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贵州能源经济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博士论文“贵州能源经济发展研究”,是针对在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能源经济发展问题,并以此申报的200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批准号04xjy001)而确定的。
     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因素。在二十一世纪,能源不仅成为全球性、战略性的问题,对于国家基本经济单元——省(区)而言,也是关系其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问题。贵州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工业发展相对较为滞后,但是具有良好的能源资源禀赋,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能源开发在推进贵州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能源产业应成为其主导型支柱产业,能源经济对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贵州能源禀赋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成为新的增长级;另一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传统的能源开发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的需要,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此外,以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将对能源禀赋产生巨大的和毁灭性的破坏,已经不能满足与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此,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贵州能源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把贵州建设成为我国能源大省和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使贵州潜在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建立能源支柱产业,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长远的历史意义。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可行的。
     本论文根据研究的需要,紧扣贵州能源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管理学、数理与应用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研究工具对贵州能源经济进行了研究。
     论文分四部分,一是对贵州能源资源与能源产业进行分析,二是对贵州能源发展评价,三是建立贵州能源需求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四是制定贵州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论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如下:
     (1)建立了贵州能源需求模型,针对贵州经济发展中能源的供需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本论文通过对各种能源变量的选择和分析,最终确定了在能源需求量、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的变化、能源价格等变量的基础上,建立了贵州能源需求模型,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了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并预测贵州能源与经济互动的趋势和走向。这尤其为省(市、区)能源与经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不仅为制定贵州能源经济发展对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也丰富了我国能源需求模型的内容。
     (2)按照国家标准修正贵州能源弹性系数。针对未按照国家标准在计算贵州能源生产(消费)弹性系数,从而造成弹性系数产生的较大差异,影响数据对比有效性的问题。本论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重新计算,对贵州能源生产(消费)弹性系数进行了修正。使贵州能源生产(消费)弹性系数与国家和各省的相应系数具有了可比性,还保证了判断能源经济质量的准确性。
     (3)构建贵州能源评价体系:针对我国国家层面能源评价体系不完全适用于贵州能源评价的问题,本文建立了遵循3-E理念、体现广义能源安全、由五个因子构成的贵州能源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作为我国能源大省——贵州的能源发展评价问题,并且丰富了我国省(市、区)、尤其是能源禀赋省(市、区)的能源评价体系。
     (4)制定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对策:针对贵州能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能源开发规划与能源基地建设、发展能源循环经济、能源科技进步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贵州能源经济的对策。
This doctorate dissertatio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conomy in Guizhou" , focuses on the energy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project, based on the dissertation, is supported by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Fund (Project No. 04xjy001).
     Energy is the materialistic foundation of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also the productive factor affec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Energy is a global and strategic issue in the 21st century as well as a critical and fundamental factor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vinces,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State economy. With rich energy resources, Guizhou is an important energy base. However, Guizhou is still an underdeveloped inland province wher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lags behind the others. The exploration of energy pushes the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Thus the energy industry should become the dominant pillar. The energy economy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n one hand, the rich energy resources bring up new opportunities for Guizhou to develop its economy. On the other hand, the traditional energy-developing model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Theref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conom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In addition, the way of increasing economy, based on the sacrificing of environment and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is bound to destroy and damage the energy resources, which can not satisfy and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by 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inding out the general thoughts of developing energy economy in Guizhou, we should try to build Guizhou into a giant energy province and an important energy base in southern China, through which, the potential energy advantage in Guizhou provinc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ctual economic advantage. We should also build energy industry into the pillar one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Guizhou province. It is necessary and practical and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the field mentioned above.
