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制度化养老、家庭功能与代际反哺危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社会面临着转型之痛,处在全民追求高速发展的浮躁时代,对本该平和的养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面临老龄化迅速发展的压力,适应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化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成为全民的普遍呼声和国家的宏大抱负。从近二十年的发展实践看,我国制度化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同时,深受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影响下的家庭养老功能还发挥着作用。本文着重研究制度化养老和家庭养老两种典型的模式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从选择行为分析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针对上海市城市老年人养老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分三个阶段收集了47组包含79个主要发生在上海的养老案例数据资料,探索性地展开三级编码过程,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家庭中养老模式的决策逻辑是什么?”“制度化养老与家庭养老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政府和家庭的养老责任如何定位?”全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回答论证了以上这些问题。
     首先,分析国家职能调整和家庭结构变迁基础上的制度化养老建构逻辑。论证了制度化养老如何分别在经济层面、精神层面和生活层面对家庭的扩展和渗透作用,子代由此产生替代性预期从而影响家庭赡养决策。论证了社会福利系统的制度化养老对家庭养老功能产生了“挤出效应”,并且是一种“交叉性挤出效应”。也就是说,随着制度化养老福利系统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这种弱化不仅体现在子代对亲代经济支持的减少,并已经蔓延到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层面,形成“代际反哺危机”。
     其次,分析影响代际反哺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基础的改变以及伦理文化观念的变迁是两大调节性因素。家产获得模式的变迁动摇了代际反哺的物质基础,瓦解了家庭共同体,从而出现了选择性供养的赡养逻辑。同时,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发展轨迹,造成了孝文化的式微与城市社会代际反哺伦理的消解,打破了代际交换的均衡逻辑,出现了“代际倾斜”现象,产成了代际信任危机和角色错位。陌生人社会的特征也使得社会舆论对家庭伦理丧失行为的监督声音日渐沉默。
     接着,分析代际反哺危机引发的养老困境后果及其化解危机的策略。研究表明,现实中存在养老的制度化风险。一系列制度化养老政策本意在于规避养老的风险,但是这些制度出现了意外后果,反过来又产生了制度性风险。研究从多主体合作互补风险治理以及风险均衡分配角度,分别对多主体的养老风险承担和养老责任进行诠释和分配。同时,建构了制度化养老支持下的家庭养老社会政策构思,重新诠释了家庭养老功能的现代意义,肯定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从家庭伦理、法律保障、资源支持、家庭劳动价值、社会参与以及家庭整体福利体系等角度提出了家庭养老社会政策框架。
     最后,结论部分归纳建构了本文最核心的理论创新部分——“代际反哺危机形成机理”理论解释模型,回应了社会交换理论、福利多元化理论以及风险社会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全文的主要结论是制度化养老的出现可能导致代际反哺协议的瓦解,其中受到家庭的经济基础因素和社会的文化伦理因素的调节和影响,造成家庭养老功能的式微,即代际反哺危机的现实,由此映射出现代性意义下养老的制度性风险。研究认为,基于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家庭养老模式是其他任何养老模式所不可替代的,老年人养老责任主体最终在于家庭。不要忽视家庭养老功能的保持和重构,在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多重变奏情形下,政府的养老责任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家庭层面,在“帮家庭从而帮老人”的核心理念下,重构融合制度化养老和家庭功能的家庭养老社会政策。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elder that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society transformation with pursuit of rapid development. Within that broad call and national ideal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perfect system of old-age security system and service for faceing rapidly ageing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elderly support system in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At the same time, the function of family supporting also play a important ro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ized Elder care and family function.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studies the mode of providing for the urban aged in Shanghai from the angle of choice behavior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t has collected47groups of data including79aged cases most occurred in Shanghai at the three stages and encoded three level. It mainly gives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three issues. What is the decision logic of the mode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ized elder care and family function? Wha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 and family about elder care? It mainly answered above question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ly, it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logic of institutionalized elder care based on the state function adjustment and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The function of institutionalized elder care has extended to the economic level, spirit level and living level of the family function. Filial generation generate alternative expectations and influence of family support decision. It proved the fact that the institutionalized elder care has crowded out the family function even a cross crowding-out effects. That is, the family function has gradually weake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izedized old-age welfare system. This weakness is not only to cut down the financial support to the elder from the filial generation, but to reduce the spiritual consolation and life care. It produce intergenerational crisis of reverse-feeding.
