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主体间性”视角,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其教育展开研究。在阐述主体间性、多元主体及多维主体间性的内涵基础上,提出了“主体间性音乐教育观”,并将其作为一条理念运用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实践中。从“主体间性”视角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人与自然”、“音乐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物”、“人与乐”、“人与人”、“音与音”、“心与音”之主体间性,其表现为“天人之和”、“乐与政和”、“人与器和”、“乐与人和”、“音声之和”和“心声之和”等。
     从“哲学、美学、音乐、文化、心理、教育和实用价值”等七个层面宏观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层教育目标;从“情感目标、审美目标、过程目标、认知目标”等微观层面阐述了教学目标,并提出“审美性与文化性之主体间性互动、民族性与多样性之主体间性互补、主体间性融合与变通、情感与认知、同化与顺应、理解的循环”等原则。
     构建了主体间性四维时空观,探讨了“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过程四段论与教学过程特点;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品赏过程与多元主体角色游移,它表现在“观”、“品”、“悟”、“融”四个审美层次基础上而进行的“多元视点的游移、主体心态的游移、主体心意的游移和主体心境的游移”,并相应表现出四次递进,即“音乐审美的初次观照、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意义的理性直觉和生命意蕴的融合升华”,由此形成审美境界“四层次”:“物境、情境、意境、妙境”,从而完成对“万物一体”之真、善、美融合统一的妙悟。从“主体间性”视角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等。
     探讨了“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优化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实践策略等。
     在对中小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主体间性教学实验思路,并以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身份参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实践教学,通过亲身实践、课堂观察和访谈等对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进行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实践证明,教师有意识运用主体间性音乐教育观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主动渗透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society, objects, music, and spirit, the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culture and its education from an inter subjectivity perspective. An educational structure with seven elements, philosophy, aesthetics, music, culture,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application, is developed to suggest the multi-layer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ncluding sensitivity, appreciation, process, and cognition. Four principles are established in the study:
     1. Observing:to learn music phenomena through multiple viewpoints.
     2. Tasting:to infuse aesthetic feelings in music experience/phenomena.
     3. Digesting:to understand aesthetic and cultural meanings through music experience/phenomena.
     4. Connecting:to associate cognition with personal music experience/phenomena.
     With the four principles in the intersubjectivity perspective, the study furth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culture education. Through some methodologies including field notes, experimentations,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 has found that applying the perspective not only enhances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increases students' motivation in lear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culture.
引文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4-14页。
    ①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第7页。
    ①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24.
    ①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5-6.
    ②李有兵:“接受理论”的美学阐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28-29。
    ①李有兵:“接受理论”的美学阐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28-29。
    ②王东海:主体性.主体间性.交往实践[D].湘潭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第4页。
    ③线颖莹:高师声乐教学中主体间性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①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06):1-5.
    ②冯建军.主体性教育理论: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01):1]5.
    ③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06):26-31.
    ④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⑤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01)
    ⑥刘翠萍:主体间性课堂教学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⑦郭浩.主体间性的生成与彰显:新课程的价值追求[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学报,2006(04):23-26.
    ①《简明哲学百科词典》编写组:简明哲学百科词典[Z].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589-590.
    ②转引自: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③转引自: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④尼古拉斯一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18—519.转引自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第44页.
    ⑤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第44页.
    ①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5(03):57.
    ②刘亚妹:从主体间性看后现代课程中的对话理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03):92.
    ③王兆璟,陈婷婷:教学理解何以可能——概念来源及相关意旨反思[J].教育学,2009(12):87.
    ④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82页。
    ①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06):27.
    ②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5(03):56.
    ③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④金元浦: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J].文艺研究,2008(09):11.
    ⑤目前,国内翻译者对接受美学的两位前驱的译名不尽统一,姚斯还有译作耀斯、尧斯等,伊瑟尔还被译作伊泽尔、伊塞尔等。为了方便,除了引文中他们的名字与引文一致外,正文中笔者一律采用姚斯和伊瑟尔的译法。另外,如伽达默尔,也有被译作加达默尔,茵加尔登又被译作英加登,诸如此类的译法也是如此处理。
    ①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②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27.
    ①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5(03):58.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1页.
    ③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http://www.aesthetics.com.cn/s40c893.aspx.
    ①黄念然,胡立新.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09):18.
    ①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6页.
    ②蒲亨强:中国音乐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45页。
    ③祁海文:儒家乐教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16页。
    ④祁海文:儒家乐教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16页。
    ⑤叶玉洪: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01):71.
    ⑥黄念然,胡立新.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09):17.
    ①引自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5(03):59.
    ②刘蓝:诸子论音乐——中国音乐美学名著导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81页。
    ③[宋]陈祥道:礼书·一百十七[A].文津阁四库全书[C].经部,礼类,第44册.商务印书馆影印,2005年版,第424页。转引自匡君、彭岁枫:“天人合一”与传统乐器中的音色观念[J].中国音乐,2009(03):137.