     Based on the needs of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focusing on the problems influenc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conomy in Guizhou,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by apply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documentary study, the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methods, the empirical and standard analysis,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ols such as manage, mathematical and applied statistics, macroeconomics and microeconomics,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energy economics and etc.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analyses the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energy industry in Guizhou. The second part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in Guizhou. The third part sets up an energy-demand model and studies its application. The fourth part figures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energy economy sustainably in Guizhou.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ing:
     (1)The energy demand model in Guizhou is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economy in Guizhou, and the dissertation selected and analyzed various energy variables, we finally defined the quantity of energy demand,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rice of energy , the model of energy demand in Guizhou is set up. This model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the economy scientif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it also predicts the tendency and direc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energy and economy in Guizhou. The model not only provides an evidence to the develop countermeasure of energy economy in Guizhou, but also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our country's energy demand model.
     (2) Correct the energy elasticity coefficient in Guizhou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Having not calculate energy producing (consump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in Guizhou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ere is a large difference of th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and the data contrast validation is bring low. This thesis has calculated the elasticity producing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agai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corrected the energy elasticity coefficient in Guizhou. So this coefficient can be contracted with the country's and every corresponding province' s modulus, and avouched for the precision of the economic quality judgment.
     (3)The energy evaluation system in Guizhou is set up: The energy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suitable for Guizhou, so this thesis build an index system of energy evaluation in Guizhou which is constitutive of five factor layers and follows the 3-E idea. This system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index system of energ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 Guizhou, and enriched the energy evaluation system of every province, city and district in our country.
     (4)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in Guizhou is mapped out: Focusing on the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conomy in Guizhou, this dissertation, from aspects of exploring and planning energy, constructing energy base, developing energy recycling economy and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energy economy in Guizhou.
引文
① 邹广严主编:《能源大辞典》[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月,第1页。
    ② 王庆—主编:《能源词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4月,第1页。
    ③ 王革华著:《新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1页。
    ① 赵丽霞:《能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预测》,1998年第6期。
    ② 王海建著:《耗竭性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本积累内生经济增长》[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第3期。
    ③ 田立新著:《能源经济系统分析》[M],北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54—169页。
    ④ 吴德春、董继斌著:《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
    ① 赵魁君:《带有技术进步系数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J],《财贸研究》,1994年第02期。
    ① 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向21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上海APEC会议”2003年10月18日。
    ① 徐寿波:《论能源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年第11期。
    ② 国家计委地区经济司:《中国能源供求趋势区域平衡及对策》[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年。
    ③ 华择澎著:《能源经济等学》[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5—9页。
    ① 顾念祖,刘雅琴著:《能源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3月。
    ② 万红飞、周德群:《我国能源与经济关系分》[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6月第13卷第2期。
    ③ 王信领等著:《可持续发展概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77—181页。
    ④ 过启渊、吕秋凉著:《世界能源经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2月,第11—12页。
    ① 陈斌贤著:《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障碍及其对策》[J],《能源工程》,1996年02期。
    ② 徐寿波著:《能源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③ 万红飞、周德群:《我国能源与经济关系分析》[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④ 李鹏程:《能源经济发展刍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年6月第15卷第2期。
    ① 王革华等著:《能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61—65页。
    ② 金行仁:《经济结构调整与节能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1982年第03期。
    ③ 韩智勇、魏一鸣:《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年第01期。
    ④ 阎郭实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① Emdad Haque, Stephan Barg,: Public policy discourse, planning and measures toward sustainable energy strategies in Canada, 2004.
    ① 《CHINA ENERGY OUTLOOK 2002》(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3, 第53页
    ① 魏一鸣、范英等著,《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① Jonathan E. Sinton, Rachel E. Stem, Nathaniel T. Aden, Mark D. Levine, Evaluation of China's Energy Strategy Options, May 2005.
    ① 贵洲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加快电力发展的若干规定》,1988年8月24日,黔府(1988)52号。
    ① Peter Kinrade: Toward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 in Australia, science direct, Jan, 2006.
