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韩国秋夕的文化变迁与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岁时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节日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除了在表象上体现出客观自然条件的变化和极强的时序性之外,在其本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故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精华的集中展示,韩国亦然,秋夕为为其代表。秋夕是原生性的韩国传统节日,与春节、寒食、端午一起被并称为“四大名节”,其根植于历史悠远的农耕文明,以庆丰荐新、追远报祖为内涵,自古以来就是最具有广泛民族认同的节日,堪称韩国最重要的节日。现在的秋夕是韩国国家法定休假日,是祭拜祖先、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集信仰、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因此,关于秋夕的研究是认识和了解韩民族文化和韩国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
     本论文以韩国秋夕节为个案,采取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整体法和比较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及官方与民间、传统与现代两对关系入手,将秋夕置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大视野中,置于朝鲜民族自身与他者的关系中,置于其自身动态的消长过程当中,通过时空结合、经纬交织的网状多维视角,对秋夕进行专题研究,力求呈现一个全景式、立体式的韩国秋夕的节日志报告。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相关研究综述梳理,介绍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等。
     第一章主要借助于历史文献,以时间为线,对秋夕的起源、发展与内涵等的演进轨迹进行纵深的历时性考察,理清其历史脉络。同时通过节日事象的介绍,展示秋夕的大致轮廓,探讨其社会功能。
     第二章从官方与民间力量对秋夕文化的互动塑造角度解析秋夕文化,将秋夕置于政治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对秋夕受制于官方与民间两大力量的作用而兴衰沉浮的文化变迁过程进行探讨,力图突破以往秋夕民俗研究中停留于民俗事象的描述层面,以求更为深入的研究。
     第三章将秋夕放于东亚空间与中国、日本、越南等其他诸国的秋夕文化进行横向的共时性对比。通过对东亚诸国秋夕起源及节日民俗事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发掘韩国秋夕所具有的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内涵,突出韩国秋夕在这空间的独特性及与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化共识。
     第四章是传统与现代视野中的秋夕。本部分主要阐述现代秋夕节日事象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分析了韩国的现代化过程对秋夕的影响,探讨秋夕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及其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韩国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保护与发展诸如秋夕的韩国传统非物质文化。
     结语部分主要对文章中所提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的梳理,强调在现代化的社会变迁和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之语境中,诸如秋夕等传统文化对传承民族文化、保持文化认同、和谐社会结构、促进国际文化理解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The festival is the product and symbol of a national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and the festive custom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cultural phenomenon. It reflects the objective changes i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xtremely strong sequential. In addition to this, in its essence, it has a strong humanistic color.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Korean festival culture,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the national cultural essenc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the original Korean traditional festival, which is one of "four famous festivals" that include Spring Festival, Han Shi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it. It is rooted in the long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it means celebrating harvest and thanking ancestors. From of old, it is deemed the most extensive ethnic festival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Korea. The mid-Autumn Festival, which serves as a Korean national statutory holiday, is an important moment to yearn our ancestor and reunite. In addition to this, it integrates the function of beliefs, social, entertainment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significant perspective to realize the Korean nationality and Society.
     This paper tak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s a case, adopt literature method, field survey method, integral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 from two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as well as official and folk,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wo pairs of relations, set it in a wide vision of the social history, in the relation of own and others,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growth and decline. Through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made a special research o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nd present a panoramic, stereoscopic ethnographic repo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asons of topic's selection, research value, 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sources.
     In the first chapter, it diachronically explores the trace of the mid-Autumn's origin, development and connotation in depth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s the outline of Chuseok and its social func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estival things.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mid-Autumn is placed in the East Asia to make transverse synchronic comparison with China, Japan, Vietnam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Culture. Through the contrast and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attire origin and folk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ast Asia, we can find the Korean mid-Autumn has distinct national and regional cultural connation, which can highlight Korean mid-Autumn's specificity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with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
     In the third chapter, we can understand the mid-Autumn cultur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fficial and folk force's shaping on it. Because the evolutio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Korean mid-Autumn festival main subject to official and folk two great power, in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political revolution, we will explore the transitional process and result of the mid-Autumn which was under Korean government's powerful intervent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we will realiz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from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vision. We will analyze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he potential problem and South Kore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culture.
