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主要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是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大众化,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部分密切相连,共同支撑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大厦。
     第一章,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是什么。在论述“是什么”时,先论述“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然后详细论述“大众化”,最后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指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在探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意义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重点是实践方面,分别是个人实践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理论意义表现为:大众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大众化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才能搞好党的思想建设。个人实践意义是:坚定社会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发社会大众强大的精神动力,塑造高尚的个体人格,调控个人的品德行为。社会实践意义表现为:引导政治认同,推动科学发展,繁荣先进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章,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大众化。先分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条件,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和实践的正确性,还有高科技为大众化带来的先进设备和手段等等。马克思指出,理论如果彻底,就能说服人,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能抓住“人”的彻底的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新形势迫切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局势、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发生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的新党情以及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等新形势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中有挑战,挑战中有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与挑战交错在一起,共同揭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显然,这些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最现实的原因。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局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广泛而深刻的国情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广泛深刻的党情变化: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状况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广泛而深刻的民情变化表现在群众的精神需求日益旺盛,流动性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唤醒等方面。风云变幻的社会主义运动表现在曾经出现的高潮,也表现在苏东剧变的低谷,也表现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勃兴。资本主义出现了深刻的大调整,资本主义仍有生命力。“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但是,西方国家越是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越发严重。“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探讨构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是指大众化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大众化整体的运行方式和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两方面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就是让马克思主义掌握大众,一方面让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进行实践,改造社会的过程。这与传播学有相似之处,传播学认为,传播就是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这五个基本要素的有序运动。借鉴传播学原理,根据大众化的实际,我们要搞好大众化,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构建行之有效的大众化机制。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在正确认识理论队伍主体性的基础上,加强理论队伍的素质培养和制度创新。二是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掌握的大众。重点大众应该是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这是从阶层的角度介绍和分析的重点社会大众。还有一个必须强调的重点大众就是以在校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群体。在把握他们各自群体的基础上,探索这些重点大众的接受规律。三是明确要“化”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体系和重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理论、实践、队伍、大众的互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队伍与大众的互动,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的互动,在理论、大众、实践三者的关系中,首先是大众成为理论向实践转变的中介力量,没有大众的中介力量的作用,理论决不会自动向实践转变。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过程,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让理论掌握大众与大众掌握理论,“化大众”与“大众化”的统一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和大众相互作用,一方面,理论通过大众的检验越来越完善,一方面,大众通过理论的指导越来越有力量。这种相互作用落实在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推动历史前进靠大众,靠有理论指导的大众。五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邓小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李达、艾思奇等理论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还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经验总结以及大众文化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等等。六是确定灌输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原则、“三贴近”原则等大众化的原则。七是探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理论要建构,民生要改善,制度要安排,语言要通俗,传播要更新,领导要示范。八是还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创新和评价标准。
     结语部分,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应该关注现实,应该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当前大众化的重点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major issues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systematically, what is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why and how do we take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se par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support academic buildings of research on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apter one is about what is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We will explain the meaning of Marxism and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firstly, and then debate“popularity”in detail and last discuss what are popularity for Marxism and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essence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is to turn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y into the conscientious practice of the general public and change spiritual power into practical power and maximize the effect and guide of Marxism and maximize the firmly believer. When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we can do it from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ractice is prominen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actice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is rich, including person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s that Marxism popularization reflects the essence of Marxism and achieves to make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and improves the Party'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person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o make the general public believe in Marxism, to arouse the general public strong spiritual motive, to shape the noble individuals and to regulate moral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is to guide political identity, to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prosper the advanced culture, to advocat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Chapter 2, the author analyzes why we take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First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asis and conditions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re are the thoroughness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actice, and advanced equipment and methods brought by high-tech, etc. Karl·Marx said that if the theory is thorough, it will be persuasive and if it is persuasive, it can hold over the people.“What is thorough? It means that it can take hold of the essence of the thing. The essence of a man is himself, however.”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a thorough theory which can take hold of a“man”. Practice i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ilding has reached great achievements which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e 17th Party Congress stresses,the main reason this path is completely correct and can lead China to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s that we have adhered to the basic tenet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in the meantime added to them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light of China's conditions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s.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at the new situations urgently need to take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Ever-changing domestic situations, new changes of mass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ew situa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ruling status and how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The new situations ar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re challenges and challenges are opportuniti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re both here and opportunities outweigh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risscross together and they reveal the reasons of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Obviously,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ractice foundation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realistic reasons.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Peace and development are the epochal theme. The trends toward world multi-polariz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developing. Competition in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revolution of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national situation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s being deepened.