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坚守与突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张元的《妈妈》为起点,新生代电影人及作品频频亮相国际影坛并屡次斩获大奖,给世界一次新的震惊体验,从此新生代电影人成为中国影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电影生力军。新生代电影人通过对中国电影传统资源及世界电影资源的不断开掘,通过个性化的影像实践与世界电影作有益的对话与交流。短暂的20多年中新生代电影人为中国电影甚至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本土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探索精神和文化品格在未来仍然会持续显现出价值和影响。本论文通过对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溯源及当前进程的解读,针对目前它们跨文化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和障碍,试图建构一条中国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路径,以实现中国民族电影在世界的崛起。
     绪论主要是梳理国内外有关中国新生代电影研究现状,在总结中国电影界代际论的观点和有关“第六代”“新生代”“后第五代”命名等观点,突破以往以导演出生年代、学习专业来划分代际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新生代是继“第五代”中国电影一元化格局终结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活跃在中国影坛,在多元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实验性、先锋性、个人化电影创作的年轻新锐导演群体,是电影创作多元共生的一代。这一定义丰富了新生代的含义,基本能准确概括当下中国青年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状态和影像实践状况。
     第一章主要分析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多元语境。论文立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阔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入手,深入挖掘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种种根源和动因,揭示出繁复多变的电影思潮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历史规律,分析中国新生代电影参与跨文化传播的合理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揭示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走向。
     第二章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创新性地将中国新生代电影与世界电影进行对比,剖析中国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中国新生代电影在对世界电影资源的不断开掘中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跨文化传播特征。他们以强烈的主体精神关注当下,关注个体生命,关注底层。他们秉持着对电影艺术的赤诚之心,以青年特有的蓬勃朝气和敏锐思维,确立国际化视野,争取国际观众群。在世界纪实电影理论的感召下新生代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自觉扛起纪实主义大旗,以参展国际电影节为突破口积极建构着全球文化传播的策略,创造了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别样风情。
     第三章重点分析中国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遭遇的现实困境,为建构新生代电影跨文化突围路径探求方向。新生代导演置身于一个日益开放交融的文化语境,立足于世界的庞大市场,裹挟于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商品,新生代电影大众娱乐精神缺失、电影主体僵化、电影类型单一、稚弱;作为文化产品,新生代电影民族价值追求和文化精神显现相对虚空、审美视野局限;作为意识形态,新生代电影遭遇文化征服、凸现后殖民危机。这一切导致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面临严峻挑战。揭示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实质问题,阐明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是本论文研究的关键所在,试图建构中国新生代电影跨文化突围之路径。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在近30年的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和迅速提升,但和世界电影强国相比,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依然积弱不强,竞争乏力。中国新生代电影面对全球化的现实、面对自身跨文化的困境必须探索一条通往世界的电影之路。国家政策创新,完善电影管理体制,深化电影产业改革,打造电影跨文化传播平台,为新生代电影跨文化突围提供有力保障;电影产品要练好“内功”,在坚守本土文化立场和国际化视野中精心打造电影品质,提升新生代电影核心竞争力;开发后电影产品市场,理顺、拓宽新生代电影投融资渠道,增强跨文化传播的经济实力,共同建构新生代电影跨文化突围的路径,实现中国民族电影的复兴与崛起。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业完全被裹挟在全球化的洪流中,在跨文化对话中打造“民族电影”的品牌,实现与世界电影的接轨已经历史性地摆在中国新生代电影人的面前。中国新生代电影人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在探索中发现,在挫折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共同开创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更加辉煌的未来。
Beginning with the movie Mother directed by Zhang Yuan in1990,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a movie (NGCM) has gone through for20years and won a prize in the world again and again.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and discuss it. NGCM has learned and absorbed acknowledg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resources of the Chinese film and world cinema resources to practice film. They gave the world a new shocking experience, which made them film combatants. In the past20years, the new generation makes a progress with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y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films including contemporary culture modernization, nation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ven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nd cultural character of the film. They will still continue to show the value and impact in the future. In this thesis, we will interpret the contemporary process and status quo of intercultural propagation, trace the sour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ilm of the new generation, and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encountered in the practice of cross-cultural movie. We try to seek to the culture way of Chinese movies to talk with the world and we also try to make Chinese movies break through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and rise the Chinese national film in world cinema.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problem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multi-context of the cross-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film(NGF). A variety of factors start to participate in accounting for the rationality,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cross-cultural practice of NGF. Since1990s, these factors such as, the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film censorship issue and the film market changes a lot.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analyze the basi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NGF. New generation Chinese film (NGCF), have absorbed much from world cinema resour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world film, they showed a very prominent international character, which becam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pread of cross-cultural film,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giving Chinese national film(CNF) world a bright and promising future.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ng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exchange with the world cinema. In the process of exchange between NGCF and the world film, obvious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occurred in movie merchandise, cultural products, or ideology,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obtain full recognition among the world's mainstream film. Therefore, CNF can not be fully exchanged and understand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explore the cross-cultural road of a breakthrough of NGCF. A film road to the world would be found to face the reality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plight of our own cross-cultural difficulties. The new generation filmmakers and film itsel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film market are going to offer great help in cross-cultural breakthrough of NGF to the world, and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film forces nouvelles.