     The final part is the conclusion. With the modern social changing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izing, traditional culture such a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on coming down of 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maintaining cultural identity, harmonizing social framework,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understanding.
引文
1牟元珪.韩国岁时节日的起源、特点和社会功能.见: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编.韩国学论文集第四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5年.113页.
    1黄涛.同眸传统节日的往昔辉煌.民族艺术,2008年第3期:120-124.
    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2廖冬梅.节日沉浮问:节日的定义、结构与功能.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1[韩]任东权.韩国了俗学与亚洲民俗.见:宋孟寅、郑一民、袁学骏编.中国耿村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81页.
    金富轼.三国史记.卷1.新罗本纪,见:任东权、李元植编.韩国汉籍民俗从书第5册.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年.第5-6页.
    1[韩]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第12卷.1988年.第227页.
    2方睆柱.朝鲜民俗.北京:外文出版社,1990年.第78-79页.
    3[韩]林宣佑.韩国秋夕的社会文化内涵、功能及其传承意义.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22页.
    1(唐)魏徵等.隋书.卷81.东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20页.
    2(唐)李延寿.北史.卷84·新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23页.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韩国岁时风俗辞典(秋天编).1989年.第199页.转引自:郑锡元.韩国的中秋节.文史杂志,2008年第10期:第61-62页.
    傅朗云.朝鲜民族族源神话传说新探.北方民族,1994年第2期:第88页.
    1张宏庸.茶的礼俗.台北:茶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7页.
    2[韩]林宣佑.韩国秋夕的社会文化内涵、功能及其传承意义.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23页.
    3李吟雪.韩国人的中秋.交流,2008年第2期:第63-64页.
    1[韩]郑锡元.韩国的中秋节.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第68页.
    2[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秋夕条.见: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年.40页.
    [韩]郑然鹤.韩国的民俗学(二).民俗研究,1997年第4期:30页.
    2[韩]任东权.韩国民俗游艺的特点及继承.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第4页.
    [韩]张筹根.韩国的岁时风俗与民俗游戏.大韩基督教书会.1974年.第39-40页.
    [韩]林在海.岁时风俗和祈祷丰收的民俗游艺的生产性.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
    [韩]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见: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年.40页.
    金富轼.三国史记.卷23.百济本纪·第一.多娄王六年二月.首尔:青化图书出版,1985.
    金富轼.三国史记.卷24.百济本纪·第二.古尔王九年二月.首尔:青化图书出版,1985.
    1[韩]金宅圭.日韩民俗文化比较论.九州大学出版会,2000年.第317页.
    1[英]弗雷泽.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57年.第206页.
    2[韩]金光彦.拔河的风俗及有关的民俗资料.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
    [韩]金英模.秋夕.当代韩国,1994年第3期:第88页.
    [韩]赵东一.韩国文学论纲,周彪、刘钻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1[韩]任东权.韩国民俗游艺的特点和继承.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
    向开明.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韩]任日革、李在学.韩国民俗游戏的体育学类型分类.韩国体育哲学学志,2001年第9期:第116页.
    1[韩]左慧庆.济州岛的民俗节日.见:陶立璠编.亚细亚民俗研究第2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
    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方睆柱.朝鲜民俗.北京:外文出版社,1990年.第54页.
    2刘玉学、黄义顺.世界礼俗手册(亚太地区).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28页.
    1[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第438-439页.
    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4页.
    1吕春燕,赵岩.韩国的信仰和民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0页.
    2娜仁格日勒.蒙古族祖先崇拜的固有特征及其文化蕴涵:兼与日本文化的比较.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17,祠宇.