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in the pattern of social interests and in notion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intra-Party conditions are undergoing. Our Party has evolved from a party that led the people in fighting for state power to a party that has led the people in exercising the power and has long remained in power. It has developed from a party that led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under external blockade and a planned economy to a party that is leading national development while the country i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developing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erious and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and will take place in the position and environment of the Party, the task of the Party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Party membership.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people conditions are undergoing. Their spiritual needs are increasingly vigorous, their liquidity is enhancing, thei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s awakened, etc. Changeable socialist movement performed the upsurge once and the hard tim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an upheaval and the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ountry, such as China. Deep adjustment appeared in capitalism, capitalism is still alive.“Any one of the social form never perish before all its productivity which it can accommodate used up, but the new higher production relations will never appear before the material existence conditions in the old society is mature.”The better the western countries develop, the more serious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 inherent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truction of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victory of the proletariat are inevitably. The author analyzes some specific issues in the course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mainly discuss how to construct the mechanism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y are the be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echanism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is about the formation and mode of action of each element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hole operation mode and function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On one hand,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is a process to let Marxism grasp mass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 process to let masses master Marxism, and then the masses use Marxist theoretical weapon to practice and reconstruct our society. So it is similar to communication. An opin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is that communication is an orderly movement of the communicators, disseminators,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the media. Referring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we must construct the mechanism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below. The first is to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the ranks of Marxists, mainly about quality training and system innovation, based on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ranks of Marxists. The second i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masses that Marxism needs. The main masses must be industrial worker class and agricultural laborer class. It is from the angle of the stratum to introduce and analyze the general public. There is a must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youth group, school students as representativ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spective groups, we should explore their acceptance rule. The third is to clear the main content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Such as the basic system and important judgment of the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history and the nature of the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an upheaval,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fourth is about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theory, the practice, the team and the ma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m and the masses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theory, the masses and the practice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masses are the intermediary strength to change theory into practice. If the masses don’t play a role in the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theory can’t shift to practice automatically. The pro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s the one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on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the mass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the masses, the theory becomes increasingly perfect through the inspection of the general public and the general public becomes powerful through theoretical guid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exists in lively activities. Promoting history depends on the general public, especially on the general public who do something under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The fifth is about reference to the experience of Classic Marxist writers,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and some famous theorists such as Li Da, Ai Siqi, to refer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road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some enlightenment of mass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so on. The sixth is about fixing the principle of instillation, the principal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principal of integrating content with shape, the principal of“three closes”(be close to practice, to lives and masses) and other principals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seventh is to explore some realizing paths of popularity for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theory must be constructed, people's livelihood must be improved, the system must be arranged, the language should be popular, the communication must be updated, the cadres who are Party members, particularly senior and middle-rank cadres should play an exemplary role in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 eighth is about methods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 last part is to emphasize that Marxis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and should be popular. While we are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we should persist in arming the entire Party membership with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using them to educate our people,we must unswervingly abide by the Party's basic line(by ma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central task while adhering to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and persevering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and continue to emancipate our minds and persevere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and further create a new situation in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aking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is to launch a Party-wide campaign to intensively study and appl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nowadays. If Marxism lighten the truth in China, the Party has combined adhering to the basic tenets of Marxism with adapting it to Chinese conditions. If we guide our new practice with the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we must take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to the general public.
引文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①《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9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页。
     ①《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7-46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147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179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③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政治工作》,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5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0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 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27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①《文明与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译》,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4页。
    ③《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6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第1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8日第1版。
    ①[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①《列宁选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6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9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8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3页。
    ①周新城:《苏东剧变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总趋势》,《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18期,第15页。
    ②参见:《环球时报》,2007年1月17日,第5版。
    ①《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第1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①《胡锦涛总书记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第1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378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③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载《改革》,2006年第5期。
    
    ①《在职青年职业流动率达23.8%上海青年渐频》,《新闻晨报》,2004年10月7日。
    ②李蕾:《上海首次发布职业流动周期报告》,《解放日报》,2006年3月2日。.
