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现代边地小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多民族混居的处所,边地是受汉儒主流文化影响较浅的边缘地带,文化构成相对复杂和多样,富有迥异于主流正统文化的民间色彩,凸显出独特的文化生态状貌。如位于贵州、四川两省交界的湘西,四川、西藏交界的川康,滇缅边地,塞外的科尔沁旗草原等等,就是边地文化空间存在的显例,都具有文化和文学的双重阐释价值。沈从文、端木蕻良、艾芜、周文、蹇先艾、马子华、李寒谷等作家,集约式地描写了上述边地的风土人情,表现了这些地区的人生喜怒哀乐及原始自然生态。这种边地文化的独异性,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以小说的形式,建构出一种另类的文化和文学空间。但是,这类小说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学样式并没有得到文学史的充分估价,只是将其纳入中原主流文学的大框架中进行品评,尤其是在现代性视野中,边地作为“后发地带”更是失去了全面展示自身价值和意义的可能。因此,如果以“边地小说”来涵括命名这类作品,我们将会获得一个新的阐释视界,并彰显边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目前还没有研究者把上述作家的创作置放在“边地小说”的视域进行综合审视观照。以往研究,通常是把这些作家置于不同的文人集团: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创作干将,而且是受到胡适、徐志摩这些“欧美派”欣赏的作家;端木蕻良既是东北作家的代表,也属于左翼作家群,而且他的崛起还有鲁迅先生的提携之功;艾芜和周文同样也是左翼作家,只不过前者在文学史上往往是与他的老乡沙汀连在一起,而后者更多的是以军人作家的特殊身份引起了文坛的瞩目;蹇先艾则是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派的重要一员。这种把作家捆绑式纳入不同流派的研究路径,化约了文学的丰富维度,尤其掩蔽了这类小说叙写对象的独特性。而如果以“边地”作为研究他们小说内在联系的切入点,更能深入探掘这些作品建构“边地文化”的内在意蕴与创作旨归,对建构完整的文化中国与文学中国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将边地小说置于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大框架中,通过边地文化/中原汉儒文化、边地农村/现代都市、边缘/中心、原始/现代等这些价值体系的相互比对,以具体的边地小说创作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突破口,沿着边地——生态——生命,从文学反映文化,文化影响文学生成这样的思路对边地小说进行主题把握、文学审美及文化探寻,在此基础上,对边地小说的文化价值和文学意义进行界定。这种研究模式着重从中国现代边地小说审美空间的建构与地缘文化特质来探讨这些特殊的自然人文生态空间,在现代生态理念下提出“边地”这一审美理论视角,注重边地小说的人文价值意义呈现,丰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生命体,对调整现有文学史的建构格局提出新的理论参照。本文分五章论述。
     第一章是对中国现代边地文化空间的全景勾勒及审美意义的阐述。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形象的表明了文化对人性发展的渗透力,反映到文学上就是地域文学的差别。首先,历时性的将中国古代的文学区域勾勒出来,并且就这种区域分布的特点给出简要的说明,以此证明现代边地文化空间存在的可能性。从中国古代文学区域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原北方地区长期占据文学中心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发达和通商口岸的开放,文学中心才逐渐地向长江流域转移,但是反映东北、西北、西南和北部地区的文学基本上属于边地文学范畴。现代边地小说所反映的文学边地与古代边地文学有地缘相似性。它大体由西南文化边地、东北文化边地与西北文化边地组成。中国作家不同于西方作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空间体验和生命感受,这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因此,对边地文化空间的梳理是非常必要的。边地文化空间给中国现代作家提供了另一种有意味的空间审美想象。
     第二章在大体勾勒出中国现代边地文学的基本范围之后将边地民间的野性魅力体现出来。在这一部分中,不但要凸显边地自然生态的瑰奇之美,而且要突出其边地民间的魅力。边地小说中大量的自然生态描写并非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自然在边地文化空间是一种价值的存在。自然生态的边地构成了其自身独特的边地气质。为了将边地的意义阐释清楚,运用对比的方法,将边地农村与现代都市、边地山城与中原都市进行比照,以便更好得突出边地文化的特质以及作家对边地文化的思考。边地的民间魅力主要体现在边地文化孕育的自由生命形态,乡间话语的大量运用以及边地的民间歌谣等具体的载体上。边地作为一种边缘空间存在与处于中国文化中心的中原构成相对的文化空间概念。它远离中心文化的控制,具有自由开放而驳杂的气质,富有民间文化色彩,是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第一章对边地文化空间的绘制和第二章对边地民间的魅力展示表明有必要对边地文化空间进行再深入的探讨。为什么作家倾心于世人眼中那个偏僻闭塞而荒寒的边地世界呢?作家创作的边地小说体现什么样的边地人生传奇?这种边地人生体现出什么样的边地文化指向?第三章就是通过剖析边地人性、边地生命、边地爱情以及边缘族群的守望与怨羡来探讨多元化的边地人生传奇。这些作家借助边地小说这一中介建构边地文化空间并以此凸现自己的文化理想和人文理念。他们对边地人生的倾情演绎体现出强烈的边地生命体验和边地认同意识。在这一章,通过阐释具体的小说文本来剖析边地作家对中国文化母体的反思。自然守护的边地尽管原始荒蛮却是孕育自然人性的温床;热辣的爱情与伤感的结局使悲情的边地凝重而忧郁;边缘族群的抗争与反思增添了边地文化空间新的解读意义。另外,边地作家尽管没有明确倡导现代生态思想,但是他们对自然魅力的肯定却暗合了现代生态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思想的前瞻性。尤其是沈从文的“优美人性论”与端木蕻良的“大地意识”,更加体现出边地小说所具有的思想深度。
