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赛尔龙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变迁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研究的重点由过去的社会形态理论转向了各民族具体的文化现象和现代化进程,并涌现出众多成果。但是对于赛尔龙蒙古族的研究成果较少,缺乏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赛尔龙的人口为3038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以上。其周围除了生活着与其同源的蒙古族外,还有大量藏族存在。赛尔龙蒙古族是河南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河南蒙古族一样都是几百年前由新疆等地的北方草原迁入的,并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成长。赛尔龙蒙古族与当地藏族充分接触后,各层面的文化都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藏化”,即说藏话、写藏文、食糌粑、信藏传佛教等。“藏化”是文化变迁基本形式一涵化的重要内容。导致赛尔龙蒙古族发生“藏化”的原因有很多,它们对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以及民族关系的密切、改革开放的深化、现代化的推动,赛尔龙蒙古族传统文化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既包括显性文化的变迁也包括隐性文化的变迁;既包括“现代化”也包括“蒙古化”。
     本文对赛尔龙蒙古族的考察是基于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文化涵化和民族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变迁现象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并在共时性的背景下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试图对其文化变迁事项进行描述,对变迁原因进行挖掘,并对变迁给赛尔龙蒙古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力图了解文化变迁的层次性和民族认同的坚定性之间的关系。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方式为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变迁提供参考。
     论文共计七部分内容。
     绪论对本文的研究缘由、意义及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的调查点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笔者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第一章以时间为轴线,辅以口述史的资料,对河南蒙古族的历史渊源及民族身份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河南蒙古族不是纯粹的蒙古族,其中30%为藏族因各种原因在建国后陆续转变民族身份而来的。这既是此地蒙古族和藏族关系密切的写照,又是蒙藏文化互相涵化的表现和结果。
     第二章主要对赛尔龙蒙古族的衣食住行文化进行研究。这些表层文化的变迁瓦解着蒙古族传统文化。发生这些变迁的原因有经济类型的变迁、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冲击,文化传播、民族意识增强、国家力量推进等。这些变迁也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表层文化的变迁牵动着中层和内层文化的变迁,进而带动整个赛尔龙蒙古族文化的变迁。
     第三章从赛尔龙蒙古族婚姻家庭层面的变迁进行分析,并对其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婚姻家庭作为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赛尔龙蒙古族中也发生着变迁,如婚姻的建立法制化、婚姻的形式单一化、择偶标准多样化、通婚圈扩大化、离婚自由化、婚俗简单化、留守家庭不断出现、妇女地位不断提高、后喻文化明显、生育观变迁、分家及继承方式简单化等。这些变迁是现代观念不断深入和影响造成的,并对赛尔龙蒙古族的整体文化变迁和发展产生影响。
     第四章对赛尔龙蒙古族宗教信仰的历史与现状、变迁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在此章中,笔者重点提及了目前出现的世俗化的倾向。世俗化并不意味着宗教的消失和灭亡,而是宗教自身为了适应社会的巨大变化而采取的一种存在形式或一种社会过程。它影响着整个赛尔龙蒙古族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第二章到第四章为田野资料的分析部分,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主体部分。
     第五章为理论分析部分。在本章中,笔者对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和变迁特点进行分析;并将文化涵化与民族认同的相关理论引入赛尔龙蒙古族文化变迁的模式中进行阐述。最后指出赛尔龙蒙古族的发展走的就是一种“和而不同”之路。
     结语中笔者提出了民族文化层次性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即使民族文化表层、中层、内层都发生了诸多涵化,只要民族文化的核心——民族认同仍然存在,民族作为共同体就不会消失。同时指出民族文化变迁的最终方向是实现现代化和保留民族文化相结合。
Cultural chan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of ethnology research. Since the1980s', Chinese scholars have changed their research emphasis on from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past time to the ethnic specific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achievements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n the Sai Erlong Mongolian is less and lacks of in-depth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The Sixth census showed that Sai Erlong has3038people and the Mongolian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more than96%of the total population. Surrounding Sai Erlong, there are many homologous Mongolian and a large number of Tibetan. Hundreds years ago, Sai Erlong Mongolian as well as the whole Henan Mongolian moved out from Xinjiang and other regions, then they took root, germinated, growth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After full contact with Sai Erlong Mongolian and local Tibetan, all levels of culture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inclined to Tibetan culture". That is the phenomenon they speak in Tibetan, write with Tibetan, eat Tsampa, and believe Tibetan Buddhism."Inclined to Tibeta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cculturation which is a basic form of cultural change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hat Sai Erlong Mongolian have occurred "inclining to Tibetan culture" phenomenon. And these reason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on cultural chan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 as well as the ethnic relations closely,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drive, a series of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ai Erlong Mongolian'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se changes include both the changes of the external culture and the changes of the implicit culture; both "modernization" and "inclined to Mongolian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being used acculturation theory and ethnic identity theory and being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data on Sai Erlong Mongolian cultural changes made a diachronic pecti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take proper comparison research in synchronic background to describe the cultural change matters, to find reasons of the changes, to analysis on the affection brought by Sai Erlong Mongolian's change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level and ethnic identity. This dissertation's study ways and mean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to other ethnic group's cultural changes.