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批判与超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因特网”为雏形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宣称了一个“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一片“麦克卢汉”式的为“电的身体”热情歌颂的声音中,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开始掀起了一股“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的热潮。从这一背景出发,本文通过对当前有关“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各种理论解读以及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了造成当前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应用过程中流于形式化和技术化的主要原因乃我们在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时陷入了“技术工具论”的“陷阱”。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技术哲学、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然后在教育学的视角下对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为其潜在教育价值的实现指明了必要的价值前提以及实践路向。具体而言,本文的逻辑架构由五个部分组成:
     论文的第一章阐明了基础教育遭遇信息时代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问题背后潜藏的原因。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对“信息时代”作了简要的理论述清;然后对我国基础教育所作出的回应进行了理论透析,以及对当前的现状作了批判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形式化”和“教育的技术化”。通过理论透析和现实状况的对比分析,论文指出,导致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人们陷入了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之中,过高地估计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又忽视“教育”的本质,忽视了教育的文化特性同信息技术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冲突。
     论文的第二章从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行了批判性解读。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阐明了“技术”的内涵及其特征,并简要梳理了当前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价值的几种流行观点。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讨论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内涵,并从媒介生态学(麦克卢汉与尼尔·波兹曼)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有关早期电子媒介的价值、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价值,并在最后借用唐·伊德的“技术知觉”的相关观点批判性地阐释了信息技术与人的知觉改变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并不像乐观者畅想的那样会将人类社会带入无上幸福的天堂,在将“世界”拉近到我们眼前的时候,它也诱使我们丢弃了那真实的、可体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论文的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指出,对于教育的发展而言,信息技术的确具有某种可能性,但他不可能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论文的这部分首先通过历史考察和教育学的考察分析了教育与广义上的信息技术的关系,并指出作为“社会行动”的教育尤其钟情于“信息技术”。然后,论文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对那种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信息技术,故而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有利于教育发展”的逻辑进行了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之于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论文指出,对于教育而言,信息技术的合理价值定位乃“作为课程”、“作为教育技术”、“作为学习技术”,并且这三种身份对于教育而言都不是基础性的,而是补救性的。
     论文的第四章指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价值的实现所应遵循的几个核心价值前提,分别是:批判性的态度、以“人”为本以及信息技术的教育化。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通过对那种“非此即彼”的观念进行了批判,并通过对历史上“勒德主义”所蕴含的意义的重新解读,指出,我们首先应在观念上超越“非此即彼”的两极,应以“勒德式的态度”来看待信息技术。然后,论文通过对人的现代性困境以及在信息时代所出现的新的困境的分析,指出,作为对人的自由与幸福始终给予终极关怀的教育行动理应帮助人们走出这些困境,但这种教育不是被工具理性浸淫的现代教育,更不是信息化的教育,而是始终“以人为本”的教育。最后,论文的这一部分阐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实现的另一重要前提便是“信息技术教育化”。
     论文的第五章阐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向,即它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条件。论文认为,对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而言,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足够的“制度关怀”,即要求这三者有意识地干预或保持孩童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除此以外,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恰切有效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机制以及恰切有效的激励机制。
In the 1990s, with "Internet" as its rudiment,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was founded, which announced the coming of "information era". In the McLuhanism's tribute to "the body of electric " , arose the wav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driven by the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in the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tarting from this background, this dissertation interprets the various current theories of "information-based basic education" and critically analyzes the real condition of basic education. With these, this paper discover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lization and technicalization of the usage of IT in the area of basic education: we fall into the trap of "technology instrumentalism" in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is discovery, this paper critically interprets the value of IT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technical philosophy and media ecology, and the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edagogy, reconstructs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IT, and demonstrates the necessary precondition value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to realize its potential educational value. Concretely speaking,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logic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series of problems evoked by the encounter of basic education with information era, and the underlying reasons behind these problems. In this part, firstly the author concisely classifies the various theories about "the information era", and then gives a deeply theoretical analyses on the responses from the basic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Based on all these,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presently the formalization of usage of IT in education and the technicalization of education are the main problems. By comparing the theories and the reality, this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 above two problems: on one hand, we blindly worship technology and overestimate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we overlook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and the cultural conflict between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critically interprets the value of IT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technical philosophy and media ecology.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firstly 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s of technology from the view of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nd concisely classifies the popular views about technology's value in the area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With these as the base, this paper particular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value of electronic media in the early tim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edia ecology (McLuhan & Neil Postman) , and the valu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chnology philosophy. At last with the help of the relative theory of "technical consciousness" from Don Ihde, this chapter critically interpre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change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this paper, IT can not bring people into the happy heaven as the optimist expects. When bringing the whole "world" before us, it also cheats us to leave behind the real, practical and colorful world.
     Based o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IT isn't the "God" to save everyth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ven it helps in some extent.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roaden meaning from the view of history and the pedagogy, and points out that as "social activity", educ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n with pedago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chapter criticizes such logic as "education can not develop without traditional IT, therefore the modern IT will bring benefi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critiqu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underlying value of IT for the ends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 the educator and educate. After all these,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for education, the reasonable position of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as curriculum", "as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as study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these three identities work not as base, but as remedy.
     Chapter four points out the preconditioned core values for IT to realize its underlying educational value: critical attitude, people foremost and educationalization of IT.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first criticizes the radical idea of IT, and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transcend the radical idea and look on IT with the attitude of Luddism through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Luddism in history.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odern difficult position and the new difficulty in information er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ducation activity, having always taken an ultimate care of people's freedom and happiness, should help people get out of these difficulties. But the education is not the modern one which has been reasonably invaded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r the informationalized one, but the one that has always been people-foremost. At last, this chapter explains that another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its underlying value is the "educationalization of IT".
     Chapter five explains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its underlying values, or the supporting conditions it needs. According to author, for this realization,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are necessary to supply their institutional cares. That is, to consciously keep children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sides, we should also build a good environment of soft and hard wares, the efficient system to improve the IT literacy of teachers and to inspire them.
引文
①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公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o://www.cnnic.cn/uo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
    ②见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09年2月23日发布的《2008年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回顾和2009年展望》.htto://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5057/n11298508/11993684.html.
