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电影、城市与公共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电影与公共性的关系是一直存在又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的一个领域。在哈贝马斯文学公共领域的概念中,他强调的是文学、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影像与广播因其不给人们“回嘴”的机会这一特质而被忽略了。与哈贝马斯的“文字精英主义”相对,内格特与克鲁格认为电影提供了一个“社会经验”的公共领域,这一领域是开放的、民主的。汉森沿着“经验的公共领域”这一路径出发,认为电影提供的是一个现代性的“感官反应场”,是人们对“现代性”进行观望、反驳、自我反思的公共空间。就阿伦特所言的公共领域中的两种人类活动——言语与行动——而言,电影是对它们进行展示,供大家讨论、交流的现代空间,是古希腊公共领域的媒体形式。
     城市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专门化、职业性的,集体的形式”解决人类各种需求的生存空间,可以说是人类公共性的集中载体;城市作为文明的载体,是人类历史、文化公共性的体现;城市作为人类的居所,与人类共同的命运、处境紧密相关;城市作为交往的空间,促成了“公共领域”的形成、发展。城市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过去,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城市的公共性,意味着城市人命运的公共性。
     从上海城市电影60年的发展变化中考察中国60年公共性的变化,是一种试图将文化机制与文化内容作为互动的内容进行考察的努力。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公共性不仅体现在电影内容中,还体现在电影的生产与消费机制上。对曾经以“人民电影”相号召的中国电影来说,生产与消费机制上的变化,导致电影的公共性发生极大变化,从而对电影的生产、消费与文本都产生了影响。上海城市电影前30年被全国统一的政治公共性所控制,后30年在市场的冲击下趋于多元,但在电影票价高企的情况下,观众对电影的消费形成一种以消费主义为本质的“大片主义”;反映现实生活的人文影片渐渐无法从影院中获得票房。目前中国电影的影院消费已经不是“大众”,而是“小众”,这一点,使它与西方、东方的很多国家都区别开来。
     电影内容是考察社会公共性变迁的重要渠道。电影不仅表达人物的情感与行为,还表达与这一切有关的物质环境。对物质环境的考察是一种社会学与历史学的考察;电影中所传达的人性与情感,才是电影公共性的真正本质所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电影呼应了哈贝马斯对文学公共领域的期待,即通过对个体经验的交流,塑造人的主体性及对人性的认识,通过公开交流培养理性的健全发展与公共性的进步。
     因此,电影评论作为电影公共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需要担负起对电影的公共性价值进行挖掘、阐释乃至文化比较的工作。
The dynamic between cinema and publicity has been ignored although it has always existed. In Habermas' 'literary public sphere' concept, what he emphasized is literature, the newspaper, the magazine and other press media. Film and broadcasting were ignored because their 'liquid' characteristic has denied the public's right to 'answer back'. Protesting Habermas''literary elitism', Negt and Kluge argue that the cinema provides a public sphere of experience, which is open and democratic. Hansen, following Negt and Kluge's direction, describes cinema as a 'sensory reflexive horizon', providing a public space for the public to observe, reflect and reject the trauma of modernity. As to the only two human activities in Arendt's'public realm', that is, speech and action, cinema provides a 'show' space for them in a media term, so that the public can watch, talk and comment on their presence and performance. Hence cinema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edia form of the ancient Greek's public square or marketplace.
     The city, as the first place tried to solve human's needs in a'specialized, professional and collective form', can be regarded as the vessel of human's publicity. As the vessel of civilization, the city represents the publicity of human's history and culture. As the space for residence, the city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human's common condition and fate. As the space for socialization, the city simulat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bermas'public sphere. The city not only represents our past, but also decides our future. The publicity of the city represents the publicity of people's fate living in the city.
     Describing the change of China's publicity in the past 60 year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Shanghai Studio's urban films-films produced by the Shanghai Film Studio and centered on urban life-is an effort to include the interactivity between cultural mechanisms and cultural texts in observation. As a cultural industry, cinema's publicity is not only embodied in its content, but also the mechanism of it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s to the Chinese cinema, which has been developing under the flag of 'People's Cinema', the change in the mechanism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s caused a crucial change in the publicity of the cinema, so as to affect film's conten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hanghai Film Studio's urban film production has been controlled by political publicity during the first 30 years, and has been liberated and diversified by the market economy during the second 30 years.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ticket price, Chinese film audiences have developed 'Blockbusterism' in cinema-going, parallel to 'consumerism' in other fields. Films reflecting real life can hardly make a profit or get listed in the box office. Going to the cinema in China is no longer a 'public' activity but rather 'elitist', which has made China distinct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content of a film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observe social publicity. Film not only presents its character's emotions and activities, but also the material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Studying the material environment in a film is the subject of sociological or historical studies and the humanity and emotion circulated in films is the essence for film's publicity. That's how film responded to Habermas'expectations for the literary public sphere, that is, through communication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 to buil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public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humanity, and through open discussion, to cul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ability and publicity.
     A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in the public sphere of cinema, film reviewing needs to uphold the job of interpreting, explaining and comparing the publicity of films, as well as cinema, to the film industry and its audiences.
引文
①让·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其法文原版出版于1979年。
    ②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其英文原版出版于1990年。
    ③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④ Craig J. Calhoun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Baskerville, MIT Press,1992, Jean L. Cohen, Andrew Arato: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New Baskerville, MIT Press,1992.
    ⑤ Miriam Hansen:Babel and Babylon:Spectatorship in American Silent Fil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Chow, R.:Primitive Pass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C. Gledhill & L. Williams eds. Reinventing Film Studies, London, Arnold,2000. T. O'sullivan & Y. Jewkes eds. The Media Studies Reader, London, Arnold,2003.
    ⑥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研究》,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8页。
    ②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02页。
    ③沈湘平:《论公共性的四个典型层面》,《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④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初版序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⑤泰勒、汤普森:见黄月琴:《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年卷,第117页。
    ①阿伦特的《人的境况》出版于1958年,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文版出版于1962年。
    ② Achilles,一译阿喀琉斯。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59页。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60页。
    ②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③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④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2页。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②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③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① Negt & Kluge:'The Public Sphere and Experience:Selections', translator, Peter Labanyi, October, Vol.46, Autumn,1988, p.63-66.
    ②《毕希纳奖:文学和电影就是历史》,《国际先驱导报》,http://news.sina.com.cn/w/2003-11-11/16042114649.shtml,登陆时间:2010年3月13日。
    ① Miriam Hansen:Introduction, Babel and Babylon:Spectatorship in American Silent Fil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p.13.