引文
① 李景强.论跨文化传播的性质[J].新闻界,2010(4).
    ② 杨晓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③ 王瑞.美国早期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中美电影比较初探[J].当代电影,2001(6).
    ④ 朱印海.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2003(3).
    ⑤ 姚国强.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第五代”比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3).
    ① 田永刚,贾新刚.第六代导演的生存与前路[J].延安大学学报,2002(4).
    ② 郝建.“第六代”电影研究:命名式中的死亡与夹缝中的话语生命[J].山花,2005(3).
    ① 郝建.水煮第六代[J].演艺圈,2000(4).
    ② 葛颖.无“代”时代的理论困惑“代”概念应予废止[J].电影艺术,2003(1).
    ③ 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1977年以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④ 陈晓云.中国当代电影[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63.
    ① 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64-95.
    ②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会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267-289.
    ① 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64-95.
    ② 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71-285.
    ③ 倪震.守望新生代[J].电影艺术,1999(4).
    ④ 尹鸿.成人仪式:权威意识与东方主义的殊途同归[J].当代电影,2000(1).
    ⑤ 黄式宪.第六代:来自边缘的“潮汛”[J].电影艺术,2003(1).
    ⑥ 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64-95.
    ① 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40-49.
    ② 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01-234.
    ③ 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49-64.
    ④ 吴小丽.新生代与“主体性”叙述:兼析(花眼)、<寻枪>、(生活秀)[J].电影艺术,2003(1).
    ① 倪震.守望新生代[J].电影艺术,1999(4).
    ② 汪方华.“第六代”导演的走向[J].电影艺术,2001(1).
    ③ 沈亮.可爱的传统:论第六代电影中的保守倾向[J].电影艺术,2003(1).
    ① 钱春莲,邱宝林.论新生代电影导演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① 余虹.当代艺术的历史性选择[J].江苏画刊,1993(3).
    ② 张英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J].电影艺术,2006(2).
    ① 赵娟.2006中国电影7大话题[J].电影,2007(1).
    ① 陈鹏.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之惑.瞭望新闻周刊,2011-09-01.
    ① 王国珍.全球化态势下的中西受众观比较[J].中国传媒报告,2003(2).
    ① J.Z.爱门森(J.Z.Edmondson),N.P.爱门森(N.P.Edmondson)世界文化和文化纷呈中的传播策略:一个致力于跨文化融洽交流的计划[J].中国传媒报告,2004(2).
    ① 郑向虹.张元访谈[J].电影故事,1994(5).
    ② 吕晓明.90年代中国电影景观之一:第六代及其质疑.拓展中的影像空间[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03.
    ①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何谓后现代主义.王宁译.转引自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342.
    ②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68.
    ③ 郝建.硬作狂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40.
    ④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55.
    ⑤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171.
    ① 张颐武.“看碟的一代”在崛起[J].当代电影,2002(5).
    ②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203.
