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六科行政监控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王朝在因循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了利于统治的,具有多民族色彩的,多层次、立体交叉、复杂的行政监控机制。作为承袭明代的六科,是其行政监控机制的一个环节,也是融合汉族传统政治体制,具有贵族与官僚政治相结合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控整个官僚机构的运转,提高统治效能的作用,同时也应该承认,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在实际政务运行过程中,缺乏政治权力及行政监控地位低下,是制约行政监控正常发挥其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清代制度史的论著,只是零星地涉及到六科制度的某些方面,系统研究清代六科行政监控机制的论著尚未出现,本文试图尽力弥补该领域的这一缺陷。
     清代的六科行政监控机制是继承前代的基本架构,又“参汉酌金”融入满蒙民族色彩的管理体制。从六科行政监控机制因袭与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野蛮人的征服者一旦被先进文明的社会形态和思想意识所征服,其本身也就从野蛮状态中摆脱出来,也标志着落后向先进的转变。在满族与蒙、汉等民族频繁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增强了理解,缩短社会发展的差距,也加快自身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六科行政监控机制的满汉杂糅,不但彰显了满洲贵族的统治地位,而且将统治者政治理念融入其中。
     六科行政监控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与发挥作用的大小,既反映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时期的制度构建理念,又表现出专制政体的礼法观念。不但等级、宗法、伦理纲常等传统的政治理念在其中有所体现,而且专制政体的构成原则和运行规则也时刻影响其效能的发挥,从中折射出权力结构的重组、社会文化心态的更新,以及决定这些变化的根本性因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更决定该体制的兴衰。清朝统治者建起了一个疆域辽阔、文化灿烂的帝国,全盛时期没有对手能够威胁其统治,因而没有顺应社会发展作出制度上的选择,因循守旧,姑息养奸,导致整个政治结构的崩溃,没有使应有的行政监控效能正常发挥,甚至促进政治腐败。这固然有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规律,然而顺应社会作出适当的制度选择,至少不至于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灾难,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清统治者初定中原时,稳定时局是其核心政策,因此在制度的制定和运作上对明代制度多有沿用,但是清入关前原有的满蒙制度也是重要的国策,两种制度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正处于交融之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满蒙制度则发挥更为重要的效用。而随着时局的逐步稳定,具有交融性的制度变革也势在必然,然而随着所谓的“康雍乾盛世”出现,统治者骄傲自大的心理与日俱增,不可能去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其制度的惰性也日益显现。在外来势力的冲击下,既想检讨政策上的失误,又不愿意接受新的政治理念。在屈辱挨打的情况下,被迫实行所谓的“新政”。这种传统政治体制向近代政治体制嬗变的过程,不仅折射出当时落后挨打的根源,而且在惯性中使政治制度文明在超经济强制中迷失了前进方向。不但制度不能科学地创新和发展,而且束缚人们的思想,直接导致在近代的国家竞争中丧失主动权,也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在忧患中警醒,在升平中思危,这是国家和民族前进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本文在《清实录》、《清会典事例》、《清史稿》等文献资料以及一些清人笔记的基础上,结合今人的研究成果,对清代六科行政监控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并力图运用制度学、系统论和社会控制论等学科的一些理论与方法,采取宏观制度叙述与微观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必要的统计,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佐以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六科行政监控机制在维护政治统治、保障行政运行方面的作用,并将六科行政监控机制作为观察清代政治,解读制度背后深层次东西的一个独特视角。
     全文共分为六章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的选择依据、研究所具有的学科和现实意义、先行研究成果、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
     第二章主要研究六科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演变过程。通过对六科制度的历史追溯,结合清代六科的衍变过程,梳理出六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清代六科定制分析同时,构建六科相对完整的制度架构。
     第三章通过对六科参入朝政的制度分析,了解六科在中央决策制定中的作用和局限。在叙述封驳权、注销权、抄录史书权的同时,探讨六科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分析其监控中枢决策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是对各科在具体政务中监控作用的叙述,以揭示六科是否对口六部政务。事实上,六科不仅仅是对六部进行对口监控,还分工监控各部院衙门。而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科道官的区别,对当前科道不分,以及台谏合一的认识提出看法,证实六科与监察御史看似权责不分,实际还是有分。
     第五章意在分析评价。清代六科行政监控机制,既是传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融入民族色彩,不但继承了前代行政管理的模式和理念,而且具有满洲贵族为主体的特色,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时期的鲜明特点。因此从制度构建期待预期的效果,制度实现过程及实施效果,以及与其他制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有益的启示。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ystem, the Qing Dynasty constructed the complicate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favorable for dynastic rul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national color, multi-level and mutual chiasm. As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adopted the essence in Qing Dynasty, it was a link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and also a ble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ristocrat and bureaucracy, to some degree, it played a role in monito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bureaucratic apparatus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do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had to admit that aristocrat and bureaucracy were lack of political power and had a low status of supervision when exercising the government affairs, which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exertions of supervision. At present, some aspects of the systems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are sparsely mentioned by the scholars both abroad and at home in their studies. Actually there is still no systematic study to research its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in Qi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remedy the defect in this area.
     Adopting the previous basic framework,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in Qing dynasty were based on the systems of Han and King and then formed its own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he national features of Manchu and Mongolian. From the process of its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 once the barbarians' conquerors were vanquished by the social forms and ideology of an advanced civilization, they themselves emerged from barbarism, which thus marked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backward to the advanc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frequ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nchu and Mongolian, Han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they came to a much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bridged the gap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d the historical course and the pace of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fusions of Manchu and Han in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not only manifested the dominate position of Manchu aristocratic, but also revealed the rul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lected both the ideas at the peak of centralized system and the Confucianism conception in autocratic monarchy. Not only could it embody the different ranks, agnate systems, ethics and other traditional political philosophy, but also the shaping principles and operating rules could influence its exertion every way. Also, it mirrored the power structure restructuring, the renewal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determining these chang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and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which even decided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is system. The Qing Dynasty's rulers built an empire with vast territory and brilliant culture, and there was no rival to threaten the domination in its splendors. At that time, the government did not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uck to old ways and tolerated evil rather than adjusting the systems. Finally, it resulted in the collapse of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making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ineffective, even heating up political corruption. This is the irreversibl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ut if the proper choices of social system had been made, so many disasters would have not been brought to the society at least. That is the problem worthy of profound thinking.