     Secondly, it analyzed the root causes that impact of the cri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general causes consist of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economic foundational and Changes of ethical culture. The change of property acquisition model shakes the material basis of reverse-feeding and collapses of the family community. Thus it appeares the selective support logic. Meanwhile, the filial piety has declined and urban social reverse-feeding digested.They break the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 equilibrium logic. It generat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tilt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ust crisis, dislocation of roles as well. Public opinion do not supervise the behavior of ethics loss at home because of characteristics of stranger society.
     Thirdly, it analyzed elder care's dilemma because of intergenerational crisis of reverse-feeding and strategy of defusing the crisis. It proved these are institutionalized risk about the elder care system.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ized policy intent to avoid the elder risk, but the system has ha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It interpretate that how to share risk and delegate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construct the social policy of family supporting base on the support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elder care.It reinterpretate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family supporting function and affirm it irreplaceable. It put forward to the family support social policy framework from the angle of the family ethics, legal protection, resource support, family labor valu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family welfare system.
     Lastly,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part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at is, the expositive model o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tergenerational crisis of reverse-feeding. It has responsed to the applicability in China on social exchange theory, welfare pluralism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risk society.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nstitutionalized Elder Care collapse the Intergenerational protocol of reverse-feeding. It caused the decline of family function, that is, the fact of intergenerational crisis of reverse-feeding. The causes lie in the loss of both family economy and social cultural ethics.It reflects institutionalized risk of elder care under the modern sense. The family function is irreplaceable because of the elder's variety of care demand. The liability of elder care finally lies in the family. Don't look down upon the reconstitution of family function. Face the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focal point of care li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put on the family level. Based on the core idea of "to help the family, to help the old man", family support social policy is reconstruct integrate with institutionalized elder care and family function.
引文
1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17页。
    1 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第60页。
    2 老年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15-64岁人口数的百分比。
    3 肖周燕:《理论老年抚养比与实际老年抚养比偏离分析》,《人口研究》,2004年第3期,第41页。
    4 少儿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0-14岁人口数占15-64岁人口数的百分比。
    1 数据来源于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 风笑天在其《第一代独生子女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2006)一文中将“第一代独生子女”界定为“1976-1986年出生的独生子女”
    1 数据来源于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82页。
    ② [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5页。
    ③ 王树新:《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3页。
    ④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贝。
    ⑤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38页。
    1 陆益龙:《定性社会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5页。
    1 凯西·卡麦兹著:《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4页。
    1 数据资料来源于读书笔记:王来华、[美]约瑟夫.施耐德:《漏斗:一项对老年人家庭照顾和家庭关系的社会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2 凯西·卡麦兹著:《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页。
    1 凯西·卡麦兹著:《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3页。
    1 大卫·希尔弗曼著: 《如何做质性研究》,李雪、张劼颖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1 大卫·希尔弗曼著:《如何做质性研究》,李雪、张劫颖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9贝。
    1 [德]弗兰茨-克萨韦尔·考夫曼著:《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王学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67页。
    2 科林·吉列恩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杨燕绥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版,第26-27页。
    1 [德]弗兰茨-克萨韦尔·考夫曼著名:《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王学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86页。
    2 彭华民:《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162页。
    3 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版,第203页。
    4 Yawen Li and Iris Chi. Correlates of Physician Visit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The Effects of Family Support.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2011. p.933.
