    698魯鑫:《包山楚簡州、里問題研究綴述》,《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99-103頁。
    699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45-346頁。
    700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90-98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69-77頁。
    
    701學者多將“新亯埜邑”連讀,參看簡181、182集釋。
    702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
    703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90-98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69-77頁。
    704朴俸柱:《戰國楚地地方統治體制》,《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13-23頁。
    705胡雅麗:《包山楚簡所見政區地理述略》,待刊。轉引自王建蘇:《包山楚簡研究述評》,《江漢論壇》1992年第11期,81-84轉 45頁。
    706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00頁。
    707趙平安:《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與縣有關的資料爲中心》,《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529-540頁。
    708羅運環:《釋包山楚簡吾三字及相關制度》,《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6-12頁。
    709朴俸柱:《戰國楚地地方統治體制》,《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13-23頁。
    710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1頁。
    711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90-98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74頁。
    712朴俸柱:《戰國楚地地方統治體制》,《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13-23頁。
    713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9頁。
    714徐少華:《古復國復縣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4期,113-120頁。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十則》,《文物》1996年第12期,60-66頁。
    715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03-104頁。
    716羅運環:《釋包山楚簡吾三字及相關制度》,《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6-12頁。
    717賈連敏:《新蔡葛陵楚簡中的祭禱文書》,《華夏考古》2004年第3期,89-101轉 108頁。
    718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1月,231頁。
    719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37頁。
    720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90-98頁。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75頁。
    721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04-106頁。
    722羅運環:《釋包山楚簡吾三字及相關制度》,《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6-12頁。
    723朴俸柱:《戰國楚地地方統治體制》,《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13-23頁。
    724賈連敏:《新蔡葛陵楚簡中的祭禱文書》,《華夏考古》2004年第3期,89-101轉 108頁。
    725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40-341頁。
    726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
    728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94、101頁。
    729日高:《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縣和楚郡》,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8年5月。
    730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94-100頁。
    731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114頁。
    732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49-158頁。
    733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88-107頁。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147頁。
    734陳偉認定的楚縣見《包山楚簡初探》97-100頁。吳良寳對其進行了總結,見《戰國楚簡地名輯證》147-148頁。
    735日高:《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縣和楚郡》,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8年5月,附錄二。
    736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66-268頁。
    737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268-269頁。
    738我們將各家討論中所涉及的與楚縣有關的地名均列入表中,地名主要按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一書中討論的順序排列,但關係較爲密切的縣排列在一起,如羕陵、。“縣名/簡號”中的地名和簡號是經過我們重新整理的,不代表各家原有意見。
    739顏世鉉認爲(酂)、爲兩地,見《包山楚簡地名研究》208、195頁。吳良寳則認爲二字均是“”,見《戰國楚簡地名輯證》96-98頁。日高正文中未討論“”地。
    740顏世鉉將上新都列入“新都”條中,但又將“上新都”列爲無法歸類的地名,見《包山楚簡地名研究》190、275頁。
    748日高將城和安陵划爲一地,見《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縣和楚郡》附錄二。
    749吳良寳認爲“芙”是正陽下的邑公,見《戰國楚簡地名輯證》150頁。
    750吳良寳認爲“陽城”是下蔡縣屬邑的邑公,見《戰國楚簡地名輯證》150頁。
    751顏世鉉只討論了簡190的“篁”,見《包山楚簡地名研究》213頁。我們懷疑“篁”、“”或有可能爲一地。
    752吳良寳認爲公是邑公,見《戰國楚簡地名輯證》150頁。
    753徐少華、劉信芳認爲“鄜邑”是楚縣,見徐少華:《“包山楚簡”地名數則考釋》,《武漢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102-108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203頁。
    754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52頁。
    755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201頁。
    756劉信芳:《〈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上)》,《故宮學術季刊》1997年第十五卷第一期,45-70頁。《〈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下)》,《故宮學術季刊》1998年第十五卷第二期,139-162頁。
    757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8頁。
    
    758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22-57頁。
    759“坦倌”亦有可能爲官名。
    760天星觀楚簡有“集脰尹”。
    761包山簡中“中舍”或爲職官。
    763劉信芳:《〈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上)》,《故宮學術季刊》1997年第十五卷第一期,45-70頁。《〈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下)》,《故宮學術季刊》1998年第十五卷第二期,139-162頁。
    764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8-9頁。
    765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60-247頁。
    766王穎:《包山楚簡詞彙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49-73頁。王穎:《包山楚簡詞彙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252-288頁。
    1許全勝:《包山楚簡姓氏譜》,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5月,1頁。
    2巫雪如:《包山楚簡姓氏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5月,186頁。
    3見王穎:《包山楚簡詞彙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234-258頁附錄二。但她並未具體考證,所用釋文爲施謝捷的未刊稿。
    4我們將三家討論所涉及的姓氏均列入表中,按《包山楚簡》釋文中首次出現的簡號排列。姓氏排列按有無異寫劃分,有異寫的姓氏排列在前,沒有異寫的姓氏排列在後,關係密切的姓氏在一起,如熊相、熊鹿、熊雪。×表示否定其爲姓氏。其他學者考證而三家未考證的姓氏放在表格末端。
    1巫雪如認爲“隋”即“隨”,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111-115頁。
    2許全勝認爲隋氏後起,此應作隨氏,而不可稱爲隋氏,見《包山楚簡姓氏譜》6頁。
    774陳偉等讀爲“苟”,見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25頁。
    775巫雪如將、陽放入一條,但認爲表示兩個不同的姓氏,“”爲陽國之後,“陽”爲陽氏之後,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134-137頁。
    776許全勝同樣將、放入一條,也認爲二者有別,不過他的意見與巫雪如相反,他懷疑從邑之陽爲齊之陽國,而從阜之陽爲楚之陽氏之陽,見《包山楚簡姓氏譜》14-15頁。
    777王穎將“”、“”、“”視爲同一姓氏,見《包山楚簡詞彙研究》246頁。
    778李零認爲“”與“場”爲一字,讀爲“唐”,見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古璽彙編》0099號有“上場行大夫鉩”,李學勤將“上場”讀爲“上唐”,見李學勤:《楚國夫人璽與戰國時的江陵》,《江漢論壇》1982年第7期,71頁。包山簡之“場”有可能讀爲“唐”。
    779按:“腸”有可能讀爲“唐”,也有可能讀爲“楊”,暫放入“唐”條。
    780巫雪如將“余”、“”、“”、“”、“”均讀爲“徐”,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54-59頁。
    781李守奎將“”與 (簡130)、(簡221、222)均讀爲“龏(共)”,見李守奎:《出土楚文獻姓氏用字異寫現象初探》,“中國文字博物館第二屆文字發展論壇會議”論文,安陽,2010年10月。
    782王穎將簡174之人名單列爲一條,見《包山楚簡詞彙研究》257頁。
    783許全勝、王穎將簡2“彭圍”列在“壴”條,見《包山楚簡姓氏譜》17頁、《包山楚簡詞彙研究》256、258頁。
    784李零、張崇禮之說,見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張崇禮:《釋包山簡第4簡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3月30日。
    785巫雪如雖然將郙、郘放入一條中分析,但同意二者爲兩字的看法,郙氏爲甫氏,即傅氏;郘爲文獻中的呂,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92-96頁。雖然她將“郙”與“尃”均讀作“傅”,但她認先秦之“郙”氏與“尃”氏有別,但在後世混而爲一了,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96頁。
    786董珊之說,見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諡爲族”的楚王族──附說〈左傳〉“諸侯以字爲諡因以爲族”的讀法》,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2月17日。又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110-130頁。
    787巫雪如將“卲”、“”放在一條,但分爲二氏,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66-68頁。
    1巫雪如將“夏”、“夏后”列入一條,但分爲兩個姓氏,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145-146頁。
    2許全勝將簡67的“夏句浩”放入“夏夏后”條,見《包山楚簡姓氏譜》2頁。
    3邴尚白認爲“夏舉”爲複姓,見《葛陵楚簡研究》,臺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1月,143頁。巫雪如分爲“夏”、“衛”兩姓S全勝未涉及簡224、225之“夏舉”,僅提及“衛”姓。王穎也分爲“夏”、“衛”兩姓,但將簡224、225的同一人列爲(夏)、暊(夏)兩條,誤。
    
    1巫雪如隷作“”,讀爲“育”,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81頁。
    2王穎將與“酓”相關之姓氏均視爲“熊”氏,見《包山楚簡詞彙研究》241頁。
    
    1王穎誤將“”、“”分爲兩條,見《包山楚簡詞彙研究》242、244-245頁。
    2許全勝將(共)與龔列在一條,認爲二氏同源,見《包山楚簡姓氏譜》17頁。
    1巫雪如將“楚”、“楚莊”列入一條,但分爲兩個姓氏,見《包山楚簡姓氏研究》144-145頁。
    2許全勝認爲“楚斨”之姓氏爲“楚”,見《包山楚簡姓氏譜》7頁。
    3“鳴”並非姓氏。程鵬萬指出集廚即爲機構,鳴腋似爲官名,見程鵬萬:《釋朱家集鑄客大鼎銘文中的“鳴腋”》,簡帛網,2005年11月27日。
    4“會”爲姓氏,見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40頁。
    5單育辰認爲“黃王”爲人名,見單育辰:《包山簡案例研究兩則》“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十八次年會”論文,北京,2010年11月。
    6劉信芳指出“百宜君”是人名,見劉信芳:《從之字匯釋》,“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東莞,1994年8月。
    7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222頁。
    8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82頁。
    9何琳儀讀“拳”,見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005頁。“券”應爲職官,何琳儀之說不可從。
    10我們認爲“宜”應是姓氏。
    
    1李學勤:《竹簡卜辭與商周甲骨》,《鄭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79-84頁。
    2彭浩:《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法律與司法制度》,《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二,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48-554頁。引文有省略。
    1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93年9月,425-448頁。引文有省略。
    1曾憲通:《包山卜筮簡考釋(七篇)》,《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年10月,405-424頁。
    2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57頁。
    3于成龍:《包山二號楚墓卜筮簡中若干問題的探討》,《出土文獻研究》第五集,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63-174頁。
    1邢文:《早期筮占文獻的結構分析》,《文物》2002年第8期,53-60頁。
    2工藤元男:《包山楚簡“卜筮祭祷簡”の構造とシステマ》,《東洋史研究》第59卷第4號,2001年3月,9-68頁。譯爲《包山楚簡〈卜筮祭禱簡〉的結構與體系》,《人文論叢》(2001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78-93頁。
    3李守奎:《包山卜筮文書書跡的分類與書寫的基本狀況》,《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63-67頁。
    4晏昌貴:《楚卜筮祭禱簡的文本結構與性質》,《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七集,嶽麓書社,2007年9月,122-135頁。又見《簡帛術數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166-180頁。
    1李守奎:《包山卜筮文書書跡的分類與書寫的基本狀況》,《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第63-67頁。
    2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51頁。
    3沈培:《從戰國簡看古人占卜的“蔽志”——兼論“移祟”說》,“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討論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9月。沈培:《〈上博(六)·競公瘧〉“正”字小議》,簡帛網,2007年7月31日。
    4董珊:《楚簡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二),簡帛網,2007年7月8日。
    5蘇建洲:《〈上博(六)·景公虐〉補釋一則》,簡帛網,2007年10月7日。
    1工藤元男:《包山楚簡“卜筮祭祷簡”の構造とシステマ》,《東洋史研究》第59卷第4號,2001年3月,
    9-68頁。譯爲《包山楚簡〈卜筮祭禱簡〉的結構與體系》,《人文論叢》(2001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78-93頁。
    2晏昌貴:《楚卜筮祭禱簡的文本結構與性質》,《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七集,嶽麓書社,2007年9月,122-135頁。又見《簡帛術數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166-180頁。
    3可參看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33-34頁。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84頁。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36頁。
    4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93年9月,425-448頁。
    1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34頁。
    2可參看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23-30頁“楚卜筮簡中貞人及卜筮工具一覽表”。
    3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93年9月,425-448頁。
    4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32頁。
    1彭浩:《包山二號墓卜筮和祭禱竹簡的初步研究》,《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三,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55-563頁。
    2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93年9月,425-448頁。
    3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東方出版社,2001年8月,286-290頁。
    4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73頁。
    5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1月,200-201頁。
    6楊華:《楚簡中“上下”與“内外”----兼論楚人祭禮中的神靈分類問題》,《簡帛》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221-238頁。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75-175頁。
    2李宗焜:《數字卦與陰陽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2分,2006年6月,279-318頁。
    3宋華強:《楚簡數字卦的再討論(稿)》,簡帛網,2006年8月27日。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117-135頁。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85-212頁。
    4梁韋弦:《關於數字卦與六十四卦符號體系之形成問題》,《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14-19頁。
    1吳勇:《從竹簡看所謂數字卦問題》,《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43-48頁。
    2許道勝:《包山二號楚墓竹簡卦畫初探》,《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668-686頁。
    3于茀:《包山楚簡中的數字卦》,《北方論叢》2005年第2期,1-3頁。史善剛:《數字卦與簡帛易》,《中州學刊》2005年第6期,145-149頁。
    4張朋:《數字卦與占筮---考古發現中的筮法及相關問題》,《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7-12頁。
    5于茀:《戰國簡卦畫問題再探討》,《北方論叢》2008年第2期,1-4頁。
    6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5月,70頁。
    7李宗焜:《數字卦與陰陽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2分,2006年6月,279-318頁。
    1近藤浩之:《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錄與郭店楚簡中的〈易〉》,《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128-133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1年6月22日。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3頁。
    2劉釗:《包山楚簡文字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東方文化》1998年1、2期合刊,47-70頁。
    3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199頁。湯餘惠、吳良寳:《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299頁。
    4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298頁。
    5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藝文印書館,1992年11月,459頁。
    6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吉林大學碩士論文,1995年5月,60頁。
    7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727頁。
    8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修訂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460頁。
    9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6頁。
    10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89頁。
    11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21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5頁。
    2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藝文印書館,1992年11月,297頁。
    3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06頁。
    1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0頁。
    2黃錫全:《〈包山楚簡〉釋文校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名爲《〈包山楚簡〉部分釋文校釋》,《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187-196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398-405頁。
    3蕭毅:《楚簡文字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75頁。
