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以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与研究。主要的收获和认识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谱系研究。
     本文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将环渤海沿岸地区划分为六个小的地理单元,分别建立起这六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与序列。在此基础上,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划分为三大阶段五期。以陕豫晋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阶段划分为标尺,可将环渤海地区的三大阶段分别与前仰韶、仰韶、龙山三大时期相对应,五期则分别与前仰韶早期、前仰韶晚期、仰韶早期、仰韶中晚期、龙山时期相对应。从而最终实现了对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的构建。
     在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确立的基础上,从考古学文化、文化圈、文化系统三个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以考古学文化为视角。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可以解析为七组考古学文化谱系,并讨论了各时期之考古学文化格局,由此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两类文化区,即稳定文化区、非稳定文化区。
     以文化圈为视角。依据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各考古学文化典型陶器的共同性,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七个考古学文化圈,即罐圈、盂圈、釜圈、鼎圈、瓶圈、鬲圈、壶圈。
     以文化系统为视角。在七个文化圈划分的基础上,参照考古学文化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谱系关系,进一步将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划分为三大文化系统:罐—盂—壶系统、瓶—鬲系统、釜—鼎系统。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in Circum-BoHai region. Circum-BoHai reg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coastal areas around the Bohai. On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t mainly belongs to Liaoning Province, Hebei Province, Shandong Province, Beijing and Tianjin. Neolithic is late in the Paleolithic,and Early in the Xia period.It’s absolute age is BC10000 ~ BC1900 . The paper is the Circum-BoHai region between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had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mainly study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space-time framework and pedigree relations of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first. the space-time framework of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paper divide the Circum-BoHai region into six areas,namely:the plain north of Tai Mountain and Yimeng Mountain,Jiaodong peninsula,Liaodong peninsula,Liao river plain,The north area of Hai river plain,The south area of Hai river plain were selected respectively to carry out the period division and chronology studies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o as to establish the longitudinal coordinates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development of six areas.
     Then based on the transverse comparison and conformity studies,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is the equivalent of Before the yangshao period,Yangshao period,Longshan period.Finallyon the basis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studies,the space-time framework of archaeological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Circum-BoHai region.
     Chapter Two, Liao river plain.Discussed the holes are flat, yellow cliff remains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ag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Li culture, North Xin culture stage. Clear Dawenkou Culture, Longshan Culture and Shandong Peninsula in the north of the village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 and cultural circles. Yishan plains north of the Thai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remains from morning to night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ChapterThree, Jiaodong peninsula.The first time, Bai Shicun remain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phase of A and B groups of different age, there are other remains of cultural nature. Use of archaeological information has been published on the North village culture and the age of the stage. Yang cycle once again defined the culture of the stage and age. Remains of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Shandong Peninsula, according to chronological order rel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Chapter Four, Liaodong peninsula.Clear beads and after the low-lying mountains low culture low culture, not under the sam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nd then discuss its age. Again after the depression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the upper and culture in the era of the Liaodong Peninsula. In the former,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the middle mountain stages beads were adjusted. Will be represented by three remains as a partial shangpuzi culture, the first time that Hill has worked with beads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middle-level culture. Clearly a double mound sub-culture of the late Neolithic Longshan an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omb of product made at the same time some new knowledge, such as text Jiatun, Siping Hill plot Tomb culture as the upper Xiaozhushan tombs, General Hill, the old Iron Mountain sub-plot Tomb belongs to a culture of double-mound tombs. Liaodong Peninsula from the early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and later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tages.
     Chapter Five, Liao river plain. Clear Xinglongwa Culture, Hongshan culture had been distributed in the Liaohe River Plain. Music culture of the new grouping of pottery, the culture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relative age. Partial shangpuzi the first tim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ulture types, chosen not sub-type, three typ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Liaodong Peninsula, partial Baozi typ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Liaohe Plain. Fort two types of peace reiterated the age of the Longshan period remains. Thus, from morning to night Liaohe Plain of the Neolithic cultural relic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Chapter Six,The north area of Hai river plain. In turn, Donghulin Paleolithic to the Neolithic remains of early do not have excessive features, equivalent to late stage before the Yangshao partial remains of early. Completed in this area Xinglongwa culture, cultural relics Zhaobaogou the research stage and age. Summarized on the home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to discuss the stage and age. Zhenjiang also doing a culture, after the Ga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s, and even after the Gang a culture with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discussion. Hongshan Culture in the region highlighted there has been distribution. Snow reiterated a culture should be called Xiao Heyan culture, discussed its age. The first merger of two mountain culture, mountain T8②cities after the Gang of type II culture. Haihe River Plain north of this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from morning to night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tages of development.
     Chapter Seven,The south area of Hai river plain. Xu water Nanzhuang first era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discussion of induction. North blessed one stage and age of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Haihe River plain in the southern camp of Zhenjiang staging a cultural relics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years. In the former, based on the supplemented culture after the Gang one stage. Yin pointed out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West have been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of the Haihe Plain. The "afternoon party type" classified Xiaohe Yan culture, and further on the whole the Haihe Plain Xiaohe Yan staging of cultural relics. A pair of first village dummy type proposed Naruhougang two cultural areas. Haihe Plain in southern Stone Age cultures from morning to night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stages of development.
     Chapter Eight, the space-time framework.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e six regions on the basis of their sequences, according to the Bohai Sea in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nd cultural change o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Neolithic in this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age of scale. Reference to the plain north of Thailand Yishan, Shandong Peninsula, the two archaeological cultural change occurred, the Bohai Sea region can b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sequenc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Bohai Rim reg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ive.
     The second. the pedigree relations of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Chapter Nine, the pedigree relations. At first based on space-time framework, starting from seeking thepedigree relationg of remains,lots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were carried out trans-age contrast studies,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e Circum-Bohai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at least seven different culture systems.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of eachculture system interior had culture handing-on relationswith each other and belonged to the sam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pedigree. Then based on the different culture relations in natural geographical regions,there are three“Stabl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reas”and two“Unstabl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reas”.
     Based on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paper divide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of Neolithic into seven Archaeological circles:pot circle,Yu circle,Fu circle,Ding circle,Ping circle,Li circle,Hu circle.
     Finally.based 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Circum-BoHai region are divide into three cultural system:“Pot-Yu-Hu culture system”,“Ping-Li culture system”,“Fu-Ding culture system”.