    4 参考《英照料老人形势严峻》.《社会科学报》第七版《海外视点》,2013年10月10日。
    1 林卡:《北欧国家福利改革:政策实施成效及其制度背景的制约》,《欧洲研究》,2008年第3期,第105页。
    2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养老保险卷》,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13页。
    1 [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392页。
    1 [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413页。
    2 罗楠、张永春:《城市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101页。
    1 王树新:《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99页。
    2 同上。
    3 吴小英:《公共政策中的家庭定位》,《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第52-53页。
    4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300页。
    5 刘汶蓉:《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一项对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版,第76-88页。
    1 刘汶蓉:《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一项对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版,第139-148页。
    2 同上,第175-181页。
    3 同上,第191-192页。
    4 同上,第195页。
    5 王树新:《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18页。
    1 王树新:《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221页。2 科林·吉列恩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杨燕绥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版,第391页。
    3 [韩]朴炳铉著:《社会福利与文化——用文化解析社会福利的发展》,高春兰,金炳彻译,商务印书馆2012版, 第12页。
    1 [韩]朴炳铉著:《社会福利与文化——用文化解析社会福利的发展》,高春兰,金炳彻译,商务印书馆2012版,第14页。
    2 同上,第252页。
    3 李一冉:《孝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版,第59页。
    4 郭璞:《尔雅·卷四·释训第三》,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版,第26页。
    5 李一冉:《孝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版,第75页。
    1 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56页。
    2 [法]雷蒙·阿隆著:《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第423-425页。
    1 [意]帕累托著:《普通社会学纲要》,田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版,第37页。
    2 [法]雷蒙·阿降著:《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第335页。
    3 [法]布迪厄著:《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第164页。
    4 刘少杰:《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26页。
    5 [美]刘易斯·A·科塞著:《社会思想名家》,石人译,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573页。
    1 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版,第6页。
    2 同上,第17页。
    3 同上,第25页。
    4 同上,第280页。
    5 [德]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75页。
    1 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版,第289页。
    2 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质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版,第291-293页。
    1 潘允康、[美]约翰·罗根、[美]边馥琴、[美]边燕杰、关颖、卢汉龙:《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区委学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第69页。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83页。
    1 朱亚鹏,《国外中国住房政策研究:述评与启示》,《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第69负。
    1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93页。
    1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435页。2 同上,第4(?)6页。
    1 梁漱溟著:《师道师说:梁漱汉卷》,梁培宽、梁培恕编,东方出版社2013版,第327页。
    2 冯小双、孟宪范:《中国社会科学文从·社会学卷(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205页。
    1 王爱文、刘智勇等著:《编织社会安全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广西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1 科林·吉列恩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杨燕绥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版,第24-25页。
    2 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版,第173页。
    3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版,第691页。
    4 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版,第175页。
    1 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版,第179贝。
    2 参见百度文库: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1 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版,第185页。
    1 摘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JZidVhrEvhBM9Xre9qogFchlEDFbmT61·VzOF8PASGy7yJLAWU3WGluyhoxNUjSilwxI sSCKZiw6j7iN5nPJnK
    2 龙玉其:《对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前瞻》,《理论导刊》2013年第3期,第8页。
    3 张明丽、李方、秦笑梅:《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发展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第50页。
    4 8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历程内容参考:郑秉文主编((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附录:《中国养老金改革大事记》,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版,第173-177页。
    1 摘录自《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_74649.htm
    1 摘录自《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207075.htm
    1 摘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3-02/08/content-2330309.htm
    1 摘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flhshsw/201209/20120900353635.shtml
    1 参见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_1954782.htm
    1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351850/index.html.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
    1 参考《上海民政》官方网站信息http://www.shmzj.gov.cn/gb/shmzj/index.html
    1 参考《劳动报·新闻调查——上海养老状况调查》,2013年6月17日。
    1 王来华、约瑟夫·施耐德:《漏斗:一项对老年人家庭照顾和家庭关系的社会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根据第七个案例整理而成。
    1 邢铁:《从家产继承方式说我国古代的所有制形式——以唐宋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第27页。
    1 张仁善:《寻求法律和社会的平衡——论民国时期亲属法、继承法对家族制度的变革》,《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第132页。
    2 陈苇、曹贤余:《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综述》,《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第5期,第132页。
    3 孙毅:《继承法修正中的理论变革与制度创新——对<继承法修印草案建议稿>的展开》,《北方法学》,2012年5期,第59页。
    4 2006年至2013年的数据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历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http://www.gov.cn/test/2008-03/21/content_925627.htm。