    4劉釗:《包山楚簡文字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又見《東方文化》1998年1、2期合刊,47-70頁。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876頁。
    5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62頁。
    6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四)》,上?偶霭嫔纾?004年12月,270頁。
    7陳斯鵬:《上海博物館藏楚簡〈曹沫之陣〉釋文校理稿》,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0日。此文中並未提到釋“捷”爲周鳳五先生的意見,而是在《簡帛文獻與文學考論》一書109頁注釋[20]中註明,並提到舊稿釋“捷”是考慮金文中舊釋“捷”之字作《呂行壺》、《疐鼎》。
    8陳斯鵬:《簡帛文獻與文學考論》,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102頁。
    9蘇建洲:《〈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2008年1月1日,58頁。
    10單育辰:《〈曹沫之陳〉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6月,88頁。
    
    1蘇建洲:《〈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2008年1月1日,58頁。
    2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31頁。
    3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輯,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39-162頁。
    4黃錫全:《〈包山楚簡〉部分釋文校釋》,《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87-196頁。
    1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44頁。
    1劉釗:《談包山楚簡中有關“煮鹽於海”的重要史料》,《中國文物報》1992年11月8日。又見《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33-34頁。
    2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229頁。
    3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49頁。
    5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7頁。下引整理者意見出處同,不再注釋。
    6湯餘惠、吳良寳:《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235頁。
    7李天虹:《〈包山楚簡〉釋文補正35則》,“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後改名爲《〈包山楚簡〉釋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84-89頁。
    8李學勤:《包山楚簡“郙”即巴國說》,《中國文化》第21期,2004年6月,14-16頁。又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5-8頁。
    9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55-162頁。
    10白於藍:《包山楚簡零拾》,《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35-47頁。
    11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23-49頁
    12何有祖:《包山楚簡試釋九則》,簡帛網,2005年12月15日。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228頁。
    2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228頁。
    3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試筆十七則》,《中國文字》新廿五期,1999年12月,149-160頁。又見《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45頁。
    4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500頁。
    5唐友波:《释》,《江汉考古》,2003年第3期,80-84頁。
    6趙平安:《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與縣有關的資料爲中心》,《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529-540頁。
    7白於藍:《包山楚簡零拾》,《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35-47頁。
    8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70頁。
    9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1019頁。
    10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45頁。
    11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70頁。
    12劉樂賢:《讀包山楚簡劄記》,《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10年,199-209頁。
    1劉釗:《包山楚簡文字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東方文化》1998年1、2期合刊,47-70頁。
    2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64頁。
    1李守奎:《包山卜筮文書書跡的分類與書寫的基本狀況》,《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63-67頁。下引李守奎先生意見皆出自此文,不再注釋。
    1可參看李松儒:《上博七〈武王踐阼〉的抄寫特徵及文本構成》一文中的相關論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5月18日。
    1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62頁。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118頁。
    爲節省篇幅,網絡文章不一一注明具體網址,僅標明發表日期。“簡帛研究網”網址:http://www.bamboosilk.org/;“簡帛網”網址:http://www.bsm.org.cn/;“復旦大學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中心網”網址:http://www.guwenzi.com/。 B
    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5年5月。【白於藍 1995A】
    白於藍:《包山楚簡零拾》,《包山楚簡文字編》,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5年5月,235-267頁。共32則,後來選取了前17則,亦名爲《包山楚簡零拾》,見《簡帛研究》第
    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35-47頁。【白於藍 1995B】
    白於藍:《釋包山楚簡中的“巷”字》,《殷都學刊》1997年第3期,44-45頁。【白於藍 1997】
    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讀瑣議》,《江漢考古》1998年第2期,85-88頁。【白於藍 1998A】
    白於藍:《包山楚簡考釋(三篇)》,《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68-76頁。【白於藍 1998B】
    白於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55-162頁。【白於藍 1999】
    白於藍:《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267-269頁。【白於藍 2000】
    白於藍:《包山楚簡補釋》,《中國文字》新廿七期,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155-162頁。【白於藍 2001】
    白於藍:《字補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書店,2002年3月,456-459頁。【白於藍 2002A】
    白於藍:《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355-359頁。【白於藍 2002B】
    白於藍:《曾侯乙墓中的“鹵”和“櫓”》,《中國文字》新廿九期,藝文印書館,2003年12月,193-208頁。【白於藍 2003】
    白於藍:《讀上博簡(二)劄記》,《江漢考古》2005年第4期,69-74頁。【白於藍 2005】
    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ㄈ嗣癯霭嫔纾?008年1月。【白於藍 2008】包山墓地竹簡整理小組:《包山2號墓竹簡概述》,《文物》1988年第5期,25-29頁。【包山墓地竹簡整理小組 1988】
    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5月。【邴尚白1999A】
    邴尚白:《楚曆問題綜論》,《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楚文化研究會籌備處,1999年10月,146-187頁。【邴尚白1999B】
    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灣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1月。【邴尚白2007】C
    Constance A Cook(柯鶴立):《DEATH IN ANCIENT CHINA——The Tale of One Man’s journey》,Brill Academic Pub,2006年6月。
    蔡清泉:《楚國的“莫敖”之官與“屈氏”之族》,《江漢論壇》1991年第2期,70-74頁。
    蔡運章:《郙王僕劍及偪陽國史初探》,《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65-68頁。
    晁福林:《〈九店楚簡〉補釋--小議戰國時期楚國田畝制度》,《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51-54頁。【晁福林2002】
    曹峰:《包山楚簡卜筮簡について》,《曙光》第10期,和泉書院,1999年12月。
    曹錦炎:《古璽通論》,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3月。【曹錦炎1995】
    曹錦炎:《包山楚簡中的“受期”》,“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江漢考古》1993年1期,68-73頁。【曹錦炎1992】
    曹錦炎:《從竹簡本〈老子〉、〈緇衣〉、〈五行〉談楚簡文字構形》,“第一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2000年11月。又見《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5月,323-327頁。【曹錦炎2000】
    曹錦炎:《楚簡文字中的“兔”及相關諸字》,“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上海大學,2002年7月。又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112-115頁。【曹錦炎2002】
    曹錦炎:《說上博楚簡〈緇衣〉中的悒》,《楚文化研究》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657-661頁。
    曹菁菁:《新蔡葛陵楚簡所見的祖先系統》,《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第1期,4-10頁。
    陳秉新:《壽縣楚器銘文考釋拾零》,《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荊楚書社,1987年1月,327-340頁。
    陳秉新:《包山楚簡考釋商榷》,《南方文物》,1998年第3期,58-60頁。【陳秉新1998】
    陳秉新:《楚系文字釋叢》,《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黃山書社,2003年6月,254-360頁。【陳秉新2003】
    陳秉新、李立芳:《包山楚簡新釋》,《江漢考古》1998年第2期,75-81頁。【陳秉新、李立芳1998】
    陳恩林、張全民:《包山受期簡析疑》,《江漢考古》1998年第2期,68-74頁。【陳恩林、張全民1998】
    陳公柔:《西周金文訴訟辭語釋例》,《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231-240頁。
    陳漢平:《金文編訂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9月。【陳漢平1993】
    陳懷荃:《東陵考釋》,《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荊楚書社,1987年1月,268-280頁。
    陳劍:《釋西周金文的“竷(贛)”字》,《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集刊(一)》,燕山出版社,1999年12月,370-382頁。又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4月,8-19頁。【陳劍1999】
    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二輯,燕山出版社,2001年4月,378-396頁。又名《利用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紀念商承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廣州,2002年8月。又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4月,20-38頁。【陳劍2001A】
    陳劍:《說慎》,《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07-214頁。又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4月,39-53頁。【陳劍2001B】
    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8日。
    陳劍:《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集》,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114-131頁。【陳劍2003】
    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陳劍2005】
    陳劍:《釋造》,《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55-100頁。又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4月,127-176頁。
    陳劍:《〈上博(三)·仲弓〉賸義》,《簡帛》第三輯,2008年10月,第73-90頁。【陳劍2008B】
    陳劍:《楚簡“”字試解》,“2008年國際簡帛論壇會議”論文,美國芝加哥大學,2008年10月30日。【陳劍2008】
    陳劍:《楚簡“”字試解》,《簡帛》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135-160頁。【陳劍2009】
    陳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諸字》,復旦大學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中心網,2010年10月7日。又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151-182頁。【陳劍2010】
    陳隆文:《楚鈞益砝碼釋讀與戰國衡制》,《中原文物》2009年第1期,93-98頁。【陳隆文2009】
    陳紹輝:《從包山楚簡看楚國的訴訟制度》,《江漢論壇》,2008年第5期,111-114頁。又見《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八集,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73-82頁。【陳紹輝 2008】
    陳時聖:《〈包山楚簡〉中“金”問題試論》,“第一屆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2000年6月。【陳時聖 2000】
    陳斯鵬:《論周原甲骨和楚系簡帛中的“囟”與“思”》,《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
    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393-413頁。又見《文史》總第七十四輯,中華書局,2006年2月,5-20頁。【陳斯鵬 2003】
    陳斯鵬:《簡帛文獻與文學考論》,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陳斯鵬:《楚簡中的一字形表多詞現象》,《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195-239頁。【陳斯鵬 2008】
    陳松長:《九店楚簡釋讀劄記》,《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10月,545-554頁。又見《簡帛研究文稿》,綫裝書局,2008年7月,10-20頁。【陳松長 1997】
    陳松長:《郭店楚簡〈語叢〉小識(八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257-261頁。【陳松長 2000】
    陳偉:《〈鄂君啓節〉之“鄂”地探討》,《江漢考古》1986年第3期,88-90頁。
    陳偉:《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陳偉1992】
    陳偉:《關於包山“受期”簡的讀解》,《江漢考古》1993年第1期,74-83頁。【陳偉1993】
    陳偉:《包山楚簡所見的曆法與年代問題》,“湖北省考古學會第八次年會”論文,宜昌,1993年12月。又見《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三)》,江漢考古編輯部,1998年11月,140-149頁。
    陳偉:《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考析》,《江漢考古》1994年第3期,67-71、66頁。【陳偉1994】
    陳偉:《包山楚簡所見邑、里、州的初步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90-98頁。《中國古代史(一)(先秦至隋唐)》1995年第5期,62-70頁。【陳偉1995A】
    陳偉:《關於包山“疋獄”簡的幾個問題》,《江漢考古》1995年第3期,75-79頁。【陳偉1995B】
    陳偉:《包山楚簡所見楚國的文書制度》,《中華文化論壇》1995年第4期,61-63頁【陳偉1995C】
    陳偉:《包山竹簡所見楚國的縣、郡與封邑》,《長江文化論集》第一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339-346頁。【陳偉1995D】
    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陳偉1996A】
    陳偉:《包山楚簡所見幾種身分的考察》,《湖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99-104頁。
    陳偉:《試論包山楚簡所見的卜筮制度》,《江漢考古》1996年第1期,86-89頁。
    陳偉:《〈鄂君啓節〉之“鄂”地探討》,《江漢考古》1996年2期,88-90頁。【陳偉1996B】
    陳偉:《關於包山楚簡中的喪葬文書》,《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2期,70-74頁。
    陳偉:《望山楚簡所見卜筮與禱祠——與包山楚簡相對照》,《江漢考古》1997年第2期,73-75轉 72頁。後名《望山楚簡所見卜筮與禱祠》,《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41-46頁。【陳偉1997A】
    陳偉:《新發表楚簡資料所見的記時制度》,《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599-612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69-81頁。【陳偉1997B】
    陳偉:《包山楚簡中的宛郡》,《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105-108頁。又名《包山簡所見楚國的宛郡》,《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6頁。
    【陳偉1998A】
    陳偉:《郭店楚簡別釋》,《江漢考古》1998年第4期,67-72頁。【陳偉1998B】
    陳偉:《九店楚日書蠾x及其相關問題》,《人文論叢》1998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151-164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47-68頁。【陳偉1998C】
    陳偉:《楚國第二批司法簡雛議》,《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116-121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1月24日。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4-40頁。【陳偉1998D】
    陳偉:《湖北荊門包山卜筮楚簡所見神祇系統和享祭制度》,《考古》1999年第4期,51-59頁。【陳偉1999A】
    陳偉:《郭店楚簡〈六德〉諸篇零釋》,《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5期,29-33頁。又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先秦·秦漢史》,2000年第1期,37-41頁。
    陳偉:《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補釋》,“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臺北,1999年12月。又見《簡帛研究匯刊》第一輯,“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簡帛學文教基金會籌備處,2003年5月,323-336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1月2日。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4-21頁。【陳偉1999B】
    陳偉:《〈語叢〉(一)、(三)中有關“禮”的幾條簡文》,《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110-114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1年6月28日。【陳偉2000】
    陳偉:《關於包山楚簡中的“弱典”》,《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14-18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7-13頁。【陳偉2001】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陳偉:《新蔡楚簡零釋》,《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95-97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82-85頁。【陳偉2003】
    陳偉:《讀新蔡簡劄記(三則)》,簡帛研究網,2004年1月30日。增補後名爲《讀新蔡簡札記(四則)》,《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80-83頁。又名《讀新蔡簡劄記》,《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86-91頁。【陳偉2004A】
    陳偉:《楚竹書〈周易〉文字試釋》,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18日。
    陳偉:《包山簡“秦客陳慎”即陳軫試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243-346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28-33頁。【陳偉2004B】
    陳偉:《葛陵楚簡所見的卜筮與禱祠》,《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34-42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92-102頁。【陳偉2004C】
    陳偉:《關於楚簡“視日”的新推測》,簡帛網,2005年3月6日。又見《華學》第八輯,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8月,168-170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86-189頁。【陳偉2005】
    陳偉:《楚人禱祠記錄中的人鬼系統以及相關問題》,“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討論會”論文,“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9月。又見《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9月,363-390頁。又見簡帛網,2008年2月7日。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03-132頁。
    陳偉:《〈簡大王泊旱〉新研》,簡帛網,2006年11月22日。又見《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259-268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190-202頁。
    陳偉:《包山102號簡解讀》,簡帛網,2007年2月15日。【陳偉2007A】
    陳偉:《包山“廷志”簽牌與九號簡》,《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十一號,2007年3月,1-5頁。又見《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22-27頁。【陳偉2007B】
    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陳偉2007C】
    陳偉:《包山卜筮簡零拾(三則)》,簡帛網,2008年9月28日。【陳偉2008】
    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十四種 2009】
