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小说与宋代民间商贸活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宋代民间商贸活动与宋代小说之关系。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繁荣兴旺的高峰期之一,民间商业和贸易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其繁荣发达在宋代小说中得到了鲜活、生动的体现,也导致了商贸小说、酒肆故事和茶肆故事的大量出现。因为小说中呈现了诸多宋代民间商贸活动的特点和真实图景,而民间商贸活动的典型场所、主体、习俗又对两宋小说的叙事艺术和文化内涵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宋代民间商贸活动与宋代小说之关系确有探讨分析之必要。
     除去导言与结语部分,本文共分为六章。导言部分主要确定本课题的研究范围,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其研究历史与现状,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意义。第一章以宋代民间商贸活动的典型场所——店铺、早市与夜市、庙市与墟市和民间商贸活动的主体——专业商贩、牙侩和自产自销者为切入点,意在勾勒和再现宋代小说中呈现的两宋民间商贸活动的真实图景和具体特色,并为下一章对商贸小说的论述提供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和背景。第二章旨在阐述商贸小说的叙事特色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两宋的商贸小说中,选取了数量较多、较典型的海外奇遇类、发家传闻类和义商型故事,分析了这三类故事的主要情节要素和其中包含的商人冒险精神、暴富心态、报应命定观念以及对“重义轻利”道德倾向的强调。作为宋代民间商贸活动的典型场所,酒肆和茶肆比其他商业店铺更为发达,有鉴于此,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以宋代小说为主要文本,对其中呈现的两宋酒肆和茶肆的种类与地域分布、建筑装饰、经营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第五章主要从叙事学、类型学的角度对酒肆故事和茶肆故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探讨了其中呈现的两宋民间社会生活的图景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第六章是对宋代民间商贸习俗的个案考察。关扑习俗是两宋时盛行的商业交易方式,本章对这一习俗的性质、所用工具及具体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卦影轨革术(简称卦影)是两宋商业迷信活动中的显术,本章对卦影的释义、卦影的由来及与周易的关系、卦影的形式特点、卦影在宋代的流行情况和预测内容做了一番梳理与考辨。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论述的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未及阐述的相关问题,如酒肆故事与茶肆故事叙事策略的系统阐述,民间商贸活动对宋代小说的生成、传播及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相关说明。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private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novels in Song Dynasty. Two Song period is one of the peak of the economics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 and private commercial and trade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Prosperity was reflected in Song novels vividly, which also generate volumes of commercial novels, tavern stories, teahouses storie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private trade activities and novels in Song Dynasty now that some characters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real prospect were presented in the novels and typical locations, body, and customs in the trade influence narrative styl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Song novels.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ncludes six chapter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covers research field, discusses objectives and meaning, clears up research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plains research goals, methods, and norms as well. The author makes professional vendors, brokers and self-produce-sellers as an angle, which is the main body in typical places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such as shops, morning and night markets, to describe and reappear real situation in Song novels in first chapter. What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provides social and historical causes and background for the next Chapter. Narrative style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in the commercial novels are elaborated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chooses many typical overseas adventures, upstart, and generous businessmen's stories, and analyses main plots, adventure spirit, retribution fate and the trend of emphasis on interests. Tavern and teahouses were more prosperous than other shops as they were typical locations in Song Dynasty.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study regio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business strategy of tavern and teahouses in two Song Dynasties according to Song novels concretely .Chapter five analyses tavern stories and teahouses stories from narratology and typology angles and discusses social scene and cultural tradition in Song Dynasties.Chapter six is about case study for private trade custom in Song Dynasty. Guanpu custom was a popular commercial way in Song Dynasties. The author studies and explains the nature, tools, and operation of the custom. In this chapter, paraphrase, origin and relation to Zhouyi, form, situation of Guigeguayinshu are also disputed, which was very fashionable superstitious activities in trade.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whole content and notes some issues in the last part, includ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plot between tavern stories and teahouses stories, the influence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on generation, spre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Song novels.
引文
1[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77页。
    2[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出[元]陶宗儀《说郛》卷七十三下《钱》,四库全书本。
    3[宋]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四《福州五戒文》,四库全书本。
    4[宋]郑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一》,四库全书本。
    5[宋]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四《福州五戒文》,四库全书本。
    6[宋]苏颂《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附录一《魏公谭训》卷十《杂事》,《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1版,第1178页。
    7[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六《王元懋巨恶》,《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45页。
    1 关于两宋代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在文化领域产生的重大影响,请参见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绪论部分(《宋代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1版,第12--14页)的相关论述。
    2 据李剑国、陈洪《中国小说通史》第二卷第三编《宋辽金元文言小说》记述,现存宋人志怪传奇多达二百余种,《夷坚志》全书故事多达五六千个,现存的仍有二千八百多个。
    3 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前言》,《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5页。
    4 李剑国《宋人小说--巅峰下的徘徊》,引自《古稗斗筲录--李剑国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第177--181页。
    5[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跋》,《墨庄漫录》(与《过庭录》、《可书》合刊),北京:中华书局,第281页。
    6[宋]洪迈《夷坚乙志序》,《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85页。
    7[宋]洪迈《夷坚支戊序》,《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51页。
    8[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九《辨秦少游义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1版,第738页。
    9[宋]洪迈《夷坚支庚序》,《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35页。
    1[宋]王质《夷坚别志序》,引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一十七《夷坚别志二十四卷》,四库全书本。
    2 李剑国《宋人小说--巅峰下的徘徊》,引自《古稗斗筲录--李剑国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第177页。
    3[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叙》,《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1页。
    4[宋]洪迈《夷坚丁志序》,《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37页。
    5 笔者按:克利斯蒂安《<夷坚志>中的女人:用小说做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一文指出《夷坚志》中提 到了33例再婚,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中《宋代妇女再嫁问题探讨》一文统计出《夷坚志》提到了37例再婚。
    1 关于宋代社会较之前代的巨大变化,请参见姚瀛艇生编《宋代文化史》绪论部分(《宋代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1版,第4-8页)的相关论述。
    1 杨汉辉《宋代城市商品经济与话本小说》,《贵州商业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第3期。
    2 邱绍雄《儒商互补,理欲并重--试论中国商贾小说的特色和价值》,《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3 邱绍雄《为市井细民写心--试论宋元商贾小说的特色》,《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4 邱绍雄《论中国古代商贾小说中的诚信》,《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 余丹《宋代文言小说中的商人形象》,《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 李华瑞《宋代的酒》,《文史知识》,2004年第2期。
    2 游彪《宋代商业民俗论纲--以城市餐饮业为中心的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 任仲书、于海生《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影响》,《史学集刊》,2003年第3期。
    4 陶立明、朱冠艾《宋元时期赌风再探》,《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5 张筱梅《<燕青博鱼>宋元关扑风习》,《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6 苗雪兰、宋会群《扑掩和摊钱--古代用货币作赌具的博戏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 李剑国师《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
    2 《全宋笔记》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整理,主编为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戴建国。目前已出版第一、二、三编。
    3 请参见谭正壁《话本与古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四书的相关考订。
    1 按,此篇乃《红白蜘蛛》的增订本。
    2 按,王昕《话本小说历史与叙事》中据胡士莹的观点将《碾玉观音》划为元代篇目,但胡士莹在《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页)中明确指出《碾玉观音》为宋代话本。
    1 这种人属于笔者在第一章中分析的自产自销者,他们也被称为手工业者、工业资本家。姜锡东先生《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导论》中认为这种人不属于商人,笔者这里没有认同姜先生的观点,还是将这类人纳入了商人的范畴。
    2 姜锡东《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导论》。《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2月第1版,第2页。
    1 比如民间商贸活动对小说的生成与传播、对小说的题材与人物、对小说观念与文化品位等方面的影响。
    1[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中国经济史考证》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77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312-313页。
    2[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宋史》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第2320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I版,第1页。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312页。
    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451页。
    7[宋]晏殊《丁巳上元灯夕》,转引自[宋]蒲积中《岁时杂咏》卷八《上元》,四库全书本。
    8 请参看姜庆湘、萧国亮《从<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看北宋汴京的城市经济》一文(载《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的相关论述。
    9[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页。
    10[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41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44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82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312页。
    4[明]吴宽《家藏集》卷五十三《跋清明上河图》,四库全书本。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页。
    6[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4771页。
    1[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4771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451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644页。
    4 具体记载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82页):西宫南皆御廊杈子,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大辽驿也),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
    5 具体记载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寺东门街巷》(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301页):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丁家素茶……又向北曲东李务街、高头街、姜行后巷,乃脂皮画曲妓馆。南北讲常巷、孙殿丞药铺、靴店。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四库全书本。
    7[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坊院》,《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100页。
    8[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端午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118页。
    9[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塌房》,《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年11月版。第299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米铺》,《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269页。
    2 这一统计数字来自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一书(杭州:西泠印社,1986年5月1版)的第180--185页。据林先生所述,临安人口之所以没有无限制地增长,是因为南宋朝廷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
    3 请参看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杭州:西泠印社,1986年5月1版)一书第245--246页的相关论述。
    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塌房》,《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299页。
    5 成书于《梦粱录》之前的《都城纪胜》“坊院”中有类似的一段文字:今中兴行都已百余年,其户口蕃息,仅百万余家者,城之南西北三处,各数十里,人烟生聚,市井坊陌,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小小州郡,足见行都繁盛。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100页。
    6[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239--240页。
    1[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铺席》,《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100页。
    2[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铺席》,《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91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府治》,《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211页。
    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鲞铺》,《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270页。
    5[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147页。
    1[宋]洪迈《夷坚支甲》卷八《宋道人》,《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79页。
    2 宋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载《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冯梦龙《警世通言》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1版,第435--464页。
    3[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徐楼台》,《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18页。
    4[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五《闻人邦华》,《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92页。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63页。
    6[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1版,第70页。
    7[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九《金刚不坏身》,《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59页。
    8[宋]洪迈《夷坚支乙》卷七《张二大夫》,《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45页。
    1[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五《伏虎司徒庙》,《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68页。
    2[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十八《张拱遇仙》,《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20页。
    3[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以物质钱为解库》,《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年11月1版,第28页。
    4 宋话本《杨温拦路虎传》,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14页。
    5 宋话本《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载《醒世恒言》卷三十一),冯梦龙《醒世恒言》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7月1版,第682页。
    6[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4228页。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六十二“熙宁八年四月”,《续资治通鉴长编》第十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月1版,第6407页。
    8 关于这个屋檐上伸出的“解”字招牌代表的是什么店铺,学者们有不同的说法,徐邦达认为是官吏办公的地方(请参见《清明上河图的初步研究》一文,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58年第1期);张安治认为可能是一所代办运输的客栈(请参见张安治为《清明上河图卷》挂历所作的说明,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朱家溍、刘坤太、周宝珠都认为这是一个解库,即当铺(请参见朱家溍《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的“解”字招牌》,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第2期;刘坤太《清明上河图中的“解”》,载《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第104--107页),笔者赞同并在此处采用了朱家溍、刘坤太、周宝珠三位先生的说法。
    9[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九《靖康中帙》,四库全书本。
    10[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六,《挥麈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1版,第119页。按,此则故事亦载于李心传《旧闻正误》卷二。
    1[宋]沈氏《鬼董》卷四《樊生》,转引自李剑国师辑校《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892页。
    2 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48页。
    3 宋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载《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冯梦龙《警世通言》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1版,第450页。
    4 宋话本《杨温拦路虎传》,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22--123页。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44页。