    ①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62
    ① 陈犀禾,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3.
    ① 石川.代际命名与代群语码[J].上海大学学报,2003(2).
    ② 张琦.素描中国新生代电影[J].中外文化交流,2002(12).
    ③ 张颐武.电影与“现实”[J].当代电影,2006(5).
    ④ 陈伟平.“后新时期”概念讨论与“后现代”话语生产[J].求是学刊,1998(6).
    ⑤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94.
    ① 刘小枫.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2005:194.
    ②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126.
    ① 杨弋枢.我们还有没有还原真实的能力:影片<日日夜夜>导演王超访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4).
    ① 章明.此情可待[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4).
    ② 杨远婴.百年六代影像中国: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谱系研寻[J].当代电影,2001(6).
    ① 罗比.第六代之后:新电影[J].电影评介,2002(11).
    ① 波德威尔.虚构电影中的叙事[M].周传基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50.
    ① 梅特.西约特.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14.
    ② 颜纯钧.与电影共舞[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23.
    ③ 孟建,李亦中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2.
    ① 郑晓龙.从(刮痧)寻找人类的家园[J].中国电影报,2001-03-01.
    ② 王宁.全球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③ 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M].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65.
    ① 张凤铸.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92.
    ② 彭吉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J].现代传播,2001(2).
    ①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110.
    ①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40.
    ② 陈羽中.中国纪录片得学讲故事[N].广州日报,2005-12-12.
    ① 许思鉴.华语片卖不动质量成“绊脚石”[N].法制晚报.2012-2-20.
    ① 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像名监及其工业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① 张颐武.电影与“现实”[J].当代电影,2006(5).
    ② 陈伟平.“后新时期”概念讨论与“后现代”话语生产[J].求是学刊,1998(6).
    ③ 陈伟平.“后新时期”概念讨论与“后现代”话语生产[J].求是学刊,1998(6).
    ① 张凤铸.全球化和中国影视的命运[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5.
    ② 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2001(4).
    ①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26.
    ①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311.
    ② 苏文胜.论政府、市场在电影发行放映业中的作用:兼论转型时期准公共物品供给.经济体制改革,2001(4).
    ① 毕舸.电影分级制是一项多赢策略[N].南方都市报,2003-06-23.
    ① 邵牧君.入世后中国电影的前景[N].戏剧电影报,2000-7-7.
    ① 张凤铸.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C].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30.
    ① 陈鹏.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之惑[N].瞭望新闻周刊,2011-09-01.
    ① 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5.
    ① 苗春.年度票房突破43亿国产电影迎来又一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19.
    ② 朱玉卿.2009国产影片海外销售同比增9.22%[N].综艺,2009-12-25.
    ③ 陈鹏.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之惑[N].瞭望新闻周刊,2011-09-01.
    ① 法晚.欧美片商一声叹息:中国电影较10年前质量退步[N].齐鲁晚报,2012-2-21.
    ② 许思鉴.华语片卖不动质量成“绊脚石”[N].法制晚报,2012-2-20.
    ③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129.
    ① 杨阳.葛优的脸为的在变[N].北京晨报,2003-3-3.
    ② 王磊.不喜欢过多的技巧:路学长谈电影《卡拉是条狗》的创作[N].文汇报,2003-2-25.
    ① 李舫.“文化折扣”阻碍中国电影远行:一份问卷中的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和国际传播谋略[N].人民日报,2010-2-24.
    ① 菲利普·罗帕特.基耶罗斯塔米特写:阿巴斯访谈录[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1).
    ② 戴锦华.百年之际的中国电影现象透视[J].学术月刊,2006(11).
    ③ 唐榕.中国电影产业改革脉络及发展状况:电影产业化问题系列思考之二[J].中国电影市场,2006(6).
    ① 凤雨.2009中国电影浮华背后的隐忧[J].文化月刊,2010(4).
    ① 陈鹏.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之惑[N].瞭望新闻周刊,2011-09-01.
    ① 唐榕,邵培仁.电影经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87.
    ① 陈云岗.品牌批判[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269.
    ② 加里·阿姆斯特朗,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学[M].何志毅,赵占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0.