     第四章在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参照审视中反思中国文化的出路。强调不能忽视边地文化的活力因素,需要利用边地文化自由活泼的质素来激活中国文化的母体,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在此基础重铸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在这一章,运用杜维明的“对话理论”、现代生态文化观、以及现代性理论对边地小说所传达和负载的文化信息和文学价值进行阐述。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表达工具。现代作家创作边地小说来反思和审视中国文化,不但从边地文化反思中原文化,而且也从中原文化的视野反观边地文化的优劣。在现代性反思的开放姿态下,秉持“和而不同”的生态文化理念,通过对话交融构筑较为完备的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多维立体化格局。
     回归到文学本体是研究现代边地小说的重心所在。第五章从审美的角度及文学史的意义来探讨边地小说。首先,从审美的角度来剖析此类小说的篇章结构、人物塑造和叙事情感基调。边地小说大多以中短篇为主,这样的篇章构建对呈现边地文化空间富有效度。小说人物体现出多向度的指向,彰显边地文化的驳杂繁复。忧郁的情感基调造就了边地小说悲凉的美学效果。这种叙事特征也表明边地作家对于边地文化命运的隐忧。边地文化影响边地小说作家对中国主体文化的思考,也影响到边地小说的审美品格。其次,边地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文学边地”是有意义的。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来说,边地小说的存在对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多元格局具有丰富和补充的作用。
     结语部分指出现代边地小说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奉献出边地中国的风貌,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建构与叙述样式,提供了多样的中国文化样本和文学体验。可以说边地文学创作为重新审视文化中国,“重绘中国现代文学地图”做出了文学实绩。但是现代边地小说也存在文化定位游移,文化对话的不畅等诸多问题。在当代文学视野中,边地内涵既与现代文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有自己新锐的时代特质。
As a multi-ethnic mix of the premises, borderland mainstream is affected the shallow margins by the Han culture, which culture constitutes a relatively complex and diverse, that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mainstream of orthodox civil color, highlight the unique cultural ecology form. Like located in Guizhou, Sichuan Provinces at the junction of western Hunan, Sichuan, Tibet, at the junction of Chuankang, the Yunnan-Burma border district, north of the Great Wall of Horqin grassland flag and so on, that is, the existence of borderland cultural space of significant cases, both culture and literature of the double explain the value.
     ShenCong-wen,DuanMuhongliang,AiWu,Zhouwen,JianXian-ai,MaZi-hua,LiHan-Gu and other writers, intensive describes the customs of the borderland, showing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life in these areas and the original natural habitat. This unique borderland culture of the oppositism, through the arts writer for the novel form of processing to construct an alternative space for culture and literature. However, such a novel as an aesthetic value has a unique style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history has not been the full valuation, but to incorporate them into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the broad framework of evaluation, especially in the modern perspective, the border district as a " Strip after "the loss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own possibility. Therefore, if the "borderland fiction" to include names such works, we will explain a new vision and underlines the unique charm of borderland culture.