    6[宋]上官融《友会谈从》卷中《天禧丐者》,转引自李剑国师辑校《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125-126页。
    1 见本章表一。
    2[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卷六《五色鸡卵》,《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27页。
    3[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五《西馆桥塑龙》,《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72页。
    4[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六《蔡五十三姐》,《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97页。
    5[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十二《龙泉张氏子》,《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89页。
    6[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海井》,《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1版,第125页。
    7[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宣城死妇》,《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53页。
    8[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饼店道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91页。
    9[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六《鸡子梦》,《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73页。
    10[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六《罗山道人》,《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08页。
    1 宋话本《任孝子烈性为神》(载《喻世明言》卷三十八),冯梦龙《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607页。
    2 宋话本《张主管志诚脱奇祸》,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730页。
    3 宋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载《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冯梦龙《警世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1版,第439页。
    1 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50页。
    2 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67--168页。
    1[宋]何薳《春渚纪闻》卷六《苏刘互谑》,《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月1版,第95页。
    2 宋话本《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载《醒世恒言》卷三十一),冯梦龙《醒世恒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7月1版,第689页。
    3[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十一《涌金门白鼠》,《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76页。
    4[明]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0月1版,第514页。
    5 请参见[日]加藤繁《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版,第490--499页。
    1[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慈明》,《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1版,第111页。
    2[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秦楚材》,《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20--621页。
    3[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钱币考二》引蔡绦《国史补》,四库全书本。
    4[宋]何蘧《春渚纪闻》卷十《点铜成庚》,《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月1版,第149页。
    1 请参见[日]加藤繁《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版,第493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食店》,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430页。
    1[宋]陶毂《清异录》卷四“馔羞门”,四库全书本。
    2 宋话本《种瓜张老》(《喻世明言》卷三十三作《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冯梦龙《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531--532页。
    3 宋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载《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冯梦龙《警世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1版,第452--453页。
    1[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渑水燕谈录》《归田录》合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1版,第26页。
    2 宋话本《张主管志诚脱奇祸》,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731--734页。
    3[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徐楼台》,《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18页。
    4[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卷上《陶四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3303页。
    5[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五《伏虎司徒庙》,《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 第1168页。
    1[宋]张其贤《洛阳绅旧闻记》卷三《洛阳染工见冤鬼》,转引自李剑国师辑校《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88页。
    2[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六《萧七佛经》,《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13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州桥夜市》,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15--116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44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64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北诸医铺》,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268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312-313页。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814页。
    1[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1版,第70页。
    2[宋]郑侠《西塘集》卷九《和英州太守何智翁次韵冯仲礼麻江桥》,四库全书本。
    3[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1版,第70页。
    4[宋]苏轼《东坡全集》卷二十六《牛口见月》,四库全书本。
    5[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90页。另,此段最后浙江人民出版社标点本为“如遇元霄犹盛,排门和买民居作观玩幕次,不可胜纪云”,不知孰是。见《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80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中秋》,《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1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天晓诸人出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41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夜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42--243页。
    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肉铺》,《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70页。
    1[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二十七《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戏书四绝》,四库全书本。
    2[宋]王之道《相山集》卷九《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四库全书本。
    3[宋]吕南公《灌园集》卷五《过湖口》,四库全书本。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44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64页。按,此段之断句,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点校本作“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似较为妥当。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357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鱼行》,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447--448页。
    4[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90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八《大内》,《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93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夜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42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天晓诸人出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41--242页。
    4[宋]宋祁《景文集》卷八《赴直马上观市》,四库全书本。
    1[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六,《挥麈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1版,第126页。
    2[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四《吴子经言似庄子》,《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年11月1版,第434页。
    3[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90页。
    1[明]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0月第1版,第274--275页。
    2[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十三“祠庙”下,《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1版,第181页。
    3[宋]范成大《骖鸾録》,《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第1版,第54页。
    4[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三《道人留笠》,《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86页。
    5[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饼店道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91页。
    6[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饼店道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91页。
    1[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寺》,《汴京遗迹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月1版,第151页。
    2[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大相国寺额》,《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新1版,第378页。
    3[宋]王得臣《麈史》卷下《谐谑》,转引自《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1374页。
    4[宋]周輝《清波别志》卷二,四库全书本。
    5[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默记》《燕翼诒谋录》合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月1版,第20页。
    6[宋]王得臣《麈史》卷下《谐谑》,《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1374页。
    7[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八《杨靖偿冤》,《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6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相国寺内万姓交易》,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288页。
    2[宋]王得臣《麈史》卷下《谐谑》,《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1374页。
    3 请参见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下编之三,《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1版,第327页注释[1]。
    4 请参见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第六章,《宋代东京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1版,第239--240页。
    1[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十一《蟾芝》,《清波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9月1版,第473页。
    2[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青箱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1版,第31页。
    3[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七,《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第131页。
    4[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师友谈记》《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合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142页。
    5[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汉宫香方》,《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合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75页。
    6[宋]米芾《画史》,转引自元陶宗仪《说郛》卷九十二上,四库全书本。
    7[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九《跃鱼见水石中》,《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月1版,第142页。
    8[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五《赵德甫金石录》,《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1版,第685页。
    9[宋]刘延世《孙公谈圃》卷中,四库全书本。
    1[宋]刘斧《青琐高议》,转引自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一《颐素及第》,《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1版,第171页。
    2[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中,《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4282页;
    [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七《相国寺日者》,《师友谈记》《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合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361-362页。
    3[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1版,第41-42页。
    4[宋]范镇《东斋记事》卷三,《东斋纪事》《春明退朝录》合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1版,第28页。
    1[宋]洪迈《夷坚支丁》卷七《丁湜科名》,《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26页。
    2[宋]陆游《入蜀记》卷一,四库全书本。
    3[宋]吴处厚《青葙杂记》卷三,《青葙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第30页。
    4[明]方以智《通雅》卷十二“天文”,四库全书本。
    1[日]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1页。
    2[宋]钱易《南部新书》辛卷,《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359页。
    3[元]袁桷《延祐四明志》卷二十,四库全书本。
    4[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一《石六山美女》,《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04页。
    5[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九《古步王屠》,《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36页。
    6[宋]洪迈《夷坚支癸》卷六《彭居士》,《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67页。
    1 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98页。
    2 笔者按,《夷坚志》原有四百二十卷,现存二百零七卷,请参见李剑国师《宋代志怪传奇叙录》一书第338--349页相关考证。
    3[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作坊》,《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第444页。
    1[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六《碧澜堂》,《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0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鲞铺》,《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70页。
    3[元]方回《续古今考》卷十八,四库全书本。
    4[清]沈矗《落帆楼文集》卷二十四《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吴兴刘氏嘉业堂咸丰八年刊本。
    1[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一《潘君龙异》,《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98页。
    2[宋]袁采《袁氏世范·处己·子弟当习儒业》,《增广贤文》《朱子家训》《袁氏世范》合刊,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5月1版,第125页。
    3[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五《武女异疾》,《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74页。
    4[宋]洪迈《夷坚支乙》卷六《单于问家世词》,《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41页。
    5[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六《黄安道》,《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70页。
    6[宋]洪迈《夷坚支丁》卷四《林子元》,《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993页。
    7[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十八《张拱遇仙》,《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20页。
    8[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六《王元懋巨恶》,《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45页。
    9[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卷七《阎大翁》,《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39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八《孙十郎放生》,《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26页。
    2[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二《宗立本小儿》,《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页。
    3[宋]洪迈《夷坚支戊》卷十《程氏买冠》,《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29页。
    4[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孙生沙卦》,《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22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卷十《陈小八子债》,《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65页。
    2[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卷六《金客隔织》,《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33页。
    3[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二十《桂林秀才》,《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33页。
    4[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卷八《申师孟银》,《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46页。
    5[宋]洪迈《夷坚支戊》卷一《陈公任》,《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59页。
    1[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六《泉州杨客》,《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88页。
    2[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七《祝家谭》,《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10页。
    3[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七《直塘风雹》,《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09页。
    4[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二十五《鄱阳雷震》,《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78页。
    5[宋]洪迈《夷坚支景》卷九《林夫人庙》,《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951页。
    1 关于天妃信仰的情况及宋代对于天妃的崇信,请参见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一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第142-148页的相关论述。
    2[宋]洪迈《夷坚支戊》卷一《浮曦妃祠》,《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58页。
    3[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五《真如院藏神》,《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69页。
    4[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八《长人国》,《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49页。
    1[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六《长人岛》,《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414--415页。
    2[宋]洪迈《夷坚支丁》卷三《海山异竹》,《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987页。