    ①林友仁:二十世纪东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中的中国古琴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0(03):21.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6-107页。
    ①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1页。
    ②同上,第104页。
    ③同上,第102页。
    ④同上,第111页。
    ①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月第1版,第221页。
    ②同上,第224页。
    ③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338页。
    ①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月第1版,第222页。
    ②同上,第225页。
    ③转引自: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6页。
    ①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1-33页。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5页。
    ③同上,第17页。
    ④刘江华,金华,王世文:《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学对话思想[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3):86.
    ①李方元:从课程史看音乐教育的当代人文价值[A].“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研讨会学术论文(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编,2009年08月北京,第22页。
    ②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3.转引自李玉萍:从对立到对话的师生关系——后现代视野下的主体间性教育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59.
    ①[美]古德莱德提出的五种层面的课程。参见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转引自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9页。
    ②朱鹏飞:直觉生命的绵延——帕格森生命哲学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275页。
    ③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2001届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第22页。
    ④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7-34.转引自杨跃.生活史:一种主要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9(10):86.
    ⑤环境教育,其课程目的是:1.促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并关注城乡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方面的相互依赖性;2.为每个人提供获取保护和改变环境所必须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机会:3.确立个人、群体、社会对待环境的新的行为范式。环境教育的目标范畴是:1.关心;2.知识;3.态度:4.技能;5.参与。(参见李方元:从课程史看音乐教育的当代人文价值[A].“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研讨会学术论文(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编,2009年08月北京)
    ①国际理解教育,其人文理念包括:1.该教育应具有国际侧面与世界性的观点:2.对所有民族及其文化、文明、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3.认识各民族及其各国国民之间世界性相互依存关系正在日益强化;4.同他人沟通的能力:5.懂得原理,懂得个人、社会集团及国家各自负有义务;6.每个人准备着参与自己所归属的社会、国家和全球种种问题的解决。(参见李方元:从课程史看音乐教育的当代人文价值[A].“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研讨会学术论文(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编,2009年08月北京)
    ②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转引自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国文学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③刘江华,金华,王世文:《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学对话思想[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3):87.
    ④杨春时:不同领域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J].东方丛刊,2006(01):68-69.
    ⑤同上。
    ⑥文本间性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莉思蒂娃提出的。通常被用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也就是说,任何文本中都含(refer to other texts)有其他文本,都有对其他文本的指称。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
    ①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0页。
    ①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②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396页。
    ①卫凌:河东道情的当代文化内涵[J].音乐研究,2010(03):55.
    ②陈锋:课堂情境中的主体间性初论[J].教育评论,2008(04):71.
    ①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398-399页。
    ①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59页。
    ②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52页。
    ①阮海云: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达[J].艺术百家,2007(01):101.
    ②“象思维”是以物象的转换和流动为外在特征而展现出来的思维运动形式。“象思维”之中的“象”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生生不已的“非实体性”的原创之象,这是本真状态的终极之象,是“回归”心性的开悟之象。它具有“非对象性”、“非现成性”及其“原发创生性”等品格。“象思维”超越了西方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且也超越了具体的可感之象,如嗅、听、视、味、触之象。它表明在人类理性思维或逻辑思维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①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90页。
    ②阮海云: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达[J].艺术百家,2007(01):101.
    ①钱茸:古国乐魂——中国音乐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77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7页。
    ① Alan merriam,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 Evanston:North 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 pp3-60转引自孙云:认知与保护——梅里亚姆三位模式对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J].音乐研究,2010(03):59.
    ②卫凌:河东道情的当代文化内涵[J].音乐研究,2010(03):65.
    ①孙志鸿: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原则及思维特点[J].齐鲁艺苑,2000(01):42.
    ②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93页。
    ①《田子方》,转引自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06页。
    ②《逍遥游》,转引自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06页。
    ③《庄子·至乐》,转引自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15页。
    ④《庄子·人世间》,转引自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06页。
    ①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第199页。
    ②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第243-244页。
    ③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78,107页。
    ①赵丽:音乐的美感——认识中国音乐的文化内涵[J].电影评介,2008(13):94.
    ①卢家楣: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J].心理科学,2006(06):1294.
    ①卢家楣: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J].心理科学,2006(06):1294.
    ①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24.
    ②参见笔者拙文: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J].中国音乐,2008(02):142.
    ①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版,第105页。
    ②对社会知识的表征、推理和提取之类相对智力、信息驱动的过程属于“冷”认知(cold cognition).
    ①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8.转引自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009(09):65.