    陳偉:《楚簡中某些“外”字疑讀作“間”試説》,簡帛網,2010年5月28日。【陳偉2010】
    陳偉:《讀清華簡〈楚居〉札記》,簡帛網,2011年1月8日。【陳偉2011】
    陳偉武:《戰國楚簡考釋斠議》,《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637-661頁。【陳偉武1997】
    陳偉武:《舊釋“折”及從“折”之字平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251-256頁。【陳偉武2000】
    陳偉武:《楚系簡帛釋讀掇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360-364頁。【陳偉武2002】
    陳偉武:《新出楚系竹簡中的孲米志C議》,《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99-106頁。【陳偉武2003】
    陳偉湛:《包山楚簡研究(七篇)》,“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研討會”
    論文,東莞,1994年8月。又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573-591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陳偉湛1994】
    陳煒湛:《戰國楚簡“見”字說》,《古文字研究》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257-262頁。【陳偉湛2006】
    陳穎飛:《楚官制與世族探研——以幾批出土文獻爲中心》,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4月。【陳穎飛 2009】
    陳躍均、王紅星:《荊沙鐵路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江漢考古》,1988年第2期,51-54、92頁。
    陳宗棋:《出土文獻所見楚國官制中的幾種身分》,“第一屆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6月。【陳宗棋2000】
    程鵬萬:《釋朱家集鑄客大鼎銘文中的“鳴腋”》,簡帛網,2005年11月27日。【程鵬萬2005】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程鵬萬 2006】
    程鵬萬:《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青銅器銘文集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程鵬萬 2009】
    程少軒:《試說“酅”字及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131-145頁。【程少軒2008】
    程燕:《望山楚簡文字研究》,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5月。【程燕2002】
    程燕:《望山楚簡考釋六則》,《江漢考古》2003年第3期,85-90頁。【程燕2003】
    程燕:《說樊》,簡帛網,2011年1月6日。【程燕2011】
    楚文:《荊門十里鋪包山大塚出土一批戰國中晚期珍貴文物》,《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24頁。D
    大西克也:《楚簡語法札記(二則)》,“紀念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1998年10月。【大西克也1998】
    大西克也:《談談郭店楚簡〈老子甲本〉“”字的讀音和訓釋問題》,《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4號,中國出土資料研究會,2000年3月,74-80頁。
    大西克也:《戰國楚系文字中的兩種“告”字——兼釋上博楚簡〈容成氏〉的“三俈”》,“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12月。又見《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81-96頁。【大西克也2005】
    大西克也:《從語法的角度論楚簡中的“囟”字》,《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310-318頁。【大西克也2006A】
    大西克也:《試論新蔡楚簡的“述(遂)”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270-274頁。【大西克也2006B】
    鄧穀泉、柳菁:《釋楚簡“”(繼)》,《長沙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75-77頁。【鄧穀泉、柳菁2005】
    董蓮池:《也說包山楚簡中的“受期”》,《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4期,4-5頁。【董蓮池1999】
    董蓮池:《釋楚簡中的“辯”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200-204頁。又見《漢語漢字研究論集》,中華書局,2004年12月,131-135頁。【董蓮池2000】
    董蓮池:《釋戰國楚系文字中從的幾組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286-289頁。【董蓮池2004】
    董全生、張曉軍:《從金文羕、看古代的養國》,《中原文物》1996年第3期,70-72頁。
    董珊:《楚簡中從“大”聲之字的讀法》(二),簡帛網,2007年7月8日。【董珊2007】
    董珊:《出土文獻所見“以諡爲族”的楚王族——附說〈左傳〉“諸侯以字爲諡因以爲族”的讀法》,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2月17日。又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110-130頁。【董珊2008】
    董珊:《楚簡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考古學報》2010年第2期,171-206頁。【董珊2010】F
    凡國棟:《〈上博六〉楚平王逸篇初讀》,簡帛網,2007年7月9日。【凡國棟2007】
    凡國棟:《上博七〈凡物流行〉甲7號簡從“付”之字小識》,簡帛網,2009年4月10日。【凡國棟2009】
    范常喜:《戰國楚簡“視日”補議》,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1日。【范常喜2005A】
    范常喜:《讀〈上博四〉劄記四則》,簡帛網,2005年3月31日。【范常喜2005B】
    范常喜:《〈上博(四)·昭王與龔之脽〉簡8補釋》,簡帛研究網,2005年5月9日。【范常喜2005C】
    范常喜:《戰國楚祭禱簡“蒿”之試解》,《古文字論集(三)》(《考古與文物》2005年增刊),175-177頁。【范常喜2005D】
    范常喜:《試説<上博五·三德>簡1中的“瞑”——兼談楚簡中的相關諸字》,簡帛網,2006年3月9日。【范常喜2006A】
    范常喜:《戰國楚祭禱簡“蒿之”、“百之”補議》,《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5期,67-71頁。【范常喜2006B】
    范常喜:《新蔡楚簡“咠禱”即“〇(從羽從能)禱”說》,簡帛網,2006年10月17日。【范常喜2006C】
    范常喜:《讀簡帛文字札記六則》,簡帛網,2006年11月13日。【范常喜2006D】
    范常喜:《戰國楚簡“矵”字述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11月2日。【范常喜2010】
    范麗梅:《上博楚簡考釋四則》,“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11月。【范麗梅2007】
    方彥浩:《荊門包山大塚喜豐收》,《江漢考古》1987年第1期,40頁。
    馮勝君:《釋戰國文字中的“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281-285頁。【馮勝君2004】
    馮勝君:《戰國楚文字“黽”字用作“龜”字補議》,《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477-479頁。【馮勝君2005】
    馮勝君:《論郭店簡〈唐虞之道〉、〈語叢〉一~三以及上博簡〈緇衣〉爲具有齊系文字特點的抄本》,北京大學博士後出站報告,2004年8月。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綫裝書局,2007年4月。【馮勝君2007A】馮勝君:《郭店〈緇衣〉“渫”字補釋—兼談戰國楚文字“枼”、“桀”、“”之間的形體區別》,“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論文,臺灣大學,2007年11月。【馮勝君2007B】
    馮勝君:《試說東周文字中部分“嬰”及從“嬰”之字的聲符——兼釋甲骨文中的“癭”和“頸”》,“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年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念國際研討會”論文,2009年6月。又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7月31日。又見《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67-80頁。【馮勝君2009】G
    高佑仁:《〈曹沫之陣〉“早”字考釋——從楚系“”形的一種特殊寫法談起》,《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177-186頁。【高佑仁2006】
    高佑仁:《釋左塚楚墓漆棋局的“事故”》,簡帛網,2008年5月17日。【高佑仁2008】高智:《釋楚系文字中的“”及相關文字》,“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術
    研討會”論文,東莞,1994年8月。高智:《〈包山楚簡文字〉校釋十四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83-185頁。【高智1996】
    葛英會:《包山楚簡治獄文書研究》,《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85-91頁。又見《日中文化研究》第10號,勉誠社,1996年8月,101-111頁【葛英會1996A】
    葛英會:《〈包山〉簡文釋詞兩則》,《南方文物》1996年第3期,92-95頁。【葛英會1996B】
    葛英會:《包山楚簡治獄文書與〈周禮·秋官〉的比較研究》,《出光美術館館報》第94號,1996年2月。
    葛英會:《包山楚簡釋詞三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75-177頁。【葛英會1996C】
    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簡よりみた秦代の国家と社会》,創文社,1998年。譯爲《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的國家與社會》,上?偶霭嫔纾?010年11月。【工藤元男1998】
    工藤元男:《從卜筮祭禱簡看“日書”的形成》,《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589-594頁。【工藤元男2000】
    工藤元男:《包山楚簡“卜筮祭祷簡”の構造とシステム》,《東洋史研究》第59卷第4号,2001年3月,9-68頁。譯爲《包山楚簡〈卜筮祭禱簡〉的結構與體系》,《人文論叢》(2001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78-93頁。【工藤元男2001】
    工藤元男:《祭祀儀礼よりみた戦国楚の王権と世族、邦君》,《歴史学研究》第768号,2002年10月増刊号。譯爲《“卜筮祭禱簡”所見楚國的王權與世族、封君》,《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393-405頁。【工藤元男2002】
    工藤元男:《楚文化圈所見卜筮祭禱習俗——以上博楚簡〈柬大王泊旱〉爲中心》,《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137-152頁。【工藤元男2006】
    工藤元男:《地域文化論所見“楚文化”》,簡帛網,2007年3月24日。【工藤元男2007】
    古敬恆:《〈望山楚簡〉劄記》,《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36-39頁。【古敬恆 1998】
    谷口滿:《包山楚簡受期簡釋地——楚國歷史地理研究的新史料》,《先秦楚國歷史地理研究——丹陽、郢都位置問題》,平成11-13年度科研費報告書,東北學院大學文學部,2003年。【谷口滿 2003】
    谷口滿:《再論楚郢都的地望問題——紀南城是否春秋時期的郢都?》,《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463-475頁。【谷口滿 2005】
    谷口滿:《包山楚簡受期簡釋地三則》,《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33-37頁。【谷口滿 2006】
    顧久幸:《沈縣和沈尹——兼論楚縣的性質》,《楚史論叢(初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129-135頁。
    顧久幸:《楚國地方基層行政機構探討》,《江漢論壇》1993年第7期,58-60頁。【顧久幸1993】
    顧史考:《“矵”字讀法試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496-503頁。
    廣瀨薰雄:《包山楚簡“所”研究》,《郭店楚簡の思想史的研究》(第5卷),東京大學郭店楚簡研究會,2001年2月,129-167頁。
    廣濑薰雄:《包山楚簡所見戰國時代的訴訟》,東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2月。【廣濑薰雄2001A】
    廣濑薰雄:《包山楚簡に見える証拠制度について》,《楚地出土資料と中国古代文化》,汲古書院,2002年3月,347-389頁。【廣瀨薰雄2001B】
    廣濑薰雄:《包山楚簡所見的“盟”》“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長沙,2001年8月。又見《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24-33頁。【廣濑薰雄2001C】
    廣濑薰雄:《楚國行書制度管窺》,《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202-211頁。【廣濑薰雄2005】
    廣濑薰雄:《包山楚簡〈受期〉“阩門又敗”再探》,《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53-62頁。【廣濑薰雄2007】
    郭德維:《〈包山楚簡初探〉評介》,《江漢考古》1997年第1期,93-95頁。
    郭沫若:《關於鄂君啓節的研究》,《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4期,3-6頁。
    郭仁成:《楚國經濟史新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
    郭永秉:《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郭永秉2008】H
    韓自強、韓朝:《阜陽出土的楚國官璽》,《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176-180頁。【韓自強、韓朝2000】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道家文化研究》第18輯,三聯書店,2002年8月,65-67頁。
    郝本性:《試論楚國器銘中所見的府和鑄造組織》,《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荊楚書社,1987年1月,313-326頁。
    何浩:《戰國時期楚封君初探》,《歷史研究》1984年第4期,100-111頁。
    何浩:《羕器、養國與楚國養縣》,《江漢考古》1989年第2期,49-51頁。
    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11月。
    何浩:《楚國封君封邑地望續考》,《江漢考古》1991年第4期,63-70轉 15頁。【何浩1991A】
    何浩:《論楚國封君制的發展與演變》,《江漢論壇》1991年第5期,72-77頁。【何浩1991B】
    何浩:《文坪君的身分與昭氏的世系》,《江漢考古》1992年第3期,68-70轉 78頁。【何浩1992】
    何浩:《楚懷王前期令尹新證》,《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72-74頁。【何浩1993A】
    何浩:《“王子某”、“楚子某”與楚人的名和字》,《江漢論壇》1993年第7期,61-67頁。【何浩1993B】
    何浩:《魯陽君、魯陽公及魯陽設縣的問題》,《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47-51頁。【何浩1994】
    何浩:《略論楚境“東至於海”》,《江漢考古》1995年第1期,43-46轉 61頁。【何浩1995】
    何浩、劉彬徽:《包山楚簡“封君”釋地》,《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五,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69-579頁。【何浩、劉彬徽1991】
    何景成:《說“列”》,《中國文字研究》第十一輯,大象出版社,2008年12月,123-128頁。【何景成2008】
    何景成:《楚文字“契”的文字解釋》《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輯,巴蜀書社,2010年6月,63-72頁。【何景成2010】
    何琳儀:《長沙帛書通釋》,《江漢考古》1986年第1期,51-57頁;1986年第2期,77-82頁。
    何琳儀:《長沙銅量銘文補釋》,《江漢考古》1988年第4期97-101頁。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中華書局,1989年4月。
    何琳儀:《長沙帛書通釋校補》,《江漢考古》1989年第4期,48-53頁。
    何琳儀:《包山楚簡選釋》,《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55-63頁。【何琳儀 1993A】何琳儀:《句吳劍補釋—兼釋冢、主、幵、丂》,《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年10月,249-264頁。【何琳儀 1993B】
    何琳儀:《古兵地名雜識》,《考古與文物》1996年6期,68-73頁。【何琳儀 1996A】
    何琳儀:《戰國文字形體析疑》,《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224-227頁。【何琳儀 1996B】
    何琳儀:《仰天湖竹簡選釋》,《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105-115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358-374頁。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本文選用2007年5月第3次印刷)【何琳儀 1998】
    何琳儀:《郭店楚簡選釋》,《文物研究》第十二輯,黃山書社,2000年1月,196-204頁。又見《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159-167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44-63頁。【何琳儀 2000A】
    何琳儀:《楚王熊麗考》,《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4期,13-16頁。【何琳儀 2000B】
    何琳儀:《鄂君啓節釋地三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141-145頁。【何琳儀 2002】
    何琳儀:《郭店簡古文二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5期,1-3轉 6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64-71頁。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何琳儀 2003A】
    何琳儀:《滬簡二冊選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又名《第二批滬簡選釋》,《學術界》2003年1期,85-93頁。又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444-455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55-169頁。
    何琳儀:《新蔡竹簡地名偶識——兼釋次竝戈》,《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6期,67-69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02-207頁。
    何琳儀:《楚都丹陽地望新證》,《文史》總第六十七輯,中華書局,2004年5月,11-18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33-246頁。
    何琳儀:《新蔡竹簡選釋(上)》,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7日。後與《新蔡竹簡選釋(下)》(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7日)合爲一文,名爲《新蔡竹簡選釋》,《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1-11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08-232頁。【何琳儀 2003B】
    何琳儀、黃德寬:《說蔡》,《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8年10月,187-190頁。又名《釋蔡》,《東南文化》1999年第5期,105-108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73-282頁。【何琳儀、黃德寬1998】
    何琳儀、程燕:《滬簡周易選釋》,《江漢考古》2005年第4期,75-78頁。
    何琳儀、徐在國:《釋蒝》,“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天津,2001年8月。又見《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黃山書社,2003年6月,346-349頁。又見《文字學論叢》第二輯,崇文書局,2004年1月,255-258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94-298頁。【何琳儀、徐在國2001A】
    何琳儀、徐在國:《釋“”及相關諸字》,《中國文字》新廿七期,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103-112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83-293頁。【何琳儀、徐在國2001B】
    何琳儀、徐在國:《釋“塞”》,《中國錢幣》2002年第2期,10-12頁。【何琳儀、徐在國2002】
    何平:《彩棺漆繪描楚風——荊門包山大塚發掘親歷記》,《古墓掘寳秘聞》,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4月,133-151頁。
    何有祖:《包山楚簡試釋九則》,簡帛網,2005年12月15日。【何有祖2005】
    何有祖:《楚簡釋讀七則》,《江漢考古》2006年第1期,91-93頁。【何有祖2006】
    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何有祖2007】
    何幼琦:《論楚國之曆》,《江漢論壇》1985年第10期,76-81頁。
    何幼琦:《論包山楚簡之曆》,《江漢論壇》1993年第11期,66-69頁。
    河南省文物考古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新蔡簡2003】
    黑須雪子發行:《簡牘名蹟選》,株式會社二玄社,2009年4月。
    洪颺:《對楚地名中“陵”的文字學解釋》,《社會科學戰綫》2004年第6期,125-128頁。
    后德俊:《“包山楚簡”中的“金”義小考》,《江漢論壇》1993年第11期,70-71頁。【后德俊1993】
    后德俊:《“糴種”考》,《中國農史》1995年第4期,25-28、75頁。
    后德俊、史珞琳:《湖北荊門包山二號楚墓墓主死因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994年第3期,141-143頁。【后德俊、史珞琳1994】
    胡禮興:《楚郢新說》,《江漢論壇》1991年第12期,72-76頁。
    胡平生:《說包山楚簡的“”》,《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663-669頁。【胡平生1997】
    胡瓊:《釋〈慎子曰恭儉〉中的“陟”》,簡帛網,2007年8月7日。【胡瓊2007】
    胡雅麗:《包山楚簡所見“爵稱”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511-518頁。【胡雅麗1994】
    胡雅麗:《包山楚簡述略》,《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2期,74-77頁。【胡雅麗1998】
    胡雅麗:《楚人宗教信仰芻議》,《江漢考古》2001年第3期,57-65頁。【胡雅麗2001A】
    胡雅麗:《楚人宗教信仰芻議(續)》,《江漢考古》2001年第4期,49-55轉 29頁。【胡雅麗2001B】
    胡雅麗:《楚人卜筮概述》,《江漢考古》2002年第4期,70-74頁。【胡雅麗2002】
    胡雅麗:《楚人祭祀鈎沉》,《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黃山書社,2003年6月,217-233頁。【胡雅麗2003】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整理小組:《荊門市包山楚墓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5期,1-14頁。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整理者1991】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 1號楚墓》,《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71-116頁。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江陵九店東周墓》,科學出版社,1995年7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中華書局,1995年6月。【望山簡1995】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九店楚簡》,中華書局,2000年5月。【九店簡2000】
    黃德寬:《釋楚系文字中的“”》,“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黃德寬1992】
    黃德寬:《釋金文字》,“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東莞,1994年8月。又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468-478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黃德寬1994】