引文
[1]赵济、陈传康主编:《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3~58页。苏秉琦:《瓦鬲的研究》,《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37~156页。
    [4]苏秉琦:《<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结语》,《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65~90页。
    [5]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57~189页。
    [6]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25~234页。
    [7]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76~79页。
    [8]苏秉琦:《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6~251页。
    [9]苏秉琦:《国家起源与民族文化传统(提纲)》,《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2~134页。
    
    [10]赵宾福:《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派》,《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1期,第20~25页。
    [11]张学海:《海岱考古·前言(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12]中国考古学会主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98页。
    [13]中国考古学会主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55页。
    [14]中国考古学会主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281页。
    [15]承蒙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盛立双师兄告知。
    [16]苏秉琦:《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6~251页。
    [17]许倬云、张忠培:《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序二》,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18]苏秉琦:《中国通史·远古时代》(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9]许倬云、张忠培:《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
    [20]张忠培、许倬云:《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21]许倬云、张忠培:《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22]赵宾福:《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派》,《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1期,第20~25页。
    [23]苏秉琦:《环渤海考古的新起点——世界的中国考古学》,《考古学文化论集(四)》,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2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476页。
    [25]俞伟超:《中国早期的“模制法”制陶术》,《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28~238页。
    [26]夏文化是指夏代夏氏族或部落的文化,考古学界对于夏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尚存在有不少的争议。但不论持何种意见,都不否认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文化。因此在没有更多考古学资料发现的情况下,暂将二里头文化视为夏文化,那么本文中的夏时期也就是指二里头文化存续时期,也就是“二里头文化时期”。
    [27]段天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8]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第95~96页。
    [29]苏秉琦:《环渤海考古与青州考古》,《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4~68页。
    [30]冰白:《陶器谱系研究的问题与前景》,《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第160~165页。
    [31] 1921年6~7月,安特生发掘了辽宁锦西砂锅屯遗址,可以将其视为环渤海地区考古肇始。
    [32]关于环渤海各个地区的考古工作总结性文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代表性文章有: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文物出版社编:《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
    [33]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7页。
    [34]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通讯组:《1951年春季陕西考古调查工作简报》,《科学通报》第2卷第9期,1951年,第939页。
    [3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36]黄河水库工作队陕西分队:《陕西华阴横阵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9期,第5~9页。
    [37]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第175~178页。
    [38]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
    [3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曲阜西夏侯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第57~106页。
    [40]山东省博物馆东海峪发掘小组、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6期,第378~382页。
    [41]孙波、崔圣宽:《试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原文物》2008年第3期,第23~28页。
    [42]陈星灿:《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关于最早陶器的一些问题》,《史前考古学新进展》,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89~202页。
    赵朝洪、吴小红:《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年代测定及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陶瓷学报》,2000年第4期,第228~234页。
    [43]济青公路文物工作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2期,第97~11页。
    [44]王永波、王守功:《海岱地区史前考古的新课题——试论后李文化》,《考古》1994年第3期,第247~255页。
    [4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潍坊前埠下遗址发掘报告》,《山东省高速公路考古报告集(1997)》,科学出版社,第1~108页。
    [46]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第987~996页。济青公路文物工作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2期,第97~112页。
    [4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市彭家后李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0年。
    [48]章丘县博物馆:《山东章丘县小荆山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第6期,第490~494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2期,第1~28页。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小荆山遗址第一次发掘》,《东方考古(第1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06~447页。
    [49]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济南长清区月庄遗址2003年发掘报告》,《东方考古(第2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65~456页。
    [5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龙山三村窑厂遗址调查简报》,《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第1~10页。佟佩华、魏成敏:《章丘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文物报》1994年2月20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0期,第15~28页。
    [51]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平县文化局:《山东邹平县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9年第6期,第505~523页。
    [52]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章丘县博物馆:《山东章丘县西部原始文化遗址调查》《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37~249页。刘伯勤、孙亮、宁荫棠:《山东济南市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考古》1994年第11期,第961~964页。
    [5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2期,第1~28页。栾丰实:《试论后李文化》,《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6页。张江凯:《后李早期陶器的类型学研究》,《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第35~43页。
    [5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5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报告(二六)》,《考古》2000年第8期,第70~74页。
    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一0)》,《文物》1996年第6期,第91~95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5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省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第159~191页。
    [57]济南市文物考古研究室:《山东济宁市张山遗址的发掘》,《考古》1996年第4期,第1~7页。
    [5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5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年。
    [6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汶上县东贾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6期,第481~487页。
    [61]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县苑城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9年第6期,第489~496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邹平苑城西南庄遗址勘测、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2期,第1~12页。
    [62]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第987~996页。济青公路文物工作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2期,第97~112页。
    [63]青州市博物馆:《青州市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24~140页。
    [64]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7期。烟台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65]严文明:《胶东原始文化初论》,《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
    [66]栾丰实:《北辛文化研究》,《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53页
    [67]陈冰白、刘敏哲:《<大汶口续集>中北辛文化的分期问题》,《华夏考古》2002年第3期,第31~41页,表中简称《分期问题》。
    [69]代表性论文:张江凯:《论北庄类型》,《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70]吴汝祚:《试论大汶口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第261~281页。
    [71]代表作主要有:山东省博物馆:《谈谈大汶口文化》,《文物集刊——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9~27页。高广仁:《试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399~420页。栾丰实:《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与类型》,《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6~51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7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7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潍坊前埠下遗址发掘报告》,《山东省高速公路考古报告集(1997)》,科学出版社,第1~108页。
    [7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省潍坊地区艺术馆:《潍县鲁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第313~351页。
    [7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饶县博物馆:《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1~123页。
    [7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营市博物馆:《山东广饶县傅家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9期,第36~44页。
    [77]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平县文化局:《山东邹平丁公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5期,第391~398页。
    [7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茌平尚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第465~505页。
    [79]寿光县博物馆:《寿光县古遗址调查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9~60页。
    [80]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
    [8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8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饶县博物馆:《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1~123页。栾丰实:《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与类型》,《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6~51页。魏峻:《海岱地区史前墓葬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8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8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县三里河》,文物出版社,1988年。
    [85]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8期,第378~382页。
    [8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二二)》,《考古》1995年第7期,第655~659页。
    [87]李济等:《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
    [88]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89]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栖霞杨家圈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51~206页。
    [90]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山东省长岛县砣矶岛大口遗址》,《考古》1985年第2期,第1068~1083页。
    [91]山东省博物馆:《山东蓬莱紫荆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1期,第11~15页。
    [92]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县博物馆:《山东长岛县史前遗址》,《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第114~130页。
    [93]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海阳、莱阳、莱西、黄县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3期,第269~279页。
    [94]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莱阳于家店的小发掘》,《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07~219页。
    [95]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乳山小管村发掘》,《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20~243页。
    [96]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栖霞、乳山、荣成、蓬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80~308页。
    [97]小管村中H4:9鬶应为甗,残缺甗口沿、袋足部分。
    [9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昌潍地区文物管理小组:《山东姚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五期,1981年,第1~83页。
    [99]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0]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报告(二0)》,《考古》1993年第7期,第645~649页。
    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九)》,《文物》1994年第4期,第89~95页。
    [102]驹井和爱:《关于山东黄县龙口附近贝冢》,《东方学报》1931年第1期。神尾正明:《青岛市兴亚路贝冢的先史地理》,《史前学志杂志》1942年第14卷。
    [103]严文明:《胶东考古记(代序)》,《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28页。
    [104]王锡平:《胶东半岛在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105]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6]张忠培、陈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序)》,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7]关于该遗址的发现年代主要有两种不同说法:(1)发现于1962年,烟台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2)发现于1972年,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7期。这里暂从第一种意见。
    [108] 1975年的发掘资料未发表。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7期,第577~588页。烟台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8~95页。
    [109]主要代表作有:李步青、王锡平:《胶东半岛新石器文化初论》,《考古》1988年第1期,第66~76页。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7期,第577~588页。烟台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8~95页。
    [110]栾丰实:《北辛文化研究》,《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53页。
    [111]从报告发表的陶器来看,80ⅠTG2第④层中出有釜,未见有钵形鼎,第⑤、⑥层则未发表有器物。报告并未发表80ⅠTG2第④、⑤、⑥层全部出土遗物,因此不能据此推知80ⅠTG2第④、⑤、⑥层中未见有钵形鼎。
    [112]沟内堆积实质上也是一种地层堆积。
    [113]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考古》1982年第6期,第622~629页。
    [114]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考古》1982年第6期,第622~629页。
    [11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0期,第15~28页。
    [116]这里支脚划分的形制参照严文明的意见: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考古》1982年第6期,第622~629页。
    [117]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研究课题组:《山东省蓬莱、烟台、威海、荣成市贝丘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97年第5期,第25~33页。
    [11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烟台市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8~95页。