    [1]Linda Beamer, Iris Vame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5.
    [2]Bardwell, David.History of Film.NY, Hudson,1995.
    [3]McKracken, Grant, Culture and Consumption.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4]Philo, Greg.Seeing and Believing:The Influence of Television.Routledge,1990.
    [5]Houston Smith.Beyond the Post-Modern Mind.NY, Crossroads,1982.
    [6]Anthony Easthope.Literary into Culture Studies.NY, Routledge,1991.
    [7]Nicholas Garnham.The Media and Modernit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8]Edward Said.Orientalism.NY, Pantheon,1978.
    [9]Edward Said.Culture and Imperialism.NY, Random House,1977.
    [10]Vincent Mosco.The Politics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Rethinking and Renewal.Calif, thousand oaks,1996.
    [11]Lawrence Soley.The News Shapers:The Sources Who Explain the News.NY, Praeger,1992.
    [12]Yingjin Zhang.Chinese National Cinema.London, Routledge,2004.
    [13]Poshek Fu, David Desser.The Cinema of Hong Kong:History, Arts, Identity.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4]Ackbar Abbas. Hong Kong: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15]Sheldon Lu.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16]Forbes, Jill.The Cinema in France After The New Wave.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1992.
    [17]Mast, Gerald.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vies.N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18]Neupert, Richard.A History of the French New Wave Cinema.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2002.
    [19]Newell-Smith, Geoffery.The Oxford History of World Cinema: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Cinema Worldwide.London, Oxford Press,1996.
    [20]Paris, James Reid.Classic Foreign Films:From 1960 To Today.NY, Citadel Press, 1993.
    [21]Rey Chow.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1.
    [1]聂伟.华语电影与泛亚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王炎.美国往事:好莱坞镜像与历史记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3]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白睿文.乡关何处:贾樟柯故乡三部曲[M].连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刘宇清.他山之石:海外华语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6]李小丽.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7]胡智峰,董小玉.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9]刘阳.媒介转型论: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看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转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0]白睿文.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M].罗祖珍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李刚.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2]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与跨国想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3]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8.
    [14]王炎.奥斯维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5]欧阳江河.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2007.
    [16]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7]朱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18]李建强,章柏青.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9]唐丽君编.碰撞——中国电影对话世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0]邹建.中国新生代电影多向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21]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2]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23]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24]孙献韬,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下)1977-2005[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5]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6]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7]张凤铸,胡智锋编.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8]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6.
    [29]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0]保罗·史密斯,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等.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1]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2]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3]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4]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5]林精华.民族认同和语言表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6]卢燕,李亦中编.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7]石竹青.流年光影:香港电影:“七九新浪潮”之后[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8]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邵牧君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9]冯锦芳.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0]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1]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2]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43]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44]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5]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6]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当代电影分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7]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48]焦雄屏.法国电影新浪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9]焦雄屏.影像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0]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1]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2]张献民.看不见的影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53]吴小丽,徐明.90年代中国电影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4]丁亚平.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5]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6]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7]贾磊磊.影像的传播[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8]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浪漫与忧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9]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0]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1]克莉丝汀·汤普森等,世界电影史[M].陈旭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2]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3]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4]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5]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66]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7]王海洲.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68]王志敏,杜庆.理论与批评: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69]朱靖江,梅冰.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0]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1]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2]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
    [74]陈晓云.电影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75]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76]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77]章明.找到一种电影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78]郑树森.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9]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80]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81]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82]石川.电影史学新视野[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83]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84]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健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5]孟建,李亦中等.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6]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7]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88]陈听.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9]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M].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90]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会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91]倪震.北京电影学院:第五代前史故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92]颜纯钧.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93]尹鸿,李彬.全球化与大众传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4]陈旭光.电影艺术讲稿[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95]张震钦,杨远婴.WTO与中国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96]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7]克里斯丁·麦茨.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98]陈南.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99]王海洲.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100]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101]张凤铸.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02]刘伟胜.文化霸权概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103]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4]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郑启元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5]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106]钟大丰等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107]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08]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9]钟大丰,梅峰.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110]琼安·哈洛斯,马克·贾柯维奇.大众电影研究[M].张雅萍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
    [111]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112]王朔.电影厨房:电影在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13]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14]吴文光.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纪录片与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15]陈默.影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16]蒲震元,李胜利.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17]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18]郑国恩.影视摄影艺术赏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119]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C].杨乃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0]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1]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2]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宋伟杰,王晓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3]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4]吴予敏.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5]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M].安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126]郦苏元,胡克,杨远婴.新中国电影50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27]陈清伟.香港电影工业结构及市场分析[M].香港:电影双周刊出版社,2000.