    3[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二十一《海外怪洋》,《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44页。
    1[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七《岛上妇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9页。
    2[宋]洪迈《夷坚支甲》卷十《海王三》,《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87页。
    3[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二十一《猩猩八郎》,《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42页。
    4[宋]洪迈《夷坚支癸》卷三《鬼国续记》,《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39页。
    5[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七《搜山大王》,《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2页。
    6[宋]洪迈《夷坚支景》卷五《郑四客》,《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919页。
    1[宋]洪迈《夷坚支戊》卷四《德化鸷兽》,《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79页。
    2[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方客遇盗》,《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1--32页。
    3[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三《浦城道店蝇》,《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04--205页。
    4[宋]洪迈《夷坚支丁》卷八《王七六僧伽》,《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32页。
    5[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卷十《宁客陆青》,《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61页。
    6[宋]洪迈《夷坚支癸》卷五《陈泰冤梦》,《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54页。
    7[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六《周翁父子》,《夷坚忠》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03页。
    1 按,《夷坚三志壬》卷十《邹九妻甘氏》中写作“绍兴五年春”,据文意,“绍兴”乃“绍熙”之误。
    2[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十《邹九妻甘氏》,《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41页。
    3[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五《黄平国》,《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9页。
    4[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六《王兰玉童》,《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04页。
    5[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四《牙郎》,《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年11月1版,第72页。
    6[宋]廉布《清尊录·大桶张氏》,转引自李剑国师辑校《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版,第467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雇觅人力》,《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2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顾觅人力》,《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301页。
    3[宋]罗烨《新编醉翁谈录》丙集卷一《致妾不可不察》,《新编醉翁谈录》,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1版,第27--28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九《和州僧瓶》,《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533页。
    2[宋]洪迈《夷坚支丁》卷七《灵山水精》,《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023页。
    1[宋]佚名《明公书判清明集》卷十一《治牙侩父子欺瞒之罪》,《明公书判清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月1版,第409页。
    2[元]陈普《石堂遗集》,《元诗选》三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3[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三《阎四老》,《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650页。
    4[宋]王炎《双溪类稿》卷二十一《上赵帅》,四库全书本。
    1[宋]刘克庄《后村集》卷一百五十九《宋经略》,四部丛刊本。
    2[宋]叶适《水心集》卷一《上宁宗皇帝札子二》(嘉泰三年),四库全书本。
    1[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七《查市道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56--57页版。
    2[宋]洪迈《夷坚支癸》卷四《画眉山土地》,《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249页。
    3[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五《伏虎司徒庙》,《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168页。
    4[宋]袁采《袁氏世范·治家·营运先存心近厚》,《增广贤文》《朱子家训》《袁氏世范》合刊,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5月1版,第186页。
    5[宋]洪迈《夷坚支癸》卷二《黄州渠油》,《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230页。
    6[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九《许道寿》,《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609页。
    7[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九《古步王屠》,《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536页。
    8[宋]洪迈《夷坚支乙》卷八《江牛屠》,《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860页。
    9[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十一《张二子》,《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463页。
    1[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四《王立爊鸭》,《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571页。
    2[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十四《綦叔厚》,《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489页。
    3[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九《西池游》,《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610页。
    4[宋]洪迈《夷坚支癸》卷三《宝叔塔影》,《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239--1240页。
    5[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四《杨五三鬼》,《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497页。
    6[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一《张主簿墓仆》,《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142页。
    7[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四《王立爊鸭》,《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571页。
    8[宋]洪迈《夷坚支戊》卷一《石溪李仙》,《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052页。
    9[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七《杜三不孝》,《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242页。
    10[宋]洪迈《夷坚支癸》卷八《鲁四公》,《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283页。
    11[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六《萧七佛经》,《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513页。
    12[宋]洪迈《夷坚支景》卷五《许六郎》,《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916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二十四《沈乌盆》,《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772页。
    2[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二《贾屠宰獐》,《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150页。
    3[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侠妇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90页。
    4[宋]洪迈《夷坚支戊》卷七《许大郎》,《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110页。
    5[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七《周麸面》,《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1357页。
    1 《全宋笔记》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整理,主编为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戴建国。该书目前已出版第一、二、三编。
    1[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住蕃住唐》,《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310页。
    1[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六《长人岛》,《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414--415页。
    2 关于这一观念笔者在本文第二章有较详细的论述,故此处从略。
    3 该文载于《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4 见郭良鋆、黄宝生译《佛本生故事选·精通脚印青年本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1[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张奋宅》,《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9月1版,第215--216页。
    2 具体论述请参见刘勇强《掘藏:从民俗到小说》一文,载《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3 洪迈《夷坚乙志》卷十八《太学白金》,《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36页。
    4 关于金银显灵问题,刘勇强先生在《掘藏:从民俗到小说》一文(载《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中有精到的论述,请参看,笔者这里即借鉴了刘先生的观点。
    5 关于金精、银精的化形,李剑国师在《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一书(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1版)第243页、第252--255页、第273页均有精辟论述,请参看,笔者此处即引用了李先生的观点。
    6[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张奋宅》,《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9月1版,第215--216页。
    1[宋]罗烨《新编醉翁谈录》丙集卷二《柳屯田耆卿》,《新编醉翁谈录》,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1版,第30--32页。
    2[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合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76页。
    3[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九《鲍同及第》,《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03页。
    1[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九《江南木客》,《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95页。
    2[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九《江南木客》,《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95页。
    3[宋]洪迈《夷坚支癸》卷三《独脚五通》,《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38页。
    4 关于《夷坚志》中的五通神,请参看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一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1版)第162--164页的相关论述。
    1[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十一《米张家》,《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76页。
    1[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裴老智数》,四库全书本。按,今本《夷坚志》中无此故事,应为佚文。
    1 关于宋人发家传闻背后的社会心态,张祝平先生《夷坚忠论稿》一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第167--170页有精辟的论述,请参看。笔者此处对张先生的观点有所借鉴。
    2[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三《曾鲁公》,《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66页。
    1 邱绍雄《中国商贾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版,第62页。
    1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一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1版)第165--167页对此亦有论述,请参看。
    1[元]陶宗仪《说郛》卷三十七引宋玉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转引自李剑国师辑校《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569页。
    2[元]陶宗仪《说郛》卷三十七王明清《摭青杂说·茶肆主人》,转引自李剑国师辑校《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572页。
    1[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一《时邦美》,《青琐高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125--126页。
    2[宋]康与之《昨非录》,转引自清徐士銮辑《宋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月1版,第10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0-21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4 关于宋代的榷酒制度,李华瑞先生论文《宋代的酒》(载《文史知识》2004年第2期)和专著《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1版)中均有精辟论述,请参阅。
    5[元]脱脱《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货志》,《宋史》第十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第4513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二《新乡酒务道人》,《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63页。
    2[宋]洪迈《夷坚支甲》卷三《段祥酒楼》,《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34页。
    3[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四《镇江酒库》,《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68页。
    4[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五《雍氏女》,《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90页。
    5 请参见李华瑞论文《宋代的酒》(载《文史知识》2004年第2期),中的相关论述。
    6[宋]洪迈《夷坚支戊》卷五《刘元八郎》,《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86页。
    7[宋]洪迈《夷坚支戊》卷五《镬口蕈》,《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70页。
    8[宋]方勺《泊宅编》卷六,《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7月1版,第33页。
    9[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二零之五,《宋会要辑稿》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1版,第5135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七《丰乐楼》,《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12-1613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3页。
    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二零之七,《宋会要辑稿》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1版,第5136页。
    4[宋]洪迈《夷坚支戊》卷五《刘元八郎》,《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86页。
    1[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铁围山从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1版,第70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3 《全宋诗》卷六百零四刘攽《王家酒楼》,《全宋诗》第十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第7148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会仙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页。
    3[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渑水燕谈录》《归田录》合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1-2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朱雀门外街巷》,《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3页。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四月八日》,《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7页。
    6 《全宋诗》卷五百零二司马光《和孙器之清风楼》,《全宋诗》第九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第6085页。
    7[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8[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2页。
    9[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4页;
    [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92页。
    10[宋]苏颂《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附录一《魏公谭训》卷十《杂事》,《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1版,第1177页。
    1 《全宋诗》卷一千九百二十刘子翚《汴京纪事》之十七,《全宋诗》第三十四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21428页。
    2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利集,《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1月1版,第85页。
    3[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白矾楼”条,《笔记小说大观》第八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3月1版,第235页。
    4 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宣和间,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5 宋话本《赵伯升茶肆遇仁宗》,转引自《古今小说》卷十一,《古今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169页。
    1 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内西楼后来禁人登眺,以第一层下视禁中。”《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2[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二,《挥麈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1年8月1版,第77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4[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沈君与》,《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1版,第206页。
    5[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合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7月第1版,第6页。
    6[宋]王明清《投辖录·龙主》,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526页。
    7[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沈君与》,《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1版,第206页。
    1 宋话本《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转引自《古今小说》卷二十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369页。
    2[宋]洪迈《夷坚支癸》卷六《舒七不偿酒》,《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68页。
    3[宋]洪迈《夷坚支乙》卷八《南陵美妇人》,《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56页。
    4[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七《荆山客邸》,《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96页。
    5[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七《张充家怪》,《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27页。
    6[宋]洪迈《夷坚支癸》卷九《东流道人》,《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92页。
    7[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十《汪一酒肆客》,《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45页。
    8[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1版,第141页。
    1[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六《仓库场务市楼附》,《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1版,第69-70页。
    2[宋]范成大《揽辔录》,《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1版,第11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41页。
    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点检所酒库》,《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13-214页。
    5[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92页。
    1[宋]吴自牧《东京梦华录》卷十六《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3页。
    1[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二十《北山分脉城内胜迹·衢巷河桥》记载:“井字楼,宋酒楼也,叠构如井,故名。”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3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4页。