    [119]主要有代表作有: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烟台市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8~95页;严文明:《胶东原始文化初论》,《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27~247页。
    [1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121]张江凯:《论北庄类型》,《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7~51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122]佟伟华:《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原始文化交流》,《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78~95页。
    [123]王锡平:《试论环渤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关系与文明》,《考古学文化论集(四)》,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96~103页。王锡平、王茂盛:《胶东半岛在东北亚考古学中的地位》,《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49~152页。
    [124]严文明:《胶东原始文化初论》,《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27~247页。严文明:《胶东考古记(代序)》,《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125]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县博物馆:《山东长岛县史前遗址》,《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第114~130页。
    [126]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县博物馆:《山东长岛北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5期,第385~394页。张江凯:《论北庄类型》,《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7~51页。
    [127]张江凯:《论北庄类型》,《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7~51页。文中将中、晚期遗存划分为五段,加上早期遗存实为六段。
    [128]其中有三件器物出于T7⑤a中,查简报中的地层关系介绍并未指明T7⑤分亚层,所以这里暂将三件器物都归入T7⑤中。
    [129]有一件觚形杯出于T7④b中,其余六件器物均出于T7④中,查简报中的地层关系介绍并未指明T7④分亚层,所以这里暂将七件陶器都归入T7④中。
    [130]这件器物发表于张江凯《论北庄类型》一文中。
    [131]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烟台市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8~95页。
    [132]山东省博物馆:《山东蓬莱紫荆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1期,第11~15页。
    [133]张江凯:《论北庄类型》,《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7~51页。
    [134]参见张江凯:《论北庄类型》,《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7~51页,文中图四3。
    [135]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栖霞杨家圈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51~206页。
    [136]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莱阳于家店的小发掘》,《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07~219页。
    [137] 80ⅠT22③b这一单位由于缺乏可对比的器物,无法纳入到白石村二期遗存分段的认识中,但是参照白石村二期遗存的分段认识,其当不晚于白石村二期遗存第3段,亦即不晚于北庄第4段。
    [138]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乳山小管村发掘》,《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20~243页。
    
    [13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年。
    [140]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第9~48页。
    [14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县三里河》,文物出版社,1988年。
    [14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14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报告(二五)》,《考古》1999年第7期,第80~8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报告(二0)》,《考古》1993年第7期,第645~64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145]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栖霞杨家圈遗址发掘报告》,《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51~206页。
    [14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省长岛县砣矶岛大口遗址》,《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68~1083页。
    [147]山东省博物馆:《山东蓬莱紫荆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1期,第11~15页。
    [148]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县博物馆:《山东长岛县史前遗址》,《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第114~130页。
    [149]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海阳、莱阳、莱西、黄县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3期,第269~279页。王洪明:《山东省海阳县史前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57~1067页。烟台市文管会:《山东海阳司马台遗址清理简报》,《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50~253页。
    [150]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莱阳于家店的小发掘》,《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07~219页。
    [151]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乳山小管村发掘》,《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20~243页。
    [152]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栖霞、乳山、荣成、蓬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80~308页。
    [153]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该文中的杨家圈类型与本文中的杨家圈文化内涵相同。
    [15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155]鸟居龙藏:《南满洲调查报告》,1910年。
    [156]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第28~37页。
    [157]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63~110页。
    [158]主要有: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第28~37页。朱延平:《小珠山下层文化试析》,《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86~193页。栾丰实:《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原始文化》,《海岱地区考古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75~406页。
    [159]许玉林:《后洼遗址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23页;朱延平:《小珠山下层文化试析》,《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86~193页。
    [160]王月前:《鸭绿江右岸地区新石器遗存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7~126页。
    [161]丹东市文化局文物普查队:《丹东市东沟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和试掘》,《考古》1984年第1期,第21~36页。许玉林:《后洼遗址》,《辽宁本省本溪丹东地区考古学术讨论会文集》,1985年,第106~110页。许玉林:《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第12期,第1~22页。许玉林:《后洼遗址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23页;
    [162]辽宁省博物馆:《辽宁东沟大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第4期,第300~305页。
    [16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庄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大连市北吴屯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第343~379页。
    [164]北吴屯遗址与后洼、大岗遗址则相反,纹饰中之字纹多于席纹,为何还将其归入后洼下层文化之中,容后交代。
    [16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庄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大连市北吴屯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第343~379页。
    [166]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63~110页。以下简称报告,不再另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5期,第16~25页。
    [167]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第28~37页。
    [168]报告中将压印之字纹称之为压印编织弧线纹。
    [169]朱延平:《小珠山下层文化试析》,《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86~193页。
    [17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171]许玉林:《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第12期,第1~22页。王月前:《鸭绿江右岸地区新石器遗存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7~126页。
    [172]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63~110页。
    [173]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第28~37页。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四)》,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84~95页。
    [17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5期,第16~25页。
    [17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176]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63~110页。
    [17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5期,第16~25页。
    [178]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第28~37页。
    [180]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旅顺博物馆:《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三堂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2年第2期,第107~121页。
    [181]主要代表作有:陈全家、陈国庆:《三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考古》1992年第3期,第232~235页。朱永刚:《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含条形堆纹陶器遗存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146~153页。
    [182]张翠敏:《论三堂一期文化筒形罐》,《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3辑》,辽海出版社,2008年,第195~208页。
    [183]陈全家、陈国庆:《三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考古》1992年第3期,第232~235页。
    [184]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连大潘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4年第10期,第877~894页。
    [185]高芳、华阳、霍东峰:《辽宁大连大潘家村出土遗存再认识》,《博物馆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55页。
    [18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瓦房店交流岛原始文化遗址试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2年第1期,第1~6页。
    [187]刘俊勇、王:《辽宁大连市郊区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第306~319页。
    [188]刘俊勇、王:《辽宁大连市郊区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第306~319页。
    [18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5期,第16~25页。
    [190]郭家村遗址第③、④层出现此类陶片。
    [191]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一0)》,《文物》1996年第6期,第91~95页。
    [192]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第417~444页。
    [193]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63~110页。
    [194]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大连市郭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第287~334页。
    [195]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连大潘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4年第10期,第877~894页。
    [196]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旅顺博物馆:《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三堂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2年第2期,第107~121页。
    [197]旅顺博物馆:《大连新金县乔东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2期,第122~125页。
    [198]主要代表作有:安志敏:《辽东史前遗存的文化谱系》,《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出版社,1993年,第107~118页。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99]主要代表作有:郭大顺、马莎:《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第417~444页。王青:《试论山东龙山文化郭家村类型》,《考古》1995年第1期,第50~62页。
    [200]刘伟:《小珠山上层文化的分期及相关问题》,吉林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论文,2008年。
    [201]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第417~444页。
    [202]澄田正一、秋山进午、冈村秀典:《1941年四平山积石墓的调查》,《考古学文化论集(四)》,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38~42页。
    [203]出土动物形鬹的遗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县三里河》,文物出版社,1988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
    [204]图一第4件器物可能为双耳杯,上部形态与双耳杯上部相同,下部疑似残缺。
    [205]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20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207]许玉林、许明纲、高美璇:《旅大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文化概述》,《东北考古与历史》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3~41页。
    [208]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第417~444页。
    [20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210]旅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旅顺于家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88~103页。
    [211]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1987年发掘报告》,大连出版社,2000年。
    [212]刘俊勇:《大连市旅顺口区小黑石砣子古代遗址破坏纪实》,《辽宁文物》1981年第1期。王:《小黑石砣子遗址被破坏地段清理简报》,《辽宁文物》1982年第3期,第23~27页。刘俊勇、王:《辽宁大连市郊区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第306~319页。
    [213]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旅顺博物馆、金州博物馆:《金州庙山青铜时代遗址》,《辽海文物学刊》1992年第1期,第7~24页。
    [214]旅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旅顺于家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88~103页。
    [215]代表作主要有:许明纲:《试论大连地区新时期和青铜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0~66页。
    [216]代表作主要有: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第417~444页。安志敏:《论环渤海的史前文化——兼评“区系”观点》,《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9~615页。
    [217]本文弃用青铜时代概念,具体原因参见:许永杰:《黑龙江考古界说》,《北方文物》2001年第4期,第32~36页。
    [218]朱永刚:《区位、序列、编年、系统:东北青铜文化结构体系论纲》,《湖西考古学》(韩),2009年,第100~127页。
    [219]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2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安志敏:《论环渤海的史前文化——兼评“区系”观点》,《考古》1993年第7期,第609~615页。
    [221]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2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223]代表作主要有:许明纲:《试论大连地区新时期和青铜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0~66页。
    [2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225]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2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227]安特生:《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古生物》丁种第1号第1册,地质调查所,1933年。
    [228]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东高台山第二次发掘》,《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1期,第16~29页。
    [229]宫本一夫:《辽东新石器时代陶器编年的再探讨》,《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28页。
    [230]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第19~29页。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考古文文化论集(四)》,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84~95页。
    [231]李恭笃、高美璇:《一种时代偏早的原始文化类型的发现——赴辽西走廊锦县、绥中考古调查记》,《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第2~9页。
    [232]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3]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34]朱延平:《试论东北亚南部四千年前以远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235]张少青:《康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2期,第1~5页。