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s mainly about the reasons for the choosing of the topic, significance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t research conditions, introduce som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search area. At the same time, I pointed ou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study, which is the value of this article.
     The first chapter, which is mainly about the Henan Mongolian's histo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by taking the time as the axis and supplemented by oral history data, believes that the current Henan Mongolian is not pure Mongolian and30%of them were transformed from Tibetan identity. This is not only a portrayal of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in this area, but also a manifestation and result of acculturation, which happened between Mongolian culture and Tibetan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is mainly about Sai Erlong's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culture. These surface cultural changes lead to the collapse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such as the change of economic typ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power propulsion. These changes bring about the two sides affection. Changes in surface culture affect the middle and inner culture changes, and then drive the change of Sai Erlong Mongolian culture.
     The third chapter which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Sai Erlong's marriage and family analyzes its reasons and effects. As an important part, marriage and family in Sai Erlong Mongolian are changing,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legal marriage, the simplification of marriage form,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tandards of choosing spouse, the enlargement of intermarriage, the freedom of divorce, the simplify of marriage custom, the emerged of staying home, the rising of women status, the obviously of post figurative culture, the change of fertility concept, the simplification of separation and inheritance mode. These changes are caused by deepening and affection of modern conception, which affected the cultur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n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Sai Erlong Mongolian's relig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impaction from these changes, In this chapter, I mention the religious secularization tendency. The secularization of religion doesn't mean the disappearance and death of religion, but an existence form or social process of religio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The secularization affects the whole Sai Erlong Mongolian's all aspects of life. From second chapter to the fourth chapter which is the analyses of the field data parts are the main research parts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part. This chapter which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ulture chan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expound the changing mode of Mongolian culture by us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accultur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Finally, it point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ai Erlong Mongolian is a kind of "harmony but not sameness" way.
     In the conclusion, I put forwa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level and ethnic identity that even if the surface, the middle, the inner of ethnic culture has a series of acculturation, as long as the core of culture:ethnic identity still exist, ethnic group will not disappear.
引文
1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上午印书馆,1999:19.
    2 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中起主导因素的文化。在杨建新的《中国少数民族通论》中有所介绍:主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成分、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文化成分(主要指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意识的建立,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法律的制定及遵法、守法公民意识的加强,发展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形成,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内容的文学、艺术的兴旺,整体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的协调发展等等)。”
    3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96.
    4 可参见(美)克莱德·M·伍兹著,和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9-10.
    5 可参见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4.
    1 可参见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9.
    2 可参见(美)克莱德·M·伍兹著,和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6.
    3 可参见(美)克莱德·M·伍兹著,和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6-17.