    2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22,杂俗-
    3佚名.朝鲜史略.卷12
    4佚名.朝鲜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1李縡.四礼便览,卷二
    2郑然鹤.韩国的民俗学(二),民俗研究,1997年第4期,第31页.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2[韩]林宣佑.韩国秋夕的社会文化内涵、功能及其传承意义.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25页.
    转引自: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韩]林宣佑.韩国秋夕的社会文化内涵、功能及其传承意义.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26页.
    1[韩]金明子.韩国女性与节日.见: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33-34页.
    1[韩]任东权.韩国民俗游艺的特点和继承.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第10页.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7页.
    2[韩]金明子.韩国女性与节日.见:金宏图、李萍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29页.
    [朝]高丽史,卷61,景灵殿.
    2[朝]高丽史,卷84,刑法1.
    1[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秋夕条.见: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年.40页.
    1[朝]金迈淳.洌阳岁时记.秋夕条.见: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年.16页.
    朝鲜总督府.朝鲜の年中行事.京城大海堂印刷株式会社,1931年第1期.
    [韩]任东权.韩国民族游艺的特点及继承.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
    高宗实录.高宗32年9月9日(丙午)
    高宗实录.高宗32年11月15日(申亥)
    高宗实录.高宗32年9月29日(丙寅)
    4罗米拉·塔帕尔.早期印度的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见:里德伯斯编.时间:剑桥年度主题讲座,章邵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5历象沿革.第77—78页.见:增补文献备考·象纬考.汉城:世宗大王纪念事业会.1978--1980年.
    [韩]金明子.韩国民俗学研究论著18.岁时风俗卷.首尔:巨山,1998年.第71页.
    邵毅平,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
    ,[韩]李窗益.民俗的时间、空间和近代的时间、空间 祭仪时空间的变化.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532-549页.
    4高宗实录.33年7月24日.
    1高宗实录.33年8月21日.
    张长植.韩国国家节庆假日与传统岁时风俗之变化.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69-76页.
    2[韩]金明子·韩国民俗学研究论著18.岁时风俗卷.首尔:巨山,1998年.第76页.
    1徐萍.新农村运动和朴正熙政权的统治意识形态.见:牛林杰,刘宝全编.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2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6页.
    2[韩]金光亿.艺术与政治——20世纪80年代韩国的民族艺术运动.见: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编.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肖金成,汪阳红.土地管理新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第327页.
    尹保云.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80页.
    [韩]文智成.潮汕族谱所见宗族祭祀礼仪与韩国家祭礼仪之比较.见:黄挺编.第七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445页.
    (汉)麻劭.风俗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
    1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问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见: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16页.
    1[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2黄有福.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研究.见:李惠国编.当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72页.
    [韩]金宅圭.韩国农耕岁时的研究.玄岩社,1985年.第454页.
    1[韩]张长植.韩国国家节庆假日与传统岁时风俗之变化.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69-76页.
    1[韩]姜正源.近代在新闻与杂志上的岁时风俗.见: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编.韩国岁时风俗资料集成.2003年.第626页.
    2[韩]郑锡元.韩国的中秋节.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59-69.
    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21页.
    1[韩]张筹根.韩国的岁时风俗.首尔:萤雪出版社,1989年.第272页.
    1李红杰.韩国国民素质考察报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页.
    2[韩]郑锡元.韩国的中秋节.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59-69.
    3鲁迅.习惯与改革.见:鲁迅全集(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24页.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43-550页.
    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Oxford,Blackwell,1996,p.28.
    2陈元靓.岁时广记.卷31.中秋上.见:续修四库全书第88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999年,第388页.
    参见:容肇祖.中秋的起源和唐代的传说.民俗,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28年第32期。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2参见:孙机、杨泓.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参见: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熊飞.中秋节起源的文化思考.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
    2参见:朱红.唐代中秋新考.九州学林(2005年冬季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见: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年。
    马兴国.中日岁时节令异同辨.见:严绍璗等编.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中西进教授退官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3页.