    [236]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民县高台山遗址》,《考古》1982年第2期,第121~129页。
    [237]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49~466页。
    [238]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第209~222页。
    [239]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辽宁沈阳新乐遗址抢救清理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1期,第969~980页。
    [240]李晓钟:《沈阳新乐遗址1982-1988年发掘报告》,《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第7~24页。
    [241]发掘资料在整理中。
    [242]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市文物志》,沈阳出版社,1993年。目前仅在该书中发表了新乐遗址28座房址的分布示意图。
    [243]周阳生:《浅谈新乐遗址在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中的地位》,《史前研究200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3~108页。
    [244]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周阳生:《浅谈新乐遗址在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中的地位》,《史前研究(200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3~108页。
    [245]朱延平:《辽中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刍议》,《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第60~64页。
    [24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247]安特生:《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古生物》丁种第1号第1册,地质调查所,1933年。
    [248]张少青:《康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2期,第1~15页。周向永:《康平法库两县史前文化性质与内涵》,《沈阳考古文集》第2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06~220页。
    [24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辽宁彰武县考古复查纪略》,《考古》1991年第8期,第673~683页。
    [25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37~475页。
    [251]郭大顺:《红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
    [252]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3]朱延平:《试论东北亚南部四千年前以远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254]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55]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新民县偏堡沙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考古通讯》1958年第1期,第1~3页。
    [25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工作队:《沈阳肇工街和郑家洼子遗址的发掘》,《考古》1989年第10期,第885~892页。
    [257]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辽宁沈阳新乐遗址抢救清理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1期,第969~980页。
    [258]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高台山第二次发掘》,《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创刊号,第16~29页。
    [259]曲瑞琦:《沈阳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1981年,第43~46页。
    [260]主要代表作有: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1]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年。
    [262]吉平:《2006年扎鲁特旗宝力皋吐墓地的发掘》,《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第15~19页。塔拉、吉平:《内蒙古南宝力皋吐墓地及遗址又获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8年12月19日第5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尔沁博物馆、扎鲁特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考古》2008年第7期,第20~31页。
    [263]塔拉、张亚强:《内蒙古昆都岭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8年11月28日第2版。
    [264]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37~475页。
    [26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辽宁彰武县考古复查纪略》,《考古》1991年第8期,第673~683页。
    [266]唐淼、段天璟:《夏时期下辽河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刍议——以高台山为中心》,《边疆考古研究(七)》,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79~91页。
    [267]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37~475页。
    [268]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69]朱永刚:《区位、序列、编年、系统:东北青铜文化结构体系论纲》,《湖西考古学》(韩),2009年,第100~127页。
    [270]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37~475页。
    [271]朱凤瀚:《吉林省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9年第3期,第209~222页。
    [27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述要》,《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78~84页。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5年第11期,第19~29页。
    [273]朱永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119~124页。
    [274]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37~475页。
    [275]主要代表作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50年回顾》,《文物春秋》1999年第5期,第15~34页。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考古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考古》2004年第2期,第7~17页。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考古四十年资料汇编(1956-1996)》,1996年。
    [276] a郁金城、李超荣等:《北京转年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现》,《北京文博》1998年第3期; b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人类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137~146页。c郁金城:《从北京转年遗址的发现看我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37~43页。
    [277]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人类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137~146页。
    [278]谢飞:《从环渤海地域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进程看新石器文化的诞生》,《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9~58页。郁金城:《从北京转年遗址的发现看我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37~43页。
    [279]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一0)》,《文物》1996年第6期,第91~95页。郁金城:《从北京转年遗址的发现看我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37~43页。
    [280]周国兴、尤玉柱:《北京东胡林村的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1972年第6期,第12~15页。
    [281]赵朝洪、郁金城、王涛:《北京东胡林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获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9日第1版;东胡林考古队:《北京新石器早期考古的重要突破》,《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7日第1版;东胡林考古队:《北京东胡林人遗址的新发现》,《北京文博》2004年第1期,第46~48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东胡林人及其遗址》,《北京文物与考古》第六辑,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3~9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考古》2006年第7期,第3~8页。
    [282]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考古》2006年第7期,第3~8页。
    [28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考古》2006年第7期,第3~8页。赵朝洪、郁金城、王涛:《北京东胡林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获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3年5月9日第1版;
    [284]郁金城:《从北京转年遗址的发现看我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37~43页。
    [285]陈星灿:《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关于最早陶器的一些问题》,《史前考古学研究新进展》,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89~202页。
    [286]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考古》2006年第7期,第3~8页。
    [28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迁西东寨遗址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第128~141页。
    [288]持此观点的文章主要有:张忠培:《河北考古学的研究与展望》,《文物春秋》1991年第2期,第1~9页;王月前:《新石器早期遗存的若干问题》,《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第1~6页;张志强:《西寨遗址陶器及相关文化遗存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8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西县文物管理所:《迁西西寨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第144~177页。
    [290]李珺、翟良富:《1990年迁西县史前遗址调查》,《文物春秋》2004年第4期,第17~20页。
    [29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上宅考古队:《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8期,第1~8页。
    [292]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坊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第404~414页。
    [29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迁安县古遗址调查》,《文物春秋》1991年第3期,第1~13页。
    [294]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河北唐山地区史前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8期,第684~692页。
    [295]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河北唐山地区史前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8期,第684~692页。从文中发表的纹饰图来看,部分“短竖线”纹饰可归为交叉纹。
    [296]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这里的网格纹可能指短线交叉纹。
    [297]承德县文物局文物科、滦平县文物管理所:《河北滦平县石佛梁遗址调查》,《文物春秋》2004年第4期,第21~31页。
    [298]朱延平:《辽中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刍议》,《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第60~61页。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9~14页。
    [299]朱永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119~124页。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陈国庆:《兴隆洼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探讨》,《边疆考古研究(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22页。
    [300]张治强:《西寨遗址陶器及相关文化遗存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301]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这里的网格纹可能指短线交叉纹。
    [30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西县文物管理所:《迁西西寨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第144~177页。
    [303]刘国祥:《论滦平后台子下层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13~130页。
    [304]张治强:《西寨遗址陶器及相关文化遗存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张志强将西寨出土遗存分为三期,其中第一、二期与报告第一期,第三期与报告第二期相对应,为行文方便、简明,这里采用报告分期统一来表述。
    [305]朱永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119~124页。张治强:《西寨遗址陶器及相关文化遗存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持相反观点的刘国祥则同意采用“西寨文化”的命名,并指出为发掘者所提出,其实发掘者在报告中将西寨遗址分为第一期西寨文化遗存、第二期西寨文化遗存,而且亦并未在文中正式提出“西寨文化”的命名,因此笔者以为这里的“西寨文化”含义并非是指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同时如果诚如刘国祥所言这两期遗存为“西寨文化”的两个发展阶段的话,也应该称之为“西寨文化第一期遗存、西寨文化第二期遗存”,而非象发掘者所称“第一期西寨文化遗存、第二期西寨文化遗存”。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5~86页。
    [306]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9~14页。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会议论文集(1991)》,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12页。
    [307]董新林:《赵宝沟文化研究》,《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72~185页。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08]陈国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与周邻地区考古文化的互动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0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迁安安新庄新石器遗址调查和试掘》,《考古学集刊(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96~110页。
    [310]承德地区文物保管所、滦平县博物馆:《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4年第3期,第53~74页。
    [311]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第209~222页。
    [312]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3]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14]朱延平:《试论东北亚南部四千年前以远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315]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上宅考古队:《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8期,第1~8页。
    [316]代表性文章有: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第37~52页。段宏振:《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北方文物》1995年第1期,第17~22页。
    [317]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第37~52页。
    [318]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北捻头考古队:《北京平谷北捻头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发掘》,《文物》1989年第8期,第9~16页。
    [31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坊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第404~414页。
    [320]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321]主要有: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22]主要代表作有: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上宅考古队:《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8期,第1~8页。
    [323]陈国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与周邻地区考古文化的互动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24]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上宅考古队:《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8期,第1~8页。
    [32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第99页图6、5、3。
    [3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327]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先秦流域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本节中未注明出处的皆出于此书,不再另注。
    [328]于孝东:《镇江营遗址一、二期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的讨论》,《边疆考古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17页。这篇文章节选自2001年于孝东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部分章节。
    [329]陈光:《试论后冈一期文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317页。
    [330]镇江营新石器时代第一期遗存仅发现一块彩陶碎片,其可能是来自于太行山以西考古学文化的传播,因此不能据此将彩陶作为该考古学文化的主要特征。
    [331]陈雍:《考古的天津》,《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58~570页。
    [332]廊坊市文物管理处、三河县文物管理所:《河北三河县刘白塔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考古》1998年第2期,第673~677页。廊坊市文物管理处:《河北三河县刘白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试掘》,《文物春秋》2004年第2期,第38~49页。
     [333]于孝东:《镇江营遗址一、二期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的讨论》,《边疆考古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17页。
    [334]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考古》1982年第6期。
    [335]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九)》,《文物》1994年第4期,第89~95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先秦流域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本节中未注明出处的皆出于此书,
    [336]尹达:《中国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79年,第27页。