     When Qing Dynasty's rulers governed Central Plains initially, the core policy of the system was to stabilize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so Ming's system was often adop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policies. But the original system was also important before entering Central Plains. When two systems in different cultural environment were in communion, Manchu and Mongolian system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However, with the gradual stability of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blending systems needed to make an inevitable reform. The arrogance of the rulers grew day and day, with the so-called "KangYongQian time" coming, thus it was impossible for them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inertia of system had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Under the impact of foreign powers, the rulers reviewed policy mistakes. Having not been willing to accept a new political concept, they were forced to implement the so-called "New Policy" under attack and humil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ystems to the modern, the essence of being beating passively was reflected, and inertial political civilization got los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system couldn't be scientifically innovated and developed, and it also restrained people's minds. Consequently, the initiative of China was lost directly in the competition of modern countries. They couldn't get the people's support, either. Awakening from hardship and thinking of adversity in prosperity was an important motive force for the adv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several sorts of documents, the recor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case of QingShiGao and scholars' private notes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present research. We have a systematical analysis on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try to use the theories and of system, system theory and social control, and also methods of macro statement and micro analysis system to give the necessary statistics and typical examples. Above al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in safeguarding the political ruling, and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As a special perspective, administrative monitoring mechanism as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can help us have a good interpretation on Qing dynasty's political system and observe things behind the system. The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which mainly elaborated the topic of subjects,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historical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With the retrospe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the author works out its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displays its relatively compete system frame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ystem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in Qing dynasty.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narration of the right of objection, cancellation and transcribing history, it also discusses the role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entral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supervision in the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and exertion and their deficiency.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are the narrations of the specific monitoring role of every section in practical political affairs, in order to reveal whether it is correspond to six ministries. In fact, not only are the six ministries under supervision accordingly, but also the specific divisions of six ministries are supervised. Through analysis of concrete cas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Ke and Dao are shown.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view on the confusion of the Ke and Dao and unification of governance and supervision and verifies that there are still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monitor officers and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which are seemingly no divisions before.
     The sixth chapter is evalu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of six administrative sections are both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systems and blend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Qing dynasty. Not only does it adopt the previou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ode and concept, but also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chu noble as the main body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peak of centralized system and the Confucianism conception in autocratic monarchy. Finally,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provides some beneficial inspirations from the desired effect of system construction, system real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引文
[1][清]应沣:《堂官叹》,载[清]张应昌辑:《清诗铎》卷18载,中华书局,1960年,第575页。
    [2][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0《职官四》,中华书局,1986年。
    [3]以上见[东汉]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739页。
    [4]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上册第303页。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26《满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723页。
    [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研究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一辑第13页。
    [2]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研究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一辑第31页。
    [3]冯尔康:《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载《台大历史学报》第31期。
    [4]郑天廷:《清史简述》,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
    [5]戴逸:《谈清史研究》,载《文史知识》1983年第3期。
    [6]蔡美彪:《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册编写说明。
    [1]许曾重:《论清史分期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2期。
    [2]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1][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上卷第385页。
    [2][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8页。
    [1][美]魏斐德著,陈苏镇、薄小莹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2页。
    [1]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1]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官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第236页。
    [2]纪宝成主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6页。
    [3]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34页。
    [4]张晋藩:《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382页。
    [5]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90页。
    [1]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7页。
    [2]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9页。
    [3]王守法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4]参见杨阳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3-245页。
    [5]黄崇岳主编:《中国历朝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56页。
    [6]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1页。
    [1]李鹏年:《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8页。
    [2]唐进、郑川水主编:《中国国家机构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2页。
    [3]参见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6-259页。
    [4]参见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486-487页。
    [1]柏桦:《柏桦谈明清奇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8页。
    [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8页。
    [1][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李琼英、林欣译:《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2][美]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200页。
    [3]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导论第2页。
    [1]参见韩毅:《历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史学的新进展》,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
    [2]参见韩毅:《历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史学的新进展》,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9-274页。
    [1]贝塔朗菲(1901-1971)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哲学家,曾执教于维也纳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艾伯塔大学为教授。
    [1]参见[美]爱德华·罗斯著,秦志勇、毛永政译:《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
    [2][美]罗·庞德著,沈宗灵、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5页。
    [3][美]N.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8页。
    [1]杨桂华:《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和自为控制》,《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2]杨桂华:《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3]何怀远、田佑中:《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控制-兼就“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问题与杨桂华先生商榷》,《哲学研究》,2000年第1期。
    [4]鲍宗豪、李振:《社会控制的哲学反思-兼与杨桂华、何怀远等先生商榷》,《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1]参见邹吉忠:《论制度思维方式与制度分析方法》,《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1]参见《中国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世界历史》编辑部编:《系统论与历史科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1页。
    [1]参见葛慰春、姜义华主编:《历史比较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2]参见林唐义:《比较、分类、类比》,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页。
    [3]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比较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1][东汉]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739页。
    [1]参见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上册第300-304页。
    [2][东汉]班固:《汉书》卷36《楚元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929页。
    [3][唐]徐坚等:《初学记》卷12《职官部下·给事中第三》,中华书局,1962年,第284页。
    [4][南朝]范晔:《后汉书》卷116《百官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3592页
    [5]参见劳干:《论汉代的内朝与外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3本,1948年。
    [6][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卷24《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33页。
    [7][南朝梁]沈约:《宋书》卷40《百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245页。
    [8][唐]徐坚等:《初学记》卷12《职官部下·给事中第三》,中华书局,1962年,第284页。
    [9][唐]:杜佑:《通典》卷21《职官三》,中华书局,1984年,第122页。
    [10][南朝]范晔:《后汉书》卷26《宋弘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904页。
    [1][南朝]范晔:《后汉书》卷36《郑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第1224页。
    [2][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19《都察院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
    [3][唐]:杜佑《通典》卷21《职官三》,中华书局,1984年,第122页。