    ①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0日11版“新语”。
    ②《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③《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④《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07年版,第20页。
    ①李长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新华网,2006年1月16日。
    ①江泽民:《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383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颁布。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27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设,1991年版,第533页。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第65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7页。
    ①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孙永芬:《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以广东调查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①孙永芬:《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以广东调查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②孙永芬:《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以广东调查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91页。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①《中国社会中间阶层人士2020年有望近4成》,中国新闻网,2008年12月16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9页。
    ①《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第2卷,1994年版,第300页。
    ①《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294页。
    ①王元慎:《李达:被毛泽东称为理论界的鲁迅》,《人物春秋》,1999年第8期。
    ①邓初民:《忆老友李达先生》,《人物》,1964年第9期。
    ②江明:《展读遗篇泪满襟——记李达和吕振羽的交往》,《文献》,1981年第4期。
    
    ①影印件载《哲学研究》,1978年第12期。
    ②胡乔木:《深切地悼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在纪念李达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①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280页。
    ②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8页。
    ③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26页。
    ④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89-59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
    ④《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11页。
    ⑤[美]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5页。
    ①杨雪立:《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第1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①《艾思奇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128页。
    ①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求是》,2003年第10期,第3页。
    ①杨凤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理论创新的标准与重大创新成果》,《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第24页。
    ①《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①聂晓民:《邓小平的语言风格》,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139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51页。
    
    ①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4页。
    ②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页。
    ③[德]阿?迈纳著,王路译:《方法论引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①吴世彩:《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②(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第347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①叶险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哲学的现实基础——兼论关于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的方法论》,《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陈先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历史周期率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第10页。
    ②参见吴艳东,李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5卷第5期。
    ③参见顾永丰,金功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9卷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11.团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增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1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1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15.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8.《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工作小组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段忠桥主编《建国以来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历史沿革资料汇编》上编、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荆惠民主编《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1978年11月——2006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
    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徐志宏主编《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专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张雷声,张宇主编《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徐志宏,秦宣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宋志明,吴潜涛《中华民族精神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项久雨著《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张雷声郑吉伟李玉峰编著《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吴潜涛,刘建军著《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8.吴潜涛《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徐志宏主编《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吴潜涛著《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刘建军著《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刘建军著《追问信仰》,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许征帆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陈先达著《陈先达文集》,第三卷,《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安启念主编《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侯惠勤,姜迎春,黄明理著《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徐晓明著《全球化压力下的国家主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李君如著《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梁树发主编《社会与社会建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黄万盛著《革命不是原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郑永廷等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张云飞著《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4.黄继锋著《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5.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6.张澍军著《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8.周从标著《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30.张雷声梅荣政钟明华主编《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第1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1.吕会霖主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李连科著《世界的意义——价值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
    33.李连科著《李连科集——人?主体?价值》,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4.苏振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5.叶启绩主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6.袁贵仁,韩庆祥著《论人的全面发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郁景祖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8.刘家琛主编《思想与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及其对策》第一、二、三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9.范宝舟著《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
    40.赵升奎著《沟通学思想引论》,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版
    41.万光侠等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2.苏振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43.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45.沈壮海著《先进文化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46.沈壮海主编《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47.王伟光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48.王伟光著《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年版