    ① Miriam Hansen:Introduction, Babel and Babylon:Spectatorship in American Silent Fil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13-15.
    ②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45页。
    ③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46页。
    ④《天明》《体育皇后》这两部电影都是由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孙瑜所导演的。——本文作者注。
    ⑤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46页。
    ① J. Donald & S. H. Donald:the Publicness of Cinema, C. Gledhill & L. Williams eds. Reinventing Film Studies, London, Arnold,2000. p.114-129.
    ②福柯、克拉考尔:见J. Donald & S. H. Donald:the Publicness of Cinema, C. Gledhill & L. Williams eds. Reinventing Film Studies, London, Arnold,2000. p.126.
    ③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④见新华网消息,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2/28/content_7685879.htm,登陆时间:2010年3月24日。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②袁玉立:《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新华文摘》,2005年第24期。
    ③见理查德·桑内特著,李继宏译:《公共人的衰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60页。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②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582页。
    ③哈贝马斯,引自伊芙特·皮洛著,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④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2页。
    ⑤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586页。
    ①《“城市电影”大有可为》,《电影新作》,1988年第6期。
    ①周星:《90年代的中国电影》,《百科知识》,1998年第9期,第49页。
    ①这些论文题目的具体情况请参见本论文“参考资料”——“城市电影研究”部分。
    ②高力:《都市之镜的聚合与破碎——新时期城市电影的内涵拓展与审美嬗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③唐乃祥,见《“城市电影”大有可为》,《电影新作》,1988年第6期。
    ④伊芙特·皮洛著,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①伊芙特·皮洛著,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②当时珠影厂拍摄的以城市——主要是广州——为背景的电影包括《绝响》(张泽鸣,1984)、《雅马哈鱼档》(张良,1984)、《给咖啡加点糖》(孙周,1987)《太阳雨》(张泽鸣,1988)等。——本文作者注。
    ③郑洞天:《成长的烦恼——城市电影心路扫描》,《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吴小丽:《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历史的性格决定命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具体文章请见本论文“参考资料”——“城市电影研究”部分。
    ④吴小丽:《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历史的性格决定命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11页。
    ①陈吉德:《论现代都市电影的平民表述》,《艺术广角》,1998年第2期。
    ②王群:《面对现代文明的思考——新时期都市电影创作探讨》,《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③郑洞天:《成长的烦恼——城市电影心路扫描》,《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吴小丽:《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历史的性格决定命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④陈吉德:《试论中国现代都市电影的特质与流变》,《艺术广角》,1998年第1期。
    ⑤陈晓云:《中国当代城市电影的观念冲突》,《戏剧艺术》,2000年第1期。
    ⑥龚奎林:《游走于精神的边缘和欲望的沟壑之间——论新都市电影的生成语境和符号语征》,《电影文学》,2007年5月(下)。
    ⑦楚卫华:《从电影看都市青年的爱情流变——以中国都市电影为例》,《电影文学》,2006年第10期。
    ①郭培筠:《论中国都市电影的发展与流变》,《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②张康庄:《城市电影进程与城市文化蜕变》,《文艺报》,2001年5月22日,第3版。
    ③高力:《都市之镜的聚合与破碎——新时期城市电影的内涵拓展与审美嬗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④郑润良:《中国早期都市电影的文化想象及中断》,《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郑洞天:《成长的烦恼——城市电影心路扫描》,《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第69页。
    ②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
    ①唐乃祥,见《“城市电影”大有可为》,《电影新作》,1988年第6期,第54-63页。
    ②此次讨论由《电影新作》杂志社组稿,但参与讨论的并不限于上海文化界的人士。
    ③根据IMDb资料,除上海电影制片厂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另有4家外资公司参与出品;《风月》另有一家外资公司参与出品;http://www.imdb.com/title/tt0115012/companycredits,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6295/companycredits,登陆时间:2010年3月26日。
    ④尧月:《“西风”和“东风”》,《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⑤陈惠芬:《“上海梦寻:奇观与焦灼”》,《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⑥潘若简:《电影第五代——从黄土地摇到上海滩》,《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①李果、方军:《第五代:寻找新的‘发迹’之路》,《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②沈寂:《旧上海不是黑社会》,《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③陈思和:《外婆桥?似乎没摇到——从一个失败的例子看旧上海题材的虚假性》,《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④陈思和:《外婆桥?似乎没摇到——从一个失败的例子看旧上海题材的虚假性》,《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⑤葛菲:《上海影视创作浅议》,《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⑥潘若简:《电影第五代——从黄土地摇到上海滩》,《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①葛菲:《上海影视创作浅议》,《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②生民:《困惑游移的“上海题材”》,《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①苏珊·桑塔格著,艾红华、毛建雄译:《论摄影》,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196-197页。
    ①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34-136页。
    ②石川:《“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第49页。
    ③见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34页。
    ①详见《电影政策献议》,载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① Miriam Hansen:Babel and Babylon:Spectatorship in American Silent Fil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 14.