    刘魁立.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8页.
    日本书纪(上册).日本:岩波书店,1967年.98-99页.
    2黄健美.月圆佳节瓜果“偷盗”民俗的意涵及社会功能.社会科学,2008年11期:75.
    1严绍璗等编.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中西进教授退官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0页.
    2李寅生.从汉诗看中国节日习俗对日本的影响.长江学术,2009年第4期:26页.
    1严绍璗等编.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中西进教授退官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3页.
    2坪井洋文.芋和日本人.未来社,1980年.转引自:江新兴、李环、邹薇.从中秋节看中日两国传统习俗的异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严绍璗等.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中西进教授退官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4页.
    4陈其吕.岛国情泪.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261页.
    1聂啸虎.日本的拔河运动.体育文化导刊,1991年第4期:66页.
    1赵忠才、严卫焦、满忠和等.越南-中南半岛的门户老挝-印度支那屋脊柬埔寨-东南亚文明古国.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第18页.
    1吴喜逢.中越四大节日活动内容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第34页.
    1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
    1杨景震.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风俗.西安市: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2陈江风.天人合一观念与华夏文化传统.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83页.
    3[朝]郑麟趾.高丽史.卷五十.历志
    4旧唐书.百济传.
    5周书.百济传.
    1新唐书.历志
    2三国史节要.高勾丽荣留王七年.见:李澍田编.朝鲜文献选辑朝鲜文献中的中国东北史料.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44页.
    3[朝]郑麟趾.高丽史.卷五十.历志
    1元史.卷二百八.外夷.高丽传.
    2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622页.
    1刘晓峰.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32页.
    2刘晓峰.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3-59页.
    3王勇、(日)中西进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人物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4页.
    4李廷举、(日)吉田忠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科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6页.
    1[韩]任东权.韩国民俗学与亚洲民俗.见:宋孟寅、郑一民、袁学骏编.中国耿村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81页.
    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0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313页.
    2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3页.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卷一四.
    1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3页.
    2杨鸿烈.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见:张曼涛编.日韩佛教研究.台湾: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233页.
    4黎正甫.郡县时代之安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第169页.
    1郭廷以.中越一体的历史关系.见:中越文化论集(一).台北:台湾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出版,1956年.第1页.
    1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4辑)卷1.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第1页.
    2高伟浓.走向近世的中国与“朝贡国”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88页.
    1王秀文.中日端午节的形态及文化底蕴与交流.见:王秀文编.传统与现代——日本社会文化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215页.
    1杨鸿烈.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
    2杨鸿烈.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5页.
    3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2页.
    4[朝]郑麟趾.高丽史.卷93.崔承老传.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398页.
    1潘玉.越南文化及其新视角.河内: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1994年.第48页.转引自:吴盛枝.中越月亮神话与中秋节俗比较研究.见:容本镇、秦红增编.多只眼睛看东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26页.
    2段一凡、王贤荣.从“圭”到“桂”:月中“桂”新考——“桂”文化的起源与演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39-43页.
    1王柯.东亚共同体与共同文化认知——中口韩三国学者对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11页。
    [日]井上靖,东出魁毅.梅原猛等著.日本人与日本文化,周世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81页.
    [韩]金得棍.韩国宗教史,柳雪峰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7-38页.
    1孙歌.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吴志攀,李玉.东亚的价值.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页
    1陆玉林,张立文.东亚的转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2韩东育.东亚研究的问题点与新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第66页.
    3邵毅平.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1刘德增:关于中秋节的几个谜案.齐鲁晚报,2011年9月8日.
    1韩东育.东亚研究的问题点与新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第65页.
    1孔庆东.匹马西风.北京市: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1吕春、燕赵岩.韩国的信仰和民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0-301页.
    2“囊中羞涩”:近半韩国人不爱过中秋.国际在线www.crionline.cn 2006-09-27.