    [4][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29《方技杜夔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第808页。
    [5][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26《满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第723页。
    [6]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第64页。
    [7][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卷24《职官》,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33页。
    [8][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卷19《都察院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
    [9][北齐]魏收:《魏书》卷53《李安世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175页。
    [10][北齐]魏收:《魏书》卷58《杨播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279页。
    [1]以上见[唐]魏征等:《隋书》卷26-28《百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719-806页。
    [2][唐]徐坚等:《初学记》卷12《职官部下·给事中第三》,中华书局,1962年,第284页。
    [3][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52《百官志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202页。
    [4][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卷48《郑覃可给事中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5][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9《封驳》,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405页。
    [6]参见[唐]吴兢编,裴汝诚点校:《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223《奸臣·卢杞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6351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8《李藩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3999页。
    [3][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9《封驳》,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405页。
    [4][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宰相判事》:“宰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不次押名曰花押。黄敕既行下,有小异同曰贴黄,一作押黄。“贴黄”本来始于唐代,因为唐代的诏敕用黄纸,如有更改处,则剪黄纸贴补重写;宋代的贴黄则是宰相对百官奏章内容的补充,将补充内容或建议另写一纸贴于奏章之上进奏(见赵翼:《陔余丛考》卷27《贴黄》)。“贴黄”在明清则成为附在题奏之后的一种提要。如清初规定:“将本中大意,撮为贴黄,以便览阅。其贴黄不许过一百字,如有字数溢额,及多开条款,或贴黄与原本参差异同者,该衙门不得封进,仍以违式纠参”。雍正时以“兴利除弊、奖善惩恶等事,正须详明,有裨政治。若限定字数,不许多开款项,必致遗略”(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3《内阁·职掌·进本》)为理由,废去这一规定;贴黄仅限一纸,不计字数。
    [1]以上引文见[元]脱脱等:《宋史》卷161《职官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3776-3777页。
    [2][元]脱脱等:《辽史》卷10《圣宗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14页。
    [3][元]脱脱等:《辽史》卷86《牛温舒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25页。
    [4][元]脱脱等:《辽史》卷13《圣宗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41页。
    [5][元]脱脱等:《辽史》卷15《圣宗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2页。
    [6][元]脱脱等:《辽史》卷97《王观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411页。
    [7][元]脱脱等:《辽史》卷18《兴宗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14页。
    [8][元]脱脱等:《金史》卷56《百官志二·宣徽院》,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266页。
    [9][元]脱脱等:《金史》卷75《曹勇义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725页。
    [10][元]脱脱等:《金史》卷78《刘彦宗传附子筈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771页。
    [11][元]脱脱等:《金史》卷54《选举志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200页。
    [1][明]宋濂等:《元史》卷7《世祖纪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139页。
    [2][明]宋濂等:《元史》卷10《世祖纪七》,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211页。
    [3][明]宋濂等:《元史》卷88《百官志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2225页。
    [4][明]宋濂等:《元史》卷79《舆服志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1982页。
    [1]以上参见[清]龙文彬:《明会要》卷37《职官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644页;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38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06页。
    [3][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10《六科》,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9页。
    [4][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213《六科》,中华书局,1989年,1061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07页。
    [6][明]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卷461引叶向高《答刘云峤·事权》,中华书局,1962年,第6册第5049页。
    [7][明]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卷461引叶向高《答刘云峤·疏揭》,中华书局,1962年,第6册第5050页。
    [8][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213《六科》,中华书局,1989年,1061页。
    [1][明]官修:《明宣宗实录》卷92,宣德七年六月是月条,台北史语所影印本,1962年。《六科箴》:国家建官,内外有制,给事之臣,密尔廷陛,爰准《六典》,分科置员,各司其务,有简有繁。命令之出,于汝纪之。章奏之入,于汝庋之。考其淂失,举其愆戾。厘革欺蔽,以赞予治。敬共朝夕,无纵以逸,无易以忽,必毖以密,达夫大体,由乎至公,维汝之贤。光奋于庸,怙威以骋,不率正道,汝之不贤,辜以自造。自昔尔臣,左右承弼,正人是资,邪佞必斥。其笃念哉,毋苟充位,往端乃志,以懋乃事。
    [2]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官南京国子监司业、左中允、南京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为内阁首辅多年。
    [3][明]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卷461引叶向高《答刘云峤·疏揭》,中华书局,1962年,第6册第5050页。
    [4][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213《六科》,中华书局,1989年,1061页。
    [5][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10《六科》,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9页。
    [6][明]官修:《明太宗实录》卷29,永乐二年三月是月条,台北史语所影印本,1962年。
    [7][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10《六科》,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0页。
    [8][明]官修:《明太宗实录》卷29,永乐二年三月是月条,台北史语所影印本,1962年。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07页。
    [2][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213《六科》,中华书局,1989年,第1061页。
    [3][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213《六科》,中华书局,1989年,第1061页。
    [4]以上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05-1807页。
    [1][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213《六科》,中华书局,1989年,第1061页。
    [2]以上见[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213《六科》,中华书局,1989年,第1061页。
    [3][清]龙文彬:《明会要》卷46《职官·考课》,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846页。
    [4][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23《都察院·事典》,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320页。
    [1][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卷213《六科》,中华书局,1989年,第1061页。
    [2]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1][美]魏斐德著,陈苏镇、薄小莹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2页。
    [2]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1页。
    [1][清]官修:《清太宗实录》卷10,天聪五年十二月壬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戴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前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39页。
    [3]戴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前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72页。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五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年五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年五月癸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90年,第十三辑第71页。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甲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0,顺治二年八月乙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5,顺治三年夏四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5,顺治三年夏四月己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5,顺治三年夏四月辛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六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六月癸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30,顺治四年二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32,顺治四年六月壬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35,顺治四年十二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37,顺治五年三月戊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0,顺治五年八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己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丙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6,顺治六年十二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8,顺治三年九月乙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69,顺治九年十月壬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顺治朝题本·其他类》,第491函258号,转引自吴伯娅:《试论清初逃人法的社会影响》载《清史论丛》第3辑,中华书局,1982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7,顺治十年秋七月壬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4,顺治十一年六月甲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90,顺治十二年三月辛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244《李裀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9622页。
    [6]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244《季开生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9624页。
    [1]以上引文见[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8《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7,顺治十年七月壬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4,顺治十三年十月己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25,顺治十六年闰三月辛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115《职官志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3307页。
    [1][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8《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4,康熙四年正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4,康熙四年正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9,康熙五年六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20《吏部·官制·六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2]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第3册第477页。
    [3][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8《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4][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4,雍正元年二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8《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2][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8《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78,雍正七年二月丙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以上引文见[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8《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3][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81,雍正七年五月辛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98页。
    [5][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39,乾隆二年三月壬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9《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115《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3306页。
    [2][清]官修:光绪《清会典》卷69《都察院·六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3]以上引文见[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13《都察院·宪纲》,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以上引文见[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14《都察院·六科》,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40,顺治十七年九月壬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6,顺治十七年六月丁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7,顺治十年八月壬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春正月庚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3,顺治十七年三月庚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02,康熙二十一年五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6,康熙十年五月辛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6,康熙十年五月辛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30,雍正三年三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23,康熙四十五年二月丁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376,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庚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23,乾隆元年七月丁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即:事主报赃失实,捕役误伤杀死罪人,仇盗未明之案的武职处分,发冢盗贼承缉接缉官的处分。