    49.辛鸣,杨海英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50.张森年著《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李永清等著《从革命思维到执政思维——党的历史方位的改变与理论思维的更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52.本书编写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江泽民重要论述专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3.宋士昌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战略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4.邢贲思著《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5.李敬煊著《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何继龄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汪青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崔常发,徐明善,方永刚著《江泽民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9.李凯林著《中国改革的哲学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0.王海军著《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李新泰,孙占元主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2.艾思奇著《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3.艾思奇著《艾思奇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4.艾思奇著《艾思奇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5.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编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6.罗本琦,汪青松,余精华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曾长秋编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熊吕茂著《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9.王佐书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0.郭建斌,吴飞主编《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1.席巧娟编著《电视传媒与传播文化大趋势》,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版
    72.李元书主编《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3.张彦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王茂胜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张世欣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6.韩振峰等著《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7.赵康太著《当代思想理论教育前沿问题纵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8.周中之,石书臣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9.骆郁廷著《精神动力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丁守和,殷叙彝著《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79年版
    81.彭继红著《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2.张家骧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3.王关兴著《继承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伟大贡献》,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4.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奚洁人,余源培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5.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6.叶松庆著《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7.赵勇著《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王东著《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孙正聿著《哲学通论》(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0.王文章主编《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91.郭湛著《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2.曾健,张一方著《社会协同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3.周志山著《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齐鲁书社,2004年版
    94.江德兴等著《马克思社会化理论与政治权力的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5.徐国亮著《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96.邵献平著《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7.李合亮著《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本源及其本质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8.沈晖著《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99.孙永芬著《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以广东调查为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00.[美]舒衡哲著《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101.金民卿著《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2.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3.黄建钢著《教育——哲学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4.黄建钢著《群体心态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5.衣芳等著:《人民群众主体论——群众观、党群关系、群众工作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6.雷建军著《视频互动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7.刘志明著《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化思想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8.赵可金著《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9.曹峻,杨慧,杨丽娟著《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安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0.王江燕著《全球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1.赵雅文著《博客生性?生存?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8年版
    112.赵志立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前沿》,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4.刘津:《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8期
    2.刘晓春:《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的历史贡献》,《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第23卷第2期
    3.马汉儒:《“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评介》,《求是》,2003年第2期
    4.谢本书:《〈大众哲学〉奠定了艾思奇的历史地位——纪念艾思奇诞辰90周年》,《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第17卷第3期
    5.毕国明:《〈大众哲学〉的理论贡献及其现实意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35卷第2期
    6.刘玉蓉:《〈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理论视野》,2006年第15期
    7.颜旭:《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1月,第29卷第1期
    8.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学习时报》,2008年第98期
    9.胡福生:《〈图说邓小平理论〉的大众化特色》,《出版发行研究》,1999年第3期
    10.李恒瑞:《理论大众化的成功尝试——读〈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求是》,2003年第8期
    11.曹泳鑫:《先进文化的大众化和社会动员——兼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历程》,《现代哲学》,2006年第1期
    12.刘平:《试论邓小平理论中的文化大众化思想》,《宁波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12月,第1卷第2期
    13.李小树:《李大钊与中国史学的大众化》,《学术研究》(历史学),1999年第6期
    14.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30年的回顾与总结》,《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6期
    15.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历史和现实语境的分析》,《大连学刊》,2009年第1期
    16.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电视媒体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理论学习》,2008年第1期
    17.顾彤春,宋晓白,孙春山:《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前沿》,2 0 0 8年第24期
    18.王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述要》,《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12期
    19.高耀志:《过程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20.刘爱莲,彭恩胜:《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维度》,《江海学刊》,2008年第6期
    21.唐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对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22卷第6期
    22.刘倩倩,叶方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探讨—从信仰危机谈起》,《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第6卷第1期
    23.中宣部理论局:《推动当代中国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和建议》,《党建》,2009年第1期
    24.马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四个贴近”上下功夫》,《基层后勤研究》,2008年,第7卷第4期。
    25.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条重要经验》,《探索》,2008年第6期
    26.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10月,第10期总第160期
    27.李捷:《艾思奇:毕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典范》,《新湘评论》,2008年第7期
    28.朱庆跃:《从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宣传大众化——论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调整的思维轨迹》,《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9月,第5期
    29.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江汉论坛》,2008年第4期
    30.杨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路向——“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讨会”述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4期
    31.罗泽荣,龙佳解:《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6月,第9卷第3期
    32.梁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探——基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扩展的思考》,《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4期
    33.何克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34.王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文苑》,2008年第16期
    35.郭建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与中国化———纪念艾思奇诞辰100周年》,《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6.孟宪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定位和路径选择》,《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5期
    37.王小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8.范丹卉:《从五四新文化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1期
    39.中宣部理论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和建议》,《党建》,2009年第1期
    40.肖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论》,《文汇报》,2009年2月2日,第12版
    41.黄甫生,高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在“融入引领”》,《解放军报》,2009年2月17日,第7版
    42.王炳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之作》,《社会科学报》,2008年11月13日,第8版