     They make the contribution with themselves’rich actual creation accomplishments for China modern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But, there is none researcher who can critic them by combining them together. According to the former classified standard of literature history they belong to the different writer group: Shen Chongwen is the main creation force of the Beijing writers. He is appreciated by the Europe and America School writers, such as Hushi and Xu zhimo. DunMuhongliang is not only the represents of the Northeast writers but also belongs to the group left-wing writers. The contribution of Lu Xun is helpful to his rise. Ai wu and Zhou Wen both are left wing writers. The former often connects with his fellow townman, Sha Ting,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The latter cause more attention of the literary world with a special identity as an army writer.JianXiana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ocal novel school writers in 1920s and 1930s.This is a especial cultural space in all of their novels-“rimland”. Wherever in Xiangxi Rimland, Chuankang Rimland, Dianmian Rimland or Ke’erqinqi Campo, and wherever it belongs to north China or south China in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ll of they reflects the culture and scene of the rimland which is away from the cultural circle of the central plains. This is the starting point to study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their novels. Proposing the concept of borderland try to find the possible supplement and dialog during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the borderland culture and the main place’s culture, according to this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China and literature China's ecology pattern.
     The research of borderland novel is not only to discuss this kind of novel own esthetic value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moreover emphasizes the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perfect modern China history of literature of this kind of novel This article puts the borderland novel in the big frame of Chinese modern culture and the literature, taking the production of 30 years China modern literature as the reference, Through the borderland cultur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borderland rural / modern city, edge / center, original / modern value systems such as the mutual than to specific borderland novels and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specific borderland novels and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according to creation 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borderland novel, basing on this, we limit the cultural value and the literature significance of these novels. This kind of research discusses these special natural humanities ecology space from the Chinese modern borderland novels’construction of esthetic space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geography culture, Proposing“the borderland”esthetic theory view under the modern ecology idea, Paying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orderland novels’humanities value, enriching life body of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proposing the new theory reference to the existing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history.There are five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The first chapter draws the spatial outlines to the Chinese modern borderland culture. The region culture plays the very essential role in the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 The“a side water and soil, raised a side person”indicate the penetrability vividly of the culture to the human nature development, reflecting to the literature is difference of the region literature. Firstly, outlining the region of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imely, and giving the brief explanation on this kind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s characteristic, proving the existence inevitability of borderland culture. Looking from literature's distribution of China ancient region, the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northern area hold long-term literature center position. Along with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trading port opening, this center then shifts to Yangtze valley gradually. But the literature which reflects the area of Northeast, northwest, southwest, northern basically belongs to the borderland literature category. There are similarly geographies between the literature reflecting by borderland literature and ancient literature region. It is composed roughly with the southwest culture borderland, the Northeast culture borderland and the northwest cultural borderland. The existence of these borderland cultures provided more possibility to study China modern literature from multi-dimensions, particularly, having the groundbreaking significance to existing pattern's adjustment of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d of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manifest the fascin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y the modern ecology thought, after outlining the scope of the Chinese modern borderland literature roughly in chapter one. In this part, not only highlight the natural ecology charm of the borderland, but emphasize its folk char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assive natural ecology in the borderland novel is not only to be the background of people’s action, it is one kind of value existence of the borderland culture space. The natural ecology's borderland constituted its own unique borderland quality. For cleaning explanation of the borderland significance, using the contrast method, compare the borderland countryside, the modern metropolis and the borderland mountain city with the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metropolis carries, so as to protrude borderland cultural speci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writers’reflection to the borderland. The folk charm of borderland mainly manifests in the free life shape breeding form borderland culture, massive utilization of folk words as well as borderland folk ballad and so on. The borderland as a opposite culture spatial concept to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 is far away form the control of the central culture ,owing free opening but heterogeneous makings. In the cultural constitution, the borderland and the folk have isomorphic. The borderland should be the indispensable carrier of folk cultural.