    ② 黄素逸:《能源科学导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第9—12页。
    ③ 钟建平:《国家经济结构安全:我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分析》[J],学术研究,2006,(9)。
    ① Vladimir N. Pokrovskii: Productive energy in the US economy, Energy, June, 2006。
    ① 王海亮: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战略评价,中国人民大学,2005
    ① 雷仲敏等:我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学习与实践,2006/05
    ① 范中启、曹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状态的测度与评价,2006/04
    ①① 吴巧生;中国能源战略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06
    ①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委会编著:《中国能源研究报告—区域篇》[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2月,第20页。
    ① Hadi Dowlatabadi, Matthew A. Oravetz: US long-term energy intensity: Backeast and projection, Energy Policy, August, 2005。
    ② 赵丽曼,魏巍贤:能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节能技术,No.4,2002:27-29
    ③ 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④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M] (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⑤ 魏一鸣、范英等著:《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第14-15页。
    ① 《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编:《中国产业地图——能源2004-200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18页。
    ②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6。
    ① 《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编:《中国产业地图——能源2004~200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19页。
    ① 2004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http://www.21our.com
    ② 电力和煤炭等五大行业主导贵州经济,http://www.hc360.com
    ① K.Fatai, Les Oxley, F. G. Scrimgeour, Modelling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in New Zealand, Australia, India, Indonesia, The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64(2004)431-445
    ② 倪健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77页。
    ① Jan Cornllie, Samuel Fankhauser: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transition countries, Enregy Economics, April, 2004.
    ② Jari Kaivo-oja, Jyrki Luukkanen, Energy Policy 32(2004)1511-1530.
    ① 吴德春、董继斌主编:《能源经济学》[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11月,第43页
    ② 魏一鸣、范英等著:《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第31页。
    ① 魏一鸣、范英等著:《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第32页。
    ① 王金南、曹东著:《能源与环境中国2020》[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18页。
    ① 罗西北著:《水资源开发实践与地区经济》[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7月,第113页。
    ② 张超著:《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179——180页。
    ① 毛如柏、冯之浚著:《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2,10页。
    ② 段兆芳、王雪著《循环经济——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2)。
    ① [美]托马斯·S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M]中文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8,12,19页。
    ② 曹振良著:《论“三维双向”增长范式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J],《经济评论》,2002(6)。
    ③ 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2页。
    ④ 吴季松著:《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4月,第157页。
    ① 冯之浚著《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82——123页。
    ② 钟健平著《国家经济结构安全:我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分析》[J],《学术研究》,2006(9)。
    ① 赵明霞著《用循环经济理念知道山西发展新型煤炭资源》[J],《能源工程》,2005(5)。
    ② 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11页。
    ③ 毛如柏、冯之浚著:《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34—135页。
    ① Kokichi Ito, Ryoichi Komiyama: Energy Demand and Supply Outlook in China for 2030 and A Northeast Asian Energy Community, The automobile strategy and nuclear power strategy of China.
    ② 张宏民、葛家理:《我国能源经济复杂系统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11月8—4—23。
    ① Emdad Haque, Stephan Barg, : Public policy discourse, planning and measures toward sustainable energy strategies in Canada, 2004.
    ① Kokichi Ito, Ryoichi Komiyama: Energy Demand and Supply Outlook in China for 2030 and A Northeast Asian Energy Community, The automobile strategy and nuclear power strategy of China.
    ① 姚强著:《洁净煤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② 姚强著:《洁净煤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③ 姚强著:《洁净煤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269页。
    ① 王革华著:《能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183页。
    ① Jonathan E. Sinton, Rachel E. Stem: Evaluation of China's Energy Strategy Options,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2005.
    ① Kokichi Ito, Ryoichi Komiyama: Energy Demand and Supply Outlook in China for 2030 and A Northeast Asian Energy Community, The automobile strategy and nuclear power strategy of China.
    ② Jonathan E. Sinton, Rachel E. Stem: Evaluation of China's Energy Strategy Options,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2005.