    43.李慎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作——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人民日报》,2008年8月4日,第9版
    44.王山:《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价值的战略命题——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辽宁日报》,2008年7月23日,第9版
    45.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孙学玉,周显信,王建润,蒋宏宾:《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日报》,2008年8月4日,第11版
    46.吕素华,陈利:《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形式》,《理论界》,2008年第12期
    47.杨松:《浅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理论界》,2008年第12期
    48.余达淮,李红亮:《〈共产党宣言〉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求实》,2008年第12期
    49.霍虹:《马克思主义时空定位与实践主体的统一——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辽宁日报》,2008年7月21日,第9版
    50.王海福:《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体会》,《天津日报》,2008年6月2日,第9版
    51.中共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菁菁:《扎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日报》,2008年2月25日,第7版
    52.颜鹏飞,记者代烽:《某分部结合实际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六十个百分点彰显理论学习成效》,《解放军报》,2008年3月29日,第1版
    53.本报特约记者游成锋,本报记者吕国英:《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实践——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发挥大学生干部理论骨干作用搞好基层理论武装的调查报告》,《解放军报》,2007年12月28日,第1版
    54.王承就,贺祖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广西日报》,2008年1月22日,第11版
    55.韦克义:《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西日报》,2007年11月20日,第8版
    56.郭兴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国之所需、民之所需》,《辽宁日报》,2007年11月7日,第9版
    57.熊申英,罗南石:《从隐性教育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25卷第4期
    58.张博颖:《在普及中引领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理论前沿》,2007年第18期
    59.范津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理论视野》,2007年第11期
    60.黄秋生,张多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8卷第6期
    61.祁维华:《做好新形势下理论普及工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学习》2007年第12期
    62.骆郁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1期
    63.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1期
    64.平章起,刘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1期
    65.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5期
    66.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67.陈方刘:《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68.冯昌雨:《论胡锦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9.梁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探———基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扩展的思考》,《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4期
    70.王健:《新大众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大众》,《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1.张艳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2.杨鲜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3.丁俊萍,徐信华:《湖北党史人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以董必武、李汉俊、恽代英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4.胡杰华,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理论视野》,2008年第5期
    75.金三友:《肩负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2期
    76.徐国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2月,第6卷第1期
    77.王公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5月,第3期,总第79期
    78.张伟荣:《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魅力》,《(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2008年第1期
    79.魏华,刘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文化创新》,《新东方》,2008年第3期
    80.王联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4月,第4期总第154期
    81.王建华:《“两个转变”与“四个走向”———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前沿》,2008年第4期
    82.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83.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84.陈连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理论品质优势》,《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85.张艳国:《新概括?新认识?新要求———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学习月刊》,2008年第3期上半月,总第309期
    86.郭建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河北学刊》,2008年5月,第28卷第3期
    87.颜晓峰:《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新问题》,《河北学刊》,2008年5月,第28卷第3期
    88.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河北学刊》,2008年5月,第28卷第3期
    89.尚庆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河北学刊》,2008年5月,第28卷第3期
    90.陈岸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初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
    91.程建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
    92.皮家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
    93.王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
    94.黄俊,肖东波:《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95.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7卷第3期
    96.陆仁权,杨宝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6期
    97.曾令辉,丁莉,吕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29卷第2期
    98.石丽琴:《浅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29卷第2期
    99.黄建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9月,第8卷第3期
    100.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101.黄长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与路径选择》,《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102.朱哲,曾庆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103.吴艳东,李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5卷第5期
    104.刘明钢:《毛泽东的语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5卷第5期
    105.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4卷,总第139期
    106.陈曙光:《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期,2008年8月
    107.姜洁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层面的思考》,《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9月,第24卷,第9期
    108.邵军:《从客体角度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8年第2期
    109.方小年,曹根记:《毛泽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
    110.薛金慧:《从〈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8月,第8卷第4期
    111.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12.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13.程美东:《论党的宣传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2008年第5期
    114.福建南平市委讲师团课题组:《适于认知,提高认同—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与思考》,《福建理论学习》,2008年第9期
    115.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以创新精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论》,2008年第15期
    116.石云霞,陈曙光:《学风端正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3期
    117.袁峰,刘宗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执政资源开发互动———上海江浦路街道社区党课报告团的实践意义》,《岭南学刊》2008年第5期
    118.周洪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界》,2008年第11期
    119.王桂泉,张铁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8年第5期,总第173期
    120.时丽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湖湘论坛》,2008年第6期,总第123期
    121.何绍斌:《〈百家讲坛〉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2期
    122.王国敏,薛一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1期,总第207期
    123.顾永丰,金功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9卷第3期
    124.戴玉琴,周建超:《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12月,第12卷第6期
    125.王建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关问题的认识》,《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126.高乃云:《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易廷镇侯焕良译《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英国)约翰?B.汤普森著高铦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4.(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美)特里?N.克拉克编,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9.(英)彼得?卡尔佛特著张长东等译《革命与反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10.(英)尼克?史蒂文森编陈志杰译潘华凌校《文化与公民身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1.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匈)卢卡奇(Lukacs,Georgy)著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1992年版
    13.(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葆煦译《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