    [337]杨建芳:《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第49~80页。
    [338]张忠培:《原始农业考古的几个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第页。
    [339]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261~280页。
    
    [340]陈光:《试论后冈一期文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317页。
    [34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年。
    [342]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261~280页。
    [343]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1月,第21页。
    [344]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第37~52页。
    [345]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河北唐山地区史前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8期,第684~692页。
    [346]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天津蓟县围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3年第10期,第877~893页。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47]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22~165页。
    [348]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22~24页。
    [349]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房山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3年第3期,第115~121页。
    [350]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先秦流域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这里主要指新石器时代第三期遗存。
    [351]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1993年第4期,第311~323页。
    [352]韩嘉谷:《“用边角料做时装”——温习苏秉琦先生对天津考古的一项教导》,《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353]韩建业:《论雪山一期文化》,《华夏考古》2003年第3期,第46~54页。
    [354]王策、王清林:《雪山一期文化研究》,《北京文博》2004年第2期,第56~67页。
    [355]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56]文启明:《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认识》,《考古学集刊(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1~292页。
    [357]滹沱河考古队:《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93年第4期,第300~310页。
    [35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定南杨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359]段宏振:《河北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考古》2001年第2期,第1~12页。
    [36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附录一)》,文物出版社,2007年。
    [361]张忠培:《河北考古学研究与展望——1990年11月28日在河北省文物普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42~154页。
    [362]张琨:《京津唐地区的夏商时期遗存》,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363]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第17~36页。
    [364]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河北唐山地区史前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8期,第684~692页。
    [365]张文瑞:《冀东地区龙山及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36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滦南县东庄店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9期,第775~778页。
    [367]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1993年第4期,第311~323页。
    [368]韩嘉谷:《“用边角料做时装”——温习苏秉琦先生对天津考古的一项教导》,《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369]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宝坻县文化馆:《天津宝坻县牛道口遗址调查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第577~586页。
    [370]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24~25页。
    [37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先秦流域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这里主要指新石器时代第四期遗存。
    [37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24~25页。
    [373]张家口考古队:《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考古》1981年第2期,第97~105页。
    [374]张忠培:《河北考古学研究与展望——1990年11月28日在河北省文物普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42~154页。
    [375]韩嘉谷:《土方历史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338~352页。该文中图一—11、14、15。陈小三:《晋陕高原含双鋬手鬲遗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76]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先秦流域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77]段天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78]段天璟:《从塔照遗址看夏时期的燕山南部地区——夏时期燕山以南地区文化结构的形成》,《边疆考古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1页。
    [379]张忠培、孔哲生、张文军、陈雍:《夏家店下层文化研究》,《中国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87~195页。纪烈敏:《青铜文化的类型谱系及其演变》,《边疆考古研究(一)》,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3~122页。
    [380]韩嘉谷:《土方历史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考古文集(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338~352页。
    [38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忻州游邀考古》,科学出版社,2004年。
    [382]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试掘简报》,《天津考古四十年资料汇编(1956~199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辑部,1996年,第50~59页。
    [383]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第961~970页。
    [384]李珺:《徐水南庄头遗址又有重要考古发现》,《中国文物报》1998年2月11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97年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第361~385页。
    [385]张忠培:《河北考古学研究与展望——1990年11月28日在河北文物普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文物春秋》1991年第2期,第1~36页。金家广、徐浩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南庄头的发现与思考》,《文物春秋》1994年第1期,第34~39页。徐浩生、金家广:《突破万年的南庄头新石器早期遗址》,《文物春秋》1991年第2期,第93页。
    [38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二0)》,《考古》1993年第7期,第645~页。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九)》,《文物》1994年第4期,第89~95页。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第961~970页。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97年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第361~385页。
    [387]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第421~454页。
    [388]段宏振:《容城上坡遗址的发掘》,《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附录一)》,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305~340页。
    [389]安志敏:《略论华北早期新石器文化》,《考古》1984年第10期,第936~944页。
    [39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文物出版社,2007年。
    [391]段宏振、张渭莲:《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地区史前文化的格局》,《文物》2006年第9期,第52~61页。
    [392]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廊坊北旺遗址发掘报告》,《文物春秋》2010年第1期,第17~29页。
    [393]报告中发表一件H62:2直腹盆,但是检索北福地灰坑登记表,以及正文中关于第一期单位的介绍,均未发现此单位,这里暂不予讨论。
    [39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容城县文物保管所:《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7期,第1~7页。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附录一)》,文物出版社,2007年。
    [39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303~338页。
    [396]“馒头形支脚”的称谓来源于严文明《中国古代陶支脚》一文。
    [397]严文明:《中国古代陶支脚》,《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39~350页。
    [39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文物出版社,2007年。
    [39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定南杨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40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文物出版社,2007年。
    [401]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第421~454页。
    [402]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安新县文化局、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安新县梁庄、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6期,第481~488页。
    
    [403]文启明:《略谈河北仰韶文化南阳庄类型》,《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第47~52页。
    [404]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261~279页。
    [405]这里沿部特征的描述均采用于孝东文中的表述,
    [406]于孝东:《镇江营遗址一、二期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的讨论》,《边疆考古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17页。
    [407]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第421~454页。采用该文中的称谓。
    [408]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第421~454页。
    [409]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261~280页。下同不另注。
    [410]陈光:《试论后冈一期文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317页。下同不另注。
    [4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第63~76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1安阳后冈发掘简报简报》,《考古》1972年第3期,第14~25页。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2年春安阳后冈发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5期,第8~1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后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82年第6期,第565~583页。
    [4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永年县石北口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一)》,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46~105页。
    [413]于孝东:《试论镇江营文化》,《文物春秋》2007年第4期,第3~9页。
    [414]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15]陈光:《试论后冈一期文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9~317页。
    [416]测年标本均采自于河南安阳后冈、长葛石固遗址,故未列出。
    [417]赵印堂、杨剑豪:《曲阳县附近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考古通讯》1955年第1期,第45~46页。董增凯、孟昭林:《河北曲阳县发现彩陶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期,第119~121页。孔哲生、张文军、陈雍:《河北境内仰韶时期遗存初探》,《史前研究》1986年第3、4期,第7~15页。摘自《河北省出土文物选集》。
    [41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定南杨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419]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22~165页。
    [420]赵印堂、杨剑豪:《曲阳县附近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考古通讯》1955年第1期,第45~46页。陈冰白《略论“大司空类型”》,《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72~84页。
    [42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容城县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考古学集刊(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1~78页。
    [422]文启明:《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认识》,《考古学集刊(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1~292页。
    [423]滹沱河考古队:《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93年第4期,第300~310页。
    [42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定南杨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425]段宏振:《河北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考古》2001年第2期,第1~12页。
    [42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附录一)》,文物出版社,2007年。
    [427]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先秦流域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428]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第22~24页。
    [429]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房山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3年第3期,第115~121页。
    [430]陈冰白《略论“大司空类型”》,《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72~84页。
    [431]张忠培:《河北考古学研究与展望——1990年11月28日在河北文物普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文物春秋》1991年第2期,第1~36页。许永杰:《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32]韩嘉谷:《“用边角料做时装”——温习苏秉琦先生对天津考古的一项教导》,《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韩建业:《论雪山一期文化》,《华夏考古》2003年第3期,第46~54页。王策、王清林:《雪山一期文化研究》,《北京文博》2004年第2期,第56~67页。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3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燕园遗存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先秦)》2002年增刊,第9~12页。
    [43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沧州地区文物管理所:《河北省任丘市哑叭庄遗址发掘报告》,《文物春秋》1992增刊,第178~219页。
    [43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沧州地区文物管理所:《河北省任丘市哑叭庄遗址发掘报告》,《文物春秋》1992增刊,第178~219页。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436]王青:《试论任丘哑叭庄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中原文物》1995年第4期,第75~86页。
    [437]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4年。
    [438]王青:《试论任丘哑叭庄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中原文物》1995年第4期,第75~86页。
    [439]段宏振:《试论华北平原龙山时代文化》,《河北省文物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370~388页。
    [440]彭菊茹、高天麟:《河北任丘哑叭庄龙山文化遗存在认识》,《探故求源:考古杂志社成立十周年纪念学术文集》,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44页。
    [441]国家文物局领队培训班:《兖州西吴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
    [44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先秦流域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447]张忠培:《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华夏考古》1997年第1期,第30~48页。
    [4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县三里河》,文物出版社,1988年。
    [449]严文明:《山东史前考古的新收获——评《胶县三里河》》,《考古》1990年第7期,第669~672页。
    [450]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中国考古学的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60~321页。
    [451]许永杰:《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52]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22~165页。该文中指出仰韶时代为BC4900~BC2500年。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中国考古学的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60~321页。该文中指出仰韶时代约在公元前第5千纪前期后段至公元前第3千纪前期后段。本文认为仰韶时代大致处于BC5000~BC2500年。
    [453]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22~165页。该文中指出“半坡类型”为BC4900~BC4000年。赵宾福:《半坡文化研究》,《华夏考古》1992年第2期,第34~55页。该文中将半坡文化绝对年代定为BC4900~BC4000年。本文依据上述学者意见将仰韶早期的年代调整为BC5000~BC4000年
    [454]赵宾福:《半坡文化研究》,《华夏考古》1992年第2期,第34~55页。半坡文化终于BC4000年。许永杰:《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仰韶晚期开始于BC3500年。余西云:《西阴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将西阴文化定于BC4000~BC3000年之间。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22~165页。该文中指出“庙底沟类型”为BC4000~BC3500。本文综合上述意见将仰韶中期推定在BC4000~BC3500年