    ③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
    ①莫尔乃晶体管发明人肖莱克的天才门生之一,集成电路的发明人诺伊斯和半导体平面技术的发明人霍厄尼均是其学生。莫尔对IT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于1964年在一篇名为“在集成电路中塞进更多的元件”的文章中预言道:集成电路芯片上品体管的数目将逐年翻番。而在64K的RAM之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则成了每两年翻一番,因此他后来将这一规律改为2年,并逐又取二者之均值,即为18个月。此外,莫尔在Intel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上也颇有远见。
    ②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5(前言).
    ③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33.
    ①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54.
    ①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②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4.
    ③武文双,桑新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时代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02(9):60-63.
    ①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39-44.
    ②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③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9):38-41.
    ①陈晓慧.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5):13-15.
    ②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10):57-61.
    ③祝智庭.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之反思[J].信息技术教育,2007(5):卷首.
    ④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①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7.
    ②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5):17-22.
    ③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5-8.
    ①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②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8.
    ③实质上国内很多学者都倾向于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作为教育信息化实施的重要途径,另外也有研究者没直接谈论课程整合问题,而是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改革之间的互动来考察。如沈书生等认为,信息技术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丰富了中小学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丰富了中小学教育的形式。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的合理整合,将有助于多学科领域间的整合与渗透,从而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沈书生,,李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改革》,2002))
    ④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⑤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⑥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3(9):6-12.
    ①梁林梅,桑新民.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反思.中国电化教育,2004(8):21-24.
    ②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诠释[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20-22.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76.
    ①吴康宁.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9.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8.
    ②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8.
    ③张密生.科学技术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42.
    ④比特(Bit)乃Binary digit(二进制数)位的缩写,为信息量的最小单位,二进制数的一位所包含的信息就是1比特,如0101就是4比特。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51.
    ②“社会性软件”,也称“社群性软件”,自2002年以来成为互联网络技术的一个热门话题,一般指的是网络上的一些软件,这些软件让使用者能够在网络上和他人互动并分享资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社群。典型的如BBS、Bl0g等等。还有一些相应的网站,如Myspace、Facebook、Flicker和Youtube等目前相当受欢迎,它们通常都具备开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服务导向的设计以及上传资料和媒体的能力。
    ③转引自郑颖.社会性软件:学习的黄金之道[J].中国远程教育,2008(1):62-65.
    ④这一点看看比尔·盖茨和他的强大的微软,或者再看看Google、Baidu、yahoo等公司的迅速崛起便可。
    ⑤转引自崔保国编著.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1.
    ①吕耀怀.信息伦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3.
    ②这主要是因为在实体社会中,“人”总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他有个真实的身份和社会关系,因而如果他不自律而有违伦理,则周围的舆论就会对其心里构成压力。
    ①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引自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网站:http://www.zqwx.vouth.cn/web/zuizhong.jsp?id=67.
    ②CNNCI(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doc/2007/7/18/113843.doc,第8页.
    ③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引自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网站:http://www.zqwx.youth.cn/web/zuizhong.jsp?id=67.
    ③转引自李志红.网络时代的传播革命[J].襄樊学院学报,2002(4):13-16.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8.
    ②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4.
    ③一般也认为该分会的建立促成了后来美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形成。该分会成立之后,随着20世纪30年代后半叶无线广播、有声电影、录影机等媒体的出现遂于1947年更名为“视听教学分会”;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教育电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等新媒体的出现,以及拉斯韦尔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的崛起,于是促成了“视听传播”之取代之前的“视听教育”;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拓新,“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更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并一直沿用到今天,确立了“教育技术”这一研究领域。(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5.)
    ④马德四.教育信息化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67.
    ⑤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
    ①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宪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7-18.
    ②转引自黄少华,瞿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1.
    ③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5(前言).
    ④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33.
    ①贺师礼.论现代化教育[J].人大复印,1986(10):27-34.
    ②万嘉若.信息革命与现代化教育[J].新华文摘,1984.12:175-176.
    ③顾明远.新的科技革命与教育的现代化[J].新华文摘,1984.12:169-172.
    ④从最为宽泛的意义讲“网络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所开展的各类教育、教学和训活动,既包括各类网络课程、网络学校和网络学院,也包括各种在线培训和在线学习。尽管从理论上,网络教育也可运用于基础教育,但在实际中它通常只运用于高等教育以及各式各类的培训和自主学习活动中。
    ⑤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①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4.
    ②武文双,桑新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时代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02(9):60-63.
    ③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39-44.
    ①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5):17-22.
    ②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4-20.
    ③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④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9):38-41.
    ①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5-8.
    ①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②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③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7.
    ④相关数据来源: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中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两项。见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level2.isp?tablename=2236.和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level2.jsp?tablename=2235.
    ⑤http://www.edu.cn/20021119/3072463.shtml.
    ①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29.
    ②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前言).
    ③所谓“教育为体”,指在探讨教育技术问题的时候,不管在哪个层次上,都应该是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所谓“技术为用”指技术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参与教育的。见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前言).
    ①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80.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43.
    ①Neil Postman.The End of Education-Redefining the Value of School[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95.x.
    ②伍正翔.现代性救赎:教师身份的“返魅”[J].中国教育学刊,2008(10):52-55.
    ①黄红生.论信息技术对世界的祛魅与返魅[J].科学学研究,2007(4):623-627.
    ②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5(前言).
    ③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33.
    ④雷钠特·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1-79、97.
    ①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54.
    ②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90
    ③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8.
    ④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1.
    ⑤任友群,王旭卿.教育技术的后现代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9-12.
    ①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
    ②许苏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3.
    ③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0.
    ①陈桂生.教育的传统与传统的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2).
    ①转引自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5.
    ①此处所言说的“生活世界”不是在胡塞尔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这里的“生活世界”就是指我们所生存的“日常生活世界”,是我们生于其中,活于其中的可经验的世界。
    ②张密生.科学技术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
    ③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A].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35.
    ④伽达默尔指出,20世纪是第一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63.)
    ⑤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A].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41.
    ⑥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A].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40.
    ⑦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A].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38.
    ①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5.
    ②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0.
    ①路易斯.H.拉潘姆.转引自其为《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一书所写的序言,第12页。
    ②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1.
    ③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1.
    ①张密生.科学技术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1.
    ②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63.
    ③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2.
    ④人造物是由人类所创造、存在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既可以为人们直观、具有一定的自然物理性质和结构,同时对于它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具有一定功能的物体。(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3.)
