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早期鲜卑墓葬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鲜卑,是我国各边疆民族中最早建立政权,并被列为正统王朝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末继匈奴而起,至魏晋时期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的民族,十六国时期鲜卑陆续建立过很多政权,包括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及西燕、吐谷浑和代(北魏)。最后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结束了十六国时代,统一了中国北方,在下启隋唐之局的进程中实际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早期鲜卑墓葬为研究对象。依据墓葬分布情况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将研究的空间分为四个区,再逐一对各区的墓葬性质包括葬俗、主要随葬品、年代、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以此了解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关系。最后结合历史文献学、体质人类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对早期鲜卑的历史发展、迁徙流变以及人群构成等方面做最后探讨。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拓跋鲜卑的起源、迁徙问题,源自东胡的鲜卑与拓跋鲜卑之间的关系,慕容鲜卑在辽西地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邻近部落之间的关系。
Xianbei is an important nation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tombs of early Xianbei, basing on the studies and researches of former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combined whit relative history materials and physical anthropology, the author studies the early history of Xianbei.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paper.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defines the time-space scope of this paper. And then makes reviews on the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es of the tombs of early Xianbei ,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upon which the thoughts and purposes of this paper were raised.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burial custom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aterials used for constructing the chambers, the burial custom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which include the earthern-shafts, catacombs and stone-built tombs. Each category could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types and sub-types.
     Chapter three, "Zoning of the early Xianbei burial": According to the grav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study of the space is divided into four regions, namely Hulunbeier plateau area, West Liaohe River Pla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region and Daling watershed areas. The nature of the burials in each district, including burial custom, the main tomb, age, cultural factors, combing and analysis, and finally determine the properties of each area burial.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tombs belong Hulunbeier plateau early 1st century to the middle of 2 century, though the whole show remain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but between the cemetery and personalized, meaning remains complicated the crowd is not a single component. West Liaohe River Plain, 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tongue-like lip pot luxury objects of type evolution, sooner or later, this area is divided into two graves, should be the early part of the mid Eastern Han Dynasty or earlier (early 2nd century AD), early burial that is North Manito cemetery, the original belongs to the East Hu tribe Union retreated to mountains in the vicinity of Xianbei Xianbei; late tombs is about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 Western Jin period, should belo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urong before the remains of the feudal regime. Burial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are TuoBaXianBei Union remains, in which the ceiling to the age of TanShiHuai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Union (2 century AD), lower limit to the Northern Wei (4 century), but the main age of the tombs should be the middle of the century to 4, this end of the century and a half century, elements within the Union TuoBaXianBei more complex and diverse cultural factor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remains and written records can be proved in. Daling River watershed area,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identified more clearly the tombs here are Murong Xianbei's remains,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on the definition of time, the time frame chosen in this section early in the Wei to Yan regime just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3 Century - early 4th century), and "Three Yan" during the burial of comparison, culture because the regime did not look to establish the qualitative change, change is gradual.
     Chapter four , "the links between regions and different": The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regions remains to explore the link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or contact. Mainly related to whether the homologous Xianbei TuoBaXianBei and that is all the same from East Hu; TuoBaXianBei migration issues; Initial Exploration activities in the western Liaoning area of migration; TuoBaXianBei and western Liaoning Xianbei links.
     Chapter five, "Origin of Early Descent": the text of this chapter,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bove, combined with historical philology, anthropology, et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 disciplines, thinking of various tribes of early development of Xianbei,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igration flow, etc.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points.
     (1)The origi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uoBa XianBei. This view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uoBa XianBei process, ethnic groups are not single. TuoBa XianBei a crucial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is in the Eastern Han period from Regional, where TuoBaXianBei experienced a national fusion south again in the course of its absorption capacity has a lot of different peoples and tribes, which with the Xiongnu relationship appears to most closely. Their migratory routes roughly, from Regional→(Southwest migration to) the Mongolian plateau (Mongolia territory)→Yinshan zone (Inner Central).
     Tuoba Department moved to central Inner Mongolia after a half century, no overall reception moving, relatively stable, even once encountered Former Qin of subversion, the Department of Ye Tuoba not like the other tribes were forced Zhengquanyiyang discrete movement. Long occupied on behalf of the North region, won the development, growth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ir environment, they will rise to take up the end of the 16 countries of the historic task. To enter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he remains of style suddenly changed, and this paper is due to the help of the powerful Northern Wei after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ower, even the brutal use of force would be a backward way of the Department of
     (2) the development of Xian Bei. This view North manit cemetery is probably originally part of the Eastern Hu tribe Union retreated Xianbei Hill area Xianbei remains. But why this period of archaeological remains so small? In addition to the limitations of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the should be also due to swim in Xianbei developed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gether with tribal many on the Loose and other reasons, not easy to stay long in one place, thus creating districts, and the period remains less Xianbei.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this period because of too little, the focus of the article had to be more specific on the family remains Murong on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nitial Exploration in the rise of western Liaoning area, as well as Yuwen, Dua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artment and Goguryeo, and its flow to make a simple.