    ①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转引自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国文学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46页。
    ②[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A].洪汉鼎译.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56.转引自: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l版,第76页。
    ③ Gadamer, H.-G. (1999) Truth and Method. Translated by Garrett Barden et al.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p.169转引自: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76页。
    ① Gallagher,S.(1992) Hermeneutics and Education.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46转引自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98页。
    ②[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8.转引自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99页。
    ③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99页。
    ④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157页。
    ⑤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⑥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58页。
    ①周清平:论审美四维空间——以海德格尔语言美学核心思想为支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51-54.
    ①[德].姚斯,[M].霍拉勃,周宁、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第178、183页。
    ①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页。转引自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国文学教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79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①黄自:音乐欣赏,选自《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黄自、张玉珍、应尚能、韦瀚章编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1月初版,1935年5月六版。转引自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②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7页。
    ③科普兰著,丁少良译:怎样欣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4页.转引自: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71页。
    ④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⑤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68页。
    ⑥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第260页。
    ⑦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页。
    ⑧高萩保治著,缪裴言等译: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62页。
    ⑨蒲亨强:中国音乐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43页。
    ⑩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第292-294页。
    1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第2版,第373页.
    ①黄自:音乐欣赏,选自《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黄自、张玉珍、应尚能、韦瀚章编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1月初版,1935年5月六版。转引自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1840-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②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0页。
    ③艾伦·科普兰著,丁少良译:怎样欣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4页。(原著1939年初版,1957年修订)
    ④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68页。
    ①高萩保治著,缪裴言等译: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63页。
    ②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7-74页。
    ③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5页.
    ④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第78页。
    ①朱健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解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01页.
    ①胡经之,王岳川:文艺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26-329页.
    ②宗白华著: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2008年第22次印刷,第83页。
    ①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49页.
    ②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66页。
    ①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279页.
    ②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64页.
    ③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2页.
    ④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26-127页.
    ①段海燕: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主体角色游移[J].河西学院学报,2003(03),第117页.
    ②于润洋:音乐美学新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48页。
    ③连波:国乐飘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35页。
    ④转引自:李有光、张正明:以心会心——中国美学接受论整合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7(04):86.
    ⑤李有光、张正明:以心会心——中国美学接受论整合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7(04):86.
    ①赵海:接受美学观念及其对音乐理解问题的启示[D].中央音乐学院2002届硕士论文,第21页。
    ②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
    ①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163.
    ①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73页。转引自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56-157页。
    ②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59页。
    ③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60页。
    ④念然: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9):14.
    ①转引自宗白华著: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227页。
    ①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5(03):62.
    ②刘承华:古琴韵味辩微[J].中国音乐,1999(04):36.
    ③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第373页.
    ①周春虎:音乐审美过程的音乐阐释形象及意义深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3卷,第89页.
    ②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月第1版。第196页.
    ③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第2版,第373页.
    ①伦德尔·迈耶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309.
    ②转引自许燕:天人合一,音由心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97.
    ①黄念然,胡立新: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09):15.
    ②谢嘉幸: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引自《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40.
    ③谢嘉幸: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引自《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40页。
    ④念然: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9):15.
    ①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见《吕氏春秋·本味篇》。
    ②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34.
    ①毕世响:对“教材”的“文本”化解释[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9(12):90.原文刊载在《江苏教育研究》,2009.7A12-17.
    ②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9页。
    ③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9页。
    ④转引自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26页。
    ⑤毕世响:对“教材”的“文本”化解释[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9(12):93.原文刊载在《江苏教育研究》,2009.7A12-17.
    ①刘承华:古琴韵味辩微[J].中国音乐,1999年第4期,转引自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32页.
    ②钱茸:古国乐魂——中国音乐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87页。
    ①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24页.
    ②同上,第226页.
    ③顾丽霞:试论柏格森与庄子关于直觉式的审美观照理论之异同[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03):44.
    ④伍香平,李华中:论柏格森的直觉体验教育哲学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3):53.
    ①徐碧辉:文艺主体创价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187页。
    ②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87-90页。
    ①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17-218页.
    ①傅虹:论音乐传承中的“口传心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169.
    ②莦梅:田野萍踪[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转引自卫凌:河东道情的当代文化内涵[J].音乐研究,2010(02):57.
    ③根据2004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音乐教育研讨会上公布的课程标准修改意见。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7页。
    ①《卡尔·奥尔夫自白》载《旋律》(Melos)1965(32):194.转引自李旦娜、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②《卡尔·奥尔夫和他的创作》第3卷,第131页.转引自李旦娜、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①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转引自常俊玲: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48页。
    ②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58.
    ①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55页。
    ①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4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①蒋勳:美的沉思[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51页。
    ①转引自池瑾璟:自由时空人性回归——音乐审美观念浅析[J].音乐探索,2009(03):40.