    ①刘文海.论技术的本质特征[J].自然辩证法,199(10):31-38.
    ②《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③《不列额百科全书》把1879年10月21日定为现代技术的诞生日.(见黄顺基,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的前沿与进展[J].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1.)一般而言,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技术”,就是指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与“科学”相结合的“技术”,也即“科学化的技术”。其主要的标志便是“电力”的广泛运用。
    ④刘美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6-85.
    ⑤见姜振寰.科学技术哲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27.
    ①转引自刘美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3.
    ①就像有研究者指出的,今天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从事发明和创造时主要着眼的是经济方面的考虑,从完整的、具有整体相关性的生活世界之中抽取出与投资利润有关,并且还能被科学做定量分析的少数因素。现代技术在其发明和创造时已经导致了对生活世界的阉割和扭曲。(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4)这里面批判的实质上就是工程学范围内的技术发明与创造问题,现代技术应用导致的社会危机,就是生活世界失去了自明性,而交由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和少数资本家来操控。
    ②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
    ③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
    ④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
    ①转引自刘文海.论技术的本质特征[J].自然辩证法,199(10):31-38
    ①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心理问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38-39.
    ②卢梭在《论科学研究与艺术》一书中指出,科技的发展使人的自然本性受到压制甚至毁灭,与自然纯朴相对立的科学技术起源于我们的恶,因而是道德沦丧和奢侈的根源。卢梭的思想代表了一种浪漫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潮,这种思潮认为科学理性只重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忽视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方而的问题人只有“返回自然”、追求浪漫诗意的生活,才能安身立命。(何立松.双刃剑的困惑:技术价值的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47.)
    ③李德顺等.价值论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267.
    ①转引自刘文海.论技术的本质特征[M].自然辩证法,199(10):31-38.
    ②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
    ①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8.
    ②弗洛姆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技术系统具有非人道化的前景,正在向一个没有人性的机械化新社会演进,因为它建立在这两个坏的原则之上,这两个原则规定与控制了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人的思想。(见:何立松.双刃剑的困惑:技术价值的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301.)
    ①芬伯格在分析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批判理论时指出,马克思关于技术的著作中有很多含糊的地方,工具论和实体论两种立场都可以从中找到理论支撑。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不良应用”可指三个层面的问题:(1)应用特定技术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2)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特定技术是如何被应用的;(3)首先在设计这些技术中应用技术原理的方式。而马克思没有对此作出明确区分。芬伯格指出,对应于三种不同理解可将马克思的技术批判理论对应地分为三种:产品的批判、过程的批判和设计的批判。而第一种批判显然就是只抨击技术在资本主义中所服务的目的,实质上还是将其当作“手段”。(见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2-54.)
    ②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3.
    ③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A].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41.
    ①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A].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40.
    ②丹尼尔·科尔曼.技术:伤害地球?拯救地球?[A].杨勇进.生态学二十讲[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38.
    ③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4.
    ④转引自何立松.双刃剑的困惑:技术价值的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47.
    ①转引自何立松.双刃剑的困惑:技术价值的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303.
    ②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等.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③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10..
    ④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
    ⑤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
    ①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16..
    ②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③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
    ①邬焜.信息认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7.
    ②图片和相关观点均引自:邬焜.信息认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10.
    ③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第3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46.
    ④这段论述参考了钟义信的《信息科学原理》(第3版)[M],第48页。(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①这段论述参考了钟义信的《信息科学原理》(第3版)[M],第49-51页.(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3.
    ②需要说明的是,麦克卢汉此处所指称的“拼音文字”特指诸如“英语”这样的“文字”传统,它此处的批判也仅仅适用于这种“文字”,而不包括象形和会意的文字,如汉字。如他指出,“历史上有许多象形的和分音节的文字,但是没有意义的字母和没有意义的语音相对应的拼音字母表,却只有一种。用拼音文字书写的词汇牺牲了意义和知觉,而埃及的圣书和中国的会意汉字之类的文字却能将意义和知觉固定下来。”(见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0.)
    ③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5.
    ④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3.
    ⑤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5.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2.
    ②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8.
    ③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33.
    ④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3.
    ⑤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28.
    ⑥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43.
    ⑦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5.
    ⑧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0.
    ⑨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30.
    ①他指出,尽管希腊人和罗马人对“童年”这一概念是模糊的,但“童年”的意识的确存在。尤其是罗马人将成长中的孩童同羞耻的观念联系起来,对童年概念的演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和印刷术发明之前这个黑暗的中世纪,“读写能力”消失了近1000年,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中的“童年”概念也消失了近1000年。中世纪没有儿童成长发展的概念,因为一切均以“说话”为主。(参见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20.)
    ②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9.
    ③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④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5.
    ⑤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1.
    ①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
    ②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3.
    ③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2.
    ④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2.
    ⑤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
    ①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
    ②也许人们可以说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产物,手机不过是通信工具,它的价值就在于方便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联络。尽管在今天,手机依然具备着通信功能,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机不仅仅是用来打电话的。手机在今天的身份已经从通信工具变成所谓个性化的标志。这一点从所谓“彩铃”业务,以及近来在娱乐界出现的所谓“彩铃”音乐颁奖典礼等事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更不用说所谓“移动教育”、手机游戏、高分辨率摄像功能,高音质音乐手机以及现在正在推广的“3G”手机等。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8.
    ②转引自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8.
    ③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54.
    ④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71.
    ⑤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3.
    ⑥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4.
    ①张义兵.逃出束缚——赛博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1:5.
    ②张义兵.逃出束缚——赛博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1:6.
    ③中文译名为《觅踪》、《网络杀机》,2008年出品。
    ④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8.
    ⑤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9.
    ①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6.
    ②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42.
    ③实质上,人工智能领域最近的发展趋势便是由“认知主义”范式转向“新连接主义”。“专家系统”作为“认知范式”下的“智能”形态,实质上只能按照程序中的句法规则,顺次处理符号。这种计算机最终在1997年击败了国际象棋冠军。而“新连接主义”认识到“人脑并非以线性顺序进行思维,而是以复杂的并行操作来处理数据”,所以尽管靠专家系统计算机可以击败国际象棋冠军,但却很难模仿苍蝇的眼睛和进行“模糊处理”。“新连接主义”就是试图用“神经网络”这一新的计算技术来克服这些问题,它建立在统计规律的基础上,能根据近似值进行运算和改善自己的性能。(参见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5-126.)