    4 可参见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30-131.
    5 可参见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22-123.
    6 可参见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58.
    7 可参见贺善侃.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原理[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282.
    1 龚佩华.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93(1):90.
    2 (美)克莱德·M·伍兹著,和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46.
    3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49.
    4 龚佩华.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93(1):92.
    1 龚佩华.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93(1):92.
    2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17.
    3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18.
    4 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2):56.
    1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32.
    2 河南县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简称,位于甘青交界的青海省东南部地区,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为6997.45平方公里,辖5乡1镇,是一个纯牧业县。最高峰为莫尔藏阿米山主峰塞木曲乎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河南县的周边被藏区仅仅环抱。东临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碌曲县,南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这三个县是甘肃藏族的纯牧区,藏族文化浓郁。河南县包括5乡1镇,分别是优干宁镇、托叶玛乡、宁木特乡、柯生乡、多松乡、赛尔龙乡。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河南县全境人口39374人,10511户。全县以蒙古族为主,占全县人口的90.27%。
    1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志编撰委员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84.
    2 牧委会,也就是牧民委员会,也可称为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机构,是基层的社区。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至七人组成,产生于民主选举,每三年选举一次,成员不属于国家干部,不领取工资,但可以得到适当的补贴。村委会虽然不是国家的政府机构,但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党员,各村牧委会设有党支部,这加强了村中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起到了联系农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3 牧业社,俗称小队,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牧业经济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国营农牧场中,它是劳动组织的基本单位。是一种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主要存在时间为1958年至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绝大多数地区按照生产队辖域直接过渡到村民小组。也就是所说的牧业社,或小队。相对而言,整个牧委会被称为大队。
    4 《安多政教史》中认为:“自通天河之色吾河谷,北逾巴颜喀拉山,其东麓有安庆冈嘉雪山与多拉山,据说由于摘取这两座山峰之名的首字,合并起来把自此以下的区域成为‘安多’云。此处之水,汇合起来流向玛云秀茂川,称为黄河。流经索罗玛,或称作扎陵湖川,折向南流,自此河湾以下,才是安多区域。”地理位置主要包括了现今的除玉树藏族自治州外的青海省;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定西市、陇南市的藏人分布区域:四川省的阿坝藏族自治州。
    1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169.
    1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3.
    2 主要位于今尖扎县境内,尖扎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隶属黄南州管辖。据陈庆英的《中国藏族部落》一书中记载,到解放初期,尖扎县内有昂拉、还莫卡、坎卜拉、多加、尕普后、德钦寺塔哇、直岗拉卡等7个大部落。
    1 竿一之.青海蒙古在蒙古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1988(1):171.
    2 竿一之.青海蒙古在蒙古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1988(1):171.
    1 (清)阿芒·贡却群派.汉蒙藏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35.
    2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128-129.
    1 杨建新,王东春.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据青海考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2):95.
    1 厍立君.青海蒙古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1.
    2 可参见芈一之.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81.
    1 益希汪秋,白珍.清初西蒙古入据青海及藏族诸部的活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15.
    1 安检.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163.
    1 安检.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167.
    2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107.
    3 鄂托克,相当于元朝的千户组织,就是能提供一千名军队的军民合一的组织和领地。鄂托克的蒙古语含义是部落、氏族、驻牧营地之意,是由近亲关系的家庭集团组成。爱马克的蒙语含有部落分支、胞族之意,即彼此有亲族关系的氏族集团,家族火氏族联盟。爱马克是同姓联合体,鄂托克是不同姓氏联合体。不过两者都是以地域单位为基础,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牧地。
    1 曲又新.蒙古和硕特部青海黄河南前首旗亲王世系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7.
    2 曲又新.蒙古和硕特部青海黄河南前首旗亲王世系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20.
    3 根据(清)张穆编著,何秋涛补订.蒙古游牧记[M].台湾:蒙藏委员会,1981年出版的记载。
    4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226.