    1 [德]斐迪南·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1 [德]斐迪南·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2 孙长虹:《当前我国社会中道德的血缘特质》,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35页。
    3 邢铁:《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4期,第20页。
    1 李旭初、刘兴策:《新编老年学词典》,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2 俞江:《继承领域内冲突格局的形成——近代中国的分家习惯与继承法移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21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25页。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49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523页。
    2 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3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版,第331页。
    1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版,第692-693页。
    2 王年一:《1949-1976年的中国:大动乩的年代》,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55页。
    1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版,第724页。
    2 同上,第720页。
    3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版,第81-82页。
    1 廖小平:《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的现代转型和重构》,《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第36页。
    1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版,第322-323页。
    2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版,第343页。
    1 刘汶蓉:《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一项对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版,第76-78页。
    1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代际伦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76-177页。
    1 关十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见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的《婚姻法》版本。
    1 刘燕、阮凯:《西方社会学视野下老年福利思想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第95-96页。
    1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代际伦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163页。
    1 费孝通:《乡十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4页。
    1 刘燕、阮凯:《西方社会学视野下老年福利思想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第95-96 页。
    1 孙薇薇:《代际支持对城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第3期,第40-41页。
    1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版,第57页。
    1 王树新:《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61页。
    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2 同上,第2-3页。
    3 同上,第18页。
    4 同上,第23页。
    5 同上,第100-101页。
    6 同上,第124页。
    7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版,第1页。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25-27页。
    1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版,第5页。
    1 杨亮才:《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现代性的两种进路》,《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第145—147页。
    2 杨雪冬: 《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1 张广利、俞慰刚:《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120123页。
    1 姚伟:《论社会风险不平等》,《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42-46页。
    1 邓大松、王增文:《我国的养老风险及其规避》,《党政论坛》,2008年第6期,第30页。
    2 谢天长、于春敏:《居家养老与反向抵押贷款制度之构建》,《东南学术》,2011年第3期,第181页。
    1 另据数据来源表明,下放的知青数量达到近2000万人,《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3日第5版《知青已经老去,知青研究历久弥新》
    2 王年一:《1949-1976年的中国:大动乱的年代》,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254页。
    3 参考《知青已经老去,知青研究历久弥新》,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3日第5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郑谦教授的观点。
    4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29页。
    5 谢宇:《下乡给知青带来了好处吗?对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城乡人口流动的社会后果的再评价》,《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90-211页。
    1 Clare Gardiner, Louise Brereton, Rosemary Frey, Laura Wilkinson-Meyers and Merryn Gott. Exploring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caring for family members receiving palliative and end-of-life care: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alliative Medicine,2013. p.1.
    1 尹志刚:《北京城乡首批独生子女家庭现实养老风险及十年后变化趋势》,《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论文汇编》2009版,第266页。
    1 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159页。
    2 同上,第160-161页。
    3 张广利、俞慰刚:《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120-123页。
    1 钱亚梅:《风险责任承担中的正义问题初探》,《晋阳学刊》,2008年第5期,第71-73页。
    1 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1 吴小英:《公共政策中的家庭定位》,《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第50负。
    1 [英]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2 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84贝。
    1 崔恒展:《基于唐朝给侍制度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第55页。
    2 林卡:《北欧国家福利改革:政策实施成效及其制度背景的制约》,《欧洲研究》,2008年第3期,第105页。
    1 弗兰茨 克萨韦尔·考夫曼:《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5页。
    2 陈卫民:《我国家庭政策的发展路径与目标选择》,《人口研究》,2012年第4期,第33页。
    1 张敏杰:《德国家庭政策的回顾与探讨》,《浙江学刊》,2011年第3期,第211页。
    2 陈卫民:《社会政策中的家庭》,《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第61页。
    1 何欢:《美国家庭政策的经验和启永》,《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54页。
    2 尽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但是事实上执行力不够,同时也只是一个短期的探亲假。
    1 [美]N·吉尔伯特、R·A·范沃勒斯:《家庭政策的悖论》, 《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09页。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1 陶艳兰:《代际互惠还是福利不足?——城市双职工家庭劳务劳动中的代际交换与社会性别》,《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4期,第13页。
    2 以上研究结论来源于作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模型研究13BSH091)的中期研究成果——《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 刘继同、左芙蓉:《“和谐社会”处境下和谐家庭建设与中国特色家庭福利政策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76页。
    2 胡湛、彭希哲:《家庭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家庭政策》, 《人口研究》,2012年第2期,第9页。
    1 PEI-CHIA LAN. Subcontracting Filial Piety Elder Care in Ethnic Chinese Immigrant Families in California.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002(23). P812.