    ④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5.
    ①转引自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9.
    ②转引自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7.
    ③转引自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9.
    ①需要说明的是,在伊德的理论中,“中介关系”(relations of mediation)只是人与技术产品关系的其中一种,其它两种关系分别是“他者关系”(alterity relation)和“背景关系”(background relation)。
    ②就“人——技术——世界”这一技术中介下的知觉结构,伊德又将其分为两种,即“(人—技术)—世界”和“人—(技术—世界)”。前者又称为“体现关系(embodiment refation)”,如人带眼镜去看世界;后者又称为“诠释关系(hermeneutic relation)”,如人通过温度计知道冷暖。
    ③转引自: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9.
    ④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8.
    ①这里所谓广义的“教育”是指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教育行动,如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大众媒体有意识地向大众宣扬的态度和知识等;而狭义的“教育”则是指“学校教育”。
    ②转引自常道直.赫尔巴特教学论再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8(3).
    ③与此同时,人们也纷纷将矛头指向传统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印刷术),认为教育中的诸多弊端均是由“书本”引起的。
    ①张诗亚.教育的生机——论崛起的教育技术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4.
    ②转引自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①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374-375.
    ②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③何塞·华金·布伦纳.全球化、教育与技术革命[J].教育展望(中文版)第70期.
    ④需要说明的是,大众媒介一般是指电影、广播、电视等20世纪早期所出现的电子媒介,它与我们所言说的狭义上的信息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人们在论述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的时候,也通常将其作为两个革命阶段来论述。并且在四次革命说开始提出的时候,人们关注的实质上只是大众媒介和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而那个时候计算机与现如今我们提及的狭义上的信息技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①参见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45.
    ②引自余志和,陈一宏等著.漫话信息技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23.
    ③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0.
    ①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6.
    ②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
    ③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0.
    ①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29.
    ②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9):13-18.
    ③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24.
    ④参见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29-41.
    ⑤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5.
    ①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9.
    ②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①这一点似乎用不着太多的笔墨加以辨析。如布列钦卡就认为,“教育科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活动和文化客体的整合了的科学的一种特殊形式”(见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8)。这一观点实质上表明了教育和文化以及文化活动的密切性。齐梅博士在《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一书中,甚至直接把教育定义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珍贵知识文化资源传承的活动”。(见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18.)
    ②按照布列钦卡的解释,“提升”即“建构”、“改善”、“保留”或“避免”,“人格状态”即“心理素质结构”。
    ①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
    ①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6.
    ②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4.
    ③Mr.Chips是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的小说《Goodbye,Mr.Chips》中的主人公。小说讲述了一名教师60年教学生涯中伤感的故事。其后被改变成电影《万世师表》。(见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3.)
    ①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1-143.
    ②这一点可参见第二章第四节中笔者对麦克卢汉关于“印刷术”的观点的梳理分析。
    ③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
    ④雷钠特.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吕林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⑤通常将单纯的以“文本”来建立链接关系的信息表现方式称为“超文本(Hypertext)”。而“超媒体”则除了“文本”外,还包括图画、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多种媒介。
    ①引自“中小学信思技术教再论坛”http://www.nrcce.com/nrcce bbs/viewthread.php?tid=6297.2007-06-03/2009-01-06.
    ②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7.
    ③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96.
    ④沛西·能.教育原理[M].王承绪.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①伍正翔,柳海民.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谬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12-15.
    ②R·M加涅,L·J布里格斯等.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庞国维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③乔纳生(Jonassen)等认为“认知工具”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各种软件系统,如数据库、电子报表、语义网络、专家系统、多媒体建构工具、微世界、动态建模工具、视图化工具和计算机会议系统等。(Jonassen,D.,K.Peck,B.wilson.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Prentice Hall Inc.1999.)
    ①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4.
    ②在这里,我指的是“小学语文四结合”的实验。所谓“四结合”即将“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应用”四者相结合(见谢幼如编著.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计算机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8.)
    ①有关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历程请参见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二小点“信息技术教育”。
    ②武文双,桑新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时代使命[M].教育发展研究,2002(9):60-63.
    ①转引自李光焰.论用户信息技术素养教育[J].情报科学,2004(4):416-418.
    ②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4..
    ①转引自尹俊华等.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②转引自刘美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4.
    ①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3.
    ②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29.
    ③刘美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4.
    ④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3):3-7.
    ①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8.
    ②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7.
    ③陈红兵,唐淑凤.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4):56-59.
    ④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⑤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
    ①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6.
    ②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2.
    ③亨利·A.吉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M].朱红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中文版序Ⅳ.
    ①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8.
    ①王逢贤.优教与忧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75.
    ②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7-1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②马克斯·韦伯.以学术为业[A].吴玉军.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116.
    ③有关个人主义所导致的人类文化困境的分析,可以参考张彭松,王雪冬:个人主义及其文化困境[J].天中学刊,2006(1).
    ①参见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0-12.
    ②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③马克斯·韦伯.以学术为业[A].吴玉军.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116.
    ④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①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A].何兆武.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1.
    ②转引自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90.
    ③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93.
    ④岳伟.批判与重构——人的形象重塑及其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28.
    ⑤对于理性和科学的关系,有论者指出,没有理性就不会有科学,而没有科学,理性也不能健全,科学是理性的更集中体现。神话的主要基础是信念、信仰,不能说是理性的,而哲学和科学都可以看作理性能力的表现。但是,能够运用概念、反思概念、反思规则的理性不一定进入到科学的层次,而仅仅是具备了从事科学活动的能力。也就是说科学一定是理性的,但是理性的就不一定是科学的。因为运用理性的方法所获得的知识,有科学的知识,也有非科学的知识。(钱之佳,刘猷桓.科学与理性的基础性分析——从逻辑与历史的角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4):44-49.)
    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6-7.
    ②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③渠敬东先生指出,在启蒙并未与信仰划清界限,便急于诉诸行动的情况下,必然会为实践寻找纯粹外在的依据。这样,在价值判断上,启蒙崇尚普遍项,把纯粹的客观性奉为圭臬;在事实陈述上,启蒙委诸实证科学和形式逻辑,自觉将知性图式化为计算机世界的公式。因此,启蒙精神倘不能从有限性和可能性的维度去开展自我,那么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还原精神:把历史还原为事实,把事物还原为物质,把各种各样的形式也还原为单纯的图式安排。(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91.)