    [1]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能源研究报告——区域篇》[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2]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美]霍华德·格尔勒 著、刘显法等译:《能源革命——通向可持续未来的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魏一鸣 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7] 魏全平、童适平:《日本的循环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 张超:《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9] 倪健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 岳希明 等:《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研究与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2005年版。
    [11] 编写组:《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体会》[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2] 黄建康:《产业集群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3] 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4] 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产业地图——能源2004-200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5] 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6] 王革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7] [美]保罗·罗伯茨:《石油的终结——濒临危险的新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18] 姚强:《洁净煤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9] 田立新 等:《能源经济系统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21] 周大地、韩文科:《2003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市场分析与研究·2004年春季报告》[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版。
    [23] 傅庆云、张迎新:《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形式》[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年版。
    [24] [美]萨莉·亨特:《电力市场竞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25] 黄素逸、高伟:《能源概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6] 杨艳琳:《资源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 柳瑞禹:《全球化电力建设市场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 [俄]B.JI.伊诺泽姆采夫 著,安启念译:《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俄罗斯学者看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 胡鞍刚:《中国:新发展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 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 王金南、曹东:《能源与环境2020》[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2] 何建坤:《国外可再生能源法律译编》[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33] 《党员干部科学素养丛书》编委会、胡迎新:《能源科技》[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34] 任有中:《能源工程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版。
    [35] 张雷:《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工业化——矿产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及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36] 黄素逸:《能源与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版。
    [37] 朱起煌 译:《世界能源展望》(2002)[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年版。
    [38] “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能源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9] 王雨生:《中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之路》[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4 年版。
    [40] 吴磊:《中国石油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战略与技术工作组 著:《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 [日]滨川圭弘 等:《能源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战略与技术工作组 著:《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 刘世锦、冯飞:《中国电力改革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年版。
    [45] 周冯琦:《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46] 姜文来、杨瑞珍:《资源资产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 于刃刚:《主导产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 李春林:《工业经济的比较优势分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49] 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50] [美]杰瑞米·里夫金 著,龚莺 译:《氢经济》[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年版。
    [51] 王宏英:《山西能源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年版。
    [52] 曲格平:《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3] 刘世庆:《中国西部大开发经济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4] 薛玉森:《区域经济与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5] 杨昌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6] 王洪瑞:《西部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年版。
    [57] Edward S·Cassedy著,段雷、黄永梅 译:《可持续能源的前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 张耀辉:《消耗经济学——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消耗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年版。
    [59] 李祥仪、李仲学:《矿业经济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60] 赵媛:《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1]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1)[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年版。
    [62] 国际能源署:《中国能源展望2002》,国际能源署出版社。
    [63] 罗强、王成善:《中国的能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64] [英]M·G·韦布、M·J·里基茨 著,罗根基 译:《能源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65] 汪同三、沈利升:《经济模型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6] 罗强、王成善:《中国的能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67]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68] 朱勇:《新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9] 黄素逸:《能源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版。