    [4][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312,道光十八年秋七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381《程含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11627页。
    [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14《度支考》,载《中国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第28册第235页。
    [3]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22《穆宗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835页。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六月辛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年,第367页。
    [6]贺长龄(1785-1848),字耦耕,号西崖、雪霁,湖南长沙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试广西,提举山西学政,历任南昌知府,山东、广西、江苏、福建按察使、布政使,擢贵州巡抚,再升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左迁河南布政使,旋夺职。在任江苏布政使时,聘魏源(1794-1859)为幕府,编成《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分8纲63目,主要是军事、财政、公共工程、水利四个方面。此书使当时的士子大开眼界,数十年内风行海内,“凡讲求经济者无不奉为矩矱(法度),几于家有其书”,后来以“皇朝经世文”命名的续编、三编、四编、五编,补编、新编等接踵印世,蔚为大观,陶染当时士子,形成了一种务实的学风。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29,顺治十六年十月辛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昭梿著,何英芳点校:《啸亭杂录》卷2《五大臣》,中华书局,1980年,第43页。
    [2][清]赵翼著,李解民点校:《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中华书局,1982年,第1页。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63,康熙三十年五月甲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三辑《徐尚书代言集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清]赵翼著,李解民点校:《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中华书局,1982年,第1页。
    [3]傅宗懋:《清代军机处组织及职掌之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7年,第95页。
    [4]李宗侗:《清代中央政权形态的演变》,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7年,第37本上册第143页。
    [5]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176《军机大臣年表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6229页。
    [1]白新良:《清代中枢决策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8,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白新良:《清代中枢决策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55,康熙五十二年六月乙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65,康熙五十四年十月壬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01,康熙三十九年十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27,康熙四十五年十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489,乾隆二十年五月壬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6][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11,雍正元年九月戊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83,雍正七年七月戊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51,乾隆二年九月乙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77,嘉庆十二年四月甲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2]李治亭主编:《清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67页。
    [3]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年,第384页。
    [4]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年,第418页。
    [5][明]陈龙正:《几亭全书》卷23《政书·乡筹·御吏》,东京内阁文库藏清刊本。
    [6]徐珂:《清稗类钞·胥役类·例吏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册第5251页。
    [7][清]冯桂芬:《省则例议》,载[清]葛士浚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22《吏政七》,清光绪24年(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
    [1]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第9册第3735页。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甲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6,顺治元年七月己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9,顺治元年冬十月乙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第二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页。
    [1]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6页。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83,康熙十八年八月辛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57,康熙三十一年十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以上引文见[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8《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5][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99《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6][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0《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7][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1《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8][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2《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3《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2][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4《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3][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5《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4][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6《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5][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7《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高阳:《清朝的皇帝》,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第845页。
    [2][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8《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3]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第3册第650页。
    [4]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20《文宗纪论》,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767页。
    [1][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9《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2][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10《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3][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11《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4][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12《都察院·宪纲·谕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5]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第4册第497页。
    [1][清]官修:光绪《钦定台规》卷15《六科·一》,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2][清]官修:光绪《钦定台规》卷15《六科·一》,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3][清]官修:光绪《钦定台规》卷15《六科·一》,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戊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光绪《钦定台规》卷15《六科·一》,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0,顺治二年八月庚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6,顺治十七年六月丁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6,顺治十七年六月己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27,康熙二十五年秋七月己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有一逆鳞径尺,若有人婴(撄)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悦)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5][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17,乾隆五年五月壬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杨雍建(1631-1704),字自西,号以斋,海宁盐官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历官广东高要知县、兵科给事中、兵部督捕理事、左右通政、太仆卿、左副都御史、贵州巡抚、授兵部侍郎,以母老乞养归。著有《政学编》、《黄门疏稿》、《抚黔奏疏》、《景疏楼集》等。
    [1][清]陈康祺:《朗潜纪闻二笔》卷4《给事中封还红本》,中华书局,1984年。《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即皇宫门外的立仗马,而寒天的知了则一声不吭,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苏轼《听颖师弹琴》诗云:“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予有两耳。未肯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里比喻孤凤皇一旦失势便会一落千丈。
    [2]阮应商,江苏山阳人(今江苏扬州),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先后担任户部主事、郎中,曾经以驾驭胥吏不得为奸而出名,后为吏科给事中,《疏论铨曹之弊》即为是时作,时人以为将有大用,但不久因病去世。
    [3]徐柯:《清稗类钞·谏诤类·阮应商疏论铨曹之弊》,中华书局,1984年,第4册第1479页。
    [4][元]胡祗遹:《杂著·官吏稽迟情弊》,载《元代史料丛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1][清]官修:光绪《钦定台规》卷15《六科·一》,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正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88,康熙三十七年五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800,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6][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195,道光十一年八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以上规定参见[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88《吏部·处分例·各部院事件限期》,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2][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45,嘉庆十年六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2,顺治六年二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六科史书·吏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子扬序。
    [3][明]申时行等编:《明会典》卷212《通政使司》,中华书局,1989年,第1059页。
    [4][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3《内阁·职掌·进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香港三联书店,1981年,第156页。
    [1]以上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六科史书·吏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子扬序。
    [2]何桂清(1816-1862),字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江苏学政、礼部与吏部侍郎、浙江巡抚、两江总督。1860年5月,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时逃出常州,后托词借洋兵助剿而逃循上海,被清革职拿问,1862年12月处死。
