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取决于教育对象的接受,因而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局限于知识论和方法论范畴,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何以可能,接受效果如何评价等根本性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哲学解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实践哲学,它从本体论的维度对思想文化客体的理解目的与接受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蕴涵着丰富的接受理论。对其借鉴和利用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理论视野,提升研究的思维层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和实效性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哲学解释学的相关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进行具体研究,不仅系统地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要素、结构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机制、接受过程,而且从现实出发,以教育对象为中心,从其接受动力、接受能力、接受影响因素和接受效果四个方面展开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
     第一部分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和系统构成。从传导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性理解”研究入手,提出在传统视域下的接受系统基础上增加“传导新质”和“接受新质”两个要素的观点;借鉴哲学解释学的“相互建构”原理,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存在着接受客体、传导者、接受主体三者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借鉴哲学解释学的“对话”理论,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并提出视界展开、对话、视野融合和外化践行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四个阶段。
     第二部分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根据哲学解释学对理解本体论意义的揭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通过彰显其目的性价值来提升教育对象的接受意愿的观点。揭示了当前遮蔽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本真目的主要因素有:传统文化中的功利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思潮、“物本”取向的社会风气、知识论倾向的教育模式。提出通过提升教育对象的精神追求、建构师生主体间性关系、激发教育对象的问题意识和增强教育对象基于个性化存在的理论运用能力等方法,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
     第三部分研究了教育对象的“前接受”。根据哲学解释学对“先入之见”合法性的分析,具体研究了教育对象的“前接受”的涵义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影响,提出“前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前提要素之一;同时分析了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生活、信息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等对教育对象“前接受”的构成和发展影响;提出通过合理对话把握教育对象的“前接受”,因势利导地加以利用、引导和发展。
     第四部分研究了教育者的“主观诠释”现象。根据哲学解释学提出的“创生性理解”原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的表现及含义、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剖析其存在的依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普遍性、价值性和智慧性、教育载体的语言属性、教育对象的“接受期待”、理论与现实的张力、教育活动的诠释性质等,是造成教育者“主观诠释”的重要原因。提出从坚定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教育者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对话关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和理论支持等方面引导和化解这一问题。
     第五部分研究了家庭社会的诠释影响。根据哲学解释学关于“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论,揭示家庭社会也在通过其对世界、人生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自发理解和诠释,广泛、潜在和辩证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前接受”和“再接受”,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诠释影响特点不同。提出通过弘扬主旋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等方式,对家庭社会的诠释活动加以引导和利用。
     第六部分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造性接受”问题。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智慧性、目的性和价值性,以及普遍原理具体运用的需要,提出“创造性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理想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非理性因素的参与、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等,是决定其“创造性接受”的主要因素。提出充分发挥“创造性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意识形态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价值。
Since the eff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reception of the target groups,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recep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education. However, findings on reception purpose, reception capacity, rece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ception effects are far from profundity in the present academic circle which is incapable of providing abundant theoretical supports for the creativity and grammaticalit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tern.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the practical philosophy on verstehen and interpretation, is targeted at researching verstehen from the dimension of ontology and is rich in verstehen theories, so borrowing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philosophy will widen the theoretical vision on the reception research, upgrade the logical level, and provid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reative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ided by Marxism theory and enlightened by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has made a detailed research on the reception rul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dissertation has not only probed systematically the elements,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the reception system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made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motivation, capacity,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ffects in the reception based on reality and centered around the educational targets. The main contents and key idea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as follows:
     PartⅠdeals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systematic composi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ception. Starting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verstehen of the instructor and the receptor, PartⅠputs forward that new transmitting medium and receiving medium should be complemented ap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vision of the receptional system. Refer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this part expounds three relations of mutual interaction among the receptive object, instructor and receptive subjec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dialogue theory in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this part argues that vision extension, dialogue, vision integration and externalized practice are four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fter studying the reception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PartⅡelaborates on the reception motiv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lightened by the revealization from understanding the ontology significance of the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this part views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enhance the receptors'willingness to accept by illuminating their motivation value. This part reveals that the key contemporary factors which undermine the motivation values are utilitarianism in traditional culture, instrumental rationalism thought, material-oriented social value, and knowledge-oriented education mode. This part attempts to improve the reception motivation in the education by ways such as improving the receptors'ethical pursuit, building a subjective 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stimulating the receptors'consciousness of problem, and enhancing the receptors' theory application ability on a basis of idiosyncratic existence.