    [70] 罗西北:《水资源开发实践与地区经济》[M],北京:四川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
    [71] 杰罗尔德H·克伦茨 著,陈保平、李继蕙 译:《能源的转换与利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年版。
    [72] 华泽澎:《能源经济学》[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73] [美]诺曼·奇格 著,韩昭沧、郭伯伟 译:《能源、燃烧与环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74] 翟立功:《能源经济与管理》[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
    [75] 庄耀民:《新能源开发方案》[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年版。
    [76] [英]R·克拉克:《世界能源新技术——向持久性能源系统过渡》[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
    [77] 过启渊、吕秋凉:《世界能源经济》[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78] [美]戴维·A·迪斯、约瑟夫·S·奈伊:《能源和安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9] 张奔:《能源经济学及电力系统规划》[M],能源出版社1983年版。
    [80] 《德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策略》,《世界电力》[J],2004年第4期。
    [81] 范中启、曹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状态的测度与评价》[J],2006年第4期。
    [82] 雷仲敏 等:《我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J],《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5期。
    [83] 胡小平:《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土资源》,2002年第12期。
    [84] 袁新华、燕玉叶:《俄美能源伙伴关系前瞻》[J],《学术探索》,2004年第1期。
    [85] 柳丰华:《乌克兰对外政策中的能源因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1期。
    [86] 美国电力研究所称电力系统应实现“21世纪改革”法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澳大利亚核协会建议讨论核电方案:《国外核新闻》,2004年第1期。
    [87] 刘广志:《科学技术界要关注新能源的发展态势》[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第1期。
    [88] 中国能源战略课题组:《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1月10日。
    [89] 朱训:《关于中国能源战略的辨证思考》[J],《中国能源》,2003年第9期。
    [90] 陈洲其:《关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J],2003年第8期。
    [91] 梁凯、兰井志:《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国土资源》,2003年第7期。
    [92] 严法善、林仁方:《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5期。
    [93] 孙颖 等:《德国新能源经济法及其对该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影响》[J],《现代电力》,2003(3、4)。
    [94] 姜德义:《德国能源经济的变迁与能源政策的未来取向》,《中国矿业》,2003年第6期。
    [95] 马荣升:《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6期。
    [96] 龙子泉、蔡少翔;《水利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5期。
    [97] 孙萍、杜宝贵:《我国能源技术政策反思》[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年第5期。
    [98] 王亚栋:《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历史与发展》,《国际论坛》,2003年第2期。
    [99] 朱成章:《能源是经济的首要问题》[J],《节能与环保》,2003年第10期。
    [100] 王海燕:《德国引领新的能源经济变革》[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2年第4期。
    [101] 李健民、万劲波:《技术预见与上海市环境科技的发展》[J],《资源环境》,2002年
    [102] 李鹏程:《能源经济发展刍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年第2期。
    [103] 吴巧生:《中国能源战略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6期。
    [104] 陈文颖、吴宗鑫:《用MARKAL模型研究中国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12期。
    [105] 张宏民、葛家理:《我国能源经济复杂系统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第11期。
    [106] 孙永祥:《巨大的能源潜力和新战略——俄罗斯新阶段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国石油》,2001年第9期。
    [107] 吴承康、徐建中:《能源科学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2卷4期。
    [108] 王建华:《新世纪我国后续能源发展战略问题探讨》[J],《环渤海经济嘹望》。
    [109] 李金柱:《能源经济及能源结构优化对策》[J],《中国煤炭》,2001年第8期。
    [110] 郁聪:《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看能源发展战略内容的完善》[J],《中国能源》,2001年第10期。
    [111] 齐宝辉:《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第1期。
    [112] 李鹏程:《能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第4期。
    [113] 孙永祥:《规划能源——俄罗斯新阶段能源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2000年第11期。
    [114] 万红飞等:《我国能源与经济关系分析》,《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2000年第2期。
    [115] 徐寿波、王俊峰:《改革开放前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比较》[J],《中国经贸导刊》,1999年第13期。
    [116] 韩雷、张梁之:《法国的能源状况和发展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1998年第12期。
    [117] 鲍云樵:《集约型经济增长与能源发展策略》[J],《能源研究与信息》,1997年第1期。
    [118] 张卫忠 等:《西方国家能源战略的演变及启示》[J],《石油企业管理》,1997年第10期。
    [119] 实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里约热内卢会议后的能源问题:前景与挑战》一书在中国发行,中国能源,1997年第11期。
    [120] 宋家树:《关于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院士论坛》,1996年第6期。
    [121] 李金峰 等:《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针与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1995年第9期。
    [122] 赵魁君:《带有技术进步系数的柯部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J],《财贸研究》,1994年第2期。
    [123] 徐寿波:《论能源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898年第11期。
    [124] 金行仁:《经济结构调整与节能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1982年第3期。
    [125] 专题资料:《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短缺分析》,《时事资料》,2004年第2期。
    [126] 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向21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海APEC会议”2003年10月18日。
    [127] Benjamin Warr、Robert Ayres, REXS: A forecasting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impace of natural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economic growth,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7 (2006)329-378.(Benjamin Warr、Robert Ayres,《估测关于自然资源消耗和技术变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的预警模式》,《结构变化和经济动力学》,17(2006)329-378.)