    3[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4[宋]庄绰《鸡肋编》卷下,《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1版,第92页。
    5[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3页。
    2[宋]周淙《乾道临安志》卷二《楼》,《南宋临安两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第43-44页。
    3[宋]施谔《淳祐临安志》卷六《楼观》,《南宋临安两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第104-105页。
    4[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湖山胜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09页。
    1[宋]张知甫《可书》,《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合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417页。
    2[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湖山胜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09页。
    3[宋]姚勉《柳梢青·忆西湖》,唐圭璋编纂《全宋词》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1版,第3920页。
    1[宋]吴文英《莺啼序·丰乐楼节斋新建》,唐圭璋编纂《全宋词》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1版,第3686页。
    2[宋]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唐圭璋编纂《全宋词》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1版,第3702页。
    3[宋]吴文英《醉桃源·会饮丰乐楼》,唐圭璋编纂《全宋词》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1版,第3673页。
    4[宋]吴文英《醉桃源·会饮丰乐楼》,唐圭璋编纂《全宋词》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1版,第3673页。
    5 林晖事参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三十二“人物类”和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七,均为四库全书本。
    6[宋]赵汝愚《柳稍青·题丰乐楼》,唐圭璋编纂《全宋词》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1版,第2412页。此词又见明陈耀文辑《花草稡编》卷八。
    1[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一《西湖三塔记》,《清平山堂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新1版,第22页。
    2[明]张岱《西湖梦寻》卷四《西湖南路·柳洲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8月1版,第48页。
    3[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中国经济史考证》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77页。
    4[宋]张师正《倦游杂录·无比店与有巴楼》,转引自《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1版,第753页。
    1[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六《仓库场务市楼附》,《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1版,第69-70页。
    2 在存世的《平江图》中仍清晰可辨。《平江图》与《吴郡志》几刊刻于同时,由理宗时的平江府知府李寿朋命刊,后经重行描刻,现仍完好的保存在苏州孔庙内。
    3[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西溪丛语》,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1版,第35页。
    4[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1版,第226页。
    5[宋]张知甫《可书》,《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合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402页。
    1 从建筑的角度对酒店进行的分类,请参考柯宏伟《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东京酒店建筑的特色》一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2页。
    3[宋]王明清《投辖录·龙主》,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527页。
    4 宋话本《志诚张主管》,转引自《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1版,第45页。据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七章考证,本篇为宋话本,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六作《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一名《张主管志诚脱奇祸》)。
    1 宋话本《西山一窟鬼》,转引自《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1版,第31页。据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七章考证,本篇为宋话本,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四作《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74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3页。
    4 参见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92页):“酒阁名为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90页。
    6 参见《古今小说》第二十四卷《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古今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369页):思温随从车子到燕市秦楼住下,车尽入其中。贵人上楼去,番官人从楼下坐。原来秦楼最广人,便似东京白樊楼一般:楼上有六十个阁儿,下面散铺七八十副卓凳。
    7[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8[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会仙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页。按,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邓之城《东京梦华录注》和中华书局2006年8月版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此处断句均为:“常有百十分厅馆动使,各各足备,不尚少阙一件。”从文意看,似为不妥。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3页。
    2[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92页。《梦粱录》卷十六《酒肆》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不如《都城纪胜》详细,而且没有提到绯绿帘,可参看。
    3[宋]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卷一百十三,四库全书本。
    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八《大内》,《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92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团行》,《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39页。
    2 关于权子的制作方法和设置地点,请参考柯宏伟《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东京酒店建筑的特色》一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五十四《舆服志》,《宋史》第十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第3600页。
    4 参见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82页):散酒店,谓零卖百单四、七十七、五十二、三十八,并折卖外坊酒。门首亦不设油漆权子,多是竹栅布幕,谓之打碗,遂言只一杯也。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6[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诸库迎煮》,《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49页。
    7 关于彩楼欢门的分类和构造,请参考柯宏伟《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东京酒店建筑的特色》一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7页。
    1 关于孙羊店彩楼欢门的样子,请参考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177页注释(二)“彩楼欢门”。
    2 《全宋诗》卷九十二孔平仲《酒帘》,《全宋诗》第十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10853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50页。
    4 《全宋诗》卷二千二百一十八陆游《早春出游二首》,《全宋诗》第四十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25429页。
    5 《全宋诗》卷六百三十四徐积《高楼春》,《全宋诗》第十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7568页。
    6[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计押番金鳗产祸》,《警世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第1版,第283页。
    1[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九《诗歌赋咏·酒帘》,《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1版,第488页。
    2 《全宋诗》卷一千九百零九王铚《雪晴闲渡西溪》,《全宋诗》第三十四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第21321页。
    3 《全宋诗》卷二千一百九十四陆游《题酒家壁》、《全宋诗》卷二千二百一十二陆游《江亭》、《全宋诗》卷二千二百二十四陆游《闲适》,《全宋诗》第四十册、第四十册、第四十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25050页、第25337页、第25520页。
    4[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六《酒肆旗望》,《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1版,第417页。
    5 《全宋诗》卷七百五十一郭祥正《谢杜倅职方兼简汤史君》,《全宋诗》第十三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第8756页。
    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50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814页。笔者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点校本《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将此处标点为“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误,应以伊永文的标点为准。
    2[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古今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532页。笔者按,郑振铎九生认为此篇是宋话本。
    3[宋]洪迈《夷坚支丁》卷五《醉石舞袖》,《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10页。
    4[宋]苏颂《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附录一《魏公谭训》卷十《杂事》,《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1版,第1177页。
    5[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366-367页。
    1 见《古今小说》卷三十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郑振铎认为此篇是宋话本,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认为“这个故事,南宋时只是流传于老郎们的口头,而话本的写定,则在元代。”
    2[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二《洛阳三怪记》,《清平山堂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新1版,第71页。
    3[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渑水燕谈录》《归田录》合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1版,第2页。
    4[宋]彭口《墨客挥犀》卷十,《侯鲭录》《墨客挥犀》《续墨客挥犀》合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1版,第398页。
    5[宋]苏颂《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附录一《魏公谭训》卷十《杂事》,《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1版,第1178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五《养皮袋》,《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48页。
    2[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醒世恒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1版,第273页。
    3[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4[宋]《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1[宋]《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2[宋]《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9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5[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7 请参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分茶酒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4页)的记载。
    1[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会仙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页。
    3 宋话本《西山一窟鬼》(《警世通言》卷十四作《一窟鬼癞道人除怪》),转引自《京本通俗小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1版,第32页。
    1[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曲洧旧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178页。
    2[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1452页。
    3[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渑水燕谈录》《归田录》合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1版,第1-2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1 请参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17页)和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分茶酒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4-266页)的记载。
    2[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吴小员外》,《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9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会仙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会仙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页。
    5[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瓦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24页。
    6[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瓦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24页。
    1[宋]苏颂《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附录一《魏公谭训》卷十《杂事》,《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1版,第1177页。
    2[宋]施德操《北牕炙輠录》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1版,第3331页。
    3[宋]洪迈《夷坚支景》卷十《简坊大蕈》,《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962页。
    1[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三《西林道人》,《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1版,第242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十六日》,《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37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814页。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817页。
    1[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迎新》,《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379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诸库迎煮》,《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49页。另,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迎新》、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均不如此处详细。
    3[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迎新》,《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378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1[宋]王庭珪《和胡观光登酒楼》,《全宋诗》第二十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一版,第16786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7页。
    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点检所酒库》,《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14页。
    5[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点检所酒库》,《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14页。
    6[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1页。
    7[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2页。
    8[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页。
    1[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计押番金鳗产祸》,《警世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1版,第283页。
    2[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计押番金鳗产祸》,《警世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1版,第281页。
    1[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酒名》,《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18页。
    2[宋]李觏《李觏集》卷十六《富国策十首》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8月1版,第149页。
    3[宋]王安石:《王文公集》卷三十一《杂著·议茶法》,四库全书本
    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鲞铺》,《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22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80页。
    2[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茶汤俗》,《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288页。
    3[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太学生趁路茶会探乡里消息》,《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300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9页。
    5[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八《民俗》,《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49页。
    1[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1版,第25页。
    2[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恭谢》,《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7页。
    3[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人使到阙》,《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48页。
    4[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人使到阙》,《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48页。
    5[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人使到阙》,《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48页。
    6 关于宋代茶肆与宋代的社会生活,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1版)两书和林秋贵《试 论宋代茶肆与社会生活》(载于http://i.cn.yahoo.com/history1640)一文均有精辟论述。由于结构的关系,伊书对茶肆部分分析较少,林文因是专论茶肆,故较为详瞻且颇有创见。该文以两宋都城为中心,从茶肆选址、建筑和装饰特色,茶肆的经营策略,茶肆主人与茶仆,和谐和冲突,宋人对茶肆的感知及影响五个方面探讨了宋代茶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因为“和谐和冲突”、“宋人对茶肆的感知及影响”两方面林秋贵已论述得较为充分,故笔者撰写此部分时略去了对这两方面的论述。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3[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茶坊》,《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84-85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2 张宗祥校明抄本《说郛》卷三十七《摭青杂说·茶肆主人》,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571-572页。
    3[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三《阴骘积善》,《清平山堂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新1版,第117页。
    4[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一《简贴和尚》,《清平山堂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新1版,第9页。
    1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1月第一版,第49-50页。
    1[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歌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10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夜市》,《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81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0-21页。
    5[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诸行市》,《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115页。
    1[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20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食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6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2-13页。
    5[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83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7页。