     Through the first chapter of opposite side culture space's plan and the second chapter of opposite side folk charm's demonstration indicated that has the necessity to carry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from the literature angle embarking opposite side culture space. Why does the writer adore that remote unenlightened and the cold and desolate borderland world in the common people eye? What does the writer create the humanities ideal of the borderland novel b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 the culture ideal of the borderland novel writers. The writers manifest their own cultural ideal and the humanities idea through the literary production. Just like that modern borderland novels. These borderland novel the writers have the intense borderland life experience and borderland approval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discussing writer's ideal of life becomes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research of borderland novel. This chapter explains reconsideration and rebuilding to the Chinese culture of the writers through analyzing the novel context. These borderland writers do not have proposed the initiative modern ecology thought explicitly freely, but their definitely agreed with the natural charm containing the modern ecology idea, in any way, this ideal is Perspective. Especially for the“graceful theory of human nature”of Shen Chongwen and the“earth consciousness”of Duanmu Hongliang, it indicates the depth of thoughts of the borderland novels.
     The fourth chapter will reconsider possibility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hich can glow the vitality and the vigor as well as necessity of the future nationality morals by the borderland culture. In this chapter, utilizes Du Weiming“the dialog theory”, the modern ecology cultural perspective,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theory opposite side novel transmits and the load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the literary value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The literature is the constituent and important expresses tool of cultural. The modern writer reconsider and to carefully examine the Chinese culture by creating the borderland novel, not only from borderland culture reconsider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culture, but also reviews the borderland culture from the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culture. Under the modernity resonsideration's open posture, grasps“is friendly but not at the expense of principles”the ecologically-conscious culture idea, blends th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dialog to consummate the Chinese culture. Construct the borderland culture space by the borderland literature. Activate the Chinese culture using free lively innate nature of the borderland culture.
     Returning to the main body of lit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studying borderland novel.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apter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narrative of the borderland novel from the narrative esthetics’view. The borderland novel is mostly composed by the middle-short article, such chapter construction presents rich validity of the borderland culture space. The novel characters embody the multi-dimensional direction and display the heterogeneous, heave and complicated borderland culture. The dumpish emotional keynote brings up the desolate aesthetic effects of the rimland. The narrative features also indicate the secret worries of the rimland writers to the fate of the rimland culture. Borderland culture influence the consideration of borderland novel writer to Chinese main body culture, also affects esthetic moral character of the borderland novel.To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 existence of the borderland novel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pattern, which can rich and supply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The conclusion part pointed out that the creation of modern borderland novel offering the borderland style for China modern literature, enriching the esthetic construction and the narration style of China modern literature, providing the diverse Chinese culture sample and the literature experience. The creation of the borderland literary makes actual accomplishments in examining cultural China carefully, and“redrew the Chinese literature map”. But the modern borderland novel also has many questions such as the cultural localization vacillation, cultural dialog impeded and so on.In the vision of current literature, the borderland concept no only has its inheriting relations with the modern literature but also has its own new sharp time characteristic.