    [128] Ferenc L. Toth, Hans-Holger Rogner, Oil and nuclear powe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nergy Economics, 28- (2006) 1-25.(Ferenc L.Toth、Hans-Holger Rogner,《关于石油与核动力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能源经济学》,28-(2006)1-25.)
    [129] Huang Liming et al., Public policy discourse、planning and measures toward sustainable energy strategies in Canada,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6. 5. 24.(Huang Liming et al.,《走向加拿大可持续能源战略的公共政策分析,规划和措施》,《可更新的和可持续的能源评论》,2006.5.24.)
    [130] Misak Avetisyan、David Bayless et al., Optimal expansion of a developing power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Energy Economics, 28 (2006) 455-466.(Misak Avetisyan、David Bayless et al.,《在市场经济和环境约束下发展中的能源系统的最优增长》,《能源经济学》,28(2006)455-466.)
    [131] Rodolfo Dufo-Lopez et al., Optimization of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tand-alone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with hydrogen storage, Energy Economics, 2006 (4) .(Rodol fo Dufo-Lopez et al.,《带有氢存储的独立和可更新的能源系统控制对策的最优化》,《能源政策》,2006(4).)
    [132] Peter Hennicke、Manfred Fischedick, Towards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 The related role of hydrogen , Energy Policy , 34(2006)1260-1270.(Peter Hennicke、Manfred Fischedick,《可持续的能源系统:利用氢的相关作用》,《能源政策》,34(2006)1260-1270.)
    [133] Dabid Pearc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n energy tax: The United Kingdom's Climate Change Levy, Energy Economics, 28(2006)149-158.(Dabid Pearce,《政治经济学角度的能源费税与气候变化概论》,《能源经济》,28(2006)149-158.)
    [134] Hadi Dowlatabadi、Matthew A. Oravetz, US long-term energy intensity: Backcast and projection, Energy Policy, 34(2006)3245-3256.(Hadi Dowlatabadi、Matthew A.Oravetz,《美国长期能源的强度:后向估计和预测》,《能源政策》,34(2006)3245-3256.)
    [135] Carl Blumstein、Charles Goldman , Who should administer energy-effciency programs?, Energy Policy, 32(2005)1053-1067(Carl Blumstein、Charles Goldman,《谁应该管理能源效率计划?》,《能源政策》,32(2005)1053-1067.)
    [136] Joachim Nitsch、Wolfram Krewitt, Implementation of renewable energies in German energy ec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Technology and Policy, 2005 (3) .(Joachim Nitsch、Wolfram Krewitt,《在德国能源经济中可更新的能源推行》,《能源技术和政策的国际新闻杂志》,2005(3).)
    [137] Tariq Muneer、Muhammad Asif et al.,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solar electricit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Indian economy,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9(2005)444-473.(Tariq Muneer、Muhammad Asif et al.,《关于印度经济太阳、能电子产品的可持续生产》,《可更新的和可持续的能源评论》,9(2005)444-473.)
    [138] A. Midilli et al., On hydrogen and hydrogen energy straegies Ⅰ: current status and needs ,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9 (2005)255-271.(A.Midilli et al.,《关于氢和氢能源的战略:当前状况和需求》,《可更新的和可持续的能源评论》,9(2005)255-271.)
    [139] Lester C. Hunt、Yasushi Ninomiya, Primary energy demand in Japa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ong-term trends and future CO emissions, Energy Policy, 33(2005)1409-1424.(Lester C.Hunt、Yasushi Ninomiya,《日本主要能源需求:未来CO排放和长期趋势的经验性分析》,《能源政策》,33(2005)1409-1424.)