    ②赵海:接受美学观念及其对音乐理解问题的启示[D].中央音乐学院2002届硕士论文,第6页。
    ③池瑾璟:自由时空人性回归——音乐审美观念浅析[J].音乐探索,2009(03):41.
    ①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②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第42页。
    ③李姝: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歌剧——《原野》[J].音乐探索,2009(02):56-59.
    ④金元浦:接受反应批评[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转引自:张奎志:文化的审美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66页。
    ⑤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63页。
    ①王卫平: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名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5页。
    ①包永新.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的审美接受[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4):81.
    ②转引自[美]Randall Everett Allsup著,郭声健译:音乐互助学习与民族行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19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8页。
    ②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69页。
    ③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67页。
    ④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207页。
    ①转引自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月第1版,第132页。
    ①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66页。
    ①杨春时:主体间性与健全的身体美学之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03):10.
    ②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40页。
    ③[唐]刘禹锡《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见《刘禹锡诗文选注》第257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转引自: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5.
    ④《礼记·乐记》,见李学勤《礼记正义》,第1077-108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3.
    ⑤“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懑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捶,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345页。
    ①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4.
    ②“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摘自《礼记·乐记》,见李学勤《礼记正义》,第1077-108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3.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37.
    ②吴俊忠:文学鉴赏的主体介入[J].晋阳学刊,1999(05):71.
    ③杨春时:主体间性与健全的身体美学之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03):10.
    ①转引自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1页。
    ②扈中评:教育的本体解释——评《教育解释学》[J].教育研究,2009(09):111.
    ①转引自羊为军:现象学视域中的声乐表演本体的解读[J].音乐探索,2009(03):79.
    ②蔡春:语文教学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65.
    ③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 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智能(natrualist intelligence)和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①严先元: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5页。
    ①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328页。
    ①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57页。
    ②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③“心理距离”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正式提出并首先把它作为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原则。这种距离不是指“审美的时间距离”或“审美的空间距离”。这种“距离”的产生,也不是审美者观赏视点的移动或观赏时间长短,而在于观赏者的“心理变化”。温萍:试论“审美距离说”[J].大连大学学报,1997(12):78.
    ①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83页。
    ①胡友笋:陕北民歌研究:问题意识与文化视野[J].人民音乐,2010(03):48.
    ①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95页。
    ② WilenW W, Clegg A A, Jr. Effective Questions and Questioning[M]. Norwood, MA:Christopher Gordon Publishers.1995(2nd).20转引自祝新华.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0):45.
    ①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284页。
    ②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56-466。转引自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46页。
    ①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286-289页。
    ②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56-466。转引自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46页。
    ③同上,第251页。
    ①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42页。
    ②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56-466。引自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243页。
    ③同上,第244页。
    ④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135页。
    ⑤Schon, D.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Jossey-Bass Publishers. P.31转引自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135页。
    ⑥Gowgy, E. A. (1994) From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Paticipating Consciounsness Social Work, Vol.39,No.4转引自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135页。
    ①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135页。
    ②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67-268页。
    ③转引自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第269-270页。
    ①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344页。
    ②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91页。
    ①笔者拙文:斯滕伯格智力理论的内涵及对音乐教学论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中国青年科技,2008(10):34.
    ②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314页。
    ③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94页。
    ①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24
    ②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③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41页。
    ④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22.
    ①黎琼锋:价值引领:教师的道德责任[J].教育学,2008(01):64.
    ②李清臣:从模仿到变革:教学范式的转型[J].教育学,2008(01):80.
    ③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④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82页。
    ⑤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82页。
    ①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11).
    ②黎琼锋:价值引领:教师的道德责任[J].教育学,2008(01):64.
    ①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48页。
    ②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转引自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49页。
    ③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29.
    ④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30.
    ①David J.Elliott.What Does PRAXIAL Mean?转引自张业茂:论埃利奥特的实践思维——以《Music Matters: New Philosophy of Education》为例[A].2009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20页。
    ②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6月第1版,第224-225页。
    ①转引自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5(03):59.
    ②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2-193.
    ③景虹梅:意境的思想渊源及美学构成[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01):87.
    ④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70页.
    ⑤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转引自白寅:心灵化批评——中 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4.
    ①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6月第1版,第5页。
    ②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音乐基础教育的原则和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0页。转引自李方元、吴祖英:论柯达伊音乐课程思想与实践[J].中国音乐,2000(03):25.
    ①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82页。
    ①黄虹、蔡黎曼.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7(02):140.
    ① Hargreaves, Developing musical creativity in the social world.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1999,142, p.26.转引自:[美]Randall Everett Allsup著,郭声健译:音乐互助学习与民族行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22页。
    ②王亦晴:走向世界的中国情境教育——“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教育研究,2009(03):109.
    ①此部分参考笔者拙文:本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08):66-68.