     (3) The Descent of various tribe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 Mainly for the Department of Murong Tuoba Department,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as their cultural tradition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ethnic neighbors week, causing these two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s Xianbei.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conclusions in this paper and point out the deficiency and some problems require in-depth study in the future.
引文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令孤德棻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司马迁.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金富轼.三国史记[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1] [清]张穆撰张正明,宋举成点校.蒙古游牧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2] [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
    [3]马长寿.乌桓与鲜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4]林干.东胡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5]林干.匈奴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6]田余庆.拓跋史探[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7]张博泉.鲜卑新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8]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9]刘学铫.鲜卑史论[M].台北:南天书局,1994.
    [10]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2]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周伟洲.吐谷浑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14] [日]前田正名著,李凭,孙耀,孙蕾译.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15]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16]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7]乌恩.北方草原——青铜时代至早期匈奴时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8]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19]潘玲.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0]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1]孙机.汉代物质资料图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2]王宇.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及三燕时期墓葬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3]蒋璐.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4]陈山.喇嘛洞墓地三燕文化居民人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5]陈靓.匈奴、鲜卑和契丹的人种学考察[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6] [日]大间知笃三.北方民族与萨满文化——中国东北民族的人类学调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27]吕天光.鄂温克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
    [28]秋浦.鄂伦春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9]秋浦.萨满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0]鄂·苏日台.鄂伦春狩猎民俗与艺术[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
    [31]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达斡尔民族社会历史调查[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32]关方.漫话锡伯族[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33]王明珂.华夏边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4]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5]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国[M].台北:三民书局,1980.
    [36]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曹永年.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4):79-84.
    [2]陶克涛.论嘠仙洞刻石[J].民族研究,1991(6):74-85.
    [3]张博泉.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1):55-61.
    [4]杨军.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辨误[J].史学集刊,2006(4):124-143.
    [5]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J].历史研究,2006(6):32-48.
    [6]张久和.两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与高句丽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3):73-76.
    [7]张竞艳.从神话及宗教信仰解析神秘数字“七”[J].民族文学研究,2008(3):58-63.
    [1]安志敏.关于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的族属问题[J].文物,1964(5):41-45.
    [2]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J].文物,1977(5):42-54.
    [3]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二[J].文物,1977(11):38-46.
    [4]陈雍.扎赉诺尔等五处墓葬陶器的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1989(2):39-44.
    [5]乔梁.鲜卑遗存的认定与研究[M]//许倬云、张忠培.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483-508.
    [6]乔梁.内蒙古中部的早期鲜卑遗存[C]//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301-307.
    [7]乔梁、杨晶.早期拓跋鲜卑遗存试析[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2):51-58.
    [8]许永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考察[J].北方文物,1993(4):3-17.
    [9]田立坤.鲜卑文化源流的考古学考察[C]//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361-367.
    [10]田立坤.三燕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J].辽海文物丛刊,1991(1):90-97.
    [11]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M]//巫鸿.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205-226.
    [12]田立坤.三燕文化与高句丽考古遗存之比较[C]//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328-341.
    [13]郑君雷.早期东部鲜卑与早期拓跋鲜卑族源关系概论[C]//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309-318.
    [14]孙进己、孙海.鲜卑考古学文化[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2):59-70.
    [15]赵越.拓跋鲜卑文化初探[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2):11-16.
    [16]李逸友.扎赉诺尔古墓为拓跋鲜卑遗迹论[C]//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328-331.
    [17]盖山林.内蒙古扎赉诺尔出土的狩猎纹骨板[J].考古,1964(11):589-590.
    [18]郑君雷.察右后期三道湾墓地文化因素分析[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2):62-68.
    [19]潘玲.完工墓地的文化性质和年代[J].考古,2007(9):78-86.
    [20]丁利娜.拉布达林、扎赉诺尔墓地的考古学观察[J].北方文物,2008(1):18-26.
    [21]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C]//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60-173.
    [22]陈平.辽西三燕墓葬论述[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2):52-61.
    [23]田立坤.关于北票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的几个问题[C]//辽宁考古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263-267.
    [24]乔梁.二克浅墓地出土三鹿纹饰牌的年代——兼析汉书二期文化的年代下限[J].北方文物,2005(4):24-29.
    [25]张伟.红马山文化辨析[J].北方文物,2007(3):1-16.
    [26]张伟.松嫩平原战国两汉时期文化遗存研究[J].北方文物,2005(4):1-23.