    2 蒋礼鸿《蒋礼鸿集》第四卷《“分茶”小记》,《蒋礼鸿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395页。
    3 宋陶毅《清异录》卷下《荈茗》,四库全书本。
    4 古代一种取食的器具,长柄浅斗,形状象汤勺。
    5 黄杰《宋词与民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1版,第217页。
    6[宋]杨万里著,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杨万里集笺校》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9月1版,第95页。
    1 请参看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94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朱雀门外街巷》,《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3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0-21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5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1月第一版,第49-50页。
    6[宋]王铚《默记》,《默记》《燕翼诒谋录》合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月1版,第26-27页。
    1[宋]何蘧《春渚纪闻》卷七《诗词事略·骂胥诗对》,《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月1版,第111页。
    2[宋]庄绰《鸡肋编》卷上《严州茶肆》,《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1版,第11页。
    3[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七《布张家》,《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42-243页。
    4[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魏十二嫂》,《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40页。
    5[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79页。
    6 请参见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1版,第395页。
    7 又名一窟鬼茶坊。
    1[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四,《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3955-3956页。
    1 此表中的南宋行政区划依据的是宋祝穆《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6月1版)中的划分。
    2[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0月1版,第443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2[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四十一《集古录跋尾·唐陆文学传》,《欧阳修全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月1版,第2303页。
    3[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三《阴骘积善》,《清平山堂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新1版,第117页。
    4[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115页。
    5[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五《太祖以蜀宫图画赐茶肆》,《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1613页。
    1[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84-85页。另,稍后于《都城纪胜》的《梦粱录》卷十六《茶肆》也记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见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3[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三《南山分脉城内胜迹·城闉》,《西湖游览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10月1版,第189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81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3 梅花酒是南宋时的一种夏季饮料。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诸般水名》列举了漉梨浆、椰子酒、木瓜汁、皂儿水、甘豆糖、绿豆水、□苏饮、缩脾饮卤梅水、江茶水、五苓散、大顺散、荔枝膏、梅花酒、白水、乳糖眞雪、富家散暑药冰水十七种夏季饮料,梅花酒是其中之一。具体记载请见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诸般水名》,《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108页。另,在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凉水》中记载的甘豆汤、椰子酒、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脾饮、梅花酒、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十七种夏季饮料中,梅花酒也榜上有名。具体记载请见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凉水》,《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10页。
    4[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84-85页;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十六日》,《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37页。
    6[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37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宵》,《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6-7页。
    2[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十四“建置征”,四库全书本。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5[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37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八《京师浴堂》,《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25-1626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5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211页。关于茶肆的装饰和茶具,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茶坊》中也有“人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遗久待也。今茶坊皆然。…绍兴间,用鼓乐吹梅花酒曲,用旋杓如酒肆间,正是论角,如京师量卖”的记载,只是不如《梦粱录》详细。具体记载请见[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84-85页。
    4[宋]庄绰《鸡肋编》卷上,《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1版,第11页。
    1 张宗祥校明抄本《说郛》卷三十七《摭青杂说》,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571页。
    2[宋]洪迈《夷坚支丁》卷三《班固入梦》,《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991页。另,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九十二“纪遗四”也记载了此事。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瓦舍》(《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72页):“市南坊北三元楼前谓之中瓦子”。
    1[宋]洪皓《松漠纪闻续》卷二,《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803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210页。
    3[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警世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1版,第43--44页。
    1[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林乔》,《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月1版,第229页。
    1[宋]袁采《袁氏世范·处己·颜貌重则有威》,袁采《袁氏世范》(与《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合刊),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5月1版。
    2[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三,《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合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95页。
    3[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1版,第32页。
    4[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七,《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9月1版,第140页。
    1[宋]洪迈《夷坚支戊》卷四《黄池牛》,《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80-1081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二《新乡酒务道人》,《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63-1664页。
    1[宋]王明清《投辖录·龙主》,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527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七《丰乐楼》,《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12-1613页。
    2[宋]洪迈《夷坚支癸》卷九《东流道人》,《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92-1293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六《养皮袋》,《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48页。
    1[宋]苏轼《东坡全集》卷十二《诗八十九首》中有一首《三朵花》诗曰:学道无成鬓已华,不劳千劫漫蒸砂。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两手欲遮缾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画图要识先生面,试问房陵好事家。这首诗前有序,云“房州通判许安世以书遗余,言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又能自写真,人有得之者。许欲以一本见惠,乃为作此诗”。
    2[宋]洪迈《夷坚支乙》卷四《三朵花》,《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25页。
    3[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三《西林道人》,《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1版,第242页。
    1[宋)郭彖《睽车志》卷六,《唐宋笔记小说三种》,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6月1版,第143页。
    2[宋]郭彖《睽车志》卷六,《唐宋笔记小说三种》,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6月1版,第143页。
    3[宋]胡仔《渔隠丛话后集》卷三十八,四库全书本。
    4[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七《蔡真人词》(《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6页),全文为:陈东,靖康间尝饮于京师酒楼,有倡女打坐而歌者,东不顾。乃去倚栏独立,歌《望江南》词,音调清越,东不觉倾听。视其衣服皆故弊,时以手揭衣爬搔,肌肤绰约如雪。乃复呼使前,再歌之。其词曰:“栏杆曲,红飏绣帘旌。花嫩不禁纤手捻,被风吹去意还惊,眉黛蹙山青。铿铁板,闲引步虚声。尘世无人知此曲,却骑黄鹤上瑶京,风冷月华清。”东问何人制,曰:“上清蔡真人词也。”歌罢,得数钱下楼。亟潜仆追之,已失矣。
    1[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七《蔡真人词》,《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6页。
    2[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渑水燕谈录》《归田录》合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1版,第34页。按,此故事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卷四十四《石曼卿》,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一十五《文艺传》九十八,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九,元脱脱《宋史》卷四百四十二列传第二百一文苑四等亦有记载。
    1[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三《林外》,《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1版,第241页。
    2[宋]张舜民《画墁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1536-1537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一《京师贫士相》,《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10页。
    2[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一《京师贫士相》,《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10页。
    1[宋]洪迈《夷坚支癸》卷六《张七省干》,《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64页。
    2[宋]洪迈《夷坚支庚》卷四《金陵黥卒》,《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64-1165页。
    1[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五《罗浮仙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4页。
    2[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八《岳阳董风子》,《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25-1526页。
    1[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八,《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1版,第90页。
    2[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七《当涂朱道人》,《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23-1524页。
    1[宋]洪迈《夷坚支乙》卷八《南陵美妇人》,《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56页。
    1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第三章,《宋代民间巫术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3月一版,第116页。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技列传·费长房传》,《后汉书》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1版,第2744页。
    3[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五《秘要诀法》,《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2月第1版,第1005页.
    4[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八《京师异妇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6页。
    5[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二《宣和宫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3页。
    6[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二《京师道流》,《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3页。
    7[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三《杨大同》,《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1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六《任迥春游》,《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98页。
    1[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八《秀州司录厅》,《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51页。
    2[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卷二《鬼迎斛盘》,《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98页。
    1[宋]沈氏《鬼董》卷四,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892-894页。
    1 宋话本《志诚张主管》,《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47页。按,兼善堂本《警示通言》题作《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三桂堂本题作《张主管志诚脱奇祸》,郑振铎、胡士莹均认为此篇属于宋代话本。
    2 宋话本《志诚张主管》(兼善堂本《警世通言》题作《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三桂堂本题作《张主管志诚脱奇祸》),《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47页。
    3 关于人鬼恋小说中与女鬼交合会危及男子身体健康观念的成因,请参看严明《文言小说人鬼恋故事基本模式的成因探索》一文(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的相关论述。
    4 这一提法见李剑国师《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75页。
    1 宋话本《西山一窟鬼》(《警世通言》题作《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35页。
    1[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十五《京师酒肆》,《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12-313页。
    3[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十《汪一酒肆客》,《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45-1546页。
    1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中篇《唐宋民间信仰的基础》,《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第224页。
    2[宋]邵泊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九,《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第215页。
    3[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二,《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第16页。
    4[元]脱脱《宋史》卷四百六十四《李用和传》:“李用和,字审礼,章懿皇太后弟也。少穷困,居京师凿纸钱为业”;[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八《诸暨陆生妻》:“诸暨县治有湖四绕,民陆生者,居县后湖塍上,以打凿纸钱为业。”
    1[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施三嫂》,《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457页。
    2[宋]洪迈《夷坚支甲》卷四《项明妻》,《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39-740页。
    3[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九《李吉爊鸡》,《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443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四《傅九林小姐》,《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32页。笔者按,该处原文为“绍兴三年春”,据文意,应为“绍熙三年春”,乃形似致误。
    2[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四《傅九林小姐》,《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332-1333页。
    3[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一《孙九鼎》,《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页。
    4 关于人鬼杂处之鬼故事的恐怖效果,关冰《<夷坚志>神鬼精怪世界的文化解读》(载〖DB/OL〗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一文中有详细论述,请参看。
    1[宋]洪迈《夷坚支甲》卷三《段祥酒楼》,《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34-735页。
    1[宋]洪迈《夷坚支甲》卷三《张鲇鱼》,《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34-735页。
    1[宋]洪迈《夷坚支丁》卷二《张次山妻》,《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981页。
    1 关于唐宋民间对泰山府君和阎罗王的信仰,请参看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上篇《唐宋民间信仰的中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中的相关论述。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9页。
    3[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辩荼垒》,《岁时广记》,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据丛书集成初编所选十万卷楼本排印),第59页。
    4[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写桃板》条引《皇朝岁时杂记》,《岁时广记》,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据丛书集成初编所选十万卷楼本排印),第58页。
    1[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十二月》,《新编醉翁谈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22页。
    2[宋]彭口《续墨客挥犀》卷八《岁首画钟馗》,《侯鲭录》《墨客挥犀》《续墨客挥犀》合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1版,第506页。
    3[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下,《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4781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61页。
    5[宋]洪迈《夷坚支戊》卷十《胡画工》,《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34页。
    1[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一《孙九鼎》,《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页。
    1[宋]苏颂《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附录一《魏公谭训》卷十《杂事》,《苏魏公文集附魏公谭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1版,第1177页。
    2[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七《乾淳奉亲》,《梦梁录》《武林旧事》合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33页。
    1 “西泠路”宋刻本作“湖边路”。
    2 “东风”宋刻本作“暖风”。
    3 “在”宋刻本作“付”。
    4 “再”宋刻本作“重”。
    5[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梦梁录》《武林旧事》合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46页。
    6[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古今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588页。
    1[宋]王铚《默记》卷中,《默记》《燕翼诒谋录》合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月1版,第30-31页。
    1 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303-304页。
    1[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上《成都恶事》,《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1版,第141页。
    2[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游手》,《梦梁录》《武林旧事》合刻,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13页。