    ②蔡梦:李焕之的音乐生涯及其历史贡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106页。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①选自烟台大众网:http://yantai.dzwww.com/ytwh/whxw/200706/t20070610_2218597.htm,2009-12-9.
    ②2009年正月初九烟台市艺术馆与烟台市毓璜顶公园联合举办的“烟台市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
    ①[美]米拉·莱斯伯格(Mira Reisiberg)文,王世樵译.响尾蛇之爱:用绘本书教多元视觉文化[J].台湾:美育(第168期),(台湾国立艺术教育馆主办)2009(3-4):6.
    ①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265-268.
    ②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民族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228页。
    ①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89页。
    ②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http://www.pep.com.cn/gzwljxyj/jszx/sxjy/llysj/200407/t20040728_109628.htm,2009-11-21.
    ③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89页。
    ①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41页。
    ①郑宏尖: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研究,2009(06):106.
    ①郑宏尖: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研究,2009(06):106.
    ①转引自曹理、裴芳:与名师同行——中国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科研成果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34页。
    ②刘瑛:走进乡土音乐的殿堂——闽南民间音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转引自曹理、裴芳:与名师同行——中国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科研成果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24页。
    ①此部分参考笔者拙文:本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08):66-68.
    ①[美].狄波拉·布莱尔,孙静编译:通过跨文化音乐架起理解音乐的桥梁[J].中国音乐教育,2009(11):42.
    ②[美].狄波拉·布莱尔,孙静编译:通过跨文化音乐架起理解音乐的桥梁[J].中国音乐教育,2009(11):44.
    ①刘瑾:如何让本土音乐走进教材—台湾本土音乐教材创作征选活动的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2010(05)51.
    ①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32.
    ①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及其建构[J].教育研究,2009(01):54.
    1. 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年。
    4. 汉斯·罗伯特·尧斯著,朱立元译:审美经验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
    5. 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6. 金元浦:接受反应批评[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
    7.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8. 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9. [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A].洪汉鼎译.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10.李鲁宁:加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国文学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朱健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 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M].北京:齐鲁书社,1987年。
    2. 王耀华:民族音乐论集[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
    3. 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4. 王世德: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5. 梁一儒: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6.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
    7.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版社,1995年。
    8.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9. 李美燕:中国古代乐教思想(先秦两汉篇)[M].台湾:丽文文化公司,1998年。
    10.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王作新:汉字结构系统与传统思维方式[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
    12.蒋菁、管建华、钱茸主编: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连波:国乐飘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14.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16.武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17.钱茸:古国乐魂——中国音乐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18.梁一儒、户晓辉等: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谭好哲:审美的镜子——当代博士生导师文化随笔书系[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
    20.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M].北京、呼和浩特: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周耘: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年。
    22.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25.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26.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祁海文:儒家乐教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8.彭彦琴:审美之谜——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体系及现代转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9.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0.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1.蒲亨强:中国音乐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张晶:神思:艺术的精灵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33.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34.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36.郑培凯: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杜亚雄、王同:《中国民间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38.齐易:《中国民间音乐》[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黄允箴、王璨、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40.王耀华:乐韵寻踪[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41.陈秋平、尚荣:金刚经·心经·坛经[M].中华书局,2007年。
    42.杜亚雄,秦德祥:中国乐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43.宋生贵: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4.于江山:观天籁——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论稿[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8年。
    45.方文山:中国风——歌词里的游戏[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年。
    46.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47.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
    48.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
    49.蔡梦:李焕之的音乐生涯及其历史贡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
    50.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阐释》[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 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2.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音乐基础教育的原则和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3. 艾伯利斯著,刘沛等译: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
    4. 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5. 尹爱青、曹理、缪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6. 缪裴言、缪力、林能杰:日本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7. 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8. 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1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王耀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张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
    15.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8.曹理、崔学荣:音乐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李旦娜、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0.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1.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2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23.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26.程建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必修《音乐鉴赏》教学参考书[M].北京:花城出版社,2004年。