    黃德寬:《古文字考釋二題》,《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275-277頁。
    黃德寬:《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272-276頁。【黃德寬2002】
    黃德寬:《新蔡楚簡“穴熊”及其相關問題》,南京大學中文系講座,2004年11月8日。【黃德寬2004】
    黃德寬:《新蔡葛陵楚簡所見“穴熊”及相關問題》,《古籍研究》2005年卷下,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1-5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62-272頁。黃德寬:《楚簡〈周易〉“”字說》,《中國文字研究》第六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1-3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84-192頁。
    黃德寬、徐在國:《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98-111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16頁。【黃德寬、徐在國1998】
    黃德寬、徐在國:《郭店楚簡文字續考》,《江漢考古》,1999年第2期,75-77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7-24頁。【黃德寬、徐在國1999】
    黃靈庚:《楚簡劄記六則》,《文史》總第四十三輯,中華書局,1997年8月,241-244頁。【黃靈庚1997】
    黃靈庚:《楚辭簡帛試證》,《文史》總第五十九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13-50頁。【黃靈庚2002】
    黃靈庚:《屈賦楚簡補證》,《雲夢學刊》2005年第1期,29-34頁。【黃靈庚2005】
    黃靈庚:《楚簡與楚辭研究二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56-61頁。【黃靈庚2007】
    黃靈庚:《簡帛文獻與〈楚辭〉研究》,《華學》第九、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198-223頁。【黃靈庚2008】
    黃人二:《戰國包山卜筮?\簡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5月。【黃人二1996】
    黃人二:《郭店竹簡〈窮達以時〉考釋》,《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楚文化研究會籌備處,1999年10月,118-145頁;又見《出土文獻論文集》,高文出版社,2005年8月,27-57頁。【黃人二1999】
    黃盛璋:《關於鄂君啓節交通路綫的復原問題》,《中華文史論叢》第五輯,1964年6月,143-168頁。又見《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263-285頁。
    黃盛璋:《再論鄂君啓節交通路綫復原與地理問題》,《楚史研究宂嫛?湖北省楚史研究會、武漢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聯合編輯出版,1982年。又見《安徽史學》1988年第2期,16-31頁。
    黃盛璋:《鄂君啓節地理問題若干補正》,《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286-288頁。
    黃盛璋:《當陽兩戈銘文考》,《江漢考古》1982年第1期,42-45頁。
    黃盛璋:《楚銘刻中“陵、陲”的考辨及其相關問題》,《安徽史學》1984年第1期,41-46頁。
    黃盛璋:《器與國地望及與楚之關係考辨》,《江漢考古》1988年第1期,49-51頁。
    黃盛璋:《新發現的“羕陵”金版及其相關的羕器、曾器銘文中諸問題的考索》,《出土文獻研究續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107-119頁。
    黃盛璋:《〈包山楚簡〉辯證、決疑與發覆》,“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黃盛璋1992】
    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覆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六集,嶽麓書社,1994年4月,186-199頁。【黃盛璋1994】
    黃文傑:《秦至漢初簡帛形近字辨析》,《簡帛研究》第三輯,1998年12月,182-192頁。【黃文傑1998】
    黃錫全:《利用汗簡考釋古文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135-152頁。
    黃錫全:《“郢”辨析》,《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311-324頁。後名《“郢”辨析》,《古文字論叢》,藝文印書館,1999年10月,281-290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333-339頁。【黃錫全1991A】
    黃錫全:《古文字中所見楚國官府官名輯證》,《文物研究》總第七期,黃山書社,1991年12月,208-236頁。又見《古文字論叢》,藝文印書館,1999年10月,291-344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270-302頁。【黃錫全1991B】
    黃錫全:《考辨》,《江漢考古》1991年第1期,63-69轉 72頁。後名《肴腏考辨》,《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384-393頁。
    黃錫全:《〈包山楚簡〉釋文校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名爲《〈包山楚簡〉部分釋文校釋》,《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187-196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398-405頁。【黃錫全1992】
    黃錫全:《楚簡續貂》,《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77-82頁。又見《古文字論叢》,藝文印書館,1999年10月,385-392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406-411頁。【黃錫全1998】
    黃錫全:《古文字論叢》,藝文印書館,1999年10月。
    黃錫全:《湖北出土兩件銅戈跋》,《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66-67轉 71頁。又見《古文字論叢》,藝文印書館,1999年10月,379-383頁。
    黃錫全:《試說楚黃金貨幣稱量單位“半鎰”》,《江漢考古》2000年第1期,56-62頁。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181-188頁。【黃錫全2000A】
    黃錫全:《楚國衡制單位“間鎰”》,《中國錢幣》2000年第2期,27頁。【黃錫全2000B】
    黃錫全:《尖足空手布新品“下虒”考》,《中國錢幣》2000年2期,15-17轉 79頁。【黃錫全2000C】
    黃錫全:《楚簡“”字簡釋》,《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6-13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412-420頁。【黃錫全2001】
    黃錫全:《楚簡中的酓酓與酓穴酓再議》,《簡帛研究二○○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7-12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461-465頁。【黃錫全2006】
    黃錫全:《“鄩郢”新探》,簡帛網,2007年3月31日。又見《江漢考古》2009年第2期,88-92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340-346頁。【黃錫全2007】
    黃錫全:《長江中游楚國“郢”試探》,《長江文明》第一輯,2008年6月,16-19頁。又見《古文字與古貨幣文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347-351頁。【黃錫全2008】
    黃錫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釋文校訂》,《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年10月,355-378頁。
    季旭昇:《由上博詩論“小宛”談楚簡中幾個的從肙的字》,簡帛研究網,2002年2月13日。【季旭昇 2002】
    季旭昇:《上博四零拾》,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季旭昇 2005】
    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2007年3月。
    冀小軍:《釋楚簡中的字》,簡帛研究網,2002年7月21日。【冀小軍2002】
    賈繼東:《包山楚墓簡文“見日”淺釋》,《江漢考古》1995年第4期,54-55頁。【賈繼東 1995】
    賈繼東:《淺議包山楚簡對楚國法制研究的意義》,《中國文物報》1995年11月5日。【賈繼東 1995】
    賈繼東:《〈包山楚簡〉中〈受期〉簡別解》,《東南文化》1996年第1期,64-66頁。【賈繼東 1996A】
    賈繼東:《簡論楚國訴訟制度中的期日與期間》,《中國文物報》1996年7月28日。【賈繼東1996B】
    賈繼東:《從出土竹簡看楚國司法職官的建置與演變》,《江漢論壇》,1996年第9期,43-44頁。【賈繼東 1996C】
    賈繼東:《楚秦訴訟管轄和強制措施之比較研究》,《法商研究》,1997年第3期,80-84頁。
    賈連敏:《釋祼瓚》,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後名《古文字中的“祼”和“瓚”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1998年第3期,96-112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賈連敏1992】
    賈連敏:《新蔡葛陵楚簡中的祭禱文書》,《華夏考古》2004年第3期,89-101轉 108頁。
    賈連敏:《新蔡竹簡中楚先祖名》,《華學》第七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150-155頁。【賈連敏2004】
    蔣瑞:《楚簡“大水”即水帝顓頊即〈離騷〉“高陽”考》,《湖北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118-121頁。【蔣瑞2008】
    近藤浩之:《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錄與郭店楚簡中的〈易〉》,《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128-133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1年6月22日。【近藤浩之2000】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郭店簡1998】
    荊沙鐵路考古隊:《荊門市包山大塚出土一批重要文物》,《江漢考古》1987年第2期,55-56
    柯鶴立:《從包山與望山兩墓占卜簡書中看楚人的內外思想》,“紀念商承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廣州,2002年8月。【柯鶴立2002】
    孔仲溫:《望山卜筮祭禱簡文字初考》,《第七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4月,237-251頁。【孔仲溫1996】
    孔仲溫:《再釋望山卜筮祭禱簡文字兼論其相關問題》,《第八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1997年3月,37-56頁。【孔仲溫1997A】
    孔仲溫:《楚簡中有關祭禱的幾個固定字詞試釋》,《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579-598頁。【孔仲溫1997B】
    孔仲溫:《郭店楚簡〈緇衣〉字詞補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243-250頁。【孔仲溫2000】
    夔一:《“陟”疑》,簡帛網,2007年10月23日。L
    Lisa Raphals:《Notes on The Baoshan Medical Divinations》,《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388-408頁。
    來國龍:《論楚卜筮祭禱簡中的若干問題》,“先秦文本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灣大學,2010年8月。
    雷黎明:《楚簡“史”、“弁”二字的辨析方法試說》,《大連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63-65頁。【雷黎明2009】
    黎廣基:《郭店楚簡〈老子〉“不欲呈”考》,《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231-235頁。【黎廣基2006】
    黎子耀:《包山竹簡楚祖先與周易的關係》,《杭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122-126頁。【黎子耀1989】
    李佳興:《〈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簡研究——以訴訟事件爲例》,臺灣曁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6月。
    李佳興:《關於〈包山楚簡〉簡131-139中的“人證”》,“第一屆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6月。【李佳興 2000】李佳興:《上博六〈莊王既成〉的“尹子桱”》,簡帛研究網,2008年8月20日。【李佳興2008】
    李家浩:《釋“弁”》,《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8月,391-395頁。
    李家浩:《信陽楚簡“澮”字及從“”之字》,《中國語言學報》第1期,商務印書館,1982年12月,189-199頁。又見《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選》第3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4月,242-257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94-211頁。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六篇)》,“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李家浩1992】
    李家浩:《包山楚簡研究(五篇)》,“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香港,1993年10月。後名爲《包山楚簡中的旌旆及其它》,《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續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5年9月,375-392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58-271頁。(本文引用1995年版)【李家浩1993】
    李家浩:《包山二二六號簡所記木器研究》,《國學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525-554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22-257頁。【李家浩1994A】
    李家浩:《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考釋》,“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1994年8月。又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662-671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李家浩1994B】
    李家浩:《信陽楚簡中的“柿枳”》,《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1-11頁。【李家浩1996A】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兩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66-169頁。【李家浩1996B】
    李家浩:《包山楚簡所記楚先祖名及其相關問題》,《文史》總第四十二輯,中華書局,1997年1月,7-19頁。【李家浩1997A】
    李家浩:《包山楚簡“”字及其相關之字》,《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555-578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72-288頁。【李家浩1997A】
    李家浩:《傳賃龍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三》,《考古學報》1998年第1期,1-10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101-116頁。
    李家浩:《戰國刀新考》,《中國錢幣學論文集》第三輯,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年5月,94-98頁。
    李家浩:《包山楚簡中的“枳”》,《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8年10月,173-175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89-294頁。
    李家浩:《信陽楚簡“樂人之器”研究》,《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1-22頁。【李家浩1998B】
    李家浩:《楚簡中的袷衣》,《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96-102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95-305頁。
    李家浩:《讀〈郭店楚墓竹簡〉瑣議》,《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1999年1月,339-358頁。【李家浩1999A】
    李家浩:《楚墓竹簡中的“昆”及從“昆”之字》,《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139-147頁。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306-317頁。【李家浩1999B】
    李家浩:《九店楚簡“告武夷”研究》,“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1999年12月。又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318-338頁。又見《簡帛研究匯刊》第一輯,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簡帛學文教基金會籌備處,2003年5月,635-654頁。【李家浩1999C】
    李家浩:《鄂君啓節銘文中的高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138-140頁。【李家浩2000】李家浩:《包山祭禱簡研究》,《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5-36頁。【李家浩2001A】
    李家浩:《包山卜筮簡218-219號研究》,“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1年8月。又見《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12月183-204頁。【李家浩2001B】
    李家浩:《戰國幵陽布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391-396頁。
    李家浩:《戰國官印考釋三篇》,《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12-23頁。【李家浩2004】
    李家浩:《說“”字》,《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488-491頁。
    李家浩:《談包山楚簡“歸鄧人之金”一案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16-32頁。【李家浩2006】
    李家浩:《楚簡所記楚人祖先“(鬻)熊”與“穴熊”爲一人說——兼說上古音幽部與微、文二部音轉》,《文史》總第九十二期,5-44頁。【李家浩2010】李進寧:《“山鬼”考略》,《才智》2009年第24期,206-207頁。【李進寧2009】
    李零:《楚國銅器銘文編年匯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353-391頁。
    李零:《楚國族源、世襲的文字證明》,《文物》1991年第2期,47-54頁。【李零1991】
    李零:《論東周時期的楚國典型銅器群》,《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中華書局,1992年8月,136-178頁。
    李零:《包山楚簡研究(文書類)》,“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後有修改,見《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88-107頁。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131-147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李零1992】
    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93年月,425-448頁。【李零1993】
    李零:《考古發現與神話傳說》,《學人》第五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2月。又見《李零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58-84頁,有改動?ū疚囊?1998年版)【李零1994】
    李零:《古文字雜識(五則)》,《國學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267-274頁。【李零1995】
    李零:《古文字雜識(兩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270-274頁。【李零1996】
    李零:《老李子和老萊子》,《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2期,41-44、55頁。【李零1997A】
    李零:《跳出〈周易〉看〈周易〉——“數位卦”的再認識》,《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7年第6期,22-28頁。
    李零:《古文字雜識(二則)》,《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757-762頁。【李零1997B】
    李零:《“太一“崇拜的考古研究》,《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語言文獻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598-614頁。
    李零:《讀九店楚簡》,《考古學報》1999年第2期,141-152頁。【李零1999A】
    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輯,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39-162頁。【李零1999B】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孡?,三聯書店,1999年8月,455-542頁。【李零1999C】
    李零:《郭店楚簡研究中的兩個問題》,《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47-52頁。又見《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185-194頁。又見《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239-251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0年12月6日。【李零2000A】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李零2000B】
    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東方出版社,2001年8月。【李零2001】
    李零:《“三閭大夫”考——兼論楚國公族的興衰》,《文史》總第五十四輯,中華書局,2001年6月,11-23頁。【李零2001】
    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李零2002】
    李零:《郭店楚簡中的“敏”字和“文”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389-391頁。
    李零:《簡帛的形制與使用》,《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3期,4-11頁。【李零2003】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三聯書店,2004年4月。【李零2004】
    李零:《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獻的區別和定名》,《文物》2008年12期,73-80頁。【李零2008】
    李銳:《清華大學講讀班第二十九次研討會綜述》,簡帛研究網站,2004年4月11日。
    李銳:《“恆”與“極”》,《中國文字》新三十六期,藝文印書館,2011年1月,17-26頁。【
    李銳 2011】
    李守奎:《楚文字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7年12月。【楚文字編1997】
    李守奎:《古文字辨析三組》,《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1998年12月,77-86頁。【李守奎1998A】
    李守奎:《楚文字考釋(三組)》,《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23-29頁。【李守奎1998B】
    李守奎:《釋楚簡中的“”字——兼釋楚璽中的“弼”》,《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215-217頁。【李守奎2001】
    李守奎:《先秦文獻中的“李”字與李氏》,《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71-74頁。
    李守奎:《江陵九店楚墓〈歲〉篇殘簡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3期,41-44頁。
    李守奎:《〈說文〉古文與楚文字互證三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468-472頁。【李守奎2002A】