    [1][清]官修:《清穆宗实录》卷31,同治元年六月甲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1][清]官修:《清穆宗实录》卷47,同治元年十月乙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2][清]罗惇曧:《记书吏》,载《宾退随笔》,清外史本。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甲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6,顺治元年七月己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1,顺治十一年二月己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8,顺治十年十月甲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8,顺治十年十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顺治元年十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顺治元年十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顺治二年正月丙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0,顺治二年八月庚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5,顺治二年四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4,顺治二年二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0,顺治二年八月庚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29,顺治十六年正月甲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92,顺治十二年七月乙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12,顺治十四年十月甲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13,顺治十四年十一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5,顺治六年八月甲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0,顺治十一年正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6,顺治十一年九月壬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己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6,顺治元年十一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9,顺治二年秋七月戊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1,顺治二年十一月戊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六月丙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正月壬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五月癸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07,康熙二十二年二月丙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清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254页。该书云“卓异官五十四员”。应该是康熙三十七年(1772)的事,康熙二十一年(1756)为卓异五十三员,从康熙二十四年(1759)。“各省布按停其荐举卓异”(光绪《清会典事例》卷80《吏部·处分例·大计统例》)来看,该书言康熙二十一年(1756)事为无疑,惟“卓异官五十四员”之说有误,而使本人颇费时间去溯本求源,故记。《清圣祖实录》卷187,康熙三十七年春正月乙卯条云:“大计天下官员,卓异官五十四员,贪酷官四十员,不谨官七十一员,才力不及官六十九员,罢软官二十员,年老官一百三员,有疾官八十三员,浮躁官六十二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03,康熙四十年三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428,道光二十六年己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穆宗实录》卷252,同治八年二月壬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5]张缙彦(1599-1670),字濂源,号坦公,河南新郑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历任清涧、三原县知县,户部主事、编修、兵科都给事中。崇祯十六年(1643)升任兵部尚书,顺治元年(1644)诣固山额真叶臣军前纳款,福王授以总督,乃遁去,顺治三年(1646)再降清,顺治九年(1652)以荐下吏部考核,被魏裔介弹劾,改授外官,历任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工部侍郎,降授江南徽宁道,顺治十七年(1660),因“文字狱”被没收家产,流徙宁古塔,并死于戍所。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0,顺治九年十二月甲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3,顺治十一年四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41,乾隆二年四月戊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费振勋(1738-1816),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历任文渊阍检阅、户部四川司主事、户部山东司郎中、监宝泉局、山东监察御史、给事中等官。
    [3][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30,嘉庆九年六月辛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3,顺治十一年四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顺治十八年四月壬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7,康熙七年十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4,康熙九年九月乙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9,康熙十一年闰七月丙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23,康熙二十四年十一月丁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46,乾隆二年七月戊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96,乾隆四年七月辛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穆宗实录》卷4,咸丰十一年九月甲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14,康熙二十三年二月乙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17,道光三十年九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7][清]官修:《清穆宗实录》卷135,同治四年四月己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1,顺治十一年二月甲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33,康熙二十七年二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0][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99,乾隆四年八月甲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1,顺治十一年二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5,顺治十一年八月己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6,康熙元年三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96,乾隆八年七月壬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58《盛京工部·营造·宫殿》,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958《盛京工部·营造·宫殿》,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2][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662,乾隆二十七年闰五月丙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243,乾隆十年六月丁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2《吏部·处分例·稽查旗丁水手收书各役》,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易知由单”,就是政府征收田赋税收时,发给粮户的通知单,同时也是粮户照单纳税的凭据,乡间胥吏无可额外征收,从官府和百姓两头对税赋稽征者进行监督。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6,顺治六年九月甲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9,顺治十四年四月壬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4,顺治十八年闰七月壬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46,康熙五十年五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572,乾隆二十三年十月辛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8,顺治十二年正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5,顺治十八年十一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0,康熙二年十一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8,康熙八年正月乙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317,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壬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10,顺治十四年七月庚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顺治十八年七月癸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5,顺治十八年十一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2,康熙六年六月甲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2,康熙六年六月己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8,康熙八年正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8,康熙八年二月己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2,康熙九年二月丁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96,康熙二十年六月戊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88,雍正七年十一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顺治十八年七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03,康熙二十一年六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00,乾隆四年九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366,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辛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02,乾隆四年十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顺治元年十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3,康熙九年八月乙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227,乾隆九年十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6,康熙七年六月癸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20,康熙二十四年四月戊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63,顺治九年三月戊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42,顺治十七年十一月丁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95,康熙三十八年十月癸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88,雍正七年十一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9,顺治十二年二月辛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15《礼部》,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0页。
    [2]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上,上海书店影印本,1983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3,顺治三年正月乙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六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4,顺治八年闰二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汉]贾谊著,阎振益等校注:《新书校注》卷1《服疑》,中华书局,2007年。
    [7][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5,顺治十八年十一月壬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6,顺治二年五月辛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四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8,顺治十年十月丙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15,顺治十五年三月乙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26,顺治十六年六月甲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第3册第600页。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50,康熙三十年三月乙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2,乾隆元年二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1,顺治十一年二月乙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3,顺治十一年四月癸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29,顺治十六年十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1,顺治十七年正月辛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见[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399-406《礼部·风教》,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69,顺治九年十月壬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21,顺治十五年十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0,康熙五年九月壬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03,康熙二十一年六月乙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36,康熙四十三年七月壬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51,雍正四年十二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337,咸丰十年十二月丁卵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67,顺治九年八月戊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顺治十八年二月辛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5,康熙四年六月戊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236,道光十三年四月辛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5,顺治六年八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1,顺治十一年二月己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0][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顺治十八年七月庚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3,顺治十一年五月甲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1,顺治十三年五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95,咸丰三年五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351,咸丰十一年五月壬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5][清]官修:《清穆宗实录》卷35,同治元年七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6][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260,乾隆十一年三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3,顺治十年三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40,康熙二十八年三月丁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45,康熙二十九年三月癸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376,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庚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1,顺治十七年正月丁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1,顺治十七年正月辛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9,康熙二年六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7,康熙十年十二月甲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正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顺治朝题本》隐匿类三六七函三十四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转引自吴伯娅:《试论清初逃人法的社会影响》,载《清史论丛》第3辑,中华书局,1982年,第130-139页。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68,顺治九年九月丙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0,顺治十三年四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6,顺治十四年正月壬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89,乾隆四年三月己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659,乾隆二十七年四月戊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46,顺治六年十二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8,康熙二年正月辛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94,康熙二十年二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44,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辛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79,乾隆七年十一月乙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8,康熙八年四月辛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44,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丁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3,康熙九年七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5,康熙十年二月甲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19,道光三十年十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16,乾隆五年五月甲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287,道光十六年八月辛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那思陆:《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甲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日]谷井俊仁:《督捕则例的出现--清初的官僚制与社会》,载《日本学者考证中国法制史重要成果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4,顺治二年二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8,顺治二年闰六月乙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8,顺治二年闰六月丙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9,顺治二年秋七月癸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2,顺治二年十二月甲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参见[日]岛田正郎:《清律の成立》,明治大学《法律论丛》第54卷第2期,1982年;