    27.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28.马达:音乐教育与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29.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30.曹理、缪裴言: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1.曹理、缪裴言: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2.高萩保治著,缪裴言等译: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33.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4.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
    35.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周世斌,宫正: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与分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
    37.常俊玲: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8.吴跃跃: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9.曹理、崔学荣主编:与名师同行——中国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科研成果荟萃(第1辑)[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40.曹理、裴芳主编:与名师同行——中国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科研成果荟萃(第2辑)[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41.谢嘉幸: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引自《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42.[美].戴维·埃利奥特著,齐雪、赖达富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43.谢嘉幸、徐绪标主编: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1.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2.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3.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1年。
    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5. 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6. 陆时雍:诗境总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 艾伦·科普兰著,丁少良译:怎样欣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原著1939年初版,1957年修订)
    8.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9.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谢嘉幸:反熵·生命意识·创造[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
    12.伦德尔·迈耶著,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1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5.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17.胡经之,王岳川:文艺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8.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9.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20.袁鼎生:审美场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2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22.腾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23.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24.徐碧辉:文艺主体创价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5.沈建军:音乐与超常规思维[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26.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8.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9.蔡仲德: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30.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32.朱立元:理解与对话[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4.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35.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38.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39.胡经之:论艺术创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0.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1.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4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3.姜耕玉:艺术辩证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4.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5.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6.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8.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49.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50.于润洋: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51.王次熠: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52.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53.李诗原:中国现代音乐:本土与西方的对话——西方现代音乐对中国大陆音乐创作的影响[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54.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5.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04年。
    56.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57.[美]加德纳著,沈致龙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58.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9.严先元: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0.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
    6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62.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64.唐卫海、刘希萍:教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6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6.张大均:教学心理学新视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67.蒋勳:美的沉思[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
    68.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69.张奎志:文化的审美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0.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71.夏之放李衍柱: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72.齐易、李秀伟等: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73.王耀华:音乐鉴赏(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74.赵晓生:通向音乐圣殿[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75.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76.余文森: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7.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8.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79.王安国:世纪的回眸[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80.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81.张伯瑜译: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82.潘智彪:审美心理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83.周显峰:教育文本理解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4.朱鹏飞:直觉生命的绵延——怕格森生命哲学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85.刘衍玲,吴明霞: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86.【美】Leigh Chiarelott著,杨明全译:情境中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87.管建华: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理历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8.叶松荣:断裂与失衡——中西视野下的西方20世纪“新音乐”创新的局限性分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89.吴跃跃: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90.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9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92.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
    93.[美]Randall Everett Allsup著,郭声健译:音乐互助学习与民族行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
    2. 叶明媚:静远淡意趣盎然[J].中国音乐,1988年第4期。
    3. 林友仁:二十世纪东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中的中国古琴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年第3期。
    4. 包永新.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的审美接受[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5. 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1994年第4期。