    1[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二《谢眼妖术》,《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40页。
    2[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邓城巫》,《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17-618页。
    1 笔者所说的场景,依据的是刘勇强在《西湖小说:城市个性和小说场景》(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一文中的界定,即“人物活动或事件发生的环境”,而不是与“概述”(Summary)相对应的作为叙述或表现方式的“场景”(Scene)。
    1 关于仙话的基本主题和其中修道主题的论述,请参见梅新林《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第七章《基本主题及其内在冲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6月1版,第164--169页)
    2[宋]何薳《春渚纪闻》卷十《记丹药·瓢内出汞成宝》,《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月1版,第147页。
    1[宋]刘斧《青琐高议》后集卷十,《青琐高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5月1版,第194页。
    2[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三《杂记·王乐仙得道》,《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月1版,第37-38页。
    1[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2版,第53页。
    2 李养正认为宋元间的净明道实际兴起于南宋,南宋期间可称为“忠孝神仙道”,为净明道之前身。请参见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1版,第160--162页。
    3[明]黄元吉《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十万卷楼从书本。
    1 关于成仙考验故事类型的论述,请参见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第六章《成仙考验》,《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169--191页。
    2[宋]张师正《括异志》,《稽神录》《括异志》合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第1版,第75页。另,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十亦载有此事。
    3 关于仙话中济世主题的论述,请参见梅新林《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第七章《基本主题及其内在冲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6月1版,第176--181页。
    1 请参见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第七章《济世降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206--218页。
    2[宋]洪迈《夷坚支庚》卷八《道人治消渴》,《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01-1202页。
    1[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明真王真人》,《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1版,第187-188页。
    2 笔者按,《明真王真人》中恭圣杨后得医治是由于陈妻的进奉。
    1[元]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一“神仙门”《异人送扇》,《夷坚续志》《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合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月1版,第146页。
    1[宋]张师正《括异志》,《稽神录》《括异志》合刊,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第1版,第115-116页。
    1[宋]洪迈《夷坚支癸》卷八《游伯虎》,《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78-1279页。
    2[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一《石氏女》,《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8页。
    1[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三《道人留笠》,《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86页。按,《蜀中广记》辑录了出自《夷坚志》中的这则故事,文字略有不同,现抄录如下:《夷坚丙志》云:青城以二月望为道会,四远毕至,巨室张氏、唐氏轮主之,既集,闭门,罢乃启。箓众方斋,有道人扣门,阍者止之,乃下茶肆,脱笠挂壁间曰:“为我视此,随当复来。”少顷,笠旋如轮,惊报观中,揭之,下有诗云: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遍九垓。绿履黄冠俱不识,为留一笠不沉埋。众相视悔恨。另,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仙释》“吕洞宾”条下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见《舆地纪胜》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1版,第4089页),原文如下:绍兴癸丑道会,有道人携凉笠而至,会散乃挂笠于壁,无挂笠之物而不坠,题诗云: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蝾遍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沉埋。
    2[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四,《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3955-3956页。
    1[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风俗形胜》,《舆地纪胜》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1版,第4065页。
    2[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饼店道人》,《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91页。
    3[宋]洪迈《夷坚支甲》卷六《远安老兵》,《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55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一十《礼志》,《宋史》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第2466页。
    5[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七十九《食货志》,《宋史》第十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第4349页。
    6[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大礼》,《梦梁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9页。
    7[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大礼》,《梦梁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 月1版,第11页。
    1[宋]洪迈《夷坚支丁》卷三《班固入梦》,《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991页。
    2[宋]洪迈《夷坚支甲》卷四《李柔》,《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41页。
    3 按,笔者所见宋代笔记中,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夷坚丙志》卷九《宣和龙》、《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都记载了一个茶肆遇龙的故事,其中龙的样子和龙被杀十余天后大水犯汴京的情节高度一致,现将《铁围山丛谈》的记载引录如下:“宣和元年夏五月,都邑大水。未作前,雨数日连夕如倾。及霁,开封县前茶肆有晨起拭格榻者,睹若有大犬蹲其旁,明视之,龙也,其人大叫而倒。茶肆适与军器作坊近,遂为作坊士群取而食之,屏不敢奏。都人皆图画传玩,其身仅六七尺,若世所绘。龙鳞作苍黑色,然驴首,而两颊宛如鱼,头色正绿,顶有角座极长,其际始分两岐焉,又其声如牛。考诸传记,实龙也。后十余日,大水至,故俗传谓之龙复仇”。据三则记载中龙的长相和发大水复仇的神通判断,此龙为水神而不是本部分定义的精怪,故未将此故事纳入文本范围。三则记载具体见于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1版,第114-115页;《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1月第一版,第29-30页;宋洪迈《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439-440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六《王武功山童》,《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97页。
    2[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六《卖鱼吴翁》,《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95-1696页。
    1[宋]沈氏《鬼董》卷四《樊生》,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892-893页。
    1 晚于《玉壶清话》的《邵氏闻见录》卷七和《清波杂志》卷七亦载有此事,只是文字稍略。请见[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第62页;
    [宋]周煇《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9月1版,第311页。
    2 一作“对上巷”,吴校作“封丘巷”。
    3 一云“大暑何啻耶?”
    4 “茶”字乃吴校所增。
    5[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合刻,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7月1版,第57页。
    6[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十《茶肆民子》,《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 452页。
    1[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十二《淮阴民女》,《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642页。
    1[宋]洪迈《夷坚支乙》卷二《茶仆崔三》,《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05页。
    1[美]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2 这一提法见李剑国师《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第8--10页。
    3 请参见吴光正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中关于人妖恋故事叙事单元的总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257页)。
    1[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白羊先生》,《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第166页。
    2 详见[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宁皇登位》和丁集《考异》,《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1版,第104页和第140页;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三《绍熙内禅》,《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1版,第43页;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张浚传附子构传》,《宋史》第三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第11312--11313页。
    3[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宁皇登位》和丁集《考异》,《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1版,第104页和第140页。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卷三十《靖康中帙》,四库全书本。
    2[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1版,第11-12页。
    1[宋]袁采《袁氏世范》,《增广贤文》《朱子家训》《袁氏世范》合刻,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5月1版,第112页。
    2[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181--182页。
    1[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182页。
    2[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176页。
    3[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178页。
    4 《全宋诗》卷五百四十四王安石《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全宋诗》第十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1版,第6519页。
    5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1月第1版,第48页。
    1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1月第1版,第49-50页。
    2 宋话本《碾玉观音》(《警示通言》卷八题作《崔待诏生死冤家》),转引自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87-188页。
    1[元]陶宗仪《说郛》卷三十七《摭青杂说·茶肆主人》,转引自李剑国师《宋代传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第571-572页。
    2[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二《何隆拾券》,《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565页。
    1[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十一《米张家》,《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75-276页。
    1[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七《布张家》,《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242-243页。
    1 宋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出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三),转引自程毅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14--116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魏十二嫂》,《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40页。
    2[宋]洪迈《夷坚丁志》卷六《奢侈报》,《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83页。
    1[明]冯梦龙《警示通言》第三十七卷《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警示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北京第1版,第580--582页。
    2[明]冯梦龙《警示通言》第三十七卷《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警示通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北京第1版,第583页。
    1 请参见王曾瑜先生《宋代人口浅谈》一文(载《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的相关论述。
    2[宋]洪迈《夷坚支庚》卷一《鄂州南市女》,《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36--1137页。
    1 李剑国师认为“《夷坚支庚》卷一《鄂州南市女》演为南宋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今载《醒世恒言》卷一四,人物情节大为增饰”(《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第355页),本文此处分析的“茶肆初会”情节即为话本增饰的部分。
    1[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二《黄涅盘谶语》,《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月1版,第19-20页。
    2[宋]趙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八十载孙觉《上神宗论取士之弊宜有改更》,四库全书本。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解闱》,《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44页。
    2 请参见祝尚书《科名前定: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心态--兼论对宋人志怪小说创作的影响》一文(载《文史哲》2004年第2期)。
    3[宋]方勺《泊宅编》卷下,《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7月1版,第93页。
    1[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相兆门”下《欧阳省元》,《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1版,第159-160页。
    2[宋]洪迈《夷坚支戊》卷十《李汪二公卜相》,《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133页。
    3 请参见祝尚书《科名前定: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心态--兼论对宋人志怪小说创作的影响》一文(载《文史哲》2004年第2期)的相关说法。
    1[宋]王安石《汴说》,转引自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八艺文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月1版,第345页。
    2[宋]王安石《汴说》,转引自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十八艺文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月1版,第345页。
    3[宋]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五,《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5421页。
    1[宋]陈世崇《随隐漫录》卷五,《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5421页。
    2[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十《俚语盗智》,《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3443页。
    1 见李鹏飞《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骗局》一文(载《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的相关论述。
    2[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游手》,《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1版,第112--113页。
    1 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51--152页。
    2 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56页。
    1 李鹏飞《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骗局》,北京:《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62页。
    2 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147页。
    3[宋]洪迈《夷坚支癸》卷八《吴师颜》,《夷坚志》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285页。 具的具体规定、使用方法和关扑的具体过程则未加详细、深入的分析说明。笔者下文的考辨从文献材料的选择、对于关扑性质的界定、论述的重点和结论等方面都与以上所列三篇文章不同。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相国寺内万姓交易》,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288页。
    2[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4319页。
    3[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御街应市》,《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第114页。
    4[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七十《卜说》,四库全书本。
    5[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夜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43页。
    6[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夜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43页。
    7[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4319页。
    8[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中,《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4282页;
    [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七《相国寺日者》,《师友谈记》《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合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361--362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八《李将仕》,《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618页。
    2[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8月1版,第85页。
    3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三作《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4 宋话本《种瓜张老》,转引自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277页。
    1 宋话本《史弘肇传》(《喻世明言》卷十五作《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冯梦龙《喻世明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第237-245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514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诸色杂卖》,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373页。
    4[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643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725页。
    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大礼预教车象》,伊永文《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第883页。
    3[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8月1版,第81页。
    4[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8月1版,第81页。
    5[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39页。
    6[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歌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443页。
    7[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明禋年预教习车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165页。
    8[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91页。
    1[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夜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1版,第242页。
    1 徐吉军、方建新等《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中国风俗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1版,第606--612页。
    1 万建中、周耀明、陈顺宜《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1版,第496页。
    2 赵章超《宋代文言小说研究》第五章《宋代文言小说之民俗特色》第二节《卜术与宋之文言小说》,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4月,第179--191页。
    3 卫绍生《中国古代占卜术》第十二章《鲜为人知的术数--说轨革卦影》,《中国古代占卜术》,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2版,第266--279页。
    4 龙潜庵《寻常巷陌--穿梭在宋元话本之间》之《卦影这玩艺》,香港: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1992年1月版,第146页。
    5 龙潜庵《寻常巷陌--穿梭在宋元话本之间》之《卦影这玩艺》,香港: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1992年1月版,第147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六十《艺文志》,《宋史》第十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1版,第5265--5266页。