    李守奎:《九店楚簡相宅篇殘簡補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上海大學,2002年7月。又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347-351頁【李守奎2002B】
    李守奎:《楚簡文字四考》,《中國文字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190-196頁。【李守奎2002C】
    李守奎:《出土楚文獻文字研究綜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1期,9-17頁。
    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楚文字編2003】
    李守奎:《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雜識〉》,《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478-483頁。
    李守奎:《楚璽文字六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401-405頁。【李守奎2004】
    李守奎:《釋包山楚簡中的“彭”》,《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25-31頁。【李守奎2006】
    李守奎:《包山卜筮文書書跡的分類與書寫的基本狀況》,《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63-67頁。【李守奎2007】
    李守奎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李守奎:《楚文字考釋獻疑》,《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344-353頁。【
    李守奎2008A】
    李守奎:《上博簡殘字叢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429-434頁。【李守奎2008B】
    李守奎:《包山楚簡120——123號簡補釋》,“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9年6月。又見《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203-212頁。【李守奎2009】
    李守奎:《包山司法簡致命文書的特點與 138-139號簡文書内容的性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389-395頁。【李守奎2010A】
    李守奎:《出土楚文獻姓氏用字異寫現象初探》,“中國文字博物館第二屆文字發展論壇會議”論文,安陽,2010年10月。【李守奎2010B】
    李守奎、蔡麗利:《楚簡中“尸”與“人”的區別與混訛——釋楚簡中“作”與“居”的異體》,“‘網路時代與中國文字研究’國際高級?已杏憰闭撐?上海,2010年9月。【李守奎、蔡麗利2010】
    李天虹:《〈包山楚簡〉釋文補正35則》,“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後改名爲《〈包山楚簡〉釋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84-89頁。(本文引用1993年版)【李天虹1992】
    李天虹:《釋楚簡文字“”》,《華學》第四輯,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85-88頁。【李天虹2000A】
    李天虹:《郭店楚簡文字雜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94-99頁。【李天虹2000B】
    李天虹:《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400-403頁。【李天虹2002】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天虹:《楚簡文字形體混同、混訛舉例》,《江漢考古》2005年第3期,83-87轉 69頁。【李天虹2005A】
    李天虹:《戰國文字“”、“”續議》,《出土文獻研究》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35-38頁。【李天虹2005B】
    李天虹:《釋容成氏中的刈》,簡帛網,2006年1月24日。【李天虹2006】
    李學勤:《談近幾年發現的幾種戰國文字資料》,《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1期,48-49頁。
    李學勤:《論漢淮間的春秋青銅器》,《文物》1980年第1期,34-58頁。
    李學勤:《楚國夫人璽與戰國時的江陵》,《江漢論壇》1982年第7期,70-71頁。
    李學勤:《續論周原甲骨》,《人文雜誌》1986年第2期,68-72頁。
    李學勤:《釋郭店簡祭公之顧命》,《文物》1987年第7期,44-45頁。又見《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335-338頁。又見《重寫學術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39-45頁。
    李學勤:《論包山楚簡中一祖先名》,《文物》1988年8期,87-88頁。又見《李學勤集——追溯·考據·古文明》,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262-265頁。又見《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361-372頁。【李學勤1988】
    李學勤:《竹簡卜辭與商周甲骨》,《鄭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79-84頁。又見人大複印資料《先秦、秦漢史》1989年第6期,49-54頁。【李學勤1989】
    李學勤:《包山楚簡中的土地買賣》,《中國文物報》1992年3月22日。又見《綴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152-155頁。【李學勤1992】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長春出版社,1992年8月。
    李學勤:《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序》,《擁篲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594-596頁。
    李學勤:《陳偉〈包山楚簡初探〉序》,《擁篲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619-621頁。
    李學勤:《出土筮數與三易研究》,“紀念聞一多先生百周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臺灣清華大學,1999年10月。又見《新古典主義:紀念聞一多先生百周年誕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學生書局,2001年9月,107-120頁。又見《重寫學術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390-396頁。【李學勤1999】
    李學勤:《續釋“尋”字》,《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6期,8-11頁。【李學勤2000】
    李學勤:《秦封泥與齊陶文中的“巷”字》,《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八輯,2001年6月,24-26頁。
    李學勤:《試解郭店簡讀“文”之字》,《孔子·儒學研究文叢》第1輯,齊魯書社,2001年6月,117-120頁。又見《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229-230頁。
    李學勤:《釋〈詩論〉簡“兔”及從“兔”之字》,清華大學簡帛講讀班文稿,2000年10月。又見《北方論叢》2003年第1期,55-56頁。又見《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227-228頁。
    李學勤:《楚簡所見黃金貨幣及其計量》,《中國錢幣論文集》第四輯,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9月,61-64頁。又見《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279-282頁。【李學勤2002】
    李學勤:《重寫學術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李學勤:《論戰國簡的卦畫》,《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1-5頁。
    李學勤:《論包山楚簡魯陽公城鄭》,《清華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31-32頁。【李學勤2004A】
    李學勤:《包山楚簡“郙”即巴國說》,《中國文化》第21期,2004年6月,14-16頁。又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5-8頁。【李學勤2004B】
    李學勤:《包山楚簡“蜜梅”與楚曆建正》,《簡牘學研究》第4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1-2頁。
    李學勤:《試說江陵天星觀、秦家嘴楚簡的紀年》,《簡帛研究二〇〇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10月,1-6頁。【李學勤2006】
    李學勤:《周易溯源》,巴蜀書社,2006年1月。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西書局,2010年12月。
    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叢考(一)》,《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1-9頁。【李運富1996】
    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叢考(二)》,《古漢語研究》1997年第1期,86-96頁。【李運富1997A】
    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構形系統研究》,嶽麓書社,1997年10月。【李運富1997B】
    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叢考(三)》,《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2期,87-96頁。
    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叢考(四)》,《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1期,76-84頁。
    李運富:《包山楚簡“”義解詁》,簡帛研究網,2002年9月7日。又見《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1期,59-63頁。【李運富2002】
    李運富:《楚簡“”字及相關諸字考釋評議》,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22日。
    李運富:《楚簡“”字及相關諸字考辨》,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24日。【李運富2003】
    李運富:《楚簡“”字及其相關諸字考證》,《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7號,2003年3月,37-56頁。
    李宗焜:《數字卦與陰陽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2分,2006年6月,279-318頁。
    連劭名:《望山楚簡中的“習卜”》,《江漢論壇》1986年第11期,79-80頁。
    連劭名:《包山簡所見楚地巫禱活動中的神靈》,《考古》2001年第6期,63-69頁。【連劭名2001】
    連劭名:《考古發現與先秦易學》,《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27-36頁。【連劭名2003】
    梁韋弦:《關於數字卦與六十四卦符號體系之形成問題》,《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14-19頁。
    廖名春:《楚國文字釋讀三篇》,《漢字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280-286頁。又見《出土簡帛叢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149-150頁。【廖名春1998A】
    廖名春:《楚文字考釋三則》,《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87-97頁。【廖名春1998B】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廖名春2001】
    廖名春:《郭店簡從“”之字考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3月9日。又見《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79-84頁。又見《出土簡帛叢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124-135頁。【廖名春2003】
    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廖名春2004】
    廖名春:《楚簡〈周易〉校釋記(二)》,《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12-19頁。
    林清源:《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東海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7年12月。【林清源1997】
    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藝文印書館,2004年2月。【林清源2004】
    林素清:《讀包山楚簡劄記》,“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次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林素清1992】
    林素清:《探討包山楚簡在文字學上的幾個課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4分,1995年12月,1103-1127頁。【林素清1995】
    林素清:《從包山楚簡紀年材料論楚曆》,《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1997年7月,1099-1121頁。【林素清1997】
    林素清:《郭店竹簡〈語叢四〉箋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389-397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2年12月17日。
    林素清:《重編郭店楚簡〈六德〉》,“第一屆中國語言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香港大學,2002年3月。又見《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宂嫛?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72-76頁。又見《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12-15頁。
    林素清:《說憖》,“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討論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9月。又見《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9月,511-528頁。【林素清2006】
    林澐:《讀包山楚簡劄記七則》,《江漢考古》1992年第4期,83-85頁。又見《林澐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8年12月,19-21頁。【林澐1992】
    林志鵬:《釋戰國楚簡中的“曷”字》,簡帛網,2007年1月30日。【林志鵬 2007】
    劉彬徽:《試論楚丹陽和郢都的地望與年代》,《江漢考古》1980年第1期,45-57頁。
    劉彬徽:《從包山楚簡紀時材料論及楚國紀年與楚曆》,《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33-547頁。又見《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嶽麓書社,2001年7月,189-201頁。【劉彬徽1991】
    劉彬徽:《包山楚簡研究二則》,《簡帛研究》第一輯,法律出版社,1993年8月,12-25頁。又見《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嶽麓書社,2001年7月,206-214頁。【劉彬徽1993】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劉彬徽1995】
    劉彬徽:《楚國紀年法簡論》,《江漢考古》1998年第2期,60-63頁。【劉彬徽1998】
    劉彬徽:《荊門包山楚簡論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輯,中華書局,2000年3月,138-153頁。【劉彬徽2000】
    劉彬徽:《包山大塚——又一座楚文化地下寶庫》,《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嶽麓書社,2001年7月,67-73頁。
    劉彬徽:《建除資料與楚曆研究》,“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
    會”論文,2001年8月。又見《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12月,294-296頁。【劉彬徽2001】
    劉彬徽:《楚國曆法的建正問題辯證》,“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9月。又見《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9月,335-362頁。
    劉彬徽:《長沙銅量銘文尾句釋讀》,《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86-88頁。【劉彬徽2008】
    劉彬徽、何浩:《論包山楚簡中的幾處楚郢地名》,《包山楚墓》附錄二十四,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64-568頁。又見《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嶽麓書社,2001年7月,202-205頁。【劉彬徽、何浩1991】
    劉彬徽、彭浩、胡雅麗、劉祖信:《包山二號楚墓簡牘釋文與考釋》,《包山楚墓》附錄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348-399頁。
    劉彬徽、彭浩、胡雅麗、劉祖信:《包山楚簡文字的幾個特點》,《包山楚墓》附錄二十六,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80-585頁。
    劉波:《包山楚簡語言研究》,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劉暢:《包山楚簡字用研究》,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6月。
    劉傳賓:《說“金”字的一種特殊形體》,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12月1日。【劉傳賓 2010】
    劉奉光:《包山楚簡卜祝文學管窺》,《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12期,105-106頁。【劉奉光2003】
    劉國勝:《曾侯乙墓E61號漆箱書文字研究——附“瑟”考》,《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第691-710頁。【劉國勝1997】
    劉國勝:《郭店竹簡釋字八則》,《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42-44頁。【劉國勝1999】
    劉國勝:《包山二七八號簡釋文及其歸屬問題》,《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4月,233-240頁。【劉國勝2002】
    劉國勝:《楚喪葬簡牘集釋》,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5月。
    劉國勝:《包山楚墓簽牌文字補釋》,簡帛網,2005年11月11日。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325-329頁。【劉國勝2005】
    劉洪濤:《〈説文〉“陟”字古文考》,簡帛網,2007年9月22日。
    劉洪濤:《郭店<窮達以時>所載百里奚事跡考》,簡帛網,2009年2月28日。【劉洪濤2009】
    劉洪濤:《談楚系文字的“”字》,簡帛網,2010年5月31日。【劉洪濤2010】
    劉金華:《從〈包山楚簡〉看楚國的民事法律關係》,《江漢考古》2001年第2期,46-50頁。【劉金華 2001】
    劉樂賢:《九店楚簡日書研究》,《華學》第二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61-70頁。【劉樂賢 1996】
    劉樂賢:《楚文字雜識(七則)》,《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10月,599-612頁。【劉樂賢 1997】
    劉樂賢:《讀包山楚簡劄記》,《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10年,199-209頁。【劉樂賢 2003】
    劉樂賢:《簡帛術數文獻探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劉樂賢:《讀楚簡劄記二則》,簡帛研究網,2004年5月29日。後改名爲《讀楚簡劄記(三則)——
    楚簡的“讒”與秦簡的“蠶”》,《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112-113頁。【劉樂賢 2004】
    劉樂賢:《從出土文獻看楚、秦選擇術的異同及影響——兼釋楚系選擇術中的“危”字》,“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芝加哥大學,2005年5月。又見“中國出土資料學會2005年度第2回例會”論文,成城大學,2005年12月10日。後名《秦楚選擇術的異同及影響——以出土文獻爲中心》,《歷史研究》2006年第6期,19-31頁。【劉樂賢 2005】
    劉少剛:《釋郭店楚簡中的“達”》,《出土文獻研究》第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43-46頁。
    劉信芳:《釋“郢”》,《江漢考古》,1987年第1期,78-83頁。【劉信芳1987】
    劉信芳:《二天子爲何神祇》,《中國文物報》1992年6月21日。【劉信芳1992A】
    劉信芳:《司中、司骨爲何神》,《中國文物報》1992年7月26日。【劉信芳1992B】
    劉信芳:《“漸木”之神》,《中國文物報》1992年10月18日。【劉信芳1992C】
    劉信芳:《包山楚簡神名與〈九歌〉神祇》,《文學遺產》1993年第5期,11-16頁。【劉信芳1993】
    劉信芳:《從之字匯釋》,“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東莞,1994年8月。又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606-618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劉信芳1994】
    劉信芳:《〈包山楚簡〉中的幾支楚公族試析》,《江漢論壇》,1995年第1期,59-61頁。【劉信芳1995】
    劉信芳:《包山楚簡近似之字辨析》,《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2期,78-86轉 69頁。【劉信芳1996A】
    劉信芳:《包山楚簡司法術語考釋》,《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12-34頁。【劉信芳1996B】
    劉信芳:《楚文字考釋五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86-189頁。【劉信芳1996C】
    劉信芳:《楚帛書解詁》,《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67-108頁。
    劉信芳:《戰國楚曆譜復原研究》,《考古》1997年第11期,70-77頁。
    劉信芳:《〈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上)》,《故宮學術季刊》1997年第十五卷第一期,45-70頁。【劉信芳1997A】
    劉信芳:《楚簡器物釋名(上篇)》,《中國文字》新廿二期,藝文印書館,1997年12月,165-208頁。【劉信芳1997B】
    劉信芳:《中國最早的殺人案審案實錄》,《尋根》1998年第3期,19-21頁。
    劉信芳:《蒿宮、蒿間與蒿里》,《中國文字》新廿四期,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113-120頁。【劉信芳1998A】
    劉信芳:《〈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下)》,《故宮學術季刊》1998年第十五卷第二期,139-162頁。【劉信芳1998B】
    劉信芳:《望山楚簡校讀記》,《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35-39頁。【劉信芳1998C】
    劉信芳:《郭店竹簡文字考釋拾遺》,“紀念徐中舒先生誕辰100周年暨國際漢語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四川大學,1998年。又見《江漢考古》2000年第1期,42-46、32頁。【劉信芳1998D】
    劉信芳:《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藝文印書館,1999年1月。【劉信芳1999A】
    劉信芳:《荊門郭店楚簡老子文字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103-109頁。【劉信芳1999B】
    劉信芳:《郭店簡文字考釋二則》,《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楚文化研究會籌備處,1999年10月,59-61頁。【劉信芳1999C】
    劉信芳:《郭店簡〈緇衣〉解詁》,“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武漢大學,1999年10月。又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165-181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1年7月28日。【劉信芳1999D】
    劉信芳:《包山楚簡地名考釋十二則》,“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1999年12月。又見《簡帛研究匯刊》第一輯,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簡