    6. 李有兵:“接受理论”的美学阐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7. 张密丽:音乐内容的主体性及接受的双重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8. 顾丽霞:试论柏格森与庄子关于直觉式的审美观照理论之异同[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9. 王东涛: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J].齐鲁艺苑,1996年第6期。
    10.邹建林:“潜在听众”的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1期。
    11.许燕:天人合一,音由心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2.温萍:试论“审美距离说”[J].大连大学学报,1997年第12期。
    13.黄汉华:音乐欣赏的场效应[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4.李首明:从接受美学看音乐的再创造活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5.刘承华:古琴韵味辩微[J].中国音乐,1999年第4期。
    16.吴俊忠:文学鉴赏的主体介入[J].晋阳学刊,1999年第5期。
    17.念然: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9期。
    18.黄念然,胡立新.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9期。
    19.孙志鸿: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原则及思维特点[J].齐鲁艺苑,2000年第1期。
    20.赵宋光:“扎根办学”实践的文化学与教育学意义[J].中国音乐,2000年第1期。
    21.李方元、吴祖英:论柯达伊音乐课程思想与实践[J].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
    22.钱茸:浅谈儒、道、释三哲思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J].人民音乐,2000年第3期。
    23.李志尧:音乐内容及接受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25.卢家楣:发掘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2001年第6期。
    26.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1期。
    27.苏宏斌: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兼谈文艺学的方法论变革[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8.伍香平,李华中:论柏格森的直觉体验教育哲学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9.赖瑞云:“体验”理念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体现[J].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30.叶玉洪: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第1期。
    31.段海燕: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主体角色游移[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2.李群: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3.陈婷:接受美学与作品内含的变迁[J].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2期。
    34.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J].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35.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6.蒋继华、苍中洪:审美意象的现代性阐释——接受美学视角中的审美意象[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37.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38.刘江华,金华,王世文:《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学对话思想[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9.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
    40.刘亚妹:从主体间性看后现代课程中的对话理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第3期。
    41.马敬芳:孔子、庄子接受美学思想之比较[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2.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
    43.李渝梅,李方元:解读“功能音乐教育”——读书札记:关于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之一[J].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
    44.张雅琳:中国传统琴道的精神文化底蕴[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5年第4期。
    45.管建华:后哲学文化与音乐教育文化哲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6.黄学军:从接受美学看学生欣赏音乐的主体性和创造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6期。
    47.闫铮: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J].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48.康伟: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真假辩论[J].教育科学,2005年第10期。
    49.胡洁娜,周帆:感性的对话——谈接受美学理论中的阅读活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50.张世英:道家与审美[J].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2005年第12期。
    51.李斯颖:生命美学观照下的课堂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
    52.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3.邢维凯:关注听众——现代释义学与接受美学给音乐美学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4.陈彤: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题的接受差异[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5.徐涛:我国近五年来主体间性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4期。
    56.卢家楣: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J].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
    57.郭浩:主体间性的生成与彰显:新课程的价值追求[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58.周春虎:音乐审美过程的音乐阐释形象及意义深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3卷。
    59.阮海云: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达[J].艺术百家,2007年第1期。
    60.康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之批判[J].北方论丛,2007年第2期。
    61.黄虹、蔡黎曼.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2期。
    62.王纯菲.中国传统有机整体性美育观[J].美学,2007年第3期。
    63.张业茂:音乐教育的双重属性[J].乐府新声,2007年第3期。
    64.邹建林:“期待视野”与接受美学[J].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3期。
    65.祈海文:庄子与道家美育观之建构[J].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2007年第3期。
    66.王耀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J].中国音乐教育,2007年第4期。
    67.李阿萍:中国音乐的独特思维方式[J].剧作家,2007年第4期。
    68.李有光、张正明:以心会心——中国美学接受论整合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9.薛复兴:《庄子》自然审美论[J].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2007年第5期。
    70.陈望衡:试论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J].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7年第5期。
    71.傅虹:论音乐传承中的“口传心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
    72.杨军:“预备情绪“对阅读教学的几点启示[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12期。
    73.黎琼锋:价值引领:教师的道德责任[J].教育学,2008年第1期。
    74.李清臣:从模仿到变革:教学范式的转型[J].教育学,2008年第1期
    75.景虹梅:意境的思想渊源及美学构成[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76.肖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统教育的对接[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77.母忠华,徐涛:《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主体间性探寻[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期。
    78.何涛:从《二泉映月》的多元解释谈音乐解释开放性[J].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79.张承龙、林智群:鼓乐精神与和谐社会[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2期。
    80.崔学荣: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J].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81.屠莉亚:以“主体间互动“为焦点的课堂观察与评价[J].中小学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2008年第2期。
    82.杨春时:主体间性与健全的身体美学之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
    83.龚妮丽: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84.郭小利:音乐教育中的“阴性”因素分析[J].中国音乐,2008年第3期。
    85.陈锋:课堂情境中的主体间性初论[J].教育评论,2008年第4期。
    86.沈恒:中国流行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嬗变[J].音乐探索,2008年第4期。
    87.谢梅枝:接受美学与语文教学文本诠释[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第6期。
    88.张业茂、王坤庆:论音乐教育主体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6期。
    89.王建疆:中西审美传统与当代现实吁求(专题讨论)[J].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2008年第8期。
    90.金元浦: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J].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