    郑秦:《顺治三年律考》,《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
    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0-115页。
    [5][日]谷井俊仁:《督捕则例的出现--清初的官僚制与社会》,载《日本学者考证中国法制史重要成果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六月癸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2][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23,乾隆元年七月丁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68,乾隆三年五月已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312,道光十八年七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5][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133,雍正十一年七月丁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96,乾隆四年七月乙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德宗实录》卷144,光绪八年三月癸已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8][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1,康熙三年正月丙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42,康熙十二年六月乙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57,康熙十四年九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18,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丙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02,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75,嘉庆五年十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7,顺治十七年六月庚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3,顺治十八年七月甲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6,康熙元年七月戊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9,康熙二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42,康熙十二年六月乙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50,康熙三十年二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93,顺治十二年九月辛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4,康熙四年三月戊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67,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癸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84,康熙五十八年四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72,雍正六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2,顺治十七年二月辛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12,乾隆五年三月己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76,嘉庆十二年三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8,康熙八年三月戊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69,嘉庆五年六月甲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5,顺治十七年五月乙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4,康熙九年十一月丁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03,康熙四十年二月庚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5,顺治十八年十一月丁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3,康熙三年十二月丁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4,康熙四年正月甲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韦庆远:《祸由笔墨生--明清文字狱》,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112页。
    [7]参见李时人主编:《中国禁毁小说大全》,附录《历代禁毁小说法令汇编》,黄山书社,1992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4,顺治十年四月辛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4,顺治十八年九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87,康熙三十七年三月乙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0,顺治十一年正月己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1,顺治十七年正月壬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3,康熙六年七月丁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0,顺治九年十二月辛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4,顺治十八年闰七月己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43,康熙十二年十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7,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丁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世宗实录》卷151,雍正十三年正月庚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顺治十八年七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0][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8,康熙二年二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9,康熙二年五月丙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98,康熙二十年十月丁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41,康熙十二年二月甲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225,乾隆九年九月乙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5,顺治十七年五月庚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8,顺治十七年七月己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00,康熙二十一年正月乙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正月癸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赵志强:《清代中央决策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59页。
    [1]以上引文见[清]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中华书局,1982年,第1页。
    [2]傅宗懋:《清代军机处组织及职掌之研究》,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7年,第95页。
    [3]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176《军机大臣年表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6229页。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8.康熙五年二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7,康熙七年十一月辛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光绪《钦定台规》卷15《六科一>,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4]《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90年,第112页。
    [5]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238《宋权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9495页。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01,康熙三十九年九月乙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3,顺治十一年四月丙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92,顺治十二年秋七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赵尔巽、柯劭态等:《清史稿》卷263《王弘祚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9901页。
    [4][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1《都察院·宪纲四》,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5](清)官修:《清穆宗实录》卷181,同治五年七月乙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6](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01《都察院·宪纲四》,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7,雍正元年五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24,嘉庆八年十二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24,嘉庆八年十二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2](明)沈应文校正,萧近高注释,曹于汴参考:《重镌六科奏准御制新颁分类注释刑台法律·吏律·公式·官文书稽程》,日本东京高桥写真株式会社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本缩影印本,1974年。
    [1](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卷12《刑名部·释看语》,康熙三十八(1699)年种书堂刊本。
    [2](元)胡祗通:《杂著·官吏稽迟情弊》,载(元)徐元瑞等著。杨讷点校《吏学指南(外三种)》,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3](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1017,《都察院二十》,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1](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61,嘉庆五年三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2](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42,道光二年冬十月庚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4]曾广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哲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5页。
    [5]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6]曾广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哲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1页。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3,顺治十八年七月乙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清代历次编审弊端甚多。各级胥吏借此勒索,百姓不堪其扰:有司官员恐因人丁数增而难于催征加收的赋粮,故意隐匿户口,不愿上报实数;商贾流民不能及时登记;偏僻地区及少数民族人丁更难统计齐全:其他如花分子户、诡寄优免、 隔属立户、买充册书诸弊,常常伴随编审而生,所以编审数字往往虚假不实。
    [2][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57,康熙十四年九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2,雍正六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68,嘉庆五年五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2](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46,道光二年十二月甲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3](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342,道光二十年十二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346,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乙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97,顺治十三年春正月戊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2,顺治十四年冬十月甲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330,嘉庆二十二年九月庚午条之‘御制谏臣论》,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正月庚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236《魏象枢传论》,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9916页。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60,康熙三十二年冬十月壬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2,顺治十四年冬十月甲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02,顺治十四年十一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孟森:《心史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34页。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6,顺治十七年六月壬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29,康熙二十六年三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1,雍正四年十二月甲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3](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62,乾隆七年三月丁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206,嘉庆十四年春正月丙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5](清)官修:《清宜宗实录》卷270,道光十五年八月庚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6](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279,咸丰九年三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7](清)官修:《清穆宗实录》卷63,同治二年夏四月戊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1]以上见(清)官修:《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至顺治二年各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因前多有引用,故此仅简单介绍奏言的梗概。
    [2]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册第178页。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12,顺治十四年冬十月甲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8,顺治十年冬十月己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8,顺治十二年正月甲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1]参见吴伯娅:《试论清初逃人法的社会影响》,载《清史论丛》第3辑,中华书局,1982年。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8,顺治十二年春正月庚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清)蒋良骐:《东华录》卷7《顺治十二年正月》,中华书局。1980年,第117-118页.