    帛學文教基金會籌備處,2003年5月,313-322頁。【劉信芳1999E】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試筆十七則》,《中國文字》新廿五期,1999年12月,149-160頁。【劉信芳1999F】
    劉信芳:《楚簡〈詩論〉苑丘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3期,5-7轉 22頁。【劉信芳2002】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劉信芳2003】
    劉信芳:《楚簡“三楚先”、“楚先”、“荊王”以及相關祀禮》,《文史》總第七十三輯,中華書局,2005年11月,5-14頁。
    劉信芳:《竹書〈柬大王泊旱〉試解五則》,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14日。
    劉信芳:《竹書〈周易〉文字試解三則》,《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10-13頁。【劉信芳2007】
    劉信芳:《楚簡“兔”與從“兔”之字試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407-410頁。【劉信芳2008】劉信芳:《竹書〈君人者何必安哉〉試說(之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月5日。
    劉信芳、單曉偉:《楚系簡帛聯綿字釋例》,《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2007年12月,53-74頁。
    劉毓慶:《〈山鬼〉考》,《中國楚辭學》第五輯(2000年楚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宂?,學苑出版社,2004年7月,194-218頁。又見《山西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3-9頁。【劉毓慶 2000】
    劉玉堂:《楚國手工業生産管理、技術職官》,《中國科技史料》1996年第3期,3-9頁。【劉玉堂1996】
    劉玉堂、賈繼東:《楚人祭祀禮俗簡論》,《民俗研究》1997年第3期,81-91頁。(賈繼東後改名爲賈濟東)
    劉玉堂、賈濟東:《楚秦審判制度比較研究》,《江漢論壇》2003年第9期,82-86頁。
    劉玉堂、賈濟東:《楚秦起訴制度比較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124-127頁。
    劉玉堂、賈濟東:《楚秦刑事訴訟證據比較研究》,《湖北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152-157頁。
    劉玉堂、賈濟東:《楚秦審判制度比較概觀》,《楚文化研究》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635-643頁。
    劉雲:《上博七詞義五劄》,簡帛網,2009年3月17日。【劉雲2009】
    劉雲:《釋“鷧”及相關諸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5月12日。【劉雲2010】
    劉釗:《包山楚簡文字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後有改動,見《東方文化》1998年1、2期合刊,47-70頁。又見《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3-32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劉釗1992A】
    劉釗:《談包山楚簡中有關“煮鹽於海”的重要史料》,《中國文物報》1992年11月8日。又見《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33-34頁。【劉釗1992B】
    劉釗:《釋古文字中從夗的幾個字》,“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香港,1993年10月。又名《釋金文中從夗的幾個字》,《中國文字》新十九期,藝文印書館,1994年9月,195-206頁。又見《古文字考釋叢稿》,嶽麓書社,2005年7月,106-115頁。
    劉釗:《金文考釋零拾》,《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449-463頁。又見《古文字考釋叢稿》,嶽麓書社,2005年7月,120-131頁。【劉釗1997】
    劉釗:《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包山楚簡初探〉讀後》,《史學集刊》1998年第1期,73-74頁。
    劉釗:《古文字中的人名資料》,《吉林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60-69頁。又見《古文字考釋叢稿》,嶽麓書社,2005年7月,360-383頁。【劉釗1999A】
    劉釗:《釋楚簡中的“”(繆)字》,《江漢考古》1999年第1期,57-60頁。又見《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113-119頁。又見《古文字考釋叢稿》,嶽麓書社,2005年7月,218-225頁。【劉釗1999B】
    劉釗:《讀郭店楚簡字詞劄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75-93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0年12月6日。又名《讀郭店楚簡字詞劄記(一、二、三)》,《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35-70頁。【劉釗2000】
    劉釗:《釋“儥”及相關諸字》,簡帛研究網,2001年8月7日。又見《中國文字》新廿八期,藝文印書館,2002年6月,123-132頁。又見《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120-129頁。又見《古文字考釋叢稿》,嶽麓書社,2005年7月,226-237頁。【劉釗2001】
    劉釗:《利用郭店楚簡字形考釋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277-281頁。【劉釗2002】
    劉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
    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嶽麓書社,2005年7月。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呂浩:《〈郭店楚墓竹簡〉釋文訂補》,《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278-288頁。【呂浩2001】
    魯家亮:《也談〈上博七·吳命〉的“祥”字》,簡帛網,2009年1月6日。【魯家亮2009】
    魯鑫:《包山楚簡州、里問題研究綴述》,《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99-103頁。【魯鑫2008】
    羅俊揚:《從包山楚簡貸金史料論楚國之金融》,《金融經濟》1997年第12期,61-63頁。【羅俊揚 1997】
    羅小華:《包山楚簡文字研究》,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羅小華:《包山楚簡選釋三則》簡帛網,2008年9月23日。又見《江漢考古》2010年第1期,120-122頁。(作者更爲羅小華、李匯洲)【羅小華 2008】
    羅新慧:《從上博簡〈魯邦大旱〉之“敓”看古代的神靈觀念》,《學術月刊》2004年第10期,85-90頁。又見人大複印資料《先秦、先秦史》2005年第1期,52-57頁。【羅新慧2004A】
    羅新慧:《楚簡“敓”字與“敓”祭試析》,《簡牘學研究》第四輯,2004年12月,3-6頁。【羅新慧2004B】
    羅新慧:《說新蔡楚簡“嬰之以兆玉”及其相關問題》,《文物》2005年第3期,88-90頁。【羅新慧2005】
    羅新慧:《釋新蔡楚簡“樂之,百之,贛之”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1期,50-53頁。【羅新慧2008】
    羅運環:《論楚國金文月、肉、舟及止、出的演變規律》,1988年11月,油印本。又見《江漢考古》1989年第2期,67-70頁,内容有改動。
    羅運環:《論包山楚簡中的楚國州制》,《江漢考古》1991年第3期,75-78頁。【羅運環 1991A】
    羅運環:《古文字資料所見楚國官制研究》,《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270-289頁。【羅運環 1991B】
    羅運環:《字考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345-346頁。【羅運環 2002】
    羅運環:《區別符與“安”、“賢”二字考釋》,“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學術研討會”論文,華中師範大學,2003年3月。
    羅運環:《釋包山楚簡吾三字及相關制度》,《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6-12頁。【羅運環 2005】
    羅運環:《包山楚簡貸金簡研究》,《武漢金融》2005年第10期,10-11頁。
    羅運環:《葛陵楚簡鄩郢考》,《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郭店、其他簡卷),武漢大學,2006年6月。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498-500頁。
    呂亞虎:《出土簡帛資料所見出行巫術淺析》,《江漢論壇》2007年第11期,96-103頁。
    【呂亞虎2007】M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偶霭嫔纾?001年11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偶霭嫔纾?002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偶霭嫔纾?003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偶霭嫔纾?004年12月。【上博四200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偶霭嫔纾?005年12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偶霭嫔纾?007年7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偶霭嫔纾?008年12月。
    馬楠:《清華簡第一冊補釋》,《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1期,93-98頁。【馬楠2011】N
    南玉泉:《古文字中所見法律資料詮釋》,《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一輯,巴蜀書社,1999年9月,17-41頁。
    南玉泉:《楚國司法制度探微》,《政法論壇》2000年第4期,155-159頁。【南玉泉2000】O
    歐譚生:《信陽楚王城是頃襄王的臨時國都》,《中原文物》,1983年特刊。P
    潘嘯龍:《從“秦楚月名對照表”看屈原的生辰用曆》,《江漢論壇》1988年第2期,74-77,41頁。
    龐光華:《“司敗”解》,《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3期,62頁。
    裴大泉:《釋包山楚簡中的“”字》,《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30-34頁。【裴大泉1998】
    彭浩:《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法律與司法制度》,《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二,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48-554頁。【彭浩1991A】
    彭浩:《包山二號墓卜筮和祭禱竹簡的初步研究》,《包山楚墓》附錄二十三,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55-563頁。又名《包山二號墓〈卜祀祭禱〉竹簡的初步研究》,《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325-347頁。【彭浩1991B】
    彭浩:《評〈包山楚簡初探〉》,《中國文物報》1998年2月11日。
    彭浩:《望山、包山、郭店楚墓的發掘與楚文化》,日本第44回國際東方學者會議,國立教育會館,1999年6月。
    彭浩:《葛陵和包山楚簡的兩種薄書》,“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論文,臺灣大學,2007年11月。【彭浩2007】
    彭浩、劉彬徽、胡雅麗、劉祖信:《包山楚簡文字的幾個特點》,《包山楚墓》附錄二十六,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80-585頁。
    鵬宇、汪冰冰:《釋楚簡中“尞”字及其相關字》,簡帛網,2008年10月18日。【鵬宇、汪冰冰2008】
    駢宇騫、段書安:《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文物出版社,2006年3月。
    朴俸住:《戰國時代楚國統治體制研究》,漢城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年8月。
    朴俸柱:《包山楚簡所反映的地方統治體制》,“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1年8月。
    朴俸柱:《戰國楚地地方統治體制》,《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13-23頁。【朴俸柱2005】Q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商務印書館,2001年8月。
    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1979年第7期,25-32頁。又見《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405-417頁。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
    裘錫圭:《釋衍、侃》,《魯實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6月,6-12頁。又見《人文論叢》(2002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328-335頁。【裘錫圭1993】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見與視》,《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5月,2-5頁。【裘錫圭1998】
    裘錫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釋——兼論〈太一生水〉的分章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2000年7月,219-226頁。又見《郭店楚簡の思想史的研究》第4卷,2000年6月1日,128-138頁。又見《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242-258頁。【裘錫圭2000】
    裘錫圭:《釋郭店〈緇衣〉“出言有丨,黎民有”兼說“丨”爲“針”之初文》,《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294-302頁。
    裘錫圭:《釋戰國楚簡中的“”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250-256頁。【裘錫圭2006A】
    裘錫圭:《釋〈子羔〉篇“銫”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說》,“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學術研討會”論文,武漢,2006年11月。又見《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63-70頁。【裘錫圭2006B】
    裘錫圭:《是“恆先”還是“極先”?》,“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論文,臺灣大學,2007年11月。
    裘錫圭:《釋古文字中的有些“悤”字和從“悤”、從“兇”之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1-12頁。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曾侯乙墓》附錄一,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481-531頁。R
    饒宗頤:《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建初四年“序寧病簡”與包山簡——論戰國、秦、漢解疾禱祠之諸神與古史人物》,《華夏文明與傳世藏書——中國國際漢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662-672頁。又見《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三簡帛學》,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172-184頁。【饒宗頤 1996】
    饒宗頤:《談鐘律及楚簡“”、“”爲“折”字説》,《道苑繽紛錄》,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香港),2002年12月。又見《饒宗頤新岀土文獻論證》,上海古籍岀版社,2005年9月,175-180頁。【饒宗頤 2002】日高:《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縣和楚郡》,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8年5月。【日高1998】S
    Susan Weld(羅鳳鳴):《Guodian and Baoshan :Leg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406-423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3年3月12日。
    單育辰:《談戰國文字中的“鳧”》,簡帛網,2007年5月30日。又見《簡帛》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21-28頁。【單育辰2007】
    單育辰:《〈曹沫之陳〉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
    單育辰:《佔畢隨錄之六》,簡帛網,2008年8月5日。
    單育辰:《談晉系用爲“舍”之字》,簡帛網,2008年5月3日。又見《簡帛》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161-168頁。
    單育辰:《戰國卜筮簡“尚”的意義——兼說先秦典籍中的“尚”》,《中國文字》第三十四輯,2009年2月,107-126頁。【單育辰2009】
    單育辰:《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6月。
    單育辰:《包山簡案例研究兩則》“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十八次年會”論文,北京,2010年11月。【單育辰2010】
    商承祚:《戰國楚帛書述略》,《文物》1964年第9期,8-20頁。
    商承祚:《鄂君啓節考》,《文物精華》第二集,文物出版社,1963年4月,49-55頁。
    沈培:《周原甲骨文裏的“囟”和楚墓竹簡裏的“囟”或“思”》,《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第345-366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2月23日。【沈培2005】
    沈培:《從戰國楚簡看古人占卜的“蔽志”——兼論“移祟”說》,“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9月。又見《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2007年9月,391-434頁。【沈培2006】
    沈之傑:《讀清華簡〈祭公之顧命〉札記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9日。【沈之傑2011】
    施謝捷:《釋戰國楚璽中的“登徒”複姓》,《文教資料》1997年第4期,110-113頁。
    施謝捷:《楚簡文字中的“櫜”字》,“楚文化研究會第七次年會”論文,安徽,2001年11月。又見《語文研究》2002年第4期,29-33頁。又見《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黃山書社,2003年6月,334-339頁。【施謝捷2001】
    施謝捷:《楚簡文字中的“悚”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379-383頁。又見“紀念商承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廣州,2002年8月。【施謝捷2002】
    施謝捷:《包山楚簡釋文》,未刊稿。【施謝捷2003】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
    石泉:《古鄧國、鄧縣考》,《江漢論壇》1980年第3期,89-96頁。
    石泉主編:《楚國歷史文化辭典》,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楚國歷史文化辭典1996】
    史傑鵬:《關於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的幾個問題》,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7月。【史傑鵬 1997】
    史傑鵬:《關於包山楚簡中的四個地名》,《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五輯,1998年6月,132-141頁。【史傑鵬 1998】
    史傑鵬:《讀包山司法文書簡劄記三則》,《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19-24頁。【史傑鵬 2001】
    史傑鵬:《包山楚簡研究四則》,《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62-65頁。【史傑鵬 2005】
    史善剛:《數字卦與簡帛易》,《中州學刊》2005年第6期,145-149頁。
    史善剛:《數字易卦與易經》,《齊魯學刊》2006年第6期,5-9頁。
    舒之梅、劉信芳:《包山楚簡人名研究六則》,《長江文化論集》第一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334-346頁。【舒之梅、劉信芳1995】
    舒之梅、何浩:《仰天湖楚簡“鄦陽公”的身分及相關問題—與林河同志商榷》,《江漢論壇》1982年第8期,103-107頁。睡虎地秦墓竹簡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1月。
    宋華強:《楚墓竹簡中的“”字和“”字》,簡帛網 2004年6月13日。
    宋華強:《論楚簡中“卒歲”、“集歲”的不同》,簡帛研究網站,2005年11月20日。
    宋華強:《論新蔡簡中的“卒歲”與“集歲”》,簡帛網,2005年12月7日。【宋華強2005】
    宋華強:《〈離騷〉“三後”即新蔡楚簡“三楚先”說——兼論穴熊不屬於“三楚先”》,簡帛研究網站,2005年3月4日。又見《雲夢學刊》2006年第2期,38-41,70頁。
    宋華強:《新蔡簡“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簡帛網,2006年5月3日。
    宋華強:《試論平夜君成即平夜文君之子》,簡帛網,2006年5月17日。
    宋華強:《新蔡簡與“速”義近之字及楚簡中相關諸字新考》,簡帛網,2006年7月31日。又見《中國文字》新三十二期,藝文印書館,2006年8月,149-164頁。
    宋華強:《楚簡數字卦的再討論(稿)》,簡帛網,2006年8月27日。
    宋華強:《楚簡“禱”新釋》,簡帛研究網 2006年9月3日。【宋華強2006A】
    宋華強:《楚簡神靈名三釋》,簡帛網,2006年12月17日。【宋華強2006B】
    宋華強:《楚簡中從“黽”從“甘”之字新考》,簡帛網,2006年12月30日。【宋華強2006C】
    宋華強:《新蔡楚簡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宋華強2007A】
    宋華強:《包山簡祭禱名“伏”小考》,簡帛網,2007年11月13日。【宋華強2007B】
    宋華強:《從楚簡“卒歲”的詞義談到戰國楚曆的歲首》,《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4期,22-27頁。【宋華強2009】
    宋華強:《楚簡祭禱動詞考釋二則》,《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輯,巴蜀書社,2010年6月,82-98頁。
    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宋華強2010A】
    宋華強:《上博七〈凡物流形〉釋讀札記(二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452-456頁。【宋華強2010B】
    蘇建洲:《說楚文字中的“紀郢”》,簡帛研究網,2003年3月6日。【蘇建洲2003A】
    蘇建洲:《楚簡從“”之字考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7月2日。
    蘇建洲:《〈郭店〉、〈上博(二)〉考釋五則》,《中國文字》新廿九期,藝文印書館,2003年12月,209-226頁。【蘇建洲2003B】
    蘇建洲:《楚簡文字考釋二則》,《國文學報》34期,2003年12月,68-84頁。【蘇建洲2003C】
    蘇建洲:《試論〈上博(三)·周易〉的“融”及相關的幾個字》,簡帛研究網,2004年5月8日。【蘇建洲2004】
    蘇建洲:《初讀〈上博五〉淺說》,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蘇建洲2006A】
    蘇建洲:《上博(五)柬釋(一)》,簡帛網,2006年2月27日。【蘇建洲2006B】
    蘇建洲:《〈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1月。【蘇建洲2008】
    蘇建洲:《楚文字“炅”字及從“炅”之字再議——兼論傳鈔古文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年1月,158-174頁。又見簡帛網,2008年11月8日。
    蘇建洲:《再論楚竹書〈周易·頤卦〉“融”字及相關的幾個字》,《周易研究》2009年第3期,36-39頁。【蘇建洲2009】
    蘇建洲:《〈孔子見季桓子〉、〈吳命〉字詞考釋二則》,《中國文字學報》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85-94頁。【蘇建洲2010】
    蘇傑:《釋包山楚簡的“對”字》,《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3期,35-37頁。【蘇傑2000】
    蘇傑:《“致命”考釋》,《辭書研究》,2002年第4期,146-148頁。【蘇傑2002A】
    蘇傑:《釋包山楚簡中的“阩門有敗”——兼解“司敗”》,《中國文字研究》第三輯,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218-222頁。【蘇傑2002B】
    蘇傑:《釋包山楚簡的“受期”》,《中國文字研究》第四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51-155頁。【蘇傑2003】
    譚步雲:《先秦楚語詞匯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8年5月。【譚步雲1998】