引文
[2]陈许:《美国西部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4]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6]《杜维明文集》,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第五卷389页。
    [7]苏雪林:《沈从文论》,1933年9月1日《文学》月刊,第3卷第3期。
    [8]曾敏之:《烧鱼的故事》,1940年1月1日《文艺阵地》,第4卷第5号。
    [9]王玉德:《试论生态环境与上古东西部的互动关系:兼论西部的生态与经济开发》,见王玉德、张全明等著《生态环境与区域文化史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版,第44——45页。
    [10]《西北研究·创刊词》,1931年11月15日《西北研究》,第1卷1期。
    [1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12]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291页。
    [13]周作人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所作的《谈龙集·地方与文艺》一文中谈到作家的创作时强调“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引自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版。
    [14]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版,第4页。
    [15]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16]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17]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8]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9]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0]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2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5页,125——126页。
    [22]以上论述参考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谭其骧:《求索时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974——975页。
    [25]《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九卷330页。
    [26]《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九卷333页。
    [27]《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九卷336——337页。
    [28] [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邵华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页。
    [29]《艾芜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一卷259页。
    [30]《艾芜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一卷440页。
    [31]《杨义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卷500页。
    [32]张大明:《周文论》,《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
    [33]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34]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35]《端木蕻良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卷409页。(本文所引《端木蕻良文集》的注释均出自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36]《端木蕻良文集》,第一卷413页。
    [37]以上论述参考毛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卷237——239页。
    [38]丁帆主编:《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39]以上论述参考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丁帆主编:《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41]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52页。
    [42]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4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页。
    [44]王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期。
    [45]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61页。
    [46]夏曰云、张二勋主编:《文化地理学》,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57页。
    [47] [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等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133页。
    [48]陈思和概括出民间三个主要特征: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自由自在是它基本的审美风格;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参见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9]《端木蕻良文集》,第二卷1——3页。
    [50]《端木蕻良文集》,第二卷227页。
    [51]《端木洪亮文集》,第三卷29页。
    [52]《端木洪亮文集》,第三卷29页。
    [53]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54]《艾芜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一卷257——262页。
    [55]马子华:《他的子民们》,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小说集七362页。
    [56]茅盾:《关于乡土文学》,1936年2月1日《文学》,第6卷第2期。
    [57]转引自吴重阳:《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观》,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9——40页。
    [58]《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四卷175页。
    [59]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60]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8页。
    [61]《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十一卷295页。
    [62]参考王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期。
    [63]转引自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64]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65]穆时英:《夜总会的五个人》,收入《南北极·公墓》集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
    [66]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收入《南北极·公墓》集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页。
    [67]《茅盾选集·子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上册113页。
    [68]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时间空间与性别构形·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69]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下册431页。
    [70]师陀:《〈马兰〉小引》,见《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71]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72]《鲁迅全集·“京派”与“海派”》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3页。
    [73]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249页。
    [74] [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曹卫东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75]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76]《端木蕻良文集》,第二卷239页。
    [77]《端木蕻良文集》,第二卷304页。
    [78]《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四卷139——140页。
    [79]这种说法是从现代生态思想出发来考虑人性是否合理完善。不能因为现代性的铺展所造成的全球生态恶化就武断的否定其合理性。我们必须多维度的思考现代性的优劣,以便在巩固现代性成果的基础上促进人类文明的正常发展。
    [80]郗慧民:《西北民族歌谣学》,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81]转引自高洪钧:《冯梦龙集笺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82]郗慧民:《西北民族歌谣学》,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83]《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六卷316页。
    [84]沈从文:《箪人谣曲》,1926年12月25日至12月29日《晨报副刊》。
    [85]《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二卷369页。
    [86]《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四卷381页。
    [87]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1935年6月《文学季刊》,第2卷第3期。
    [88]王继志:《论作为诗人的沈从文》,《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89]《端木蕻良文集》,第一卷9页。
    [90]《端木蕻良文集》,第一卷51页。
    [91]《端木蕻良文集》,第一卷154——155页。
    [92]《端木蕻良文集》,第三卷246——248页。
    [93]《端木蕻良文集》,第三卷272页。
    [94]《端木蕻良文集》,第三卷470页。
    [95]《师陀全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一卷59页。
    [96]《师陀全集》,第一卷228页。
    [97]《师陀全集》,第一卷230页。
    [98]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99]《艾芜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一卷132页。
    [100]蔡希陶:《爬梯:一个赶马人的日记》,1933年9月1日《文学》月刊,第3卷第3期。
    [101]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刘崎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5页。
    [102]朱自清:《民国丛书·粤东之风·序》,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四编7——11页。
    [103]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四川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06页。
    [104]《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七卷32页。
    [105]《维特根斯坦全集》,丁冬红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卷189页。
    [106]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
    [107]赵新林:《边界的消失》,引自靳明全主编的《区域文化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108] [德]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6页。
    [109]转引自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10]端木蕻良:《文学的宽度、深度与强度》,1939年《七月》,第5集第5期。
    [111]肖云儒:《中国西部文学论——多维文化中的西部美》,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112] [德]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8——29页。
    [113]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年版,下卷91页。
    [114]巴人:《窄门集·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海燕书店1941年版,第172页。
    [115]巴人:《窄门集·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海燕书店1941年版,第173页。
    [116]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年版,下卷91页。
    [117]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118]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年版,中卷39页。