    [3]孟昭信:《清初“逃人法”试探》,载《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90,顺治十二年三月辛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赵尔巽、柯劭态等:《清史稿》卷244《李裀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9622页。
    [1]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第二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2](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50,嘉庆四年八月癸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3](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24,嘉庆八年十二月癸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99,嘉庆七年六月丁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5](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124,嘉庆八年十二月戊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6](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212,嘉庆十四年五月丁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以上引文见(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2](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甲戌,中华书局,1985年。
    [3]也有人认为此书颁布于顺治四年,参见郑秦‘顺治三年律考》(《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和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0-115页.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甲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甲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4,顺治二年二月戊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4,顺治二年二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6,顺治二年五月己亥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吴坛撰,马建石、杨育棠校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1](清)沈家本撰,邓经元、骈宇骞点校:《历代刑法考·读例存疑序》,中华书局,1985年,第4册第2221页。
    [2]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卷首《傅鼐奏请修定律例疏(乾隆元年)》,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3](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86,咸丰三年二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69,咸丰二年八月癸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5](清)官修:《清文宗实录》,卷78,咸丰二年十二月壬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清)朱寿朋撰,张静庐等点校:《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八年四月丁巳,刑部覆奏,引御史谢谦亨语,中华书局,1958年,总第1317页。
    [2]赵尔巽、柯劭态等:《清史稿》卷143《刑法志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4202-4203页。
    [3](清)朱寿朋撰,张静庐等点校:《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八年四月丁巳,刑部覆奏,引御史谢谦亨语,中华书局,1958年,总第1317页。
    [4]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8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3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7页。
    [3](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7,顺治十年八月庚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8,顺治十二年春正月戊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页。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2,康熙六年六月甲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3](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1](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7,康熙七年十月丙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85,嘉庆六年秋七月戊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3](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4](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360,嘉庆二十四年秋七月癸酉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五《沈广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42页。
    [2](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自居易集笺校》卷3《太行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自居易集笺校》卷65《闲卧有所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4](清)张鹏展:《请厘吏治五事疏》(嘉庆五年),载贺长龄、魏源编:《清经世文编》卷20《吏政六·大吏》,中华书局,1992年。
    [5](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5,嘉庆二十五年九月己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6](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324,嘉庆二十二年九月庚午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7](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335,嘉庆二十二年冬十月戊寅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8](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335,嘉庆二十二年冬十月戊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9](美)安东尼·唐斯著,郭小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1]韦庆远:《论清代官场的陋规》,载《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43页。
    [2](美)约翰·R·瓦特:《衙门与城市行政管理》,载(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49页.
    [3](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66页。
    [4](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春正月辛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5](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136,顺治十七年六月壬辰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6](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129。康熙二十六年三月癸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7](清)官修:《清圣祖实录》卷221,康熙四十四年秋七月丙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8](清)官修:《清世祖实录》卷81,雍正七年五月辛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9](清)官修:《清仁宗实录》卷335,嘉庆二十二年冬十月戊戌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美)魏斐德著,陈苏镇、薄小莹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8页。
    [2]参见郭成康:《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政治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407-408页。
    [1](美)安东尼·唐斯著,郭小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2](清)赵翼:《陔余丛考》卷26《监司官非刺史》,中华书局,1963年,第539页。现在的论著中,往往在上述句后加“厚赏则求效之心激昂”,乃是假托之词,应与更正,何况厚赏求效用于一时,激励士气犹可,用于制度必然会败坏不堪。再说了,监察官员从来也没有高赏赐,若同为七品官,一个俸禄高,一个俸禄低,凸显了制度的不公正。会使更多的人不激昂。
    [1](清)贺长龄、魏源编:《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第226-227页。
    [1]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6页。
    [2]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第3册第489页。
    [3](清)官修:《清宣宗实录》卷26,道光元年十一月乙卯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4](清)官修:《清高宗实录》卷1129,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己未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1]鲁迅:《买(小学大全)记》,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导论第2页。
    [1](清)赵嘉程:《得失行》,载张应昌辑:《清诗铎》卷21,中华书局,1960年,第755页。
    [1](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2](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3](汉)贾谊著,阎振益等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
    [4](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5](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6](明)陈龙正:《几亭全书》,东京内阁文库藏清刊本。
    [7](明)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
    [8](明)官修:《明太宗实录》,台北史语所影印本,1962年。
    [9](明)申时行等编:《明会典》,中华书局,1989年。
    [10](明)沈应文校正,萧近高注释,曹于汴参考;《重镌六科奏准御制新颁分类注释刑台法律·吏律·公式·官文书稽程》,日本东京高桥写真株式会社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本缩影印本,1974年。
    [11](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12](明)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3](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14](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15](清)陈康祺:《郎潜纪闻》,载《中国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16](清)陈康祺:《朗潜纪闻二笔》,中华书局,1984年。
    [17](清)葛士浚辑:《皇朝经世文续编》,清光绪24年(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
    [18](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19](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
    [20](清)官修,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8年。
    [21](清)官修:《清德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22](清)官修:《清高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1986年。
    [23](清)官修:《清穆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
    [24](清)官修:《清仁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25](清)官修:《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6](清)官修:《清世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7](清)官修:《清世祖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8](清)官修:《清太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9](清)官修:《清文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30](清)官修:《清宣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1987年。
    [31](清)官修:光绪《钦定台规》,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32][清)官修:光绪《清会典》,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33](清)官修:光绪《清会典事例》,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据清光绪二十五年原刻本影印本。
    [34](清)贺长龄、魏源编:《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
    [35](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康熙三十八(1699)年种书堂刊本。
    [36](清)纪昀等撰:《历代职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
    [37](清)龙文彬:《明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
    [38](清)罗饽(?):《宾退随笔》,清外史本。
    [39](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
    [40](清)沈之奇撰,怀效锋、李俊点校:‘大清律辑注》,法律出版社,2000年。
    [41](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42](清)吴坛撰,马建石、杨育棠校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43](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44](清)昭楗著,何英芳点校:<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