    [27]韦正.鲜卑墓葬研究[J].考古学报,2009(3):349-378.
    [28]田广金.匈奴墓葬的类型和年代[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2):8-17.
    [29]乔梁.匈奴遗存的发现与研究[C]//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庆祝张忠培先生七十岁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66-489.
    [30]单月英.匈奴墓葬研究[J].考古学报,2009(1):35-67.
    [31]刘景文、庞志国.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J].北方文物,1986(1):23-25.
    [32]林沄.西岔沟铜柄铁剑与老河深、彩岚墓地的族属[C]//林沄学术文集.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52-367.
    [33]林沄.鲜卑族的金、铜马形牌饰[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7-151.
    [34]潘其风、韩康信.东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骨的研究[J].考古学报,1982(1):117-136.
    [35]朱泓.扎赉诺尔汉代墓葬第三次发掘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89(8): 123-130.
    [36]朱泓.察右后旗三道湾汉代鲜卑族颅骨的人种学研究[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421-430.
    [37]朱泓.朝阳魏晋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J].辽海文物学刊,1996(2):79-89.
    [38]朱泓.从扎赉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J].北方文物1989(2):45-51转63.
    [39]陈靓、朱泓、郑丽慧.内蒙古东大井东汉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1):77-86.
    [40]张全超、周蜜.内蒙古兴和县叭沟墓地汉魏时期鲜卑族人骨研究[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61-269.
    [41]王仁湘.带钩概论[J].考古学报,1985(3):267-312.
    [42]徐苹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铜镜[J].考古,1984(6):556-563.
    [43]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J].文物,1994(1):50-62.
    [44]乔梁.中国北方动物饰牌研究[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33.
    [45]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61-146.
    [46]潘玲.透雕网格纹牌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84-201.
    [47]郭物.论青铜鍑的起源[M]//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392-410.
    [48]郭物.青铜鍑在欧亚大陆的初传[C]//余太山.欧亚学刊(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2-150.
    [49]郭物.第二群青铜(铁)鍑研究[J].考古学报,2007(1):61-96.
    [50]顾志界.鄂尔多斯式铜(铁)釜的形态分析[J].北方文物,1986(3):19-22.
    [51]冯恩学.中国境内的北方系东区青铜釜研究[C]//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318-328.
    [52]尚晓波.大凌河流域鲜卑文化双耳镂孔圈足釜及相关问题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6(1):26-33.
    [53]冯恩学.考古所见萨满之腰铃与饰牌[J].北方文物,1998(2):29-37.
    [54]洲杰.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出土弯状骨、角器的名称和用途[J].考古,1965(8):416-419.
    [55]张文立.平山三汲出土铜镜初识——兼谈北方系钮柄镜[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5-62.
    [56] [俄]A.П.奥克拉德尼科夫著、王徳厚译.西南外贝加尔铁器时代的布尔霍图伊文化[J].北方文物,2008(2):106-112.
    [57]万欣.鲜卑墓葬、三燕史迹与金步摇饰的发现与研究[C]//辽宁考古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268-281.
    [58]宋宝峰,王艳梅,陈胜前.鄂伦春狩猎采集生活的考古学意义[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1-56.
    [59]干志耿,孙秀仁.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1982(1):15-22.
    [60]郑君雷.关于游牧性质遗存的判定标准及其相关问题——以夏至战国时期北方长城地带为中心[M]//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25-457.
    [1]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文物,1981(2):1-7.
    [2]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1980年清理简报[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444-452.
    [3]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额尔古纳右旗文物管理所.额尔古纳右旗七卡鲜卑墓清理简报[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457-460.
    [4]赵越.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发现鲜卑墓[J].考古,1990(10):890-893转928.
    [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额尔古纳右旗文物管理所.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384-396.
    [6]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J].考古,1961(12):673-680.
    [7]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J].文物,1961(9):16-18.
    [8]王成.扎赉诺尔圈河古墓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87(3):20-22.
    [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扎赉诺尔古墓群1986年清理发掘报告[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369-383.
    [10]陈凤山、白劲松.内蒙古扎赉诺尔鲜卑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2):27-30.
    [11]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新巴尔虎左旗伊和乌拉鲜卑墓[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453-456.
    [12]程道宏.伊敏河地区的鲜卑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2):18-23.
    [13]陈凤山、殷焕良、白劲松.呼伦贝尔市团结墓地[M]//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15.
    [14]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群[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397-405.
    [15]张柏忠.内蒙古科左中旗六家子鲜卑墓群[J].考古,1989(5):430-438转443.
    [16]张柏忠.哲里木盟发现的鲜卑遗存[J].文物,1981(2):9-15.
