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近现代教会大学办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近现代是一个西学东渐,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时期。在思想
    和文化领域,由西方传教士在华开办的教会大学,从19世纪末期产
    生到20世纪中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终结,经历了风风雨雨几十年。
    其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文化移植,尽管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但从中西文
    化交流角度和传播西方的民主、自由和科学等方面来看,都对近现代
    中国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以传教为最初目的的教会大学为了在中国扎根成长,将科学与宗
    教联系起来加以传播,但是这二者之间的联盟是何等脆弱。20世纪
    20年代,在中国民族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二者的联盟很快被打碎,
    中国教会大学逐渐迈入本土化和世俗化的历程,宗教性开始减弱。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督教开始作为普通宗教信仰,被纳入了中国
    发展的正常轨道。教会大学也被收归国有,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会最初设立大学的目的与实际结果产生了极大
    的偏离。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主要内容为:探讨教会大学得以产生和存在
    的条件、背景;针对教会大学的管理机构、院系与专业的设置、课程、
    教学方法、师资和学生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并分析其特点;教会
    大学与近现代历届中国政府的关系;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的终结;在
    上述论述、分析基础上,得出一些对我国高校建设和入世后我国中外
    合作办学有益的启示。
In modern times, Chinese was in the period that cultural conflict merged and the east study the west gradually. In the fields of thought and culture, by western missionary being in missionary university that China run, emerged from latter stage of the 19th century in the end of the area of China's Mainland to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20th century, have gone through trials and hardships for decades. It is transplanted as a kind of mandatory culture, though there are obvious limitations, propagate western democracy, freedom and getting scientific respect come and watch in term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has a more far-reaching impact on modern times China.
    Taking preaching as initial purpose church for take root and grow up in China University, link science to religion and travel, how fragile is alliance of the two.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ristianity begin as ordinary religious belief,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normal track of China's development. Missionary universities to be nationalized too,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gradually.
    This text divides five parts altogether, main content is: Probe into and teach the terms, background that can be produced and exist in missionary university; To teaching th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courtyard department and specialized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versity, course, manage several respects describe by teaching method, teachers, student, and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 Missionary university and all previous relations of Chinese Government
    in modern times; Missionary university end in China's Mainland; In expound the fact, analyze foundation while being above-mentioned, draw some build and cooperate with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of our country after entering the WTO and run a school helpful enlightenment to of our country university.
引文
1.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何晓夏、史静寰著:《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史静寰、王立新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孙培青、李国均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陶飞亚、吴梓明著:《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五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王忠欣著:《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徐以骅著:《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喻本伐、熊贤君著:《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陈金龙:《教会大学研究的新突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5期。
    13.黄新宪:《教会大学与文化变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
    14.黄新宪:《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现代化》,《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5.陈剑光、翟云仙: 《教会大学与中国迈现代图书馆事业》,《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第2期。
    16.李少明:《福建历史上的基督教会学校》,《教育评论》2001年第1期。
    17.李永春:《论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18.卢红飚:《近代教会学校的儒学教育》,《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
    19.吕达:《近代教会学校课程的特点及其评价》,《教育评论》1990年第3期。
    20.马敏:《抗战期间教会大学的西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1.彭益军:《近代西方基督教会与齐鲁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2.秦和平:《张凌高与华西协合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23.戚洪:《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作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4.饶怀民:《从湘雅学院的创办看教会大学的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26卷。
    25.史静寰:《教会学校与近代中国的师资培养》,《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26.谭献民:《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
    27.吴琼:《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扩展、转型与终结》,《教育评论》1998年第1期。
    28.王冬凌:《试论中国近坝代教会学校的发展轨迹及特点》,《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29.伍宗华:《中国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教会大学》,《世界历史》1996年第1期。
    30.应方淦:《清末教会大学学位制度述评》,《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31.叶张瑜:《建国初期教会大学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32.章开沅:《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命运》,《上海社会科学院季刊》1996年第1期。
    33.章开沅:《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文化视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4.曾钜生:《西方教会在华办学问题初探》,《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35.郑春慧:《教会大学的办学思路对当前大学发展的启示》,《石油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 John K. Fairbank, The Miss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 Valentin H. Rabe, The Home Base of American China Missions, 1880-1920.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 University, 5. 1978.
    3. Fenn, William Purviance,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hanging China 1880-1950, Willan B. Eeu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76.
    4. Liu, Kwang-ching,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Papers from Harvard Semina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5. Grdgg, A. H., China and Educational Autonomy-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 1807-1937,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4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