    [455]许永杰:《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该文中指出仰韶晚期年代为BC3500~BC2500年。本文同意这一认识。
    [456]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4~34页。
    [457]陈星灿:《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关于最早陶器的一些问题》,《史前考古学的新进展》,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89~202页。
    [458]栾丰实:《仰韶时代东方与中原的关系》,《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459]张忠培:《当代考古学答问》,《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460]张忠培:《中国北方考古文集(编后记)》,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63~266页。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461]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25~234页。
    [462]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25~234页。
    [463]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序列与分期》,《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知识出版社,第165~173页。
    [464]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9~14页。
    [465]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序列与分期》,《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知识出版社,第165~173页。
    [46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
    [467]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261~280页。
    [468]少数学者持小河沿文化是赵宝沟文化的继承者。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69]朱永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119~124页。
    [470]郑钧夫:《石棚山墓地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7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
    [47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37~475页。
    [473]许玉林:《后洼遗址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23页。
    [474]王月前:《鸭绿江右岸地区新石器遗存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7~126页。
    [47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溪市博物馆:《马城子——太子河上游洞穴遗存》,文物出版社,1994年。
    [476]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63~110页。
     [477]朱永刚:《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含条形堆纹陶器遗存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146~153页。
     [478]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261~280页。
    [479]严文明:《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10~121页。
    [480]巩启明:《试论仰韶文化》,《史前研究》1983年第1期,第114~130页。
    [481]周春茂、阎毓民:《零口文化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文博》1997年第5期,第30~33页。
    [482]田建文、薛新民、宋建忠:《晋南地区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的新认识》,《文物季刊》1992年第2期,第35~44页。
    [483]戴向民:《试论庙底沟文化的起源》,《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18~26页。
    [484]许永杰:《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85]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4~34页。
    [486]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永年县台口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12期,第635~640页。
    [487]镇江营遗址:镇江营一期文化釜、钵占陶器总数的91.47%。北福地遗址:镇江一期文化釜、钵占陶器总数的82.3%。
    [488]张忠培:《原始农业考古的几个问题》,《中国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7~230页。
    [489]南杨庄遗址出土的遗存难以进行统计,以下引用的数字来源于后冈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后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82年第6期,第565~583页。
    [490]于孝东:《试论镇江营文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49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303~338页。
    [492]陈星灿:《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关于最早陶器的一些问题》,《史前考古学的新进展》,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89~202页。
    
    [493]“馒头形支脚”的称谓来源于严文明《中国古代陶支脚》一文。
    [494]严文明:《中国古代陶支脚》,《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39~350页。
    [49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第303~338页。
    [497]余西云:《西阴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498]张忠培:《中国史前时期的彩陶艺术》,《中国考古学的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93~95页。
    [499]栾丰实:《海岱地区彩陶艺术初探》,《海岱地区考古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6~180页。
    [500]张忠培:《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华夏考古》1997年第1期,第30~48页。
    [507]陈小三:《晋陕高原含双鋬手鬲遗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参见其对雪山H66中出土陶鬲分组。
    [508]张森水:《环渤海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回顾》,《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4~49页。
    甘才超:《环渤海地区旧石器考古及相关问题探讨》,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09]郭大顺:《三大区交汇与中国文明起源》,《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96~107页。
    [510]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第28~42页。林沄:《我的学术道路》,《林云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13页。
    [511]严文明:《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提要)》,《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512]郭大顺:《文化交汇与早起国家》,北京大学“迎接21世纪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93年。
    [513]郭大顺:《三大区交汇与中国文明起源》,《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96~107页。
    [515]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51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文物出版社,2007年。
    [1]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苏秉琦.中国通史·远古时代(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书店.1999.
    [5]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7]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8]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0]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1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大汶口遗址第二、三次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14]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邹县野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县三里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6]李济等.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
    [17]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18]鸟居龙藏.南满洲调查报告[M].1910.
    [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1987年发掘报告[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0.
    [21]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2]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23]郭大顺.红山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4]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先秦流域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25]尹达.中国新石器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
    [2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定南杨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7]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忻州游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9]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0]国家文物局领队培训班.兖州西吴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3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溪市博物馆.马城子——太子河上游洞穴遗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1]赵宾福.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派[J].中国历史文物,2010(1):20-25.
    [2]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通讯组.1951年春季陕西考古调查工作简报.科学通报[J].1951(9):939.
    [3]黄河水库工作队陕西分队.陕西华阴横阵发掘简报[J].考古1960(9):5-9.
    [4]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1(4):175-178.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曲阜西夏侯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64(2):57-106.
    [6]孙波、崔圣宽.试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J].中原文物2008(3):23-28.
    [7]赵朝洪、吴小红.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年代测定及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J].陶瓷学报.2000(4):228-234.
    [8]王永波、王守功.海岱地区史前考古的新课题——试论后李文化[J].考古1994(3):247-255.
    [9]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1992(11):987-996.
    [10]济青公路文物工作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J].考古.1994(2):97-112.
    [11]章丘县博物馆.山东章丘县小荆山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199(46):490-494.
    [1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龙山三村窑厂遗址调查简报[J].华夏考古1993(1):1-10.
    [1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J].考古2000(10):15-28.
    [14]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平县文化局.山东邹平县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1989(6):505~523.
    [15]刘伯勤、孙亮、宁荫棠.山东济南市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J].考古1994(11):961~964.
    [1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6(2):1~28.
    [17]张江凯.后李早期陶器的类型学研究[J].中原文物1998(4):35-43.
    [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省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4(2):159-191.
    [19]济南市文物考古研究室.山东济宁市张山遗址的发掘[J].考古1996(4):1-7.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汶上县东贾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3(6):481-487.
    [21]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县苑城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89(6):489-496.
    [2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邹平苑城西南庄遗址勘测、试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2(2):1-12.
    [23]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2(7).7-34.
    [24]陈冰白、刘敏哲.<大汶口续集>中北辛文化的分期问题[J].华夏考古2002(3):31-41.
    [25]吴汝祚.试论大汶口文化的类型与分期[J].考古学报1982(3):261-281.
    [26]高广仁.试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J].考古学报1978(4):399-420.
    [2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省潍坊地区艺术馆.潍县鲁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5(3):313-351.
    [28]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平县文化局.山东邹平丁公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9(5):391-398.
    [2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茌平尚庄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5(4):465-505.
    [30]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J].考古1976(8):378-382.
    [31]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山东省长岛县砣矶岛大口遗址[J].考古1985(2):1068-1083.
    [32]山东省博物馆.山东蓬莱紫荆山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73(1):11-15.
    [33]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县博物馆.山东长岛县史前遗址[J].史前研究1983(1):114-130.
    [34]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海阳、莱阳、莱西、黄县原始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83(3):269-279.
    [35]驹井和爱.关于山东黄县龙口附近贝冢[J].东方学报1931(1).
    [36]神尾正明.青岛市兴亚路贝冢的先史地理[J].史前学志杂志.1942(14).
    [37]李步青、王锡平.胶东半岛新石器文化初论[J].考古1988(1):66-76.
    [38]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J].考古1982(6):622-629.
    [3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J].考古2000(10):15-28.
    [40]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研究课题组.山东省蓬莱、烟台、威海、荣成市贝丘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1997(5):25-33.
    [41]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县博物馆.山东长岛北庄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7(5):385-394.
    [42]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J].考古学报1965(2):9-48.
    [43]王洪明.山东省海阳县史前遗址调查[J].考古1985(12):1057-1067.
    [44]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J].考古与文物1995(5):28-37.
    [45]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J].考古学报1981(1):63-110.
    [46]丹东市文化局文物普查队.丹东市东沟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和试掘[J].考古1984(1):21-36.
    [47]辽宁省博物馆.辽宁东沟大岗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86(4):300-305.
    [48]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庄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大连市北吴屯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94(3):343-379.
    [4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9(5):16-25.
    [50]许玉林.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J].文物1989(12):1-22.
    [51]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旅顺博物馆.辽宁省瓦房店市长兴岛三堂村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92(2):107-121.
    [52]陈全家、陈国庆.三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J].考古1992(3):232-235.
    [53]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大连大潘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94(10):877-894.
    [54]高芳、华阳、霍东峰.辽宁大连大潘家村出土遗存再认识[J].博物馆研究2009(2):51-55.
    [5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瓦房店交流岛原始文化遗址试掘简报[J].辽海文物学刊1992(1):1-6.
    [56]刘俊勇、王.辽宁大连市郊区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94(1):306-319.
    [57]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J].考古学报1985(4):417-444.
    [58]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大连市郭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4(3):287-334.
    [59]旅顺博物馆.大连新金县乔东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3(2):122-125.
    [60]王青.试论山东龙山文化郭家村类型[J].考古1995(1):50-62.
    [61]刘俊勇.大连市旅顺口区小黑石砣子古代遗址破坏纪实[J].辽宁文物1981(1).
    [62]王.小黑石砣子遗址被破坏地段清理简报[J].辽宁文物1982(3):23-27.