    2[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卦影》,《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1版,第2333页。
    3[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九《沈持要登科》,《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2-173页。
    4 “上”字四明抄本作“上望竿”。
    5[宋]洪迈《夷坚支甲》卷八《朱讽得子》,《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77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三《刘枢幹得法》,《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6页。
    2 此条包括两个有关轨革卦影术的案例。
    1[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下《书史》,《笔记小说大观》第九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3月1版,第233页。
    2[宋]王明清《挥麈后录余话》卷二第55条“蔡元长令费孝先画卦影”,《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3月1版,第3829页。
    3[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侯郎中》,《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19页。
    4[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红象卦影》,《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3-84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章楫娶妻》,《夷坚忠》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20页。
    2[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费孝先卦影》,《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月1版,第65页。
    3[宋]吴仁杰《易图说》卷三,四库全书本。
    4[明]张萱《疑耀》卷六《分野》,四库全书本。
    1[明]方以智《通雅》卷三《释诂》,《字典汇编》第二十四册,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2月1版,第163页。
    2[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三钞》卷二十一《宋时轨革卦影之术》,《茶香室丛钞》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2月1版,第1307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九十四《掌禹锡传》,《宋史》第二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1版,第9808页。
    4[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七《易三》纲领下《三圣易》,《朱子语类》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1版,第1647页。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六《易二》纲领上之下,《朱子语类》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1版,第1633页。
    6[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九,《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第227页。
    1[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九《沈持要登科》,《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3页。
    2[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三《狄偁卦影》,《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9页。
    3[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第129页。张师正《倦游杂录》“费孝先作轨革卦影”条亦载此事,文字略有不同。按,《倦游杂录》原本久佚,《墨客挥犀》引述较多。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五谓师正熙宁丁巳(1077)年六十二,又据衢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三,知其《倦游杂录》乃元丰初撰。江少虞绍兴初辑《宋朝事实类苑》,引自此书者近百则,足见《倦游杂录》在当时之影响。
    4[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王定国作轨革》,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第35页。
    5[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红象卦影》,《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3-84页。
    1[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张邦昌卦影》,《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19页。
    2[宋]高文虎《蓼花洲闲录》第八条,载《重编说郛》。按,此条最早出于北宋章炳文《搜神秘览》,高文虎在撰《蓼花洲闲录》时抄入。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朱子语类》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1版,第143页。
    4[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僧如胜》,《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539页。
    1[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陈龙图使高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852页。
    2[宋]无名氏《蜀异志》,转引自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二“卜兆门”下《孝先共占》,《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1版,第180页。
    3[宋]周煇著、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三《日者谈休咎》,《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9月1版,第104-105页。
    1[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第129页。
    2[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卦影》,《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333页。
    3[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第129页。
    4[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卦影》,《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333页。
    1 张本、学津本于此句下有“孝先名闻天下,王公大人皆不远千里,以金钱求其卦影”二十二字。
    2(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费孝先卦影》,《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月第1版,第64-65页。
    3 按,据中华书局1981年9月出版《东坡志林》的“点校说明”可知《东坡志林》成书于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之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之前;又据中华书局1981年3月出版《渑水燕谈录》的“点校说明”可知《渑水燕谈录》成书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之前,成书时间比《东坡志林》要早一些。
    4[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先兆类”,《渑水燕谈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1版,第79页。
    5[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方技传》,《三国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360页。
    1[宋]王明清《挥麈后录余话》卷二《蔡元长令费孝先画卦影》,《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3828页。
    2[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二“卜兆门”下《孝先共占》,《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1版,第180页。
    3[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三《杨抽马》,《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86页。
    4[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二《杨抽马卦影》,《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3页。
    5[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三《刘枢幹得法》,《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4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三《刘枢幹得法》,《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5页。
    2[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三《刘枢幹得法》,《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6页。
    1[朱]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卷五《贡院乞逐路取人状》,四库全书本。
    2[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红象卦影》,《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83-84页。
    3[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九《沈持要登科》,《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3页。
    4[宋]洪迈《夷坚支甲》卷八《朱讽得子》,《夷坚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777页。
    5[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三《刘枢幹得法》,《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5页。
    6[朱]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六《余良弼占卦影》,《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909页。
    7[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三《杨抽马》,《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87-388页。
    1[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三《杨抽马》,《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388页。
    2[宋]周煇著、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三《日者谈休昝》,《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9月1版,第104页。
    3[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十三《狄偁卦影》,《夷坚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09页。
    4[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三《刘枢幹得法》,《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848页。
    5[元]脱脱《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传》,《宋史》第三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1版,第10552页。
    1[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第129页。
    2[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1版,第127-128页。
    3[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张邦昌卦影》,《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19-1720页。
    4[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二《杨抽马卦影》,《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3页。
    1[宋]洪迈《夷坚三志壬》卷二《刘枢幹得法》,《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5-1486页。
    2[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侯郎中》,《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485-1486页。
    3[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章楫娶妻》,《夷坚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1版,第1720页。
    1[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轨革卦影》,《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854页。
    2[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陈龙图使高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第2851-2852页。
    3[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三钞》卷二十一《宋时轨革卦影之术》,《茶香室丛钞》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2月1版,第1307页。
    4[清]平步青《霞外攈屑》卷十《玉雨淙释谚》之“圆光古名轨革亦名卦影”条,十万卷楼本。
    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阅微草堂笔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1月1版,第228页。
    1[宋]蔡襄《端明集》卷三十四《福州五戒文》,四库全书本。
    2 李剑国师:《宋人小说--巅峰下的徘徊》,出《古稗斗筲录--李剑国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第178页。
    1 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前言》,《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第28页。
    [1][宋]窦仪:《宋刑统》,中华书局,1984年版。
    [2][宋]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1月1版。
    [3][宋]范镇撰、汝沛点校;宋敏求撰、诚刚点校:《东斋记事·春明退朝录》,中华书局,1980年9月1版。
    [4][宋]司马光撰,邓广铭、张希清点校:《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9月1版。
    [5][宋]王闢之撰、吕友仁点校;欧阳修撰、李伟国点校:《渑水燕谈录·归田录》,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
    [6][宋]沈括撰、胡道静校正:《梦溪笔谈》,上海出版公司,1956年1月版。
    [7][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9月1版。
    [8][宋]苏轼撰、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注释:《仇池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版。
    [9][宋]苏辙撰、俞宗宪点校:《龙川略志·龙川别志》,中华书局,1982年4月1版。
    [10][宋]朱长文撰、金菊林校点:《吴郡图经续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11][宋]李麃撰、朱弁撰、陈鹄撰,孔凡礼点校:《师友谈记·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
    [12][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5月1版。
    [13][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
    [14][宋]文莹撰,郑世刚、杨立扬点校:《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7月1版。
    [15][宋]赵令畴、彭口辑著,孔凡礼点校:《侯鲭录·墨客挥犀·续墨客挥犀》,中华书局,2002年9月1版。
    [16][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版。
    [17][宋]刘斧:《青琐高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1版。
    [18][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5月1版。
    [19][宋]程俱撰、张富祥校证:《麟台故事校证》,中华书局,2000年12月1版。
    [20][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3年10月1版。
    [21][宋]龚明之撰、孙菊园校点:《中吴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22][宋]姚宽撰、陆游撰,孔凡礼点校:《西溪丛语·家世旧闻》,中华书局,1993年12月1版。
    [2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24][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四库全书本,第589册。
    [25][宋]方勺撰,许沛藻、杨立扬点校:《泊宅编》,中华书局,1983年7月1版。
    [26][宋]李献民撰,程毅中、程有庆点校:《云斋广录》(与《鸳渚余志雪窗谈异》合刊), 中华书局,1997年1月1版。
    [27][宋]朱彧:《萍州可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8][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
    [29][宋]何薳撰、张明华点校:《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1月1版。
    [30][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上下册),中华书局2006年8月版。
    [31][宋]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中华书局,2002年6月1版。
    [3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全四册),中华书局,1981年10月版。
    [33][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全二册),中华书局,2005年11月1版。
    [34][宋]陆游撰、柴舟校注:《入蜀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35][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11月1版。
    [36][宋]蔡絛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中华书局,1983年9月1版
    [37][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
    [38][宋]叶绍翁撰、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四朝闻见录》,中华书局,1989年2月1版。
    [39][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9月版。
    [40][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1][宋]范成大撰、陆震岳校点:《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2][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9月1版。
    [43][宋]王銍撰、朱杰人点校;王栐撰、诚刚点校:《默记·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81年9月1版。
    [44][宋]张邦基撰、范公偁撰、张知甫撰,孔凡礼点校:《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中华书局,2002年8月1版。
    [45][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1版。
    [46][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编》,中华书局,1983年3月1版。
    [47][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新1版。
    [48][宋]王明清:《挥麈录》,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1版。
    [49][宋]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
    [50][宋]袁采:《袁氏世范》(与《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合刊),黄山书社,2007年5月1版。
    [51][宋]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中华书局,1988年9月1版。
    [52][宋]《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10月版。
    [53][宋]周密:《武林旧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与《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粱录》合刊)。
    [54][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1月1版。
    [55][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11月1版。
    [56][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2005年3月影印本。
    [57][宋]岳珂撰、吴企明点校:《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12月1版。
    [58][宋]皇都风月主人编、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1版。
    [59][宋]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8月1版。
    [60][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8月1版。
    [61][宋]刘昌诗撰,张荣铮、秦呈瑞点校:《芦浦笔记》,中华书局,1986年4月1版。
    [62][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全二册),中华书局,2000年7月1版。
    [63][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
    [64][宋]张世南撰、张茂鹏点校:李心传撰、崔文印点校:《游宦纪闻·旧闻证误》,中华书局,1981年1月1版。
    [65][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清光绪间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二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排印,中华书局1985年新版,第179-181册:《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第885册。
    [66][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中华书局,1999年2月版。
    [67][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6月1版。
    [68][宋]佚名编、陈智超等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1987年1月1版。
    [69][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与《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盛录》《梦粱录》《武林旧事》合刊)。
    [70][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与《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武林旧事》《梦粱录》合刊)。
    [71][宋]吴自牧:《梦粱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与《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武林旧事》合刊)。
    [72][宋]周淙撰、施谔撰《南宋临安两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73][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中华书局,1987年7月1版。
    [74][宋]佚名:《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11月1版。
    [75][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1版。
    [76][金]元好问撰、无名氏撰,常振国点校、金心点校:《续夷坚志·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华书局,1986年5月1版。
    [77][金]刘祁撰、崔文印点校:《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1版。
    [78][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版。
    [79][元]刘应李辑:《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80][明]黄淮、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81][明]李濂撰,周宝珠、程民生点校:《汴京遗迹志》,中华书局,1999年12月1版。
    [82][明]李濂:《汴京勼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83][明]田汝成辑撰:《西湖游览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1版。