    譚其驤:《雲夢與雲夢澤》,《長水集》(下冊),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105-125頁。
    譚其驤:《鄂君啓節銘文釋地》,《長水集》(下冊),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193-211頁。
    譚其驤:《再論鄂君啓節地理答黃盛璋同志》,《長水集》(下冊),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212-232頁。
    湯餘惠:《戰國文字中的繁陽和繁氏》,《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中華書局,1992年8月,500-508頁。
    湯餘惠:《包山楚簡讀後記》,“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又見《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2期,69-79頁。(本文引用1993年版)【湯餘惠1992】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湯餘惠1993】
    湯餘惠、吳良寳:《郭店楚簡文字拾零(四篇)》,《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199-202頁。【湯餘惠、吳良寳2001】
    湯餘惠、吳良寳:《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戰國文字編2001】
    湯璋平:《從江陵楚墓竹簡看〈楚辭·九歌〉》,《出土文獻與〈楚辭·九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湯璋平2004】
    唐友波:《釋》,《江漢考古》2003年第3期,80-84頁。【唐友波2003】
    唐鈺明:《戰國文字資料釋讀三題》,“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研討會”
    論文,東莞,1994年8月。又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486-492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唐鈺明1994】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滕壬生1995】
    滕壬生、黃錫全:《江陵磚瓦廠 M370楚墓竹簡》,《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218-221頁。【滕壬生、黃錫全2001】
    藤田勝久:《包山楚簡研究の新階段——陳偉著〈包山楚簡初探〉》,《中国出土資料研究》第2號,中國出土資料學會,1998年3月,229-239頁。
    藤田勝久:《包山楚簡にみえる戦国楚の県と封邑》,《中国出土資料研究》第3號,中國土資料學會1999年3月,16-34頁。【藤田勝久1999】
    藤田勝久:《包山楚簡及其傳遞的楚國信息——紀年與社會體系》,《簡帛研究二○○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13-34頁。
    田成方:《從新出文字材料論楚沈尹氏之族屬源流》,簡帛網,2008年8月19日。又見《江
    漢考古》2008年第2期,87-91,45頁。【田成方2008】
    田煒:《〈戰國文字編〉讀後記》,《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三期,嶽麓書社,2006年12月,213-221頁。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篐嗣癯霭嫔纾?980年10月。
    王葆玹:《試論郭店楚簡各篇的撰作時代及其背景——兼論郭店及包山楚墓的時代問題》,《中
    國哲學》第二十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366-390頁。【王葆玹 1999】
    王葆玹:《試論郭店楚簡的抄寫時間與〈莊子〉的撰作時代——兼論郭店與包山楚墓的時代問題》,《哲學研究》1999第4期,18-29頁。
    王貴元:《上博五劄記二則》,簡帛網,2006年3月3日。【王貴元2006】
    王紅星:《包山楚墓墓地試析》,《文物》1988年第5期,32-34頁。
    王紅星:《略論包山墓地發掘的考古學價值》,《江漢考古》1988年第2期,55-58轉 50頁。
    王紅星:《包山楚簡所反映的楚國曆法問題——兼論楚曆沿革》,《包山楚墓》附錄二十,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521-532頁。
    王紅星:《包山2號墓的年代與墓主》,《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125-132頁。
    王化平:《數字卦兩點思考》,《求索》2005年第12期,213-215頁。
    王化平:《數字卦與〈周易〉》,《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19-23頁。
    王輝:《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146-150頁。
    王輝:《讀上博楚竹書〈容成氏〉劄記十則》,“中國歷史漢字整理與研究國際討論會”論文,上海,2003年10月。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318-322頁。【王輝 2003】
    王輝:《楚文字柬釋二則》,《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八集,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120-128頁。【王輝 2009】
    王建蘇:《包山楚簡研究述評》,《江漢論壇》1992年第11期,81-84轉 45頁。
    王寧:《釋孷》,簡帛研究網,2002年8月7日。【王寧2002A】
    王寧:《釋郭店楚簡中的“噬”與“澨”》,簡帛研究網,2002年8月27日。【王寧2002B】
    王寧:《申論楚簡中的“向”字》,簡帛研究網,2002年8月15日。【王寧2002C】
    王寧:《申說楚簡中的“訃”》,簡帛研究網 2002年9月15日。【王寧2002D】
    王寧:《上博六〈莊王既成〉中“酖”字詳解》,簡帛網,2009年10月30日。【王寧2009】
    王平:《釋上博簡〈緇衣〉中的“”字》,《語言研究》2002年第4期,64-65頁。【王平2002】
    王青:《門外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169-171頁。【王青2004】
    王勝利:《〈雲夢秦簡日書初探〉商榷》,《江漢論壇》1987年11期,76-80頁。
    王勝利:《戰國楚年辯證》,《江漢考古》1988年第2期,93-95頁。
    王勝利:《關於楚國曆法建正問題》,《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2期,137-142頁。
    王勝利:《再談楚國曆法的建正問題》,《文物》1990年第3期,66-69頁。【王勝利1990】
    王勝利:《包山楚簡曆法芻議》,《江漢論壇》1997年第2期,58-61頁。
    王穎:《包山楚簡詞彙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王穎 2004】
    王穎:《從包山楚簡看戰國中晚期楚國的社會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3期,14-17頁。【王穎】
    王穎:《包山楚簡詞彙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王穎 2008】
    王澤強:《戰國楚墓出土竹簡所見神祇“大水”考釋》,《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16-18頁。【王澤強2005】
    王志平:《“”字的讀音及相關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394-399頁。【王志平2008】
    王仲翊:《包山楚簡文字研究》,臺灣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6月。
    汪慶正主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上篐嗣癯霭嫔纾?988年4月。
    魏宜輝:《試析楚簡文字中的“”“”字》,《江漢考古》2002年第2期,74-77頁。【魏宜輝 2002】
    魏宜輝:《楚系簡帛文字形體訛變分析》,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4月。【魏宜輝 2003】
    魏宜輝:《試析古文字中的“激”字》,簡帛網,2006年3月29日。
    魏宜輝:《論郭店簡·上博簡〈緇衣〉中用爲“從”之字》,《中國文字》新三十一期,藝文印書館,2006年12月,171-178頁。【魏宜輝 2006】
    魏宜輝、周言:《讀〈郭店楚墓竹簡〉劄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232-236頁。【魏宜輝、周言2000】
    魏宜輝、周言:《再談新蔡楚簡中的“穴熊”》,簡帛研究網,2004年11月8日。【魏宜輝、周言2004】
    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文炳淳1997】
    文炳淳:《包山楚簡官名補釋五則》,“第一屆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6月。
    巫雪如:《包山楚簡姓氏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5月。【巫雪如1996】吳良寳:《包山楚簡“夷陽”“鄦陽”考》,《古籍研究》2004年卷下,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158-160頁。【吳良寳2004】
    吳良寳:《包山楚簡釋地三篇》,簡帛網,2005年12月19日。又見《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520-525頁。【吳良寳2005】
    吳良寳:《平肩空首布“印”字考》,《中國錢幣》2006年第2期,9-10頁。【吳良寳2006A】
    吳良寳:《說包山楚簡中的“安陵”及相關問題》,《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39-44頁。【吳良寳2006B】
    吳良寳:《包山楚簡“慎”地考》,《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藝文印書館,2007年12月,97-106頁。【吳良寳2007】
    吳良寳:《楚地“陽”新考》,《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430-431頁。【吳良寳2008A】
    吳良寶:《説包山簡中的“彭”地》,《簡帛》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41-46頁。【吳良寳2008B】
    吳良寳:《戰國楚簡地名輯證》,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吳良寳2010】
    吳順清:《荊門包山二號墓中楚簡的清理》,《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二),1991年7月,193-196頁。
    吳順清、徐夢林、王紅星:《荊門包山2號墓部分遺物的清理與復原》,《文物》1988年第5期,15-24頁。
    吳曉懿:《上?┪镳^藏戰國楚竹書(四)》所見官名輯證》,簡帛網,2009年6月5日。【吳曉懿2009】
    吳鬱芳:《栽郢、雲夢、章華宮》,《江漢考古》1989年第3期,38-40頁。
    吳鬱芳:《包山二號墓墓主昭佗家譜考》,《江漢論壇》1992年第11期,62-64頁。【吳鬱芳1992】
    吳鬱芳:《〈包山楚簡〉卜禱簡牘釋讀》,《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2期,75-77頁。【吳鬱芳1996】
    吳勇:《從竹簡看所謂數字卦問題》,《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43-48頁。
    吳勇:《也談所謂“楚簡數字卦”問題》,《長江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25-27頁。
    吳榮曾:《東周西周兩國史研究》,《先秦兩漢史研究》,中華書局,1995年6月,133-147頁。【吳榮曾1995】
    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84年10月。
    吳振武:《鄂君啓節“”字解》,《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研討會論文集》,問學社有限公司,1993年10月,273-292頁。【吳振武1993】
    吳振武:《燕國銘刻中的“泉”字》,《華學》第二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47-52頁。【吳振武1996】
    吳振武:《楚文字中的“陵”和“陲”》,“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1年8月。【吳振武2001】
    吳振武:《范解楚簡“蒿(祭)之”與李解簋“夆燹馨香”》,“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11月。
    吳振武:《〈燕國銘刻中的“泉”字〉補說》,《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230-235頁。
    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1月。
    武家璧:《楚用亥正曆法的新證據》,《中國文物報》,1996年4月21日。
    武家璧:《包山楚簡曆法新證》,《自然科學史研究》1997年第1期,28-34頁。
    武家璧:《雲夢秦簡日夕表與楚曆問題》,《先秦考古孡枴?《考古與文物》2002年增刊),318-323頁。X
    夏含夷:《再論周原卜辭囟字與周代卜筮性質諸問題》,“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7”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11月。【夏含夷2007】
    夏淥:《讀包山楚簡偶記——“受賄”、“國帑”、“茅門不敗”等字詞新義》,《江漢考古》1993年第2期,77-85頁。【夏淥 1993】
    蕭毅:《古璽所見楚系官府官名考略》,《江漢考古》2002年第2期,38-45頁。
    蕭毅:《楚簡文字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蕭毅2010】小蟲:《〈上博五·弟子問〉“延陵季子”的“延”字》,簡帛網,2006年5月20日。
    謝榮恩:《包山楚簡書法藝術風格探析》,台灣藝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6月。
    謝榮恩:《出土楚簡文字的字體考察——以〈包山楚簡〉爲例》,《書畫藝術學刊》第五期,2008年12月,253-292頁。
    謝榮恩:《〈包山楚簡〉的用筆與筆勢》,《書畫藝術學刊》第七期,2009年12月,267-300頁。
    新井光風:《包山楚簡書法的考察》,《書法叢刊》1994年第3期,20-25頁。
    新井光風:《關於包山楚簡書法的考察》,《中日書法史論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4年3月,98-105頁。
    新井儀平、新井光風:《包山楚簡?郭店楚簡の字形について》,中國出土資料學會1999年度第3回例會,慶應義塾大學,2000年3月18日。
    邢文:《早期筮占文獻的結構分析》,《文物》2002年第8期,53-60頁。
    徐寶貴:《郭店楚簡研究三則》,“新出楚簡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輔仁大學文學院,2002年3月。又見《新出竹簡與儒學》,2002年3月,182-186頁。又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2期,22-25頁。又見
    《新出土文獻輿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263-267頁。【徐寶貴 2002】
    徐伯鴻:《說“微矵中於河”句中的“矵”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論壇,2009年7月5日。http://www.guwenzi.com/ShowPost.asp?ThreadID=1673。
    徐少華:《包山二號楚墓的年代及有關問題》,《江漢考古》1989年第4期,72-77轉 71頁。【徐少華 1989】
    徐少華:《郙國歷史地理探疑——兼論包山、望山楚墓的年代和史實》,《華夏考古》1991年第3期,89-95、78頁。
    徐少華:《昭陽伐魏及其相關問題辨析》,《江漢論壇》1993年第4期,59-62頁。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徐少華 1994】
    徐少華:《從包山楚簡論楚之始封立國——兼論有關周原卜辭的年代和史實》,《長江文化論集》第一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357-362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1月13日。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八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4期,91-104頁。【徐少華1996A】
    徐少華:《古復國復縣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4期,113-120頁。【徐少華 1996B】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五則》,《江漢考古》1996年第4期,60-65頁。【徐少華 1996C】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十則》,《文物》1996年第12期,60-66頁。【徐少華 1996D】
    徐少華:《“包山楚簡”地名數則考釋》,《武漢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102-108頁。【徐少華 1997】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四則》,《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101-104頁。【徐少華 1998】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五則》,《考古》1999年第11期,74-77頁。【徐少華 1999】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六則》,《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37-43頁。【徐少華 2001】
    徐在國:《包山楚簡文字考釋四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178-182頁。【徐在國1996】
    徐在國:《楚簡文字拾零》,《江漢考古》1997年第2期,81-84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308-313頁。【徐在國1997】
    徐在國:《楚簡文字新釋》,《江漢考古》1998年第2期,82-84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314-319頁。【徐在國1998A】
    徐在國:《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劄記》,《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79-85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320-339頁。【徐在國1998B】
    徐在國:《古璽文字八考》,《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112-122頁。【徐在國1998C】
    徐在國:《釋“貨”》,《古典文獻與文化論叢》第二輯,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153-159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340-348頁。【徐在國1999】
    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徐在國2002】
    徐在國:《上博竹書(二)文字雜考》,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徐在國2003A】徐在國:《楚文字雜釋》,《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黃山書社,2003年6月,350-353頁。徐在國:《包山一二九簡釋文補釋一則》,《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94頁。【徐在國2003B】徐在國:《郭店簡考釋二則》,《中國文字研究》第四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48-150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72-75頁。【徐在國2003C】徐在國:《釋楚簡“”兼及相關字》,“中國南方文明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12月。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357-351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99-307頁。
    徐在國:《新蔡葛陵楚簡劄記(二)》,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7日。後名《新蔡葛陵楚簡劄記》,《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47-253頁。【徐在國2003D】
    徐在國:《上博竹書(三)〈周易〉釋文補正》,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24日。又見《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130-133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93-201頁。
    徐在國:《新蔡楚簡中的兩個地名》,《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535-536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54-256頁。【徐在國】
    徐在國:《說“叚”及其相關字》,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4日。後名爲《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簡帛網,2009年7月15日。後名《說楚簡“叚”及其相關字》,《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輯,巴蜀書社,2010年6月,8-17頁。【徐在國2005】
    徐在國:《從新蔡葛陵楚簡中的“延”字談起》,《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199-202頁。又見《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57-261頁。
    徐在國:《上博竹書(三)〈周易〉釋文補正》,《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130-133頁。
    徐在國:《楚帛書“厭”字輯考》,“饒宗頤教授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香港大學,2006年12月14-15日。【徐在國2006】
    徐在國:《談楚帛書讀“厭”之字》,《華學》第九、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259-264頁。
    徐中舒:《金文嘏辭釋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1936年3月,1-44頁。又見《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上),中華書局,1998年9月,502-564頁。許道勝:《包山二號楚墓竹簡卦畫初探》,《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668-686頁。
    許全勝:《包山楚簡姓氏譜》,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5月。【許全勝1997】
    許文獻:《楚簡中幾個特殊關係異文字組釋讀》,《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443-452頁。
    許文獻:《楚系從“”之字再釋》,《許錟輝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219-270頁。
    許文獻:《上博七釋字札記——〈武王踐祚〉“柩”字試釋》,簡帛網,2009年3月28日。【許文獻 2009】
    許學仁:《包山楚簡所見之楚先公先王考》,《魯實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6月,52-61頁。
    許學仁:《戰國楚墓〈卜筮〉類竹簡所見“數字卦”》,《中國文字》新十七期,藝文印書館,1993年3月,263-282頁。
    許學仁:《戰國楚簡文字研究的幾個問題——讀戰國楚簡〈語叢四〉所錄〈莊子〉語暨漢墓出土〈莊子〉殘簡瑣記》,“紀念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靜宜大學,1999年12月。又見《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37-60頁。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輯,中華書局,2002年6月,121-137頁。【許學仁1999】
    禤健聰:《楚文字新讀二則》,《江漢考古》2006年第4期,82-84頁。【禤健聰2006】
    禤健聰:《戰國楚簡所見楚系用字習慣考察》,《第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輔仁大學,2007年5月。又見《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藝文印書館,2007年12月,153-174頁。【禤健聰2007】
    禤健聰:《楚簡所見量制單位輯證》,《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96-98頁。【禤健聰2008A】
    禤健聰:《楚簡釋讀瑣記(五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370-375頁。【禤健聰2008B】
    禤健聰:《釋楚文字的“龜”和“”》,《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4期,102-104頁。【禤健聰2010】Y
    岩本篤志、森和:《包山楚簡、楚系文字研究中的電腦運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108-110頁。又見簡帛研究網,2001年5月27日。
    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顏世鉉 1997】
    顏世鉉:《包山楚簡釋地八則》,《中國文字》新廿二期,藝文印書館,1997年7月,223-248頁。
    顏世鉉:《楚簡文字補釋二則》,《中國文字》新廿五期,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205-210頁。【顏世鉉 1999】