    1此处所指即为“强羌水越来”——笔者按。
    2朱永新等.亚洲稻农:七位农民的生活.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16-218页.
    1朱永新等.亚洲稻农:七位农民的生活.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
    2东华.韩国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当代韩国,2003年第1期:第40页.
    1朱永新等.亚洲稻农:七位农民的生活.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2[美]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陈观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1尹豪、蔡熙龙.南朝鲜经济增长过程中城市化及人口迁移.人口学刊,1988年第5期:第34-37页.
    2李东华.韩国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当代韩国,2003年第1期:第40页.
    1李辉.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东北亚论坛,2005年3期:第54-58页.
    1吴海刚.韩国民主化:私域意识的转变.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4期:第60页.
    1朱永新等.亚洲稻农:七位农民的生活.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
    1杰夕、任东权.守护韩国民俗50年.中国文化传媒网.2011.6.7.
    1苑利.韩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与基本特征.民间文化论坛,2006第6期:第66页.
    1高寿福.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之我鉴.延边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63页.
    陈连山.文化多元化原则对传统节日研究的启发性意义.中国民俗网.2011.8.20.
    1[韩]金仁喜.从中韩两国的灶王信仰看文化的传播与变异.见:苑利主编.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七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252页.
    [1](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崔高维校点.周礼·仪礼.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朝)东国舆地胜览·首尔:东国文化社,1986·
    [4]二十五史(全十二册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全六册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55.
    [6](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7](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
    [8]黄钩等校点.全唐诗(1—8册).岳麓书社,1998.
    [9](朝)金富轼·三国史记·首尔:青化图书出版,1985·
    [10](朝)金迈淳.冽阳岁时记.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
    [11](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2]科学院古典研究所编·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北京:科学院出版社,1962·
    [13](朝)李朝实录(韩国国史编撰委员会网站)
    [14]李澍田编.朝鲜文献选辑朝鲜文献中的中国东北史料.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5](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6](朝)柳得恭.京都杂志.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
    [17](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
    [18](清)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19](朝)朴趾源·热河日记·上海:上海书店,1997.
    [20](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21]王文锦解译.礼记泽解(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1.
    [22](宋)吴自牧.梦粱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23]许午·朝鲜杂述·上海著易堂,1877·
    [24](朝)一然·三国遗事·首尔:明文堂,1987·
    [25](汉)应劭.风俗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
    [26](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7](朝)郑麟趾.高丽史.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28]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9](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
    [1]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所编.韩国学论文集第四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5.
    [2]陈江风.天人合一观念与华夏文化传统.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1996.
    [3]陈其昌.岛国情泪.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4]崔明霞、杜全忠.中华年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董虫草.艺术与游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方睆柱.朝鲜民俗.北京:外文出版社,1990.
    [7]冯贤亮.岁时节令——因说古代节俗文化.广陵书社,2004.
    [8]高伟浓.走向近世的中国与“朝贡国”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9]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11]郭廷以.中越一体的历史关系.见:中越文化论集(一).台北:台湾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出版,1956.
    [12]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14]韩养民.中秋旧事.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韩致中.新荆楚岁时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5]何兰香.中秋节.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16]黄东兰.身体·心性·权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7]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8]黄挺编.第七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19]金泽.宗教禁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0]黎正甫.郡县时代之安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21]李承梅,韩国社会与文化,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22]李红杰.韩国国民素质考察报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23]李惠国编.当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4]李廷举、(日)吉田忠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科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5]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6]廖冬梅.节日沉浮——节日的定义、结构与功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7]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8]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9]刘魁立.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0]刘晓峰.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
    [31]刘玉学、黄义顺.世界礼俗手册(亚太地区).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8.
    [32]鲁迅.习惯与改革.见:鲁迅全集(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3]吕春、燕赵岩编著.韩国的信仰和民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4]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35]宁锐淡、韵诚.中国民俗趣谈.三秦出版社,2003.
    [36]牛林杰,刘宝全编.中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2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7]潘玉.越南文化及其新视角.河内:河内文化通讯出版社,1994.