    ②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36-137页。
    ③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①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408页。
    ②张硕果:《上海电影制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2)》,《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
    ③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43页。
    ④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①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②1950年全国电影产量为60部。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①夏衍:《新的跋涉》,见《懒寻旧梦路(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440页。
    ②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③施本:《制片人怎样迎接新使命——看上海的电影业》,原载《文汇报》1949年6月25-26日,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④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
    ①夏衍:《从《武训传》的批判检讨我在上海文化艺术界的工作》,原载《人民日报》1951年8月26日,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②这其中也有因卖座不好造成私营老板不愿意继续投资的经济原因,参见张硕果:《上海电影制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2)》,《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
    ③《上海电影志》网络版,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①中央文化部关于电影工作的报告(1952年12月8日),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②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当代政治》(第11卷),陈祖恩、叶斌、李天钢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①《<农家乐>中的秦怡》,《大众电影》1950年第4期,第1页。
    ②言慧珠:《从好莱坞电影谈到我演<影迷传>》,《大众电影》,1950年第4期,第7页。
    ①《上海电影工作者文艺整风学习结束》,《大众电影》,1952年第6期,第16页。
    ②《上海通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61/index.html,登陆时间:2010年1月-3月。
    ③根据《上海电影志·大事记》网络版资料整理,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①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64-269页。
    ②见《上海电影志》网络版,“第六编·发行放映”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nodel7672/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①这些问题分别来自《大众电影》,1950年第4、10、11期。
    ②据《大众电影》1950年第1期上登的一份排片表,1950年6月份上半月放映的9部故事片中,有6部是苏联影片,国产的只有《中华女儿》、《光芒万丈》、《回到自己的队伍来》3部。这3部国产片要持续放映三四个月。
    ③钟大丰:《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历史和现实》,《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④梅朵:《看进步影片——结合目前时事问题的学习》,《大众电影》1950年第10期,第1-2页。
    ⑤汝霖:《全市影院免费放映反特电影》,《大众电影》,1951年(总)第15期,第6页。
    ①梅朵:《从进步影片中吸取热爱祖国的力量》,《大众电影》1950年第13期,第1页。
    ②《看电影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大众电影》,1952年第7期,第27页。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使学生受到教育的电影都是苏联影片,在结尾发出让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创作出思想和艺术水平都很高的作品来”的号召。——本文作者注。
    ③邵牧君:《电影美学随想纪要》,见钟惦棐主编,《电影美学:198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④见《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
    ⑤见《中国青年》1959年第4期。
    ①马波:《我的母亲杨沫》,见《风风雨雨<青春之歌>》,《解放日报》,2005年5月20日。
    ②《欢迎群众建议拍摄电影的题材》,《大众电影》,1952年第4期,第2-4页。
    ③《观众们!请准时来看电影》,《大众电影》,1951年(总)第30期,第26页。
    ④见《大众电影》,1951年(总)第30期,第26页。
    ⑤《热闹街头,设立“无人售票处”》,《大众电影》,1951年(总)第30期,第29页。
    ⑥靳先:《京津、东北各地影院参观记(一)》,《大众电影》,1951年(总)第24期。
    ⑦靳先:《京津、东北各地影院参观记(二)》,《大众电影》,1951年(总)第25期。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72、73页。
    ②于伶:《期望》,《大众电影》1950年第1期,第1页。
    ③于伶:《期望》,《大众电影》1950年第1期,第1页。
    ④见张硕果:《上海电影制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2)》,《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
    ①参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②见何其芳:《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论》,《文汇报》,1949年11月26日。
    ③何其芳:《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论》,《文汇报》,1949年11月26日。
    ①“编者按”,《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论》,《文汇报》,1949年11月26日。
    ②冼群:《文艺整风粉碎了我的盲目自满——从反省我提出“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问题谈起》,《文汇报》,1952年2月1日,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③史东山:《目前电影艺术的做法》,《人民日报》,1949年8月7日。
    ④见马德波:《史东山先生的先见之明》,《电影艺术》,1996年第4期。
    ⑤见吴迪:《“人民电影”探讨》,《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①姚芳藻:《是从头做起的时候了——结算私营电影业两年来所犯的错误》,《文汇报》,1952年1月27日,引自吴迪:《“人民电影”探讨》,《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②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229页。
    ③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①《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②孙瑜:“编导《武训传》记”,《光明日报》,1951年2月26日,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79-80页。
    ③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4-15页。
    ②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228页。
    ③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228页。
    ①《上海电影志》“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②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③夏衍:《<武训传>事件始末》,《文汇电影时报》1994年7月16日,引自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④《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文汇报》,1956年11月14日。
    ⑤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品格——从阿伦特的政治概念看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第89页。
    ①《上海电影志》“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②《当代中国电影大事记》,载《当代中国电影》,陈荒煤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63-364页。
    ③见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中卷1956-1965)》,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418-419页。
    ④祁晓萍编著:“序”,《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⑤红代会北京电影学院井冈山文艺兵团、江苏省无产阶级革命派电影批判联络站、江苏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于1968年1月印发的题为《毒草及有严重错误电影四百部》的小册子,原文有如下注解:“有*记号者摘自江青同志一九六六年五月在全军创作会议上有关电影问题谈话记录稿,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参考。”见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①汤晓丹:《路边拾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80页。
    ②汤晓丹:《路边拾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80页。
    ③《上海电影志》“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④陈思和:《纪念柯灵先生》,《解放日报》,2001年7月3日。
    ⑤陈思和:《纪念柯灵先生》,《解放日报》,2001年7月3日。
    ⑥陈同艺、陈朝玉、汪心水:《影视春秋》第一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6页。
    ⑦邵牧君:《银海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第143页。
    ①张骏祥:《上海电影创作35年》,《电影新作》,1985年第5期。
    ①吴迪:《“人民电影”探讨》,《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①艾之明:《竭诚推介一部好电影》,《大众电影》,1950年第11期,第13-14页。
    ②《上海通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61/index.html,登陆时间:2010年1月-3月。
    ③《工人纠察队谈<人民的巨掌>——严厉镇压反革命活动》,沙夫整理,《大众电影》,1950年第11期,第15页。
    ①谷春:《上海民主妇联同志谈<姐姐妹妹站起来>》,《大众电影》,1951年第16期,第27页。
    ①《上海通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61/index.html,登陆时间:2010年1月-3月。
    ②吴琼:《作为话语的叙述与作为故事的叙述——从小说到电影看《红粉》的叙事策略》,钟大丰等主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493页。
    ③ Hansen, M. B.2000,'The Mass Production of the Senses:Classical Cinema as Vernacular Modernism', in Reinventing Film Studies, ed. G Nowell-Smith & L. Williams, Arnold, Malta.p.341。
    ①茅盾:《由衷的感谢》,《大众电影》1950年第13期,第4页。
    ①佐临、柯灵:《从小说到电影》,《大众电影》1950年第13期,第6页。
    ②石挥:《从演《腐蚀》谈起》,《大众电影》1950年第13期,第7页。
    ③丹尼:《我所了解的赵惠明》,《大众电影》,1950年第13期,第8-9页。
    ①李瑯:《赵惠明这个人物同情她还是仇视她?》,《大众电影》1950年第13期,第21-22页。
    ①《座谈<腐蚀>》,《大众电影》,1950年第13期,第14-15页。
    ②范庆麟:《(腐蚀)给了我有力的启示》,《大众电影》1951年(总)第14期,第2-3页。
    ③《上海通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61/index.html,登陆时间:2010年1月-3月。
    ④得奖的十部国产影片为:《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赵一曼》《中华女儿》《思想问题》《腐蚀》《人民的巨掌》《卫国保家》《武训传》《我这一辈子》,见《大众电影》,1951年(总)第18期,第2页。
    ①《上海通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61/index.html,登陆时间:2010年1月-3月。
    ② Negt & Kluge:'The Public Sphere and Experience:Selections', translator, Peter Labanyi, October, Vol.46, Autumn,1988.