    1 (清)张穆编著,何秋涛补订.蒙古游牧记[M].台湾:蒙藏委员会,1981:255-276.
    2 可参见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137-148.
    1 杜常顺.简论1654年至1723年的青海和硕特蒙古[J].青海社会科学,1990(1):88.
    2 牛海桢,李晓英.简论清朝初年对青海蒙古的政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5.
    3 狄艳红.清前期治理青海蒙古的政治政策述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3):9.
    4 狄艳红.清前期治理青海蒙古的政治政策述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3):10.
    1 朱普选.青海蒙古族盟旗制度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9.
    2 南文渊.18-20世纪初青海蒙古社会的变迁与衰落[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1.
    3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志编撰委员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24.
    1 丹曲.藏族史料中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史略[J].西北民族研究,1989(2):192.
    2 杜常顺.关于《秦边纪略》对清初青海蒙古的若干记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126.
    3 南文渊.18-20世纪初青海蒙古社会的变迁与衰落[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5.
    1 可参见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163.
    1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327.
    2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277.
    3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278.
    1 刘永佶.民族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4-95.
    2 刘永佶.民族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8.
    1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96.
    2 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275.
    3 宋蜀华,满都尔图.中国民族学五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6.
    1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844.
    1 笔者根据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编写的《河南县志》的《河南县1949-1990年人口变动统计表》的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2 刘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成分变化[J].新西部,2012(2-3):4.
    1 徐新建.民族身份的再激发——丹巴藏寨及其旅游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4.
    2 梁茂春.论族群内部的异质性:以广西大瑶山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4):99.
    1 尹曙光.我参加落实民族政策的经历[J].炎黄春秋,2013(7):6.
    2 尹曙光.我参加落实民族政策的经历[J].炎黄春秋,2013(7):7.
    1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
    3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68.
    4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10.
    5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68.
    6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68.
    1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112.
    1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02.
    1 波·少布.古列延游牧方式的演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3):75.
    2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10.
    1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1]2.
    1 (美)白馥兰著,江湄,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晴帝制中国的权利经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1.
    2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67.
    3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1 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产于夏、秋两季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羊酥油为白色,光泽、营养价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逊于牛酥油。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
    2 糌粑是藏族的传统饮食,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的。
    3 糜子属禾本科黍属(Panicum miliaceum),又称黍、稷、禾祭和糜。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中国主要制米作物之一。糜子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又叫黍子,软糜子碾下的米称黄米,著名的陕北米酒即用此米做成。黄米磨成面即可做糕,在陕北、晋北和内蒙古一些地区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糜米。
    4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377.
    5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20.
    6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21.
    1 尕藏才旦,格桑本.青藏高原游牧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16-17.
    1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43.
    2 李自然、乌小花.浅谈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协调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1):96.
    3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
    1 李自然,乌小花.浅谈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协调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1):97.
    1 (清)那彦成著,宋挺生校注.那彦成青海奏议[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68.
    1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81.
    1 厍立君.青海蒙古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1.
    2 格根图亚.从服饰文化的演变看城市蒙古族的民族认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事例研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1):9.
    1 苏依拉.当今青海和硕特蒙古人的家庭及其民俗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1995(2):192.
    2 庄孔韶.人类学通[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67.
    3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68.
    1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77.
    2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82.
    3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898.
    4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409.
    1 邢莉.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72.
    2 邢莉.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73.
    1 (英)霍布斯鲍姆,(英)兰格编,顾航,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
    1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周怡译.文化与传承: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95.
    2 王晓,张硕勋.论大众传媒语境下我国藏区“信息场”的重建与话语权的转移——以甘南藏区五村庄调查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2(3):113.
    1 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414.
    2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01.3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6-27.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9.
    2 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1.
    3 (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2.
    4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975.
    1 参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898.其中一夫两妻多为情好姐妹同嫁,一妻两夫多系穷苦兄弟共娶。
    2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53.
    3 潘桂玉.婚育观念通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307.