    [38]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4辑)卷1.台北:大通书局.1984.
    [39]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上海书店,1991.
    [40]邵毅平.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41]宋成有、唐重南.东亚区域意识与和平发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42]宋孟寅、郑一民、袁学骏编.中国耿村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
    [43]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44]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45]孙机、杨泓.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6]孙江.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7]陶立璠.民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48]陶立璠编.亚细亚民俗研究第2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49]田哲益.细说中秋.台北:百观出版社,1994.
    [50]汪民安.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51]王珂.东亚共同体与共同文化认知——中日韩三国学者的对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3]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4]王秀文.中日端午节的形态及文化底蕴与交流.见:王秀文编.传统与现代——日本社会文化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55]王颖.中秋节.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56]王勇、(日)中西进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人物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7]翁敏华.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58]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9]吴盛枝.中越月亮神话与中秋节俗比较研究.见:容本镇、秦红增编.多只眼睛看东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0]向开明.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1]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2]萧放.话说中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3]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
    [64]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
    [65]肖金成、汪阳红.土地管理新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制度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66]徐恩禄.韩国风俗民情研究.东方出版社,1994.
    [67]严绍璗等.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中西进教授退官纪念文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68]杨鸿烈.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9]杨景震.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风俗.西安市: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7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71]尹保云.韩国为什么成功?朴正熙政权与韩国现代化.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72]张曼涛编.日韩佛教研究.台湾: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73]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描绘与民间生活.北京:三联书店,2002.
    [75]赵忠才、严卫焦、满忠和等.越南-中南半岛的门户老挝-印度支那屋脊柬埔寨-东南亚文明古国.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
    [76]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77]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78]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79]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编.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80]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8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北京:文艺出版社,1998.
    [82]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83]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
    [84]周星.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5]朱红.唐代中秋新考.见:九州学林(2005年冬季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6]朱永新等.亚洲稻农:七位农民的生活.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87]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8](德)H·G·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张志扬等译.1991.
    [89](俄)M·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0]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1996, p.28.
    [91](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5.
    [92](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3](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94](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6](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7](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
    [98](英)弗雷泽.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57.
    [99](美)古德尔、(美)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0](韩)金贞培.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高岱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101](美)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赵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暄译.北京:中央编译社,2000.
    [10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04](英)里德伯斯编.时间:剑桥年度主题讲座.章邵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05](韩)李连泽主编.再发现韩国:文化和观光的体验.吴朱英译.韩国:大韩民国文化观光部,2002.
    [106](韩)李御宁.韩国人的心——这就是韩国,张乃丽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0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108](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09](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0](德)皮柏.节庆、体闲与文化,黄蕾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11](日)坪井洋文.芋和日本人.未来社,1980.
    [112](韩)朴荣顺.文化韩国,朴顺姬、徐红花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13](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14](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5](韩)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
    [116](韩)任东权、李元植等编.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5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
    [117](韩)任东权.韩国民俗学与亚洲民俗.见:宋孟寅、郑一民、袁学骏编.中国耿村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
    [118](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黄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9](德)约瑟夫·皮拍.闲暇:文化的基础.新星出版社,2005.
    [120](美)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陈观胜等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1](韩)赵东一.韩国文学论纲,周彪、刘钻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2]ART SPACE KOREA编.韓国的文化象征.韓国文化观光部,2002.
    [123]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韓国民俗大观4——成峙风俗·传承游戏.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出版部,1978.
    [124]金光日.韩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分析.庆熙大学民俗学研究所,1984.
    [125]金宅圭.韓国农耕歲時的研究.玄岩社,1985.
    [126]金宅圭.韩国农耕歲時的研究一农耕依礼的文化人类学的考察.岭南大学校出版部,1985
    [127]金束旭.韓国民俗学.新文社,1994.
    [130]李杜铉.韓国民俗概说.民众书馆,1974.