    [17]田立坤.科左后旗新胜屯鲜卑墓地调查[J].文物,1997(11):49-50.
    [18]赵雅新.科左后旗毛力吐发现鲜卑金凤鸟冠饰[J].文物,1999(7):39-40.
    [1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J].考古,1964(1):36-43转53.
    [20]武亚琴、李铁军.开鲁县福兴地鲜卑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2):11-13.
    [21]关丽娟、刘桂兰.扎鲁特旗额日格吐鲜卑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2):14-15.
    [22]林西县文物管理所.林西苏泗汰鲜卑墓葬[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461-462.
    [23]郭治中、魏坚.察右前旗下黑沟鲜卑墓及其文化性质初论[C]//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397-405.
    [24]盖山林.内蒙古察右后旗赵家房村发现匈奴墓群[J].考古,1977(2):139-141.
    [25]郑隆.内蒙文物工作组再一次调查二兰虎沟的匈奴古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6(11):72.
    [26]李逸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匈奴和汉代文物[J].文物参考资料,1957(4):29-32.
    [27]郑隆,李逸友.察右后旗二兰虎沟的古墓群[C]//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99-101.
    [28]内蒙古博物馆.卓资县石家沟墓群出土资料[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2):9-21.
    [29]金学山.内蒙古托克托县皮条沟发现三座鲜卑墓[J].考古,1991(5):426-428.
    [30]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和林格尔县文化馆.和林格尔县另皮窑村北魏墓出土的金器[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1):52-54.
    [31]伊克坚,陆思贤.土默特左旗出土北魏时期文物[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1):55-56.
    [32]王克林,宁立新,孙春林.山西省右玉县善家堡墓地[J].文物季刊,1992(4):1-21.
    [33]雷云贵,高士英.朔县发现的匈奴鲜卑遗物[C]//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40-147.
    [34]唐山市文物管理处、滦县文物管理所.滦县塔坨鲜卑墓群清理简报[J].文物春秋,1994(3):1-9.
    [35]李逸友.内蒙古土默特旗出土的汉代铜器[J].考古通讯,1956(2):60-61.
    [36]伊盟文物工作站.伊克昭盟补洞沟匈奴墓清理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1):27-33.
    [3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准格尔煤田黑岱沟矿区文物普查述要[J].考古,1990(1):1-10转55.
    [38]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0(1):24-26.
    [39]刘谦.辽宁义县保安寺发现的古代墓葬[J].考古,1963(1):53转8.
    [4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王子坟墓群1987、1990年度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J].文物,1997(11):4-18.
    [41]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86(3):23-26转71.
    [42]孙国平、李智.辽宁北票仓粮窖鲜卑墓[J].文物,1994(11):38-42.
    [4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辽宁朝阳田草沟晋墓[J].文物,1997(11):33-41.
    [4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北票大板营子鲜卑墓的清理[J].考古,2003(5):92-96.
    [45]蔡强.朝阳发现的北燕墓[J].北方文物,2007(3):17-21.
    [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4(2):209-242.
    [47]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燕李廆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5(6):42-46.
    [48]鲁宝林,辛发.辽宁锦州市前山十六国时期墓葬的清理[J].考古,1998(1):92-94.
    [49]于俊玉,孙玉铁.辽宁朝阳袁台子发现汉魏鲜卑牌饰陶范[J].北方文物,2009(2):43-45.
    [50]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J].文物,1984(6):29-45.
    [51]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J].考古,1985(10):915-929.
    [52]安路、贾伟明.黑龙江二克浅墓地及其问题探讨[J].北方文物,1986(2):2-8.
    [53]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讷河市二克浅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葬[J].考古,2003(2):11-23.
    [54]商彤流,董楼平.离石马茂庄.文物季刊[J].1995(4):1-19.