    顏世鉉:《郭店楚簡散論(一)》,《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104-105頁。【顏世鉉 2000】
    晏昌貴:《秦家嘴“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湖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10-13頁。又見人大複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5年第3期,51-54頁。又名《秦家嘴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簡帛術數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156-165頁。【晏昌貴 2005A】
    晏昌貴:《天星觀“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265-298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1月2日。又名《天星觀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簡帛術數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126-155頁。【晏昌貴 2005B】
    晏昌貴:《張家山漢簡釋地六則》,《江漢考古》2005年第2期,【晏昌貴 2005C】
    晏昌貴:《楚簡所見諸司神考》,《江漢論壇》2006年第9期,95-99頁。又見《簡帛術數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218-229頁。【晏昌貴 2006A】
    晏昌貴:《楚卜筮簡所見神靈雜考(五則)》,《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229-238頁。【晏昌貴 2006B】
    晏昌貴:《楚卜筮簡所見地祇考》,《石泉先生九十誕辰紀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341-367頁。又見《簡帛術數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181-217頁。【晏昌貴 2007A】
    晏昌貴:《楚卜筮祭禱簡的文本結構與性質》,《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七集,嶽麓書社,2007年9月,122-135頁。又見《簡帛術數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166-180頁。【晏昌貴 2007B】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晏昌貴 2010】
    晏昌貴、鈡煒:《里耶秦簡牘所見陽陵考》,簡帛網,2005年11月3日。後名《里耶秦簡所見的陽陵與遷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第4期,85-91頁。【晏昌貴、鈡煒2005】
    楊華:《出土日書與楚地的疾病占卜》,“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學術研討會”論文,華中師範大學,2003年3月。又見《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564-570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2月22日。【楊華 2003】
    楊華:《“五祀”祭禱與楚漢文化的繼承》,《江漢論壇》2004年第9期,95-101頁。又見人大複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5年第1期,58-64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1月12日。【楊華 2004】
    楊華:《新蔡簡所見楚地祭禱禮儀二則》,《楚地簡帛思想研究》第二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253-264頁。又見簡帛網,2005年11月13日。【楊華 2005】
    楊華:《戰國秦漢時期的里社與私社》,《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21-28頁。又見《社會與國家關係視野下的漢唐歷史變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109-129頁。又見簡帛網,2006年3月26日。【楊華 2006A】
    楊華:《楚簡中的諸“司”及其經學意義》,簡帛網,2006年4月26日。又見《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春之卷,20-31頁。【楊華 2006B】
    楊華:《新蔡祭禱簡中的兩個問題》,《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論文集》,武漢大學,2006年11月,334-342頁。又見簡帛網,2007年2月28日。又見《簡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357-370頁。
    楊華:《楚地水神研究》,《江漢論壇》2007年第8期,98-104頁。【楊華 2007】
    楊華:《楚簡中“上下”與“内外”——兼論楚人祭禮中的神靈分類問題》,《簡帛》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221-238頁。
    楊澤生:《楚系簡牘中從“肉”從“歹”之字考釋》,《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3期,31頁。
    楊澤生:《戰國竹簡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4月。【楊澤生2002】
    姚漢源:《鄂君啓節釋文》,《古文字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1983年7月,199-204頁。
    殷滌非:《“鄂君啓節”兩個地名簡説》,《中華文史論叢》第六輯,中華書局,1965年8月,82-179頁。
    殷滌非、羅長銘:《壽縣出土的“鄂君啓金節”》,《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4期,8-18頁。
    于成龍:《包山楚簡中若干制度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6月。【于成龍1997】
    于成龍:《包山二號楚墓卜筮簡中若干問題的探討》,《出土文獻研究》第五集,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163-174頁。【于成龍1999】
    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于成龍2004A】
    于成龍:《釋——新蔡楚簡中的釁禮》,《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4期,64-67轉 157頁。【于成龍2004B】
    于成龍:《戰國楚卜筮祈禱簡中的“五祀”》,《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2期,27-38,158頁。【于成龍2009】
    于茀:《包山楚簡中的數字卦》,《北方論叢》2005年第2期,1-3頁。
    于茀:《戰國簡卦畫問題再探討》,《北方論叢》2008年第2期,1-4頁。
    于省吾:《“鄂君啓節”考釋》,《考古》1963年第8期,442-447頁。
    俞偉超、李家浩:《論“兵闢太歲”戈》,《出土文獻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138-145頁。
    袁國華:《讀〈包山楚簡釋文〉劄記》,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學年報告,1992年5月。
    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考釋》,《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
    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年10月,425-444頁。【袁國華 1993A】
    袁國華:《讀〈包山楚簡·字表〉劄記》,“全國中國文學研究所在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中央大學(臺灣),1993年4月。【袁國華 1993B】
    袁國華:《戰國楚簡文字考釋三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政治大學,1993年5月。
    袁國華:《戰國楚簡文字零釋》,《中國文字》新十八期,藝文印書館,1994年1月,209-230頁。【袁國華 1994A】
    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考釋三則》,《中華學苑》第四十四期,1994年4月,87-108頁。【袁國華 1994B】
    袁國華:《包山楚簡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4年12月。【袁國華 1994C】
    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諸家考釋異同一覽表》,《中國文字》新廿十期,1995年12月,207-263頁。【袁國華 1995】
    袁國華:《釋幾個從“皿”的戰國文字》,《中華學苑》第50期,1997年7月,37-49頁。【袁國華 1997】
    袁國華:《楚簡疾病及相關問題初探——以包山楚簡、望山楚簡爲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九十二年度第十九次講論會”論文,2003年11月。又見“中國南方文明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12月。
    袁金平:《新蔡葛陵楚簡字詞研究》,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4月。【袁金平2007】Z
    臧克和:《釋“以其古敓之”——兼及戰國楚簡禱祠的結構意義》,《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4期,21-25頁。【臧克和2008】
    曾憲通:《楚月名初探——兼談昭固墓竹簡的年代問題》,《中山大學學報》1980年第1期,97-107頁。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中華書局,1981年1月,303-319頁。
    曾憲通:《楚文字雜識》,“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後名《楚文字釋叢(五則)》,《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58-65頁。又名《楚文字釋叢》,《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41-48頁。(本文引用1996年版)【曾憲通1992】
    曾憲通:《包山卜筮簡考釋(七篇)》,《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年10月,405-424頁。後名《包山卜筮簡考釋》,《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202-210頁。【曾憲通1993】
    曾憲通:《從“”符之音讀再論古韻部東冬的分合》,《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7年10月,741-755頁。又見《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101-106頁。
    曾憲通:《論齊國“之璽”及其相關問題》,“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國際研討會”論文,東莞,1994年8月。又見《華學》第一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72-81頁。又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619-638頁。又見《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181-192頁。(本文引用1998年版)【曾憲通1994】
    曾憲通:《楚帛書文字新訂》,《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89-95頁。【曾憲通1999】
    曾憲通:《再説“”符》,《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243-250頁。又見《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107-114頁。【曾憲通2004】
    詹今慧:《〈包山楚簡〉法律文書“平等意識”試探》,《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8期,2009年6月,21-44頁。
    張崇禮:《釋包山簡第4簡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3月30日。【張崇禮 2009】
    張富海:《郭店楚簡〈緇衣〉篇研究》,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6月。
    張富海:《上博簡〈子羔〉篇“后稷之母”節考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7日。【張富海2003】
    張富海:《楚先“穴熊”、“鬻熊”考辯》,《簡帛》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209-214頁。
    張光裕:《新見楚式青銅器器名試釋》,《文物》2008年第1期,73-84頁。【張光裕2008】
    張光裕、陳偉武:《戰國楚簡所見病名輯證》,《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82-91頁。【張光裕、陳偉武2006】
    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藝文印書館,1992年11月。【張光裕、袁國華 1992】
    張光裕、袁國華:《讀包山楚簡劄迻》,《中國文字》新十七期,藝文印書館,1993年3月,301-306頁。【張光裕、袁國華 1993】
    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新十九期,藝文印書館,1994年9月,207-213頁。【張光裕、袁國華 1994】
    張桂光:《楚簡文字考釋二則》,《江漢考古》1994年第3期,75-78轉 74頁。【張桂光1994】
    張桂光:《古文字考釋六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278-281頁。【張桂光1996】
    張恆蔚:《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錄研究》,“第十七屆中部地區中文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臺灣彰化師範大學,1999年4月。
    張家厚:《包山楚簡書法藝術初探》,“全國楚簡帛書法藝術研討會”論文,武漢,2010年8月。
    張金光:《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張金光2004】
    張靜:《郭店楚簡文字研究》,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5月。
    張朋:《數字卦與占筮——考古發現中的筮法及相關問題》,《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7-12頁。
    張全民:《“見日”試釋》,《社會科學探索》1997年第3期,71-73頁。
    張世超:《釋“逸”》,《中國文字研究》第六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8-10頁。【張世超2005】
    張世超:《“”、“秀”形音義新探》,《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510-513頁。【張世超2010】
    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張守中1996】
    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張新俊2005A】張新俊:《新蔡葛陵楚墓竹簡文字補正》,《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82-84頁。【張新俊2005B】
    張竹邦:《包山楚簡曆法芻議》,《雲南史志》1997年第2期,58-61頁。
    趙慧民:《〈包山楚墓〉評介》,《考古》1993年第11期,1055-1056轉 1053頁。
    趙建偉:《郭店楚簡〈老子〉校釋》,《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論文集》(上冊),輔仁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199-240頁。又見《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
    店楚簡》孡?,1999年8月,260-296頁。【趙建偉1999】
    趙建偉:《“民有娛心”與“民有順心”說》,簡帛網,2003年8月30日。
    趙平安:《釋包山楚簡中的“”和“”》,《考古》1998年第5期,80-81頁。【趙平安1998】
    趙平安:《“達”字兩系說——兼釋甲骨文中所謂“途”和齊金文中所謂“造”》,《中國文字》新廿七期,藝文印書館,2001年6月,51-64頁。
    趙平安:《戰國文字的“”與甲骨文“”爲一字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2000年7月,275-277頁。
    趙平安:《從楚簡“娩”的釋讀談到甲骨文的“娩”——附釋古文字中的“冥”》,《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55-59頁。【趙平安2001A】
    趙平安:《釋古文字資料中的“”及相關諸字——從郭店楚簡談起》,《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78-85頁。【趙平安2001B】
    趙平安:《釋“”及相關諸字——論兩周時代的職官“醓”》,《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282-285頁。【趙平安2002】
    趙平安:《戰國文字中的鹽及相關資料研究—以齊“(徙)鹽之璽”爲中心》,《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107-113頁。
    趙平安:《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以與縣有關的資料爲中心》,《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529-540頁。又名《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題研究(附補記)》,簡帛網,2006年4月10日。【趙平安2003】
    趙平安:《戰國文字中的鹽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考古》2004年第8期,56-61頁。【趙平安2004】
    趙平安:《試釋包山楚簡中的“”》,《簡帛研究2002、200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1-5頁。【趙平安2005】
    趙平安:《“進芋明(從人)子以馳于倪廷”解》,簡帛網,2006年3月31日。
    趙平安:《釋曾侯乙墓竹簡中的“”和“”——兼及昆、黽的形體來源》,《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11-14頁。【趙平安2006】
    趙平安:《關於夃的形義來源》,簡帛網,2007年1月23日。【趙平安2007】
    趙彤:《楚簡中用作聲旁的“祭”》,簡帛研究網,2002年9月12日。【趙彤2002】
    趙彤:《對楚簡二字隷定的一點意見》,簡帛研究網,2003年3月21日。
    鄭剛:《戰國文字中的“陵”和“李”》,“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長春,1988年8月。又見《楚簡道家文獻辯證》,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61-75頁。
    鄭剛:《楚簡道家文獻辯證》,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鄭威:《新蔡葛陵楚簡地名雜識三則》,《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580-587頁【鄭威2007】
    鄭威:《楚“東陵”考》,簡帛網,2008年1月4日。【鄭威2008】
    鄭偉:《釋“”》,簡帛研究網,2006年2月25日。【鄭偉2006】
    鄭偉:《古代楚方言“”字的來源》,《中國語文》2007年第4期,378-381頁。【鄭偉2007】
    鄭玉姍:《讀〈上博·孔子詩論〉劄記(二)——〈左傳〉“郊甸”新考》,簡帛網,2003年6月1日。【鄭玉姍2003】
    中山大學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江陵昭固墓若干問題的探討》,《中山大學學報》1977年第2期,90-96頁。
    中山大學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戰國楚簡研究(三)》,油印本,1977年。
    周波:《上博五補釋二則》,簡帛網,2006年4月5日。【周波2006】
    周波:《戰國文字中的“許”縣和“許”氏》,復旦大學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中心網,2010年1月5日。又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351-357頁。【周波2010】
    周鳳五:《包山楚簡考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2年10月。後名《包山楚簡文字初考》,《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大安出版社,期,1994年6月,1-18頁。【周鳳五1994】
    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23-49頁。【周鳳五1996】
    周鳳五:《子彈庫帛書“熱氣倉氣”說》,《中國文字》新廿三期,藝文印書館,1997年12月,237-240頁。
    周鳳五:《楚簡文字瑣記(三則)》,“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中國文化大學”,1999年2月。【周鳳五1999A】
    周鳳五:《讀郭店楚簡〈成之聞之〉劄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楚文化研究會籌備處,1999年10月,42-54頁。【周鳳五1999B】
    周鳳五:《郭店〈性自命出〉“怒欲盈而毋暴”說》,“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上海大學,2002年7月。又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185-190頁。
    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劄記》,簡帛網,2003年1月10日。又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181-195頁。
    周鳳五:《上博四〈昭王與龔之脽〉新探(初稿)》,“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芝加哥大學,2005年5月。
    周鳳五:《上博四〈柬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119-136頁。
    周鳳五:《包山簡“受期”重探》,“簡帛文獻與思想史研究計畫研討會”論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10年8月。
    周鳳五、林素清:《包山二號楚墓出土文書簡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宯}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5年12月。【周鳳五、林素清1995】
    朱德煕:《長沙帛書考釋(五篇)》,《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中華書局,1992年8月,290-297頁。又見《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2月,203-210頁。又見《朱德煕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203-210頁。【朱德煕1992】
    朱德煕:《戰國文字資料裏所見的廏》,《出土文獻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244-249頁。又見《戰國文字中所見有關廏的資料》,《朱德煕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157-165頁。
    朱德煕、李家浩:《鄂君啓節考釋(八篇)》,“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長春,1988年7月。又見《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61-70頁。又見《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1993年6月,361-378頁。【周鳳五1992】
    周鳳五:《睪〈命案文書〉箋釋——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研究之一》,《文史哲學報》第四十一朱德煕、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42-52頁。
    又見《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2月,91-108頁。又見《朱德煕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91-108頁。
    朱德煕、裘錫圭:《戰國文字研究(六種)》,《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73-89頁。又見《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2月,31-53頁。又見《朱德煕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31-53頁。
    朱德煕、裘錫圭:《信陽楚簡考釋(五篇)》,《考古學報》,1972年2期,121-129頁。又見《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2月,62-72頁。又見《朱德煕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62-72頁。
    鄒濬智:《上博容成氏五十一簡字商議——兼談“楚簡‘帶’構件演變”與包山2.157字》,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7日。【鄒濬智2003】
    鄒濬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6月。【鄒濬智2004】
    左言東:《先秦職官表》,商務印書館,1994年7月。年2月,189-202頁。又見《朱德煕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189-202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