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南地区明清会馆建筑及其室内环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会馆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经明清两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传统建筑类型。明清会馆建筑在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室内外环境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本论文的研究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会馆建筑的研究上,按照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的螺旋发展的认识规律,来对会馆建筑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认识;通过对特定地区单一类型会馆建筑的研究,由部分上升到整体,归纳总结会馆建筑的总体特征;然后再从整体到部分,深入到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微观层面。
     本文以河南地区的明清会馆建筑为例,从实地调研入手,通过对会馆建筑的实地调查和对比研究,对明清会馆建筑的构成与型制、装饰与陈设、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了(1)会馆建筑的布局、构成和演变;(2)会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构成与特点;(2)传统会馆建筑空间、环境处理方法;(3)传统建筑装饰规划方法;(4)传统建筑与家具的关系。
     同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的概念,构建了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体系,并探索使之与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相结合。(2)文物建筑本体与价值开发利用的思路,总结分析了现有利用模式的问题,探索了与相关行业相结合的价值利用方式。
     最后,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结合专业特点与相关行业优势对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1)结合家具与木制品行业提出了对文物建筑“砖、木、石”三雕的开发模式;(2)将传统会馆建筑空间、环境处理方法;传统建筑装饰规划方法;传统建筑与家具的关系研究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家具设计、现代室内设计和古建筑复原设计之中。(3)结合文物保护规划,将可持续的古建筑保护观念落实于具体的保护措施和保护工程。
Guild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n independent, mature type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uild has reached a very high level on the architectural art, decorative art and indoor environment art and so on.
     The studies of this paper follow the basic rules and methods: study on the Guild construction, from the part to the whole, then from the whole to the part; from the micro to the macro, then from the macro to the micro spiral development in the law, Guild construction is comprehensively researched and systemically understood; Based on specific areas of a single type of Guild construction, from the part to the whole, the overall characters of the Guild construction is summarized; and then from the overall to the part, going deep into the indoor environment of the Guild construction at micro level.
     Based 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Henan Guild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Guild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ll of field surveys, type and the composition, decorations and furnishings, indoor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uild construction is summarized; By contrast with the Guild construction on the various region and type and other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Henan Guild construction and its indoor environment is summarized.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sustainabl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concept is proposed, and building a sustainabl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and combining it with the planning of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 study on the Guild construction, the utilization ideas of the cultural relic construction and value is proposed, and the existing utilization patterns is summarized, and the way of value utilization that combining the related sectors is explored.
     Based on the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industry, applications studies is explored and practiced.
引文
[1]国家文物局网站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刘畅,《清代宫廷内檐装修设计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2
    [5]王贵祥,《建筑历史研究方法绉议》,《建筑史论文集》第 14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4/2001
    [6]霍维国、霍光编著:《中国室内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2003
    [7]郭广岚、宋良曦等著,《西秦会馆》,重庆:重庆出版社,1/2006
    [8]陈清义、刘宜萍编著,《聊城山陕会馆》,华夏文化出版社, 2003
    [9]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编著,《社旗山陕会馆》,文物出版社,北京, 2001
    [10]何炳 著,《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
    [11]彭泽益,《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