    [119]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120]《沈从文文集》,第七卷184页。
    [121]吴立昌:《试论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文艺论从》第17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7月版。
    [123]夏志清:《中国小说史》,刘绍铭编译,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社1985年版,第210页。
    [124]夏志清:《中国小说史》,刘绍铭编译,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社1985年版,第210页。
    [125]《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二卷362页。
    [126] [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引言》,虞建华,邵华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127]苏雪林:《沈从文论》,上海生活书店1933年9月1日《文学》月刊,第3卷第3期。
    [128]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78页。
    [129]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71页。
    [130]《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七卷6页。
    [131]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40页。
    [13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年版,中卷77页。
    [133]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载1944年11月1日《万象》月刊,第4卷第5期。
    [134]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1944年11月1日版《万象》月刊,第4卷第5期。
    [13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405页。
    [136]刘以鬯:《端木蕻良论》,世界出版社1980年,第139页。
    [137]郁达夫:《散文二集·导言》,引自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138]《杨义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卷487页。
    [139]《艾芜短篇小说选·回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250页。
    [140]《王统照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三卷15页。
    [141]《艾芜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81年版,第一卷152一153页。
    [142]《艾芜短篇小说选·欧洲的风》,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106页。
    [143]游民知识分子按照王学泰的说法是指一部分从正统知识分子当中游离出来,大多数不以出仕作官为生活出路的文人。他们以文人士大夫所不齿的职业或手段去谋生,流动性较大,混迹社会下层,是游民意识、理想和情绪的表达者。以上论述参考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144]《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二册256页。
    [145]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上卷第5页。
    [146]转引自[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7]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上册99页。
    [148]《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四卷159页。
    [149] [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150]《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九卷415页。
    [151]《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九卷415页。
    [152]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出版1992年版,第209页。
    [153] [美]蕾伊·唐娜希尔:《原始的激情:人类情爱史》,李意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第95页。
    [154]《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二卷108页。
    [155]《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六卷81页。
    [156]《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六卷82页。
    [157]《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四卷2页。
    [158]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159]谭桂林:《中国现代文学的漂泊母题》,《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60]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上卷35页。
    [161]《杨义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卷488页。
    [162]《杨义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卷488——489页。
    [163]《艾芜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十卷158页。
    [164]《周文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集138页。
    [165]贺依:《论〈边陲线上〉》,引自骆宾基《边陲线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0页。
    [166]《周文选集·在摸索中得到教训》,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下集414页。
    [167] [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邵华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168]以上论述参考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9]《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四卷512页。
    [170]《林贤治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30页。
    [171]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172]蔡希陶:《普姬:一个花苗姑娘》,1933年7月1日《文学》月刊,第1卷第1号。
    [173]采花山指的是苗族青年男女的求配偶大会,每年都举办。苗族人非常重视采花山这种民族风俗,因此非常隆重。年轻的男女在采花山的仪式上用对歌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174] [美]蕾伊·唐娜希尔:《原始的激情:人类情爱史》,李意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6——87页。
    [175] [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四卷72——73页。
    [176]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页。
    [177]孔海立:《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
    [178]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179]李怡:《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180]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5页。
    [181]据刘洪涛的研究沈从文对自己的少数民族血缘长期以来一直非常矛盾,徘徊在认同和拒绝的边缘。参见《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一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82]茅盾:《关于乡土文学》,1936年2月1日《文学》,第6卷第2期。
    [183]吴重阳:《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184]马子华:《他的子民们·跋》,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小说集五438页。
    [185]白平阶:《回族文学的心事·关于我的民族成份》,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2:文集10-19》,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十卷86——87页。
    [187]王本朝:《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引自靳明全主编《区域文化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188]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9]《殷海光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17页。
    [190]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1页。
    [191]王玉德:《生态视野的中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引自张全明、王玉德等著《生态环境与区域文化史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版,第13页。
    [192]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230——234页。
    [193]覃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194]杨义:《通向大文学观·“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195]《周文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下集423——424页。
    [196]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197]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6年版,第44页。
    [198]周文:《在白森镇·后记》,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七集719页。
    [199]张直心:《边地梦寻——一种边缘文化经验与文化记忆的勘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200]叶南客:《边缘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201]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202]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河北人民出版2006年版,第103页。
    [203]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河北人民出版2006年版,第103页。
    [204]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205]以上论述参考杨义:《通向大文学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06]这是陈寅恪在研究《北史》和《隋唐史》时说过的话。转引自杨义:《通向大文学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20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208] [美]马泰·卡利内斯库:《两种现代性》,《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209]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2页。
    [210]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48页。
    [211]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12] [德]《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下集428——429页。
    [213]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214] [英]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晏可佳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215] [德]哈贝马斯:《政论集》,( Kleine.politischeSchriften ),I-IV,Frankfurt am Main,1981,第444——446页。引自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前言》,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216]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3页。
    [217]程虹:《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9页。
    [218]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219]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天涯》,1999年第1期。
    [220]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8页。
    [221]程虹:《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2页。