    [131]李瑞求.歲時记.培英社,1969.
    [132]李殷相.嘉俳(?)由来:8月名节秋夕(?).新东亚社,1932.
    [133]民族文化推进会.韓国文集丛刊第12卷.汉城:1988.
    [134]朴虎元.民俗文化散布.韓国民俗博物馆会,2002.
    [135]孙仁銖·韓国人(?)教育歲時风俗·文音社,1997·
    [137]任束權.韓国民俗学论考.汉城:集文堂,1971.
    [138]任束權·韓国歲时风俗研究·汉城:集文堂,1985·
    [139]任载海.韓国民俗与传统世界.知识产业社,1993.
    [140]张籌根·韓国民俗概说.汉城:宝成文化社,1983.
    [141]张籌根·韓国韓歲时风俗·汉城:螢雪出版社,1984·
    [142]张籌根·韓国的威時风俗.汉城:萤雪出版社,1989.
    [143]张籌根·韓国的歲時风俗与民俗游戏.大韓基督教书会.1974.
    [147]崔常寿.韩国民俗游戏研究.成文阁,1985.
    [148]崔仁学.民俗学的理解.麦粒图书出社,1995.
    [149]韓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编.韓国歲峙风俗资料集成.2003.
    [1]陈骞.节日的变动趋势.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2]陈映芳.记忆与历史.读书,2001年第8期.
    [3]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5]崔吉城.都市祝祭和民族主义.比较民俗学,2001年第21辑.
    [6]段一凡、王贤荣.从“圭”到“桂”:月中“桂”新考——“桂”文化的起源与演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7]傅朗云.朝鲜民族族源神话传说新探.北方民族,1994年第2期.
    [8]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9]黄健美.月圆佳节瓜果“偷盗”民俗的文化意涵及社会功能.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10]黄涛.回眸传统节日的往昔辉煌.民族艺术,2008年第3期.
    [11]江新兴、李环、邹薇.从中秋节看中日两国传统习俗的异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2]蒋建国.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古代书院祭祀的社会空间.现代哲学,2006年第3期.
    [13](韩)杰夕、任东权.守护韩国民俗50年.中国文化传媒网.2011.6.7.
    [14](韩)金光亿·当代韩国祖先崇拜复活的社会政治意义·民族译丛,1994年第4期·
    [15]金毅.民族节日的深层文化结构探微.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6]金毅.试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特征.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
    [17](韩)金英模·秋夕·当代韩国,1994年第3期·
    [18](韩)李窗益.民俗的时间、空间和近代的时间、空间——祭仪时空的变化.民俗学研究2000年8辑.
    [19]李达梁.符号、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读书,2001年第5期.
    [20]李东华.韩国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程.当代韩国,2003年第1期.
    [21]李峰.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2]李辉.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3期.
    [23]李寅生.从汉诗看中国节日习俗对日本的影响.长江学术,2009年第4期.(韩)林宣佑·韩国秋夕的社会文化内涵_功能及其传承意义·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4]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
    [25]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6]孟昭水.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团圆主题.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 期.
    [27]聂啸虎.日本的拔河运动.体育文化导刊,1991年第4期.
    [28]彭恒礼.民间节日中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广西壮族族群为例.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9]朴承权.关于文化传统性的理论思考——以韩国传统文化兴起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4期.
    [30]容肇祖.中秋的起源和唐代的传说.民俗,1928年第32期.
    [31]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天府新论,2008年第2期.
    [32]王红.节日民俗发展周议.民俗研究,1990年第1期.
    [33]吴海刚.韩国民主化:私域意识的转变.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4期.
    [34]萧放、吴静瑾.20年来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1983-2003).文史知识,2005年第2期.
    [35]萧放.18一19世纪中韩“岁时记”夕及岁时民俗比较.2007年第1期.
    [36]萧放.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关联研究论纲.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37]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文史知识,2002年第9期.