    [12]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3]王兴亚,《明清河南集市庙会会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何炳 著,《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
    [2]彭云鹤著,《明清漕运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P196-198
    [3]王兴亚,清代河南的商业会馆,中州学刊,6/1997,P121-124
    [4]道光《淮宁县志》卷3,疆域志·渡口,P10A-B
    [5]乾隆《商水县志》卷2,建置志·庙寺观阁,P21A
    [6]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周口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第599页
    [7]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周口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P600
    [8]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周口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P599-600
    [9]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周口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P599
    [10]彭大海:《周口庙宇“拾零”》,见《周口文史资料》第五辑,P96-107
    [11]张文彬著,《简明河南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P 234
    [12]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社旗山陕会馆勘察设计报告(内部资料),1998年
    [13]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洛阳潞泽会馆勘察设计报告(内部资料),2004年
    [14]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周口关帝庙勘察设计报告(三期)(内部资料),2007年
    [15]韩顺发著,《关帝神工:开封山陕甘会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P10-12
    [16]河南省文物局,荆紫关古建筑群四有档案(内部资料),2006年
    [17]王兴亚,《明清河南集市庙会会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P32
    [18](民国)正阳县志·实业志
    [19](民国)许昌县志·工业·陶瓷
    [20]王文楷著,《河南地理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P82
    [1]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5/1996
    [2]中国会馆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P23-24
    [3]《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业会馆碑刻选编》P29
    [4]《重建沪南钱业公所碑(光绪三十二年)》,《上海碑刻资料选辑》P398
    [5]中国会馆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P65
    [6]李景铭《闽中会馆志》
    [7]王日根,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社会科学辑刊,4/1994, P101-106
    [8]郭广岚、宋良曦等著,《西秦会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P48
    [9]《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P27-30
    [10]《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P25
    [11]《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P26-27
    [12]李允 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5;P48
    [13]洛阳古代艺术馆、陈长安编,《关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编,《安阳修定寺塔》,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P48
    [15]洛阳关林管理委员会编,《中国关林》,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P1-10
    [16]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编制,洛阳关林勘测说明书,2005
    [1]老子,《道德经》第11章(网络版)。
    [2]韩顺发著,《关帝神工:开封山陕甘会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P10-12。
    [3]陈吾著,《园林史》,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11/2003年, P159-171。
    [4]陈雨阳编著,《中国民间美术鉴赏:民间起居》,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6/2007年, P12。
    [5]霍维国、霍光编著:《中国室内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2003,P141。
    [6]荣浪著,《山西会馆》,北京:当代出版社,1/2007, P9。
    [7] 霍维国、霍光编著:《中国室内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2003,P153。
    [8]郭广岚、宋良曦等著,《西秦会馆》,重庆:重庆出版社,1/2006, P51。
    [9]潘谷西、何建中著:《《营造法式》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1/2005,P194。
    [10]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社旗山陕会馆著,《社旗山陕会馆》,北京:文物出版社,1/2000, P5-31。
    [11]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社旗山陕会馆著,《社旗山陕会馆》,北京:文物出版社,1/2000, P5-31。
    [12]霍维国、霍光编著:《中国室内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2003,P150-170。
    [13]端木赐香著,《络水溧河映王城》,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1/2007, P9。
    [14]彭春生、李淑萍编著,《盆景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4/1994, P7-24。
    [1]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1999,P5-34
    [2]张笑楠,可持续的住区水环境设计,东南大学硕士论文,南京,2004,P8-21
    [3]张笑楠,木质环境学课程讲义,南京林业大学,2005
    [4]张笑楠等,河南济源阳台宫保护设计研究——兼论古建筑的可持续保护,河南建筑学会论文集,郑州,2007
    [5]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 ,1999,P12-47
    [6]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P11-35
    [7]罗哲文主编,《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P42-77
    [8]故宫博物院倦勤斋保护工作组编,《倦勤斋保护工作阶段报告—通景画部分》,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
    [9]杨鸣,胡雪岩故居“延碧堂”(红木厅)复原设计,古建园林技术,4/2002年, P18