    ④G.伽德默尔.理性与科学[J].哲学研究,1987(11):55-56.
    ⑤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8.
    ①转引自李晓云.媒介生态与技术垄断——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0-74.
    ②转引自李志红.网络时代的传播革命[J].襄樊学院学报,2002(4):13-16.
    ③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何朝阳,王希华.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9.
    ①当然,解决人类的生存困境这个源远流长且又异常复杂的问题不可能是“教育”可以独自承担的,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言的:“既然本身不能单独克服社会的邪恶,她就应该力求增进人们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所以,即便是“乌托邦”,教育也必须将其重拾怀中。
    ②王坤庆先生指出:“如果说当代人类精神危机的存在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是人们普遍承认的事实的话,那么教育则充当了加剧这种精神危机的角色”。(见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99.)这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实质上早己臣服于“市场”、臣服于“工具理性”,从而丢弃了她本真的理想追求。这种教育不过是按照市场的要求来批量地生产“劳动力”,至于其他的一切崇高的使命则仅仅存在于人们不痛不痒的怨声载道之中。尽管为这种教育所塑造出来的人中也能看到某些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但这似乎只是教育的“意外”后果。
    ③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④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4.
    ⑤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6.
    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
    ⑦如他指出,我们需要从经验去学习,因为我们的悟性只是一个空虚的形式,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并且我们也不善于做事、说话,或去知道任何事物;因为这种种能力都只潜伏地存在,需要加以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5-26.)
    ①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5.
    ②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4.
    ③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4.
    ①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6.
    ②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③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3.
    ①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李其龙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6.
    ②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
    ③转引自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2.
    ④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3(5):851-855.
    ⑤李祚山.大学生的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5):423-426.
    ⑥佐斌,张陆.学习目标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37-40.
    ①见苗元江的《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一文关于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的综述。(社会,2004(4):20-23).
    ②赵汀阳.知识,命运和幸福[J].哲学研究,2001(8):36-41.
    ③柳士彬.从主体性到他者性——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3):42-44.
    ④David Tracy.现代,反现代与后现化:世纪之交的西方神学反思[J].陈佐人.当代,1999(142):117-133.
    ①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108.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43.
    ①如一种关于信息技术教育价值的流行观点通常从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的观点出发,认为“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可以满足直观教学之“将事物直观地呈现在儿童面前”的要求。但正如博尔诺夫所指出的,儿童初识事物绝对不是靠纯粹的“直观”,而是靠心不在焉的日常交往。这种交往是一种对事物的“操作性交往”,正是通过这种与事物之间的接触,儿童才开始对世界有了肤浅的理解。(见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所以,对于教育而言,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在很多时候,信息技术都不是必须的。
    ②许苏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3.
    ③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0.
    ①张明国.论“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哲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5):22-26.
    ①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113.
    ②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9):13-17.
    ③参见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①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教学技术是指为了学习而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②Educational technology i 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设、使用与管理适切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提升绩效的研究与伦理实践。)
    ③Observer.目睹教育技术学十年之十大怪状(上)[J].中小学电教,2005(4):73-76.
    ④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9):13-17.
    ⑤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9):13-17.
    ①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3.
    ②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9-210.
    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1月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小学生对互联网的应用深度不高,仅有的几个渗透率超过总体的应用是“即时通信、博客、网络音乐、网络视频”,这四种应用基本上可以定位在娱乐和社交两个领域,与这个年龄段好玩、好奇的心理需求基本一致。(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第36页.)
    ②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第42页。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
    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公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28.4%,比2007年增长了近3.3%。这说明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互联网正在不断向农村地区渗透。(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第35页.)而据笔者了解到的一些现状,一些小镇、甚至是一些小县城里的网吧,很少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规,未成年人、学生实质上都可随时进出网吧。所以相比与大城市而言,乡村、小镇等这些地方在当前来看实质上更为混乱。
    ①方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1997(3):54-66.
    ②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中国社会科学,2007(6):41-53.
    ③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中国社会科学,2007(6):41-5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22.
    ②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4.
    ③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
    ④曹保印,王哲.“人文关怀”与“制度关怀”[N].湖北日报,2004/08/13.
    ①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中国社会科学,2007(6):41-53.
    ②曾庆朝,王立中等.一少年猝死网吧仨老板共赔七万[N].检察日报,2005/10/11,第010版.
    ③杨克元.少年通宵上网猝死网吧承担部分责任[N].经济参考报,2007/6/11,第013版.
    ④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1994-1996).http://www.cnnic.cn/html/Dir/2003/10/22/1003.htm.
    ⑤朱磊.让孩子们放心上网[N].人民日报,2009/3/7,第008版.
    ①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宋时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8
    ②桑新民.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数字化生存的挑战.人民教育,2001(8):14-16.
    ①陈世珠.把信息技术引入家校教育——“家校通”课题研究初见成效[J].中国电化教育,2007(1):79-81.
    ②胡跃平.让父母学会引导帮孩子戒除网瘾[N].人民日报,2005/8/25,第005版.
    ③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第35页.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
    ④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第16页.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
    ①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http://www.zqwx.youth.cn/web/zuizhong.jsp?id=67.
    ②胡跃平.让父母学会引导帮孩子戒除网瘾[N].人民日报,2005/8/25,第005版.
    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吧通常是“体力工作者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聚集地。(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第27页.)而这些人经常聚集在网H巴,目的通常只有一个:娱乐和游戏。一个从未接触过游戏的孩子,一旦进了网吧,谁也不能保证他的好奇心会否促使他驻足、了解、然后便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①截止到2008年6月30日,我国2.53亿网民中有74.1%的网民是在家里上网;而到2008年12月31日,我国2.98亿网民中在家里上网的占78.4%。(分别见CNNIC发布的第22次、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8/7/23/170424.doc,第27页;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第27页.)这也就是说,在半年时间内在家庭上网的网民增长了4615.9万,由此可见,互联网向家庭普及的速度之快。
    ②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第13-14页.