    1王新宇、魏坚:《察右中旗七郎山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科学出版社,2006年。
    3甘肃博物馆、兰州市文化馆:《兰州土谷台半山——马厂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4谢端琚:《试论我国早期土洞墓》,《考古》1987年第12期。
    5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2期。
    6王仲殊:《洛阳烧沟附近的战国墓葬》,《考古学报》1954年第8期。
    7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宁夏考古组、同心县文物管理所:《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
    8陈戈:《新疆发现的竖穴洞室墓》,《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周年纪念》,科学出版社,1995年。
    9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60年6期;(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1963—1965)》,《文物》1973年10期;(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1966—1969)》,《文物》1972年1期;(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7期;(e)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吐鲁番哈喇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6期。
    10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和林格尔县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和林格尔西沟子村北魏墓》,《文物》1992年第8期。
    11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科学出版社,2006年。
    12 (1)王新宇、魏坚:《察右中旗七郎山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14陈洪梅:《甘青地区史前墓葬中的葬式分析》,《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转引自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文物》2006年第1期。
    15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第126-134页,学苑出版社,2002年。
    16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文物》2006年第1期。
    17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1期。
    18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文物》2006年第1期。。
    19王新宇、魏坚:《察右中旗七郎山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扎赉诺尔古墓群1986年清理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21王新宇、魏坚:《察右中旗七郎山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2 (1)乔梁:《鲜卑遗存的认定与研究》,《中国考古系的跨世纪反思》(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2)许永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观察》,《北方文物》1993年第4期。
    23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
    24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
    25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科学出版社,2006年。
    26大同市博物馆:《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文物》1989年第8期。
    27王新宇、魏坚:《察右中旗七郎山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1966—1969)》,《文物》1972年1期。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1966—1969)》,《文物》1972年1期。
    30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科学出版社,2006年。
    31陈洪梅《宗日遗存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18页,2002年;转引自韩建业:《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梳理》,《文物》2006年第1期。
    32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33田广金、郭素新:《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34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四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36《魏书·世祖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
    1《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2979页。
    1田立坤、李智:《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物及相关问题》,《文物》1994年11期,20-32页。
    
    1 [清]张穆撰张正明、宋举成点校:《蒙古游牧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 [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
    1 [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传序》,商务印书馆,1934年。
    2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3“东部鲜卑”一词,近年来林沄先生提出质疑,认为“东部鲜卑是一个没有明确界定而自相矛盾的分类概念,当然不能视为文化分类概念。今后在考古遗存分析中,似乎不宜继续使用这个名词”。见《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序》,科学出版社,2004年。
    4林干:《东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
    5 [日]江上波夫:《内蒙古百灵庙凹地の古坟》,《ァシァ文化史研究·论考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7年,转引自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1页。
    6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12期,673-680页。
    1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文物》1961年9期,16-18页。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考古》1964年1期,36-43页。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6期,273-282页。
    4盖山林:《内蒙古察右后期赵家房村发现匈奴墓群》,《考古》1972年2期,139-141页。
    5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1期,24-26页。
    6刘谦:《辽宁义县保安寺发现的古代墓葬》,《考古》1963年1期,53转8页。
    7 a.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2期1-7页。b.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1980年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444-452页。
    8 a.王成:《扎赉诺尔圈河古墓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87年3期,20-22页。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扎赉诺尔古墓群1986年清理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69-383页。c.陈凤山、白劲松:《内蒙古扎赉诺尔鲜卑墓》,《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2期,27-30页。
    9 a.赵越:《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发现鲜卑墓》,《考古》1990年10期,890-893转928页。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额尔古纳右旗文物管理所:《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84-396页。
    10张柏忠:《哲里木盟发现的鲜卑遗存》,《文物》1981年2期,9-15页。
    11张柏忠:《内蒙古科左中旗六家子鲜卑墓群》,《考古》1989年5期,430-438转443页。
    12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97-405页。
    13魏坚主编:《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内蒙古博物馆:《卓资县石家沟墓群出土资料》,《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2期,9-21页。
    15郭治中、魏坚:《察右前旗下黑沟鲜卑墓及其文化性质初论》,《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434-436页。