     PartⅢhas studied on receptors' pre-reception. Based on the logical analysis of one's prototype view in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this part has elaborated on the functions and influences of one's pre-recep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lding that pre-reception is a presupposed element in the reception of the education. Meanwhile, this part has also analyzed the impact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nfluence of pre-reception by traditional culture, market economic life, information life, daily life and so on. This part concludes by advocating that we must grasp a receptor's pre-reception and divert it to a favorable turn to his advantage.
     Part IV has tackled on educators'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While interpreting the content in education, an educator cannot avoid his subjective verstehen. The key reasons may rest on factors such as the universality and value of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the educator's pre-verstehen, the interpretative nature of educational activity, the performative and constative features realized by linguistic medium. To conciliate the conflict, this part ends by bringing forward that we must firm Marxism belief, improve educators'theoretical bearings, reinforce the course administ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PartⅤhas gone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impacts by family society. Family society has also been exerting subtle influences upon the family members'receptional resul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its verstehen and interpretation activities towards the world, the life, an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The family society interpretation is featured by activeness, subjectivity, versatility, popularity, and practicality orientation. Consequently, we must guide and exploit the family social interpretative activitie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Internet culture, implicit education and so on.
     PartⅥhas expounded the creative verstehe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nature of the receptive object's value, the receptor's activen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pre-reception, the creative verstehen and the vision integration are the authentic effects in the recep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light of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struction, the creative verstehen demonstrates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example, it can help to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ceptor's personality.
引文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①卢义忠:《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34页。
    ①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引言第2页。
    ①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②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引言第3-4页。
    ①吴刚:《接受认识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②吴刚:《接受认识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150页。
    ⑧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第17页。
    ④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第17页。
    ⑤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节》,《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第17页。
    ①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第17页。
    ②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第18页。
    ③张降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①转引自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①邱柏生主编:《思想教育接受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①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序第3页。
    ①邱柏生等:《思想教育接受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②张耀灿,郑水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①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第70页。
    ②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第71页。
    ①吴刚:《接受认识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②吴刚:《接受认识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③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长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④李芳云,张世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接受过程》,《探索》,2004年第4期,第96-99页。
    ⑤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167页。
    ①刘铁栋:《思想教育接受论》,《华北航天丁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59-62页。
    ②丁东宇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主体性因素分析》,《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71-72页。
    ③黄世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求实》,2001年第5期,第59页.
    ④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02页。
    ⑤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⑥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39页。
    ①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141页。
    ②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131页。
    ③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06页。
    ④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①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0页。
    ②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③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④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1-70页。
    ⑤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7页。
    ⑥邱柏生等:《思想教育接受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0页。
    ⑦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3页。
    ⑧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华尔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84页。
    ⑨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页。
    ①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7页。
    ②尹学红,张小杰,李雪莉:《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理论前沿》2009年第5期,第21-22页。
    ①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②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2页。
    ①《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版,第418页。
    ①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①此观点详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
    ②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7页。
    ③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潘德荣:“序”第7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俞吾金:《序》第2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32-233页。
    ①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②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⑧《狄尔泰全集》第10卷,第13页,转引自H.P.里德曼《狄尔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贝。
    ②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④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9页。
    ①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上海:华尔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②邓晓芒:《实践唯物论的三重根》,载《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72页。
    ③M.Heidegger,Ueber den humanismus,frankfirt A.M.,Suhrkamp Verlag.1975.s.27-28转引自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407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贞。
    ②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③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413页。
    ④刘兴章、彭介忠:《领悟马克思的解释学哲学理论》,载《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2期。
    ⑤刘兴章、彭介忠:《领悟马克思的解释学哲学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2期。
    ⑥朱士群:《现代释义学原理及其合理重建》,《哲学研究》,1992年第9期。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卷,J.C.B.Mohr(Panl siebeck)出版社,蒂宾根,1986年版,第438页。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1页。
    ②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序第100页。
    ②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版,第35页。
    ③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版序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版,第40页。
    ①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载《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②潘德荣:《伽达默尔的哲学遗产》,《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2年4月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65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①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版,引言第1页。
    ②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①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第71页。
    ②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第71页。
    ①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①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②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③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①陶行如:《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陶行如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①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3页。
    ①冯颖:《以知、情、意、行关系为指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4期.第17页。
    ①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②杨建国:《哲学课教学方法探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④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期,第2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①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42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6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6页。
    ②王德军:《马克思恩格斯论人的活动目的》,《徐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3卷,第6期。
    ③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①张耀灿,许志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载《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7期。
    ①李颖:《(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的价值探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第90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5页。
    ①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第72页。
    ③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基本值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174页。
    ①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第72页。
    ②匡和平:《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效性”异化现象及对策》,《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第127页.