    ③因为,在这1.176亿的手机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便是学生。(同上,第28页)
    ①朱磊.《青少年网络伤害课题调研报告》出炉,专家建议立法为网络伤害画上休止符[N].法制日报,2009/04/04,第2版.
    ②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http://www.zqwx.youth.cn/web/zuizhong.jsp?id=67.
    ③《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调研分析报告》(2008简版).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9/3/24/142752.pdf.
    ①朱磊.《青少年网络伤害课题调研报告》出炉,专家建议立法为网络伤害画上休止符[N].法制日报, 2009/04/04,第2版.
    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 60776.htm,2001-4-3.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http://www.gov.cn/flfg/2006-12/29/content 554397.htm,2006-12-29.
    ②杨小微等.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技术的对话[J].开放教育研究,2006(10):11-14.
    ①相关数据来源: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中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两项。见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level2.jsp?tablename=2236.和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level2.jsp?tablename=2235.
    ②张敬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8.
    ③桑新民.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抉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3):3-6.
    ④转引自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3(9):6-12.
    ⑤严翠.南京中小学100%实现“校校通”[N].中国教育报,2006/3/18,第001版.
    ①李晶.探索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6(5):29-35.
    ②宗敏.湖北省农村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7/3,第Z11版.
    ③http://www.edu.cn/20021119/3072499.shtml
    ④2002年5月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站也正式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资源服务。网址为:http://www.cbern.gov.cn/derscn/portal2/SearchAction.do?method=index.
    ①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50-53.
    ②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①http://www.edu.cn/20021119/3072463.shtml.
    ②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level3.jsp?tablename=1377&infoid=13496.
    ③张敬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8.
    ①吴百含.论高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3):79-82.
    ②唐章蔚,张伟平,任英杰.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混合培训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9):53-55.
    ③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92.
    ①转引自张必清.提高职教教师培训绩效的新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5(2):45-46.
    ①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8.
    ②转引自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1.
    ①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90
    ②高博.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与广东省东莞市袁崇焕小学校长朱志权一席谈[N].中国教师报,2008/5/28,第C04版.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7年。
    2.[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
    3.[美]比尔·盖茨著,辜正坤主译:《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美]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宪,邱春译:《人的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6.[英]凯文·罗宾斯,弗兰克·韦伯斯特著,何朝阳,王希华译:《技术文化的时代——从信息社会到虚拟生活》,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7.[德]阿诺德·盖伦著,何兆武,何冰译:《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8.[美]威廉·J·米切尔著,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
    9.[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美]马克·波斯特著:《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0年。
    11.[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潘琪等译:《第三次浪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12.[美]大卫·格里芬著,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3.[美]曼纽尔·卡斯特著,郑波,武炜译:《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4.[美]阿尔文·托夫勒著,孟广均,吴宣豪等译:《未来的冲击》,新华出版社,1996年。
    15.[美]阿尔文·托夫勒著,刘炳章,卢佩文等译:《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新华出版社,1996年。
    16.[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
    17.[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18.[美]赫伯特·马尔库赛著,张峰,吕世平译:《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98年。
    19.[德]哈贝马斯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2002年。
    20.[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周宪,许钧译:《非人——时间漫谈》,商务印书馆,2001年。
    21.[加]查尔斯·泰勒著,程炼译:《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2.[德]胡塞尔著,王炳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
    23.[美]乔治·巴萨拉著,周光发译:《技术发展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现象学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5.[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26.[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美]托马斯·库恩著,范岱年,纪树立译:《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德]哈贝马斯著,郭官义,李黎译:《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2002年。
    29.[法]让·拉特利尔著,吕乃基,王卓君等译:《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商务印书馆,1997年。
    30.[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1.[美]拉塞尔·雅各比著,姚建彬译:《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新星出版社,2007年。
    32.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3.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媒》,商务印书馆,2003年。
    3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新与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6.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7.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38.袁峰,顾铮铮:《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陈翠芳:《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0.黄瑞雄:《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2.王前:《技术现代化的文化制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43.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4年。
    45.王铭铭:《没有后门的教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6.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1.[德]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3.[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4.[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
    5.[美]约翰·D·布兰斯福特,安·L·布朗等编著,程可拉,孙亚玲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高文,徐斌燕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美]雷钠特·N·凯恩,杰弗里·凯恩著,吕林海译:《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美]J·莱夫,E·温格著,王文静译:《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与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美]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王文静,乔连全等译:《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7.[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8.[美]小威廉姆E·多尔,[澳]诺尔·高夫主编,张文军,张华等译:《课程愿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9.[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译:《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0.[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美]理查德·沙沃森,丽萨·汤编,曹晓南,程宝燕等译:《教育的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12.[德]底特利希·本纳著,彭正梅,徐小青等译:《普通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杨明全,宋时春译:《教育知识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美]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著,花海燕,梁小燕等译:《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17.[美]迈克尔W·阿普尔著,阎光才等译:《文化政治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18.[美]威廉·V·斯潘诺斯著,王成兵,亓校盛译:《教育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美]斯蒂芬·J·鲍尔著,侯定凯译:《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美]吉拉尔德·古特克著,缪莹译:《教育学的历史与哲学基础——传记式介绍》,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21.[英]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2.[美]A·J·斯塔科著,刘晓陵,曾守锤译:《创造能力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24.[美]罗伯特·D·坦尼森,[德]弗兰兹·肖特等主编,任友群,裴新宁主译:《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理论·研究·模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25.[美]约翰·杜威著,赵详麟,任钟印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6.[美]桑赫尔兹,林斯塔夫等著,宋融冰译:《信息技术与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27.[美]诺顿,维贝格著,吴洪健,倪男奇译:《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28.武法提编译:《国外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陈丽等编译:《技术进化与社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英]艾薇儿·拉夫莱斯著,宋旸译:《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美]丹尼尔·科顿姆著,仇蓓玲,卫鑫译:《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2.[美]加涅,布里格斯等著,皮连生,庞国维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3.[美]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4.[美]普莱西,斯金纳等著,刘范,曹传咏等译:《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35.[德]O·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38.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9.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0.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1.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编:《新技术革命与教育》,1984年。
    42.赵勇:《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3.刘美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44.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45.陆宏,冯学斌编著:《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4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47.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48.王逢贤:《优教与忧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9.扬昌勇:《新教育社会学:连续与断裂的学术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0.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51.金生鋐:《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52.郑金洲,瞿宝奎著:《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5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第1卷·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54.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5.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6.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57.柳海民:《教育原理》(第3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59.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0.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6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62.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6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64.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5.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6.李芒:《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
    67.李建平:《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8.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69.邬焜:《信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0.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1.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72.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7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7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75.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76.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77.于伟:《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张立国:《从“教学结构”到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对教育技术理论建构的哲学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6-6.