    [222]陈许:《美国西部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223]程虹:《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8页。
    [224] [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82页。
    [225]参见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08——609页。
    [226]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7页。
    [227]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228]程虹:《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9页。
    [229]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230]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231]王春林:《乡村与边地的双重变奏——2006年长篇小说一个侧面的考察与分析》,《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232]参考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3年第2期。
    [233]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6页。
    [234]程虹:《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9页。
    [235]谢六逸:《小说作法》,载1921年10月11—21日《文学旬刊》,第16、17期。署名六逸。
    [236]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233页。
    [237]沈从文:《石子船·后记》,转引自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三卷115页。
    [238] [新加坡]王润华:《沈从文创作的理论架构》,引自刘洪涛主编《沈从文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下卷715——716页。
    [239]费孝通:《乡村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240]《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四卷5页。
    [241] [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邵华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110页。
    [242]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243]沈从文《旧梦》、《长夏》等作品应属此类,就连《阿丽丝中国游记》这样的长篇写的也不尽如人意。
    [244]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向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8页。
    [245]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风雨十载忘年游》,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503页。
    [246]《沈从文文集·边城·题记》,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六卷72页。
    [247]《沈从文文集·边城·题记》,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六卷72页。
    [248]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花城》,1980年5月第5期。
    [249]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456页。
    [250]蹇先艾:《城下集·我与文学》,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85页。
    [251]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252]沈庆利:《“铁屋子”之外的“别一洞天”——滇缅边境与艾芜的南行记》,《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53]王光东等著:《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254]黄万华:《“边缘”的活力》,引自黄万华主编《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255]黄万华:《“边缘”的活力》,引自黄万华主编《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256]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下卷516——517页。
    [257]杨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86页。
    [258]《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十二卷391页。
    [259]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下卷562页。
    [260]关纪新、朝戈金编著:《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261]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没有地址的信》,曹葆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8页。
    [1][英]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长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3][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刘琦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5][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6][德]黑格尔.美学·1——3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法]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8][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9][法]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10][法]福柯.性经验史[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2][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程小平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3][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4][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15][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16][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8][英]罗素.论历史[M].何兆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9][英]A·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晏可佳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20][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1][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2][美]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3][美]浦安修.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4][捷克]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唐晓渡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25][法]利奥塔.后现代主义[M].赵一凡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6][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7][美]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M].刘向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28][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9][美]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文集[M].程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30][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曹卫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31][德]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3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分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3][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何锡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4]杜维明.杜维明文集·1——5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3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6]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3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9]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1——2卷[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1——2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4]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5]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6]刘小枫.儒教与民族国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7]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8]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9]徐苏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0]鲁枢元.猞猁言说:关于文学、精神、生态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1]郗慧民.西北民族歌谣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2]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7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3]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丁帆主编.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7]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8]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编译.台北: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社,1985.
    [9]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82.
    [10][美]蕾伊·唐娜希尔.原始的激情:人类情爱史[M].李意马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11]张全明、王玉德等著.生态环境与区域文化史研究[M].武汉:崇文书局,2005.
    [12][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M].虞建华,邵华强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3][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M],徐有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5]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6]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8]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9]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时间、空间与性别构形[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0]毛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上、中、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1]王晓明.潜流与漩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2]杨义.杨义文存·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3]严家言,吴福辉,钱理群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2——4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5]马良春、张大明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26]关纪新朝戈金编著.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5.