    [140] Vladimir N. Pokrovskii, Productive energy in the US economy, Energy, 2005 (2).(Vladimir N.Pokrovskii,《美国经济中的生产能源》,《能源》,2005(2).)
    [141] Andreas Schafer, Structural change in energy use , Energy Policy, 33(2005)429-437.(Andreas Schafer,《能源使用的结构变化》,《能源政策》,33(2005)429-437.)
    [142] Steve Sorrell, The economics of energy service contracts, Energy Policy.(Steve Sorrell,《能源利益契约的经济学》,《能源政策》)
    [143] Jan Cornillie、Samuel Fankhauser,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transition countries, Energy Economics, 26(2004)283-295.(Jan Cornillie、Samuel Fankhauser,《转型国家的能耗》,《能源经济》,26(2004)283-295.)
    [144] Jari Kaivo-oja、Jyrki Luukkanen, The European Union balancing between CO reduction commitments and growth policies: decomposition analyses, Energy Policy, 32(2004)1511-1530.(Jari Kaivo-oja、Jyrki Luukkanen,《欧盟二氧化碳减少排放承诺和增长政策的平衡:分解与分析》,《能源政策》,32(2004)1511-1530.)
    [145] David·S·Loughran、Jonathan Kulick,《美国的需求侧管理和节能》,《商业信息数据库》,2004;25;1.(David · S · Loughran、Jonathan Kulick, American need inclines administra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Commerce information data base, 2004; 25; 1.)
    [146] Ahmet Duran Sahin, Progress and recent trends in wind energy,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30(2004)501-543.(Ahmet Duran Sahin,《风能的进展和最近倾向》,《能源和燃烧科学进展》,30(2004)501-543.)
    [147] Gale A.Boyd、Joseph M.Roop,《能源密度结构改变的Fisher理想指数分解评注》.(Gale A. Boyd、Joseph M. Roop, The ideal Fisher exponent that the sources of energy density structure changes breaks up note and comment. )
    [148] Gale A.Boyd、Joseph M.Roop,《论能源强度结构变化的Fisher理想指数分解》(Gale A. Boyd、Joseph M. Roop, The ideal Fisher exponent commenting on the sources of energy intensity structure change decomposes. )
    [149] John S.Moot,《监管及电力市场改革的经济理论》,《能源法杂志》,2004;25;2. (John S. Moot, Economy theory that inspection and the electric power marketplace reform, The sources of energy follows magazine, 2004; 25; 2.)
    [150] Marvin. J. Horowitz,《商业部门用电密度:市场和公共项目的影响》,《全球》,2004;25;2.(Marvin. J. Horowitz, Government-run commerce sector power consumption density: Marketplace and common project effect, The whole world, 2004; 25; 2.)
    [151] Bush和Kerry:《对美国能源政策的不同观点》,《乔治敦国际环境法评论》,2004;17;1.(Bush 和 Kerry, Different to USA the sources of energy policy viewpoint, The 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llows review , 2004; 17; 1. )
    [152] K. Fatai、Les Oxley etal., Modelling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DP in New Zealand、Australia、India、Indonesia、 The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64(2004)431-445. (K.Fatai、Les Oxley etal.,《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能源消费与GDP因果关系建模》,《仿真中数学和计算机》,64(2004)431-445.)
    [153] Jack Reardon,来自制度学派对布什政府能源政策的批评.(Jack Reardon, Come fromsystem school's criticism of Bush government the sources of energy policy.)
    [154] Qiao-Mei Liang、Ying Fan et al.,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for regional energy requirements and CO emissions in China, Energy Policy.(Qiao-Mei Liang、Ying Fan et al.,《关于中国能源需求和CO排放量多个地区的投入产出模型》,《能源政策》.)