    4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33.
    1 科才乡位于夏河县的西南部,也就是赛尔龙乡的东部,其乡政府所在地距离赛尔龙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
    2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263.
    1 林明鲜.中国的婚姻与社会干预的变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1.
    2 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8.
    1 (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7-88.
    1 (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8.
    2 (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91.
    1 (芬兰)韦斯特马克著,李彬等译.人类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07.
    1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45.
    2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81.
    1 文献良,文峰.人口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316.
    2 巩引贞.最新妇女工作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317-318.
    3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02.
    1 文献良,文峰.人口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102.
    1 文献良,文峰.人口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103.
    1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55.
    2 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6.
    3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09.
    4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12.
    1 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225.
    2 班玛更珠.藏族本教与北方民族萨满教民间巫术之比较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04.
    3 巴干.蒙古族萨满教及其世界观简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4):39.
    4 佟德富,赵力.蒙古族萨满教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2):71.
    1 乌峰,吴丽红.论蒙古族萨满教生死观——蒙古族生态文化的历史考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
    2 翁衮是蒙古萨满崇拜的偶像,是萨满教的守护神。多用木材、羊皮、毛毡等制作成人性,至于幕帐进口的两端,用奶和食物供奉。
    3 巴干.蒙古族萨满教及其世界观简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4):40.
    4 黄强,色音.萨满教图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76-79.
    1 孙悟湖.元代藏传佛教向蒙族地区传播及其与蒙古萨满教的内在紧张[C].宗教与民族,2002:164.
    1 唐吉思.藏传佛教对蒙古族民间宗教的影响[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95.
    2 唐吉思.藏传佛教因果报应说对蒙古族道德观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5.
    3 陈光国,徐晓光,洪玉范.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37.
    4 南文渊.20世纪前期青海湖地区蒙古族的宗教信仰[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7.
    1 陈烨.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6):42.
    2 韩官却加.格鲁派在青海蒙古民族中操起传播及其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0(2)55.
    3 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32.
    1 陈烨.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6):42.
    2 南文渊.20世纪前期青海湖地区蒙古族的宗教信仰[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8.
    3 (意)图齐,(西德)海西希著,耿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的宗教[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508.
    4 刘文锁,王磊.敖包祭祀的起源[J].西域研究,2006(2):78.
    1 常宝军.蒙古敖包的属性、传说及其形体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4):88.
    2 包海青.蒙古族敖包祭祀意识渊源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9(1):103.
    1 何日莫奇.蒙古族妇女敖包探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3):30.
    1 参见邢莉.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96-497.
    2 唐吉思.藏传佛教对蒙古族民间宗教的影响[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0.
    3 风马是藏族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布上印有风马的旗子,印有风马的纸片和风马经幡。
    4 煨桑主要是在柏树枝和艾蒿等有香味的草木上洒上少许净水和青稞酒进行焚烧,并且还放有糌粑等焚烧。藏族认为这种方式能够祛除晦气和污浊,能够让天地诸神保佑人们。
    5 王其格,塔娜.敖包祭祀与草原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
    1 王其格,塔娜.敖包祭祀与草原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
    2 包海青.蒙古族敖包祭祀意识渊源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9(1):105.
    3 王其格,塔娜.敖包祭祀与草原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
    1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865.
    苏发祥.安多藏族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310.
    1 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四摄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都可以看出现代社会要构建和谐的要求,也体现了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联系。
    1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5.
    2 张践.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2.
    3 卓新平.化解冲突——宗教领袖对人类和平的新贡献[J].中国宗教,2000(06):25.
    1 (美)彼得·贝格尔著,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28.
    1 Malcolm Hamilton,Sociology of Religion[M]. Taylor & Franci s e-Library,2002:187.
    2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1.
    3 马文慧,罗士周.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刍议[J].青海社会科学,2003(2):95.
    4 闫天灵,张树青.试论宗教的世俗化及其发生机制问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71.