    ③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页。
    ①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③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贝。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②亚瑟·史密斯:《中国人德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49-52页。
    ⑧[第104讲]俞吾金:“重建思想的维度”,浙汀在线新闻网站:http://culture.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7/11/19/008983547_05.shtml
    ①《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92页.
    ②夏哓虹:《梁启超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礼1997年版,第109页。
    ③林语堂:《林语堂作品:吾国与吾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④亚瑟·史密斯:《中国国人德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①缘中源:《智者的顿悟——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299页。
    ①缘中源:《智者的顿悟——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②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印版,第24-25贝。
    ③[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页。
    ④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①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②匡和平:《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效性”异化现象及对策》,《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第126页。
    ③李颖:《(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的价值探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第90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1页。
    ①范昕:《房子年子不是成功人士的商标》,《文汇报》,2010年8月23日,第9版,文化新闻。
    ②胡沫,彭智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政治素养教育》,《军工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①邵庆祥:《论主休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第98页。
    ①匡和平:《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效性”异化现象及对策》,《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第126页。
    ②朱志勇:《“人的需要”与需要异化——马克思<巴黎手稿)需要理论探析》,《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第30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89页。
    ①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②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214页。
    ②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5页。
    ③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页。
    ④[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1988年版,第111页。
    ①罗莎·卢森堡:《卢森堡文选》(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6页。
    ②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①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①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②曾永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辩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⑧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④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第85页。
    ①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生活·讯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页。
    ②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214页。
    ③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①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码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②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山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⑧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5页。
    ⑤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页。
    ①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帅的建议》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山版社1981年版,第208页
    ②秦凤白:《现代教育与主体间性》,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60105/3169122.shtml。
    ⑧邵庆祥:《论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第96页。
    ④邵庆祥:《论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第98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译本,第486页。
    ②转引自: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3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08页。
    ①陈锡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第43页。
    ①李颖:《高校德育应与教育客体视界融合》,《黑龙江农垦帅专学报》.2003年第3期,第52页.
    ②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⑤彭启福:《理解之思——论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06页。
    ④《马克思恩格期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毛泽尔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山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①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③《成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山版社1995年版,第29—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④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序第2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山版社1993年版,前言第4页。
    ②俞旮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④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山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①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第17页。
    ②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山尔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序第6页。
    ③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7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传播学(简介)》,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②肖前:《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页
    ③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①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②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0页。转引自:李军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
    ③《张岱年全集》第6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6-187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马中:《人与和——重新认识中国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④金玲:《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谈李约瑟难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99-100页。
    ②颜锋:《理工农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考------以--自然辩诈概论”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为例》,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科建设论坛:http://hps.phil.pku.edu.cn/viewarticle.php?sid=2773 2010-06-23
    ①樊弓:《戏侃马克思主义及其错误》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33055/2006-06-24 21:22:56
    ②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①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译者前言第2页。
    ①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①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141页。
    ①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②沙莲香:《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2页。
    ①《斯大林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06页。
    ①蓝江:《论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第20页。
    ②蓝江:《论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第21页。
    ③叶飞楚:《道德教育: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2期,第74页。
    ①蓝江:《论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第20页。
    ②田豆豆:《面对80后,思想政治课怎么上?》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edu.people.com.cn/GB/5966501.html,2007年07月10日
    ①谢新力:《思政课教学的方向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江西财经大学教学督导组编:《教学督导简报》第十思教学督导组,第3期,http://jwcl.jxufe.cn/jxzl/jxddz/xnew/news_view.asp?newsid=222,2009-12-17
    ③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①潘德荣:《诠释学的困境与出路——序彭启福著(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补充和索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译本,第254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补充和索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译本,第255页。
    ④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译本,第4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⑧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④[美]达尔·卡尼基:《有效演讲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①刘建军:《激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第94页。
    ①刘建军:《激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第97页。
    ①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版,第125页。
    ①吴卫东:《论生活的意义世界——生存智慧说之二》,《天水师专学报》(综合版),1999年第4期,第13页。
    ②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增刊,第11页。
    ①曾学龙,高岳仑等:《扎实干事锐意创新——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特点、经验及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第7页。
    ②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③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卷,J.C.B.Mohr(Panl Siebeck)出版社,蒂宾根.1986年版,第312页。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④李培超:《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些难点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5期,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6-447页。