    ①见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当代政治”(第11卷),陈祖恩、叶斌、李天钢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8页。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9页。
    ②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①《上海通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61/index.html,登陆时间:2010年1月-3月。
    ②成谷:《牙雕、明珠、匠心——赞<舞台姐妹>》,《大众电影》,1979年第6期,第6-7页。
    ①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品格——从阿伦特的政治概念看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
    ②汪晖:《政治及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载《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丁亚平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353-378页。
    ③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品格——从阿伦特的政治概念看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
    ①见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03-204页。
    ②见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③见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22-223页。
    ①见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10页。
    ②见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22页。
    ①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
    ①汪洋致中央书记处各位领导同志的信,引自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202-203页。
    ②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①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96页。
    ②广电总局网站:《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2001年12月13日)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1/12/13/20091203152743400548.html,登陆时间:2010年3月12日。
    ③尹鸿、王晓丰:《中国电影产业年度备忘录》,《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①广电总局、文化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2000年6月6日)http://gov.ce.cn/home/gwygb/2001/16/200606/08/t20060608_7265150.shtml,登陆时间:2010年3月12日。
    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站:http://www.chinasarft.gov.cn/,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站:http://www.chinasarft.gov.cn/,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④张智华:《百年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的经验与展望》,《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
    ①2004-2007年数据见贾晓晔:《改革开放30年电影创作风潮回望》,《中国电影报》,2008年9月4日。
    ②《2008年中国电影综述:8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元》,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09-01/09/content 1201105.htm,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③《2009中国电影综述:主体市场票房62亿元同比增长43%》,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1/08/content 12778215.htm,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④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站:http://www.chinasarft.gov.cn/,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⑤中国电影合拍网:http://www.chinacoproduction.com,登录时间:2010年2月20日
    ①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227页。
    ②尹鸿、何美:《共造后合拍时代的华语电影—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三十年合作合拍历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34页。
    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站:http://www.chinasarft.gov.cn/,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④《电影管理条例》(2002)第18条,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站:http://www.chinasarft.gov.cn/,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⑤《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2004),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站:http://www.chinasarft.gov.cn/,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①《2009中国电影综述:主体市场票房62亿元同比增长43%》,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1/08/content_12778215.htm,登陆时间:2010年2月21日。
    ①据《上海电影志》“大事记”及相关资料整理。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②钟惦棐:《中国电影艺术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电影美学》,《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
    ③钟惦棐:《电影美学的追求》,《电影文化》,1983年第4期。
    ④《电影美学:1982)),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3年;《电影美学: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
    ①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404页。
    ②钟惦棐:《现实主义要深化》,载《起搏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第92-93页。
    ③于敏:《求真》,载《求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第172页。
    ④罗艺军:《电影艺术的逼真性浅谈》,《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
    ⑤金国:《造作对电影美感的破坏》,《当代电影》,1984年第3期。
    ①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412页。
    ②郑雪来:《现代电影观念探讨》,《电影艺术》,1983年第10期。
    ③邵牧君:《电影美学随想纪要》,见钟惦棐主编,《电影美学:198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第37-39页。
    ④邵牧君:《中国电影创新之路》,见《银海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第450-451页。
    ①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580-581页。
    ②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581页。
    ①谢飞:《电影观念我见》,《电影艺术》,1984年第12期。
    ②邵牧君:《在娱乐中获得审美享受》,《文艺报》,1986年2月1日。
    ③饶曙光:《论电影的感性娱乐功能》,《西部电影》,1987年第41、42期。
    ④钟惦棐:《论感性》,载《电影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92-225页。
    ⑤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587页。
    ⑥该文为陈昊苏1989年1月9日与11日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刊登于《中国电影周报》,1989年2月16日、2月23日。
    ⑦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586页。
    ①《梅朵认为,多拍娱乐片不宜提倡》,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588页。
    ②卢卫平:《论娱乐片主体与电影发展——兼与陈昊苏同志商榷》,《电影艺术》,1989年第8期。
    ③吴贻弓:《在导演意识的潮流中》,载《上海电影四十年》,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第37页。
    ①见刘帆:《票价问题:当下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的瓶颈》,《电影艺术》,2005年第4期。
    ②2008年数据来自上海市文广局网站资料《2008年度上海电影概况》,http://wgj.sh.gov.cn//node2/no-de741/node743/node1004/u1a30712.html,登陆时间:2010年3月20日;1979、1994年数据来自《上海电影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③见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79页。
    ④署名“木子”的《电影不是低消费》这篇文章部分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见木子:《电影不是低消费》,《大众电影》,1998年第5期。
    ⑤见刘帆:《票价问题:当下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的瓶颈》,《电影艺术》,2005年第4期,第95页。
    ①孙丽萍、黄会清、王英诚:《贵族化千夫指——国产电影:降价背后的利益博弈》,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1/10/content_3758464.htm,登陆时间:2010年3月16日。
    ②林琦:《别让高票价挡住观众》,《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2期。
    ③林琦:《别让高票价挡住观众》,《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2期。
    ④王灵书:《平民啥时能和贵族电影票价有“缘分”》,《社区》,2006年第14期。
    ⑤孙丽萍、黄会清、王英诚:《贵族化千夫指——国产电影:降价背后的利益博弈》,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1/10/content_3758464.htm,登陆时间:2010年3月16日。
    ⑥饶曙光:《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2004年的观察》,《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①见《电影院投资热潮难挡,浙江资本追逐“新热土”》,《每日商报》,http://money-hzrb.hangzhou.com.cn/system/2010/03/04/010462078.shtml,登陆时间:2010年3月20日。