    [63]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旅顺博物馆、金州博物馆.金州庙山青铜时代遗址[J].辽海文物学刊1992(1):7-24.
    [64]安志敏.论环渤海的史前文化——兼评“区系”观点[J].考古1993(7):609-615.
    [65]许永杰.黑龙江考古界说[J].北方文物2001(4):32-36.
    [66]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东高台山第二次发掘[J].辽海文物学刊1986(1):16-29.
    [67]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J].北方文物.1989(2):19-29.
    [68]李恭笃、高美璇.一种时代偏早的原始文化类型的发现——赴辽西走廊锦县、绥中考古调查记[J].北方文物1986(3):2-9.
    [69]张少青.康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辽海文物学刊1988(2):1-5.
    [70]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民县高台山遗址[J].考古198(22):121-129.
    [71]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8(4):449-466.
    [72]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5(2):209-222.
    [73]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辽宁沈阳新乐遗址抢救清理发掘简报[J].考古1990(11):969-980.
    [74]李晓钟.沈阳新乐遗址1982-1988年发掘报告[J].辽海文物学刊1990(1):7-24.
    [75]朱延平.辽中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刍议[J].辽海文物学刊1990(1):60-64.
    [76]张少青.康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辽海文物学刊1988(2):1-15.
    [7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辽宁彰武县考古复查纪略[J].考古1991(8):673-683.
    [78]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J].考古学报1992(4):437-475.
    [79]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新民县偏堡沙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J].考古通讯1958(1):1-3.
    [8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工作队.沈阳肇工街和郑家洼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1989(10):885-892.
    [81]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辽宁沈阳新乐遗址抢救清理发掘简报[J].考古1990(11):969-980.
    [82]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高台山第二次发掘[J].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1):16-29.
    [8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尔沁博物馆、扎鲁特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J].考古2008(7):20-31.
    [84]吉平.2006年扎鲁特旗宝力皋吐墓地的发掘[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1):15-19.
    [85]朱凤瀚.吉林省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考古1979(3):209-222.
    [8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5(11):19-29.
    [8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50年回顾[J].文物春秋1999(5):15-34.
    [88]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考古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考古2004(2):7-17.
    [89]郁金城、李超荣等.北京转年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现[J].北京文博.1998(3).
    [90]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J].人类学学报1998(2):137-146.
    [91]周国兴、尤玉柱.北京东胡林村的新石器时代墓葬[J].考古1972(6):12-15.
    [92]东胡林考古队.北京东胡林人遗址的新发现[J].北京文博2004(1):46-48.
    [93]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J].考古2006(7):3-8.
    [9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迁西东寨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128-141.
    [95]张忠培.河北考古学的研究与展望[J].文物春秋1991(2):1-9.
    [96]王月前.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早期遗存的若干问题[J].文物春秋2002(4):1-6.
    [9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西县文物管理所.迁西西寨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J].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144-177.
    [98]李珺、翟良富.1990年迁西县史前遗址调查[J].文物春秋2004(4):17-20.
    [9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坊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J].考古1983(5):404-414.
    [10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迁安县古遗址调查[J].文物春秋1991(3):1-13.
    [101]承德县文物局文物科、滦平县文物管理所.河北滦平县石佛梁遗址调查[J].文物春秋2004(4):21-31.
    [102]朱延平.辽中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刍议[J].辽海文物学刊1990(1):60-61.
    [103]承德地区文物保管所、滦平县博物馆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4(3):53-74.
    [104]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5(2):209-222.
    [105]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上宅考古队.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9(8):1-8.
    [106]段宏振.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J].北方文物1995(1):17-22.
    [107]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J].文物1994(5):37-52.
    [108]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北捻头考古队.北京平谷北捻头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发掘[J].文物1989(8):9-16.
    [10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坊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J].考古.1983(5):404-414.
    [110]廊坊市文物管理处、三河县文物管理所.河北三河县刘白塔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J].考古1998(2):673-677.
    [111]杨建芳.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J].考古学报.1962(1):49-80.
    [112]张忠培.原始农业考古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1984(2)。
    [113]张忠培、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1992(3):261-280.
    [114]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天津蓟县围坊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1983(10):877-893.
    [115]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房山县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63(3):115-121.
    [116]韩建业.论雪山一期文化[J].华夏考古2003(3):46-54.
    [117]王策、王清林.雪山一期文化研究[J].北京文博2004(2):56-67.
    [118]滹沱河考古队.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J].考古1993(4):300-310.
    [119]段宏振.河北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J].考古2001(2):1-12.
    [120]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3):17-36.
    [121]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河北唐山地区史前遗址调查[J].考古1990(8):684-692.
    [12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滦南县东庄店遗址调查[J].考古1983(9):775-778.
    [123]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三次发掘[J].考古1993(4):311-323.
    [124]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宝坻县文化馆.天津宝坻县牛道口遗址调查发掘简报[J].考古1991(7):577-586.
    [125]张家口考古队.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J].考古1981(2):97-105.
    [126]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北京大学考古系、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92(11):961-970.
    [12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97年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0(3):361-385.
    [128]金家广、徐浩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南庄头的发现与思考[J].文物春秋1994(1):34-39.
    [129]徐浩生、金家广.突破万年的南庄头新石器早期遗址[J].文物春秋1991(2):93.
    [130]安志敏.略论华北早期新石器文化[J].考古1984(10):936-944.
    [131]段宏振、张渭莲.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地区史前文化的格局[J].文物2006(9):52-61.
    [132]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廊坊北旺遗址发掘报告[J].文物春秋2010(1):17-29.
    [133]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8(4):421-454.
    [134]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安新县文化局、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安新县梁庄、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试简报[J].考古1996(6):481-488.
    [135]文启明.略谈河北仰韶文化南阳庄类型[J].考古与文物1985(4):47-52.
    [13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J].考古1961(2):63-76.
    [13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1安阳后冈发掘简报简报[J].考古1972(3):14-25.
    [13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2年春安阳后冈发掘简报[J].考古1972(5):8-19.
    [13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后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1982(6):565-583.
    [140]于孝东.试论镇江营文化[J].文物春秋2007(4):3-9.
    [141]赵印堂、杨剑豪.曲阳县附近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J].考古通讯1955(1):45-46.
    [142]董增凯、孟昭林.河北曲阳县发现彩陶遗址[J].文物参考资料1955(1):119-121.
    [143]孔哲生、张文军、陈雍.河北境内仰韶时期遗存初探[J].史前研究1986(3、4):7-15.
    [144]滹沱河考古队.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J].考古1993(4):300-310.
    [145]段宏振.河北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J].考古2001(2):1-12.
    [146]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房山县考古调查简报[J].考古1963(3):115-121.
    [14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沧州地区文物管理所.河北省任丘市哑叭庄遗址发掘报告[J].文物春秋1992增刊:178-219.
    [148]王青.试论任丘哑叭庄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J].中原文物1995(4):75-86.
    [149]张忠培.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J].华夏考古1997(1):30-48.
    [150]严文明.山东史前考古的新收获——评《胶县三里河》[J].考古1990(7):669-672.
    [151]巩启明.试论仰韶文化[J].史前研究1983(1):114-130.
    [152]周春茂、阎毓民.零口文化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J].文博1997(5):30-33.
    [153]田建文、薛新民、宋建忠.晋南地区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的新认识.文物季刊1992(2):35-44.
    [154]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永年县台口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2(12):635-640.
    [15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学报1981(3):303-338.
    [156]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J].北方文物1991(4):28-42.
    [1]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C].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3-58.
    [2]苏秉琦.瓦鬲的研究[C].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37-156.
    [3]苏秉琦.<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结语[C].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65-90.
    [4]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C].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57-189.
    [5]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C].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25~234.
    [6]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C].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76-79.
    [7]苏秉琦.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C].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236-251.
    [8]苏秉琦.国家起源与民族文化传统(提纲)[C].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132-134.
    [9]张学海.海岱考古·前言(第一辑)[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1-2.
    [10]许倬云、张忠培.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序二[C].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11]许倬云、张忠培.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C].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
    [12]张忠培、许倬云.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3]苏秉琦.环渤海考古的新起点——世界的中国考古学[C].考古学文化论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2.
    [14]俞伟超.中国早期的“模制法”制陶术[C].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228-238.
    [15]苏秉琦.环渤海考古与青州考古[C].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64-68.
    [16]冰白.陶器谱系研究的问题与前景[C].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0-165.
    [17]傅斯年.夷夏东西说[C].傅斯年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247.
    [18]陈星灿.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关于最早陶器的一些问题[C].史前考古学新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89-202.
    [1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潍坊前埠下遗址发掘报告[C].山东省高速公路考古报告集(1997).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08.
    [20]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章丘县博物馆.山东章丘县西部原始文化遗址调查[C].海岱考古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237-249.