    [38]萧放.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39]熊飞.中秋节起源的文化思考.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
    [40]熊海英.中秋节及其节俗内涵在唐宋时期的兴起与流变.复旦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1]许娟.从传统妇女节日风俗看女性地位.沧桑,2007年第5期.
    [42](韩)玄松南.韩国传统农耕文化: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荐新祭.中国稻 米,2002年第4期.
    [43]杨琳.中秋节的起源.寻根,1997年第4期.
    [44]尹豪、蔡熙龙.南朝鲜经济增长过程中城市化及人口迁移.人口学刊,1988年第5期.
    [45]苑利.韩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与基本特征.民间文化论坛,2006第6期.
    [46]张勃.从传统到当下:试论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民俗研究,2005年第1期.
    [47]张远桃.国外的中秋节.新农村,2008年第9期.
    [48]张泽咸.唐朝的节日.文史,1993年第37辑.
    [49](韩)张长植.韩国国家节庆假日与传统岁时风俗之变化.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50](韩)郑锡元.韩国的中秋节.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
    [51](韩)郑锡元·从民俗看韩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2]朱红.唐代中秋新考.九州学林,2005年冬季号.
    [54](日)朝鲜总督府.朝鲜の年中行事.京城大海堂印刷株式会社,1931年第1期.
    [55](韩)姜正源,近代在新闻与杂志上的岁时风俗·韩国岁时风俗资料集成,国立民俗博物馆·
    [56](韩)姜正元·近代化与村祭的变化:富川门麻路祭井仪式为中心·韩国文化人类学,2002年第35辑·
    [57](韩)金光亿·对抗文化与巫术仪式——现代韩国的政治背景·韩国文化人类学,1990年第23辑·
    [58](韩)金光亿·政治话语机制和民众文化运动:家园剧的社会化·韩国文化人类学,1990年第21辑·
    [59](韩)金光彦.拔河的风俗及有关的民俗资料.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
    [60](韩)金明子.岁时民俗的机能及其变化.安东大学校民俗研究,1992年第2辑.
    [61](韩)金泰坤·韩国巫俗·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
    [62](韩)林在海.岁时风俗和祈祷丰收的民俗游艺的生产性.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
    [63](韩)林在海·农村共同体文化活性化方向的构想和实践课题·韩国民俗学,2001年第33辑·
    [64](韩)文一平·朝鲜歲畴考(10)·朝鲜通信,1930,No.1188·
    [65](韩)文一平·朝鲜歲時考(11)·朝鲜通信,1930,No.1189.
    [66](韩)任敦姬,罗兹·韩国孝文化的变种与利用·韩国文化人类学,2001年第34辑.
    [67](韩)任敦姬,任长赫·韩国无形文化财产保护与传承制·保护无形文化财产方法论研究,1996·
    [68](韩)任东权.韩国民俗游艺的特点和继承.高丽亚那,1995年第4期.
    [69](韩)任日革、李在学.韩国民俗游戏的体育学类型分类.韩国体育哲学学 志,2001年第9期.
    [70](韩)郑然鹤.韩国的民俗学(二).民俗研究,1997年第4期.
    [1]艾萍.变俗与变政——上海市政府民俗变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白杨.神圣与世俗——荆楚年俗新解:[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陈映捷.过时节:[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4]董建春.中秋探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5]黄榴丹.中国端午节与韩国端午祭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民族大学,2007.
    [6]李巍.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辽宁民间社火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2010.
    [7]凌远清.清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意义呈现:[博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7.
    [8]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达:[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9]夏继军.祭拜、教化、娱乐——唐代节日社会功能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2007.
    [10]俞炳洙.朝鲜族岁时风俗研究:延边朝鲜族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3.
    [11]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
    [12]张全晓.《全唐诗》岁时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3]赵松强.节令体育:[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06.
    [17](?).韩国歲时风俗研究.度熙大学校,1989.
    #12
    [31](?).韓国 節食风俗(?) 生活文化的 考察. 梨花女子大学校教育大学院,19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