    91.崔学荣:斯滕伯格智力理论的内涵及对音乐教学论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中国青年科技,2008年第10期。
    92.李玉萍:从对立到对话的师生关系——后现代视野下的主体间性教育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0期。
    93.娄小明:主体间性:课堂观察的一种视角[J].辽宁教育,2008年第12期。
    94.赵丽:音乐的美感——认识中国音乐的文化内涵[J].电影评介,2008年第13期。
    95.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及其建构[J].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96.吴靓:也读《绣荷包》——浅谈南北音乐文化之品格[J].中国音乐,2009年第1期。
    97.王攀峰:中性智慧的思维旨趣与实践向度[J].文史哲,2009年第1期。
    98.王安国:1978-2008:历史的跨越——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三十年[J].人民音乐,2009年第1期。
    99.刘彦:古琴在美国的生存状态一瞥[J].音乐与表演,2009年第2版。
    100.李姝: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歌剧——《原野》[J].音乐探索,2009年第2期。
    101.羊为军:现象学视域中的声乐表演本体的解读[J].音乐探索,2009年第3期。
    102.池瑾璟:自由时空人性回归——音乐审美观念浅析[J].音乐探索,2009年第3期。
    103.王亦晴:走向世界的中国情境教育——“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104.徐文正:心灵的交响—金湘交响乐作品音乐会观后[J].中国音乐,2009年第3期。
    105.匡君、彭岁枫:“天人合一”与传统乐器中的音色观念[J].中国音乐,2009年第3期。
    106.[美]米拉·莱斯伯格(Mira Reisiberg)文,王世樵译.响尾蛇之爱:用绘本书教多元视觉文化[J].台湾:美育(第168期),(台湾国立艺术教育馆主办)2009年第3-4期。
    107.王耀华: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创作的三维特征[J].舞台艺术2009年第4期。
    108.王惠娟:论主体间性视阈中的课堂教学[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4期。
    109.代百生:现代音响隐藏下的中国文化传统[J].黄钟,2009年第4期。
    110.王兆璟、陈婷婷:教学理解何以可能——概念来源及相关意旨反思[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2009年第12期。原文出处:西北师大学报[J].2009年第5期。
    111.满新颖:冼星海的“中国气派”歌剧——对《军民进行曲》的再认识,[J].音乐研究,2009年第5期。
    112.宋文翠:论儒、道、释美学思想对唐代诗歌创作的影响[J].鲁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
    113.马达:戴维·埃利奥特与他的实践教育哲学观[J].人民音乐,2009年第5期。
    114.周成海,孙启林: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移的基本范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6期。
    115.郑宏尖:中小学世界遗产教育: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116.邱德雄,姜新生:走向主体间性教育[J].2009年7期。
    117.崔学荣:本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8期。
    118.景作人:“音乐是寻找具象与抽象间的平衡——钢琴家秦川访谈录[J].人民音乐,2009年第9期。
    119.王宏霏《张林与中国音乐节拍法研究》中的观点基础上改写,参见人民音乐,2009年第9期。
    120.班丽霞: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文化缺失[J].人民音乐,2009年第9期。
    12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9期。
    122.扈中评:教育的本体解释——评《教育解释学》[J].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123.蔡春:语文教学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10期。
    124.新华.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10期。
    125.仁盛:有趣的中国诗词[J].格言,2009年第11期。
    126.[美].狄波拉·布莱尔,孙静编译:通过跨文化音乐架起理解音乐的桥梁[J].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第11期。
    127.毕世响:对“教材”的“文本”化解释[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9年第12期。原文刊载在《江苏教育研究》,2009.7A12-17。
    128.崔学荣:从历届国际音乐教育(ISME)会议看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J].人民音乐,2009年第12期。
    129.毕世响:对“教材”的“文本”化解释[J].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9年第12期。原文刊载在《江苏教育研究》,2009.7A12-17.
    130.宋瑾:关于中国音乐学创新研究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9年第13期。
    131.张业茂:音乐价值研究的新进路——一种价值论的方法[J].学理论,2009年第20期。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2001届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 赵海:接受美学观念及其对音乐理解问题的启示[D].中央音乐学院2002届硕士论文。
    3. 王东海:主体性.主体间性.交往实践[D].湘潭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第4页。
    4. 赵海:接受美学观念及其对音乐理解问题的启示[D].中央音乐学院2002届硕士论文。
    5. 张锦智: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哲学思考[D].西安交通大学2003届硕士论文。
    6. 王春晖:主体间性理论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D].辽宁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7. 喻娟: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
    8. 曹小艳:主体间性教育论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9. 周芬芬:中国传统“和”文化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10.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11.杨金华:走向主体间性的理解——历史理解的普遍有效性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12.线颖莹:高师声乐教学中主体间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13.徐涛:《语文课程标准》与主体间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14.漆丽娜:“母语”化基础音乐教育研究及其实施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15.刘翠萍:主体间性课堂教学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16.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17.王隽: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音乐教学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8.曹小南:接受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D].苏州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19.刘蓓:接受美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20.林德胜: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管理的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21.刘连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2.史文娟:论音乐审美教育中的理解与解释[D].鲁东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
    23.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
    24.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
    25.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
    26.资利萍:感性的呼唤——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
    27.汪润丰:先秦儒家乐论的伦理美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第20页。
    28. WilenW W,Clegg A A,Jr.Effective Questions and Questioning[M].Norwood, MA:Christopher Gordon Publishers.1995 (2nd).20.
    29. Schon, D.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Jossey-Bass Publishers.P.31
    30. Gowgy, E.A. (1994) From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Paticipating Consciounsness Social Work, Vol.39, No.4
    31. Gadamer, H.-G (1999) Truth and Method. Translated by Garrett Barden et al.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p.169.
    32. Hans-Georg Gadamer.Truth and Method, Sheed and Ward Ltd,1975, p264.
    33. Hargreaves, Developing musical creativity in the social world.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1999,142, p.26。
    1. 谢嘉幸:Possible Enlightenment for Contenmporary Music Education from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引自《亚洲太平洋地区音乐教育研究》Apsmer 2009 7th 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 ISME Asia-Paciphic Regional Conference[C].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
    2. 李方元:从课程史看音乐教育的当代人文价值[A].“全国音乐教育课程培训”研讨会学术论文(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编,2009年08月北京。
    3. 张业茂:论埃利奥特的实践思维——以《Music Matters:New Philosophy of Education))为例[A].2009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 朱玉江: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哲学反思[A].2009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 梁铭越:社会意识形态与中国音乐风格的相关性[A].中国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6. 马达:福建省乡土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兼论区域性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中国(泛)珠江三角洲基础音乐教育发展论坛暨首届地市级音乐教研员联席工作会议”发言。
    7. 陈癸伶、欧远帆:传统歌谣教学应用于原住民学童族群认同之研究[A].第七届亚太音乐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