    [21]栾丰实.试论后李文化.海岱地区考古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26.
    [22]青州市博物馆.青州市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C].海岱考古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124-140.
    [23]严文明.胶东原始文化初论[C].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6.
    [24]栾丰实.北辛文化研究.海岱地区考古研究[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27-53.
    [25]张江凯.论北庄类型[C].考古学研究(三).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6]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济南长清区月庄遗址2003年发掘报告[C].东方考古(第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65-456.
    [27]山东省博物馆.谈谈大汶口文化[C].文物集刊——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9-27.
    [2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饶县博物馆.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C].海岱考古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61-123.
    [29]寿光县博物馆.寿光县古遗址调查报告[C].海岱考古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29-60.
    [30]栾丰实.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与类型[C].海岱地区考古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46-51.
    [31]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栖霞杨家圈遗址发掘报告[C].胶东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151-206.
    [32]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莱阳于家店的小发掘[C].胶东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07-219.
    [33]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乳山小管村发掘[C].胶东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20-243.
    [34]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栖霞、乳山、荣成、蓬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C].胶东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80-308.
    [3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昌潍地区文物管理小组.山东姚官庄遗址发掘报告[C].文物资料丛刊第五期.1981:1-83.
    [36]严文明.胶东考古记(代序)[C].胶东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1-28.
    [37]王锡平.胶东半岛在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1-6.
    [3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烟台市博物馆.烟台白石村遗址发掘报告[C].胶东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8-95.
    [39]佟伟华..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原始文化交流[C].考古学文化论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78-95.
    [40]王锡平.试论环渤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关系与文明[C].考古学文化论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96-103.
    [41]王锡平、王茂盛.胶东半岛在东北亚考古学中的地位[C].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149-152.
    [42]烟台市文管会.山东海阳司马台遗址清理简报[C].海岱考古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250-253.
    [43]朱延平.小珠山下层文化试析[C].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186-193.
    [44]栾丰实.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的原始文化[C].海岱地区考古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375-406.
    [45]许玉林.后洼遗址考古新发现与研究[C].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3-23.
    [46]王月前.鸭绿江右岸地区新石器遗存研究[C].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纪念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7-126.
    [47]许玉林.后洼遗址[C].辽宁本省本溪丹东地区考古学术讨论会文集.1985:106-110.
    [48]旅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旅顺于家村遗址发掘简报[C].考古学集刊(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88-103.
    [49]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C].考古学文化论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84-95.
    [50]朱永刚.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含条形堆纹陶器遗存研究[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146-153.
    [51]张翠敏.论三堂一期文化筒形罐[C].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3辑.沈阳:辽海出版社.2008:195-208.
    [52]安志敏.辽东史前遗存的文化谱系[C].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济南:齐鲁出版社.1993:107-118.
    [53]澄田正一、秋山进午、冈村秀典.1941年四平山积石墓的调查[C].考古学文化论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38-42.
    [54]许玉林、许明纲、高美璇.旅大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文化概述[C].东北考古与历史第1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3-41.
    [55]许明纲.试论大连地区新时期和青铜文化[C].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50-66.
    [56]朱永刚:《区位、序列、编年、系统:东北青铜文化结构体系论纲》,《湖西考古学》(韩)[C],2009年,第100~127页。
    [57]安特生.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C].古生物丁种第1号(1).地质调查所.1933.
    [58]宫本一夫.辽东新石器时代陶器编年的再探讨[C].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28.
    [59]周阳生.浅谈新乐遗址在辽河流域史前文化研究中的地位[C].史前研究2006.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3-108.
    [60]周向永.康平法库两县史前文化性质与内涵[C].沈阳考古文集(2).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6-220.
    [61]谢飞.从环渤海地域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进程看新石器文化的诞生[C].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9-58.
    [62]郁金城.从北京转年遗址的发现看我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C].北京文物与考古(五).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37-43.
    [63]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东胡林人及其遗址[C].北京文物与考古(六).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9.
    [64]曲瑞琦.沈阳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C].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1981:43-46. 65.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C].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66]唐淼、段天璟.夏时期下辽河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刍议——以高台山为中心[C].边疆考古研究(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9-91.
    [6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述要[C].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8-84.
    [68]朱永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C].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119-124.
    [69]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考古四十年资料汇编(1956-1996).1996.
    [70]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C].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9-14.
    [71]陈国庆.兴隆洼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探讨[C].边疆考古研究(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22.
    [72]刘国祥.论滦平后台子下层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C].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3-130.
    [73]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C].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5-86.
    [74]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C].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会议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12.
    [75]董新林.赵宝沟文化研究[C].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72-185.
    [76]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迁安安新庄新石器遗址调查和试掘[C].考古学集刊(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6-110.
    [77]于孝东.镇江营遗址一、二期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的讨论[C].边疆考古研究(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17.
    [78]陈光.试论后冈一期文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99-317.
    [79]陈雍.考古的天津[C].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58-570.
    [80]韩嘉谷.“用边角料做时装”——温习苏秉琦先生对天津考古的一项教导[C].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1]文启明.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认识[C].考古学集刊(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1-292.
    [82]张忠培.河北考古学研究与展望——1990年11月28日在河北省文物普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C].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142-154.
    [83]韩嘉谷.土方历史的考古学探索[C].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338-352.
    [84]段天璟.从塔照遗址看夏时期的燕山南部地区——夏时期燕山以南地区文化结构的形成[C].边疆考古研究(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8-31.
    [85]张忠培、孔哲生、张文军、陈雍.夏家店下层文化研究[C].中国北方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87-195.
    [86]纪烈敏.青铜文化的类型谱系及其演变[C].边疆考古研究(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3-122.
    [87]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试掘简报[C].天津考古四十年资料汇编(1956~199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辑部.1996:50-59.
    [8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年考古发掘的主要成果[C].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5).2003:31-35.
    [8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永年县石北口遗址发掘报告[C].河北省考古文集(一).石家庄:东方出版社.1998:46-105.
    [90]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C].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22-165.
    [91]陈冰白.略论“大司空类型”[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72-84.
    [9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容城县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C].考古学集刊(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1-78.
    [93]段宏振.试论华北平原龙山时代文化[C].河北省文物考古文集.石家庄:东方出版社.1998:370-388.
    [94]彭菊茹、高天麟.河北任丘哑叭庄龙山文化遗存在认识[C].探故求源:考古杂志社成立十周年纪念学术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2-44.
    [95]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C].中国考古学的九十年代的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260-321.
    [96]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C].史前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4-34.
    [97]栾丰实.仰韶时代东方与中原的关系[C].海岱地区考古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14-133.
    [98]张忠培.当代考古学答问[C].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29.
    [99]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C].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225-234.
    [100]严文明.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C].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10-121.
    [101]戴向民.试论庙底沟文化的起源[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18-26.
    [102]张忠培.原始农业考古的几个问题[C].中国北方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227-230.
    [103]张忠培.中国史前时期的彩陶艺术[C].中国考古学的九十年代的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93-95.
    [104]栾丰实.海岱地区彩陶艺术初探[C].海岱地区考古学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156-180.
    [105]张森水.环渤海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回顾[C].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4-49.
    [106]郭大顺.三大区交汇与中国文明起源[C].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6-107.
    [107]林沄.我的学术道路[C].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13.
    [108]严文明.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提要)[C].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
    [109]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小荆山遗址第一次发掘[C].东方考古(1).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06~447.
    [1]中国考古学会主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G].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98.
    [2]中国考古学会主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G].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355.
    [3]中国考古学会主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G].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281.
    [4]中国考古学会主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5]张忠培、陈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序)[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魏峻.海岱地区史前墓葬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2]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3]张志强.西寨遗址陶器及相关文化遗存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4]陈国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与周邻地区考古文化的互动关系[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5]张琨.京津唐地区的夏商时期遗存[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
    [6]张文瑞.冀东地区龙山及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7]段天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8]许永杰.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9]郑钧夫.石棚山墓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10]于孝东.试论镇江营文化[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
    [11]余西云.西阴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
    [12]甘才超.环渤海地区旧石器考古及相关问题探讨[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1]佟佩华、魏成敏.章丘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文物报.1994-2-20(1).
    [2]赵朝洪、郁金城、王涛.北京东胡林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获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3-5-9(1).
    [3]东胡林考古队.北京新石器早期考古的重要突破.中国文物报.2003-11-7(1).
    [4]塔拉、吉平.内蒙古南宝力皋吐墓地及遗址又获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8-12-19(5).
    [5]塔拉、张亚强.内蒙古昆都岭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8-11- 28(2).
    [6]李珺.徐水南庄头遗址又有重要考古发现.中国文物报.1998-2-1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