    [155] Paul W. Graham、David J. Williams, Optimal technological choices in meeting Australian energy policy goals, Energy Economics, 25(2003)691-712. (Paul W.Graham、David J.WillJams,《为达到澳大利亚能源政策目标采取的最适宜的技术选择》,《能源经济学》,25(2003)691-712.)
    [156] Joseph Romm, The internet and the new energy economy,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36 (2002) 197-210.(Joseph Romm,《因特网和新能源经济》,《资源储存和再循环》,36(2002)197-210.)
    [157] Fridolin Krausmann、Helmut Haberl,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etic metabolism Socioeconomic energy floes in Austria 1830—1995, Ecological Economics, 41(2002)177-201.(Fridolin Krausmann、Helmut Haberl,《奥地利在1830—1995中充满活力的物质交替代谢社会经济能源大浮冰视野下的工业化进程》,《能源经济学》,41(2002)177-201.)
    [158] Marilyn A. Brown et al., Scenarios for a clean energy future, Energy Policy, 29(2001)1179-1196.(Marilyn A.Brown et al.,《清洁的能源未来规划》,《能源政策》,29(2001)1179-1196.)
    [159] Fatih Birol、Jan Horst Keppler, Prices、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rebound effect , Energy Policy, 28(2000)457-469.(Fatih Birol、Jan Horst Keppler,《价格、技术的发展和反弹效应》,《能源政策》,28(2000)457-469.)
    [160] D. L. Greene et al., The outlook for US oil dependence, Energy Policy, 26(1998) 55-69.(D.L.Greene et al.,《美国石油依存前景》,《能源政策》,26(1998)55-69.)
    [161] Ottmar Edenhofer、Carlo C. Jaeger, Power shifts: the dynamics of energy efficiency, Energy Economics, 20(1998)512-537.(Ottmar Edenhofer、Carlo C.Jaeger,《动力变换:能源效率的动力学》,《能源经济》,20(1998)512-537.)
    [162] Zhidong Li , Kokichi Ito et al., Energy Demang and Supplu Outlook in China for 2030 and A Northeast Asian Energy Community, The automobile strategy and nuclear power strategy of China.(Zhidong Li,Kokichi Ito et al.,《203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和供给状况 展望以及东北亚能源共同体》——中国的汽车发展战略和核能发展战略.)
    [163] Robert U. Ayr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work、power and economic growth, Center for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Robert U.Ayres,《能源、技术、动力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环境资源管理中心》.)
    [164] P. R. Shukla、Ashish Rana,, Energy Economy Model Applications for India: Long-term GHG Trends and Mitigation Costs.(P.R.Shukla、Ashish Rana,《能源经济模型在印度的运用:GHG的长期倾向和降低成本》.)
    [165] Valentinas Klevas et al., Sustainable energy in Baltic States. (Valentinas Klevas et al., 《在波罗的海各国州中可持续的能源》.)
    [171] Debra L. Fried, Energy: why we need to change our energy policy what are the most viable alternatives, Arts in business and policy studi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Empire State College(2003).(Debra L.Fried,Energy:《为什么我们需要在商务和政策研究中改变能源政策中最能存活的可能性选择》,《纽约州立大学城》2003.)
    [172] Jonathan E. Sinton, Rachel E. Sternet al., Evaluation of China's Energy Strategy Options, May 2005.(Jonathan E.Sinton,Rachel E.Stern et al.,《对中国能源战略对策的评论》,2005年5月.)
    [173] Michael Dalton et al., Population aging and future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Energy Economics, 2006.(Michael Dalton et al.,《关于美国的人口老龄化和未来二氧化碳释放量》,《能源经济学》,2006.)
    [174] Nils Borg、Ylva Blumeet al., Release the power of the public purse, Energy Policy, 34(2006)238-250.(Nils Borg、Ylva Blumeet al.,《发放公共财政的力度》,《能源政策》,34(2006) 238-250. )
    [175] Peter Kinrade, Toward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 in Australia, Futures.(Peter Kinrade,《走向澳大利亚可持续能源的未来》,《未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