    ②2010年1-3月上海影城每月上映新片分别为6部、8部、8部,其中10部是国产片(包括与香港合拍),12部为来自日、美、韩、法的引进大片。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9页。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9页。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2页。
    ③据上海市文广局网站资料《2008年度上海电影概况》,http://wgj.sh.gov.cn//node2/node741/node743/node1004/u1a30712.html,登陆时间:2010年3月20日。
    ①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数据,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325906.html,登陆时间:2010年3月20日。
    ②方亚琴:《关于影院电影消费的调查分析》,《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第20-21页。
    ①钟大丰:《国庆献礼片60年巡礼(1949-2009)》,《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10页。
    ②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③钟惦棐:“编者前言”,《中国大众影评长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④这三篇影评分别为:刘牛:《望拱七题》;赵万堂:《要做生活的强者》;应湘源:《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见《中国大众影评长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⑤《大桥下面》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故事片一等奖,1984年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龚雪)。
    ①钟大丰:《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历史和现实》,《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②分别见杨乃乔:《批评的职业性与话语的专业意识——论电影批评的文学化倾向及其出路》,《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以及《谢晋笑谈“谢晋模式》,《解放日报》,1986年8月15日。
    ③杨乃乔:《批评的职业性与话语的专业意识——论电影批评的文学化倾向及其出路》,《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①钟大丰:《是谁在玲创作指路——从历史的角度看电影批评与实践的关系》,《电影艺术》,1995年第3期,第39页。
    ②钟大丰:《是谁在玲创作指路——从历史的角度看电影批评与实践的关系》,《电影艺术》,1995年第3期,第39页。
    ①路文彬:《救救文学批评——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文艺争鸣》,1998年第1期
    ②贾磊磊:《镌刻电影的精神——关于电影学的范式及命题》,《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③戴锦华:见《“‘电影批评的批评’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④张会军:《电影批评的思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⑤钟惦棐:《吹鼓手言》,载《电影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46页。
    ⑥贾磊磊:《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道德失序与话语重构》,《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
    ①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4、54页。
    ①张骏祥:《上海电影创作三十五年》,《电影新作》,1985年第5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②此数字系笔者根据《上海电影志》以及《全纪录:上海电影60年》中上海出品电影名单归类统计出来的。
    ①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当代政治”(第11卷),陈祖恩、叶斌、李天钢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5页。
    ①《上海通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61/index.html,登陆时间:2010年1月-3月。
    ①《阐释中国的电影诗人——关于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的对话》,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08-11-10/HTML U65RY2XG4FWJ 4.html,登陆时间:2010年2月23日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1页。
    ①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
    ②由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出品,该集团于2001年8月并入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①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尽管有关部门对国产贺岁片倍加关爱,无奈这几部贺岁片整体水准不高,未能抓住贺岁商机,在上海,除了《考试一家亲》的票房超百万元外,其余均‘败北’。这说明贺岁片仅有形式,也就无法赢得市场。”李光一:《春节带“暖”上海影市》,《市场报》,2001年2月2日第2版。
    ②郭曲波:《一部讲真话的影片——记<生死抉择>》,《长江日报》,2000年8月24日。
    ③在奖项方面,《生死抉择》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剧本奖(贺子壮、宋继高)、最佳男配角奖(雷明);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导演奖(于本正)、优秀编剧奖(贺子壮、宋继高)、优秀男演员奖(王庆祥)。
    ①米莲姆·汉森著,包卫红译:《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48页。
    ①方亚琴:《关于影院电影消费的调查分析》,《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第22页。
    ②又名《爱情呼叫转移2:爱情左右》、《爱情左右》。
    ①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刘锋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第83页。
    ①邱致理:《<上海伦巴>折射电影史》,《青年报》,2005年12月31日。
    ②张英进著:《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
    ③张英进著:《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
    ④陈惠芬著:《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7页。
    ①孙甘露著:《上海的时间玩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②孙甘露著:《上海的时间玩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
    ③陈惠芬著:《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④陈惠芬著:《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Negt & Kluge:'The Public Sphere and Experience:Selections', translator, Peter Labanyi, October, Vol.46, Autumn,1988, p.63.
    Miriam Hansen:Babel and Babylon:Spectatorship in American Silent Fil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Craig J. Calhoun, 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Baskerville, MIT Press,1992.
    Chow, R.:Primitive Pass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
    C. Gledhill & L. Williams eds. Reinventing Film Studies, London, Arnold,2000.
    Gill Branston:Cinema and Cultural Modern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T. O'sullivan & Y. Jewkes, eds. The Media Studies Reader, London, Arnold,2003.
    [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苏]叶·魏茨曼著,崔君衍译:《电影哲学概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法]让·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美]苏珊·桑塔格著,艾红华、毛建雄译:《论摄影》,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美]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卡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著,阎嘉译:《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匈]伊芙特·皮洛著,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选译:《哈贝马斯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大卫·克拉克编,林心如等译:《电影城市》,台北,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等著,吴琼编:《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法]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著,徐晓媛译:《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法]古朗士著,吴晓群译:《古代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著,王志敏译:《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英]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理查德·桑内特著,李继宏译:《公共人的衰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于敏:《求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钟惦棐主编:《电影美学:198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
    钟惦棐:《起搏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钟惦棐主编:《中国大众影评长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邵牧君:《银海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
    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上海电影家协会编:《上海电影四十年》,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当代政治》(第11卷),陈祖恩、叶斌、李天钢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研究》,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