    1 a.王克林、宁立新、孙春林、胡生:《山西省右玉善家堡墓地》,《文物季刊》1992年4期,1-21页。b.雷云贵、高士英:《朔县发现的匈奴鲜卑遗物》,《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40-147页。c.唐山市文物管理处、滦县文物管理所:《滦县塔坨鲜卑墓群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94年3期,1-8页。
    2金学山:《内蒙古托克托县皮条沟发现三座鲜卑墓》,《考古》1991年5期,426-428页。
    3 a.郑隆:《内蒙文物工作组再一次调查二兰虎沟的匈奴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1期,72页。b.李逸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匈奴和汉代文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4期,29-32页。c.郑隆、李逸友:《察右后旗二兰虎沟的古墓群》,《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9-101页。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88页。
    5安志敏:《关于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的族属问题》,《文物》1964年5期,41-45页。
    1乌恩:《试论汉代匈奴与鲜卑遗迹的区别》,《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136-150页。
    2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清理简报》,《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3期,65-69页。
    3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文物出版社,1987年。
    4陈雍:《扎赉诺尔等五处墓葬陶器的比较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39-44页。
    5乔梁:《鲜卑遗存的认定与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483-508页。
    1林沄:《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序》,《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潘玲:《完工墓地的文化性质和年代》,《考古》2007年9期,78-86页。
    3 a.许永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考察》,《北方文物》1993年4期,3-17页。b.田立坤:《鲜卑文化源流的考古学考察》,《青果集——纪念吉林大学考古系成立二十周年》,知识出版社,1993年,361-367页。
    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3、13、26-30页。
    2林干:《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北方文物》1989年4期,66-73页。
    3 a.张博泉:《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1期,55-61页。b.张博泉:《鲜卑新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4田立坤:《鲜卑文化源流的考古学考察》,《青果集——纪念吉林大学考古系成立二十周年》,知识出版社,1993年,361-367页。
    5郑君雷:《早期东部鲜卑与早期拓跋鲜卑族源关系概论》,《青果集——纪念吉林大学考古系成立十周年》,知识出版社,1998年,309-318页。
    1潘其风、韩康信:《东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骨的研究》,《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117-136页。
    2朱泓:《扎赉诺尔汉代墓葬第三次发掘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9年8卷,123-130页。
    3朱泓:《察右后旗三道湾汉代鲜卑族颅骨的人种学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421-430页。
    4朱泓:《朝阳魏晋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2期,79-89页。
    5朱泓:《从扎赉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北方文物》,1989年2期,45-51转63页。
    6陈靓、朱泓、郑丽慧:《内蒙古东大井东汉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1期,77-86页。
    7张全超、周蜜:《内蒙古兴和县叭沟墓地汉魏时期鲜卑族人骨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4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261-269页。
    8陈靓:《匈奴、鲜卑和契丹的人种学考察》,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孙机:《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文物》1994年1期,50-62页。
    2乔梁:《中国北方动物饰牌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13-33页。
    3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1261-146页。
    4潘玲:《透雕网格纹牌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184-201页。
    5郭物:《论青铜鍑的起源》,《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年,392-410页。
    6郭物:《青铜鍑在欧亚大陆的初传》,《欧亚学刊》(1),中华书局,1999年,122-150页。
    7郭物:《第二群青铜(铁)鍑研究》,《考古学报》2007年1期,61-96页。
    8 a.顾志界:《鄂尔多斯式铜(铁)釜的形态分析》,《北方文物》,1986年3期,19-22页。b.冯恩学:《中国境内的北方系东区青铜釜研究》,《青果集——纪念吉林大学考古系成立二十周年》,知识出版社,1993年,318-328页。c.尚晓波:《大凌河流域鲜卑文化双耳镂孔圈足釜及相关问题考》,《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1期,26-33页。
    9乔梁:《内蒙古中部的早期鲜卑遗存》,《青果集——纪念吉林大学考古系成立十周年》,知识出版社,1998年,301-308页。
    10乔梁、杨晶:《早期拓跋鲜卑遗存试析》,《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2期,51-58页。
    1魏坚主编:《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160-173页。
    3 a.田立坤:《三燕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1期,90-97页。b.田立坤、李智《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物及相关问题》,《文物》1994年1期,20-32页。c.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205-226页。
    4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1期,349-378页。
    5 a.孙进己、孙海:《鲜卑考古学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2期,59-70页。b.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林沄:《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序》,《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5页。
    3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1期,350页注3。
    1李逸友:《内蒙古土默特旗出土的汉代铜器》,《考古通讯》1956年2期,60-61页。
    2 a.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285-286页。b.关方:《漫话锡伯族》,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50-51页。
    1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12期,673-680页。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扎赉诺尔古墓群1986年清理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69-383页。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额尔古纳右旗文物管理所:《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84-396页。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王子坟山墓群1987、1990年度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97年11期,4-18页。
    2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群》,《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97-405页。
    3陈凤山、殷焕良、白劲松:《呼伦贝尔市团结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3-15页。
    4陈凤山、殷焕良、白劲松:《呼伦贝尔市团结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3-15页。
    5杜承武、李兴盛:《察右后旗三道湾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16-54页。
    