    [84][明]田汝成辑撰:《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85][明]洪楩编、谭正壁校点:《清平山堂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新1版。
    [86][明]张岱撰、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中华书局,2007年4月1版。
    [87][明]冯梦龙编、严敦易校注:《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月1版。
    [88][明]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喻世明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1版。
    [89][明]冯梦龙编、顾学颉校注:《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7月1版。
    [90][清]顾炎武撰、于杰点校:《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1984年2月1版。
    [91][清]周城著、单远慕点校:《宋东京考》,中华书局,1988年版8月版。
    [9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93][清]朱彭:《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
    [94][清]徐士銮辑、舒驰点校:《宋艳》,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
    [95][清]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
    [96][清]余叟辑:《宋人小说类编》,中国书店,1985年9月1版。
    [97]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6月版。
    [98]欧阳建、萧相恺编订:《宋元话本小说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1版。
    [99]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文》,巴蜀书店,1989年版。
    [100]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1]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6月1版。
    [102]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1版。
    [103]程毅中编:《古体小说钞·宋元卷》,中华书局,1995年11月1版。
    [104]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齐鲁书社,2000年2月1版。
    [105]李剑国辑校:《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11月1版。
    [106]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1版。
    [107]朱易安等校点:《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108]李剑国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9]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5月1版。
    [2]郭朋:《宋元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陈高华、吴泰:《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12月1版。
    [5]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上海书店,1984年1月版。
    [6]吴涛:《北宋都城东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熊伯履:《相国寺考》(修订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1版。
    [8]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1版。
    [9]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西泠印社,1986年5月1版。
    [10]漆侠:《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年版。
    [11]周峰:《南宋京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1版。
    [12]宋兆麟:《巫与巫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4]李养正:《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2月1版。
    [15]张紫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16]卫绍生:《中国古代占卜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7]王贵元:《女巫与巫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浦文起:《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1版。
    [19]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1版。
    [20]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1版。
    [21]梅新林:《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6月1版。
    [22]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1版。
    [23]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9月1版。
    [24]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1版。
    [25]顾吉辰:《宋代佛教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6]程民生:《神人同居的世界--中国人与中国祠神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1版。
    [28]陈宝良:《中国流氓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3月1版。
    [29]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2月1版。
    [30]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9月1版。
    [31]龙登高:《宋代东南市场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3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3]戈春源:《赌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4]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5]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95年。
    [36]乔幼梅:《宋辽夏金经济史研究》,齐鲁书社,1995年版。
    [37]李华瑞:《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郭双林、肖梅花:《中华赌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1版。
    [39]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1版。
    [40]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1]陈大康:《明代商贾与世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5月版。
    [42]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
    [43]陈大康:《中国小说史话》,黄山书社,1997年6月1版。
    [44]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版。
    [45]王锐:《市井商情录--中国商业民俗概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1版。
    [46]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1版。
    [47]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1版。
    [48]魏天安:《宋代行会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1版。
    [49]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1版。
    [50]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1版。
    [51]朱瑞熙、刘复生、张邦炜、蔡崇榜、王曾瑜:《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1版。
    [52]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五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1版。
    [53]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年9月1版。
    [54]伊永文:《宋代市民生活》,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55]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1版。
    [56]葛剑雄主编、吴松弟撰:《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万晴川:《命相、占卜、谶应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58]李零:《中国方术考》,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59]高聪明:《宋代货币与货币流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1版。
    [60]王善军:《宋代宗教和宗教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1版。
    [61]张其凡、陆勇强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1版。
    [62]王文成:《宋代白银货币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宋兆麟:《巫觋-人与鬼神之间》,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6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65]尚秉和撰,母庚才、刘瑞玲点校:《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国书店,2001年1月版。
    [66]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上下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1版。
    [67]汪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古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1版。
    [68]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1版。
    [69]李零:《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8月2版。
    [70]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1版。
    [71]徐吉军、方建新、方健、吕凤棠:《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1版。
    [72]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1版。
    [73]张其凡编:《两宋历史文化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4]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75]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4月1版。
    [76]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7]姜锡东:《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中华书局,2002年10月1版。
    [78]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
    [79]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
    [80]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1版。
    [81]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1版。
    [82]王昕:《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中华书局,2002年12月1版。
    [83]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4]刘黎明:《契约·神裁·打赌--中国民间习惯法则》,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85]王静、许小牙:《掮客·行商·钱庄--中国民间商贸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86]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1版。
    [87]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1版。
    [88]孟昭连、宁宗一:《中国小说艺术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1版
    [89]万晴川:《巫文化视野里的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1版。
    [90]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1版。
    [91]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3月1版。
    [9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版。
    [93]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
    [94]邱绍雄:《中国商贾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版。
    [95]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巴蜀书社,2004年8月1版。
    [96]李剑国:《古稗斗筲录--李剑国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
    [97]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版。
    [98]段玉明:《相国寺--在唐宋帝国的神圣与凡俗之间》,巴蜀书社,2004年11月1版。
    [99]万建中、周耀明、陈顺宜撰:《汉族风俗史·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1版。
    [100]赵章超:《宋代文言小说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年12月1版。
    [101]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02]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1版。
    [103]伊永文:《到古代中国去旅行》,中华书局,2005年1月1版。
    [104]伊永文:《行走在宋代的城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1版。
    [105]陶慕宁:《无问无应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106]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2版。
    [107]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1版。
    [108]万晴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1版。
    [109]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7月1版。
    [110]王章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宋代巫觋信仰研究》,香港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
    [111]傅新民:《细说南宋京城与西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1版。
    [112]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1版。
    [113]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1版。
    [114]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6月版。
    [115]吴光正:《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内丹道宗教神话的建构及其流变》,中华书局,2006年8月1版。
    [116]张金花:《宋诗与宋代商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1版。
    [117]杨万里:《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1版。
    [118]李剑国、陈洪主编:《中国小说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1版。
    [119]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1版。
    [120]全汉升:《中国行会制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1版。
    [121]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绪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版。
    [122]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中华书局,2007年10月1版。
    [123]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1版。
    [124][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73年11月版。
    [125][英]弗雷泽撰,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金枝》(上下册),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1987年6月版。
    [126][美]夏志清撰、胡益民等译:《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1版。
    [127][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1版。
    [128][美]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9][法]谢和耐撰、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1版。
    [130][日]斯波义信撰、庄景辉译:《宋代商业史研究》,稻禾出版社,1997年版。
    [131][德]艾伯华撰,王燕生、周祖生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1版。
    [132][美]韩森撰、包伟民译:《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1版。
    [133][日]斯波义信撰,方健、何忠礼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1版。
    [134][美]包弼德撰、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1版。
    [135][英]E.M福斯特撰、朱乃长译:《小说面面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136][芬兰]E.A.韦斯特马克撰、李彬等译:《人类婚姻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12月1版。
    [137][日]加藤繁:《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以金银之货币机能为中心》,中华书局,2006年12月1版。
    [1]徐邦达:《清明上河图的初步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58年,第1期。
    [2]朱家溍:《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的“解”字招牌》,《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第2期。
    [3]王曾瑜:《宋代人口浅谈》,《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
    [4]李时人:《中国古代小说的主题问题和研究方法》,《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5年1月22日。
    [5]朱瑞熙:《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6]刘坤太:《清明上河图中的“解”》,《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7]杨汉辉:《宋代城市商品经济与话本小说》,《贵州商业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第3期。
    [8]李伟国:《宋代经济生活中的市侩》,《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
    [9]傅璇琮、郭英德、谢思炜:《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思考》,《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10]刘勇强:《掘藏:从民俗到小说》,《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11]陈大康:《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12]龙建国、廖美英:《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艺术商品化》,《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3]邱绍雄:《儒商互补,理欲并重——试论中国商贾小说的特色和价值》,《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4]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5]马珏玶:《宋元话本叙事视角的社会性别研究》,《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16]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学术月刊》,2001年,第2期。
    [17]常大群:《宋代商人的构成和来源》,《贵州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18]刘勇强:《西湖小说:城市个性和小说场景》,《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
    [19]邱绍雄:《为市井细民写心--试论宋元商贾小说的特色》,《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0]张筱梅:《<燕青博鱼>与宋元关扑风习》,《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1]陶立明、朱冠艾:《宋元时期赌风再探》,《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2]任仲书、于海生:《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影响》,《史学集刊》,2003年,第3期。
    [23]纪德君《宋元话本小说的时空设置及其文化意蕴》,《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
    [24]周榆华:《<夷坚志>反映的江西民俗》,《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5]郭学信:《试论商品经济对宋代社会风气的影响》,《历史教学》,2003年,第8期。
    [26]邱绍雄:《论中国古代商贾小说中的诚信》,《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7]祝尚书:《科名前定: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心态--兼论对宋人志怪小说创作的影响》,《文史哲》,2004年,第2期。
    [28]唐国锋:《从<夷坚志>看宋代商业信息的传播途径》,《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29]柯宏伟:《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东京酒店建筑的特色》,《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0]孙逊、葛永海:《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双城”意象及其文化蕴涵》,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1]游彪:《宋代商业民俗论纲--以城市餐饮业为中心的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2]魏华仙:《从<夷坚志>看宋代房产诸形态》,《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2期。
    [33]李健秋:《女祸观念影响下的市民叙事--论宋元话本中的烟粉灵怪故事》,《学术交流》,2005年,第7期。
    [34]李鹏飞:《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骗局》,《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5]严明:《文言小说人鬼恋故事基本模式的成因探索》,《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36]陈国军《<西湖二集>叙事品格的生成》,《武警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7]郭学信:《论宋代士商关系的变化》,《文史哲》,2006年,第2期。
    [38]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9]马晓坤:《宋元小说话本中的民俗信仰论略》,《浙江学刊》,2006年,第3期。
    [40]余丹:《宋代文言小说中的商人形象》,《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1]朱文广:《<夷坚志>报应故事所见南宋观念与基层社会》,陕西师大硕士论文,历史文献学,2006年。
    [42]丁雅:《从<夷坚志>看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3]马丽丹:《论宋元小说话本中的帝都描写及其叙事意义》,《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4]李桂奎:《话本小说时空构架的“江南”特征及其叙事意义》,《南京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45]苗雪兰、宋会群:《扑掩和摊钱--古代用货币作赌具的博戏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