    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张颐武著:《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金冠军等主编:《影像思考:电影与电影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张英进著:《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陈惠芬:《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楚卫华著:《中国都市平民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黄俊杰、江宜桦编:《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上海电影志》网络版,“第六编·发行放映”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node17672/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上海电影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09/index.html,登陆时间:2009年5月8日。
    《上海通志》网络版,“大事记”,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61/index.html,登陆时间:2010年1月-3月。
    《“城市电影”大有可为》,《电影新作》,1988年第6期。
    徐昌霖:《对“城市电影”的一点回顾与遐想》,《电影新作》,1988年第6期。
    邱明正:《“城市电影”是个特殊的范畴》,《电影新作》,1988年第6期。
    陈晓云:《荒诞的都市——城市电影研究之二》,《文艺评论》,1991年第2期。
    郑洞天:《成长的烦恼——城市电影心路扫描》,《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
    吴冠平:《影像城市——对几部90年代中期城市电影的阅读》,《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
    夏刚:《关于城市的话题》,《当代电影》,1997年第4期。
    陈吉德:《试论中国现代都市电影的特质与流变》,《艺术广角》,1998年第1期。
    陈吉德:《论现代都市电影的平民表述》《艺术广角》,1998年第2期。
    陈吉德:《论中国现代都市电影的文化意蕴》,《艺术广角》,1998年第5期。
    郭培筠:《论中国都市电影的发展与流变》,《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王群:《面对现代文明的思考——新时期都市电影创作探讨》,《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陈晓云:《中国当代城市电影的观念冲突》,《戏剧艺术》,2000年第1期。
    何群:《现代都市电影的找寻与迷失》,《齐鲁艺苑》,2000年第3期。
    张燕:《90年代中国银幕的都市意象》,《电影创作》,2001年第1期。
    王岳川:《公共空间中的当代城市电影话语》,《粤海风》,2001年第3期。
    张康庄:《城市电影进程与城市文化蜕变》,《文艺报》,2001年5月22日,第3版。
    高力:《都市之镜的聚合与破碎——新时期城市电影的内涵拓展与审美嬗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张真:《废墟上的建构——新都市电影探索》,《山花》,2003年第3期。
    王海洲:《视点及其文化意义: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张英进:《中国城市电影的文化消失与文化重写的方式》,《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陆绍阳:《新城市电影影像特征》,《电影艺术》,2004年第5期。
    楚卫华:《论中国都市电影发展历程》,《电影艺术》,2004年第5期。
    《都市电影继往开来》,《新京报》,2004年6月11日。
    列孚:《也说“上海都市电影”》,《羊城晚报》,2004年7月12日。
    苏溯:《现代性与中国早期都市电影》,《福建艺术》,2006年第6期。
    陈晓云:《1979-2005年中国城市电影研究综述——兼及电影研究思维与批评方法的反 思》,《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楚卫华:《从电影看都市青年的爱情流变——以中国都市电影为例》,《电影文学》,2006年第10期。
    郑润良:《中国早期都市电影的文化想象及中断》,《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龚奎林:《游走于精神的边缘和欲望的沟壑之间——论新都市电影的生成语境和符号语征》,《电影文学》,2007年5月下。
    路春艳:《城市电影:关于城市的想象与记忆》,《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
    吴小丽:《中国当代城市电影:历史的性格决定命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陈晓云:《城市空间的多重言说——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的视觉建构与文化想象》,《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
    《多给青年一些好影片——“上海电影新秀创作展览”青年观众座谈侧记》,《电影新作》,1981年第2期。
    陈青生:《“孤岛”时期的上海电影》,《电影艺术》,1981年第1期。
    张骏祥:《上海电影创作三十五年》,《电影新作》,1985年第5期。
    邹平:《现实中的上海,电影中的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Z1期。
    梅朵:《让电影扎根于生活之中——略论上海电影之路》,《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2期。
    《期待电影经济的繁荣——上海电影经济研讨会发言摘要》,《当代电影》,1992年第6期。
    张振华:《“上海电影”的诞生及其美学特征》,《电影艺术》,1992年第3期。
    赵兰英:《上海电影业——何以突破困境》,《了望》,1993年第52期。
    柯灵:《关于题材的选择》,《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李亦中:《“上海题材”银幕巡礼》,《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尧月:《“西风”和“东风”》,《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陈惠芬:《上海梦寻:奇观与焦灼》,《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葛菲:《上海影视创作浅议》,《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许纪霖:《上海热背后的话语转型》,《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陈思和:《外婆桥?似乎没摇到——从一个失败的例子看旧上海题材的虚假性》,《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潘若简:《电影第五代——从黄土地摇到上海滩》,《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沈寂:《旧上海不是黑社会》,《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生民:《困惑游移的“上海题材”》,《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江海洋:《冷眼看热门》,《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孙甘露:《一种观点》,《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贾忆丙:《正在热门的“旧上海题材”到底是个啥》,《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高庄:《做旧的上海》,《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李果、方军:《第五代:寻找新的“发迹”之路》,《电影新作》,1995年第5期。
    王稼钧:《新时期的上海电影创作(1977-至今)》,上海电影志编撰委员会,《电影新作》,1995年第6期。
    《“九五一○”——上海电影精品战略计划》,《大众电影》,1996年第7期。
    陈同艺:《上海电影在改革中奋进》,《电影新作》,1997年第5期。
    张振华:《海派电影文化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彭小莲、贾磊磊:《都市的文化影像与心理空间——关于影片《美丽上海》的对话》,《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石川、徐桑楚:《上海电影的第二次辉煌——徐桑楚访谈录》,《电影新作》,2005年第2期。
    汪方华:《(十字街头)——中国电影的浪漫现实主义传统》,《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陈犀禾、刘宇清:《海派文化与上海电影:重生或者寂灭》《社会观察》,2005年第6期。
    刘海波:《论上海电影的传统品格及其消长》,《电影艺术》,2005年第6期。
    王稼钧、钟瑾:《涅槃:上海民营电影业腾飞为何如此艰难》,《社会观察》,2005年第9期。
    汪天云:《海派影业重铸辉煌》,《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曲春景:《近十年国内外“上海电影”研究综述》,《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第4期。
    张闳:《旧上海的三重叙事与想象》,《上海采风》,2006年第7期。
    曲春景:《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
    聂伟、高飞:《影像城市与历史感性——返回上海电影记忆的方式之一》,《电影评介》,2007年16期。
    陈嘉欢:《海派电影——不该遗失的城市名片》,《上海经济》,2008年7月。
    张硕果:《上海电影制片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2)》,《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
    聂伟:《想象的“本邦”与“看不见”的都市——试论新世纪以来上海电影叙事的空间转向》,《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
    刘汉铭:《一场令人震动的争辩——关于谢晋电影不同看法的议论综述》,《电影评介》,1986年第11期。
    朱晶:《谢晋电影的悲剧意识》,《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尹鸿:《论谢晋的“政治/伦理情节剧”模式——兼论谢晋九十年代以来的电影》,《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刘海波:《“谢晋与20世纪中国电影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陈犀禾、黄望莉:《最后一个大师:论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众说谢晋》:《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胡克:《谢晋电影与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马锐:《是猛降电影票价的时候了》,《大众电影》,1998年第4期。
    木子:《电影不是低消费》,《大众电影》,1998年第5期。
    邵牧君:《惊闻看电影是高消费》,《大众电影》,1998年第8期。
    黄式宪:《竭泽而渔:畸态电影票价剖示》,《大众电影》,1998年第8期。
    周广训:《我国电影票价刍议》,《价格与市场》,1998年第10期。
    马锐:《与世界接轨,降低电影票价势在必行》,《大众电影》,2000年第5期。
    严望庭:《五元票价:电影业面临生死抉择》,《中国改革》,2001年第1期。
    张国平、张克强:《电影市场与影片价格的思考》,《北京物价》,2001年第1期。
    方亚琴:《关于影院电影消费的调查分析》,《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复习:《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前提》,《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赵国庆:《把观众请回影院来》,《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刘帆:《票价问题:当下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的瓶颈》,《电影艺术》,2005年第4期。
    孙丽萍、黄会清、王英诚:《贵族化千夫指——国产电影:降价背后的利益博弈》,新华网,2005年11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1/10/content_3758464.htm,登陆时间:2010年3月16日。
    王灵书:《平民啥时能和贵族电影票价有“缘分”》,《社区》,2006年第14期。
    林琦:《别让高票价挡住观众》,《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2期。
    饶曙光、彭静宜:《高票价——电影产业化的拦路虎》,《大众电影》,2006年第5期。
    刘晓华:《电影票价成因及定价策略研究》,《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
    罗艺军:《电影艺术的逼真性浅谈》,《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
    金国:《造作对电影美感的破坏》,《当代电影》,1984年第3期。