    1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1期,24-26页。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北票大板营子鲜卑墓的清理》,《考古》2003年5期,92-96页。
    3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86年3期,23-26转71页。
    4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86年3期,23-26转71页。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辽宁朝阳田草沟晋墓》,《文物》1997年11期,33-41页。
    1潘玲:《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吕天光:《鄂温克族》,民族出版社,1983年10月,66页。
    
    1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12期,673-680页。
    2赵越:《拓跋鲜卑文化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2期,11-16页。
    1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文物出版社,1984年。下文中如无特别注明,判断铜镜年代的依据,均出自此书。
    2最近韦正认为这一地区应是东部鲜卑活动的地域,而属于东部鲜卑遗存。见《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3期。
    1潘玲:《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42-46页。
    1 [俄]A.П.奥克拉德尼科夫著、王徳厚译:《西南外贝加尔铁器时代的布尔霍图伊文化》,《北方文物》2008年2期,106-112页。
    2乔梁、杨晶:《早期拓跋鲜卑遗存试析》,《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2期,51-58页。
    3吕天光:《鄂温克族》,民族出版社,1983年,5页。
    4朱泓:《从扎赉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北方文物》,1989年2期,45-51转63页。
    5张伟:《松嫩平原战国两汉时期文化遗存研究》,《北方文物》2005年4期,1-23页。
    6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文物出版社,1987年。
    1 a.陈雍:《扎赉诺尔等五处墓葬陶器的比较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2期,39-44页。b.乔梁:《鲜卑遗存的认定与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483-508页。
    2 a.刘景文、庞志国:《吉林榆树老河深墓葬群族属探讨》,《北方文物》1986年1期,23-25页。b.林沄:《西岔沟铜柄铁剑与老河深、彩岚墓地的族属》,《林沄学术文集》,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 a.安路、贾伟明:《黑龙江二克浅墓地及其问题探讨》,《北方文物》1986年2期,2-8页。b.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讷河市二克浅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葬》,《考古》2003年2期,11-23页。
    4乔梁:《二克浅墓地出土三鹿纹饰牌的年代——兼析汉书二期文化的年代下限》,《北方文物》2005年4期,24-29页。
    5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讷河市二克浅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葬》,《考古》2003年2期,11-23页。
    1吕天光:《鄂温克族》,民族出版社,1983年。
    2干志耿、孙秀仁:《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1期,15-22页。
    3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125-126页。
    4郑君雷:《关于游牧性质遗存的判定标准及其相关问题——以夏至战国时期北方长城地带为中心》,《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425-457页。
    
    1秋浦:《萨满教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3-14页。
    2冯恩学:《考古所见萨满之腰铃与饰牌》,《北方文物》1998年2期,29-37页。
    1秋浦:《鄂伦春》,文物出版社,1984年,81-87页。
    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扎赉诺尔古墓群1986年清理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82页。
    3《魏书·序记》:“至成皇帝讳毛立,……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
    4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群》,《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97-405页。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考古》1964年1期,36-43转53页。
    6关丽娟、刘桂兰:《扎鲁特旗额日格吐鲜卑墓》,《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2期,14-15页。
    
    1张柏忠:《内蒙古科左中旗六家子鲜卑墓群》,《考古》1989年5期,430-438转443页。
    2武亚琴、李铁军:《开鲁县福兴地鲜卑墓》,《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2期,11-13页。
    3张柏忠:《哲里木盟发现的鲜卑遗存》,《文物》1981年2期,9-15页。
    4田立坤:《科左后旗新生屯鲜卑墓地调查》,《文物》1997年11期,49-50页。
    5赵雅新:《科左后旗毛力吐发现鲜卑金凤鸟冠饰》,《文物》1999年7期,39-40页。
    
    
    1徐苹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铜镜》,《考古》1984年6期,556-563页。
    2王仁湘:《带钩概论》,《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267-312页。
    1孙机:《汉代物质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9页。
    1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年,125-126页。
    2乔梁:《鲜卑遗存的认定与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483-508页。
    3林沄:《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序》,《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1张竞艳:《从神话及宗教信仰解析神秘数字“七”》,《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3期,58-63页。
    1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160-173页。
    2 a.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205-226页。b.王宇:《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及三燕时期墓葬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乔梁:《鲜卑遗存的认定与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483-508页。
    4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5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3期,349-378页。
    1林西县文物管理所:《林西苏泗汰鲜卑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461-462页。
    2珊丹、魏坚:《蓝旗和日木图鲜卑遗存》,《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103-105页。
    3宁培杰、魏坚:《二连浩特盐池墓葬》,《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106-111页。
    4杜承武、李兴盛:《察右后旗三道湾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16-54页。
    5 a.郑隆:《内蒙文物工作组再一次调查二兰虎沟的匈奴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1期,72页。b.李逸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匈奴和汉代文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4期,29-32页。c.郑隆、李逸友:《察右后旗二兰虎沟的古墓群》,《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99-101页。
    6盖山林:《内蒙古察右后旗赵家房村发现匈奴墓群》,《考古》1977年2期,139-141页。
    7李兴盛、魏坚:《商都县东大井墓地》,《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55-102页。
    8内蒙古博物馆:《卓资县石家沟墓群出土资料》,《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2期,9-21页。
    9郭治中、魏坚:《察右前旗下黑沟鲜卑墓及其文化性质初论》,《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97-405页。
    10金学山:《内蒙古托克托县皮条沟发现三座鲜卑墓》,《考古》1991年5期,426-428页。