    [45](清)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60年。
    [46](清)赵翼著,李解民点校:《檐曝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
    [47](清)朱寿朋撰,张静庐等点校:《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48](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49](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50](唐)自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51](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
    [52](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53](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54](唐)吴兢编,裴汝诚点校:《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5](唐)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56](元)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57](元)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58](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
    [59](元)徐元瑞等著,杨讷点校:《吏学指南(外三种)》,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60]何刚德:《春明梦录》。上海书店影印本,1983年。
    [61]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
    [62]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
    [63]赵尔巽、柯劭态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
    [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90年。
    [6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六科史书·吏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中国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世界历史》编辑部编:《系统论与历史科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2]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
    [3]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
    [4]白新良:《清代中枢决策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5]柏桦:《柏桦谈明清奇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6]蔡美彪:《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7]曾广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哲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
    [8]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
    [9]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10]戴逸、李文海主编:《清通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
    [12]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傅宗懋:《清代军机处组织及职掌之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7年。
    [14]高阳:《清朝的皇帝》,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
    [15]葛懋春、姜义华主编:《历史比较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16]郭成康:《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政治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17]韩毅:《历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史学的新进展》,辽宁大学出版,2002年。
    [18]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黄崇岳主编:《中国历朝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0]纪宝成主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李鹏年:《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22]李时人主编:《中国禁毁小说大全》,黄山书社,1992年。
    [23]李治亭主编:《清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林唐义:《比较、分类、类比》,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5]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
    [26]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7]吕中楼:《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28]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年。
    [29]那思陆:《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30]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1]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
    [32]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33]唐进、郑川水主编:《中国国家机构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35]王守法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36]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37]王锺翰:《王锺翰清史论集(全四册)》,中华书局,2004年。
    [38]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
    [39]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官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
    [40]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韦庆远:‘祸由笔墨生--明清文字狱》,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
    [42]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3]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45]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
    [46]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香港三联书店,1981年。
    [47]杨阳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概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48]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49]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
    [50]张晋藩:《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51]赵志强:《清代中央决策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52]郑天廷:《清史简述》,中华书局,1980年。
    [53]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研究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
    [54]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1](德)柯武钢、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4](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
    [5](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
    [6](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7](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8](美)N.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8页。
    [9](美)爱德华·罗斯著,秦志勇、毛永政译:《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
    [10](美)安东尼·唐斯著,郭小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美)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12](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李琼英、林欣译:《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美)罗·庞德著,沈宗灵、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
    [14](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钟开斌等译:《政治科学新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5](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16](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美)魏斐德著,陈苏镇、薄小莹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日)岛田正郎:《清律0成立》,载(日本:明治大学)《法律论丛》,1982年第54卷第2期。
    [2](日)谷井俊仁:《督捕则例的出现--清初的官僚制与社会》,载《日本学者考证中国法制史重要成果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鲍宗豪、李振:《社会控制的哲学反思-兼与杨桂华、何怀远等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4]曾坚、李雪华:《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探究》,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6期。
    [5]陈蓉霞:《贝塔朗菲:人文系统理论的先驱者》,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1期。
    [6]戴逸:《谈清史研究》,载《文史知识》,1983年第3期。
    [7]冯尔康:《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载《台大历史学报》,第31期。
    [8]高剑平:《论贝塔朗菲“机体论”的系统思想》,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9]葛生华:《试论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载《兰州学刊》,1991年第1期。
    [10]关汉华:《清代监察官员考选制度述论》,载《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1]何怀远、田佑中:《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控制一兼就“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问题与杨桂华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2]黄欣荣:《贝塔朗菲与复杂性范式的兴起》,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4期。
    [13]焦利:《清代监察法研究》,博士论文,中国政法大学(指导教师:张晋藩).2006年。
    [14]劳干:《论汉代的内朝与外朝》,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8年。
    [15]李熊:《明代给事中简论》,载《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
    [16]李宗侗:《清代中央政权形态的演变》,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7年。
    [17]刘丽君:《略论清代顺治朝科道官员》,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8]刘丽君:《清代顺康两朝科道官员研究》,博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指导教师:王锺翰、姚念慈),2007年。
    [19]刘敏:《建构人文主义的科学--贝塔朗菲的永恒魅力》,载《系统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0]马南:《略论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载《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21]孟昭信:《清初“逃人法”试探》,载《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22]牛创平:《清代档案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一葛品连身死案的冤狱与平反》,载《档案学通讯》,1992年第1期。
    [23]王为东:《清代六科给事中制度之式微》,载<南都学坛》,2004年第6期。
    [24]吴伯娅:《试论清初逃人法的社会影响》,载《清史论丛》第3辑,中华书局,1982年。
    [25]吴观文:《论清初的监察制度与吏治》,载<求索》,1986年第6期。
    [26]修晓波:《清代监察制度的最后强化与衰败(上)》,载《中国监察》,2006年第22期。
    [27]许曾重:《论清史分期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2期。
    [28]杨桂华:《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和自为控制》,载‘哲学研究》,1998年。
    [29]杨桂华:《社会控制理论的三大历史阶段》,载《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30]殷琦:《浅论明代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制度》,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1]张薇:《六科给事中制及对明代政治体制的监控和调节》,载<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2]郑明珍:《中国古代官吏的监察制度》,载《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3期。
    [33]郑秦:《顺治三年律考》,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
    [34]邹吉忠:《论制度思维方式与制度分析方法》,载《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