    [10]李晓峰、黄涛,武当山遇真宫大殿数字化与虚拟复原研究,建筑学报,12/2004年, P66
    [11]张笑楠等,古建筑室内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研究,河南建筑学会论文集,郑州,2007
    [12]张笑楠,古建筑室内环境数字化复原及其应用,家具与室内装饰,郑州,2/2007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4]罗哲文主编,《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P21
    [15]罗哲文主编,《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P46
    [16]张道一、唐家路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木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P7
    [17]张道一、唐家路主编,《中国古代建筑砖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18]张道一、唐家路主编,《中国古代建筑石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章第七条
    [20]《重庆建筑志》,重庆大学出版社,3/1997,P152
    [21]端木赐香著,《络水 河映王城》,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1/2007, P130
    [22]伊东忠太(日)原著,刘云俊、张晔翻译,《中国古建筑装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3]耿成山著,《银号会馆正乙祠》,刊于《京城古今》P45
    [24]崔桂禄著,《漫话正乙祠戏楼》,刊于《纵横》1999年第8期,P34
    [25]何玉菲,《石屏会馆》;《云南档案》2006年06期,P16
    [26]陶宏著,《浅析西秦会馆建造背景》,刊于《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P47
    [27]综合ABBS建筑论坛相关资料
    [28]夏云等,生态与可持续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29]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编著,《社旗山陕会馆》,文物出版社,北京, 2001
    [30] 吴智慧主编,《木制家具制造工艺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04,P3
    [31] 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家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2005,P41
    [32]河南省文物局,济源阳台宫四有保护档案(内部资料)
    [33]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云岗石窟勘查测绘资料
    [34]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编制,洛阳潞泽会馆保护设计,2005
    [35]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编制,洛阳关林勘测说明书,2005
    [1]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家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2005,P30-45。
    [2]赵钢、王正平,浇注型聚氨酯合成工艺,应用科技,1/2001,P31-32。
    [3]上海数造科技提供,3DSS 三维扫描仪介绍资料。
    [4]李雨红、于伸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2000。
    [5] 综合ABBS建筑论坛相关资料。
    [6]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编制,《刘少奇故居保护规划》,2007。
    [7]综合互联网络财神相关资料。
    [8]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编制,《南阳府衙财神庙设计》,2007。
    [1]何炳 著,《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刘畅,《清代宫廷内檐装修设计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2
    [5]王贵祥,《建筑历史研究方法绉议》,《建筑史论文集》第 14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4/2001
    [6]霍维国、霍光编著:《中国室内设计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2003
    [7]郭广岚、宋良曦等著,《西秦会馆》,重庆:重庆出版社,1/2006
    [8]陈清义、刘宜萍编著,《聊城山陕会馆》,华夏文化出版社, 2003
    [9]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编著,《社旗山陕会馆》,文物出版社,北京,2001
    [10]何炳 著,《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
    [11]彭泽益,《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
    [12]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3]王兴亚,《明清河南集市庙会会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4]彭云鹤著,《明清漕运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P196-198
    [15]王兴亚,清代河南的商业会馆,中州学刊,6/1997,P121-124
    [16]道光《淮宁县志》卷3,疆域志·渡口,P10A-B
    [17]乾隆《商水县志》卷2,建置志·庙寺观阁,P21A
    [18]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周口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第599页
    [19]彭大海:《周口庙宇“拾零”》,见《周口文史资料》第五辑,P96-107
    [20]张文彬著,《简明河南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P 234
    [21]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社旗山陕会馆勘察设计报告(内部资料),1998年
    [22]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洛阳潞泽会馆勘察设计报告(内部资料),2004年
    [23]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周口关帝庙勘察设计报告(三期)(内部资料),2007年
    [24]韩顺发著,《关帝神工:开封山陕甘会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P10-12
    [25]河南省文物局,荆紫关古建筑群四有档案(内部资料),2006年
    [26](民国)正阳县志·实业志
    [27](民国)许昌县志·工业·陶瓷
    [29]王文楷著,《河南地理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P82
    [30]中国会馆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P23-24
    [31]《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业会馆碑刻选编》P29
    [32]《重建沪南钱业公所碑(光绪三十二年)》,《上海碑刻资料选辑》P398
    [33]李景铭《闽中会馆志》
    [34]王日根,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社会科学辑刊,4/1994, P101-106
    [35]《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P27-30