    翟建农:《“样板戏电影”的兴衰——“文革电影”》,《当代电影》,1990年第5期。
    戴锦华:《本文的策略:电影叙事研究》,《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戴锦华:《梅雨时节:90年代中国电影笔记之三》,《当代电影》,1994年第5期。
    李少白:《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中国电影文化运动初期所面对的政治控制》,《当代电影》,1994年4期。
    丁亚平:《“进步电影”:在历史的边际追索与超越——1945-1949年中国电影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彭耀春:《1979—1989:新时期电影的一个历史描述》,《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邵牧君:《关于中国电影前途的匹夫之见》,《大众电影》,1995年第9期。
    邵牧君:《电影万岁》,《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
    邵牧君:《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电影艺术》,1996年第2期。
    汪朝光:《泛政治化的观照——中国影评中的美国电影(1895-1949)》,《美国研究》,1996年第2期。
    尹鸿:《商品拜物教与电影观念辨析》,《电影艺术》,1996年第2期。
    丁亚平:《“进步电影”:在历史的边际追索与超越——1945-1949年中国电影研究》,《当代电影》,1996年第2期。
    周星:《90年代的中国电影》,《百科知识》,1998年第9期,第49页。
    汪朝光:《好莱坞的沉浮——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美国研究》,1998年第2期。
    李道新:《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电影艺术》,1999年第5期。
    李道新:《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下)》,《电影艺术》,1999年第6期。
    郦苏元:《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的转移》,《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张东钢:《新中国电影人物的变迁——现实主义电影表演创作美学原则的流变历程》,《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倪震:《新中国电影创新之路》,《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黄会林、王宣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马宁:《新主流电影:对国产电影的一个建议》,《当代电影》,1999年第4期。
    徐桑楚、狄墨:《风雨十七年——访徐桑楚》《当代电影》,1999年第4期。
    郦苏元:《新中国电影50年》,《当代电影》,2000年第4期。
    桂青山:《时代性的人文共鸣——浅论当前电影的一种缺失》,《电影创作》2000年第5期。
    任宗德:《回首昆仑(六)》,《电影创作》,2000年第6期。
    汪朝光:《民国电影检查制度之滥觞》,《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陆绍阳:《20世纪中国电影的写实传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何建军:《试论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后现代特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唐科:《“现代”电影:作为被体验的真实》,《电影艺术》,2002年。
    陶东风:《官方文化与大众市民文化的互动——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主旋律”电影》,《求索》,2002年第3期。
    郑叶、张磊:《电影导演研讨会闭幕,邵牧君枪挑中国电影七怪》,《北京青年报》,2003年7月21日。
    汪朝光:《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盘剑:《商业与政治:中国电影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时代选择》,《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4月。
    汪朝光:《早期上海电影业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档案与史学》,2003第3期。
    汪朝光:《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贾磊磊:《镌刻电影的精神——关于电影学的范式及命题》,《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石川:《“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郦苏元:《30年代中国电影运动名称刍议》,《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景虹梅:《激情燃烧的岁月——“十七年”电影的辉煌与尴尬》,《齐鲁艺苑》,2004年第1期。
    陈旭光:《论第四代导演与现代性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张英进:《神话背后: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读书》,2004年第7期。
    周星:《第五代电影的特异性——人文情感意义的执著追求》,《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黄式宪:《从“后殖民”批评到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质疑某种“精英视角”对“第五代”
    电影的“盘点”》,《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杨红菊:《中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历史回顾与现状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许迪声、张涛:《回顾历史,立足现状,展望未来——“百年中国电影与大众传媒”专题座谈会综述》,《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余纪:《中国电影伦理观念的现代性转换》,《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饶曙光:《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2004年的观察》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侯克明:《无尽的追求:中国电影导演艺术百年回顾》,《电影艺术》,2005年第6期。
    杨红菊:《中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历史回顾与现状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周星:《百年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难题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汪朝光:《抗日战争历史的影像记忆——以战后中国电影为中心》,《学术研究》,2005年第6期。
    燕俊、张巍:《百年中国电影编剧简史》,《电影艺术》,2005年第6期。
    吴迪:《审查与监督:十七年中国电影》,《电影艺术》,2005年第6期。
    周星:《新中国前17年电影(上)》,《电影》,2005年第12期。
    何春耕:《当代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儒家文化情结》,《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贾磊磊:《对于中国电影所属的“艺术学科”地位的认识》,《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胡智锋:《基于需要而发展的中国电影》,《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郑洞天:《关于中国电影的三个“告别”》,《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倪震:《中国电影伦理片的世纪传承》,《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
    陈犀禾、向宇:《走向“共存”和“共赢”——“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学术研讨会综述》,《世界电影》,2006年第5期。
    黄会林:《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观众》,《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吕晓明:《拯救与重生——关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复映片事件的始末》,《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汪朝光:《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与上海》,《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石川:《从韩国经验谈上海电影的类型化策略》,《电影新作》,2006年第1期。
    胡克:《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的认识》,《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张宏森:《现状思考与发展期待》,《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段运冬:《问题史与中国电影史的写作》,《文艺研究》,2006年第10期。
    钟大丰:《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历史和现实》,《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智华:《百年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的经验与展望》,《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
    张英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万益杰:《中国早期电影运动与文学运动的错位》,《福建艺术》,2006年第6期。
    吴迪:《“人民电影”探讨》,《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
    贾晓晔:《改革开放30年电影创作风潮回望》,《中国电影报》,2008年9月4日。
    尹鸿、何美:《共造后合拍时代的华语电影—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三十年合作合拍历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钟大丰:《主流电影是对市场规律的价值认同》,《电影艺术》,2008年第1期。
    陈犀禾、万传法:《中国当代电影的工业和美学:1978~2008》,《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
    唐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研究》,《现代传播》,2009年第2期。
    启之:《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改革思潮——五十三年前的思想论争》,《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崔志远:《关于“现实主义深化”和“写中间人物”》,《文艺争鸣》2009年第4期。
    李道新:《国家电影网与中国电影的国家构建》,《电影艺术》,2009年第6期。
    钟大丰:《国庆献礼片60年巡礼(1949~2009)》,《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
    沈义贞:《论“现实主义大片”——兼谈当前国产大片的误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陈育新:《理解的寓言——对电影批评的理解》,《当代电影》,1994年第1期。
    章柏青:《电影寻求与观众的沟通》,《当代电影》,1994年第1期。
    钟大丰:《是谁在玲创作指路——从历史的角度看电影批评与实践的关系》,《电影艺术》,1995年第3期。
    汪晖:《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电影艺术》,1995年第1期。
    王德胜:《文化经验·文化语境·电影文化——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批评》,《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路文彬:《救救文学批评——让文学批评回到文学》,《文艺争鸣》1998年第1期。
    程青松:《批评的喧哗与独语》,《电影艺术》,1999年3期。