    2.徐晓雄:《从麦克卢汉思想看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2004-3.
    3.殷堰工:《从数学课程改革看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中学数学月刊》,2004-3.
    4.陈晓慧:《对当前教育技术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中国电化教育》,2003-7.
    5.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教育研究》,1998-7.
    6.朱晓江:《教育的技术化倾向及其述评》,《辽宁教育研究》,2000-10.
    7.范娇莲:《教育技术理论及实践的检讨与思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3.
    8.李子运:《教育技术学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开展教育技术哲学研究之必要性》,《电化教育研究》,2006-9.
    9.杨小微,金学成等:《教育现代化:理论与技术的对话——教育学原理与教育技术学两大阵营的对话》,《开放教育研究》,2006-5.
    10.王慧霞,李长著:《论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泛化的批判性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5.
    11.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电化教育研究》,2000-3.
    12.朱京曦:《论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电化教育研究》,2007-5.
    13.刘同舫:《现代教育技术化发展倾向的反思》,《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1.
    14.乔红:《现代教育技术与未来教育》,《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15.李默:《新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
    16.毛萍:《应试教育的技术化特征》,《教育评论》,1999-6.
    17.张满才,丁新:《在线教育:从机遇增长,到融入主流、稳步发展》,《开放教育研究》,2006-4.
    18.郑旭东,孟红娟:《走向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5-3.
    19.朱敬,桑新民:《智慧与力量:对教师博客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15.
    20.桑新民:《21世纪:让教育梦想成真的时代》,《教育发展研究》,2005-21.
    21.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电化教育研究》,1999-2.
    22.桑新民:《探索网络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新天地》,《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3.桑新民:《用理论解读“IT”》,《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Z1.
    24.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人民教育》,2001-1.
    25.桑新民:《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数字化生存的挑战》,《人民教育》,2001-8.
    26.桑新民:《从印刷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职业技术教育》,2001-12.
    27.桑新民:《信息技术时代:人类学习方式变革的里程碑》,《教育发展研究》,1998-12.
    28.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5.
    29.桑新民:《信息革命人类文化: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谈基础教育信息化》,《上海教育》,1999-3、4.
    30.武文双,桑新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时代使命》,《教育发展研究》,2002-9.
    31.梁林梅,桑新民:《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反思》,《中国电化教育》,2004-8.
    32.梁林梅,马军英:《美国区域教育信息化个案分析——佛罗里达SY2000》,《中国电化教育》,2002-7.
    33.祝智庭,顾小清:《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2.
    34.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中国电化教育》,2003-9.
    35.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诠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
    36.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2-11、12
    37.南国农:《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推进“14345工程”》,《电化教育研究》,2003-12.
    38.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中国电化教育》,2003-9.
    39.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中国电化教育》,2007-1.
    40.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8、9.
    41.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教育研究》,2001-10.
    42.李艺,张义兵:《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教育研究》,2002-11.
    43.沈书生,李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44.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电化教育研究》,2005-9.
    45.于颖,胡金艳,李艺:《试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编排——教材设计与儿童认知发展相长》,《课程·教材·教法》,2007-5.
    46.颜士刚,李艺:《“整合”还是“变革”——信息技术影响课程的阶段性考察》,《电化教育研究》,2007-1.
    47.陈晓慧:《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2-5.
    48.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教育研究》,2002-4.
    49.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电化教育研究》,2005-1.
    50.傅德荣,傅利华,靳灵芝:《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7.
    51.董玉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省思》,《电化教育研究》,2004-9.
    52.孙西朝:《关于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中小学电教》,2004-2.
    53.韩清林:《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定位和设置》,《人民教育》,2003-5.
    54.颜士刚,张婷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化教育》,2001-9.
    55.汪振海,潘秀华,张丽静:《英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电化教育研究》,1999-4.
    56.左明章,易凌云:《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评判模型的构建与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6-6.
    57.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2.
    58.焦瑶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问题与对策》,《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59.于尔根·罗林,孙蔚波译:《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为一种新的教育政策的必要性辩护)》,《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1.
    60.边恩莲:《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及思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
    61.王琳,刘丹:《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基础教育参考》,2007-5.
    62.黎加厚:《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1997-4.
    63.康桂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64.王琪琦,陶芳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教育探索》,2007-1.
    65.建耀,陈莉:《教育技术哲学初探》,《电化教育研究》,2002-4.
    66.宋新芳,刘成新:《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现代教育技术》, 2005-6.
    67.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
    68.朱文英:《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信息化——访牟焕森副教授》,《教育信息化》,2006-1.
    69.曾立新:《逻辑实证主义教育技术哲学》,《电化教育研究》,1998-6.
    70.周彦:《“祛魅”与“返魅”:新课程视野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文化反思》,《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
    71.李丹:《祛魅的代价——当代道德教育意义的失落与寻归》,《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6.
    72.黄敬才:《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当代教育论坛》,2007-5.
    73.刘秀,邓晖:《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取向——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
    74.马红亮:《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电化教育研究》,2004-3.
    75.罗祖兵:《学校教育的“祛魅”及其意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2.
    76.戴双翔:《论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代价观》,《教育科学研究》,2004-12。
    77.郑金洲:《教育学的时代使命》,《教育研究》,2006-7
    78.陈峻俊:《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79.李晓云:《媒介生态与技术垄断——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80.谌启标:《尼尔·波兹曼学校批判与学校重构理论》,《比较教育研究》,2005-4.
    81.路宪民:《网络媒体的社会塑造——从传播科技到大众媒介的转型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04-3.
    82.肖巍:《“技术”批判:海德格尔和庄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8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前沿问题”笔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84.王炜:《从技术批判到生态哲学》,《浙江学刊》,1996-3.
    85.许大平:《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罗马俱乐部的科学技术批判》,《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86.贾军:《从唯物史观看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批判思想》,《湖北社会科学》,2006-3.