    [36]李允 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5;P48
    [37]洛阳古代艺术馆、陈长安编,《关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3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编,《安阳修定寺塔》,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P48
    [39]洛阳关林管理委员会编,《中国关林》,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P1-10
    [40]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编制,洛阳关林勘测说明书,2005
    [41]老子,《道德经》第11章(网络版)
    [42]陈吾著,《园林史》,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11/2003年, P159-171
    [43]陈雨阳编著,《中国民间美术鉴赏:民间起居》,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6/2007年, P12
    [44]荣浪著,《山西会馆》,北京:当代出版社,1/2007, P9
    [45]潘谷西、何建中著:《《营造法式》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1/2005,P194
    [46]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社旗山陕会馆著,《社旗山陕会馆》,北京:文物出版社,1/2000
    [47]端木赐香著,《络水 河映王城》,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1/2007, P9
    [48]彭春生、李淑萍编著,《盆景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4/1994, P7-24
    [49]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1999,P5-34
    [50]张笑楠,可持续的住区水环境设计,东南大学硕士论文,南京,2004,P8-21
    [51]徐永吉,木质环境学课程讲义,南京林业大学,2005
    [52]张笑楠等,河南济源阳台宫保护设计研究——兼论古建筑的可持续保护,河南建筑学会论文集,郑州,2007
    [53]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 ,1999,P12-47
    [54]罗哲文主编,《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P42-77
    [55]故宫博物院倦勤斋保护工作组编:《倦勤斋保护工作阶段报告—通景画部分》——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
    [56]杨鸣,胡雪岩故居“延碧堂”(红木厅)复原设计,古建园林技术,4/2002年, P18
    [57]李晓峰、黄涛,武当山遇真宫大殿数字化与虚拟复原研究,建筑学报,12/2004年, P66
    [58]张笑楠等,古建筑室内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研究,河南建筑学会论文集,郑州,2007
    [59]张笑楠,古建筑室内环境数字化复原及其应用,家具与室内装饰,郑州,2/2007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61]张道一、唐家路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木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P7
    [62]张道一、唐家路主编,《中国古代建筑砖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63]张道一、唐家路主编,《中国古代建筑石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64]《重庆建筑志》,重庆大学出版社,3/1997,P152
    [65]耿成山著,《银号会馆正乙祠》,刊于《京城古今》P45
    [66]崔桂禄著,《漫话正乙祠戏楼》,刊于《纵横》1999年第8期,P34
    [67]何玉菲,《石屏会馆》;《云南档案》2006年06期,P16
    [68]陶宏著,《浅析西秦会馆建造背景》,刊于《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P47
    [69]ABBS建筑论坛相关资料
    [70]夏云等,生态与可持续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71]吴智慧主编,《木制家具制造工艺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04. P3
    [72]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家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2005,P41
    [73]河南省文物局,济源阳台宫四有保护档案(内部资料)
    [7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云岗石窟勘查测绘资料
    [75]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家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2005,P30-45
    [76]赵钢、王正平,浇注型聚氨酯合成工艺,应用科技,1/2001,P31-32
    [77]上海数造科技提供,3DSS 三维扫描仪介绍资料
    [78]李雨红、于伸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2000
    [79]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编制,《刘少奇故居保护规划》,2007
    [80]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编制,《南阳府衙财神庙设计》,2007
    [81]周若祁等,《绿色建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1999
    [82]国家文物局编:《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法规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83]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北京古建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84]华忠等,敦煌壁画虚拟复原及演变模拟模型研究,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2002年, P182
    [8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6]朱保良等,《室内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87]吕九芳等,《中国古典家具保护和修复指导原则的探讨》,《家具》2005(5)
    [88]张青萍,《室内环境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89]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90]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91]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92]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2001
    [94]单国强,《中国美术—明清至近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5]朱和平,《中国工艺美术史》,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96]伊东忠太(日)原著,刘云俊、张晔翻译,《中国古建筑装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