    11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和林格尔县文化馆:《和林格尔县另皮窑村北魏墓出土的金器》,《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年1期,52-54页。
    12伊克坚、陆思贤:《土默特左旗出土北魏时期文物》,《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年1期,55-56页。
    13转引自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文物》1977年5期,42-54页。
    14王克林、宁立新、孙春林:《山西省右玉县善家堡墓地》,《文物季刊》1992年4期,1-21页。
    15雷云贵、高士英:《朔县发现的匈奴鲜卑遗物》,《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40-147页。
    
    1魏坚主编:《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205-207、233页。
    2伊盟文物工作站:《伊克昭盟补洞沟匈奴墓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1期,27-33页。
    1徐苹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铜镜》,《考古》1984年6期,556-563页。
    2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3郭治中、魏坚:《察右前旗下黑沟鲜卑墓及其文化性质初论》,《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397-405页。
    4许永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考察》,《北方文物》,1993年4期,3-17页。
    5 a.乔梁:《鲜卑遗存的认定与研究》,《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483-508页。b.乔梁:《内蒙古中部的早期鲜卑遗存》,《青果集—纪年吉林大学考古系成立十周年》,知识出版社,1998年,301-308页。
    6韦正:《鲜卑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3期,349-378页。
    1王宇:《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及三燕时期墓葬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205-226页。
    3孙危:《鲜卑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4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5页。
    5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251页。
    6蒋璐:《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23-24页、80页。
    7乔梁:《内蒙古中部的早期鲜卑遗存》,《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301-307页。
    
    1商彤流、董楼平、王金元:《离石马茂庄村汉墓》,《文物季刊》1995年4期,1-9页。
    2单月英:《匈奴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09年1期,35-67页。
    3潘玲:《透雕网格纹牌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184-201页。
    
    1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160-173页。
    2田立坤:《三燕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1期,90-97页。
    3陈平:《辽西三燕墓葬论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2期,52-61页。
    4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205-226页。
    5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6王宇:《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及三燕时期墓葬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7田立坤、李智:《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物及相关问题》,《文物》1994年第11期,20-32页。
    8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燕李廆墓清理简报》,《文物》1995年6期,42-46页。
    9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燕李廆墓清理简报》,《文物》1995年6期,42-46页。
    10鲁宝林、辛发:《辽宁锦州市前山十六国时期墓葬的清理》,《考古》1998年1期,92-94页。
    11王宇:《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及三燕时期墓葬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0页。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2期,209-242页。
    2田立坤:《关于北票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的几个问题》,《辽宁考古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263-267页。
    3陈山:《喇嘛洞墓地三燕文化居民人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4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1期,24-26页。
    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王子坟墓群1987、1990年度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97年11期,4-18页。
    6刘谦:《辽宁义县保安寺发现的古代墓葬》,《考古》1963年1期,53转8页。
    7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86年3期,23-26转71页。
    8孙国平、李智:《辽宁北票仓粮窖鲜卑墓》,《文物》1994年11期,38-42页。
    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辽宁朝阳田草沟晋墓》,《文物》1997年11期,33-41页。
    1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11期,19-32页。
    11田立坤:《朝阳前燕奉车都尉墓》,《文物》1994年11期,33-37页。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北票大板营子鲜卑墓的清理》,《考古》2003年5期,92-96页。
    2蔡强:《朝阳发现的北燕墓》,《北方文物》2007年3期,17-21页。
    1万欣:《鲜卑墓葬、三燕史迹与金步摇饰的发现与研究》,《辽宁考古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268-281页。
    2《晋书﹒慕容廆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2803页。
    3田立坤:《三燕文化墓葬的类型与分期》,《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205-226页。
    1璞石:《辽宁朝阳袁台子北燕墓》,《文物》1994年11期,43-47页。
    2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6期。
    3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考古》1985年10期。
    4王宇《辽西地区慕容鲜卑及三燕时期墓葬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资治通鉴·晋纪十七》:“(东晋咸帝咸和七年334年)慕容皝讨辽东,徙辽东大姓于棘城”。
    
    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243-244页。
    2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190页。
    1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2期,1-7页。
    1陶克涛:《论嘠仙洞刻石》,《民族研究》1991年6期,74-85页。
    2张博泉:《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1期,55-61页。
    3郑君雷:《早期东部鲜卑与早期拓跋鲜卑族源关系概论》,《青果集——纪念吉林大学考古系成立十周年》,知识出版社,1998年,309-318页。
    4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末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
    5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1期,51-64页。
    1 a.乔梁:《二克浅墓地出土三鹿纹饰牌的年代——兼析汉书二期文化的年代下限》,《北方文物》2005年4期,24-29页。b.张伟:《红马山文化辨析》,《北方文物》2007年3期,1-16页。
    
    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8页、32页。
    2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247-248页。
    
    1《魏书·序记》,中华书局,1974年,3页。
    2《魏书·序记》,中华书局,1974年,7页。
    3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190页。
    1刘学铫:《鲜卑史论·序》,南天书局,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