    ②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译本,第364页。
    ②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③《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5页。
    ④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北京:生活·读节·新知 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5页
    ⑤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⑥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译本,第403页。
    ①机泽林:《南斯拉夫当代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页。
    ②周凡:《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
    ⑧潘德荣:《诠释的困境与出路——(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序》,《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422页。
    ④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①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帅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②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114页。
    ①刘伟:《中国为什么选择市场化》,《在北大听讲座》,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②韩西林:《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不同解读》,爱思想网站:http://www.aisixiang.com/data/20716.html
    ③股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1988年版,第11页。
    ①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页。
    ①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①欧阳国庆:《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张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⑦李静:《方永刚讲课“好听”的“诀窍”》,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7481/79223/79365/5548687.html
    ①刘伟:《中国为什么选择市场化》,《在北大听讲座》,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①杨建国:《哲学课教学方法探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②[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0页。
    ①[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②匡和平:《论当前高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效性”异化现象及对策》,《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第127页。
    ①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202页。
    ①周凡:《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
    ②陈锡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第43页。
    ①刘建军:《激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第97页。
    ①陈锡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第27页。
    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坚持正确导向 立足“三个服务”努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期,第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①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版,第33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6-77页。
    ①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期,第20-21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5-156页。
    ②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①俞吾金:《意识形念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②[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①王瑜:《“红色经典”视频遭网络恶搞》,《工人日报》,2010年9月5日版。
    ①赵强:《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求是》,2010年11月第21期。
    ①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①沃尔特·劳里:《克尔凯郭尔》,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38年版,第235页。
    ①萨特:《对方法的探索》,纽约:1963年英文版,第12页。——转引自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
    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⑧与真理同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的故事(上)(2).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5564762.html
    ④《新旧约全书》,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4年版,第15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传播学(简介)》,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第20页。
    ①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7页。
    ②彭启福:《圳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潘德荣:“序”第7页。
    ①王文洪:《“和而不同”: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思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4页。
    ①扈中平:《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2期,第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①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①胡同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反思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7月22日。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②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王金福:《一种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理论——评张一兵的“思想构境论”》,《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第5页。
    ②张一兵:《“思想构境论”想说明什么,——答王金福》,《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第14页。
    ③张一兵:《“思想构境论”想说明什么——答王金福》《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第23页。
    ④潘德荣:《谁在制造马克思?》,《社会科学报》,2003年4月17日第5版。
    ⑤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①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②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③吴刚:《接受认识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贞。
    ④吴刚:《接受认识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⑤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⑥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陆仁权,杨宝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6期。
    ③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①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2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9.《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斯大林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冯契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版。
    14.《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6.《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新旧约全书》,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4年版。
    18.《张岱年全集》第6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长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程伟礼:《灰箱:意识的结构与功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邓友超:《教育解释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冯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4.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7.胡木贵,郑雪辉:《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版。
    28.贾泽林:《南斯拉夫当代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9.金生铉:《德性与教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金生铉:《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基本值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李卫英:《德育的接受性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林语堂:《林语堂作品:吾国与吾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5.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36.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7.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8.刘伟:《中国为什么选择市场化》,《在北大听讲座》,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7年版。
    39.刘小枫:《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40.刘云章:《德育接受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1.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42.马中:《人与和——重新认识中国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3.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4.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邱柏生等:《思想教育接受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6.沙莲香:《传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7.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49.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1.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王浩斌:《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54.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5.文聘元主编:《理解的理解》,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
    56.吴刚:《接受认识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夏晓虹:《梁启超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58.肖前:《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9.杨建国:《哲学课教学方法探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61.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3.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缘中源:《智者的顿悟——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65.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6.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7.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8.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张廷琛:《接受理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70.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1.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赵卫民:《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版。