    [27]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8]王书奴.中国娼妓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2.
    [29]吴重阳.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
    [30]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1]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2]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33]张直心.边地梦寻——一种边缘文化经验与文化记忆的勘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4]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6.
    [35]程虹.寻归荒野[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6]陈许.美国西部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7]刘以鬯.端木蕻良论[M].香港:世界出版社,1980.
    [38]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9]覃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0]王光东.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1]王光东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2]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上、下[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1]巴金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7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2]鲁迅.《鲁迅全集》·1——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沈从文.沈从文文集·1——12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4]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1——4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艾芜.艾芜文集·1——6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6]周文.周文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周文.周文选集·上、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8]艾芜.艾芜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9]沙汀.沙汀文集·1——6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10]王统照.王统照文集·1——4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11]蹇先艾.女人的容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2]萧红.萧红全集·上、下[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13]司马文森.南洋淘金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4]师陀.师陀全集·1——4卷[M].刘增杰编校,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15]玛拉沁夫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
    [16]碧野.乌兰不浪的夜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17]江浩.江浩文集·1——3卷[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
    [18]乌热尔图.乌热尔图小说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19]张承志.张承志中篇小说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0]张承志.金牧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1]张承志.黑骏马[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22]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3]杨志军.环湖崩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4]杨志军.藏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5]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6]红柯.西去的骑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7]刘洪涛等主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8]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M].哈尔滨: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
    [1]《文学》月刊,1933年创刊,上海书店发行,包括下列作品: 蔡希陶.普姬:一个花苗姑娘[J].文学,1933:1(1). 张露薇.生路[J].文学,1933:2(4). 蔡希陶.四十头牛的惨剧[J].文学,1933:3(1). 艾芜.山中送客记[J].文学,1933:3(2). 蔡希陶.爬梯:一个赶马人的日记[J].文学,1933:3(3). 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J].文学,1936:6(4). 芦焚.牧歌[J].文学,1936:6(7). 黑丁.北荒之夜[J].文学,1937:7(4). 王萍草.牧女[J].文学,1938:8(3). 蔡希陶.蒲公英[J].文学,1938:8(4). 刘白羽.清河崩裂了[J].文学,1938:9(1).
    [2]蹇先艾.血泡粑的典礼[J].文学季刊,1934.(1)
    [3]胡风主编:《七月》,1937年创刊,中华图书公司发行,包括以下作品: 徐盈.《汉夷之间》[J].七月,1940:5(1). 凝木.《野店之夜》[J].七月,1940:5(2). 胡明树.《瑶山里》[J].七月,1940:5(3). 木枫.《边疆动脉》[J].七月,1940:5(3).
    [4]白平阶.古树繁华[J].世界文艺季刊,1945:1(1).
    [5]马子华、王元亨主编:《文学丛报》,1936年创刊,文学丛报社出版,包括以下作品: 马子华.勾结[N].文学丛报,1936:1. 少茀.赶夜路[N].文学丛报,1936:1. 王西稔.夜店[N].文学丛报,1936:3. 马子华.南溪河检察长[N].文学丛报,1936:5.
    [6]李寒谷.三月街[N].国闻周报,1935:12(25).
    [7]雷加.鸭绿江[N].文学月报,1941:2(15).
    [8]李寒谷.三月街[N].国闻周报,1935:12(25).
    [9]毕基初.界碑[J].文学杂志,1947:2(2).
    [10]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J].文学季刊,1935:2(3).
    [1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1917:2(5).
    [12]谢六逸.小说作法[J].文学旬刊,1921:(16).
    [13]李敬泰.关于民间文学[J].西北研究,1931:(1).
    [14]沈庆利.“铁屋子”之外的“别一洞天”——滇缅边境与艾芜的南行记[J].中国文学研究,2001:(3).
    [15]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J].文学评论,1986:(6).
    [16]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文学评论,2002:(6).
    [17]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3:(2).
    [18]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
    [19]谭桂林.中国现代文学的漂泊母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8:(2).
    [20]王富仁.时间·空间·人[J].鲁迅研究月刊,20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