    87.曹观法:《费恩博格的技术批判理论》,《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88.张黎夫:《技术批判之批判》,《天津社会科学》,2004-3.
    89.巨乃岐,邢润川:《技术思想与技术批判的现代考量》,《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8.
    90.张成岗,王天:《技术之路:死亡与拯救——超越论者的技术批判思想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0.
    91.祖朝志:《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7-5.
    92.鲁献慧:《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批判及其审美拯救思想析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10.
    93.陈志刚:《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
    94.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哲学研究》,2001-10.
    95.朱春艳:《实用主义和技术批判理论:对技术哲学界一段争论的探究》,《哲学动态》,2005-4.
    96.李建珊,张立成:《西方技术批判理论及其启示》,《南开学报》,1999-3.
    97.张立成:《西方技术批判理论重建文化哲学的尝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4.
    98.金振坤:《以辩证法为主导的多元化倾向——教育技术的哲学基础》,《中国电化教育》,1997-7.
    99.许良:《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9.
    100.金微:《美国的“新勒德分子”》,《英语知识》,1996-10.
    101.周阳春:《“技术的反叛者”》,《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
    102.韩连庆:《超越乌托邦与敌托邦》,《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
    103.郭贵春:《从现象论到工具实在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104.刘大椿:《关于技术哲学的两个传统》,《教学与研究》,2007-1.
    105.郭俊义:《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和世界图景》,《科学技术辩证法》,1999-10.
    106.李宏伟:《技术的价值观》,《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
    107.杨小华:《技术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范式的兴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
    108.盛国荣:《技术控制主义:技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哲学动态》,2007-5.
    109.张旭:《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2.
    110.刘敏:《技术与人性——弗洛姆技术人道化思想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
    111.葛勇义:《解读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思想——技术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112.陈红兵,于丹:《解析技术塔布——新卢德主义对现代技术问题的心理根源剖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3.
    113.陈红兵,陈玉海:《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8.
    114.巨乃岐,邢润川:《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
    115.许良:《劳动、技术与人类解放——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探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
    116.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1.
    117.田鹏颖:《现代性悖论的消解与社会技术的创新》,《求是学刊》,2007-1.
    118.曹继东:《现象学与技术哲学——唐·伊德教授访谈录》,《哲学动态》,2006-12.
    119.舒红跃:《伊德技术哲学“:人—技术—世界”的相关性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20.张来举:《在“生活世界”里反思技术的意义——伊德技术哲学初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121.陈红兵,周建民:《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影响教育的批判性阐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
    122.陈红兵:《新卢德主义述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6.
    123.梅其君,陈凡:《自由与辩证法:埃吕尔技术哲学的另一种解读》,《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124.高兆明:《技术祛魅与道德祛魅——现代生命技术道德合理性限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3-3.
    125.王雨辰:《技术祛魅与人的解放——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伦理价值观》,《哲学研究》,2006-12.
    126.黄红生:《论信息技术对世界的祛魅与返魅》,《科学学研究》,2007-8.
    127.卢风:《世界的附魅与祛魅》,《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0.
    128.[荷]弗莱施哈克,段丽萍译:《技术与人的尊严》,《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12.
    129.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130.王多:《人在哪里——西方人文主义对技术进步论的诘难》,《探索与争鸣》,2005-3.
    131.殷正坤:《现代技术与人的“物”化》,《哲学研究》,2001-12.
    132.张义兵:《逃出束缚——“赛博教育”的社会学解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133.茹菲娜(Anyaegbu):《新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发展中应用的潜力——常熟三所小学个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134.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
    135.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12月。
    136.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10月。
    1.Patrick N.Foster.Classifying Approaches to and Philosophies of Elementary-School Technology Education.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Vol.8 No.2,Spring 1997.
    2.Kay Stables.Critical Issues to Consider When Introducing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o the Curriculum of Young Learners.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Vol.8 No.2,Spring 1997.
    3.Robert C.Wicklein.Curriculum Focus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Vol.8 No.2,Spring 1997.
    4.Kurt Y.Michael.The Effect of a Computer Simulation Activity versus a Hands-on Activity on product Creativity in Technology Education.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Vol.13No.1,Fall 2001
    5.Muffoletto.Technology.and restructuring education:constructing a context.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4-34(2).
    6.Yeaman,A.R.J.Deconstruct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4-34(2).
    7.Yeaman,A.R.J.,Koetting,J.R.,Nichols,R.G.Critical Theory,Cultural Analysis,and the Ethic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Social Responsibility,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4-34(2).
    8.Brent G.Wilson.The Postmodern Paradigm.Appear in C.R.Dills and A.A.Romiszowski (Eds.),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paradigms.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7.
    9.John B.Thompson.Mass Communication and Modern Culture.Appear in 王逢振,王晓路等编:文化研究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p832-847.
    10.John Corner.Media Studies and the ‘Knowledge Problem’.Appear in 王逢振,王晓路等编:文化研究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p847-858.
    11.Stuart Moulthrop.You Say You Want a Revolution? Hypertext and the Laws of Media. Appear in王逢振,王晓路等编:文化研究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p915-943.
    12.Mark Poster.Derrida and Electronic Writing:The Subject of the Computer.Appear in王逢振,王晓路等编:文化研究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p944-976.
    13.J.Hillis Miller.The Indigene and the Cybersurfer.Appear in王逢振,王晓路等编:文化研究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p977-992.
    14.Ravi Sundaram.Recycling Modernity:Pirate Electronic Cultures in India.Appear in Internationalizing cultural studies:an anthology / edited by Ackbar Abbas and John N.Erni,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P43-50.
    15.Viktor Mazin.Techno-Being.Appear in Internationalizing cultural studies:an anthology /edited by Ackbar Abbas and John N.Erni,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P61-68.
    16.Sudeep Dasgupta.Visual Culture and the Place of Modernity.Appear in Internationalizing cultural studies:an anthology / edited by Ackbar Abbas and John N.Erni,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P427-438.
    17.David H.Jonassen(Ed.).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New York: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1996.
    18.Walter Dick,Lou Carey,James.O.Carey.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eduction.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9.Allan C.Ornstein,Linda S.Behar-Horenstein,Edward F.Pajak.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Third Edition,).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0.Margaret E.Gredler.Learning and Instruction:Theory into Practice(Fifih Edition,).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