    5 (美)彼得·贝格尔著,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0.
    1 (美)彼得·贝格尔著,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
    2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6.
    1 多识仁波切.藏学研究甘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100-101.
    1 (美)彼得·贝格尔著,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2.
    2 (美)彼得·贝格尔著,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5.
    3 孔又专.略论宗教世俗化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J].宗教学研究,2004(1):175.
    4 Cox, The Secular City[M],转引自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2.
    1 嘎·达哇才仁.藏区现代化过程中宗教世俗化的趋势[J].中国藏学,2007(1):77.
    2 何敦培.和而不同:神俗信仰关系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84.
    1 何敦培.和而不同:神俗信仰关系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94.
    1 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69.
    1 王虎学,万资姿.分化与整合:现代社会的哲学诠释[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
    1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193.
    1 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368.
    1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志编撰委员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018.
    2 丹曲.藏族史料中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史略[J].西北民族研究,1989(2):192.
    1 孔伟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民族认同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5.
    1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477.
    1 邓欣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47.
    1 邓欣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47-48.
    1 (美)克莱德·M·伍兹著,和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36.
    1 龚佩华.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93:88.
    1 龚佩华.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93:89.
    2 龚佩华.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与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93:89.
    1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23.
    1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25-26.
    1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85.
    1 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275.
    2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96.
    1 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1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2.
    2 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著,余传玲等译.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1.
    3 李达梁.符号、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J].读书,2001(5):107.
    1 徐百永,萨仁那.蒙语文教育与河南蒙古族的认同构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15.
    1 潘志清.西南少数民族心理特征嬗变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的第27页中认为:“民族心理是每一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之上并渗透着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成员的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通常又表达为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1 常樵.社会主义与人的现代化——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42.
    1 常樵.社会主义与人的现代化——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7-128.
    2 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都市生境下的回族传统与现代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8.
    1 刑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571.
    2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373.
    3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378.
    [1]Malcolm Hamilton, Sociology of Religion[M].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2002:187.
    [3](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统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4](美)普洛格等.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美)克莱德·M·伍兹著,和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6](美)白馥兰著,江湄,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晴帝制中国的权利经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周怡译.文化与传承: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8](美)欧文·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9](美)彼得·贝格尔著,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0](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2](英)霍布斯鲍姆,(英)兰格编;顾航,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3](英)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柳博赞,卢忱译.洁净与危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4](意)图齐、[西德]海西希著,耿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的宗教[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15](奥)弗洛伊德著,文良文化译.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6](芬)韦斯特马克著,李彬等译.人类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7](清)张穆编著,何秋涛补订.蒙古游牧记[M].台湾:蒙藏委员会,1981.
    [18](清)阿芒·贡却群派.汉蒙藏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19](清)仲忧·昂青嘉布著,香扎·尕布藏确吉坚赞整理,多杰仁青译.先祖言教[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20]安检.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21]阿拉腾.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2]敖仁其.制度变迁与游牧文明[M].呼和浩特: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
    [23]班班多杰.藏传佛教哲学境界[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
    [24]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25]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26]陈洁.中国草原生态治理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7]陈来生.无形的锁链——神秘的中国禁忌文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28]常樵.社会主义与人的现代化——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9]蔡志纯,洪用斌,王龙耿.蒙古族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0]杜发春.民族经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31]邓艾.青藏高原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2]杜生一.甘青藏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3]方素梅.中国少数民族禁忌大观[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
    [34]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6]尕藏才旦,格桑本.青藏高原游牧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37].顾海良.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8]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方志编委会.河南县志(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
    [39]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年鉴编委会.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年鉴1990-2000[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
    [40]黄强、色音.萨满教图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1]何玲、张照云.青海蒙古史料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42]郝亚明,包智明.体制政策与蒙古族乡村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4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44]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45]刘永佶.民族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46]李凤斌.草原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8.