    1 Ingo Bode. Disorganized welfare mixes:voluntary agencies and new governance regimes in Western Europe.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2006 (16). p.346.
    [1]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2]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冯小双、孟宪范:《中国社会科学文丛·社会学卷(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郭璞:《尔雅·卷四·释训第三》,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6]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李一冉:《孝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
    [8]李旭初、刘兴策:《新编老年学词典》,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梁漱溟:《师道师说:梁漱溟卷》,梁培宽、梁培恕编,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10]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代际伦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刘少杰:《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 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刘汶蓉:《反馈模式的延续与变迁:一项对当代家庭代际支持失衡的再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15]陆益龙:《定性社会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6]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17]王爱文、刘智勇等著:《编织社会安全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广西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
    [19]王来华、[美]约瑟夫.施耐德:《漏斗:一项对老年人家庭照顾和家庭关系的社会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王年一:《1949-1976年的中国:大动乱的年代》,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王树新:《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谢宇:《下乡给知青带来了好处吗?对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城乡人口流动的社会后果的再评价》,《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23]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4]尹志刚:《北京城乡首批独生子女家庭现实养老风险及十年后变化趋势》,《首都人口与发展论坛论文汇编》2009年版。
    [25]郑秉文:《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附录:中国养老金改革大事记》,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26]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养老保险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7]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版。
    [2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2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30][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1][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法]布迪厄著:《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3]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4]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36]科林·吉列恩等编:《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杨燕绥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37]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学科出版社1988年版。
    [38]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9][德]弗兰茨-克萨韦尔·考夫曼:《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王学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0][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思想名家》,石人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1][德]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2]凯西·卡麦兹著:《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意]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田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44][韩]朴炳铉:《社会福利与文化——用文化解析社会福利的发展》,高春兰,金炳彻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45][德]斐迪南·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7][英]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8]大卫·希尔弗曼:《如何做质性研究》,李雪、张劫颖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陈苇、曹贤余:《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综述》,《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第5期。
    [2]陈卫民:《我国家庭政策的发展路径与目标选择》,《人口研究》,2012年第4期。
    [3]陈卫民:《社会政策中的家庭》,《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
    [4]崔恒展:《基于唐朝给侍制度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5]邓大松、王增文:《我国的养老风险及其规避》,《党政论坛》,2008年第6期。
    [6]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7]何欢:《美国家庭政策的经验和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8]胡湛、彭希哲:《家庭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家庭政策》,《人口研究》,2012年第2期。
    [9]龙玉其:《对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前瞻》,《理论导刊》2013年第3期。
    [10]廖小平:《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的现代转型和重构》,《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
    [11]林卡:《北欧国家福利改革:政策实施成效及其制度背景的制约》,《欧洲研究》,2008年第3期。
    [12]刘继同、左芙蓉:《“和谐社会”处境下和谐家庭建设与中国特色家庭福利政策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3]刘燕、阮凯:《西方社会学视野下老年福利思想述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
    [14]罗楠、张永春:《城市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5]潘允康、[美]约翰·罗根、[美]边馥琴、[美]边燕杰、关颖、卢汉龙:《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区委学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6]彭华民:《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7]钱亚梅:《风险责任承担中的正义问题初探》,《晋阳学刊》,2008年第5期。
    [18]孙长虹:《当前我国社会中道德的血缘特质》,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19]孙薇薇:《代际支持对城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第3期。