    75.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传播学(简介)》,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
    76.周文彰:《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7.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8.[德]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译本。
    79.[德]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补充和索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译本。
    8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8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版序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版。
    8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83.[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4版。
    85.[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86.[德]罗莎·卢森堡:《卢森堡文选》(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7.[德]米切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88.[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9.[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90.[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91.[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2.[加]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3.[美]达尔·卡尼基:《有效演讲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4.[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5.[美]乔治娅·沃恩克:《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和理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97.[美]肖恩·加拉格尔:《解释学与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8.[美]亚瑟·史密斯:《中国人德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99.[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0.[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坚持正确导向立足“三个服务”努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期。
    2.陈锡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3.陈锡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
    4.邓晓芒:《实践唯物论的三重根》,载《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1期。
    5.丁东宇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主体性因素分析》,载《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年第3期。
    6.范昕:《房子车子不是成功人士的商标》,载《文汇报》,2010年8月23日,第9版,文化新闻。
    7.冯颖:《以知、情、意、行关系为指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载《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4期。
    8.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下),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期。
    9.胡沫,彭智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政治素养教育》,载《军工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10.胡同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反思与推进》,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7月22日。
    11.扈中平:《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2期。
    12.黄世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载《求实》,2001年第5期。
    13.金玲:《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谈李约瑟难题》,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14.匡和平:《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效性”异化现象及对策》, 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15.蓝江:《论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载《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
    16.李芳云,张世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接受过程》,载《探索》,2004年第4期。
    17.李军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载《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
    18.李培超:《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些难点问题》,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5期。
    19.李颖:《(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的价值探析》,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20.李颖:《高校德育应与教育客体的视界融合》,载《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第3期。
    21.李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诠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教育评论》,2009年第5期。
    22.刘建军:《激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
    23.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载《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
    24.刘铁栋:《思想教育接受论》,载《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5.刘兴章、彭介忠:《领悟马克思的解释学哲学理论》,载《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2期。
    26.卢义忠:《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27.陆仁权,杨宝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论》,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6期。
    28.欧阳国庆:《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张力》,载《马克思主义与 现实》,2009年第5期。
    29.潘德荣:《伽达默尔的哲学遗产》,载《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2年4月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30.潘德荣:《诠释的困境与出路——<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序》,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1.潘德荣:《谁在制造马克思?》,载《社会科学报》,2003年4月17日第5版。
    32.邵庆祥:《论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
    33.王德军:《马克思恩格斯论人的活动目的》,载《徐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3卷,第6期。
    34.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35.王金福:《一种主观主义的解释学理论——评张一兵的“思想构境论”》,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
    36.王文洪:《“和而不同”: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思考》,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7.王瑜:《“红色经典”视频遭网络恶搞》,载《工人日报》,2010年9月5日版。
    38.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39.吴卫东:《论生活的意义世界——生存智慧说之二》,载《天水师专学报》(综合版),1999年第4期。
    40.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载《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41.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载《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2.叶飞楚:《道德教育:从日常生活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载《全球教育展 望》,2009年第2期。
    43。尹学红,张小杰,李雪莉:《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载《理论前沿》2009年第5期。
    44.余玉花:《改革开放30年来道德教育发展特点概述》,载《道德与文明》2009第4期。
    45.余玉花:《解析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载《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4期。
    46。余玉花:《论文化软实力》,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3期。
    47.曾学龙,高岳仑等:《扎实干事锐意创新——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特点、经验及启示》,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
    48.曾永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辩证思考》,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49.张耀灿,许志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载《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7期。
    50.张一兵:《“思想构境论”想说明什么——答王金福》,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
    51.赵强:《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载《求是》,2010年11月第21期。
    52.周凡:《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载《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
    53.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增刊。
    54.朱士群:《现代释义学原理及其合理重建》,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9期。
    55.朱志勇:《“人的需要”与需要异化——马克思(巴黎手稿>需要理论探析》,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1. Bernhardt, E. B. The Text as a Participant in I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Vol. 26,1987.
    2. Cornnell, J.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Dewey's Epistemology on Rosenblatt's Reader Response Theory. Education Theory, Vol.46, No.4,1996.
    3. Dawson, R. E., and Prewitt, Kenet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oston:Litte, Brown & Company,1969.
    4. Ingram, D. Hermenutics and Truth,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Vol.15, No.1.1984.
    5. Kohlberg, L.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Harper & Row,1984.
    6. Noel, J. On the Varieties of Phronesis: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Vol. 31,No.1.
    7. Thomas C. Schelling, Micromotive and Macrobehavior,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London,1978.
    8. Hermeneutical Philosophy and Pragmatism:A Philosophy of Science, by Patrick A. Heelan & Jay Schulkin, from "Synthese" Vol.115, No.3,1998, p269-302, US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