    [47]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8]芈一之.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49]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50]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1]祁德川.云南民汉双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52]萨仁娜.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关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认同问题的调查报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53]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54]宋蜀华,满都尔图.中国民族学五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5]施政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56]苏发祥.安多藏族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57]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8]乌力吉巴雅尔.蒙藏关系史大系·宗教卷[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
    [59]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0]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61]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62]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3]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4]文献良,文峰.人口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65]文化.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D].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6]邢莉.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7]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68]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69]解志伟.游牧:流动与变迁——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的人类学考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7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71]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2]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3]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1989.
    [74]卓仓·才让.黄河南蒙古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
    [75]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76]赵慧平.忌讳[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77]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8]张满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问题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79]张世文.亲近雪和阳光:青藏游牧部落[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
    [80]张践.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82]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8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吉尔嘎拉.游牧文明——传统与变迁[D].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5]苏布德.新巴尔虎蒙古社区的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苏)H·R·兹拉特金.游牧民族社会经济史的几个问题[J].民族译丛,1981(5)
    [2]艾丽曼.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敖包(拉卜则)祭祀调查[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1).
    [3]包庆德.从生态哲学视野看游牧生态经济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
    [4]包海青.蒙古族敖包祭祀意识渊源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9(1).
    [5]包琪莉蒙.试论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保护[J].民族论坛,2011(9).
    [6]包路芳.布里亚特蒙古人生产方式的变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3).
    [7]白红梅.内蒙古那达慕文化的经济贸易功能[J].云南社会科学,2011(5).
    [8]白乙拉、李素梅.我国蒙古族传统家庭结构与家庭教育观及其关系的文化学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7(4).
    [9]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及藏人观念之现代转换[J].世界宗教研究,2001(2).
    [10]陈光国、徐晓光、洪玉范.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11]陈烨.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6)
    [12]才让措.藏汉双语教学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1999(2).
    [13]常宝军.蒙古敖包的属性、传说及其形体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4).
    [14]丹曲.藏族史料中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史略[J].西北民族研究,1989(2).
    [15]杜常顺.关于《秦边纪略》对清初青海蒙古的若干记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16]嘎·达哇才仁.藏区现代化过程中宗教世俗化的趋势[J].中国藏学,2007(1).
    [17]高丙中.节日传承与假日制度中的国家角色[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5).
    [18]华热·才华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19]孔又专.略论宗教世俗化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J].宗教学研究,2004(1).
    [20]林冠群.生存的策略——青海河南蒙古‘藏化’现象的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1]卢承业.对青海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调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3).
    [22]芈一之.青海蒙古在蒙古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1988(1).
    [23]马文慧,罗士周.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刍议[J].青海社会科学,2003(2).
    [24]明月.论蒙古族民俗及其在当代的变迁[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3).
    [25]牛海桢、李晓英.简论清朝初年对青海蒙古的政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6]南文渊.18-20世纪初青海蒙古社会的变迁与衰落[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7]苏依拉.当今青海和硕特蒙古人的家庭及其民俗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1995(2).
    [28]萨仁娜.仪式庆典中的认同构建于国家的“在场”——以河南蒙古族的“那达慕”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2(1).
    [29]索端智.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一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8(1).
    [30]王兰,切排.试论藏族的食物禁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1]王晓,张硕勋.论大众传媒语境下我国藏区“信息场”的重建与话语权的转移——以甘南藏区五村庄调查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2(3).
    [32]王力,张荣焕.和硕特蒙古南迁藏区述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3).
    [33]完玛冷智.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34]徐百永、萨仁娜.蒙语文教育与河南蒙古族的认同构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35]杨建新、王东春.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据青海考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2).
    [36]朱普选.青海蒙古族盟旗制度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7]张举文.重认“过渡礼仪”模式中的“边缘礼仪”[J].民族文化论坛,2006(3).
    [38]钟梅燕.俺答汗与蒙藏民族文化变迁与认同——一个民族文化“引入”的个案[J].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