    [20]孙毅:《继承法修正中的理论变革与制度创新——对<继承法修正草案建议稿>的展开》,《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21]陶艳兰:《代际互惠还是福利不足?——城市双职工家庭劳务劳动中的代际交换与社会性别》,《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4期。
    [22]吴小英:《公共政策中的家庭定位》,《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
    [23]肖周燕:《理论老年抚养比与实际老年抚养比偏离分析》,《人口研究》,2004年第3期。
    [24]谢天长、于春敏:《居家养老与反向抵押贷款制度之构建》,《东南学术》,2011年第3期。
    [25]邢铁:《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4期。
    [26]邢铁:《从家产继承方式说我国古代的所有制形式——以唐宋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27]杨亮才:《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现代性的两种进路》,《学术交流》,2011年第5期。
    [28]姚伟:《论社会风险不平等》,《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29]俞江:《继承领域内冲突格局的形成——近代中国的分家习惯与继承法移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0]张敏杰:《德国家庭政策的回顾与探讨》,《浙江学刊》,2011年第3期。
    [31]张仁善:《寻求法律和社会的平衡——论民国时期亲属法、继承法对家族制度的变革》,《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32]张广利、俞慰刚:《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3]张明丽、李方、秦笑梅:《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发展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34]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5]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6]朱亚鹏:《国外中国住房政策研究:述评与启示》,《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37][美]N·吉尔伯特、R·A·范沃勒斯:《家庭政策的悖论》,《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8]Clare Gardiner, Louise Brereton, Rosemary Frey, Laura Wilkinson-Meyers and Merryn Gott. Exploring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caring for family members receiving palliative and end-of-life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alliative Medicine,2013.
    [39]Ingo Bode. Disorganized welfare mixes: voluntary agencies and new governance regimes in Western Europe.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2006 (16).
    [40]Pei-Chis Lan. Subcontracting Filial Piety Elder Care in Ethnic Chinese Immigrant Families in California.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002(23).
    [41]Yawen Li and Iris Chi. Correlates of Physician Visit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The Effects of Family Support.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2011.
    [42]Lindy Willams, Kalyani Mehta,Hui-Sheng Lin. Intergenerational influence in Singapore and Taiwan:The role of the elderly in family decisio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1999.
    [43]Hamers, Spreeuwenberg. The use of social services by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who are at ris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 survey. Eur J Ageing (2010).
    [44]Sarah Hillcoat-Nalletamby. Exploring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a Multi-cultural Context: The Example of Filial Responsibility in Mauritius. J Cross Cult Gerontol (2010).
    [45]Yang-Sheng Wong, Lois M. Verbrugge. Living Alone: Elderly Chinese Singaporeans. J Cross Cult Gerontol (2009).
    [46]Gallin, Mothers-in-law and Aughters-in-Law: Inter Generational Relations Wtthin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I (1986).
    [47]Martikainen, Martikainen. Determinants of home-based formal help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 in Finland. Eur J Ageing (2008).
    [48]Pekka Rissanen, Marja Jylha". Transitions in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 system at the end of life. Eur J Ageing (2010).
    [49]Angelique Chan. Aging in Southeast and East Asia: Issues and Policy Directions. J Cross Cult Gerontol (2005).
    [50]Blanche Le Bihan·Claude Martin. Diversification of care policy measures supporting older people:towards greater flexibility for carers? Eur J Ageing (2012).
    [1]《新闻调查——上海养老状况调查》,《劳动报》,2013年6月17日。
    [2]《英照料老人形势严峻》,《社会科学报》第七版《海外视点》,2013年10月10日。
    [3]《知青已经老去,知青研究历久弥新》,《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3日第5版。
    [4]《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5]《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6]《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年)
    [7]《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_74649.htm
    [8]《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_20707_5.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3-02/08/content_2330309.htm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flhshsw/201209/20120900353635 .shtml
    [11]《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1-9/23/content_1954782.htm
    [12]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351850/index.html.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
    [13]《上海民政》官方网站信息:http://www.shmzj.gov.cn/gb/shmzj/index.html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历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http://WWW.gov.cn/test/2008-03/21/content_925627.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