    《“‘电影批评的批评’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张颐武:《电影批评的伦理问题》,《电影艺术》1999年第3期。
    周星:《电影批评的批评之思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当代文坛》,1999,第2期。
    黄仁强:《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与路文彬先生商榷》,《重庆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远婴:《现代性文化批评和中国电影理论——八九十年代电影理论发展主潮》,《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史可扬:《中国电影的价值坐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高力:《批评的失落——电影泛文化批评本质透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7期。
    解玺璋:《观念的流变与批评的对策——对1979年以来中国电影的一种反思》,《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王逢振:《文化研究与知识分子角色》,《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张会军:《电影批评的思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王绍成:《关于文化研究的反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
    崔志远:《经典的“现在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和90年代以来的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1期。
    黄应全:《大众化的想象与精英化的现实——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王岳川:《后现代“文学性”消解的当代症候》,《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罗宏:《文化研究的中国姿态》,《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赵勇:《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林少雄:《视像时代:命名及特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吴义勤:《批评何为?——当前文学批评的两种症候》,《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贾磊磊:《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道德失序与话语重构》,《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
    朱立元:《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电影理论评论六十年研讨会”综述》,《电影艺术》,2009年第4期。
    李道新(项目主持人):《影像与影响——“《申报》与中国电影”研究之一》,《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盘剑:《上海《晨报》副刊<每日电影>的公共领域分析》,《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盘剑:《以商业机制建构的大众传媒公共领域——《每日电影》的公共领域研究之一》,《当代电影》,2009年第3期。
    朱士群:《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贺来:《走向公共性的丧失——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旨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6期。
    徐贲:《意识形态和“症状阅读”——阿尔图塞和马库雷的文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徐贲:《能动观众和大众文化公众空间》,《戏剧艺术》,1996年第1期。
    徐贲:《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文艺争鸣》,1997年第3期。
    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曹卫东:《从“公私分明”到“大公无私”》,《读书》,1998年第6期。
    曹卫东:《走进公共领域》,《读书》,1999年第2期。
    赵国新:《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述略》,《外国文学》,2000年第5期。
    曹卫东:《文化的剩余价值——哈贝马斯的大众文化批判》,《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马永强:《“公共舆论”的形成与文学变革》,《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汪民安:《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柳建文:《公共领域、合法性与沟通理性——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解读》,《科学经济社会》,2003年第1期。
    李世涛:《还原意识形态的运作过程——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郭剑鸣:《文学公共领域:中国近世市民社会的一种雏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郭剑鸣:《关于中国近世文学公共领域的思考》,《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
    魏燕:《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分析——解读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5期。
    于文秀:《批判性的大众媒介理论——文化研究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评析》,《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陶东风:《试论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周菲:《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研究述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袁玉立:《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新华文摘》,2005年第24期。
    陶东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品格——从阿伦特的政治概念看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
    袁玉立:《公共性是历史进程的一个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进一步思考》,《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冯婷:《消融在消费中的公共领域——读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沈湘平:《论公共性的四个典型层面》,《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敬海新:《公共领域理论形成的历时态分析》,《理论研究》,2007年4月。
    王宝霞:《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概念及其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杨东东:《文学公共领域:公共性观念的价值——哈贝马斯公共性思想的功能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袁祖社:《自由主义的“文化公共性”观念及其多元价值观的困境——现代“生存”本位之
    “文化转向”的公共哲学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2期。
    贾广惠:《论传媒消费主义对公共性的瓦解》,《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
    黄月琴:《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评阿伦特、哈贝马斯与泰勒的公共领域思想》,《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年。
    曹鹏飞:《公共性理论的兴起及其意义》,《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曹鹏飞:《公共性意识形态及其培养》,《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于强:《“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学术研讨会综述》,《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
    高鹏程:《公共性:概念、模式与特征》,《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徐贲:《文学的公共性与作家的社会行动》,《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1期。
    陶东风:《中国当代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4月23日第11版。
    陶东风:《网络交往与新公共性的建构》,《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
    陶东风:《论文学公共领域与文学的公共性》,《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赵勇:《文学活动的转型与文学公共性的消失——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反思》,《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
    周宁:《心理学的公共性回归》,《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杨仁忠:《论康德的“公共性”及其理论价值》,《学海》,2009年第1期。
    [苏联]谢·金兹堡,郑雪来译:《电影感受剖析》,《世界电影》,1982年第6期。
    [波兰]安·瓦依达,李庄藩译:《欧美电影的不同倾向》,《世界电影》,1986年第2期。
    [美]尼·布朗,齐硕译:《电影与社会:分析的形式与形式的分析(上)》,《世界电影》,1987年第4期。
    [美]波琳·凯尔,邵牧君译,:《电影——绝望的艺术》,《世界电影》,1988年第1期。
    [法]安·马尔罗著,邵牧君译:《电影心理学概说》,《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
    [美]诺·伯奇,周传基译:《对电影题材的思考》,《世界电影》,1994年第2期。
    [澳大利亚]G·透纳著,胡菊彬译:《从第七艺术到社会实践’——电影研究的历史》,《世界电影》,1994年第2期。
    [美]威廉·吕尔著,杨彬译:《中国大陆电影:1949-1985》,《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
    [美]珍·库瓦劳著,李小刚译:《“《霸王别姬》——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历史、情节和观念”》,《世界电影》,1996年第4期。
    [美]克里斯琴·汤普森、戴卫·波德维尔,陈旭光、何一薇译:《电影史:“怎么样?”和“为什么?”——论电影史构架与叙述的三条原则》,《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美]R.J.格里吉,D.A.普伦蒂斯,李晓译:《论受众反应》,《世界电影》,2001年第1期。
    [美]D波德威尔,麦永雄译:《当代电影研究与宏大理论的嬗变(上、下)》,《世界电影》,2001年第2、3期。
    [美]K.J.科比特著,吕奇莹译:《空荡荡的座位:被忽略了的观影历史》,《世界电影》,2001年第1期。
    [俄罗斯]安·塔尔科夫斯基:《我追求极度的真实——安·塔尔科夫斯基答记者问》,胡榕译,《世界电影》,2002年2期。
    [英]帕特里克·富尔赖,李二仕译:《电影和理论》,《世界电影》,2003年第3期。
    [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包卫红译:《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全球化的再现问题》,王逢振译,《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
    [日]黑田由彦:《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性的构造转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英]麦克·怀纳著,祝虹译:《好莱坞阴影下的欧洲电影》,《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