    [128]颜纯钧.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129]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0]周星.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131]杨远婴等.90年代的第五代[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32]张凤铸.影视艺术新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33]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34]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35]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136]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M].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0.
    [137]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8]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9]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M].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40]李少白.影心探颐:电影历史及理论(增订本)[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141]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M].林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4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43]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4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5]张卫,蒲震元,周涌.当代电影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46]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47]陈晓云.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48]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M].周传基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49]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50]焦雄屏.风云际会:与当代中国电影对话[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
    [151]沈贻炜.电影的叙事[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152]黄会林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53]黄式宪.“镜”文化思辨[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154]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55]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156]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157]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58]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59]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160]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61]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162]袁玉琴.电影艺术论[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163]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164]章柏青.电影与观众论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165]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166]颜纯钧.电影的读解[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167]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M].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168]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169]瓦依斯菲尔德.运动中的艺术[M].刘小中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170]张成珊.中国电影文化透视:兼论第五代导演的艺术观念和创作[M].南京:学林出版社,1989.
    [171]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172]M·H艾布拉母斯基.镜与灯[M].郦稚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73]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74]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75]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76]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齐宇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177]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1]中国影视库http://www.mdbchina.cn
    [2]中国电影网http://www.chinafilm.com
    [3]银海网http://www.filmsea.com.cn
    [4]中国传媒报告网http://www.chnmedia.com
    [5]中华影视传媒http://www.21thmedia.com
    [6]国家广播影视人才网站http://www.rfthr.com
    [7]视网联http://www.chinaTv-net.com
    [8]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站http://www.sarft.gov.cn
    [9]中国电影资料馆网站http://www.cfa.gov.cn
    [10]中国影视资料馆http://www.cnmdb.com
    [11]现代传播评论http://www.chinamediastudies.com
    [12]中华传播学会http://www.ccs.nccu.edu.tw
    [13]华人传播研究学会http://www.hkbu.edu.hk
    [14]华文报刊网http://www.chinasebk.com
    [15]电影数据库http://www.Imdb.com
    [16]台湾电影资料库http://www.nccu.edu.tw/cinemaV2/
    [17]台湾金马影展http://www.Goldhorse.org.tw
    [18]香港电影世界http://www.Movieworld.com.hk
    [19]亚洲电影联盟http://www.Asian Film Connedtionsusc.edu/isd/archives/asianfilm.afc.html/
    [20]英国电影学会http://www.bfi.org.uk
    [21]摄影、电影和电视国家博物馆http://www.org.uk/library/massobs
    [22]电影财政http://www.filmfinance.com
    [23]广播公司受众研究委员会http://www.barb.co.uk
    [24]电影审查制度公告板http://www.bbfc.org.uk
    [25]电影网站http://www.film.com
    [26]电影评论http://www.Tvplex.com/Buenavista/siske and Ebert/
    [27]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http://www.Ampas.org
    [28]好莱坞圣殿http://www.Hollywood.com
    [29]全球票房http://www.boxofficemojo.com
    [30]世界票房http://www.worldwide boxoffice.com
    [31]好莱坞电影手册http://www.moviesoon.com
    [32]英国文化研究http://www.culture.gov.uk
    [33]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34]学术批评网http://www.acriticism.com
    [35]文化先锋http://www.whxf.com
    [36]文化研究资源http://www.uiowa.edu/commstud/resource/cultural studies.html/
    [37]“国立”政治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http://www.cfcs.nccu.edu.tw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